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咏物的诗范文

咏物的诗精选(九篇)

第1篇:咏物的诗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全面揭示了咏梅成为元遗民诗人话语特征的历史文化原因与现实因素,及咏梅诗的时代特征,从而明确元遗民咏梅诗在中国咏梅诗史和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元遗民诗歌的话语特征中,咏梅诗人诗作都是数量最多的,据上表统计,有诗文别集存世的遗民诗人中,只有七人没有咏梅诗,可见其人数之多之广,咏梅诗共约六百首(初步统计有576首),比咏陶诗和咏节妇诗都多。其中周巽、贡性之、叶照等人诗作超过三十首。元遗民诗人给咏梅诗注入了新的意义和内涵,咏梅不仅是元遣民诗歌的重要题材和话语特征,而且也是元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梅花成为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各种不同形态概括而言,主要经历了体物、比德与抒情三个阶段、三种形式,他们在元遗民诗歌中都有丰富具体的表现。周巽、叶颤等隐居自适的遗民诗人,大部分情形下,将梅花作为纯粹的观赏对象,着力描写其容颜姿态,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闲隐之情叶颐《二月江城见梅二首》其二云:

桃杏纷纷正得时,疏梅高洁舍知几。如何万卉矫春日,犹有孤芳驻夕晖。未要板桥寻蜡屐,最宜沙路试罗衣。轻鞋小扇孤山下,绝胜逋仙踏雪归。

春天万花竞放,一枝梅花独立斜阳之中,既独树一帜,又孤芳自赏,有点落寞,但绝无哀怨。

周巽有咏梅诗七十三首,约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也是元遗民诗人中咏梅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周巽咏梅,全面细致,《性情集》卷四有《梅树》《梅根》《梅蕊》《梅萼》等十二首分别咏歌梅树、梅花的各部分,《性情集》卷五集中描述了水边路旁、林底竹下、镜中雪里等不同环境里的梅[2],其寄托较深的《林下梅》云:“冰为肌骨玉为神,林下归来见美人。冷眼笑看千树雪,含情欲赠一枝春。花飘萝径留芳迹,诗刻苔碑生绿尘。落日孤坟吟眺苦,倦魂犹想绕湖滨。”全诗首写梅冰清玉洁的高风韵致,接着以梅榭留香与人世沧桑对比,写诗人孤单寂寞之情。周巽还善于在对比中写梅之纯白高沽,秀丽清香,《性情集》卷六有《三香芝兰梅》《三白雪月梅》等。分别写梅之色之香。松竹梅本是以耐风霜、斗冰雪的高尚节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钦佩赞赏,其《三友松竹梅》是这样写的:“苍髯拂翠羽,有意伴腥仙。共结岁寒约,村烟望水边。仿佛一幅萧散清旷的山水画,松竹梅傲然不屈的性格较难发现。

与叶颓、周巽等咏梅主要以体物为主不同,贡性之、梁寅、钱惟善等咏梅大都以人写梅,以梅喻人,有的歌颂梅傲雪耐寒、独立荒原的清高气节;有的称颂其孤芳自赏不与世推移的高风亮节;有的以梅自励,坚守遗民情操;有的以梅赠友。寻找精神慰藉。梅不再是纯粹的观赏对象,而是与诗人的思想情绪融为一体,如果说梅在周巽等人诗中是一种物象,那么梅在贡性之等人诗中则是含义复杂的意象。

贡性之有咏梅诗三十八首,大多是题画之作,其《题画诗》有句云:“王郎胸次亦清奇,写尽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王郎即元末画家王冕,可见其咏梅诗与王冕梅画有直接联系,但也能较好地反映自身思想情感,其《题画诗》: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

以梅写人,为历代诗家所推许。他的咏梅诗大都以梅喻人,借梅抒情,身世飘零之感,故国乡关之愁,时序变迁之叹,都以梅为媒得以尽情渲泄。其《墨梅》云;醉折东篱朵,看如隔暮烟。莫惊颜色改,不是义熙年。以梅写菊,暗含渊明不仕二姓之义,既说明自身志向,又赋与梅花新的内涵。尽管贡性之题梅诗大多为题画之作,但大都以梅喻人,梅浸透着自身情绪,或以梅之独为春先迎风斗雪,写自身高洁品格,如《画梅·影逐云边月》,或以梅独处荒原,写自身孤独寂寞之情,如《墨梅·处士门前烂漫开》,或写梅及人,如《宫梅图》:“璃楼夜寒银漏涩,满地霜华月光白。翠琴啼断梦中魂,窈窕虚窗碧纱隔。千门深锁含章宫,未许人间识春色。只愁笛里曲声衰,零落香钿点妆额。”[5_既是写梅花、写宫女,又是写自身、写当世,那深居宫廷,与世隔绝的梅花、宫女的哀怨凄凉之情何尝不是诗人自身写照。梅不仅是其生活的点缀,也是其心灵的伴侣,“眼中谁是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窑,,[。“谁画梅花便索诗,梅花应与我相知"【。贡性之大量咏梅,主要是梅花所蕴含的独立荒原,不畏霜雪,不与世推移的坚贞不屈性格与自身的理想追求,人格精神一致。

谢应芳、戴良、陈基等的咏梅诗大都与贡性之类似,其着重点不在于描摹梅之姿容色态,而是因梅坚贞不屈性格和文化内涵与自身价值追求跟人格精神一致,因而借花写人,用花喻人。梅不是他们歌颂的主体,而只是其思想情感的载体。以梅写遗民心志,故国旧君之思是元代遗民诗人咏梅的重要内容,舒蟥《落梅歌》云:

一枝两枝横水滨,千片万片飞早春。残香满地铺白茵,含结青子枝头新。含章菇下肌理匀,春梦来醒香醪醇。君王宠爱恩情申,何况点缀额与唇。托根岩谷遭时屯,莓苔剥落湮红尘。碧玉柯斡共樵薪,更复扰扰来棘榛。畴昔开伴粉署宾,东风轻点泓池银。归来天上迹已陈,心肠铁石见无因。惜花长叹花下巡,见仁顿觉添酸辛。角声吹月双眉频,不知谁是调羹人。

首先铺叙梅之姿容玉色,芳香袭人,接着笔锋一转,写香消玉陨,境遇悲惨,与深沉的国破家亡之感融为一体。少数民族遗民诗人中,丁鹤年咏梅诗最多,有十二首,其诗既继承咏梅传统,又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氛围,以梅写禅,以梅写人,反映北人南来的社会状况。其题《画梅》云:“老向江南住,梅花共岁寒。故人清兴在,踏雪几回看o.[93将身世飘零之感寓于咏梅之中。其《I临水梅》则将梅与菩提树相提并论,以梅喻禅,诗云:“疏花清有影,止水净无埃。好似菩提树,明月照镜台。”为咏梅注入了新的内涵。

咏梅成为元代遗民诗人的重要话语特征,是其生活情怀和思想性格的反映。如果说体物与比德是元遗民诗人对前代诗歌的继承,那么咏梅诗所体现的浓重的忧伤情调、深切的故国情怀则是对咏梅诗的发展。元之前的咏梅诗,不管是体物还是抒情,托物言志之义有三:

(一)以负霜之姿喻孤高幽人;(二)岁寒暗香浮动,不屈霜雪喻人志节不屈;(三)花姿幽独,不媚东风,不与群芳竞艳,喻志士幽人,不与世推移-l。不论何种情形,旨在以梅之高洁喻高人隐士,元遗民诗不仅以梅指隐士之高雅,更以梅写遗民情绪,故国心态。诚如梁寅所言:

故人之德而梅有之,当乎风霜凌厉,冰雪凝泛,叶辞其条,液归其根,梅于是时纷然珠缀,嚼然玉洁,郁郁烈烈,芬芬瑟瑟,松与为俦,竹与为列,贞固之性,孰逾之哉?人之性至纯也,至粹也,灵于物而或反愧于物,以物之全其天而人自离之也…,君子者内志弗移,外好弗入,处险以夷,处闷以乐,既贞既固。惟金惟石,梅之是侣,孰谓人而不物之若耶?¨1

意在强调梅之坚贞不屈,戴良则明确的以梅作为不屈二姓的象征,其《东山赏梅诗序》:

花于穷阴盛寒而不与众卉争荣者,惟梅为然,盖其色能受变,香能处清,而操能立独,有仁入义士之高致。诸君以之而赏爱,宜也。虽然,使其出处去就之际,一或有戾于是梅,纵从而赏之,而是梅不为其赏矣。今夫诸君子者,固世所谓仁人义士而能受乎变,处乎独,有凌寒之态,无争荣之恩,其于是梅乃赏,友而史之者矣。

第2篇:咏物的诗范文

关键词:李商隐;咏物诗; 悲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0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27

晚唐末世诗人李商隐以一首首“深情绵邈”“包蕴密致”的诗作著称于世。刘学锴先生曾说:“他的诗中贯注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一种身处衰世对人生,命运深沉的忧伤与哀感。”最能凸现这种悲情的便是他的咏物诗,在物象上,他选择纤柔细小之物,通过特有的悲己悯物的心态来体察物象,着重抒发物之境遇的感叹,旨在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慨和身世情怀,在艺术手法上则取物之“神”,虚处着笔抒情。

一、李商隐的咏物诗钟情于细小、弱小、纤柔的物象

从李商隐的咏物诗所选择的一系列物象来看,他钟情的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细小、弱小、纤柔之物,如蝶、蜂、蝉、樱桃、野菊、微雨、李花等。即使是古诗中常被吟咏之物,在他笔下都有一种悲情,如“凌寒傲霜雪”的梅,在其诗中则有“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的怨情;“春风摇枝条”的柳在其诗中则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哀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在其诗中则有“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的凄情。李商隐是以一种悲悯的心态来观察物的,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从性格的角度来看,李商隐是一个敏感多愁的诗人,他身处衰落的大唐末世,遭遇排斥的坎坷仕途,忍受辗转的幕僚生活,自然会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悲叹和哀愁,再加上家世的累辈孤孑,使他有了一种悲剧的心态和意识。这些内心所蕴藏的痛楚一旦遇到与己相似之物,情感会就此生发,并与那些微小的不能掌握命运、无力抗天的物象惺惺相惜。

二、李商隐的咏物诗弥漫着悲伤的人生感慨和身世体验

(一)诗中流露出悲伤的人生感慨

在悲情的物中呐喊、忧伤,其间寄寓的是相同的人生感慨,“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月》)”这是一种“先期零落”的人生感叹,嫩笋、初月象征要开始人生命运,然而前途不可知,一个“忍”字和“岂”字道出了义山的无限悲哀,对自己的仕途和经历都充满了先期的悲愁,流露出的是对人生的哀叹。

(二)诗中抒发了悲哀的身世体验

通过物的遭遇,看到的是李商隐独特的身世遭遇,体味的是他的身世悲叹。李商隐十六岁曾“以古文出诸公间”,受到令狐楚的欣赏,从其出席公宴,受其提携,曾有得意之时,在崔戎之处,也受到知遇,中进士后也被赏识入秘书省。然而这只是一瞬间,这种前后的对比使他产生“先荣后悴”的体验。“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欺。水亭暮雨害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无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帏。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诗中所说的曾植于长安曲江苑囿的牡丹何其受宠,明媚鲜艳,而此时沦落于西州,风吹雨淋,连蝶也不来问津,寒意渐浓,牡丹更加孤寂落寞,而此刻长安,那些章台柳却承厚天恩,摇曳芳姿。刘学锴指这首诗是“托物寓怀”,“实则是作者往年进士登第,曲江游赏,春风得意,今日沦落,寄身泾州,正和回中牡丹遭遇类似。”

三、李商隐的咏物诗善于从虚处着笔,以悲情体物写物

李商隐的咏物诗在描写上不取物象的形态精描细刻,而着重于神态的描写,从虚处着笔绘神。“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的蝶,“过水穿帘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的月,“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的柳,都着重于物的神态。刘学锴说:“杜甫的借物托寓之作和唐代其他诗人的一些优秀的咏物诗,往往形神兼备,义山的托物寓怀与上述之类都不相同,他不是不写物的特征,而是撇开其外在形貌特征,从虚处着笔,直接传出内在的精神气韵。”这神韵正是物与自我发生契合的引线,使感情隐于物中表达出来,浑融一体,悲物悲己。

艺术手法上他多以营境为主,并不点明物的名字。“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眼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野菊》“小苑华池烂漫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细腰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蜂》这些诗并未提到物的名字,而是直接写它们的境遇。他把心中起起伏伏的情感投射在物上,以物的境遇贴合己之心境,使现实与自然界相融,心物合一。“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的李花是“自己才而不见赏”的悲遇;“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的杏花是自己“朝中有权势者不为我助,而政敌排陷打击迭至;往日知交,发迹后与我疏远隔膜矣”的遭遇;“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的槿花是自己“不幸卷入朋党纠纷,动辄得咎,啼笑皆非”的遭遇。

总的来看,这些诗的核心仍是他心中的悲情,也正是这种悲情才使他以似曾相识的心态体物、写物,且使物极富神韵。

第3篇:咏物的诗范文

关键词:唐彦谦;李商隐;诗歌;师承;职称论文

(一)在题材上,唐彦谦的咏物诗和咏史诗,无论从诗歌手法还是风格上,都和李商隐的咏物诗和咏史诗相似。

咏物诗至晚唐可谓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元人方回说:“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书,则一字不能作”,从侧面揭示了晚唐诗人对风物的特殊癖好,可见晚唐咏物诗之多。李商隐和唐彦谦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咏物诗可以说是这一诗歌创作倾向的反映。但是和其它诗人相较,李商隐的咏物诗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从唐彦谦的咏物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这种不同的传承。晚唐咏物诗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倾向,即:致力于穷形尽相的图貌摹态,笔致精工纤巧,有的绮艳无骨,排比,偶韵较律,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如皮日休和陆龟蒙的酬唱之作有《茶中杂咏》(十首)、《渔具诗》(十五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等都具有此种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托物讽世之作很多。如袁郊的《月》、曹邺的《官仓鼠》、韩偓的《观斗鸡偶作》、唐备的《道旁木》等,其讽刺的矛戈所向,上至皇帝、官僚,下至浇薄世面,无所不包。

李商隐创作了一百多首咏物诗,其中也有图貌摹态之作,如《微雨》、《落花》、《牡丹》等;也不乏讽刺之作,如《赋得鸡》、《乱石》等,但是不同之处是,李商隐还创作了许多托物寄怀之作。诗人借咏物抒发因仕途抑塞、挫折频仍而产生的凄切悲伤之感,表现出低徊深婉、摇荡人心的悲剧美。这些咏物诗的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如《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岂啭能本无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潮夜露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1

流莺的飘荡哀鸣,欲栖无枝,寄寓了诗人陈情不省,身世飘蓬之感。

第4篇:咏物的诗范文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写的一首咏物诗。《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这首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这是一组颇有特色的咏物诗,具有寓意精警、寄托遥深、构思奇巧、用典灵活等艺术特色。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2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7首。咏物诗最多的在晚唐时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咏物的诗范文

一、咏史诗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咏史诗,是指由史生发,以历史题材、历史典故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咏史诗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成熟于南北朝,繁盛于唐宋,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时至今日,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长恨歌》、刘禹锡的《乌衣巷》依然是老少相传、脍炙人口的名篇。

咏史诗的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诉史诗、感史诗、议史诗。述史诗以铺陈史实为主,重在还原历史客观事实,诗人的情感表现并不明显,比如班固的《咏史》。感史诗中诗人重在借史抒情,借助历史事实吊古伤今,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议史诗重在以史为引,对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进行评书议论,注重用逻辑思维与辩证眼光剖析历史。这三种形式的咏史诗各有不同,但都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1. 诗史相融。从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来看,他们从小就饱读诗书,“史”是他们自身知识结构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从创作主体的心理角度来看,他们以史为镜,对历史怀有敬畏之情,注重古为今用。同时,咏史诗人们往往将自身之境遇与历史之典故相结合,用丰富的联想对历史的空白领域进行重新演绎,使“史”之生命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重生、延续、升华。无论是轻描淡写还是大幅渲染,使人们都是在用诗写史、以史入诗,进而完成对历史的审美。

2. 吊古伤今。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吟咏对象,然而历史只是作为载体承载和寄寓使人们对现实的情感与态度。诗人们往往借助历史上的谋乱暴政、国破家亡等现象,吊古伤今。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现实就会刺激诗人那根敏感的神经,咏史诗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即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或感慨自身的处境艰难,或艳羡古人的功成名就,或表达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苍凉,吊古伤今的情怀总在咏史诗中时时流露。

二、咏史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咏史诗寓情于景、意境悠远。加强咏史诗板块学习,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具有多重意义。

1. 能增长文史知识。咏史诗作者大多饱学经纶、学富五车,他们的作品以丰富的感情、生动的形象再现历史,为我们展开了一副历史全景图。在学习与阅读这些诗歌时,学生们仿佛被带入了历史博物馆,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阅读与品味这些咏史诗,必定能够使学生积累学识、开阔眼界,学到全面、系统、广博的文学历史知识。

2. 具有情感教育作用。阅读咏史诗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里更加近距离感受历史,感受到诗人的真知灼见,并培养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层次情感。很多咏史诗作中深刻地透露着诗人们炽热的爱国之情、真挚的爱人之心,闪耀着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光辉,在当下推进学生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3. 具有审美熏陶作用。诗歌的审美分为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境层面和情感层面。诗人在狭小的创作空间里,用凝练、精约的语言概括和描述宽泛的历史与深远的意境,融入丰富的个人情感,做到了情、景、事、理的有机融合。在一首短短的诗歌之中,往往包含了对真善美的审视,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是有助于提高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对事情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逻辑还不严密,思维还不成熟,正需要通过思想的碰撞与激辩来提升。而咏史诗钟情于那些有争议性的、悲剧性的热点人物和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品往往闪耀着思辨之光。因此,读咏史诗,有助于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咏史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咏史诗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情况比较复杂:

1. 从教材编排来看,咏史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笔者通过收集和分析人教版、苏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咏史诗,发现从选文比例分配看,入选的咏史诗大多集中在选修教材中;从选文的经典性看,大多选自唐宋时期的咏史名家作品;从吟咏的对象看,吟咏的人与事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王昭君、诸葛亮、贾谊、项羽等;从编排方式上看,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各个版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咏史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重点内容,不可偏废。

2. 从高考试题分析,咏史诗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常考难点。通过对近五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部分的咏史诗进行分析和统计,笔者总结出如下特征:咏史诗歌鉴赏部分每年高考必考,赋分多为6~11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的分值整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从题型来看,以主观题为主,有少量涉及到填空题、选择题,难度系数高,比较考验学生的知识积累;考查的角度多为论述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品味关键的词语、指认特定的意象、解读作者寄寓的情感等。

从教学现状来看,咏史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薄弱环节。由于高中阶段受高考指挥棒影响,语文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部分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有偏差,未能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过分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咏史诗题材的特殊性质、文体特征的讲解,导致“咏史诗”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短板;一些学生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对基本的文学常识积累不够,学习起来吃力。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不进,导致咏史诗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四、抓住咏史诗表现手法特点,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咏史诗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高考试卷中的难点、学生知识上的弱点,是我们必须要征服的一个教学板块。笔者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认为补全教学短板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与创作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总结归纳,发现咏史诗的主要表现方式有:

1. 时空倒转、我写我心。在咏史诗的创作过程中,诗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依照自己的判断推理或心理时空来对时空进行处理,我写我心。比如,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一句,就是运用逆挽句法。马嵬坡兵变在后,作者反而先着笔开头;李隆基、杨玉环七夕立誓发生在前,作者却反而置后说。通过时空的倒叙手法,作者营造出了一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强烈对比,使得诗歌更加深入读者内心。

2. 寓情于景、兴体抒怀。在咏史诗中,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那些见证了历史沧桑巨变的景物、事物上,用永恒的自然连接古今、延展时空,表达诗人对人世间的成败、兴衰的感慨。古人、古事、古物、古迹成了千古名篇创作的触发点,透过对历史的咏叹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寄寓。比如,杜牧在《题乌江亭》一诗中,面对波涛汹涌的乌江,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发出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沧桑之慨,既是对项羽自刎乌江的惋惜、批判、讽刺,又借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意志表达出了自己对胜败的态度、对生活的追求。

3. 虚实结合、景情并置。历史是咏史诗的创作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既定史实,是“实”的部分。同时,诗人又以史入诗,创作时运用一些虚拟的演绎手法,在基于历史真实性原则上对历史进行还原、重现,借助想象重塑历史,虚虚实实,互为表里。同时,自然景物与历史情节也被并置,自然的永恒常常被用来反衬人生的短促,表达了使人们对生命终极关怀的伤感。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则完全体现在风景之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整个句子对人不着一句笔墨,却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不断变动、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慨,构成了历史陈迹与自然景物并置的否定结构。这种情境并置的否定结构读起来,就让咏史诗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悠远之感。

第6篇:咏物的诗范文

关键词:唐彦谦;李商隐;诗歌;师承;职称论文

(一)在题材上,唐彦谦的咏物诗和咏史诗,无论从诗歌手法还是风格上,都和李商隐的咏物诗和咏史诗相似。

咏物诗至晚唐可谓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元人方回说:“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书,则一字不能作”,从侧面揭示了晚唐诗人对风物的特殊癖好,可见晚唐咏物诗之多。李商隐和唐彦谦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咏物诗可以说是这一诗歌创作倾向的反映。但是和其它诗人相较,李商隐的咏物诗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从唐彦谦的咏物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这种不同的传承。晚唐咏物诗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倾向,即:致力于穷形尽相的图貌摹态,笔致精工纤巧,有的绮艳无骨,排比,偶韵较律,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如皮日休和陆龟蒙的酬唱之作有《茶中杂咏》(十首)、《渔具诗》(十五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等都具有此种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托物讽世之作很多。如袁郊的《月》、曹邺的《官仓鼠》、韩??摹豆鄱芳ε甲鳌贰⑻票傅摹兜琅阅尽返龋?浞泶痰拿?晁?颍?现粱实邸⒐倭牛?轮两奖∈烂妫?匏?话??br>李商隐创作了一百多首咏物诗,其中也有图貌摹态之作,如《微雨》、《落花》、《牡丹》等;也不乏讽刺之作,如《赋得鸡》、《乱石》等,但是不同之处是,李商隐还创作了许多托物寄怀之作。诗人借咏物抒发因仕途抑塞、挫折频仍而产生的凄切悲伤之感,表现出低徊深婉、摇荡人心的悲剧美。这些咏物诗的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如《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岂啭能本无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潮夜露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1

流莺的飘荡哀鸣,欲栖无枝,寄寓了诗人陈情不省,身世飘蓬之感。

唐彦谦的部分咏物诗直接继承了李商隐这种悲美的风格。这些咏物诗托物寓怀,对于所咏之物较少作精切工细的描绘,而是着重写其生存状况,揭示其心理活动和内在精神,亦即“略貌取神或离形入神”。无论是在劲风危露中频嘶的《夜蝉》(翠竹高梧夹后溪)还是在潮湿阴暗中乱舞的《萤》(日下芜城莽苍中),诗人都着重刻画它们生存环境的冷寂和它们受人冷落的无限凄凉的心绪感受。表面在咏物,但似乎更像是诗人的自伤,它们和寂寞枯槁的诗人形象融为一体,成了诗人的化身,诗人精神的载体。这两首咏物诗极似李商隐的《流莺》,以物暗喻诗人自己,对于物的生理特性,诗人都无一语言及,风格上都具有一种哀婉的悲美。

唐彦谦对李商隐的传承在诗歌体裁上还表现在咏史诗上。咏史诗,自东汉至唐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彦谦对李商隐咏史诗的学习,古人都有所赞誉,认为能得义山讽谕的精髓。其实,唐彦谦不仅仅是在构思立意上学商隐,在咏史的题材上更是亦步亦趋。唐彦谦现存咏史诗十一首,其中有七首在题材和立意上和李商隐的咏史诗十分相像。李商隐有不少讥刺皇帝求仙虚妄的咏史诗,其代表之作当推《瑶池》、《汉宫词》,这两首诗都属于借古讽今,以周穆王和汉武帝求仙之事来讽刺唐朝皇帝求仙媚道的愚昧和虚妄。唐彦谦的《穆天子传》和《汉殿》不仅所咏之事与之相同,而且连遣词造句都有相仿之处。如“王母清歌玉管悲”、“鸟去云飞意不通”和“瑶池阿母绮窗开”、“青雀西飞竟未回”可见模拟的痕迹。此外《汉嗣》、《四老庙》、《见隋炀帝宝帐》、《骊山道中》分别和李商隐的《题商山四皓》,《隋宫》,《骊山有感》等篇相似,或借讥讽隋炀帝的荒淫奢靡来影射当朝者的铺张浪费,或讽刺唐玄宗关键时刻不能制敌而连自己心爱的妃子也难以保全的可悲。

(二)在诗歌的情感方面,情理兼备,于社会反思中融入身世之感,深沉悲怆。

李商隐的一生可谓不幸,生父早亡,自小漂泊,家境艰难。后又因婚姻之事开罪牛党,以后的大半生都处于牛、李党争,南衙北司相互倾轧,水火不容的境地中,动辄得咎,虽多次哀哀陈情,剖白无辜,但终不为原谅,致使一生悒悒不乐,“欲回天地入扁舟”的理想无法实现,“猜意??竟未休”的局面不得改变。形之于诗歌,就多回环迂折、深情缅邈之作。不论是指陈时弊的咏史诗还是借物抒怀的咏物诗还是朦胧难解的爱情诗,都浸透着诗人的社会人生之感,形成一种迂回缠绵、深沉悲怆的感情基调。

唐彦谦身处末世,遭遇乱离,又兼仕途坎坷,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一样岌岌可危,风雨飘摇。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和李商隐相似的家国人生之感。诗人将动乱的时代、淹蹇的身世、凄凉的情怀融入诗歌中,感情深沉凝重,其《秋霁夜吟寄友人》一诗: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

前世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休。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东林访惠休。2

首联写景,点明时令,夏去秋来,“萧疏”一词,已见萧条凄凉之意。颔联紧承上联,写明时间和环境,“岁晚”之时,已有迟暮之感,更兼风雨飘摇,诗人放眼望去,满目尽是秋色,凄苦之情更加难奈。五、六联抒情,写诗人的身世之感。上联意为往事悲凉已不堪回首,而现实亦是萧条,前世不足以道,更显眼下之凄苦,诗人百无聊赖,来自远方亲友的书信,诗人更无心回复。因为往事凄凉,现实聊赖,竟无一事可说!尾联写诗人心灰意懒之余,竟生遁世之念!诗人虽未言及动乱的世事及坎坷的一生,但一句“前世悲凉何足道”,已将所有囊括其中,感情深沉悲凉。再有《红叶》,写红叶的凋谢飘零,诗人的怜惜之情,深邃而沉痛,状物抒情,细腻婉转,借叶之凋零,寄寓了诗人漂泊无依的身世家国之感。其它的如《克复后登安国寺阁》(千门万户鞠蒿藜),中和三年春,唐朝军队击败黄巢起义军,收复长安。这首诗写诗人于克复后重游长安的所见所感。昔日繁华的长安,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满目凄凉。诗人面对今昔如此强烈的对比,如入梦幻,夜晚寥落的星辰下是历经沧桑后精神恍惚无着的诗人形象。全诗感情苍凉悲怆。

(三)在诗歌语言上,唐彦谦擅长用典,无论是在典故的选取上还是典故的运用手法上都是直承玉溪。

第7篇:咏物的诗范文

摘 要:本文从余光中的风物诗中挖掘出其特点,对诗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使人更深刻地理解余光中风物诗的意境。

关键词:余光中;风物体;散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4006605

一

所谓风物,一是指风光景物,二是指风俗物产。前者如晋代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代张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后者如宋代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于今有贡虵。”中国历代诗歌作品中,风物诗或咏物诗占有相当的比例,含义往往也相当广泛,有人甚至将咏人之作也列入其中,但通常还是以一般意义的物为吟咏对象。因此,除了吟咏动植物如花鸟虫鱼以及生活器物、服饰、建筑等类作品之外,一些写景诗、山水诗以及咏怀自然现象的诗歌都可以归入。

余光中先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一生写下了许多可以归为风物之咏的诗作。本书选录了其中九十五首,第一首是1953年写的《鹅銮鼻》,最后一首是2004年写的《永春芦柑》,跨度达半个世纪。这些诗以1980年代最多,约六十首,1970和1990年代各有十余首,其他年代则比较少。全书依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车过枋寮”咏山水风景,第二辑“红叶”咏花果草木,第三辑“雨声说些什么”咏时令天象,第四辑“漂水花”咏生活器物,有些组诗兼有不同类别则依其主要内容归类。

余光中对地理兴趣浓厚,自幼养成看地图画地图的习惯,他曾谈到:“在现代诗人之中,我自觉是甚具地理感的一位。在我的美学经验里,强烈而明晰的地理关系十分重要,这特色不但见于我的诗,也见于我的散文。”[1]。他在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说其中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2],他和夫人游踪遍布世界,其歌咏风光景物之作数量多,内容广。其中,当然尤以歌咏大陆数量为多,在本诗丛怀乡卷及怀古卷中已有收录,举其要者,如咏北京的《访故宫》、《登长城》,咏东部的《藕神祠》、《重登中山陵》《厦门的女儿》,咏中部的《桂子山问月》、《汨罗江神》,咏西部的《漓江》、《望峨眉金顶》、《嘉陵江水》、《成都行》,还有咏大江大河的《大江东去》、《黄河》;另外,咏香港的则有《九广铁路》、《看山十年》、《老火车站钟楼下》、《火车怀古》,等等。至于本书未收录的外国题材的同类作品也有不少。和其他各卷平衡选目的结果,本书台湾比重更突出一些,第一辑除最后一首《地平线》外,全收咏台湾风光之作。余光中的笔下既有闻名遐迩的台北、高雄等城市和玉山、兰屿、鹅銮鼻等名胜,也有枋寮、惠荪林场等带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正是通过他的诗,才得以知道其中一些地名和它们的故事。第二辑所咏水果及花木也多以台湾为主。其中水果诗全是诗人移居高雄初期的作品,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从定居高雄以来,我就一心归命做定了南部人”,[3]“岛之南部,素有水果王国之美誉,一位诗人在齿舌留香之余分笔歌颂一番,该也是应尽的本分。”“也算是一点‘本土化’吧”[4]。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热络,作者写到的槟榔、莲雾、石榴、芒果、荔枝、柚、桃等台湾水果,不仅早已在大陆登堂入市,而且大陆游客入岛也可随处尝鲜,诗人对其美形美味的描写及其中寄托之意蕴,不免激起大陆读者的共鸣,这或许是诗人写作之初所没有料到的。第三、四两辑的作品因题材所致,没有明显的地方背景,但也不时流露出对特定地方的情愫。如《邮票》中,作者自香港思念台湾,称后者为“一座长翠的灵山福岛”,从而“细细地咬着乡愁”;《一把旧钥匙》中,作者自台湾牵挂香港,表达了对居住十年之久的香港的特殊眷恋和对其未来命运的惆怅;而《六把雨伞》中对江南、四川等地的儿时记忆也是那么清晰和亲切。

在所谓“乡愁诗人”余光中的心中,乡愁所系当然首先是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但对于自己长期生活的台湾以至客居多年的香港,他都饱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情思。以对台湾而言,他对宝岛山川景物、草木花果的一叹一咏,无不寄寓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把这种对乡土的情怀,与对国家的深切热爱结合在一起。《垦丁十九首》的《灰面鹫》中,即使是匆匆来去的候鸟,他也希望它们能“带着温暖的记忆回去∕‘我到过一个,哦,可爱的岛屿’”。《埔里甘蔗》把甘蔗比作“仙笛”,把吃甘蔗比作吹奏“一支可口的牧歌”:“每一节都是妙句∕用春雨的祝福酿成∕和南投芬芳的乡土”。在《初嚼槟榔》中借画家君鹤的话“不咬槟榔,怎么会晓得∕南部的泥土有什么秘密”。诗人在诗集《安石榴》的后记中曾写道:“这些作品在题材上虽然多般,但是在主题上仍然辐辏于三大焦点:中国结、台湾心、香港情。”[5]这也正反映了诗人风物诗的主题焦点。

二

诗人1985年到高雄定居,十五年后,他在编辑诗集《高楼对海》时写道:“无论如何,这寂对海天的场景,提供了我诗境的背景,让我在融情入景的时候有现成的壮阔与神奇可供驱遣,得以事半功倍。”诗人在高雄时期写了不少以海天一色为背景的风物诗,他的其他风物诗也表现出与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世界的种种关系,构建出形形色色的诗的境界。

诗人在作品中对大自然歌颂的成分较重。《与海为邻》中的海即是整个大自然的缩影或象征,坦荡、富有而又多变,既有对人类无私馈赠的一面,又有难于驾驭的一面。如果说《武陵道上见雪山》写雪山“与皓皓的昆仑,皎皎的天山∕终古对望”,表现了自然之长久;那么《高雄港上》则是通过写进港的船舶之大映衬出自然的更加阔大,所谓“隐隐是艨艟的巨舶两三∕正以渺小的吨位投入∕卫星云图的天气,众神的脾气”。二者都写出了自然的威力与永恒生命力。

第8篇:咏物的诗范文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宋】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句译文】

像碧玉一样的高高的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恰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咏柳》贺知章)

柳树杂乱的枝条刚刚抽出,还没有改变初生时的浅黄色。因为能够倚恃东风便狂舞起来,只知用飞絮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存在。(《咏柳》曾 巩)

【对比赏析】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它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精神品质或理想。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因诗人的心情不同,经历不同,志趣不同,同咏一个事物,其思想境界、情感倾向也就大有不同。这一点在贺知章和曾巩这两位诗人题为《咏柳》的诗作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贺知章的《咏柳》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的形象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万条垂丝,也随之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的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然而,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这两句诗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曾巩的《咏柳》把柳絮翻飞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本诗炼字十分精到,极富表现力,特别是第二句“倚得东风势便狂”中的“便”字,用得更是巧妙,势为什么狂?就是因为倚得了东风。这个“便”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柳树得势即发狂的本质特点,极富讽刺意味。写作上由于诗人抓住事物的特点,使之人格化,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便跃然纸上。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实际上写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本诗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综合思考】

1.读了上面两首诗,请你说说两位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第9篇:咏物的诗范文

一、政治诗

凡是反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叙写民生疾苦的诗歌属于这一类。这当中有代广大人民群众发抒不平,抨击统治阶级的讽刺诗,如杜甫《石壕吏》、白居易《卖炭翁》等,也有借叙事抒情反映当时政治、社会情况而加以批判的叙事诗或抒情诗。如杜甫《羌村》、李白《行路难》等,特别珍贵的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那些反抗剥削和压迫的诗歌谣谚, 如《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这一类诗歌教学,应当鼓励学生确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爱国诗

凡是诗中所反映的内容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我们称之为爱国诗。其中有歌颂民族英雄的,如屈原《国殇》,乐府民歌《木兰诗》,有歌唱国运强盛的,如岑参的《走马川行》,有抒发亡国之痛的,南宋的遗民诗大多属此,如谢翱《过杭州故宫》等。这类诗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学这类诗歌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查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山水诗

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封建文人中隐逸之风大盛,这样,山水诗也就应运而生了。南朝谢灵运的诗作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风景名胜,文学史上把他看成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继他之后,谢、何逊、王维、孟浩然等许多山水诗人相继出现,山水诗的创作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教学此类诗篇,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田园诗

在山水诗开始形成的同时,陶渊明创作了许多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反映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节操。陶渊明之后的一些田园诗作者,有的讴歌田园生活的“静穆”、“平和”,掩盖了农村的矛盾斗争,有的则幻想回到单纯简朴的古代生活中去,表现出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当然,也有不少田园诗的作者写出了一些内容健康,语言清新的好作品,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等。

五、边塞诗

边塞诗盛行于唐,它是唐代边塞生活的反映。它的主题包括民族矛盾和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社会问题与生活问题,也包含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成就最高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文学史上称为“高岑”。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一般选本的必选之作。王维的《使至塞上》也是课标规定必背的篇目,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讲清写作背景,说明守卫边疆的正义性。

六、咏史诗

歌咏历史人物的咏史诗始作于西晋诗人左思。原来晋自武帝即位以来,边患不绝,左思就借咏史表达了他要为国立功,“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的宏伟抱负。咏史诗或借史事以抒发自己的怀抱,或借过去人物的活动来表示自己的行藏,或对史事进行评价阐明自己的政治社会观点,往往起着以古代人物或事件为借鉴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历史题材,不少作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写,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这就给后人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作,杜甫有《咏怀古迹(其三)》,白居易有《王昭君》,王安石有《明妃曲》,欧阳修有《明妃曲和王介甫》等。

七、怀古诗

这是一类特殊的咏史诗,往往是先从地理引出史事,然后再抒发作者的感情。就题目而论,属于地理的范畴,就内容而言,与咏史诗相类,属于这一类的作品,有李白《越中览古》、杜甫《蜀相》,刘禹锡《金陵五题》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则属于“怀古词”和“怀古散曲”。这类诗篇或借古讽今,或托古言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诗作的深邃的内涵。

八、爱情诗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有大量的爱情诗作,我们认为,广义的爱情诗除了包括男女互相倾慕的情歌外,还应该包括夫妻离别后互相赠答的“怀内”、“寄内”诗与“闺思”、“闺怨”诗,也应该包括刻画宫廷妇女受压迫生活,反映她们爱情上的悲剧的“宫怨”诗。需要指出的是,有不少诗人往往明写爱情生活,暗写政治遭遇,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不少《无题》诗就是这样。于是,对于具体的一首爱情诗究竟有寄托无寄托往往引起注家无休止的争论。教学这类诗歌,应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美好的情操,但同时也应提醒同学们:“不要硬充其中的角色”。

九、咏物诗

吟咏描绘某些具体物件的诗歌称为咏物诗。咏物诗反映的内容相当广泛,大至日月山川,小至书画花鸟。清代俞琰选编的《咏物诗选》将咏物诗按天、地、人、物为纲分为三十个部类。从写作上看咏物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地,精雕细镂地去描绘某一物件,如唐代骆宾王的《鹅》;另一类是即物起兴,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慨抱负,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六朝的庾信、沈约,唐朝的杜甫,宋朝的王安石、黄庭坚都写了不少咏物的佳作。另外,唐代以来,有一些咏物诗题写在图画之上,它又有一个特定的名称――“题画诗”。对于这一类诗歌,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并领会诗人常用的托物寓意的手法。

十、赠答诗

古人亲友临别之时或离别之后,往往吟诗赠答。诗中或叙惜别之情,或抒怀念之意,表现出对亲友的深厚情谊。古典诗歌中,这一类题材所占的比重相当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的《送友人》都被选为中学教材。此外,有一种怀念逝去的亲友的诗作,称为“悼亡诗”,也可附属于这一类。这类诗往往写得情真意切,必须指导学生反复吟咏,以体味作者的感情脉络。

十一、咏怀诗

这是一类自述身世遭际和怀抱的诗歌。三国时期曹魏的诗人阮籍是写作咏怀诗最有成就的作家,他作有《咏怀》八十余首,反映了他不愿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合作的政治态度,感慨深刻,格调很高,为后代诗人所效法。当然,咏怀诗的思想内容相当繁杂,既有吟咏个人升沉、叹老嗟卑的,又有抒发关心民生、济世报国怀抱的。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将个人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词,算得上是咏怀诗中的上乘之作。教学这类诗歌,应当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所表达的人格美,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作者人格的陶冶。

十二、生活诗

古人往往喜欢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入诗中,就像记日记一样。这些诗有些可以归入上面的十―类中,有些难以归属,姑称之为“生活诗”。这些诗当中,有的能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与生活的情趣。它们虽与重大主题无涉,却能牵动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孟郊的《游子吟》等,都是人们所传诵的佳作。教学这类诗歌,不必求之过深,硬要挖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只要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就可以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