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选(九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九阴真经》禁地资料

禁地简介:九阴真经中的禁地可以理解为副本,目前每周可完成副本的次数为7次,可通过进入我的江湖(G键)查看可挑战的禁地(人物亮的是可挑战的,灰的表示还未达到)挑战条件、可挑战禁地的次数。

挑战难度:每个禁地都有3个难度:普通、困难、地狱。每个挑战难度有相应的组队人数和玩家实力限制。

禁地奖励:完成禁地副本可获得大量声望、历练、碎银奖励,还可获得各类图谱、秘籍、材料等。

禁地玩法:除了组队完成副本,还有“江湖救急”玩家,副本NPC会召唤玩家作为“杀手”进入副本,助阵NPC回击组队闯入禁地的玩家,无论结果如何,都会获得奖励。

开放副本:目前开放的禁地副本有,暮色之村、青云堡、孔雀山庄、龙门客栈。

禁地——青云堡(难度指数:)

剧情介绍

洛阳城灞桥书斋老板突然死亡,据其遗孀讲在他死前与一徐姓生人在房间内商讨生意,通过追踪找到徐姓先生,此人正是杀人凶手,正欲询问其杀人之因时突遭神秘之人灭口,神秘人迅速逃跑,你在徐先生尸体上发现了凶器——一枚暗器。回到书斋,你在现场发现了8页秋生手札,手札之上记录了青云堡蝴蝶杀人的事情。带着唯一的线索,为了查明真相,你来到了青云堡。书斋老板为何会被灭口?柔弱的蝴蝶是如何杀人的?青云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隐藏有什么样的秘密?此次前往青云堡到底会遇到什么事情,能否解开一切谜团……

1、与醉秋生对话,了解克制五行旗的办法;

2、击败五行旗主田锋;

3、解密九宫格,机关开启顺序:依次从第一排左向右按此启动,然后再开第二排,依次类推,直至九个机关均被开启(注:机关最右边的是一,最左边的是九);

4、击败青云堡老管家虞老,打开地道或副本入口附件的家仆对话进入地道;

5、与虞老对话进入地下客厅,触发剧情,再跟随其去客房休息,触发剧情,去书房,查看堡主情况,再与夫人对话;

6、与哑女对话,跟随哑女去大厅见堡主;

7、跟随哑女,放信鸽通知火云四相,随后回客厅与醉秋生对话,随后去蝴蝶标本室查看

8、前往养蝶室,击败沈夫人鲍梦婕,与醉秋生对话;

9、去炼金房击败薛仁;

10 、去火药房击败郭棣 。

前置任务

1、先去洛阳(1079,750)与石夫人对话获取任务;

2、分别于张辉、张峰、王三对话;

3、与肖兵对话完成任务;

4、再与肖兵对话,进入景象地图,击杀徐先生;

5、回去与石夫人对话,上二楼收集8个秋生手札,并交给石夫人;

6、与谢丰对话;

7、最后去青云堡中找到醉秋生。

组队限制

普通模式人数上限为6人,最低实力至少为炉火纯青,推荐实力为出类拔萃;困难模式人数上线为12人,最低实力出类拔萃,推荐实力神乎其技;地狱模式人数上限为12人,最低实力出神入化,推荐实力傲视群雄。要根据自己队伍的实力来挑战相应的副本难度哦。

禁地入口

青云堡Boss介绍

五行幻灭——田锋

江湖奇闻:五行旗旗主,对奇门之术极有研究,擅用武器短闷棍,一身五行功法冠绝江湖,成名绝招五行幻灭罕有敌手。

绝招技能:五行幻灭。田锋成名绝技,早年田锋依靠此招在江湖中罕逢敌手,以此奠定了其五行旗在江湖中的地位。此招其从不轻易使用,每当其使用此招时,周身敌人犹如身处绝境,有种掉头逃窜之感。被此招所伤,若非功力高深之人,必受重创生机渺茫。

丑陋管家——虞老

江湖奇闻:青云堡老管家,由于其出生时相貌丑陋被视为妖怪不详之人而被父母遗弃,幸被青云堡老堡主所救养大,对青云堡极为忠诚,一身武学也由堡主传授。

绝招技能:画地为牢。被此招击中之人有如深陷囹圄,步法不稳行动能力受到影响。

蝶舞妇人——鲍梦婕

江湖奇闻:鲍梦婕系青云堡堡主沈青云的妻子,精通药理,对驭蝶之术极为擅长,“蝶潮汹涌”、“乱蝶迷眼”两式威力也令人不可小觑。

绝招技能:蝶变。柔弱蝴蝶对习武之人本无丝毫威胁,鲍梦婕擅长驭蝶之法,靠其神奇之法调教的蝴蝶却对人有着致命伤害。鲍梦婕此技能召唤大量毒蝶攻击他人,被毒蝶扑咬之人则会性命堪忧。

千手人相——薛仁

江湖奇闻:恨天老人三徒,火云四相之人相,狠毒阴险、诡计多端,擅使暗器,江湖上人称“千手”,其暗器之高明令唐门中人亦不可小觑,最擅长的乃透骨钉,威力极为惊人,令人防不胜防。

绝招技能:漫天星。薛仁擅长暗器,此招乃其融多家暗器手法改良而堪比唐门的暗器手法,被其锁定的目标绝对是险象环生。

神火地相——郭棣

江湖奇闻:恨天老人二徒,火云四相之地相,狠毒阴险、诡计多端,擅长火药,外号“神火”,其制作的火器威力极为惊人,江湖中人闻之色变,流传有“宁惹小鬼,勿惹郭棣”的说法。

绝招技能:烈焰缠身。郭棣套路属刚猛一路,其所修内功亦为阳刚之法,其饱含烈炎之气的一招命中敌人会致使敌人如受烈焰炙烤,连靠近之人亦有灼伤之感而同被其伤。

禁地——孔雀山庄(难度指数:)

孔雀山庄禁地流程

1、 击败孔雀山庄与幽灵山庄的高手;

2、 破解山庄五行迷阵;

3、 保护秋风悟义兄高历并为其报仇;

4、击破麻蜂一众把守的天宫迷阵。

前置任务

1、与苏州(611,424)孟光对话获取任务;

2、与彭天鹰(605,421)和孟光分别对话。

禁地入口

第2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1、全面了解考试及自身现状,做到知彼知己,才能成功。

2、《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知彼知己的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4、平时要养成健康的心理,不要贪图私利,不要爱慕虚荣,要知彼知己。

5、姜先生之失在于学术信息不灵,不知《宋诗选注》有诸多版本,也不知老同学“钱文改公”的脾气,以致批评时不能知彼知己。

6、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7、对付敌人,一定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8、鬼谷子重视言语所产生的力量,其运用在外交的伐交谋略就是建立在知彼知己的情报。

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指出要想获得胜利必须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10、兵家之战,胜在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再知彼知己,度德量力。

11、假如你想成为生意人,知彼知己,防范生意风险,财务分析不可少。

12、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了考研英语的试题特点,考试要求以及基本的应对方法,从而提高写作的遣词造句水平。

13、你经过一系列的训练,能从出题人的思路把握选择项的时候,你就是真正的知彼知己,从而就很容易的达到百战不殆了。

14、知彼知己当在新的领域求职时,可以通过网站或是与业内人士开诚布公的谈话了解入门级和更高一级职位的工资水平。

15、知彼知己有的放矢——关于《中国酒》杂志开展全国市场酒产品品牌调查的说。

16、加强情报工作,做到知彼知己。

17、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知彼知己,大家住在一起,你知我,我晓你,要是来了一个第三者,我们马上就会发现。

18、另外,通过比较,还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欧盟反倾销法,从而使我们在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时能做到知彼知己。

19、出现这些情况是学生学习缺乏明确学习的动机呢,还是因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而造成的呢?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第3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1、谈判是很奥妙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否则你就会丢尽颜面,一败涂地。

2、专家建议那些掌管一方国计民生的父母官,凡事要量力而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4、说实在的,“知己知彼”很可能是《孙子兵法》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最常被引用。

5、建议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企业“知己知彼、诚实守信”。

6、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要更好地防治木马,首先要深入瞭解木马程式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7、职业规划的第二个环节是评估职业机会,加上第一个环节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

8、了解对手的特点、长处,在比赛时就会有所侧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者也。

9、候选人中谁能做到知己知彼,谁就抢占了赢得竞选的先机。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1、谈判者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谈判中不为对方所任意操纵。

12、邓布利多决定传授给哈利,他所知道的有关伏地魔的所有事情,谓之知己知彼。

13、投资房产,想靠收租金“一劳永逸”地过上幸福生活,光有钱和胆子还不够,必须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14、在战争中,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15、中国加入GPA谈判中政府采购实体的确定应注意研究其他成员实体清单,做到知己知彼。

16、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两战全取六分并非奢望,关键是赛前做到知己知彼。

17、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18、高一,高二,高考中的历届难题和常题。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

19、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20、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学习,地产人士们在芙蓉姐姐的身上是不是也多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1、知己知彼,才能不会白买。

第4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1、谈判是很奥妙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否则你就会丢尽颜面,一败涂地。

2、专家建议那些掌管一方国计民生的父母官,凡事要量力而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4、说实在的,“知己知彼”很可能是《孙子兵法》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最常被引用。

5、建议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企业“知己知彼、诚实守信”。

6、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要更好地防治木马,首先要深入瞭解木马程式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7、职业规划的第二个环节是评估职业机会,加上第一个环节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

8、了解对手的特点、长处,在比赛时就会有所侧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者也。

9、候选人中谁能做到知己知彼,谁就抢占了赢得竞选的先机。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1、谈判者应当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在谈判中不为对方所任意操纵。

12、邓布利多决定传授给哈利,他所知道的有关伏地魔的所有事情,谓之知己知彼。

13、投资房产,想靠收租金“一劳永逸”地过上幸福生活,光有钱和胆子还不够,必须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14、在战争中,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15、中国加入GPA谈判中政府采购实体的确定应注意研究其他成员实体清单,做到知己知彼。

16、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两战全取六分并非奢望,关键是赛前做到知己知彼。

17、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18、高一,高二,高考中的历届难题和常题。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

19、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中,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20、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学习,地产人士们在芙蓉姐姐的身上是不是也多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1、知己知彼,才能不会白买。

第5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成为我们改革开放进程中势在必行的动作。

对此,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不是准备好了·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必然缩小,银行业的盈利空间必然压缩,利率会更频繁地波动,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加,除了这些挑战,我们还须给予重视的就是定价问题。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有了定价权,这种定价的自对商业银行而言,与其说是得到了一种权利,恐怕更是一种挑战。就“利率市场化定价决策”而言,我以为,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其一,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有了定价自,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定价,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价格规律及其所决定的规则。“定价自由”是对“定价必然”的认识。

有了定价权并非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定价。因为其背后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那就是规律。利率市场化后,与其说我们是去制定价格,不如说我们是去发现价格。而且这个价格首先是市场发现的,是市场发现价格,然后再由商业银行去发现市场所发现的价格。因此,认识相应的规律及其规则很重要。借用一个哲学命题即:“定价自由”是对“定价必然”的认识。

其二,要准确地把握定价规律及其所决定的规则,既要研究市场价格一般规律,还要研究金融市场价格特殊规律。

其三,不同市场结构及态势决定不同定价规则及其行为。

其四,利率市场化定价决策,是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中的系统决策,需要充分“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一提到定价策略,似乎主观能动性多一些,实际上不是这样。利率市场化定价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主观能动性都有它的限度。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定价属于开放系统当中的系统决策。

通常“市场基准价格+经营成本+风险溢价+目标利润”四部分,每一部分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外生因素及系统,只有充分认识了那些复杂的外生因素及系统,才可能作出科学的定价决策。

定价的第一项要素是市场基准价格。第二项要素是经营成本。第三项要素是风险溢价。第四项要素是目标利润。其参照应是平均利润。这就要充分了解平均利润。如果对平均利润不了解,心里没数,目标利润就很难确定。

总之,利率市场化定价决策,是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中的系统决策。需要考虑的外生、内生因素多而复杂。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利率市场化定价决策,其实也要充分“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其五,利率市场化下的竞争性定价或价格竞争,无规则、无协调,陷于“恶性竞争”混战,后果不堪设想,必需建立相应的同业规则和协调机制。

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表明,银行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非常可怕。在竞争存款客户方面,各银行存款利率竞相提高,使得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在竞争贷款客户方面,各银行贷款利率竞相压低,从而导致银行业利差急剧收窄,大量资本和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无力支撑而纷纷破产,严重情况下甚至引发局部或者全局性金融危机。

第6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论文摘要]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汉语的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军事熟语的文化特征,大致表现在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三个方面。

一、军事熟语的哲理性

(一)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军事熟语的辩证思想涉及军事领域的诸多矛盾,其中包括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败等,如军事熟语:以卵击石、避害就利、以疾 掩迟、以治 待乱、以逛待饥、避实南虚、声东击西、以近待远、以静侍哗、以逸倚劳、以众击寡,无有不胜、以我之锐,击彼无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是以矛盾的对立性为出发点,通过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形成对已方 的绝对 优势,以达 到克敌制 胜的 目的。以逸待劳源自《孙子兵法 ·军争篇》:“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苦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指注重人心理变化规律的作战谋略惊慌必然手足无措,将心摇则军心动。自古兵家都把镇定持重、处变不惊视为将帅修养要则。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才是掌握军心的方法对待军事问题应注意两点论、两分法,避免用片面观点观察事物。三是军事熟语的~大特色,如:义必有两、奇正相生、远而示近、文武兼备、以弱示强、治而形以乱、知已知彼,百敞不殆、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示之以柔,迎之以刚、智者之虑,杂于利害、用兵之法,主客无常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一句名言,强调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是确立韬略和用兵的客观基础。知彼知已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思辨命题,知彼既有赖于知己,知己也有赖于知彼。知彼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知己是主观通过客观比较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战争中,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还要阻碍敌人知己,因为敌我双方情况的预测和把握是胜利的关键。故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知彼 知己”的 目的在于料敌决策,但也仅仅是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必要信息。要克敌制胜 ,还必须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全面认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敌军的真实意图。孙子提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 ·九变篇》。“故不尽知用兵 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作战篇》。所 以只有充分考虑到矛盾的两方面,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军事熟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揭示了万事万物相克相生,赢缩转化的自然规律。如:居安思危、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柔克刚、以战代守、以攻为守、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变客为主、以退为进、欲速形以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是孙子运用哲 学辩证思维提出的又一军事范畴。战争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双方都力争实现自己的企 图而破坏对方的计划。因此,战争的进 程不是径直发展的,而是曲折迂回的。孙武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可以先走一段弯路。为了取得全局胜利,可以先作局部的牺牲。“以迂为直”的奥妙在于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能深谋远虑,后发制人,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孙子还提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可见,治与乱,勇与怯,弱与强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以上军事熟语都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论观点,是哲学辩证思想的直接体现。

(二)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当是联系、发展的。军事熟语中所描写的军事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相联系的。它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政治为有力保障,以天时、地利、人和为先决条件,必须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考虑。军事熟语如:富国强兵、天时地利、允文允武、兼资文武、文武兼备、四战之地、地势便利、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文为植 ,以武为种等都体现了联系的哲学观点。《孙子兵法 ·行军篇》也提道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武,代表力。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文、武之道并行,是古代治军的基本手段。“文武兼备”、“文武双全”,是古代选择将帅的理想标准。古代之所以要求将帅文武兼备,是因为将帅必须懂得统领士卒,既要教育,也要执行纪律。“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源 自《孙子兵法 ·地形篇》:“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杜佑注:“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揭示了战争的一条普遍规律:天时、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懂得运用天时地利,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场状况的更迭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对待军事问题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策略,而应根据临场状态随时做出调整,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军事熟语如:因利制权、因势而动、因机权变、随机应变、机诈权变、因敌制胜、立谋虑变、践墨随敌、胜败乃兵家常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法有定论,兵无常势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指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因敌制胜”指根据敌情变化而使用不同的作战策略,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两条熟语皆源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把用兵形象地比作水流,强调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不能墨守某种作战方法。

(三)把握全局 的宏观视角

联系、发展的哲学观点决定了中国人看待军事往往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以更为宏观博大的视角把握战争的进程当军队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个人利益。当战略全局的胜负与局部战争的胜负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局部战争。军事熟语如:完全之计、计出万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全局观。“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源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要深谋远虑,照顾战争发展的全过程,预测战争发展趋势,做到“事未至而预图”,“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百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兵经》卷上);二要周密、万全,全面分析关系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设计应付各种局势的对策;三要叠筹选优 ,在设计定策时,提出上、中、下三策以至更多的方案。比较其优劣得失,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二、军事熟语的历史性

(一)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

前面我们谈到军事熟语的哲理性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必然产生注重谋略的文化倾向。我国历代军事家一向主张“先谋后战”,强调战略决策和谋略指导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谋为本”的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军事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百计千谋、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多谋善断、先计后战、诈谋奇计、谋臣武将、用兵在先定谋、多算胜,少算不胜、以计代战一当万、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军事熟语都充分印证了这种文化倾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 ,为不得已。”孙武非常重视“智”战,他主张“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谋略取胜。所谓以谋略取胜,并非取消军事斗争,而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有时还必须同“伐兵”、“攻城”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以计伐战一 当万”语出《晋书·杜预传》,指用计谋来代替战斗,一人就可以当万人使用。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计谋的运用,而不愿施匹夫之勇。以计伐战,可以少流血,而同样获得好的效果。

(二)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

“以治为胜”是吴起的治军名言,出自《吴子·治兵第三》“武侯问日:‘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日:‘不在众乎?’对 日:‘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起治军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军,恩威兼施 ,主张依靠严格的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父子之兵”。他认为军队有投有战斗力,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以治为胜。治由法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军队才能做到平时秩序井然,战时威武雄壮,前进后退都有节度,左右运动服从指挥,虽然处于绝境仍能阵势不乱 ,虽然分散行动也能保持战斗序列;将领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军队上下同心,“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第六》。这样的军队,才能所向无敌。否则,即便有百万之众,也无济于事。

要做到“以治为胜”,具体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要以“教戒为先”,通过严格训练增进官兵的作战技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军事熟语如: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军士不练,百不当一;练而用之,一可当百、久练成勇士,苦练出精兵、练兵必先练心、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好兵靠练,好日子靠干、兵要天天练,贼要天天防、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 日不练、兵不练不精,将不斩不齐、兵不练难上阵,树不剪不成林、弓箭越练越熟,扎枪越扎越准等,都强调了训练对军队的重要性。吴子在《吴子·治兵第三》中提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把教育训练列为治军的首位。诸葛亮在《将苑·习鳓中也谈到:“军无习练,百不 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当百。”认为训练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关于训练内容,一方面要练心(练兵要练心),另一方面要习武(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所谓练心包括将帅士卒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战斗作风的培养教育,目的是用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统一军队的思想。所谓习武,内容不单指练技击、阵法,而且包括用兵韬 略,方 法注重实用,强调实练 。”

以治为胜二要做到“赏罚分明”。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军纪军法的作用,都把严明军纪作为培养、维护和增强军队战斗精神的重要方略和手段。《周易·师》言:“师出以律,失律凶。”将严明军纪视为治理军队、培养军队战斗精神、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孙子兵法》将“法令熟行”作为预测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之一,再三强调,要使“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必须严明军纪。军事熟语如:令行禁止、令行如山、发号施令、信赏必罚、赏罚严明、赏不逾日、赏不当功、赏功罚罪、军无戏言、军令如山、三令五申、论功行赏、军令无私亲、军听将令草随风、治兵以信,求胜以奇等都体现了这一治军原则。“令行禁止”源自《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之始也。”指能做到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禁止就立即停止,这是统治天下的开端。令行禁止是军队纪律严明的重要标志。“赏不逾日”语出《孙膑兵法》:“赏不逾日,罚不还面。”即论功行赏在当天进行,惩罚有错不待转过面再处理。强调要把握好赏罚的时机与尺度,做到及时适当。

(三)注重“气”、“势”的作战风格

“气”和“势”是军事熟语中经常涉及的两个概念。气指士气,即战斗精神。在军事领域,士气是军队精神、气质和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军人信念、思维、情感、意志和品质的综合反映,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孙膑兵法·延气》中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 ,务在厉气;战 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这里“气”指军队的士气,意谓编组军队动员民众,一定要激励士气。连续行军,到达集结地区,务必要整顿武器装备,振奋军队的士气。兵临边境、接近敌人,一定要鼓舞士气。打仗的日期已定,就一定要保持持久的高昂士气。…由此可见,士气在战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士气的军事熟语如:一鼓作气、杀气腾腾、锐不可当、锐气益壮、鼓衰力竭、一鼓而下、一鼓而擒、气冠三军、惕威夺气、兵打一口气、胜在得威,败在失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军可夺气,将帅可夺心等,后三条熟语皆出 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张预注:“气者,战之所恃也。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则且以不战挫之,伺其衰倦而后击;故彼之锐气,可以夺也。”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同时又施谋运计、想方设法地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此才能使己方军队保持高昂斗志,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鼓舞士气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对敌方形成压倒性的态势。“势”指事物本身态势所形成的内在力量,孙子解释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李靖在《卫公兵法辑本 ·将务兵谋》中谈道 :“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隘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逸饥渴,前营未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气势、地势、因势,构成“势”的三个环节,也是将帅用兵任势的三项主要内容。如果能恰当加以利用,就能在态势上压倒对手,形成战略优势。军事熟语涉及“势”的有:势如破竹、势不可当、势如累卵、大势雄兵、大势所趋、强弩之末、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势均力敌、择人任势、审时度势、兵败如山倒、势弱只因多算取胜,兵强却为寡谋而亡等。“择人任势”语出《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事上的势,通常指在军事实力基础上,发挥将帅指挥作用,所造成的态势和强大冲击力。择人任势,从字面上是说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和造成有利形势。其含义是指作战要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作基础,造成一种猛不可当,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 

(四)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

将帅如果能以深谋远虑之谋,势如破竹之势,军令如山之法去指导、调动和治理军队,那么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成为理之所宜,势之必然。体现全胜思想的军事熟语如:天下无敌、不攻自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百战百胜、百战不殆、战无不捷、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兵不血刃、战必胜,攻必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百战百胜、天下无敌虽然也是一种全胜的境界,但并不是我国兵家推崇的最高境界。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是历代军事家用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兵家谋略运用的最高形式。孙子认为“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既定条件下,以一定的优势力量为后盾,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谋略,做到不战而使对方屈服,从而避免双方的流血冲突,使人民的生命免遭涂炭之灾,实在是一种绝妙的全胜策略。孙子既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作为具体战术的手段。

三、军事熟语的民族性

(一 )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 

前面我们谈到的“慎战”思想以及兵家所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而这里我们主要从“民本”和“厌战”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古代进步的军事家、政治家大多数用以仁为本的观点看待战争,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利害得失则是人心向背的物质基础。他们认为富国强兵要以民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民本思想为主题的军事熟语如:人心所向、吊民伐罪、禁暴诛乱、国泰民安、以战止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本,国为重、民为帮本,本固邦宁、天戈所指,到处称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人不足畏,百姓不能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国泰民心顺,人和万事兴等。“民为帮本,本固邦宁”源自《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定。“以战止战”语出《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些熟语都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理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中,就变成了禁暴诛乱、维护和平的工具。但在治世的环境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一种厌战的心态。军事熟语中以厌战为主题的有:兵凶战危、兵连祸结、止戈为武、洗兵不用、化干戈为玉帛、大兵过篱笆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一年大仗,十年穷、国破民遭殃,国强民安宁、兵过如火烧,百姓活不了等“化干戈为玉帛”源自《左传·鲁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指苍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国的国君不是友好相见,而因此引起战争。“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玉帛”指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用玉帛作为互赠的礼物,故引申为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中国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味地苟安于和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危亡时,中华民族往往体现出惊人的凝聚力,满怀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豪情。这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在军事熟语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众心成城、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不和于国不可出军、不和于军不可出阵、不和于阵不可进战、不和于战不可决胜、人心齐泰山移等。语言的真谛使我们相信:团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也是一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司马法·严位》提出:“三军一人,胜。”《左传》也明确指出:“师克在和,不在众。”《管子·形式第二》中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指上下级不和睦,表面上虽然安定,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吴子·图国》中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意为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兴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能摆兵布阵;临敌行动不一致,不可以同敌作战;战斗部署不协调,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强调了团结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军事熟语在其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内容详实,系统完备,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华兵书宝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338.58.367.

[2]中华传统文化大观[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第7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同样是年龄相仿的孩子,差距非常的大,一个是美国夫妇,当他们的朋友给他们的孩子零食时,孩子却遵循父母的意见,父母暗示了她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这个孩子礼貌的拒绝了。相反,另一个家庭的孩子却相差甚远,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不停的打断大人们的谈话并吵着要这要那,而父母为了招呼客人不得不投降让步,也许你也曾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恼,甚至你可能不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被改变的,给自己不会训练孩子找借口“孩子就是孩子嘛,长大了就好了”在学校情况也相似,屡教不改的孩子也是大有人在,老师们对于个别孩子也是头疼的要命,殊不知孩子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许多家长和老师非常想掌握训练孩子的秘诀,但训练别人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四种类型,请大家对号入座。

(一) 疏忽型:这样的家长和老师没有时间和心思去了解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如何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更加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 放任型:初衷是想让孩子变得优秀,但不知道如何做,又怕引导不好孩子反感,所以干脆就放任自由了。

(三) 独裁型:顾名思义,只一个人说的算,霸权主义,强权政策,孩子不得有半点疑问,殊不知,孩子现在没有能力反抗,等到有能力的时候变会反抗,你这样的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孩子长成什么样的品格就不得而知了。到最后,越独裁越孤独。

(四) 权威型:有绝对的权威,对孩子的掌管也是全方位的,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方向也了如指掌,能够为孩子筹划将来。

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就可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纠正,接下来就让我们先去了解了解我们的孩子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8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投资理财的道理也是一样,知悉市场投资的风险,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对风险收益有合理预期,才能在市场的波动中闲庭信步,也才可能坚守,在复利效用下绽放财富玫瑰。

投资理财的“己”与“彼”

相较于行军作战,投资理财更为复杂,因为其中有两个确定因素与一个不确定因素。前者一是指普通投资者对自己的财务收支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有个清晰的了解与认知,二是指可以知悉各理财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后者指的便是市场波动。市场受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到与市场的联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监管法规的出台,小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市场上涨与下跌的诱因。

也恰恰因为这一不确定性,使投资理财增添众多变数。在持续上涨的市场背景下,逐利动机使人们往往只看到不菲的投资回报,而忽略了投资风险的存在,以致所选择的理财品种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背离,本轮牛市追高被套的不少投资者便属此类。而在市场出现调整之时,现实的投资收益与预期差之千里,失落与极度恐慌的心态使他们慌不择“基”,纷纷杀之。

100法则助你知己知彼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说,没有人可以预测股市,同样也没有人能靠预测为你的未来负责。对广大普通投资者而言,若能在理财过程中坚持知己知彼,基金理财还是有章可循的。基金理财有个不成文的“100法则”,即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比例=(100-年龄)×100%,可得到自己在每个年龄阶段应该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的比例。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年龄是25岁,100减去你的年龄为75,那么你总资产的75%可用于购买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剩余的25%可购买债券基金或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较为稳健的理财品种,如果你现在60岁了,你可将资产的40%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以提高资产的盈利性,剩余60%投资一些较为安全的理财品种。如果你的资产刚好够自己养老,你也可以全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里。如果你对股市没有时间去了解,或者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差,不建议你直接投资股市。据此投资法则,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应优化基金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偏好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股票和债券市场情况的变化,不同投资目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对资产作动态的调整。如中国股市合理市盈率区间约在15~30倍,偏保守的投资者,当市场超出合理估值30倍上端,即应该选择退出,这有点像纯粹的价值投资者的做法,需要说明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则可以耐心坚守,采取更长期的持有策略,连彼得・林奇执掌的麦哲伦基金都曾下跌过35%,更何况其他?

第9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范文

这次痛苦的用药经历发生在我先生身上,我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2年10月,先生突然感到眼前模糊、视野缺损。医生诊断为“视神经萎缩、视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遵医嘱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我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叮嘱他:注意血压,注意血糖,注意补钙......甚至“满月脸”、“水牛背”都警告过他。

2003年初,先生从外地开会回来。一进门,只见他脸色“白光”白,走路打晃。爬五层楼居然歇了三次。头晕、憋气,说话直喘:“多、多亏速效救心丸,不然,我回......回不来了。”我慌了,定是心脏病又犯了。我一边忙着让他吃活血药、扩血管药,一边赶紧上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来,把我和医生都吓了一跳!血色素只有6克!血清蛋白铁只有1.9克,还不到正常指标低限10克的1/5。天啊!重度贫血!医生皱着眉头看了看我,“大出血!住院!”

大出血?怎么会的?这时我突然想起先生一直说他大便发黑,我还振振有词地说:“吃活血药,大便哪有不黑的?”先生一直反胃酸,“有酸必溃疡”,这是常识啊!莫非他有消化道溃疡?这是溃疡破裂引起的大出血?紧接着,胃镜结果出来了。不出所料,报告上赫然写着“食管、胃贲门处可见多处重度溃疡、糜烂”。于是开始停激素(激素不能骤然停,不然会引起反跳)、停活血药,补铁剂、用抗溃疡、上胃黏膜保护剂,一通折腾,终于控制住了血色素的下降,我松了口气。

痛定思痛。我开始反省自己。搞了一辈子药,竟然会在自己先生身上犯下这么“小儿科”的错误。激素的副作用我都想到了,自认为是万无一失,怎么会百密一疏呢?怎么就没想到激素会刺激胃酸分泌,会造成原有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甚至穿孔?怎么就没想到先生有溃疡病史?不但赞同他用激素,还让他用了大量活血药、扩血管药,岂不是助纣为虐、雪上加霜吗?不大出血才怪呢!都出现黑便了,我还以为是中药里的鞣质所致,怎么就没想到查个大便潜血?唉!

我算领悟到了老祖宗孙子大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了,领教了药物副作用带来的不容藐视的后果――眼疾没治好,还差点把老命搭上。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