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接受理论下的当代文学走出去探究

接受理论下的当代文学走出去探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接受的基础上探讨了接受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启示,并对“走出去”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接受理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期待视野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做好中国文学“走出去”工作,促进中国文学在世界各国的接受与传播,使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走进”异域,有助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有助于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新形势下,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加注重用外国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接受理论以其关注读者接受的优势为“走出去”研究注入新活力。接受理论中的诸多观点,如“期待视野”“视野融合”等,对“走出去”工作实施者发挥主体性,充分考虑读者期待视野,促进文学作品在异域的接受与传播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一、概览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接受

中国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始于19世纪末,粗略估计至今已有1000多种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德文。德国汉学界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顶峰是在1987年,这一年里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达40部之多。这些译介作品成为80年代以后德国了解中国,建构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媒介。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图书市场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但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与推介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以及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以及世界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据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博思(JuergenBoss)介绍,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展出300本当年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邀请100位中国作者出席。德国著名国际文学杂志Litprom主编AnitaDjafari女士说,截至2016年10月,该杂志网站数据库可以查到389种在德国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德国读者青睐三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第一类是如余华、莫言、张爱玲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说是世界文学,适合全球读者口味。第二类是介绍中国特色的、近现展情况的作品。第三类是刻画中国现代社会某种现象的作品,如韩寒等的作品。德国汉学家还关注女性文学诠释社会现实的特殊叙事,陆续译介了张洁、张辛欣、张抗抗、茹志鹃、陈丹燕、王安忆和铁凝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德文版印数达数万册。中国当代文学中以郭敬明和韩寒为代表的偶像文学也受到德语国家读者的关注。此外,近些年来,一些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作家如哈金、戴思杰、张戎、闵安琪、虹影、裘小龙、山飒等,在德国也很有名气。不过整体上说,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接受参差不齐,德国读者还没有系统地接纳中国当代文学。

二.借鉴接受理论,促进当代文学“走出去”

接受理论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其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RobertJauss)和沃尔夫冈•伊泽尔(WolfgangIser)。在接受理论看来,“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而读者对于文学文本的接受总是从审美主体的期待视野出发的。与此相类似,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其实也总是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也是一种“先入之见”,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之前已有的对于所读文学作品的预先估计和阅读期待,是一种预先存在的阅读意向。从阅读主体的角度而言,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决定了读者对阅读重点的选择,也决定了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评价。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视野融合”等观点,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要充分考虑国外读者的接受习惯等不谋而合,对“走出去”工作实施者发挥主体性,尊重市场选择,顺向和适度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促进文学作品在异域的接受与传播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1.“走出去”的目的在于接受,“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完整的文学过程必须是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的统一,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没有读者的参与,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就无法得到延续。如果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却被藏之名山,或者虽然印行于世却无人问津,那么它就只能作为文本而不是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着,其走出去的价值和意义根本没有得到实现。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终极目的是要走进国外主流市场,走进异域观众的内心。

2.“走出去”的中心在于读者,“走出去”应正视并接受读者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内大量文学作品纷纷走出国门,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载体。如果不精通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不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需求和选择,不能让这些作品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这些作品很可能“水土不服”,折戟沉沙。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度挖掘目标客户需求,深入调研目标市场接受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走出去”产品,才能赢得目标市场的青睐。中国作家阿城的作品在德国颇受关注与欢迎,乃因其蕴含的超前的现代意识和浓厚的道禅神韵,暗合了欧洲读者对于现实中国与传统中国的多重阅读期待,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因此,“走出去”工作必须尊重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尊重读者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必须正视并主动接受读者的选择,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走出去。

3.“走出去”产品须顺向并适度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接受异域作品的每一过程,都是主体依凭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作品进行的民族性再创造活动,也是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和文化涵义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得到审美满足的同时,期待视野获得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往复,读者的先在结构便会越来越丰富,期待视野越来越广阔,接受面也越来越宽,对文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文学活动的发展。阿城、苏童、刘恒、莫言、残雪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适度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接受。事实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要求中国文学“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应当为形成积极、正面的国家和民族形象而努力。“走出去”的作品应该有效展示真实的文化形象,引导和丰富国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阅读体验朝着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以期增进理解,求同存异。

三.深挖接受市场,全方位实施“走出去”工作

1.发掘优秀文学作品,培育卓越文学品牌

文化能不能走出去,主要看文化的内容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得到其他文化体系的认同。因此,在大力发展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要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增强自身文化实力,使走出去的文化更具吸引力和穿透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既具普世纬度,又具民族特性。只有当千姿百态的中国文学作品不再仅仅被当作了解中国的档案和满足“猎奇”心理的材料,而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并喜爱时,中国文学才真正走向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是在德国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之一。他的《红高粱家族》《酒国》《天堂蒜薹之歌》等作品在其获奖之前就已经被翻译成德文出版,在他获奖之后这些译作多次再版。余华的《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在德国拥有大量的读者,成为德国读者了解中国的必读书。先锋作家李洱在德国也享有很高的评价。德国文学记者IrisRadisch评价他的史诗作品《花腔》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一章”。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标杆,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国外也深受一大批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它们是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走出国门,落地开花,走进异域受众内心,实现作品自身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文学要真正“走出去”,要在世界文坛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必须要发掘优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学作品,率先培育一批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的作家和作品,提高品牌作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当代文学要走出去,还需重视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包括翻译、版权经理和版权经纪人。许多中国文学作品无论是背景设定,还是书写习惯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脱离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文学很难真正被海外读者所接受。这就需要培养一批具备很深的中西文化积累,对文本、目标语读者以及历史、文化语境有非常理性的认识和准确判断力,能够掌握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有着很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素养的翻译。此外,有着一定国际背景和一定国际出版经验,熟悉中国国情,能够很好地与外方沟通的职业经理人以及成熟的版权经纪人也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去,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高端翻译人才、有国际背景的职业经理人、版权经纪人等“走出去”急需人才,在建立科学有效的选拔培训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培养力度,壮大队伍力量,保障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推进。事实上,国内出版企业已经积极落实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德国举办“国际版贸与文学研修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在英国牛津举办的“牛津高级出版人才研修班”等,分别邀请德国出版界、翻译界、版权界大咖以及国际出版界的“黄埔军校”专家授课,为加强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完善落实“走出去”政策提供了人力资源层面的保障。

3.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推广力度

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与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入。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面临文化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等,因此,应当尊重文化传播规律,以国外民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文学交流与文化传播。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应当建立起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的文学传播机制,建立健全文学人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出版经纪人制度,从而在作者、译者、出版社、市场与读者之间架设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作家与译者、经纪人与出版社之间稳定的关系,进行深入的交流,加强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或地区的图书市场、读者的审美期待和阅读习惯的研究。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大前提下,充分利用海内外各类主流出版社的各种资源优势,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在翻译选材和出版流通方面发挥作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还要关注新技术、新媒介对于文学传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如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进程中就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如阿城在德国及海外的影响,就与陈凯歌电影的推广关系密切。五洲传播出版社建成的that’sbooks多文版中国数字内容运营平台,上线销售图书3000余种,内容涉及英文、西文、阿文、法文、德文、俄文等近20种语言文字。这是利用数字化助推“走出去”模式和渠道突破的积极尝试。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是国家历史传统与当代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学走出去是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普通读者中影响力依然有限,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家“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效果。中国当代文学要真正走出去,必须要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兴趣,考虑到作品是否能在西方世界得到广泛的认可、接受和传播。文学交流是心灵的交流,中国文学走出去,要敞开心灵,开拓疆域,在与异域的接触中,消除误解,加深理解,消除冲突,促进沟通,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丰富自身,进而共同发展,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聂震宁.文学书走出去:出版人的责任与自觉[J].出版参考,2006(24):1.

2.储常胜.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困与道[J].出版发行研究,2015(2):82-84.

3.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5-9.

4.H.R.尧斯,R.C.霍拉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胡安江,梁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6):67-76.

作者:王玉强 单位: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