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创设问题情境精选(九篇)

创设问题情境

第1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其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问题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类似“跳一跳才摘到的果实”,最有价值。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问题探究情境

在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对教师的发问乐于思考,并能够各抒已见,在积极的思维中进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活动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过去的单向度交往方式为多向度交往方式,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三、通过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比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作业、试卷和课堂回答、讨论中,经常有一些错误的观点,以这些观点创设问题情境,具有针对性强、易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的作用。问题情境创设后提出问题,再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点评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其教学效果较好。有时为了教学需要,甚至教师故意设计一些错误观点,供大家评述。在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通过课外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观念的更新使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探究环节中适当地导入与课文相关的素材性课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使课文内容向现实社会延伸,赋予课文内容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如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向学生提供以下两则材料: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三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我想把这一切都忘掉”;巴金虽然多次建议建造“”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使一种无压抑的文明的前景暗淡下来了。然而鲁迅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经受了一次又再来一次?学生通过对这两则与课文相类似的学习材料的解读,获得关于制造屠杀者的残忍与承受迫害者的悲惨等多重情感体验,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创造性构建。诸如“回忆是为了忘掉痛苦,燃起生的希望”,“重述一次是为了记住历史,引以为戒,防止历史的重演”,“以文章自责,解剖自己,让自己轻松一下”等。

六、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七、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探究气氛浓厚;又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尊重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

第2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都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如果教学能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能让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又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高中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又觉得与生活没有关系,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所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找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教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某商店国庆前搞促销,大降价以答谢新老顾客,分两次降价,制定了三种方案:一是第一次降价a折销售,第二次按b折销售;二是第一次降价按b折销售,第二次按a折销售;三是两次降价都按a+b/2折销售。问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多?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枯燥的数学课堂如果引入故事,会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调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故事:数学王子高斯,上小学的时候,教师出了一道题,1+2+3+……+100=?教师刚说完,高斯就给出了答案是5050,其他的学生还在一步步地进行运算呢。高斯为什么这么快就给出答案,他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再如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古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提出问题:发明者要求赏赐多少麦子呢?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就动手算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数学教学中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设计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悬念是促使探究的催化剂。了解未知是高中生的天性,正因如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悬念性情境,把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就会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是对所学的知识有疑惑,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课堂开始设计悬念,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会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如教学“指数函数”前,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张白纸问学生:这张纸的厚度大概为0.1毫米,如果27次后,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学生先是思考、继而讨论,有的指出有十层楼高;有的指出大概有100米等,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多样的。对学生给出的回答,教师不做评价,给学生留出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教师指出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很是惊奇,然后教师顺势引出指数函数,学生也就积极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设计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理论讲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僵化的,如果引入实践会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平均值”后,学生掌握了平均数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样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教学“双曲线定义”前,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图钉、拉链、铅笔等工具,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椭圆给双曲线下定义;图钉距离的远近,对双曲线开口的开阔度有什么影响?什么条件下无法画出双曲线?学生边思考边实践,能较完整地得出双曲线的定义。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探究方法。

第3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1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萌生质疑心理

问题的创设方法,不胜枚举,其中最独特的则是悬念式的设置模式,能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变化,而发生转变,能促使学生内心的质疑心理,更为强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在导入环节,设计悬念式的方法,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内心就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想法尤为浓厚,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创设体验式的问题情境,增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情感

知识和内容,相对于问题而言,是处于静止状态的,无法赢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在知识不断碰撞和增多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渐渐地失去激情,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不愿进行深入地探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问题与知识串联起来有机地整合起来,赋予知识生命活力,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融为一体,促使学生深度地思考,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持续地发展。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出示一个放进红、白两种颜色球的盒子,让学生猜: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先猜,再摸球展示,多次实验后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摸球的情况吗?”从而引出“可能性”。再出示第二个盒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摸球,摸到红球的获胜。当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心摸球时,却没有一个人摸到红球。由此引发学生疑惑、猜想:盒子里可能没有红球。此时适时展示盒子,“一个红球都没有,能摸到红球吗?”由此引出“不可能”。紧接着提出设想:“如果任意摸,要摸到红球,盒子里应该怎样放球?”上例中教师借助游戏活动与问题引导展开教学,学生在“迫切想知道能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心理下积极猜想着、分析着、推理着。这样的教学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

3创设生活式的问题情境,提高学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第4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创设矛盾问题情境,开启思维闸门

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创设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这种探究和求知的欲望,引领他们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得到肯定后师用等号连接三个“1”。接着,教师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你们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这一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维之后,得出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并引导学生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即:0.1米、0.10米、0.100米,通过比较改写后的实际长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得出0.1米=0.10米=0.100米,引导学生先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学生不难从中体会“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如此初步感知后再问学生:“学了小数的性质后,除了刚才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使1、10、100相等吗?”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始终参与认知活动,尝到了思维成功的乐趣,在对新知的挖掘中体验到一种类似研究者的成就感,这样的数学课堂能不吸引孩子们吗?

二、创设猜想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有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生:商不变,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

生:商怎么会不变呢?怎样使商不变呢?

教师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以下三个与本课有直接关系的问题。

1、 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2、 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3、 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呀,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呢?谁想来大胆猜想一下?(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板书)

生: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加上一个数,商可能不变。

生: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加上一个一样的数,商可能不变。

生:或许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一样的数,商会不变。

生:我猜想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可能不变。

师:同学们猜想了在这四种情况下商可能不变。这只是一种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该怎么办?

生:举个例子验证呗!比如:100÷25=4。

师:举例是验证猜想的好办法。下面就请各小组合作,分别举例来验证这四种猜想,看看在什么条件下商是不变的。

该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猜想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了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饶有情趣,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正象波利亚所说的:“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总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精心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设置思维障碍,使儿童在好奇心的牵引下、在不断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和发展。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李银平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槐店镇河南小学 (466300 )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我国文学家契柯夫也指出:“作家务必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学生轻松作文,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锤炼,应从根本上抓起,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顶尖部分,它的水平程度可以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而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又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从低年级起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作文好比建房子,都需要一定的材料,而作文材料既可以从书本中得来,又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大千世界色彩纷呈,变化多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往往观察得不够仔细。教师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先从课堂教学抓起,可采用挂图或电视、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电脑等教学工具,尽量做到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富有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大部分感性材料来源于生活,单一在课堂中学生得到的知识印象不一定深刻,而亲身得来的知识体验,即写作素材,才是最直接、最真切、最生动的。这种写作感受和材料,必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

观察的方法指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要有顺序,二是观察要抓住重点和特点。

1、是观察要有顺序。

不论观察什么景物、事物、人物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叙述无序,让人读起来觉得头疼。观察顺序,一般来说,可以从时间角度看,也可以从空间角度看。

从空间角度看,这个观察对象处在什么位置,它的周围有那些事物,它本身怎样,都应该观察清楚,抓住它的颜色、大小、形状、神态等方面作静态描述。这个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大榕树,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榕树的树叶、枝干和气根的特点来写。

从时间的角度看,主要指这个观察对象的活动情况,它的开头怎样,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结果,即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着重抓住事物的动作作动态观察,如《小青蛙》的一个片段:

小青蛙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停在稻棵尖上的蚱蜢,一动也不动。那只蚱蜢煽动翅膀刚想飞走,小青蛙突然猛地一蹿,张开大嘴,吐出一条飞叉似的长舌苔,一下子黏住了它,把它倒勾进嘴里,眨眨眼睛就咽下去了。

这是小青蛙吃蚱蜢的动作描写。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动词,就把青蛙敏捷的特点刻画出来了。当然,观察要注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一定的变化。

2、观察要有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

观察之前,要把握事物的全貌,知己知彼,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重点的观察,它就是要处理好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有机结合

观察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把已有所思所感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观察者从一开始起就要认真思考问题,分析它具有的特点。若浮光掠影地看,且不加思索,那是没有什么收获。因此,只有观察与思考问题相结合,才会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来。

教师培养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能力,通常采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

1、比较法。

比较事物可以是这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作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某些方面比,或者在不同时候比,不同的环境比等等。例如:让学生去观察校园中花池里的各种花的特点,就要看看它们的颜色、形状、香味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观察人时,就要比较这个人与那个人的相貌、脾气、爱好、品质等方面。再如,布置学生去观察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有什么变化,这是同一事物的这个时候与另一时候的情况比较。只有比较,让学生开动脑筋,才能找出事物的差别,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才得以提高。

2、联想法。

联想要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仅仅把看到的事物依葫芦画瓢似的写下来远是不够的,应该想这个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什么样子或由这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前面讲到让学生观察花,想到花朵的培育者――园丁,是怎样辛勤培育花朵,再由此联想到像花朵一样的人――儿童,园丁――教师,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又如前面的《秋雨》一文中的最后一段,也是一种联想,作者由秋雨想到春雨,突出秋雨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时,应注意:一要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记得有位六年级学生在他的观察日记中写到:

“这天放学后,我有去菜园里捉小虫观察,发现有两株茄子的嫩叶上多了几个小洞。我俯下身,看看究竟是那条该死的虫子在捣乱,翻开叶子的背面一看。咦?难道是七星瓢虫干的?不对,怎么它的甲壳上不仅仅是七个星点,二是布满了许多星星点点,数一数,一共有十八点,我去问了老师才知道,这家伙叫十八瓢虫,长得像七星瓢虫,是庄稼的害虫,专吃嫩叶心的。”

不难想象,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就会带动更多的学生有所“新”的发现。

第5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关键词: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物理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要求学生能从物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能理解问题。”然而,从中学物理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过多地关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展现,更别说会有问题意识。如果想打开学生问题意识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究竟怎样才能通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学以致用,让他们知道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如此一来,学生更加喜欢探究未知问题,想法解决问题,以至于活用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物理之所以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因为它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老师在问题引入时要注意素材的选择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就像讲“滑动摩擦力”的时候,生活素材可以这样选择:“你们捉过黄鳝和泥鳅吗?”“好捉吗?”“怎样才能捉住?”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问题;再通过对比螺丝上

两个螺母之间有无弹簧垫圈时旋下螺丝的难易,引发学生思考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白螺丝间加弹簧垫圈的现实意义。

其次,可以通过挖掘物理学史中的人文内涵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物理学史,促使学生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物理重大发现都起始于困难和疑问,正因为科学家们的执著和坚持才成就了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首先是有疑问,带着疑问,牛顿通过计算与实验等一系列解决方法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另一位我们熟悉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凭借奥斯特的“电生磁现象”发问:“磁能否生电?”带着这个问题,他不畏艰苦,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寻得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还发明了常用的发电机。

再次,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有些物理概念和物理问题比较抽象,在生活中没法看到,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也无法实验演示,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再现,变得形象化。如,在讲授简谐运动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既可进行动态演示,亦可对任何时刻振子振动的位置进行

细化分析。另外,还有一些实验,如,宏观的天体运动、微观的布朗运动、原子结构组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都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最后,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实验和辩论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意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辩论又是一种锻炼学生设问水平和思辨

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比如,探究通电螺旋管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操作事项,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共同学习的融洽氛围。

第6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如何点拨学生,用什么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从设置的情景中启发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对整个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基于自身的经验基础来建构新知的。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地形象性,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动形象的典型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体会学习数学的有用性。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中去。

2.创设生动的故事情景。小学生个个都是故事迷,把计算教学的知识块有机地融入故事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乘加、乘减时,充分的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制作教具(画画――4株玉米,每株3个,其中有一个可摘除。)通过提问题、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秋天到了,庄稼成熟了,小朋友们,你们想都有哪些庄稼可以丰收了?”以提问激起他们的兴趣,接着出示教具“看!黄澄澄的玉米多好看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玉米有几株,每株有几个。“玉米长得真好,老师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真想吃!有只小熊忍不住了,它趁小朋友们不注意偷偷摘了一个(演示摘玉米),现在有几个玉米?(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教师注意引导多种方法解决,有加、有减、有乘)。

3.创设有效的竞争情景。俗话说“有竞争才有动力”。其实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成功者,胜利者。人人都有好胜心。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竞争无疑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竞赛的情景中完成计算练习课的内容。通过竞赛,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畅通,富有创造力,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表达、动手、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均有好处。创设竞争情境,更能提供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空间,提高计算教学课的质量和计算的正确性。

二、联系生活,应用知识,提高主动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说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三、以“读”助解,提高解题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低段数学教学,我发现学生看题不仔细,审题不清是做错题目的很大一个原因。低年级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大都不会很仔细地读题目,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他们总是急于做题目完成作业,无形之中好像总在比谁做的快,而很少去想做的对不对。所以,教育学生如何看题、如何审题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实验表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那么数学到底应该如何“读”呢?难道仅仅就是单纯地“读”、机械地“读”吗?当然不是,这里的“读”包含“阅读”的意思,是学生与数学文本的一种交流,让学生深入数学题目的内在,理解其中的含义。

四、深化应用,拓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时――用1格表示1后,有一道练习题统计全班学生喜欢的水果,学生遇到纵轴当1格表示1人不够时,产生了知识冲突,此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这个统计图中表示出我们班小朋友喜欢的水果情况,然后让他们同桌交流,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们再在这些格子的上面添上一些格子不就够了吗?”很快就有孩子反驳“那样不行,那样太乱了,又没有地方。”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中有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人,不就能画下了吗?”原本是二年级的知识,在孩子们的争执中,很快的得到了解决。就这样在数学知识的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力。

第7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探究性问题、激发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地倾向和动力。任何行为和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注重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的内驱动力,进而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契机。

1、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只有好奇心才能点燃兴趣的火把,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应注意在创设探究性问题时,引发好奇心。如教《科学》课三年级下册中的"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教师先设CAI课体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让学生观看,进而使学生对沉浮的条件感到新奇。问题一个个油然而生;(1)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水中上下自如行驶呢?(2)是什么改变了它的沉浮呢?(3)潜水艇为什么能潜水?(4)潜水艇为什么能浮在不面上?教师利用探究性创设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创新的动机。

2、在情境中揭示矛盾,诱发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要激励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探究规律,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注意适用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科学》课三年级下册中的"冷水和热水"一课时,人们都知道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 (给每组学生两杯水,一杯是热的,一杯是冷的)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在情境中展开竞争,激发挑战性,具有创造性的人都具有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他们通常都具有勇于探索,挑起冲突的勇气。如教《生物的启示》一课时,研究鸟的哪些特点适于在空中飞行,同学们经过研究说了很多:大大的翅膀,轻轻的骨胳,流线型的身躯,挥动翅膀的强健肌肉,长长的尾巴,轻轻的羽毛等。引导学生一项一项地讨论,对于"长长的尾巴"学生一致认为鸟靠尾巴掌握方向和平衡。当讨论到"轻轻的羽毛"时,有位同学辩论道:那蝙蝠没有羽毛不也可以飞行吗?于是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从而使学生的挑战激情显得特别突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机。

二、创设自主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只有充分的时间和自在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如果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创设自主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情境中学习,自主探索,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气氛。

1、以民主为基础;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在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信息沟通的渠道,培养协作精神。

2、以自主为手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情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认知活动,探究知识规律。

3、以实践为目标:让学生的思维在最大限度内得以拓展,在探究中使学生学会科学,学会创造,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最佳场所。

三、突出问题的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

第8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才可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数学学科高度的抽象性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感觉到困难,但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学习。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到商店买袜子,只要把袜子底在拳头上绕一圈就知道袜子是否适合自己穿,这是什么道理?公安人员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能估计到罪犯的身高,这又是什么道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我接着趁势问学生:“同学们,想知道这里的奥妙吗?通过对下面内容的学习,就可知道为什么了。”这样使他们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中,聚精会神地学习,思考问题,仅用15分钟就令人满意地完成了这课时的教学任务。在学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后,学生对买袜子、估身高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究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究问题。

1.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不常用的,但在问题情境的建立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关键在于模型要简单和要解决的问题联系非常密切。

例如:扇形的面积教学中,课题引入的部分首先播放一段机枪扫射的战争场面,把同学的情绪激发出来,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机枪的射程是100米,机枪转动的角度是60度,那么机枪的控制区域是多大?”自然地引入了扇形的面积问题,让学生模拟机枪扫射的动作,并画出模拟图。这样也让学生接触了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绝大多数同学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建立数学模型比较容易的事物。因为我们只是利用模型,而不是学习数学建模。

2.创设能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知识的发生过程,推迟知识结论的得出,有意识增加设疑、猜想。追求知识的来源,让学生上课时,处于有问题可想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推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弧长教学过程中,先通过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弧长与什么量有关系,圆心角的大小与弧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它的弧长,然后观察特殊的图形,圆心角是180o的弧长是多少?60o呢?120o呢?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想一想no弧长是圆周长的几分之几?你能用公式表示吗?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最后得到了弧长公式,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并掌握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求过程中,强化了探索能力的培养。

三、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9篇: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问题教学不只是对教师设计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和总结,而是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传统课堂教学的提问权掌握在老师手中,教师往往会将自己作为学生吸取教材知识的主体,教师常说:“你们听懂了吗?”如果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教师就满意地进行下去。但往往又会听到教师训斥学生“我讲过多少遍,你怎么还是不会!我们分析一下“我讲过多少遍”所包含的教学理念,“讲”就是传授知识,显然只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被动接受体,这无疑与“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相违背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尝试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观察的基础上由被动思考者转变为积极提问者,自己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和引导,能让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问题教学的关键。

2.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生物学科的需要

生物学科是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中学生要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当中他们应该会有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通过何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创设生活情境

在教学中,我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提出“大米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将蚕豆的种子横向一切为二,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们能萌发吗?”在学习消化和吸收时,提出“早餐没吃,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早餐吃的是面包和鸡蛋,这些食物在身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麦当劳和中餐,你更爱吃哪个?哪个营养更均衡?”等。

2.到想象中找问题

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生物史告诉我们, 假说方法为各种生物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可以通过设立对照实验:馒头碎屑+唾液+搅拌,馒头碎屑+清水+搅拌,馒头块+唾液+不搅拌;全部37℃恒温水浴,加碘液检验。然后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4.利用生物新“热点”知识产生问题情景

如在学习“预防传染病”时,我让学生调查“非典型肺炎”(SARS)的发病情况、症状、病原体、传染媒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现在有没有疫苗等,并进行讨论交流。 还比如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移植、生物芯片等;国际重大事件中如炭疽、生化武器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热点、焦点。从中都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己

虽然有些学生提的问题很可笑,但是教师应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给予恰当的评价。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同,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教师应正确处理积极评价,引导、激励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也有些学生提的问题是很有难度的,老让学生“将军”,且被“将死”,滋味不好受。因此,面对新课程,教师自己必须更新知识结构,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争取不要“一将”就“死”。同时也应该感到欣慰,因为你教的学生不是只会做“学答”而是会做学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