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教研员结对帮扶精选(九篇)

教研员结对帮扶

第1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定点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县××××村的帮扶工作,把做好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推进,党委会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驻村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协调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学校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主管组织工作副书记任组长、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扶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意见》,明确责任与分工,建立健全了由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委组织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为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形成了任务明确、相互配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组织部落实专人开展与对口帮扶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日常联系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强化责任落实。学校党委年初把驻村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印发《学校领导帮扶××县××××村驻村时间安排的通知》,一年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村调研走访、现场办公22人次,其中党委书记、校长5次,指导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并听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帮助解决资金、项目等方面困难。关心关爱驻村第一书记,按照要求为驻村第一书记报销往返交通费和发放生活补贴,购买御寒用品等切实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为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建强基层组织。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履行职责,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选优配强班子,2018年5月前完成了村两委及监委换届工作,及时考察吸纳年轻干部,2018年12月选举××同志为村党支部支委委员、副书记,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年培养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1名,做好党员定岗定责和积分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分包贫困户、带贫、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支部共建,夯实党建阵地,学校酒店管理党支部同××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争取资金50余万元(其中学校拨付5万元)建成村“新时代三新讲习所”、党员活动室和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

四是落实帮扶政策,推动精准扶贫。认真落实贫困户享受到户增收、教育扶贫、就业培训、交通补贴等帮扶措施。2018年为贫困户办理到户增收6笔计3万元、小额贷款1笔计4万元、企贷企用14笔计3.5万元;为贫困户办理易地搬迁4户、危房改造1户、六改一增2户;申请农村低保6人、教育补贴24人;向省残疾人协会申请“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5户、申请“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需求”1人;新增公益性岗位1人,办理交通补贴23人计1.65万元。

及时做好贫困户帮扶对接工作,2018年学校确定的每户帮扶单位责任人定期到贫困户家走访,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统战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干部职工踊跃筹资1万元帮助贫困户刘祥建购买一头母牛;后勤管理处、化学化工学院干部职工筹资3400元为贫困户申长兴建造牛棚;学校民主党派人士、音乐学院教职工共捐助1.33万元为村边缘户修缮房屋。

发挥人才专业优势,谋划产业发展,开展技能培训。发挥旅游学科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协助推动××景区、乡村旅游等建设,通过开展系村党支部共建活动,国土与旅游学院党组织为××村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规划指导××景区建设,引导10户村民进行家庭宾馆经营,开拓增收渠道。组织生命科学学院科技服务团队到村开展渔业养殖技术培训,协助建设观赏鱼塘吸引游客垂钓,提供种苗300余斤、饲料100余斤、鱼药2桶,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对沙梨、核桃等农作物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搞特色种植。组织专家团队在××村开展了“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农家宾馆经营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农户近20户,提高了当地家庭宾馆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村设立了××××统一战线同心实践基地。

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实现10.8万元的可观收入。支持驻村第一书记主动招商,与开发商就与××××村、庄子村共建的家庭宾馆达成转让协议,盘活了集体资产。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走家串户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鼓励贫困群众改变“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每季度组织贫困户政策学习,培训扶贫政策、宣读致富先进典型案例,并通过爱心超市优惠券、脱贫致富光荣卡等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之志;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村民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有效确保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

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增收渠道稳定的6户贫困户标注稳定脱贫;另有7户29人实现正常脱贫;目前××村除4户兜底保障外,其他17户均已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8%,达到贫困村脱贫标准。

五是强化制度保障,提高制度执行力。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教育,开好党员大会,邀请县纪委干部、村党建指导员讲党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实行“阳光公开”,做到年前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村两委干部面向党员、群众述职,公开重大项目和财务支出,并无记名投票评选“模范婆媳”“十佳文明户”,无记名评定党员等,把党风政风监督落到实处;贯彻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基层科学决策制度落到实处;做好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工作制度,把便民和矛盾调解落到实处。一年来,解决两户群众多年的宅基地纠纷;帮助解决合伙人内部纠纷;解决承包户与户主多年的林坡地纠纷等等,实现2018年××全村零上访。

六是精心组织实施,办好惠民实事。学校作后盾,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积极工作,精心组织,争取资金100万元完成××村四组、五组联户通道路建设,实现了全村水泥路户户通;投入资金74余万元建成村文化广场;争取资金10.8万元安装路灯30盏;新建深水井2个,解决了400多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在××栽种竹子2万余棵。学校与××县纪委共同出资15万元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2处,了却了群众数十年的夙愿,彻底解决了出行乘坐公交车难的问题;学校为村群众捐助书架50个,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家庭物品摆放杂乱问题;2018年春节学校党委书记带队到村看望慰问了25个贫困家庭和高龄老人;春节前夕,组织近10名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为村民义写春联600余幅,得到村民广泛赞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向××村捐赠了精心创作的50余幅美术作品,增强了村民的文化意识,提升了农家宾馆的品位;组织校工会向村两委赠送了篮球、羽毛球网架和球拍、乒乓球拍等体育器材,改善了村体育活动场所;暑期组织大学生“圆梦支教队”到村支教,联合教育集团为当地孩子送去了经典书籍,学习用品,体育器材,以及打印机、投影仪等教学用具;“公益消防人”实践团队,联合德鹏公司,除了政策宣讲、走访调研外,还给当地村民捐赠了上千元的消防物品。大力支持××村举办首届“孝老爱亲模范”表彰大会;驻村第一书记主动牺牲假日,在2018年农历大年初一与300多名村民开展春节联欢活动,拉近了干群距离;组织学校各民主党派成员代表赴××县××中心小学向40名贫困学子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六一”儿童节慰问,对全村所有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这些举措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七是扶贫措施得力,受到群众好评。学校结合自身的科研力量、人才优势和教育特色,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注重利用旅游、农业养殖等专业优势,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定点扶贫村产业发展,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动员广大师生为定点帮扶村的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助推了××村脱贫攻坚工作。驻村第一书记以脱贫攻坚为己任,牢记使命责任,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在村,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村民和两委干部的信任和赞誉,得到县镇党委政府和学校领导的表扬和××村群众的高度评价,《××日报》(农村版)《×××报》曾3次报道了驻村帮扶事迹。

(二)校地结对帮扶落实情况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学校长期坚持主动作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早在2015年1月,学校就与××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电子商务、教育、科技、农业、人才培训、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2018年,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和省“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对接会议精神要求,我校及时与××县委副书记韩建军、副县长××等相关领导召开了专题对接会。针对××县提出的帮扶需求,7月13日,学校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等21个单位,召开了“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部署会,7月19日,在梳理汇总各单位帮扶措施基础上,拟定了学校《“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在与××县反复沟通协调基础上,7月31日学校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了《×××ד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校地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分管组织工作副书记具体负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对接单位,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19项帮扶措施。8月1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带领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管理处、团委、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水产研究所等帮扶责任单位负责人40余人赴××进行实质性对接,参加了××县政府副县长××、××及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农业局、商务局、文广新局、科技局、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为深入推进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校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先后三次带领有关人员赴××进行对接、座谈、调研。12月27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领党委副书记××及结对帮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前往××,与××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以及县政府办公室、扶贫办公室、教体局、农业局、农业开发公司等单位负责人进行校地结对帮扶对接座谈,学校当场向××县捐赠图书5000余册,与××市××开发公司签署了价值70余万元的“××印象”农产品采购协议意向书;根据××玉石储量大、品质精的资源优势,校地达成共同论证开发“××玉”的意项。通过洽谈对接,共同建立了“××结对帮扶”微信群,明确了校党委副书记××和××县委副书记××为双方责任人的沟通交流机制,校地责任单位相互进行了深入洽谈,平时通过微信、电话及时进行沟通联系,为有效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为××县提供智力帮扶。国土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被选派为××县旅游工作委员会“三区人才”,对××进行为期一年的项目指导,对××县旅游发展提供专业咨询。2018年3月,国土与旅游学院专家团队考察××15个乡镇,对2018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展开实地调研和现场指导培训,提升了××乡村旅游发展质量。2018年5月,在××市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乡村旅游发展报告》《××县农家宾馆服务质量规范》,对××(以××为典型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培训指导,为推进××乡村旅游、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智力帮扶。××博士被聘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智库专家”。结合××暑期高速免费活动,我校开展了“自驾游×× 你来我买单”第二届××高速免费活动效应评估活动,在××县第二届高速免费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了《高速免费活动效应评估报告》《××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调研报告》,对××县旅游品牌建设及营销进行总结提升,为××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不仅提升了××的旅游创新力、旅游综合服务力、旅游协调应对力,也为××县增添了知名度和美誉度。2018年,学校还先后选派十余位专家赴××参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座谈、××镇休闲农业项目规划调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培训、××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等,共培训当地有关人员600余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

三是发挥技术优势,为××县提供科技帮扶。学校水产研究所与××县科技局合作成立“××市冷水鱼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 对全县水产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县冷水鱼产业发展提出规划建议,推动××冷水鱼产业发展。水产研究所科技扶贫服务队陈万光、张耀武、钱璟等成员定期到××县对××县冷水鱼、大鲵养殖企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鱼业养殖技术服务,提高养殖户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在水产研究所科技扶贫队指导下,××县辉煌大鲵养繁有限公司以公司托管养殖方式带动50余户贫困户脱贫。狮子庙镇王府沟村兴源水产养殖合作社带动狮子庙的瓮峪沟、前河、朱家村、王府沟养殖虹鳟,帮助其引进优质饲料及苗种,提高鱼产量和鱼的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2018年9月,为××县××庄子村大鲵养殖户因水质污染导致大鲵死亡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挽救了10余条种鱼,有力保障了下一年大鲵的正常生产、繁殖需要。针对××县玉石蕴藏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优势,学校整合多专业多学科领域专家,围绕“××玉”品牌命名、举办“××玉”高端研讨会、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筹建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实现“××玉”生态绿色开发、积极打造“××玉”全产业链、积极弘扬“××玉”文化等方面进行智库支持,提出战略规划建议,全力以赴做好科技支持工作,助推××县玉石产业发展。

四是发挥教育优势,为××县提供培训帮扶。2018年,学前教育学院先后选派10余名优秀教师到××县部分幼儿园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培训,全年组织开展8期“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县幼儿教师500余名,选派18名优秀学生义务支教、14名学生顶岗实习,有力促进了××县幼儿教育质量提升。教务处先后建立了××外国语实验学校、××实验高中和××县××中学等教学实践基地,2018年选派包括2015级教师教育“2+1+1”实验班5名学员在内的两批实习支教学生共33人到基地开展顶岗支教和教育帮扶工作,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基础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2018年12月27日,学校向××县捐赠20万元新版图书5000余册,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农业养殖技术、科技、卫生、文学文艺等多层次多门类,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018年暑期期间,校团委组织了4支社会实践队伍共27名党员及优秀共青团员深入××县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教育关爱”志愿服务、“精准扶贫”实践活动、“社会观察”实践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鲜明突出,群众受益面广、社会影响大,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是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县提供人才帮扶。招生就业处组织开展针对2019届××籍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培训30人次,对××籍毕业学生重点推送就业指导及招聘信息,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招生就业处对××籍在校生魏海利创办的××柯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创业扶持,积极引导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奖补资金4万元),对接企业资源,并予以启梦众创空间免租入驻,免记账服务费等优惠条件,鼓励带动周边更多同学投入就业创业工作中。

六是发挥市场优势,为××县提供产销帮扶。围绕“××印象”农特产品的市场营销、推广,国土与旅游学院在同××开展各项咨询活动、报告编制等过程中,多次对该品牌进行营销宣传,同时助力其在××、××等城市的各大酒店打开展销渠道。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为“××印象”制定了营销策划、宣传推广和电商营销帮扶方案。2018年12月,为充分发挥消费扶贫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作用,推动××县早日脱贫摘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一次性采购了××县倾力打造的农业品牌企业——××市××开发有限公司“××印象”农特产品72万余元,不仅让学校教职工品尝到了来自原产地的优质产品,也为××县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提供了帮助,把温暖同时送到了××县群众和学校教职工的心中。后勤服务集团充分利用餐厅、商业街等校内市场,收购贫困户自产玉米糁、土豆、包菜等农产品,为贫困户销售滞销蔬菜及农副产品、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集中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学校教职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969人,通过APP捐款、购买农特产品共计11839.06元。

七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高校特色扶贫模式。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贫攻坚重大战略,聚焦精准扶贫,实现“六个精准”,注重发挥学校在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师范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凸显服务社会特色,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省协同创新中心、旅游管理××省特色学科,以及智慧旅游与物联网技术××省工程实验室、××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助推××县乡村旅游发展、旅游扶贫开发;依托学校××省冷水鱼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冷水鱼、大鲵养殖技术指导,推动了××县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一批农户脱贫;依托师范教育特色,着眼乡村教育,因地制宜制定教育帮扶计划,通过国培、省培、顶岗实习、送教下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加大对贫困农村中小学师资教育和薄弱学科的帮扶力度,有效解决了××县基础学校师资力量短缺问题,提升了××县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长期以来还在洛宁、新安、新疆等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形成了教育、科技、产业、艺术、驻村“五位一体”的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省政府省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等领导曾对我校助推地方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二、问题与不足

我校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群众的美好愿望。在定点扶贫方面,还存在助推××乡村休闲游项目化运作、协助引入社会资本、促进乡村旅游成为××村主导产业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协助增强××村家庭宾馆特色经营、形成品牌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等问题。在校地结对帮扶方面,还存在产业帮扶没有形成规模、具体帮扶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引导毕业生到××就业创业的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结对帮扶沟通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改进和提升。

第2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数据资源管理局强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形成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的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按照人社、组织部门的意见,及时选出扶贫一线的合适人员替换退休老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耽搁、驻村职责很明确、攻坚一线有战士,为单位包村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组建扶贫专班攻坚克难,继续由扶贫分管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在国家验收“县摘帽”的关键节点扎根基层,攻坚在一线,排查最疑难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并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期间逐户摸排,为本年度持续干旱缺水危险提供了线索,为后期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帮扶计划,结合实地调研和下乡座谈,及时掌握信息实施精准帮扶。

(二)领导调研

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率班子成员到求知村开展实地调研6次。从农特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党员活动建设、公共基础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调查、与群众促膝交谈以及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根据需要投入帮扶资金,结合实际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力所能及地帮助村与项目牵头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结对帮扶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落实

1.根据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1)选派原扶贫专班同志担任驻村扶贫队长、继续由分管扶贫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落实驻村工作基本保障;(2)通过今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2019年拟脱贫户18户44人,尚有5户14人计划2020年脱贫;(3)取消了产业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逐户摸排调研,帮助120户申报产业扶贫,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家庭收入;(4)按照要求,对结对帮扶户做好小额信贷到期户的告知和催还工作,目前我局结对帮扶户小额信贷到期4户均全部还款,贷款利息均由政府帮助承担;(5)按照每季度调研、每两月走访的方式,对照年初的帮扶计划对结对帮扶29户实行精准帮扶,为其中一户特别困难的家庭介绍护林员岗位增加务工收入;(6)同农业农村局沟通争取国家助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50万,用于村发展种植175亩白茶项目,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2.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局投入资金共4.16万元,其中3万元用于村建设痘元路,1万元用于“暖冬行动”,对2018年后23户未脱贫送温暖体现节日问候,1600元用于对结对帮扶的两个有重病人员的家庭送救济金。在实施项目方面:我局帮助申报修建、且均已完成施工,路正在实施,175亩白茶项目开始土地平整阶段,各项双基建设有序完成。

3.结对帮扶政策落实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帮扶人严格对照计划表,按照项目实施的政策要求,逐一落实。全村实施产业扶贫120户,危房改造4户,教育扶贫58人,光伏扶贫45户,项目落实更精准,帮扶成效再凸显。

4.促进基层党建方面: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结合主题教育在村上党课2次,充分利用党课理论宣讲,提高党员群众的带贫减贫、发展家乡集体经济以及争当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驻村工作队召开扶贫夜校超12次,利用扶贫夜校,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扶贫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和身边典型,调动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二、存在问题

我们深知取得的帮扶成果来之不易,落实帮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帮扶方式还需再扩展,产业扶贫还可以加大投入,单位优势还需要继续开发。

第3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自查报告中的文字表述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又不能虚报浮夸,凡是用数据来说明的事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一

一、20XX年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进展及成效

20XX年,省农办积极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帮扶要求,联系项目,落实资金,认真做好与竹垟畲族乡和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上垟镇五都楼村(以下简称一乡两村)的结对帮扶工作,较好实现了帮扶乡村产业有新发展,面貌有新改变,收入有新提高的目标。20XX年,上垟镇五都楼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39元,同比增长18.6%,八都镇安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65元,同比增长13%;竹垟畲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56元,同比增长13.5%。

(一)抓工作谋划,着力提高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效

1、制定落实帮扶方案。省农办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结对帮扶工作,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XX〕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函〔20XX〕98号)精神,及时制定《省农办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任务、具体分工、工作重点和相关要求,指导帮扶村制定了《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产业发展规划》、《龙泉市上垟镇五都楼村产业发展规划》等。同时,分别落实综合秘书处和机关党委具体联系龙泉市八都镇安田村和上洋镇五都楼村,帮助理清结对村发展思路,协调落实帮扶项目。

2、明确帮扶目标任务。到20XX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结对帮扶任务,使结对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村集体经济有显著发展,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民族乡(镇)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所在县(市、区)的平均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达到所在县(市、区)农村平均水平;水、电、路、通信、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省农办始终把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放在全办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20XX年,省委副秘书长、农办(扶贫办)主任章文彪3次到龙泉调研指导工作,每次都到“一乡两村”走访,与基层干部座谈、体察村情民意;办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一乡两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民增收等情况,指导结对帮扶项目实施,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各处室结合各自业务及特点,分批到“一乡两村”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现实状况、农民增收、空间资源、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为精准帮扶奠定扎实基础。据统计,20XX年,我办共赴龙泉市开展帮扶43人次,其中办领导7次,走访低收入农户225户。

(二)抓资金统筹,着力推动“一乡两村”项目建设

1、统筹资金扶贫帮困。按照《省农办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办里计划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每个结对村的项目帮扶;每年根据竹垟乡提出的帮扶需求,由办分管领导协调相关处落实5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竹垟乡兴办1-2件实事。经过努力,20XX年,省农办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累计帮扶龙泉市“一乡两村”1044.5万元,其中竹垟民族乡537.5万元,帮扶两个结对村507万元,重点用于农村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等方面。

2、指导帮扶项目建设。在推进帮扶过程中,我办按照村庄规划要求,指导和帮扶“一乡两村”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基础和产业项目。八都镇安田村:完成产业扶贫坞垟村茶叶基地道路硬化600米,建设农田机耕路500米,协助竹林机耕路硬化。完成对村部分危房、旧房拆除修建,硬化各自然村道路2565平米(包括结对户);指导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上垟镇五都楼村:新建村内排水渠800米、农田小桥1座、奶牛养殖基地道路1公里;完成部分农房改造项目,硬化村(组)内路面1000平方(包括结对户)。竹垟民族乡:建立乡级扶贫资金互助会2个,建设高山蔬菜基地机耕路1500米,修复观光游步道600米;帮扶改造畲乡文化体验区(罗墩村)加宽硬化道路150米,建设排水渠500米。

3、职能处室倾斜帮扶。按照省农办结对帮扶方案,每个处室联系1-2个村,发挥职能处室优势,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社会发展处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指导;经济发展处在山区经济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扶,落实经济发展项目和举措;基层建设处帮助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低收入农户提高生产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扶贫开发处重点围绕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等,重点推进带动低收入农民增收的项目实施。

(三)抓薄弱环节,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

1、破解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在“一乡两村”开展扶贫资金互助会试点和推广工作,分别为“一乡两村”安排扶贫资金互助会项目14个,其中村级互助会12个,乡级互助会2个,124名低收入农户入会,借款金额58万元。通过财政支持和农户入股,发挥了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为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努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办领导多次与交通部门沟通,反映竹垟乡交通发展的问题,得到了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协助竹垟乡争取八都至竹垟乡县道改造工程,投资约460万元。目前,该项目初步达成意向。同时,针对两村要求,安排资金帮助两村启动并建设出行道路和生产道路项目,使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3、注重提高低收入农户素质。乡、村要加快发展,低收入农户要持续增收,人员素质是基础。为此,我办在引导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生态农业等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帮扶乡镇和村从业人员及低收入农户的培训力度,针对“一乡两村”安排赴台考察民宿和现代农业培训班1期,牵头联系赴磐安、永嘉等地考察农家乐1期,为全面推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各处室人员利用到基层调研时间,多次开展“金融扶贫、产业发展”等业务方面培训,进一步激发了低收入农户发展的积极性。

(四)抓合力帮扶,着力营造扶贫结对帮扶良好氛围

1、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低收入农户收入实现倍增计划,单纯依靠省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和专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我办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优势,强化合作,整合各单位力量助推“一乡两村”发展。省交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等省级单位纷纷发挥优势,为“一乡两村”提供资金、科技、信息等支持。龙泉市农办、农业局、交通局、旅游局等也纷纷加大帮扶力度,努力改善帮扶村发展条件。

2、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作为龙泉市帮扶团组组长单位,组织加强经验交流,及时了解各成员单位结对帮扶进展情况,通过扶贫信息网、简报等总结推广结对帮扶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为成员单位相互之间提供和借鉴好思路、好举措、好办法,使帮扶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抓指导评估,着力落实和使用好帮扶资金

1、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为了确保帮扶工作高效、高质完成,把项目决策与事中检查、事后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由结对乡或村定期自查项目进展情况,直接向省农办汇报或由市农办向办领导汇报。

2、建立检查指导制度。办领导通过多次调研,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各方面情况,并对帮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具体负责的处室,多次直接到点、到项目进行指导,督促帮扶项目有效实施。

3、规范帮扶资金使用。规范结对帮扶资金使用的范围和程序,确保帮扶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加强帮扶项目效果评价,推行项目实施效果好坏与下一年度帮扶资金是否增加挂钩;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积极性,在结对村范围内统筹使用项目资金,以发挥帮扶资金的效益。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办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为重点,继续做好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团组牵头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浙扶贫办〔20XX〕12号)等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召开龙泉团组会议,继续做好团组帮扶的协调服务工作,搭建好服务平台。同时,及时将各成员单位报送的好做法与经验进行宣传推广,推选先进单位,形成合力帮扶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明确帮扶重点。20XX年,省政府将基本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列入民生实事。20XX年,省农办、扶贫办将在农村改革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培训、山区经济、农家乐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支持,尤其将结对村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作为帮扶重点,将帮扶资金更多地用于促进这部分人群的增收。

(三)进一步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根据扶贫重点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帮扶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和支持“一乡两村”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来料加工”等“造血型”新业态、新产业,大力推进合作扶贫,力争让尽量多的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参与进来,促进4600元以下农户收入持续加快增长,逐步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指导和管理。根据“一乡两村”发展规划,我办将认真梳理结对帮扶具体项目情况,整合资源,加强协调,搭建加快发展新平台。探索帮扶资金帮扶新举措,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快“一乡两村”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尽早实施,尽快产生效益。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二

一、工作方案

在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中,教师结对及帮扶工作为老师的成长搭起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他们的指导和关心下,我有幸承担帮扶姚成琳老师的工作,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为了扎实有效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拟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对象分析

1.师德方面:姚成琳老师能够爱岗敬业,较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责任心较强;虚心好学,积极上进;特别是承担了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兼学校电脑课教学,工作却从不落下,服从学校的安排,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

2.业务方面:姚成琳老师,从教多年,已逐渐熟悉初中数学教学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认知一般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在对教材的处理方面,特别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经验不足。曾参加过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善于学习,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在教育科研方面成绩较少。

(二)工作目标

在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具体措施

1.师德方面

(1)树立依法执教,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依法,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领会《初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依法治教。其次,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的从事的职业是服务性行业,我们教学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2)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谁不珍爱自己的岗位,谁就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要敢于争先创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日新月异,我们将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争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的事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带,取长补短。有经验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我们将通过重温《课程标准》及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发展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上完每一节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3.自身素质方面

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会忘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多学习。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多反思。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3)多琢磨。继续贯彻赏识教育,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得很融洽,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得愉快,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多琢磨班级管理的办法,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还要在班上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二、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承担帮扶姚成琳老师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教师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结对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加深教师关系,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我俩紧紧围绕市关于结对帮扶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及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在已取得帮扶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方案,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我俩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重视交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人担任初中数学学科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的结对教师,指导结对帮扶对象姚成琳老师用新理念处理旧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使其投入到课改的实验热潮中。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这堂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人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挑战自我,勇挑重担,承担各级对外公开课;并通过电话、信息传送给她,让她早做好调课准备,前往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手中的学具,从而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总之,展示了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她受益匪浅。

(三)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我俩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我俩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电话联系,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发送短信联系,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为载体,来提高我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接收邮件联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资料:教育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题组设计、数学试题等形式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样,建立结对帮扶互助互学活动,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感受与启发

我俩开展结对帮扶的活动时间不长,但给我俩的感受和启发较多。一是姚成琳老师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二是姚成琳老师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向教育的公平发展迈进了一步。五是对认识《新课标》的新感受,突出“数学味”教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会上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加强师德修养,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结对帮扶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参考三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学校结对帮扶总结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们结合**试验区城乡教育的现状与实情,为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早在XX年秋学期就下发了叶教XX81号《关于开展中小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的试点工作并一举成功。特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局六教人XX39号文件下发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力度。几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XX年市局文件和会议要求,**试验区成立了由试验区分管干部人事和文教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区组织人事部和文教局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同志为成员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领导组,并在文教局人事股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具体安排,组织实施。XX年文教局又下发了叶教XX45号《关于开展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XX-XX年结对帮扶计划”的规定,全区有19所中小学担负结对帮扶任务,共安排129名教师到比较偏远、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从事支教工作,现已进行了四年三批轮岗支教达107人次。由于我区范围较小,校数较少,所以开展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的工程在具体实施中,其意义有了外延,范围有了扩大,不仅城区中小学校要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而且农村完中、初中、乡(办)中心学校及区级农村示范小学也要开展结对帮扶村级薄弱小学,不仅要从师资和教学管理上予以帮扶,而且要从资金和物质上予以帮扶,因此有些农村中小学既是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又是结对帮扶的支援学校。例如,三元中学是**中学结对帮扶的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又是三元乡梓园小学的支援学校。另外规模较大的城区学校要结对帮扶2所农村薄弱中小学,例如**实验学校在师资上结对帮扶平岗中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孙岗乡段岗小学;**中学在师资和教学上帮扶三元中学,在资金和物质上帮扶桥店中学;**二小在师资上结对帮扶三元乡龙塘小学,在物质上结对帮扶平岗办事处龙冲小学。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工程的实施,发挥了支援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加深了校际关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营造氛围,积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难以操作的教育工程,为了大力推动和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积极营造氛围,升温加压,早在XX年11月12日上午,镇区办事处教辅组门前彩旗飘扬,鼓乐阵阵。文教局和镇区办事处选派14名小学教师赴孙岗乡小学支教的欢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文教局负责同志、镇区办事处领导及镇区教辅组成员、镇区办各小学校长和镇区中心小学学生参加了欢送会。镇区办分管领导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镇区办党委政府对踊跃报名、主动申请赴孙岗乡薄弱学校支教的老师表示谢意,要求支教老师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把镇区办严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严格的学风带到孙岗乡学校。支教教师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镇区办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希望选派支教的教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勤奋学习、扎实工作、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加强两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孙岗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欢迎会结束后,14名支教教师在师生的热烈欢迎下,乘坐支教专车开赴孙岗乡,沿途所经学校,受到师生的夹道欢迎。中午,孙岗乡党委、政府对新到任的支教教师给予热情接待。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代表孙岗乡党委政府对镇区办顾全大局,关心支持孙岗乡薄弱学校教育的行动表示感谢,对支教教师舍弃城区优越环境,到艰苦地方工作的精神表示敬意。并表示,孙岗乡将会尽其所能地解决这些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了优化支教措施,收到帮扶实效,促进全区支教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开展,我们每年都要举行这样的欢送活动。此举促进了全区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过去那种乡镇之间教师派不动、调不出、分不进的局面,为今后的教师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必将对全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文教局始终把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教工作作为新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来抓。我们多次召开了全区支教工作动员会及支援、受援学校协调会,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积极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把支教与职评、评优晋级挂钩,要求城区学校教师参加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评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否则,一票否决。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教师能够理解支持,各校教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受援学校支教。开展结对帮扶的各校非常重视和关心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待遇问题,如**中学在本校高中教师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教学工作量加一点,对相关专业的教师压一点,支教教师兼一点的办法,为支教教师提供方便。XX年秋期一次性派出7名高中骨干教师赴三元中学支教,并把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的工作量和在本校承担的工作量实行累加计算,来确定超课时奖的发放标准,另外还给予一定的生活和交通费补助,保证了支教教师能安心踏实地工作。实验学校支教教师在活工资分配上,将受援学校工作量作为本校实际工作量计算,所需经费由本校支付,其他方面的津贴也仍然正常发放。

三、共同提高,达到优质资源共享**中学与受援学校三元中学开展结对帮扶,除师资教学支援外还为三元中学争示创办市级综合示范高中提供软件设施帮助;镇区办选派省级“教坛新星”焦健同志到孙岗乡竹园小学为师生上示范课,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受益匪浅。尽管我区人口少,面积小,但据不完全统计,在近4年来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支教学校向受援学校捐助帮扶资金达29万余元,还有衣物、文具、图书、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文体器材、树木花卉等,总价值达17万余元,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四、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支教学校与受援学校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市、区级示范学校进行每月一周的教学培训,以提高其教学业务素质。四是学生互访。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鼓励学生捐款、捐物,使受援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精神上、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4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所以,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扶贫发展的现状及其今后的改进策略,对于指导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

当前,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大学生迅速实现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精准帮扶难度大。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达到900万,在这庞大的就业基数面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主要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来实施量身定做的帮扶计划,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在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方面还无法做到满足更多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最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队伍有待完善。做好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精准帮扶指导经验,还要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就业信息搜索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合格,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综上可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分析

上述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精准帮扶难度大,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有待强化。本文从这些不足出发,总结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提升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目标。无论是精准帮扶还是专业指导,其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就好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今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高校可以采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就业帮扶老师身上,责任到人。对于完成就业精准帮扶目标的老师,予以积极的肯定与奖励。当然,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督促与改进。通过这种目标责任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某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不积极而对大学生精准帮扶效果的影响。其次,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咨询建议。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一些大学生所存在的“等、靠、要”的消极的就业思想,相应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才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另外,当前,我国正在流行“慢就业”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提倡大学生不要盲目地急于求职,应该给自己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作出职业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可以结合慢就业思想,根据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来实施必要的引导和培训,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不断在素养层面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来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尤其是就业指导专家以经验交流的方式来拓宽就业指导人员精准帮扶的视野和思路。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精准帮扶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获得的有利经验。通过这种外在的强化与内在的提升,今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实施现状,指出其在就业帮扶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的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帮扶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承业.为“90后”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第5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关键词】结对帮扶 学生成长 师生关系

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是我系党总支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自该我系党总支委向全系党员教师发出“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生倡议后,全体党员教师积极响应,主动与后进生结对子,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教,爱有所依,困有所帮。全系党员教师共同奏响了我系助学帮困、爱心接力的动人乐章,增进师生了感情,融洽了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提升了学校形象。

一、我两系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两系学生大部分都是各初中毕业生,年龄处于十六、七岁的阶段,在家里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男孩由于在初中就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习,成绩不佳从未受到重视或者干脆破罐破摔。还有很多孩子由于家长疏于管教,从而导致孩子在自我约束、言行举止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他们中有的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状态;有的逆反心理较强再加上认知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纪律念谈薄,在组织纪律方面经常违纪;有的学习能力水平低、基础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成就感缺失,缺乏意志力。

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本身自主能力较差,思想懈怠,不求上进;

2.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方法不得当。

应该说后进生的表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他们的存在也不是个别现象,他们的缺陷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的。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怀,被他人认可。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要多关爱他们,持之以恒,从心底去爱这些孩子,耐心细致的做好感化帮教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任何一个学校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做好这一工作的有效途径就是“结对帮扶”。

二、师生结对帮扶基本情况

全体党员教师共有23名,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共24名在思想、日常行为、学习等方面需特殊帮教的后进学生。他们中有的是长期散漫形成习惯,在学校多次违纪,有的是学习基础较差,跟不上学习进度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是受错误思想影响导致沉迷网络,不思进取……。党员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帮扶对象,填写了帮扶登记表,建立了帮扶档案。

三、帮扶的主要措施

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我们主要从进行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关爱生活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谈话,加强沟通

参加帮扶的教师定期与帮扶对象进行谈心、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关心他们的品德养成,并留心有心理问题的潜能生,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耐心帮助,加强指导

切实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强指导,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悉心关怀,加强扶助

帮扶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帮扶对象生活状况,对确实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尽己所能给予物质方面的帮助,进行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要侧重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克服暂时的生活困难,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4.联系家长,提升效果

学生的成长,与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关键期,我们更是要善于利用家长的家庭教育优势提升帮扶效果。要利用家长来访常、电话沟通等方式经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督促孩子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四、帮扶取得的成效

结对帮扶活动给全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活力与激情,党员教师铸就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新形象,“结对”构建了师生关系的新平台,“帮扶”开辟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第6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一、基本情况

村建制调整后与非贫困村村、凉水井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耕地面积3291亩,林地953亩;总户数1359户、总人口4497人。劳动力2736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962人。低保66户105人,五保18人,残疾178人,高领老人13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465人,已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主要为因病、因残、缺技术等。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调研,制定帮扶举措。今年以来,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健同志亲自带队,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入户走访形式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举措成效等工作,召开局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并制定了县民政局扶贫工作计划和具体帮扶措施,40名帮扶责任人与村两委和148户贫困户共同完成制定年度帮扶方案,并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对达标不稳定和存在返贫风险农户进行登记造册,确保举措实、任务明。同时根据县脱贫攻坚总体安排部署,认真梳理对口帮扶工作,根据帮扶村和帮扶村的贫困户有针对性的落实帮扶干部,全局共落实帮扶责任人40人,帮扶三个村148户322人。结对帮扶做到了全覆盖。

(二)加强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帮助豪子口村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对党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措施,落实局班子成员到帮扶村讲党课工作制度,全年累计班子成员到帮扶村讲党课4次。二是持之以恒落实村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真心对待群众、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困难。驻村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建立民情台账,认真走访,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宣传,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开展面对面摆讲政策、感恩教育活动,全体帮扶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户家中半小时以上,复核基本信息,耐心宣传讲解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易地搬迁和应该享受的各项惠农扶贫政策。组织村委会成员、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召开会议5次,发放感恩教育宣传资料5次,通过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

(四)形式多样,扎实开展爱心活动。利用春节、中秋、端午、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扶贫济困和爱心慰问活动5次,发放物资2万余元。开展“以购助扶”活动3次,在贫困户家中集中购买了价值约5200余元的土鸡、土鸭、鸡蛋等禽类产品和新鲜蔬菜等土特产,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帮助贫困户增收。

(五)主动作为,落实帮扶资金。为进一步加大帮扶资金投入,进一步落实帮扶举措、提升帮扶工作成效,我局主动作为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用于村发展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六)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实施“三治融合”“六联机制”,开展“四好户”评比表彰工作,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邀请司法专家开展法治讲堂、座谈会、和分发宣传手册、悬挂横幅等方式,广泛宣扫黑除恶、赡养责任与义务、秸秆焚烧处罚条例、道路安全规范等依法治村法制教育内容各类活动共计12次,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村民法制观念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一)帮助解决问题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因地理、气候、交通条件限制,豪子口村村级集体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增收难度大,还需要帮扶单位进一步加大协调和支持力度。

(二)一对一帮扶成效还要进一步巩固。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的措施还不深不细,调查掌握实情、开展政策宣讲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第7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一是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做好社区帮扶工作,促进社区工作进一步开展,是县委、县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惠民、利民的长期工程,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是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帮扶工作高质量进行。

为吃透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我们认真搞好摸底调查。一是坚持不吃请、不扰民,决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深入调研、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通过不断交流信息,增进了相互的感情,促进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理出帮扶工作思路,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一是开展为帮扶社区“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二是积极扶持社区基础建设。为社区里捐赠办公设备等基础物资。

在工作中,坚持既扶贫,又扶志。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助,更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1.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学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针对社区个别党员、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把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和学习教育作为社区级班子建设要害环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正确领会党的社区工作政策;二是坚持各种会议、座谈会形式学习教育。每逢社区委、支部重大事宜,以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等,我们集中党员进行各项有关文件内容的学习。

2.突出抓好文明建设工作。我们积极配合社区支部,全面加强了社区文明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标语、专栏、会议、座谈等方式方法,宣传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社区民进行法律法规、社区规民约教育,努力克服消除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和不良现象,取得较好效果。

第8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__县在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积极探索密切干群关系机制

在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__县委、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四个明显”目标,着力在创新帮扶举措上下功夫、做文章、抓落实。全县32名县级领导挂包48个乡镇、40个贫困村、50个新农村、34个重大项目、35项重点工作、26个重点企业、41个重点及涉法涉诉案件。88个县级部门挂包79个贫困村,462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1912户贫困户,10797名(次)县级机关干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形式直:请记住我站域名接联系群众6984人,做到领导做表率、机关全参与、干部全覆盖,通过创新帮扶举措,密切干群关系,助推南江挂包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调研机制,了解群众意愿。为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地了解群众意愿,及时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的问题,南江县建立调研机制。要求全县机关党员、干部每季度深系户、联系点蹲点调研、入户走访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县级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干部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或本机关所属基层单位蹲点调研,重点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主题有针对性的调研基层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县委办干部石忠下派至东榆镇槐树村担任支部书记,他专门列出时间表,积极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村8个社,虚心与基层干部、当地群众座谈、请教,很快了解掌握了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等情况,为槐树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10次带上合作社党员上汉中下巴中跑市场、找信息,寻求农超对接,组建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200亩、转包500亩、流转32户农户宅基地5000平方米,实现首期土地流转收益156万元,为村支部制定了民主管村16条、党务村务公开11条”,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南江对调研情况实行登记制度,由群众填写党员、干部参与调研的具体情况,年终将对调研文章进行评比。目前全县县级领导深入挂联帮扶村调研指导400余次,县级部门到村调研、开展帮扶活动7560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562条,协调解决问题2300余个,化解群众矛盾517起,解决老难案件313件。

(二)建立帮扶机制,全力帮助群众。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密切党员干部同群众的关系,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在联系点结对帮扶2户群众,同时重点联系2名乡镇、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要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2户群众,同时重点联系1名村党组织负责人。部门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1户以上群众,同时结合分管工作重点联系本机关所属基层单位职工群众或服务对象1名。县级机关其他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等形式在单位包扶村结对帮扶1户以上群众。各级干部将自己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印成联系卡,发放到帮扶户手中,并详细登记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县级机关每年要有计划地下派干部驻村包村,选派得力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经常走访群众,每年走访辖区群众不少于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全县76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帮扶困难家庭155户667人,联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76人;78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困难农户1478户6207人、联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522人,联系基层单位困难职工2730人、直接服务对象930人;全县一般机关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11320户。他们扎根在基层,吃住在农村,在情感上与当地群众充分共鸣,在工作上与基层干部协调共振,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帮扶工作,把联系点建设成为示范点,增强影响力、说服力和带动力,形成了全县上下关注基层、服务基层、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合力。县级领导和各部门为挂联村协调争取项目299个,发放慰问物资和现金450万元。全县9960名机关干部先后94620次到522个村帮扶困难农户43821万户15.4万人,慰问困难职工、直接服务对象5600人(次)。

(三)建立首问机制,扎实为民服务。围绕“四个明显”的目标,按照“组织领导到位、帮扶责任到位、工作力量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的要求,坚持问人、问事、问责,落实目标管理,督查指导到位。安排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与下派干部,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集中组织开展下派干部座谈交流会,及时解决下派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下派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南江县各级党组织建立接待群众首问责任制。县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党委都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室,明确专人负责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凡是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面回答的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给群众说明原因,并告诉群众接受该问题的负责人和答复时限。对一时不能解决和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清政策,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依据。如因党员干部的原因造成能解决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实行一事一评,充分征求 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实行专题研究,定人、定时、定项解决,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四)建立议事机制,尊重群众选择。尊重群众的选择和意愿是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不搞群众没有积极性的建设、不搞群众不投入的建设、不搞没有群众监督的建设,实行受益群众自愿申请项目、自己协调土地、自己负责苗木损失、自己组织劳动力,建立竞争立项的申报机制、群专结合的建设机制、权责统一的管护机制、部门联动的服务机制、群众代表参与的监督机制,将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让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按照“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的原则推行“协商合作+和谐共进”的“协商式”民主政治模式,实施“村党支部会提议、驻村干部领导参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实施过程监督、开展群众满意度票决”“七步工作法”,搭建协商合作、和谐共进桥梁,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级事务阳光化。广泛吸呐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选择,不强制、不硬压,使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二、取得的成效

(一)顺应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生活。帮扶干部通过建立联系卡,群众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进一个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回应了群众“方便办事、高效办事、快捷办事”的诉求,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强化了服务职能,提高了行政效能。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变“多次办”为“集中办”,强化了干部的服务意识和镇村组织的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三)融洽了关系,促进了和谐发展。帮扶驻村干部通过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变干部躲着群众走为干部围着群众转,真正使群众感受到了干部热忱服务、真诚为民的先进性,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效地维护了基层和谐。

(四)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心里有杆秤,帮扶干部做得怎么样,他们心里最清楚。帮扶干部把群众当成亲戚,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照和情感上关怀,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真情关怀,思想上的隔膜逐渐消退,党群干群更加融洽。

(五)提升了形象,赢得了群众信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开展挂包帮活动,不仅为群众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供了脱贫之道、就业之路,也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着他们,社会在关爱着他们,党的形象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

(六)转变了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对基层群众的困难有了切身感受,受到强烈震撼。许多党员干部认为,每一次帮扶的过程都是一次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的过程,是一次接受教育、心灵净化、思想升华的过程。

三、几点体会

(一)要把关心群众和尊重群众相结合。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你当亲人。人民群众是最讲感情的,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不把我们当外人。我们把群众当成父母,当成兄弟姐妹,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才会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党员干部通过对困难群众访贫问苦,了解基层情况,掌握群众困难,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事实证明,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9篇:教研员结对帮扶范文

关键词:教育部 直属高校 定点扶贫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73-03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我国成功解决了几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至2015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人、贫困发生率降低11.5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1]

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2]再加之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贫困地区财力薄弱,产业发展活力不强等问题,实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显得任务艰巨。

在国家确定的若干扶贫工作中,教育和科技扶贫一直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分析表明,90%的贫困人口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小学、半文盲、文盲的比例超过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组织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挂职任教,组织科研单位到贫困乡、村宣传普及农业技术。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迅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进入了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阶段,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工作中,逐渐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范围

2012年开展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发挥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定点扶贫县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有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根据教育部安排,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其中,44所直属高校承担了指定地方的定点扶贫工作,另有31所直属高校虽不具体承担指定地方的定点扶贫任务,但也参与了相关工作。本研究重点对44所承担了指定地方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M行分析。

从图一可看出,44所直属高校,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其中云南省最多,这可能与教育部是滇西片区扶贫的中央部际联系单位有关。

大部分直属高校均是跨学校所在地定点扶贫,只有8所直属高校是在所属省参加定点扶贫,占参与定点扶贫的直属高校总数的18%。如下表。

二、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主要模式

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有其独特之处。在直接资金投入上,高校是一个短板,但在贫困地区长远发展方面,高校能发挥出奠基者、开拓者、启蒙者的作用。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定点扶贫工作机构,并设立了扶贫办公室具体开展此项工作,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派出了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并普遍与定点帮扶的地方签订了帮扶协议。从当前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实际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院系结对帮扶

院系结对帮扶是直属高校根据工作实际,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资源,动员全校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一种形式。直属高校在校内成立了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定点扶贫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统筹和管理校内资源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但更多的人才科研资源集中在校内各个院系。为此,直属高校均动员院系与定点扶贫县下属乡镇、村、职能部门建立起具体工作业务关系的结对帮扶关系,以具体事务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而在具体实践中,各院系也将自身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科研工作等与结对帮扶有效衔接,形成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机制。这也是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2.教育帮扶

教育部直属高校优势资源之一就是教育资源。为此,各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均开展了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帮扶工作。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2.1师资培训

定点扶贫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的原因,教育是其发展中最薄弱环节之一。“扶贫先扶智”成为了当前脱贫攻坚中的共识。直属高校除了自身具有深厚的教学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外,也都有实力较强的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这些正是定点扶贫县急需提升和增强的地方。从调查结果看,各直属高校均开展了面向定点扶贫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协调相关附中、附小、幼儿园直接承担定点扶贫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的培养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定点帮扶县的中小学、幼儿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理念明显进步。这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2.2 支教

动员学生参与定点扶贫县支教,几乎成了各直属高校的必选项。高校学生本就在寒暑假期间常规性的开展支教活动,以让学生了解基层,发挥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热情。这也是各高校培养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工作。各直属高校均在定点扶贫县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动员了大批大学生到定点扶贫县开展支教服务,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开展科普和科创活动等。

2.3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共享

随着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各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改善。这也为各直属高校将各自的优质教学资源远程对接到定点扶贫县奠定了基础。部分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县建立了远程教学站,开办了远程教学班,免费为定点扶贫县提供了大量优质现代教学资源。比如,清华大学在云南省南涧县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指导当地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党政干部1500多人次、中小学师生1100多人次。重庆大学在云南省绿春县设立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每年择优录取200人参加网络学历教育,5年免费培养1000人。[4]

2.4高考招生录取

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教育基础薄弱,在高考录取中常常不占优势。但借助于教育部有关高考特殊政策,各直属高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近几年陆续加大了对定点扶贫县高考学生的录取比例。对于录取的贫困户学生,还进行持续的支持和帮扶,缓解其家庭经济负担。许多贫困户家庭借此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在当地也起到了正面示范效应。

3.智力支持

3.1干部培训

定c扶贫县干部就是当地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才资源,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实现定点扶贫县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直属高校均从战略高度加大对定点扶贫县的干部培训工作。数据表明,近5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10多批次,培养培训各类人员4.5万余人次。[5]各直属高校还因地制宜,为定点扶贫县开设了频次相对固定的干部培训讲坛。比如,北京大学在云南弥渡县开办的“北大弥渡讲坛”,清华大学在云南南涧县开办的“清华讲堂”,华南理工大学在云南云县开办的“华园云州大讲坛”,电子科技大学与贵州岑巩县开办的“思州大讲堂”等,都为地方干部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3.2干部挂职

干部挂职是双向的。一方面,直属高校派出了年轻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立足当地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据2016年教育部统计,近5年各直属高校共选派挂职干部150余人次。另一方面,直属高校也接收定点扶贫县干部到下属部门、单位、公司企业挂职,拓展地方干部眼界,提升其工作理念和能力,学习相关技术。

3.3规划设计

地方政府的发展和相关项目的建设往往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各直属高校根据定点扶贫县的各自需求和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科研实力,为定点扶贫县量身定制了相关规划设计,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3.4定向人才培养

定向人才培养是部分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项探索性工作。定向人才培养分为短期和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是根据定点扶贫县人才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到三个月不等的专项培养,比如计算机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种养殖技术、中餐制作等初级技术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基本胜任定点扶贫县具体工作实际的紧缺人才。中长期计划是根据定点扶贫县总体发展规划需求,培养相关技能性管理型人才,是为定点扶贫县持续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一般是定点扶贫县每年选拔一批青年人进入直属高校学习三到五年,获得相关文凭后回到县里按协议工作一定年限。该模式既保证了人才的稳定性,也尊重人才的流动性,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

3.5技术支撑

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44所直属高校,均有各自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和科研实力。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也紧密结合地方需求,组织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各直属高校通过设立教授工作站、专家委员会、技术公关组,建立研发基地等,加大了贫困地区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实验、示范力度。各直属高校及相关科研人员,也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就。

4.产业帮扶

要实现一个地区稳定脱贫,必须要靠发展产业来带动。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都将帮扶定点扶贫县发展产业摆在了突出位置。

4.1产业规划

定点扶贫县大多地处边远偏僻地区,也正因如此,却也保留下了大量原生资源。各直属高校动员组织科研力量,根据定点扶贫县的农业、文化、矿产、医疗卫生、工业等情况,开展研究工作,帮助地方政府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4.2产业专项资金

虽然直属高校用于定点扶贫的资金有限,但部分直属高校仍然在其负责的定点扶贫村设立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定点扶贫村发展产业,充实农村集体经济,支持空壳村“破壳”。具体形式一般以捐赠为主,直接捐赠到相关乡镇,指定用于某地或某项目。

4.3市场拓展

由于定点扶贫县的地理位置、交通现状、思维观念等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的产品常常是难以进入购买力较强的区域。直属高校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平台空间、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努力,协助贫困地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直属高校及其员工的努力,以极为低廉的成本就可以帮助贫困户销售出大量可能滞销的农特产品。这也会反过来给贫困地区人群带来新思维的冲击,助推其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商业销售。

4.4亮点打造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思路才决定出路”。为此,部分直属高校经过调研分析后,常常通过打造一到数个产业扶贫的亮点来带动、引导、鼓励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亮点打造绝不是为了造“政绩工程”。因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村的贫困户,普遍具有畏难、短视、盲目等局限,如果没有成功的或者可以明确预知良好效果的项目,就无法有效动员他们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也无法实现如期脱贫、稳定发展的目标。故立足当地实际发展适量的亮点项目,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4.5大宗采购

参与定点扶贫的直属高校,均有数万师生的规模,这也是一个稳定又庞大的消费市场。如能将定点扶贫县的部分农特产品以大宗采购形式进入校园,则会对贫困地区形成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将会对贫困户稳定脱贫带来极为可观的效益。这也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高校师生获得了放心生态的产品,贫困地区获得了稳定的销售市场,带动了有关产业发展,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了稳定收入。因此,国家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发展产供直销,鼓励采取订单帮扶模式对贫困户开展定向帮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支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从中直接受益。[6]

5.民生帮扶

5.1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已经实施了多年的一项帮扶措施。2006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简称为“三支一扶”。而从精准脱贫的现实需要来看,健康扶贫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贫困地区虽然是疾病地方病高发地区,但却在医疗水平、实力方面较为薄弱。贫困户中出现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国家提出在2020年,每个贫困县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每个30万人口以上的贫困县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均有三甲附属医院,因此,各直属高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医疗帮扶。如将附属医院与定点扶贫县县级医院建立起“一对一”帮扶关系,帮助贫困县完善卫生规划,加强医疗业务指导,开展下乡义诊,培养医疗人才,援建医疗设施设备,实施远程会诊等。

5.2 惠民工程

从调研情况看,直属高校开展的惠民工程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设立教育助学金、搭建招商引资宣传平台、对接校友资源。设立教育助学金主要是对现有教育扶贫机制的补充,避免部分贫困户孩子失学辍学,鼓励其安心接受教育。直属高校还在许多重要、适宜的场合,为定点扶贫县提供招商引资宣传平台,也在校内超市、食堂等为定点扶贫县进行宣传,或协助其开展有关招商引资活动。直属高校的校友是一笔巨大的潜在资源,许多高校都会主动衔接校友与定点扶贫县的合作,引入校友资源参与定点扶贫工作。

5.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我国扶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方式。直属高校每年都釉绷舜笈师生参与到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中。大批高校志愿者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体中,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群体开展了生活照料、困难帮扶、文体娱乐、技能培训、协助就业、法制道德宣讲等志愿帮扶活动。部分直属高校中涌现出了一批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6.文化扶持

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孕育地,富集文化资源。定点扶贫县中有大批地区处于多民族集中分布区,因此存在大量原生态、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往往是仅仅流传在民间,或随着民间传人的消亡而逐渐消失。直属高校除在承担起常规的定点扶贫任务外,还当仁不让地开展了系列文化扶持工作。目前,部分直属高校在帮助定点扶贫县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整合利用、传承保护、指导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也是直属高校在定点扶贫中的另一个独特之处。

三、教育定点扶贫效果评价

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具有优良的教育资源,深厚的人才实力,广阔的市场消费潜力,良好的校友及社会资源,在当前“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战中,高校更可以在“发展生产、发展教育”中助力帮推,从而助推定点扶贫县的脱贫进程。具体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了定点扶贫县人力资源水平

直属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为定点扶贫县举办了连续性、系列性的党政管理干部素质提升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班,还利用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远程为定点扶贫县举办各种教学班,有力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

2.带去了全新的理念,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眼界和能力

直属高校为定点扶贫县带去的是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全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这对于已经形成定式思维和惯性工作方式的地方干部来说,是一次革新。

3.助推了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升级

直属高校针对定点扶贫县区位特点、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特色等开展的各种专题研究,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智力和科技支持。

4.增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号召力

直属高校针对定点扶贫县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切实加大民生项目帮扶力度,惠及更多的贫困家庭、贫困学生,让定点扶贫县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受益,增强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使得改革成果得到共享。

注释:

[1] [2] [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

[3]《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参与扶贫》,《中国教育报》(教育部网站),2016年1月23日;

[4] [5] 教育部简报,[2016]第8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3】3号).

[2]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汇编,2016年8月.

[3]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