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精选(九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第1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比较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为东西方戏剧文学巨匠,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本文拟从创作方法、主题思想、悲剧彻底性、戏剧结构和叙事风格五个方面,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二者之间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一、创作方法

同为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迥异于《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莎士比亚秉承文学表现生活、改良社会的宗旨,用巨大的勇气直逼沉痛的社会现实,严格遵从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生活,通过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行为以及为此付出的悲壮努力,严厉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赞扬了罗、朱二人勇敢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这种思想映射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渴望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婚姻的强烈愿望。尽管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但与封建庄园经济相比,力量还比较弱小,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伦理制度,罗、朱二人为爱牺牲的悲剧结局证明了这一点。莎士比亚通过戏剧文学如实把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艰难崛起的过程揭示出来了。这既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诞生的现实土壤,也是其思想深度的所在。与此相对,《牡丹亭》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反应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描写杜丽娘因情感梦、因梦而病、因病而死这样一个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凄凉爱情故事,强烈谴责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和罪恶,歌颂了柳、杜二人追求自由爱情的巨大勇气,张扬了以情反理和个性解放的时代主张。在当时程朱理学压得女性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柳、杜二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和渴望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由于当时统治阶级实行严厉的思想高压政策,作家的言论自由相当有限,汤显祖只能以这一虚拟安全的浪漫主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诉求。汤显祖以“情”为主题,通过“梦”的形式描绘了一个烂漫奇幻的意境,让柳、杜二人离经叛道的惊人举动反衬现实礼教制度的丑恶,以此达到文学反映现实的目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创作方法虽不一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描写现实,反映生活,二者可谓殊途同归。

二、主题思想

虽同为爱情悲剧,但二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有所不同。莎士比亚生活在伊丽莎白时代,当时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主张肯定的人的自我价值,提倡人的民主自由,倡导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作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以一种欣赏的笔触热情赞扬罗朱二人为了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迎难而上,努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而《牡丹亭》的主题思想较之,显得更为宽泛,涵蕴度更大。作者在《牡丹亭》中通过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口道出全文主题,即“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旗帜鲜明地张扬爱情婚姻自由自主,提倡人的个性解放,鞭挞了虚伪至极、惨无人道的程朱理学。汤显祖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的晚明社会,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高扬“情”的主题,肯定世俗人的正常的七情六欲,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这两部戏剧传达出来的思想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直至今天,它们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或许正是因为汤显祖、莎士比亚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他们的思想才能够超越时空,永不退色,具有永恒的意义。由此才确立二者在中西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三、悲剧彻底性

虽都被冠以“爱情悲剧”的称谓,但二者在悲剧表现程度上存在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将罗、朱二人的爱情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蒙太古和凯普莱特是由来已久的宿敌,作者罗、朱二人的爱情放在这两个巨族上,就等于给他们的爱情披上了一层阴郁的阴影。在当时,婚姻还处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阶段,青年男女还无法在爱情婚姻上做到自由自主。剧情一开始,罗、朱二人就采取了激烈的大胆行动,伴随着他们爱情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爱情道路日趋坎坷。他们的行为越前卫,遇到的压力也就愈大。事实也确实如此。罗、朱二人在夯实爱情基础后,他们一如既往地延续最初的坚定,从始至终他们的行动一直都非常果敢激烈,他们的悲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最终以二人的毁灭结束了两家的恩怨。他们为了爱情而采取的行为是激烈的,他们的爱情悲剧是惨烈的彻底的悲壮的,对现实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强的,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而《牡丹亭》的爱情悲剧是虎头蛇尾。由于作者知道,自由爱情婚姻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于是作者设计柳、杜二人在梦中私自结合实现,柳杜二人的行为在当时骇人听闻的,这也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礼教制度对女性思想禁锢之深。梦中的结合毕竟是虚幻的,作者又让柳、杜的爱情回到现实。可是一旦回到现实,柳、杜二人的爱情就遭遇了无法逃避的巨大困难。由于作者受所处时代的局限,柳、杜爱情只能以御赐团圆的方式结束。作者本想借柳、杜大胆追求爱情婚姻的越位举动来批判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制定的伦理道德制度,却最终又借皇帝之手来解决柳、杜二人的爱情困局。这种调和折中的解决方案显示了作者思想的妥协。这样,作者借柳、杜爱情来批判现实的力量便大打折扣。尽管柳、杜二人爱情是经过生死之后才获得认可的,他们的爱情是用巨大牺牲换来的,显得异常悲壮,但最终还是借助皇帝的调和来实现。所以他们的悲剧是不彻底的,批判力度也削弱了。

第2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双关语 翻译

皇皇三十七部戏剧,两部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超级大文豪莎士比亚给全人类留下的一笔文化遗产。他作品中的那些精彩绝伦的双关,具有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对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等起着重要作用。尝鼎一脔,笔者将选取《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中的两个典型例句,对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做一初步探讨。

一、双关及其分类

英语修辞格pun也称paronomasia,来自拉丁语paronomazein一词,意为“以不同的名称称呼”。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给pun下的定义是:pun, also play on words--n, 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words with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利用有两层含义的词或同音异义词的]双关语,语义双关的俏皮话。范仲淹在《赋林衡鉴・序》中提到:“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下的定义为: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express one meaning on the surface while hiding another.)

英语双关大致可以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两种不同的形式。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来构成的双关。例如:

He drove his expensive car into a tree and found out how the Mercedes bends.

这句话巧妙地将Mercedes Benz(奔驰车)中的Benz,故意改写成谐音的bends,构成双关,充满戏谑调侃之意,但又不至于让人感觉到讽刺和挖苦:他把自己的豪车撞到树上,终于明白奔驰车(Mercedes)是怎样撞弯(bends)的了。

2.词义双关。词义双关是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构成的双关。例如:

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

大使是诚实的人,但为了本国利益不得不在国外撒谎(或居住)。

英语lie除了“居住、驻扎”外,还有“说谎”之意,在这个语境下,一语中的的说明了大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汉译例析

双关是莎士比亚每剧必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在他的全部剧本,长诗和十四行诗中,运用得最多的则首推这部《罗密欧与朱丽叶》。据保守的统计,莎士比亚在该剧中运用双关谐语至少有175个。这些双关经他的精心安排,对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间的关系、展示时代风貌、预示人物的命运和全剧的结局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剧中的双关语可谓俯拾皆是,这里仅以该剧中的一些经典名句为例,结合朱生豪、梁实秋的译本来逐一进行探讨。

1.谐音双关的翻译。如前所述,利用词的同音或谐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莎士比亚是个双关大师,本剧开场就是一个经典的谐音双关:

Sampson: Gregory, o` my word, we`ll not carry coals.

Gregory: No, for then we should be colliers.

Sampson: I mean, an we be in choler,we`ll draw.

Gregory: Ay, while you live, draw your neck out o` the collar.

这是本剧开篇凯普莱特(Capulet)家(即朱丽叶家)两个仆人在市场上的对白,其中collier,choler和collar读音基本相同,连续构成双关。很明显,Gregory用的collier.是顺着Sampson所言carry coals而来的,根据梁实秋的注解,carry coals(搬煤)俗谓“忍辱”之意,在各项劳役中,搬煤是最下贱的工作。怪不得Gregory坚决不同意做colliers(即coalman,搬煤工)了,这就引出了谐音双关的第一个谐音词。而Sampson似乎担心Gregory不明白他的本意,干脆把话挑明:只要有人惹毛了他们(be in choler,),他们就会动刀子(draw)。Gregory继续发话:要是真打起来,别做缩头乌龟,要把脖子从领口(collar)抽出来,随时准备战斗!短短四句对白,莎士比亚创造了三个谐音双关词,不愧为双关大师。而且通过双关语的表达,两大家族中刻骨的仇恨和剑拔弩张的关系,已经展露无遗,也为矛盾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吊足了观众和读者的胃口。

翻译家朱生豪开篇采用比喻的说法“让人家当做苦力一样欺侮”,把本轮对话中的collier的两层意思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个充满智慧的方法。在语音层面上,为了照顾collier和choler的谐音,朱生豪把第一个draw译为“动武”,我们有理由相信朱生豪意在押韵――押的是“欺辱”和“动武”的尾韵“u”。而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在翻译collier所在的第一轮对话中,仅仅译出第一层基本含义,“我们不能给人搬煤”和“不能,因为那么我们就成了煤黑子啦。”而第二层含义则采用的是加注的方法(见上述梁氏注解),虽然没有做到在形式上完全对等,但是他的注解对于初读英文版的读者理解这个绝妙的双关是非常有帮助的。可见,翻译谐音双关时,舍弃音的层面(至多在韵脚上注意遣词),放弃形似;保留义的部分,追求神似,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2.词义双关的翻译。词义双关是利用相同的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表达出说话者的双重意义。《罗》中这种双关语也很多,要译好这些双关语,要准确理解其包含的表层以及深层意思。例如:

Romeo:Courage, man; the hurt cannot be much.

Mercutio:No, `tis not so deep as a well, nor so wide as a church door: but `tis enough,

twill serve: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

提伯尔特在大街上挑衅罗密欧,虽然罗密欧本人由于朱丽叶的缘故,爱屋及乌,就极力忍让,“我爱你之深是你所不能想象的,除非你知道了我爱你的理由”,所以一直退让妥协。但是罗密欧的好友,勇敢的茂丘西奥不愿屈服于提伯尔特的,与提伯尔特格斗。打斗中,提伯尔特用剑刺伤了茂丘西奥。茂丘西奥受到致命的剑伤,生命临近终点,还不忘说一句幽默的双关。这句话中grave是个关键词,它具有名词“坟墓”(hole dug for corpse).和形容词“严肃的”(serious)的双层语义。所以可以理解为:我要死了,我也将成为一个严肃的人,不会再开玩笑了。而实际上,serious也具有双重意义:“严肃的”和“严重的”。受到致命的剑伤,可不是很严重吗?在这里又进一步构成双关,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一句双关,不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茂丘西奥幽默、诙谐、视死如归的人物形象,更深刻的体现了莎士比亚天才的遣词造句能力!

这句话的处理,朱氏译为“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梁氏译为“你明天再打听我,你会发现我己经在坟墓里了”。但深层意义“严肃的”则丧失殆尽。整句话很遗憾的只做到了一半的忠实,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大概只能采用变通的加注的方式,才能勉强把意思说清楚吧:明天你来找我,我己经躺在坟墓里,再也不能和你们开玩笑了。

三、结语

或严肃,或轻松,或义正词严,或插科打诨,莎士比亚式双关语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用一个词表达一表一里两层不同的意思。 要译好这句双关语,我们或许可以采用朱生豪的比喻法,即把双关的深层意义当做本体传达出来或者采用梁实秋的加注法,即当只能传达出一种含义时,另外一层在注解中详细说明,或者用变通的方法,把本应该在注解中说明的内容,采用从句的方式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树德等.英语修辞简明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生豪译.莎士经亚全集(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第3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一、依据文本,设计导学问题

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语文学习,当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便会自主学习语文,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多媒体网络技术走入了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讲解小说、唐诗宋词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更生动地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盛宴。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将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它的格调就像夜曲一样悠扬轻柔,在诗中作者追求浪漫以及喜欢自由的性情与康桥悠然恬静的风光浑然一体。本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便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真心情和康桥的美。针对这个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想象诗歌中有哪些景?

2.作者在康桥上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诗歌如何巧妙地将景与人有机融为一体的?

根据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放映康桥的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尽情地想象康桥的风光和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情感。

二、依据差异,设计导思问题

问题教学法必须考虑到各种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理解力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游戏的角度提问题,游戏的娱乐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先要了解他们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设计具体方案来提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例如:有些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他们一直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纠正他们解题思路的错误,这样便可以完善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那些基础的问题往往满足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系数高的问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提高。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如何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散思维,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例如两家门第相当,私下勾心斗角累世的宿怨使得他们在一起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剧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罗密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她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贤淑少女。她对罗密欧的爱让她变得勇敢,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抛弃了少女的矜持,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是一个追求自由,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新时代资产阶级女性。在对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设计的问题: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学生在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后便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独特的见解。

第4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教学功能;综合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项目。

英语文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文本资料,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兼比较文学系主任詹姆斯·安格尔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灵魂”,并给他带来“终生的(审美)愉悦”。(2008:6)然而,文学教育的效果一时不那么明显,因此往往被一些短视和功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在扩招带来的激烈竞争下,在高等教育长期与市场脱节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象牙塔中的很多大学生开始重技能轻人文,热衷于追求四六级、口译或BEC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文学经典在他们看来成了没有“钱途”的鸡肋。不少高校一再压缩文学课的课时,无法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有些教师授课时空有激情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文学教育逐渐式微,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一些文学课教师在感到忧心焦虑的同时,开始求助于名著改编影视这种现代化手段来挽回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的确,电影观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我院的刘仪华教授关于英美文学必修课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表示对此有浓厚兴趣。(2008:138)而笔者2008年对于选修英美女作家与作品这门课的222位学生所做的调查中,高达88%的学生最欢迎这种方式。(2010:127)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学生避重就轻,怕苦畏难,在细读文本领略文字的美和对经典进行“快餐式”消费之间选择了后者,但也有学生在欣赏完电影后自觉找到原著来读,甚至把它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立题。“一部成功的电影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甚至使其成为文化热点”,(王松林、李洪琴,2003:24)现在的“90后”大学生疯狂追捧的《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正是典型的范例。当上一部电影留下一个悬念,观众如果等不及在续集中看“下回分解”,就会去找原著揭秘。在正式的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前,网上已经流传了很多“哈迷”和“暮迷”自愿分享的译文,可见只要有兴趣的驱使,貌似很难的文学作品也不见得就啃不下去。

对于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来说,电影是他们苦心孤诣引导学生重新接受文学经典的“垫脚石”,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然而笔者认为应该从基础英语的教学开始,更充分地发挥电影的功能。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大一大二是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的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然而教师往往发现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言之无物,头脑空洞。到了大三大四的高级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之类专业知识,教师这时又发现学生理解经典名著有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名著改编电影正好可以解决两个阶段脱节的问题。系统充分地利用电影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语音课上,教师往往以学生的发音标准化为己任,其实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达到交际的目的才是最主要的。学生如果只是接受英式或美式的标准发音,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地域和阶层的人群发音的理解。日本人、印度人、俄国人、阿拉伯人说起英语常常会带有本民族语言的口音,而他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也没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不同的人群也会因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带有不同的发音。因此,很多接受标准化发音训练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听起千差万别的发音时觉得无所适从,而他们说英语时,得到的评价常常是标准而没有特点。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说话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然后举行小组配音比赛,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如果只是发音标准无懈可击,而在需要交流的时候无话可说,那也只能沦为学舌鹦鹉而已。在口语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往往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教师提供的一些抽象的话题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诱导他们表达的欲望。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可以给他们增加不少鲜活的话题,让他们热衷于讨论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训练他们用翔实的材料去充实自己的观点,用严密的逻辑去反驳他人的观点。

听力上的问题未必完全是技巧性的,有时是文化性的。笔者在教授听说教程的时候发现:即使词汇和语音没有任何障碍,学生也不能理解一个简单句子的含义,原因就在于文化背景的隔阂。书上讲到韩国民族信佛教的家庭和信基督教的家庭对圣诞节的接受大相径庭,前者根本不承认这个节日的存在,后者则用传统的韩国食物庆祝。学生对这段听力很难理解,因为我国缺少基督教氛围,圣诞节只是一个商业化的噱头。在欣赏了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圣诞颂歌》这部影片后,他们对圣诞精神有了具体的认知,也明确意识到这个西方节日的宗教属性。

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很少会用到曾经阅读的内容。他们常常读归读,写归写,把两者完全分裂开来。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是碰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单词和词组的使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却一带而过。这样下来,学生对读过的文章内容没有印象,记忆里只剩下单词和例句,写作的时候也联想不到课本里现成的引言和实例。然而,很多学生却往往对很久以前观看过的某个电影片段记忆犹新,在作文中也经常引用。笔者建议用电影作为学生写作的资料库,给他们提供不竭的鲜活材料。

蒋静仪主编的《阅读教程》第一第二册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Reading Salon,推介两本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比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推荐的是《简·爱》,而此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关于这部小说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内容,但一般对童年简·爱同情怜悯,而对成年简·爱赞赏钦佩,并没有关注两者间的有机联系。笔者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时重点思考简·爱的童年对她成年后的性格的影响。在写作观后感的时候,很多同学发现了简·爱年幼时她的舅母一家对她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虐待和她后来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和传统礼仪的束缚勇敢地向罗切斯特表白爱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从小就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成长,简·爱对爱的渴望才如此不顾一切。

到了高级英语学习阶段,英美文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上涉及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教师限于课时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因此只能走马观花。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感性的认知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印象,而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两三个小时中,学生就能领略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授“英美女作家和作品”这门选修课时,笔者在课上穿插了诸如《诺桑觉寺》《时时刻刻》《奥兰多》等名著改编电影的欣赏和讨论,让他们见识到除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他们熟知的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次著名”的文学经典也值得研究。每一部电影笔者都会给学生提示关键点——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所讽刺的哥特式文风在电影中的呈现,《时时刻刻》中三代女性对命运的反思和生死的抉择,《奥兰多》中所表现的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让他们边观看边思考,而不只是耽于视听享受。

电影改编有三种类型,一是移植型,即电影尽量忠于原著;二是再解释型,即电影对原著进行个性化的解释甚至评论;三是模仿型或再构思型,即电影对原著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进行别出心裁的彻底改写或模仿和讽仿。(王松林、李洪琴,2003:22)比如1968年版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布景和服装符合16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特点,男女主角的年龄也都接近原著,就是经典的移植型。1996年巴兹·鲁赫曼导演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虽然沿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却让罗密欧与朱丽叶穿越到了当代时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维罗纳海滩,他们家的世仇也成了两个对立帮派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导致的械斗和枪战,这属于再解释型。1961年的歌舞片《西城故事》借用莎翁原著的基本架构,却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名字换成了托尼和玛利亚,台词也换成了现代语言,并通过歌舞去呈现,是再构思型的杰出代表。与第一种相比,第二种和第三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更适合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

自2007年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所指导学生通常只涉猎过古典文学。笔者通常建议他们比较影视改编和经典名著在人物、场景、情节等方面的异同,然后再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每年都会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舞台,除了传统文学经典(如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的作品)之外,还有现当代的得奖作品(如获诺贝尔奖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和获布克奖的拜厄特的《占有》)或畅销作品(如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邝丽莎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学生可以选择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也可以选择现当代的热门作品的翻拍,以便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找到一个新鲜独特的切入点。迄今为止,笔者指导学生撰写了《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其2005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小说〈名利场〉与其2004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比较1961年的〈西城故事〉和1996年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被隐藏的文本——比较拜厄特1990年的小说〈占有〉和2002年的电影改编》《成功乃失败之母——比较2002年电影版〈认真的重要性〉和1895年的原著剧本》和《从小女孩到大女人——比较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与2010年蒂姆·伯顿的电影改编》共6篇毕业论文,学生在比较之后往往会发现:虽然影视有原著所不及的感官冲击力,但是由于时间所限,必然在大量删改中损失原著的广度和深度,有时导演还会为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牺牲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基础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不啻为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灵丹妙药;在高级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依然是学生亲近名著的有效手段,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04).

[2] 刘仪华.名著改编影视与外语研究性学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J].电影文学,2008(18).

[3] 黄立丰.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文学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第5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语文教学、心理导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l1)05—0063-02现代的健康概念是:一个人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整个社会呈多变多元状态,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要达到这些目标,都与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调查,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甚至产生危害自身或社会的种种问题,如自杀。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 。在青年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 。

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这些过早失去自己宝贵生命的孩子中有升不了重点中学而自杀的,有高考落榜而自杀的,有因失恋而自杀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做一下检讨,我们是否教会了学生做人,教会了学生生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确立了语文教学“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意思是说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人文性。我们看到,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文章中,作者自杀、作品人物自杀的内容有十多处。例如,作者自杀的有我国第一个自杀的作家屈原,《茶馆》的作者老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海子,《花未眠》的作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墙上的斑点》的作者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项链》的作者法国作家莫泊桑等等。作品中人物自杀的有《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等等 。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忽视这一内容。因为了解作者,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但是,如果老师在讲述背景或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未能正确引导,势必使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时产生迷惑甚至错误的思想。所以,语文老师必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注意对自杀这一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引导。

诚然,很多著名作家都是自杀的,但我们应当让学生知道,这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和作家所属国家的文化心理、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作家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为了正义不惜以死抗争。屈原眼见楚国被昏君和奸佞之臣统治,救国无望,又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于是自沉汨罗。老舍等一批作家自杀,一方面是对极左路线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另一方面“士可杀不可辱”的儒家文化心理也起了作用。

转贴于

诚然,很多作品人物都自杀,但我们应当让学生知道,这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作家塑造的典型。杜十娘在爱情毁灭之际,没有委曲求全,怒而投身江中,显示其英烈的一面。焦仲卿与刘兰芝,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无法改变封建现实,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选择以死来对抗封建家长专制,以血的代价来换取人们的觉醒。

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的同时,必须加以及时的正确的引导,不能忽视让学生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不管他们为什么自杀,这都是一种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思想,是一种懦夫的行为。要知道尽管海子、顾城、三毛,他们的作品令后人瞩目,但他们对生命的肆意虐灭却遭到人们的鄙视 j。

我们更应当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知道,古今中外更多的作家在厄困面前从未想过放弃,他们选择了用坚强的意志和命运抗争,从而闪烁出生命的光辉。《史记》作者司马迁,因直言受宫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他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活下去。“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青沾衣也。”司马迁的这种忍辱负重、坚持信念的精神正是现在的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的曹雪芹,在突遭巨变,家破人亡,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依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文学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有可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在遭遇涉及“自杀”这种“腐朽”篇章时要正确加以引导,巧妙地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化“腐朽”为神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而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忽视甚至有意躲避心理健康教育,给孩子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严重摧残。这里,稍微举一个古老的例子。《牡丹亭》中的教师陈最良,是个神经麻木的腐儒,自己“从来不晓得个伤春”。面对着正处于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的萌动时期的女弟子,他不仅不知疏导,反而执行起约束她身心的使命来。一听春香说“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他拿起荆条便打,还说什么:“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村丽娘就是在师长对其春青春期性心理的漠视和压抑下,郁郁而终的。这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极端案例 j。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我们应当利用学科优势,给学生,尤其是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上进的文学作品,注重正确导向,我们要让孩子们能在健康的文学熏陶中体味生命的伟大,感悟生存的意义。

第6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遥远的传说

据说“非洲”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柏柏尔部落

柏柏尔人的历史太悠久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太丰富了。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就居住在北非。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北非的历史;没有他们,甚至欧洲的历史也会失色不少,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与欧洲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利比亚、毛里塔尼亚这些如今的地名,就来自柏柏尔人的古代部落(“勒布人”,Lebous)或建立的古代国家的名称,甚至“非洲”这个名称,据说也来自一个叫“阿非利克”(Afarik)的柏柏尔人部落,是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的著作率先用这个名称称呼地中海以南的这个地区的,公元15世纪后,它成了整个这个大陆的名称。

柏柏尔人起源于何时何地?历史学家众说不一。法国早期殖民者大都认为,北非的土著居民分属两支不同的民族: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和占少数的柏柏尔人。这种划分是以两个民族所讲的语言为基础的。中世纪西方史籍把阿拉伯人或西班牙等地的穆斯林统称萨拉森人(Saracens),其实亦指柏柏尔人,因为他们始终讲柏柏尔语,而不是阿拉伯语。而“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是公元7世纪进入北非的阿拉伯人最先使用的,他们把这些居民称做“野蛮人”(Barbaros),后演化为柏柏尔人(Berbers)。

据史料和北非史学家的观点:目前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人口几乎全都是柏柏尔人构成的,但人们笼统地称他们为“阿拉伯人”。实际上柏柏尔地区还包括利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等国,覆盖了从埃及到大西洋在内的整个“白非洲地区”。虽然柏柏尔地区如此广阔,但柏柏尔人之间的共同本质超越了地区差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具有深刻的同一性。

从腓尼基人说起,在强者身边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尽管早在公元前10世纪后,柏柏尔人就在北非建立过好几个古代王朝,但他们在历史上真正彰显,却是与大名鼎鼎的腓尼基人联系在一起的。腓尼基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海边国家,由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城邦组成,位于今叙利亚和黎巴嫩境内。直到公元前1250年,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地区一直以航海家和商人而闻名。公元前1200年左右,腓尼基人常遭“海上民族”入侵,这些“海上民族”很可能就是柏柏尔人。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势力向北非地区拓展,在当地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其中最著名也最强大的就是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建立的殖民地城邦――迦太基,公元前6世纪之后,迦太基成为地中海上一个政权中心。而当时的柏柏尔人作为土著部族,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迦太基时期,柏柏尔人与罗马发生了大规模的联系。

罗马化时期 兴也柏柏尔 衰也柏柏尔

在古罗马历史上,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中期的一百年间,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占有重要地位。最终获胜的罗马军队占领了迦太基,相继在北非地区设立若干行省进行统治。柏柏尔人在迦太基政权与罗马角逐中纵横捭阖、转换腾挪,表现了高超的外交艺术,获得了民族的生存。柏柏尔人联合罗马人沉重打击了迦太基政权。可以说,柏柏尔人在迦太基和罗马两大国的兴衰转换关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没有柏柏尔人协助罗马人,也许人们崇敬的就不是罗马的恺撒大帝,而是迦太基的著名统帅汉尼拔了。公元40年起,柏柏尔社会开始步入罗马化时期,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柏柏尔民族反抗罗马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并以其骁勇的骑兵而著称。在罗马人统治的几个世纪里,柏柏尔人的起义连绵不断。可以说,柏柏尔人的持续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在罗马时代,柏柏尔人曾有着自己的伟大人物:有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学家萨鲁斯特,著有《朱古达战争》一书。有公元1世纪的著名作家弗朗体诺,今存有他的《论战略》和《论罗马城水道》两部著作。有一批有影响的基督教学者,特别是罗马帝国末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约354年~430年),他以新柏拉图主义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将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还提出“神国学”,其说教为中古欧洲天主教会的教权至上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迄今,北非一些阿拉伯国家还在举办研讨奥古斯丁思想的国际性学术活动。还有大名鼎鼎的古毛里塔尼亚的国王朱巴二世(公元前约30年),以及维克多教皇,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语的非洲作家”,作为一个非洲人,他不但当上了罗马主教,而且还做了教皇。当然柏柏尔人中也不乏登上古罗马皇帝宝座的人。公元193年,一个生于北非莱普提的柏柏尔人塞维鲁登上了帝国的宝座。塞维鲁在位期间强化罗马中央集权,东征西战,打到高卢(今法国一带)和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一带),横扫两河流域。

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差一点改变了欧洲历史和阿拉伯帝国历史

当人们寻找柏柏尔人的历史踪迹时,就会看到,柏柏尔人在其居住的土地内外演绎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429年,古日耳曼人的汪达尔部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向东推进,经过十年征战,占领了罗马北非行省大部,于439年建立了汪达尔王国,汪达尔王国统治不到百年,柏柏尔人避其锋芒,免遭劫难。6世纪,异军突起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征服了汪达尔人,柏柏尔人度过一段与拜占庭帝国共存的岁月。公元7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封建帝国兴起,到8世纪中期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柏柏尔人居住的北非地区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公元732年,在今法国境内的普瓦提埃,发生了一场决定着欧洲命运的战役。法兰克王国宰相查理・马特率军打败了从北非渡直布罗陀海峡、征服西班牙后继续北上的阿拉伯军队,将阿拉伯人阻挡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南,避免了欧洲内地陷于“异教徒”之手。柏柏尔学者认为,欧洲人当时实际上是在与归属在阿拉伯人麾下的柏柏尔人交战。柏柏尔人差一点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而当时空转换到奥斯曼帝国崛起、并于16世纪初已成为继阿拉伯帝国之后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时,北非地区又沦为奥斯曼帝国的辖地行省。17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国势转弱,其后逐渐被西方列强击溃,1830年,法国人开始入侵北非的远征,揭开对北非的殖民化时期。

无论是在罗马帝国、汪达尔王国、拜占庭帝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外部势力的实际控制力主要还是在北非的沿海地区,柏柏尔人在内地和山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695年,阿拉伯军队夺取了迦太基。柏柏尔人曾在一位女王领导下为抗交人头税进行过英勇的斗争。739年,柏柏尔人把阿拉伯人从整个摩洛哥一直驱赶到突尼斯。9世纪初,由于柏柏尔人起义不断,马格里布地区(当时指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一度脱离了阿拉伯帝国控制,成立了许多独立的国家。10世纪初,伊斯兰什叶派在北非建立了法蒂玛王朝,该王朝是通过柏柏尔人任总督统治马格里布地区的。11世纪中叶后,在北非相继出现过几个柏柏尔人的封建王朝。但柏柏尔地区就在与阿拉伯人纠葛缠绕中开始了不可避免的伊斯兰化过程。直到11世纪后,柏柏尔人建立的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逐步改善,并最终承认了阿拉伯帝国的宗。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和统治时期,柏柏尔人也未停止反抗。20世纪20年代摩洛哥里夫山区人民爆发反抗西班牙和法国殖民侵略的起义,并建立了著名的里夫共和国。里夫人就是摩洛哥的柏柏尔人部落。

北非多元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马格里布地区及整个环地中海区域不同民族、文化、政治、宗教相互交融、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柏柏尔民族与文化已经成为地区多元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天的柏柏尔人生活在北非各个国家,占有相当的比例。阿尔及利亚的柏柏尔人主要聚集在东北部的卡比里亚山区,占到阿人口的20%。柏柏尔人生活在地区民族的大家庭中,十分注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柏柏尔语被提升享有国语地位后,受到了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欢迎,对促进地区多元文化发展和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柏尔人

在阿拉伯人进入北非以前,柏柏尔人是那里的主要居民。“柏柏尔”是阿拉伯人对他们的称呼,意为“蛮族”、“异教徒”,后来音译演化为今天的名称。

阿拉伯人同化了大部分柏柏尔人,少部分柏柏尔人逃到了沙漠地带或山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习俗。柏柏尔人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家,是北非的民族集团之一,约有870多万人(1978,统计资料不一)。

定居的柏柏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各种麦类、葡萄、油橄榄、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治理农田和园圃的技艺。游牧及半游牧的柏柏尔人生活在草原或农业区边缘,主要饲养牛、羊、骆驼、马、驴、骡。在柏柏尔人的父系大家族社会中,妇女主持家务。在柏柏尔人居住的村庄中,由长者组成长老会管理。几个村庄组成乡,几个乡组成部落,几个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在柏柏尔人妇女的服装上,有时可以见到刻印的部落标记。

石穴里的柏柏尔人

尤今

站在泥褐的山头上,低头俯视,我有难以置信的震惊感。眼前,是一个很大很圆的坑,深约六米而宽达十二米。坑是活的,里面住了许多户柏柏尔人。这个荒芜贫瘠的小村马特马塔,坐落于突尼斯中部。

尽管整个世界都在起着惊天动地的大变化,可是,马特马塔村依然遵循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当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驶进村庄时,呈现在我眼前的,除了山、还是山,山外有山、山中有山。山不高,光秃秃、干巴巴的,看上去,除了沙石、还是沙石。没有屋子、没有人迹,灼热的阳光,寂寂地落在山头上。

然而,一爬上山头,便错愕地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山──它“内有乾坤”。山里散布着一个又一个坑,每个坑,都住着六户至八户柏柏尔人。

我走到山腰,从一条狭窄而隐蔽的地道,进入了其中一个石穴。石穴有个露天的庭院,很宽、很阔,拴着驴子和母牛、养着小鸡和小羊、立着骆驼和骏马。庭院里,有八扉木门,住了八户人家。有的门扉漆成了橙色、有的漆上了蓝色,色泽里原有的那份鲜丽,早已被沧桑的岁月腐蚀得斑斑驳驳,不堪入目。

我鼓起勇气,叩门。开门的,是个老人。穿着格子及地长袍,肩上搭着五彩披巾,颈项挂着项链、耳叶垂着耳环、十指戴着戒指、腕上圈着手镯,全都是银质的,闪闪发亮;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脸、她的颈、她的手、她的胸,全都文了图案。这些图案,和她脸上一圈又一圈的皱纹亲亲密密地纠缠在一块儿,已经分不清是以岁月为根而长出来的、还是以传统为据而画上去的!见我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她二话不说,立刻便开了木门,请我入内。洞穴是长形的,地上铺着自织的彩色地毯,有个面貌俏丽的,拿着一把扇子,坐在一个小炭炉旁边,拼命地为那个小炭炉煽风。四个小小的孩子,着上身,坐在地上,盯着我。地上,有织了一半的小地毯,想必是老妇人的“杰作”──编织地毯是柏柏尔人的拿手本领,迄今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了。

第7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倒装;文化语用因素,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智力干涉

语序的变化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现代汉语以常式句较为多见,语法结构多为“主+谓、定+中、状+中、中+补”,但就言语交际或文学作品等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言,会出现大量具有超常语序的句型,语法学界称之为“变式句”或“倒装句”。而语言学界对句式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静态的语法分析,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比常式句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倒装句的研究应多从动态语用层面挖掘其语用价值。

语言具有民族性,要分析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就必须注重使用语言的民族特征,此特征能充分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而此二者恰是影响语言的语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汉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运用得好坏关系到汉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再现程度。本文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方面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以此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动态角度深入挖掘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汉语文化语用学是以汉语为背景的语用策略原理的研究,汉语文化语用学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做出解释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三”指上述的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的干涉,即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简称“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指多于话面(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现代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文化语用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1 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干涉包含两个方面;非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和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前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上的干涉,后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现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请看下面的对话:

“就是一”她(指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吧,一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鲁迅《祝福》)

上例对话以疑问句发出疑问,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显然在想确认人死后魂灵的存在与否上,状语“究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在祥林嫂心中的重要位,同时也突出了祥林嫂对这一问题回答的迫切性。对方也注意到了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是在“有没有魂灵”上,也能体会到祥林嫂急于想知道这一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所以对方的答句必须紧扣问句,即首先以“有无”做话题,放在了句首,然后再加以陈述,从而以宾语前置的形式突出了双方交际的重要信息,这样安排句式,有利于重要信息的传达,问者祥林嫂的语言语境干涉到了听者对方对言语交际句式的选择,从而使话轮语义重心衔接紧凑,使重要信息突出,这就是语言语境句式运用的影响,从而对句式的选择起到了限制和制约作用,

非语言语境对句式也有限制和制约作用。如上文所举《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段经典的爱情对白,虽然它是外国文学作品,但从汉语翻译的角度来看,其作品翻译后的语言也应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征,这种东方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夜晚等各种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语境,有助于让东方的读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在东方人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自然环境这两种非语言语境的干涉下,翻译后的文学语言首先把状语“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放置句首,把象征纯洁爱情的月亮放在了话语的最前端,借助皎洁的月光把对朱丽叶的爱热情地表达了出来,从而突出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让东方凑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的真挚程度!

2 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伴随物的条件是:物体必须是说话人蓄意准备的、随身或就近的,否则就不是伴随物,而是大自然里的自在物体,属于语境干涉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即研究各倒装句型中声气息符号的参与、面相符号的参与及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主谓倒装如果出现在疑问句中,则往往伴随着疑问的面部表情,并且带有疑问语气。这些面部表情和疑问语气便形成了面部符号和气息符号,如前文所举孙犁《荷花淀》水生嫂所说:“怎么了,你?”当水生嫂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面部表情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和疑问的语气,如果拍摄成影视作品,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水生嫂说这句话时候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

再以定语后置句为例,汉民族文化中有折杨柳送别的传统,如果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一首”作“诗”的后置定语,“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在运用这一定语后置句的时候,以现实物体一首诗和一枝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东方人更深层次地表达含蓄的告别之情和祝福之意,这便是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又如主谓倒装句“万丈光芒地,将出现啊一新生的太阳”和状语后置句“我们坚决保卫和平,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下一代”,说者势必会表现出坚定的语气,声音上会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面部表情会表现出沉稳严肃的表情特征,从而抒发出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这也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如果它们分别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与课堂教学或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还会伴随着诗人、教师或演讲者丰富的身势语,身势语主要为双手张开。举在胸前,或单手伴随阴阳顿挫的语音而忽高忽低、一张一收,从而使朗诵或教态或演讲更加张扬,有助于思想感情的宣泄。同时,这一身势语能极强有力地增强话语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听者的情绪,使说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这就是身势符号的参与。

3 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智力干涉就是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之义的推理过程。智力干涉主要运用于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模式中,听话人在接收到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后,会进行解码,在解码的时候会产生智力干涉,影响话语反馈质量,从而产生复杂的会话含义。在对话中,说话人也是作为听话人而相对存在的,如曹禺《雷雨》中的一段:

(语境:侍萍与周朴园在屋内交谈,气氛十分压抑,周朴团内心充满虚伪地向侍萍询问打听往事。)

鲁侍萍: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话轮一)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

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话轮二)

第8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我们好好地睡了一觉。清晨的窗外,雪山之巅隐入殷红之中,与漫天的流云融成一片,匆匆逝去。我们又该上路了。

我们要去威尼斯。从因斯布鲁克到维罗纳,是从奥地利进入意大利比较直接的路线。列车驶入意大利后,节奏一下子变慢了,每个小站都要停上5分钟。在缓慢的节奏中,意大利的“落魄”缓缓地钻进视野,千万不要懊恼地闭上眼睛,“旧”恰恰是我心目中意大利最美妙的地方。

维罗纳和维琴察是这条路线上非常值得停留的两个城市。世界上最具有悲剧色彩的阳台在维罗纳,是戏剧中罗密欧向朱丽叶求爱的场所。其实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原型发生在锡耶纳,却因为后人阴差阳错地转述变成了维罗纳。而维罗纳人还是建造起一座象征性的阳台,供游客追忆这段因缘。德国近代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or Lipps)提出“建筑美移情说”。我想,当人们走到朱丽叶的阳台下,就仿佛穿梭到时间的当下,见证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建筑物给这种情绪提供了一个媒介。被观望的对象,和观望的人不分彼此;爱情发生的阳台,和期望中爱情发生的场所也不分彼此。善男信女们来到维罗纳,看着那些斑驳的砖头缝,就好像收获了一段时间送来的美妙情缘。

刚下火车,寄存处的意大利爷们儿瞄了我们一眼说,存两个包,收两份钱,十欧。我无奈地走到候车大厅外看了一眼,来来往往的全是大巴和摩托,不知道哪条路才会通往朱丽叶的阳台,喧嚣的尘土之上仿佛全是吆喝声,来吧,来吧。我突然犯了倔脾气,再见了,古城和青色石板,是的,我们不想多付五块钱。

去维琴察主要是想看看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的建筑。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威尼斯旁边这座古老的小城,也不太了解帕拉第奥这位建筑师。帕拉第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一位建筑大师,被誉为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在1570年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文献《建筑四书》(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是后世学习建筑制式的经典范本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都灵、热那亚等,都以各自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小的公国。这个时期带给建筑师一个重要的改变,他们摆脱了工匠的地位,而以艺术家以及城市面貌的塑造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建筑师开始专属地服务于教皇、宫廷或者贵族,他们的劳动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正当威尼斯共和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高度发展时,为了遏制威尼斯对意大利北部的影响,削弱它的制海权,1508年,也正是帕拉第奥出生的那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缔造了一个反威尼斯联盟―康布雷同盟,持续了八年的战争促使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从海陆贸易向农业转变。土地复垦项目加速了运河系统的开凿,促进了经济转型,也随即增加了因收取土地佣金而发家的新兴贵族大兴土木的机会。帕拉第奥作为在威尼托(Veneto)大区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一方面他熟悉威尼托特定的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和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他曾跟随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特里希诺(Gian Giorgio Trissino)到罗马游历,从古罗马建筑上吸取灵感。在帕拉第奥作为一个建筑师的初期,他的老师特里希诺为他争取了大量的建筑项目,令帕拉第奥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后来的学者考察帕拉第奥的建筑,首先会参照《建筑四书》的记载,但也有学者指出,《建筑四书》并不是研究帕拉第奥监督并执行的建筑项目的唯一可靠来源。比如有些实际执行的项目与书里收录的图纸有出入,也有些1570年之前建成的建筑后来经分析并不出自帕拉第奥之手,又或者他不是唯一的设计师。但《建筑四书》无疑揭示了帕拉第奥最主要的建筑思想。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也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建筑图纸,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帕拉第奥一生参与设计或者改建的建筑据估计共有58处,绝大多数都位于维琴察,也有少量的建筑分布于威尼斯、特维索、维罗纳、罗内都等地。

维琴察是帕拉第奥在建筑上的领地。维琴察之于帕拉第奥,就好比佛罗伦萨之于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威尼斯之于珊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罗马之于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都灵之于瓜里诺・瓜里尼(Guarino Guarini)。终其一生,帕拉第奥在维琴察烙上了他的印迹―“帕拉第奥母题”。

帕拉第奥一生的建筑设计主要集中在三个类型上:别墅、府邸和公共建筑。艺术史学家鲁道夫・维特科尔(Rudolf Wittkower)在《人文主义时期的建筑原理》一书中总结了帕拉第奥别墅平面的结构特点,11个别墅平面似乎都来自一个简单的公式,最显而易见的手法在于对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一直坚持对称是一种设计上的理论需要,但在实践中,这种理论很少被套用。而帕拉第奥在他的第一个别墅、位于Lonedo的高蒂别墅(Villa Godi)时就开始坚持某些原则,并且在之后的府邸等各种建筑类型上从未背离过。帕拉第奥对于空间的态度与他的前辈迥然不同,他通过严谨的中轴线对称来强调正面的主导地位,总是在底层平面的中轴线上设一个门廊和大厅,然后让两侧的小房间彼此对应。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帕拉第奥将音乐的和谐理论严格地应用到他的建筑比例上。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就构成了四门高级的数学化的学科。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发现协和音程是由几个小整数的比率决定的。简单地说,“如果两根弦在相同条件下震动,一根弦的长度是另一根的一半,短的那根弦的音调会比长的高一个八度音。如果弦的长度比是2:3,音调的差别会是一个五音度。而在3:4的关系下,音调的差别是一个四度音。于是古希腊音乐系统的基础,八度音、五度音和四度音,可以用级数1:2:3:4表达。这一级数包含了三个单一音程,以及1:2:3和1:2:4两个复合音程,这样的发现让人们相信他们抓住了遍及宇宙的和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看来,和音代表宇宙听得见的标准,对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具有约束力,尤其是对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这类依靠技艺的手工职业,更需要一种理论将它们提升到科学的高度。文艺复兴早期的通才建筑师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就以阿基米德的几何学作为运用基本形状的权威依据,把正方形、圆形和球体这些几何图形加倍或减半,从而得到理想的比例。他提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方面最重要的一个论述:建筑物的美来自于各个部分的合理整合。他声称:“这些数字能造就和谐的音乐使我们的耳朵感到愉快,同样也能愉悦我们的眼睛和精神。”

帕拉第奥无疑紧紧地追随着前辈的足迹。他认为建筑的美“产生于形式”。他给出了关于房间长宽高的一般规则,认为最美的七种长宽比例依次是:圆,正方形,1:2,3:4,2:3,3:5,1:2。除了第三个以外,这些比率都是最简整数比,而文艺复兴的建筑师很少把无理数比用于实践。以早期的高蒂别墅为例,敞廊的长宽比是1:1,后面大厅是24×36尺,大厅两侧的八个房间都是16×24尺,后两者的比例都是2:3,并且因为24尺这一共同的边长,使得各个空间的比例也是相互关联的。在帕拉第奥其他的别墅和府邸里,比例关系有时会应用一些更复杂的数列,但不管是平面还是立面,大都依循了这种从模数发展起来的组织结构,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房间的尺寸都是可以通约的,也因此增加了空间的秩序性。维特科尔曾评述道:“每一个造访过帕拉蒂奥别墅的参观者都会下意识而不是有意识地感觉到其中的几何基调。正是这个基调给了他的建筑一种可信的品质。”

而帕拉第奥区别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手法在于,他喜欢探索不同的类型学符号,而不是朝着一个理想的方向固定前进。比如带浮雕的凯旋门,以及三段式立面上柱式的变化等等。在帕拉第奥的别墅中,他通常设计由波浪形或者线形的台阶引向正面三开间或者五开间的塞利奥式敞廊,在外立面的最上方饰以古希腊式的山墙,在敞廊内侧使用拱顶,这是一种来源于古罗马浴场的建筑形式。他是第一位将古典神庙的外墙对称地应用到私人住宅上的建筑师,或者说他是第一位意识到这种建筑语言换位所造成的象征意义的建筑师。私人建筑是公共建筑的核心,反过来将神庙的外立面嫁接到私人住宅上也是一种向古代习俗的回归。但他并不是单纯地表达对古典建筑的崇拜,而是刻意提升了乡间私人住宅的身份感。在帕拉第奥生前最后一个别墅―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的设计上,四面完全一致的带有宽大宏伟楼梯的古典门厅,是这一作法巅峰的体现。通过帕拉第奥,这种嫁接手法变得广为流传,在美国的银行和政府大楼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帕拉第奥式的痕迹。

在帕拉第奥早期的别墅中,他非常强调正面的景观,而忽略侧面的墙体以及面向花园的墙的修饰。花园是乡村风光的一种延续,但在表现从正面进入别墅的中轴线秩序上,它们并不优先。到了圆厅别墅的时候,他不再需要花园或者延伸建筑体来统一建筑和地块的关系。他简简单单地通过周边的田野就将建筑入口的首要地位确立起来了。尽管后世有评论家认为圆厅别墅过于孤立,但这体现了帕拉第奥对于界定建筑的边界的另一种概念。

在城市里的建筑,既要与众不同,又不能过分违背街道或者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帕拉第奥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体现在他最著名的建筑巴西利卡上,也就是维琴察雷吉纳宫(Palazzo Della Ragione)。雷吉纳宫和旁边的塔楼本来是一个由敞廊相连的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1496年部分坍塌之后,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包括珊索维诺、塞利奥(Sebastiano Serlio)、珊密盖里(Michele Sanmicheli)和罗曼诺(Giulio Romano)都为它的重建提出过建议,但都没能被实现。在帕拉第奥第二次去罗马旅行归来之后,他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了市议会的审议。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教堂格局,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在《建筑四书》中,帕拉第奥讨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巴西利卡”。尽管他根据维特鲁维的描写复原了古代巴西利卡的整体形式,将广场上旧址所在的建筑包围起来,但在建筑语言上,却完全依靠他独特的创造。他并没有修改原来的建筑主体,而是在其外侧重复地运用了塞利奥式开间:在每个开间的正中设置一个严格按照古典比例制作的发卷,两边用独立的爱奥尼克双柱来承担卷脚,并在发卷两侧长方形的上方各开一个圆洞。重复产生力量,不断的重复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连续的开间让建筑的外观显得既坚固又灵活,同时也掩盖了建筑内部结构的不规则。塞利奥对帕拉第奥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帕拉第奥通过阅读塞利奥的《建筑五书》还是直接与他接触而产生的,今天已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帕拉迪奥的巴西利卡具有独立的个性,它在当时赋予了维琴察雄辩与创新的城市形象。

从1550年开始,帕拉第奥的建筑项目扩大到了维罗纳和威尼斯。想必每一位到过威尼斯的人都见过他设计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这座建筑在空间关系的组织上非常讲究,但其与主岛遥相对应的位置也隐喻了帕拉第奥与威尼斯似近实远的关系―他未能取得和维琴察一样的认可。

第9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范文

【关键词】数学文化;新课改;课堂引领

对大多数人而言,数学经常是严肃、正统而难以接近的,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数学平淡、抽象、深奥、难以学习,久而久之,数学与学生之间就成了“我待数学如初恋,数学虐我千百遍”的局面。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数学知识与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历史联系起来,无疑会给这些内容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不会觉得,数学课上只有xyz、ABC以及定理法则等,枯燥无味,其实数学从来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颗明珠的诞生的“传说”!

在历史上提出数学的神灵起源的绝非一人。19世纪德国数学家利奥波德q克罗内克曾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他的都是人类的贡献。”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认为,数学是书吏守护女神尼沙巴的礼物,在巴比伦的数学写字板上,只有当问题解答者在答案结尾处写下“赞美尼沙巴!”时,该问题才算解答完毕。我国古代人认为,数学的创始人是伏羲,人们经常把他描绘为手拿一把矩尺的人。3世纪的数学家刘徽写道:“远古时代,伏羲创造了能与神灵沟通的八卦,发还明了管控六十四卦的九九算法”。

“数学无用论”的想法在现今学生中也是一股主流想法,觉得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数学,以至于讨厌数学课。美国心理学家B.K华尔特说过“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所教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对于源远流长地发展着的数学的三大数学支流,我们要带领学生们不偏不倚的感受它们。第一大支流为算数或代数,是数量科学;第二大支流为几何,是形体科学;第三大支流为应用数学,是将数学转化为解决工程学、物理学和经济学实际问题的手段的科学。前两支自不必说,但第三支的交流就有所欠缺了。其实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已经在与实际联系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像每一章节前的引言,都介绍了本章节内容与实际生活或者其它学科的联系,穿插在课本中的“探究与发现”及“阅读与思考”环节还融入了一些数学史或者数学文化内容,而“信息技术应用”更是与时俱进的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更好的融合。但大多数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多将这些内容交于学生自行处理,甚者直接略过,而我认为这些都是一个启迪学生数学梦的好机会。在韩国首尔某中学的一堂数学课上,在老师正式讲授这堂课的主讲内容之前,一个学生突然起立,大声问道:“老师,学数学有什么用,数学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位数学老师讲述了一个故事:“高速公路的路面是怎样的呢?是拱形,中间高,这样就不会路面积水,但是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高速公却是以‘U’字型中间稍微凹进去,所以在高速公路上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是直行进入弯道的时候,而解决这个设计问题的是一位数学教授!”还是在韩国,一堂讲授“一条直线两侧各有一个点,怎样在此直线上找到一点,使得此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是怎样引出这个问题的呢?他讲到了1996年上映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所在蒙太古家族和朱丽叶所在的凯普莱特家族,两个有世仇的家族,要在两家之间的一条主干道上开银行,两家因为银行位置的问题再次激化矛盾,让我们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第四大支流为无限的科学,这一支流在中学数学中并未涉及太多,但是教师也可以给同学们提及一些,比如: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授予是表彰他们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正是拓扑学这一数学分支帮助他们描述这一相变。“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只有产生了“想要知道,想要了解”的愿望,才会主动的探寻,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不轻言放弃,就算过程是曲折的,也欣然接受,再接再厉。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对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进行了,数学科目特别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要求。我们的数学试题,也可以多一些“文化韵味”,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数学问题。以下是一些例子,统计部分的“以样本估计总体”思想:

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数学九章》中有“米谷粒分”问题:粮仓开仓收粮,粮农送来米1512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16粒内夹谷27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多少石?

而下面这道题又与“等差数列”联系起来: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五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多少尺?

数学首先是因其本身而存在的一个知识体系;其次,它是表达宇宙知识的一种语言。如果你仅仅把它视为传递科学信息的一种工具,那你就看不到数学解除我们头脑束缚的方式;如果你仅仅把它视为智慧的结晶,那你就看不到自然对我们求索“正确”问题的微妙指引。数学是有趣的,如果一位老禅师意味深远的跟你说道“每一张纸都有两个面!”你可以拿“莫比斯环”去和他探讨。数学是美的,大自然里太多的美妙排序遵循着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正如华罗庚教授所说“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问题是教师能否揭示它,展示它。一旦学生感受到它的美律、神韵,枯燥的运算便会成为快乐情绪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美]克里福德.皮寇弗.《笛е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