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支护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支护技术论文

第1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挂网喷混凝土。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强化边坡的封闭性,以避免其过多地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而使其缺乏稳固性;二是锚杆支护方法。这种边坡开挖支护方法主要是充分利用边坡锚杆来进行边坡的施工工作,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边坡施工技术;三是钻爆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钻爆来开挖边坡,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逐层进行钻爆;四是分层式支护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边坡浅层支护施工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十分好。在对地质环境比较差的边坡进行开挖工作的时候,其深层支护中必须向里面灌浆,以稳固其坡壁,提高边坡的安全性。在灌浆之后,还要采用钢绞线来进行固定。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实施边坡开挖支护工作时,先要对其进行监测。首先,要对边坡的安全性进行考察,主要是对边坡的内部进行断面布置的测试;其次,要开展爆破振动检测工作,充分利用衰减规律,测量爆破的振动频率,并据此来指导边坡开挖施工工作。另外,除了实施监测之外,还要开展物探工作。物探工作主要是对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状态进行了解和分析,以调整边坡施工中的开挖技术,确保边坡施工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施工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常用的几种边坡开挖支护控制技术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浅层支护。浅层支护技术包含了排水孔、锚杆和喷混凝土等。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全液压钻机来开挖边坡。进行钻孔。在安装锚杆的时候,则要先进行灌浆,然后再插杆实施开挖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开挖的岩层不够稳固,那么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先插杆再灌浆;第二种是深层支护方法。在边坡开挖工作中,深层支护工作必不可少,因而必须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深层支护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工程中,采用深层支护技术,一般是利用液压锚固钻机来进行锚索钻孔,通过导向仪器来调整钻孔,避免出现锚索钻孔出现偏斜的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开挖支护施工中,还要做好钢筋网的铺设工作。当边坡受到地质灾害的破坏而坍塌时,就必须开展有效的钢筋网铺设工作,以加固边坡,使其更为安全。在输送钢筋网时,必须保证钢筋网与岩石层之间无缝隙,并且要将其与锚杆头进行焊接,以形成稳固的整体。除此之外,排水孔施工工作也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支护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边坡长时间的排水会削弱其稳固性,为此,可以利用永久排水孔来解决排水工作,开展支护施工。在喷混凝土的区域中,常常会使用永久性排水孔方法,能有效降低水压对边坡的影响。为保障排水效果,可在其内部添加排水盲材,以防止排水孔出现塌孔现象。

3结语

第2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目前,轨道下山采用综掘机掘进,对巷道围岩的扰动较小,但巷道围岩仍不可避免会受到掘进的扰动影响,另外,顶板水压对巷道围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巷道顶板的破坏。在掘进扰动和顶板水压共同作用下,巷道支护难度进一步加大。④现有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不合理。由于顶板水的影响,巷道顶板无法安装锚索,因此,有些巷道已经开始采用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支护方式落后,属于被动支护,支护能力小,从支护一开始就不能抑止巷道围岩的移动和变形,巷道围岩受到扰动后会导致巷道断面急剧减小,从而对生产和安全构成威胁。现有支护参数分析目前,该矿锚网、索支护参数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钢筋梯子梁尺寸单一,不能适应不同条件的围岩,容易引起支护力下降或锚杆支护失效;②锚杆托盘参数不合理,锚杆支护系统整体刚度偏小,锚杆支护能力大打折扣;③锚索托盘尺寸偏小,厚度偏薄,且多处使用平托盘,锚索预紧力大,支护能力强的优点发挥不出来;④“三径”匹配不合理,锚固性能不可靠;⑤锚杆为端头锚固,锚杆两端之间的围岩存在的破裂面和弱面得不到有效控制,很难保证围岩稳定,如锚固端围岩发生变形或者错动,易导致锚杆支护失效;⑥锚杆安装机具不到位,锚杆的预应力较小,不能充分发挥高强锚杆的作用,施工机具有待进一步完善。支护方法选择根据南仙泉煤业西采区轨道下山原设计及现场生产、地质条件调查、围岩结构详查,该矿已掘巷道中,部分巷道出现顶板下沉、底板鼓起,两帮煤体向巷道内鼓出等现象,说明巷道围岩已遭到部分破坏,特别是顶板已经产生部分离层,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和调整优化支护参数,将会造成巷道返修现象的出现,并影响巷道在服务期内的安全使用。大量工程实践表明[3],单一的加固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长期蠕变及进一步破坏,为保证支护效果,确定轨道下山支护方案为:①顶板不出水段:采用锚、梁、网、索的联合支护方案;②顶板出水段:采用锚、梁、网联合支护,并大距离架设工字钢棚,然后喷浆封闭围岩的联合支护方案。高强锚杆、锚索加固的目的是对围岩周边加上强力的边界条件,使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连续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进而抵抗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巷道围岩的变形移动;架设工字钢棚的目的是防止破碎围岩的瞬时突然塌落冒顶;采用两者的联合支护方式,可以补偿锚索无法安装地段的支护强度,有效控制围岩发生较大变形,保证巷道使用安全;喷浆的目的是封闭围岩,防止金属网和锚杆在淋水的影响下发生锈蚀、强度降低,并减少巷道淋水对行人、通车的影响。

轨道下山初步支护方案

顶板无水段原设计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3.2m,净高2.8m,净断面积8.96m2,由于巷道两帮和底板均为煤体,且巷道顶板围岩条件较差,本设计中考虑了一定预留变形量,巷道断面按3.4m×2.8m考虑。支护施工顺序为:掘、装、运煤、运料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打树脂锚杆孔安装树脂锚杆打锚索孔安装锚索。采用前探梁支设钢丝网或者钢丝网配合带帽点柱的方法进行临时支护,钢丝网采用8#铁丝编织而成,网孔40mm×40mm;为安装方便,将顶网和帮网分开制作,顶网规格为3600mm×900mm,帮网规格为2800mm×900mm,四边封闭,相邻钢筋网之间搭接100mm,帮顶钢丝网之间也搭接100mm,铁丝钮扣联结,网扣间距不大于200mm,每扣铁丝至少拧3圈以上。在巷道断面内一排布置13根锚杆,顶板锚杆钻孔间距约750mm,两帮锚杆钻孔间距800mm,顶帮排距均为800mm,树脂锚杆长度定为2400mm,钻孔深约2400mm,树脂锚杆布置。钢筋梯子梁采用φ12mm的钢筋自行制作,顶部梯子梁长度为3400mm,帮部长度为2800mm。高强树脂锚杆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选用2支低粘度锚固剂,锚固长度近1000mm。顶板锚杆预紧力矩不小于300N•m,两帮应不小于200N•m。拟在巷道断面内一排布置6根锚索,顶板锚索钻孔间距约2250mm,孔距两帮各约575mm,两帮锚索钻孔间距约1400mm,距顶、底各约700mm,锚索排距2400mm,与锚杆交错布置。顶板锚索长度7000mm,锚索直径17.8mm。为了能有效的将巷道帮部煤体固定在深部,帮部锚索长度定为5000mm,钻孔深约5000mm,锚索布置。锚索安装应力(预应力)为:顶板应不小于150kN,两帮应不小于100kN(可根据现场煤体锚固力小范围内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锚索的预紧力要大于锚杆,锚索张拉时锚杆的预紧力将会减小,因此,锚索张拉后要对锚杆进行二次紧固,预紧力矩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顶板出水段支护施工顺序为:掘、装、运煤、运料敲帮问顶临时支护打树脂锚杆孔安装树脂锚杆架设工字钢棚巷道表面喷浆封闭围岩。因为顶板出水,无法安装锚索,为补偿巷道支护强度,架设11#矿用工字钢棚,以防顶板突然垮落冒顶。工字钢棚的支护排距,暂定为1600mm,与锚杆交错布置。相邻两架工字钢之间用木楔进行背顶,木楔必须紧贴围岩,不得松动或空顶,并且要平行于巷道的中线。工字钢棚架设完成后,对巷道表面进行喷浆,喷层厚度为100mm,最低不能低于80mm。喷层封闭围岩表面区、淋水裂隙区等,其目的是封闭围岩,防止钢筋网和锚杆在淋水的影响下发生锈蚀、强度降低,并减少巷道淋水对行人、通车的影响。

支护效果

西采区轨道下山实际地质条件复杂,巷道大部分为托夹矸掘进,直接顶比较破碎,施工期间迎头压力显现明显。顶板无水段对原支护参数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和修改,通过近几个月的锚杆拉拔试验和变形观测,锚杆拉力均达到140kN以上,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平均变形量≤20mm,巷道整体稳定性强;顶板有水段在对原有锚杆支护参数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增加了工字钢棚加强支护,并进行喷浆封闭围岩的支护措施,锚杆拉力均达到120kN以上,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平均变形量≤30mm,巷道杜绝了明显的喷体开裂、掉渣现象,支护效果较好。

第3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坑支护;岩土锚固技术;锚固技术;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bank and effective engineering a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technology, that is, rock and earth anchoring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the applied in engineering because of shallow do.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Rock-soil anchoring technology; Anchorag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基坑支护的概念及种类

在建筑工程施工最初阶段,开挖地下基坑是项目工程的初期,同时,为了迎合目前基础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如楼房地下室的设计和建造、埋设必要的地下设施等。在城市市内对基坑进行深开挖,常常需要建设在既有的建筑物、构筑物、桥梁地铁、以及隧道等下方,这类设施的地下结构地形以及周边环境复杂,如不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地上建构物、桥梁、隧道等设施的破坏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保证结构及周边环境安全施工单位有必要对基坑侧壁和周边环境采取必要措施,基坑支护就是为保证其安全而采取的必要如加固、支挡和保护的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目前使用的支护形式根据计算受力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种:即重力式、悬臂式、支撑式。细分下来又可以分成大致十三种,而目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支护形式有水泥土搅拌桩或者钢筋混凝土桩等桩、墙式支撑系统、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基坑内支撑、地下连排墙等支护方式。

二、 岩土锚固技术的概念和理论

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加固,其拥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新兴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就是锚固技术,国内又称为锚杆支护技术。该技术从英国首先应用发展,后因锚固技术效应独特、工艺简便、用途广且造价经济低廉而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工程建设,如矿山、冶金、水利水电、道路铁路、土木建设等等多种工程领域范围内。

1.工作机制。最初对锚杆技术工作机制的理论解释停留在悬吊理论和组合梁拱理论上,随着锚杆支护技术在国内的认可和发展,以及地下岩体结构的复杂性、周边应力环境的多变性,原来的理论基础已经不能继续解释应用,因此不少业内专家也对锚固技术的工作机制展开了进一步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分析测试和数据模拟模型实验,加入了更多实践性理论,如在设计锚杆支护参数时运用工程力学理论;工程实践的现场检测时采用经验法、工程类比法等。

2.基本观点。关于岩土锚固技术的基本观点其总的要求是要有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合理的经济支配。所以在设计和施工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工程选址时要确保岩体不松动;要合理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岩体变形,便于岩体自撑能力和锚杆承载力的最大限度发挥;充分把锚杆和岩体视为统一整体以有效发挥其共同作用;通过检测设备测得的岩体力学参数来指导设计施工,对于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体类别采取不同的计算方式和设计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根据现场的勘察数据和检测信息调整设计参数,确保结构形式更加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3.设计理论。从锚固支护发展初期至今,已经成型的有四种代表理论,即支撑理论(代表Louis A.Panek等)、加固理论(代表美国P.P.Oreste)、能量学理论(代表南非M.D.Salazmon)、突破点理论(代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王思敬)。

支撑理论涵盖锚杆的悬吊、减跨、组合梁、组合拱的作用以及围岩松动圈的锚杆支护作用。

加固理论是以工程地质力学为基础,根据岩体的硬度、强度等调整,分别进行适当和重点加固。加固理论的实质是改变围岩的受力情况,增加岩体周围的压力,提高岩体的力学参数。

4.锚固方式。将锚杆与岩体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使锚杆的拉力传入岩层深处,通过不同的锚固方式发挥其作用。施工中通常使用三种锚固方式:机械式,针对岩体中的临时短锚杆采用机械法,利用空心钢管和岩层间的摩擦力来固定;胶结料式,用水泥、合成树脂等胶结材料把锚杆同岩体固定在一起,依靠他们之间的粘结强度来固定;扩张基底,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锚杆的底端或者根部形成扩体,依靠底层对于锚杆拔出的抗力来固定锚杆。

三、 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分析

现代基坑防护工程中,岩土锚固技术以其良好的效果、合理的成本支出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究其在应用中的几点做浅析。

1.锚杆施工要求的应用

首先,锚杆的成孔是施工最初也最关键的一步,其成孔应当满足设计孔径、长度和倾斜度的要求。成孔过程的费用关系到整个锚固工程的费用,其造价最高,因此是影响锚固效益的主要因素。在锚固成孔时,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确保成孔的精度,以保证插入杆体和注浆等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锚固成孔的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下,钻孔时,要先根据不同的岩土层厚度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如注浆加固使过分松软的底层硬度加大;再根据不同岩土条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保持后续插杆和注浆过程不塌陷;

2.锚杆孔的成孔工艺的应用

锚杆成孔主要依靠专业的成孔设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综合、单体式;回转、冲击式;液压、电动式等等。实际施工需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参数的专业成孔设备。

有了设备,需要依靠专业的成孔方法依据设计图纸需求进行加工。一般锚杆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短锚杆钻孔,其特征是载荷短小;一种是长锚杆钻孔,其特征是传递拉力大。有时候为了增大锚杆的承载力,可以用机械、爆炸、水力、压浆等方式对钻孔的端部做扩孔处理。

3.锚杆制作与安放应用

根据锚固工程对象,锚杆的承载力,锚杆的长度和数量以及现场提供的施加应力及锁定的设备来选取不同的锚杆材料,可以选择的材料有普通钢筋、高强度钢丝、精轧螺纹钢筋和钢绞线。其中长锚杆的制作最好选用钢丝或者多股钢绞线,此材料柔韧性好易于运输,便于长锚杆的安放久违和施加应力。

通常情况下,安放锚杆杆体与灌浆管要同时插入钻孔底部,尤其是土层锚杆。若钻孔时用的是套管方式,在插入杆体灌浆结束后把套管拔出;若钻孔时成孔是小口径锚杆孔,则在灌浆后再插入杆体。安放锚杆杆体时应注意:锚杆插入过程要顺直;锚杆安装前要对钻孔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损坏现象;锚杆推送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同时稳定杆体不转动,一是为了保护推送时锚杆配件和防护层,二是为了推送时排灌和注浆管的畅通。

4.锚杆防护应用

利用锚杆进行的岩土锚固技术,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保护,才能够使得已经安装的锚杆有效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采取的方法有:

锚杆拉杆的自撑力要强,本身质量高,充分考虑到造价、工程强度的需求合理选择杆材;可以利用碱性环境保护预应力筋不受腐蚀,高碱环境有利于预应力筋的钝化;在预应力筋的表面或外层区域,用高分子材料建立非金属覆盖层,利用非金属的良好抗腐蚀能力保护杆材。

四、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基坑支护的概念理解,引出岩土锚固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通过其简介和其在一般工程中的运用,对岩土锚固技术做了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欣.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浅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5,23(1):34-35.

第4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支护施工,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房屋建筑基础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受损害,需对地面以下开挖的土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统称为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转变传统深基坑工程设计理念

我国的深基坑技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摸索出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到目前为止,我还对于支护结构的设计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还沿用一些传统的计算理论,从而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受力差别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支护结构的不安全性,因此我们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深基坑工程的健康发展。

2、重视变形观测, 并注意及时补救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深基坑过程的信息化

基坑工程实施阶段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实时跟踪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治理系统的工作性状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监测方案,并通过监测数据指导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三、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1、逆作法技术

逆作法技术,主要是指在地下室基坑周围预先安置若干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人工钻孔桩,在此基础上,逐层向下开展施工工作。就目前来说,逆作法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比较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它采用平行立体操作的方法,对气候环境依赖性较小,能够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最大限度的缩短工程期限。土方开挖和上部施工交替进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上部荷载造成土体持力层的压力。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基坑较大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逆作法技术施工,这样一来,能够使地下室的结构主体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支护目的。但是,在使用逆作法技术时,其支撑位置的设置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建筑工程开挖工作变得复杂。

2、土钉和复合土钉墙

土钉在加固和锚固建筑施工现场土体的杆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土钉墙包括加固后的原位土体、密排的土钉、防水部分和混凝土喷射表层等。土钉主要凭借土体受力变形时产生的被动粘结力或摩擦力来发挥支护作用。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局限于场地的大小,不利于进行放坡,当建筑基坑附近有可供施工利用的土体,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低或给排水条件好的情况下,应采用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变形小、施工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工作量小、节省原料、工程工期短等优点。区域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水处理之后的砂土粉、质土、粘土等土体较适合采用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一般来说,土钉和复合土钉墙具体的施工过程是:首先,在工程施工的土体中进行预制钻孔。其次,在其中嵌入钢筋,然后采用低压或高压灌浆对土体进行水平孔灌浆,如果属于擦用重力灌浆则进行倾斜孔灌浆钻孔灌浆,如果施工需要,要进行二次高压灌浆,保证土钉的承载力。最后,将钢筋网片覆在表层,进行混凝土工作喷射,分层开挖土方。

3、排桩支护技术

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桩排支护技术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桩排支护技术主要利用混凝土灌注桩或钢桩支撑施工土体,在土体的内部安置支撑构件或锚杆配合桩体对土地进行支护。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内撑式支护结构、锚杆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和拉锚式支护结构等。在进行排桩支护时,对于钢桩来说,其承载力高,能够二次利用,但成本相对较高;而混凝土灌注桩具有施工方便,布置简单,造价经济等优点,在施工中应用较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排桩支护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施工沉桩的方式,钢桩预制桩可以分为单独打入法钢桩和围檩打入法钢桩。根据施工成孔的类型,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桩对钻孔质量、钢筋放置、混凝土灌注等要求较高,在工程施工时注意桩位偏差、桩底余渣、桩身完整性等情况的监测。而预制桩则要桩身挠曲度、位置、桩身表面缺陷、桩的尺寸等情况进行监测。建筑基坑施工中,使用排桩支护技术的工程,要等支护工作施工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开挖工作。如果排桩处于的含有地下水土层时,一定要采用适当的隔水、止水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基坑内部和周围建筑的安全。在建筑基坑深度过大的情况下,要采用排桩和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在排桩墙上安置锚杆以增强土体承载力。

4、放坡开挖技术

通常,按照规定的角度对建筑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放坡施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放坡开挖。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放坡开挖技术经济方便。该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许多挖好的土方,如果建筑工程所处的位置地下水位较低、给排水条件好、使用范围较广、地质条件优越,那么在项目工程中实施放坡开挖对周围的建筑物就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项目工程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恰当的类型。在工程放坡开挖时如果边坡太大,很可能会导致土体不稳,引起土体塌方;相反,若是边坡的坡度过小,那么就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和土体空间的浪费,还会给周围建筑物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要高度重视边坡的大小。

四、结束语

深基坑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严格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并做好基坑的排水施工,有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光水; 徐文彬 论深基坑施工技术相关特点要点[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杜婧 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几点看法[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

[3]张海江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环境保护[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2011/0

[4]宋楠桥梁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第5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综合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等,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城市的用地面积越来越少[1]。基于此,为了能够高效利用好城市的土地资源,房屋建筑的高度变得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房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地基进行开挖,而且开挖的地基深度比较大,所以需要对房屋建筑的深层基坑进行支护处理,继而保证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1.房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类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常常会用到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仅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为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相应保证。现阶段来看,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类型有以下3种形式:(1)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形式;(2)地下连续墙结构形式;(3)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形式[2]。从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形式中不难发现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疏排设计方式;其二,密排设计方式。采用上述两种施工技术进行深基坑支护时,需要确保混凝土可靠,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桩顶浇筑大截面的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杂物以及地下水等进入深基坑内,可以采用高压注浆的方式。从地下连续墙结构形式角度来看,地下连续墙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房屋建筑的防渗透能力,此种施工技术比较简单可行,施工周期也比较短,所以能够有效降低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陷情况。一般而言,地下连续墙结构往往用于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房屋建筑工程中,举例来说,砂土层和软粘土层等地质结构中。从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形式来看,主要利用的是特定的机械设备,将固化剂和松软土搅拌在一起,从而能够改变松软土质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质的稳定性[3]。

2.房屋建设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的相关要求

现阶段来看,一些大型的建筑或者房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中包含的施工单元比较多,因此对于支护方案的选择应该有区别选择。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支护技术,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保证目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情况,继而为整个工程的质量提供相应保证;(2)合理设计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对于基础工程实施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每一个房屋建设启动之前均会对周围环境和水源供电等实施多方面的外部因素检测。基于此,合理的分析相关数据,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推进;(3)保证稳固的施工环境。深基坑支护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地基工程的承载力,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保证工地基坑的稳固性,与此同时做好防水工作。

3.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3.1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Boltsupportingtechnology)主要采用的是主动形式来加强深基坑岩土中的稳定作用,尤其是锚杆作为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工具,将其中一端深入到岩土工作中,而另外一端则与支护体系互为连接能够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基于此,在锚杆中所形成的受拉力能够充分调动岩土深层的潜能,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锚杆支护技术本身的适用性非常强,基本情况下不会受到基坑深度的营销,与此同时能够与其他支护体系互为结合。举例来说,与排桩和土钉墙等组合使用能够形成组合支护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锚杆支护技术不能应用到有机质土层中[4]。

3.2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cast-in-placeconcretepile)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流程:(1)预备泥浆;(2)摊平钻孔场地;(3)测量后放线布孔;(4)建筑混凝土等[5]。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泥浆土灌注桩,应该保证好每一个流程的有效落实,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简而言之,满足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要求对于整个基础工程的建设而言有很大的益处[6]。

3.3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在进驻施工现场之前,需要保证每一位施工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7]。从上述角度来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认真负责,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2)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在进行房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时,由于处于负高空作业状态,加上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施工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之后,能够及时处理施工中的突发事件,抱枕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继而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相应保证。在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事故是:其一,周围建筑影响到深基坑支护结构;其二,深基坑支护有局部开裂情况出现;其三,深基坑内部出现管涌[8]。一旦发生突变事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4.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及时对整体的支护质量而言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相关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军峰,崔宇,冯振刚等.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22):11415-11415.

[2]白文保.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23):4918-4919.

[3]邱熠.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19):468-469.

[4]陶伟强,韩海强.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16):1791-1792.

[5]王继海.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17):190-190.

[6]马锋,侯春川.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13(16):76-76.

[7]凌峰.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8):4746-4747.

第6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沿空留巷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71-01

1 当前我国煤矿生产沿空留巷支护的主要问题

因为我国煤矿的地质状况差异较大,所以使得进行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时需要进行复杂的研究,巷旁支护技术处于初步使用阶段,技术层次和水平等没有很好的适合生产的需要。当前在沿空留巷的支护设计,巷旁支护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1.1沿空留巷支护设计思路问题

我国采煤生产以往使用的沿空留巷技术,其设计的思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多数都将工作面回采之前的巷道掘进以及回采之后的留巷进行独立的设计,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更没有实现把沿空留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支护,例如在进行需要保留巷道掘进之前,巷道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确定时,对后期沿空留巷技术的实际需要,没有进行预先的考虑,致使沿空留巷后巷里面的支护体强度不符合两次采动影响的要求,巷内和巷旁支护匹配度不够,致使达不到预期的留巷目标。

1.2巷内支护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理论和采煤生产实践的研究表面,提高留巷围岩的强度,正确地进行巷内支护方式的选择,是实现煤矿所留巷道在留巷后发挥作用的关键。随着我国的综采综放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作面的采煤越来越多,因为工作面采煤能够估出厚度较大的煤层,上覆岩层的活动程度和波及范围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回采巷道内的压力随着采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加上已采区、工作面的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的叠加,使得巷道围岩的应力变大,造成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受影响的距离增加,矿压显现更加的急剧。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在开采厚度增加的情况下也慢慢的增大,在采煤面的前方,巷道断面收缩率较大,如果不采取及时合理的巷内支护,把巷道的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下,则可能会影响所留巷道进行下区段回采时候的正常使用。

1.3巷旁支护存在的问题

沿空留巷技术的难点之一就是巷旁支护,这一技术在我国的煤矿生产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和解决。传统的巷旁支护容易产生支护阻力以及可缩性等,不符合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其密闭性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等一些缺点,这些缺点的存在,对巷道的维护以及采空区漏风和自燃的预防是不利的。因此,一段时期以来,沿空留巷技术基本上都是在条件较好的中厚或者薄煤层的采煤工作中应用,采煤条件较差或者厚煤层的开采时候,使用沿空留巷技术的实际困难较大,效果不理想,多数的留巷需要进行翻修才能使用。传统的巷旁支护方式只能够用在中厚及以下煤层的低瓦斯煤矿以及没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稳定煤层。高水速凝材料和高水灰渣材料巷旁填充,硬石膏等风力进行填充,需要进一步建立较为复杂的填充体系。

1.4沿空留巷理论研究问题

与一般的回采巷道相比沿空留巷具有不同的特点,留空巷道的一侧是煤体层,另一侧是巷旁支护体,与此同时,还要承受两次强烈的采动和掘进时候产生的叠加应力的作用,造成剧烈的矿压显现,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技术的复杂性,到现在为止,对煤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理论研究没有到达深入的层次,对于留巷所处的应力环境和矿压显现的规律把握不全面,构件的沿空留巷受力分析还不完备,没有研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参数设计值,不能较好的应用到沿空留巷实践作业中去。

2 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对策

2.1将沿空留巷技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

对于沿空留巷技术保留的巷道要受经过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影响,因此对所要留设的巷道,要从掘进前的各项参数的设计,到施工期间的巷旁支护方式和参数选择,以及采煤工作面回采时候的超前加强支护、日常的生产管理等要予以全面、系统的决策,只有系统的设计才能保证留巷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

2.2使用锚网索支护作为沿空留巷巷内的基本支护

锚索网支护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节省时间等,而且锚索网的作用力一方面作用于围岩的表面,另一方面在围岩的内部也能够起作用,每一根锚杆在杆的周围形成了一个锚固体,使得锚固体内岩体的受力改变,围岩自身的强度也得到了提高。在沿空留巷中进行锚网索的支护,可以有效地解决金属支架被动支护的不足,实现充分的适应顶板的下沉,从而保证巷道顶板的稳定性能。

2.3因地制宜,提高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因为我国煤矿地理条件、支护原材料的使用、矿井大小等存在的差异,所以进行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的技术来完成留巷支护,一方面符合我国煤矿差异的实际,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巷技术的使用。从增强我国煤矿巷旁支护的水平和采煤的机械化程度来讲,针对现代化的大型煤矿,实现巷旁填充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首先要加强对填充所用材料、充填的技术以及充填工作使用的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降低充填材料的成本,使充填工艺更加的简便易行,满足充填材料运输和传送的施工要求。

2.4加强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理论的研究

按照不同类型煤层其地质条件的情况,进行不同沿空留巷受力模型的构建,研究科学合理的巷旁和巷内支护形式,加强对支护参数的计算,实现支护体系符合留巷围岩活动规律的要求。要按照各类煤层的不同的开采和地址条件,进行完整的、有指导作用的沿空留巷技术方案和作业规范的制定,实现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性推广。

第7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常,在深基坑工程中都会用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而深基坑工程一般指的就是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工程。在国外,深基坑工程又有一个名字,称之为深开挖工程,但我们从专业的建筑学视角出发会看到,所谓的深基坑工程只是深开挖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城市化进城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些都让人们对建筑空间及交通流量的需求快速膨胀,为了缓解城市空间压力,人们开始向地下空间寻求发展,对深基坑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深基坑施工具有地质变化复杂、开挖难度大、工期长、费用高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是城市建设中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坑工程的造价和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房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技术要求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加之该技术在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和被完善,在实践中此技术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在现在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所使用到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拍桩支护、土钉支护、搅拌桩支护等。其中,在5m以内或者是10m以内的深基坑工程,较为常用的支护技术是土钉墙技术和搅拌桩技术。如果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比较不错,15m 左右的深基坑也可以利用土钉墙技术。通常来说,搅拌桩支护技术既可以做到挡土,又能够有效地挡水,而土钉墙支护技术则更多是在地下水位过低的地方进行使用。土钉墙技术既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联合其他各种支护技术进行使用,由此也就让此种支护工艺成为现如今最为常用的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要求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在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从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地质条件、基坑的边缘距等方面作合理设计;选择较为合适的支护技术,此项工作是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既能够保证基坑四周的稳定,又要具有较好的止水效果。

二、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1、工程总概况

某房建工程的总面积为 36280m2,地下总面积是9519m2,大厦总体高度在75m,房建的平面形式呈方形,大厦设计地下3 层,基坑最深处距离地面大约在16m,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采用混凝土梁内设无粘结预应力筋。

关于地质条件,根据初期的土层勘探得知,这个工程的拟建区是处于某洪冲积扇北面,地面标高在46.8~50.1m的区间范围内;拟建区的地质土层主要为粘质粉土层,局部为粘质重粉质粘土层,大厦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是230kPa,地下没有软弱的下卧层。

关于水文情况,根据勘探报告,拟建区存在三层地下水:第一层是滞水,其水位深度约在1.2-4.1m之间,水位标高在46.13-43.04m之间;第二层是潜水,其水位深度约在9.87-12.19m,水位标高在37.18-36.24m 之间;第三层是层间水,其水位深度约在 21.02-26.07m,水位标高约在 23.22-25.04m 之间。这个场区的地下水水质呈弱酸性,对混凝土结构不产生腐蚀性,但对钢结构产生弱腐蚀性。

2、工程特点

该拟建区处于繁华的街区,施工条件苛刻,运输困难,白天交通拥挤,建材只能夜间运输。对周围环境要求高,施工时间有限制,总的来说施工场区面积狭窄,无法大量堆放建材,大件钢材结构只能存在仓库,增加了二次运输量,提高了运输成本等。

3、该大厦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案。

2.3.1 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平整钻孔场地、测量放线布孔、挖设排水沟和布设泥浆池、桩机就位和制备泥浆、钻机钻孔,洗孔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开钻前,检查轴线的定位点与水准点是否正确、放线定桩位等。桩机就位后,在桩位位置埋设孔口护筒,起到定位、储存泥浆以及护孔等作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钻孔。钻孔时,根据钻进速度和钻机是否有异响,判断地质变化情况;当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清孔。清孔工作完成并通过检测后,进行钢筋笼吊放施工及水下浇筑混凝土。在吊放钢筋笼前,在钢筋笼上安装定位钢筋环,控制钢筋笼就位准确;然后开始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采用导管法作业,确保浇筑连续进行。

2.3.2 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5cm,埋深不能低于 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 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 2m,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1m。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2.3.3 锚杆支护施工要点

土层锚杆在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在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扩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状。实施锚杆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将钢筋、钢索或者其它类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灌注浆液材料,令其和土层结合成为抗拉力强的锚杆。这样的支护技术能够让支撑体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护其结构稳定,防止出现变形,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进度。

4、支护效果

完成深基坑支护之后,在进行房建工程的施工期间,没有出现坑壁坍塌等问题,利用相关测量仪器对周围建筑物作监测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形痕迹。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可以有效地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保障周围的建筑物安全,所以,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实施是切实可行的。

三、结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在进行这些建筑地下工程施工时,通常会用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所以,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实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水平。而当我们实地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因深基坑支护技术还有多样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切实结合好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因地制宜的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工程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雅.试述基坑监测工程中位移测量技术[J].内江科技.2009(10).

[2] 詹涛.论工程监理如何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控制工作[J].科技资讯.2010(22).

[3] 李礼.浅谈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0(05).

第8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锚杆支护;设计;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锚杆支护技术的出现,是采矿发展史上一大技术突破,该技术支护效果好,成本低,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锚杆支护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有的锚杆支护过程中设计的参数不合理,造成支护过剩,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在支护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造成支护不足,以致于发生安全事故。下面就锚杆支护的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一些简单地探讨。

1 常见的锚杆支护问题

常见的锚喷支护施工质量问题随着锚喷技术的广泛应用,锚喷支护的巷道也存在众多的质量问题。常见的锚杆支护问题表现在:设计参数不合理浪费材料或返修;施工质量不达标、技术措施及管理不到位,造成冒顶等生产事故等。

1.1 施工前锚杆支护整体设计过于简单化

只是进行一般性设计,即对施工区域主要部分进行了较详尽的设计、论证、检测、验收等。但没有对施工区域极少部分的复杂区域,进行详尽的施工设计、论证、检测、特殊锚杆及配件的要求等项工作,为施工质量留下隐患。大多数地段支护强度超强,造成了材料和工程的浪费,一些特殊地段,如:巷道类型(服务年限)、断层、交叉口、地应力、围岩状况、集中应力和采动应力等没有进行系统分析,这些区域恰恰是锚喷支护施工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区域,造成局部支护不足。

1.2 施工质量强度达不到标准

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延缓了工程进度,影响整体布局和实施。主要表现在:施工质量不达标,技术措施及管理不到位造成冒顶等生产事故。这样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对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出现以上事故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表现在:施工质量不过关,在掘进巷道施工中,没有按规程标准施工,给锚杆支护质量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为支护安全留下重大隐患。如:如光爆质量不好,炮震裂隙过多,超凹度超标,巷道交叉处或开岔口没有采取特殊掘进和支护措施等。锚杆安装质量问题(锚杆间排距过大、锚杆“三径”不匹配、锚杆的预紧力不达标,安装不符合标准),锚杆质量问题(锚杆的强度不达标、配件不配套,螺母、托板等构件没有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围岩破碎时锚固剂与围岩的黏结强度不够,锚固力小,控制变形效果差),绝大多数锚杆(锚喷)不及时造成顶板离层或风化等。

2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不断增大,巷道围岩所受的压应力、剪应力超过围岩的强度极限,使围岩普遍处于破裂状态,巷道围岩的大量变形常常使支护难以承受。因此,巷道支护技术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围岩强度和自承力、降低岩体应力集中。

2.1 巷道破坏变形的基本因素

1)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地压显现明显,对巷道的作用力也就越来越大。

2)巷道处在断层带、破碎、软岩等不稳定的岩层和煤层中,维护难度加大。

3)上部开采的留设的煤柱和残采煤柱,在岩(煤)层中形成了集中应力。

上述情况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巷道的支护状况。

2.2 巷道支护的基本原则

1)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变形破坏,巷道的开拓、布置则必须选在稳定和较稳定的岩层中,保证巷道不变形的首要条件是依靠围岩的自身强度。

2)巷道支护形式上,围岩不能无限地向深部扩大转移,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缩性,又能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松驰部分,同时防止顶板的离层,具有较强初撑(初锚)力,由被动受压变为主动支护。

3)既适应在高地压作用下的巷道围岩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又能控制围岩松动范围的扩展,宜首先采取以高强度的锚喷(锚网)支护、高柔性或U形可缩支架的内外联合支护方式。

4)在无法躲避的极软围岩中及困难条件下的特殊工程,断面的形状,以圆形、马蹄形为主要形式,采取全断面封闭措施。

2.3 支护设计基本流程

(1)初始设计

初始设计是在对现支护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后,以国内外相类似矿井锚杆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做类比,结合本矿具体条件,取长补短进行锚杆支护初步设计。

(2)进行地质力学评估

用应力解除法测出矿区地壳应力状态,并取样测定出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为锚杆支护完善设计提供依据。

(3)矿山压力与顶板离层观测

对按初步支护设计施工的巷道进行锚杆锚固力、巷道围岩表面和深部位移进行观测,在回采巷道内设置巷道顶板离层指示仪,测定锚固区内、外的顶板离层值。

(4)信息反馈和修改、完善设计

通过对巷道现场矿压观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所测出的地应力状态数据综合考虑,调整初步设计,完善最终设计。井下巷道(特别是回采巷道)突出特点就是承受采动支承压力,围岩破碎、变形量大。煤矿井下巷道锚杆支护设计,首先要对巷道所要经受来动影响过程及影响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巷道使用要求和设计目标要予以准确定位。

3 锚杆支护的施工管理

3.1 制约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的问题

1)技术管理上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支护设计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易造成顶板岩石发生滑移、松动甚至离层,不仅给锚杆安装与混凝土的喷射带来难度,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支护工程的质量。片面强调支护成本,忽视技术问题,技术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监测技术不实用、监测手段跟不上等原因。

2)施工队质量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造成了人员素质整体水平偏低,不按质量标准施工,甚至对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压、危岩活石等方面的技术处理,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做深入系统的检测,片面强调进尺考核,助长了部分施工单位,只重“喷浆”,轻“锚固”,致使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埋下了安全隐患。

3)监督机制难以产生强有力的制约作用使施工质量控制监测流于形式。

4)施工设备和支护材料产品质量制约施工质量。

5)技术法规不健全及检测技术相对滞后。检测与监测的难度大,不容易把握,相应的检测技术没有展开。

3.2 锚杆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1)加强锚杆支护技术管理。

2)加强班组建设,行使质量否决权。

3)合理化工资杠杆导向,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4)发挥质量监督作用,完善质检队伍建设。

5)加强支护材料管理,提高装备和人员的技术水平。

6)建立质量保证期及质量保证金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通林等.矿山岩石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

第9篇: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 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 应用

前言: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产业发展迅猛,无论哪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技术的应用价值都非常高。作为一个新型技术,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化非常复杂,不同地下建筑结构所面临的结构设计问题不同。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建筑企业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力度在逐渐加大,联合其他施工技术,土钉支护技术、拍桩技术在应用性能发展上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土钉支护结构和拍桩支护结构是两个常用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在复杂施工环境下完成多样化的施工项目。土钉墙是建筑工程中需要单独使用的独立施工结构,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支护结构可以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挡水性能,在这种性能的推动作用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被进一步拓宽,已成为建筑施工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项目[1]。

二、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问题

2.1技术应用条件

一般建筑工程中都会建立一个稳定的地下空间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加固工程结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能。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创建该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施工的必要保证,所以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同时,工程人员还需对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系统的测评,以保证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落实。

首先,建筑周围环境的地质结构需要满足技术应用条件,道路、地下管道等布置结构应满足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其次,施工单位必须与设计单位协调好工作,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投入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对其结构稳定性进行综合测评;最后,深基坑支护结构要与整体建筑结构形成统一的建筑结构,在使用性能上、应用范围上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

2.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简述

由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种类繁多,所以地质环境、施工环境、施工技术都会影响支护结构设计内容。形式上的转变让施工技术得以在性能上有所突破,因此,无论是哪种施工技术,其代表的应用性能具有高度的特殊性。

2.2.1深基坑支护方式

混合式、悬臂式、重力式是常见的三种支护方式,这三种方式都是依靠锚杆来确定结构稳定性的。混合式与重力式所设计的挡土结构在锚杆设计和结构组合上呈现的形态存在很大区别,因为混合式挡土结构必须依靠自身结构承担墙体重力载荷。重力式挡土结构则不同,其可以在稳定的施工状态下,利用锚杆设计在重心受力上的优势,增强支护结构在侧面方向上的受力载荷[3]。悬臂式深基坑支护方式并不常用,因为与上述两种支护方式相比,悬臂式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支挡型和加固型两种设计方案中都不具备施工优势,无法促进建筑地下工程空间结构稳定、可靠的发展。

2.2.2支护结构

深基坑支护结构有很多种,如地下连续墙、桩排支挡结构、土钉支护结构、加固型支护结构等[4]。这些结构使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种深度的深基坑施工项目。其中地下、桩拍支档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高,可以在渗水的施工环境下,完成施工任务,土钉支护和加固型支护结构的刚性强,能够在高压环境下,承受多种工程压力,适用于地下水位高、施工环境恶劣、地质结构复杂的深基坑施工项目。

2.2.3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重点

选择正确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深基坑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但是除了这些技术核心内容之外,技术应用环境与其他施工项目配合度也需要人为监督和控制。施工现场与理论设计不同,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很多支护结构和支护方式无法应用到实际施工工作中,所以在施工前对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技术应用效果的测评工作至关重要。支护技术对于深基坑施工项目来讲,其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其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同样重要,因此,施工人员在确立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在符合施工条件的前提下,落实好各项施工工作。

三、基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问题的改革性发展建议

众所周知,深基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的重点内容,无论是支护结构选择,还是支护方式设计,支护技术的切实应用效果一直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在整个项目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备受关注。

3.1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控制

支护结构设计建造完成之后,经常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后续施工内容影响,如果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不强或其应用内容存在阶段性差异,则其很容易出现变形问题。所以施工单位应让监察部门对支护结构进行严密的变形控制,对结构稳定性、重力载荷、刚性等工程结构参数进行阶段性评估,评估结果满足使用要求即可,要是评估结果具有“变形”、“安全”隐患,则监察人员应随即调整工作重心,联合施工单位和结构设计人员针对变形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整体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系统检修和完善[5]。

3.2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面

工作人员搜集到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信息都需建立一个模拟量,并将这些模拟量预先输入到一个假象的模型当中,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统计可以测算出深基坑支护结构是否满足建筑需求和施工要求。由此可见,信息搜集处理是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的必备条件。同时,一切建筑工程中有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信息都需要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监测,将监测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并结合建筑工程其他施工结构的使用性能,分析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

3.3施工监理

监理工作是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的主要管理项目,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其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问题都会干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效果。所以如果工作人员忽略了重要施工信息,则施工项目将会陷入一个混乱的工作状态,在这种工作状态的影响下,每个工作人员都无法落实好既定的施工任务。因此,监理工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切实掌握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各项施工内容,与施工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需要必要的监理工作[6]。

结论:

通过上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可知,深基坑支护结构对施工环境、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施工项目为达到施工标准,则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功能性会大幅度下降,因此要想提高支护技术施工质量,应从深基坑变形控制、工程监督、工程材料选取等几方面入手,在整个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创建一个具有整体性、技术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22):112-124.

[2]郝艳玲,王刚,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9):110-125.

[3]李晓芳.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2012,13(22):157-162.

[4]杨威,李铭.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与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29):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