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图书馆范文

我的图书馆精选(九篇)

我的图书馆

第1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我心中的图书馆,外观大方,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墙壁有梦幻般的感觉,让人沉迷书之中,里面有一台变频空调,但是为了节能环保,变频空调的温度应该调小,这样既节能环保又为书迷们的健康而着想。图书馆中间有个喷泉,里面有三小鱼,两大鱼,两只乌龟,一个牌子上写着:禁止捕捞。

走到中间就是展览间,里面装置3个电子板,有4个讲解员,第一个电子板是为残疾人准备的,聋哑残疾人可以用电子板上显示的手语指示;盲人残疾人有讲解员用手感电子码,盲人触摸后便知道所学内容在哪里如果那个残疾人有手就可以自己调喜欢的片段或喜欢的文章了。第二个电子板是为要下载课文的人用的,他(她)只要用电子笔点击百度一下,输入相应的文章,就可以看见文章,因为每个电子白板都有宽带连接的,并且装了网线,把USB连接线与电子板连接就行了。第三个电子板是供学生用,可以看课文和复习功课,一些同学故意毁坏电子板,所以图书馆每几十平方米都有摄像机,最后的讲解员就负责这一台电子板。

现在走到书籍房了,书籍房墙壁是青草色的,当我们读书看报时眼睛累了,我们难道要走出图书馆吗,NO不用,你只要放下书站起来,看一下墙壁,只要几分钟,你就可以正常读书了。书籍房是书的海洋,让你感觉有一种读书必备的感觉,里面有许多的书,有科普类,教育类,童话类,寓言类,农业类,古诗类……应有尽有,如果你还在为找不到书而烦劳,你不要气馁,来试一试雷达搜索机吧,简单说就是“搜索电脑”,你只要写上书名。册码。作者的名字,点击确定,它会显示书所放的位置,那样你就不会找不到了。不远处有个借书台,那里有个大哥可以向他借书或买书就要出示你的借买证书,如果这张证书是你本人的或印有批准者的姓名的,他对你微笑,你就可以买书,这张证书不是本人的或没批准者的姓名和没证书的,大哥就会不高兴,你就不可以借书或买书了。对面有个房间,它是用隔音墙围着的,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作“有话快说“因为我发现有的人嘴特别能说,但是如果把这种习惯带到图书馆,会影响其它人读书,这样既可以让人大声说又可以让一些人讨论一些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啊!

第2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关键词:素质,自我管理,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危机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少业内人士撰文提出了好的建议和看法:如要有敬业精神;要提高馆员的修养;重塑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只有成功地实行了自我管理,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同和体现,在工作中奉献出高品质的服务也就顺理成章了。帮助员工成功地实现自我管理,离不开图书馆这一背景因素和员工的自身因素。

1 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必要性。论文参考网。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人的素质是综合的,既包括科学技术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深厚的文化道德修养,奋发向上的国民精神和崛起的民族意识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貌和兴衰,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经验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高素质的人,而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实际上,包括精神、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质等等的个体内在文化素质的智力素质整合,才能构成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2 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为自己找到一个能做出最大贡献的位置。

按照行为科学的理论,人只有在做他喜好做的事情时,才具有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工作适合他的个性素质,才可能最充分地发挥他所具有的能力。图书馆只有在充分了解馆员的特长个性情况下,才有可能利用好馆员的能力。了解工作宜细致准确,一旦了解的只是些表面现象,工作积极性受挫的将是一大批馆员,更难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馆长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

 

3 自我长处的认知。

员工达到了一定的素养,才能具备自我管理的条件,这也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保证。论文参考网。培养图书馆员工的自我管理,首先要让每个人切合实际需求明确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馆长对其长处进行考察,以使其在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做出成绩。作为馆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工作中学会心理调节,克服不良情绪,培养强烈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压力,勤奋、乐观、顽强地去面对现实,挑战“压力”,找出自己在现代化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方面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意志、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变心理上的压力为工作上的动力,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坚忍不拔的毅力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4 图书馆应给予员工尽量的工作支持。

1)宽容。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人为本”理论的深入,人员已成为一种资源。世上没有庸才,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人才。对于图书馆来说,员工创新是赢的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创新精神的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馆员是图书馆创新的主体。

2)远见卓识。

帮助员工成功地实现自我管理,离不开图书馆领导的远见卓识。图书馆领导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图书馆事业。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读者、奉献社会的优质服务,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坚定信念、顾全大局,领导形成一支头脑敏锐、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员队伍。

3) 注重馆内业务骨干的培训。

领导应当经常给馆员提供一些业务学习、参观、研讨的机会,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以带动其所在部门的图书馆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馆员个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技术,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5 建立竞争机制。

竞争是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动力,对于一个人来说,竞争是终身的。要保证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的提高,除了调动馆员的积极主动性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强有力的制度做保障,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图书馆员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和现代技术,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标准和要求。员工只有成功地实行了自我管理,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同和体现,在工作中奉献出高品质的服务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在新时期,图书馆要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论文参考网。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每个图书馆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及时补充、更新新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图书馆事业跨世纪的重任,图书馆事业才会日益兴旺发达。

1 王槐深.21世纪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培训[J].图书馆论坛,2001(12)

2 罗锐韧,曾繁正. 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第3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家里面有4个大书架,但是很快也就满足不了我的阅读欲望。毕竟家里面的藏书大部分是一些学术方面的,这对于儿童期的我还是有些过于艰难了,并不是每本都能读得懂,所以说把家中自己比较理解和感兴趣的书读完以后我就陷入了书荒,但是不管买多少书,我总是会在一两天之内就读完。

很快家里的各种库存也就应接不暇了,这个时候家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我去图书馆读书,当时的省儿童图书馆离我家距离也不算远,只要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够到了。

一进图书馆我就被巨大的库存所震惊了。那间儿童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又一个的书库,尽管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数量,但是里面至少有45个房间,而且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那种书架,直接接着天花板。对于小时候来说,那仿佛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图书馆成了我欢乐的海洋,每一本书都吸引着我,我如饥似渴。

至今还记得在阅览室读书的时候,曾经和一位年轻的女孩子传过纸条,至于我们传纸条说了什么内容就早已不记得了,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当时是在讨论什么呢?是看过的书还是什么吗?只记得我们为了不打扰别人学习,为了保持安静的读书氛围,就选择了传纸条的方式,甚至都还担心写字和纸条的声音会影响别人。

第4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关键词】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自我价值

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并已被年青人广为接受的理念。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青年馆员,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职业意识比较强,期望自己有较成熟的职业规划,从而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一、图书馆青年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

实现自我价值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因素,为自己确定价值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实现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简单地说就是确定自己觉得最能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1、青年馆员个人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图书馆也列入岗位聘任制之列,人才流动性大,没有了传说中的铁饭碗,新的人事聘任制所产生的激烈竞争,促使青年馆员为适应工作环境而必须面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进行统筹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2、发掘自我,促进自我价值实现。

有效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促使一个人能够认清内外环境并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即自我价值。

二、青年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青年馆员是未来图书馆的主体,从唯物辩证法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青年馆员只有本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清楚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才可能量身打造出实现自我价值的规划。

1、青年馆员要认识自己的优劣势。

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从性格、兴趣、知识、技能以及专业背景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在既定的工作环境下给自己一个定位。同时,还要将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结合,从别人的角度来衡量自己。只有深入观察环境的发展变化才有可能在职业规划中趋利避害,学会自我分析,做一个职业发展规划的积极设计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2、确定目标,制订实施规划。

实现自我价值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青年馆员通过对自己的分析并结合图书馆发展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策略,减少职业发展的盲目性。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阶段性目标,

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要与现有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随着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进一步多样化,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也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变成了技术模式。

各个图书馆尤其要重视青年馆员对新职业的挖掘,如鄂尔多斯图书馆针对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分回来的40多人按照其原有的专业进行分组实习,在实习过后再按照这些青年馆员在实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分配到相应的部室,这些青年馆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入其中的某个部室,从而发挥优势,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我馆青年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3、及时调整,适时评估。

自我价值规划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要根据客观环境、个人阅历和知识的积累不断调整和修正,并且及时地进行评估和总结,克服不利因素,不断改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要求。

三、图书馆青年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阶段

职业发展理论把实现自我价值分为5个阶段,即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职业生涯后期[3]。对青年馆员来说,职业准备、进入组织这两个阶段已经完成,就后三个阶段进行简单的论述。

1、进入工作的初期。

这是青年馆员与图书馆相互了解的时期。图书馆一般都根据新进馆员的学历、学科背景、了解到的个人兴趣、专长等分配至某个具体工作岗位,这一时期,青年馆员要快速掌握所在岗位的各项技能要求,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同时,了解所在部门及全馆的组织文化,并逐步融入图书馆这个大集体中,寻求发展。

2、工作中期。

在入馆后工作几年的基础上,青年馆员对图书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是否将长期从事图书馆这个职业有了明确的答案。这时,青年馆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适当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需要加强哪些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等,并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想去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岗位,要积极地与领导沟通。与此同时,青年馆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确立目标, ,发展横向工作关系并注重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3、工作后6~10年。

这一时期青年馆员在业务能力上已能独当一面,在性格上也趋于成熟稳重。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青年馆员可以把目标定位在职务晋升上,积极竞聘部门主任或担任工作组组长。以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为例,现有的部室主任有9个,其中年轻馆员就有6个。当然,职务的晋升这种机会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青年馆员应该把重心放在本岗位的业务上,成为该业务岗位的资深馆员,或在此期限间为晋升职称做必要的准备,如撰写论文、提高英语水平等。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细分,可让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可操作性。

四、图书馆对青年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宏观指导

青年馆员是一个图书馆发展的中坚力量。图书馆对青年馆员进行职业上的指导,既可以通过向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来满足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成就感,实现个人目标,增强对图书馆这个职业的自豪感,又可以了解青年馆员的具体情况,发现具有潜质的馆员,以便更好地制订管理计划,优化图书馆人员队伍,为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对青年馆员实现自我价值进行指导。

青年馆员职业生涯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的实现自我价值进行指导、评估和修正,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如图书馆发展现状、前景目标、人事聘任、内部文化等),使其了解图书馆的战略目标、人才需求,以实现青年馆员与图书馆发展“双赢”的局面。

2、多举办良好的培训和进修,积极提倡终身学习。

青年馆员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图书馆根据青年馆员各自的情况(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所提供相应的各项培训和进修。如系统的学习图书馆专业知识,或者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参加在职学习(如在职研究生班、课程班等);对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但未系统接受过图书情报知识训练的青年馆员,要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图书情报知识培训班。图书馆要在全馆内大力倡导终身学习,提高青年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采取多样化的奖励措施。

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图书馆工作氛围,培养青年馆员的自我提升意识,能有效地推进青年馆员对自我价值的实施。激励措施除了物质奖励、精神表彰外,更应在进修、深造、培训、外出交流等方面给予青年馆员更多的机会。

五、结 语

对我们广大青年馆员来说,在安定的工作中实现价值,在危机面前寻求突破,对图书馆事业有长远的规划,才能持续地成功发展。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清晰的职业理想时,才会怀揣梦想,充满动力,工作才会变得更积极,职业发展才会越来越有意义,自我价值才会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而也就实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业民.大力开发与提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M].:新世纪图书馆,2004:27.

第5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这个好习惯相伴一生。

我最愿意在图书馆读书,因为那里书的种类很多,并且借来的书要还,所以很快就读完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的那次,我在图书馆读书,一读起来就忘了时间,直到管理员要关门了,我才发现已经在这里读了4个小时的书了,可是手里的书还没有看完,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图书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书中的人物和情景。这时正好经过一家书店,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真幸运,居然有那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下来。可是回家以后因为和同学去玩了,这本书就搁在了书架上动都没动,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读书能给人以智慧,读书能给人以勇气,读书能开扩人的眼界,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渊博,生活充满情趣。让我们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吧!

辽师大二附中初一 王梓欣

第6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 MOOC 慕课 爱课程 中国大学MOOC 图书馆 图书馆学

分类号 G250

DOI

10.16603/j.issn 1002-1027.2015.06.003

2012年,继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公开课之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中文译为“慕课”)在全球兴起。同年底,教育部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同时,为“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进行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与趋势调研,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始规划并于2013年起草MOOC背景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指导性文件。2015年4月,历时近两年,历经10余次修改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z2015{3号,简称《意见》)正式。《意见》的将推动我国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积极、健康、创新、可持续的中国特色良性发展道路。本文综述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趋势,就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图书馆学人如何进一步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1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

1.1 发展历程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始于2003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经历了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1)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2003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z2003{1号),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通知》将精品课程定位为“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并提出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等7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z2007{1号),“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启动精品课程集成系统项目,以便集中展示和应用国家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共建设391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2515门,高职高专课程1043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43门(详见表1)。

(2)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z2011{6号),正式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该项目的建设内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即包含三个组成部分: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5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网)。其中,2012年、2013年入选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建设的,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性。

2011年8月25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z2011{12号),批准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建设1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7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2012年和2013年教育部分别发文,批准2012年建设3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1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建设1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继续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推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顺利开展。

(3)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同时,结合国际上2012年以来MOOC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变化,教育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与趋势调研,规划并制订《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意见》旨在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明确提出7项重点任务:(1)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4)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5)规范在线开放课程的对外推广与引进。(6)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7)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意见》为在MOOC背景下继续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指明了道路。

从教育部历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从国家精品课程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再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整体进展与国内外教育大环境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并逐步形成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和在MOOC基础上发展的SPOC(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等多种类型的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这几类在线开放课程的演变承继关系如图1所示。

2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现状

2.1 总体成就

(1)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陆续上线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2011年11月9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网正式开通,由清华、北大等名校名师倾力打造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20门上线。同时,通过镜像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15年4月30日,视频公开课已立项1011门课程,上线810门课程,总讲数为5794集。

2013年6月26日,教育部召开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会,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通过改版后的“爱课程”网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15年4月30日,资源共享课已立项2911门课程,上线2630门课程,资源总条数超过72万条。

(2) MOOC及平台发展喜人。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开通,首批16所高水平大学的56门课程上线。5月20日,首批10门MOOC正式开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由“爱课程”网与网易公司联合建设,以“爱课程”网为主导。“爱课程”网负责平台的整体设计,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开课老师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审核课程内容,全程跟踪开课进度,制作证书、发放证书等;网易负责平台开发和技术支持,并利用多年在互联网运营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对外宣传推广等;中国大学MOOC平台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两个官方人口:“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在强强联合的促进下,中国大学MOOC发展迅速。2014年9月17日,中国大学MOOC用户人数突破100万,成为中文MOOC第一大平台。2014年12月2日,中国大学MOOC选课人次突破100万。截至2015年6月底,“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已与国内的40余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合作,推出MOOC265门次,SPOC 204门次,总访问量高达1.16亿人次,选课人次接近220万。以参与建设高校及课程团队数量、课程及教学资源数量、选课人数等稳居国内MOOC平台之首,而成为中文MOOC第一大平台。

除“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之外,其他较成规模的MOOC平台还有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2015年5月23日于青岛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教育部选取了“爱课程”网、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作为MOOC平台代表,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高等教育应用”板块进行展示。

2.2 “爱课程”网的集成优势

“爱课程”网在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成平台功能和服务,助力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自2011年11月9日开通以来,相继推出三项标志性成果――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和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建设,以公益性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具有较大的集成优势,主要表现为:(1)集聚与融通全国高校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和SPOC等多类在线开放课程。(2)参与建设的高校、课程团队最多。(3)课程及教学资源数量、选课人数全国第一。(4)首家发放学习认证证书,提供SPOC服务。(5)独家全程提供全学科编辑服务。(6)完备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7)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教、学服务。(8)首家构建中心站、省节点、校园课程平台三级应用服务体系。

自2011年以来,“爱课程”网坚持公益性为本,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免费提供近400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受到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2014年1月4日,“爱课程”网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5年1月9日,“爱课程”网荣获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法兰克福书展、法兰克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新产品金奖”。“爱课程”网已成为我国有影响力的集聚优质课程和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3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趋势

《意见》是政府层面的用以规范的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根据《意见》的指示和部署,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正朝着建设与应用同步、开放与专业兼顾、公益与市场结合、引进与输出并重等方向发展。

3.1 建设与应用同步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最终是为了用。不管是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还是MOOC和SPOC,应用于教学是关键。应用正是MOOC与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相比的优势所在。《意见》强调,要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经为高校提供了7种建用并重的方式:(1)学生免费自主学习MOOC,学校认定学分。(2)学校组织学生免费学习MOOC,并认定学分。(3)本校老师自建MOOC,并在MOOC基础上为本校学生建SPOC,兼顾大规模的优势和个性化的需求。(4)基于他校MOOC建立本校同步或异步SPOC(不配老师),常见于文化素质教育类的通识课。(5)基于他校MOOC建立本校同步或异步SPOC(配老师),老师在SPOC中为本校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视频、作业、测验等资源和应用MOOC的策略。(6)基于在线课程中心建立本校独立的SPOC,用于本校教学,相当于不对外公开的“小MOOC”。(7)基于在线课程中心建立本校独立SPOC,用于本校教学,并与特定的高校共享,常见于校际共建共享的情况。

3.2 开放与专有多元

MOOC和SPOC都必须基于平台,因此,平台的选择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设平台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建设周期也较长,并不适合每个学校去建设。“校校建平台”生长出一批难成气候的“小土豆”,既不利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与共享,也是一批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普遍担扰。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接受访谈时强调:“高校搭建慕课平台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并不主张高校都搭建难以形成规模的小平台,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云服务等方式搭建专属的慕课应用中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此,教育部将在国内已运行的具备良好公益性、开放性的平台中择优遴选几家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并鼓励高校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5月,“爱课程”网推出在线课程中心云服务,已经为40余所高校建立适合高校个性化需求的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平台,支持高校MOOC和SPOC建设与教学应用,并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功能,受到高校的欢迎。

3.3 公益与市场结合

《意见》指出,坚持公益为基础,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拓展资源与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方式。这一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于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奠定了制度基础。以“爱课程”网为代表的平台在保证基本学习免费的前提下,已在认证证书收费、云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费、课程租赁等方面进行了市场化的有益探索,初步形成可持续运营的方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爱课程”中心负责人吴博看来,“除了学分认定之外,还有管理与应用,学校、机构、平台方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科学化机制,整合技术和应用资源,促进社会参与,促进课程得到最大效率的应用,这是一个生态,要建立起在线开放课程的生态化体系,才有发展前景。”

3.4 引进与输出并重

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跨越国界传播,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意见》指出,对外推广或引进课程应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教育服务的具体承诺,并择优推荐。学校或平台承担课程对外推广或引进课程的直接责任。鼓励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平台积极对外推广我国优质课程。鼓励优先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课程。《意见》这一条款既表明了官方对于MOOC引进与输出的态度,又明确了引进与输出的责任主体,实际上确立了引进与输出并重的原则,为规范我国MOOC的输出与引进工作定了基调。

4 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就斐然

图书馆学一直以来注重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相比,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成就毫不逊色。在精品课程建设阶段,图书馆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2010年,图书馆学、档案学类共有15门课程入选部级精品课程,其中,有9门是以图书馆学核心课程申报的。这为其后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图书情报类共人选8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部级视频公开课,成就斐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MOOC兴起后不久,马费成教授的“信息管理学基础”和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两门课程在改造为资源共享课后,又于2014年9月率先转型为MOOC,这为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的课程建设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并树立了可供借鉴的典范(见表2)。

4 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作为

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无可争议的新常态。MOOC与图书馆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起点,主要表现为:(1)均为重要的教育平台。(2)均有广泛的公益性。(3)均以用户为中心。(4)均注重应用。因此,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图书馆,还是图书馆的联盟或学术组织,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线均大有可为。

4.1 图书馆及其联盟或学术组织

(1)推进终身学习的新工具。

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拓展了教学时空,激发了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为推进终身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及所辖区域内的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利用MOOC优质视频、测验作业系统和互动交流机制为读者服务时更为得心应手,图书馆只需要解决MOOC与读者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辟专区,提供学习的终端设备,解决网络流量费用,为老年和特殊读者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杭州市图书馆自2014年下半年起组织老年人集中学习MOOC,前两期的课程是由“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武汉大学潘迎春教授的“简明世界史(一)”,深受老年读者欢迎。

(2)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新形式。

学科馆员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之一。MOOC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们接受起来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人文社科类教师和年长的教师尤其如此。学科馆员在提供服务时,可有意识地介绍和推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如“爱课程”网免费提供近4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近300门MOOC等),加快教师适应的步伐,帮助教师们抓住时机,更快地将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馆员还可作为课程的团队成员或助教参与MOOC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创新与深化服务的形式,而且还有助于馆员的职业成长。

(3)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样式。

馆员继续教育是馆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MOOC的兴起既为馆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免费优质的课程资源,其游戏化的任务设计使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碎片化的短视频更为馆员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MOOC本身的考评机制也减轻了管理的成本。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MOOC于2014年9月1日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线以来,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广西图书馆学会及多家图书馆均组织馆员学习并凭成绩或证书认定继续教育的学分。据统计,第一学期结课时共有1.5万人参与学习,1218人获得证书,其中在152名申请认证证书者中,有41人来自图书馆,占27%。

(4)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宽。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在多屏时代成长的新生代读者眼中,阅读的媒体与符号的区隔更趋淡化,纸书、电子书,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均成为阅读的对象,“大阅读”的时代将会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终身学习重要方式的MOOC,也将成为广义阅读的一部分。图书馆推广MOOC的应用与服务,也就成为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5)公益性的合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MOOC是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但公益并不等于免费,更不意味其他主体可以随意传播。MOOC课程是与平台绑定的,其公益性的权利主体是平台,在该平台或网站上的学习和观看都是免费的,但一旦脱离平台或网站的传播均应得到该平台或网站的授权,擅自“离站”或下载服务均是侵权的。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必须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在合理使用范围内,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服务目标用好公益性资源,或与公益性平台合作,征得其同意,真正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的积极正面的助推者。

4.2 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作为半官方的图书馆学专业的学术组织,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在推动MOOC建设方面负有宏观指导作用,而且还应为MOOC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支撑,通过MOOC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并最终为学科与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落实“国标”的重要抓手。

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是《本科图书馆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制定的终极目标与意义所在。人才培养是以课程教学为单元进行的,而MOOC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因此,落实“国标”,作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产物的MOOC是当下重要的突破口。教育部要求必须在“国标”中有所反映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也强调,“各地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可见,从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人手,可获一举两得之效。

(2)协调推荐的应有之义。

从整个学科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协调和推荐优质课程是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协调,即对不同学校同一课程建设MOOC的轻重缓急的合理调配。所谓推荐,即为集体决议的MOOC课程提供专业推荐意见或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体推荐意见。根据“管办评分离”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学科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多承担遴选评估的职能是大势所趋。因此,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其被动接受指令,还不如提前规划,主动将协调、推荐MOOC建设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根据《意见》精神,图书馆学MOOC课程的选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识课或公共课,如信息检索、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名著导读等;二是专业核心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列有图书馆学基础、文献目录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专业)、信息服务、信息分析、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等。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根据各校优势予以调配。同时,应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优势与带头作用,积极推进北京大学“信息素养”MOOC建设,鼓励武汉大学在已建的两门MOOC的基础上扩充图书馆专业系列MOOC或SPOC。

应看到,图书馆学在多数学校仍属弱势学科,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发挥集体力量有计划地遴选并加大推荐力度,加大课程在所属学校中的分量,增加图书馆学优质课程面世的机会。

(3)专业课程群的建设重点。

《意见》鼓励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而协同创新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天然优势,因此,多校协同的课程尤其是课程群将主要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来组织。在这方面,计算机类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走在了前面。近来,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倡议并联合组建“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组成由相关高校自愿参加的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计算机教育共同体,旨在积极倡导、引领和推进MOOC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内外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地位与影响。

(4)校际共享的突破口。

校际MOOC课程的广泛共享与应用,是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深入的体现,也是《意见》实施的难点。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的工作会议暨系主任联席会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设置相关议题,推动在学科与专业内部达成共识,共享建设成果。

(5)培训交流的生力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MOOC建设已经为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但还需要更多的教师加入。根据教师的现实需求和技术发展,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牵头组织,开展MOOC或SPOC课程建设与应用培训,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事实上,图书馆学已有一批MOOC建设的负责人(如马费成教授、黄如花教授)、教务组织者和研究的先行者,也不乏感兴趣的馆员和教师,完全能够组织起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多样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整体提升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水平。

5 图书馆学人的作为

5.1 学MOOC

无论是图书馆员,还是图书馆学教师,要想在MOOC背景下有所作为,首先要以“学生”身份去注册并虚心学几门MOOC,最好能拿一门MOOC的证书。只有与众多学习者一起看视频、做作业、参加讨论,才能完整体验到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更深理解MOOC老师是如何设计和组织知识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也才能体会MOOC学习者的真实感受,还会对MOOC平台的功能有感性认识,为自己参与或主持建设MOOC打下基础。

此外,学MOOC、拿一门MOOC证书,还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最好方式。据悉,天津市教委要求高校给学完MOOC的老师提供若干奖励,以鼓励老师在建设MOOC之前先学几门MOOC,加深认识。河南大学校领导则规定:教务处每个同志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先学一门MOOC,申请纸质证书的费用由学校支付。

5.2 用MOOC

对于教师而言,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教学示范。教师可以从观摩其他老师的MOOC中借鉴教法,改进教学。例如,许多从事文检课教学的馆员和教师在学习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MOOC后,把黄老师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此外,有条件的老师和馆员还可以在其他老师建的MOOC的基础上建立本校的SPOC,用于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而学习过MOOC、了解MOOC的馆员,能够更好地解答读者的咨询,向读者推荐适合他们的免费的“潮课”或学习资源;或为教师们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等。

5.3 建MOOC/SPOC

条件成熟的教师或馆员,可以尝试自己建设一门MOOC或独立SPOC,或参与建设一门MOOC,成为某门MOOC的团队成员或助教。通过建设MOOC或独立SPOC,完成一个教学周期,能够增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融合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第7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策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library is digital libraries,digital library is a form library in the future,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eve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our libraries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age.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objective trend of digital libraries,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ajor strategic issues and strate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from the problems our country facing.

Keywords:digital library;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Strategy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手 段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源获取的需要。另外, 自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开展以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资源高度共 享就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数字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和特征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不仅指图书馆实体,更包括数字化的信息体系 结构和现代化的服务机制。这种体系结构中的信息资源是用数字技 术加工处理而成的,并能通过网络存取而达到全球或区域信息资源 共享的目的。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是传统图书馆所能包容 的.

国内对数字图书馆的一般理解是: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 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现代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 模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 用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基于网能支持多种搜索功能的强大的海量 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 文献信息中心.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它是一个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跨学科、多层面的 新兴领域,涉及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专家系统研究、图像和语 言处理、网络技术、教育出版知识产权等学科。它有以下特征: 1.超大存储容量和媒体多样化。信息飞速增长,使图书馆收集 量、处理和存储量也不断增大.

2.受时间限制较小。数字图书馆远远超越空间限制,通过网络 和计算机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有组织地连接起来,读者 可随时获得所需信息资源.

3.具有灵活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软件。为方便浩瀚信息资源 的查询,数字图书馆有异构平台统一检索界面功能,可根据读者需 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4.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服 务,随时和广播各种信息资源的消息,不断主动地为读者提供 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行导航式和个性化服务,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教 育的模式和方法.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 1.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目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 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评价一个图书馆综合办馆水平的客观 标准。通过互联网使图书数字资源共享,才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 求。图书馆工作必须告别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向现代化管理方式 过渡。所以,数字图书馆是今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催化剂, 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2.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与发展 21世纪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共存互补,成为同时包含 数字化与书本化收藏的一个混合体,应该说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 馆的母体,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国外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数字 图书馆在今后建设中将会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的过渡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 于我国在图书馆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是各自为政,这样在数字图书馆 建设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协调的问题,诸如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资 源重组问题,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问题,数字化图书 馆建设中的网络知识产权问题,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 建与共享问题等。如果我们不能尽快从体制的角度进行变革,势必 影响我们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2.版权保护问题 数字图书馆作为商业系统运作的前提是版权保护。没有版权保 护的手段,作者就不可能允许数字图书馆经营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 网上,投资者也不会把钱投到系统的建设上。同时,要完善我国知 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急需对网络经济进行立法,有效地保 护作者、出版社、读者、数字图书馆几方面的合法权益.

3.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人才问题 从我国目前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 能已无法适应数字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化,馆 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 问题显得更为尖锐.

4.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问题 对于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而言,文献信息数字化是图书馆 发展的趋势,数字化的文献如何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网络用户,关键 是要求图书馆必须做出序列化的数据库.

三、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 展的必由之路。适量资金投入是高度自动化、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 建设得以顺利启动和正常运作最根本的保证。首先,要建设利用好 现有资源,节省建设资金。必须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用好管 好现有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多方加 强合作与协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缺少的是资金和设备,因此,在 大力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在法律、政策 允许的情况下多渠道地融资。图书馆界要与教育科研界、信息技术 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应与企业合作,广泛吸收资金、 技术和人力共同开发信息产品,向用户提供高技术含量的增值信息 服务以增加收人.

(二)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知识丰 富、才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现有图书馆人员的工作素质的培训,除了图书馆领域的专业知识 外,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是图书馆员必备的条件之一.

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 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才能使图书馆的整体素质不断提 高,适应图书馆网络建设的需要.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演变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数字资源建设己 经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具体的实 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前行的。我们只有克服各种困难和挑 战,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这一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孔庆杰.我国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J].

图书馆建设,2007(5).

第8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应用其中,使得图书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及时的改进工作内容,大胆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发挥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更好的发挥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基层群众的作用。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图书馆资金不足

目前在我国多数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其藏书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而且在图使馆科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这就对我国基层共同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属于公益性的机构,因此在购买图书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同时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不能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所以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此外,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不能百分百投入到工作中,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多数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对基层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从当前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的管理者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重视,同时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修养等方面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当前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偏低,管理人员的职能不能得到切实发挥。

3.信息化应用不足

目前,虽然在很多基层的公共图书馆中都开始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其中,以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人才建设不足、设备硬件技术不够完善,使得信息技术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不是很成熟,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系统还是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让整个图使馆信息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给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传统管理理念限制

在我国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虽然管理模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多数图书馆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读者在阅读部分文献时受到权限的限制,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图书资源,给我国图书馆馆管理和服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管工作创新的内容

1.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

在当前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为了使得管理工作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式和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技术应用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理念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根据时展的要求,对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使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并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使得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符合读者阅读的需求。

2.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了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首先,需要针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激励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的落实措施,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创新管理对策研究

1.强化基层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相对比较少,因此对于图书收集和采购部门来说,在购买书籍之之前应该充分的对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图书动态信息以及读者的普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又优质的图书文献材料,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成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为读者提供完善的图书资源服务;其次,应该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在工作中要积极的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详细的了解读者的图书需求,丰富读者的选择性;最后,通过数据库的建设,满足读者网上访问图书资源的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多元化,并及时的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的提升基层公共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

3.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当代图书馆发展方式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积极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应该重视地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利用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对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方面,除了保证扩大数字资源的搜集和储存和检索的功能之外,还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特点进一步的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检索引擎建设,同时,还可以将图书馆内部的文献材料制作成电子版文档,通过互联网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

第9篇:我的图书馆范文

电子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面临各种危机,入馆率逐年下降,纸质图书如何发挥重大职能,已成为我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我院图书馆现状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我院图书馆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我馆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宣传力度不够,难以被读者利用等。图书馆担负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任,树立图书馆品牌形象,可以发挥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深读者对图书馆功能的认识。由于图书馆只停在借借还还的工作层面,宣传的力度不够,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不齐全,与读者之间沟通反馈的渠道不健全和通畅,影响了图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个性化服务不到位。个性化服务是当代图书馆服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呈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个性化服务也称个性化定制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包括定题服务、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等工作。针对这些不足,我馆领导和馆员群里群策,落实了以下服务模式。

第一,从实际出发,提升服务水平。要多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传播的纽带作用。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我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拥有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学习甚至生活上遇到困难,大部分学生都通过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院图书馆针对这一现象,加快跟上时代脚步,首先,在新书选择上,让学生参与,对各系学生进行调查,选择了学生爱看,并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的书。并且领导大量采购了深受学生欢迎的电子图书,学生进入图书馆网站,随时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子图书,既省时又方便。

第二,多方位服务读者,如推广电子图书后,我馆又开展了无线网络的开放,与纸质图书一起,环境温馨,深受学生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受时间、地点制约的,图书馆要全天候开放,传统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网络环境下,只要保持图书馆服务器、磁盘阵列、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工作状态良好,图书馆主页数据开放,读者就可以不用亲自到馆,利用网络系统,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访问图书馆数据库,读者只要打开图书馆网页,便可以在网上预约、续借图书,查阅自己已借图书及借、还日期,实现网上文献传递或办理借阅。使图书馆建设满足学科建设需求,确保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并赢得一席之地,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实行多种模式服务是我院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第三,针对学生需求,我馆馆长策划成立了读者服务部,给学生打印、复印毕业论文和求职简历的设计等,受到学生好评。师生不用出校园就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服务。

第四,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大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等,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团队人员学习研究,一切服务于读者,共建和谐校园,将极大地强化我院的改革创新、和谐共荣等时代精神,使我院图书馆蓬勃发展。

(1)更新图书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改革以藏为主和封闭式服务,树立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2)图书馆工作者要及时接受新观念,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优质信息服务。(3)强化图书馆在职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爱岗敬业,具有奉献团结协作精神,选修相关专业课程,参加业务培训班接受培训。(4)做好馆际间交流,组织馆员到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