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巴尔扎克雕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巴尔扎克雕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1891年,罗丹接受了法国文学家协会的一份订单,为已故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塑像。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罗丹一口气制作了17尊巴尔扎克塑像,但都不满意。一天,罗丹正对着一尊雕像思索,恰巧雕刻家布尔德尔来拜访他,看到巴尔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不由得赞叹不已,并久久地凝视着这双手。罗丹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做了一件人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巴尔扎克原本完美的手消失了。罗丹坚持,“整体感高于一切”,“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舍弃”。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2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关键词:美术;作品;意图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都是有一定的寓意的,他们的创作意图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有的则是针对艺术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或者可以说没有无缘无故而来的艺术品,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只不过可能有的意图明显,有的不明显,即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两方面---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其意图针对的也是这两个方面,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品都不例外。对艺术家创作意图的理解可以通过作品本身,也可以通过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来认识。

例如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巴尔扎克》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铜像是1891年罗丹受法国文学协会的委托创作的。接到这个订单后,作品迟迟没有创作出来,因为罗丹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表现这样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文豪,罗丹通过阅读大量巴尔扎克的作品,研究有关这位作家的个性和举止容貌的资料,做了七个姿态各异的草稿,但都不能令他满意。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思考,直到1897年,他终于找到了表现这位大文豪的灵感,最后选择了巴尔扎克在深夜写作的间隙时间独自踱步时的情景和神态。但与人们所期待的不同,罗丹手下的巴尔扎克不是一个一般人所想象的手持文明棍、身穿燕尾服的谦谦君子,而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身穿睡袍的狂傲之士。在作品中,巴尔扎克头显得稍大,头发蓬松,身材健壮,身上裹着一件睡袍,显得简洁凝练,富有整体感,从而突出了巴尔扎克那雄狮般充满智慧的头脑。作家彻夜未眠,凝神思索,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任凭思绪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作品的初稿完成时,雕像还有一双抓着睡袍的手。罗丹的学生布尔德尔看见这件雕塑时,对这双塑造精湛的手大为赞赏。当他离去后,罗丹毫不犹豫地去掉了这双手。因为这双完美的手把雕塑的主体――头和身体的魅力都削弱了,妨碍了罗丹意图的表现。《巴尔扎克》花费了罗丹5年的心血,却未被作协采纳,还遭到来自各方的粗暴攻击,有的尖刻的批评者甚至把这尊雕像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懒蛤蟆”。他容忍了这种粗暴的议论与不公正的评价,将这件作品放在自己的别墅花园里,它陪伴罗丹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日子。罗丹去世后《巴尔扎克》才得到人们的承认,后来这尊不朽的铜像被安置在巴黎街头供人瞻仰。这尊雕像真正使罗丹超越了传统,达到更大的自由,从而跨入了现代的行列。

再如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石鲁先生的《转战陕北》,也有它独特的创作过程。1946年6月,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18日晚,在军进攻延安已清晰可闻的枪炮声中,、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临行前,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们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战兵团主动放弃延安。当天下午,军胡宗南部进入延安,“占领”了一座空城。

4月12日至6月8日,党中央在陕北安塞县王家湾停留56天,一个新的全国战略部署在这里酝酿形成。在此期间,连电前方各战场高级将领,部署各路大军的作战行动,要求各解放区在内线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军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并准备转入战略进攻,将战场引向统治区,从根本上动摇的反动统治。遵照党中央的部署,5月中旬,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的孟良崮地区一举歼灭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3万余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西北野战兵团由安塞地区挥师西进,发起陇东战役,痛击西北二马。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战略进攻的序幕。

8月,西北野战军连续作战5个月,转战陕北战役结束,胜利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8年3月23日,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任弼时率中共中央、人民总部从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临县,到达晋绥解放区,再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4月21日,延安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预示着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预示着新中国的诞生!

战略转移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别山区是战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二是,只要能占领大别山区,就能迫使蒋调动其兵力回援,从而将战争引向统治区,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此次D战在新中国诞生的历程上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决策,伟大画家石鲁先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这一历史时刻记录下来,留给我们极大的反思。该画构思独特,意境深远,用传统山水画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转战陕北》是石鲁先生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再如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先生曾画过三幅《愚公移山》,均是在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创作的。该画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第3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关键词】人体美 神秘 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1-02

美是什么?美是人类对某种事物的一种感觉,是人类身心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活的绚丽多姿,爱与被爱,蓬勃向上的精神,以及一切美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都是美。

黑格尔认为,“自然美的顶峰是动物的生命美”,而最高级的动物美正是人类的形体优美,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类对人体美的追求由来已久,从远古的生殖崇拜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到中国敦煌石窟内的飞天,从莎士比亚“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的感叹到罗丹“在我看来,是美的,对我说来,是神奇的……”的赞叹,无不包孕着人类对人体美的惊叹。人体美是神秘的!

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正因为人体美的神秘,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对待,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苏教版美术课本第十七册第一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作品赏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审美教育及人体艺术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他们受当前各种媒介的影响较大,而他们身心的发育还不成熟,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都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蓬勃的审美理想。可见初中生审美教育的艰巨性。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人体美的欣赏

人体美包括两方面,就人的形体、体态、容貌而言,由形式美法则决定,要求人体线条挺拔,富于变化,匀称,有魅力,各部分的比例以及肤色、动作、姿态符合人类的普遍尺度;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它是健、力、美的统一,展现出人的活泼、勇敢、热情、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就对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以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黄金分割”影响最大。他认为,一根线段被分为两段,当长段与短段之比为1:0.618时最美,这个比例被柏拉图称之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被引入人体美学之后成为人体体型美的经典论断。课本上《张弓的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大力神,被公认为是男性健美的楷模,学生通过他的型体比例,体会人体结构美。除此之外,我还出示了米隆的《掷铁饼者》,帮助学生进一步通过人体的黄金比例感受古希腊男性健美的标准。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赫拉克勒斯拉满弓的动态感受到他的力量与生命,从掷铁饼者健壮的体魄感受男性美的魅力。美是由内而外的,沉稳、执着、刚毅、豁达、粗犷、威严、果断、一往无前、勇敢等,更是一种本质力量的展示。

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胜利女神像》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另一尊著名杰作,被奉为稀世珍宝。这座已无头部的雕像屹立山巅,面向大海展开双翅,呈现欲飞之态,圆润婀娜的身姿,高高飞扬的雄健羽翼,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欣赏时这件雕塑作品时,学生感叹,看着女神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自己仿佛也能感受那衣裙褶纹构成的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感受出生命的飞跃。

2.人体艺术欣赏的审美情趣的理解

人体艺术欣赏的审美差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人体艺术欣赏的审美情趣有一定的差异。

“楚王好细腰”,而杨贵妃却因为体态丰腴风情万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美的事物的性质各各不同,美的形态又千变万化,人们的美感也千差万别。

课上,我将《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这个肥硕身材的小雕像与经典的“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进行了对比,学生哗然。他们对《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发出一阵赞叹。阿芙罗狄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她是既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理想古典美的体现。我只需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阿芙罗狄双臂已经残缺亦是一种美就足够了。而对《维伦多夫的维纳斯》,绝大多数学生嗤之以鼻,甚至有个别学生拒绝欣赏。《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一座11.1厘米高的旧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塑。雕像短小的四肢和手臂折于前,雕像的脸部无法看见,她的头部为编制物,为许多眼睛或是某种头饰所环绕。学生大叫奇丑无比。我便以一段视频就石器时代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类如何与自然作斗争,如何繁衍生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正确认识理解这幅作品。原来雕像的、以及肿胀的下腹,这些特征都与旺盛的生育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对原始母性和生殖的崇拜,学生释然。竟然有学生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新思想:“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原始的拙朴的感觉,一种对人类生命繁衍的敬仰,崇拜,似乎比米洛斯的维纳斯来的踏实,或许更加接近于原始人类的本性。” 我会心地笑了。美就是美,无需神秘解释。

3.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1)注重美术作品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无不渗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大师独特的思想。艺术作品只有与背景相融合,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在赏析罗丹的《巴尔扎克像》时,学生对大文豪裹着睡衣的形象疑惑不解。我便从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以介绍。从罗丹的创作理念“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来分析这部作品,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裹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的形象,是对当时艺术风格的历史性突破。

(2)人文注重人文价值,挖掘人文理想

罗丹的《巴尔扎克像》则对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提出了挑战,他对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把握要甚于对所谓形式的考虑。在这一作品里,罗丹更重于表现这位用笔征服世界的文坛巨匠的灵魂、精神、性格和气质。正是这种正确的积极蓬勃的审美理想,使“袋中的拉蛤蟆”终将立于不败之地。

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他的学生、助手布尔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现在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我通过小故事,进一步挖掘作品的人文理想,学生兴趣盎然。

(3)开阔学生的视野,建立蓬勃的审美理想

在本课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雕塑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艺术本是相通的,注重学科间相互融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有助于建立蓬勃的审美理想。

我将马约尔的《河流》与罗丹的《巴尔扎克像》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立刻就有学生发现这两件作品风格迥异。

马约尔虽为罗丹的弟子,但绝不邯郸学步。 “河流”的主题也是通过一个丰满健壮、线条圆润的女人人体来表现的。我请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分析:“她丰满、腹部结实、大腿粗壮、头发浓密,完全不是那种苗条纤弱的女性形象,充满了健康的美感。与罗丹的《巴尔扎克》风格完全不同。” 我和学生一起分析,雕塑作品被放置在户外,人们在欣赏它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雕塑溶于自然之中,并充分展开联想,感受作品更深层次的美。如此,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大地之母的象征美。此外,还多媒体介绍《河流》的两个姐妹篇:《山岳》和《大气》。 “一尊尊体态丰盈的女裸雕像、简练、安详,不娇柔不做作,像母亲一样,恬淡静谧,太美了!”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学生感慨万千。

在欣赏中不断引导学生加深了解和认识,就会有收获。我所教班级的几位女生对我讲:“过去我们为自己身体的一些部分害羞,以为谈论人体都是肮脏的行为。现在我们终于懂得了什么是女性美及人体艺术的美,要使自己成为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女孩。”从他们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他们健康美丽的成长,正是我们的希望。

第4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在罗丹的雕塑中,每块肌肉都是情感的符号象征,正如作家萧伯纳所说:“罗丹的手不像是在雕塑,像是生命在飞跃,不断 地飞跃……上帝的手,就是他的手。”罗丹的生命是多彩的。 他的一生虽饱受挫折,但仍执着地追求着艺术,用雕塑再现了他的艺术生命。

我第一次接触到罗丹的原作是在中国,真正震撼我的并不是那些举世皆知的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行走的人》和《加莱市民》等等,而是一件洁白而透明的大理石双人小像――《吻》。

我把它当做一种完美爱情的象征。然而,当我站在这雕塑面前,我却感到有一种私密的气氛笼罩着这两个纠缠着的男女。一切生命的欲望全都集中在他们的身体和嘴唇上。但他们的嘴唇并没有接触上。我围着这雕塑转了两三圈,我感到这小空间中似有一种无形的气流,一种热切和急促的气流。我被这件作品所震撼,这不是冰冷的大理石雕,而是两个活生生的热血沸腾的生命;这不是爱情的象征,而是被情爱点燃的两个“具体的人”。他们是谁?这中间,会潜藏着罗丹和他的情人卡米尔・克洛岱尔美丽又残酷的故事吗?

从那时,我就很想去巴黎寻找答案了。

在巴黎,《吻》就放在罗丹美术馆里,美术馆里大大小小的原作小像吸引着我。只要专注地观看每一件作品,一种幽邃的、私密的、生命深层的气息便透露出来。于是,我渐渐觉得与先前从《吻》那里获取的那种感受又连接上了。

这时,两只手出现在我面前。一只是男人的,一只是女人的。它们像是由一块石头里“冒”出来的。那男人的手横着伸过去,试探着,又大胆地,去触摸女人的手。这是罗丹的作品《情人的手》。这《情人的手》如同《吻》那样――发抖和发烫,同样的生命燃烧。

但是对于爱情来说,“触”比“吻”的意义伟大得多。触是圣洁的身体语言的第一个字。它要用无比的勇气来表达。这轻轻地一触依靠的却是内心的千钧之力。它是一种伟大的起点和辉煌的诞生。《情人的手》比《吻》更具惊心动魄的力量。

其实,在罗丹第一次见到克洛岱尔时,就爱上了她。一半由于她那带着野性的美、傲气十足的嘴,以及赤褐色头发下“绝代佳人”的前额和深蓝的眼睛,另一半则由于她罕见的才气。他们很快相互征服,罗丹也开始了他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

但当时罗丹已经有他的长久的生活伴侣罗丝和儿子。他们只有躲开众人的视线。他们已经把这一切用“会说话的手”捏进泥巴里,或用“有眼睛的锤子与凿子”有力地刻进石头中。

无论是罗丹的《晨曦》,还是克洛岱尔的《罗丹像》,都是热恋者心中的对方。《晨曦》中戴着睡帽的女子,明洁、纯静、高贵,而《罗丹像》则风格刚毅锐利……

第5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十七世纪宗教艺术繁荣的历史因素

17世纪格鲁派的崛起带动了宗教艺术的繁荣发展,三火造像中心的崛起都与这一事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5世纪初,宗喀巴作为宗教改革家,以阿底峡创立的噶当派为基础,吸取各教派的优点加以充实丰富,通过整顿戒律,以铲除佛教界“颓废萎靡之风”。永乐七年(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创办大规模的祈祷法会,并形成惯例,其后每年举行。同年,宗喀巴创立甘丹寺,这被后世看做是格鲁派创立的标志。宗喀巴的弟子扎西贝丹建造哲蚌寺。另一弟子释迦也失建色拉寺。三大寺院的建立奠定了格鲁派在前藏发展的稳固基础。宗喀巴的另一个重要弟子根敦珠巴在后藏的日喀则创建了札什伦布寺,他后来被迫认为一世达赖。

格鲁派势力迅速扩张。和其他教派及地方势力的矛盾逐渐尖锐。格鲁派为保持自身的巩固和稳定,采取了活佛转世制度。根敦嘉措11岁时被认定为根敦珠巴的转世灵童,但他在寺中受到其他僧人的冷淡和排挤。20岁时,他被迫出走,到哲蚌寺学经,之后到各地奔走。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索南嘉措仍受到限制,排斥,他游历前后藏,从师学习显密经典,修习密法。万历五年(1577年),受到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邀请,索南嘉措决定到青海讲经论法。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识一切”是佛教对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瓦齐尔达喇”是梵文音译,译成汉语意为执金刚。这是方面对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达赖”是蒙语大海之意(与藏语“嘉措”相对应):喇嘛是藏语,是上师的意思,封号的全意为“道德深广,犹如大海。无所不容,无所不能”。1587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圆寂,格鲁派指定俺答汗的曾孙云丹嘉措为索南嘉措的转世灵童。1602年。土默特部蒙古军队护送云丹嘉措赴拉萨学经和坐床。云丹嘉措生活的时代的统治者是藏巴汗,他仍然多方压制格鲁派。四世达赖云丹嘉措28岁辞世后,藏巴汗下令不准达赖继续转世。

扎什伦布寺的池巴罗桑却吉坚赞坚定地领导格鲁派的反抗斗争,成为教派的实际领袖。他和五世达赖与当时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领袖固始汗取得联系,三人共同制定了战略计划,并逐步推行。最后进军除掉了藏巴汗,夺取全藏最高统治权。清顺治二年(1645年),固始汗赠给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多克”的称号,“班禅”原是后藏用以简称学识渊博的高僧,“博多克”是蒙古语,是蒙古族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

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受顺治皇帝的邀请进京,被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赐金册、金印,这表明清政府正式承认达赖喇嘛是的宗教领袖。

格鲁派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胜出后,开始大肆造寺、铸像,佛教的兴旺发展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和前、后藏两大艺术中心的形成。

与位于拉萨的多觉边肯造像工场和位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造像中心不同,德格成为艺术中心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由。德格,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清代,德格土司统治这一地区。德格土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他们自称其始祖是松赞干布的大臣禄东赞,但其势力实际崛起于元代。15世纪中叶,第三十三代德格土司洛珠刀登通过联姻取得从龚垭到更庆沿色曲河中游一带约35公里的狭长河谷地区控制权并将官署迁至此地,建德格城及更庆寺,并自封为第一代德格王,“德格”一词意为“吉祥的地区”。1639年,第三十九代德格土司拉青-祥巴彭措协助固始汗消灭白利土司顿悦多吉。统一了康西北。其后,又经几代土司的扩张,到清中期,势力达到顶峰,占有今德格、白玉、同普、邓柯、石渠及甘孜县一部分和青海多玛县一部分。德格的第四十二代土司登巴泽仁倡导、修建了德格印经院和八邦寺,使德格成为著名的文化中心和艺术中心。登巴泽仁此举既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也是为了抵御格鲁派势力在德格的扩张。

扎什伦布寺琍玛像

扎什伦布寺琍玛是以寺院名称命名的最具代表性的琍玛佛像之一,简称扎什琍玛,是指以后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为核心铸造的佛像系列。

扎什伦布寺由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根敦珠巴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创建,1459年寺院建成,根敦珠巴在此任首任池巴直到圆寂。在根敦珠巴经营扎什伦布寺的38年中,“大师教授,弘扬于后藏”,使格鲁派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

15-16世纪,是扎什琍玛风格的形成时期。由于它产生于元代开始的佛教造像风格本土化之后,有坚实的工艺基础,同时又有境内外优秀的工匠加盟,使扎什伦布寺的琍玛造像从制作之初就具备了很全面的铸造技术。这一阶段扎什伦布寺主要以仿制尼泊尔、印度等地作品为主,佛像工艺精细,形神兼备。从现存作品看,这一时期的扎什琍玛保留了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造像特点。门拉顿珠是山南的著名艺术家,也是勉唐画派的创始人,1458年至1469年间,他参与了扎什伦布寺的修建工程,而且寺中许多雕塑和壁画出自他的手笔,对扎什伦布寺雕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15世纪中期,拉萨最有名的工匠来乌群巴主持建造了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大铜像(图一),像高7.3米,莲座高达2.8米;佛像装饰华丽,脸型方圆,下颚方正而突出,造像四周有浮雕装饰。铜鎏金释迦摩尼像(图二),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为15世纪作品。造像身上系有黄签,保留了清官当时的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皇上驾幸扎什伦布(这里的扎什伦布指乾隆皇帝为六世班禅在承德修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班禅额尔德尼恭敬大利益扎什噶玛释迦摩尼佛。”佛像通体鎏金,高肉髻,长圆脸型,身体壮硕,僧袍轻薄贴体,左手禅定印托钵,右手触地印,结跏趺坐于单层仰莲座上,下承的三足高台。佛像整体造型体现出浓厚的印度帕拉风格,而造像在白毫、袈裟及台座上嵌绿松石和珊瑚,是本土特色。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陆续扩建、新建了大小殿堂十余座。僧侣增加至5000余人,寺院周边修建了许多作坊,吸引了后藏、阿里周边以及尼泊尔的艺术家前来为扎寺服务。新勉唐派创始人曲英嘉措在扎什伦布寺创作了大量壁画、唐卡和雕塑作品,以至一些西方艺术家将他称为四世班禅大师的“宫廷”艺术家。首都博物馆藏的铜鎏金四世班禅像(图三),像高40.5厘米,创作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班禅大师光头不戴冠,后脑勺突出,额头鼓起一个大包;双目睁视,鼻梁挺直,双唇抿起,下颌尖凸,颧骨高隆,身着坎肩、僧裙,罩袒右肩袈裟,外披大氅。衣纹流畅有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莲座上满刻藏文,汉译文为“此遍知一切的班禅大师罗桑却吉坚赞贝桑布之像,其内装藏有大师全副头发、牙齿和佛合利等物,均由大师亲自举行为千供仪式,法力无边。另装藏有17个佛合利和(班禅)大师洛桑益西全副头发等物,由大师洛桑益西装藏并亲自举行过干供仪式。像系两世(班禅)大师之司膳官洛桑丹增虔心敬造,顶礼此加持力尢量之像。”从铭文可知,此像是山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班禅洛桑益两的司膳官洛桑丹增创作,同时在像内装藏有两位班禅大师的头发,四世班禅的牙齿和多颗佛舍利。这些圣物是两位大师生前加持、开光过的。此尊造像采用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不仅精确地描述了大师的外貌特征,并且着力揭示人物内心的一种类似成佛时的深奥精神状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五世班禅洛桑益西编辑的《四世班禅传》记载,1662年四世班禅大师圆寂后。在为他修建灵塔时,“洛桑丹增和多杰坚赞二人负责测量,而翁则(领衔大师)曲英嘉措则负责绘制灵塔塔龛的彩窗”。由此可见,此像在风格,卜与曲英嘉措大师一定有某种渊源。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进京朝见皇帝,他在整个朝觐过程中向皇官进献了大量佛像,其中扎什删玛多达36尊。宗喀巴坐像(图四)。现存故宫博物院,是六世班禅为来京朝见皇帝而制作。此像纯金质地,高50厘米,宗喀巴面容丰满,笑意盎然。双手牵莲花茎作说法印。两朵莲花上分别托经卷和宝剑,表明宗喀巴是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下呈狮子座。背光花繁叶茂。上嵌十二个银质的上乐金刚。台前弯杆挑两盏华丽的宫灯,也是金质。背光刻铭文:“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日,班禅额尔德尼瞻仰天颜恭进十二上乐王座,藏释迦摩尼佛合利大利益宗喀巴佛。”

此像引起乾隆皇帝极大兴趣,他让造办处用紫金仿制了一件紫金宗喀巴像(图五),省去了许多繁复的配饰,显得简洁精致。在宗喀巴所坐狮子方座上方刻“大清乾隆年敬造”款,背光后面刻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铭文,为“乾隆四十六年岁在辛丑冬十月吉日,奉旨照扎什伦布式成造紫金利益刑玛宗喀巴,永兴黄教,普证圆成,吉祥如意。”

从19世纪开始,扎什琍玛像趋向工艺简化,鎏金成色偏黄绿,造像比例不再精准合度,因造像程式化而显得呆板。铜无量寿佛(图六),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梵华楼,通高24.2厘米,为红铜质地,只在面部、五叶冠、发髻处鎏金。头顶葫芦形发髻涂篮彩,脸型方圆,双手结禅定印捧宝瓶,全跏趺坐,身下为单层椭圆形仰莲座,莲座置于多层四方委角须弥座上,身后有东北印度式镂空背光,背光上饰以卷草,凤鸟、立兽等纹饰。佛像上系有黄条,黄条有破损,上用墨笔书写:“达赖喇嘛口口勒罕递丹书克进扎什利玛无量寿佛一尊”。达赖喇嘛进献的扎什琍玛时间集中在晚清时期,从清宫收藏的有关达赖喇嘛的档案中可以看到,嘉庆七年(1802年)八世达赖喇嘛递丹舒克进献物品清单,包括三件扎什五琍玛佛像,分别为释迦摩尼佛一尊、观世音菩萨一尊,无量寿佛一尊;嘉庆十四年(1809年)九世达赖喇嘛恭谢天恩进贡物品清单,包括五件扎什琍玛,分别是无量寿佛一尊、释迦摩尼佛一尊,文殊菩萨一尊。观世音菩萨一尊、普贤菩萨一尊;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月初二达赖喇嘛等递丹舒克进单。包括三件扎什琍玛像,分别是无量寿佛一尊,释迦摩尼佛一尊,观音菩萨一尊。此尊造像应该是这一时期进入宫廷的,通过此像可以看到扎什琍玛佛像艺术性和工艺水准都呈下降趋势。

多觉边肯琍玛像

扎雅·诺丹西绕活佛所说的多觉边肯就是“雪堆白”造像工场。“雪堆白”意为“如意莲花工院”,是地方政府为自己特殊的政教事物需求而专门组织、建立的一个承造藏传佛教造像和各种宗教用品的制造厂,也是整个手工业的管理机构。“雪”指布达拉宫脚下的地区,“堆白”指那里的工匠能够造出人们所能想象出的任何东西。它始于17世纪五世达赖执政时期。1642年,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取得教派斗争的胜利,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开始在各地,特别是拉萨大兴土木修建格鲁派寺庙,汇集了各地名匠,以满足大昭寺、布达拉官等处修建和铸造佛像之需。《五世达赖自传》中记载了他大力培养雕塑、绘画人才并制作大量模具,为“雪堆白”造像工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754年,七世达赖正式在布达拉宫脚下建立手工业团体。并取名“堆觉白其”造像工场(“多觉边肯”和“堆觉白其”是同一藏语名词的不同汉文译本)。在《七世达赖喇嘛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是年。派专人去尼泊尔造像,并于布达拉官附近设立清净造像场,造出佛菩萨、上师、本尊、护法镀金铜像大型的八尊,小型的二十尊,各种大小响铜像一百九十尊,并绘制各种上师,本尊,佛菩萨、护法以及佛陀本生,十地、宗喀八十事、喇嘛的本生故事等布画、卷轴画共计五百一十幅,均予开光。…雪堆白”造像工场位于雪城西门外。此处最初为噶举派红帽系的四层楼寺院,后改建成二层厂房。主管官员有六品僧官二人,还有根据技艺水平享有官员待遇的正副师傅等,共有工匠数百人。“雪堆白”从事各类艺术创作,除铸造佛造像,还进行雕刻、绘画、织绣、泥塑、工艺用品和家具的制作,以满足拉萨和周围地区寺庙的需求。这里集中了藏区各地最优秀的匠人。还从尼泊尔聘请了一批金属工匠制作铜佛像。在《五世达赖灵塔目录》一书中,清楚地记载了所有尼泊尔工匠的人数、名字,但没有藏族工匠名字的记录。

“雪堆白”金铜造像铸造材料使用掺有大量紫铜的青铜合金,承袭了东印度帕拉遗风,佛像制作繁复奢华,但华丽而不显庸俗,整体比例精准。制作精雕细琢,造型优美。造像大量镶嵌各色宝石,以绿松石最多;除面部泥金外,通体鎏金,鎏金厚重均匀,金层表面光洁度高各造像的佛冠、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造型统一,在佛像主体造好后再装配到像上。

上世纪初,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为改造社会积弱的局面,曾推行全面改革的新政,试图在建立起自有的各项产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于是遣散了“雪堆白”铜佛像法器工场的尼泊尔工匠,同时召集东部的昌都堆杂地方的铜匠到拉萨从事佛像制作。这一事件使“雪堆白”铜佛制作工艺传统从尼泊尔传统转向昌都传统,具体的艺术风格变化不大,不同的是两者的制作方法有差异。昌都工匠制作佛造像采用砂型制造法,而尼泊尔工匠传统采用失蜡法制作佛造像。

铜鎏金弥勒坐像是八世达赖喇嘛时期在雪堆白铸造的(图七)'通高354厘米,现存放于布达拉宫七世达赖灵塔殿内。弥勒佛头戴五叶宝冠,叶心细密地镶嵌绿松石,宝缯在耳后飘扬,弥勒面部消瘦棱角分明,双目低垂,安详文雅;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并各牵一枝莲花,莲花上分别托和宝瓶;弥勒垂足坐于多层束腰须弥宝座上,脚踩仰俯莲台;背屏好像椅子的靠背,有精美錾刻的花纹,两边镂雕对称的图案,长着长长卷尾的飞禽站在横梁上,最上端是金翅鸟,用利爪抓住飞禽的尾巴。这种背屏造型最早出现在印度的笈多(约320-600年)艺术中,流行于帕拉时期,在尼泊尔唐卡上也时有发现。此像通体鎏金厚重而均匀,整体造型大气而不失比例,华丽而不庸俗。制作精雕细琢;造型优美。

大白伞盖佛母银质造像(图八),现藏罗布林卡,为“雪堆白”18世纪作品。该像高60厘米,只在头部及脚下底座鎏金,头戴纯金打造的五叶花冠、耳饰、胸饰,上面嵌满宝石。佛母三头之上有层层小头,上身披帛。下着长裙,裙上錾刻八宝图案;此像两只主臂,当胸结期克印,右手持,左手持伞,身后伸出无数手臂;脚有无数双。脚下踩各种人物、动物,下承长方形单层莲座,莲座前排凸起山峦,龙在中间飞翔。

在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也有一件大白伞盖佛母金铜造像与其极为相像(图九)。这尊造像高51.2厘米,有千头;下部三颗正常大小的头。额头上现第三只慧眼,三张脸纷现不同表情,正面为愤怒像;右侧为大悲像;左侧为寂静像,其上顶层层小头,头虽小,五官都清晰可辨。正面一排头略大,凸出来,皆头戴宝冠,表情丰富。双手当胸结期克印。右手握,左手应握伞盖的长柄,可惜宝伞现已丢失。上身,披帛,帛带自双肩垂下,至裙底又上卷飘扬。下身着三层长裙,呈右展立姿,前方二主脚后现无数双脚,应是表现佛母的千上己。造像插在长方形莲座上,莲座前方铸有凸起的山岳、飞龙图案。山岳高耸,龙腾飞其中,凶猛强壮。发前冲;龙鳞清晰可辨。莲座上层饰一周细密的联珠纹,下为单层覆莲,莲瓣短小。此像头冠、耳饰、宝伞、背后千手。脚下所踩芸芸众生都已丢失。但仍不失为一件精美的17、18世纪造像杰作。

德格琍玛像

长期以来,由于罕有被认定为德格琍玛的佛教造像,以至对这类造像的风格、源流及演变模糊小清。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对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量金铜造像的整理中,经辨识藏文题款、对比归纳,确定了数十件德格八邦寺造像。这在全国的博物馆收藏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可以作为研究德格艺术的珍贵范本。

在德格发展和传播的艺术流派,有门萨画派、郎卡杰绘画系统,但影响最大的是以八邦寺为传承中心的噶玛噶赤派,在德格印经院的众多壁画中,除藏经库中一幅《绿度母》壁画为早期门萨派作品外,其余均是嘎玛嘎赤派作品。因此可以说,八邦寺是德格地区的艺术中心,八邦寺的造像可以代表德格琍玛的整体风格。

八邦寺的前身为向秋能巴寺,是止贡噶举派创始者止贡巴·仁钦贝的弟子巴登·向秋能巴建造的,1290年,在萨迦派和止贡派的斗争中,止贡派遭到惨败。主寺止贡替寺被焚毁。萨迦派乘势命令一些止贡寺庙改宗萨迦派,向秋能巴寺就是在这时变成萨迦派寺院的。14世纪末,因庙内僧人不慎引发火灾,全寺烧毁,仅残存“察卡玛栋”和“巴俄牛勤拉康”两座禅房。

现在的八邦寺是1727年由噶玛噶举派司徒活佛却吉迥乃重建的。司徒活佛这一世系的传承始于明初,第一代司徒活佛为曲结坚赞,生于昌都噶玛寺附近,是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的弟子,从其受戒及加持。司徒世系在却吉迥乃之前已传七世,一直驻锡噶玛寺。

却吉迥乃生于多康色莫岗(今德格龚垭乡)。父名昂翁泽仁,母名格托萨赤贡玛,他被认定为七世司徒活佛的转世灵童后,德格土司蹙巴泽仁为抗衡不断扩张的格鲁派势力,以卫藏地方不靖(正值桑杰嘉错与拉藏汗激烈斗争之际)。灵童应留德格供养为由,将却吉迥乃留在德格,送入龚垭的班觉寺学经,十四岁时,始送其入藏受戒。二十七岁返回德格的却吉迥乃已广学诸法,声誉日隆。德格土司决定将其留在德格驻锡。便在向秋能巴寺旧址上由却吉迥乃主持修建八邦寺。

司徒·却吉迥乃是一位见多识广、才华过人、成就卓著、有敏锐政治头脑的高僧大德,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画家,是他的艺术成就使嘎玛嘎赤画派在康区的传承场转移到了八邦寺。司徒-却吉迥乃在继承嘎玛嘎赤画派艺术风格的同时,广泛吸收汉地绘画风格,创立了新嘎玛嘎赤画派。这一画派的风格突出了写实和传神,善于用写实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面貌,突出形神兼备的个性特点,注重入木三分的细节描绘,同时把持严格的人物比例度量,表现出了精致的装饰性。

国家博物馆现阶段辨识出的八邦寺造像都是噶玛噶举派祖师像,红铜质地,通体鎏金。笔者通过对这批造像的对比研究,认为其风格统一,特点明显。

第一,这批造像都比例精准、尺寸规范。在各画派中,噶玛噶赤派特别重视人物比例量度。第二,这批造像具有写实主义塑造原则与浪漫主义的装饰风格相结合的特点。对祖师追求肖像化的表现,人物形象恬淡柔和、沉静稳重、栩栩如生。在装饰手法上追求富丽堂皇。第三,造像出现大量汉文化元素。衣饰上的细刻花纹包括花朵纹、缠枝纹、龙纹、云纹和几何纹,全是汉地流传甚广的装饰图案。衣褶写实而富立体感,衣服质感厚重,更接近汉地造像的传统审美。第四,在多觉边肯琍玛和扎什琍玛上大量使用的镶嵌宝石装饰,在八邦寺造像中极少出现。第五,祖师像均上身着藏式坎肩,下着裙,裙腰系得极高,几乎达到胸部,外罩袈裟,袒右臂,披大氅,多数造像大氅披在肩头,少数垂至腰际。第六,祖师均结跏趺坐在多层坐垫上,在坐垫的后部有藏文刻款,标明祖师名号。第七,这批造像铸造年代涵盖18世纪到20世纪,从中可以看到八邦寺造像的工艺、风格演进过程。

八邦寺早期的造像胎体较厚,雕琢精细,衣饰上雕精美的花纹。每座造像的座后刻款都标明是在八邦寺铸造。铜鎏金都松钦巴像(图十),像高25.5厘米,为一位虚怀若谷的老人形象,面部清瘦,皱纹深邃,目光中充满智慧。其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在三层软垫之上。此像身披的大氅和身下的坐垫都雕有细密的花纹。装饰繁复华丽。造像底座后面有藏文题款,为;“此殊胜的都松钦巴像,在八邦寺教证洲建造,祈愿吉祥”。这尊造像应是十八世纪八邦寺建寺之初的作品。

后期的八邦寺造像装饰简化、平面化,胎体变薄。坐垫简化为方形两层垫,造型规整刻板,原本的精美花纹变成简洁的间错排列的几道竖线。衣服上也不再錾刻花纹。铜鎏金白马宁切旺波像(图十一),像高16厘米,为八邦寺十九世纪作品。铜像极好地塑造了一位专心于静修的大经师、大学者,这位老者头戴华丽的红色僧帽。披在僧衣最外面的大氅上有简洁的格纹,左手在腰间结禅定印捧宝瓶,右手当胸结说法印,盘坐在双层坐垫上。坐垫以两道浅浅的竖线表现布垫上的接缝。此像坐垫后部刻藏文题款:“白马宁切旺波”。

即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八邦寺造像,仍保持了很高的工艺水准。铜壅金阿旺云丹嘉措像(图十二),像高21厘米,20世纪初铸造。此像所戴僧帽为平顶圆帽,帽后檐垂下至肩头,从面容看。为一位谦和的长者,双手各牵一枝莲花结说法印,左边莲花已佚,身下坐方形双层坐垫,坐垫上以数条双阴刻直线表现布垫上的接缝,底座的后部有藏文题款:“文殊怙主上师阿旺云丹嘉措”。此造像胎体轻薄,但仍比例精准,造型精细考究,保持了较高的造像水平。

第6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可以想见,古格弘扬佛法之始,来自克什米尔、拉达克、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艺术家和工匠,齐聚大地。他们修建寺庙、塑造佛像、绘制壁画,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佛教“文艺复兴”运动,古格也成为了那一时期整个藏地的佛教、经济、文化、文明中心。

到了魏德之子泽德时期,古格又从印度和尼泊尔迎请了希瓦桑布、大智甲纳西日、其瓦美巴热海达、拔林扎等众多的班智达,并于藏历第一饶回火龙年(公元1076年),将卫、藏、康等地持有三藏者均召集于阿里,“各尽其长转所有的诸”。

这是一次高僧大德们的聚会,他们聚集一堂,传授显密,规范教规,整肃教法,史称“火龙年大法会”。

这次法会,距大译师仁钦桑布圆寂已20年,距阿底峡尊者圆寂已经22年,两位佛教大师的后来者们,让藏地分散杂乱的佛教活动开始得到统一规范,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与后来萨迦法王八思巴召开的“曲米大法会”、格鲁巴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召集的“拉萨传召法会”,并称为藏传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法会。

处于古代中亚商道的核心交通地位,加之阿底峡、仁钦桑布等大师的倡导,那一时期,古格王国的生产力水平及各种艺术文化,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淘金、冶炼、制陶、铸造、建筑、绘画、雕刻、印刷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称为古格十三明(另也有古格八十明之说)。

后弘早期,无论古格寺庙内的壁画、泥塑、唐卡还是金铜造像,均呈现出了十分明确的克什米尔风格的渗透:如佛像所戴的花冠,一般呈三叶形花冠(王冠);王冠上有连珠纹雕饰;耳朵上面的僧帽上有小花;眉毛呈月牙形或柳叶形,高耸上檐,眉肩和眉尾部非常尖锐,侧面看像柳叶……

特别是大译师仁钦桑布,自克什米尔学习佛法返回古格时,曾带回32位那里的雕绘艺术家以及铸造、制作工匠。这位致力于佛教传播事业的大译师,在接受古格王拉德赐予的21块封地之后,分别修建了21处寺庙以供奉三宝。他还立下宏愿,要在阿里大地上共修建108座寺庙并最终完成。因而这些异国艺术工匠们绘制的壁画作品,几乎贯穿了古格早期建成的所有寺庙及石窟寺,包括托林、玛囊以及东嘎、皮央、聂拉康和多香等地。这种来自克什米尔的绘画风格,也广泛存在于拉达克的阿基寺以及本属古格领地现划归拉达克,由仁钦桑布选址、益西沃所建的塔波寺的壁画中。

而在《仁钦桑布传记》中,还明确记载着一尊大译师为纪念自己父亲而请克什米尔著名工匠比达噶铸造、大班智达夏达噶热瓦弥开光的名为“仁钦纳阿”的佛像――合金錾花莲花手观世音菩萨立像,作为一件大体量的克什米尔造像的实物留存,这不仅是一件工艺精湛的上乘之作,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学术、艺术和研究价值。

同时,在后弘早期的“上路弘法”中,正像于小冬老师在《藏传佛教绘画史》中所说的那样,随着克什米尔风格的“西风东渐”,波罗(帕拉)艺术风格也“短暂、非常突然而且粗放”地插入了进来。

这种公元8世纪中叶~12世纪末广泛存在于印度孟加拉地区波罗王朝时期的艺术样式――神灵或人物的形象带有优美的曲线与体态、身材修长而又丰腴、往往带有挺拔的鼻梁。这些趋于欧洲雕塑审美的艺术特征,随着波罗王朝的灭亡,也被纷纷逃至尼泊尔和的佛教僧人与佛教艺术家们,带入了这些区域。

作为孟加拉社护罗国王子的阿底峡大师的入藏,无疑更加强了与罗波王朝间佛教艺术密切交流的关系。

卫藏的波罗、汉地风格

如果说后弘之始,古格早期还只表现为克什米尔风格的渗透和一种较为粗放的波罗风格的话,于小冬认为,那时卫藏地区的佛教艺术还没有被克什米尔风格所左右,而只主要汲取来自波罗艺术的营养,以及受到汉地风格的影响。而且,那时卫藏地区的波罗风格正统而严格,并不粗放、简陋。汉地风格则具有唐五代时期的敦煌遗风。

这是因为,在那时的卫藏地区,一方面延续着吐蕃时代的艺术,一方面有着早期波罗王朝的印度艺术、唐朝汉族艺术和于阗艺术的继承。

“鲁梅10人”等从多康(安多)地区学法归来,实现了“下路弘法”,不仅将佛教复兴的火种成功带入卫藏,也把青海安多一带成熟的佛教艺术

带回了腹地。当时青海安多的佛教

艺术与敦煌的佛教艺术有着直接的关

联,其中吐蕃王朝曾对敦煌有过70年的统治。此后,退出敦煌的吐蕃人,正退守于青海的安多地区,并在卫藏灭佛的百年沉寂中,继续发展着佛教文化。因而敦煌艺术在卫藏地区的影响,除了吐蕃人在对敦煌统治期间的学习,另一极大的可能,就是通过“鲁梅10人”而带入的。

藏史记载,阿底峡大师在仲敦巴等人的迎请下来到卫藏厘顺显宗密宗的修行次第、传教授徒、建立噶当巴之初时,“深感卫藏佛教艺术粗劣不堪,造像、壁画及唐卡当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于是亲命弟子带着书信前往印度著名的超戒寺,请那里的著名画师作“布画”三张带入,以作为壁画和唐卡的范例及蓝本,供噶当巴僧人绘画摹学之用。可以说,此举将印度波罗王朝最后阶段正统而完美的波罗风格,直接带入了卫藏。

在一幅被确定为11世纪噶当巴的《绿度母》唐卡中,其“热振的女神”等藏文题记及阿底峡及仲敦巴的人物形象,加之典型的波罗风格,似从侧面正映衬着这一史实。这也是目前所知,卫藏地区最早的一幅唐卡作品。

与此同时,纯正波罗风格的金铜佛像此时也被引进到卫藏地区,在今天卫藏的一些寺院里,仍保存着制作精良、造型生动、身材修长,带有优美体态的嘎当及后弘早期波罗风格佛像。

在卫藏地区10~13世纪的壁画绘画中,也可见以波罗风格为主,并掺入诸多敦煌艺术和吐蕃艺术的时代特征。

根据著名藏学家图齐的记载,占据吐蕃王朝后期和嘎当时期印度佛教进入的重要通道――锡金至江孜要道的康马县艾旺寺、江布寺,其壁画则既遵循印度艺术的传统,也有于阗艺术的影响,主要依据是在塑像的衣饰中,多见类似汉地“曹衣出水”式的衣纹线条和带有团花图案的衣饰。文物普查队认为其属于吐蕃后期至后弘初期的艺术遗存,图齐则将其东配殿的雕塑断代为11~12世纪。

同样,在噶当早期,后藏的纳塘寺、夏鲁寺里,也曾保存着这样的艺术模式。但由于历史的动荡“”的毁损,现在已只能在艾旺寺泥塑残躯、当年夏鲁寺及艾旺寺的泥塑照片上见到这样的艺术风格。

始建于公元1081年,位于今扎囊县境内的扎塘寺,其创始人扎巴・恩协,是为“鲁梅10人”之一的再传弟子。作为后弘期卫藏地区最早的寺院绘画遗存,也是“下路弘法”表现在艺术史当中的实物见证,其壁画被诸多艺术家们认为“反映出了融合汉地敦煌和印度波罗艺术因素,又保留了吐蕃的本土鲜明的艺术特点。”

位于日喀则东南约三十公里处的夏鲁寺,也可算“鲁梅10人”再传弟子的杰・喜饶炯乃于公元1087年创建,其代表11至12世纪波罗样式的早期壁画绘画,现在仍小部分地留存于主殿的门廊内。夏鲁寺因寺庙建于青苗地而得名(藏语中称“青苗”为“夏鲁”),元朝时,与萨迦联姻的杰氏家族札巴坚赞担任夏鲁万户长,后又朝见元仁宗受封接赏,声名显赫。夏鲁寺经历两次扩建,特别在第二次扩建中,有着来自内地的工匠们的参与,其建筑风格也受到了汉地的影响。扩建后布顿大师被迎请至此,以此还形成了布顿学派。

噶当的壮大及后期发展

根据《土观宗派源流》的注解,“噶当”一词,其意义为“对如来教言,不舍一字,悉了解为教授之义”。噶当巴将如来的言教即三藏教义,一切无遗都摄入在阿底峡尊者的三士道次第的教授之中,作为修习。

噶当巴源于阿底峡大师,创立于其弟子仲敦巴,而后,则壮大于仲敦巴的弟子普穷瓦、博多瓦、京俄瓦及再传弟子。

仲敦巴于公元1056年创建了热振寺,称为上噶当传承;纳措・崔呈杰瓦及其弟子绒巴甲索巴修建了那索寺,传出绒巴传承,因那索寺位于热振寺下方,也称为下噶当传承;阿底峡三大弟子之一的俄・勒贝喜饶,于公元1073年在拉萨以南、聂塘以东修建内邬托寺,后改名为桑浦寺,翻译和传讲因明学,其传人俄・洛丹喜饶、恰巴・曲吉僧格等相继主持桑浦寺,使桑浦寺成为因明学的重镇。仲敦巴的弟子普穷瓦、博多瓦、京俄瓦及再传弟子,则又分别形成了噶当巴的教诫派、教典派及教授派。

再往后,教授派京俄瓦的弟子甲域瓦及内邬素巴比较著名,前者及他的弟子建立了甲域寺、岗岗寺。后者及其弟子建立了仁钦岗寺、达坚寺。之后出生于甲玛地方师从甲域瓦及内邬素巴的杰贡巴大师,获得大成就。

杰贡巴的首要弟子、侄儿卓衮・桑杰温,则又被认为是杰贡巴的上师甲域瓦的转世,是获得菩提道次第所有诸通达的一位大德,在如今的甲玛乡赤康村创建了拉康钦莫寺,是当时除了热振寺之外噶当巴最大的寺院。拉康钦莫寺后于公元1536年左右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甲玛赤康内的饶杰林拉康,一般还被认为是该寺唯一幸存至今的建筑。

卓衮・桑杰温深受甲玛地方民众爱戴,至今当地还传说甲玛乃大师所取之名,说是卓衮・桑杰温为了寻访建寺传法之地,找遍各地,最后认为此地甚好而确定。“甲”意为“百”,“玛”意指“母亲”,“甲玛”乃“百里挑一”之意。

15世纪格鲁巴兴起以后,由于是在噶当巴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新噶当巴”。但随着其势力的扩张,包括热振寺在内原来属于噶当巴的一些寺院,都逐渐转变成了格鲁巴寺院。甲玛地方的嘎当巴寺院不仅经历这种融合,更在18世纪上半叶因参与第悉・桑结嘉措和拉藏汗之间的争斗。桑结嘉措被拉藏汗弑杀后,其追随者们策动了蒙古准噶尔人的武力复仇。由于甲玛地方的寺院和贵族们曾支持过拉藏汗,准噶尔军队到来时,甲玛地方惨遭扫荡,经堂与寺庙都受到严重破坏,其后甲玛地方又遭到瘟疫的席卷,僧众数量锐减,甲玛地方的噶当巴及佛教事业,均就此式微。

噶当巴的本尊有四:释迦佛、观音菩萨、度母、不动明王。其法者为三藏:经、律、论。三藏和四尊合起来称为“噶当七宝”,这在嘎当巴各时期的壁画、雕塑及金铜造像中均有体现。近年来出土于甲玛地方的12、13世纪噶当早期擦擦,带有浓郁纯正的东印度波罗造像风格。可以说,这正是波罗艺术风格在卫藏地区演变发展的又一重要例证。

堆绣阿底峡大师唐卡

阿底峡尊者是后弘期开始时入藏弘法的著名高僧,对佛教在10世纪后重新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幅唐卡中,尊者面相慈善,身着僧衣,头戴通人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右后方有金顶,左后方有经箧,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为公元18~19世纪唐卡作品。(供图/自治区文物局)

合金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本尊观音菩萨像主面头戴五顶尖天冠,面容显现慈悲神态,眼线细长,其他脸面显现愤怒面容,顶上一面静息姿态显现慈悲面容,腿部錾刻有花卉和吉祥花纹装饰,颈项上有花环装饰,花环间隙以红铜填充修饰,体相直立矗立在圆月形底座之上,是塑造于公元 12~13 世纪的顶级克什米尔风格合金佛像。(供图/自治区文物局)

彩绘大译师仁钦桑布唐卡

仁钦桑布大译师于公元958年出生于阿里地区古格昂然达,17岁时远赴天竺在那若达巴等七十多位上师处听闻各种教法,49岁时在班智达达沃桑布、达纳斯、噶玛拉热西达等处受比丘戒。返回后,广收门徒,广建寺庙,并从事大量的译经工作。89岁时闭关时圆寂于托林寺。从椭圆形头光和背光,莲花座和六拿具等技法的特点看,它是融汇了克什米尔风格之后形成的噶当画派作品(左页供图/自治区文物局)。

第7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地铁站本是追求效率、强调功能的,但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在这里穿梭不停,除了广告,公众也期待能看到更多让人心情愉快的画面。

其实,只要有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即使是人来人往的地铁站,也可以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宫殿。

地铁站作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为大众接触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于是,便出现了“地铁公共艺术”,各种各样精彩的表现形式,让枯燥乏味的地下通勤,摇身变成令人难忘的“艺术之旅”。

地铁王国能有多美?莫斯科、巴黎、斯德哥尔摩的地铁设计者们,给我们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地铁公共艺术画卷。

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著名建筑师设计,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地下的感觉,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绝伦,令人流连忘返。

巴黎地铁的每个站点设计风格和主题都对应着该站的地面景点,如卢浮宫站就效仿卢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巴士底站描绘着法国大革命的图画,墙上还贴满了当年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历史图片;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该市地铁是从岩层中挖掘出来的,所有车站的墙壁和顶棚都保留了岩壁,并利用灯光巧妙地突出了岩石的质感,凹凸不平的墙面上是色彩斑斓、线条拙朴的岩画,让人如同行走史前洞穴中。这种原始感又与列车和月台的科技感、现代感形成强烈反差,给每个人都带来难忘的美学体验。

东京地铁也一直以杰出的艺术设计而闻名,是东京大都市的一道地下风景线。其中,饭田桥站是一个给人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地铁站。饭田桥站靠近著名的小石川后乐园,建筑师渡边诚利用大量的绿色长条状照明灯具来消弭地下空间带给人的压迫感和单调感。这些绿色灯管犹如四处攀爬的藤蔓植物,充满流动感,充满活力,将小石川后乐园的绿意向地铁内部的空间延伸。

第8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今年的博览会将特邀策展人策划当代艺术展览。悉尼・毕加索和海德・凡・赛盖伦将携手策划的名为“夜钓”的展览。展览包括后现代及当代雕塑,用以配合欧洲艺术博览会现代艺术展区,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有乔治・巴塞利兹,托尼・克拉格和理查德・迪肯,本次展览将呈现当代雕塑风貌,试图与欧洲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艺术家和各艺术门类有一个直接的、古典的、文化的、历史的和视觉上的对话。

欧洲艺术博览会因高质量的作品而闻名,展品的跨度从古典大师到印象派以及战后艺术。伦敦维斯画廊(The Weiss Gallery)此次为我们带来九件小弗朗斯・彭博思的作品集,其中最吸引人的一幅是他在56岁时画的一张男子肖像,这幅自画像被认为是画家早期作品中最出色的一件,它被私人藏家收藏了5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艺术市场。

莫雷蒂画廊(Moretti)将展出由被称为桑德罗・波堤切利的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工作室创作的一件圣母,圣婴和金丝雀的作品。这幅作品起初被归于波堤切利的名下,当时认定该画作于15世纪80年代,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该画被重新认定为出自波堤切利工作室的一位画师,画于16世纪初。画作曾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伦敦的狄金森画廊将会为我们展示由基斯・凡・东根绘制的《莱拉》,该画作于1908年野兽派末期,是基斯・凡・东根极其高产时期的硕果,此时艺术家大放异彩,成为了巴黎先锋派画家里最耀眼的画家之一。伦敦托马斯・吉布森画廊将带来同属20世纪的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作品:《戴绿色披肩劳蕾特》。这件作品一直存于艺术家的私人收藏,从未经出售。艺术家那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和绘画语言在这件跨越了五十年之久的作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他成为了现代艺术中的领军人物。

欧洲艺术博览会的纸本艺术区于五年前启动,因其强大的资源而逐渐为人所熟知,伦敦克路奇珍本书店(Crouch Rare Books)的展位,将会展出1663年时由约翰・布劳出版的世界最大的地图集:世界地图全集的全十二卷。该地图集以制作技术、排版标准、镌版品质、装饰、装订和上色水平而闻名遐迩,是当时荷兰共和国赠予王公贵族和达官要员的官方礼物。它是整个17世纪最奢侈也是最受推崇的绘本。

巴黎的Les Enluminures画廊此次将会带来一本由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海因里希・阿尔德格雷弗,约翰・威里克斯,老克里斯平・德・帕西等合作的祈祷书,这本尚未公开发行的书籍来自美国的一位私人藏家,是丢勒的经典作品之一,堪称嵌入式版画和彩边装饰绘本的标杆之作。该绘本包括了14件丢勒的木刻版画和同时期的手工设色。这部分作品都来自于1507年至1512年间的“雕刻激情”时期。本书还包括另一批设色版画,罕见的文本大约编撰和成文于1600年前后,用于完善一套现存的版画收藏。

博览会上艺术品的卓越品质也是名不虚传。伦敦的汉考克斯将带来一件由拉克罗什・弗利尔斯制作的中国风艺术装饰风格的座钟,拉克罗什・弗利尔斯代表了当时珠宝和手工艺作品最高水准。这件座钟以贝母,精雕珊瑚,黑漆,玫瑰石英,玛瑙刻件,珐琅和钻石精心打造。刻度盘的装饰则由俄罗斯的著名手工艺人弗拉迪摩尔・马科夫斯基(1884-1966)一手打造,尽管镶嵌艺术最早源于远东的手工艺者,但是马科夫斯基对该工艺的掌握程度与亚洲的同行们一样娴熟。

欧洲艺术博览会以其待售的艺术品的广度和品质而声名远播,在一屋之下同时展示7000年的艺术史,鲁珀特・沃斯古董店将会带来一件Hathorhotep石棺的木板画,这件作品大概是埃及第十二王朝时,(约公元前1890-1800年间),这件超越4000年历史的木板绘画上,精心绘制的装饰,保存状况十分良好。该令人惊艳的埃及艺术作品来自帕莎・赛义德・卡沙巴的收藏,被认定为来自位于尼罗河西岸的上埃及国,梅厄地区的中王国公墓。赛义德・卡沙巴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在1910年的时候获得了埃及政府给予的挖掘该地的许可权。在1977年之前帕莎的继承人将许可权卖给了瑞士藏家A.托曼先生,并一直保存至今。

在顶级珠宝展区,欧洲艺术博览会喜迎首次参展的来自巴黎的亚历桑德罗・雷扎珠宝商。亚历桑德罗・雷扎于1922年出生于莫斯科,是二十世纪赫赫有名的珠宝鉴赏家。他不仅拥有最杰出的珍品珠宝收藏,并创造了真正的艺术品。他叱咤于旺多姆广场,并以为王室名流、富商大贾和达官显贵的提供专属的珠宝设计而著称。本次将会展出“此事之戒”,戒指上的来自哥伦比亚的纯天然钻石重11.27克拉的圆顶祖母绿宝石镶嵌在钻石装饰的玫瑰金底座上。

第9篇:巴尔扎克雕像范文

此次我们去到的地方,一个是欧洲历史名城,一个是地中海优美的、霸气的海岛,从布拉格到西西里岛,情歌与挽歌,一部城市进化散文诗,消失的与毁灭的,流行的与欢乐的,让难以把握的时间凌驾于这世界之上,以延长美好的时光。

我要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是时间与城市的故事

深夜,又将《布拉格之恋》翻出来重温了一遍,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欧洲风格电影。故事改编自我所热爱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电影和文学结合在一起,他们完成了对虚构最强大的想象。

早有评论家指出: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可以视作四种乐器:托马斯第一小提琴,特丽莎第二小提琴,萨宾娜中提琴,弗兰茨大提琴。四种乐器交替出现,相互呼应衬托,从而把作品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带有很浓的结构主义色彩。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不同,昆德拉的人物从不追求如交响乐乐章般的鲜明和饱满,他只把人物和事件作为一些象征符号,让他们在社会符号系统里运动,藉此来阐释思想的内涵。小说的文字既像散文又像理论随笔,但结构却采用了严谨的巴赫金所谓“复调小说”的形式。小说章节题目中“轻与重”、“灵与肉”出现两次,而且次序颠倒,对某些意念(如树脂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圆顶礼帽、托马斯的窗前凝望等)的反复出现,成为小说的基本动机和推进动力,但再现中又充满了变奏。围绕着忠贞与放荡,抵抗与服从,精神与肉体,安分与叛逆等诸多矛盾,作品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主题,最后几乎构筑了一个颇为完整的人物系统和理论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哲理小说已经背离了小说的传统定义,不再通过感性传达使读者得到心理的满足,而要求他们用理性思维去感知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得到一种思索的。

一直都觉得昆德拉是即轻佻又深邃的,扯远了,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布拉格这座城市吧,在古来文明中享受行走的惬意。

关于时间和城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漫长的变更中,我们从陈旧走向崭新。世界那么大,存在着那么多的东西。而同样,当西西里这个美丽的名字,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同样是与电影有关。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战争和性成了核心的话题,战争是残酷的,而在战场里的爱情同样地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贝鲁奇演绎出风流寡妇玛莲娜的疯狂、性感、受虐……她,撩着波浪状黑亮的秀发,穿着最时髦的短裙和丝袜,踏着充满诱惑的高跟鞋,来到了西西里岛上宁静的阳光小镇。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颦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羡妒。玛莲娜,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这个海滨的天堂乐园。于是男人们都想得到她,女人们都想毁灭他。

仅13岁的雷纳多,青春期最初的对性的幻想和懵懂,来得那么极致、浓烈和真实。也不由自主地掉进了玛莲娜所掀起的漩涡之中,他不仅跟着其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们一起骑着单车,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搜寻着玛莲娜的诱人丰姿与万种风情,还悄悄地成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监、窥视她的生活。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音乐、她贴身的衣物……我们也一样跟随着这些耀眼的光影,穿梭在西西里岛的某个小镇上。

布拉格和西西里有什么联系吗?我们绞尽脑汁地想去寻找一些答案,在以延长美好时光为前提的条件下,把那些美丽的小心情一一挖掘出来。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1992年,布拉格历史中心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布拉格是捷克首都,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其最著名的广场是老城广场。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广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是自鸣钟。布拉格这个名称来自德语,当地称它为布拉哈,意为“门槛”,其原因是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个门槛。

最漂亮,最夺目的是卖水晶的店铺;最可爱的是那些卖木偶的店铺,而热情的店老板会教你如何操作他们。女巫造型的木偶,穿着黑麻布袍,戴着尖尖帽,骑着扫帚,本应让人感到恐怖,但这些木偶女巫却一副倒霉相,实在滑稽。出来找到查理大桥上,这是连接古堡和旧城的一座古桥,而桥下就是湍急的伏尔塔纳河。查理大桥上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一尊尊古老的雕塑。桥上游客众多,加上小贩,好不热闹。桥两端是高高的桥塔,在古时起着极其重要的守卫和防御作用。

站在桥塔的最高处,整个布拉格城尽展在你眼前了。布拉格傍晚的旧城广场热闹非凡,在路边的咖啡馆要杯咖啡,就坐在广场的角落里看着夕阳落山,设计独特的天文钟一到整点就会有耶稣十二门徒的木偶轮流出来报时,同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整个过程以雄鸡的鸣叫结束。

入夜的布拉格如同一个精灵的城市。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城堡的阁楼忽明忽暗闪烁的灯火,仿佛故事里的公主会随时出现在窗口:酒馆里嘈杂的音乐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声,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此时仿佛置身在中世纪的欧洲,抑或是一个童话的世界,会本能地忘却时间的存在,掉进了时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广场。

提着鞋,走在大街上

如果不能将新奇有趣的好东西搬回家,那我就提着鞋,走在干净的马路上,踮起脚尖,在时光里转个圈。

在布拉格,如果在街头逛上一会儿,你就会惊奇的发现,比满街的游客还要多的是无处不在的小木偶。他们形象逼真,造型可爱,让人喜爱至极。童话意境在这里俯拾皆是,难怪这里也被称为“玩偶之国”。除此,还有琳琅满目的各式手工香皂,颜色形态五花八门。如果不收敛一些,恐怕你会禁不住诱惑想要把它们全部带回家。

突然的旧时光

此行中,正好赶上了总统府的士兵换岗仪式,都说这里的士兵换岗是最具亲和力的风景,他们个个戴着黑色墨镜,衣装整齐,纯白色的手套一尘不染。说实话,我很喜欢那种自来的利落。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随意拍照,不必担心被拒绝,当他们俊朗坚毅的面庞距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我的心居然有些微微地颤抖,以至于我激动的差点摔掉手中的相机。

布拉格的城堡区有一座名为“黄金巷”的街区,那是一条由很短的砖石铺成的街道,如果你不留意两边五颜六色的精致矮房,三五分钟就可匆匆穿过。它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土而得名。

这里也被称为“卡夫卡的遐想地”,络绎不绝的游人不断地进出于不足10平方米的卡夫

卡故居,然后排着队的在门口照像,本来期待前往一探究竟的我忽然没了兴致。卡夫卡说过:“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是的,或许就旅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过是一场热闹。沿着黄金巷穿行,可以看到与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齐名的圣维塔大教堂和布拉格的老城广场。教堂上精美的雕刻与绘画,让人们感受着宗教文化的魅力。据说,这座教堂先后扩建过3次,王室的加冕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王冠及加冕用的权杖等也在此保留。

凡是来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路经钟楼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的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15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制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供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

广场边上悠闲的马车和观光车司机的守候与那些匆忙的步履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坐在广场的咖啡店里,透过喝空了的玻璃杯很幸运地欣赏到了一对恋人在那里拍婚纱照,能够在布拉格广场做回新娘应该是很多女孩子的心之所向吧。看着他们的笑容,我也感到了婚姻的幸福,脑海中浮现出爱情的浪漫,还有关于未来的遐想。

布拉格还有一处最著名的景点:建于1357年的查理大桥。那是一座建于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大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在桥上可以观赏到艺术家的表演,一些手工艺创作,以及表现查理大桥的水彩画。那里已经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

教堂,借以接近神的所在

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现在原件已经被保存在博物馆内,桥上雕像大部分换成复制品,据说只要哪个人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他一生的幸福,桥上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发亮。

忍不住也会试试手气,傻到相信那个美丽的传说。桥上右侧的第8尊是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我至诚亲近,希望在生活里可以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走在查理大桥上,我们还看到一对相恋的鸽子,它们用爱诠释了这座城市,彻底为布拉格之恋涂上了最美的色彩。

离开布拉格时已近黄昏,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透彻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很多到过那里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条河的存在,布拉格就像是没有了灵魂……我觉得自己就像那只在伏尔塔瓦河上不愿离去的飞鸟,期待着每一个雨雾清晨。

西西里有多少美丽的传说

像一个西西里的混混一样在这片偏远的土地上混上几天!

西西里,这座意大利南方的地中海岛屿,拥有的不仅是阳光与海的魔幻,在时光中浸泡的城镇……在经历战争的创伤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之后,它不再孤独地停留于人们的想象之中,那些在时光中沉淀的痕迹体现在被风雕刻过的墙砖上,在夜晚空荡的街上,与它飘忽不定的主人一起营造着梦境般的现实。

葡萄酒的传奇

你知道,我的西西里可以是微醺的,却不能是酩酊的。

路上,乌云催动着绿色的山冈和黑色的岩石,车窗外就是被风扯落的云絮。空旷的土地上让人心胸中充满了浪漫的英雄主义,玻璃上倏忽滑落的水珠如同看一幅古代远征军的路线图,那些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士兵们,从广袤的西西里集结、出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归程。西西里内陆贯穿着山脉,火山的活跃使得这里的地表没有欧洲内陆的精致,典型的形态是绿色草坡上散落着黑色的巨石。在传统农业上,西西里或许可以说是粗犷的,但西西里并不贫瘠,作为地中海周边文明交媾的婚房,西西里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方式和天地造物的资源,只是岁月让它饱经沧桑,艳丽的外表被添加了一层哀恸的色彩,西西里的美丽似乎也只能是一种传说。西西里乡间翠翠的绿意和酒庄里葡萄酒的深红把原本以为苍白的西西里乡村渲染得如水彩画一样赏心悦目。Donnafugata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逃跑的女人”,我并不是要向你讲述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葡萄酒的传奇。Donnafugata诞生于一个西西里家族,这个家族被认为是该地区葡萄酒酿造业的杰出典范,有着150年的特级葡萄酒酿造经验。Giacomo Rallo和他的妻子Gabriella在1983年投放了一个新的品牌:Donnafugata。他们的冒险使得这个家族从生产传统的西西里马沙拉白葡萄酒和仅在西西里岛西部拥有葡萄园,迅速发展至整个Pantelleria岛。

Donnafugata是西西里正在大有作为的葡萄酒业的代表,它源于一部小说。哈普斯堡皇后也就是波旁王朝费迪南德四世的夫人Maria Carolina曾经在拿破仑一世军队到来时为逃避那不勒斯法庭的审判来到小说中描写到的古堡避难。

这一事件激发了关于这个女人头部肖像的灵感,她的头发随风飞舞的肖像如今出现在每一瓶Donnafugata葡萄酒的酒瓶上。现在,每年有6000人到访Donnafugata酒庄,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和我一样在品酒室内听着爵士乐品酒,不同的音乐配备不同口味的红酒,在Jose Rallo(Giacomo Rallo精明强干的女儿)的演唱和解说中体会这一杯是少女的清醇还是妇人的浓烈。好听的爵士乐配上佳的葡萄酒,这一创新吸引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Donnafugata历史悠久的家族酒窖成为一个音乐的舞台。

在西西里的日子里,除了短暂的城市观光,大部分时间用在贯穿西西里岛的路上和参观酒庄、工厂和考古遗迹上。

我已经不记得总共去过多少家酒庄,残存的印象好像是每天总有一顿饭要驱车1个多小时去找酒庄,到后来,我对酒庄又爱又恨,爱的是去了总有美酒佳肴,恨的是往返周折,总要浪费很多路上的时间。

对莫迪卡的记忆

白云苍狗,风使劲地吹着,西西里绿色的草坡和嶙峋的山石从脚底下一直铺到云端……公元前100年,古罗马人占领并摧毁了这个城市。在这些遗址充当讲解员的人一律被冠以“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很客观地讲解整个城邦的结构和所做的推测,其中也包括了说明是美国的考古学家领导发掘了这个遗址。这个遗址给人的感觉是,古希腊人的公众意识很强,有财力时总是先修建公共设施,比如剧场和澡堂,自己的家却很简单,这和我们现代人自顾自的意识多么不同。而

古罗马人的奢华和占领者的优越感则在皮亚扎·阿尔梅里纳(Piazza Armerina)贵族别墅的马赛克地板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旅游者而言,东南部是西西里岛的精华,西西里之行走到这里开始进入高潮。在历史的浸泡和地中海阳光的照耀下,在伊比利(Iblean)高原的南部山脊上,莫迪卡(Modica)、拉古萨(Ragusa)和希克利(Scicli)这三座城市看上去仍然是依托岩石堆砌而成的人类居所,顽强地拒绝着四周山谷和平原的侵入。尽管现代文明经常妨碍建筑和这些城市的一些历史中心的和谐,他们依然是晚巴洛克风格的典范,从而使得东南西西里区别于西西里岛内的其他地方。

任何有机会到过莫迪卡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留有美好的记忆。历史上,它曾经被罗马人统治,后来又被阿拉伯人征服,最后被诺曼人拯救。直到19世纪,莫迪卡一直是该省的首府。1693年的大地震使得很多城市居民迁出。石灰岩从附近的山谷中大量采掘,被能工巧匠用于后巴洛克风格的城市重建。当地人强烈的复兴渴望被转化为现实:纪念碑、广场、楼梯和以峡谷为细腻背景的教堂塔楼,广泛分布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檐,其中尤以献给圣·乔治(San Giorgio)的、位于拉古萨和莫迪卡的两座大教堂的飞檐最为漂亮。石头被变成生动的雕刻品,大地震的悲伤变成光线的明暗闪烁。

拉古萨是一个站立在峡谷峭壁上的城市。落日后给我的感觉像是新疆喀什的老城,但比喀什老城更加立体。拉古萨拥有18世纪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建筑,这些建筑使得伊比利地区的巴洛克建筑独一无二,赢得了“另类巴洛克”的美誉。

石板路和三个教堂

巴勒莫(Palermo)是西西里的首府,我对这个城市的所有印象都停留在到达当晚的石板路和后两天看到的三个教堂。由于老城区街道狭窄,从机场接我们去酒店的大巴士只能停在相对宽敞的小广场上,接下来,我要拖着行李箱,走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小雨初停,斑驳的石板路在昏灯的照耀下泛着青青的光泽,头上是伸出阳台晾晒的衣服和不知道矗立了几百年的石头墙壁,夜色潮湿。行李箱咯噔咯噔地跳跃过每一块方砖,恍惚中时空错乱,仿佛又回到那年江南的水乡。一辆敞着窗户,大声地放着电子音乐的小轿车缓缓驶过巷子的另一头,我兴奋起来,像个混混一样冲着车屁股大喊了一声“嗨”。对,就是这一句,让我找回了西西里,我真想像一个西西里的混混一样在这片偏远的土地上混上几天!看这个立于地中海十字路口上的岛屿,这个被历史的烈风吹遍了每一寸角落的神秘土地。

在描述巴勒莫的教堂前,我可以先说两句西西里的历史。西西里岛是意大利最大的岛屿,呈三角形状,正好位于地中海水域的正中央。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极易受外来力量的攻击,先是希腊人的入侵,希腊人使得这个海岛的城市迅速繁荣起来,很多壮丽辉煌的古建筑和精美的雕塑就在那个时候如雨后春笋般散布在西西里岛的各个角落。后来希腊衰退,西西里又先后被罗马帝国、阿拉伯人、诺曼人侵占。11世纪到12世纪期间,西西里一直被诺曼人统治着。这个地区的艺术和精神文化也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升华。所以,在西西里游览古迹,常常让人忘记这里是西西里,所见所听的总是离不开希腊、阿拉伯、罗马、诺曼等字眼。西西里是个奇妙的“混搭”。

诺曼国王罗杰一定想不到,他在12世纪建造的帕拉蒂娜教堂(Palatina)会在800多年后成为巴勒莫最精彩的一处景点。这座属于他私人的小教堂体现了诺曼统治时期风行于西西里的综合建筑风格,古老的罗马圆柱支撑着它那罗马风格的内景,摩尔式的木制拱形天顶由阿拉伯风格的镶嵌图案装饰。木制天顶的装饰图案精美而复杂,反映了阿拉伯人当时的衣食住行,艺术价值类似于我们的《清明上河图》。巴勒莫主教堂在我到西西里的第一晚,在去酒店的路上就远远地看见。

白天走进主教堂才发现建筑的石材是蜜色的,它1184年动工,是一座堪称记载了诺曼历史的纪念物。18世纪,教堂内部重新装饰,但外部还保留了那风格独具的综合:大门是加泰罗尼亚风格与哥特式风格的混合,奢华的15世纪作品。对于教堂,作为无神论者的我似乎只能停留在对建筑规模和装饰细节的观察上,即使带着虔诚的心情走进去,在牧师的祷告声中神情肃穆,但终究还是和上帝有遥远的距离。

第三座教堂孟瑞尔(Monreal)是一座城堡式的庞大建筑群,和巴勒莫主教堂算是同一时期的建筑和风格,但是距离巴勒莫市区大约有1个小时的路程。

由于孟瑞尔是独处于一座山上的小镇中,脱离了城市的嘈杂和破败,尤其显得威严和耐看。庞大的花园和长长的阿拉伯式回廊都是别的教堂所没有的,外墙壁上采集于火山岩的黑色条石和它城堡式的规模也让我联想起宗教的权势和多民族的融合。

在黑帮的地盘

“黑手党”一词最早起源于意大利,黑手党的英文“Mafia”在原本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指“逃难地”。这个名词被借用来指一班在西西里岛居住的中年男子的松散组合。当时的西西里岛被突厥人及诺曼人占领,他们组织起来,原先是要保护家人,免受这些侵略者的骚扰。后来,这班人演变成为一班为了复仇而私自执行法律的人,并进而演变成为犯罪组织。在当地,成为黑手党的成员是一种光荣,会被称为“Mafioso”,意思就是“Man of honour”(君子)。他们会成为黑手党的起源并不算长久:他们与中世纪的秘密组织无关。事实上,黑手党的兴起与19世纪后期意大利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主要聚集于西西里当地富翁人家集中的深绿海岸地带。在以巴勒莫郊外那些田园牧歌般的柑橘林与柠檬林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出口企业之间。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一个岛屿,在历史上曾有多个种族的征服者来到过这里,希腊人、罗马帝国、拜占庭、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多年来由于有着不同血统和身体形态的种族相融合,西西里人民成为了一个多样化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所特有的方言与文化,刺绣、绘画、傀儡戏以及一些特殊的宗教节日,形成了地域特色浓郁的西西里文化。而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成为了黑手党的诞生地,确实有着其必然之处。巴勒莫是这座有些世风日下的岛屿的核心(在意大利统治阶级看来),它的权力和资本都集中在此处,并且正是在这些橘林间,在这片土地上,黑手党发展了它的手段:有偿保护,谋杀,领地统治以及帮派合作。所以,循序渐进地,黑手党开始宣称其作为地方政府施政工具的地位。合作关系与有偿保护在黑手党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是普遍存在的。黑手党需要土地所有者,但是同样地,土地所有者也需要黑手党。地方政府也常常串通在这种关系之间。黑手党如同雇主,支配着在这片土地上为其工作的人们,因此,他们的势力,连同那些源自柑橘园的国际贸易,便蒸蒸日上地成长起来了。

西西里人十分重视“根”的概念,他们对家乡

充满了激情与热爱,一切的传统核心就是家庭,他们坚定的认为家庭成员就应该亲密无间的生活在一起,单枪匹马的行事风格是不可思议的于是,以家庭为基础,黑手党诞生了被誉为现代黑帮始祖的费尔罗家族,就是起源于西西里岛,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费尔罗家族是“伟大的、不朽的、敢作敢当的”,是黑手党的图腾象征,也代表着现代黑帮所能达到的巅峰不论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国家或是地区,都没有像费尔罗家族这样的伟大存在,他们是货真价实的黑帮神话。

西西里岛是意大利的自治区,但是黑手党的存在,却使得这座岛上有两个政府,两套行为准则和执法系统,一个是合法政府,另一个则是影子政府。影子政府在西西里岛社会各处所挥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论是经济、政治他们都可以插手其中,并通过暴力来维持其权力。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西西里岛一个美丽却充满着罪恶的地方。西西里岛上有一个著名的旅游圣地,那就是小镇陶尔迷。这座小镇一面是悬崖,一面临大海,城市建筑全都建在层层山石之上,形成了一种上接青天,下临大海的独特景观。陶尔迷是一个纯靠旅游业为生的小镇,著名的火山和海滨浴场,再加上一个万人小镇就拥有的上百间旅馆,一年四季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美丽的风景和口味极佳的海鲜,是陶尔迷人的骄傲,但对于一些特殊的陶尔迷人,这里最让他们感觉到敬畏的,却是镇中最高山峰上的那座庄园,这座庄园是费尔罗家族的大本营。费尔罗家族所在的这座山峰,是远古时代一次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现在整座山峰都是费尔罗家族的私产,家族嫡系子弟加上组织的一些成员,以及负责各种工作的佣人,使得生活在这座庄园中的人高达五百余人。可以说,费尔罗家族的庄园虽然位于陶尔迷,却是游离于陶尔迷之外的一个独立王国。

以西西里黑手党为原型,美籍意大利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作品《教父》,对黑帮进行了空前绝后的揭露。在他的笔下,黑手党的首领拥有难以想象的财富,可以随意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深陷各种阴谋杀戮之中,有魔幻般的传奇人生。书中的原形不知是谁,故事的真假也未可知。不过,现在的意大利西西里岛,真有这么一个黑手党“教父”,他的名字叫贝尔纳多普洛文扎诺。

电影《教父》真实写照,15岁男孩112枪打下“根基”

普洛文扎诺1933年出生在西西里岛一个名为科莱奥内的又脏又穷的小镇上,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10岁那年,普洛文扎诺由于学习成绩奇差,并常遭人欺负,无奈之下退了学,开始在社会上游荡。13岁时,他经一帮“哥们儿”推荐,加入了黑手党,效忠于黑帮大佬利焦。当时的普洛文扎诺又矮又胖,沉默寡言且行动迟缓。但是,他却深得“老大”的赏识。利焦形容他“长着个猪脑袋,但开枪的时候却准得像天使”。利焦是当时科莱奥内小镇黑手党头子迈克尔的助手。几年后,欲望无边的利焦开始谋划篡权1948年6月的一个夜晚,112发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泻在一辆高级轿车上,车中人身中76颗子弹,他就是迈克尔。制造这起骇人听闻谋杀案的就是黑手党“新星”普洛文扎诺和他的同伙托托里纳。当时,普洛文扎诺仅15岁。在暗杀行动中,他负责开枪射击。经过这次成功的暗杀行动,普洛文扎诺成了利焦的得力干将。利焦的野心越来越大,又开始觊觎全西西里岛黑手党的霸主地位。但这次,他没有算计过对手,后来反遭对手的算计而被捕入狱。利焦入狱后,从狱中传出口信,让普洛文扎诺接替他的位子。但最终,这一位子被实力更胜一筹的里纳获得。心狠手辣的里纳发动了一次黑手党家族战争,清除了800多个异己,建立起了绝对的权威。到了1991年,里纳不仅已是意大利黑手党的“最高领袖”,还成了整个黑手党世界的最高代表,可以对全世界的黑手党组织发号施令。取得“至高无上”地位的里纳,居然公开向意大利政府宣战。1992年,他派人暗杀了两名反黑高级法官,从而惹怒了意政府,遭到围剿。1993年,里纳被缉捕归案。“教父”大权落入普洛文扎诺手中。

夏天开始了,我们要去哪里?

我早就说了布拉格和西西里没有联系,只是一种行走的途径而已。去到你向往的地方,以延长美好的时光,这便是在晴朗的日子里,有多远就走多远的目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