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脑速读范文

全脑速读精选(九篇)

全脑速读

第1篇:全脑速读范文

现在市场上的读卡器品质良莠不齐,质量差的读卡器会大幅降低数码存储卡的读/写速度。因此,在购买读卡器的时候也可以用软件测试一下。

30秒,快速检测读取速度

目前有许多软件可以检测数码存储卡以及读卡器的速度,对于怕麻烦的一剑来说,首先采用的自然是能够快速检测的HD Tach这款软件了。与其他的检测软件相比,HD Tach胜在测试速度非常快,最适合急性子的朋友使用。下面就来看看如何用它来进行测试。

Step1将插有数码存储卡的读卡器插入电脑的USB端口,然后在电脑上直接运行HD Tach的可执行文件hdtach.exe。这时,会弹出HD Tach的主窗口。在“选择存储设备”下拉菜单中找到读卡器的盘符(读卡器盘符即“我的电脑”中“可移动存储设备”的盘符)。选择默认的“快速基准检测”,然后点击“开始测试”(图1)。

小知识 Knowledge

如何看懂HD Tach测试图如图2所示,大家只须关注两个部分:一是平均读取速度,从这里可以得知最为重要的数据――数码存储卡的读取速度为多少;二是主界面上方的曲线图,从这里可以了解数码存储卡的读取速度是否稳定。

Step2整个测试大概持续30秒左右,测试结束后会弹出一个“测试结果”窗口。在上方的“顺序读取速度”和左下的“突发读取速度”中我们可以看到数码存储卡的读取速度,而在右下方的“平均读取”一栏中则可了解该卡的平均读取速度(图2)。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

要全面,读取写入全面检测

虽然HD Tach的检测结果非常快,但它只能检测读取速度而不能测试写入速度,这对于许多须要对数码存储卡做一个了解的用户来说显然是不够的。针对这一类用户,一剑再介绍一款不错的软件――ATTO Disk Benchmark。

Step1将插有存储卡的读卡器插入电脑的USB端口,然后在电脑上直接运行ATTO Disk Benchmark的可执行文件ATTODisk bench32.exe。在“驱动器”下拉菜单中找到读卡器的盘符,其余设置可以不作改动(图3)。

Step2点击“开始”,此时软件即进入测试状态。在下方的“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读卡器在读取和写入不同大小的数据包时表现出的读写速度。在“写入”和“读取”的两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据便是读卡器的最大写入速度和最大读取速度(图4)。全面检测,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相关链接:本期门市通栏目《高速不快速,别辜负离速存储卡》

小知识 Knowledge

如何看懂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图

在软件测试结果的界面上有几个必须关注的重要参数。如图4所示,其中“写入”代表的是数码存储卡的写入速度,“读取”代表数码存储卡的读取速度。而纵坐标上的“0.5”~“1024”则代表数码存储卡在读/写不同大小的文件时的速度(“0.5”即大小为0.5KB的文件,1.0即大小为1KB的文件,以此类推)。

以上两款软件均可在work.省略/pcd下载。有部分用户选择EasySPEED进行测试,但由于该软件在测试写入数据时会删除数码存储卡中原有的数据,因此不建议使用。

第2篇:全脑速读范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快速阅读;基本方法;实践效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认为:要理解透彻,必须反复仔细地阅读。习惯于教学生逐字逐句、咬文嚼字地慢读。许多人对“速读”抱有偏见,将“一目十行”这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与“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等同起来。其实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努力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快速阅读,它是一种“眼脑直映”的科学运用视力和脑力的方法。一般人在阅读时,通常要把文字符号转化发声符号,然后根据声音获取意义。眼脑直映的关键是排除头脑里潜在的发音现象,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到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飞跃。那么对小学高年级来说快速阅读有哪些实践效果呢?我们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浅谈小学高年级应该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学。

一、快速阅读的实践效果

1.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快速阅读是以现代阅读学、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等科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开发人的左右脑智力为核心,以全面发掘和调动人的身心资源为主体,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快速吸收和处理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实验班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快,知识面广,而且思维敏捷,理解、记忆、口头表达、写作能力也比其他班的学生强,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优于普通班。

2.强化了学生的效率意识

快速阅读训练还对学生的立身处世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认识到做事就和阅读一样,要积极投入,全神贯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显著的成绩。一位学生说:“如果说原来的阅读是让我们在知识的王国里爬行的话,那么学会速读就是从爬到跑乃至飞,速读甚至能延长我们的生命。”快速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效率意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3.改变了语文的阅读模式

快速阅读教学把速读方法的掌握和速读能力的形成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以理解文章内容为主要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了精读与速读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适时指点相结合的新模式。速读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为构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沟通的大语文教学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

1.定势阅读

(1)“定势阅读”即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的一种阅读方法。要达到阅读快速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只有有了规律,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技巧,才能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定势阅读其阅读规律由下列项目构成:①文章标题(或书名);②作者;③出处;④基本内容;⑤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⑥文点及有争议之处;⑦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都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阅读,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这七项内容中,不但有一般记忆,还有思考、理解,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不同文体程序指只适用于特定文体速读的程序。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及新闻报道四类文体。比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速读程序是:①文章标题或书名;②作者;③主要人物、年龄、身份(职业);④主要人物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⑤用几件事(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品质、精神);⑥主要人物特点;⑦其他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⑧写作目的。

(2)定势阅读法的教学步骤是:①)记住阅读程序。训练初期,可将程序写在纸上,置于眼前,便于对照。②边阅读,边对照程序要求,对内容进行筛选,使内容浓缩并条理化。③)读完全文后,对照程序,检查是否都已达到了要求。

2.寻找式阅读

“寻找式阅读”即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使用。寻找式阅读的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寻找有关文字。教学寻找式阅读时应注意:①阅读前先把问题看一遍,作尝试回忆,然后再把题目看一遍,检查记忆是否正确。要熟记问题后再阅读。②问题不能过多,一般在6个以内。

3.浏览式阅读

“浏览式阅读”即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①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②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③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浏览式阅读旨在摄取材料主要意思,所以,采用这种方法需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小学高年级可以尝试。

当今低效率的阅读就是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字斟句酌的阅读,可是时代在变化,万物在变迁,信息量大大增多,我们当然也要考虑到阅读的效率。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对信息检索、筛选、甄别的意义是相当大的。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全脑速读范文

突然好想你 突然锋利的回忆 突然模糊的眼睛

――五月天《突然好想你》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某天,经过某个熟悉的地方,脑中突然想起某一首歌的某一段旋律,好比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仿佛跳针一般,不断重复某个段落。接着,你想起某段青春年少的往事,产生某种思绪,萦绕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我们的脑子为什么会在路过某个对我们有意义的地方时,选择播放某一首音乐,并点燃思绪的火花?

看过漫画《多拉A梦》的朋友,想必对于故事中的胖虎的“五音不全”,印象相当深刻。绝大多数人,就算自己唱起歌来也五音不全,却往往能听得出别人唱歌的旋律是否“正确”?能够判断别人唱歌是否“正确”,其实是因为我们脑中有一套“标准”乐谱的存在。那么,我们是何时以及如何形成这套标准乐谱,又是如何记住不忘的?

还有,听现场演唱会或Live Band表演时,总会见识到乐手夸张的弹奏变形音乐,将短音拉长,拉高八度音……然而,无论技法如何变化,我们却始终能认出该首歌的曲调旋律,这又是如何办到的?

人们如何分辨噪音与音乐的差别?为什么有些人对巨大的噪音感到不耐,有些人却没有感觉?

自从脑科学领域出现后,科学家们便对人脑如何听取、解读、记忆与重现音乐感到好奇,想解开音乐之谜。Daniel J. Levitin的《迷恋音乐的脑》记录了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音乐探索的成果,揭示人类如何急于再现音乐。本书精彩绝伦,甚至被指定为麻省理工学院UC Berkeley的课堂教材,以及哈佛大学的新鲜人通识教育核心计划中的指定阅读。

Daniel J. Levitin所写的《迷恋音乐的脑》之所以精彩,与其出身不无关系。Daniel J. Levitin原本是专业音乐人,后来因为对音乐的热情而重返学术界,攻读脑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并将所学与专长两相结合。熟通两大领域专业的Daniel J. Levitin是以能够深入探索人脑与音乐的各种连结。作者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讨论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心智、思想与精神。

读者们千万别担心自己的音乐程度太烂,而读不懂此书。本书第一章,Daniel J. Levitin巨细靡遗地向读者解释了“什么是音乐?”,说明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量、音高、轮廓、音长/节奏、速度、音色、空间定位与回响,拍子、和声与旋律),以及这些元素如何生产出音乐。对音乐元素不熟悉的朋友,多花一点时间,细读第一章对音乐的构成的解说,试着自己制作一张音乐构成表格,等进入第二章之后,若遇到不熟悉的部分时可以翻查,就能克服此一陌生障碍。我自己的阅读经验,光读第一章就很过瘾,可以一次帮我们补足学校音乐课没能好好认真上的基础乐理知识,建立对音乐最基本的了解。

进入第二与第三章,详细解释了大小脑的构造与近年来脑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令读者对复杂的脑科学有了基础轮廓的了解。

第四到第六章,作者试图探讨大脑对音乐的记忆方式与产生原因,指出处理音乐的大脑神经结构的奥妙之所在。例如:虽然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然而好听的音乐却总是建立在无法预期的基础上,也就是大脑明明建构了一套对于音乐的预期基模,可以据此判断音乐的轮廓,却又喜欢预期被打破所带来的惊喜,并将此视为好音乐的判断标准之一。

人之所以能够辨别五音不全,在于人脑能够快速地储存音乐的基本元素,形成某种原型(基模/框架),以此作为判准。脑科学将大脑视为一个庞大的运算系统,不同区块负责不同的任务。不过,运传结果必须进行跨区联组,才能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决定、认知与意识。

作者发现,人脑对于音乐的记忆与理解是整合性的跨区活动,透过整个大脑不同区域的联合作用,才令音乐得以被记忆留存在脑中,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被调阅使用。人之所以听到某段音乐联想起某段记忆(或者反过来),则与大脑的运算模式的任务分组有关。人脑掌管情感和记忆的区块靠得相当近,彼此互为索引,能够召唤脑中的数据。

第七到九章,探讨的是脑科学近年来十分热门的“天才/专家”养成议题,越了解大脑运作的方法后,科学家发现,纵然个人资质的确决定了对某一专长学习的速度,不过,基本上所有的专业能力都是靠后天训练养成,一万小时理论有其可信度,所谓的天才其实是更早进行有系统训练的一群人。

第4篇:全脑速读范文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

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5篇:全脑速读范文

家长问我怎样治疗孩子的拖拉病。

拖拉病属于常见病,无论孩子、大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一般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都跟“拖拉病”较严重有关。

治这种病有多种方法,比较有效的一种是经常搞一搞一分钟自我竞赛。

这种办法即使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用起来也比较容易。

孩子正拖拉,不愿做事时,您启发他:“心情不好,就朗读激动人心的散文、诗歌,时间不用长,只读一分钟。”读过一分钟,数一数读了多少字。再读一分钟,声音又大又快地读,看比刚才多读了多少字。一做事,又是做容易的事,拖拉的念头就没有了兴奋的时间,就暂时休息了。

朗读了两三分钟,您可以引导孩子默写背得熟练的中文课文和外语课文,不必多写,只写一分钟,看看能写多少个汉字和英文字母。如果心情非常糟,那就不默写,只抄写。快写一分钟,数一数写了多少字,再写一分钟。

写了两三分钟,拖拉的脑细胞一般处于抑制状态了,学习的脑细胞开始活跃了。这时,再引导孩子进行一分钟速读,语文、数理化教材或报纸杂志均可。

还可以引导孩子跳读一分钟,数理化教材都可以,看一分钟能读多少页。速读、跳读,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训练孩子从总体上把握重点难点的能力。

还可以训练孩子一分钟背诵的能力,看看一分钟背下来多少字的一段课文,也可看看背下来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别的学科的知识点。

不管多么擅长拖拉的孩子,不管注意力多么不好的孩子,一分钟全神贯注的能力还是有的。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便常常会取得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发现自己的大脑有巨大潜力,发现自我生命的神奇。

一般中小学生,其速度是一分钟朗读250字,速读800字,跳读1500字,抄写30字。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我们全班学生又搞了一次一分钟竞赛,结果,一分钟朗读,全班平均读完了500字的文章,速读一分钟平均完成1500字,跳读平均完成2500字,默写平均写完了50字。背诵,大家随意选了一段记叙文,平均每人背了长100字的一段话。

即使学习倒数第一的同学,在一分钟竞赛活动中,全身心投入,不断超越自己昨天的数字,也会取得远远胜过平时的结果,充满了自我超越的欢乐。

孩子经常搞这种一分钟的自我竞赛,往往就使拖拖拉拉的脑细胞失去了兴奋的机会。自我竞赛多了,拖拉病就治好了。

勤人时间当黄金,懒人时间当灰尘。

第6篇:全脑速读范文

一 综合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各学科的长足发展

1.课下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习力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小学生的全脑,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为了开发学生全脑,在课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经研究发现,要想开发全脑,就应该对手进行好好的训练,因为十指连心,又连脑。专家曾说,我们要把有意义的事情做成有趣的事情,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效果,达到开发学生全脑的目的。

2.课前、课中学习形式多样化

为了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各个实验学校基本上都设立了课前三分钟训练以巩固练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课开始的时候,还要进行定点凝视训练,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课中强调科学坐姿:身正、腰直、肩平、足安、目视前方,这样的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姿势,才能使精力更集中,更好地学习。在课中进行闪视训练,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上课累了,学生进行手指操练习,这样表面看来是锻炼手指的,其实是十指连脑,这样学生既得到了休息,又开发了大脑。各个学校在开发全脑、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的模式基本上是:(1)课前三分钟闪视训练。(2)学生复习回忆以前讲过的和本节课学习有关的知识。(3)课前进行预习,带着预习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4)全班交流,汇报。(5)老师解决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6)练习,巩固。(7)板书设计用思维导图。

3.科学阅读形式多样化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开设了一节自主课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或者是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学生的阅读方法用的是科学记忆法和科学阅读法。

二 学生学习力提高的内容与形式

1.明确学习力的内涵

学习力是指学习的动力、能力、毅力、创造力、转化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做到的是激发动力,影响毅力,训练能力,引发创造力,鼓励转化力。

2.科学坐姿

科学坐姿包括身正、腰直、肩平、足安、目视前方。

3.课前活动

手指操训练,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只手互搓,每天坚持300下,把手搓热了,然后用热手敷在眼睛上还能治疗近视眼。十指连心又连脑,这样既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又锻炼了大脑,起到了开发全脑的作用。

4.定点凝视法,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出示一个小黑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点,把黑点看黑看大。注意力高度集中到黑点上,尽量不要眨眼睛,坚持1分钟,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一眨不眨,看谁能够把黑点看得又黑又大。速读、闪视也能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刚开始,我以为闪视只能闪现数字、算式,但也可以是应用题等等。

5.科学记忆方法

有数字定位法、联想法等。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识积累。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加速知识积累,就要学会科学地记忆。

6.海量阅读

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并且开设专门的课程,中高年级不仅要积累大量的古代诗词,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海量阅读,其中包括提速阅读,提速阅读有三个要求:(1)出声阅读变为无声阅读;(2)点式阅读变为线式阅读;(3)读书变为看书。

7.明确思维导图的作用

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单元梳理、拟定作文写作提纲、制订计划、写总结、板书设计等等。

8.固定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预习――课前三分钟训练――小组交流汇报――班上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三 实施过程的有效措施

第7篇:全脑速读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新题型 四级 快速阅读

什么是快速阅读?所谓快速阅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方法、高效率地阅读材料,以便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

1 进行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

进行英语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知识、语言基础、阅读技能、快速阅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必须以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为先决条件,以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为基础,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语言基础,阅读材料通篇都是生词,语法难点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语言基础知识,而没有阅读技能,要想读得快,读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对材料的内容缺乏基本常识,即使语言基础好,并具备阅读技能,也不可能“快读”,只能“慢读”。

2 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所谓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然而,英语阅读中,速度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阅读一般都是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我们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阅读资料,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3 快速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关系

现在许多参试人员平时学习中对英语快速阅读的认识不足,他们无论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阅读速度,因而阅读的效率、水平都难以提高。这样一来,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我们值得认真对待的一个实际问题。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现很大的困难;速度太慢,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我认为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筛选阶段。在我们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首先筛选出对我们有利用价值的。本文主要讨论第二阶段,限于篇幅,对其它两个阶段不作过多陈述,但也可参照本文的观点。

4 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4.1阅读行为习惯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行为上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4.1.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4.1.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不需停顿单独理解。

4.1.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但在脑中一字字读,也会影响速度,分散精力。

4.1.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

4.1.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4.2阅读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阅读时,除了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外,还要注意克服一些影响阅读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4.2.1期望值过高

希望一次阅读就掌握所读材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阅读时的心境,也使得视觉器官和大脑都不能集中于阅读过程本身,阅读的效果自然不好。

4.2.2过度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阅读过程中过多思考阅读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视了阅读材料及阅读本身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会使我们注意力分散,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大减弱。

4.2.3思想开小差

对文字视而不见,翻了许多页,但脑子里仍一片空白。这样就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了正常思维。

5 快速阅读的方法

面对繁杂的英语,要提高效率,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我认为唯有以泛读为基础,进行快速阅读的培养,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体说来,要发现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5.1推测(prediction)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太普遍了,一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在同一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5.2关键词句(keyword andtopic 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

5.3略读或浏览或跳读(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用于阅读,或译为略读,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一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6 怎样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

读外文书籍要做到“一目十行”。

6.1视幅要宽

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我们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

6.2视时要短

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

6.3意群要长

第8篇:全脑速读范文

听力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听力好的学生英语试卷总成绩要比听力不好的学生高出很多分。笔者认为:听力的好坏不仅影响听力成绩本身,而且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为它是学生英语全部语言技能的反映。听力不仅要进行专门地听力训练与指导,还要与其他各技能(说、读、写和译)的训练交叉进行,使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篇章布局有全面的了解。

1 听力的过程与本质

什么是听力?简单地说,听力就是将有声语言在大脑中转变为意义的过程。听力过程的始端是说话者将信息通过声音反映出来;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其载体——信息——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外界多方面的干扰;在该过程的末端,听话者运用各种知识及技能识别有声语言、理解其意义,达到接受信息的目的。所以,学生在听力练习时必须专心致志地进行破译工作:辨别语音语调、组合意义、接受信息、储存记忆。其紧张程度并不亚于读、说、写。

2 听力的错误分析

学生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语速。正常英语速度的确很快,这是英语口语的一大特点。根据弗斯引用的数字,正常英语口语的平均速度在160-220字/分钟之间;快速英语在220字/分钟以上。速度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首先,单词与句子问的停顿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就缩短了听者的反应时间,给区分语音及音义单位造成一定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多听,逐步熟悉和适应快速英语的特点。

在听力训练中,语速快还带来许多语音变化,连读就是其中之一。连读时,本来不发音的辅音字母与紧跟其后的词首元音字母读成一个音节。这种现象给没有经验的听者造成一定困难,有时两个词被误听成一个词或一个词误听成两个词。例如:I know you wanted to go out this morning. 句中的“wanted”会误听成“want it”。在快速英语中,除个别重读音节外,音素的读音不再是字典中标明的标准读音了,而是经过不同程度的弱化。速度越快,弱化的程度也就越强。例如:“different 读成[‘difr?藜nt]而不是[‘dif?藜r?藜nt]; “looked back” 读成[‘luk ‘b?覸k] 而不是[‘lukt ‘b?覸k]。

在英文中,大约有50个左右的单词具有重读式和弱读式两种发音,这些单词大都是常用词,其中有39个被列为英文100个重复出现率最高的词,依次为:the, of, and, to, a, that, is, for, be, was, as, you, he, have, not, at, are, his, but, or, will, had, has, an, been, there, were, me, would, him, them, her, do, can, than, must, some, us, shall。这些常用词虽然有两种发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其弱读形式。在快速语流中,要凭声音把这些弱读形式辨别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学生在这方面犯的错误也较多。连读、弱化、省音等现象无疑都是听力中的消极因素,但听者又无法去改变它们,听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适应和克服它们。

3 听力技巧与提高听力的方法

除了语言和知识面外,听力的另一大要素就是听力技巧。听力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每个听力好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法。下面讨论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避免不该发生的误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听力虽是一项接收技能,但却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把听力看成是被动地等待信息进入大脑,是因为不了解听力的内在的复杂性。较高的听力水平要求听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也不仅仅是全神贯注,而是要积极地去迎接信息的到来,也就是要养成不断预测的良好习惯。预测下文可以利用语言的线索,例如固定句型、搭配、关联词语等(当听到用升调读出I’d like to…时, 几乎可以肯定下文有but…出现);也可以利用逻辑关系及背景知识。冗余是提供比绝对需要多得多的语言线索,是言语运用的特点,它也为预测提供基础,应学会利用冗余现象。这样,速度问题就得以缓解,听力就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2)在听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听不懂或没有把握的问题。这时,应该从意义、上下文及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而绝对不能只凭声音得出判断。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上下文是理解的三大前提,无论在阅读还是听力中都是这样。

(3)听力是译音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耳听脑想的过程。耳朵听到的东西经过大脑的识别和理解被吸收并储存到记忆中。一般说来,脑与耳是不发生矛盾的,但偶尔也有例外的情况,即大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耳以为听得很准确的东西,脑却发现它不合语法,不合逻辑或在上下文中毫无意义。这时,大脑应该在声音的基础上作出理智地判断,而不应只凭声音印象作判断。例如学生会将“for the”与“further”听混。

(4)听写是听力训练的最高形式,它要求将语音信号完整无误地用文字记录下来。首先将听力材料(如课本中Reading或Project部分)完整地听一两遍才动笔一句一句地写。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把它空下来。全文写完后再回头反复听空白处。这就像做完形填空,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文考虑应选的词句;当遇到生词时,可以根据读音规则多设想几种可能的拼写形式,然后再对照词典,根据语法和上下文确定该词;当无法从声音上判断出听到的是一个词还是几个词,这时,听写应根据语法、上下文逻辑关系等判断一下可能或“应该”是什么,然后再反过来检验是否与语音符号相符。这种方式也与钟道隆教授的逆向式英语相似。因此,听力训练应从学生的语言基础入手,改进其听力方法,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增加听力训练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惠鹏.高中生英语听力训练中的误区与对策[J].考试(高考英语版),2008.5.

第9篇:全脑速读范文

关键词:硬盘 数据 存储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机械硬盘即HDD硬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硬盘的相关术语。1、容量: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MiB)、千兆字节(GB/GiB)或百万兆字节(TB/TiB)为单位,而常见的换算式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但硬盘厂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统,就依旧以“GB”字样来表示“GiB”单位(1024换算的),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2、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3、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4、传输速率: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5、缓存: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硬盘的日常保养常识:1、读写忌断电:硬盘的转速大都是5400转和7200转,SCSI硬盘更在10000到15000转,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将使得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也经常会造成数据流丢失。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机箱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没有闪烁,即硬盘已经完成读写操作之后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硬盘指示灯闪烁时,一定不可切断电源。如果是移动硬盘,最好要先执行硬件安全删除,成功后方可拔掉。2、保持良好的环境:硬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严重集尘或是空气湿度过大,都会造成电子元件短路或是接口氧化,从而引起硬盘性能的不稳定甚至损坏。3、防止受震动: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时候,磁头与盘片也是接触的。硬盘在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容易造成磁头与资料区相撞击,导致盘片资料区损坏或刮伤磁盘,丢失硬盘内所储存的文件数据。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主轴电机尚未停顿之前,千万不要搬动电脑或移动硬盘,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此外,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过分摇晃或与机箱铁板剧烈碰撞。4、减少频繁操作:如果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如大型软件或玩游戏),或是长期使用BT等下载软件,这时就要注意了,这样磁头会长时间频繁读写同一个硬盘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区),而使硬盘产生坏道。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操作系统,也会使系统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不可移动)处于长期读取状态,从而加快该扇区的损坏速度。当然,最好是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操作系统交替使用,以避免对硬盘某个扇区做长期的读写操作。5、定期整理碎片:硬盘工作时会频繁地进行读写操作,同时程序的增加、删除也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的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当不连续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数量不断增多时,就会影响到硬盘的读取效能。如果数据的增删操作较为频繁或经常更换软件,则应该每隔一定的时间(如一个月)就运行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进行磁盘碎片和不连续空间的重组工作,将硬盘的性能发挥至最佳。6、稳定的电源供电:一定要使用性能稳定的电源,如果电源的供电不纯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会造成资料丢失甚至硬盘损坏。7、不要强制性关机:强制关机会使硬盘与指针产生强烈的摩擦,长期这样的话,硬盘会丢失信息,所以,一定要正确关机。

最后,我们我们再来掌握一下硬盘损坏的防护措施。1、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硬盘已带有超精过滤纸的呼吸孔与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无净化装置的室内环境中使用,若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会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轴电机的内部以及堵塞呼吸过滤器,因此必须防尘。还有环境潮湿、电压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硬盘损坏。2、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硬盘在工作时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还会使磁头不能正确复位而造成硬盘的划伤。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机。3、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移动硬盘时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进行。在开机时硬盘高速转动,轻轻的震动都可能碟片与读写头相互磨擦而产生磁片坏轨或读写头毁损。所以在开机的状态下,千万不要移动硬盘或机箱,最好等待关机十几秒硬盘完全停转后再移动主机或重新启动电源,可避免电源因瞬间突波对硬盘造成伤害。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参考文献

[1] 三星4GB闪存型硬盘为Vista助阵[J]. 微电脑世界. 2006(09)

[2] 黄昆. 硬盘存储新对决[J].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7(47)

[3] 韩宏. 解析RAID硬盘存储技术与应用[J]. 华南金融电脑. 2004(07)

[4] 张燕,贾钊,张伟. 采用FPGA和DSP直接控制硬盘实现存储控制的方法[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0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