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精选(九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第1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关键词:刘和珍君;鲁迅;教学思路;教学启发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文字已经不够表达鲁迅先生的悲痛和哀悼之情,但是,又只有鲁迅的文字可以给世人些许警示和反思,也给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人一些提醒。如何爱国,如何做好自己,是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分析《纪念刘和珍君》中伟大的女性代表是如何做的,也品读一下鲁迅先生文字笔下的犀利和悲痛。

一、导入,教师引导介绍基础知识

文章的导入部分,教师首先利用五分钟时间对之前学的文章和知识进行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过复习过程,了解本章讲述内容的总体思路。将前有文章所学的重点、易错点进行梳理,利用多媒体重新梳理知识系统,并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记忆更加高效。继而导入《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引出本文,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鲁迅先生相关简介;《纪念刘和珍君》是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通过这三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发言,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与探讨分析,得出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了解学生对该类型文章的认识和看法,并深入了解学生的文学底蕴。导入过程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注意已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注意对学生现在还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第三、注意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引导,针对性的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让学生从旧课程中获得新体验,从新课程中获得新启发。教学的导入过程,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引导地位,要多关注学生本身的思考过程,从教学导入这个过程,让导入成为课程穿针引线的辅助,并对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进行沟通、点缀和强化、引导等等。

二、阅读,学生阅读质疑文章难点

通过第一步的教学导入之后,第二步应该是学生自读过程,也就是阅读过程。之所以是“自读”,含义就是教师给予适当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对教学内容有自身的初步体验。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读有所思、阅有所悟,通过学生的阅读,找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不懂的地方以及感觉很深刻的地方,画上不同的标注线。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构造出自己对文章的阅读思路。教师设置五分钟小组讨论环节,每个小组总结出一套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选出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进行介绍分析,继而与教师的理解做对比,分析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创新之处。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任务、设计问题来开展任务式阅读教学方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问题,实现问题探究和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阅读阶段,教师进行阅读提示:一是找出文章中难懂的字词句,并对觉得写的深刻的字句加上重点符号;二是归纳每一段的大意;三是文章的写作是以什么为顺序的,行文思路是什么;四是标出记叙刘和珍事迹的部分。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之后,找出了部分问题的答案,并且提出了自身的质疑:一是鲁迅为何独自徘徊在门外,没有立即进去悼念刘和珍。二是文章中有句话“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三是文章中表达了几层写作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学生读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就是领悟的过程。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激发,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读出自己对人生的启示。

三、观察,师生合作了解内容情节

接下来就是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教师也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换一种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激励,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内涵。首先,学生讨论出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质疑和难点,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其次,教师根据课文行文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设计问题,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并在课堂的朗读之后,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其次,在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理解情况之后,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升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例如,《纪念刘和珍君》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看到证据――听到污蔑――呼唤爆发。文章是通过时间为顺序来进行行文的。师生互动分析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文章突出“其一是手枪”是什么目的呢?通过师生合作探究,了解文章的内涵。

四、拓展,延伸阅读加强情感理解

在对文章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五分钟的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反过来认真的研读教材,从而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训练项目以及具体问题,进行有选择的深入品读和选读。比如,对于《纪念刘和珍君》中第6段文字,“煤的形成”中本体是什么,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表现什么呢?这段话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如此多的拓展训练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以及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以运用延伸训练,如第二部分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课前查阅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然后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阅读的感受。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又是如何看待“三一八惨案”的,那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最具有代表性?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空谈》、《无花的蔷薇之二》等,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以及现阶段社会文人的著作《三一八惨案的另一面》、《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等等。在进行拓展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以写作的方式写读后感,通过学生自身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写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并且从鲁迅的笔下领悟出“真的猛士”的勇敢,以及那个时代的悲哀、反动政府的残暴等等,从文人的笔下读出刘和珍君的坚强和刚毅,读出她的微笑和自信,读出人性的另一种独特之美。

根据上文的分析,了解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固然重要,而抓住文章主线,深入情感进行教学,应该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来展开并进行。对于这种叙事型散文,应该更多的将情感的引导放入教学引导过程中,对于文字的审阅,也是对于情感的提炼和升华。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将作者笔下的勇敢和微笑、不屈和顽强、斗争和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领悟到叙事散文的情感美、悲痛美、坚毅美。

参考文献:

[1]谢鹏.跨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之间的鸿沟――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J].学园:教育科研,2012(1).

第2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何为“有效性”?拜读了众多颇有见地的相关文章后发现,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老师采用各种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求知的过程,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谐、持续的发展。

陶行知老先生有句话非常经典,即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语言质朴,内涵深邃,其实质也指向了有效教学。诚然,教学之事并非“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在“授人以渔”时我们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使我们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渔”的方法。我们在感叹陶老先生此话的深邃性和前瞻性的同时也行之有效地将“有效课堂”提上日程。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发现,追求“有效教学”工夫在备课上,功力在思考中,落实在比较后。换句话说,教师不能只是将“有效”停留在“口号”上,教师最重要的是把精力用在备课上,认真思考、反复比较,不应该满足于形成一个大致的教学思路,而是在形成“这一个”教学思路的同时,还应该根据“相同的教学背景”去设想“另一个”或“另几个”教学思路,反复权衡,认真比较,从而确定出最理想的“那一个”。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走向“有效课堂”,我们的教学也才有可能成为“有效教学”。

笔者愚拙,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三易其稿后对“高效教学”才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稿设计

一、课题导入

(分析课题,认识记念对象“刘和珍”。)

二、写作背景介绍

三、研习文本

(一)一读文章,找出与“刘和珍”相关的事迹,分析“刘和珍”其人。

1.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2.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3.虑及母校,黯然至于泣下。

4.始终微笑的,态度很温和。

5.欣然前往请愿。

刘和珍:追求真理,热爱革命,和蔼可亲,热爱祖国,有责任感,重情重义。

(二)二读文章,找出文中“你认为难以理解的,不易把握的或者意蕴深沉的、富有思想含量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表达的丰富感情,深刻思想。

(学生边读边画,组织讨论。)

文章有对烈士遇难痛心的叙述,对烈士精神热情的歌颂,对反动派及其文人的揭露,对三一八惨案的深刻思考和总结,对庸人忘记历史的悲哀,对真的猛士的激励和对未来由衷的期望。

四、《我爱这土地》赏析

五、文章小结

【反思】:这节课的设计,笔者认为最大的优点在于“以读带赏,以读促赏”,在充分介绍文本背景的基础上,狠抓了语言的品味和鉴赏以及情感的把握。通过对文章中名句的反复品读、揣摩、品味、涵咏来分析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深厚思想感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和语文新课标精神是相符的。但笔者自己在备课后发现这堂课可能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学生对先生那种“哀痛与愤怒交织的、冷峻中包裹着热烈的、朴素但很真挚”的语言难以把握。尽管是讨论,但由于学生水平限制,对这些语句的赏析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难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大大的减弱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稿设计

一、展示刘和珍相片

二、了解时代背景

三、把握作者感情

1.(PPT1)钱理群先生的话。“鲁迅始终在‘说话’(‘写一点东西’)与‘不说’(‘不写’)间犹豫徘徊”……“我们可以把这贯穿全文的‘说’(‘写’)与‘不说’(‘不写’)的往返起伏看作一个情感(心理)的内在线索。”

2.一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曲折盘旋,欲吐还吞”的语句,初步把握鲁迅先生的思想。

(PPT2)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二次: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三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第四次:呜呼,我说不出话。

3.二读课文,讨论“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背后作者的感情。

第一次:对学生的感激、敬仰、赞美,更多的是无比的悲痛。

第二次:对反动派仇恨刻骨,饱含了作者激愤之情。

第三次:深刻反思,呼唤庸人起来抗争。

四、三读课文,认识刘和珍,再次体会作者感情

(PPT3)1.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2.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3.虑及母校,黯然至于泣下。

4.始终微笑的,态度很温和。

5.欣然前往请愿。

刘和珍:追求真理,热爱革命,和蔼可亲,热爱祖国,有责任感,重情重义。

五、分析刘和珍“死状”,升华作者感情

(PPT4)受伤部位:心、肺、头、胸等致命部位。

中弹方向:背部入;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中弹数量:“中了四弹”,枪林弹雨。

作者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记录反动派用武力对待手无寸铁的爱国青年并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凶残和兽性。

六、文章小结

【反思】:这节课的设计紧紧把握作者的情感,以情感为线索展开文章,通过对内容的不断深入把握作者深邃的感情,思路清晰,最后通过对刘和珍的死的分析,使情感达到高潮,继而立刻收尾,使作者的情感萦绕于学生心中久久不散。

在不断思索中,笔者又发现了这堂课可能会存在的几个问题:

1.先生的文章之所以难懂,最主要的是先生奇崛深刻的语言,但是时间的久远相隔,社会背景的迥异,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虽然课前有详尽的背景资料介绍,但学生可能依然无法很好的体会到当时社会的悲哀,所以,如果直接让学生通过对先生“欲说还休”的语言去把握作者的复杂感情,可能有一定难度,虽然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同学的补充下能够完成分析,但个体的自我感触也不会很深刻。这会大大降低课堂的有效性。

2.从鉴赏的角度和顺序来说,学生更容易接受感官的认识、理性的升华这样的鉴赏顺序。这也是符合人的鉴赏美的心理特征。

第三稿设计

一、影像资料导入

(与文字资料相比,视频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吸引学生从而提升学生情感。)

二、展示惨案后社会评论

(刘半农《呜呼,三月一十八》,诗歌浅显易懂,是惨案的纪实,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回到当时,感受当时,这样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先生的感情。)

三、初识刘和珍 (刘和珍君是先生的学生)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刘和珍的形象,这既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了检查,也奠定了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

四、走进刘和珍(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一)阅读文章记叙刘和珍事迹的相关内容,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1.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2.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3.虑及母校,黯然至于泣下。

4.始终微笑的,态度很温和。

5.欣然前往请愿。

刘和珍:追求真理,热爱革命,和蔼可亲,热爱祖国,有责任感,重情重义。

(二)分析刘和珍的死 (惨象)。

[明确]受伤部位:心、肺、头、胸等致命部位

中弹方向:背部入;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中弹数量:“中了四弹”,枪林弹雨

(三)分析刘和珍死后社会的反应(流言)。

补充材料:陈西滢《死地》(1926年3月27日《现代评论》)

段祺瑞3月17日晚上对卫队旅军官的“叮嘱”

(这两则材料的补充,使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暴徒”和“受人利用”的,也将学生的感情激荡得悲哀和愤怒)

(四)分析整个社会的黑暗,把握作者感情。

1.教师配乐朗读文章第一部分第三段

2.学生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悲凉、愤怒、哀痛

3.分析重点词语:浓黑的悲凉、它们

4.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该段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当时的社会与事实有了直接的感触,自身的情感已经升华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去把握作者的感情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对重点字词的分析学生也能以作者感情为基础,游刃有余的分析。)

(五)分析刘和珍的精神(真的猛士)。

1.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段相关句子

2.分析“哀痛者”和“幸福者”

补充材料:

秋瑾。(熟悉的人物更有利于学生对刘和珍这种精神的理解。)

《论睁了眼看》: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明确】哀痛者:为国家、为社会民不聊生而哀而痛。

幸福者: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生活

敢于起来抗争。

师:刘和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有刘和珍这样的人,中国不会灭亡;有刘和珍这样的精神,中国将永远立于世界之林,岿然不动。刘和珍是中国的青年,是有中国气节的青年,而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怎能不让作者为她奉献上他的悲哀与尊敬呢!

(文章到此,情感水到渠成,达到巅峰。)

五、怀念刘和珍

师:刘和珍走了,带着她对这个社会的眷恋和不舍,我们可以写文章怀念她,我们可以立纪念碑怀念她,但对烈士最好的怀念是什么?

(“继续革命”,意外的惊喜,学生竟然异口同声一致高喊。)

齐读:苟活着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下课。

【反思】这堂课的设计笔者认为是结合了前两节课的优点,用事实去感化学生,用事实去铺垫学生的感情,由浅入深,自然流畅。课堂结构较清晰,以刘和珍为主线,采用了“同类合并”的方式对文本的内容适当加以整合。

叙:从“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入手,整理出“记叙”一条线――刘和珍其人与其事。

议:从社会上人们对“刘和珍其人与其事”的反应和态度入手,整理出“议论”一条线――对刘和珍其人其事,人们有着怎样的议论。

情:从作者鲁迅先生本人的看法入手,整理出“情感”一条线――作者对刘和珍及社会上的一些人的反应又有着怎样的态度。

经过对文本的梳理,虽然改变了文本原有的结构顺序,但教学内容集中了许多,“叙”、“议”、“情”三大板块的内容清晰可见。按照三大板块的内容循序渐进,教学线索也清晰了许多,大大降低了教学内容因头绪多而不断重复的可能性。按照这种思路实施教学,更为便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也可能会更好。(事实证明是对的。)

第3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第一、要让学生懂得“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

如果在起始年级的开始阶段,学生就明白了重要性,就有助于自觉质疑,同时要督促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提出问题可以作为各次预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妨是书面作业)来布置,到上课时交流;复习时要求在温故中发现新的疑问。课内自读课教学,就更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明确学习重点与必须弄懂的问题,再“疑义相与析”。只要抓得早、抓反复,平时对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同学多肯定、多表扬,逐渐就能在班内形成良好的风气。

第二、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南宋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进矣。”名篇名著充满了奥秘与魅力,阅读时“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才能从貌似简单的地方发现蕴含着的丰富的智育因素,挖掘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教师可先作一些示范,从学生容易忽视的细微处质疑。教师具体指导同学:

1.从课题入手质疑

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分析透了课题,有时就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比如:明明是写祥林嫂,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2.从文章关键处质疑

文章关键处,一般来说是文中重点和难点所在,是文旨的集中体现、作者意向情感的凝聚点,是洞察全文的突破口。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后提出:《荷花淀》反映的是抗战生活,但是描写的背景看不到硝烟弥漫、血污泪痕,看到的却是如诗如画的美景,这算不算一种失真?类似的问题在课堂上能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带动全班迅速进人课文胜境,努力寻求答案。

3.从课文“矛盾”处质疑

课文有些描写看似不合理,实则别具匠心、另有深意。试想:《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对刘和珍生平介绍极少?如投石击水,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来析疑的状态,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从课文“空白”处质疑

课文作者独具匠心留下的艺术空白,可以成为激发思维的想象点。如:《项链》结尾出人意想,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样由“言虽尽而意无穷”处质疑,能造成强烈刺激,对发展想象能力大有裨益。

5.从假设中质疑

通过假设也能激疑:《记念刘和珍君》起笔写“中华民国十五年……”,若直接说1926年怎么样?问题富于新意,是学生未知而又可以想见的,容易在他们心灵中激起思考的涟漪,进而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对学生质疑因势利导、指导解疑

对学生的质疑,戒批评责难、讽刺挖苦。即使是有偏差的,也要讲究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肯定其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积极性。

析疑、解疑,要注意设置气氛和条件。对较有价值的疑问,在课堂教学中以讨论法引导自求答案是好方法。它能带动学生投人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不同观点碰撞、各种思路汇合,进而读懂读透。讨论析疑,提高了同学阅读水平与认识能力,促使他们更乐于质疑解难。

第四、提倡“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如果学生对课本的说法、教师的讲解提出的是相反的意见,那怎么办?课本、教参诚然是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老师精心编撰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但确实难免偶有错失缺漏。而学生思想上没有条条框框,富于想象力,有可能提出颇有见地的创新见解。

第4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白色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常见的色彩,如清白的脸色,乱蓬蓬花白的胡子,半头白发……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白色也多是一种凄冷、伤感的色调,给人一种悲凉、寂寞的感觉,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白色还往往象征着恐惧、虚无和死亡。

显现艳丽色彩的句子在先生的作品中也是有的,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闰土“紫色的圆脸”,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到海边捡贝壳,红的绿的都有”。这里纯净、亮丽而又活泼的色彩,构成了一幅“神奇的图画”,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少年心灵状态的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然而这些色彩是主人公记忆中的色彩,跟作品中现实灰暗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现实中的压抑,主人公心中的迷茫。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最基本的色调仍是阴冷灰暗的色调。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先生运用了“浓黑”、“鲜红”、“绯红(淡红)”等色彩,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有着强大的表达力量。

一、浓黑――时代的底色

鲁迅先生写作《记念刘和珍君》目的之一为揭露执政府的残忍暴行。当时的执政府是怎样的执政府呢?我们还得从“三?一八惨案”谈起。

军阀混战,外寇入侵,爱国群众想借助请愿的方式向段祺瑞执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然而面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卫兵向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砍打杀,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三?一八惨案”后,反动文人又对烈士们进行污蔑,说他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

“然而墨写的谎言,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中国只任虎狼侵食”(《无花的蔷薇之二》),群众的爱国请愿遭到执政府的虐杀,虐杀后还要污蔑。这就是执政府的作为,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反动的政府,吃人的社会,让鲁迅先生悲愤至极。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黑色是一种色彩,是当时的时代底色――何况又是着一“浓”字。浓黑,它让人看不到光明,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压抑,让人恐怖、痛苦、窒息。我们也许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但是看到“浓黑”,就能想到地狱――鲁迅先生把当时的社会气氛称为“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浓黑,让我们触摸到无处不在的恶的气息。世界为何如此的浓黑?因为统治的黑暗。这才有文章中对执政府虐杀群众的详细描述。“浓黑”让我们毛骨悚然,对于作恶之人恨之入骨,而又时时担心美的毁灭。浓黑,又让我们敬佩于志士的勇气。浓黑中处处充溢着死亡的味道,懦弱者只有紧闭眼睛,在虚无的梦中苟且偷生,而真的猛士却睁大眼睛,寻找光明。猛士的勇气在浓黑中熠熠生辉。

二、鲜红――血染的风采

《记念刘和珍君》也是献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世界能拥有光明和温暖,不畏宙斯的惩罚,把火送到人间。他的奉献和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就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淤积的凝血,在浓黑的时代里寻找光明。民族危机之时,她们欣然前往请愿,寄希望于执政府。然而,徒手的请愿者却遭到执政府枪棒的虐杀。面对执政府血腥的屠杀,她们拒绝退缩与逃避,终于在执政府门前喋血了。

鲁迅这样来评价烈士:“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文中也多次提到“鲜血”、“喋血”、“杀人者脸上的血污”、“血色”――鲁迅又给文章增添了另一种色彩――鲜红色。

鲜红是青年的热血,是有温度的;鲜红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中国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更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与反抗的精神;鲜红让我们看到烈士精神的高贵!鲜红是浓黑中的希望之色。为了正义,猛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敬佩,而刽子手的凶残也就跃然纸上了。鲜红让鲁迅先生的爱与憎更加的清晰。鲜红更是火的颜色,引领着我们在黑暗中前行。鲁迅先生说:“石在,火是不会灭的。”浓黑中的鲜红,恰如普罗米修斯之火,虽然周围的世界并未因它的蔓延而成燎原之势,但它是属于灵魂的,它的光和热启迪着人们。时间的迂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但人性深处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只在黑暗和寒夜里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三、绯红――微漠的希望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唤醒善于遗忘,安于现状的庸人们。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时间的流驶使烈士的鲜血慢慢变淡,成为绯红……还在继续变淡。希望之火也在浓黑的底色中渐行渐远,在人们的遗忘中越来越渺茫,烈士们牺牲的意义也变得似有似无。这一过程,先生用了“绯红”一词。

绯红,暗示了庸人们的矛盾心理。鲜红象征着青年的热血,由鲜红变成绯红是热血渐渐冷却的过程。烈士滚烫的鲜血或多或少会感染与温暖周围的民众,使民众苍白冰冷的心有了温度,有了同情、悲哀。然而,作用也仅仅是使庸人们在其间咀嚼自我的渺茫与悲苦而已,骨子里的懦弱与麻木让他们绝不会立刻拿起武器反抗。时间在流驶,热血渐渐冷却,鲜红变成绯红,绯红再次冰冷,民众的心还会回归苍白与冷漠。 绯红,表达出国民性的弱点。绯红是鲜红与白色的混合色:鲜红是流血、牺牲,也是希望;白色是民众内心的虚无与冷漠,是麻木与愚昧的民族劣根性。红色的热血与希望是有限的几个烈士的流血牺牲引发的,而苍白冰冷的民族劣根性却是普遍的,是根深蒂固的。有限的鲜红遭遇大片的苍白,红色必然会变淡成为绯红,任时光流驶,终会消逝,只剩下虚无冷漠的麻木灵魂――这就是民族劣根性。

让绯红不再变淡,凸显了先生的革命理想。面对黑暗反动的恶势力,鲁迅先生一直是针锋相对,宁折不弯的。然而他并不主张青年徒劳的流血牺牲,当然也就不赞成徒手请愿。鲁迅先生不是缺乏勇气,而是他更注重斗争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唤醒民众的觉醒来不断动摇反动派的统治基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对国民性弱点形象的揭露,让庸人们看到自己麻木的灵魂,从沉睡中清醒,拿起武器,共同投入反抗浓黑的战斗。只有用民众的希望与热血冲刷浓黑与冰冷,鲜红才不会变淡,热血才不会冷却。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是动态的。在浓黑的时代底色中,烈士的流血牺牲留下一抹鲜红,鲜血仍在流淌,在扩大,浸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驶,鲜红在庸人们苍白冰冷的心里越来越淡,变成绯红、淡红……而夜色又再慢慢加浓。

《记念刘和珍君》写了一场色彩的战争。红色的对手是浓黑与苍白――实力的悬殊显而易见∶有限的几个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鲜红怎么能对抗的了几乎是整个令人窒息的浓黑的时代,还有那些庸人们苍白冷漠的心灵呢?但是鲁迅先生是清醒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几缕鲜红将会渐渐地消失,红色将会被浓黑吞噬,世界将会再次陷入浓黑。

浓黑悲凉的时代需要一束光、一点温暖。先生来了,阳光般温暖的心,在浓黑中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他以辣笔披荆斩棘,在浊世中步履坚定不移。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麻木的心灵,照亮苍白的灵魂,他要使民众苏醒、反抗、战斗。如果这样,绯红就会变成鲜红,鲜红就会不断扩大,最终将这个黑暗的时代变成一个红色的世界――这是先生的革命理想。

然而,那时要唤醒的“民众”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他们依然快意于沿街围观行刑的热闹,无人理会坟上安放一束花圈的“曲笔”;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地把鲁迅先生叫作“另类”。“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先生的心不曾有一丝暗淡与冰冷――他是温暖的阳光,炽热的火焰,虽然孤独,但永远耀眼。

不由想起那个追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夸父跑啊跑啊,拼命地跑,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燃烧。他喝干了渭河里的水,仍然饥渴难耐,终于訇然倒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尘埃落定,奋力朝太阳的方向扔出他的手杖。那手杖不停地追逐太阳,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金黄的轨迹,没入大地,化成了开满桃花的树林。

第5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张自忠路以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的名字命名,站内有5块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青铜浮雕。它们呈现出战士们吹起冲锋号,举起大刀,端起枪杆,英勇顽强,冲锋陷阵,誓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场面。此站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换乘3号线地铁,想必会有更多的乘客欣赏到那让人热血沸腾的青铜浮雕。

平安大街上一道精彩的风景――张自忠路

1张自忠路站A口。

2张自忠路站C口。

3张自忠路站D口。

4站内巨幅青铜浮雕。

5张自忠地铁站内。

6张自忠路。

张自忠路是平安大街其中一段,原名铁狮子胡同,1956年为纪念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而得名。出地铁张自忠路站A口就行走在了张自忠路的北侧,这一侧路也是平安大街上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分。步行100米就可以看见一座面阔五间的王府大门,马路的对面为王府的照壁。照壁高大宽阔,与门口两座霸气的石狮子遥相呼应,透着王府的威严。这里就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这里最初是九贝子府,即康熙第九子胤K的府邸,后改为雍正第五子弘昼的和亲王府。民国之后是北洋政府的海军部所在,1924年第二次直系大战之后改为段祺瑞执政府。院内现在还保留着执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建筑,这组建筑的整体样式取材于英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此类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比较时髦的建筑风格,为反映中国文化的元素,外墙砖雕装饰图案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题材,如“寿”字、“万”字、卷草等,更显出了中西合璧的特点。2006年段祺瑞执政府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段祺瑞执政府大门的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三・一八惨案发生地”。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帝国主义的霸权行为,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数千群众前往执政府请愿,遭到段祺瑞执政府卫队的血腥屠杀,酿成"三一八"惨案,当场打死47人,其中有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打伤200多人,、陈乔年等也被打伤。鲁迅知道惨案情况后极为震怒,他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当天深夜就写下了著名散文《无花的蔷薇》,后来又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等流传至今的战斗檄文。《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曾多次被列入中学生教材,发生地也被北京市教委指定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往西就是欧阳予倩故居,门上部是圆拱形的中西合璧式券门,两边靠街的窗户大而且低,有砖砌的突出的窗楣显得非常雅致。迎面是一座小楼,有带柱廊的前门,门上有三角形山花,哥特式尖顶是浓郁的欧式风格。在这座小楼中,曾住过诗人田间、表演艺术家金山、戏剧教育家沙可夫等民国时期的社会名流。楼后就是新中国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主席欧阳予倩的故居。欧阳予倩是新中国戏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话剧21部,戏曲27部,改编作品超过50部。欧阳予倩先生从香港回京,一直到1962年去世这段时间一直居住在这里。

欧阳予倩故居的西侧就是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与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合亲,乾隆皇帝把这里赐予他们为府邸。北洋政府时期这里曾改为陆军部,现存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完整,可以看出清中期建筑风格。

从公主府继续向西经过中剪子巷就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行辕了。1925年3月12日9时25分他就是在这里逝世的。这里起初是明崇祯皇帝妃子田氏的娘家,因门口有两尊铁狮子,所以这条街得名铁狮子胡同,之后清朝辟为王府,民国初年曾是在巴黎和会上舌战列强的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住所。该宅为三进院落,房屋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四周绕以回廊,西北部是花园。其室为内外套间,陈设简朴。在外间西墙上镶嵌着一块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方还悬有孙中山遗像。遗像右边镜框内为临终遗嘱,左边镜框中为《致苏联书》,邻近墙条案上摆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一条张自忠路记录了多少历史的瞬间!这只是老北京众多胡同的缩影,5号线的沿途这样有故事的街道和胡同还很多。

百年小学祭忠魂――文天祥祠与顺天府学

张自忠路往北第一条胡同就是府学胡同,之所以得名府学胡同是因为明代的顺天府学就坐落在胡同的西端。走进府学胡同西口,路北的棂星门马上让人联想到离它不远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如果说国子监是元、明、清时期的全国最高学府,那这里就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最高学府。棂星门的后面就是大成门,这与孔庙的格局相似,大成门前也有孔子的塑像,塑像之后是大成殿,只是规格都比孔庙小一些。棂星门东侧就是顺天府学的正门了,这个大门的规格与比国子监集贤门略小。而现在出入于顺天府学的不是北京的举子,而是府学胡同小学高年级部的学生。光绪二十五年这是就已经改成了顺天府高等小学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学之一,后又曾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北京市三区中心小学”等名称,现为“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第6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一、披情入文,创设氛围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教者倾注感情,披情以入文.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衷,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精神战士,他的文章沉郁凝重.含蓄隽永。因时代久远,学生理解他的作品有一定难度。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为了创造悲愤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设计了以下开头:“今天,我们在这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而七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又在做什么呢?历史倒退70年,让我们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刘和珍作为上世纪20年代的一位女学生,要在动荡、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要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抽出一部分购买进步杂志.还要担任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她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就是这样一位追求进步、和蔼可亲的女青年竟然遭到了敌人的屠杀!”开头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学生推己及人,深切体会到革命青年可贵的品质.同时,心中也充满了对反动派的满腔怒火。这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哲理启示,点燃理性火花

哲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古老的中华文化.积淀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有如可口的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同是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学生在理解了“浓黑的悲凉”和“出离愤怒”之后.第三课时要讲述鲁迅在惨案后的深沉思索。笔者采用顾城的名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开头,从而带动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入理解鲁迅先生面对沉沉黑夜.将悲愤淤埋心底,在漫漫长夜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认识鲁迅.认识到这位伟大的精神战士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学科渗透,引人入胜

各门学科不是一座孤岛.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有相交的部分。在教学中笔者涉人相关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晓各学科之间是互融相通的。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我引入china一词的解释.指出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的.而我国陶瓷工艺品名扬海外,特别是景泰蓝,更让外国人叹为观止。学生听到这儿,兴趣甚浓.于是笔者转入正题:“这些陶瓷工艺品是我国干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了解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流程。由此.精彩的导语为课堂添色不少。

四、绘声绘色,再现情景

绘声绘色即是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把不闻不见的或是较为抽象的东西描绘得如闻如见.生动形象。这就要求教者用语力求传神,再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笔者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先向学生朗读了《垓下歌》,接着描绘了霸王别姬的场面:“静夜,战马呜呜悲啸,瑟瑟寒风中传来了刁斗的声音.幽幽哀愁的楚声从四面飘来。项羽在昏黄的灯下,两条疲倦的皱纹掩饰不住他的无奈。那驰名天下的霸王.此刻也只能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叹嘘不已。‘虞姬、虞姬,奈若何’?”见学生渐人情境,我引入正题:“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何以走到穷途末路连自己的宝马和女人也保不住?是天时不利还是人性弱点造成的悲剧?鸿门宴是项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们可从中窥探项羽失败的根源。”学生听后,兴致浓郁,都想探索项羽悲剧的根源。这样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随机应变,引入话题

第7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阅读的思维品质,是对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习惯和方法的心理学角度的表述。它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深切地体认到“细节追问”和“沟通联想”两点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

一、细节追问

阅读本质上是对作者心灵活动的探究,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所提供的“心灵的符号”进行必要而恰当的解析。

然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质疑发问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质疑发问的权力总是牢牢地控制在教师这边。教师把他所能理解的那点东西,设计为一些“问题”,然后领着学生去解答,就算是完成了阅读的任务。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看到,在考试答题时,有些同学常常被命题者设计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就是因为自己在阅读中缺乏质疑发问的心理准备。试想,如果许多问题在阅读中早就意识到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还会心存恐惧吗?我们的学生缺乏质疑发问的习惯和能力,确实是我们没有给过他们独立修炼的机会。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本来,阅读活动的展开就应当是以学生的阅读愿望为动力的。他们在个人的阅读体验中,已经“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尤其是“渴望弄懂什么”,我们只有适时地关注这些,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组织相关活动,才可能赢得学生心灵上的呼应。所以,反观传统,我们在课堂上只是一厢情愿地拿一些自以为是的问题去操控他们,别说对应当前新课标所确认的自主学习精神的建构显得不太明智,就是对学生的阅读期望也会是一种“无意的伤害”。

阅读中积极质疑发问,其意义毋庸置疑。但怎样去作为才使得问题更有质量,这是需要考虑的。我们认为对文本中语言细节和内容细节的追问,更易牵动主题精神。因为细节是文章的生命,只有不放过对每一个细节的考量,才有可能真正逼近作者的“灵魂”。比如,“作者为什么说‘死是一个节日’?”(史铁生《我与地坛》);小说开头极尽夸张地写路瓦栽夫人的梦想有何用意?”(莫泊桑《项链》)等等。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都是源于细节的追问。

对细节的追问,通常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问“是什么”,二是问“为什么”。比如:“‘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它们’指的谁?”(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般问“是什么”是对“原意”的理解,问“为什么”则是对“用意”的探究。后者的思想价值通常要高于前者。

二、沟通联想

问题提出来之后如何解决,最好的方法与途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并提炼答案。那么,这就需要让学生形成另一种思维品质:沟通联想。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只要我们有沟通联想的习惯,找到答案是完全可能的。

沟通联想一般有两个向度。

一是文本内的,也就是在同一个大语境下寻找内容的联结点。要坚信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有“瞻前”而“顾后”的习惯,总会从行文的蛛丝马迹中察觉一些什么。比如,“‘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是什么?”(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只要联系语境稍作贯通,是可以确定“惨象”和“流言”两个事实的。面对这样的提问,只要有沟通联想的思维品质,找到答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二是文本外的,包括对“知识”和“生活”的沟通和联想。有些问题,需要调动相关的知识才能准确的解读,比如,“诗歌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孔雀徘徊地飞?”(《孔雀东南飞》),像这种问题如果不懂“比兴”,是难以解答的;“比兴”就是一个知识点。再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怎么解读?”其实就是一个互文,如果不懂,也是不能准确解读的。因此,对相关知识的沟通联想,是必要的。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有些问题,非还原具体的生活不能彻悟,比如陶渊明的诗,就一定要能够把它和陶渊明的生活沟通起来,你才可能悟出其“真意”。

第8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关键词:衣;婚恋文化;文学书写

衣服除了防寒保暖、护卫身体的基本功能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美的装饰、身份的象征等。其中,婚恋象征是衣服较早承载的文化意蕴之一。衣服的婚恋文化意蕴是远古人类原始思维和行为方式综合作用的文化沉淀。作为一种文化沉淀,“衣”的婚恋象征直接呈现在并影响到古代文学的书写,一方面文化意蕴往往借助于文学来传达和表现,另一方面文学书写又往往受到特定文化观念来导向。这样,文化与文学就处于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本文正是通过个案研究来展示这种双向互动关系。

以衣服来指代人体,象征婚恋内涵,很早就出现了。《周易·归妹》卦记载:“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1]乙是殷帝,纣之父,嫁少女于周文王。“君”是周文王之后,“娣”是帝乙少女之妹,是“君”的陪嫁之人。在帝乙嫁“妹”这件事情中,嫡妻(君)的衣袖(袂)不似乎没有妻妹(小姨子,娣)的衣袖来得漂亮。其深层含义就是说,夫君更爱随嫡妻从嫁的媵女身分的妻妹,妻妹对夫君更具有诱惑力。这里,女子的衣袖(袂)就成为女子身体的隐语了。同样,在《焦氏易林》卷十四也有将女衣作为女身的借喻之句,如《归妹·贲》:“耕石不生,弃礼无名。缝衣失针,襦袴弗成。”一位男子想和一位姑娘约为婚姻,但失于通媒之人,仿佛是欲制衣却无针线一样,因此这位男子就得不到梦中之衣。

作为指代人体的衣服,一般是特指那种贴身的内衣。如《左传·宣公九年》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衵服,即为贴身内衣。杜预注:“衵服,近身衣。”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衵,妇人近身内衣也。”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都与夏姬有之私,都得到了夏姬送的贴身内衣,因此都拿到朝廷上来炫耀。《楚辞·湘夫人》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袂”,衣袖也;“褋”,内衣也。《方言》卷四曰: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关之东西谓之襌衣。有袌者,赵魏之间谓之袏衣;无袌者谓之裎衣,古谓之深衣。”“袏衣”、“裎衣”都是内衣的指称,即“深衣”,区别在于前者有前襟,后者无前襟。“襌衣”,亦称单衣、内衣。“褋”与“襌衣”之异只是方言的区别。屈原,楚人也,所以称内衣为“褋”。捐袂遗褋于江浦之中,即表达了湘夫人对湘君的一片痴心和忠贞之情。所以洪兴祖说:“捐袂遗褋与捐玦遗佩同意。玦佩,贵之也。袂褋,亲之也。”[2]所谓“亲之也”,就是指衣服为贴身之内衣,故能指代人体之身,表达贞爱之情。

贴身内衣为什么可以指代人的身体,从而象征爱情婚姻的文化内蕴,其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根据古代灵魂观念,认为人的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合一从而构成一个具体的生命体,而内衣由于长期贴近人的生命之体,因而与人的魂气具有黏附关系。如《仪礼·士丧礼》就讲到了用亡人的衣服来为新亡者招魂的礼仪:

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

郑玄注:“衣尸者,覆之若得魂反之。”贾公彦疏:“覆之,直取魂魄反而已。”复者即招魂者登上屋顶,拿着亡者生前穿过的贴身内衣,面向北方连叫三声亡者名字,招呼亡魂归来,然后将内衣投于前庭的竹箧中,前庭受衣者则将招魂的衣服覆盖到亡者的尸体上,一场招魂礼仪便完成了。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七《徭人》记载了壮族男子娶妇迎亲过程一种特殊的“收魂”仪式,迎亲途中,巫者持篮,“脱妇中袒贮篮中”,“盖欲其妻悸畏而无他念也”。“中袒”即内衣,以竹篮贮内衣即为收魂,收魂的目的就是为了收住妻子的灵魂,使夫妻和谐,婚姻长久。这些古老的仪式都证明了内衣与人的魂气具有很强的黏附关系。

衣不仅与人的魂气具有黏附关系,而且有时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载体。如《史记·刺客列传》载豫让剑击赵襄子衣以报仇之事,司马贞索隐引《战国策》佚文曰:“衣尽出血,襄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这里的衣就是赵襄子的生命载体。又如《聊斋志异》卷九《云萝公主》叙狐女与安生相爱怀有身孕,但作为人的异类是不能生育的,于是狐女“乃脱衷服衣英,闭诸室。少顷,闻儿啼声,启扉视之,男也”。“衷服”即内衣,是狐女的生命载体。

由于衣服黏附着人的魂灵,甚至是人的生命载体,所以衣能够指代女身或男身,进而演绎婚恋的文化蕴涵。

其二,根据古巫术观念,以衣指代身体是一种接触巫术。所谓接触巫术,就是根据接触律原则而建立起来的巫术,如一个人的脚印、衣物因为曾经接触过这个人的身体,施术于脚印、衣物,这些脚印、衣物也能与人体互相感应,其人将受影响。[3]“巫术思维的特征就是心与物不分,物象和观念合一,呈现为神秘的一体感和混沌性。它总是借用某些具体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即使表述较为复杂的内容也是依靠‘象’的组合,从中产生超出象外之‘意’。它不仅使物象和观念融为一体,而且使想象和事实融为一体。”[4]正是通过以衣代人的巫术思维,从而把异类之人与现实之人合而为一,推进婚恋故事的发展。对于那些现世存在的人来说,通过以衣代人的巫术思维从而达到掌控对方,如壮族脱妇中袒以贮竹篮中就是如此。《红楼梦》中晴雯脱下贴身的红绫袄赠予贾宝玉也残存着一定的巫术观念,她剪下指甲给宝玉则属于交感巫术中的另一种——顺势巫术的行为。因此,巫术思维赋予了衣服代人演绎婚姻文化蕴涵的思维原则。

其三,远古御衣礼的孕育仪式直接促使了得衣为婚的文化内涵。前面两重原因主要是分析了以衣代人的原因,而得衣为婚的原因则要追溯到御衣礼的孕育仪式当中。《礼记·月令》记载,在古代野合求子的高禖仪式中,有御衣礼:“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文选》卷一一何晏《景福殿赋》:“玄辂既驾,轻裘斯御。”李善注何晏赋引蔡邕《月令章句》曰:“凡衣服加于身曰御。”蔡邕《独断》卷上亦曰:“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因此“御”就是穿衣礼,这种穿衣礼是与“接于寝”的男女交接的高禖仪式相联系在一起的。《论衡·吉验篇》曰:“后稷之母,履大人迹,或言衣帝喾之服,坐息帝喾之处,妊身。”闻一多认为“衣帝喾之服”即是“行夫妇事之象征”。[5]这种御衣礼在盘瓠故事中得到进一步继承,据《搜神记》卷一四载,高辛氏(即帝喾)“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著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高辛氏之少女脱去自己的衣裳,披上盘瓠之衣,“经三年,产六男六女”。穿衣即是行夫妻事,由这种远古的高禖仪式推演出得衣即婚的文化蕴涵,所以后世中的“衣”故事中就承载着婚恋的文化意蕴了。那些羽毛衣或兽皮衣被藏的女子而为男子所娶的故事里,实际上也暗含着御衣礼的孕育遗质成分,因为鸟女或虎女与男子结合后都生下了儿女。

综上所述,衣的魂灵黏附关系、巫术思维原理为以衣代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维原则,而古老的御衣礼则为衣载婚恋蕴涵提供了契合点,这就是古代文学中“衣”承载着婚恋文化意蕴的原因所在。

“衣”的婚恋象征直接呈现在并影响到古代文学的书写,以小说为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书写题材来看,通过具有婚恋象征意义的“衣”的勾连,拓展了现实人类与非现实人类的婚恋描写题材。一般来说,婚恋只能发生在现实人类当中,但是通过“衣”的文化象征,把非现实人类进行化幻为实、化物为人的文化改造,从而塑造了人与鬼神、动物等非现实人类的婚恋故事。前者如《搜神记》卷十六《卢充》,此篇小说是叙述鬼女赠衣给男性的婚恋故事。小说叙卢充外出打猎,误入崔少府墓中,卢充穿上崔氏鬼女所 “投一袱新衣”,在鬼府中结为夫妻。三日后,卢充回家,鬼女有娠,“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并“传教将一人,提袱衣”赠给卢充。别后四年,鬼女抱一个三岁男孩又与卢充相遇,此三岁男孩即是卢充与鬼女的婚姻结晶,是为“幽婚”。这里鬼女所赠卢充的“袱衣”即是女身的象征物,虽然崔氏鬼女已为亡灵,此一袱衣则为鬼女真身的替代,卢充穿上此袱衣就意味着男女两情相悦、鱼水相欢。

后者如那些“窃衣成婚”或“得衣得女”的婚恋故事,《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玄中记》曰:

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名为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钓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人养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扶匐往,先得其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各走就毛衣,衣此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取衣,在积稻下得之,衣之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飞去。

豫章男子窃得姑获鸟的毛衣,从而与姑获鸟变化而成的美女成婚,并且育有三女。不幸的是鸟母后来得到毛衣后又化为鸟带着三个女儿飞走了。这则故事后来又演化为句道兴《搜神记》中田昆仑窃衣成婚的故事。故事叙述田昆仑家贫娶不起妻,禾熟之季,遇见了三个由白鹤变化的美女在池中洗浴。田昆仑窃得最小女子的“天衣”,此女子就成了田昆仑的妻子,生下一子叫田章。[6]这是“羽毛之衣”的故事模式。还有一类是“兽皮之衣”的故事模式。如《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原化记》叙天宝年间有一选人入京,日暮入宿村中僧房,天明临别之时于院后破屋之中,“忽见一女子,年十七八,容色甚丽,盖虎皮”,选人于是“掣虎皮藏之”,女子醒后甚为惊惧,“因而为妻”,数年之间,“生子数人”。后来选人无意间泄露虎皮所藏之事,虎女得到虎皮,“披之于体”化为巨虎,“哮吼回顾,望林而往”。在这两类故事中,无论是“毛衣”还是“皮衣”,男性得到它后都可以得到脱去毛或皮的禽兽变化而的妻子,而一旦男性失去了这些毛或皮则失去了妻子。因此,衣与妻子或者说婚姻有着直接的对等关系。

上面列举的都是“女衣”为媒介的题材,其实还有“男衣”为媒介的婚恋题材。如《列异传》叙谈生婚娶一鬼女,鬼女被迫离开谈生时,“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鬼女也“以一珠袍与之”。后来鬼女之父得知情委,“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这里的男衣也一如女衣一样,成为人的身体的象征,得衣即为婚姻。又如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十《求冥婚》叙曹晦面对庙里三座神女像,相中第三位神女,欲与之婚姻,巫者要曹氏“留着体衣一事,以为言定”,曹氏“遂解汗衫留于女坐”,巫者又取“女红披衫”给曹氏,并且约定二十年后当为婚姻。此后曹晦逝不婚娶,二十年后果真车马“骈塞曹门”,曹晦“升车而去”,以应“华岳灵姻”。衣服就是定情物,双方交换衣服则是交换定情物。

从构建情节来看,那些以“衣”为媒介的婚恋故事中,“衣”往往是构建情节的重要构件,曲折的婚恋故事往往因“衣”的得与失而变得起伏跌荡、摇曳多姿。如上述《玄中记》中豫章男子、《原化记》中天宝选人、《列异传》中鬼女、《求冥婚》中神女等,都是得“衣”得婚,失“衣”失婚,“衣”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话本小说《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以“衣”为媒介把情节构建的艺术推向了极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故事叙蒋兴哥与王三巧结婚,把祖传的珍珠衫赠给王三巧;兴哥外出经商,三巧耐不住寂寞,与另一商人陈商好上,珍珠衫被赠给陈商;陈、王私情败露后,三巧被休,改嫁给吴知县,陈商惊吓病死,珍珠衫被其妻平氏收藏起来;平氏改嫁蒋兴哥,珍珠衫又重回到主人处;蒋兴哥失手伤人吃官司,吴知县审案,三巧求情,在吴知县的开明下,兴哥不仅没有吃官司,还重新与三巧团圆,最终演绎了一夫二妻的大团圆结局,珍珠衫又重新赠给了王三巧。“衣服”珍珠衫的“得”与“失”昭示着婚姻的成与败。珍珠衫从蒋兴哥赠给王三巧作为婚姻见证开始,中经陈商、平氏,又回到蒋兴哥手上,并最终以蒋兴哥重新赠给王三巧作结,再次见证破碎的婚姻重归于好的美好结局。一珍珠衫把一个悲欢离合的婚姻故事演绎得一波三折、跌荡起伏。

从文学审美来看,以“衣”为媒介的婚恋故事中,“得衣”或“失衣”的故事情节还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喜剧或悲剧的文学审美情感。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浓郁的喜剧或悲剧的文学美感就是伴随着“得衣”或“失衣”而渲染出来的。文学审美最具悲剧色彩的当属于《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贾宝玉去看望生命垂危的晴雯时,这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丫环清醒地认识到此生无缘与身为贾府二少爷的贾宝玉在结为夫妻,于是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递给了宝玉,以此来表达她对宝玉的恋情与忠贞。这件贴身的旧红绫袄就是晴雯死后身体的永恒象征,是她企盼得到宝玉爱情而又不能的悲怆控诉!

总之,“衣”的婚恋文化意蕴对于相关小说书写具有文化导向作用,而小说的文学书写又对其指向的婚恋文化意蕴具有展示与体现的作用,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当然,这种双向互动并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文学书写在传达“衣”的婚恋基本意蕴时,同时也会传达其他一些文化观念。如由“衣”的身体隐喻演绎出妻子等同后,后世的文学书写常常表现了对作为女性的妻子的歧视。《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叙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城,张飞不但丢了城池,还使刘备夫人陷落在城中,面对关羽的责难,张飞痛苦万分拔剑欲自刎谢罪。刘备夺剑掷地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玉茗堂批评新著续西升仙记》卷上第四折法聪也说:“衣服可(与人)共,妻子亦可共。岂不闻‘夫妻如衣服’?”[7]清代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初编卷二《冯埙》也说:“兄弟手兄也,妻子衣服也,宁为手足去衣服,忍为衣服间手足?”在妻子和手足之间作二者选一的决择时,往往是弃妻子选手足,体现了古人重手足的血缘关系,而轻视夫妻的婚姻关系,这与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殊宗族制度密不可分。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93.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68.

[3][英]弗雷泽.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19—21.

[4]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8.

[5]闻一多.姜嫄履大人迹考[A].闻一多学术文钞·神话研究[C].成都:巴蜀书社,2002:44.

第9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设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新课标强烈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法就是问题探讨。它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有效设计,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设置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设置问题时注意提问的角度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设置问题。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怎样才能找到最佳的提问角度呢?这也是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本人看来,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分析学生自身因素,了解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然后再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设计所要提问的问题。但一定要注意从问题的不同角度去提问,尽可能采取一事多问,或寻找最好的角度来设置问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思路,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海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都会设置以下问题向学生提问:这篇课文总共可以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概述了些什么呢?这些问题很平常,每篇课文都可以提,不新颖,而且所设置的提问角度也不是很好,因此就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同学生,你们阅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文章是由三幅画构成的,而且每幅画面上都有海燕的形象,看谁能最先找出来是哪三幅画呢?经过教师这样一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顿感有趣,很快又重新进入到课文阅读中去了,都想争先恐后地、快速地找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使得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又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这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提问: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为什么要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君”字呢?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这是作者对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的尊敬,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设置问题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都离不开实际生活,同样知识也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置于大自然的环境中,与周围社会相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生活体验,或把生活中所经历过的场景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去,再结合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解,更能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所感悟,更能理解文章中的内涵。

例如,在讲授《乡愁》这篇课文时,从课文题目来理解,就是作者介绍的是对家乡的那种思念之情,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著名的古诗上的句子:同学们都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一句诗,你能了解诗人的那种远离家乡,逢年过节时,对家乡亲人的那种思念之情吗?有哪些同学曾经离开过父母,独自一人在外,或者有没有同学的父母到外地打工谋生,而把你单独放在家中,你有没有那种思念亲人的忧愁呢?如果有,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想到什么呢?很显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无比失落、无比惆怅、无比思念的境界,慢慢地心中也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好像自己被置身于人烟稀少的荒岛上,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一下子就会对美丽的家乡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这篇文章的境界中去。

三、设置问题时要难度适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难度适中,难度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容易,太难了学生会望而止步,太容易了学生觉得没深度,又不屑一顾。就像一位教育家所说的,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就能拿得着的地方,这样学生才会觉得知识是自己想得到的,也是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就会很乐意去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提问要恰到好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