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精选(九篇)

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

第1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关键词: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

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与其他的综合类院校和专门工科院校相比,其自身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更为薄弱,所以其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师范类院校必须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促进就业的措施,真正能够提高本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人数。本文主要就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师范类院校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思路。

一、供需失衡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师范类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主要岗位是教师,然而和其他的师范类专业不同,一般学校对计算机教师的需求量是非常低的,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各个地方初等教育学校扩招的趋势不断放缓,对于这些教师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特别是东南沿海或者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地区,初等教育教师资源已经呈现出了饱和的状态,对于本来需求量就非常少的计算机教师来说,目前几乎处于停止招聘的状态。

在国家实施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之后,鼓励了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到教育系统内部工作,所以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考取教师资格证之后与师范类毕业生竞争有限的教师岗位。鉴于这些情况,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时候必须抛去自己“师范生”的标签,参与到整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激烈求职竞争市场中去。但在竞争中,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为所学东西比较杂且浅,既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有限的学习课时中,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上是逊于其他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所以,导致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弱。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内因

一些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存在就业观念不现实的现象,在就业的时候仍然一味地追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追求高薪酬、舒适的工作,或者是因为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只希望从事相关的对口工作,因此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择业机会相对狭隘的现象。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一般公司并没有强烈的意愿去招收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而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高校从事教育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中小学、小部分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为中心。

选择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应聘的毕业生面临如下困境: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并非是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是计算机教学技能,因此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储备和操作方面,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占优势,而且因为在实习的时候多是进入学校进行了教学实习,而不是进行了与计算机技能相关的实习,所以,其在实际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方面都稍有欠缺,求职竞争力弱。

三、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脱节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T行业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都要求员工有着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参与专业领域课题和研究项目的经历,或相关领域的实习经历,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或以上主流的开发语言。然而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东西都是杂多而深度不够,尤其是许多学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授的多是较低版本的软件和落后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范类的独特性,造成了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对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和开发工具等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熟练掌握了,所以许多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很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正是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脱节,导致了许多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辛苦学习四年,怀揣毕业证仍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存在就业面狭窄、就业观念落后、专业技能掌握不足等自身不足,以及由于国家政策、学校和用人单位脱节所造成的外部困境,需要在以后的教育中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2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扩招后,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师专科毕业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机制的影响,就业面临困跪。突出师专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导向,进行相关的教师职业技能改革和观念更新,是缓解师专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的迫切需要。

一、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困境探究

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这既与国家当前总体就业形势有关,也与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有关。师范院校应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对毕业生的引导,积极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困境一,师范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紧张“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样,在国家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师范生的输出量不断增加,而普通地区的中小学校,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及学校合并的等客观情况的存在,师范生的需求逐渐缩减,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这样的市场作用下,需方就有充分挑选的机会,甚至提高门槛,导致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好地方少了,待遇降低了”。从市场规律在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应该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令人担优的信息。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下,严峻就业形势,必然造成师范院校吸引力的减弱,优秀学生不会去报考师范专业,师范生的整体素质将会明显下降”,作为师资队伍的后备军,就面临着断档的危险。这潜在的危险不可不防,也正是笔者忧心之处。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特别是将来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他们的素质如何,从小处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从大处看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成败。

困境二,师范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缺位

在教育系统就业,唯一的资本是自身实力。因此,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尤显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择教师的标准上,除了要求有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证等硬性条件外,教师岗位还需要应聘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外在气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很多用人单位表示,录用教师“第一看专业成绩,第二看个人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学校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组织能力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这些能力在传统的师范生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下,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缺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普通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如今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遍地开花”,耀眼的光环蒙住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光泽,就连农村的学校也在抬高门槛,毫不客气地把师范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实在是师范类毕业生的不幸。面对这种不利的形势,师范类毕业生切不可“吊死”在一棵树上,应学会伺机就业。

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进入毕业班以来,大部分学生处于不知所措,对前途感到迷茫的状态之中。班级的正常秩序,学风也受到了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讲课熟练程度及面试技巧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一)重视师范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训练,提升就业的内在竞争力。

师范类院校侧重对在校学生学业和课业的教育与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但职业能力却相对较弱。教育系统虽然是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优势市场和主要领域,但师范院校在培养方案上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就业的市场导向,没有针对性地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除了一至两个月的教学实习之外,缺乏对学生进行讲课、板书、表达等教学基本功的培养环节。很多期望当老师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应聘教师职位却不会试讲,针对每个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实际情况,我玖强化了备课、讲课、板书、表达等一系列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二)加强就业理念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坚定就业信心。

求职不可忽视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在横向和纵向上都牵涉到大大小小很多方面,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对家长都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如果说“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这些词毕业生多多少少会觉得有点遥远、陌生,但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正是信念和责任在背后决定了川个人的职业态度,一旦真正深人到职业领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时时刻刻在方方面面起着重要作用。毕业生在进行职业决策的时候,往往看重待遇、社会地位等外在价值,很少顾及自己的内心,不了解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心尺度,不仅起着自我定向、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作用,支配人认识职业、认识职业对自己的意义,而且还支配人对待职业的信念、态度、行为。由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学生还受到其他职业的诱惑,对有此学生而言,教师职业不是自己最爱,也不是自己所长,这样的职业心态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自身潜能的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职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一般而言,按照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的分类,选择教师职业‘,应该符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兴趣,具备喜欢帮助别人的价值观,愿意把帮助人作为职业的重要部分,并以帮助他人为乐。只有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并看重的职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好职业。

(三)充分做好就业面试准备工作,增强就业外显优势。

面试是师范生就业极其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职业素质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就业菇码,因此对毕业生进行面试指导,讲解面试流程及注意项目非常必要。

师范生的面试过程一般这样安排:

过招一:一般先让应聘者作自我介绍,着重说明自己的优势,时间大约3-4分钟。通过这一程序,招聘者旨在了解应聘者的学习成绩、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精明干练程度。

诊断:从叙述的内容看,不少应聘者大话、套话太多,一开口就说自己从小喜欢当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等等,讲了半天,也没有深人到实质问题。

处方:学生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介绍自己:专业课学习成绩,获得奖学金情况,英语、计算机等级,政治面貌,任学生干部的情况。只要是自己的专长,都可以讲出来。

特别提醒:毕业生是否获“一等奖学金”,是否任学生干部等,都是毕业生自身素质的表现,它们是学校招聘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非惟一因素。相对而言,学校比较重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这是由普通中学的性质所决定的。未来的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过招二:在一般性的介绍后,让毕业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绩和专长。

诊断:有的应聘者可能认为自己的成绩都写在简历上了,面试时不必都说出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每一位招聘者都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简历,都会认真阅读,并做简要记录。但招聘者阅读时会有所遗漏,因此,应聘者一定要把成绩、专长讲够、讲透。

处方: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当然青睐。但是,只有一、两方面专长的应聘者,学校同样会郑重考虑。面试时.这些只有“一专之长”或“两专之长”的毕业生,就应该着重介绍这些方面。

特别提醒:让人信服,应该是面试时应聘者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毕业生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招聘者一般不会对应聘者的成绩、专长有所怀疑。言词让人信服,会加深在招聘者心中留下的印象。让人信服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拿出真凭实据。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可就是不带证书、复印件之类,这会给双方的交流带来一些麻烦。

过招三:毕业生为了在学校面前显示自己有教学经验,大讲特讲自己的家教经历.认为这是制胜法宝。

诊断:对师范生的家教经历,学校一般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它丰富了师范生的社会经验,增强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过多的家教活动也会影响学业。一些中学不提倡老师做家教。

处方:在讲自己的家教经历时,要适可而止,不要给人这样的印象:目的是赚钱,完全占用了业余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业。还有的毕业生为显示自己学识渊博,就说自己不仅教专业课.还教其它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干的一些课程.这样容易让人觉得自己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干不好。

特别提醒:在介绍自己的家教经历时,应该把介绍的重点放在做家教的过程中如何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上面,让学校从自己的讲述中知道,自己在家教经历中为未来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过招四:学校时刻在观察应聘者的言谈举止。应聘者的穿着打扮在第一次进人学校面试老师的视线时,已经“一审”完毕。

诊断:应聘者声音过小,会使人认为他不自信,缺乏一定的魄力,不太适合做班主任工作。在叙述学习成绩时,言辞含糊,态度犹豫容易给人产生虚假的印象。穿着邀退,或是奇装异服,举止夸张,则必将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处方:在语言表达方面,语句顺畅、语言简练、声音富于活力、具有演讲才能的应聘者占有很大优势。衣着、举止也是关系面试能否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生衣着简朴,甚至简陋,都属正常。不卑不亢是招聘者喜欢看到的态度和气魄。不少学生在谈话过程中辅助以手势,无可厚非,但若动作太大,甚至指手画脚,则不太讨人喜欢。

第3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关键词:师范生 就业现状分析

一.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现状

从就业区域和就业层次看,钦州学院教育学院2013年师范生222人,以农村特岗教师形式就业的有192人,占86.48%;2014年师范生141人,以农村特岗教师形式就业的有108人,占76.6%。师范生就业的区域主要以北部湾的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等三个地方的农村小学为主;师范类特别是专科师范的就业形式以顶岗实习、临聘代课和特岗教师为主,就业层次不高。

从师范生的总数看,师范生供给量逐年增大。2015年358人,2016年预计有808人。随着国家实施大学生扩招政策,以及教师职业待遇、地位的提高和吸引力的增强,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下,师范生就业形势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师范生就业渠道看,就业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地方师范生就业呈现由统包分配――双向选择――自主选择,随着师范生的就业制度的变化,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就变得更为广阔,这对于师范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师范生除了可以选择到教育系统就业,还可以参加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或者可以抓住国家对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业。随着就业形势和渠道的变化,这对师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学学习阶段,除了培养和训练教师技能,师范生还要学习和掌握比师范专业教育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自主择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和优势。

从学生就业意识和态度看,地方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呈现下降趋势。有些师范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意识不强,没有主动性,渠道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学习实践综合能力不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高等。

二.师范生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一)社会和地方政府应重视教育工作,积极建立公平公正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平台。

北部湾钦北防农村小学教师需求量大,且很多师范生选择回到生源地就业,这符合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师范生就业率相对高,以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为主,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为保持基层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地方政府应积极建立公平公正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平台,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努力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保证基层、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师范院校应加大力度,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立足师范专业,强化应聘训练,鼓励帮扶到基层就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立足师范专业,整合课程,注重师范技能训练和教师素养的养成,帮扶就业困难的学生,鼓励学生到基层学校就业,服务地方教育,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请用人单位驻校招聘师范毕业生,除了引进北部湾地区的用人单位,还应把就业面扩展大广西区内外;请地方相关专家和老师为师范毕业生做面试招聘的指导,让毕业生了解教师招聘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提高了毕业生应聘的上线率。

“走出去”―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考试方式,但考试都包括说课或试教环节,教学实践经验在说课和试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鼓励师范毕业生走出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代课,积累教学经验,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和锻炼。

2.重视人才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关键;就业的竞争,素质是关键。学校应高度认识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把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质量当作学生就业率提高的生命线,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这条主线,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见习、实习质量,把它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程来抓。在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中,把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前沿阵地,努力抓好实习的每个环节,把好教学实践质量关,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工作,把就业教育融会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校园文化教育之中,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大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使大学生能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师范生的就业指导老师主要是毕业班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学校应注重对提高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就业指导能力,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计划地组织就业指导老师学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参加校外专项培训,提高指导老师的就业指导知识;增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对师范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

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系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因此,我们要帮助师范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把社会对师范生的需求信息和师范生教师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提前告诉学生,帮助师范生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培养各项工作能力,养成预知意识,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此外,就业指导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形式、全面的内容,让师范生认清就业形势,并对自己的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三)师范毕业生应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生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训练和提高教师技能,要合理利用见习和实习机会。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从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在择业时,师范生必须要转变就业观念,以务实的态度面对就业,要把就业期望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理性认识就业环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扩大就业视野和提高就业的层次。

随着就业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师范生应正确的调整心态。师范生应从入学后,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选择有侧重地加强自身学习,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的教学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沟通、交际的能力,努力向综合素质全面方向发展。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师范生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本文的探头,以期促进师范生更好的就业和地方院校就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地方院校教育改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裴广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6)

第4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1.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十多年来,很多高师院校都提倡向学术性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在教育教学上,过分地强调学科专业研究,忽视了师范院校本身的培养目标,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研究不重视,致使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越来越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全面综合的考察,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检查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它直接关系到是否全面执行全程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说是学生科研能力的统合体现。因而也是体现其教育研究能力现状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主要从师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现状来略谈其教育研究能力的现状。

1.1 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 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

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 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 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文做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 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4.结束语

第5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1.1师范生在数量上相对过剩随着高校的扩招,不仅师范类高校学生数量在增加,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办了一些师范类专业。而与此同时,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聘用基本采取的是全省统一招考,除了一些小学科如艺术、体育之外,中小学的传统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基本达到饱和。另外,很多师范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到西部去就业,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造成师范生数量的相对过剩。

1.2师资来源的多元化从2003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教师资格认证制,从教不再是师范生的专利。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教师这个职业。很多非师范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照样可以进入教师行业。甚至很多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都选择去中小学任教。事实上,现在很多高中尤其是发达城市和地区的高中都要求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使得原本在教育行业具有优势的师范本科生顿失优势。

1.3国家有关师范生就业政策的限制国家为了鼓励和促进师范教育,引导学生投入到教育战线,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学生提供月助学金和学年奖学金。以三明学院为例,学生月助学金为80元/人,其中体育(师范)专业86元/人。在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时候,要求师范生到教育行业就业,否则在开具就业报到证时,就要缴纳教育补偿金,导致一些学生即使在非教育行业有很好的就业单位也不愿意签约。另外,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录取结果一般要到每年的7~8月才能知晓,用人单位在录取时一般又要求以报到证为待就业状态。这些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尤其贫困生不愿签约到非教育行业工作,造成了师范生初次签约率和就业率偏低。

1.4师范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竞争力较弱一是高校扩招导致师范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很多师范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一入校就想转专业和修读双专业,弱化了对本专业的学习。二是对师范专业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师范性强调不足。由此造成培养出来的师范生缺少职业素养和技能训练,最终导致就业困难。三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深入推进以及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特性深入人心,而地方综合院校成立时间短,师范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会对其缺乏了解,未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有些单位招聘就明确要求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或者是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造成一般地方性大学的师范专业缺乏竞争优势。四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师范专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偏重于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经验。而现在师范生的课程内容中纯理论的知识较多,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

1.5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一是就业依赖心理严重。很多师范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在就业时,自己没有主见,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事事依靠家人,找关系,找熟人,而不愿出去外面闯荡。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更是认为毕业后不用愁工作,平时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业后坐等父母的安排。二是功利化思想严重。师范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待遇、社会地位,而不考虑该岗位的发展前景。所有的关注点聚焦于金钱和利益,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取代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三是逃避竞争。有些师范生看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而考研,或一心在家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甚至待业在家或做校漂一族。最近网上报道,湖北男子王某大学毕业后待业在家14年,而不愿意去找工作,最终被人发现饿死家中[1]。类似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就业竞争力不够,心理严重自卑,在找工作时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了就业。四是好高骛远。师范生毕业后想当然地认为一定要从事教师岗位,而不愿意到那些流动性大、待遇较低的岗位就业,致使工作难找。实际上,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万事开头难,只有从基层干起,把小事干好,才能磨练干大事的本领。普通高校师范生一毕业就想在教育行业谋取很好的职位和薪酬,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2解决师范生就业困境的出路

2.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范专业要努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配置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大力提升师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加强对毕业生的社会调查,包括对毕业生本人、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调查,悉心听取有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完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教育,从大一开始,就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就业和创业意识。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结构,打造人才培养特色。要根据市场需求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方向和招生规模,建设品牌学科专业,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为突出师范专业特色奠定基础。

2.2改进有关师范生的就业政策一是进一步推广免费师范生政策。2007年5月9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正式。主要内容包括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八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作为就业单位的正式教师,与其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2]。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缓解了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免费师范生毕业以后是带编上岗,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当今师范生求编求稳的就业观念。二是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这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促进农村师资质量的大幅提升。三是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师范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和突破,有助于培养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免费师范生政策正好迎合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这一政策实施范围有限,除教育部选定的试点高校外,全国还有三百余家培养师范生的院校(含地方高职高专),而这些高校更直接地面向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地方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地方院校的师范专业更有必要推行这政策,以便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3]。二是采取以奖代补的原则,取消师范生教育补偿金。国家对师范教育投入较大,采取缴纳教育补偿金的方式限制师范生到非教育行业就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因此限制了师范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和就业率。有必要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原则,取消师范生教育补偿金。对到教育行业就业的师范生进行奖励,稳定教师队伍。同时,也让师范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能够大大提升签约率和就业率。

2.3建立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无论知识、能力还是素质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4]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努力推进师范生的实习支教工作,构建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实践反思等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磨练学生的意志,提升就业能力。要建立一批稳定的见习基地,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

第6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摘要:毕业实习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管理较为松散,缺乏一整套关于毕业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规范,导致对离校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未能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实际上处于“放羊”状态,理论与实践无法衔接。由此,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以期完善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

作者:翁洁洵(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720)

一、研究背景

毕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专业教学的最后环节和重要内容,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和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毕业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能力,并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实现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提供的产品是服务,即直接以人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因此,该类专业传授给学生的主要是隐性知识,具有宽口径、实用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该专业以管理和操作为主要内容,具有极强的职业性、技术性和操作性,这也要求教学要注重实习实训,要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工作环境中,让学生不断揣摩、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目前,毕业实习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管理较为松散,缺乏一整套关于毕业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规范,导致对离校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未能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实际上处于“放羊”状态,理论与实践无法衔接。

二、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实习的特殊性

首先,毕业实习的特点:一是时间长,高职三年制的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二是实习点多,人员分散;三是实习方式大多是顶岗实习,要求比较高。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分散实习学生的管理鞭长莫及,而企业又难以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实习实训要求来有效管理学生。

(二)学生问题

首先,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够强,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其次,在毕业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散、实习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学校管理的状态,导致其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序失控的现象。

(三)实训基地支撑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操训练是关键环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对内实训条件未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外缺少良好的实训基地。

1.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难以协调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但现实中,很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互赢互利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双方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往往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关系难以协调的尴尬局面。企业参与意识不强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需求难以协调一致,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而企业的目的是招工,认为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往往不能配合学校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

2.实习实训计划不稳定,管理松散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实习实训在合作企业有序进行。但是,大多数工商管理类专业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甚至出现实习实训岗位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岗位不一致的问题,使教学计划无法实施,也使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

(四)缺乏规范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毕业实习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缺乏质量管理制度与评价规范,没有对实习学生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即组织管理和考核机制跟不上,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三、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对策

(一)加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和责任人,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是进行毕业实习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毕业实习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确保质量,指导教师是关键。第一,要加强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形式,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其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从而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中能更好地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并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处理好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二,从企业中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渠道得以拓宽,促进校企深层次互动。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是毕业实习学生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要做好实习学生的组织工作,把在同一企业或同一地区、相近区域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网络,并指定小组长负责与其他同学的联系,并加强对其的管理,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实习小组长的纽带作用,保障师生信息的畅通。此外,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的密切联系,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监控,并及时与企业沟通,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平台。学校应坚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密切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争取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合作,以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此外,还可在校外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节约资源,提高社会效益。

(四)校企联动,建立多元、严格的考核机制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科学考核。考核是确保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和管理上应该规范毕业实习考核机制,以保证实习质量。长期以来,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一直由学校单方面管理,其间虽然强调校企协作加强管理,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往往不重视。毕业实习阶段的评价不同于校内课程的考核,应切实改变由校内指导教师单一考核的做法,将评价主体确定为校企双方,并成立实习实训考核小组,发挥企业在实习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五)搭建毕业实习管理平台

根据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较为松散的情况,本研究提出建立毕业实习管理平台,由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协调学生毕业实习,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的表现进行指导与监督,以提高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实习管理平台实际上是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顶岗需求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实习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训练专业技能的需求。平台发挥如下功能:一是信息服务,提供管理制度及条例、安全教育、顶岗工作流程、考核评价办法、合作单位信息、岗位信息等;二是双向选择,合作单位和学生根据各自需求进行选择;三是过程监控,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干部、实习小组长等多方参与对学生在岗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监控;四是实习考核,校企联动,成立实习实训考核小组,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考核,保证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及管理的有效性;五是开拓实训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寻求合作办学,创建稳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方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0):81-83.

[2]王永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2):46-47.

[3]穆秀英.高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3):150.

第7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工作;医学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29-02

毕业论文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综合检验和对学校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掌握技能途径。我院自2006年开始第一届医学信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现已完成三届,本文就2006、2007、2008届学生毕业论文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改进我院毕业论文工作。

1 毕业论文工作分析

1.1 基地建设及其作用:我院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在高校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需要到相关医疗单位进行基础技能、医学信息获取、处理、整理技能及毕业论文设计能力的实习,这些能力的获得对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保证学生毕业论文正常顺利进行,我院建立了一批以医院为主毕业论文实践基地。

1.2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是由学院根据专业需要聘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水平、教风严谨、责任心强,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担任。2006届21名学生由16名教师指导,2007届25名学生由6名教师指导,2008届14名学生由5名教师指导,基本情况,见表1。

2 讨论

2.1 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我院医学医学信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承担医疗部门信息设计、建设和管理,从事医学信息学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根据我院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毕业实习及论文时间计18周(含10周的医院相关部门实习),我院该专业安排了10周的生产实习,主要内容为HM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医保信息系统、医院网络和医学数据的建设与维护等。这说明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视。

2.2 基地建设及其作用:

我院选用的是具有一定的带教条件、科研条件与设施三级综合性医院,每个医院接收5-6名学生,分组安排到医院管理部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病案室、检验科、影像科、信息科进行轮转实习。实习基地除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基础技能、医学信息获取、处理、整理技能外,还对实习生政治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及教育及实习生在本单位的人身安全负责。从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基地的建设来看,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满足我院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需要。

2.3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表1可以看到三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配备比较科学,正高级职称水平的老师呈上升趋势,高级职称的教师占的比例较高,2006届的62.51%,2007届62.5%,2008届60%,由于学院信息方面师资相对不足,2007届、2008届学生又没有聘任外单位指导老师,所以每位教师所带学生数呈上升趋势,由2006届每位教师平均带教1-2名学生增至2008届位教师平均带教2-3名学生。

2.4 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前题条件。从两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来看,选题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实践教学基本要求,能做到一人一题并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能较好地结合科学研究,大多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来源于科研的选题比例分别是2006届占14.3%,2007届占44%,2008届占50%。呈上升趋势。来源于社会生产实际的选题尚未涉及。

2.5 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

从三届学生的选题内容来看,学生选题涉及医院信息管理类、远程医疗和区域化卫生信息、医学信息教育及培训、医学网站建设及标准化建设及医学信息其他内容各个方面。所有选题均属于医学信息学范畴,而且与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进展紧密相联,有利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训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分类情况看:研究医院信息系统(含电子病历)的及远程医疗和区域化卫生信息直接指导医院院的课题所占比例达40%~50%。

2.6 毕业成绩: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写作态度、毕业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等的全面评判。由指导教师(占40%)、评阅教师(20%)、答辩小组(40%)三部分组成。从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分布,均成正态分布,组成合理,大多数学生成绩达到良好水平。

2.7 存在问题:首先,毕业论文实习基地尚待完善和扩充,到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医疗卫生机构去实习,到目前为止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只局限于医院各科室。第二,由于我院前二届学生不多,指导教师的配备只局限于学校的信息教研室老师及图书馆研究信息的老师,使学生联系社会生产实际内容课题缺乏。第三,通过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写作能力偏弱,外文翻译能力不强等情况。第四,学生由于受就业、考研、毕业前补考等影响,时间上把握不好,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同进存在论文书写上的不规范。

3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在管理上必须健全完善的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撰写规范;在质控上,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和反馈,严格毕业论文的前期、中期、后期质量检查;在基地建设上,建立、完善毕业论文实习基地并加强对基地的投入与建设;在教师方面,建立梯队型的指导教师队伍,坚持奖惩激励机制,选拔对工作高度负责,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指导教师, 并对指导教师工作有具体、规范的要求。定期举办毕业论文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在学生方面,应要求学生弄清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文献资料查阅、收集,数据处理等提出全面具体规范要求[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好毕业论文的时间,掌握好毕业论文的进度,正确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及参加毕业前补考等关系。要提高毕业论文相关研究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基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参考文献

[1] 方莉,唐中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20

第8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论文摘要:以国内部分重点大学的网页调查统计为依据,从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国内当前该专业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现状,并且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进行反思,同时提出了改革建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截至2007年,全国已有220所高校设有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如就业压力增大,很多学生对本专业不了解,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率相对较低等等。

纵观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可以发现很多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各个院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尽相同,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很多学校开办教育技术专业的时间不长,建设相对薄弱,综合实力欠缺,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定位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而是照搬已有的模式和经验,导致学生对自身专业感到迷茫厂毕业后“就业难、择业难”。

本文在对国内47所高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进行反思,提出改革建议。

一、国内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差异性比较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学校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的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或调整的依据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不同类别高校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不同高校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样本情况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开办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情况,笔者访问了新浪网中的高校集锦,从全国22个省、3个直辖市和3个自治区中选取了147所教育部直属或省属重点院校。在访问了这些高校的网页之后,笔者排除了100所没有或已撤销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剩余47所高校作为此次统计调查的样本。样本中的47所院校包括师范类30所、综合类12所和工科类5所,如表1所示。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浏览各个学校的网页或参加会议等途径收集来的。

2.差异性比较

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笔者选定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在各个高校所在院系的分布情况、培养方向、专业培养目标表述、毕业最低学分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

(1)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所在院系的比较。通过统计分析样本学校可以看出,无论是师范类、综合类还是工科类学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在各校分属于不同的学院,差异性较大,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大部分高校都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设在教育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和传媒学院;也有学校独立成系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相对特殊;无论是师范类高校、综合类高校还是工科类院校,都开设有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这说明了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之八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类别高校教育技术本利专业设置情况的差异之大。

(2)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向的比较。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提出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这为各高校制汀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对样本学校进行了分析统计调查之后笔者发现,只有12所学校在其人才培养方案里明确提出了培养方向,占样本学校总数的25.5%,分别涉及上述所说的五个方向。在明确区分人才培养方向的院校中,师范类院校占16.7%,综合类院校占41.6%,工科类院校占40%。但样本学校中的苏州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不同的是,苏州大学是分两个批次招生,而华东师大则是一个批次招生。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我国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明确分培养方向的比较少,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描述的比较。北师大提出的教育技术本科生应具备的主要能力目标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应用与设计评价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可以把这些目标归纳为五个能力,即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在统计了样本学校的培养目标之后笔者发现,明确涉及这五种能力的情况如图3和图4所示。

在样本学校中,有55.4%的学校在培养目标中都明确涉及到了上述五种能力,但是还有36.1%的学校只涉及其中的几项,甚至有8.5%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表述不明确、定位不准确。

笔者在分析各校的培养目标时还发现,有些学校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反复提到“新技术”、“新媒体”这两个词语,但是却没有说明这个“新”到底是指什么。这也是样本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存在的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4)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的比较。在分析了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在47所样本学校的资料中共查询到28所学校的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计划,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通过调研发现,在28所学校中最低学分要求为134分,最高的达到198;奴大部分学校的学分要求集中在150个学分到180个学分之间,尤其是要求达到160~170个学分的学校所占比例最大。根据国家对本科专业学分的要求,学分在160个左右最为合适,通过所能调研到的学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学分要求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学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学分设置是合理的。

二、样本差异性分析

1.所在院系的差异性表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学科背景较为复杂,专业定位混乱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然而该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却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这在其它专业的分布情况中是很少见的。在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应时而动,为求发展而开设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这导致了不少高校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以前的名称是“电化教育”,专业定位也很清晰;然而由“电化教育”改为“教育技术”后,名称较为泛化,专业定位也变得模糊起来。这使教育技术工作者也感到迷茫。专业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知晓度低,学生对本专业不了解,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比率相对较低。定位的不明确还可能导致师资水平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培养方向的差异性表明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未结合自身实际,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信息社会的教育技术专业,已经形成了利用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目的是使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但是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只有极少数学校对教育技术本利专业明确分方向,而大部分都是通才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定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而且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不够重视,或者不系统、不全面。

3培养目标表述的差异性表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培养特色

各高校的培养目标的表述各不相同,涉及的方面也各不相同,虽然部分学校涉及到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五项能力,但是也有高校只涉及了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且没有根据各校所在地的区域性和社会的需求制汀各校的培养目标,缺乏培养特色。从各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似乎就业渠道很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转贴于

三、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准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具有地域特色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各地方院校应该进一步挖掘自身办学的优势,分析所处地区对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社会需要,准确定位本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从宏观和微观层次上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规格进行定位和设计。

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其专业内容发展很快。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需求,及时调整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理论和技术,而且要能更好地把理论应用到技术中去,使理论更好地支持技术,技术更好地验证理论,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本文中,笔者对教育技术存在差异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将各学校分为师范类、综合类和工科类,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别院校存在的差异,因此,应当坚持分类发展,即区分开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类别。各类别学校应结合自己所在地方的实际,结合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本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地方特点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发展计划,以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来说,更应该重视自身定位的间题,提高本专业知名度,提高就业率。

2学科建设要规范化,紧跟国家政策,及时调整专业发展计划

各学校应结合地域优势,针对市场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求创新”的宗旨,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规范学科建设。规范学科建设要从学科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由学科定位决定的。各专业的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笔者在此次调研中发现,各个学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仅学分要求不一样,而且课程设置也有很大差别。但这并不影响该专业的发展,因为该专业强调各有所长。必修课是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除了理论课和技术课之外,还应增开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以及一些艺术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而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既可以掌握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又能在以后的行业道路上有所长。

除了要规范学科建设,各学校应密切关注国家的文件和政策,并及时调整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权威性的标准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ETC)》等,各学校应当及时关注国家召开的各类与教育技术相关的会议,及时调整本专业的目标和结构。

3.理论结合实践,完善实践体制

笔者在上述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就提到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应用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得不够明显。师范类专业都有毕业实习,但是毕业实习范围较窄,故而应当打破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建立‘种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师范类院校可以吸取工科类或综合类学校的经验,比如工科类院校在实践环节上经常采用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的模式。专业实训是在某学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的训练,学生刚以真正地去操作和实践,效果也比较好。 转贴于

各师范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实习进行改革,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术

(1)在各学期中,开展专业实训,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设定严格的制度,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提高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人。让学生可以无顾虑、放心大胆地设想,放手去做,加大师资力量的支持。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一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或者是做调查研究、亲身实践。

(3)在进行教育实习的时候,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控。首先是学生自身,要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重视实习,毕业实习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段实战演习,所以,学生本身必须态度端正,对实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认真重视。其次是指导实习的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实习时应当随时给学生指导。最后是接收实习的学校或者单位,应当给学生真正的锻炼机会,而不是就上几节课就算了,更不是给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学生讲授数学或者物理知识。这些问题,实习指导老师也应当与实习学校或单位进行沟通。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可以提高教育技术专业的知名度,加大了社会对本专业的了解,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育实习的价值也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第9篇:师范类实习毕业自我范文

师范类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

师范教育旨在培养服务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合格人才。那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师范类毕业生应具有哪些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呢?

1.对基础知识应形成独立的见解

新课标的出台要求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为掌握系统性知识为目的而死记硬背,变成以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消化为学习手段,将教学法融会贯通,以学科基本思想、学科方法论为指导,个人理解过程中的思想路线为主体,将学科知识贯穿起来。这样做有利于灵活地传授知识,也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2.能通过搜集、处理信息等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除了向他人求教外,通过调查、考察、网络查询、实际调查等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和评价、筛选信息更显重要,毕业生应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在自我学习中善于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认识到各种方法的优劣。显然,这样是针对于引导探究性学习的。

3.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热点问题

新课标中模块的设立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行深入性学习,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学好基本知识,而且能通过选修和自学的方式对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挖深。单个理论、问题的深挖,同基础知识一样必不可少,两者都要兼顾。

4.对教学论有一个较深的认识

新课标的要求必然使以往的教学方法有所改变,毕业生应对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端正一个态度,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通过在校期间对新课标的学习,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

5.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正确的评价标准)

新式课堂里教师由“主教”变为“主导”,教师角色更偏重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新课标要求下的新式课堂更多地需要教师来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评价、打分。正确的评价依赖于较高的认识水平和判断力,以及严格的评价标准。毕业生应具备正确的评价能力和严格的评价态度。

我国师范院校管理阶层的改革

新课改给高等师范院校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能适应高中课程新课标的师范类毕业生无疑是高中学校用人的首选。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改革,这既适应了社会需求,又有助于改变办学理念,促进自身发展。

1.以管理理念的改变推动培养方式的改进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外,增加了许多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新目标。为此,高中教师要起到一个高屋建瓴的作用,首先应树立一个新的理念,在作为高中师资培养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中,理念的转变不仅在于教师,更在于管理者、决策者,它涉及到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管理方式的变革,对培养方式的改进等方面。积极稳妥地进行针对性调整,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支持将课堂带到教室外,带到社会中,鼓励教师教法的革新,为野外实习和实验课的开设创造条件。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新教改的影响很大,理念的转变,政策的倾斜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推动校内校外的交流,强化对新变化的理解

跟上新课标的步伐,改变培养理念,领导者需在教学管理中付出巨大努力,既要大胆锐进,又要细致入微,稳妥渐进。新课改的精神和经验的交流,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渠道。从管理者到教师再到学生,是思想和理念的纵向传输,通过汇报、讲座,将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由上而下传达。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横向学习,这有利于教师新教法的成熟和传播、对教学理念的深入理解,以带动教学改革。另外。校际间的交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校际交流包括与兄弟师范院校的交流和与高中学校的交流。在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方面,要优先寻求实施新课改省份的师范类高校,再次寻求针对新课标的改革卓有成效的高校,通过考察交流,吸取教训,获得经验。目前,新课标下的教学和培养模式仍在实验阶段,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问题,新课改也只能在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中取得进步,从这一点来说,与高中学校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建立长久的交流机制,既能获得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逐步提高,又能让学生在校际交流中体会到教学的一些经验,加深了认识,锻炼了能力。

师范类院校教师的“与时俱进”

师范类院校的教师的教学与高中新课标的成与败有着辩证关系。高等师范类院校作为高中教师新生力量的熔炉。针对新的标准,“生产”出合格的“新产品”,自然有助于新课标的顺利执行,对其本身来说,会产生“合格的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学校发展”的良性反映。高校教师对于培养合格毕业生责无旁贷。从另一方面讲,高中学校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直接检验着新教师对新课标的执行力度,其结果必然影响着师范类院校的声望,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

相对高中教师而言,师范类高校教师没有“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对于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认知水平上,都有一定优势。师范类院校教师应该致力于学习新课标的精神,研究新对策,实行教学改革。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师更应该明确新教学理念给师范教学带来的挑战。传统教学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轻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少数人“发展”,轻整体素质的提高;重高考升学率,轻个人未来发展;重已生成的知识经验,轻知识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重理论讲授。轻科学例证。新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改变,迅速树立起新的培养目标、确立新的教学方法。

1.加强对新时期教学理念的学习

要对高中新课改理念的融会贯通,学会将新理念运用在课堂上,力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深刻认识,对知识时代性和现实性的注重,是新课标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

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在打好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前瞻性。将科学内容与现实事例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现实事物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认识、解决现实的能力。教学时可适当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

2.学科经典基础知识和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知识的授课时间应合理分配

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老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新思维的注入,新要求的提出,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分配经典的、在较长时段不可能发生变化的基础知识,和本学科新理论、新方法的讲授时间。教师应选择经时间检验、恒久不变的经典知识理论,主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理解。在保证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本学科新的发展方向进行补充,利用课堂引导和课外考察、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指引一个道路,让学生自己走完,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新的教学目标。

3.以多样化的教学法为手段。以正确的评价为动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下教师应有能力合理选择教学法:课堂上的描述、讲授和设问、读图相结合,板书、课件教学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习情绪,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新课标里频繁用到的,高校教师应重视这种方法的锻炼,通过设置一些情景,引发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信息,安排一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启示。另外,教师应利用正确的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除了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教师要能够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积极性、思考深度、认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微观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将其作为燎原之火,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讨论中,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中、在小实验、小论文中,在外界考察过程中。利用评价来捕获学生的精神状态,同样有利于对症下药,把握教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