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精选(九篇)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第1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一、研读文本是实现读写结合的基础

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目标,首先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文本,要在把握文本主旨、感悟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其在表达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觉得稚嫩,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内容,可是越读越察觉萧红的了不起。成年后历经磨难的萧红,以四五岁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验世界,用年幼孩子的口吻表现童年的自由与快乐,让我也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进入她美好的世界。渐渐文章的主题清晰了:祖父的爱,让她的童年快乐自由。文章的思路清晰了:在这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文中的快乐、自由和爱,不仅体现于萧红在园子里干的各种趣事上,更体现在萧红那一次次特殊的反复句式里。有了这样的顿悟,教学重点明确了:引导学生在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品味,体验萧红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她深深的爱和温暖。课堂流程清晰了:通过朗读,初步感悟这个“自由”的园子,再通过品读趣事,感悟祖父对萧红的“爱”,然后找到合适的写作切入点,实现“工具”与“人文”共舞。

二、品读与思维训练架起了读与写的桥梁

一般来讲,品味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使“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为此,我先带着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第十三小节,感受园子中的自由。在这个自然段中,萧红把物当作人来写,用萧红式的特殊反复句借景抒情,让读者与文字做了一次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文眼“自由”,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子植物与动物的自由生活,拓展了说话训练:“番茄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辣椒愿意长多辣,就长多辣;冬瓜愿意躺在哪,就躺在哪……”带着自由感悟,寻找自由根源——祖父的爱。

祖父对萧红的爱,文中体现出来的事情很多,怎样才能做到主次分明呢?我重点抓住了种菜、铲地和浇水这几件事,紧紧抓住了祖父的“笑”和她恣肆的“闹”,紧扣“瞎闹”“乱勾”“乱闹”三个词,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让学生了解是祖父的爱给了萧红一颗自由的心,做什么都是自由的,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又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抽烟,我就……”骤然听到我这样说,学生们都愣了一下,但仅仅几秒过后,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回答“祖父抽烟,我就吃棒棒糖”“祖父抽烟,我给他点火”“祖父抽烟,我就抓蝴蝶” ……这种萧红式的独特语言马上被学生内化并灵活运用,实现了阅读与思维训练的有效结合,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读写结合实现心灵与文本的交流

如果说阅读与思维训练的有效结合,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读写结合“点”的恰当选择,就能使读与写相辅相成,实现心灵与文本的交流。于是,我带着学生再次回到第十三小节,配乐诵读,加深了对“自由”的感悟,快乐的体验深刻在学生心间。这时,感情一转,告诉学生,萧红在《呼兰河传》的结尾又写到了这座园子,但笔调完全不同。我请学生配乐朗诵了这段文字,设计了想象写作的环节:萧红是怎样写这段文字的?有学生这样写道:“那时,她心情非常沉痛,一边流泪一边书写,有时因为心情沉重,下笔很重,划破了稿纸;有时泪水沾湿了稿纸,写下的文字被她的泪水染化了……”通过写,学生升华了对这座祖父园子的认识:这座园子是萧红历经磨难后的“心灵家园”。

第2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片段一】反复朗读咀嚼,在表达中体验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回忆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有一段话中的句子写得很特别。这些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些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会觉得它很啰唆。如果你找到了的话,那就请画下来。(生读、画,大部分画出的是“一切都活了……也没有人管”这一段。师用多媒体展示在屏幕上)

师: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了它的特点,读几遍,就可以背下来。

(生自由读、试背。师删去一句,生背一句,挑战欲望很强,气氛热烈。最后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背,生背得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就把这段话背下来了呢?

生:这段话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师生换读)

【赏析】诵读吟咏是学生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还原成可以感知、体验的真情实感。一次次诵读就是一次次拥抱文本语言、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作者的这段话,表面上看似语言稚拙、啰唆,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蒋老师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朗诵、背诵,带领他们在抑扬顿挫的语调、舒缓疾徐的节奏、色彩斑斓的景象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生活之美。读着、读着,自由、快乐、幸福、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种种感觉就自然流淌出来了。

【片段二】领悟“反复”妙处,在体验中表达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语句反复的话,你们找找。(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师引读这段话)

师:节奏快一点读。(再引读)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再读一读。

第3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如果《呼兰河传》真真是萧红的代表作的话,那我觉得我现在可以为张爱玲鸣冤叫屈了。

  《呼兰河传》新版的背面写着“比张爱玲更有才情”,读罢全书,只感觉“很有童趣”,若要论及“才情”,未免太过。身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还会使用“有的....有的....”这种小学三年级的句式来描写前来看戏的各色女孩子,这就让人不能不质疑这位鲁迅先生的女弟子了。萧红之所以广受赞誉,看来也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师傅被推上了文学神坛人人顶礼膜拜,徒弟自然也成了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追随师傅一并位列仙班。这就像是《射雕》里面的王重阳和全真七子,师傅是天下第一不假,至于徒弟,名声很响亮,本事却只是江南七怪一流。

  读《呼兰河传》不难看出萧红童年很幸福,长大了更得以承欢鲁迅膝下,写点流水账回忆录也有茅盾先生怜她寂寞,死后郭沫若还要专门在她墓前大发演讲。张爱玲的童年阴暗,没有光明的爱情史,死在寓所里被房东发现。因成长背景的缘故写出的作品,不喜欢者以“心理阴暗变态”一概排斥之,或干脆把它定型为小资读物,不解其中味。

  庄羽的《圈里圈外》后来再版的时候护封上有“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原作”字样,出版商的把戏,大同小异。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 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 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 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 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风霜雨) 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 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 )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 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亮”……祖父是最关心“我”的人,他 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 月,给“我”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诗, 祖父烤鸭子,祖父慈爱的话语,都是“我”心头 最温暖的感动。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 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时间在流逝, “我”在长大,祖父在变老,终于有一天,“祖父 几乎抱不动我了”,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 离我远去。祖父家的后花园,就像一座象牙 塔,为“我”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 然而园外的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这就更 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

  人,总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园的。《呼兰河传》这 “回忆的诗学”,给予了我们片刻的精神的回归。回首童年,确有千般滋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的特别,跟别的小说明显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无知,对生活一点都不积极!我非常的不喜欢他们。

第4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留白” 发散思维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50-0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整合,强调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中,流淌着的是执教者创作的智慧,学习者交流的灵性,参与者共享的快乐。课文“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一节奏,填补了对话间隙留下的真空地带。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时,于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了一座智慧的阶梯,于理解与体验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那么如何充分挖掘“留白”资源,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呢?这需要教师有双“慧眼”,有颗“慧心”。

一、留白在标点处,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作者故意的省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放飞思维的“空白”。教材中也不乏这样的“留白”。 教师如果能抓住教材中这些独有匠心的“空白点”,巧妙地创设好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相信,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丰盈自身个性的体验与感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奶奶在描写玉澜堂中的海棠花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这繁花从枝头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我在教学这段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找出文中描写“海棠花”的语句,反复练读。2.展开想象: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 _____,就像 。3.配乐读原句及自己想象的句子,品位花中蕴含的饱满、灿烂的春光。

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和动笔。智慧的灵动点在这儿闪耀。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一缕灿烂的朝霞,就像一团红红的火焰。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撑开了一把淡粉红色的花伞,就像张开的一张张美丽笑脸。有的学生说道: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粉蝶,就像仙女打翻的花篮……大家就纷纷举手要求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的文字仿佛也融进作家的文字里,学生顺其自然地感受到了花的饱满,春光的烂漫,比老师以任何形式的引导读效果都出奇的好。

二、留白插图处,培养语感,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随文练笔。巧妙利用课文插图“留白”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这样一幅插图,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在课后的检测反馈中,我就布置了这样的练笔:对照课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注意环境描写)。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 。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看,夜深人静,司马迁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寒风凛冽,呼呼地吹着,监狱的窗户被北风吹得摇摇欲坠,本来不亮的油灯在风的“捣乱”下更是昏暗至极。司马迁冷得直打寒战,他全然不顾,裹紧身上单薄的衣服,又继续摊开新的竹简,写下一行行公正的隶字。不知不觉,他的身后已经堆了小山似的竹简,他的眼镜都困得睁不开了,几次想休息,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自己还没有完成的理想,便又打起精神,奋笔疾书。于是《毛遂自荐》、《背水一战》、《鸿门宴》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便诞生了。

这样,留白填补了,课文的内涵也更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了;这样的阅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文字,更读懂了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课文解读,这一“留白”无疑成为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最好载体!

三、留白在结尾处,延伸拓展,彰显学生人文内涵。

文本阅读,实际是一个意象充实、填补、再创造的过程。文字是一种符号,而文字背后则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加上文学作品往往表达含蓄、情感内敛,这样就会出现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在此处进行拓展,无疑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充分彰显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作家萧红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祖父园子里的景物,和作家在园子里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在文章的结尾处,萧红这样写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盖在脸上就睡着了。这样开放性的一个结尾正好是一个让学生补充的题材,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学生情感的补充。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习作练习:等她醒了,她又会在祖父的园子里怎么的瞎闹呢?展开想象,续写《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5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欣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夏儿女无不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古人说60年为一甲子,一甲子对我们普通国民来说,基本上孕育了三代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从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到祖国的发展与变化、民族的日益繁荣与强盛。

仅读书一事而言,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出身于农村,虽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父亲总算是接受了两年的私塾教育。尽管如此,这也成了父亲的骄傲和我们的自豪。因为在那个年代,农村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又有几个呢?由于父亲是家里兄妹七人中唯一的男孩,爷爷奶奶便节衣缩食,决定供父亲读点书,以便家里能有个识字算账之人,不受外人的欺辱。

小时候,在饭桌旁,我们兄妹几个常常聆听父亲的回忆与教诲。父亲读私塾的老先生是邻村的刘驼子,刘驼子学问并不高,但要求极严格。教学内容大致是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观止》等,除读书背诵外,还有习字课、对对子等。教学的内容单一、枯燥、难懂,学堂陈旧破落,私塾先生刘驼子所收的学费,也只是每年象征性的一担稻谷或两担玉米棒子。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父亲被迫终止了私塾学业,从此,15岁的父亲就跟大人们一样,正式投身于生产劳动了。

相对父辈们读书的艰难,我们受教育的机会可要好得多,但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仍非常简陋。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正读小学,那时,我所读的村小是借用附近生产队的队屋,即几间土墙茅草屋,课桌由长条木板加几条腿钉制而成,每张长课桌坐5个人,自带板凳,上课下课以听值班老师吹哨子为准。等到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坐进砖墙鱼鳞瓦的教室。教室的外观比小学漂亮多了,不过,内部设施依然寒碜,教室的窗户上几乎没有一块玻璃,全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塑料薄膜钉上去的,秋风一起,哗哗作响;室内光线昏暗,一块破旧的木板涂上黑漆权当教师上课用的黑板,上课下课由吹哨子改成了敲钢轨。记得当时,谁能拥有一支七毛三分钱的“新农村”钢笔,就成为我们大家羡慕的对象。我背的是母亲用各种碎布头拼缝成的花书包,分辨不出颜色,我多么渴望能得到一只当年流行的黄色帆布书包啊!可贫困的家庭实在是难以满足我的愿望。学生教辅资料奇缺,课外阅读更是贫乏。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回想起当年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第6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叽叽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出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出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激发起我想家的情怀。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黑体词的表达效果。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出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出缓慢流淌的时光。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4.第七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

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挪威]阿澜・卢

今晚我想到了我的外祖父。几周前他给我讲了个故事,关于世界有多美好的故事。

我的外祖父母住在一幢黄色的木屋里,这是他们很久以前造的房子。他们有个大花园,他们总是在花园里花费很长时间。花草树木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他们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什么时候收获。他们总是讨论种植技术以及把花送给朋友或家人的事情。

他们造房子的时候,外祖父曾种过一棵苹果树,在花园的最深处。我从没见过这棵树,我出生时树就没了。

但是我听说过它。

树种上几年后,开始结出苹果来,很多苹果。外祖母用苹果做果汁和果酱。

但是不幸发生了。

那是个清爽的夏天,苹果很大很漂亮,马上就可以收获了。

但是一天早晨,树被毁了。外祖父说当时树看上去真惨。后来树就死了。

外祖父走进屋里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外祖母。然后他脱下工作服,换上干净的衣服,出门下坡,经过教堂,径直去了职校。

他和校长谈了话。

学校认真地处理了这件事,不久就有三个年轻小伙子认了错。

他们原本只是闹着玩儿,但是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很自责。

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外祖父和校长都认为应当照章办事。

那时候一棵苹果树值150克朗。最后决定,男孩们应该赔偿损失,每人50克朗。

外祖父说,当时这是一大笔钱。

男孩们应该每周支付一定的数额,从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

外祖父亲自去过学校,他知道男孩们没有什么闲钱,而且他们的家长为了送他们上学也已经掏空了口袋。他们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里挤出钱来,这意味着所有花钱的课外活动都必须大幅缩减。他们几乎买不了任何想要的东西,不能去电影院,不能与女孩儿约会,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每个周六,男孩们红着脸来到外祖父母的家门口付钱。他们很少说话,只是飞快地伸出手,把硬币塞到外祖父的大手掌里。外祖父严肃地点点头,清点一下。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尽春来。

5月,花园里又开满了花,职校也放假了,男孩们要回家了。他们最后一次上门时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他们按了门铃,外祖母引他们进屋,请他们吃蛋糕和华夫饼。

男孩们吃了糕点并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还握了外祖父、外祖母的手。

男孩们都觉得轻松了,头一次开始和外祖父攀谈起来。他们说了些学校的事情以及暑假的打算,他们说了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无债一身轻。

然后男孩们起身告辞。

外祖父也站了起来。

“等一等,”他说,“还有一件事。”

男孩们停了下来。外祖父走出客厅,走向厨房里硕大的橱柜,把手伸进柜子深处,拿出三个信封。然后他走向男孩们,塞给每人一个信封。

男孩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打开信封,眼泪从他们的脸颊上滚下来――外祖父把钱全都还给了他们。

外祖父说他一直打算把钱还给他们。这不是钱的问题,他说。

我想着那些男孩儿。现在他们都老了。已经过了50年。

他们一定找到了世界真美好的感觉。一切都很靠谱,一切都有意义。

我揣摩着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他们大约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个种着苹果树的花园。

(选自《视野》2013年第7期)

1.有人以为将本文的标题换成“一棵苹果树”才切合文章的内容,你是否赞成?为什么?

2.文中画线句“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挺严重的”表意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3.“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第7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一、词语分类,发挥词语教学的多功能作用

我们只要在教学细节上多动脑筋,既进行词语教学,又进行多重的思维训练,就能一举两得。我校青年教师王老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一册《自己去吧》一文时,在集中识字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带 风景 那 学会 去吧 好吗 您 深 自己。

(2)学生自由读词。

(3)指名读,教师正音。

两次试教后王老师做了修改:

(1)出示:第一组:去吧 好吗。

第二组:您 深 风景。

第三组:带 那 学会 很美。

(2)学生自由读词。

(3)指名读第一组词,引导学生找规律,用“你发现了什么”(“吧”、 “吗”读轻声,都是“口”部)来启发学生。教师指导读好轻声字词,并指导记字形;指名读第二组词,提示学生发现了什么(“您”和“深”是前鼻音,“景”是后鼻音)。教师指导读准前后鼻音……

王老师的第一次词语教学采用的是集中识字的传统教学方法,只是达到了会认读的结果;第二次采用抓住这些词语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的方法,不仅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而且让学生探索识记字词的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词语的特点。学生在掌握字音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了解词语的特点。

教学环节设计上的细微变化,就能让学生在分类、整理、归纳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习惯。这样的词语教学不仅完成了认识生字、新词的“专”,而且完成了词语归类练习的“多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概括梳理,发挥词语教学的多功能作用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浮光掠影的通识,阅读课前清扫障碍似的孤立的词语解析,不应是词语教学的归宿。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不应仅仅定位在为阅读服务上,而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一位教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找到了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连接点,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听写“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这几个词语,其余的学生在本子上听写,并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几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课文说: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在一个学生听写词语的边上板书:祖父),我也一天都在园子里(在另一位学生听写的词语的边上板书:我)。他们都在干什么呢?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指着板书)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 ,我 。读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祖父在干农活,我也在学干农活……)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干农活。

4.具体研读词语听写中的“下种”、“铲地”、“浇菜”几个自然段。

5.课文中除了“我”在园子里学干农活这方面体现“我”在玩、在闹外,还有什么地方实际上在写我玩?你找到了吗?请你来读一读,说一说。

6.读到这里,你能感受到“我”在这个园子里的生活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概括吗?

学生概括后上来写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在园子里跟祖父做的这些事,实际上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我们一起来读读同学们概括的词语……

从这位教师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有效地进行了课文预习的检查,而且以几个词语为切入口,对全文进行了梳理,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感知。

还有一位教师在《狮子和鹿》的教学中,运用词语教学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她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词语:倒影 匀称 珊瑚 欣赏 抱怨 逼近 犹豫 凶猛 撒腿就跑 挣脱 狮口逃生 差点儿。

2.自由读――齐读,教师正音:挣(zhèn)脱。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吗?

出示:一天,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十分( )自己美丽的角,而( )四条腿长得难看。鹿忽然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 ),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 ),而两只美丽的角( )让它送命。

提示:请用上黑板上出示的词语。

一个小小的提示,把词语与课文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词语教学既引导学生掌握词语,又利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归纳课文内容,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进行了反馈,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这样使词语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整个板块扎实有效。

三、深度挖掘,发挥词语教学的多功能作用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应根据词语及文章的特点,将词语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在词语学习中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理解。只有词语教学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才能让教学涌动生命的活力。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月光似水……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段时,安排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环节。首先,他让学生将这长长的一段话锁定为一个词“坎坷”。接着,他启发学生:“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历?阿炳在‘坎坷’面前有没有屈服?他有没有战胜这些‘坎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等词句。然后,教师又说:“是啊,你又把‘坎坷’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这些话使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在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在他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画面写成几句话……”

一位学生写道:“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枕头。”一位学生写道:“在大雪纷飞的时候,人们都在家里围着火炉,吃着丰盛的晚餐。只有阿炳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大街上挨饿受冻。”

在这情感的喷薄点上,教师最后总结:“孩子们,刚刚我们看到了漫长无边的‘坎坷’,看到了令人心酸的‘坎坷’,看到了饥寒交迫的‘坎坷’……就在阿炳的身上,写尽了他的全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坎坷!”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紧紧抓住“坎坷”一词,先把长长的句子读成一个词,再把一个词读成长长的一段话,然后又让学生围绕“坎坷”一词进行想象,最后又将想象浓缩到“坎坷”一词中。对“坎坷”一词在《二泉映月》这样一个特定的文本语境中进行了深度挖掘,教师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去触摸词语的温度,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这样深层次的词语教学,充分开发了词语的内涵与外延,挖掘了词语教学的多种功能,实现了多纬度辐射。

第8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评课稿 听了老师教学的《祖父的园子》一课,老师那幽默的语言,细致的讲解,耐心的指导,巧妙的点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觉,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生动。

一、抓住重点句段,讲解细致、透彻,让学生在重点句段中理解,体味情感。如“哪个词可以概括裁员的特点?”还有重复出现好多遍的“就”字,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蔬菜们的自由。

二、“我来写园子”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了例子“——了,就像——似的。——愿意——就——。”让学生仿照书上的句子来想象写。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入一层,而且降低了学生直接写的难度,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句子,通过当时的学生反馈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

三、本节课朗读很多,形式多样,最突出的是教师和学生配合着朗读,读出了蔬菜的自由,同时,教师起到了示范朗读的效果,使学生越读越有感情。还有后面的教师配乐朗读更升华了的情感。

四、教师最后对作者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加了解了其人,理解了其文,升华了其情。

第9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 学科价值 教学方法 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工具性型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的基本技能,而人文性着眼于对学生思想品行的熏陶。在学本式卓越课堂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功能?

首先是备课的变化。大家都清楚,平时备课都是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但备教材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掌握那些语文知识点,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应用这些语文知识。备学生已不再是关注学生可能会有哪些知识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语文知识,学生能在个人成长方面得到哪些发展,以及学生的参与度,情感体验和表现的平台等,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变化。学本式卓越课堂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让语文生活化。还应关注学生有哪些已有经验可以被利用和提高;有哪些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有哪些生活中的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下面就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做一些思考。

1通过情境教学,引领学生走进语文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也就是说,客观世界会影响人的情感变化,情感会触动语词的萌发。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不能以封闭的课堂来束缚儿童,使他们在枯竭的断流中学习语文,那就根本谈不上学好语文。在开放而真实的情境中,主人公就是学生,他们在其中观察、思考、交流、表达。一次次情境的观察与感受,在孩子记忆里留下了繁多的生动映象。这为孩子的想象与思维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记得在本学期执教四年级上二单元作文,主题是连续观察周围事物,写几则观察日记。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分小组种豆芽,让他们去经历种植豆芽酸甜苦辣的全过程。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孩子们思路活了,有话可写了。绝大多数孩子都能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去写出豆芽的变化。比如孩子们发现,刚长出来的叶子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不几天叶子就长大长高,变成嫩绿,像一位穿着绿纱的少女,大约过了一星期,孩子们发现,再次揭开那神秘的面纱,绿豆芽变成了一大片茂密的森林。除了眼睛看到的,孩子们还有心理引感体验,例如,有孩子这样写道:看着这眼前的这一大片绿,我仿佛自己就变成了一株小豆芽,穿着绿色的衣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正因为有了这些入情入境的情境创设,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以及情感的共鸣,学生才写出了这些如此美妙的文字。情境教育,把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教育与文化综合地在语文课程中体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功能。

2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多元互动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这种多元互动的语文课堂,已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在创设问题时,应遵循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这些原则。例如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全文,你走进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生2:我看到了狗尾草、谷子、韭菜还有野草。生3:我还看到了文中的“我”和祖父。师:他们在做什么?生:种菜、浇水、铲地。师:你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用几个词来说。生:我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动物、植物、人物和他们做的事。师:同学们注意,一切东西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事物。请你告诉大家,你走进园子看见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许多事物。师: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全文,刚才是用眼睛看的,这次用心去看,透过这些事物你又看到了什么?文字的背后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但我要告诉你们,绝不是一个词就能概括得了得,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东西很多。生1:祖父很勤劳。生2:祖父很疼爱文中的我。生3:祖父很亲切。生4:我读出了文中的“我”很调皮,天真可爱,和祖父在一起很天真和快乐!生5:我看到了园子生机勃勃。生6:我感觉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无拘无束的。师: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因此,读书要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要去看字面背后的意思。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创设,与学生的多元互动,使学生不再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学语文,更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学本式卓越n堂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价值的思考和实践中,学生不是因被迫而学,而是因需要因兴趣而学习,在课堂上,不断充实其内涵,实现能力的转化,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去自由地表达,去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