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心之过范文

无心之过精选(九篇)

第1篇:无心之过范文

弱女“背时运”,父母倾尽家财相助

李大新和王秀芹是北京市密云县的一对退休夫妇。他们的一双儿女均已成年,可女儿李小蕊的“悲惨”命运让老两口时时牵挂。女儿结婚后先是怀孕早产,后来又遭丈夫的抛弃离婚。李小蕊经常打电话找父母诉苦,可李大新夫妇却爱莫能助。

李大新夫妇的儿子李子健在一家银行工作,儿媳妇方莉两年前下岗后在一家大型电器商场跑销售,虽然辛苦但收入颇丰。他们的儿子李小鹏刚刚6岁,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儿子富裕和美的家庭不知要比女儿强多少倍,李大新夫妇希望儿子看在亲兄妹的份上拉妹妹一把。

王秀芹和媳妇方莉的关系相处得不错,李子健是个孝子,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对妹妹也心怀怜惜。在母亲的授意下,他前前后后接济了妹妹近6万元钱,方莉虽然有些不快,但想着公婆这些年辛劳付出,她也理解了丈夫的举动。毕竟一家人和谐共处才是最重要的。

2003年初,李小蕊想在北京大兴区开家小饭馆,启动资金需要5万元。王秀芹听说女儿想干点正事了,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帮助女儿创业。李小蕊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持下岗证创业的话可以享受优惠政策。李小蕊想起嫂子方莉有下岗证,便借嫂子的证登记注册。

小姑子连亏到底,偏心母频调家财埋祸根

2003年4月,李小蕊的小饭馆开张了。但饭馆开业不到半年,不光赔掉了本钱,还欠下了近2万元的货款。李小蕊怕父母伤心,更怕嫂子看笑话,她偷偷关掉饭馆后在朋友家中躲债。几位供货商追债无门,一纸诉状把她告到了大兴区人民法院。

因为当初李小蕊办理相关经营手续时是拿着方莉的下岗证注册的,所以饭馆的法人代表为方莉,法院给方莉下了几次债务执行书都没有回应,便派人上门执行还款工作。那天,几名法院的工作人员直接找到了方莉上班的电器商场,当着众同事的面宣读了判决。方莉又气又羞,拿到判决书后立即冲回了家中。

李子健下班一回家,方莉禁不住和他大吵了一架。吵完方莉觉得还是不解气,拿起电话又把李小蕊数落了一顿,说欠债的事她是不会负责的,让李小蕊尽管找爸妈求援去。

晚上,李大新夫妇怒气冲冲地敲开了儿子的家门,质问方莉说:“小蕊这次赔得多惨哪,连想死的心都有了,你就不能同情她,你的心肠怎么这么硬?”这是婆婆第一次冲着方莉说狠话。方莉马上还击了一句:“我才是受害者呢,难道她欠的钱还要我们还吗?”

王秀芹接过话茬:“李小蕊不是我们家人吗?就知道顾着你这个小家,不顾别人的死活!”

方莉一听这话,立即嚷了起来:“好歹我也是你家媳妇,你们把我当自家人了吗?你们真是太偏心了!”说完扭头进了卧室,嘭的一声关了房门。

妻子对父母的态度让李子健非常伤心,他决定拿出2万元钱替妹妹还债。方莉知道后非常生气。李子健无奈地向她保证说:这钱是借给妹妹的,这样的事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了。这次风波彻底改变了方莉与婆婆的关系,方莉想不通,婆婆在遇到对待子女的问题时怎么就是非不分呢?

李家二老好不容易帮女儿勉强收拾了残局,哪知李小蕊又开始了新一轮折腾。2004年夏天,她向父母提出想开一家规模更大的饭馆。这时,李小蕊已经把李大新夫妇的养老钱折腾得差不多了,他们哪有实力继续支持女儿。李小蕊在家里又哭又闹好几天。看着女儿要死要活的样子,爱女心切的老两口决定孤注一掷,卖掉自己最后的资产――两室一厅的住房帮助女儿。2004年11月底,李小蕊兴冲冲地拿了20万元房款联系开饭馆的事了。两位老人在外面租了两间小房,彻底告别了生活十几年的家。

方莉得知二老居然背着她和李子健把房子卖掉了,便去找公婆理论,让婆婆把事情说清楚。

在狭小的出租屋,婆媳俩彻底撕破了脸面。李子健夹在两个女人中间无计可施。方莉思维敏捷,句句在理,字字带刺,年事已高的王秀芹哪里是她的对手,一时怒火攻心瘫倒在沙发上。李子健忙打了个出租车把母亲送往了医院。

晚上,安顿好母亲后,李子健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看着满脸泪痕的妻子,李子健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方莉对婆婆的病情毫不关心,这让李子健更加寒心,他忍不住训了妻子几句。激烈的争执中,李子健顺手猛推了方莉几把,她趔趄着摔倒在地,右膝盖一片青紫。

受伤的方莉当晚就回到了娘家,十几天后,直到李子健向她道歉认错,她才回到了家中。然而,感情是经不起折腾的,方莉和李子健之间的感情逐渐冷淡了下来。

然而,李小蕊能力有限,根本没能力支撑饭馆的运作。2005年7月初,李家父母和李小蕊将饭馆关闭后回到了密云县,在李子健家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住下。

李小蕊老实了一段时间后,又听说在北京开出租挺能挣钱的,李家老人便用卖房剩下的钱找人向出租车公司交了5万元“份钱”,让李小蕊开上了一辆全新的出租车。

水落石出后是一出家庭悲剧

王秀芹回来后,就想见见孙子李小鹏,她给方莉打电话,方莉没好气地说:“您不是到大兴享福去了吗?我们小鹏现在挺好的。您有时间还是多陪陪您女儿吧!”说完就挂了电话。

2005年7月27日晚上6点多,李子健下班回家后正在厨房做饭,方莉还没有下班。这时李大新夫妇突然来了,小鹏高兴地从房间里跑了出来。但是王秀芹一反常态,没有理睬小鹏。李子健见状将小鹏赶回房间。

方莉回来后,一见公公婆婆,没好气地说:“你们不是卖了房子拿了钱,跟着女儿享福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王秀芹站起来说:“我们回来就是想看看孩子,孩子是我们带大的,凭什么不让我们看?”

方莉一听这话,火更大了,声音也大了起来:“你们老两口就是偏心。孩子是我的,我就是不让你们看!要看看你女儿去!”

王秀芹的声音也高了八度:“你混账!李小蕊是我亲生女儿,我怎么疼她都是应该的,你凭什么这么多事?”方莉叫骂起来:“我不能让人拿着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别人,你们两个老东西赶紧给我滚!”

躲在屋里偷听的小鹏听见了妈妈最后这声嘶力竭的喊叫。紧接着,小鹏的耳朵里充斥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四个人的叫骂声,接着是衣服被撕裂的声音。

李小鹏赶紧跑了出来,见妈妈已经和奶奶扭打在一起,妈妈抓了奶奶的脸,奶奶冲爸爸说:“你是要媳妇还是要你妈?”李子健又气又急,听母亲这么一说,便冲过来打方莉。这时,李子健扭头看到了小鹏,大声呵斥说:“你给我回屋里去!”

李小鹏转身进了屋,过了一会儿,他听见客厅里传出沉闷的当的一声,紧接着又是扑通一声,像是有人倒地的声音。这些声音传来以后,小鹏就再也没有听见妈妈的声音了。

紧张的李小鹏壮着胆子悄悄把房门打开了一条缝,目睹了令他心惊肉跳的一幕:母亲方莉倒在地上,头发散乱着,身子下面淌了很多鲜红鲜红的血。客厅里的人都神情紧张地围在妈妈身边,全然没有发现,他们身后那双惊恐的眼睛。而接下来发生的惨烈杀母一幕,也永远嵌进了李小鹏灰色的童年记忆中。

当天晚上,神情恍惚的李小鹏跟着爷爷奶奶到他们家休息。第二天,李子健问小鹏:“你昨天晚上看到了什么?”小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茫然地说:“我看到妈妈躺在地上,我还听见了砍树的声音!”

李子健立即黑下脸来,一字一顿地说:“千万不要对别人说那天爷爷奶奶到咱家里去了。不然,爸爸就该被警察抓走了,连你也被抓走了。以后别人要是问起你妈,你就说你妈第二天早晨离家出走了。”小鹏茫然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很重大,既然爸爸不让说出去就绝对不能说。小鹏只好把这个巨大的秘密埋藏在心里。

2005年7月28日晚上10点,李子健给岳母打了一个电话,说方莉因为跟自己的父母吵架,生气离家出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拿走了家里的6000元现金。

方莉的父亲方新民马上出门寻找方莉,丝毫无获。随后,李子健和方新民一起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李子健称自己的妻子方莉离家出走。警方立案后告诉他们,只能按失踪人口登记。8月初,在方家的要求下,李子健到《北京晚报》花了1000多元钱登了5期寻人启事。

直到2007年4月1日,李子健才突然被捕。原来,李子健的妹妹李小蕊和罗某谈恋爱。李小蕊酒后吐真言,对罗某吹嘘自己杀了嫂子并毁尸灭据。但李小蕊没有想到,罗某在2007年3月因盗窃罪在北京市昌平区落网。罗某为了争取立功表现,向警方举报了李小蕊杀人碎尸的事情。随后,警方根据这个线索抓住了李小蕊及其父母和哥哥李子健。

李子健的供述还原了2005年7月27日晚上的案件真相。原来,方莉在厮打中被李子健用铁锤打中脑后昏迷,李子健怕邻居听到动静,找来一把尖刀在方莉的脖子上又扎了一刀。方莉就这样丧生在丈夫的刀下。为了掩饰罪行,李子健和父亲一起把方莉肢解后装进了几个黑色垃圾袋。之后他们把垃圾袋运到父母家和李小蕊又进一步碎尸,第二天扔到了通往密云水库的路上。李子健叮嘱李小鹏保守秘密,也是想保住全家。

随后,警方经过抽取方新民的血液和抛尸地点找到的上百块零星骨头进行DNA比对,确认方莉已经死亡。随后,李子健和父亲、妹妹均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母亲涉嫌包庇罪被批准逮捕。

2007年10月,方新民身患重病的老伴禁不住老年丧女的沉重打击,病发身亡。方新民承受着失去妻女的悲痛,孤身一人带着小鹏。他希望不管怎样也要驱除孩子心中的重重阴霾,把李小鹏抚养成人。

2008年3月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李子健全家杀人碎尸案。在法庭上,李子健说:“我对不起我妻子和她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孩子!我知道,孩子这两年在我的威逼下,过的是噩梦般的生活。他的童年被我彻底毁了,我对不起他!”

2008年7月2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李子健全家杀人碎尸案。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子健死刑,李子健的父母、妹妹因参与犯罪也被判处3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如果父母能够将一碗水端平,这个家庭也许会相安无事。父母的情感盲目偏向“背时儿”是不可取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真正有见地有素质的父母,应是一架不偏不倚的感情天平,让子女感受到一种平等的亲情。即使有弱势子女,从情理上需要特别照顾,也应当是非分明,入情入理,取得其余子女的支持。如果由着自己不理智的性子想疼谁就疼谁,无原则均富济贫,姑息迁就甚至放纵那些放荡不羁的弱势子女,定会使其得寸进尺,肆无忌惮。平衡一旦被打破,家庭悲剧早晚会发生。

(拒绝一切形式的转载文摘。)

第2篇:无心之过范文

心一如佛,是禅佛教中最本根的概念之一。在儒家、尤其儒家的心性之学,心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孟子云:“学……道无他,求……放心而已。”藉孟子的话来说,一个人学道能达到“放心”之境,大抵上就可以成佛有望了。在禅宗与在儒学一样,心常与性相关联,实际上,心性本自无二。心即性,性即佛;即心即性即佛,心性佛三位一体。成佛,即在于尽心见性。尽心见性即见佛。 这篇小小文字试图“蝎蚁溃堤”,“匹夫撼树”,澄明由来已久的对于禅心,也就是佛教心的莫大误解。虽然禅宗不立文字,反对言传,但言语乃是知解世界的极限。既然要有所“澄明”,就必须基于言语了。这可能招致不幸。然而,不得已以非体验非亲证的某种“我思”的“逻辑”强述禅心,只不过是以指指月而已。 佛教、特别是禅宗里的心“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极平凡而又不易把著的问题。迄今为止,它几乎一直被诠释为终极的精神实体或精神本体。正因如此,佛教(包括禅宗)常被等同于(中国大陆哲学教课书中)所谓的“唯心主义”,遭到粗野地谩骂和轻蔑地否弃。对此,居然无人提出疑问与异议!实际上,这是于佛无损的,倒是否弃佛者否弃了自身,难于救药。有人虽然不似那么轻率,声称以“科学”的态度和持见观佛,扬扬洒洒,著成论述佛教的宏篇巨制,但是却把佛教心看作精神实体或精神本体,不能弃除执见,终不得深入佛门,成不得正果,至多只是流为文字禅或口头禅一样的东西。由此可见,把著佛教心乃是悟后起修直入佛殿圣坛的最为关键的法门。 究竟什么是佛教心呢? 心,或谓本心,与性通且为一,亦可谓之本性或自性。人之本心觅回,本性显见,即可成佛。成佛即达于大通,或谓大同。这绝不仅仅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或意境,而是本来如此的自在自如之相,也就是无相之相,一种即实有即常转的实相实性,而不是呆滞的实体或本体。既是实相而又不可见不可道,所以是无相之相或无相之性。对有色界(现象界)而言,它是空或无,但不是空无所有或虚无,无宁说它是空如。它不离色界,也不住于色界。佛心非色非空。对佛心而言,色空泯灭如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色。在佛心面前,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佛心为一切有情众生所本有;佛心通于一切有情众生,一切有情众生皆可成佛;佛教的宗趣在示人渡己渡众生,成己成众生,也就是解脱自己解脱众生,归于极乐,共同成佛。因此,佛心是大通心或大同心,藉用庄子的话,也可以说是“齐一”心。站在佛心面前,一直自以为宇宙中心并自许以“万物之灵”的那个“我”,一直自以为并自许以正确伟大的那个“我”,一直以主宰和控制他人命运使自己拥有特权与利益、居于社会的中心和至上地位而自许以“公仆”的那个“我”,执掌众生的生杀权柄而可以一言兴邦一言丧国的那个“我”,一切骄傲飞扬而被授予“英雄”“模范”的那个“我”,伟大光辉神力无限而受到万众敬仰与礼拜的那个“我”(神),统统都失去了其“霸主”的地位,消灭了自身与他以及他他之间的一切差别,同天地及其中的其他一切平等为一,因而万有并生,各任其性,成佛为一,这就是佛教之真谛,佛心之所在。因此,佛心是众生心非众生心,是宇宙心非宇宙心,是法心非法心,是心非心。佛心即真非真即善非善即美非美。佛心之外无他,佛心之内无他;佛心无有内外,不分彼此,超越一切,无滞无碍。佛心呈现,一切觉照,世界——非心非物的世界的意义也就自明自了。但是,这不是居于世界中的“我”实现了价值,抑或“我”的价值的实现。诚然,“我”是有价值的,在世界的价值里,亦即万有的平等关系中。佛心涵盖万有,无所不在,却不可以归结为任何一种实体或本体。它本无,不成体,但确是客观地永恒地在,自然地永远地动,可以独立,蕴涵于万有,但不是属性或特性的集合。它难以言传,但能体验,并可在实践践行中亲证。 如此勉强地说来,不免有点“神秘”意味,实在不得已。但是只要记住,言语不过是“指”,是“薪”,这只不过是在以“指”指“月”,藉“薪”传“火”。换言之,这是“过河拆桥”的工夫。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我们每爬上一级楼梯便拆除一级,我们是可以爬到楼顶的。 (禅)佛教宣知(所谓般若智),但是非逻辑的。虽非逻辑的,也非反理性的。万有之中,唯人之可以有知,是故佛教只对人成立,并且专对人成立。人与人的基础关系在于言语。言语可分为常规言语(日常言语或自然言语与人工言语或符号言语)与非常规言语(如隐语、心语、体语)。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言语关系。 佛是无量的永恒的,佛教是有限的短暂的。佛教宣知(智),不得不凭借言语关系(诡谲语、吊诡语)来沟通人与他的非言语关系,即通于佛的关系。但(禅)佛教最终又是要求超越言语关系的。人从言语关系达到非言语关系,在体行理性中觉解与他的不二关系,达于大通而成佛,这就是人知的体现与寂灭。是时,知得到了最高的升华,成为圆成的知、绝对的知,即宇宙大智,而已非人的个体生命之小知了。佛陀(人)之成佛,从生命小知上达于宇宙大知的践行,显示了作为最高级生命的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佛教的人-文化意义正就储蕴于此。所以,唯独对于人,因为必须经过人,人的上升,才有成佛的问题,也才有信仰佛的问题。不能成人(仁),焉能成佛?有情众生的成佛归结与体现为人的成佛。是人的成佛才使成佛具有了完满的意义。 如若成佛是使生命小知通达于宇宙大知,则这一过程便是本心的还原。分而言之,本心的还原是把“吾心”转换为“宇宙心”(正面说),把“宇宙心”转换为“非宇宙心”(反面说);合而言之,是将“吾心”转换为“宇宙心非宇宙心”;实际上,本心似心非心,非心却是真心。这一过程乃是在人的体行实践中完成的。在言语陈述中,就分别知的层面可以说,有三步工夫:1.无他,即个体生命的心知直觉到与“我”疏离的感觉世界的一切刹那生灭,无有常住,均似虚妄之流的幻象,从而反观自我,寻觅本心;2.无我,即去除我执,直觉无他无我,或即他即我,我他不二,一切皆呈“空”相,恒流无住,“虚”而不“实”,法界中人的心知,——无论个人生命的心知,抑或人类生命的心知,都只不过是一“实”死相,从而悟“无”之妙,以至于无无,澄入佛的心知即宇宙的大心知;3.见心,即佛。人的生命融化于宇宙的生命与心知之中,桶底脱落,莹彻透亮,无内无外,圆满无漏,不可思议,心呈现自在的自如之相,所谓“实相无相”,世界(并非心物二元复合体)消除了差别与界限,浑圆一体,万有见性(自性)归一,即齐一平等,无生无灭,大化流行,但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对立关系或差别关系(——故不能以二元对立或分立方式说佛),超越了时空(物理时空),超越了言语与语言,超越了心知的思维(——故不能以分别智对待般若智),那是大解脱,——绝待的解脱,那是大自在,——无待的自在,那是非真非假(而全真)、非善非恶(而至善)、非美非丑(而尽美)的在(绝妙的处所)。这三步工夫的划分是言语的方便法门,实际上不能划出。证悟的工夫,可能是禅定静修,或修密观心,或念佛参禅,也可能就在日常生活本身,没有一定,但不是为学,因而不是一个增益的过程,而是一个损益的过程。老子说:“为道日损”,即损之又损,至于无,进而至于无无,方能明心见性,成得了佛。佛虽是无无而不可思议,其实无无而无不有,但有已成一,不再是分殊的了。佛见身就只有佛。“但有言说,即非实义。”言说佛的言语完全是多余的累赘,当自然脱落了去。 不得已作如是的陈状,依然流转于文字言语之间,但它们作为“指”所表现的必要性是短暂的。当望见“月”的时候,对“指”就可尽然弃置不顾了。

第3篇:无心之过范文

人间道无忧笑,无拘无束任逍遥,他自忧来他自苦,我自一心随风飘。我随风,风追我,任他大罗金仙奈我何!你看处我疯癫,我却笑你太痴缠,其实何必太认真。世间本来就无事,都是庸人自扰之。登高望远盼成功,不如与我一起飘,他疑问,飘何处?我笑道:放下一切烦恼!

人称万物之灵、万物之尊,拥有无穷的智慧,更有着洞悉一切和改变一切的能力,最妙在体现于心。心为何物?人之灵也,精华所在,又称心灵。心灵之妙,难已言表。又为情之所在,亲情、友情、爱情皆源于此,为情者所依,故有“情之所物,存乎一心”之说。却又为是非之根源,欺诈、瞒骗、暴力之种种罪恶比比皆是,皆因欲望而生,而欲望由心生,所以又有“罪恶之源唯人心矣”的说法。不同之处不外乎“善、恶、大、小”而已,既因善而为恶,其做法虽不能苟同,但其心可表。因恶而为恶,其做法鄙视,其心更可诛。一时迷茫而做错小事者,其做法虽为错,但尚可宽恕,此为小是小非。因恶欲而铸成大错者,就是所谓的“大奸大恶,天理难容”。故言心为最美,又为最恶,从种种迹象都可看出,心为人之基础,既然一切都源于心,于是心又为人之开始。故说:人间道——心为始。

风乃无形之物,虽无形却可以借树来表现自己,虽无形但当风吹起,感觉却是那么的充实,真实地存在。曾有人言水为陆上最柔之物,遇到任何一点轻微的阻挡就改变其形。我看则不然,遇到阻挡就变形的又何止水,风比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有些方面更是水所不能及的。水虽柔却有形,此为一不如。水有“水滴石穿”之说,而风则有“时过风化”之言,水在集结之后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风更是如此,然而水却要依靠风势,此为二不如。有这两点,所以我认为风为至柔之物。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更有研究表明人性是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换句话说就是人性本纯。纯者善也,善者柔也。人性既人心,于是心亦为柔,心既为柔便可说心、风为一类。心为感觉之源,感觉虽真实存在,但却不是实物,既然不是实物当是无量,无量者不可估量也。所以说心是没有边界,没有尽头的。心虽没有大小之别,但人之目光却有远大与狭隘之分。远大者自然心胸宽广,狭隘者自然心胸极为有限。那么心性宽广与狭隘之间有何分别呢?其中十分复杂,简言之最大的分别就是“烦恼”,烦恼一物人人都曾有过,自古使然。宽广则无边,既然无边自然也就一切烦恼烟消云散,狭隘则有限,有限则烦恼自然沉重如山,于是一切悲剧由此而生。心重如山寸步难行,此为人间至悲之事。悲如尘,风吹尘起,风吹悲除,最好的洗涤剂莫过于风。风无轨迹,更如人生,无处不在,随情况而变。风吹起,自由而飞随风而动,心无束缚。故言:人间道——随风飘。

忧者既烦恼,所谓忧心、忧人、忧天下。道家云:忧心者伤神,忧人者伤力,忧天下者伤德也。故无忧为养生之道。无忧者即指放下,放下忧思、放下烦恼、放下一切。然此乃人生最难之事。想放下,但却难已自控,或是口中说放下其实抓的更紧,只能自欺欺人。又有虽表面放下,但意识中却越积越深,一但浮现便如洪水般涌入,再难忘却。于是放下忧思难,放下烦恼难,放下一切更如水中捞月。笑为人情感之表现,被人称为世间最美的事物,我深以为然。再美的事物生命力都是有时限的,唯有笑永远长存。笑是最简单的事,每个人都能拥有,它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无论你是心智坚强、冷若冰霜,甚至是噬血无情,都难以抵挡它。一笑泯恩仇,一笑化干戈,一笑天下定!所以笑为人性至纯之表现,至纯者则至美。人在享受美的时候是最轻松的,又称解脱。既然无法放下,不如尽量寻求解脱,如此笑为最好的选择,所以无忧则笑。笑人、笑物、笑王候。风路历程犹如人生,曲折莫测,非人力所能料定一二,但最后惟回起点。解脱而恍然大悟,笑言:人间道——无忧笑。

第4篇:无心之过范文

关键词 “童心”说;德性;至善

李贽(1527~1602),本姓林,原名载贽,后易姓李,名贽,字卓吾,号宏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因泉州为宋温陵禅师居地,故又自号温陵居士。回族。著书极多,其中最主要的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李温陵集》等。

李贽青年时受学于王艮之子王襞,又从罗汝芳问学,顺此潮流他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童心”说,以强调个性的张扬。但对于李贽而言,他的所谓“童心”并不单纯是顺王学及泰州学派脱下来的,可以说他的“童心”说吸取了胡宏“性本体”论的思想。他以“性”为无善无不善的至善,来作为他所提倡的个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另外,在他为个体原则的彰显作论证的时候,他的观点与孟子的某些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可以从孟子那里找到根源。

李贽认为只有用“童心”才能表述人性的本然状态。“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也。”在李贽看来,童子是人之初,童心是人之初。唯有童子,保持了人心纯真的本原。童子之心是未受外来污染的绝假纯真之心,是无善无不善的至善,是不分善恶的,是超善恶超是非的,是一种纯然的本性状态。WWW.133229.CoM保持童心,就是保持本真自我;具有本真自我,才能立言行事皆真。如果过于强调一个“善”字,则未免陷于僵化。“孟氏之学……犹未免执定说以骋己见,而欲以死语活人也。夫人本至活也,故其善为至善,而其德为明德也。至善者,无善无不善之谓也。惟无善无不善乃为至善。惟无可无不可始为当可耳。若执一定之说,持刊定死本,而却印行以通天下后世,是执一也。”

李贽又称“童心”为“德性”,“人之德性,本是至尊无对,所谓‘独’也,所谓‘中’,所谓‘大本’也,所谓‘至德’也……德性本至广也,本至大也,所谓天下莫能裁是也;而又至精焉,至微焉……中则无东西南北之可拟,无方所定位之可住,是故不得焉,强而名之日中。”在这里不难看到,李贽将“童心”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是“大本”,是“至德”,是“至尊无对”,是不能单以“善”来形容它的。李贽的“童心”说可以说继承了胡宏性本论的思想,胡宏在《知言疑义》中道:“凡人之生,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完具,无适无莫,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非分,无过也,无不及也,此中之所以名也。”胡宏以“性善”为叹美之辞,李贽以性善为“迹”,“夫日善人,则不践迹矣……夫人之所以终不成者,谓其效颦学步,徒慕前人之迹为也”。不同的是,胡宏以性体为天赋,抬高了“性”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拉开了天人的距离,而李贽则综合王阳明的心本思想,以心即天,指出这个至善的童心乃是“吾性之故物”,为本心所具有的,且人人同之,可以说又是对胡宏“性本论”的发展。

李贽认为“童心”不分圣凡,乃人人同具的。“德性之来,莫知其始,是吾性故物也,是由今而推之于始者,然也……故圣人之意若日:尔勿以尊德性之人为异人也,彼其所为亦不过众人之所能为而已。人但率性而为,勿以过高视圣人之为可也。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李贽又道:“言而日‘近’,则一时之民心,即千万世之人心,而古今同一心也。中而日民,则一民之中,即千万民之中,而天下同一中也。大舜无中,而以百姓之中为中;大舜无善,而以百姓之迩言为善。则大舜无智,而唯合天下通古今以成其智。”从时间上说,古今同此人心;从范围上说,天下人人同此一中。千古人心,也即天下人人之中。圣人之中、圣人之善、圣人之智,就是以天下古今百姓之中为中、百姓之善为善、百姓之智为智。天下人之心,就是匹夫匹妇之心。从个人的人心,从个人的同,可以窥见天下古今的人心、天下古今人人的中。历史上的哲学家都要凡人上同于圣人,要凡人向圣人学习,而李贽则要求按愚夫愚妇的标准,凡人就是圣人。李贽将此称之为“致一之理”,他在《老子解》中说:“候王不知致一之道同庶人同等,故不免以贵自高。高者必蹶下其基也,贵者必蹶践其本也,何也?致一之理,庶人非下,候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候王可言贱,特未之知耳……人见其有贵有贱,有高有下,而不知其致之一也,曷尝有所谓高下贵贱者哉?彼贵而不能贱,贱而不能贵,轻吾所见,而不能致之一也,则亦碌碌珞珞,如玉如石而已。”李贽在此直指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认为人不分贵贱,因为致一之道如此,此可谓是民主制度的萌芽。

孟子虽道:“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但他不同意圣人是不思而得,生来就符合天道的“诚”,他认为虽然圣人远远高出于一般人之上,但圣人与一般人仍然是同“类”,他曾引有若歌颂孔子的话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在有若和孟子看来,就是“贤于尧舜远矣”的孔子,虽然在人类中是出类拔萃的大圣人,和一般人仍然属于同类,他要想认识天道的“诚”,仍得通过思诚。孟子虽主张人有“良知良能”,“仁义礼智根于心”,但是“不假外求”,也要通过“内求”,即通过“思诚”才能认识天道之诚。当然孟子也承认圣人在认识天道必然性上,有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地方,首先在于圣人有自觉性。他曾说:“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作为知命的君子,应当从“命着眼”。“求其在我者”,积极去思诚,自觉地认识和掌握天道。

李贽又从“童心”人人具有,“天下无一人不生知”出发,指出“道”也是人人所具有的。“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也。人之求道,犹之掘地而求水也。然则无不载道,水无不在地也,审矣。”“道本不远于人。而远人以为道者,是故不可以语道(可知人即道也,道即人也。人外无道,而道外亦无人)。”“道不离人,人不离道。”李贽的人“无不载道”的命题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是“道不离人,人不离道”,道与人不可分离。第二是“人即道,道即人”,“人外无道,道外无人”,人本身就是道。这样就把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道不再是道学家所独占的神秘的东西。

那么,李贽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呢?李贽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同者也。”王艮主张当下日用即道,王襞主张当下自然。李贽继承了其前辈的思想,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生最基本的自然要求。满足人生最基本的自然要求,就是当下日用的道。这样,道是最平常的,毫无神秘可言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那么物质享受就成为理所应当的,就是圣人也不能例外。李贽道:“圣人虽日:‘视富贵如浮云’,然得之亦若固有;虽日:‘不以其道得之,则不处’,然亦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今观其相鲁也,仅仅三月,能几何时,而素衣霓裘、黄衣狐裘、缁衣羔裘等,至富贵享也。御寒之裘,不一而足;褐裘之饰,不一而袭。凡载在《乡党》者,此类多矣。谓圣不欲富贵,未之有也。”李贽认为:“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自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故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以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何可言无也?吾故日,虽大圣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自然’矣。”

由于势利之心出于“吾人秉赋之自然”,且大圣人亦不能无势利之心,因此李贽提出“人必有私”、“私者人之心”。李贽认为圣人亦必有势利之心,人必有私,道不在于禁欲,而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和追求物质的快乐。一切德行都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相联系。李贽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有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故官人而不私以禄,则虽召之必不来矣;苟无高爵,则虽劝之必不至矣。虽有孔子之圣,苟无司寇之任,相事之摄,必不能一日安其身于鲁也决矣。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说也。然则为无私之说,皆画饼之谈,观场之见,但令隔壁好听,不管脚跟虚实,无益于事,只乱聪耳,不足采也。”“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热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他认为私者人之心,耕田者把收获物作为私有,才肯出力治田,这是“自然之理”。又认为“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是必然之势。圣人顺应这种自然之理与必然之势,就能够得到好的社会秩序与和平生活,这种秩序与和平,李贽称之为“安”。

当梁惠王告诉孟子他好色、好货时,孟子并没有批评他不应该,而是告诉他,他这些欲望都是正常的。“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日:‘昔者公刘好货。诗曰: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在者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民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直甫,来朝汤,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只要做王的以自己的真实感情流露,从自己所需知百姓所需,从自己所想,知百姓所想,然后推己及人,则不失为一个好王。

第5篇:无心之过范文

一、以“吾丧我”抵“齐物”之境

庄子云:“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齐物论》

庄子以“丽之姬”的寓言阐明死后世界或比生前更悠闲自得――丽姬因害怕嫁到晋国后的日子而沾襟涕泣,殊不知来到晋国后享受锦衣玉食,尽得荣华富贵,她开始后悔此前的悲伤毫无来由。事实与预期也不尽相同。未曾经历之事的好坏并非世人所能预料,况且死亡是大化之境,从无既往经验可循,又怎能认定死亡是件坏事?所以,庄子认为,生存好过死亡只是囿于想象的成见。正如未出生前也无人预知生存的快乐。庄子甚至因为生活在烽火不断的战国乱世而发出“死优于生”的见解。

当然,庄子并非教人乐死厌生。庄子看到了“生”蕴涵的双重逻辑:感性之身的本然逻辑及其隐含的应然价值。出于世人普遍的认知局限,畏死情绪徒然使生命受到了无谓的羁绊,所谓“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庄子・秋水》)。为此,庄子提出“吾丧我”之概念,通过“吾丧我”而对生死一视同仁,进而安时处顺,消除贪生畏死的情结。

“吾丧我”,是形容人臻于形容槁木、心如死灰的心境以致达到忘我。其本质即是将“知”和世界万物联系起来。东方哲学对“知”的认知偏重智能,试图以智能去运用知识。庄子的哲学即是以智能运用知识的典型代表,他不仅扬弃知识,更贬低知识,在《庄子》中,不乏将智能与知识对立的说辞,并以前者为“大知”,而“后者”为小知,而庄子为何要去小知而求大知?其云:

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庄子・齐物论》)

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庄子.大宗师》)

由于宇宙万物无时不变、无时不移,一切现象的变化如同白天和夜晚之交替。然而,人的主观知觉并不能参透客观世界的表象,以致主观所思与客观所感无法完全一致,其所获得的知识通常流于片面而非整体,加之成见所囿,导致模糊真知。

《齐物论》载:“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相知也,则人固受其l。吾使谁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个体的主观成见以及客观事物的纷繁表象让人陷入各种是非之争,任何一方都选择站在“正确”的立场,导致“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庄子・齐物论》),这种评判标准的缺失导致的“小知”成为埋没真理的元凶。所以,《庄子》中多处出现了对“知”的警示,如《列御寇》云:“巧者劳而知者忧。”又云:“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在宥》云:“多知必败。”

世人总不免被自我的思想及欲望所困,所以个体的认知不是偏执在此,便是偏执在彼,进而以此为好,以彼为恶。这种执念与真理往往谬以千里,致使世间万物难以齐平。所以,庄子有意将《齐物论》编排于《逍遥游》之后,意在点出世人之所以痛苦而无以逍遥,全在于被小知或成见所蒙蔽,物与论不齐。所以,庄子希冀通过《庄周梦蝶》这个寓言使世人“吾丧我”,以消除个体的主观成见。

庄子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中化蝶,翩然飞舞,感到无比快乐与自由,已然不知己为庄周。这与《齐物论》篇首“吾丧我”遥相呼应。南郭子綦经过修养到达了“丧我”之境,从主观实践的途径找到真我,即突破了因“小知”之“我”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与痛苦,断绝了因“我”之主观成见而形成的虚妄世界,进而消弭人生的困顿苦楚,展示出精神自由的生存境界。换言之,齐物的关键在于“吾丧我”,不过这并非否定客观世界的相对性,而是通过修行的养成去除“小知”,跳出是非、得失、贫富、美丑、大小、生死等相对价值,实现心灵的“自喻适志”,以致“齐物”之境。所以,“吾丧我”即突破生死之道,以“齐物”消弭“小知”的相对局限性。而“生死”作为最难齐之事,“齐物”应以齐生死为首要,生死既齐,则无物不齐,无物不齐则不齐者自齐。

二、以“莫若以明”抵达“死而不亡”之境

“以明”是《齐物论》另一关键词,出现了三次:“莫若以明”二次,“此之谓以明”一次。若要了解“以明”之关键要义,则须理解“明”字的特殊用意: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d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由于人的个体认知不同,见闻也不一致,致使个人言说没有一定的标准。也就是说,人的小知小见以及欲求隐蔽了真理(“大道”),才有诸如儒墨之争与生死之辩,结果“贪生畏死”,而其解决之道便是“莫若以明”,即透过“明”而使道、言不被“小成”“荣华”隐蔽(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因而显示出“大道”的大智慧,进而齐生死。因此,说与不说、辩与不辩本如出一辙,若从大道的角度看,本是绝对的纯真,并无道与言的区别。

然而,“莫若以明”的要义为何?郭注云:“欲明无是无非,则莫若还以儒墨反复相明。反复相明,则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他把“莫若以明”诠释为“反复相明”,如儒墨学说的立场及是非观点通过反复辩明就能破除对立以致无是无非。而庄子就曾对“莫若以明”加以诠释,其在《齐物论》中提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古人认为知识的最高境界在于“未始有物”的“无”之境界,其次是以为有物,体察万物之存在,并游心于万物之中而无界限,再次是游心于芸芸众生中,虽知万物有别,却随顺自然而无是非之争。然而,世人却陷于分辨是非、贵贱、生死之争论,以致“道”亏损。而圣人的真聪明在于不落入是己而非人、是贵非贱、是生非死的偏执,反能寄寓于万物的常理,这即是真正的“明”,因而并无生死的二分而“复通为一”。

可见以人之常情观看事物,自有不齐与是非,但若以道观,则能洞察万物的无限开放。故而如果以小知小见认识万物,就会局限认知。而“以明”则是从是非及生死之辩中清醒而遨游于天地万物间,自能“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庄子・齐物论》),此即庄子所谓“葆光”。“葆光”的呈现在于不断使用“明”的工夫,其内容即是“两行”,听任是非及生死自然达到天然之均齐,以无限开放肯定万物之相对性。毕竟物之不齐,可用不齐而齐之,虽然客观有是非生死之别,但主观则并行不悖,生命之存在也因生死之对比而更有意义。

综上之论,庄子之所以多次阐述“以明”之义,在于强调顺其自然,游心于道,明见万物之本真,以致世人能够超越个体生活,立于生存之大我。在面对死亡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恐惧。

《庄子・养生主》结尾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正呼应其强调精神对形体的主体作用。故而相对于精神,形体的伤残以致死生变化都微不足道。不过,庄子所追求者并非“长生不老”,而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状态,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不被知识、名利、生死所羁绊,最终习得养生之道。而死亡也只是回归自然,形变而神不易,是谓“死而不亡”,人与宇宙同体的生命莫不如此。

由此可见,庄子之“薪尽火传”除传达养生之道外,同样也表达了精神生命不亡之意,进而获致“道通为一”,故而“莫若以明”,也即齐物之功,显出“无物累,无鬼责”(《庄子・刻意》)之逍遥境界,以体察精神生命的永恒。

三、以“心斋”抵达“真心”之境

庄子认为突破生死之困,人的内心修为尤为重要,只有使人的“真心”完全显现,方能对生死兼容并蓄,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了无牵系,而其路径则必由“心斋”抵达。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内篇・人世间》)

此处之气指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能接纳万物,虚心应物,应而无心,以至无为虚寂,所谓“寡好而不为物累”。此即至“虚”,能使人的心胸无限扩大。而道本身为虚,亦可纳于空虚之中。欲念虚空之后,自能得道,无物不包、无物不容,不在局限于是非生死。

可见庄子的“心斋”说提出了一条探求内心世界而达到本真存在的新路径。而这探求过程,是不断有意识地把原有被文明社会熏染和玷污的小知彻底洗净和忘却。如此才能如“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无入而不自得。

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庄子・德充符》)

“才全”,是指能以齐一、平和顺畅,了无相对概念的胸怀认知天下事物,至于“德不形”之人,正如清澈见底的止水一般,能保持其内心如静水般平和。以“心斋”而“虚而待物”,才能表现出“才全”与“德不形”的涵养,自然可消除好恶之情,故能包容万物的不齐,进而超越生死之执著,及挣脱死亡的枷锁,乃至超越于生死之界。

总之,庄子通过“真心”的养成,捐弃迷执,达到逍遥之境界。如此自可消融生死的对立,克服死亡的恐惧,及对人的桎梏与牵制,心灵从而恬静而安宁,故能以通达无碍之心,面对尘世种种错综复杂,次第“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庄子・列御寇》)。

第6篇:无心之过范文

1、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4、人生一方面求寿命之长,一方面又求生活过去之快,两者看似矛盾,而其实无妨。因为这是在实际上求寿命之长,而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人工的时间划分,便是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的一法。

5、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6、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7、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

8、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9、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10、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11、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12、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13、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14、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15、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16、时间划分愈细,感觉上过去愈快,生活上兴味愈多。故“快”就是“乐”,快乐称为“快活”。

17、“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8、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19、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20、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第7篇:无心之过范文

步兵战场的“救命稻草” 很多人都以为微型暗杀无人机只存在于电影和电脑游戏之中,然而现实是在美军实验室内,确实有一款配备枪械的微型四旋翼无人机正处于测试之中。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这种微型四旋翼无人机的样机涂有伪装色,配有一支大口径短枪,其设计用途是执行暗杀和反狙击任务。该无人机研制项目的负责人德雷克・斯奈德少校表示:过去军方总是花费大笔金钱研制大型武装无人机,但对于许多基层步兵来说,一款小巧的武装无人机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斯奈德举了个例子,当士兵在野外或城市里执行任务时,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狙击手的伏击区,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找地方隐蔽。然后,他们要想办法找出狙击手的埋伏地点,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要么进攻,消灭狙击手;要么尽快撤退。这一过程极为危险。如果他们携带这款微型武装无人机,只需将无人机从背包里拿出,并遥控它飞向可疑地点。在遥控器的屏幕上,操作人员能看到无人机上的摄像机拍摄的实时画面。一旦找到潜伏的狙击手,还可以用机载大口径短枪猎杀狙击手。在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完全不必亲自出动,从而大大降低被狙杀的风险。此外,这种无人机还能悄悄潜入建筑物,执行侦察和暗杀任务,这显然是大型武装无人机无法办到的。

至于为何选用四旋翼无人机作为武器平台,设计人员表示:一方面,四旋翼无人机能像直升机般悬停在空中,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瞄准;另一方面,四旋翼无人机可以折叠放置,便于放入士兵的背包中。斯奈德少校也坦承:这种无人机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射击精度有待提高(测试中,有时会射偏)。不过,即使这款无人机没能当场干掉狙击手,它至少能分散狙击手的注意力,使士兵有机会安全撤离伏击区。

“心灵之眼”自动识人 在与无人机有关的工作人员中,影像情报分析员恐怕是最苦的一群人,他们每天要查看由无人机拍摄的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试图筛选出可能有价值的情报,例如:某处地区可能埋有地雷,某个被拍到面孔的家伙可能是被追缉的恐怖组织头目……这项工作既费时又费力,让人叫苦不迭。

不过,最近传出的一个消息让影像情报分析员既开心又担心。

据战略之页网站报道,一个名为“心灵之眼”的项目获得了实质性进展,该项目由12家大学和尖端军工企业合作承担,目标是研制出“会思考的摄影机”,以便装备形形的军用无人机。所谓“会思考的摄影机”,就是让摄影机可以自动找出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过滤无用影像。

第8篇:无心之过范文

关键词:心 修养 气 逍遥游

一、 庄子心学的多重意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注重内在的心灵哲学,用宋儒的术语即是心性论。这种心灵哲学肇自先秦,儒家的心性之学由孔子发端,孟子集大成,而道家的心性之学可以说是由庄子显发。与孟子对心作出儒家道德价值判断不同,庄子的心则具有多重意蕴。庄子对于“心”向下滑落与“物”相接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因而庄子较多提及负面意义的“心”,而较少涉及正面意义的“心”,但是此种意义是庄子所涵摄的,庄子是通过负面意义的“心”而显示正面意义的“心”。这种负面意义的“心”,是导致人生一切祸患的起源。对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细分。

第一、好恶之心。这是从“”的层面定位的。庄子对好恶之情是否定的,《庄子》中最典型的是惠子和庄子有一段关于“有情”和“无情”的争论: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德充符》)庄子认为好恶之情对人内在生命的戕伤,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无情”。“无情”并不意味着人不应该有喜怒哀乐之情,庄子所强调的是喜怒哀乐之情应该“因自然”,是“与物为春”,“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是“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正如蒙培元先生所说的“庄子所反对的,正是人为的社会的世俗之情,他所提倡的,则是‘自然’情感即真性情。”[1]

第二、是非成心。这是从“知”的层面定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蜂起,学派林立。庄子有感于各派相互攻讦,认为引发无数主观是非的争执,产生武断排他的现象,归根究底是由于“成心”,“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齐物论》)“成心”,成玄英疏:“域情滞者,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2]“成心”是局滞于自身的学派偏见而产生的,庄子对于成心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各派执于“成心”,以自己的偏见为标准,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庄子举例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不仅如此,庄子还指出溺于“是非成心”中会劳形累神,慢慢的导致心灵的枯萎,“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齐物论》)

二、庄子“心”的修养工夫

有学者认为儒家讲修养,主要是一种积极的进路,道家讲修养,则是一种消极的进路,是一种负的方法、减的方法。[3]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既然“心”有两种意义的使用,对应于修养工夫,则必然有两种工夫。只是庄子对负面意义的“心”有太深的感触,所以对负的方法谈的较多。这种负的方法,庄子用“忘”、“丧”、“外”等词语来说明,这三个词表达的是同一意义的,皆为去好恶和心知之蔽而显现真我。庄子的这种修养工夫为学者称述最多的当是南伯子葵的悟道和颜回的“坐忘”:“吾犹守而告之,参(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大宗师》)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物”是遮蔽“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心”该如何应对“物”,这在庄子哲学中表现为“观化”。所谓“观化”,即对万物的变化,保持观照而不牵惹自己的感情判断的态度。[4]这一理论老子也有提及,《老子》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认为物的存在是要不断的归复到本源的“道”,所以他认为主体在面对纷繁的宇宙万物时,要以“心”观照物的复归。而庄子哲学由于“气”的引入,更强调“化”。庄子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无穷的过程,“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因而在面对这个无尽大化的世界时,主体要以“观”的态度去迎接和体验,“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三、庄子的修养境界

通过分析,庄子的修养工夫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去情、去知的“坐忘”、“观化”等工夫;一类是诸如“心斋”、“缘督”的练气工夫。但两者的目的都是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庄子中有很多描述,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等等,达到此境界的人庄子称为“至人”、“神人”、“真人”。 庄子的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是庄子追求逍遥自由的心灵哲学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文化性格。庄子的时代百家蜂起,尤其是儒家,虽然孔孟的学说不为当时的君主所采用,但是由于在继承三代传统文化上所开显出来的宗法、伦理秩序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因而在先秦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庄子显然站在儒家对立面的立场上,更严格的说是站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立场上,通过批判当时的社会礼法、伦理纲常而重建个体生命的逍遥自由的意义价值世界。这一心灵哲学的追求在后来的士大夫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如魏晋时代。甚至是以辟佛老为任的宋明儒家,在内心上也认同庄子,如王阳明在《示徐曰仁应试》中云“每日闲坐时,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为游”。[5]

参考文献:

[1]蒙培元.论自然[J].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郭庆藩.庄子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庄子通疏证[M].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第9篇:无心之过范文

[中图分类号]R714.5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c)-127-02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并非罕见。该病多见于单卵单绒毛膜的孪生儿,其中约15%发生TTTS,系双胎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在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本院超声科室遇到的TTTS 2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28岁,孕1产0,孕28周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胎,其中之一胎儿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正常,双顶径73 mm,脊柱、四肢正常,胎心反射良好,心律规整;另一胎儿颅骨光环不完整,且被包绕在厚度为23 mm水肿的躯干组织内,颅内见大量液性暗区反射,可见散在脑组织,胎体上部身体结构难辨,仅表现为实质性团块组织回声,内部无心脏等内脏器官声像图结构,可见多个边界清无回声暗区反射,大小分别为:66 mm×61 mm;31 mm×34 mm。胎儿双上肢未显示,可见明显水肿引起粗短的双下肢。羊水指数:258 mm。超声诊断:1.双胎妊娠,无心畸胎序列征,之一:活胎,之二:无心畸胎;2.羊水过多。孕妇住院引产,生出双胎,一胎形态结构正常,另一胎为严重畸形儿,以上部身体畸形为主,头颅被包绕在水肿的躯干组织内,无双上肢,可见严重水肿的双下肢。见图1~2。

例2,患者25岁,孕1产0,孕22周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其超声所见:双胎,之一胎儿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正常,双顶径:47 mm,胎心反射良好,颜面正常,脊柱、四肢均正常;之二胎儿未见颅骨光环反射,未见双上肢,仅见短小增粗的双下肢,胎体呈团块状,内部结构紊乱,未见胎儿心脏等脏器结构,可见圆形无回声暗区反射,大小为:30 mm×29 mm×23 mm,内见光带分隔。正常泵血儿脐动脉在胎盘表面与无心畸胎脐动脉直接相延续。超声诊断:双胎妊娠,无心畸胎序列征;之一:胎儿正常。之二:无心畸胎。因患者拒绝引产,相继于妊娠29周行超声检查,胎体团块明显水肿增大,胎体内液暗区增大,仍可见短小的双下肢,但软组织明显水肿。另一正常胎儿双顶径74 mm,未见明显异常;妊娠32周超声检查:正常胎儿双顶径80 mm,心律规整,无明显结构异常;无心畸胎的胎体呈球形增大,仍可见过度水肿增粗且短小的双下肢。妊娠34周,之一胎儿双顶径:86 mm,头颅及双上肢软组织明显水肿增厚,厚:21 mm。胎儿腹内见有液性暗区反射,深度:20 mm。羊水量大量增多,无心畸胎胎体及双下肢过度水肿增大,当日立即进行剖宫产术,术后,之一胎儿生后因心衰死亡,体重4.3 kg,全身水肿,另一无心儿体重5.5 kg,无头,无双上肢,可见过度水肿的胎体及双下肢。见图3~4。

2 讨论

无心畸胎序列征又称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有多种名称,包括无心畸形、无头无心畸胎等,其中发生率在所有妊娠中约为1/3 500,单卵双胎中约1%,无心畸胎的双胎均是一种致死性的严重畸形,仅发生在胎盘融合或单胎盘妊娠中。

无心畸胎序列征只发生在单卵双胎妊娠中,一胎发育正常,一胎为无心畸形,发育正常胎儿称为“泵血儿”,泵血儿不仅要负责其自身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要负责无心畸胎的血液供应,因此,无心畸胎是受血儿,泵血儿与受血儿之间的血管交通非常复杂,但两者之间至少必须具备动脉-动脉及静脉-静脉两大血管交通才能完成上述循环过程;“动脉反向灌注”理论解释这种无心畸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一理论表明,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当中,两胚胎之间形成了血管吻合,导致两胚胎之间的血液循环出现明显的交通,当胚胎之间的动脉出现不平衡时,即一胎的动脉压明显高于另一胎时,动脉压高的一胎(泵血胎儿)将血液反向灌注到动脉压低的胎儿(受血胎儿),后者在形态结构发生上出现继发性阻断畸形及血管与组织等结构形成减少,最终形成无心畸胎。无心畸胎的血管不直接与胎盘血管连接,其发育所需的氧与营养则完全来自发育正常的泵血儿,泵血儿血液通过脐动脉到胎盘,经大的动脉-动脉吻合直接将血液反向灌注入无心畸胎的单一脐动脉内,再通过髂内动脉进入其循环,最终,由脐静脉流向胎盘,通过较大的静脉-静脉吻合经泵血儿脐静脉回流入泵血儿心脏,完成整个泵血儿与受血儿之间的血液循环。

由于无心畸胎血液供应来源于泵血儿脐动脉血液(静脉血),这种含氧量相对丰富的静脉血(与无心畸胎的静脉血相比)首先通过髂内动脉供应无心畸胎的下部身体,使下部身体发育相对较好,而上部身体由于严重低氧而出现各种不同的严重畸形。

结合本组病例及参阅参考文献,对无心畸胎序列征的超声特点可归纳为几点:①双胎儿中一胎形态、结构发育正常,另一胎出现严重畸形,以上部身体严重畸形为主,可有下部身体畸形,如双下肢结构畸形;②上部身体严重畸形可表现为无头,无双上肢,有头者可被包绕在水肿的躯干组织内;③无心畸胎上部身体结构难辨,仅表现为一个实质性团块组织回声,内部无心脏等内脏结构声像图特征;④无心畸胎有广泛的皮下水肿声像图改变,在上部身体有明显的水囊瘤;⑤正常泵血儿脐动脉在胎盘表面与无心畸胎脐动脉直接相延续;⑥在整个妊娠期对泵血儿进行超声检查,当泵血儿出现软组织水肿、腹腔积液时,则提示心功能衰竭的发生。

通过上述病例及参考文献分析可认为,无心畸胎的病死率为100%,结构正常的泵血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47.

[2]Taylor MJ, Denbow ML, Tanwattana charoen S, et al. Doppler detection of arterio arterial anastomoses in monochorionic twins: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Hum Reprod,2000,15(7):1632-1636.

[3]Mari G, Detti L, Oz U, et al. Longerm outcome of twintwin transfusion treated with serial aggressive amnin redu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3(1):211-217.

[4]Weisman CF. Forstner R, Prokop E, et al. Three-dimensional targeting, a new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technique to evaluate needle position during breast biopsy[J].Ultrasound Obstet Gugnecol,2007,12:569-57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