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托物言志的古诗精选(九篇)

托物言志的古诗

第1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2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步骤 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是鉴赏诗歌形象、语言、情感的手段和钥匙,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呢?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梳理知识,加强积累

为了给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达技巧知识系统,累计鉴赏术语,让学生学有所知,我们必须对表达技巧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了解表达技巧的有关常识。表达技巧可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类。表达方式包括抒情、描写、记述、议论,说明不常用。其中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抒情方式多种多样,由此派生的表达技巧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描法有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动和静、虚和实、欲扬先抑等。

二、讨论辨析,明确概念

如:辨析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表达方式中的三种抒情方式。首先通过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进行讨论辨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接着师生归纳三种抒情方式的异同之处: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间接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于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借景抒情的景指自然风景(非物品),“情”分别指喜怒哀乐的情绪和热爱、赞美等感情(非思想)。托物言志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物”指景物、物品等事物,“志”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能给人带来视听感官的愉悦,托物言志却能让人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借景抒情的“景”为纯粹的自然景物或约定俗成的抒情对象,而融情于景的“景”却具有浓郁的主观情感色彩。

再如辨析对比、衬托、烘托三种表达技巧,为了充分独立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辨析三者的不同之处:

1.指出诗句的表达技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2.讨论探究

3.点拨归纳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明显。衬托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用近似条件衬托主体事物是正衬,用事物的对应条件衬托主体事物是反衬,衬托双方有主次之分。(两显)

三、例题解析,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受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让学生通过例题解析,掌握高考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

1.出示例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题:这首诗三四两局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分析作答

第一步:找景物(青苔红树雨月);找关键词:“愁”“远书”“归梦”;提示愁的内容是思念故乡和亲人。

第二步:分析景物特点(“青苔”和“红树”在雨中寥落,在月中含愁,凄清冷寂)。

第三步:分析情感(情感特点:孤独冷清。情感内容:思念家乡和亲人)。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最大的特点是融情于景。(步骤一:点明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了客观景物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步骤二:具体指出景物特点)表达了悲哀、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步骤三:具体指出抒发的情感)。

3.总结方法

①题目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②答题要领:

第一步: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结构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达方式、章法结构角度,还是兼而有之进行鉴赏,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是什么)

第二步: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鉴赏。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怎么样)

第三步: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兴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为什么)

③解题格式: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趣)

四、习题训练,拓展延伸

针对高考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两道习题,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反馈,查缺补漏,掌握运用答题技巧,让学生学有所获。

第一题:分析以下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1)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静拳,船尾跳鱼拨剌鸣。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二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第3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人类情感;花草树木;寄托笔者是学园艺专业的,因为自幼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就十分喜爱,所以读书求学也选择这个专业。之所以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还因为接受家庭教育的缘故。记得小时候爸妈就经常告诉我,人有感情,花草树木也有,人生一世就如草木一秋,要像待人一样爱护他们,让它们自然生自然死,不要欺负它们。后来上了学,老师们时时告诫我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都有生存的权利,要学会尊重花草树木,尊重虫鱼鸟兽,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伙伴。本文撷取古代文人诗歌曲赋的典型描写,说说人类情感在花草树木中的寄托,也想知音者能够共鸣响应。

古人吟诵花草树木,大多见于山水田园诗中。山水田园诗历来是我国文人吟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诗经》和汉乐府中都有吟咏的佳篇妙作,唐宋则将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撷取古人的诗歌佳句,随之议论一番以尽个人之兴。

1古人描写草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草的情感

古代文人墨客对小草的描写作品不计其数,笔者只撷取几个典型诗句即可窥见人们在小草上寄寓的复杂情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是一首北朝名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人们举目所见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苍苍”,是草的颜色苍翠欲滴;“茫茫”,是漫无边际大草原朦朦胧胧的形。风儿吹过,只见草儿随风起伏,高高低低如绿浪荡漾,牛呀羊呀悠闲地在草浪中忽隐忽现。这里描写的是草原美景,天地人和动植物和谐生长,这是自然恬静的美好的生活画卷,人们把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对大自然的无尽恩赐的感激之意充分地表达出来,既呈现了一幅壮美的牧民生活图景,又把自个儿民族的感情寄寓在诗句中,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这首民歌中,我们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爱”是这首诗的浓情,而“草”是人们寄托浓情的载体,小草和风儿牛羊相依相伴,和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小草,离不开草原!

描写草儿的诗句中,笔者尤其喜欢唐代著名作家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状写。诗句中作者把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等景物,用欣喜的笔触描绘出来,抒发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的清新春景。草儿历来是报春的使者,也是装点祖国山川大地的尤物,诗人们借它抒情,但这种情却不是使人们的专享,诗人们把大家的喜爱和感佩浓缩在字里行间,抒发的是大众之情。

2古人描写花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花的情感

对于各种各样的花,人类肯定是“爱”字当头,“喜”字为首。古往今来写花赞花怨花乃至恨花的诗作数不胜数,让多少读者跟着文人墨客一起泼洒情感,一起喜怒哀乐。我们不会忘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不会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不会忘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其他如“带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的海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花、“桃花尽日随流水,泪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稻花等等。花是有情之物,它有灵性,和各种各样的小草一样,它们以不同的形色和馨香,阐述着人生的哲理,或起教育作用,或表达各种祝福,或表示祈求和希望,或表述各种心态和冥想。在中国,人们把不同的情感寄寓于花儿,主要凸显在花的象征意义上。如牡丹象征富贵和大气,梅花象征无畏和顽强,荷花象征高雅和清纯,兰花象征清馨和优雅,玫瑰象征情爱和忠贞……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联想,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就是托物言志的一种技巧。当然,人们对花儿寄寓的情感,绝大多数是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与对小草的情感寄托有不一样的地方。人们赏花赞花,因为它们“浅笑留花间,朵朵为君妍”;人们赏花爱花,因为花中蕴含着人们十分肯定的正能量――美好的人格寓意、伟大的精神力量。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娱人感官,撩人情思,寄以心曲。花已形成了“花文化”,其含意博大精深。

3古人描写林木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林木的情感

与花草等一岁一枯荣的植物相比,树木是形体高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植物。高的大树可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树龄长的树种可生长几十年数百年乃至几千年。树木不但形高体硕树龄很长,它们中的很多乔木,一年四季还都郁郁葱葱蓬勃旺盛,为大地山川撑持出莽莽苍苍的森林绿,所以,树木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崇拜的主要对象。远的不说,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就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诗描写的是柳树,其貌“碧玉妆成”,其形“万条垂下”,它的细叶如裁缝巧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的结果。笔者看过不少古人写柳的诗歌,因为柳树依依婀娜多姿,不少文人都将依恋之情寄寓在柳树身上,看到它们你就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柔情。又如南宋的志南和尚写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写的是古木参天荫翳蔽日形成的绿荫下一位老者的感受,老者的感受其实就是作者的感受。读着诗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浓荫下过路人的喜悦:杏花雨纷纷,微风轻吹面,惬意舒适的老者,虽然已需“杖藜扶我”,但对古木凉阴十分感激。诗中透露出来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古代描写树木的诗句,和描写花草的一样,也是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中对树木的吟诵,无不寄寓着文人墨客们的多种情愫,而赞赏崇拜却是主旋律。清代文人郑燮吟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的“青山”他要“咬定”,其实“青山”指的是“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满山树木。他把做人要经受千锤百炼、不怕风吹雨打的告诫寄寓在满山的树木中,读之你会收到很多启发。中华民族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把多种复杂的情感寄托其中,这一自然物已成为图腾文化积淀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以上的议论,是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读了许多诗词作品后对花草树木十分钟爱的表达。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灵物,人们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寄托在它们身上,托物言志,言志寄情,让人类高尚的精神意志和多种追求喜好在这些灵物的生长中显现传扬,过去是这样,以后仍然会这样。参考文献:

[1]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第4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为主。⑥借景抒情类。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找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因此我将诗歌当中较常出现的意象的喻意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小结,作为一种诗歌鉴赏必须积累的知识进行归纳。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坚强、不屈不挠;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竹的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松的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柳的柔情、惜别怀远;梧桐的凄凉、悲伤;桃花的美人之喻;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牡丹的富贵、美好;禾黍代表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鸟往往与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月喻思乡怀远;飞星传恨;日落、夕阳、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也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得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2.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3.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五.下结论。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

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六.品风格。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

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

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现代文阅读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譬如:

1、写景抒情类。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五、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1、语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3)诗中的某个字(句)为什么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诗中的某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属比较异同类题,同上,稍有区别,一定要答出“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一从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如开头则统领全诗,结尾则总括全诗,贯穿全诗则是全诗情线物线。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2)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解析:第一问简单,从诗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诗句。第二问,请积累意境常用词——雄浑壮阔,高远辽阔,雄浑壮丽,宏阔苍凉;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冷寂荒凉,清冷寥落;恬静优美,幽美宁谧,自然和谐,细腻朦胧;热烈高亢,繁丽奇幻,绚丽热烈等。

第三问的格式是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映衬了什么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写作或者表达技巧(特色)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问:此诗或某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有时问的委婉一点,如,此诗或某两句是怎样表现形象或感情的?此时,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类题请牢记常用术语: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对比、用典、欲扬先抑、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有层次感)、白描等。

(3)答题步骤:先说运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解说,接着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产生了什么效果。

4、思想内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1)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

解析: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譬如: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穷兵黩武、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郁闷、壮志难酬的感伤、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乡怀人(羁旅行愁、思念亲友、边关思人、闺中怀人、宫中哀怨),生活杂感(对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人的情怀、青春易逝的感伤、仕途失意的苦闷),长亭送别(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的惆怅、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设问方式:此诗的内容(或主旨),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种说法,接着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情感,产生了什么效果。这样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几率小。

第5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语文诗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诗歌的知识1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高考语文诗歌的知识2诗词鉴赏常见意象

树木类

送别、留恋、伤感;离别;故乡;飘忽不定、遣愁。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戴叔伦《堤上柳》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桑梓

故乡。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柳宗元《闻黄鹂》

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板桥《竹石》

花卉类

丁香

美丽;高洁;忧郁;恋情;人生感慨。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莲花

美和爱;人生美好的理想与愿望;高贵人格品质的追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桃花

象征美人;文人身世感慨,隐名与求仙理想寄托。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禅瑞;君子;爱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李白《古风》

草叶类

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禾黍

黍离之悲(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衣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许浑《金陵怀古》

红豆

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黄叶

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纳兰容若《浣溪沙》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

飞禽类

鸿雁

书信。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王勃《寒夜思友》

刚劲、自由、理想和抱负;失去自由的苦闷。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鹧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沙鸥

豪迈、壮志;淡泊、归隐;飘零、伤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燕子

神鸟;离别;落魄;怀古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青鸟

信使。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岛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高考语文诗歌的知识3思想情感分类

1、咏史怀古诗: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

(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

(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

(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

(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

(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

(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

(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

(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第6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一、从正确理解吟咏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笔下描摹歌咏的对象。从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沈祥龙曰:“咏物之什,在借物以寓性情。”(《论词随笔》)的确,古人写咏物诗时往往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这些事物的表面上,而是切合所咏之物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寄托的情感,正所谓“一花一木总关情”。

如,陆游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梅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里的内在神韵无疑关乎诗人人格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常见的吟咏对象,如月亮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落花的内在神韵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慨叹和哀愁;流水的内在神韵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夕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大雁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杜鹃、寒蝉的内在神韵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等等,不一而足。由此看来,从正确理解咏物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高考咏物诗是很有必要的。

二、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感来鉴赏

古人云:“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世间万物纷芜杂,各具形态,各具性情。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或者观察的角度、了解的深浅等不同,因此虽同咏一“物”,也往往会有大相径庭的感受。

先以“咏梅”的诗歌为例:

林逋的《山园小梅》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赞为咏梅的绝唱。因为诗人特定环境是: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个性情感。

王安石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所以,诗人就借颂梅花,暗喻自己不畏的个性情感。

陆游的《梅花绝句》一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写此诗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年事已78岁高龄,赋闲故乡山阴。此诗正是借梅花来关乎着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个性情感。

再以唐代的“咏蝉三绝”为例:

虞世南之《咏蝉》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特定环境正是唐贞观年间,又身居高官,事业有成。为此,他借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自己高洁清远的个性情感。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命运多舛,获罪下狱。诗人借蝉自喻,表达自己遭谗被诬后悲愤的个性情感。

李商隐的《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终生不得志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李商隐,此时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的个性情感。

可见,同样是写“梅”或“蝉”,由于诗人各自特定的环境不同,所关乎着的个性情感也是不同的。为此,鉴赏咏物诗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怀是密切相关的。

三、从准确把握咏物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的真切感受,常借助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拟人、比喻、衬托、对比、双关、借代等手法。下面结合具体的诗作阐述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咏物诗: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七绝从表面上看是写石灰,即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但细细推敲,不难见出诗人的别具匠心,其在咏物,实为言志。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咏石灰,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鉴赏本首诗,准确把握其咏物言志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关键。

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鉴赏这首咏物诗,很显然关键是准确把握本诗是运用象征的表达技巧来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注意把握诗歌用春日之柳的繁盛与秋日之柳的衰落对比的手法进行鉴赏,就清楚地看出了诗中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由此看来,鉴赏咏物诗歌时一定要细心分析、准确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否则,丢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第7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摘要: 盛唐时期,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富庶安宁,诗歌高度繁荣发展。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变的艺术特征。诗人们在继承托物言志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这种理论,使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向“即物达情”转变的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3-0072-05

文学史上所说的盛唐时期,主要是指唐玄宗开元初(712)至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这大约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伴随着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富庶安宁,诗歌开始呈现出繁盛发展的局面。虽说在盛唐诗人们所钟爱的诗歌类型中,咏物诗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宠儿,但与前代咏物诗创作相比,盛唐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变特征,并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曾以魏晋为界,对诗歌的发展状况加以论述:

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古诗苏李曹陶阮本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不可复及。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三百篇几于无愧,凡以得诗人之本意也。潘陆以后,专意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增,而诗人之本旨扫地尽矣。〔1〕

尽管这段评论主要是立足于山水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并不是针对咏物诗的专论,但如果从咏物诗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所阐释的咏物诗艺术手法的演变过程还是比较符合咏物诗的发展实际的。咏物诗从屈原的《橘颂》起,发展到魏晋时期,主要是以托物言志为创作内涵,通过咏物来寄寓理想。而在魏晋以后,尤其是到了南朝齐、梁、陈时期,咏物诗开始专注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刻画,即所谓的“雕镌刻镂之工日增”,诗歌的思想性被弱化,而艺术性得到了发展,这种发展倾向一直延续到初唐诗坛。直到“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出现,咏物诗托物言志的传统才得以继承发展。咏物诗发展到了盛唐时期,诗人们在继承托物言志的传统时,又发展了这种理论,使咏物诗在创作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由传统的“托物言志”转向“即物达情”。

一、“即物”——盛唐咏物诗物象描写的新特点

传统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因为强调诗歌创作的人格内涵,所以诗人在处理物我的关系上,很自然地将物象视为托志比附的对象,或者是情感抒发的媒介,物象本身的形状、色彩、线条、音响等外在特征则不是诗人关注的中心,因此在诗歌中少有细腻生动的物性描绘。如“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①(刘桢《赠从弟》其二);“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山松《菊》);“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刘孝标《竹》);“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庾信《梅花》)。这些诗歌没有围绕所咏对象外在特征进行细部描绘,而是遗貌取神,凸显物象背后的人格精神。盛唐咏物诗新变特征试论到了南朝的齐梁时期,咏物诗在物象描写上虽然比较细致,但诗人多是以玩赏的角度来写物,有些咏物诗寄托的思想比较卑弱,称不上托物言志之作。例如沈约的《咏雪应令诗》:

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鹜情极。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

诗歌从飞鸟栖芦、雪天云灰写起,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出夜晚与次日早晨两个不同时段的景色,对风吹雪动、飞雪入窗、枝头雪落等细部景象描写得极为细腻逼真。然而这样的刻画最终只不过是融入一种玉山瑶池景象的幻想罢了,尽管其中也表达出诗人的喜悦心情,却丝毫没有涉及诗人的情趣志向,更谈不上有更深的寄托与象征意味了。

唐初诗人也和此前的咏物诗人一样,重在对歌咏对象的理性概括和带有伦理性的譬喻,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普遍缺乏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例如李义府的《咏乌》:

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②

此诗作于贞观八年(635),是李义府现存最早的一首诗,也可以说是李义府跻身宫廷的一块“敲门砖”。对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诗纪事》卷四记载道:“义府初遇,以李大亮、刘洎之荐,太宗召令咏乌,义府曰:‘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与卿全树,何止一枝’”〔2〕。诗中通过微妙婉转的语言,将自己急于仕进,渴望得到帝王提携的想法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又如许敬宗的《奉和咏雨应诏》:

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飘丝交殿网,乱滴起池沤。激溜分龙阙,斜飞洒凤楼。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

诗歌从各个角度来描写秋雨,写它如丝如网,写它溅落在地上泛起的水泡及从屋檐落下的场面。整首诗虽说语言很讲究,但诗歌内容苍白,缺少寓意与情思。叶嘉莹在《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一文中曾指出这类托物言志诗歌的两大缺陷:“其一是载道的观念拘限了它的内容,其二是分明的思考拘限了它的意境。”〔3〕这种弊病自屈原的《橘颂》开始一直延续到初唐同类咏物诗创作。

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创作倾向发生了改变。诗人们不仅力图在诗中做到有所寄托,同时也一改这类咏物诗创作忽略物象外在特征的偏见,注意吸收南朝咏物诗准确抓住物象形态方面特征、对物象进行细致精切刻画的特长,使歌咏之物形象地再现在诗歌里。我们称这种描写物象的方式为“即物”,以此区别于传统的“托物”。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

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赋物以明理,非取譬于近,乃举例以概也。或则目击道存,惟我有心,物如能印,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即写心,非罕譬而喻,乃妙合而凝也。吾心不竞,故随云水以流迟;而云水流迟,亦得吾心之不竞。此所谓凝合也。鸟语花香即秉天地浩然之气;而天地浩然之气,亦流露于花香鸟语之中。此所谓例概。〔4〕

从这段话可知:当诗人有所感时,可以借助外物表现于诗中,但不一定非要以物譬人,通过直接描写物的形象特征也可以暗含诗人的情性。例如岑参的《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此君托根幸得所,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摵摵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该诗的序文部分介绍了写作的背景:“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见示,美范公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在诗中,诗人对竹的描写颇费笔墨,以细致的手法描写了竹的居处、外形,自然引出守节的特征,并将竹形和人品妙合为一,达到了溢美范公的目的。这种以近似赋的手法来写竹的做法,在前代的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又如李颀的《爱敬寺古藤歌》: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拏龙虎蹲。横空直上相陵突,丰茸离纚若无骨。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忆昨花飞满空殿,密叶吹香饭僧遍。南阶双桐一百尺,相与年年老霜霰。

诗歌从爱敬寺古藤的位置、形态、枝干、气势、落叶、开花、香气等几个方面写起,将古藤的奇姿怪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可谓淋漓尽致,穷形尽象。尤其是“风雷霹雳连黑枝,人言其下藏妖魑。空庭落叶乍开合,十月苦寒常倒垂”四句,“形容绝佳”〔5〕,在神秘的氛围中,突出了古藤的盘突诡怪、不同寻常之处。不同于一般盛唐诗歌的清新明快,此诗的气氛是阴郁而又压抑的,表现了诗人在进士及第后仕途失意的怨愤之气。

盛唐的咏物诗能较好地处理寄情与咏物的关系,如果说盛唐七言古诗的篇体容量为诗人细致描写物象提供了外部条件的话,那么在那些体制比较短小的近体诗上,诗人则是通过突出物象典型特征来达到“即物”的吟咏目的。如丘为的《左掖梨花》: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诗人在短小的诗歌形式中,通过突出梨花冷艳、雪白、清香、柔美的特点,点染出梨花之美,富有神韵。又如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全诗主要抓住了寒梅似春雪的形象特征,突出梅的“早”发,并以错觉的方式表现出初见早梅的欣喜之情。贺之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是以“碧玉”、“绿丝绦”来描绘春天柳树生机盎然的美姿美态。

另外,盛唐咏物诗还通过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衬托来描绘物象。如储光羲的《蔷薇》:

袅袅长数寻,青青不作林。一茎独秀当庭心,数枝分作满庭阴。春日迟迟欲将半,庭影离离正堪玩。枝上莺娇不畏人,叶底蛾飞自相乱。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相伴采葳蕤。高处红须欲就手,低边绿刺已牵衣。蒲萄架上朝光满,杨柳园中暝鸟飞。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诗歌以蔷薇为描写对象,但又与园中女子交相辉映,这种写法在齐梁时期已经出现。如萧绎的《看摘蔷薇》:“横枝斜绾袖,嫩叶下牵裾”,刘缓的《看美人摘蔷薇花》:“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只不过这些诗中艳情的成分居多,蔷薇成了展现女性妩媚之态的陪衬物,诗歌的重点在咏人。

储光羲的这首《蔷薇》,虽然主要描写的是蔷薇的生长态势,但还写到了蔷薇枝头的黄莺、在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蝶蛾,以及在园中游玩的“秦家女儿”。蔷薇与莺蛾、女子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也使得蔷薇更显现出勃勃生机。又如孟浩然的《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女伴争攀摘,抽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诗人将静态的橘放在“女拌争攀摘”的这一动态情境中,橘的金色、密叶、香气等外在美特征都得以形象地展现出来。

黄子云在《野鸿诗的》中说:“命题何者为最难?……一曰咏物。不达物之理,即状物之情。”〔6〕这段评论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咏物诗咏物与抒情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盛唐这些“即物”的咏物诗中,诗人一改传统咏物诗为了托物言志而牺牲自然物象的本身审美价值的做法,对物象的形态、线条、色彩以及周围景物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可以说是深达“物之理”,“状物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达情”——盛唐咏物诗抒情内涵的新拓展

从先秦到初唐,咏物诗基本上是沿着屈原《橘颂》所开创的以感物吟志、赞美咏叹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发展下来的,咏物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士人言志抒怀的一种手段。但是,从反映生活的广阔度来看,咏物诗与整个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感。

到了盛唐时期,国力的强盛、政治的开明、统治者的开放心态,都为文人跻身政治舞台、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诗人们在咏物诗中给我们展示了在雄浑盛大的盛唐气象下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世界,诗中洋溢着昂扬奋发的豪迈情感,如杜甫笔下的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这也无疑是诗人积极向上心态的外化。又如高适的《咏马鞭》在描述了马鞭之后,以“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两句刻画出良马受到鞭策后轻快地奋蹄奔跑、意欲日行千里的激昂向上的形象特征,这其实也体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精神追求。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士的境遇并未因其身处太平盛世而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一方面满怀希望地为仕途奔走,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仕途蹭蹬带来的困顿、潦倒。在这种境遇中,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不平之气油然而生,只不过这种情调在盛世的背景下显得没有像其他时代那样悲凉阴郁罢了。如: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岑参《优钵罗花歌》)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王泠然《古木卧平沙》)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辨,飘落欲何依。(李白《感遇》其二)

岑参在《优钵罗花歌》的序文中叙说自己以前对优钵罗花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后来他赴安西任封常清幕僚北庭度支副使,有洨河小吏献上此花,才得一睹芳容,“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于是诗人感慨道:“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很明显,诗人并非就事写事,而是借花抒情,对怀才不遇之士的同情与无奈溢于言表。王泠然的这首诗与骆宾王的《浮槎》有异曲同工之处。李白借菊抒怀,慨叹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生活如一样在萧瑟秋风中凋零。

虽然许多盛唐诗人的个人境遇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并未因此疏远社会,反而体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拯时济世的情怀,并开始自觉地将社会政治现实纳入咏物诗的表现范围,通过诗歌对帝王、权贵的失当之举给予抨击、讽刺。如: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王维《听百舌鸟》)

新宫骊山阴,龙衮时出豫。朝阳照羽仪,清吹肃逵路。群鸦随天车,夜满新丰树。所思在腐馀,不复忧霜露。河低宫阁深,灯影鼓钟曙。缤纷集寒枝,矫翼时相顾。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鸳鹭。高举摩太清,永绝矰缴惧。兹禽亦翱翔,不以微小故。(储光羲《群鸦咏》)

南朝诗人已经吟咏百舌鸟,如刘孝绰、沈约都有诗、赋流传,但诗歌内容多是借百舌鸟千鸣百啭的情态来反衬思乡或位高难安的悲情。王维《听百舌鸟》则将物象描绘与政治讽谏融为一体,诗中前六句描写百舌鸟居处深宫,因其善鸣而深受皇帝赏识,能够在宫殿花丛中栖息,在御苑金堤间啼叫。最后两句诗“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感叹真正有德司晨的雄鸡(贤士)在当时不被当权者所重视,善于花言巧语的百舌鸟(小人)则可窃居高位,受到重用。诗中无一字涉及政治情境,但诗人通过对百舌鸟与鸣鸡的不同遭际的叙述,已经把自己的愤懑之情表露无遗。储光羲的《群鸦咏》则以“群鸦”喻“群小”,委婉讽刺了那些追随“天车”、贪图禄位的小人。

另外,盛唐咏物诗也继承了传统咏物诗以物来象征诗人个性品格的特点,所以在题材上与前代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是借助那些具有伦理道德色彩的物象,如松这一儒家“观物比德”常见的物象来抒写个人情怀。盛唐诗歌中也有许多以松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如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此诗对松树的描述较为客观简略,其重点是主观抒情,即将松人格化,称松为“君”,同时通过与松树“心相忆”、“心向君”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对傲岸不屈人格精神的向往。又如李白的《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冪。清风无闲时,萧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具数千尺。

这首诗的自喻色彩很浓,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何当凌云霄?直具数千尺”,以一个反问句式,不仅表达出诗人“凌云霄”的高洁志向,也展现出其孤直的性格特点,抒情性极强。

反观盛唐以前的同类诗歌,虽然也以物喻人,如“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袁山松《菊》),但诗人都是以一种冷静、平淡的心态站在物象旁边抒怀,因此始终给人一种隔着一层的感觉。通过上面两首咏松诗,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咏物寓怀诗中,盛唐诗人的个性化特征要鲜明得多。

上面我们为了凸显盛唐咏物诗独具魅力之处,主要从“即物”与“抒情”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其实作为完美艺术整体的盛唐咏物诗,“即物”与“抒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盛唐诗人在对物象细致的描绘中首先达物之理,继而达物之情,“即物”是抒情的前提,而“达情”是“即物”的最终落脚点。盛唐时期的“即物达情”类咏物诗在继承与发展传统托物言志咏物诗的基础上,以其细腻的物象描写、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咏物诗发展的新方向,这是咏物诗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其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①本文所引唐前诗歌均出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

②本文所引唐诗均出自(清)彭定求等辑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参考文献:

〔1〕张 戒.岁寒堂诗话〔C〕∥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450.

〔2〕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52.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4:29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

第8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实践方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蕴含着独特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和哲学美,开展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是传承诗词文化教育的基础,有助于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本文将从为学生创建高雅的诵读环境,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三方面来浅析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实践策略。

一、为学生创建高雅的诵读环境

开展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实践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能熟读和背诵诗词,而是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深刻体会诗词文学的语言内涵和意境美,全面了解每一首诗词的背景文化和艺术情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合诗词动画,为学生创建高雅的诵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古诗词诵读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导学生诵读杜牧的《山行》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动画《山行》的朗诵,鉴赏诗中所描绘的山林霜叶图和沙画《山行》,欣赏弯弯曲曲的小路,飘动的白云、隐隐约约的人家和美丽的红叶,然后,让学生在古今翻译活动中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意境美,感知“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意象的作用和“远”“寒”“斜”“深”“坐”和“霜”的艺术效果,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所传达的乐观精神和励志情感,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语感效果和乐观、豪爽的感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探索把“霜叶红于二月花”改成“红叶胜于二月花”是否妥当,对比分析“霜叶”的精妙之处。在解析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时,教师可以用滚动式课件为学生展示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一行白鹭在细雨朦胧的西塞山前飞舞,鲜艳的桃花瓣漂浮在碧绿的流水中,河里的鳜鱼正肥美,渔人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蓑衣,沉醉于美丽的春景中。让学生从和谐的画面中感知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师在进行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结合诗词内容,辅助学生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技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清晰的课件,告诉学生:诗词意象可以营造氛围,衬托人物的节操与性格,奠定感情基调,起到以景衬情的作用。例如,贺知章的《咏柳》就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早春二月的柳树来表达对美好春景的喜爱,将柳树比作成碧玉装扮的美女,用绿色的丝带比喻优美的柳枝,把二月春风形象化为“剪刀”,写出了春天的活力。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刻画了梅花的美丽、高洁与顽强,寄托了革命终将胜利的希望与乐观信念。另外,教师应告诉学生诗眼和词眼具有四大功能,分别是明确主旨、勾勒形象、烘托环境、抒发情感的作用。而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诗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区别,告知学生:诗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复、反语和引用;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用典、悬念、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诗词中的叠词可以使语言节奏富有美感,形成韵律美,像“萧萧梧叶送寒声”中的“萧萧”;色彩词增加了诗词的画面美和色彩感,例如 “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红”。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知人论世、找诗眼和词眼、领悟主旨、赏析意象、再现意境和缘景明情等方面来鉴赏诗词,全面提高学生的诗词文化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第9篇:托物言志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高考 诗歌鉴赏 三个步骤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11-01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中能力层级要求最高的一道题,新课改此题分值一般为11分。广大考生失分严重,其瓶颈往往在于答题不得要领。为此,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和各种模拟题的探究与梳理,总结出答题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以期为广大考生把握答题要领、明晰评分要点提供一点借鉴。这三步为:第一步,针对问题概括简答;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依据;第三步,指出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或效果)。

下面就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五种题型分别具体说明。

1.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种题型最常见。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如下:

(1)针对问题概括景物所营造氛围的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2)结合诗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①此诗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意境。②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阔大辽远、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③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分析: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及寓理于物等。

描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等。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睛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撼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答:①借景抒情、直抒胸臆。②描写了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③表现伤春的无奈之情。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请分析下列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②“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③真切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4.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该题型要求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