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写秋雨的作文精选(九篇)

写秋雨的作文

第1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

这里余秋雨用了一个相当偷懒的手法,也是当代许多作家常用的、几乎成了通用的手法,那就是回避直接描写对象。懂得这一点,才算得上是文学写作的内行。然而我们一些论者、一些资深教师,甚至教授对此却常常讲些外行话。每逢分析到经典杰作之时,往往归结为作家善于观察之类。以为有眼睛看清楚了,有了真情实感,语言就随之而生。殊不知语言和人的感知和情感并不对应。首先作为听觉声音符号,不要说视觉的颜色、嗅觉的气味、触觉的冷暖无法传达,就是表达声音的词也是不完全的,所谓象声词,其实也并不像。例如,汉语里羊叫是“咩”(mie),而英语里则是“baa”;大笑,在汉语里是“哈哈”,而在俄语里则是“3axaxaTb”,读音用汉语拼音来拼则是“zahahadaqi”。俄国有一个关于语言的谚语:“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其实,语言不能粘住一切,用来表现音乐的优美旋律就无能为力。因为语言不能表现音乐之美,才有了五线谱和简谱。白居易写琵琶女演奏之美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如果真把“急雨”“私语”和“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都用录音机录下来,那将是一连串刺耳的噪音。但这并不妨碍白居易的诗句成为美的经典,原因乃是语言虽不能直接指称音乐,但是,作为象征符号,借助约定俗成的功能,可以唤起美好的经验。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对象,而是唤醒经验。从这个意义上,余秋雨说“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不但是句老实话,而且涉及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时又涉及了语言的优越性。这里就存在着一种规律,简单地说,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声音符号,只要能唤醒、调动读者经验的,就是好语言。

余秋雨自知,写三峡要和古典山水散文最高的杰作相比,是不明智的,所以干脆宣布,在词汇上下功夫是吃力不讨好的。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太周密。当代作家关于三峡的自然景观并非没有杰出的描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在模山范水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他的长处在于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政治抒情、鼓动结合起来。这显然不是余秋雨所长。

不以自然景观打动读者,以什么东西取胜呢?这样的问题,只能从文本中寻求答案。

文章的题目是“三峡”,一开头,余秋雨却没有写三峡的奇山异水,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写他少年时代对于李白写三峡之旅的诗歌《下江陵》的误读。接下去,还是没有写三峡,而是写在白帝城的广播中听到京戏《白帝托孤》。一首李白的诗、一出有关刘备的京戏,这和三峡的壮美有什么关系呢?再说,刘备和李白两个人根本不相识,相隔五百多年,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把他们在文章中有机地联系在统一的情思中呢?

余秋雨的创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刘备和李白联系起来: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第二,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法是很有讲究的。目的是联系,但没有直接联系,余秋雨就反面着笔,把二人对立起来,放在矛盾的两个极点上――情诗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二者是对立的,没有联系,但是,都发生在白帝城,于是联系起来,对立面就构成了统一体。如果光是这样,就肤浅了。

第三,余秋雨在进一步的生动阐释中,把这两种关系,在空间上拓展开来――不是白帝城,而是整个“华夏河山”: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这就不仅仅是李白和刘备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中华文化历史了。

第四,这么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和三峡的自然景观怎么联系起来呢?余秋雨的神来之笔就在下面这一句上:

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三峡的自然景观终于出现了,但是,对它的描述很简约――仅仅四个字(滔滔江流),可是并不单薄。因为,这里的内涵并不是自然景观的内涵,而是具有文化历史的性质。滔滔的江流发出的声音不是大自然的,而是人文的。这是两个主题――诗情与战火――生命和死亡,这二者是矛盾的,因而,江涛之声被赋予了“争辩”的性质。这个争辩的性质,也是余秋雨所理解的中华文化性质。

第五,余秋雨写的是散文,但,这不是散文式的写实,而是诗意的想象。余秋雨写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但是,意不在自然景观而是以人文景观赋予其内涵,对自然景观,加以人文性的阐释。而这种阐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内在矛盾的高度概括(对自然美的崇拜和对政权的争夺),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智慧。这样,余秋雨在《三峡》中,就把诗的激情和散文的智慧、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

余秋雨笔下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刘备和李白为象征的矛盾的永恒的斗争。对于大自然的朝觐,当然是生命的享受,但是,争夺政权则免不了要“尸横遍野”。余秋雨散文向来以生命作为价值准则,他既肯定华夏河山,“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然而,对于刘备的事业,余秋雨也并不简单地否定:“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注意,这里并不单纯是“熄灭”,同时也有“燃亮”。这说明余秋雨智性的严密。就是封建统治者集团中的人物,也并不是没有生命的火光。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改变他的价值重心在于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在他笔下,李白式的诗人的生命才是自由的,虽然他认为他们写诗“无实用价值”。但是,他们“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呢?在余秋雨看来:

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就是说,虽然争夺政权的帝王和诗人一起构成中华文化历史的内涵,但真正不朽的,并不是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贵,而是诗人。余光中的诗,把诗人李白的重要性强调到这样的程度:“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凭这些句子就可以把余秋雨的核心思想归结为“文化中心论”。这种思想,是不是过分天真?是不是符合实际?这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因为余秋雨说过,他把已经弄明白的思想交给课堂,把可能弄清楚的思想交给学术论文,而不十分清楚的交给散文。这就是说,在散文中,他是比较自由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情感的审美价值,较之实用理性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的超越理性的空间。

文章写到这里,情感是放开了,思想的领域是扩大了,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离开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如果就这么写下去,讲诗人的永恒价值,与文章的题目“三峡”毕竟不太合拍。下面要分析的是,余秋雨如何把诗人的生命和三峡的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起来: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一到白帝城,便一振精神,准备着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

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在新层次上水融地结合在一起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结合中,余秋雨对于自然景观并不太愿意多花笔墨,几乎非常草率地一笔带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他注重的是沿岸的人文景观。到了王昭君故乡,他发了一通议论,说她远嫁匈奴,终逝他乡:

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这是用三峡的历史文化人物性格来阐释三峡自然景观的特色,而经过屈原故里,他的议论是:

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

这里显示出来的倾向,则是用三峡的自然景观(险峰)来阐释三峡出来的文化历史人物(屈原)。综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性格进行相互的阐释。这样的阐释是充满智慧的,又是充满诗情的,这就使得他的散文不但富于情趣,而且还富于智趣。也正是这种情智交融的趣味,使得他超越了中国古典散文情景交融的传统,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种情智交融的空前广阔的艺术天地。

在现代文学中,山水游记散文,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五四”时期,现代散文被周作人归结为“叙事与抒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叙事与抒情几乎成了游记散文的潜在的规则。诗性的美化、审美的抒情成了唯一价值,情趣成了不约而同的追求。此倾向走向极端就难免作茧自缚,甚至趋向滥情、矫情。余秋雨对当代散文的贡献,就在于对此倾向抗流而起,突破了对自然景观的美化和诗化,另辟蹊径,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进行智性的相互阐释,创造了一种以文化人格批判和建构的文化散文风格。此风一开,文化智性散文蔚然成风,遂取抒情主流而代之。

当然,在余秋雨声誉日隆之时,严厉批判余秋雨的思潮随机而生。他一个人写文化散文,引来了十倍以上的敌人对之“咬文嚼字”,甚至闹到出书“审判”的程度(指的是《审判余秋雨》一书,作者注)。但,余秋雨没有被攻倒,原因就在于,他在文化人格的建构和批判上,在艺术情智交融的开拓上,为中国当代散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余秋雨被报刊炒得风风火火的主要“罪状”乃是所谓“硬伤”,其中不免有些吹毛求疵。本来,和他的贡献相比,那些小毛病、小“硬伤”微不足道,但是,余秋雨对那样明显的失误,一概讳疾忌医,这就引起了更大的风波。

第2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三组课文围绕“秋天”这一主题,编排了相应课文。虽然这些课文写了秋天里不同的景、事、物、情,但却都用到了拟人这种修辞方法,不仅使语句变得俏皮生动,还为文章增添(tiān)了许多生气。

比如,《秋天的雨》这篇文章,一句“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作者通过拟(nǐ)人,把秋天想像成了一位开门的使者,写出了秋天来得那么不经意,那么悄无声息,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秋天的清凉和温柔。又如,在写秋天的气味时,写到“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在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方式写了香味,一句“躲在小雨滴里”把甜味、香味变成了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香甜,还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香味的俏皮可爱。一个拟人化的“躲”字,写出了秋天香味浓郁,需要人们细细品味,“勾住”一词又写出了秋天浓郁的香气,使人舍不得离开。

再如,《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中,作者把大树在风中摇摆的样子,想像成了大树在抖动手臂,将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想像成了黄叶道别的说话声,这样拟人手法的运用,是不是使文章显得更有意境,更耐人寻味?

拟人方法的运用,能使普通的事物变得生机勃勃,富有灵气;使平乏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儿,富有活力。不信,你也试着运用拟人修辞,去描写一下自己眼中的秋天,相信你也能描绘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灵气的秋天。

【小博士语录】

秋色美如画,

秋声悦似歌。

细观静听秋,

巧用拟人表。

事物富人性,

文章显灵气。

【现场演练】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节选自陶金鸿《秋天的雨》

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写了秋天的颜色。使用“它把( )给了( )”这个拟人化的句式,将原本平常的颜色写得生动有趣,如同一个色彩大师,在分配着自己手中的色彩,又如同一位神仙在赋予着世间万物生命的色彩。

第3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信里问我,几时才能回去,我也说不清。在这南国之秋,巴山之夜,窗外雨潇潇,水塘满溢。待到有一天,我们在京相聚,对西窗慢饮长叙。烛花频频地剪,话头连连地续,那时候再细说,在这秋雨巴山夜,我水涨池塘的思绪。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写给长安妻子的。

【内容主旨】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诗歌意境】

第二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

【重要词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中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所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乡中,都在“未有期”中。

【诗歌风格】

寄托深而措辞婉,质朴无华而深情无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考链接】

1.(2012四川绵阳卷)古代诗人常常引“雨”入诗,李商隐“ ”(《夜雨寄北》)一句,寄语妻子,透露羁旅之愁,寄情于“雨”。

2.(2011江苏扬州卷)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第4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取材 处理手法抒情 情节设置 思想内涵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43

引言

在人才荟萃、佳作如林的元代剧坛上,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可谓是独树一帜。青木正儿曾在《元人杂剧评说》中对《汉宫秋》评价道“它和白仁甫的《梧桐雨》,正是很好的一对典雅剧杰作。"下面我就来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取材与处理手法

《梧桐雨》与《汉宫秋》都是古代帝王的爱情故事,对帝王与后妃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刻画。这两个爱情悲剧都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但在对历史事实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梧桐雨》选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秋叶梧桐落叶时”的诗意,重新解构,统率全篇。白朴改变了以往着重写杨贵妃的传统笔法,一反传统的从唐明皇的角度来观察,着重写他在现实中的感受。[1] 他虽然写作手法较以往写李、杨二人的作品有所不同,但他尊重了历史:他还原了李隆基纳子妃为己有的史实,以及仅见于《资治通鉴》等正史的安、杨“秽乱”传闻作为情节线索编入剧中。

而《汉宫秋》虽取材于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但实际上作者在人物关系、情节结构等方面做了一些根本的改动和艺术加工。它对历史事实作了一些改动:毛延寿不再是一般的索贿作弊的画工,而是平时“一味谄谀”取宠、当阴谋败露时又不惜叛国投敌的中大夫;昭君不是元帝主动赐给韩邪单于的,而是匈奴大兵压境强行索要的;昭君并未嫁到匈奴,而是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此外,马致远别出心裁地将汉元帝作为全局的主人公,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原因也归结在他身上。

二、抒情手法

《梧桐雨》与《汉宫秋》都是爱情悲剧。《梧桐雨》描写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悲欢离合。《汉宫秋》则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两部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离别愁绪以及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痛苦与无奈。

两部作品均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梧桐雨》中,白朴紧紧抓住梧桐这个意象做文章。梧桐在剧中一再出现,直至第四折加以充分发挥。从第一折“金井梧桐树影”,第二折“红牙箸趁五音,击着梧桐按”,到第四折“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梧桐与李、杨二人的感情紧紧相伴。在潇潇雨声中,成为伤感的触发点。而在《汉宫秋》中,马致远主要借“悲秋”以及“雁”的意象来抒发感情。它以“秋天”的意境作为结撰全剧的背景,突出秋的萧瑟悲凉,更使整个戏笼罩着荒寞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体验和认识。所运用的意象极具悲凉之意,冷宫、琵琶、灞桥、孤雁等这些都统摄在“秋天”的意境之中,凄怆而又无可奈何的喟叹。“雁”是传递相思的使者,“雁”又经常带来伤感思念。第四折汉元帝闻雁的曲子《尧民歌》、《随煞》,描写汉元帝和昭君在秋夜短暂的梦会之后,被雁声惊醒,于是借孤雁的叫声,尽情抒发汉元帝的孤独心境和离愁别绪,反反复复,缠绵悱恻,雁声人情融成一体,难分彼此。这与《梧桐雨》写唐明皇还京,供养真容,梦见贵妃,听梧桐雨声而抒发悲情相类似,人去楼空,孤雁哀鸣,“一声声绕汉宫,一声声寄渭城”,凄厉地伴他度过寂寞的黄昏。整个戏就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结束,含蓄而深沉地传达出对这对恋人的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哀婉与叹息。

三、情节设置

《梧桐雨》情节安排张弛有致,戏剧矛盾和情节都集中在前三折,最后用整整一折来抒情。第四折中运用了许多富有韵律感的拟声词、拟态词,如“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它们就像叠玉连珠,增强了戏剧语言的声情美和本色美。此外,第四折虽一唱到底,却层次鲜明:观象时的追忆,闲行中的感恨,梦会惊醒触发了对梧桐雨的怨恨,从〔蛮姑儿〕至结尾的“怨雨”中表现了极其痛苦的感情,这些唱辞把明皇繁华消歇后无可排解的悲哀、陵谷变迁西宫废居的迟暮衰颓的心绪,倾吐得淋漓尽致。曲辞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摹风声雨况,想象丰富,表现力很强。

《汉宫秋》不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作品。马致远用诗笔写戏,用简约的叙事、扣人心弦的对白,准确细腻的心理刻画和悲剧性的抒情描写,给人以凄凉、忧伤之感。如第三折,汉元帝在灞桥饯别昭君时所唱的《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三支曲子,用重叠交错的文辞,急促简短的旋律、典雅清丽而不浓艳的语言,以及深秋萧瑟、深宫冷落的环境,衬托出汉元帝对昭君的相思怀念之情。这是借外在景物以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又从人物内心的活动去开拓外在的景色。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悲凉色彩。 [2]

四、作者的主观感受

《梧桐雨》和《汉宫秋》在创作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但他们表达的感受又有很大不同。

《梧桐雨》除了是一部爱情剧外,也是一部政治剧。白朴生于金末元初,自幼饱受战乱之苦。白朴创作本剧,其实是以唐明皇为代表的唐王朝作为故国的象征,寄托自己的情怀。此剧一方面表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爱恋,一方面又不回避他父纳子妇、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情的丑闻;而且,更着重批判唐明皇对安禄山养虎为患的昏庸误国。因此,此剧并非纯以歌颂爱情为主题,而是着重表现对国家兴亡的反思。以古讽今,表达白朴在国破家亡后的沧桑之感。

《汉宫秋》突出的不是昭君和蕃,而是借昭君之恨抒发了作者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马致远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人民灾难极其深重的时代。马致远对蒙古贵族挥戈南下时期的民族压迫既不能无动于衷,元朝严酷的禁令又不允许他直接选用当代题材来反映,借用历史事件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即“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成了他唯一的选择。[3] 马致远一方面通过汉元帝和王昭君这一对爱侣的生死离别,含蓄地揭露了元代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另一方面,又通过歌颂王昭君为保全民族国家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和生命,批判宰相朝臣们的屈辱投降和毛延寿的的卖国求荣,表达人民对被灭亡的民族和国家的哀思。马致远借《汉宫秋》来表达广大人民对于民族压迫的悲哀和怨恨。

结语

《梧桐雨》、《汉宫秋》――中国古代杂剧剧坛中的一朵并蒂莲花,它们有同有异,散发着阵阵幽香,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书目

[1]江巨荣. 古剧精华[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吴乾浩. 白朴评传[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3]王季思. 王季思文集[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第5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意会”,心领神会也;“言传”,言为心声也。“意会”了才能“言传”,“言传”了能更好地意会。“意会”是理解,“言传”是表达。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培养学生的“意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言传”能力,加上“言传”能让我们老师直接了解学生“意会”得是否深刻,了解自己的引领是否到位。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意会”语言文字的美妙时,常常会想尽办法引导学生“言传”——“你觉得这个词语妙在哪里?”“你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怎一个“妙”字了得!一个“绿”字,一个“敲”字,能让我们的大诗人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他们的后人玩味无穷,甚至争论不休。于是,“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成为我们在欣赏美文时经常发出的感慨。请看: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与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段文字,寥寥数语,既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轻、凉、柔,又告诉我们秋天是在一阵凉过一阵的秋雨中来到人间的,既形象生动又有趣好玩。不过,作者为什么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为什么说它是温柔的?温柔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趁你没留意”时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如果让你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可能还要好好地琢磨一番,组织一番,甚至到最后还会补上一句: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的开头,像这样的句子、段落,文中到处都是。我想编选这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的主要意图就是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吧。可是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我们老师尚且觉得妙不可言,又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言传”那其中之妙,况且还是小学生,况且还是三年级的小学生!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美很不敏感。如果哪天要去旅游,最激动的一定是他们;但到了景点,他们最感兴趣的绝对是游乐、小吃、购物,而对那里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视若不见;回来后问他们:“那里美不美?”“美!”“什么美?”“花!树!……”“美在哪里?”这时候往往就哑口无言了。至于语言的美,他们的感悟自然也深不到那里去,加上他们的阅历还很不丰富,语言的积累还很少,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很有限,所以要能“意会”就已经很难,要能“言传”就更难了!

二、策略与方法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而且“意会”是“言传”的基础,所以必须重视“意会”。没有了“言传”,我们又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深刻“意会”语言之精妙,又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意会”的程度呢?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赏画中意会。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直观的画面、视频会给他们极强的冲击力,既吸引他们的眼球,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意会”那些难以言传的妙词佳句。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意会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描写色彩的词语,再说说秋雨把这些色彩送给了谁,而我随机把“簧簧的银杏、红红的枫叶……”这些词组用同种颜色打到屏幕上,并在旁边配上相应的图片。当这一幅五彩缤纷的秋景图展现在孩子眼前时,大家的眼睛都亮了。我让他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看到的色彩。学生说了很多: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我想这个效果绝对要比说出“五彩缤纷”的意思好多了。

2、表演中意会。“美丽的仙子在秋雨中频频点头。”为了体会“频频点头”的意蕴,我让一位小学生扮演仙子在秋雨中“频频点头”的情景,结果第一个只点了一下头,下面马上有人叫起来:“演错了!”接着上来的同学连续点了好几次头,但脸上没有表情。大家说这次演对了。我却一本正经地说:“不能说完全对!因为演员的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哦。”这一回他们是面带笑容频频点头。我又顺势引导学生说说仙子高兴得频频点头的原因,要求边说边演。有的一边点头一边感激地说:“感谢秋雨带给我这么美丽的颜色。”有的一边点头一边自豪地说:“瞧,我多美丽呀,简直就像仙女下凡。”……

3、想象中意会。其实像上面让学生说说“频频点头”时心里在说什么,就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意会”这个句子的美妙。同样的,在品味“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个拟人句时,我也让学生先演了演“你挤我碰”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他们会如何“争”,要求说出理由。通过“争”,他们体会到了果子的大圆、饱满、香甜,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再如开头提到的秋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也让学生想象“秋天的大门”打开后自己看到的景象。通过想象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是秋雨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天。

4、朗读中意会。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品味美文时更要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一句我采用的就是赛读法,就是看谁能把田野读得像大海。在一遍又一遍的赛读中,在不断的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品味到了这个比喻妙在不仅写出了田野的广阔还写出了田野的壮观。

第6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语文具有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语文课发展的方向。而关注作者本人乃是其中之一。作者,这个站在文本之后的神秘之人,他有着怎样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独特的感受,本节课以此作为探讨的重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作者郁达夫。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大家都读过苏轼的《赤壁赋》,在这篇描写秋景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乐观自信、超然物外的苏轼,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故都的秋》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郁达夫?让我们品味语言,走近作者,走入他的心灵深处。

二、品读文本:合作探讨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品味语言,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师:自由品读,自由结合,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生1: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北国之秋的郁达夫。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通过对比,写出江南之秋赶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生2:我做一点补充:尤其是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写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的热爱。

师:说得好。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读得特别有感情。读出了对北国之秋强烈_________。

生答:眷恋之情。

师:还有哪些有亲和力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生3:“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唱”比“叫”好听,写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家虫”、“养”都显得亲切。

生4:故都中的“故”含有眷恋之情,故友。

生5:写秋雨“下得有味”、“下得象样有派头”写出对故都的喜爱之情。我们学过《胡同文化》中的“北京的大白菜都比别处好吃”也是这个意思。因为是京城,所以什么都是好的,连大白菜也比别处好吃,连下雨也下得像样,像京城的人一样派头十足。

师:你能从词的细微之处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说明你真正读进去了。很好!

生6:我看到了一个忧郁的郁达夫。一般性格热情奔放的人偏爱暧色调的色彩,而性格忧郁的人则偏爱冷色调的色彩。作者在破院秋景图中(多媒体打出)善用碧绿、蓝、白、青、灰白这些冷色调的色彩,可见他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

师:好。看还有哪些地方?

生7:胜日秋果(多媒体打出)。作者欣赏的秋枣“淡绿微黄”,吻合作者悲凉的心境、忧郁的性格。

生8:秋蝉残鸣(多媒体打出)――四年黑暗的生活,一个月阳光下的快乐。这就是蝉的一生。秋蝉衰弱的鸣叫令人感到悲凉。

生9:作者由秋蝉残鸣想到自己已人到中年,人生的美好时光已过大半,秋光再好,也挽不住生命的流失,所以产生了深深的悲凉和忧郁。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竭人中年――郁达夫(多媒体打出)

生10: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虽然雨下得缓慢,但仍使我感到凉意。它不似“秋风秋雨秋煞人”也不似“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水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它是那种慢慢浸入你的心底的那种悲凉,这种悲凉久久挥之不去。

生11:我看到了善写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郁达夫。凉风秋雨(多媒体打出)中走出的老北京人,用悠长的语调在拉家常。

师:好。我们请2―3位同学品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注意语调)再齐读。

生读。

师:大家听,有点京味。京味的特点:该拉长的时候要拉长。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生读。

师:八九不离十。“天”字要读轻音。

生读:天可真――凉了

师:(学生哄笑)京味十足,好!齐读。看,大家读出了老北京人的_________。

生答:悠闲、自在。

师:作者并没有去写北京城的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学者文人,而是把笔触放在普遍老百姓身上,为什么?

生12:通过这几幅秋景图可以看到,北平的秋不在火红的香山,不在雄伟的皇宫,不在热闹的天坛,而在街头小巷,在民宅,在庭院,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里。

师:渗透于骨髓的传统神韵只能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平民作家郁达夫引领着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寻找美,享受美!

生13:我看到了孤独的郁达夫。题目《故都的秋》中的“故都”与“孤独”谐音,通篇都是孤独的郁达夫的影子。庭院秋景中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以及秋槐落蕊中“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以看出他的孤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没有朋友来访,这地方又是如此寂静,无人可与交流,他便只有与自然交流,很有点“两看相不厌,独有敬亭山”之感。

师:好,让我们品读“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大约也就这些深沉的地方。”

师:作者觉得有点儿落寞。1927年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拖着长辫子自尽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遗言:“以死义不再辱。”文人所维系的文化因国亡而无寄托,文化远去了。郁达夫感到深深的悲凉和孤独。

生14: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孤独、沉闷的个性,而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消沉。《沉论》便是最好的明证。

生15: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所有这些在郁达夫心灵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言为心声”,“孤独的秋”就是“孤独的郁达夫”。

生16:化用李白的“两看相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是“两看相不厌,唯有孤独秋。”

师:非常好。能灵活化用古诗文,而且恰到好处。

生17:我看到了双重性格、矛盾的郁达夫。

通篇都看到了忧郁的郁达夫,一般忧郁的人很冷淡,而文章的字里行间,又使我们看到了热情坦诚的郁达夫,尤其文章开头用“饱尝”,文章结尾“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第7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鉴赏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小令。曲作一开始就用鼎足对形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调。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表明是深秋时节;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芭蕉叶大而较硬,声音清晰而杂乱,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一个“雨”字,而是从听觉人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致夜不能寐。归乡之梦又为作者平添了一份乡愁,故“归梦”两字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梧桐滴雨,雨打芭蕉,古代的文人骚客常以此描写人生的愁苦,加之深秋夜雨,孤身一人,客居他乡,半夜“归梦”,引起人无限的愁思和惘怅。因此,作者以一个“愁”字,点出全曲的感情基调。

“落灯花棋未收”,雨夜下棋,本为排遣愁闷,然而棋后懒于收捡,可见是越下越愁闷,正像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此句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化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写雨夜客居时的孤寂。而残灯照空局的景象,则进一步表现了深秋雨夜的凄凉和愁苦。因此,“落灯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过渡句,接“三更”时分,引出更深喟叹。

“叹新丰逆旅淹留。”此句借用唐代名臣马周之典,唐人马周未登第时,曾旅宿新丰,受店主冷遇,后世借指旅愁。《坚瓠集》载徐再思“旅寄江湖十年不归”,曾滞留北方十多年,然而仕途多艰,仅做过下等的小官。这里以马周自况,羁旅他乡,饱受寂寥愁苦,然而仕进无门,一事无成,穷途潦倒,仿佛马周当年为新丰客般备受冷落。而马周穷途尚有常何引荐,自己怀才不遇,久困异乡,前途渺茫。而且客居地“新丰”之得名本就与乡愁有关,加之前句“归梦”的导诱,联想到自己与马周境遇迥异,是愁上添愁。一个“叹”字,把自己羁旅异乡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愁闷,尽收其中。

第8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课余翻看与雨有关的词,忽然觉得不同词人笔下的雨各呈特色,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雨衬情、景之悲,柳永、李清照词中的“雨”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一类以雨写心头之喜,张志和、冯惟敏作品影响最大。

柳永《雨霖铃》一词开头便以雨衬情、景之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以往的解说中,研究者和解读者都将目光集中在寒蝉、日暮之上。的确,在传统的美学意象中,秋蝉之声是悲切的,在一阵紧似一阵的西风之中,在草木枯黄万物肃杀的背景下,在树叶飘零日渐光秃的枝头,禅的叫声好像临死之前的哀嚎。所以骆宾王为阶下囚时,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闻蝉鸣之声不禁愁肠百结。虽然虞世南曾经写过“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诗,将禅比作卓世而立、行高于人的君子。但终究未能改变以秋蝉为悲的审美取向。“落日”历来和游子之悲联系在一起。从《诗经》中的“日之夕也,牛羊下括”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莫不如此。在“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聚族而居、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社会,望落日而不得归其家,或临日暮而不得不分离,是一件黯然神伤的事情。柳永这里写寒蝉、写落日,自然是借它们来表现离别的悲凉和心中的悲哀。 但是,如果只强调寒蝉、日暮所带来的离情别绪之苦,那么“骤雨初歇”是不是多余的?其实,雨在古典诗词中和愁苦关系也非常密切。贺铸的词中就有“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无从排遣的愁苦比作漫天飞舞、连绵不断的梅雨。秋瑾有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由此看来,柳永这里的秋雨也和愁苦紧紧相关。在这一句词中,禅声是听觉,落日是视觉,而秋雨则是触觉。磅礴的大雨虽然停了,但随着深秋的寒风飘来的丝丝雨雾更增加了本已浓浓的寒意。遍地积水,举步维艰,使离愁的悲凉又增几分。这种以秋雨写心中愁苦、悲凉的表现手法,在柳永的其他词作中同样存在。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霜风一阵紧似一阵,万物萧索,残阳照高楼。这时,飘飘秋雨更增添了游子的满怀愁绪。

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秋雨带来的愁苦超过了所有使人悲秋的物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见南飞的大雁、满地的落花,物是人非,凄凄惨惨戚戚。但更令人愁苦到发狂的是,日暮时分,细雨打梧桐。凄冷的秋雨将人关进狭小的屋子里,连抬头望大雁,低头看落花都不能。所以,词人和泪哀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过,并不是所有词人笔下的雨都和愁苦连在一起。张志和、冯惟敏词作中的雨就给人带来亲切、喜悦的感觉。张志和《渔歌子》中描绘了一个泛舟江湖、超然世外的隐者形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的主人翁因为沉醉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和谐、美好的自然之中,所以即使是在“斜风细雨”之中也其乐融融。这里的雨没有愁苦、烦恼的色彩,反而增添了美好的诗意。冯惟敏更是见雨而大喜。“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南正宫・玉芙蓉・喜雨》)野外遍地水洼,茅檐上雨水还在滴滴答答往下滴。农田里桑麻在蓬勃生长。一场及时雨消灾去难贵过千金,它使八口之家获得重生。眼见得荞麦花、豌豆花遍地开放,瓜棚里结了个金灿灿的葫芦瓜。词人由雨联想到农作物的蓬勃生长,联想到农民的丰收喜悦。对雨的喜欢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同样写雨,一悲一喜截然不同的原因何在?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是雨的时令不同。张志和笔下的是春雨。桃花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带来的不是刺骨的寒意,而是山更青,草更绿,花更艳。春雨带来的是勃勃生机。冯惟敏笔下的是夏雨。久旱之后,天降甘霖,农田得以灌溉,农作物蓬勃生长。旱灾过去,丰收在望。无论春雨还是夏雨,都不会带来寒意,都会带来生机和希望。所以,张志和、冯惟敏笔下的雨是令人喜欢的。柳永和李清照笔下的雨是秋雨。秋风就已经使人寒意连连,秋雨更使得万物萧索。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枝头的绿色越来越少,原野也越来越枯黄、颓败,直至走向生机的消失、寒冬的肃杀。秋雨带给人的寒冷是实实在在的,秋雨带给人的想象更凄凉,更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深埋着悲剧的审美情趣,无论是盛世、春天、欢乐,都可以寻找到悲的因素。《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引起了无数人感情的共鸣。繁花似锦的春天尚且有黛玉的悲叹,枝头生机盎然的春天尚且有尘埃落英的哀歌,更何况肃杀凄冷的秋雨。

二是情感指向不同。柳永、李清照词作中的雨是和离情别绪连在一起的。关山万重阻隔,亲密的人不得不分离;相爱的人难以聚首。密密的雨丝犹如层层栅栏,将人分隔得更遥远。甚至连思念的翅膀都因雨淋湿而更加沉重,难以翱翔、飞越。雨和个人的愁苦紧紧联系在一起。秋雨在作品中不仅仅是一种显性的物象,它还有一种隐性的时光流逝的含义。中国文化中有以春秋指代时光的习惯,秋天的到来,告诉人们,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流年似水转瞬即逝,欢期如梦遥不可及,秋雨的到来更加重了个人情绪的苦闷。张志和、冯惟敏的词中虽然抒写的是个人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不是男女之情,不是思念之情,而是因物而喜的满足,是对苍生疾苦的关怀之情。其实,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不写男女别情的时候,雨所寄托的情感也不是悲苦的。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即使经雨之后,海棠红减绿增,其中也没有愁苦在其中。

第9篇:写秋雨的作文范文

认识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被种种别的因素所影响和误导。然而,当你走近他、了解他,尤其是通过直接接触,渐渐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你往往会改变当初的看法。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不断读,就不断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对余秋雨,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最初知道余秋雨,是在马兰之后。因为马兰我才知道了上海戏剧学院有个叫余秋雨的教授,他专门研究戏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戏剧的专著,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九十年代,余秋雨在院长当得非常出色并有可能出任重要职位的时候提出辞职。之后他开始了生命的又一个起点:考察文化,写作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多本文化散文集以及他的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等出版,一时畅销全国,洛阳纸贵。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着独特的风采价值、别样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思想。余秋雨何以从普通教师成为一个专门研究戏剧理论的成功学者?又何以从成功的大学校长成为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散文大家?我想,这绝不是偶然。

余秋雨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条件。例如,他有非凡的写作天赋。他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中学时就得过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他说:“最根本的是我童年时候的生活具有足够的文学素养,我不是讲看书,就是我那么早的认识了大山,那么早的认识了原野,那么早的认识了多少乡村妇女的不同命运……我感谢我的父亲,他居然逃难到乡下,还带着两大书箱……小的时候知道水浒,三国,红楼是什么,小的时候能够读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所以他在文章中展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炉火纯青,让人望尘莫及。又例如,他独有的智慧和幽默、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等在书中随处可见。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勤奋刻苦。当年余秋雨就是“栖身在上海东北郊一间斜顶朝北的十三平方米小屋里,开始了全部的自学课程”。他尽可能搜寻到一本本重要的世界文史经典,甚至很多英文原版。他多少年如一日地在这夏天特别酷热冬天格外寒冷的北屋,吃着最廉价的饭菜,在吵闹声中,读完一本本深奥难通的经典,通晓了古代希腊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德国经典学理……“就在那间狭小的屋子里,我的思想观念被一群世界级的大师从头梳理了一遍。”“我在书页间不仅认识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位大师,还认识了一大批中国的高层学者。”《戏剧理论史稿》等多部专著,就是这样写成的。写作《文化苦旅》等书,也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他既要不间断地行旅,又要不间断地写作,正如他所说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散文那独特的写作题材和风格。他“用个人话语、一己笔触表述大时间和大空间”“为了让普通读者明白这条写作路途,我会故意把个人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文章穿插其间。我心中的中国,如同茅舍舟楫的家乡;漫长的文明历史,如同童年无鞋的脚印。”所以他写这些文章,“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余秋雨把深邃的文化思想和意蕴,通过其独创的文体来表现,化为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余秋雨就像一个无形的导游,牵动着读者的思绪,指引着读者用心灵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由此我们理解了余秋雨的书为什么雅俗共赏、持续畅销;为什么台湾诗人余光中称“只读了三篇,就可以断定,这是第一流的散文”;为什么探险者余纯顺罗布泊遇难后最后几件遗物中有《文化苦旅》……

余秋雨最让我感佩的是那个人生大动作,也就是当年他主动从院长的位置辞职。如今社会多少人梦寐以求“升迁”“进步”,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不说别的,当年我为了选择自己的爱好,毅然从省委调到出版社,舍弃的仅仅是个科级,就让我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不得安眠,就是到今天还不断受到朋友、同学及亲戚们的质疑。而余秋雨居然连续写了23次辞职报告,最终舍弃了官位,这是需要怎样的胸怀气度,怎样的大智慧和怎样非凡的勇气啊!当我读到他在为寻找自我而决意辞职的一段:“黄佐临先生在我担任院长之初说了‘可喜、可惜’四个字。我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这四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两个字。我如果要像他那样回归生命的真实和创造的轻松,回归文化的本位和艺术的本位,毫无疑问,迟早会选择辞职。”我的心和他产生了不一般的共鸣。

……

2010年1月,余秋雨克服了许多困难,专程来南京参加一个颁奖会。我一早就去饭店接他。到达饭店,余秋雨刚刚用完早餐。当我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时,他诚恳地说:“学生的事最重要了,再说能评上这个奖,我是很高兴的。”他客气地和我在大厅里很随意聊天。奇怪的是,我眼前的余秋雨一点也不见了以前感觉到的那种孤傲,他是那样随和、亲切、和蔼,没有一丁点架子。交谈没多久,似乎我和他就已经非常熟稔和随便了。正是因为和他的熟稔和随便,我一点也没谈有关他作品的事,倒是和他说起了一段故事。记得我问他:“你常州有个表妹叫余利平,表妹夫叫张毓如?”“是啊!”他回答。“我和表妹童年时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晃和他们已有五年多没见面了。现在住江阴乡下,忙着带第三代了。我很想念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和他讲这个故事。原来,当年他表妹夫张毓如在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读书,因为来自农村,非常贫穷,几乎都快读不下去了。我岳父当时在工作,岳母当中学老师,生活条件较好,于是就常常接济张毓如。后来因种种原因,他们断了音信。再后来,岳父一家一直在常州工作生活,小女儿在一家工厂的情报室工作,领导她的总工程师竟然就是一直在苦苦寻找我岳父一家的张毓如。从此,他们两家交往非常密切,张毓如、余利平对我岳父母更是年年看望,照顾有加。当年《文化苦旅》一出版,还专门送我岳父母两本有余秋雨亲笔签名的书……余秋雨专注、认真地听完我讲的故事,握着我手连声说:“真让人感动!”还让我随他到大厅一侧合影,“以后到上海来,就打电话给我秘书!”

随后开会期间,余秋雨立刻成了与会记者和中小学生的中心人物。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我虽然得过很多奖,但很多奖我不会去领。然而今天的这个奖我是十分看重的……”他特别对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说:“不要把文学看作职业,它代表着一种素养,具有这种素养的人能比其他人更有爱心,更敏感于善恶,更善于表达。我并不希望大家以后都来专业从事文学创作,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拥有文学素养的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等,这是一个过来人给大家的意见。”因为要赶飞机去北京,他要提前离会。一下子他便被记者和中小学生围了起来。他一遍遍耐心地在同学们准备的书和笔记本上签着字,那么大的年纪,靠在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屈腿弯腰,一边还要回答记者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真是太难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