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精选(九篇)

第1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关键词】王勃 诗文赏析 独创性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良好发展与诗文的良好改革不无关系,而王勃就是提倡诗风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在研究唐诗之际我们要对王勃的诗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白王勃诗文的独创性。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送别诗的经典之一,通过全面地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够全面地了解王勃诗文的独创性,明白王勃诗文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唐诗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送别诗在诗歌中的意义还在于它所抓住的情感脉络都是简单而真切的,使读者在欣赏送别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辞藻来发现诗人的内心的想法,是古体诗歌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诗歌类型,其最主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伤离别”。古体诗中送别诗占有重要比例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此时离别由于路途遥远或许今生难以再见,或许再见时已毛发斑白,也就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而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既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前途的不顺,从而这首送别诗也对古体诗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王勃以前或者王勃所处的时期,诗歌受到魏晋诗风的影响,诗文辞藻华丽,情感肤浅,诗风浮艳,诗文中的情感虚假,诗文创作无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辞藻上的堆砌,这是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这对于诗歌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王勃是最先认识和极力改革诗坛弊端的人物之一,“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用“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来对王勃进行评价,可见王勃对于当时的诗风改革的决心,有意提倡刚健诗风。王勃的诗文质朴雄浑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王勃的诗风和当时的诗风有着重大的差异,所以从诗风上来讲王勃的诗风就具有独创性,能够真切地认识到诗歌的重要意义,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全面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候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全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游人的难离难舍,以及对前途的一片渺茫。在诗文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作者对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点进行准确地交代,三秦之地保卫着长安,在风烟之中难以看见友人将去的目的地,诗文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宏大的气势中又有一种浅浅的伤感,“浮云遮望眼”,看不见了,在此离别之后,首联采取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长安离别所处景色的描写与想象中的五津的描写,将离别之情通过虚实景物的描写进行准确地阐述。在诗文的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中直接将离别的愁苦进行书写,为何我等要受这样的离别之苦,因为我等都是四海为官之人,这一联在书写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前途的茫然。都是四海为官之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漂泊,拥有好的前程?离别之情与壮志未酬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而全诗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主要表达的是朋友就算是在天涯海角,但是此心相依,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灵在一起,那四海也形同虚设,于你于我也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但是心在一起就如同人在一起。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相信纯真的友情是没有限制的,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一种浅浅的慰藉,四海广阔,此去将距离遥远,还好有着纯真的友情,希望这友情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而诗文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往往被众人所忽略,而其实这句也是一句经典诗句,不光是对以上诗句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将离别之情表现到了极致,作者在诗句中劝解朋友在离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一样热泪满眶,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落泪,此时这里的无泪胜过有泪,将离别的伤感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全诗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全诗以离别愁苦为基调,同时也对友情和壮志进行良好的地表达,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壮志,而壮志的表现主要在于颔联中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意境,整首诗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情感细腻,是唐诗中的精品。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诗文独创性的具体表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中国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作者的独创性,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经过几百年以后还能被广大的读者所熟知。

1.诗风和诗体上的独创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勃进行诗风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全诗撇弃了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创建了一种刚健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后来的唐诗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得唐诗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诗体上,五言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在王勃等诗人的笔下尝试而形成,并走向成熟,使得五言律诗成为唐诗诗体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得更多的诗人来进行五言律诗的创作,使得中国诗文得到进一步地良好发展,丰富了古体诗歌的诗体类型。

2.诗文创作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往的送别诗都是比较缠绵的,总是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王勃的这首诗将壮景应用到情感的表达之中,通过壮景来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将送别诗的情感良好表达的同时,避免了诗文中的无病现象的发生,全诗虽然写的是离愁别苦,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给后世的诗文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李白的《赠汪伦》也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良好利用。

3.诗文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全诗的首联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在传统离别的诗词歌赋中往往采用的是凄凉的景物来进行离别情意的表达,而这首诗采用的却是一种辽阔的景物来对离别之情进行表达,其表达手段相对于用哀景来表达更能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同时使得全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亮丽,避免了送别诗那种阴暗的感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诗文的尾联采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作手法,通过劝解莫要流泪,将离别之情进一步地进行升华,使得依依惜别之情更加淋漓地展现出来。

五、王勃诗文对唐诗发展的重要影响

王勃的诗文对于唐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从诗风上将以往的浮艳诗风转变到健康的刚健诗风,从诗体上将五言律诗这一新诗体进行很好地推广,而从诗文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上对送别诗进行改进,而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后世唐诗的创作。唐代诗文的良好发展就是靠如王勃一样的具有独创精神的诗人创作使得唐诗得到很好地发展,奠定了唐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第2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过好“诵读关”,要想速记,知识必须系统、有序、有趣,这是符合系统论原理的。我首先将文言文分为韵文类和散文类,韵文类指古代诗词曲,共32首,我将其组合概括为“一个源头,三个高峰,四首宋诗,几首民歌”16个字。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这一体系的构建。

“一个源头”,是指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教材中选编了其中一首诗《君子于役》。

“三个高峰”,是指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唐诗又可分解为“四、三、二、一”,“四”指初唐四杰,教材中选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指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三人共九首诗又构成了“三四二”格局,即李白的三首,分别是《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杜甫的四首,分别是《登楼》《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石壕吏》;白居易的二首,分别是《卖炭翁》《钱塘湖春行》。“二”指盛唐两大诗歌流派,而每个流派中又各选编了“两个”人的诗歌。边塞诗歌派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王昌龄的《出塞》;田园诗派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指晚唐诗歌只编了“小杜”(杜牧)的一首《江南春》,我将其戏称为“一个小肚”或“一个尾巴”。宋词,可概括为“二男一女”,“二男”指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一女”指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他们三人的词各属一派,苏轼系豪放派,选编入教材的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以爱国词见长,教材选了他的《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清照属婉约派词人,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被选入教材。元曲,可概括为“一马一獐”,“一马”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獐”为“一张”的谐音,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诗词曲外,还有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和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未归入我构建的体系,前者编入教材的原因在于说明词产生于唐代,后者旨在说明后人亦有写诗词曲的。另《沁园春·雪》也选入了教材。

几首民歌,指的是《敕勒歌》《木兰诗》和《陌上桑》(需要指出的是这首是民间诗歌而非民歌)。

四首宋诗,可概括为“一轼载一石,一翁放一羊”。“一轼”指课本编入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石”指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翁”指陆放翁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羊”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另外,为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按某种标准构建一些小的知识体系,如送别诗共五首,可概括为“二王一参一白杨”。“二王”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参”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杨”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散文类文言文共26篇,按照标题能否看出体裁又可分为两部分,能看出体裁的可用“五记五说一表一论一铭一世家”概括出来,共14篇。从标题不能断定文体的可用“五愚五圣一口狼”概括出来,共12篇。这是按文中所做之事的愚贤概括的,有的可能有点勉强或“曲解”。

“五记”包括《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五说”包括《马说》《说虎》《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一表”即《出师表》,“一论”即《曹刿论战》(这样说有点勉强),“一铭”即《陋室铭》,“一世家”即《陈涉世家》。

“五愚”可化解为四句诗:讳疾忌医蔡桓公,愚公移山伤仲永,鸡鸣狗盗孟尝君,观弈乃知是非真。“五圣”可化解为四句诗:定伯捉鬼已成功,毕■活板美名传,蜀鄙一僧南海行,孔孟二人人中人。“一口狼”即指林嗣环的《口技》和蒲松龄的《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对“例子”的这种“创造性运用”,使知识系统易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空前提高,对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发展轨迹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从而使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如在背诵《岳阳楼记》后,学生都一致认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学生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

在把好“诵读关”之后,我还让学生向“理解关”冲击。在复习中我借鉴了魏书生画知识树的方法,将文言文知识分为字、实词、虚词、句式几个部分。如实词主要训练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第3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要探求这一生动清新的文化支脉的最初源起,不能不说到三峡。

可以说,“竹枝词”的发现、记录和传播乃至仿作,都自三峡始。

三峡“竹枝”在文化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是唐代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历史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如果从历史地理考察的视角分析这种文学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发现。而交通地理对于文化的意义,或许也可以由此得到说明。

唐代文人的三峡行旅与“巴歌”体验

在政治昌盛和经济繁荣的形势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地位的上升,循长江航道上下,成为唐人行旅的热线。三峡,于是在唐代文人行旅生活体验中保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三峡纪行诗成为唐诗中颇为多见的篇什。除了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外,很少有哪些地域如三峡这样受到唐代诗人如此的关意。

李白“远忆巫山阳”,“泪向南云满”(《寄远十二首》其五),白居易“两岸滟??凇保?鞍拖可?睦铩保ā短馀O喙?槿世镎?鲁尚√病罚┑仁?洌?妓得餍芯??康木???梢猿晌?谰玫娜松?且洹?BR>与一般描画山水记叙行旅的诗作不同,唐代三峡诗更多地表现出苍郁悲凉的意韵。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说到“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 。李商隐《初起》诗亦有“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句。不过,我们所看到的以三峡为主题的唐诗,似乎多有超越一般离情乡思的意境。

唐诗中记录的三峡印象,首先是其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惊人险恶。

李白曾经作《上三峡》诗:“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戴叔伦《巫山高》诗写道:“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f岩水不前。”又如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来。”李贺《入蜀》:“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白居易《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僦兄拧N匆购谘一瑁?薹绨桌似稹4笫?绲督#?∈?缪莱荨R徊讲豢尚校?銮??倮铩\凵m竹篾?,欹危楫师趾。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诗人“恐”的心态,又与“愁”的情绪相交织。如王维《送贺遂员外外甥》:“南国有归舟,荆门??上游。”“樯带城乌去,江连暮云愁。”李端《送郑宥入蜀迎亲》:“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若仍以白居易诗为例,说到“愁”行三峡的,有《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赴命》:“见说瞿塘峡,斜衔滟???D延谘澳衤罚?展?狭?拧Q蚪欠缤芳保?一ㄋ??搿I交厝赭∽??廴胨凭ㄍ獭0逗铣钐於希?ㄌ?值胤?!庇帧兑谷膂奶葡俊罚骸蚌奶铺煜孪眨?股闲拍言铡0端扑?梁希?烊缙ゲ??D娣缇?似穑?为?荡?础S?冻疃嗌伲?哂阡??选!?BR> 使未能忘却都市繁华的旅人们心情受到极强烈的震动的,还有三峡地区的荒凉和冷寂。

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烟。”又《自江州至忠州》诗:“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巴人类猿???穷迓?揭啊!倍济栊戳苏庖磺樾巍?BR> 三峡所独具的神秘文化景观,特别是巫山神女传说,也往往使过往的诗人文士于江风峡雾之中,体味到特殊的文化感应。

皇甫冉《巫山峡》诗写道:“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刘方平《巫山神女》诗也写道:“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又如蒋洌《巫山之阳香?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诗:“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捣衣余石在,荐枕旧台空。行雨有时度,?流何日穷。至今词赋里,凄怆写遗风。”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所谓“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也记录了类似的心灵访古与意识旅游的轨迹。孟郊《巫山曲》写道:“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又《巫山高》诗:“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郁亭亭魂。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青冥冥,云结深闺门。”李贺的《巫山高》诗,文句与情感同样飘逸飞荡:“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李白形容三峡风景,有“历览幽意多”,“佳趣尚未歇”的诗句(《自巴东舟行经瞿唐登巫山最高峰晚望还题壁》)。《宿巫山下》诗又写道:“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裳。”三峡的这种文化气象,往往可以点燃文人的“风情”与诗兴。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即写道:“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似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诗可见“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句,其中“断肠”二字,或许即大体表明了人们旅经三峡时的特殊心境。

唐代文人对于三峡的文化体验,恰与当地民歌“裴回”、“苦怨”、“含思婉转”的风格相映合。其共鸣之和叶,千百年后仍然使人们不能不惊叹这种文化奇缘的神妙。

三峡地区民歌,唐人诗作中往往称之为“巴歌”。例如:

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刘希夷《巫山怀古》:“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卑拙右住兜浅嵌?盘ā罚骸疤鎏龆?忌希?型燎啻掎汀2恢?未?铮?墒前屯跆ā0透杈梦奚??凸?换瓢!!庇秩绾?健妒??偃?住罚骸鞍透韬驼叨啵?籽┪奕撕汀!?BR>对于所谓“巴歌”,又曾经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巴童歌 岑参《赴犍为经龙阁道》:“骤雨暗?口,归云网松萝。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江路险复水,梦魂愁更多。”

巴曲 杜甫《社日两篇》:“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鸯回金阙,谁怜病峡中。”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巴渝曲 杜甫《暮春题??西新赁草屋五首》:“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巴弦 白居易《留北客》:“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白居易《寄微之》曾写道:“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巴歌”、“巴曲”、“巴弦”的风格,确实表现出与诗人们以往所熟悉的歌曲显然不同的文化韵味。

王维《晓行巴峡》说:“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这里的文化氛围,使诗人体味到野趣和古风。而当地“语”“声”的魅力,也是形成三峡地区文化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峡民歌所谓“竹枝”,也是典型的“巴?Q”,即“巴渝”、“巴渝歌”、“巴渝曲”。其风格的神奇魅力,使诸多唐代文人倾倒迷醉。三峡“竹枝”使唐文化得到新鲜的营养。受到三峡“竹枝”影响的唐诗的创作者们又通过自己的文学宣传,使这种民歌形式连同其朴实清新的文化精神流布四方。

“竹枝”:三峡文化的重要发现

李白曾经作《巴女词》,应当也可以看作对三峡地区民歌的录作或者仿制: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清人王琦注:“唐之渝州、涪州、忠州、万州等处,皆古时巴郡地。其水流经三峡下至夷陵。当盛涨时,箭飞之速,不是过矣。”

使三峡地区民歌在文化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其作用当以“竹枝”著于唐人诗作为最。

《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刘禹锡)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新唐书·刘禹锡传》又有这样的记述:“宪宗立,(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连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朗州,即今湖南常德。“竹枝”出于郎州之说不确。《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三》如此题解“竹枝”:

“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

《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

锡曰:“‘竹枝‘,巴?Q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

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

与刘禹锡《竹枝》自序多有不和,然而“‘竹枝’本出于巴渝”的说法是准确的。《刘梦得文集》卷九载刘禹锡原作:

竹枝词九首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

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贵。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之。附于末。后之聆“巴?Q”,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西春水?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眩?昴瓴ɡ瞬荒艽荨0媚杖诵牟蝗缡??偈倍?ジ次骼础?BR>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

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岁正月”,在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公元824年。建平,南朝郡名,治所称巫县,隋唐时已改称巫山。

刘禹锡又有《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将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梦得文集》卷九“道是无晴还有晴”,《全唐诗》卷三六五作“道是无情还有情”。

所谓“巴人能唱本乡歌”,正说明了“竹枝”原本出自三峡地区的事实。

《全唐诗》卷二八及卷二六七载有顾况《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一句,也说“竹枝”为“巴人”所习唱。

据任半塘先生《竹枝考》,顾况为肃宗至德(公元756年)进士,所作较刘禹锡之九篇约早70年。

顾况《竹枝曲》,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竹枝”。

《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收录的唐代“竹枝”,又有白居易《竹枝》四首:

瞿唐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其中“瞿唐峡口”、“白帝城头”、“蛮儿巴女”、“巴东”“巴西”诸句,也说明了这种民歌形式的源起,使得“竹枝”已经成为代表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符号。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杜诗中仅此一处提到“竹枝歌”。宋人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写道:“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也说,“‘竹枝’本近鄙俚。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其开端。”任半塘先生《竹枝考》指出:杜甫《夔州歌》与刘氏《竹枝》相近者二首:

??东??西一万家,江北江南冬春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格调确实近于“竹枝”。“??东??西”所谓“??”,正是三峡地区所称入江山溪水。 明人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又有这样的评论:“杜子美《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径蹊。”夏承焘先生《论杜甫入蜀以后的绝句》也有相接近的论点:“蜀中是《竹枝词》的发源地。唐人刘禹锡、白居易以及《花间集》里各家的《竹枝曲》,都用四川民歌声调。”“杜甫这些不调字声的绝句 ,是否即用四川《竹枝》那种‘激讦’‘伧??’的声调,他自己没有说明,我们不能臆测。但我们看宋人注杜诗,举出他用‘蜀中语’相当多,如‘上番’、‘禁当’、‘长年’等等,都是(见郭知达《九家注杜诗》引赵注)。他四十八岁入蜀,五十七岁离蜀,在四川前后住了十年。他所说:‘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暮春题??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二)还是前半期的话。他诗中既用了许多四川方言,则以蜀中民歌声调作绝句,自然不是不可能的事(《竹枝》、绝句,体式相同,皆七言四句)。”

在《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中,又有李涉《竹枝》四首: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鹘?献庸嫣洹9轮垡灰苟?榭停??虼悍缫浣ㄏ?

所谓“荆门”、“西陵”、“巫峡”、“昭君溪”、“十二峰”等,也说明作者是借三峡民歌的文体,来抒发三峡行旅的感受。

一并为《乐府诗集》编纂者所采录的,还有晚唐诗人孙光宪的《竹枝》二首:

门前春水白?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乱绳千结”,《五代诗话》作“乱绳寸结”。又孙光宪此作,《全唐诗》卷七六三及卷八九七收录。据说“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全唐诗》卷八九七即将孙光宪《竹枝》归入词类,作:

门前春水竹枝白?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 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全唐诗》卷八九一又有皇甫松《竹枝》:

竹枝一名巴渝辞

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亦飞女儿。

木棉花尽竹枝荔支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桃核竹枝两人同女儿。

斜江风起竹枝动横波女儿,劈开莲子竹枝苦心多女儿。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刘毓盘《词史》以为“无名氏《女儿子》二首,即唐人《竹枝词》所本。”“皇甫松仿此体于句中叠用‘竹枝’‘女儿’,为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所说《女儿子》,见《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也写道:“《女儿子》现存二首,首篇云:‘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盖原为巴东的歌谣,其后被演为乐曲的。唐皇甫松有《竹枝词》六首,均以‘竹枝’‘女儿’为和声。”“《竹枝词》一名《巴渝词》,与《巴东谣》产地相同。皇甫松《竹枝词》的和声,必定渊源于《女儿子》无疑。”任半塘《竹枝考》以为“必定”“无疑”一说“太过”。然而,作为推想,二者有“渊源”关系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还应当指出的是,从“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的内容风格分析,似乎也可以看作三峡“竹枝”的先声。

唐人尉迟??吨谐?适隆匪担?跽百易诔??啵?蜃锍鍪鼐D希?崛死钼仔汹敬剩?翟鹛?酰?赣龊Α\沧诔??跽案从茫?兄梁?希?钼追降淇ぃ?鲇?诮?沃衽仆ぃ?镁啤A跽俺?吨裰Υ省吩?钼祝骸磅媛墓?抵裰?耷?钆??!币布锹剂恕爸裰Α钡暮蜕??BR>

“竹枝”的发现,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马?青《〈竹枝词〉研究》写道:“《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及之。殆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乃从而传写之,拟制之,于是新词几曲,光芒大白,于文学史上另辟境界,其功绩诚不可没焉。”任半塘《竹枝考》也写道:“刘氏诗序备述建平《竹枝》声乐,确为创举。自来民间俚艺,受文人重视如此者,史无二例。”“论民间声诗乐艺之蕴藏,仅从百五十四调求之,已极丰富。使一一皆如建平《竹枝》遇于刘氏者各得其遇,则我民族乐舞在历史上所激发之光彩,将燎烛益高,启迪益远!且无论声诗以外者矣。”这样说来,唐代三峡“竹枝”经刘、白等有识者的“传写”“拟制”终于面世,实在可以称作伟大的文化发现。而所谓“建平《竹枝》遇于刘氏”一事,并不是偶然的。其所以发生,自有三峡地域文化的特殊风格和特殊魅力在起作用。而我们对于唐代交通地理的文化意义,也可以因此得到新的认识。

三峡的交通地位与三峡“竹枝”的流布

“竹枝”在中唐以后,逐渐于诗人作品中所屡见。这表明,源起于三峡的民间野唱,已经得到当时的主要文化阶层的重视,已经对于当时的主体文化形式发生了影响。例如:

李益《送人南归》:“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武元衡《送李正字之蜀》:“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张籍《送枝江刘明府》:“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于?《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有曾经在三峡地区生活的经历,于是其诗作中屡屡说到“竹枝”。例如,刘禹锡的诗作中有: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洞庭秋月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之二)

白居易的诗作中也可见: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 座客亦裴回。(《九日登巴台》)

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听竹枝赠李侍御》)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题涂溪》)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艳唱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郡楼夜宴留客》)

其他说到“竹枝”的诗作,还有:

温庭筠《西江贻钓叟骞生》:“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夜泪潜生竹枝曲,春潮遥木兰舟。”

方干《赠赵崇侍御》:“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闲话篇章停烛久,醉迷歌舞出花迟。”

方干《蜀中》:“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余时。闲来却伴巴儿醉,?蔻

花边唱竹枝。”

郑谷《渠江旅思》:“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王周《再经秭归二首》之二:“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蒋吉《闻歌竹枝》:“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白居易《曲江感秋二首》之一于51岁时感叹“昔壮今衰”,“人生多故”,有“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句,说明他在三峡地区与“竹枝”相共的岁月,在人生记忆中的深刻痕迹。

他的《江楼偶宴赠同座》诗中所谓“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所描写的已经不是三峡风物,反映“竹枝”已经传布到其他地区。又如《听芦管》: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篥,细妙胜参差。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说到“竹枝”的普及,使得无论南北之别,胡越之异,都同样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感染。

“竹枝”从三峡地区首先传布到楚地。

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李商隐《河阳诗》:“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楚丝微觉竹枝高,半曲新辞写?纸。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唇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

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全唐诗》卷三五九题注:“在朗州。”“竹歌”,也就是“竹枝歌”。

又刘禹锡《插田歌并引》说到连州田间民歌有类似“竹枝”的风格:

插田歌并引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

殷尧藩《送沈亚之尉南康》:“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南康,即今江西南康。

“竹枝”流入吴地的反映,有张籍《江南行》:“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又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第4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天涯若比邻的上一句是:海内存知己。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论文摘要】:《全唐诗》中蕴涵大量的盐业史资料,包括盐的产制技术、运输及与盐相关的盐官、盐商、私盐贩、百姓。《全诗诗》盐业史料的特点是: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主观性浓,易于夸张。

陈寅恪先生的着作《元白诗笺证稿》,以诗证史,用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扩大了历史史料的搜集范围、使历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普通人的生活、思想。陈先生认为可以用诗证史的原因和方法是:“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最重要是否于纠正。元白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1)唐人诗作中保存的大量珍贵史料,也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以唐诗来佐证历史或以唐诗为选题的来源。

本文通过《全唐诗》中盐诗的分析与挖掘,探讨盐与唐代诗歌的关系。

一、从《全唐诗》看唐代盐业的内容

1、盐的产制技术

盐以来源分大体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因为来源地理环境的不同又有对应的三种制盐方式。海盐富含于海水这中,具有量大、无需开采的特点,加之唐代经济发达、科技强盛,海盐的采制技术不断进步,唐代海盐的产量很大———“唐代海盐产量居三大盐类之首”。因此,《全唐诗》对海盐的记述较多,对池盐和井盐的记载较少。(《唐代盐政》P15)唐代海盐采制规模大。刘长卿的《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2)这是因为盐田太大,只有夜色才能把它分开。唐代的海盐由普通人生产,甚至形成了专门以制盐为生的村落。晚唐诗人贾岛(779~843)的《寄沧州李尚书》中写道:“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枝条分御叶,家世食唐恩。”(3)在贾岛生活的年代,生产盐的盐丁是固定的,他的描述说明该地区由于生产规模宠大已经形成一个盐丁聚居的村落。唐代海盐的生产方式是煮制。海盐的生产从煮制到晒制是历史的进步,唐的生产水平还停留在煮制食盐的阶段。高适的《涟上题樊氏水亭》“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4)煮盐的利润非常丰厚。白居易的《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5)贾岛的《盐池院观鹿》“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6)描述了盐池周围的秀丽景色。盐院是就产盐地而设,因此盐池院的景色也就是盐池的起色。杜甫的《盐井》直观记载了井盐的产制。在这首诗中的盐井生产的方式是用木桶通过滑车将盐卤从盐井中汲出,即“汲井岁,出车日连连”,之后用燃料煮制卤水成盐,“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盐商转卖盐的利润巨大,他们“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7)

2、盐的运输

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盐,盐的运输自古以来均属于运输的大宗,一般都通过漕运通达全国各地。《唐会要》盐铁转运总叙记载:“宝应三年元载以中书侍郎代吕諲时淮河阻兵飞挽路绝盐铁租赋皆泝淮而上”。(8)这说明在宝应三年时,运盐铁租赋的淮河受阻,只能选择泝淮这条新的水路行进。杜甫的《客居》“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9)这是因为西南战乱,导致水路被断绝,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吴盐拥塞在荆门,此足已证明水路对盐业运输的重要性。

在正史记载中,盐主要是通过漕运运输,即运输工具是船只。《全唐诗》对盐车的记载恰好可以补充从全国的漕运网分发到终端销售地点的情况。这些方面的记载很多,现选取两个。李白的《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10);钱起的《送沈仲》“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盐车将漕运来的盐分运到各销售地点,再通过食盐消费者把盐买回家使用。柳宗元《柳州峒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3、盐官、盐商、私盐贩

全唐诗中保留了一些盐官的直接材料。杜甫《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杜牧《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唐代的盐商经营盐业往往获得丰厚,生活优裕。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生动描写了一名小家女自从嫁给盐商后生活富裕的场景。“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这首诗从侧面说明盐商是特许商人“不属州县属天子”;专卖制度下的全国盐利收入,盐商得到大部分“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元稹《相和歌辞·估客乐》“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也反映出地方政府是无权收取盐商任务费用。

4、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

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盐的丰富程度是人民生活富足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盐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岑参《送颜平原》“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李端《杂歌》“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如果自己连盐也吃不上,生活得不到温饱,面容美好与否又有什么用呢?

盐在唐代用于预计吉凶祸福。贯休《寿春节进》“盐出符真主,麟来合大规。”用盐显出的各种不同“符”来预知未来生活。

二、盐诗的特点

1、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盐是唐上至亲王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食品。唐政府既规定:“凡亲王已下常食料各有差。每日细白米二升,粳米、梁米各一斗五升,粉一升,油五升,盐一升半……三品以上常食料九盘,每日……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常食料五盘。第日……豉、盐、葵、韭之类各有差”。(《唐会要》卷四,《尚书礼部》)盐还可以用于饲养牲畜、祭祀以及入药。盐与唐人的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寒山《诗三百三首》中写道“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盐可以用为调料,也可以作为药补的成分之一。

2、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全唐诗》与盐有关的诗,几乎包含了社会的各方面。如多次提及盐官的名称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传诏收方贡,登车着赐衣。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云白风雷歇,林清洞穴稀。炎凉君莫问,见即在忘归。”这首诗就说明了盐铁判官这个盐官名称,描写他到蜀任职的过程是先接受“传诏”和朝廷给予“方贡”,穿上皇帝给的“赐衣”通过乘车到蜀地上任。盐对经济的作用也很大。造就了一批靠盐起家致富的商人。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盐商利润丰厚,得到的盐利甚至比唐政府还要多,这一点也可以从《新唐书》里得到印证:“贞元四年淮西节度使陈少游奏加民赋自此江淮盐每斗亦增二百为钱三百一十其後复增六十河中两池盐每斗为钱三百七十江淮豪贾射利或时倍之官收不能过半”(《新唐书》卷五十四)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占在一席这地。盐是诗人做诗的素材,韩愈在《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就“盐吟旧句”。在唐人的思想中,盐还有预知未来的作用。贯休《春节进》“盐出符真主”。

3、主观性浓,易于夸张。《全唐诗》中的诗毕竟还是文学作品,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诗中的内容存在一些夸张的成份。吕渭《状江南·仲冬》“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古代缺乏精炼盐的技术,食盐的杂质多,不会呈纯白色,为体现盐的洁净,作者用雪来夸张的形容盐。《全唐诗》中与盐有关的诗感情丰富,往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中在看到盐丁劳苦,盐官、盐商靠买盐获利颇多,感叹到“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三总结

《全唐诗》中盐业史料的具有相当大的史料价值。首先它们能印证和补充正史之不足。如在正史记载中唐代制盐的方式有海盐、池盐和井盐,《全唐诗》也相应记载了这些方式。唐代海盐数量在整个唐代盐中的比例最大,海盐在唐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与人民生活、国家财政紧密相关,在《全唐诗》中海盐占的篇幅也是最大的。其次包括丰富社会史的内容。唐代正史即政治史,不注重记录一般人的生活很少关注普社会史的内容,《全唐诗》的内容往往就是个人的生活,如它对盐商夫人奢华生活惟妙惟肖的描写,细致入微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状况。对《全唐诗》中的盐业史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审慎的态度使用。

【参考文献】:

(1)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

(2)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1532

(3)贾岛.《寄沧州李尚书》.《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06

(4)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07

(5)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5085)

(6)贾岛.《盐池院观鹿》.《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43

(7)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98

第6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孟获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于历代正史,散落于乡俚民间。

历史上的孟获,三国时彝族首领,建宁(今云南曲靖)人,生卒年代不详。《三国志》本传以及后朝的官定正史中均未记述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书中有零星记载。《三国演义》小说中“七擒孟获”是艺术家对有关历史添油加醋的虚构。历史上的孟获为南中豪强,深受当地人所信服,他本来臣服刘璋;刘备入蜀之后,南中孟获也因此臣服刘备,成为蜀汉的一部分。刘备白帝城殡天,居住在蜀汉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上层发动叛乱;越(今四川西昌东)叟帅高定元杀郡将举兵称王;太守朱褒据郡不受调遣。益州郡大姓雍杀太守正昂,蜀汉政府另派太守,又为雍执送东吴。孟获追随雍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分三路征南中(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诸葛亮南征的三路大军中,西路军由诸葛亮自己率领攻击越的高定,之后进击益州郡。东路军由门下督马忠率领,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郡朱褒。而李恢率领的中路作为奇兵,由平夷县翻山越岭、长途奔袭迂回到益州郡,以期实现与诸葛亮大军的胜利会师,对雍叛军形成最后的战略合围。李恢大军长途奔袭之时,南中内部混乱,高定元部下杀雍,孟获代立为首领,成为最大的反叛力量。真实孟获并不是《三国演义》“七擒孟获”中所形容的那样的有勇无谋之辈,正好相反,他孔武有力、骁勇善战,而且性格豪爽,为人仗义,雄才大略,在军事上御下有方。他以南中三郡的云南、永昌和建宁为依托,广揽部落才俊,积蓄力量,时刻等待着崛起的时机。李恢攻入益州郡一带之后,原本要发生在李恢和雍之间的战斗,变成了李恢和孟获的遭遇战。李恢孤军深入,与孟获叛军接战后互有胜负,不得已据守孤城昆明。孟获乘机占据地利把昆明包围得铁桶一般。李恢的兵力不及孟获军马的三分之一,又没有诸葛亮大军的消息,形势十分危急。幸而李恢作为蜀汉的一代名将,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利用欺骗手段派亲信赴孟获大营麻痹孟获,说:“官军的粮食吃完了,打算撤退。我和我们中间有些人本来就是南方人,过去久离家乡,如今得到机会回来,不想再返回北方,想与你共同谋划大事,坦诚相告,只是望你们暂缓攻城,容我做些准备。”孟获相信了他的话,所以放松了守备。李恢于是乘机出击,才一举击溃孟获军的包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昆明保卫战”。斯战后,孟获则邀集各少数民族部落头人,重新厉兵秣马,准备与诸葛亮的蜀汉大军决战。

也正因为诸葛亮与李恢、马忠合兵之后反复权衡,觉得孟获在当地夷、汉人中威望都很高,于是才毅然决然对孟获采取“攻心为上”之策,定计将其生俘,并纵归使其再战。“七纵七擒”,乃后人杜撰。但孟获感于诸葛亮不杀的大恩大德,兵败师疲之后,乃心悦诚服,死心塌地归降蜀汉,当是历史事实。当年秋,南中四郡(越、益州、永昌、)悉平。诸葛亮大量起用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并任命孟获为御史中丞的高官。其后便将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蜀国军资,全力以赴,准备北伐。自此近四十年,南方各郡,百姓安居乐业,生产恢复,赋税丰余,成为蜀汉的战略大后方。

桀骜不驯的孟获,担任蜀汉高官之后,对蜀汉幼帝和诸葛先生真诚拜服,五体投地。故而终诸葛亮之世,直到蜀后主刘禅降魏,他居官一生,均兢兢业业,造福乡梓,有大功于南方彝族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相互之间的大融合。诸葛亮病重,临终时特地召来孟获,当面嘱咐他说:“我虽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这天正是立夏时节,孟获是个直性爽快人,一经答应,就要做到,从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见蜀主刘禅。数年后蜀汉后主阿斗降魏;再后,晋武帝司马炎把阿斗掳到洛阳,孟获不忘诸葛亮所嘱,每年立夏日仍然带了亲兵护卫前往洛阳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细,唯恐阿斗被亏待,每次都要亲自用大秤称量阿斗体重,一再告诉晋武帝,如有丝毫差池,他是决不答应的。武帝见他如此认真,便想出一个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届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饭给他吃,此时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饭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两大碗,等孟获到来称人,都比上年重了几斤。而从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饭和称人便在民间传开,相沿成俗。

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孟获的英名永远鲜活在川、黔、滇等南方诸省汉、彝族的父老乡亲心中。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除此而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坐落在大渡河畔的石棉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四周群山环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又被称为天然氧吧。这里民族风情浓厚,有着藏彝走廊之称。目前石棉县将打造另一旅游胜地――“孟获城”。据传,“孟获城”是三国时期孟获被诸葛亮释放后,率领残余军队一路北上,来到一个叫李特子(今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境内)的地方,孟获观察此地形,发现山势险要,森林茂密,易于隐蔽,易守难攻,是个绝佳的用兵之地,于是决定在此地驻扎,修筑工事,安营扎寨,孟获城由此得名。

拖乌山位于石棉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之间,以山顶为界,连接两县的是108国道线和正在兴修的雅西高速公路。半山腰上,居住着孟获村120户村民。对面十公里外的山下,正是孟获村村民们在2006年前居住的地方――孟获城。冬日的孟获城也不失它的美丽,村民们关牲口的篱笆小房“披金挂银”,牛羊在雪景中散步……这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孟获城里有关于诸葛亮和孟获的传说。“打开孟获城,世上无穷人”。村民们无限敬仰英雄,都知道孟获城城垣下埋着无尽的宝藏和令人遐思的历史遗迹。“孟获城”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浓郁的彝家院落,保护完整的原始森林。四川省雷波县境内,至今也仍然留存着多处三国时期彝族首领孟获与诸葛亮从交战到讲和的遗迹,流传着汉彝英雄儿女大智大勇的故事,见证了汉彝多民族之间从冤家械斗到携手共进的沧桑巨变。雷波县马湘海龙寺庙里的孟获殿是汉族群众为孟获修建的庙宇,在全国独一无二,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雷波县县政府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强化文化含金量,大打孟获牌,以弘扬彝族悠久的传统文化,造福当地民众。

第7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一、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体裁、题材、思想、写法相同或相异且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研读,找出其异同,斟酌其文章内容,从而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效果。

比较阅读适合于同一作品中同一人(或事)的前后比较分析,试举一例。九年级下册中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闰土在二十多年前后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对“我”、对生活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认识到这种变化完全是由黑暗社会制度所致,这样,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达到了深刻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比较阅读也适合于同一题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分析。如九年级上册中鲁迅的小说《孔乙已》,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此文与八年级上册中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孔乙已和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追求功名的知识分子。教师应引到学生从两人所生活的时代、两人的性格特点、两人的结局及两文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知道落魄儒生孔乙已,疯颠举人范进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表现相同的主题。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复习、巩固了过去所学的课文,又理解了新的课文,这就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比较阅读同样适用于范围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相似人物的比较分析。运用比较分析可以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具体例子这里不再赘述。

二、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名家名句

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名句,而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名家名句的精深内涵,从而加以掌握。如八年级下册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作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的苦乐观,和“迁客骚人”因外物好坏和个人得失而决定悲喜观相比较,从而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更深刻地领悟到为后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七年级上册诗词曲单元中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诗人与友人离别时所作的诗。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领悟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淮上与友人别》中轻拂的柳丝、飘荡的杨花、如泣如诉的笛曲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难舍哀婉之情。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出另一种风格。通过比较可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洗过去送别诗中儿女情肠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它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的原因。

三、比较阅读有助子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8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关键词】唐诗选本;李白;杜甫:接受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19-7

“作诗非难矣,选诗难”,诗歌选本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始终为世人所重。其不仅关系到选诗者的才能和见识,而且可见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思潮嬗变发展对收录作家作品的影响,它既保存了许多古典诗歌的原生态,又广泛流传并影响后人,唐诗选本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例。唐朝是古典诗歌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历代唐诗选本很多,诸家选本见人见智,异彩纷呈。作为唐朝诗国星空“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唐诗选本更像一个个活化石,虽历经岁月风霜,但依然熠熠生辉,折射出历朝对于李、杜评价的诸多信息。

一、推崇李白的唐人选唐诗

唐人选唐诗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不仅反映出选家们各自不同的选诗标准,而且呈现出唐代总体时代风貌和审美趋向。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人选唐诗共有50多种,惜多亡佚。现存的有《唐人选唐诗十种》,今人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搜辑共13种,较《唐人选唐诗十种》,增加了初唐许敬宗等撰的《翰林学士集》、崔融编的《珠英集》中唐李康成的《玉台后集》。现据《唐人选唐诗十种》所存选本,参之《唐人选唐诗新编》,将李、杜诗歌人选数量(单位:首)列表如下:

十一种唐人选唐诗中,李白入选四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共88首,杜甫入选的仅一种(《才调集》)7首。结合王维入选五种(《河岳英灵集》15首、《国秀集》7首、《极玄集》3首、《又玄集》4首、《才调集》2首),共31首,王昌龄入选五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17首、《河岳英灵集》16首、《国秀集》5首、《又玄集》1首、《才调集》5首),共44首比较,亦可见杜甫在唐人选唐诗中的不被重视。

唐诗选本多选李诗,少选或不选杜诗,有其深层原因,比如选家选诗标准,当时诗坛风尚,社会政治影响,诗歌自身发展变化。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共选李昂、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六家,总选李白诗43首,居诸家榜首。李白是唐代乐府大家,书中录李白古乐府24首,并有意单独编为一类,可见李白乐府在当时就已流行,这既符合李白诗歌成就实情,也为后世重视学白乐府奠定了基础。在入选六家中,唯有李白诗一首未遗失,李诗在当时受人欢迎程度可想而知。李白生前作品就倍受世人青睐,多有崇拜者,王屋山人魏万就曾千里迢迢,不辞劳苦,从河南长途跋涉到江浙寻找、结识李白,据魏万说李白刚出川时,在江陵遇见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受其褒奖后激情写下的《大鹏赋》,当时天下“家藏一本”,这年李白刚26岁左右,李白成名之早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现存杜甫1400多首作品,约有1300首写于安史之乱后,不录杜诗原因似乎很明显。但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不仅未入选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而且编选时限为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载的《河岳英灵集》,选24位作家230多首诗歌,也未见杜诗。敦煌残卷本“似为抄录”(傅璇琮语),恐像敦煌曲子词一样,出于民间传抄。李白高选,杜甫不录,更能说明李、杜诗在时人(尤其百姓)心中的地位高下。

纵观写诗褒扬杜诗的唐人,在杜甫生前仅有三人:郭受“新诗海内流传遍,旧德朝中属望劳。……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韦迢“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任华“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杂言寄杜拾遗》)。仇兆鳌注在郭诗题下注:“公(杜甫)必先有诗寄郭,故受作此以答。”韦迢写此诗同时,杜甫有诗送别,亦系唱和类。从其唱和角度,郭诗、韦迢的赞颂多少有交往中的惯常回答、奉承之嫌。至于任诗,多为后人诟病,考其为伪作。也即杜甫生前“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南征》)。

与敦煌残卷本的百姓传抄不同,《河岳英灵集》与选者殷瑶的诗学思想关系密切。殷瑶虽赞美盛唐诗“声律风骨始备”,强调为诗要“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两挟”,并说“不可不知也音律”,但他对“专事拘忌,弥损厥道”之诗尚多有不满,从而提出“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可见其选诗更重风骨和古调。李白作诗重古体,多古调,《古风五十九首》多从陈子昂《感遇诗》而来,殷瑶选诗标准与陈子昂、李白诗歌主张一脉相承,故选录李诗高达13首。而杜诗多重律体,喜欢苦吟,追求技巧变化,不被殷瑶重视已属自然。这里面不仅有个人爱好,而且折射出安史之乱前,李白复古革新,是盛唐时代的代表。

后蜀韦毅《才调集》选诗重视“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故韦选李诗28首,不选李飘逸自然、雄奇奔放之作,多选其写妇人之诗。《才调集》是现存唐诗选本中选诗最多的,它多选中晚唐律诗,虽韦毅在叙中称赞杜甫,但却未选录律诗大家杜甫,而李白虽不擅长律诗,但却是人选诗量最多的盛唐诗人,也是全书选诗超过二十首的八家之一,这与韦毅偏居安逸蜀地,喜近体艳情诗,及中晚唐诗歌发展趋向有关。杜甫艳情诗和写女性诗篇几无,故不选。而李白集中还有此类作品,正如舒王讥讽李诗“词诗十句,九旬言妇人、酒耳”,虽言之有过,但却暗合了韦毅的审美趣味,入选诗歌放弃他类,仅录妇人之诗就不足为奇了。这既反映出李、杜诗歌取径之别,也从侧面透露出李白在蜀地和五代仍有很高的威望。

第9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范文

从李白诗作及其唐代有关史料推测,李白至少有六次到过岳州洞庭,开元三年出蜀南游途经洞庭,然而这次没留下诗作;开元二十七年秋,与王昌龄在岳州相会;天宝六年至十一年,相访贬谪湘阴挚友崔成甫,《古风》(美人出南国)可能就是为崔成甫所写;至德二年流放夜郎,次年至临湘在这里认识了裴隐,写下了《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乾元二年,李白李贾至相逢,写下了《巴陵赠贾舍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诗。这年冬赴零陵,次年春又经岳州,旋往江夏。从李白留下的45首岳州洞庭诗看,主要作于至德二年至乾元年间。

《旧唐书》载: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沂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宋阳,时年五十九。

(《旧唐书》卷一九下列传第一四下)

杜甫于大历三年冬经湖北进入岳州,次年春离开岳州,大历五年冬,卒,其所作岳州洞庭诗大多作于此段时间。

虽然李杜二人都曾到过岳州,但李杜并未相会于此,李白于乾元年间被流放洞庭时,杜甫此时还在秦州。对于李白的这次流放,杜甫还是较为关注的,他在秦州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忆李白的诗《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全唐诗》卷二二五)

诗的前两联以凉风起兴,营造出了一种悲秋气氛。此时,安史之乱尚未甫定,杜甫生活还处于辗转流离之中,但他此时却想到了更远的朋友,希望能够得到友人的音讯。然而江湖险恶,鸿雁难到,诗人无限伤感。“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被称之为“千古伤心语”(《杜诗镜铨》)。这是对李白身世沉沦的命运的同情,对无端伤害他的小人无比憎恨,本来一心想为平定叛乱尽心尽力的人怎么会一下成了囚犯呢?最后两句用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典故,来表明李白和屈原一样,其爱国之心至死不灭,其满腔冤屈也是亘古未有。这是我们仅见的一首杜甫在李白被流放洞庭时所作的一首岳州洞庭诗,而且,对于此诗,李白并未作任何回应,估计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李白并未读到此诗。而杜甫抵达岳州洞庭时,已到了代宗大历三年冬(公元768年),此时李白已逝世(公元762年)多年了。

我们在这里把李杜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同为盛唐时最具盛名而又风格迥异的作家。在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至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的24年里,两人创作的岳州洞庭诗歌数占这一时期洞庭诗歌总数的36.9%。他们的诗歌,代表了这一时期岳州洞庭诗歌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首先,从反映现实生活层面上看,李杜都能把自己所经历的社会动乱、人民所遭受的疾苦书之于诗,并于诗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情感。如李白就写下了《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来反映乾元二年八月康楚元、张嘉延据荆襄作乱这一事件。杜甫也写下了《舟中苦热遣怀,奉呈杨中丞通简台省诸公》来反映臧蚧之乱。然而,李白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在不知情下加入了永王李军队,“败,当诛。……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旧唐书》卷一九下列传第一四下)。李白的这次“从军”经历几乎把命都给弄丢了。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便遇赦。在极短的时间里,他从死神边走过,并又成了自由之人。当他到达岳州洞庭诗,安史之乱战局好转,不时有好的消息传来。李白本是一个充满幻想之人,一旦生活给予他希望,他便能很快调整自己心态,迅速摆脱人生沮丧的一面,重新恢复活力。于是,他便在岳州留下了神采飞扬的一笔,他以欣喜的笔调来写洞庭诗歌,使得岳州洞庭诗歌出现了一种异调。我们先看看他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全唐诗》卷一七九)

这三首诗作于乾元二年,这组诗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丝毫不逊于其前期作品。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纵情诗酒的狂态,淡泊名利的胸襟,以及疾恶如仇的品性。这些便是盛唐前期诗人的特征,是与洞庭诗总体风格迥异的格调。几乎在同一时间,李白还写下了另外一些诗,在《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中,诗人劝慰李晔与贾至不要因目前的得失而耿耿于怀,不要辜负眼前良辰美景。《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写得相对凄婉些,但“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仍然给人豪气冲云天的形象,而“何必儿女仁,相看泪成行”也有“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之豁达。“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临江王节士歌》),“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这些个性张扬的诗篇,不仅在杜甫洞庭诗歌中很难见到,在唐岳州洞庭诗歌中也是很少见的。李白依然以盛唐前期的笔调来写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因而其诗显出清刚昂扬之气势,这种气势正是洞庭诗歌所缺少的。李白用其雄奇的笔墨,为洞庭诗歌抹上了重彩的一笔。

杜甫比李白年轻11岁,对开元盛世的感受不如李白强烈。当其步入仕途时,政局在不断恶化,加之他对事物的察觉极为敏锐,所以能于平静表面之中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内涵。他性格中又有沉郁的一面,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很难在其诗中看到他展颜一笑。他为生计苦,为自己病痛苦,为家人四处奔波苦,为国家战乱终未平定苦。他就是带着这些苦痛来到岳州洞庭的,而且直至其死,这些苦痛也终未解决。杜甫自始至终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己任,其思想中儒家思想极浓,因而他往往陷入这些痛苦中得不到解脱。其后期诗已脱去了盛唐诗的特征而步入了中唐,晚期创作的洞庭诗歌尤其如此。同样是反映社会动乱的诗,在李白那里,社会动乱似乎在他手中轻而易举可以平定,然而在杜甫手中却不是这样了,多年的漂泊动荡生活使他变得十分现实。我们看他的作于岳州的《夜闻篥》便可感受到同是写时事,李杜之间有差别:

夜闻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悲壮。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全唐诗》卷二二三)

诗人夜中听到邻舟夜吹篥之歌,顿觉感伤不已,“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杜诗详注》以此句为甫反诘之辞:“君为此曲,但知干戈离乱之苦,独不见舟中漂泊者江湖行路之难乎?何为故作此声,动人愁思也”。这种无端的反诘实在令人深思,我们不禁又要反问,江湖行路之难是因何而起?这样,我们便可见杜诗深沉之境界了。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在反映时事上,杜甫诗中少了盛唐诗人那种昂扬向上的个人气质了,更无李白之自信与洒脱。由于他把深广的社会内容加入了个人漂泊无依的生活中,其诗也显得沉郁而感伤。

就情感抒发而言,李杜在其岳州洞庭诗中均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思想。但李白的爱国往往与自己的才能能否实现相联系,充满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因而在他的反映社会动乱的诗篇中,多把矛头直接指向那些反叛者,并对他们进行无情的诅咒。“……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把平定叛乱作为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最好机会。然而,李白毕竟是一个刚遇赦不久的人,要想在平定叛乱中层示自己才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他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少年时为“竹溪六逸”(《旧唐书》卷一九下列传第一四下)之一。“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白晚好黄老”(《新唐书》卷二二列传第一二七),故在功名难得的情况下,诗中也有些及时行乐及隐退的消极思想。“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人生且行乐,何必组与圭”(《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郢门秋怀》),这也很少见于杜甫篇章。杜甫却把爱国与同情人民思想相结合,因而他不仅对那些造成劳动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的反叛者予以鞭挞,即使是统治者,如果不站在人民一边,而对人民进行盘剥,他也会给予无情的指责。“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过南岳入洞庭湖》),“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岁晏行》)。这些诗句通过对农民生活的具体而详实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同情,进而对造成这种灾难的原因进行深层探索。杜甫虽比李白现实得多,但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动,更多只是对动乱感到震惊,对国家陷入战争感到无比痛惜,对反叛者直言痛责,对广大人民深切同情,并把平息动乱的希望全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而自己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陷入无尽的痛苦忧愁之中。从这层意义上说,杜甫诗又不像李白的诗,他的诗缺少那种积极进取,顽强执著的盛唐精神。他的岳州洞庭诗就像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虽然对生命无比热爱,却无力抗拒悲剧命运的发生。

除此之外,李杜二人的岳州洞庭诗在艺术风格及诗歌语言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前人已于此多加论述,因此不再赘述。

李杜二人的岳州洞庭诗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色主要是由于诗人禀性存在着个性差异和诗人之气质、才情、思想观念及对生活态度有所不同而引起的。但无论怎样,他们二人对唐岳州洞庭诗歌发展的贡献具有不可磨灭性。正如《唐才子传》所说:“观李、杜二公,崎岖版荡之际,语语王霸,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兼众善于无今,集大成于往作,历世之下,想见风尘。惜乎长辔未骋,奇才并屈,竹帛少色,徒列空言,呜呼哀哉!”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主编.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2]陈尚君等辑.全唐诗补编[M].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l版.

[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中华书局,2002年8月第1版.

[4]范致明.岳阳风土记[M].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台1版.

[5]詹瑛编著.李白诗文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4月北京新一版.

[6]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7]吴文志.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M].黄山书社,1987年12月第1版.

[8]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