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非诚勿扰小品剧本精选(九篇)

非诚勿扰小品剧本

第1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新旧媒体的竞合,江苏卫视看得透彻,做得大胆,也心存谨慎。尤其是2010年以来,江苏广电和江苏卫视频繁接触新媒体,变“敌手”为“战略伙伴”,在台网联动方面做出过很多尝试,包括资本合作、版权合作、营销合作、微博互动以及资本合作等。仅与之合作过的网络新媒体就将近10家,包括激动网、土豆网、新浪、搜狐、腾讯、奇艺、百度、网易、PPTV及PPS等。

年初,江苏广电领投,华商盈通、复行信息等跟投,投资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一桩融资案备受广电行业瞩目――江苏广电入股激动网,成为首家直接以资本方式接入民营视频公司的省级广电机构。由此,江苏广电和江苏卫视的“台网联动”在《非诚勿扰》、自制剧等品牌内容火爆网络之外,有了更多讨论空间。

台网联动常态化

版权销售是目前台网联动最为主流的合作模式。

江苏卫视在自制剧及常态节目的版权销售上均有突破。自制剧方面,2011年江苏卫视自制剧《新海岩三部曲》和《断刺》分别由激动网和土豆网买断播映权与网络分销权。而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江苏卫视多档常态节目也在为江苏卫视抢占网络话语权。“以前,电视节目的市场潜能被低估了。电视节目在网络上仍有很大释放空间。以《非诚勿扰》为例,其一集网络点击量高达上千万。” 江苏卫视总编室品牌推广部主任刘原表示,江苏卫视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完全按照市场化操作。“版权销售合作全年盈利可达数千万。”

围绕版权合作,台网联动衍生出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如电视剧配套宣传,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江苏卫视更在常态节目网络版方面下足工夫,《非诚勿扰》在2011年连续三次创新推出网络版。

2011年3月31日,江苏卫视在新浪、腾讯上首次推出《非诚勿扰》“网络抢先看”,播出了16分钟4月2日播出的电视内容。据悉,抢先版2个小时的流量就已堪比常态播出版1天的流量。4月6日,在21:00-22:30一个半小时内,江苏卫视在新浪网、土豆网推出第二期《非诚勿扰》“网络抢先看”,这一次增加电视版中没有的女嘉宾的场外采访花絮,以及独家版葛晓磊的爱情故事。此外,4月14日,在激动网推出了《非诚勿扰》网络独家版,独家版的内容是电视版所没有的,比之抢先版在猎奇性上“更胜一筹”。这既避免了网络版干扰电视版的收视率,同时也多了一个资源输出平台。“这是一种电视节目的品牌营销方式,是对《非诚勿扰》的网络产品开发,也是江苏卫视加深台网联动的一种尝试。目前,我们的网络营销已经常态化。”

“有价值的传播”

品牌定位决定了细分市场,卫视与网络无一例外。江苏卫视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寻找与自身品牌定位相契合的合作伙伴,做细分化的台网联动。江苏卫视与新媒体的合作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价值、有诉求、有效果”的。江苏卫视与腾讯的合作主要基于QQ强大的客户端,与新浪的合作集中在微博与新闻上,与网易的合作,更加看重其庞大的email用户量。而百度的强项就是搜索够强大。

一年365天,“5.20”这天对主打情感牌的江苏卫视具有独特意义。2010年“520网络情人节”这天,百度的创意Logo推出了“非诚勿扰”主题,《非诚勿扰》也与百度联合推出“百度专场”。2011年的同一天,江苏卫视与腾讯网合作推出了“520微姻缘腾讯专场”,20天之内,通过微博报名人数已过8万人,共有10万多条微广播参与互动。“我们打算将‘520网络情人节’做出品牌,成为传统项目。”刘原称之为事件营销。

江苏卫视很会把握事件营销的机遇。2011年1月7日,江苏卫视联手百度,共同举办“百度・江苏卫视2010年网络沸点晚会”,对2010年中国网络现象、网络文化、网络达人等进行了盘点和颁奖。

江苏卫视还充分地认识到“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微博的传播力量”这个事实。于是,从2010年跨年演唱会开始,就主动联系新浪微博,开通《非诚勿扰》24位女嘉宾的互动微博,掀开了“我和江苏卫视一起跨年微博互动”。一个小时内的互动流量高达20万。江苏卫视的主持人、节目等均启动微博。《非诚勿扰》官方微薄的粉丝数从60万飙升到180万,孟非个人微博粉丝将近500万,乐嘉400万。“我们是省级卫视中第一个大力推进微博互动的卫视。”

台网互动的好处不少,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可以进行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广告主的互补、影响力的互补,甚至是资金的互补等等。然而江苏卫视对台网联动有着客观地思考“虽然台网互动是大势所趋,但仍处于摸索阶段。”刘原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如何让台网联动能够最有效果?如何使得电视在网络上的影响力更加有效地释放?如何公平地分享收益、评估效果?都是摆在业内同仁面前有待思考的问题。

做到“有价值的传播”就是江苏卫视台网联动的终极诉求,江苏卫视也正在为这一诉求上下求索。

江苏卫视台网联动

大事记

2010年12月

与新浪(微博)合作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包括跨年演唱会明星微博新闻会;《非诚勿扰》女嘉宾微博直播互动;“我与江苏卫视一起跨年”微博互动。

2011年1月

入股视频网站激动网。

2011年2月

与百度合作“2010年江苏卫视-百度沸点晚会”。以“给力2010”为主题,盘点2010年中国 “网事”。

2011年5月

与腾讯(微博)合作“520”《非诚勿扰》腾讯专场。当天腾讯QQ客户端登陆对话框为《非诚勿扰》LOGO,腾讯用户通过微博方式报名参加《非诚勿扰》选拔。

2011年6月-8月

与新浪、腾讯、土豆、激动网等合作《非诚勿扰》“抢先看”系列策划。《非诚勿扰》限时抢先看活动,共三期。

2011年8月

与江苏广电网合作推出《非诚勿扰》“完整版”,《非诚勿扰》完整版限时观看。

第2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作为衣柜行业的领头羊,索菲亚衣柜,在2010年初就签订了舒淇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展开了宣传了推广。在舒淇担纲主演的《非诚勿扰2》期间,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力造势的机会面前索菲亚衣柜做了什么呢?

索菲亚衣柜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为进一步提高索菲亚衣柜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索菲亚重金投入,在该影片投放了贴片广告,期望趁着《非诚勿扰2》在全国各大院线隆重上映的时机让更多的人认识定制衣柜,认可索菲亚;二是从2010年11月22日开始,索菲亚在广州率先,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陆续开展“索菲亚贵宾尊场,邀您共赏”活动,一方面是随机抽取部分老用户,免费赠送《非诚勿扰2》电影票,观看影片在广州的首映;另一方面,预留了部分电影票给新用户,在促销期内下定单的顾客也可免费获得电影票,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如果说《非诚勿扰2》的票房是一飞冲天的话,索菲亚衣柜的借力推广只能勉强叫做贴地飞了一会儿,是远远不够的,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让笔者,贵仁相助的营销活化石来策划的话,一定要在线上、线下掀起造势的狂澜,让索菲亚衣柜的品牌代言人舒淇借力《非2》红遍终端,让索菲亚衣柜的终端销售全面飘红。

首先,可惜的是索菲亚衣柜丧失了一个绝佳的电影植入广告的机会。在《非2》里,延续《非1》,冯导痴心不改,继续大量植入了品牌广告,如奔驰、剑南春、中国人寿、海南艾美酒店等一大批广告。不过这次植入的巧妙些,基本结合剧情,都软着陆了,不至于像《非1》一样找骂。剧情中,在女主角笑笑(舒淇饰演)和秦奋(葛优饰演)在海南三亚的山中小别墅试婚期间,笑笑执意要参加观看一场选美比赛,而秦奋不想陪他去。有一个场景是笑笑在衣柜前挑衣服的镜头,如果索菲亚衣柜在此时能植入,既不唐突,也吻合剧情,一箭双雕。

在全国借力推广上,索菲亚衣柜的影院贴片和送电影票显得太初级和不给力了。在全国促销活动主题设计上,既然《非2》是一个爱情浪漫贺岁大片,那索菲亚衣柜就应该把这份浪漫挖深挖透,比如设立:贺索菲亚衣柜形象代言人舒淇主演《非诚勿扰2》上映——“非常浪漫,非你莫属”的全国大型促销活动。

最给力的做法之一就是索菲亚衣柜在《非2》上映前,顺势推出一款命名“非常烂漫”系列的衣柜,借力舒淇的形象,“这是舒淇的最爱,你呢?”,让终端销售火爆。

在促销活动内容设计上,可利用的有至少有三个元素。一是笑笑和秦奋度假的风光异常优美的三亚,索菲亚衣柜可举行全国抽奖促销,对中奖者实施三亚风光旅游——“想做舒淇的邻居吗——买索菲亚衣柜三亚旖旎风光之旅”。第二个可利用的元素就是片中秦奋给笑笑的订婚戒指,在片中多次出现,成为贯穿剧情始末的一个重要元素——“想做舒淇一样的新娘吗——买索菲亚衣柜得浪漫真爱钻戒”。第三个可以利用的元素是片中大量植入了奔驰的座驾,从SUV到小巧可人的SMART,索菲亚衣柜完全可以举办一个线上线下互动的“秒杀舒淇座驾——奔驰SUV”(比如10年使用权)的活动,准保赚足眼球和火爆终端。

第3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关键词] 《非诚勿扰》; 电影植入广告; 问题; 对策。

《非诚勿扰》是国内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爱情题材系列电影,因其幽默的风格和独特的剧情设计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 《非诚勿扰》第二部更是在上映第三天的时候即票房过亿,而该影片中的电影植入广告收入也达到了几千万。《非诚勿扰》系列电影是国内电影植入广告商业运作的成功案例,对中国今后商业广告产业的发展无疑也具有示范作用。

一、电影植入广告概述。

( 一) 电影植入广告的界定。

在信息时代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海量的信息使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而这也正是目前商业广告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发掘新的商业广告渠道,如何寻找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的商业广告载体,成为所有广告从业人员所面临的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影植入广告便应运而生。电影植入广告是指将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标识性符号有选择地融入电影的剧情之中,通过电影台词、道具、场景等多种元素将产品或者服务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商业信息的内容,进而达到商业广告宣传的目的。以电影《非诚勿扰》为例,随着剧情的展开和推进,海南航空公司、清华同方电脑、奔驰汽车、招商银行信用卡、威士忌酒以及摩托罗拉手机等相继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加深了电影植入广告中产品或者服务的印象,起到了良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电影植入广告具有传统商业广告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积极地融入电影艺术之中,并成为电影剧情的一部分,以相对隐匿的方式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商业宣传,摆脱了传统商业广告直白、单调、机械的营销模式。当观众已经厌倦了大量的商业广告侵占自己时间和精力之时,这种全新的商业广告传播理念和营销方式给广大影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电影观众在非抵触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这种传播效果往往是传统商业广告所达不到的。因此,电影植入广告能够在观众欣赏影视作品和商业广告宣传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既不会影响电影作品的艺术性和整体性,也可以较好地完成宣传产品或服务的推广任务。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影商业运营模式的不断成熟,电影植入广告越来越受到了各类企业的青睐,并逐渐演化成为现代商业广告的主流形式之一,对商业广告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 二) 电影植入广告的表现形式。

第一,电影道具广告植入。电影道具的广告植入是指将某种特定的产品刻意作为剧情发展中的相关道具,并通过镜头特写、反复播放等方式使观众对该产品或者品牌留下深刻印象。在电影 《非诚勿扰》中,以电影道具的形式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的产品有很多,例如,清华同方电脑、摩托罗拉手机和奔驰汽车等。在电影的开始阶段,男主人公秦奋在婚恋网站上征婚广告,刻意地突出了清华同方牌笔记本电脑的标志,此时笔记本所起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影道具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宣传清华同方品牌的作用,这就是电影道具植入广告的典型表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秦奋和邬桑在车里进行对话,镜头却对准了带有斯巴鲁标志的车载卫星定位器,通过镜头的定位和特写,斯巴鲁这一品牌在不知不觉中被广大电影观众所熟悉和认知。

电影道具广告植入是一种最为原始和广泛的电影植入广告形式,它能够在电影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以较为直接的方式把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展现在观众眼前,表达的效果也是自然和流畅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商业广告宣传作用。再例如,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奔驰汽车的镜头,当秦奋开车接梁笑笑回家的时候,以镜头特写的方式展示了奔驰汽车的标志。梁笑笑和芒果一起开车去吃饭,当汽车停在饭店门口的时候,镜头又给了奔驰标志一个长达五秒钟的特写。

在召开拍卖会之前,参加会议的嘉宾相继入场,而他们所驾驶的也都是奔驰汽车。可见,奔驰汽车作为一个电影道具,不仅起到了品牌推广的作用,还充分展示了奔驰汽车较为高端的消费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奔驰汽车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全方位的宣传效果是传统的商业广告所难以企及的。

第二,电影场景广告植入。电影场景广告植入相对于电影道具广告植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所宣传的往往是某种特定的服务,通过营造剧情所需要的场景的方式来展示某种相关的品牌或服务。例如,在电影 《非诚勿扰》中,有一个典型的场景就是海南航空公司的客机机舱,当秦奋等人进入机舱的时候,梁笑笑以及其他身着海南航空公司空姐服装的空乘人员热情地对乘客进行问候,并在飞行过程中为乘客提供各种周到的服务。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示,观众不知不觉地就会对海南航空公司产生一份好感,而这种好感会极大地影响今后选择航班时的消费行为。海南航空公司通过贺岁电影这一载体,成功地实施了自己的品牌推广战略,提升了公司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从此,海南航空公司专业、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非诚勿扰》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情,那么剧情中自然少不了唯美的影视背景,导演将这一背景定位在了杭州的西溪湿地,西溪湿地较好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当秦奋坐着小船游览西溪湿地的时候,导游小姐热情地为他介绍西溪湿地的人文地理情况,相继提到了杭州的有关路名、景点方位、文化习俗等,使观众不经意间了解和熟悉了杭州的风土人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影视情节就是杭州的一部城市宣传片。

第三,电影对白广告植入。电影对白广告植入是指在演员们的对话中加入有关产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以言语的形式向观众传达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品质等。

在电影 《非诚勿扰》的对白中有不少广告的植入,这些对白广告植入往往以诙谐幽默的台词为载体,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将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信息传达给了广大观众。

例如,秦奋和梁笑笑去某处住宿,第二天早上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之后,一个送快递的工作人员说: “您好,这是您先生在淘宝网上订购的轮椅。”显然,这是导演刻意安排进去的电影对白广告,而淘宝网作为全国最大的网络购物网站此时出现在剧情中确实也符合故事的发展需要,可谓是商业广告和影视艺术的双赢。还有,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当秦奋与梁笑笑讨论结婚后的权利时,梁笑笑幽默地说“打麻将是可以的,但是牌友我得审查一下,看电视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许看 《非诚勿扰》”。众所周知,《非诚勿扰》

是江苏卫视举办的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相亲类节目,此时,将该电视节目加入到对白中,既增加了台词的幽默感,同时又给电视节目 《非诚勿扰》做了商业广告。通过电影对白的形式加入商业广告属于层次比较高的营销模式,既没有影响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又达到了很好的产品推广效果,因此,电影对白广告植入可能是今后电影植入广告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现阶段电影植入广告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电影中被植入的广告过多。目前,电影制作往往追求大投资、大制作,为了减轻资金压力,很多导演和制片人倾向于选择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额外的收入。

但是,在电影中植入广告一定要有限度,否则,过度地追求广告费用会严重影响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据不完全统计,在电影 《非诚勿扰》中总共出现了二十多个广告,其广告收入达到了几千万。尽管电影植入广告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收入,但是过多的广告会造成剧情的不连贯,降低了电影作品的品位和价值。电影植入广告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隐性,应当通过间接的方式把产品的功能和品质展现出来,这也是电影植入广告同传统商业广告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电影中 《非诚勿扰》有些广告的植入做的恰到好处,但也有一些广告的植入显得不尽合理。例如,在秦奋在网络上征婚广告的时候,镜头刻意定位在清华同方电脑的商标上,而且进行了滞留和放大处理,这一点就略显呆板和机械,让观众很容易就能够觉察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广告行为。

二是电影植入广告与剧情不相符。好的电影植入广告应该与电影的剧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甚至能够更好地为电影的主题服务,给人一种广告和电影浑然一体的感觉。

目前,很多电影中所植入的广告单纯地追求商业利益,对广告的植入技巧重视不足,从而使得广告的植入不能迎合剧情的发展,有时甚至会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相矛盾。

在电影 《非诚勿扰》中,秦奋、梁笑笑等人去饭店吃饭,此时却突然插入了某人寿保险的广告,有些让观众感到意外。因为剧情的发展与人寿保险并不存在太多的关联,所以生硬地加入这一广告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严重影响了影片的观赏性。

三是电影植入广告的艺术处理不足。电影植入广告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电影植入广告不但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产品或者服务的优良品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美感。现阶段,大量的电影植入广告开始出现,但是不少导演往往对电影植入广告的艺术处理还不够重视,这就极易导致被植入的广告表现形式过于明显,并且无法很好地同电影剧情相融合。在很多情况下,商业广告只是被生硬地添加到了影片之中,缺乏必要的艺术处理,让观众非常不适应,难以对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产生好感,使得广告的推广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而这与商业广告的最终价值追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发展电影植入广告的若干对策。

首先,要合理把握电影植入广告的数量。应该正确认识植入广告与电影之间的关系,严格把握电影植入广告的数量和质量,植入广告是为电影服务的,而不是电影为植入广告服务,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才能够真正发挥电影植入广告的商业价值。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不能单纯地追求广告费收入,而是将重点放在植入广告的植入技巧方面,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广告美化,并使之更好地与电影剧情融为一体。电影植入广告必须尽量符合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不能不加选择地进行广告植入,应该巧妙地选择广告的植入点,既要藏,又要露,藏要藏得恰到好处,露要露得合理充分。例如,在电影 《非诚勿扰》中有关海南航空公司的广告宣传就做得合情合理,较好地将海南航空的服务理念体现了出来。电影植入广告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影片的质量,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影片和广告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推广特定商品和服务的最终目标。

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广告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广告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电影植入广告起步较晚,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约束和管制,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商业广告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例如,一些电影制片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烟草广告和违禁药品广告植入到电影作品之中,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充分了解目前我国电影植入广告的发展状况,并认真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商业广告法律法规,有效地规范和引导商业广告营销行为。

对电影中出现的非法广告、虚假广告等进行严厉打击,为中国电影植入广告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军林。 植入式影视广告的法律思考[J]。 中国广告,2008(04) .

第4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非诚勿扰》回归了冯氏幽默,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笑声。作为一部贺岁片,为了遵循消费文化时代中的消费逻辑。为了取得更惊人的票房成绩,影片更加注重瞬间、自恋人格和享乐主义,内蕴游戏精神与狂欢色彩。电影叙述了一个“有钱、有闲、有趣的男人秦奋(葛优饰)”,在取得一笔意外的财富后,开始了自己的“征婚之旅”。征婚的过程实在是一场逆旅,冯远征饰演的角色的同性恋尝试论、胡可饰演的角色的抄底玩玩跌破发行价的男人、胡静饰演的角色的孝子论只为卖墓地、车晓饰演的角色的一年一次性生活频率、徐若u饰演的角色的为肚中孩子找个名义老爹。这一连串的荒唐事,每一个都超出观众的心理预期,其本身就是喜剧的绝好材料。而其中的许多经典台词,众多女明星的欣然加盟,更是令人嬉笑振奋,赏心悦目。但在笑声过后,我们发现,这部创造喜剧神话的电影,也给人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一、商业广告运作对电影喜剧价值的伤害

在促进中国内地电影的产业化过程中,消费意识与票房意识,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整个电影界。电影的拍摄发行,能够达到片方、影院、赞助,观众的四方共赢,成为电影界人士的最大梦想。而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电影,特别是贺岁片电影,代表着一种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创意娱乐方式”。它可以让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高速而有效的传播平台,也正因此,商业广告开始大举进入电影,赞助者一方的利益博弈开始在电影中全面展开。从《一声叹息》中的“打电话用吉通卡”,到《手机》中的摩托罗拉来电铃音,冯小刚的电影可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赞助商的需求。而在《非诚勿扰》中,导演冯小刚承认,广告赞助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

也正因此,这部电影中的广告数量之多,仍令观众咋舌惊讶:秦奋上网,镜头从头顶俯拍,“清华同方”出现并定格。梁笑笑(舒淇饰)拉上秦奋喝酒,精美的剑南春酒瓶从各个角度被拍摄,陪伴了观众近10分钟。为了将公墓广告加入进来,相亲对象里还出现了公墓推销员这一角色。因为浙影这次也投了钱,所以影片不仅专门到杭州取景拍摄,还有一段很详细的导游讲解。甚至为了照顾赞助商,影片脱离情节发展,让秦奋跑到“西溪湿地”地产开发商所开发的别墅里。一句“西溪,且留下”,让我们看到了那套临湖别墅。而为了宣传日本名车斯巴鲁,在影片后一个小时中,这部日本车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就算停下时,两位主角也会在斯巴鲁的标志旁边对话,汽车内的定位雷达不停闪烁着斯巴鲁的标志。而以上所列举的商业广告,仅仅只是笔者所观察到的部分。据统计,《非诚勿扰》中的广告,还有为某航空公司、某信用卡、某餐厅等做的广告。数量之多,以至于让导演冯小刚在公映时不得不对观众连连道歉。

商业广告在电影中的出现,是电影界人士消费意识的觉醒,有利于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但如果过于频繁,则会削弱电影的艺术价值,甚至干扰观众欣赏电影的乐趣。《非诚勿扰》中的电影广告,在一定意义上傲到了与情节上的吻合,但人为的斧凿痕迹还是非常明显,对电影的喜剧价值产生了影响,并给以后国产贺岁片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二、苦涩虚拟爱情与喜剧幽默小品的分裂

导演冯小刚在电影公映之时,说了一句非常雷人的话:“想不笑,打麻药。”而电影也用事实说明了这句话:影片中一连串的搞笑台词,尤其是对2008年世相百态的调侃,本身就与老百姓的情感和生活息息相关,想不笑都难。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由舒淇扮演的“梁笑笑”,面对一段孽缘的无助与挣扎,直至以死殉情求得挣脱,特别是舒洪在电影里那迷茫忧伤的眼神,让观众感到了心酸与无奈。葛优所扮演的秦奋,四十多岁了还四处征婚,过程虽好笑却也充满了苦涩。而当秦奋的好友邬桑走过一个个岔口,独自哼唱着《星》的主旋律,慢慢地哽咽乃至泪流满面时,观众的心弦也被莫名其妙地拨动,一股忧伤涌上心头。甚至有评论说,《非诚勿扰》友情提醒中年五大危机:婚姻危机、友情危机、经济危机、信念危机、性危机。

但作为贺岁片,冯小刚又不愿把《非诚勿扰》拍为沉重的文艺爱情片,他想的还是幽默与调侃。于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两者的分裂:一方面是秦奋在苦涩的征婚,而征婚的过程却是笑料百出,经典台词更是冯氏幽默的典型,而在后半部里,为了打破沉闷的局面,影片刻意穿插了“找上门参加大佬葬礼”、“找神父无休止忏悔。等搞笑段落。单看这其中的每一个单元,都能令人笑倒,但放进整部影片中,却显得游离、刻意。如果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冯小刚硬是给《非诚勿扰》夹进了很多小品,而串联这些小品,统筹整个电影情节发展的,却是秦奋与粱笑笑两个人的苦涩之旅。

在这种分裂的电影叙述中,其实也显示了冯小刚对电影节奏把握的不足。在《非诚勿扰》获得巨大票房价值的同时,观众对其质疑声不断。我们在追问,笑过之后,得到了什么,难道就仅仅为了笑么?就是为了看一个虚拟的、四十多岁的秦奋四处征婚,在真诚外衣下的众多笑话吗?是为了看一个执著的,却是第三者粱笑笑的挣扎历程吗?

三、游戏与价值错位对电影喜剧的全面颠覆

冯小刚在贺岁片《没完没了》的访谈录里,正式提出了“游戏化”的命题。实践证明,他的贺岁片,考虑得更多的是电影是否“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制约,解构的动机和颠覆的很难被彻底满足,毋庸讳言,冯小刚是当前电影界最有游戏姿态与消费意识的先锋导演。他的实践,有助于克服主旋律电影的话语霸权以及精英电影意识的弥漫,有利于展现电影娱乐狂欢的另一面。同时,冯小刚还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小人物”,讲的故事也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妄图指点江山的野心,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平静地生活着,无论苦恼还是悲伤。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电影消费逻辑里,冯小刚贺岁片的幽默调侃,追求的仍是瞬间的,而不是回味悠长的喜剧品质。更不是大起大落的哄堂大笑。这种内敛节制、贴近百姓、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确实是导演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喜剧的杰出贡献。

第5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欢迎收看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每个周末晚上,土生土长的李智一家都会准点收看江苏卫视的王牌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看着荧幕上那个调侃男嘉宾、指挥女嘉宾的主持人孟非,李智说很怀念他在电视里说新闻的样子。《非诚勿扰》开播之前,孟非几乎每晚都在江苏城市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出现,南京人习惯看着他的主持吃晚饭,他标志性的“歪嘴”和“光头”形象一度是南京的城市标志。而现在,南京人的光头孟非变成了全国观众的“孟爷爷”。感受到江苏卫视江湖地位变化的,不只是它的员工们,还有就着《南京零距离》吃了多年晚饭的南京人。

2012年,江苏卫视上半年的晚间时段平均收视排名省级卫视第一。数年来全国省级卫视的龙头老大湖南卫视,则第一次遇到了严重的危机:湖南卫视收视率前5个月有下跌趋势,最惨淡时跌至18位。

各家卫视大战多年,湖南卫视终于也尝到了跌倒的滋味。这是短暂的挫折,还是格局重新开始的标志?

先行一步和厚积薄发

“在长沙那个地方,一个人就算一个月挣一两千块钱都会大大方方地泡酒吧开洋酒。他们就是那么爱玩的性格。”这是文平提到湖南卫视时,想说的第一句话。电视编导文平2004年进入湖南卫视,那是2005年超女奇迹的前一年,此后他正好见证了湖南卫视真正崛起和卫视混战的开始。虽然后来离开了湖南卫视去了其他电视台工作,但文平几乎每年都要和湖南卫视打交道。

文平初到长沙,印象最深的就是长沙人“爱玩”,在这样一个内陆省份,湖南卫视能凭借各类娱乐综艺节目一早就在电视业闻名,他觉得这是骨子里的某种气质。在这种气质之外,文平也对湖南卫视的先进体制印象深刻:“湖南卫视是全国最早整合成广电集团的,体制理得很顺。”这样的背景之下,湖南卫视眼界开阔,很早就有意识地借鉴国外的电视节目模式,当时还刚刚接触电视行业的文平就能感觉到湖南卫视那时的很多节目都能在国外找到原型。就在湖南卫视早早进入状态的同时,其他的省级电视台并无上星卫视可以做给全国观众看的意识,文平说原因很简单:“本地的企业都排着队等着上广告,省级卫视的人很早待遇就高过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尤其是江浙、沿海这些经济发达省份,日子好过得不得了,不愁收入,还想什么?”

2005年超女热潮之后,真正的卫视混战拉开序幕,各个省级卫视都缓过劲来,开始倾全台之力打造卫视,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省份。一方面全台打造一个全国值钱的平台,广告回报会远远超过地面频道的牺牲;另一方面发达省份主管部门也会把这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湖南卫视纵有种种风光,身在核心团队的文平最终没有留下,而是选择了另一个南方城市的电视台。他早就琢磨过,“湖南卫视只是先走了一步”,卫视混战开始,其他省级卫视赶超或者缩小差距是迟早的事:“主要的几个卫视都体制改革成广电集团了,湖南卫视的体制优势就很有限了。卫视都开始放眼全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电视台,湖南卫视在眼界上的优势很快就消失。本来是你愿意去看我不看,现在各大卫视一起竞争,大家看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你有什么渠道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不可能,再加上本地经济又不如沿海发达省份,甚至江浙沪比你们看得更早、看得更多。”

刘宇哲2007年进入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工作。也就是在2007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开始重组,重新整合了频道。刚入台的时候,刘宇哲发现这家卫视已经以做全国最好的卫视、冲第一为目标:“当时全台上下是比较新的气象,一定要做全国最好的省级卫视,都是这样的情绪。”2006年江苏卫视尝试做自己的选秀节目《绝对唱响》,2007年已经是全国选秀节目里收视率第二。到了2008年,江苏卫视冲到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二的成绩,刘宇哲和同事们知道,这样的成绩并不稳定:“我们也知道,2008年即使做了第二,和第一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有一个争第一的目标在那儿就会鞭策整个频道。江苏卫视现在的成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009年主持人李响从湖南卫视辞职后加盟江苏卫视,此后彭宇、李好也先后从湖南跳槽到江苏。李响回忆,自己原来对江苏卫视的印象就是情感节目,哭来哭去的,辞职后在家偶然看到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感觉完全不同:“大家都是做电视的,那场跨年的灯光、舞美、节目安排……各个细节,你一看就知道很认真很专业。”此后各种接触中,李响选了江苏卫视:“进入江苏卫视之后也能感觉到那种氛围,大家都很有拼劲。”在江苏卫视待了几年,李响觉得现在的成绩是某种“厚积薄发”。

“限娱”后交锋电视剧

2011年10月下旬 ,俗称“限娱令”的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正式下发,要求2012年1月1日起,各卫视频道在19:30- 22:00的黄金时间,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各台须设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选秀节目数量将严格受限。当时就有人预言此举可能导致卫视格局洗牌,但仅仅是行政命令导致今天的结果吗?

2006年,湖南卫视开始“冒天下之大不韪”,在19:30-22:00俗称“黄金档”的时间段取消了电视剧,而是每天播出一档综艺节目,电视剧被放到了22:00之后的“金鹰独播剧场”。因为引进剧不能进入黄金档,湖南卫视干脆用引进剧把22:00-24:00做成了“后黄金档”。此后“金鹰独播剧场”还安排了数部湖南卫视自制剧,几乎是推一部火一部,尽管有“雷人”、“山寨经典剧情节”、植入广告过多等质疑,可是观众买账。

江苏卫视在“黄金档”上的选择则很传统—电视剧,但并不表示江苏卫视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建树。2007年,江苏卫视开始打造精品电视剧播出平台,培养“大剧独播”计划。这个培养几乎是实打实的大成本投入,没有别的方法,就是花重金,买好剧。其间江苏卫视也尝试过做自制剧,但是风格和湖南卫视迥然不同: “新海岩三部曲”(《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和谍战剧《断刺》。总的来说,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的电视剧,不论是购买剧还是自制剧,风格和收视群体分割明显,后者的年轻化许多,年轻人喜欢的话题和题材尽管能占据不少网络热议话题,但未必意味着高收视。去年下半年,江苏卫视的自制剧《断刺》和占尽话题的《步步惊心》几乎同步播出,但是《断刺》的收视是低开高走,越播越好,直到后来一度反超《步步惊心》。刘宇哲介绍,现在即便是四家卫视同步播出的电视剧,江苏卫视的收视成绩都是最好的。而负责电视剧宣传的姚佳子则说,江苏卫视重视购剧,从剧本阶段就开始介入关注新剧,会有人专门看剧本,看样片。

“限娱令”一度被坊间称为“限湘令”,因为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最多最密。事实上,对于自制节目多的几个强势卫视如江苏、浙江、东方,都意味着要在自家节目中做出调整和取舍。

无论如何,需要做出最大幅调整的还是湖南卫视,19:30以后的时间段被改成了“金芒果剧场”,湖南卫视平时的晚间节目编排就变成了两档电视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新乌龙山剿匪记》1月19日晚才刚刚播出了一天共两集,就被撤换,撤换原因众说纷纭,首播收视率不足0.7是其中一种;《太平公主秘史》因收视不理想,45集的长片被压缩到了28集;于正工作室的《赏金猎人》最高也只能徘徊在0.4之间。《新乌龙山剿匪记》的女主角选了因《回家的诱惑》而在中国走红的秋瓷炫,男主角是选秀明星蒲巴甲,这种搭配被观众认为“不靠谱”,剧情修改加入感情线,也有“雷人”的争议;《太平公主秘史》则被批“从头雷到尾”—从湖南卫视以往播电视剧的经验来看,“雷人”不会吓跑观众,但是这一次,“雷人”的结果是观众不看了。到了《赏金猎人》播出的时候,即便有话题性十足的于正出马,网络上还是几乎看不到议论。

文平认为这其中有湖南卫视对“自家孩子”自信过多的原因:“你看跨年晚会,其他电视台都请大腕,湖南卫视则是几个大腕带着,主要都是天娱的人,一方面是自己的艺人节省成本,一方面也是想再扩大自己艺人的影响力。做自制剧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是自己的,又省钱又利用湖南卫视这个平台播。”这种做法一是“经济”,二是对自家艺人和剧集的高度自信。文平看出了其中隐患:“我个人觉得湖南卫视中间有一段时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制剧收视不错,他们觉得能挣钱,风格就越做越窄,都是‘山寨偶像剧’,观众看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未必能永远认可这样的路线。”这种自信也导致湖南卫视并不重视购剧,湖南卫视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购剧部门买到好剧没有奖励,购剧播出成绩差亦没有惩罚。

湖南卫视的电视剧几乎都针对年轻群体,文平认为这是另一个缺陷:“年轻观众,尤其是看电视时间受限制的学生,都流向网络了,天娱的艺人所针对的观众年龄层是比较狭隘的。即便是过去很红的《丑女无敌》、《一起来看流星雨》,对中老年观众依然没有任何号召力。现实就是,中老年观众口味决定了大方向。”

上半年的卫视电视剧排名可以证实文平的判断:最火的是《甄传》(卫视平均收视1.7);其次是本山传媒出品的农村苦情戏《樱桃》(卫视平均收视1.6);《心术》尽管被指令人失望,仍然有1.4的收视成绩;一系列家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人的幸福生活》等都能排进前十。除了《甄传》通吃女性观众外,几乎都不是年轻人的菜。

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琛良承认上半年有几部戏播出不成功,但他不认为这就说明湖南卫视出了大问题,他强调另一个数字:“湖南卫视今年1-6月份总体收视率依然保持全国省级卫视第一。不能因为有不成功的剧集播出就认为前几个月的电视剧播出是不成功,上半年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市场表现优秀的占绝大多数,市场千变万化,阶段性的市场表现波动无法避免,频道会根据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及时调整。上半年电视剧播出时间量占湖南卫视总体时间比重比较大,电视剧的收视波动对整体收视的变化影响会相对较大,但电视剧无法重点表现一个媒体频道的影响力,收视率也不是衡量频道影响力的唯一指标。”

相比湖南卫视在晚间节目上的力不从心,江苏卫视则表现良好,“限娱令”之后,江苏卫视把晚间的“情感剧场”延长到22:00,多年培养之下,这个时间段保持了良好收视。在22:00之后江苏卫视安排了自制节目,其中《非常了得》、《一站到底》都有一定关注度,《一站到底》还是“限娱令”后各个卫视收视唯一破1的新节目。

刘宇哲在谈及江苏卫视最近的成功时提到了对“限娱令”的应对:“限娱令对全国卫视的影响都是很重大的,我们在政策面前的选择会比较好,用黄金档电视剧搭配十点档节目,才会有比较好的收视。”

不得不说的相亲节目

时代周报记者试图从江苏卫视过去几年的节目策略回顾跟刘宇哲讨论江苏卫视崛起的原因,但他觉得没有必要:“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形势一直在变,节目也一直在调整,比方说《人间》以前对收视率有很大贡献,但是现在这种节目形态太老已经被取消了。”他想了一下又非常肯定地说:“《非诚勿扰》是一个节点。”

这当然也是观众的感觉,从《非诚勿扰》开始,江苏卫视有了真正被全国观众认可的一张名片:提到江苏卫视,人们条件反射地想到《非诚勿扰》;女嘉宾的名气甚至超过明星;“唐静拒绝七年痴恋男”这样的消息隔天就成为轰动新闻。江苏卫视甚至在周六日晚连播两次《非诚勿扰》,一模一样的节目晚上9点播完了10点再来一轮,收视成绩依然傲人。

2009年12月24日,湖南卫视开播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主持人是何炅。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推出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主持人是江苏人熟悉的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主持孟非。前后脚推出同类型节目,《非诚勿扰》却迅速崛起,马诺、马伊咪、武潇等女嘉宾个个都是热门话题,乍看起来这样的局面让人奇怪。

情感节目是江苏卫视的传统强项。前文提到李响说“都是情感节目、哭来哭去的”,这样的印象来自江苏卫视曾经的王牌情感节目《人间》。年轻观众并不熟悉的《人间》,2007年一推出就是收视冠军,有人甚至认为是江苏卫视收视崛起的开始,两位主持人赵丹军、周舟先后获得金话筒奖,江苏卫视打下了做情感的经验。孟非和何炅的差异也造成了节目效果的不同:前者早早结婚生子,处理了多年民生新闻;后者一直单身、主持娱乐节目见长。风格各有千秋,但在婚恋问题上前者显然更适合。此外乐嘉和黄菡深受欢迎的点评也功不可没。

江苏卫视憋着的那股劲儿,终于在《非常勿扰》上迎来了大爆发,这一点对节目组来说也是意料之外。刘宇哲说:“一开始选择相亲节目,你也不知道结果是这个样子,包括我们自己也不能在播之前就能预料到它这么火。但江苏卫视确实比较适合做相亲节目,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吧。”

刘宇哲认为 “代入感”和“共鸣”是最大的成功原因:“《非诚勿扰》的成功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的是,节目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他们代表着某种群体,或职业,或学历,或地域。必然是节目提供适龄的单身男女邂逅的平台,反映出的婚恋话题都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观众看节目的时候都能找到共鸣,也就是常说的代入感。”

和很多综艺节目相比,《非诚勿扰》的确和现实有更多的关联性,不论男女老少都试图分析节目中的个案来讨论“价值取向”,话题说大了是看社会,小了就是自己或身边人应该怎么找对象。正因如此,《非诚勿扰》自信可以有长久的生命力:“婚恋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对于婚恋的关注也不会减弱,既然如此,那么《非诚勿扰》就应该能够走得远。《非诚勿扰》现在是第三个年头了,每年大家都会这么问,而《非诚勿扰》持续的热度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还强调节目组持续的自我鞭策:“从开播至今,灯光舞美等视觉元素不断完善,音乐音效更加丰富,节目内容上举办了教师节、外来务工专场、海外专场、媒体专场等,这些创新也是增加观众新鲜度的方法。事实证明,这些尝试,让《非诚勿扰》更被喜爱和接受。”

文平这几年去长沙,已经明显感觉到《非诚勿扰》对湖南卫视的压力:“《非诚勿扰》火了之后,常年拿全国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快乐大本营》被打了下来,很少翻盘。”

定位不同的连锁反应

湖南卫视的定位是“快乐中国”;江苏卫视之前是“情感天下”,后来改成了“幸福中国”。两家卫视面对的观众群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面向什么群体非常明确。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琛良说,湖南卫视的观众“主要以青少年观众和女性观众为主,18-34岁观众群比较集中。”而江苏卫视的刘宇哲在谈到受众面的时候则说:“全国所有的电视观众,主力都是30到50岁,各个不同平台,观众群稍微有点不一样,但就是一点点小的差异。”他指出,青少年和学生在收视中占很小的比重:“学生平时都上课,没什么时间看电视,在收视调查里只是很小的一个群体。” 他认为“幸福中国”的定位也在为目标观众群服务:“主打的节目全都是服务类,《非诚勿扰》是婚恋类的,其他有很多民生服务类的。”

定位的差别也被认为是江苏卫视收视率攀升的一个原因。学生没时间看电视,年轻观众则被网络分流了大部分,他们如果喜欢《天天向上》,周五晚上一样会出去玩,周末挑个时间在网上看。文平一直认为电视是“做给家庭妇女、中老年观众看的”。

限娱令之前,业界和媒体也怀疑过湖南卫视的受众群。观众太年轻,广告也会偏向低端、年轻化的产品,影响广告价格。这几年关于湖南卫视“高端化探索”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百科全说》推出时的想法是讲各行各业的知识,最后几乎变成了养生节目,凌晨的《零点锋云》试图做观点类的高端访谈,也已在6月底停播。刘琛良认为“湖南卫视向高端、严肃转型”的说法不准确,“快乐中国”的定位一直没有变:“湖南卫视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鼓励内容创新。‘快乐中国’的品牌定位并没有也不会改变,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它的涵义。”他提到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数量:“2012年以来,湖南卫视增加了《新闻当事人》、《新闻公开课》等新闻资讯类节目,加上《播报多看点》、《湖南新闻联播》、《娱乐无极限》等老牌新闻节目,湖南卫视在所有卫视中新闻节目量是目前最大的,7月1日还会推出《新闻大求真》。”

第6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关键词】《非诚勿扰》 媒介帮闲 娱乐 体验

“媒介帮闲”是相对“媒介帮忙”而言的,“帮忙”强调的是媒介的信息传递功能,它能帮助受众解决问题。“帮闲”则关注的是媒介的娱乐消遣功能,它能帮助受众增加快乐。①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之所以能持续热播,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用媒介帮闲学的视角来解读《非诚勿扰》,可能更贴合电视台创办节目的初衷,对别的电视台也更具借鉴意义。

以帮忙的名义帮闲

众所周知,《非诚勿扰》设置这个节目的目的是帮助大家寻找幸福,为适婚男女提供相亲服务。因此,片面地说《非诚勿扰》是一档娱乐节目有失公允,因为抱着真诚相亲的目的来参加这个节目的男女嘉宾大有人在,说它纯粹是一档娱乐节目是对这类人情感的一种伤害,也违背了节目设计的初衷。但是,仅凭此就认为《非诚勿扰》是一档帮忙节目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它只是以帮忙的名义行了帮闲之实而已。

《非诚勿扰》虽然是一档立足相亲的节目,但其吸引人的核心要素却是娱乐。节目看似在帮忙,其实是在帮闲,在帮助大家寻找快乐。快乐从何而来?来自于体验!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是体验经济的提出者,他们认为,经济价值走向体验的升级换代,仅仅意味着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中增加一些娱乐成分而已。舞台体验不仅仅是要娱乐消费者,还要使他们参与其中。用这个理论考察《非诚勿扰》发现它们惊人地吻合。电视相亲节目早已有之,但大多数电视台把这类节目都做成了纯粹帮忙的节目,即帮助未婚青年男女找到另一半。这种导向导致节目太循规蹈矩,没有热点也没有亮点。而《非诚勿扰》却在已有的相亲节目中增加了一些娱乐元素,改帮忙内容为帮闲节目,经济价值马上走向了体验的升级换代。为了让节目的舞台体验更彻底,《非诚勿扰》不仅仅让观众收到娱乐的效果,还让男女嘉宾及亲友团直接参与其中,体验效果立竿见影!

快乐来自体验

说到体验就让人想到娱乐,然而娱乐与体验并不是一码事。娱乐是体验,但体验不等于娱乐。让我们来看一看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提出的“体验王国”,如图1所示。②横轴表示人的参与程度,从消极到积极;纵轴表示人与事件的相关性,从吸取到浸入。横纵轴交叉将体验王国分成了四个部分: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电视观众是被动参与的典型,大多数电视节目带给观众的都是被动地通过感觉吸收的体验,即娱乐的体验。但《非诚勿扰》中男女嘉宾的出现,对其他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经历产生了影响。节目中男女嘉宾积极地参与节目并进行以相亲为主题的活动,使自己完全浸入节目中,获得的体验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体验。与观众消极的纯娱乐体验截然相反,逃离者(嘉宾们)是参与其中的演员,这种参与让他们暂时忘掉了眼前的烦恼,找到一种全新的感觉,比如男女嘉宾获得的明星感觉、浪漫爱情。这种“逃避现实的”终极体验的获得正是《非诚勿扰》吸引人的关键所在。

享受节目新鲜刺激体验的同时,《非诚勿扰》嘉宾感受到的是舞台体验明星体验逃离现实产生不现实和非理性的判断。同时,节目提供了系列剧式的源源不绝的男嘉宾,让每一位女嘉宾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稻穗等在前方,更增加了节目的深层次逃避现实的体验。有网友在网上总结说: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有很多失之交臂的瞬间让人叹惜不已。早在第一期节目,潘奕对张咏翔一见倾心,从开场到进入权利反转一直保持着那份支持和真情。然而张咏翔却偏执的相信所谓的感觉,痴情于自己的心动女生马伊咪,最终以失败退场告终。在第九期,翻版“Rain”陆肖也是不顾夏燕对他自始至终的支持和爱慕,偏执的选择对他毫不来电的潘奕,最终也是被拒离场。第十期狂妄自大、无比固执的贾真也是不顾乐嘉老师的劝阻,弃相当般配的王梦洁而去选择“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薛璐,当然是被拒。这就提醒我们,不要被女嘉宾的美貌冲昏了头脑,也不要一意孤行的把自己的偏执当做是痴情。理智一点,现实一点,也就不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抱得美人归了。③

体验在电视帮闲中传播

仅仅让嘉宾享受到体验还不至于让节目持续火爆达一年之久,观众与嘉宾、嘉宾与嘉宾、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体验传播才是《非诚勿扰》持续高收视率的不竭动力。

婚恋题材是电视节目中一个恒久的主题,但近来年社会对婚恋的关注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出现了电视婚恋题材热潮。先有电影《非诚勿扰》,接着是电视综艺节目对“剩男剩女”的关注,之后是《大女当嫁》、《一一往前冲》等电视剧的热播。同时,网络中“剩男剩女”成为大家共同探讨或自嘲的口头禅。

在这样的收视背景下,我们再来看《非诚勿扰》是怎样在媒介互动中将相亲体验传播到全国受众中,并成为收视率奇高的节目的。

首先来看嘉宾征集。与很多节目只是通过打电话进行热线参与或现场报名不同,早在2009年12月15日节目开播前,《非诚勿扰》就已经在包括西祠胡同在内的网站征集“参与选手”的帖子。同时,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珍爱网也帮《非诚勿扰》全天候征集男女嘉宾。网络媒介的这种帮闲行为不仅仅帮助了《非诚勿扰》在更广大的受众间传播体验邀约;它还直接让自己获利:百合网、世纪佳缘网、珍爱网的点击率频繁冲高,目前,世纪佳缘网的报名人数已达到127859人。

其次看话题互动。《非诚勿扰》一开播就引起强烈争议,因为其嘉宾的出位言论常常超越相亲界限,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观众在看别人的价值观时,也在思考、验证自己及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最大特征就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价值观在一个公共媒体上播出,后果会怎样?我们知道,电视媒介不容易进行观众反馈和互动,幸亏有了网络!面对如此具有争议的个人价值取向节目,观众需要一个表达观后感的平台。于是网上关于《非诚勿扰》的讨论贴铺天盖地而来。目前,在百度贴吧的《非诚勿扰》吧里贴子数有5229364篇。各种观点通过互联网的放大,放大以后的言论再反馈至电视观众和非观众面前,刺激更多观众对《非诚勿扰》更大的收视热情。媒介互动在这里达到了一种极致,一些平时不关注网络言论的电视观众也会好奇地去网上搜一搜相关言论。

第三看手机短信。体验分为三层: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动体验。在《非诚勿扰》的节目模式中,观众体验最多的是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嘉宾则包含情感和行动体验,但手机短信让观众也可以有行动体验。“编辑短信你就可以了解24位女嘉宾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节目里,孟非这句话是一个多么有诱惑力的邀请!我们知道百合网、世纪佳缘网都要求只有会员才可以看别人的详细资料。而手机短信则让你把行动体验变得更简单:只需发短信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对某位女嘉宾感兴趣的男性,他们在进行短信阅读时,体验到的是否也是一种暗自的相亲行动。此外手机短信还可以进行入场券索取,那是更直接的行动体验。

除此之外,微博、《非诚勿扰》的官方网站等也都在观众与嘉宾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嘉宾与嘉宾之间起到了体验传播的推波助澜作用。正是庞大的媒介互动力量为《非诚勿扰》提供了关注、讨论的强大气场。

当所有的媒介都对《非诚勿扰》进行集体关注的时候,传统的报纸是反应最慢的一类媒介。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关注方式,《广州日报》、《南都周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三秦都市报》……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非诚勿扰》的好奇或支持。最近关注《非诚勿扰》的是《三秦都市报》,它通过与之一起搞活动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自己的读者中发展《非诚勿扰》的观众或嘉宾。其标题是这样的:江苏卫视征婚栏目西安选秀 本报邀您登上《非诚勿扰》大舞台。

正是在这种集体轰炸式传播语境下,《非诚勿扰》走到了今天这种高收视率的颠峰。“如果我们不直接从电视得到某种信息,我们也会通过其他人得到它。”④媒介集体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帮闲服务。

把握年轻人的时间和节奏

在“消费社会”现实或幻想的大量财富中,时间占据着一种优先地位。⑤周末时间,是上班的年轻一族最好的休闲时光,节目放在这个时候播出才会有足够多的可能观众。当然周末的黄金时段,那是兼顾了一切观众后作出的大胆选择,也可以说是自信的选择。

玩时尚、玩体验、玩娱乐,年轻人肯定是最好的对象,相亲更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专利,因此,制片人给节目设计一个适合年轻人的播出时间和节奏至关重要。

说到节奏自然少不了节目的游戏规则制定。“为了让观众可以随时开始或结束观看,电视上的节目几乎每八分钟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单元。”⑥这是电视娱乐的一条特律。《非诚勿扰》为此构筑了“8分钟相亲”的交友模式:每晚播出5个男嘉宾,每人8分钟。广告放在每位男嘉宾的最后选择之前,强大悬恋留住了想结束观看的观众。而在新一位男嘉宾上台与前一位男嘉宾的最终选择之间则完全无缝联结,导致观众一个也不流失。

相亲是一对一的个体体验,不断出现的男嘉宾和风格各异的24位女嘉宾一次次邂逅使节目过程中充满很多戏剧性的变数,提升了整个节目的情节剧味道,每三五分钟都会掀起的一个小高潮,节奏完全把控住了观众,让观众“连广告时段都舍不得离开”,年轻观众更不例外。

《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再次表明年轻一代并不是不爱看电视,关键是电视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年轻人有可能没有坐在电视机前,但他们可以坐在电脑前在网上观看节目。

参考文献

①罗鸣:《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2

②[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4

③百度娱乐,《非诚勿扰》获全国收视第一 “相亲全攻略”曝光,

④[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0

⑤[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6

⑥[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7

第7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用户习惯、终端介质与新媒体的变革已经推动电视行业进入了多屏时代。随着互联网用户对电视节目的讨论的持续升温,节目内容的好口碑及话题性,已开始反向促进或影响电视台对节目内容的选择与制作。多屏时代的到来,同时也让电视内容的生产者开始留意节目的在线营销,让广告商开始关心社交媒体用户群的构成与他们以往每年花了大把银子试图吸引的一般电视观众,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据悉,《华尔街日报》在它的Social Guide电视节目评分服务中引入了尼尔森公司编制的“Twitter评分”。结果发现,在有些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和所谓的“第二块屏幕收视率”(也就是发微博讨论所收看的电视节目的人数,本文简称“微收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事实证明,Twitter上讨论最多的电视剧往往都不在热播剧之列。而在国内,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微博用户和传统电视观众在构成和兴趣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去接触并理解前者,则是本期娱乐大数据要做的事情。

本期娱乐大数据,《影视圈》杂志联合数托邦,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在微博上热议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我们挑选了两档电视节目的观众进行对比:一档是湖南卫视王牌综艺节目,已经红火了16年的《快乐大本营》;另一档则是自2010年初首播起便成为街谈巷议话题的江苏卫视热门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我们将为你解答,在社交媒体上谈论它们的观众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团队介绍

数托邦(DATATOPIA)创意分析工作室,是一支热衷于探索大数据价值的创意应用团队,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注于大数据处理与挖掘、微博微信新媒体分析,以及大数据创意应用研发。新浪微博ID:@数托邦。

方法介绍

我们使用相关的数据抓取软件对2013年1月至9月期间新浪微博上提及《非诚勿扰》和《快乐大本营》这两档节目的微博进行了抓取,通过所抓取的微博抽取原发作者用户,经过去重、去机构、去水军等技术处理,得到可直接用于分析的用户资料数据库。根据数托邦已有的人群分析体系及技术,层层递进从多个角度对上述两档节目的观众群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刻画,包括:人口统计学基本属性分析、微博提及关键词提取、微博情感分析、观众群数据学三观分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解读,描摹两档热门综艺节目的观众群像。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群人到底是谁”将决定节目的走向。

微收视

在电视台,分析观众口味的主要渠道是收视率调查。电视人通过数字高低来考量节目的成败,却对收视率背后的观众还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及行为模式等一无所知。

而如果要做第二屏的收视率测量,深度嵌入人们社交圈子的媒体平台——微博,大概是当下最好的数据源。许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已经习惯边看节目边刷微博。观众在微博上对某节目的转发、评论、点赞等行为多出于主动,且大多包含情感、态度等细节内容,数据规模也足够庞大,可用于形成新的收视率标准。

故我们提出“微收视”这一收视率新指标,通过对新浪微博上提及某节目的微博进行抓取分析,并对微博原发用户、微博内容进行二次挖掘与深度分析。

今年八九月份《快乐大本营》与《非诚勿扰》各期节目的热度对比,我们看看“微收视”的曲线图就清楚了。

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在每周六节目首播日的相关微博中,《快乐男声6强华丽来袭 桓桓破功“甄嬛体”上身》以37904条微博的战绩荣登榜首,成为首播最受关注的节目。《吸血鬼伊恩秀骑技》(8月24日)和《何炅宋茜互喂美食 陈晓现场表白赵丽颖》(8月17日)分别以34608和29664的提及量排名第二和第三。

如果说节目播出当日的微博提及量,更多的是靠(节目预告、宣传等)营销的力量。那么首播之后的节目提及量,基本就得靠该期节目的口碑作用了。

数据显示,关于快男6强的节目在次日(周日)的微博提及量中仍居第一。但其后两个席位却被在首播日提及量排名中倒数第2和第3的《何润东自曝想明年结婚生子 大鹏朱梓骁童年囧照曝光》(9月15日)、《章子怡何炅秀蕾丝装 曾一鸣含泪告白女神》(9月8日)夺得。

1# 观众群分析:《快乐大本营》很年轻,《非诚勿扰》高大上

性别:阴盛阳衰

从数据显示的性别构成来看,两档节目的观众群都呈现“阴盛阳衰”的局面,《非诚勿扰》观众群女性占比约为三分之二,《快乐大本营》女性占比超过八成。这一女性观众比例也超过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和《快乐男声》。

年龄:80后逃离,00后融入 ,《快本》一直很年轻

90后女性观众为这两档节目共同的粉丝主力。《非诚勿扰》观众的平均年龄为23.62岁,其中90后占到六成,80后超过三成,还有3%的用户为70后。《快乐大本营》的观众群体中则有更多的90后,更少的80后,70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00后占到2.5%,这样的年龄构成直接把该群体的平均年龄拉低到了21.14岁。

观众认证类型

一般来讲,个人认证用户可以看作是微博平台中的大V及中V,在微博平台上保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有一定的影响力及渗透力。微博达人则属微博平台上的活跃用户,可视做微博草根中的大V及中V,在各自的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多扮演信息源或信息桥的角色。相对于普通用户来讲,这两类用户因为有着显而易见的社会网络资本优势及信息获取传递优势,大多被认为是优质用户资源。总体来看,一个群体中的认证用户与达人用户比例越高,说明该群体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也就越大。

在《非诚勿扰》的微博观众群中,普通用户与微博达人比例为6:3,另有近3%的观众为个人认证用户。以微博用户认证类型的整体分布作为基准值100,经测算,该节目微博达人及个人认证用户的类型偏好度分别高达162、248。《非诚勿扰》吸引如此高比例的达人及认证用户参与观看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节目的社会话题设置潜力及社会影响力。

《快乐大本营》的普通用户比例与《非诚勿扰》相当,但微博达人占比略高,1%的微博观众群为个人认证用户。

地域:得屌丝者得天下,京津表现惹关注

在《非诚勿扰》的4万多位微博原发作者中,北京、江苏、辽宁、山东、湖北、天津、黑龙江、河北、陕西、重庆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进前十。《快乐大本营》排在前十的省市则依次为:湖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河南、天津、江西、海南、河北。

两档节目地域分布有共同特点:观众对本地节目的偏好度都很高,两档节目都更受二三线城市和地区观众的追捧,其中东三省多数沦陷。除了少数几个一线城市挤入TOP10外,上海、广东、福建等几个发达省份及城市几乎垫底。

在《非诚勿扰》的地区偏好度中,北京排名第一,而在数托邦往期所做的相关类别分析中,北京均排名靠后。大胆揣测其中原因,可能是北京剩男剩女数量较多,婚恋交友需求大。

同样作为一线城市,上海地区的偏好度与北京截然不同。除了对本地节目《中国梦之声》,上海以近5倍于基准值的偏好度一枝独秀外,该地区观众对其他节目似乎都表现得不太热情,在《非诚勿扰》的地区偏好度排行中,上海仅得82分,尚不及新疆。

四大直辖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天津的表现颇令人玩味。在《非诚勿扰》和《快乐大本营》舆情参与度TOP10中,天津均榜上有名。根据数据分析,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天津更是猛冲榜首,浙江作为节目“原产地”亦只排在第三。可见,天津人民“逗你玩”式的生活趣味导向,为此类电视节目的舆情发酵创造了适宜的空间。

2# 微博提及关键词提取

观察两档节目观众群微博提及的关键词,节目主持人、节目的特征、参加节目的热门嘉宾等都被一网打尽。当下热播的影视剧及综艺节目也有很高的“出镜率”,如《盛夏晚晴天》、《爱情保卫战》、《爱情公寓》、《辣妈正传》等。此外,网络热词也多有出现,如屌丝、脑残、不忍直视、不明觉厉(网络用语,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等。

其中几个关键词的出现还比较有趣。在《非诚勿扰》的观众群微博提及关键词中,出现了“财经郎眼”、“仓央嘉措”,而在《快乐大本营》的微博关键词中,更多出现的却是“考完试”、“裸考”。这两个词最多出现在如下语境中:说好的晚上复习呢?结果看《快乐大本营》到现在,明天还要裸考。看来《非诚勿扰》的观众们已经摆脱了题海和考试的蹂躏,进入到左手财经、右手情诗的人生新阶段,而《快乐大本营》的小弟弟妹妹们还要在考试和节目中二选一,正所谓人艰不拆!

3# 微博情感分析:《快乐大本营》懂快乐,《非诚勿扰》要幸福

微博不仅反映了一些事件信息,同时也附加了用户对事件的情感表达。对微博的情感分析,可以实现对节目及观看群体更为深层次的监测与理解。数托邦将微博的情感分为积极、消极和中立三类,通过自建的情感语料库对所抓取的微博进行分类、分析。

情感分析结果显示,观众在提及《非诚勿扰》与《快乐大本营》时多表达了积极的情感,占比不相上下,分别为42.6%和43.1%。但《非诚勿扰》似乎比《快乐大本营》更容易激发观众消极情感的表达。总体看来,《快乐大本营》的观众满意度(79.7%,满意度=积极情绪表达+中立情绪表达)高于《非诚勿扰》(75.8%)。

在积极情感表达用词中,《非诚勿扰》凸显“幸福系”色彩(如幸福、祝福、希望),《快乐大本营》凸显“快乐系”色彩(如开心、搞笑、兴奋),与节目播出平台的定位相契合。“幸福系”下,观众在观看中/后,多产生完美、勇敢、坚持、真诚、欣赏的情感体验;“快乐系”下则多出现好玩、嘻嘻、梦想等情感表达。同样是“感动”一词,在《非诚勿扰》中的提及率相较《快乐大本营》更高。

在消极情绪表达用词中,《非诚勿扰》观众提及频率最高的为“无聊”、“奇葩”,而《快乐大本营》为“破”、“惊呆”、“不快乐”。

情感表达并无好坏之分,然而在距离上有远近之分。兴奋、好玩、不快乐等“快乐系”的积极情感更趋近“即时”,这是一种销蚀了距离感的情感反应,直接、单向度。勇敢、真诚、欣赏、奇葩等“幸福系”的情感表达则趋近“延时慢感”,多向度,情绪含义更为复杂。

4# 提及账号分析

提及账号专指微博中的@行为。微博提及账号统计显示,《快乐大本营》观众群所提及账号均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节目嘉宾。《非诚勿扰》的主持团队、热门男女嘉宾也均上榜,此外还有几个略显“奇葩”的账号:@内涵段子App、@糗事百科、@留几手。@留几手属于被某期节目中的“打分哥”无辜牵连,前两个则因编制《非诚勿扰》的原创段子并获观众大量转发,被一起推上了榜单。

5# 观众群数据学三观分析

《非诚》中产小资,《快本》快乐至上

数据学也有三观,三观正不正,看看你关注的圈子便可窥知一二。数托邦集中分析观众关注账号中的个人账号及媒体账号两类。

按照观众关注偏好度降序排列,《非诚勿扰》个人榜TOP50中,节目主持及嘉宾圈、影视明星圈占据多半席位,剩下的则被毒舌恶搞段子圈、热衷于议论政事的“伪政治圈”瓜分殆尽。@作业本、@留几手、@清华南都 都是毒舌恶搞典型代表,@冷笑话精选、@我的前任是极品则可算是段子圈的极品。此外,“伪政治圈”中@作家崔成浩、@假装在纽约 也赫然在列。关注@伟大的安妮 则可以解释为向卡通形象“妮玛”作者致敬……

如果上述账号让你觉得有些纷繁复杂、甚至略有些重口味的话,媒体类TOP50的榜单则规整不少,格调也偏向于高大上。《新周刊》在媒体类偏好度排名中名列首位,@南方周末、@头条新闻、@Vista看天下、@美国国家地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南方都市报、@三联生活周刊、@人民日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网 均榜上有名,党报、外媒、都市大报/刊都囊括其中,可见《非诚勿扰》的观众人群中不乏关注时政、重视思辨、乐见新锐者,亦可推断其中产背景。

此外,这群观众也还有一股挥散不去的文艺知情范儿,他们爱科学(@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爱美剧(@ YYeTs人人影视、@谋杀现场法医),爱电影(@豆瓣电影)、爱逛论坛(@猫扑)、爱读漫画(@暴走漫画)……中产与小资文艺,并不矛盾,恰恰是一体两面。

相比之下,在《快乐大本营》观众那里,一切都纯粹多了。《快乐大本营》一贯强调其以观众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宗旨,这一点在其观众个人偏好度TOP50榜单中亦有彰显。榜单中除了明星还是明星,内地、港澳台、日韩等地全面覆盖。观众关注的媒体类榜单,放眼望去则尽是明星贴吧、粉丝后援会等类似的账号。

结语

如果你的朋友在微博上发了与某个电视节目有关的微博,那么你自己也很有可能去找这个节目来看。不过在此之后,这个节目还得靠自己本身的魅力,才能继续赢得关注。

第8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比如他的另外两部作品《不见不散》和《非诚勿扰》。

冯小刚的电影,当然首先是更接近百姓生活的喜剧作品,而语言是冯小刚最富魅力的表现方式,他的喜剧跟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喜剧完全不同,并不依靠夸张的动作,搞怪的表情及意想不到的富于机智的创意对白,而是将一种平实、毫不花哨的语言置定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以一种看似平铺直叙却反讽意味十足的语气达到一种喜剧效果。葛优似乎专为冯小刚而生,两人堪称“天作之合”,可能只有葛优这样杰出的演员才能在不慌不忙中从容地演绎冯小刚的智慧,把一些平实的台词都能演绎为经典语录而风传于世。诚如著名编剧林黎胜所说:“葛优看上去有些坏,但是这种坏不是贫,不是油腔滑调,而是机敏、俏皮。其演绎的京味幽默独树一帜,即北京人所谓的绷着脸逗,不是靠脸部肌肉去要,而是找对时间和语气,靠节奏取胜,他的分寸感拿捏得极好,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这正是葛优的魅力所在,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能够很沉着地、不经意地甩出一句让人捧腹的台词,当然也是冯导想要达到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冯小刚电影中的细节逐一解析,仅独立地去看其中的各个桥段,同样也会让人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而再把这一个个桥段有机的组合为一体,便成就了冯氏轻喜剧的特有“各色”,其口语化、生活化的色彩就彰显得比较浓厚和准确到位,但是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文本来进行鉴赏的话,可以发现这种轻松幽默的背后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有一种淡淡的沧桑悲凉感,通过演员的功力完全到位地表达出来,这也正是冯小刚电影能够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受到百姓们的追捧也就成了一个必然。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主人公既不是才子佳人,让人徒生艳羡,也不会是富贾名媛,离观众太远,或者张口一身嗲气疑似火星来客那般做作的异类,当然也更加不是香车宝马青春偶像剧似的将爱情置于N角恋中,很不靠谱地折腾个没完没了,假大空得让人厌烦,但也绝对不会刻意展示那些下岗潦倒的最底层人物生存环境,通过苦难抗争所获得的一点点幸福来博取观众的同情,而冯小刚所选取的人物总是不偏不倚,既不过分拔高,也不一味向草根靠拢,而他的人物极有可能就和我们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混迹在某一个上班群里,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看上去颇为亲切。在轻松的嬉笑中,或许会让我们觉得其人其行极为眼熟,因为这些人物或者这些故事,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故而陡升了亲切。

其实人的一生,都从来没有停止过行走,流浪也许是每个人的主题。从冯小刚的电影中,我们似乎很容易寻找到流浪的踪影,这种流浪可以是身体的游荡,也可能是心灵的漂泊。不管是《不见不散》中的刘元还是《非诚勿扰》中的秦奋,或者是《唐山大地震》里的方达,虽然都不算生活很贫寒的人,但是可以看出来都有一种浪子的况味。隐隐中,有种中年男人在外飘泊没有爱情、没有家庭停靠,表面看是游戏人生实则作为一个小人物在努力好好活着的寂寞悲凉感。而这,对于快节奏的当下而言,可能正是许多人共同面临的困惑。在刘元或是秦奋身上或多或少地会发现一点自己的影子。确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只能努力过着小人物的日子,有着小人物的点滴幸福,也有着小人物的悲哀。

这些,也许正是《不见不散》和《非诚勿扰》给人欢喜的同时,也让人久久回味的原因。

第9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文

关键字:喜剧片;悲剧片;悲情基调;

中国喜剧经历了20年代谐噱片,30年代悲喜剧与社会喜剧,40年代讽刺喜剧与风俗喜剧,50年代人民生活喜剧,70年代幽默喜剧,80年代家庭喜剧,90年代诙谐喜剧,世纪之交贺岁喜剧等变化。零八岁末贺岁片《非诚勿扰》和喜剧片《海角七号》如火如荼的上映,又给身心疲惫的国人呈上了一道可谓是“心灵鸡汤”的温馨慰藉。冯氏幽默和经典台词依旧使我们乐滋不疲,魏德圣执导的激情爱情剧更是令人沉醉。试问,我们的收获只是感觉到幽默感和情感冲击带来的喜悦吗?试问,它们留存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余味,我们有思考过吗?带着这样的问题,书写本文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悲情的美学基调

喜剧是世界电影通用的类型,喜剧电影类型以实现笑为标准。中国电影发展中,30-40年代的喜剧片的出现,把中国喜剧片推到较好的水平上。尤其是40年代喜剧片的形态比较完整,既有的很热闹会风俗式的《太太万岁》等悦众化的戏剧作品,也有《乌鸦与麻雀》式的隐喻化讽刺喜剧,80年代“荒诞”哲思的《阿Q正传》,90年代形式到观念创新的《甲方乙方》等,“中国喜剧的本质是连接着悲剧因子的,特别在政治形态化的喜剧中极为明显。”①所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②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积淀生成了“凄婉”、“哀怨”、“悲凉”的特质的审美心理结构。这一审美结构以强大辽远的影响力滋养着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格调。屈原《离骚》的哀怨气绝,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李清照词的忧愁伤感,曹雪芹《红楼梦》的楚苦悲切,都体现出悲情情怀的审美风格。有人评价张爱玲说道“她认为苍凉的悲剧美,并不属于特定的时代和个人,而属于一种普遍而永恒的个性,苍凉的悲剧美才是人生朴素的根底,富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性和回味悠长的启发性”。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精神消遣方式主要由文字文本转移到影像文本,自从影像文化的诞生,大众娱乐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影像艺术波涛汹涌般的涌进我们的生活,悲情基调也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例如本文将要分析的两部新电影。

悲凉情怀的抒写

有“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之称的冯氏电影,《非诚勿扰》无例外的又成为他的佳作之一,影片一贯延承冯氏的幽默和经典意味的台词,唯一升华的内容是将“情”的根源追溯的更加深刻。与其同时段上映的台湾影片《海角七号》,也为我们呈现出一段段愈演愈烈有关“情”的世界。这两部影片都堪称是喜剧片,但是透过它的外相向内透析,我们将会感受到两部影片中的浓浓的悲凉情怀,正体现出“中国喜剧的本质是连接着悲情因子的”。

首先,《非诚勿扰》和《海角七号》都是讲述关于追求“爱情”的故事。《非诚勿扰》探讨的是关于爱情本真的缺失问题;《海角七号》展示的是爱情过程中历经艰辛的人们所经历的迷离过程。《非诚勿扰》影片的主线是一大龄海归剩男通过网上征婚,与一个又一个女性见面串联起来的故事,影片故事单一,男主人公“秦奋” 在与一个个应征女郎的交流中,她的形象愈发的明朗起来:人到中年,没事业,有些闲钱,为人善良,满脑子不切实际,非常乐观,更重要的是,关于结婚这事,他有诚意!在他一次次失败的约会中,观众兴奋的沉浸于影片中的经典对话上和葛优表演的魅力之中,主人公性格中的乐观精神和影片的整体格调,让我们很难定位这部影片的悲凉之处。但是却始终感觉得到残余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就是主人公秦奋在一次次与应征女郎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在寻觅真爱的过程中,应征女郎们陷入了物欲或者是真我之外的条件枷锁中,使爱的真我得以迷失,甚至缺失。《海角七号》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是几段或凄迷或沉醉的爱情,阿嘉与友子相爱;60年前的那段爱情;马拉桑与柜台小姐若有似无的关系;禁忌的暧昧,水蛙与车行老板娘;老马对妻子的思念;洪国容与阿嘉母亲的感情;隐含的女清洁工的爱情。这些爱都展现出他们正在历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艰辛,在爱的路程中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悲情情感。

其次,透视关于友情、亲情的问题。友情的往昔怀念和逝世,亲情的隔阂和淡漠。《非诚勿扰》中主人公秦奋和邬桑的友情,他们分别那动人一幕令人心酸,看到远离故乡的剧中人回想起年少岁月痛哭流涕时,谁又不能为“这些年钱多了,但朋友少了”的经历一同感慨,观众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苍凉之感便油然而生,折射出了一个时代人的悲伤。《海角七号》阿嘉与代表会主席的继父子关系;女清洁工与奶奶之间的矛盾;阿嘉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这些囤积的矛盾难以释放。其中的各色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面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他们都各自生活在自己狭小而封闭的的圈里,投射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凄凉。

无声的美和力量

喜剧片是电影的较早的形式,通常我们理解的喜剧就是笑,有完美的大结局,“从生存艰难的角度说,也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抗形式”。④ 可见,更深层面的理解,它具有讽刺性、批判性、反抗性,讽刺性、批判性本身就具有了“悲”的含义,反抗中带来希望和力量。往往我们忽视了喜剧中夹杂的悲情世界的重要性。影片《非诚勿扰》和《海角七号》的喜剧效应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上面内容的分析,隐含在影片中的悲情世界使影片的审美情感顶上添花。

喜剧影片中的悲凉情节是沉默、无声的,它似绽似隐的犹如暗暗散发着清香的花蕾,是无声的美,美的哀婉、悠远。《非诚勿扰》和《海角七号》中的爱情真我的缺失、爱的路程的艰难、友情和亲情的遗落,都体现出淡淡的苍凉感,这悲情感是无息的美,正因为它的凄凉给整部喜剧片含射出丝丝回蕴的空间。

同时,喜剧影片中的悲凉情节是有希望的、有力量的,他们带着点滴的失落依然能背着行囊踏上前行的路航。《非诚勿扰》中秦奋不断地受挫后,依然不放弃、不抛弃,女主人公笑笑经历情感的磨难后能够重新找回自我,他们找回了真我,获得了真爱,所以我们看到了前进的力量。《海角七号》中的各色人物,阿嘉的颓废、友子的委屈、茂伯的执拗、大大的骄傲、洪国容的坚持、劳马的失意、马拉桑的勤奋、水蛙的顽固,他们虽然失意彷徨,但是都在为生活争取一份希望。一封迟到的信找到了主人,一份把握住的爱情,激情演唱会的演绎可以燃气他们的情怀,那么等待他们的依然是下一个希望。

对于喜剧与悲剧的重要性和深刻性的辩解笔者认为是无意义的。它们各有千秋,只有艺术创作人员很好的掌握他们的特征,尽可能准确定位、整体把握,把各自的特点发挥到极致,那么,一部集传统美学和观众审美情趣相结合的艺术佳作可诞生。

参考资料:

①④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M】中央 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二次印刷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