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精选(九篇)

贫困大学生论文

第1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一、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1.3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自卑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很敏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谈论经济状况的话题,他们害怕别人给予他的怜悯。他们还怕别人嘲笑自己,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多疑,他们和别的学生之间就像有道无形的枷锁。有些同学本来是善意的关心,他们总会把那当作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羞辱,从不接受别人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这种敏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感觉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而那些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在暗中的羡慕着别人,还常常对自己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还在进一步拉大,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形成愤世、偏激的心理,他们总是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一面,看问题欠全面分析,想问题、办事情思路不开阔。如果对自我不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总是对外界抱有敌视的目光,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发生偏执,贫困生身上总不同程度的带有这种心理。偏执心理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易冲动,当他们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二、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经常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反映出学校迫切需要教育和辅导贫困生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使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帮助、教育贫困生建立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而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之相配合。

2.1主观社会支持的有效性与贫困生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主要指外界对于贫困生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压力,减少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偏见。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各种困难比一般同学更多,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处在最困难最紧张的时期,他们需要外界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而社会资源对他们的支持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有助于高中生对压力环境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应对,这种积极的反应反过来也可能更有助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后续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高中生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高中生心理健康系统的重要环节。在高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给予别人支持和怎么样获取别人的支持,通过训练让高中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的增进健康。

第2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一、当前金融危机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大量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证券、银行、保险、期货、房地产等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大幅缩水。阿迪达斯中华区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面向毕业生的招聘是一种长线投资,公司不会减少类似宣讲会的场次,但金融危机确实会对招聘计划有影响,2009年公司会减少招聘的人数。苏宁电器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苏宁目前已经不是成长期,所以招聘重点已经不是数量而在于保证质量。往年公司会在北京和外省市开多场宣讲会但2009年只保留北京的一场宣讲。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2009年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不构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难了。

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更难

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就业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就业期望很高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就在社会积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言献策之时,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困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的《中国贫困女大学生调研报告》指出,社会用工方面存在性别歧视,贫困女大学生毕业后去找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将其拒之门外。调查表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者“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具备同样应聘条件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

有些单位考虑到女.陛的生理特点,认为雇用女大学生会增加其社会成本,不利于其提高效益。受“男强女弱”观念的影响,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竞争意识、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低于男生”的偏见,认为女大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社会接触面等方面都与男生有一定的差距。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又要面临结婚、生育、抚养子女等现实问题,在该岗位上带来了断层的可能性。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女性在这些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还必须由用人单位来承担,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生产成本,影响效益,这是单位所不能接受的。这种认识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其影响。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大学生群体对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根据该项调查,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对于贫困女大学生而言,家庭贫困和身为女性的双重压力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与其他学生相比,她们更渴望早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身境遇,为社会贡献一份光与热。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造就了贫困女大学生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她们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贫困女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选择多条就业路径

找工作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以想象面对现实出现的情况。如今的经济危机形势对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作比以往更难找,尤其对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贫困女大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就应该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工作预期,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身的竞争力,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由于贫困大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会由于背负着家庭的殷切期望,而为自己定下了一个比较高的就业期望层次,这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定。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会挑选一些经济状况比较优裕的单位,且其预期的薪金期望值都超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造成就业失败。:

第二,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面对贫困女大学生对就业竞争存在的恐惧和自卑心理、虚荣心、就业成本难以负担等问题,应健全心理辅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完善就业帮扶机制。整合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强化她们的竞争意识,帮助其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第3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 高校贫困生教育问题的探讨 试论教育公平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发展问题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教育模式构建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现状和思想教育对策研究 教育公平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研究 高等教育公平之贫困生问题与助学贷款问题调查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探讨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探析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 管窥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再思考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教育探讨 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与思想教育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9-13.

⑧周济.教育部长:中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3):10.

[参考文献]

[1]林湄.目前高校贫困生比例约20%,特困生比例为8%[EB/OL].http:///edu/xinwenbobao/200408060305.htm,2004-08-06.

[2]李文莉,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3).

[3]钱志刚,王雪.从高等教育公平视角看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4]宋光辉.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估算和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4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贫困;贫困陷阱;贫困陷阱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26-02

一、贫困陷阱理论阐释

(一)贫困与贫困陷阱

贫困的定义有很多种,这里采用世界银行给出的一个描述性的解释:贫困就是这样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贫困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没有栖身之地;贫困就是缺医少药,没有机会上学也不知道怎么获取知识;贫困就是失业,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贫困就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生病甚至死亡;贫困就是权利和自由的丧失。世界上通行的标准是规定“一天一美元”(2008年提高到1.25美元)以下。按照不同的分类法,可以将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持续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

“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家庭、群体、区域等主体因贫困而不断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无法自拔。举例说明,有一个穷人吃不上饱饭,因为吃不饱,他的身体就很弱;因为身体弱,他的工作效率就很低,挣的钱就很少,导致他很穷;而这又导致他继续吃不上饱饭,如此循环不已。在“贫困的恶性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制约力量是来自资本积累的障碍。资本积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从下图1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的恶性循环可以看出。

(二)贫困陷阱理论的发展

“贫困陷阱”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证明了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假设条件与人类发展事实和社会经济状况完全不同。之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发展经济学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贫困陷阱理论的第一次大讨论,代表人物有拉格纳·纳克斯(1953)和纳尔逊(1956),他们都把持续性贫困归咎于经济的欠发展,强调贫困的存在只因为资本投资的缺乏,认为在贫困国家存在两个循环:一是在供给方面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二是在需求方面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这两种循环的核心是低收入造成资本低水平的供给和需求。

另外,在走出“贫困陷阱”的研究中,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首次提出了“大推进”战略,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与“大推进”类似的还有纳克斯于1960年提出的“平衡增长”战略,他认为,单靠个人的数量有限的投资不可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要把足够数量的资本同时投入到各种行业中去。1958年,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批驳了“平衡增长”战略,倡导“不平衡增长”战略,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从表面上观察一个经济在不同时点上的状态,似乎都是均衡的,但实际上这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一个企业引发另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行业引发其他行业的发展。发展政策的任务,是要找到一种能把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和“诱导”机制,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投资优先顺序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贫困陷阱”理论的研究步入了新的研究阶段。克雷默(1993)创建了一个0—Ring生产函数,来探讨人力资本投资的互补性和益处效应对经济增长均衡结果的影响。Azariadis等奖收入风险引入一个行为人的职业选择模型,建立了一个保险约束引起的贫困陷阱模型。松山(2000)在一个标准的新古典交跌模型中引入信贷市场不完善变量,分析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的存在,贫困者因自身财富贫乏而遭受到保险约束和信贷约束,从而长期陷入贫困之中。

(三)小结

对贫困陷阱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贫困陷阱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二是对跳出贫困陷阱的理论路径以及克服贫困陷阱的政策导向的研究。对贫困陷阱的形成机制的分析主要有三个角度,分别是临界点效应(threshold effects)、制度性贫困(institutional poverty)和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临界点效应(threshold effects)和制度性贫困(institutional poverty)主要是从地域性或国家层面的贫困陷阱的分析,而后者的着眼点,则更多的集中于社区型贫困陷阱。对于跳出贫困陷阱的理论路径以及克服贫困陷阱的政策导向的研究,最近10多年来,学者们努力成功克服了早期贫困陷阱研究仅对贫困恶性循环作宏观、抽象理论阐释的缺陷,而将贫困陷阱研究推进到微观层次,并深入研究摆脱贫困陷阱的对策。当然,这些对策都是基于贫困恶性循环背后特定机制的研究,从而也只适合于特定地区或特定情况的研判。

二、贫困陷阱理论影响与不足

(一)贫困陷阱理论的影响

从贫困陷阱理论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这些年来,贫困陷阱理论在不断的影响着发展中国家。二战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贫困陷阱,从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亚洲区域的韩国和新加坡就是通过跳出贫困陷阱的理论政策来指导其发展,从而在短期的时间里走向了发达。

贫困陷阱理论较好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比新古典增长理论更令人满意,到现在,贫困陷阱理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计量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贫困陷阱理论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和完善。在贫困陷阱形成机制的研究方面,贫困陷阱理论已经比较完善的发展,尤其是制度。

(二)贫困陷阱理论的不足

贫困陷阱理论在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在跳出贫困陷阱的理论路径以及克服贫困陷阱的政策导向的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目前对贫困的总体研究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彻底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恶性循环,贫困陷阱理论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1.贫困陷阱理论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贫困国家的储蓄能力并不是缺乏,只是储蓄率不高,而储蓄率不高,也不是只因为收入水平低,还应该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2.临界点效应所导致的贫困陷阱模型虽然在一定情形下可以解释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但是它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因为该研究方向的一个直接政策导向就是既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贫困是由于某些生产要素处于临界点之下所导致的,那么通过对其进行补助(提供教育、医疗等)就应该可以使其跳出贫困陷阱,但是类似的捐助行动以及一些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减免其作用并不明显。通过推敲可以发现,临界点效应贫困理论背后的深层次基础则是经济理论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即使我们暂时不考虑一个经济如何达到临界点,但是到达临界点之后仍然有很多经济不能腾飞这个事实也足以使我们认识到,临界点只是一个经济跳出贫困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3.制度性贫困陷阱,Bowles结合演化博弈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给出了一个制度性贫困陷阱的一般框架。他从这样的问题出发:为什么那些带来社会产品分配高度不平等的社会这么普遍?为什么那些并没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持续存在?因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也蕴含着社会一般会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科斯开创性的工作更是说明了在一种较为理想的情形下,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往往是有效率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往往正如Bowles所问的那样,没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处处可见。Bowles认为当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制度安排变成自我加强的习俗和惯例后(self-enforcing conventions),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可以发现,一般的外部冲击难以打破这种均衡,特别是当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个体不能很好地一致行动起来时更是这样。

4.邻里效应,由于邻里效应的研究还没用更好的方式进行量化,通过对小范围内的社区的研究所获得的政策导向能否推而广之应用到全社会中去是值得商榷的。Sobel认为,大规模的重新分配贫困人口的做法并不像单纯地考虑一个社区时其效果那样明显,因为这会导致大范围内的贫穷和富裕地区的重新组合,而这与当初的政策目标就会南辕北辙。

5.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趋势,要素的流动在世界市场已经不可阻挡,传统经济发展的理论假定已被经济发展的实践所突破,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素呈现多样性和要素禀赋的逆转将不可避免。所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变使得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穷之所以穷”的发展经济学命题在以新要素性质的条件下将难以存在。

三、贫困陷阱理论中国化实践

(一)贫困陷阱理论的中国化应用进程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建国以来一直在为摆脱贫困而在不断努力,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使我国尽快的走出贫困陷阱,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变现出了我国在跳出贫困陷阱的效果和成就,

(二)西部地区发展的贫困陷阱理论应用

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当然,尽管我国目前在跳出贫困陷阱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贫困问题依然非常严峻。地区之间的贫困,其中尤其是西部地区所面临的走出贫困的发展问题,以及不同阶层的贫困问题,还有不同人群的贫困问题,都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大问题,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界上很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国家需要理论去指导。他们亟待走出贫困,不仅仅是贫困陷阱理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关于贫困的理论去改变贫困。从贫困的产生机制上进行研究,来找出贫困的根本原因,并从走出贫困的理论路径以及克服贫困的政策导向进行研究,去探讨出更有效的途径和政策去改变贫困问题,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和国家脱离贫困。

参考文献

[1] 奇良书.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姜海林,杨青.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跨越贫困陷阱的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

[3] 赵亚奎.贫困陷阱的生成机制:一个文献综述[J].东岳论丛,2009,5.

第5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人文关怀 激励管理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及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1.高校贫困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关爱。本文所涉及的“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是指:尊重贫困生,注重其个性发展;理解贫困生,注重其心灵世界;全面发展贫困生,注重其综合素质提高。

2.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引入“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传统资助体系的一个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是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心理援助、成才帮扶、就业援助和帮扶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激励体系。

二、人文关怀理念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启示

1.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高校贫困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正以人为本。

2.营造关爱贫困生的舆论环境。

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还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大学生的人性化环境。首先,社会媒体要加强对社会上助学帮困的先进典型、贫困生的现实生存状况、感受、勤奋、拼搏,尤其是毕业后回报社会的事迹的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贫困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贫困生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着力营造“尊重贫困生人格,维护贫困生权益,关爱贫困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宣传发动,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帮贫助困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及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学校要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心,消除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和隔阂,与贫困生和睦相处、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使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形成团结融洽的关系,为贫困生成长成才营造愉快、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3.激发贫困生的内部心理动力,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身的问题。

马斯洛认为潜能人人都有,它是人内在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就会寻求高层次需要即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理想和成就的需要。因此高校的贫困生激励机制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实现途径

1.经济资助激励机制——经济支持系统。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强烈的需要,因此建立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机制是贫困生的激励和管理的首要环节,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窘境。高校应在进一步健全原有奖、贷、助、补、免的助学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同时,加强与企业、银行的合作,加强信用管理、发掘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经济援助网络,夯实贫困生资助的物质基础。

2.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相对于普通学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为焦虑、孤僻、自卑、敏感、脆弱、依赖、敌对等心理问题;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内向、谨慎、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不稳定、社会团体活动参与度较低等特征;对未来迷茫悲观,社会适应性差、厌世等。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因为个体的优势自我概念能够对弱势自我概念进行补偿,所以必须引导贫困生发掘自身的优势自我概念,从而补偿并提升其弱势自我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淡化经济差距在贫困生中的影响,取而代之以成绩、能力、态度、品质、毅力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使贫困生获得虽然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帮助贫困生构建起自我心理支持系统。

3.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即要求每一名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口援助一名后进贫困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困惑,促使其提高学业成绩。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实习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就业岗位,为贫困学生搭建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爱心奉献一体化新平台。

4.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培训实习的强化,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

[2]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7(9).

第6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校企合作,精神资助

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高校的贫困生数量逐年增加,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贫困生的资助与教育是项政策性很强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事关高校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免费论文。本文主要分析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试图通过企业与贫困生的互动的方式,就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方面作些探索。

一、贫困生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4-2005学年,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350万人,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据2006年初步统计,该校56%的学生来自经济不发达的粤北、粤西、粤东农村。免费论文。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

分析造成学生生活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多子女家庭,上学的多,且家庭收入较低; (2)父母双亡、单亲家庭;(3)下岗职工子女(4)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开销较大,而家庭困难;(5)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逐步建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贫困生比例。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贫困,使这些学生在物资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举步为艰。据有关资料报道:有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1]。江苏大学孔永明老师对该校贫困生和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一次测查,得出结果如下:

1、焦虑自评结果(SAS)显示:在有焦虑的大学生中,贫困生和普通学生的比例分别是13.4%和5.9%。

2、抑郁自评结果(SDS)显示:有较重抑郁倾向的,贫困生为20.92%,普通大学生为2.4%。

3、人格调查结果(UPI)显示:贫困生中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为32.8%,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8.3%。[2]

从以上调查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分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的矛盾性。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三、校企合作,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一直在探索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广东药学院在开展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中深深体会到:1、助困容易助心难。2、帮助贫困生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信心,确立健康的心态不能单单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的层面上。如何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资助?该校主动寻求企业的帮助,试图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模式,加强对贫困生全方位的资助。

企业在广东药学院设立助学金,并在科研、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展开细致、深入的合作,以建立一种更深入、持久、互利互惠、互动双赢的合作关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援助和支持,也在于精神上的鞭策与激励。

1、企业的专家可被学校聘请为客座教授,为学校学生定期不定期举办讲座。内容涉及到企业的创业历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企业的要求等。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员工中曾经的贫困大学生与贫困生进行座谈。通过现身说教,教育他们要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奋发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企业定期分批邀请贫困生参观企业,与企业职工联欢。在企业的互动中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发展。同时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激励他们“立志、成才、奋斗、报国”。免费论文。

3、企业为广东药学院学生提供见习机会、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学校优先推荐优秀贫困生到企业实习,乃至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消除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其一诱因。

贫困的家庭无法选择,但人生价值可以创造。作为高校,对于贫困生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要育其精神,是他们在贫困中奋起,在逆境中成长,自强不息,顺利学业。

参考文献:

[1]陈斯邦.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与调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2-143.

第7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贫困 成才 社会支持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关注对象,其所处的特殊生活环境和独特的心理体验,极易受到困扰。本文力图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支持,探寻贫困生成才途径。

一、高校贫困生成才困境

第一,缺乏经济支持。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城市低收入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学费拖欠。开学初,向亲戚、朋友借钱似乎是贫困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的主要方式。

第二,缺乏社会关系。受中国传统政治行政体制的影响,社会关系的多寡,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前景。一般来讲,贫困生所处的家庭中,父母没有固定的或者较高的收入来源,比如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父母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基本上都是处于类似的生活水平线上,鲜有与社会地位较高、事业较为成功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这成为贫困生社会关系缺乏的重要原因。

第三,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与贫困生的心路历程息息相关。经济上的贫困,加之长期的心酸体验,会使贫困生由于外在压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导致自卑、压抑、忧愁、自闭。

二、促使贫困大学生成才的途径

1.学校支持: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的舞台

第一,积极引导贫困生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两种:一是注重研究能力的提升,培养研究型人才;另一种是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为企业输送人才。大多数贫困生由于背负了太大的压力,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从小便被灌输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信条,过分追求优异学习成绩,忽略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极易导致“高分低能”。学校老师和辅导员应该引导贫困生积极参加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使他们能在学生会、社团以及各类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最终平衡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之下,贫困生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他们更需要学校给他们人文关怀。高校应该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测试与筛查、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心理知识讲座、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和途径,规避贫困生由心理问题带来的种种困扰。除此之外,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在生活中关心、呵护贫困生群体,经常找他们谈心,准确掌握其心理动态,并建立良好的心理干预机制。

第三,积极指导贫困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显得异常陌生,尤其对于贫困生来讲。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以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为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大一新生开始抓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活动中,开设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题的讲座;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在大一新生中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

2.家庭支持:心智成长与温情陪伴的港湾

首先,贫困家庭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东拼西凑,几乎倾尽全力,很多贫困生会为此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兼职、打工,或者申请学校的贫困资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来自于家庭的支持,尽管面临着压力与困难,但它是源源不竭的,没有十分特殊的状况,父母和家庭永远是孩子物质支持的源泉。

其次,贫困家庭的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关爱,这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温情陪伴、父母在耳边的叮咛,都会如一剂良药,安抚孩子脆弱的心灵。对于在外求学的贫困大学生来讲,父母更应该多打电话,通过聊天、谈心,掌握其在校状况。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会使孩子对家庭更有归属感,并把这种良性情绪带入到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3.社会支持:公开竞争与传播动力的沃土

促进高校贫困生的成长与成才,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的,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凝聚社会力量,为贫困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媒体的力量,加强舆论宣传,集中宣传报道优秀贫困生的先进事迹、成才案例等,引导公众关注贫困生、尊重贫困生,促进贫困生积极参与到公平的社会竞争中来。除此之外,每到毕业季,广大企业单位,更应该多向贫困生伸出橄榄枝,帮助贫困生就业。

总之,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探析高校贫困生的成长与成才,有助于深入挖掘学校、家庭、社会在贫困生教育过程中所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第8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贫困,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贫困问题就困扰着我们,可以说贫困是迄今为止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一直困扰我们的一种常见社会现象。贫困给我们社会、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因此,根除或者减少贫困成为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歇尔(Marshall 1925)认为研究贫困的原因,就是研究大部分人类生活下降的原因。

贫困一般来说我们能够直觉感觉到,但是很难给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义。 “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贫困的含义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贫困的含义在不同社会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发展经济学关于贫困的含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从一开始贫困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扩展到把个人能力和权利纳入贫困的含义之中,而贫困的测定方法也随着贫困含义的研究而改进。同时,我们对贫困含义和测定研究的深入,推动着减贫战略和措施选择。

一、贫困含义的演进

什么是贫困?人们基本上直觉感觉就是缺吃少穿,但是,很难给一个准确科学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 1992)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就表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英国学者奥本海默(Oppenheim, 1993)也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定性,并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在经济学领域,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 1901)最早给出了较为确定的贫困定义,他在著作《贫困:城镇生活研究》中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自这一开创性的研究以来,对贫困概念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更适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贫困概念[1]。不过到目前为止,可以根据贫困含义所主要强调内容以及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三类: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分类就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本文重点分析第一种分类。

(一)收入贫困

收入贫困是从经济层面定义的,主要指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收入贫困是对贫困最直观也是最广泛应用的定义,因此对收入贫困的度量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较早从收入角度定义贫困的是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Seebohm Rowbtree),1901年,他出版了一本贫困研究的专著——《贫困:城镇生活研究》,在这本书中对贫困进行了较早的定义,他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2]。”他还通过估算英格兰约克市这一特定环境中毕业论文格式,“获得仅够维持体能所需的最低必需品”要求的预算,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通过这种方法确定20世纪初英格兰的社会贫困线。该研究之后,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解释或定义贫困的。其对贫困含义的界定基本上是从收入角度界定的,主要定义如下:“贫穷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贫穷是指相对较少(收入)的一种状态”;“贫穷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落的生活程度”;“贫困是指经济收入低于当时、当地生活必需品购买力的一种失调状况”;“贫困是因无适当收入或不善使用(开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以及改善健康条件和精神面貌去做有用工作的一种社会状况”等等[3]。

因为收入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由于收入易于统计、测量和监测的优点,从收入的角度定义贫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定义,收入贫困也已成为各国减贫战略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与此定义相关的减贫战略的重心亦即如何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人均收入的水平。不过,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从支出的角度测定贫困更加合理,因为他们认为有时,调研时很难获得准确的收入数据。

(二)能力贫困

能力贫困是指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的不足,即挣钱能力的缺乏。这种能力包含甚广,主要有:机会的识别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获得公平待遇的能力等。能力贫困的主要贡献者是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在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能力贫困的概念。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缺乏,在他看来,贫困的真正含义是指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阿马蒂亚·森认为,能力意味着人们享有的使他们可以过他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很大自由,如在社会中的作用、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以及寿命(Sen 1999)。他认为支持以能力界定贫困的理由如下:(1)贫困可能是以能力被剥夺为特点的,因为能力从本质上讲是重要的,而低收入只有手段上的意义。(2)低收入不是对能力剥夺的唯一影响。(3)收入对能力的影响因社区、家庭和个人而有所不同[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从人类发展角度界定贫困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他采用了几种测定方法,包括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贫困指数,其中人类贫困指数与从能力角度定义贫困关系紧密。

从能力角度定义,主要考虑到有时家庭收入和支出并不能反映人们在营养状况、教育成就和状况所展现出来的福利上。可以说,收入对家庭人员的改善是很重要的,但收入不能普遍地或有保障地改善人民总体福利状况。在分析社会公正时,个人的利益(即个人有实质性的自由去选择她或他认为有价值的生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讲,贫困必需被视为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这是判别贫困的标准。从能力角度出发,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下的含义: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当然,此处对“最低生活水准”的衡量已不仅仅包括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因素,还要包括医疗卫生、预期寿命等社会福利的内容。至此,对于贫困的界定已经从单一地关注收入低下,经历了关注资源匮乏的阶段,发展到重视能力的缺乏和被剥夺,而减贫战略的重点也相应从原先的单纯强调国民收入增长扩展到包括延长寿命、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健康等内容。

从能力角度定义贫困并不意味着对从收入角度定义贫困这一观点的否定,因为收入缺乏可能是对一个人能力剥夺的首要原因。“能力贫困”比“收入贫困”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和更高层次的视角免费论文下载。而随着森所强调的能力和作用逐渐成为贫困问题分析中的主要范式,能力贫困概念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减贫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森的观点,以收入指标衡量的贫困是工具性的贫困,对贫困的实质性衡量必须使用关于能力的指标。所以,消除收入贫困固然重要,但这不应成为减贫的终极动机,关键是要提高人的基本能力,比如享受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以及政治权利等,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一般也会扩展人的生产能力和提高收入的能力。

(三)权利贫困

权利贫困则是指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政治和文化权利的丧失。这种权利主要是发言权和政治权利,权利贫困常被描绘成无权无势的感觉,这也是贫困最根本的特征。实际上权利贫困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或机会缺乏。阿玛蒂亚·森不仅在能力贫困的理论和方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创立了权利贫困理论和方法,集中反映在他的两本著作中,即《贫困与饥荒》(1981 )和《 饥饿与公共行为》(1989 )。在这两本著作中,他首次使用“权利方法”研究贫困与饥饿问题,并从权利方法的视角将贫困和饥饿视为“权利丧失”的结果[5][6]。阿玛蒂亚·森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收入层面,而应该立足于贫困者的生存状态。对贫困关心应该更注重绝对贫困,即对穷人福利的关心,而不是相对贫困,即对穷人与其他人收入差距的关心。进一步讲,森认为毋需区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无论何种贫困状态,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权利的缺乏或者其他条件的不足造成的。贫困绝不仅仅是收入低下的外在表现[7]。一些社会学家从不平等的角度展示了对权力贫困的关注,如以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者,他们在关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的理论中认为,社会不平等的实质即社会资源或包括财富、收入、权力、声望、教育机会等在内的有价值物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而处于社会下层的贫困群体正是上述社会资源的匮乏者。英国社会学家汤森(Townsend, 1979)指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

权利贫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贫困,其对贫困定义的角度,已经转移到精神和政治层次。当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应该更加关注穷人的权利贫困,只有这样穷人才能够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决策和活动中,这样穷人才能真正脱离贫困。

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三者是从不同角度对贫困进行了定义,三者并不是替代和对立关系毕业论文格式,而是互补和互动的关系,把三者联系起来进行测定贫困,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贫困进行刻画,有利于我们全面解决贫困问题。这三者关系是,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而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如一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是没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的,也不会有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同样,能力贫困可以导致收入贫困和权利贫困,如一个文盲和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人是很难摆脱物质贫困状态的,也不会有热情参与政治生活。从正面来说,一个收入水平高的人一般说来,也可能会有更高的挣钱能力和社会政治地位。能力高和有社会地位人可能更能容易摆脱贫困和获得政治权利,即一个有能力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也不可能是贫穷的,或者较容易摆脱贫困状态。

综上所述,早期的贫困含义将视野局限于物质生活,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而新近的贫困含义则把个人能力和权利也纳入其中,更倾向于运用相对指标来度量贫困。随着学者对贫困认识和研究的逐步深入,贫困的含义也从早期只注重绝对贫困,而到现在转变为注重研究相对贫困以及贫困深层次特点。因此,贫困的定义也向多层面的方向扩展,如长期贫困和短期贫困、排斥和脆弱性、发言权等概念。可以说,贫困的研究是一个多层次,动态的过程。对贫困多角度的刻画,也深刻影响着贫困测度方法以及不同减贫措施的实施。

二、三种贫困的测定方法

贫困的定义一般和贫困的测定方法和贫困线相互联系,贫困的测定方法和贫困线也是随着贫困的含义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一)收入贫困的测定方法

最早对收入贫困测定的是朗特里,他在20世纪初,通过估算英格兰约克市这一特定环境中,“获得仅够维持体能所需的最低必需品”要求的预算,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他通过这种方法确定20世纪初英格兰的社会贫困线为26先令。从中可以看出,贫困线就是满足最低生活标准所需的货币量。收入或支出水平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被称为贫困人口。利用货币收入或消费额来确定和测算贫困的程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8]。这种办法现在也为其他国家采用,由此得出贫困线。一旦贫困线确定下来,就可以应用于关于收入或支出的数据测定该国家的贫困状况。大多数分析家认为用支出测定比较合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支出非常容易测定,尤其家庭人均支出更能反映人的福利。测算贫困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大量家庭调查中所含的统计信息,并或多或少无端地将穷人与非穷人割裂开来的做法结合起来。通常用来监督世界减贫进展情况的一种贫困线是《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每日美元”的标准。这一贫困线以几个低收入国家实际采用的贫困线为基础,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表示,而且指的就是人均家庭支出。“每日美元”的标准是迄今为止进行贫困国际比较的重要尺度之一。2008年,世界银行把原先的1美元贫困线标准修订为1.25美元。在世界银行中文网的《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最新贫困人口测算数据》一文指出,“该贫困线是评估极端贫困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因为它是全世界10-20个最贫困国家的平均贫困线。该文又指出,“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2美元中间贫困线(2005年价格)更适用于中等收入国家”。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它没有区分暂时贫困和长期贫困;它只评价了通过市场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它没有考虑支出在家庭内部的分配等等。

(二)能力贫困的测定方法

能力贫困测定方法可以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用的人类贫困指数,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人类贫困指数侧重于人类贫困的三个方面:寿命、读写能力和生活水平。寿命用40岁以前死亡的人的百分比来测定,读写能力用读写能力的成人所占百分比来测定,而生活水平则用获得医疗服务的居民的百分比、获得安全饮用水的居民的百分比以及5岁以下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百分比三个指标来测定。尽管这种方法,各方面的信息都非常有用,但是汇总成一个指数却提出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汇总是丢掉一些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外,还要求随意选择权重,主观性太强[9]。

(三)权利贫困的测定方法

权利贫困测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参与式调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征询人们对什么是贫困的看法,是完全没有预先安排、交互式的、定性式的,主要是让人们自己描述他们所说的贫困是由什么构成的。参与式调查法可以设置一些,有关穷人的政治权利的问题,通过此检测穷人的所获得的权利状况。1990年以后,世界银行开始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做一个贫困评估,而这些贫困评估从1993年开始采纳参与式调查方法。参与式贫困评估从世界银行所采用的其他分析工具中汲取了一套办法:旨在获得客户反馈的收益评估,让利害相关者参与以帮助迅速摸清某个地方性具体问题的参与式乡村评价。如此说来,参与式调查可以丰富我们对贫困的理解,并促使政府采用穷人认为对他们有利的行动。这也是贫困含义扩展的后果,不过这种方法很难对权力贫困做精确的评估。

三、从贫困含义及其测定的演进看我国贫困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民族多而复杂,地域差异较大,因此,贫困问题也多种多样。自建国以来,我国在贫困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中国发展报告2007》公布的数据称:1978—200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共减少了2亿多人。世界银行充分肯定了中国脱贫的巨大成就。但是,在贫困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在贫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贫困线制定过低

我国长期以来有两个贫困线: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后者指高于绝对贫困线但收入依然较低的人口,又称为低收入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的群众,得到政府的帮助是不同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贫困线经过13次调整毕业论文格式,从1985年调整到2009年的1196元。按照2008年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320万人,其中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2841万。2008年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人口线”这两条线合二为一,即统一为1067元,按照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约占农村人口的4.6%,这意味着原来的2841万“低收入人口”也将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不过我国贫困线与世界银行所制定贫困线差距较大。世界银行2009年4月8日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有2.54亿人口每天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2008年世行已将贫困线标准从每天1美元调到1.25美元=8.5元人民币)。即使2009年,我国提高扶贫标准到人均纯收入为1196元,中国生活在贫困线的约有4007万人,我国目前的贫困线就是按照每天一美元的标准,贫困线约为2300元,与目前的国际贫困线差距约有1倍。这样制定出来的贫困线,容易低估贫困人口,这也是我国计算出来的贫困人口与世行计算出差距如此大的原因。

我国贫困线过低导致农民可行能力和社会经济权利的缺失。可行能力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一个人免受痛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等,可以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以及能够识字、有尊严地生活的自由。人们在所处的社会条件下拥有多大的可行能力,去享受他们根据自身的理由而珍视的那种生活,阿玛蒂亚·森把它称作实质自由。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以下的人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有资格上学受教育等。贫困线标准过低使农民无法享受公共福利、因病返贫和子女享受教育的困难,这些都是实质自由缺失的必然。社会经济权利是一种积极的权利,公民享有社会经济权利意味着公民有权分享稀缺的社会资源或某些特定商品如医疗和教育。与民权和政治权利相比,社会经济权利结合了自由与能力两种属性,它使公民不仅具有做某事的自由,而且也具有了这样做的能力。贫困线标准低,实质上意味着公民自由和能力的丧失,社会经济权利的微弱。

(二)经济增长没有很好的解决公平和贫困问题

认为贫困就是收入低或者缺少商品的人,会认为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收入是一种可行的减贫战略。可是,有时在一个国家,穷人不一定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扩大中得到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好处。我国目前就处于这种状态,虽然每年,我国经济以每年平均约9%的速度发展,可是贫富差距也在拉大,2009年基尼系数已达0.47,已超过国际警戒“红线”0.4的标准,正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对我国的贫困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存在经济发展中的高速贫困,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就业水平和下层劳动者收入水平下降而产生的贫困。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的贫困就属这种类型。其中对此分析比较好就是库兹涅茨,他呼吁注意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直接的关系。他的观点是:农业占主要地位的经济开始时收入平等,人均收入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一部分居民转入其他部门,不平等增加,但是平均收入也提高。一开始,这会造成不平等加剧,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脱离农业,但平均收入增加。我国目前就处于一种经济增长与不平等之间倒U字曲线。

(三)权利贫困无法解决

贫困不仅包括物质的贫困还包括权利的贫困,由于我国在社会法制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制不健全,法院独立性较差,行政干预执法等等,穷人的一些权利无法保障,即缺乏发言权和政治权利,表现为无权无势的感觉,尤其是当前办事很多是通过社会关系来完成的。而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贫困人口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有时还损害了穷人的权利。

(四)农村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

2008年农村人口为7.2135亿,占全国人口的54.32,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农村这种教育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创造收入的能力,同时农村在技能培训方面欠缺,这也制约着农民增加收入。在农村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女性教育水平不高,而许多研究表明,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子女的健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免费论文下载。因为母亲通过教育能够获得和处理对子女的信息。农村在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这样农民的身体健康无安全保障,尤其许多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农村孩子上学的出勤率和学习成绩。由于农村收入较低,农村的人口投资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方面能力培养的资金较少,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能力培养成为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能力是其以后获得收入的重要保障。而由于贫困不能进行能力投资培养,这样就造成其以后获得收入能力降低,其就陷入了一种贫困——能力的恶性循环。

(五)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差

一些研究表明,穷人经常对收入风险和波动担心,即常常表现为一种脆弱感。穷人在对市场波动、季节和危机如何影响他们的福利的描述中赋予贫困这样一种理解:贫困不仅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而且是一个人仅有的一点东西也很容易失去。穷人之所以受风险的伤害,是因为他们缺乏充分保护自己不受风险打击的手段。如果出现意外事件,穷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来的资产去解决问题,而即使拿出资产解决,也会使他们进一步陷入贫困之中。我国农村家庭经常出现“因病致贫,因孩子念书而致贫”,就是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差的一种表现。

四、从贫困含义及其测定演进看我国减贫措施的选择

(一)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贫困线

2008年后我国对全国实行统一的贫困线。事实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样,再加上各地价格水平也不相同,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可能在一些地方,可以基本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东部沿海,这1196元很难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价格水平不一样,如果我们以1196元作为全国统一的贫困线,恐怕欠科学。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样,让各地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贫困线,他们可以根据各地价格水平来确定贫困线。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就高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可以低一些。有些地方经济发达,贫困线可以与国际接轨,如果按照欠发达地区制定贫困线,有可能在发达地区还是处于贫困状态。而有些地方落后,价格水平低,可以制定较低贫困线。这样制定出的贫困线可以使更多人得到帮助。由于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还较大,短时期内贫困线还难与国际接轨。

(二)发展经济兼顾公平

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源泉。但是,帮助穷人的政策应当研究如何提高增长率,又促进公平,或至少应当研究如何采用适当的政策来减缓导致不平等的增长。虽然说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还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公平问题,并不都是经济增长造成的,经济增长只是把“蛋糕”做大,而这块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增大的“蛋糕”如何公平地分配,并不是经济增长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和体制因素,应该主要靠建立有效地纠正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产生偏差的宏观调控体系。不然会造成贫困的人越来越贫困。

(三)加强民主选举,让贫困人口更多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决策

最近研究说明中间选民在高度不平等的民主社会中为何能通过选举带来更多的分配政策,尽管要付出增长放慢的代价(Persson和Tabellini 1994)。这说明让穷人通过民主选举,登上政治舞台,有更多的发言权,对于促进分配政策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穷人非常了解他们的状况和他们的需要,可以为旨在使他们过得更好的政策和项目设计贡献力量。

(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和教育是减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穷人收入的重要手段。 “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1190) 可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注重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理应成为治理贫困的首要选择。提高农民的能力,教育是根本,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资。其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不能继续升学的青年农民有机会系统地掌握有关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最后,从提高女性的素质入手,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教育。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男性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毕业论文格式,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劳动者中的主要力量以及儿女主要监护人,所以,开展农村妇女保健和农村家政方面的科普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以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在母爱中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有修养、有文化、心理健康的农村青少年。

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近来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农村居民医疗补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等,但是这些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才初步形成,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贫困人口才有安全的生存环境。

(五)加强贫困人口社会保障、保险和信贷体系建设

要抵消危机对穷人的影响,政府必须提供安全网来缓冲冲击,保护穷人改善自己状况的机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维持穷人基本生存权的保障体系;二是加强公共保险制度建设,这是穷人抵抗风险的安全网;三是加强对贫困人口的信贷支持,这是增强穷人抵抗风险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总之,贫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它不同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和消除贫困。贫困和公平、权利以及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如图1。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

图1 贫困、收入、能力、权利、公平恶性循环图

图1 贫困、能力、权利、公平恶性循环图

而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能力也可以导致收入贫困和权利贫困。贫困导致了权利不能保障和不公平。不公平的分配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即相对贫困,而贫困的人越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贫困的人的权利更没有保障,权利无法实现,也就不能在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获得财富,如我国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是,由于享受这些增长财富的权利聚集在少数人手里,而贫困的人没有享受的权利,或者有权利但是无法保障实现。贫困的人无法投资于提高自己能力的学习费用,也就造成了贫困的人能力差,能力差也就造成了更加贫困。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收入贫困问题,在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贫困问题,需要我国多方面采取措施,尤其在经济发展中分配体制建设、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能力培养、保险和信贷以及贫困人口政治参与权方面。

参考文献:

[1]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18-25.

[2]刘纯阳,蔡铨.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经济问题,2004,(10): 5-9.

[3]高云虹,张建华.贫困概念的演进[J].改革,2006,6:25-29.

[4]杰拉尔德·迈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41.

[5]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6]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10.

[7]马新文.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与方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8,(2):69-74.

[8]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38-43.

第9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一、高校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希望帮助经济苦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部分贫困生认为接受国家、社会、高校的资助是理所应当,不具有知恩图报的思想道德认识;另外,有部分贫困生缺乏自立自强、积极改变现状的认识,表现为“等、靠、要”依赖心理,不但不具备感恩回报意识,甚至不肯积极应聘和珍惜勤工助学岗位;有些贫困生不懂得节约,生活用度铺张浪费,没有强烈的自制意识,不能专心学习,所以成为经济贫困、精神贫困的双重“特困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校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意识。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贫困生长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经济资助,理应更加重视感恩教育工作,尤其针对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提出更有效的实施途径,培养和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1.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高校贫困生群体也具有思想认识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拥有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胸怀大志,满怀激情;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总是不能将梦想马上付诸行动进而实现梦想。一方面,接受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大大减轻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又要因此而接受他人的监督,压抑自己的许多想法和欲望,常常是处于“双重矛盾”的现实境界。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往往存在“低人一等”“矮人一截”“愿望无法实现”“孤僻、自我封闭”等思想和行为,这些长期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高校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将贫困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美好、感谢他人”上来,同时在感恩教育相关的理论实践过程中,使贫困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对社会、对他人的“有用”,从而引导贫困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感恩意识观念,让每个高校贫困生都常怀感恩之心,以更加积极、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2.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知恩”“报恩”“常怀感恩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鲜明的部分,因此感恩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尤其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开展感恩教育,让每一个高校贫困生都树立感恩意识、强化感恩思想、落实感恩行为,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是实现经济资助、精神育人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现途径

1.营造感恩主题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是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恩”校园文化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可以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渗透作用。首先形成感恩教育舆论氛围,这是高校培育“感恩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展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先决条件。

感恩主题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来实现。目前高校舆论宣传主要包括现实和网络两类,校园网、广播台、内部刊物、易班网络互动平台等校园媒体,引导同学们探讨“如何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大学生”等话题,积极宣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另外,校园内张贴感恩海报、感恩宣传画册、悬挂感恩主题标语等,营造感恩教育的舆论氛围,为感恩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教师言传身教是也是感恩主题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校园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身作则,常怀感恩之心、仁爱之心,肯定感恩行为,引导学生崇尚和树立感恩美德。

利用迎新联欢、社团文化巡礼、科技节等主题活动契机,融入感恩教育元素,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2.完善困难认定制度措施

科学公正、行之有效的困难认定制度和措施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也直接影响了感恩教育的效果。例如,要求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综合测评成绩达到一定标准;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可以出现学习挂科现象;困难受助学生在身体条件允许下,要求参加大学生无偿献血;对于学习进步的贫困受助学生给予助学金额等级的提升等,以上制度措施的实行,更好的促进困难学生积极进取,真正做到赏罚分明,体现科学公正,从而让贫困受助学生意识到国家助学金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从而更加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增强感恩意识。

3.重视感恩教育典型示范

国家助学政策中有专门奖励品学兼优的困难受助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能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学,是高校贫困生中在思想、学习、工作、感恩实践等方面均表现优异的学生,因此可以将这部分贫困生作为典型案例,向贫困生大力宣传,树立榜样,加强感恩教育的示范作用。

可以邀请曾是贫困生的校友现身说法,回校向学弟学妹讲述成长成才经历,培养和增强贫困生的感恩、自立、自强、进取意识。

4.开展感恩主题心理团训

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自尊心强、自信心较低等方面,因此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感恩主题的心理团训活动,一方面增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主题心理团训,引导贫困生以积极地、阳光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仁爱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促进贫困生人格健全发展,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