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4篇)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4篇)

第一篇:自媒体视域下的消防新闻传播思考

摘要:当今,智能手机的出现和移动4G网络为自媒体提供了更多技术保障。这对于消防新闻的传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如何在自媒体的视域下,做好消防新闻的传播工作也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文章基于自媒体的概述以及自媒体大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了消防新闻传播的不足并着重阐述了其改进措施,望能为相关人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视域;消防;新闻传播;分析

自媒体成为了如今媒介传播的重要形式和中流砥柱,自媒体平台也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新闻传播与自媒体的结合是未来新闻发展的趋势,消防新闻传播更应好好利用这一新平台,助力于报道事实,打造消防部门正面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1自媒体的概述以及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1.1自媒体的概述

自媒体,即WeMedia,又称为个人媒体,顾名思义就是个人也可以成为媒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其中自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草根化、平民化、便捷化,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也有了发声的渠道和可能。

1.2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首先,在自媒体的视域下,传播效率提高,时效性与交互性更强了。自媒体使得新闻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可以在有限的视角中看到无限的新闻,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电子报纸,我们便知道几个小时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传播来说,自媒体视域下的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了,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信息更新的频率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者旁观者只需要发一段文件,几张照片或者一个小视频,就可以成为这段新闻的传播人。同时新闻的交互性也增强了,传统模式下的新闻读者通常都是无言的接受者,自媒体下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也十分容易操作,读者可能只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下面点“赞”或者评论就可以了。其次,自媒体使得新闻的制作与传播的便捷性与开放性提高了。自媒体的视域下,新闻的制作不讲究任何的专业知识,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例,传播者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点下几个按钮,输入想说的话或者插入几张相关的图片,点击一个简单的“发送”按键,一条新闻就诞生了。而且新闻对所有微博的使用者都是开放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素未相识,可以相聚千里,但是却有条件快速获得信息,尽览天下新鲜事。最后,自媒体新闻主观性很强。因为自媒体视域下传播者都常为普通个体,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编制与传播的训练的,人们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情绪来描述事件,接受者也会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来选取或者评价新闻,不管是传者还收受者都具有很高的主观性。

2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的不足

一方面,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的把关工作做得不够好,信息言论缺乏管制。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自媒体环境中,很多信息未加筛选就传递给不知情的群众,很容易引起错误的舆论风向。比如,之前报道的一些火灾事件,很多受害者的家属基于自身的悲痛倾诉火灾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有甚者指责消防官兵对火灾事故处置不力,而这与事实是有出入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这不仅损害了消防官兵的形象,更是对火灾中尽心竭力拯救大家生命的消防员极大的不尊重,还会引发错误的舆论导向,引发社会不信任的心理,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和心理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消防部门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消防部门没有适应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步伐,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自我批判的反思精神。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消防部门积极应对,能够第一时间官方信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那么歪曲误解的小道消息便不攻自破了。

3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的改进措施

3.1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完善新闻传播机制

消防部门不能因循守旧,对于自媒体平台的言论置之不顾,要学会合理运用新兴平台,与时俱进,充分让自媒体平台为我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反思自我,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将自媒体平台列入传播机制当中。目前,许多省市的消防部门都已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创立公众微信号,这可以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消防部门可以积极查看民众的留言,深入了解民心、民情、民意,以改进自己的共组。

3.2加强把关效果,完善监管机制

传播过程注重新闻的“把关人”,对于为了经济利益或夺人眼球而刻意夸大事实或者扭曲实况的言论要及时删去或者予以更正,不能让歪曲现实的新闻蒙蔽大众的眼睛,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消防新闻传播部门可以成立监管小组,来保障信息的清澈和准确。

3.3加强与自媒体的合作

自媒体时代更加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消防部门万万不可对自媒体嗤之以鼻,应该加强沟通,积极与自媒体合作。我们要相信,大多数人不是想刻意抹黑事实,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事情的真相。因此,消防部门要给予自媒体多一点信任,可以协同将正确的新闻传播出去,让人们看到应该看到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消防部门政府形象的树立,也是对群众负责的表现。

4结束语

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工作可能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值得我们慢慢去改进,对此,政府必须做到: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完善把关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与自媒体合作,协同传播正确新闻。只有这样,消防新闻的传播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做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真正为人们服务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14(1):101-102.

[2]薛可,陈蹄.BBS中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为例[J].新闻大学,2010(4):87-93.

作者:薛嵩 单位:天津市高新区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

第二篇: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及编辑

摘要:自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必须适应自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创新编辑策略,才可以提高电视新闻在众多媒介传播中的竞争力。在本文中,笔者对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以及编辑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编辑策略

1自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简要概括。其一,自媒体让人们感觉到“生活在别处”。在自媒体时代,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必要的传播工具,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除了可以借助传统电视媒体传播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借助手机等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目前,手机是自媒体时代主要的传播交流媒介,人是使用手机的主要操作人,借助手机,人的精神可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切换,也就出现了类似“生活在别处”的状态。其二,自媒体时代实现了平民的狂欢。自媒体传播内容在选择上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网络恶搞,对电视节目的网络恶搞是对新闻的戏谑式传播,而网络恶搞本身是网民借助互联网炮制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恶作剧,这些恶搞本身存在戏虐和狂欢的性质,是对主流文化的颠覆,网络恶搞的主体也趋向于平民化,每个网民都可以借助手机等自媒体手段对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内容进行恶搞,当然,网络恶搞大多没有针对社会现实,大都是个人的无意之举,但是,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网络恶搞行为却经常成为风行一时的网络舆论。其三,自媒体时代实现了思想的私享。与新媒体时代的博客等向所有受众开放的模式不同,自媒体时代的微信朋友圈在传播方式上更加关注受众的选择,传播者可以通过分组、屏蔽等多种方式实现思想的有选择的私享。以微信朋友圈为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微信用户,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另一个微信用户加入微信朋友圈,有选择地分享自己的思想。

2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编辑策略

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编辑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首先,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创新编辑理念,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潮流。自媒体用户在信息的过程中,不会经过类似电视新闻严格的编辑把关过程,传播者自己拥有直接的权,这也使他们的信息更加及时,内容更加丰富,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编辑把关,很多虚假、不规范的信息也呈现在网络上。为此,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创新自己的编辑理念,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其次,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更加重视舆论的引导。随着自媒体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尤其是信息的传播内容以及新闻评论内容方面,很多重要的新闻信息可能会被自媒体用户曲解,而那些缺乏媒介素养的人可能会偏信一些错误的评论信息,最终形成错误的网络舆论,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者不经过编辑这一环节就直接传播信息,也使得新闻信息的假难辨,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性。为此,在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尤其应该发挥自身的价值,重视对新闻真实性的考察,并着重发现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为了炒作而炒作。对重要的新闻事件还应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价值,通过深层次、全方位的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最后,在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创新新闻信息渠道,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之后,信息者和编辑就完成了“说”的环节,其对于受众的反应不大关注,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仅仅借助传统的电视传播手段传播新闻信息,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为了改变被动的编辑地位,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借助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设置属于电视新闻媒体的信息平台,比如,通过设置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让受众可以在手机上随时关注电视新闻的更新和情况,以权威及时的新闻信息推送吸引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然而,面对众多的新闻公众号,电视新闻如何在众多新闻公众号中吸引更多的关注,还需要新闻编辑依照受众的信息需要,创新新闻模式,借助电视媒体权威性和真实性较好的优势,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以适应自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要。

3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有了新特点,为了适应新时期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变化,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创新编辑理念,寻求多种方式来进行电视新闻的传播,以适应自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特点,实现电视新闻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颖.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背景和方向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6(6).

[2]顾立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6).

作者:曹磊 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及编辑策略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在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机遇与竞争并存,在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洪流中,电视新闻通过改进自身的缺陷力争立足于新媒体的浪潮下。结合新时代的优势,电视新闻媒体应当在新闻传播和编辑上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推进媒体行业的稳固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编辑

1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

现代社会已经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消息,打开手机各种交流软件,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1]。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主要以个人传播为主,通过媒体将信息出去,被很多人看到。这种方式更为方便,也更受人们的青睐,因为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一些见闻和感受。接受信息的人,可以对信息进行转发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的体现出交互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在全民皆媒体的形势下,由于缺少规范的管理,容易造成信息不准确,没有时效性,产生混乱的局面,误导人们的判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电视新闻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它主要就是通过电视屏幕将信息传到看电视的人群。之前,对于人们来说,电视、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报纸和电视新闻等这些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2]。站在现在时代的角度观察电视新闻,可以发现它有很多缺陷,比如,看了之后就忘了,不易保存;人们的观看内容也只能根据电视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没有太多的选择性;此外,当一则消息出去之后,容易让人轻易相信,负面影响比较直接。

2电视新闻的传播与编辑分析

自媒体时代是在传统的电视新闻时代逐渐演变过来的,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一些特点,但更多的是现代元素在里面。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导致关注传统媒体的人越来越少。

2.1传统的电视新闻不能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出去

新闻最重要的是内容新,也就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捕获到信息,并将它及时的传播出去,可以让人们及时的看到事情的真实情况[3]。然而,传统的新闻电视需要先进行制作,再传播出去,制作过程有时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称之为新闻了,只能叫做消息。

2.2传统的电视新闻的传播步骤太固化

每天随时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电视新闻需要经信息整理好,到固定时间在固定的媒体平台,再将信息传播出去,在时间上太过于固化。

2.3传统的电视新闻没有让群众参与进来

当人们被赋予某种责任的时候才会对一件事情更为关心,然而传统的电视新闻只是单向的通过屏幕向人们传达着某些信息,没有给人们评论提供交流的机会,也不能让社会舆论起到监督作用[4]。

2.4新闻编辑的重要性

新闻编辑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的质量,以及收视率的高低。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材料的整合使其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以及新闻播出的先后顺序等。

3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及编辑的改进

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是新闻者,可以亲自参与新闻的编辑与传播中,让消息可以更简单快速的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如何使电视新闻脱颖而出需要提出创新性的对策。

3.1根据新时代特点整合电视新闻的传播和编辑

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内容应该具有时代特点,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使编辑内容更容易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比如可以加一些娱乐性的报道[5]。此外,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太过于单一,不能将编辑好的信息传递到每个观众的身边,从而大大地减少了观众的关注度。所以,电视新闻应该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加大新闻的传播力度,从而产生最大化的社会影响。

3.2增加电视新闻报道的策划创新点

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几乎都一样,媒体获得新闻的源头也大体相似,仅仅追求在时间上的差别是没有太强的竞争力的。要想追求与众不同,重点应放在对新闻的策划上,同样的内容换个说法或者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报道,可以提高媒体的受关注程度。千篇一律的报道让观众视觉产生了疲劳,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发表见解的地方,往往对现实生活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媒体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一些事情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这样既可以引起观众对事情本身的深刻思考,又会使人们对其它引申出来的事情加以考虑,可以带动群众效应。

3.3增加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的互动性

改变电视新闻传播的单向性,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让有话要说的群众积极的参与到事情的讨论中来,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可以在无形中提高新闻的关注度和新闻对群众的影响力。这种互动体现在观众与媒体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讨论的过程就是对新闻内容的传播[6]。与此同时,媒体可以对观众的意见进行分析和汇总,然后反馈给社会,让知道大多数人的对某件事的看法,媒体借此机会也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并且能及时的发现自己在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改正方向。

3.4挖掘新技术,促进电视新闻的传播

新鲜事物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好奇心驱使着人们去了解未知的事情。可以寻找一种新的技术,使新闻真实,全面的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现在的微信,就是一款比较有实效性的软件。

4结论

传统的电视新闻是旧时代的产物,在之前的时光里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在进步,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进步[7]。自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化出来的新时代的产物,它拥有着传统电视新闻的优点和作用,但有具有现代科技的新鲜血液。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的电视新闻显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不足是因为不能满足人们现在对信息的需求。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传统的电视新闻一无是处,就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传统的电视新闻不会消失于新时代之下,它有存在的必要性,并且能与新媒体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二者可以做到共存[8]。这种关系的维护还得依靠国家的政策引导,以及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建议,促使电视新闻的编辑与传播在新时代下走的更远更稳。新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现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信息市场比较混乱,因此,建议广大的群众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小道消息,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尽量提高自身对真伪新闻的鉴别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益顺.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内容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219.

[2]陈本国.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独家”与“独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3):62-64.

[3]黄小伟.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15(4):55-56.

[4]吉旭忠.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如何走出困局[J].新闻研究导刊,2016(3).

[5]田荣娟.电视新闻的内容创新与发展路径——基于2014年电视新闻传播的考察与分析[J].新闻论坛,2015(5):71-72.

[6]张馨忆,刘璐,郭翔宇,等.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内涵及审思[J].新闻窗,2014(4):49-50.

[7]刘畅.论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J].传播与版权,2015(10):18-19.

[8]连新民.用新闻还原事实——全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4(2):50-51.

作者:林亦敏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

第四篇:自媒体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影响思考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人类社会传播方式的巨变。如今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更使人类的信息传递展现出形式多样化,传递便捷化,角色多变以及互动性极强的特点,而在这种新型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旧的媒体传播形式———广播、电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自媒体的产生基础上出发,以其发展的前景与特点为自媒体带来的影响作出分析。

[关键词]媒体交融;自媒体;新闻传播

一、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一)“自媒体”———人类信息传播的新宠儿

自媒体的别称是公民媒体,顾名思义公民在其中充当主要角色。自媒体的产生得益于便利快捷的网络环境,常见的具体形式有微博、微信、博客、论坛和QQ等。在互联网上公民可以随时通过以上任意一种渠道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在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远不能达到的。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性

1.信息时效与碎片化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的主动性上更具灵活性。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由相关的电台、广播部门相关人员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层层审核进而面向社会,而自媒体的出现使社会新闻产生的主体———“公民”能够更有效的融入新闻的发现和传递中。在自媒体提供的平台下,用户可以畅通无阻的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用户对于信息了解的速度,缩短了新闻发生与传播之间的距离。

2.信息裂变与个性化

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交流日益紧密并逐步联系为一个整体,通常所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自媒体的产生更是直观的体现了这一论证。在自媒体产生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为多对多的模式,这表明一条新闻之后,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在整个互联网上像核裂变一样的迅速铺展传播,且这种传播速度是以几何级数式的方式递增的。

3.自媒体的立体化

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具备立体化的特征,从网络环境中衍生出来的自媒体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媒体在信息传播时可以选择插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从而多方面的刺激受众的感官,这是传统主流媒体所不具备的。

二、自媒体对于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对媒体自身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新闻传播者的概念被扩大。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自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空间,人人都可以是新闻传播者,因为受众广泛,自媒体上的信息言论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的舆情和舆论。主流媒体通过自媒体上热议的话题为百姓出声的同时也赢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和追捧。自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建立了坚实的话语权,然而,自媒体并非一个完美无瑕的媒介形式。由于用户群体基数大且各类用户良莠不齐,如果出现恶意虚假的言论,信息传播的时效化反而会成为一种弊端,由此可见,自媒体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积累的优势也是自媒体无法遮蔽的。自媒体同样避免不了因自身利益左右而产生的媒体责任缺失现象的发生,由于言论的过度自由化这也日益成为网络恶意信息炒作盛行的主要源头,在迅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依靠自身的优势能够起到清洁网络舆论环境,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取向的作用。新旧两种媒体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更多的则是呈现出一种互补共进的状态。

(二)对社会受众的影响

以往在传统主流媒体的环境下,公民主要充当新闻听众的角色,通过国家设立的电台、电视频道当中获取相关的新闻信息。自媒体的出现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在自媒体不断推广完善的今天,每位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主角,这几乎成为平民大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主要渠道。公众和媒体之间有了更深的互动,在用户新闻的同时,媒体报道也可将其变作最时效和可靠的素材,并使之更广泛地传播。在自媒体的影响下,公众打破了对于以往新闻神秘性的认知,摇身一变成为新闻制作的主人,这种极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无形中增强了大众对主流媒体情感上的信任。“全民DIY”是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对自媒体的形象描述,这喻示着在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样一种新型的“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自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对于新闻信息是绝对、全面的掌控,由于新闻信息在之前需要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在这期间大量的信息都会被传统媒体这层滤网所阻隔,最后剩下少量经过筛选的新闻信息才能得见天日。这一方面是传统媒体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反映了政府在政治大环境下的立场。但是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垄断”信息传播领域的这一格局。例如,曾经的传统新闻节目中,一语点破新闻媒体立场、态度的新闻评论是新闻的最直观表达形式,而如今在自媒体的影响下,普通用户和传统媒体站在了同一个出发点上,如今天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节目叙述一件事之后在结尾处出现的衔接语———“有网友评论说”,简单的一处变化凸显了自媒体时代交互性的深刻影响,某件新闻热点之后社会舆论的态度、观点一目了然,广大群众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受众”者,摇身成为媒体信息传播的“新闻源”。信息功能是作为包括信息、协调管理、教育和娱乐为主的主流传播媒介的四个社会功能之一,如上所述,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内容不断扩大、传播形式逐渐多样化的同时,也不断扩充着今天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信息功能,使新闻朝着可读性、可看性方向发展。面对自媒体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主流媒体还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功能。由于自媒体对于用户信息的无限制性,加之用户自身的个人思维习惯和情感倾向往往会导致信息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无法做到严谨公正,假作真时真亦假,面对个别流言,主流媒体扮演着“辟谣者”的角色,从业人员还需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某些虚假言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给予澄清辟谣,及时阻止不正当言论的进一步扩散,向群众还原事实真相,维护社会稳定。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在当今媒体交融的大背景下,除了相互竞争的以外,更多的应是谋求合作关系,只有双方互利互惠才能适应时展的趋势,为广大受众群体传播更多、更优质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原琳.自媒体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4,(14):54-55.

[2]李岩.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特质与新常态[J].传媒,2014,(19):48-49.

[3]陈丽菲,林凡凡,施隽南等.从甬温动车事故微博舆情看自媒体的成长[J].编辑学刊,2013,(1):100-104.

[4]尚新英.自媒体时代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D].黑龙江大学,2014.

[5]陈航,张瑜烨.主流媒体对政治信任的构建分析及策略支持--以央视《新闻1+1》报道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5,(2):190-194.

作者:于秀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人文财经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