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过马路教案范文

过马路教案精选(九篇)

过马路教案

第1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05方案”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国史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三个选择”即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想信念,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笔者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这门课程的特点,就《纲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导。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对而言,90后大学生少了一些思维上的顺从,他们是伴随着西方媒体、网络传播而长大的,对网上一些过激言论缺乏鉴别力;且又习惯横向比较,部分学生对西方国家有一定的认同感,加之他们对《纲要》课程中关于中国近现代基本史实在初高中就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过,主观认为这是重复开课,以致部分同学上课期间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典型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案情,组织师生、生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所展示案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索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①其具体实施过程为:

首先布置若干课题给学生自主选择。在此门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应立足本课程重点内容,围绕“三个选择”,结合时政热点、难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布置若干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且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课题:结合教材第一、二、三章所学内容,谈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教师布置完毕后,学生围绕这些课题去组织搜集资料,展开讨论,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其次,学生做完课题后,教师应围绕“三个选择”编制典型教学案例。在编制案例时要认真辨别历史资料,力求做到材料真实、可靠,富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尽量运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一般而言,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运用敌方的史料最具有说服力,学生也较容易认可。比如在讲述第四章中共的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可引用分子戴季陶1926年10月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好像机关车,好像货车,中国共产党加入,好像人车货车套上机关车”,从一个侧面佐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起的中流砥柱作用,阐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充分展示案例。在讲述案例时,教师尽量穷尽所有资料,充分展示案例案情:如形象直观地描述案例、发放文字材料如进京前和黄炎培的一次谈话、播放相关音影资料如中共一大召开、延安颂等,使学生尽快融入到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当中去。

第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可采取小组小范围讨论,去发现问题,然后在全班组织展开一次课堂大讨论的方式进行。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进行生生辩论,去解决问题,再由教师授疑解惑,正面引导每个同学的观点,最后由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和心得体会,教师则酌情给每个案例分析报告评定成绩,并列入期末综合考评。

通过以上一些环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使学生明白“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题讲授,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纲要》课程内容较多但课时较少,在授课时如果每章平均使用力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妨采用专题讲授法,以加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感悟。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继十月革命后世界解放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第五章内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可进行专题讲授,重点讲三个内容:一、中国革命继续寻找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其中在讲述第三个内容时,课本又提到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于大部分同学在初高中阶段已对长征有一些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还很不够,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公元一OOO年至公元二OOO年间,中国有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是哪三个事件?”②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竟有100%的同学想不到红军长征在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对此教师在讲第三个内容时可重点讲述长征,并主要讲清楚三个问题:(一)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二)长征是什么?(三)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在讲这些内容时可向学生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相关回忆录、美国记者斯诺、瑞士传教士薄复礼有关红军长征的述说等;还可穿插讲授的诗词《清平乐.会昌》、《七律.长征》;播放歌曲:《十送红军》、电视散文《老镜子》;看纪录片《长征》等。

专题讲授完毕,布置学生书面作业,提出相关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1、“今天,我们可以满怀豪情地说,红军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变为现实,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并将继续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问:“红长长征播下的种子”具体是指什么?

2、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新道路的?

3、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理解?

通过以上程序的专题讲授,虽然花的课时比较多,但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可能比一个学期的课程还有效。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光辉典范历程的理解,和对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感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扎根。

三、历史联系现实,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世情、国情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引时事热点进课堂,探索一种由时事热点向《纲要》教学的导入机制,即教学内容要符合“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借助大众化的语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去。力求做到所选教学内容为学生遇到的社会或人生问题,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困惑,又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枯燥性。否则,学生会觉得这些教学内容离他们太遥远,而对该课程不感兴趣。

如针对近几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早有定论的一些历史问题大做翻案文章:如钓鱼列岛的归属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否定南京大屠杀问题等。教师可在《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历史联系现实,做专题讲解,引导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中日问题与现实中的中日关系:既要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又要保持必要的理智;既要牢记日本侵华历史,又要放下历史包袱,面向未来,保持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

又如在2008年3.1,2009年新疆7.5事件中,针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歪曲报道,教师可向学生讲述意识形态领域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引入到《纲要》下篇的相关教学内容中去。再补充一些资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一些手段,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上的一些言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而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四、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广西做为一个革命老区,蕴含的红色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利用红色资源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无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而言,“就是将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三元对接的教学模式”②: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当地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接。如讲述《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可结合当地三处红色资源:广西金田村: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过桂北五县: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探索的曲折。以此说明自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来,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难历程,最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找到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

二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让大学生到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诸如左右江地区、桂林湘江纪念馆等地参观。这些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辈和开拓者的深深印记,寻访他们当年的足迹,会唤起大学生们对革命先烈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是通过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红色资源网站,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通过以上活动,红色资源蕴含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传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头脑中,这对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十分有益的。

[注释]

第2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安全大于一切,尤其是孩子,除了健康成长之外,还有安全出行。交通安全知识各位知道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交通标志是用文字、图形、标线,设置在道路上的公共设施,用以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行车走路。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是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是黄底、黑边、黑图案,也有白底红图案的。常用的有23种,这里介绍6种。

禁令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一般为圆形,个别是顶角超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常用的有35种,这里介绍6种。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种正方形。常用的有25种,这里介绍4种。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其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般道路指路标志这里介绍4种。

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行走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它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骑自行车时,不要骑速过快,要小心避让,要骑在自行车道上。(未满十二岁的,不可骑自行车上路!)

横穿马路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骑自行车横穿马路,要下车扶车横穿。(未满十二岁的,不可骑自行车上路!)

安全知识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1.行人在人行横道内过马路比较安全。

2.在城市交通繁忙的路口,行人在人行天桥上过马路最安全。

3.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4.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5.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6.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前两款规定亦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7.防止行人乱穿马路或走到慢车道上去。

禁止行人跨、钻行人护栏,以防发生意外。

8.在放学路上,要遵守纪律排好队,在教师的护送下,有秩序地在人行道上行走。

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我们走路要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路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或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

9.集体外出活动,要有教师的带领,排成两列纵队,在人行道上行走。

不要随便离开队伍。不要在队伍里你推我拉,嬉戏打闹。不做妨碍交通安全的事,不在交通拥挤的地方集队、停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过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要看清路面情况,在没有车辆行驶时,抓紧时间通过。

第3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从小让幼儿懂得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可以受益终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1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时刻都不可忽视。本次活动主要是讲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遵守交通规则要从幼儿抓起。让幼儿懂得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所做的手势,并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手势和交通标志,使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顺畅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大班安全教案反思共计4篇教学反思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

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

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2活动分析: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孩子们虽然对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但对其危害程度了解不够。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 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 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 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flash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

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女子中队的交警阿姨,让我们欢迎阿姨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阿姨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

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警阿姨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警阿姨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

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阿姨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阿姨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警阿姨,自然结束!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3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

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

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

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4一、设计意图:

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孩子当中的许多家庭都有私家车,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幼儿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保障幼儿的安全,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红灯停,绿灯行”的活动,强化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事先安排家长带孩子观察马路上的车、交通设施和标志等。

2、布置马路场景:马路的十字路口、红绿灯信号牌。

3、课件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4、拟人化的红灯、绿灯(在两个长方形纸板上分别贴上圆形的红、绿色蜡光纸,画上眼睛)。

5、音乐“我是小司机”、方向盘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司机,你愿意扮就选一个方向盘吧。播放“我是小司机”的音乐,幼儿手持方向盘在十字路口自由开车,发生冲撞后停止音乐,游戏结束。请幼儿到座位上坐好。

2、讨论:

(1)、请幼儿说一说刚才小司机为什么会发生冲撞。

(2)、请幼儿说一说十字路口的汽车为什么不会发生冲撞。

(二)、红灯绿灯眨眼睛

1、教师出示教具红灯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用途?”

引导幼儿说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红绿灯就会像开始我们小朋友扮小司机乱撞那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放课件,看视频-----汽车过十字路口

引导幼儿讨论:

“汽车和行人什么时候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

“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绿灯亮了,汽车又会怎样?”

“红灯亮了,行人会怎样?绿灯亮了,行人又会怎样?”

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引导幼儿说出: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

(三)、玩开汽车游戏,练习遵守交通规则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请2-3名幼儿当小司机,其余幼儿当乘客,乘客愿意上谁的车就把手搭在谁的肩膀上。教师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1、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

绿灯亮了,汽车前行。看一看小司机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

2、变换角色,反复玩游戏:幼儿轮流当小司机,不限制汽车数量,让幼儿当信号员用红绿灯指挥交通。

(四)、活动延伸:

1、观看有关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图片。

2、请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到十字路口观察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5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

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第4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交通安全活动主题方案1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 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 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 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 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 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 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 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 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情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活动过程:

   (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

   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交通安全活动主题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法律依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我办“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日”活动,强化教育和管理,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防止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目标

   活动周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交通安全教育进校园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营造学交通法、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切实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办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成立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___

   副组长:___ ___

   成 员:___ ___ ___

   各学校负责人

   四、活动时间

   ___年__月__日

   五、活动安排

   1、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组织一次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主动向父母和身边的人宣传交通法规,共同遵守交通规则。

   2、3月26日为交通安全教育日,星期一下午三点邀请交警给学生讲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以___学校为中心会场,中心学校和___全体师生及各小学、幼儿园安全专干参加,并把讲座制成光盘,在全__中小学幼儿园观看。

   3、各学校各班要召开一次“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交通安全活动主题方案3

   主题内容:

   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反复强调,让学生从小树立安全的意识,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告诉他们可以监督自己的父母: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引入:

   活动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关交通安全的资料

   2.课件

   3.有关交通事故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二、交通安全知识

   1、什么是交通安全设施?

   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依照规定在道路沿线设置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隔离护栏等交通硬件的总称。

   2、损坏交通设施如何赔偿和处罚?

   肇事人损坏交通设施,应主动立即报警,除赔偿恢复受损交通设施所需的全部费用外,依据《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七条,对肇事人处五百元或一千元罚款。损坏交通设施逃逸的,按规定重处。

   3、什么是道路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

   4、道路交通标志如何分类?

   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主标志又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5、什么是道路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交通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三类:禁止标线、指示标线和警告标线。

   6、中心黄色双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和向左转弯。示严格禁止车辆和行人横穿。其作用相当于中心隔离护栏或中心分车绿带。

   7、中心黄色虚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虚实线表示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准许车辆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

   8、中心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或向左转弯。

   9、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表示禁止一切车辆长时或临时停放(含临时停车上下客)。

   10、对几种新型、常用的交通标线的解释:

   1)人行横道线:

   人行横道线为一组白色平行粗实线(斑马线),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采用两条白色平行粗实线划出人行横道线的范围,表示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

   行人横穿车行道时必须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设置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还必须按信号灯指示通行。

   2)人行横道线预告标示:

   设置在人行横道线前适当位置的白色菱形图案,用于提示前方接近人行横道,机动车行驶时须注意行人横穿道路。

   3)禁止掉头标记

   设置在禁止掉头路口前适当位置的,由一个掉头箭头和一个叉形图案组成的黄色图案,表示禁止车辆掉头。

   4)导流线:

   导流线的形式主要为一个或几个根据路口地形设置的白色V形线或斜纹线区域,表示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

   5)中心圈:

   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的白色圆形或菱形区域,用于区分车辆大、小转弯,及对车辆左转弯的指示,车辆不得压线行驶。机动车向左转弯时,必须紧靠中心圈小转弯。

   6)减速标线:

   设置在收费站广场、出口匝道或其他要求车辆减速路段的白色虚线,其形

   式有单虚线、双虚线和三虚线,垂直于行车方向设置。用于警告前方应减速慢行。

   7)的士临时停靠点白色框线:

   设置在的士临时停靠点路面上,只准的士临时停车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停靠。的士停靠时,必须遵守线内停车、即停即下、即上即走,不得占位待客。

   8)公共汽车停靠站白色框线:

   设置在公共汽车站路面上,只准许市内公共汽车临时停车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准停靠。公共汽车停靠时,必须按位停放在框线内,依次上下客,不得越线。

   错误的安全常识:

   1.开车吸烟不会影响驾车安全。

   据调查,交通肇事者中以吸烟者为多,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交通事故多50%。调查人员分析造成肇事的原因,认为吸烟的驾驶员在行车中摸烟、拿打火机点烟、找烟盒及嘴衔香烟,烟雾在眼前缭绕分散了注意力。此外,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焦油能大量消耗人体内的维生素B12,而人体缺乏维生素B12,可引起视力减弱。

   2.少量酒精不会对驾车安全构成威胁。

   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少许酒精一样会妨碍驾驶。

   研究发现,血中酒精含量由0.5‰增至1‰,发生车祸的可能性便增加5倍。如果增至1.5‰,可能性再增加6倍。

   3.听刺激性音乐可以消除驾车疲劳。

   从人体工程学的观点考虑,声乐能调节人的感觉和心理,会令人感到舒畅和兴奋,从而使人处于工作状态。然而,听刺激性音乐对驾车安全有明显的危害,驾车时应选择节奏舒缓、曲调轻快音乐

第5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从贫寒子弟到省苏维埃主席

马锡五,陕西省志丹县(原为保安县)芦草沟村人,1899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马锡五毕业于保安县模范小学。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只好在家放羊做零活。过了一些时期,父母让他外出谋生,以补贴家用。从此,马锡五便走向社会,四处奔波。为了生活,他给人记过帐,当过宪兵,做过生意,也曾参加过哥老会。青年时代的马锡五,饱受失业的痛苦,历尽人间世态炎凉的辛酸。他接触过旧社会的“三教九流”,也看到旧军警内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种种黑幕,这使他感到在这些军阀豪绅的统治下,既不会使正直青年找到真正的出路,更不会给国家民族带来任何希望,因而陷入苦恼和失望之中。

刘志丹在陕西领导渭华起义失败后,又秘密地回到家乡保安县,开展建党和建立革命武装的活动。当时刘志丹在保安县的革命活动影响很大,经过合法斗争,掌握了县民团的武装,建起了党支部,许多有志于革命的青年,纷纷参加了他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徘徊之中的马锡五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地寻找刘志丹,跟随共产党闹革命。1930年春,刘志丹再次回到保安县境组织军队。马锡五终于见到了刘志丹和谢子长,毅然参加了革命队伍。1935年春,红军在陕北连续解放了六座县城,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1935年冬,马锡五任省苏维埃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12月入党。1936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省,李富春任省委书记,马锡五任省苏维埃主席。西路军西征后,根据前方报告,甘肃的哥老会势力很大,因此做好哥老会的工作至关重要。马锡五主动向省委报告,说明自己在22岁时曾参加过哥老会,对哥老会情况比较熟悉,省委研究决定,派马锡五到环县、曲子一带去做哥老会的工作,他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向哥老会群众宣传革命主张,耐心进行教育争取,工作颇有成效,为后来巩固陇东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事求是的楷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取消了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庆(阳)环(县)分区副专员。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锡五一贯的工作作风。当时,边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很清苦,庆环分区专署开始时借用当地群众房屋办公和住宿。马锡五担心长此以往,会给群众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会影响党群关系。于是,他召集专署机关干部开会,决定自己动手建窑洞。虽然政务繁忙,但马锡五事事带头,以身作则,处处走在前面,既是工地的指挥员,又是技术多面手,大家亲切地称赞他是“工匠头”。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干,分区机关干部共挖土窑洞100多孔,基本上解决了办公和住宿问题。

1939年秋季,边区军民赶走了庆阳县城的顽固派,庆环分区领导机关随后也由曲子县城迁到庆阳,改称为陇东分区,马文瑞任陇东地委书记,马锡五任陇东分区专员。从1936年到抗战结束,马锡五一直在陇东做地方领导工作。

马锡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妥善处理环县事变,纠正整风运动扩大化的事例,至今为人称颂。1940年春,在环县,土匪头子赵老五(赵思忠)发动了25个区乡千名自卫队哗变,即“环县事变”。八路军警备二团和庆环分区独立五营进军环县,平息了叛乱,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然而,事后在惩办、镇压反革命分子时,曾一度发生了“左”的扩大化错误倾向。马锡五冒着随时可能被散匪暗杀的危险赶赴环县,深入调查研究,说服教育干部,严格区分首恶与胁从的界限,释放了大批被蒙骗、裹胁而参与叛乱的普通群众,迅速纠正了扩大化的错误。他还指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要说服干部、群众,对受蒙骗的人员不许歧视,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八路军的衷心拥护。1940年10月10日,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专员、县长联席会议时,接见了马锡五,听取了他关于环县剿匪平叛善后工作的汇报,赞扬他善于从当时实际出发,正确地执行了党和政府的法令政策。

1943年冬季,马锡五从延安开会返回路过新堡区时,听到一位干部反映农村整风运动有扩大化倾向,在一个村竟搞出几十个所谓的“三青团”、“兰衣社”、“CC团”分子,闹得人心惶惶。于是马锡五向区委负责人核实情况,提出了严肃批评,指示他们“凡是一般农民群众,都要放回去”。根据新堡区的情况,马锡五回到专署没几天,就到各县检查整风工作。到曲子县时,他得知县委、政府在搞所谓的坦白运动,大多数干部都被认为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干部只剩下三、四人。马锡五严肃地对负责运动的县长说:“你们在干部中搞了这么多人,都是坏人?现在好人只剩下三、四个人了,你这个县长能坐得住吗?这么多干部都有问题了,你们今后还怎么开展工作呀?”于是,曲子县很快进行了复查甄别,绝大多数干部得到了解脱。

巧断“刘巧儿”案,被誉为“马青天”

1943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加强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决定在各专区公署所在地设立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分庭,由专员兼任分庭庭长。依照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分庭组织条例》的规定,马锡五以专员兼陇东分庭庭长的身份,开始从事司法工作。他亲自调查审理了陇东省有名的“刘巧儿”婚姻上诉案,被陇东人民赞誉为“马青天”。

有一天,马锡五来到华池县检查工作,遇见一个女青年拦路告状。她声言对县司法处的一审判决不服,要求秉公处理。马锡五受理此案后,首先在区乡干部和群众中进行细致的调查,并且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原来,这个女青年叫封芝琴(小名胖儿),自幼由父母包办与张金才之子张柏订婚。1942年,封芝琴长大成人,经人介绍曾与张柏见过面,双方都愿意结为姻缘。但她的父亲封彦贵为了从女儿身上多捞“彩礼”便与张家退了亲,准备将封芝琴卖给庆阳的财主朱寿昌,张家知道后,纠集了亲友20多人,深夜从封家将封芝琴抢回与张柏成婚。封彦贵告到司法处,司法人员未经周密调查,以“抢亲罪”判处张柏与封芝琴婚姻无效;张金才判刑六个月,草草结案,张家不服,封芝琴也不服,便拦路告了状。马锡五掌握了基本案情后,又询问封芝琴的态度,她表示“死也要与张柏结婚”。马锡五完全掌握了案情又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后,马锡五召开群众性公开审理大会,作出如下判决:一、张柏与封芝琴的婚姻,根据婚姻自主的原则,准予有效。二、张金才深夜聚众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判处短期徒刑;对其他附合者给予严厉批评。三、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反复出售,违犯婚姻法令,判处劳役,以示警诫。这样的判决,合情合理,非常恰当,群众听后十分称赞,热烈拥护,胜诉者封芝琴和张柏更是皆大欢喜,双方当事人也无不表示服判。

这个案子轰动了陕甘宁边区,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等报刊接连对这一案件进行了报道。随之,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编写了《刘巧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都在边区广为传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改编为评剧《刘巧儿》,随后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刘巧儿”也被誉为是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代表,是新中国妇女解放的典范。

马锡五亲自参加案件审理,还经常下乡巡回审判。当时,曲子县有一个姓孙的群众被人暗杀,县司法处经过调查发现:被害人死前曾和一个叫苏发云的农民同路行走,而且发现苏发云家炕上、地上、斧子上均有血迹,便认定孙某是图财将苏发云诱至家中杀害的。于是,将苏发云关押起来。但苏一直不承认,县司法处也无法定案。马锡五知道此事后,不辞劳苦,走乡窜户,明察暗访,经过多方了解,终于查出了孙某与苏发云分手时的证人,说明苏发云没有将孙带回家中。又经检验,苏家炕上的血迹是产妇所流,地上血迹是家人患伤寒病流的鼻血,斧头上的血迹是杀羊劈肉时所染。再经反复调查,终于抓到了杀人凶手杜老五。苏氏兄弟杀人命案得以。他俩感激地说:“真不愧是‘马青天’啊!”群众感叹地说:“只有共产党人才能深入调查,不冤枉好人。马专员真是‘青天’啊!”。

“流动办公室”里处理“乌鸦告状”案

发生在庆阳的一件闻名边区的“乌鸦告状”案件的审理过程,就能够充分地反映和体现马锡五断案的特点。马锡五有一个好的工作习惯,就是把办公用品装在马褡子里,经常到下面去转,边走边作社会调查,转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这个“流动办公室”里度过的。一天,马锡五带着通信员去庆阳县桐川乡检查工作,为了能够同路上碰到的群众谈话,他一直牵着马,一路走,一路同群众交谈。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杨庄附近。在一孔破窑洞前,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一群乌鸦,聚在那孔破窑洞的周围,哇哇乱叫。当时,讲迷信的人认为乌鸦是不祥之物,一见到乌鸦,就感到扫兴,不吉利,赶紧走开。马锡五不信邪,他叫通信员去轰走乌鸦。那料想,那些乌鸦就是不走,老是在那孔破窑洞周围盘旋,轰一下,就飞上了天,不轰了,就又落在了破窑的四周。马锡五想,乌鸦比人的感觉灵敏些,是不是这孔窑洞里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乌鸦?于是,他又叫通信员进破窑洞看看究竟。但通信员进去看了看,除了一口枯井,什么也没有。马锡五拾来一根长树枝,亲自到破窑中去查看,他用树枝探了探枯井,发现井并不深,井底全是沙土,没有别的东西。

当天晚上,马锡五就住在了破窑附近的杨庄。杨庄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住有十来户人家。马锡五进村后,就找人拉家常,他关切地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一切群众关心的事情。结果,在同群众的聊天中,他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线索。原来杨庄有一个姓杨的木匠,为人忠厚老实,常年在外揽活做工。杨木匠的家中有个姓赖的媳妇,长得妩媚漂亮。一年前,这个姓赖的媳妇突然告诉乡亲们说,杨木匠跟一个朋友合伙到西峰卖毛驴去了。当时,边区政府为了发展生产,严禁将毛驴卖出去,卖毛驴是件犯法的事情,违者要受到政府的处罚。对于杨木匠到西峰卖毛驴的事情,由于当时西峰还是统治区,村干部一时弄不清事情的真伪,也不便深究。几天后,姓赖的媳妇又拿了一封丈夫写来的回信,信上说杨木匠自己已在军队当了兵。为这件事,姓赖的媳妇还跑到乡政府哭哭啼啼地闹了一阵。乡亲们虽不大相信,但怀疑归怀疑,杨木匠一去不归总是事实,乡亲们也不敢再说什么,这件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悬了起来。那个姓赖的媳妇,自从到乡政府大闹一场后,也不见再提杨木匠的事。不久,就和一个外乡来的年轻人结了婚,过起了夫妻生活。

马锡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也感到此事疑点重重:一是杨木匠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为什么会做犯法的事情?二是姓赖的媳妇在明知丈夫做了犯法的事后,为什么还要向外声张?三是姓赖的媳妇得知丈夫当了兵,为什么不叫人去找,还要同别人结婚?把这些疑点同村外破窑洞周围成群的乌鸦不离不散的现象联系起来,他觉得里面说不定有些什么名堂。丰富的生活阅历使马锡五知道,乌鸦这种鸟喜欢吃腐尸烂肉,它对人或动物的尸体气味比较敏感,田野里只要有了死老鼠、死狗、死猫之类的东西,一定会引来成群结队的乌鸦,有时在新坟的周围,也会出现乌鸦聚会的场景。马锡五由此判断,那个破窑洞的枯井里一定埋了具什么尸体,说不定就是那个杨木匠的尸体!

为了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马锡五不动声色地叫来几个乡亲,拿着铁锨镢头,到村外那个破窑洞的枯井中挖了起来。挖了不到三尺深,下面出现了一些软绵绵的胡麻柴。当乡亲们扒开胡麻柴后,不禁吃了一惊:井里竟然埋藏着一个男人尸体!乡亲们将这具尸体移到破窑洞的外面,只见死尸被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嘴里还塞着一团破布。这具死尸埋在地下几尺深,但并未腐烂。乡亲们撕掉破布仔细辨认,原来死尸正是一年前失踪的杨木匠!马锡五立即将那个姓赖的媳妇抓来审问。那女人一见杨木匠的死尸,顿时吓瘫在地,一五一十地供认自己通奸并伙同奸夫谋杀杨木匠的实情,一件疑案终于真相大白了。后来,陇东分区法庭进行了公开审判,判处奸夫死刑,给那个姓赖的媳妇判了个无期徒刑。杨庄的乡亲们见马锡五查清了疑案,为死者申了冤,报了仇,感恩不尽。庆阳人民打心眼里敬佩和爱戴体恤民情、为民作主的“马青天”,也由此产生了乌鸦告状的故事。

这段时间里,马锡五经常携卷下乡巡回审判,亲自审判了许多刑事、民事案件,从中纠正了一些错案,妥善处理了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一桩桩、一起起疑难案件,到了马锡五的手中,就奇迹般变得明晰起来。经他审理判决或调解的案件,使违法者受到了制裁,有罪者受到惩罚,无辜者获得释放,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而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身居高位后依然保持传统作风

1946年,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上,马锡五当选边区政府委员和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领导全边区的司法工作。马锡五不仅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搞好案件审理工作,而且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也十分重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常常对司法人员讲,要重视罪犯的教育和改造,批评了一些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和粗暴,要求全体干部了解犯人,要认识到犯人也是人,要把罪犯当人看待,他能变成坏人,也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新人,在马锡五的领导下,高等法院的管教工作有了很大改进。法院经常组织犯人学习有关材料,认识形势,特别是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犯罪的根源,从而使他们改恶从善,重新做人。马锡五还经常去监狱里检查卫生情况,并提出,犯人有两只手,可以组织他们参加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还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马锡五的领导下,边区法院组织犯人开了几十亩荒地,种了蔬菜,还办了豆腐坊、粉坊、养猪厂,并组织了30名犯人纺线,马锡五空闲时,也同法院工作人员一起参加生产。就这样,法院和监所不仅做到了菜和副食品基本自给,还通过生产促进了犯人的改造,在马锡五的领导下,法院采取了正确的管教方式,在押犯人大多数都得到了很有效的教育改造,这些犯人在刑满释放和提前释放后,基本上都能遵守法纪,很少有“二进宫”的现象。

1949年2月,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改为边区人民法院。同年五月西安解放后,陕甘宁边区人民法院进驻西安。1949年12月,马锡五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1952年8月又兼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8月,马锡五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相继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1959年,马锡五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一次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上,接见会议代表时,紧紧握住马锡五的手,热情而风趣地说:“马锡五你来喽!你来了事情就好办啦”。此后,马锡五在谢觉哉院长的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最高审判机关担负的各项任务。

马锡五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间,仍然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他经常教育司法干部,调查研究要有群众观点,要体贴群众的困难,处处方便群众。他有时到基层了解情况,不论到那里,都能平等待人和群众打成一片。1959年春季的一天,湖北省孝感县花园人民法庭来了一位老同志和一位青年同志,他们拿出最高人民法院的介绍信,上面写着:“兹介绍我院工作人员马文章、张敏二同志来了解情况”,县法院的同志将他们安置好后,每天和这位和蔼的“老头”一起饮食起居、毫无拘束。这位老同志有时到派出所了解社会情况,有时到附近农村与社员一起劳动和聊天,群众见他说话和气,同他也就无话不谈,半个月后,县法院接到上级电话,大家才知道这个“老头”原来是最高人民法院的马锡五副院长。正如一位了解这一情况的同志所说:“人们每回忆起这些情景,敬仰之情不禁悠然而生,他那种平易近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对于某些领导干部下来时那种蜻蜓点水,主观武断,前呼后拥,吃喝受礼的‘钦差大臣’作风,难道不是一面镜子吗?”

1961年9月,马锡五到陕西、甘肃两省检查法院工作,特意到庆阳县城,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又到环县城北的二十里沟口,同群众收割了一下午糜子。临离开庆阳县时,他对县委负责人说:“这里是老区,你们一定要把我们党的老传统、好作风坚持下来,发扬光大,扎扎实实地把老区的革命和建设搞好。”

在环县视察期间,马锡五专门来到县监狱。突然有人大喊:“领导,我冤枉啊!”顺着喊声,马锡五看到一个中年男犯人正在哭丧着脸向他喊冤。“这个犯人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马锡五问陪同的县公安局长赵占忠。赵占忠回答说:“马院长,这是个鞋匠,名叫卜怀玉,因窝藏包庇杀人犯,被捕入狱的。”原来,这卜怀玉是宁县人,来到环县修补鞋已数年,人皆称他“卜鞋匠”,而不称其名。夫妻俩租住在县城桃儿沟的一孔窑洞内,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几个月前的一天深夜,卜鞋匠的表弟突然来到他家,只说北去吴忠做生意,路过住了一宿。尽管表弟说话吞吞吐吐,神色有些紧张,凭直觉,卜鞋匠预感表弟一定出了事。但夫妻俩还是热情地招待了他。因为在当时的困难年代,无休止的政治运动,谁都害怕连累自己,因此对表弟不便也不敢多问什么。第二天麻麻亮,他给表弟装上干粮将他送走。那知,他留表弟住宿一晚,却闯下了大祸。果然他表弟是杀人在逃犯,落网后供出了外逃时曾在环县表兄卜怀玉家借宿一晚。于是,卜怀玉便以窝藏杀人犯的罪名锒铛入狱。“那么卜怀玉表弟现在归案了没有?”马锡五又问陪同的法院院长张治国。“已经执行枪决了”张治国院长回答。“这就不对么。犯人都枪决了,案子已了结,还押卜怀玉干啥。”马锡五语重心长地告诫说:“我们执法是为人民的,但不能死搬教条,要尊重事实。再说,他表弟路过亲戚家只住了一晚,不一定就能暴露出自己杀人犯身份。应对卜怀玉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如果再没什么问题,赶紧按程序放人”。不久,卜怀玉同一块被押的5名因饥饿偷盗羊只和粮食的犯人均被无罪释放。出狱后,卜鞋匠逢人就说:他在狱中见到“马青天”了,“马青天”真不愧是人民的好法官!

1962年4月10日,马锡五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马锡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受到了领导及同志们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的爱戴。主席曾多次亲切接见和表扬过马锡五,总理亲自参加了在北京嘉兴寺举行的马锡五同志公祭大会。马锡五病逝的当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锡五同志今晨三时逝世,悼以诗。锡五同志:你是从群众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群众泥土是你智慧的源泉。你做司法工作,不为陈规束缚,不被形式纠缠,能深入、能显出,既细致、又自然,人民叫你马青天,青天――没有尘埃和云翳的天,见理明、方法对、党性坚。“马锡五审判方式”贯彻到许多案例,《刘巧儿》只是小小的流传。病,夺去了你的生命,你的品质、智慧、作风,永远留在同志的心田。锡五同志永别了!记起了在瓦窑堡初次认识你,到而今已有了二十七年。”马锡五逝世的翌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沉痛挥毫,写下了高度评价马锡五革命一生的挽诗:“昨日惊闻噩耗传,法曹顿失一英贤。民刑案理三千卷,风雨同舟十二年。未即病床谈片语,只瞻遗体痛长眠。边区惠爱人思念,道马青天不置焉”。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1962年病逝,至今已有48年。但是中国司法没有忘记马锡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马锡五审判方式”被中国司法界重新提起,成为人民司法的具体体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是亲民、爱民、为民,它不仅坚持了司法为民的人民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司法审判的民主精神。马锡五的司法思想在我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锡五审判方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抗战后期。1943年12月20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在接见并专门听取马锡五关于办案经验的汇报后,称赞道:“你不只是个好专员,还是个好审判员”,“你为司法工作创造了好经验”。1944年1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边区政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诉讼手续必须力求简便,提倡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以便教育群众”。党中央、主席高度评价马锡五的工作,不但把他所表现出的群众路线审判方式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亲自批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于3月13日发表社论《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正式提出和解释了“马锡五审判方式”,通过马锡五审判的几个典型案例总结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经验和特点。

“马锡五审判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走出窑洞,到出事地点解决纠纷;二是深入群众,多方调查研究;三是坚持原则,掌握政策法令;四是请有威信的群众做说服解释工作;五是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征询其意见;六是邀集有关的人到场评理,共同断案;七是审案不拘时间地点,不影响群众生产;八是态度恳切,使双方乐于接受判决。集中概括起来,就是“司法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种审判方式归结为“就地审判,不拘形式,深入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解决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人民司法工作的发展也产生过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马锡五审判方式”从1943年开始形成,到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推广后,使解放区的司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解放区的司法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

“马锡五审判方式”普遍采用就地和巡回审判方式,使边区审判作风焕然一新,它所带来的司法廉洁和司法便利之风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受到统治区司法学家的赞扬。从1944年始,“马锡五审判方式”不仅作为民事诉讼,而且作为司法工作的原则在全国各解放区广泛推行,标志着新民主主义诉讼制度的确立,使解放区的司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和推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司法干部,解决了积年疑难案件,减少了争讼,促进了团结和社会安定,使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落到了实处。

第6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 课堂教学 有效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追根寻底的查问,多次的提问。在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积极互动、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更重视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激发和行为的引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有效追问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思索领悟,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导行的目的。相反,也可能由于教师的疏忽或不当追问,使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形成善问的意识,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设计恰当的追问方式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实现在思想品课堂中的有效追问?我结合实例谈谈看法。

一、追问要“追”――步步深入,抽丝剥茧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看问题时比较重视直观感受,而缺乏理性归纳。这使在课堂讨论时,学生往往随口言之,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思考。而教师在此时需要进行合理引导,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之对所探讨的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以加深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进行追问的时候要注意,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要为学生的自主思考留有余地,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进行主动思考,直到最终得出结论。

【案例】

教师: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学生:袁隆平研制出了杂交水稻技术。

教师追问:杂交水稻技术的贡献是什么?

学生: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教师:袁隆平被尊称为什么?

学生: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学生:因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他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反思】

学生了解了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的巨大意义,但看问题的角度仍不够全面,在对于袁隆平尊称的不经意追问下,学生不仅对于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对世界的贡献有了全面认识,而且对我国的科技成果油然而生自豪感。

二、追问要“拷”――死缠烂打,不依不饶

追问就是要追根寻底,不断提问,以达到“榨取”更多的思想、获得更多的认识的目的。可以说追问也是一种“逼问”,让学生在教师不断“逼迫”中迸发出智慧和情感的火花,以达到点燃课堂激情,催化学生情感的目的,让教育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教师在追问时要“毫不留情”,将学生逼入“绝境”,可以通过制造矛盾的情境,甚至是故意对学生原有观念的否定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幼稚或荒缪的观点,但这正为我们的教育创造了契机。

【案例】

教师:如果购买的手机没用几天就坏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我找商店退或换。

教师:商店如果不给退换呢?

学生:我找消协投诉。

教师:如果消协干涉后,商家还是不理不睬呢。

学生:我去法院他。

教师:如果法院找到商家,但商店人去楼空不见了怎么办?

学生:……找城管。(全班笑)

教师:找城管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可以找谁?

学生:人都跑了,找谁都没用了。

教师: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对你的教训是什么?

学生: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到有资质和信誉的商店购买。

【反思】

在教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逼迫”下,学生狼狈地扮演了一名弱势的消费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切实地掌握了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方法并且印象深刻。

三、追问要“活”――抓住生成,随机应变

真实的课堂是动态的,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教师应该学会抓住课堂生成资源,给学生以积极的回应和主动的激励。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把握住追问的契机,用巧妙睿智的追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灵活地开展教育,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

教师:当你在过马路时,发现路人都在乱穿马路,你会坚持等待还是也随大流乱穿马路?

学生:只有一个人很傻的,但我会叫上我的好朋友一起陪我,这样我就不傻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教师:不错的主意,如果有几个同学陪你一起等红灯,你会觉得不自在吗?

学生:不会。

教师:如果在一个路口一半人都在等,而一半人穿过了马路,你又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我会觉得乱穿马路的那一半人没素质,没耐心。

教师:如果倒过来,大家都在马路边等,而有一个人穿马路,你又会怎么想。

学生:我会觉得那个人既没素质,又不合群。

教师:从刚刚的假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如果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来做正确的事,一起做的人多了,就能改变风气。

【反思】

这里,学生并没有喊口号或表决心的举动,而是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可行的方案,在课前的预设中,教师并没有预见到这样的回答,但是却抓住了这个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通过一系列追问进行引导,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

四、追问要“导”――尊重学生,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要实现道德认知的灌输和情感的激发及行为的引导,需要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即使学生的想法是偏激的、不成熟的,教师也不宜进行直接简单肯定或粗暴的否定,或代替学生思考,直接给予答案,而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进一步的追问,或采取反问、设问的方式,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心态,充分体现对学生是尊重,如果学生愿意表现出与你敞开心灵真实的对话,就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

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当组长布置的工作不喜欢时,你会怎么办?

学生A:我会向组长抗议。

教师:那组长不理睬呢,你会不会罢工?

学生A:我不会,我会老老实实去做。

学生B:其实,我认为这是组长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我是组长,我会列出内容让组员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工作。

学生C:我不认为这是组长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要做同一件事,那怎么办?

教师:对啊,那怎么办,同学们有没有好主意?

学生B:我会让几个人各做一份工作,让他们比比看,这样大家都心悦诚服了。

学生A:我会跟大家商量,把机会给有能力的人。

教师:是的,我们其实完全可以用合理的方法讨论商量来解决。合作需要互相沟通商量。

【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思考感悟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在追问中,教师把问题留给学生,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好主意?”这里,学生的主体意识获得了尊重,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追问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活跃了课堂讨论气氛,学生更敢于畅所欲言,更有表达愿望。

总之,在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绝不是为了学生能回答出标准答案,而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追问能带领学生走向问题的深处,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追问也能让学生在问题中领悟,叩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有效的追问,带来的是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师更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娴熟的课堂驾驭力,善用追问,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7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关键词] 数学思维 分马传说

问题的提出:

古阿拉伯民间流传着如下一则非常有趣的传说:一个老牧民有十一匹马,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死后,你们按老大得一半,老二得,老三得的比例把马分掉。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马一事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一个恰当的方法。因为根据当时的教规,不准把马杀了,只能整头分,而老人的遗嘱又必须无条件服从。

后来三兄弟只好找娘舅帮忙了,他们的娘舅不愧是位聪明人,思索之后对他们说,这好办,把我家的一匹马添加进去一起分配,于是老大得6匹,老二得3匹,老三得2匹,还剩一匹物归原主,由我带回去好了。

马是分完了,人们在钦佩娘舅聪明之余有些疑惑:

娘舅的分配方案是否带有某种巧合呢?

另外老大分得6匹马,11匹马的一半又怎会是6呢?同样老二分得的3匹马,也不是11匹马的四分之一?老三分得的2匹马,也不是11匹马的六分之一啊?

更加奇怪的是三人分得的马匹数都比自己预期的要多啊!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帮助他们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青少年学生对事物也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开创思维的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来激发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寻根究底;同时不断提出新问题, 并逐步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通过这样不断的智能的刺激与催发,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给出问题的一个答案。

学生的解答:

方法策略一:小学生的解答――分数与整数观点

根据遗嘱,三兄弟分马时所获马匹数之比为,化成整数比即为6:3:2,而6+3+2=11。

所以老大分得6匹,老二分得3匹,老三分得2匹。

方法策略二:初中生的解答――代数与方程观点

思路1:设老大、老二、老三所得分别为x、y、z匹,则依题意: 解得x=6, y=3 , z=2

所以老大、老二、老三所获马匹数分别为6、3、2。

思路2:设老大所得为x匹,则老二、老三所得分别为,则依题意: 解得x=6

所以老大、老二、老三所获马匹数分别为6、3、2。

显然思路1与思路2并没有本质区别。

方法策略三:高中生的解答――极限观点

从极限的角度来看,分马的过程是这样的:

按照遗嘱:

就是说老大分得匹,老二分得匹,老三分得匹,通过第一次分配,这11匹马并没有一下子分完,还得进行再分配,此时剩下的马匹为匹。

第二次分配时,老大分得匹,老二分得匹,老三分得匹,此时剩下的马匹为匹,剩下的马匹还得进行第三次分配,如此等等,这个过程可以一直延续到无穷,只是每次所剩越来越少罢了。

一般地第n次分配后,还剩匹马。这样每人在每次分配后所得马匹数构成三个不同的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根据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可得:

这一结果与娘舅分配的结果是一致的,看来娘舅的确是个聪明人。

我们的质疑:

马是分完了,但问题还没有解决,娘舅的分配方案是不是有点巧合?假如有23匹马呢?按照娘舅的分法,他带一匹马来,老大分得12匹,老二分得6匹,老三分得4匹,三兄弟共分得22匹马,还剩一匹马怎样处理?

利用上述等比数列求和方法结果又如何呢?

易求老大所得马匹数:

显然,这是不能把马分完的。同样利用上述策略一、策略二也不能把马分好!这就是说,本题是无解的。

看来,问题不是出在分法上,也就是说,不在于娘舅是否带马来,或先带几匹马来最后又牵几匹马回去。而在于分配数值上,按遗嘱三兄弟所获马匹数之比为6:3:2,而6+3+2=11,这个和值能够被11整除,那么结果必然皆大欢喜,又何须再带一匹马来,之后又牵一匹马回去?如果遗嘱中分马数值之整数比的和不能被11整除,那么娘舅再聪明,结果也只能是一阵空忙。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感悟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都折射出每位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思维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就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识别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促进学生主动感悟调整自己的理解,使各自的想法,思路明晰化和外显化。在这一环节中不仅仅是要提出问题,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论。

相应的结论:

设n为老牧民的马匹数, 分别为三兄弟每人所分得的分数,则上述问题即为求不定方程:

的正整数解的问题。

一般地,对于正整数,若,且的最小公倍数为,即(互质且为正整数),又,则不定方程 存在正整数解。

显然此时整数解即为。

数学家解决的是未知问题,他们的工作是发现与创造,是在做前人所没有的事。数学教师解决的是已知问题,他们的工作则是再发现与再创造,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重复前人的发现与创造。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最起码要求。

第8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哲学案例教学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观,同时促使求知欲望的形成。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对哲学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最终让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一、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哲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沦学习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运用哲学的思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是通过哲学反映出来。哲学有着高度的概括性,以及理性认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是从具体、个别的事物开始的。所以,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进行有着哲理性的认识。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将那些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将那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本来比较呆板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学习。

2、运用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有很多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典型示范引导、自我研究等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知识的时候,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探索。学生在面对案例的时候,可以用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

3、学生对案例分析、交流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思考,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案例来辅助教学。可以举《马失街亭》这个例子进行辅助。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行军到祁山的时候,司马懿带领部队来迎战。在街亭,诸葛亮派上重兵进行驻守。当时的参军马谡主动请战,并且立下了不成功就死的军令状。马谡认为自己对兵书很有研究,知晓具体的兵法。所以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意图进行,同样没有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马谡不扎寨在山下路口,相反到山上去屯兵。马谡引用孙子的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且说假如魏兵断了我取水的道路,蜀兵就要大败,而在山上,一人可以抵上百人。结果,马谡失去了街亭,也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出一个道理:我们在思考问题进行办理的时候,不能总是从书本上出发。不能崇尚教条,要从客观出发,从实际出发。

二、案例教学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在哲学教学中总是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所举案例没有生动性,或者说所举案例较为牵强,让学生缺乏听课的兴趣。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对所学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导致具体的教学目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展示案例的时机和方式。在展示案例的时候,如果实在不恰当的时候,并且以不合理的方式往往会导致教学的连贯性受到影响。在案例的质量与教学内容方面,案例教学有着较高的安排流程。同时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在高中哲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把握好当中的真实性、创造性和时代性等原则。

1、案例的选择要注意其真实性。

政治课教师在讲解教材的时候,如要运用案例,要有较高的真实性。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让学生相信,在思想上进行认同。教师对案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事实依据和真相。给学生展示出案例的真实面目,让学生体验到面对问题的现实性。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好所学知识的储备。比如,在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举上海市民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支持,并参与到世博会建设的例子。

2、案例的选取要注意其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最终进行解决。比如,在教学中穿插“环境问题的案例”,目的就是要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从而对这个问题进行适当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创造性灵感激发出来。

3、案例的选取应注意其趣味性。

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其实是向学生展示具体的事件和个案。这些案例如同生活中的小故事,深受学生喜欢。这样的故事能够较好地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参与到案例的分析、探讨中来。从中体悟到一定的哲学原理,最终形成乐于研究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4、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

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也在发展,哲学随着这些也在不断发展。哲学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案例的时候也要有广泛的时代性。要同当前社会、当今社会的热门问题结合在一起。案例要体现时代的时尚以及新鲜的内容,才能吸引中学生的兴趣。假如选择的案例比较陈旧,没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就无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在使用案例的时候,要及时更新,保证案例的时代性。案例的作用是从不同侧面,将理论知识反映出来。不能单纯地使用同一个案例,不然会让教学内容比较平淡,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文章从若干方面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并且举例说明了案例教学法在哲学教学中的具体提运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解决方法,还可以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等方面要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泓.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运用[J].传承

[2]李冰.案例教学法在哲学授课中的运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第9篇:过马路教案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发达,出行更加方便了。可是在生活中发生的一起又一起的惨案敲响了人们的警钟。我们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停一停。”

4月12日上午8时许,定陇公路64km+240m处发生一起3辆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造成司乘人员3人死亡3人受伤。

3月19日21时12分,一辆江苏南通开往山东苍山的牌号为苏F25533的大客车,载有46名乘客,由南向北行驶至江苏大丰段287km+298m处从高速公路东侧翻入路基下,致使5人当场死亡,4 人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人受重伤,其他乘客不同程度受伤,车辆严重损坏变形。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是1991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造成558人死亡,比2005年下降 30.9%。2006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违规导致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共造成76350人死亡,下降16.2%。其中,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导致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3%、25.6%和21%。此外,小型客车、重型货车事故导致死亡人数也分别有所下降。

这一起又一起的交通惨案,给了我们以血的教训!所以我们要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如果有人行天桥最好走它过。不要横穿马路,翻越栏杆。不能闯红灯。

如果你是司机,遇到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要减速慢行。让一让行人,不能醉酒驾车,不能疲劳驾驶。否则下一个发生惨案的有可能就是你。

这是最基本的交通规则,如果有人违反,今天,明天可能侥幸安全通过,说不定会发生交通事故。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