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淡化语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淡化语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淡化语法论文

第1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33-02

语法是语言系统的三要素之一,是构成词、句、段、篇的结构规律。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得以发挥其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语法学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可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有人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一时应者云集,于是语法教学逐渐淡出语文课堂,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状况令人担忧。

一、中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对语法知识淡化,缺乏科学系统的编排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材对语法知识教学“淡化”过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与字词句有关的语法知识只是以“简表”的形式安排在“附录”部分,不作课程安排,让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 1 至必修 5 没有专门讲解语法知识的专题,只是在必修 5 的“梳理探究”板块中附有一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专题。教材的这一导向,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再重视语法学习。

同时,还存在语法教学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当前语法教学内容的依据除 20世纪 80 年代制定的《中学语法系统提要》外,几乎没有其他规范性的文件要求,而《中学语法系统提要》修订的年代久远,内容庞杂,观念、知识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这导致一些语法概念比较模糊,且在符号使用上也比较混乱,以至于一线教师在教学时缺少规范性的参考。

(二)语法教学随意性强,学生知识结构难以完整

首先,受教材编排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随意性强,且零敲碎打,多数教师是在讲评练习时,遇到什么语法知识就讲什么,少有整体规划,这导致学生语法知识结构零散,遗漏性大。其次,在语法教学中,多数教师单纯为教语法而教语法,以讲授知识为主,局限于概念知识,忽视了对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是单纯为解决一些涉及语法知识的考题而教,没有拓展、延伸语法对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提升的功能,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相脱节。再次,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只要涉及语法知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缺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

(三)语法教学研究领域少有建树,语法教学发展缓慢

近年来,语法教学研究领域门庭冷落,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使得这个领域发展缓慢,高水平的论著和论文寥寥无几,一线教师缺少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引领。

二、重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常年淡化语法教学危害已经凸显

一是淡化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下降。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学生作文中常出现语法不通、表述不清的现象,如方言地区的学生不认为“我上教室先”是不规范的语序,而像“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错了”等这样没有主语的病句在学生作文里也常有出现。二是学生汉语水平的下滑。在网络时代,一些年轻人由于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且又追求标新立异,在不懂文字词语的结构规则的前提下随意构造词组,导致经常出现一些错词错句。例如,“涨姿势”“酱紫”等带有方言性质的谐音、“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随意拼凑组合的词语获得了盲目求新求奇的学生的喜爱。甚至街头广告、一些报纸杂志有时也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语病。这不仅影响汉语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高要求,凸显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语文课的界定是“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功能里,自然少不了“语法知识”这个元素,而掌握“语法知识”是实现语文“工具性”功能的前提。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W态度”;在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中也强调“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课程安排上,也把“语言文字应用”作为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之一。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摒弃或淡化语法教学,而是更突出其工具、能力、素养的意义。

(三)语法自身丰富的功能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汉语博大精深,语法知识宝库也奥妙无穷。学好语法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学习语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语法基础知识中的词句结构关系、成语的搭配规律、复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都能反映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教学语法的过程实际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二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语法知识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文言文,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情感强烈但表达方式较为委婉的句子。三是,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文从句顺是最基本的要求。学好语法不但可以避免学生习作中出现文理不通、病句连篇的现象,还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增加文采、丰富寓意。

(四)应对高考考查

语文教学不能“考什么,就只教什么”,但必须是“考什么,一定得教什么”。近些年,高考考题渗透了语法知识,而且分量不轻。以全国卷为例,涉及语法知识的题型有语病的判断、修改,仿写、扩写、改写,衔接题、填空题,句子的理解、鉴赏,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再加上阅读与作文的隐性考查,语法知识几乎占据整套试卷的“半壁江山”。

三、创新中学语法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静态教学课堂,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静态语法教学的授课方式多是教师把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地按照由概念到例题再到练习的顺序,“按部就班”逐个讲解。教学时,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内容琐碎繁杂、抽象空洞,教学形式单调僵化、死板乏味,使得教师怕教,学生厌学。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语法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先观看含有语病的对话视频、公共场所标语等,再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法学习的感知。教师还可以模拟生活语境,结合生活实例对语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语病类型”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先播放电视娱乐节目、访谈节目中出现明显语病的片段,或者是自己录制的本地方言对话片段(内容含有因方言造成的语病);或先展示名人作品、报纸杂志上出现的语病;或者展示学生抄录的在校园、公共场所、网络、电视等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病句。接着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再总结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而且让学生用语法知识理性地思考实际用语情况,强化了语法应用,也强化了语法能力,对他们深刻理解语法理论知识、规范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

(二)将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联系语境,随文点拨

在有思想、有感情、有生命意义的文本里,随机教授语法知识,能让语法教学充满温度和活力。如果语文阅读课能利用好阅读课文中的语法语境资源,随文而教,会使语文教学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阅读课中的语法教学资源有两种情况:1.中学课文里,有些结构比较复杂、寓意丰富又含蓄的语句,学生不容易把握意思。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解读句子含义。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里有这么一句话:“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结构复杂、含义深刻、表达方式隐晦,学生不容易把握句子的意思。授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把句子的“主谓宾”抽取出来,就是“事实为明证”,句子的主干明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容易把握了,即“事实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又如,还是鲁迅的文章《祝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个句子按正常的语法结构应当是“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样学生既能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感受到倒装句的表达效果,可谓一箭双雕,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披文入情中,学习了语法知识。2.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就像人无完人一样,任何事物的瑕疵都有它存在的可能性,教材也一样,有些选文中的句子也存在Z病。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的“……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一次演讲”(“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飞向太空的航程》里的“……他们经过了近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语序不当,“各种”应放“近乎”前)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语法角度引导学生质疑权威,展开讨论,以辨正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热情高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探究语言运用奥妙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语法学习态度。

(三)强化多途径学习语法,实践综合性学习理念

语法教学可以从静态教学走向动态教学,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教学,也可以从专门语法课走向综合性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文言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甚至是英语教学来教授语法知识。如蔡伟先生在《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说道:“要使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又能符合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规律的活动。如编作文语病集、写语法小作文、搞组词成句赛,搭对对子擂台、开语法故事会。”笔者认为,这些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同时,中国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比如词类活用、各类特殊句式,在教学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借机穿插现代文语法教学。另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中英语法比较,来加深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总之,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途径地学习语法,学生的语法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中学生的语法能力,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必定要摒弃淡化语法教学的短视行为,改革教学方式,创新课堂,让学生能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觉、主动地学习汉语语法。也只有这样,语法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蔡 伟.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协同效应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魏巍巍.淡化语法教学的冷思考[J].语文建设,2007(6)

[3]苏春苗.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新课程学习,2009(4)

第2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一、注意选材的切题

记叙文写作,在立意上要深远,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同样在选材上也要做到贴切,要给人以“与题相合,天衣无缝”的阅读感触。一旦选材偏差,那就会产生“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可能。所以可以说合理选材是关键。如2012年南通二模《第一步》,一学生写道:“依稀记得踌躇的歉意,熔化了亲情的芥蒂,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一句对不起,连接起两颗隔离的心——一颗我的,一颗父亲的。我知道,唯有低头,才能缓解父女尴尬的相处模式,可骨子里倔强的基因,经转录翻译出的DNA抑制了‘歉意’的表达,难以迈出道歉的‘第一步’。”考生选取父女间有隔阂这一题材,接下去如何迈出破冰之旅的第一步就水到渠成了,显然这个学生在选材上就很好地注意了切题。

二、合理运用扣题方法

(1)点染抒情性语言,合理巧妙点题。有时记叙文描写一大段,接下去一两句抒情性语句,就使得文本中心凸显,感情自然舒展,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如命题作文《读我》,学生例文:“想想那狠心的秋风,半枯半黄的树叶在树枝上挣扎着,身体破碎了,撕裂了,最终被无情的秋风硬生生地拽了下来,真是和我一样可悲啊。可我自己端详它的时候,从清晰的叶脉中可看出它昔日的辉煌与成就,我的内心不由得一颤,它真的可悲吗?正是由于伴着寒冷的秋风,它才完成了这一绝美的舞曲,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我懂了,我读懂了落叶,更读懂了我自己,我就是渺小却独一无二的落叶。日出于东而落于西,叶发于春而败于秋,怒放的鲜花有凋谢之时,得意的人生亦有失意之日,我又何必为一时的失败纠结迷茫失去本原呢?”文中“我读懂了落叶,更读懂了我自己,我就是渺小却独一无二的落叶……我又何必为一时的失败纠结迷茫失去本原呢?”最后一句抒情性结尾,展现了作者自己对自己品读的结果,很好地完成了本段的扣题。

(2)点缀议论性语言,贴切自然扣题。在叙述过程中,适当运用议论表达方式,有时会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紧扣中心的议论性语言,在开头或中间时,可以引出描写,或者在片段式描写中起好衔接、过渡的作用;在结尾中,它的作用就更为广泛了,可以是水到渠成的总结性点题,也可以是对题意的进一步深化,等等。学生习作《淡》:“年少时,外婆总爱在大灶里煮一大锅白白的粥,煮得浓浓稠稠的。贪嘴的我,总是趁外婆不注意,悄悄地踩上板凳,偷吃锅里的粥。但是,白粥淡而无味。我纳闷:外婆怎么就喜欢这淡而无味的白粥呢?……淡不是无滋无味,那是需要经过岁月的历练才能品出淡中的精彩的。那些艰苦而平淡的岁月里,她依然走过艰辛坎坷,那丰富的岁月是白粥里的精彩,那饱经沧桑的岁月会在白粥里泛出温馨的回忆,让老太依然可以回忆那真实的过往。我读懂了白粥的淡,淡而精彩。”文中对淡的理解的一段议论性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外婆“淡而无味的白粥”的真谛,从而深化了淡的内蕴。当然,有时也可以把议论、抒情的语言相结合来扣题。

(3)铺陈描写性语言,浓墨重彩地展现主题。记叙文要紧扣文题,细腻丰富的描写必不可少,只有通过细微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等细节刻画,才能使读者如历其境,从而展现题意,紧扣文章的主旨。这些描写可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的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也是扣题的最重要方法。但如果我们忽视或缺少此种方法,文本就会缺少精彩的片段、“神”的内蕴和主题的展现。南通二模《第一步》学生例文:“不情愿地又回到了大街。眼前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是个卖报的好地方。但……若是遇到认识的人怎么办?若是有人嘲笑我怎么办?若是喊了,走出第一步了,但还是卖不出去又怎么办?话都到喉咙口了又被我咽了下去,千万只蝴蝶在心里扑腾扑腾乱飞。第一步你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算了,我也豁出去了。”文段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在卖报过程中走出第一步的畏惧害怕的心理状态,这样很好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显其艰难和迈出第一步后的意义之大——突破了人生中的心理障碍,从而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3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我所关切的,是这种民族主义的具体内容以及它是并可能是如何与当代中国相关的。希望这些问题给贝淡宁提供了一个巩固其理论的机会。我所关心的两个主要领域是民族/民族共同体是如何被界定的,以及贝淡宁所发现的儒家民族主义与自由民族主义之间其所想象的趋同。另外,我对于经典思想对现代意识形态的影响程度持有一些保留的意见。

一、 定义民族

贝淡宁将民族主义界定为:“(1)对服务于一个有着领土边界的国家之志向,和(2)对于生活在该国家的人民之特殊承诺”。当然,这一定义并没有说明谁生活在这个国家以及他们是否以一种非严格政治的方式构成了一个统一共同体。正如贝淡宁所指出的,民族的概念涉及通过各种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而前两个方面正是我所关注的。按照民族概念的通常意义,只是通过政治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实际上有可能构成不同的民族:种族上的德国人和种族上的土耳其人在德国生活在同一个政治实体,但并不被认为是同一个民族。而且很明显,人们可以共享非常紧密的经济关系而无须是同一个民族甚或是同一个政治单元。最近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表明经济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经济纽带和政治纽带一样不能界定一个普通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纽带似乎成了界定民族的最佳候选者。

领土边界与语言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十分模糊不清的,这一事实正是众多问题的根源。当这个事实呈现在儒家民族主义面前时,我们所讲的民族是什么?什么是儒家文化共同体的影响范围?韩国和日本跟中国一样被包括在内吗?这成了思想的界线:一方面,它导致一些人反对东亚儒家的概念;一方面,它似乎为将东亚地区视作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单一民族和政治单元辩护。对一些人来说,这让人回忆起那个被日本所使用的为导致二战时期的帝国扩张进行辩解的大东亚概念。如此理解民族主义,能为中国这个儒家的诞生之地在东亚地区谋求霸权扩张辩护吗?贝淡宁肯定不会提出这样的任何主张,但是如果民族被理解为一种文化共同体,一些人可能认为文化的联系和对儒家价值的共同认同将为此提供正当的理由。韩国人和日本人肯定会反对这样来理解儒家民族主义。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强调语言联系作为民族认同的资源。在此再次申明,这种与领土边界的联系充其量是微弱的,尤其是在中国民族与中国语言的例子上。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讲,不甚清楚那些认为他们是中国人的人们共同拥有一种本族语言。传统上,中国汉族讲的各式口语宁可被视为各种方言而不是各种语言,但这似乎是一种政治标示而不是一种语言标示。我不是语言学家,除了普通话之外,我的方言知识有限,但是我的经验是:一个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人对于葡萄牙语(或者意大利语)的理解可能比一个母语是普通话的人对广州话或者闽南语的理解更好。在历史上,中国统一的语言是文言文的书面语而不是口语,但是现在人们几乎只写白话文。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用标准普通话进行书写,所以语言统一性的缺乏一直并不明显,但是在香港仍然使用许多特殊的汉字作为广州话的语词,这表明在书面语上也缺乏统一性。然而,中国肯定会反对声称香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主张。

语言问题导致其他两个必须考量的面向。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有许多语言与中文没有关联。许多少数民族通常都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且只要可能,他们都会学习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在这点上,他们跟母语讲方言而不是普通话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民族这一概念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那么他们将肯定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他们的少数民族身份已表明了这一点。然而,他们生活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内。一种依赖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认同之民族认同形式将继续疏远这些少数民族,并可能使得他们是从属于汉族的这种感觉长存。然而,他们并不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主权领土的选择权。他们应该这样吗?儒家民族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贝淡宁表明他撇开不谈大多数国家都由若干不同民族构成的这一事实,但是在尤其如中国这样的例子里,我们想知道儒家民族主义将如何影响这些少数民族。

第二个问题是,中华民族并不完全与中国目前的领土范围相对应。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大量的华裔移民少数民族,散布在各个大陆,但是他们几乎未引发关注。然而有争议的是台湾的地位——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它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它是一个脱离的省份。儒家民族主义对此有何说法?这个问题可能也适用于新加坡,那里也是以汉族为主体,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对其要求主权。对此,我们非常想知道儒家的立场是什么。

我们必须也认识到语言本身不能形成民族认同。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不会认为他们是一个民族,同样,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尽管有相同的本族语言也不是同一个民族。在缺乏共有认同的进一步指标的情况下,语言无法单独将人们界定为一个民族。没有注意到的是共同历史在界定民族认同上的重要性。有着共同历史的人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但是逆命题显然是不成立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上述例子。譬如,将美国与英国分割开来的必定不是语言,甚至不是文化,两者的语言和文化并非全然不同。他们之所以是独立的民族在于人们对于不同历史的认同。在美国,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建立以及伟人如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的贡献。我确定在英国有着一种非常不同于关于这一时期的叙述。美国历史的坐标聚焦于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殖民地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伟大的美国作家和艺术家之故乡等等。英国的历史不是美国的历史。我们通过不同的历史形成认同,将自身嵌入不同的历史叙事之中。这就是我们成为不同民族的所在。

种族特点与民族的关系会导致进一步的问题。贝淡宁表明一些非中国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采纳儒家的价值,他们认为成为一名儒者是他们自身认同的一部分。他声称这是构成儒家民族的一部分所在:对儒家价值的认同。我们想再次知道什么构成了中国国内那些没有委身于儒家价值的民族?但是,我也想表明种族特点可能是一个比贝淡宁所设想的更大的问题。在他的着作中,蒋庆倾向于讲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内在优越性并把儒家文化与成为中国人联系起来。他把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描述为“以夷变夏”的一个例子,这里,我们很难读到除了贬损之外的任何东西。他声称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主张,意味着一种在成为中国人与成为儒者之间的认同。确实,这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而不是种族的问题(他讲的是中国文化而不是汉族认同),但是,我不禁想知道他是否想过一个西方人也有可能成为文化上的中国人。有趣的是,贝淡宁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儒家基督徒)的这种归化之认同被中国人拒绝。这意味着,关于中国文化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刚性比贝淡宁承认的要更大。

二、儒家民族主义与自由民族主义

白彤东在《旧邦新命》里将关于儒家与自由民主的兼容性之观点分为四种类型。第四种类型由那些从他者角度对儒家与自由民主全都加以批评的观点组成,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和相互批评改进双方的观点。白彤东将自己与贝淡宁放在这个第四种类型里,所以,令人意外的发现是,贝淡宁论证儒家民族主义能够支持自由民族主义的许多特征,尽管这是从不同的前提推论到这些政治观点的。贝淡宁显然没有变成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正为儒家承认一些基本的自由主义自由权利进行论证,这似乎是对他早期观点的背离。这是否代表他的视角的一种转变,抑或可能是一种言辞上的呼吁,众所周知,部分这些自由主义的自由权利受到当今中国许多人的重视。但是,我对于儒家民族主义是否与自由民族主义如此一致的看法有一些保留,而且我会解释自己关于从经典儒家或者从当代大陆儒家中寻找这些自由权利的实际疑虑。贝淡宁的论证在此似乎更接近于港台的新儒家,而新儒家有时候因为不加批判地采纳西方的自由主义而遭到批评。这样的描述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像牟宗三和徐复观等发现了西方自由主义许多值得赞赏的地方,但他们也基于儒家价值观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各个面向作出激烈的批判。贝淡宁可能更倾向于这种观点。

言论自由是一项自由主义的价值,贝淡宁认为它可能也是一种儒家的价值,而且考虑到它在自由主义传统中的重要性以及用儒家术语为其辩护的挑战性,言论自由是论证的最佳起点。正如贝淡宁指出的:“即便自由主义者与儒家为言论自由提供不同的辩护,但是他们在实践意义上会达成一致的。”所以,在他头脑里显然有一种在结果上跟自由主义的言论自由非常接近的东西,尽管存在不同的辩护。然而,我会指出这项无论如何接近自由主义形式的价值都很难在经典儒家和相当晚近的大陆儒家思想中找到。

在自由主义的言论自由与儒家的言论自由之间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谁被允许自由说话以及言论受到保护的程度。贝淡宁引用《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十五章和中华帝国的监察制度来说明批评政府的可能性。在《论语》中,不清楚的是谁被允许批评政府,而且从我们所了解的孔子时代的政府来看,没有官职负有批评统治者的明确责任。然而,他肯定会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的准确含义并不清楚,但它肯定意味着官员不允许逾越他们特定职责的边界。

这对于批评统治者没有说明什么,而儒家却经常因其向权力说真话的志向而受到表彰。不过,他们也经常为此付出代价而遭受从流放到死亡威胁等各种惩罚。众所周知,司马迁因支持李陵激怒于汉武帝而遭到宫刑。在明朝,王阳明也因类似行为遭到流放。海瑞的例子也是众所周知。这些例子都表明了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批评政府的权利。儒家官员经常感到不得不如此做,但这并不是受保护的言论自由。相反,他们也许要为自己的言论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且他们必须对这样的结果做好准备。我们可以敬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打算大胆说话的勇气,但是准备接受牺牲并不是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辩护。

谁被允许或被指望去批评政府这个问题在自由主义和儒家的传统中也是十分不同的。在自由主义中,权利是基本的:任何具有理性能力的人都享有大致相同的权利。言论自由之权利肯定是受到限制最少的权利之一。选举权仅限于那些成年的公民,但是任何人无论任何年龄,是否公民,都可以批评政府。不过,在上述引证或者贝淡宁所提及的例子里,所有那些批评政府的人或者是实际的政府官员,或者是有可能成为政府官员的人。他们都是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成员,如果不是实际上在政府工作,多数情况下他们也有志于此。大部分儒者都是坚定的精英主义者,而且我很难想象任何儒者会尊重来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众的批评,或者认为他们具有批评政府的同等权利。黄宗羲被认为是传统中国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家,他指出皇帝应该每月出席一次帝国学院从而让学者可以自由批评他,但是他并没有说允许农民去表达他们的观点。

贝淡宁将儒家关于言论自由之观点与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之观点进行比较,而密尔则是关于言论自由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辩护者之一。不过,密尔扞卫自由论辩的两个原因分别是:它是到达真理所必需的,即便是错误,也有助于产生对真理更清晰的理解:“压制观点的表达之值得注意的弊端在于它是对人类的非法剥夺……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么人们就被剥夺了将错误转为真理的机会;如果是错误的,他们也失去了一项几乎同样重大的利益,就是通过与错误的碰撞产生对真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更加生动的形象。”这些论证可能是错误的,但这不是我们主要关切的所在。我们应该看到在儒家里面,按照贝淡宁的观点,类似的关于规制表达的观点可能只是一种不同的辩护。

不过,儒家与自由主义在他们如何规制表达方面并不非常相似。孔子在这一主题上的观点是很难确定的,尽管他明显关切不道德的或者放肆的言论表达之影响,并因此在治理的讨论中建议禁止郑的音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一章)。孟子似乎反对自由主义关于论辩在达到真理方面的重要性之观点。当他辩驳对他好辩的指控时,孟子认为他没有选择。墨子和杨朱的学说充斥整个世界,而他必须与他们斗争。但是孟子暗示如果他无需这样做将更加好: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圣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在此,没有迹象表明与错误学说接触有丝毫帮助,并且,孟子谈到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不让错误的学说产生。他没有详细说明彻底禁止他们的理由,这当然不是以密尔的方式所呈现的为言论自由进行的辩护。

后来的中国历史和思想证实了这一点。儒家认为他们的言论不应该受到限制,因为他们是正确的。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自由论辩将导致更好地迈向真理之过程;相反,他们常常纠缠于异端学说或者只是不正确或不道德言论的潜在后果。书籍经常遭到禁止,尽管儒家可能未必做过这样的努力,但我也不知道来自儒家哲学家的任何反对。王阳明谈到秦始皇焚书问题,认为他只是烧掉错误的书而已:“始皇焚书得罪,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传习录》第11节)这可能涉及到墨子刻所标示的认识论乐观主义和认识论悲观主义之趋向。正如我们看到的孟子,中国的哲学家一般都对自己已经认识的道充满信心。因此,任何对道的偏离都必然是不正确的,而且可能只会损害真正的道之实现。不像密尔那样,他们通常觉得自己无需学习与其竞争的哲学(即便他们已经这样做了)。

贝淡宁也强调儒家对宗教自由的重视,再次运用经典和当代实例来表明宗教自由如何一直是并将继续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我较少关切这一点作为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之准确度,更多的关切是儒家关于宗教自由观念的未来。作为贝淡宁的当代例子,蒋庆拒绝将“宗教”的概念运用到儒家,因为它是基于西方的宗教类型,而这不适用于中国文化。然而,通过恢复和推进康有为关于建立儒者之国的宗教理念,蒋庆正在将儒家带入一个比它在历史上更加严苛和较少宽容的方向。贝淡宁特别提到蒋庆对支持正式国家层面之宗教的西方国家如英国和丹麦的比较,但是至少在英国,宗教在政治上的意义可能正在减弱。英国宪法不会要求首相必须是英国国教的,尽管托尼•布莱尔推迟皈依天主教直到他离开公职,而尽可能避免任何争议。英国国教的主教们是上议院的成员,但是他们仅是议会的一部分,而且晚近几十年来上议院的权力一直都在减弱。蒋庆已建议将孔子的后裔立为最高统治者并作为立法机构分支的首脑,而这不纯粹是象征性的角色。立法机构的另一分支将保留给那些在儒家学院学习并通过基于儒家经典的考试的人。虽然其他宗教的成员也能够在政府的其他部分中被代表,但蒋庆似乎刻画了一种比英国现存的更加紧密的特定宗教观点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从本质上来说,蒋庆所倡导的儒家变得更像基督教意义上的宗教,并支持中央集权的等级制度及与国家的紧密联系。虽然还很难判断,但是对儒家的这种理解似乎在中国正变得更有影响力。人们想知道伴随着这样有组织宗教的不宽容是否将变成对儒家的这种新理解的一部分。晚近关于在曲阜修建一个新教教堂的争议就是一个例证,表明这是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尽管蒋庆认为其他宗教将被宽容,但这种自由将会如同言论自由一样在他的政治体制中受到限制吗?考虑到蒋庆将神圣价值的衰落与伴随新教在西方的兴起而强调的工具理性联系起来,他是否真的能够接受新教在中国的布施和传播呢?他似乎将之视为对中国文化的威胁。当然,他十分清楚的是政府必须追随的神圣价值是儒家的神圣价值,而不是新教的价值。

这一点的具体含义是明显的。蒋庆的追随者周北辰是深圳孔圣堂的负责人,他认为全国性的儒教组织应该接管教育,看起来,它将意味在中国的每个人都必须进行儒家的宗教教育。可能人们仍然可以在私人层面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这肯定不是自由主义的宗教自由理念。当贝淡宁看到了儒家对宗教自由的重视,我却看到了一种儒家的基要主义的发展之征兆,这种基要主义坚决要求儒家优越于其他宗教的地位,并且要求儒家的宗教解释优越于世俗解释。我不能确定这在将来是如何发展的,但是存在一些迹象表明儒家正变得越来越不宽容,而且这将会继续,如果它按照当代某些儒者打算的方式进行制度化的话。

我们应该研究的另一种自由权是迁徙自由及其对机会自由的影响。自由民主的一个重要承诺是机会平等:每个人不管经济社会地位、种族或者宗教信仰都应该拥有机会改善他们自身并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一般的观念认为应该是能力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前途,而不是不相关的因素在起作用。当然,按照这一标准,美国不算是一个完美的社会,而且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财政税收资助的,所以,富裕的地方将趋向比贫穷的地区拥有更好的公共学校。不过,由于存在迁徙自由,所以任何人只要有钱搬迁就能够迁徙到有更好学校的地区从而改进他们小孩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平等,尽管肯定还可以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在中国,户籍制度严重限制了迁徙自由,而且考虑到城市居民比农村人口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服务,这意味着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出生的概率。正如贝淡宁指出:“户口制度在功能上等同于种姓制度,标识出二等公民群体——仅仅因为他们不幸出生在农村。”贝淡宁认识到这是对自由主义的偏离,因为自由主义将不会容忍由超出个人能力之外的事情来决定如此悬殊的地位。他论证说儒家将会容忍这种制度安排只要它确实减少贫困。我不完全相信儒家应该容忍这样的情况。首先,它意味着在实现个人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平等,这将会遭到许多新儒家的反对,而且它将会使得吸引人们到治理良好的地方之政治理念不可能。(《论语》子路第十三篇第十六章;《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章、第七章)但是如果他是对的话,这是另一个表明自由民族主义之自由权在儒家民族主义中不存在的例子。

现在这一切不是要说不可能根据儒家的术语寻找到解释这些自由权的例子。一些当代的新儒家已经这样做了,尤其是在言论自由方面。我想说的是,在历史上儒家传统的一般演化跟自由主义一直是十分不同的,而且在当今中国也存在若干有影响的儒家代表想保持其自身的演化。当然,也有其他的儒家,主要在港台和美国,他们在这些基本的自由主义自由权利中找到更多价值并且相信这些权利能够根据儒家的概念进行辩护,即便它们没法在经典的儒家文本中找到。我不会冒险推测这场争论将如何结束。我想提出的一点是,根据儒家文本所倡导的自由权要比自由主义的自由权受到更多的限制,因而,认为二者重合在一起是不成熟的,无论他是否认为这是一个可欲的结果或者不可欲的结果。儒家以一种更多而不是更少限制性的方式发展也许更好。

三、 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形态

然而,我想了解儒家民族主义能够具有多大的影响力。无论国学热还是儒家的复兴,在我看来,在民族主义问题上,孔子或孟子的观点将不是影响民族主义将在中国如何呈现的最重要因素。贝淡宁指出了与西方帝国主义相联系的民族羞辱情感对建立中国民族主义之舞台的重要性。我想他是对的。然而,这也产生了疑问,是否传统中国思想必须对民族主义说些什么才会产生其影响,因为,既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阐述了他们应对如此局面的理念。如果昭雪民族耻辱仍然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动力,那么,儒家民族主义也许只是无关紧要的。

贝淡宁将民族主义更激进的部分刻画为法家(也可佐见于新法家的主张),但我不认为能够从经典法家中寻找到这一情感。韩非子离开故国入秦,他显然没有因为让一个国家变强从而威胁到他的故乡而不安。韩非子的思想集中在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军事力量,而不是维持一种不同的民族认同,因为这不是避免被更多强大的邻国吞并所必须的。笔者认为,从根本上驱动韩非子思想的是这样的理念,即财富和军事力量是安全和秩序之必需。尽管我认为这一点具有争议性,但我坚持无论是什么激发了韩非子,民族主义的自豪感并不在他的关切之中,而我相信贝淡宁也会同意这一点。

第4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网络皮钦语,缩略化,谐音化,符号化,顺应论

 

网络皮钦语是人们在交流信息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混杂英语的语言变体。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在浏览中文网页特别是网络BBS时,总会发现一些以汉语为主而混杂英语的语言变体,这种汉英混杂的语言变体则称为中国网络皮钦语(Chinese Cyber-pidgin)。它充满着时代的气息,有助于网民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实现言语交际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

一、中国网络皮钦语的特征

语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特征。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也给语言发展带来强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所认可的一种非规约性的语言变体。它不同于一般的皮钦语,在构成方法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 缩略化

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符号化,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的信息传输量。网民经常将一系列常用短语或表达中各词首字母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他们的意图。如:asl, plz?——age/ sex/location, please? (聊天室询问对方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所在地); bf—— boy friend;gtg—— got to go (我得走了); brb—— be right back (马上回来)。此类表达不规范,刚接触的人会觉得摸不着头脑,但尝试着做一番交流之后,会很快掌握缩略化的这种模式。

(二) 谐音化

1. 数字谐音。通过与阿拉伯数字的读音相似的特点,利用数字及数字组合的谐音来代替原词。如: 20150—— 爱你一万年;88—— bye-bye;7451—— 气死我了;419——(love) for one night (一夜情)。

2. 数字与字母混拼法。这其实是对数字谐音的补充,但形成特点又与前面提及的稍有不同,因而自成一类。如: F2F——face to face; GR8—— Great; B4—— before; 2nite—— tonight。

(三)符号化

由于网络聊天的局限性,交际双方不可能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只能借助键盘上的各种符号的组合来丰富表达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中国网络皮钦语的符号生动、诙谐,会给交际带来无数的乐趣。例如: “Zzzzzz”表示睡着了; :-< —— angry (表示生气); *—— kiss(表示接吻); :-D——laugh(表示大笑)。{}/[]——hug(表示拥抱)。

二、中国网络皮钦语的顺应论解析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于1999年在《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提出: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作为语言变体的中国网络皮钦语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语言特性。语言选择的可能性在于变异性。可能的语言选择的范围并不是静态的、稳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某一时刻语言的选择是静态的,但是还是可以经过重新商讨而获得重新的选择。有了这种可能性,语言使用者完成语言选择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而是灵活地运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即语言的商讨性。这种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这也正是语言的顺应性。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主要指包括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物理世界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交际规范。通过对中国网络皮钦语的分析符号化,使用该语言变体的主要动因是为了适应交际语境因素。

(一)对心理世界的顺应。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和意图等心理因素。进入交际语境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类: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中国网络皮钦语的选择使用正是顺应交际双方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以下面一段聊天内容为例:

天高云淡:在吗?

樱花烂漫: yeah.

天高云淡:How r u?

樱花烂漫:好。U?

天高云淡:L miss u!

樱花烂漫: y?

天高云淡: 04517

樱花烂漫: 12746

天高云淡: J

樱花烂漫: :-D

在上例中,显然天高云淡和樱花烂漫是认识的;而且我们从网名可以看出天高云淡是男性,樱花烂漫是女性。天高云淡先向樱花烂漫发话,准备与其聊天;樱花烂漫只是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yeah.”。 天高云淡继续很关切地问道“How r u?”(你好吗?),而樱花烂漫依然冷静,用谐音“u”即“you”让天高云淡觉得她愿意继续谈话。但没想到的是天高云淡居然趁机用表情“L”(回答说:过得不好!)及“miss u!”表达自己对樱花烂漫的爱慕。樱花烂漫装作感觉不到,问了句“y?”; 天高云淡立刻用谐音“04517”(你是我氧气)来进一步表白,而樱花烂漫害羞了,同样用了谐音“12746”(你恶心死了)回应。双方为了避免尴尬,同时都用了表情符号” J/:-D(大笑)”。 此例中,天高云淡和樱花烂漫所用的中国网络皮钦语能准确的表达双方的意愿,皆因其顺应了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

(二)对物理世界的顺应。物理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网络交际不同于实际的人际交往,缺乏面对面交流时所拥有的诸多特征,可利用的只有键盘。用键盘上的符号组成表情及利用数字谐音都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这使得中国网络皮钦语正好顺应了网络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物理世界。键盘有效地传递着交际者的情感信息,弥补网络交流的不足。

在上面举到的例子中,天高云淡为了表达心意,先用表情符号“L”表明因想念樱花烂漫而过得不好;接着在回答樱花烂漫的问题时用谐音“04517”(你是我氧气)强调爱意。樱花烂漫马上回了一句“12746”(你恶心死了),同样是数字谐音,为了减少尴尬但又不伤害到天高云淡的感情。最后俩人都用表情符号来缓解尴尬场面,但是天高云淡的心意已经得到了表达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双方的交流能顺利进行,主要是表情符号及数字谐音的运用。所以中国网络皮钦语的运用顺应了交际双方的物理世界。

(三)对社交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是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及规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定的准则。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通俗地讲就是交际者为实现交际目的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必须符合社会交际规范。社会交际规范在这里指的是在某个社会中被绝大多数成员认为是符合常规的、能够被接受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当我们谈论到某个被社会视为禁忌(禁忌是存在于每个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的话题时符号化,中国网络皮钦语就是一种很好的交际选择。如:

剑 客: 不知怎么地,最近ML总有些力不从心。

三脚猫:不会吧!难道是ED吗?

ML是make love 的英文缩写,ED是性勃起障碍的英文缩写。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和“性”有关的话题如果直说出来总会显得尴尬。若旁人听懂了所聊内容,就会对说话人的道德产生怀疑。因此中国网络皮钦语的使用顺应了我们的社会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规约。

三、结论

中国网络皮钦语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殊交际工具。它标新立异,妙趣横生,简洁生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它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开拓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增强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因而深受人们青睐。人们对它的使用在于其顺应了网络社会特殊的交际语境。我们应当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深入研究它,以便使它更有效地帮人们传情达意,实现信息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ef Verse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dward Arwold Ltd., 2000.

[2]王保安.网络英语的特点及其成因探讨[J].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孙炬.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4]扈畅.中国网络皮钦语的文体形式及特征.中国科技翻译,2009(1).

[5]郑晶.网络英语新词的形成途径及成因探微[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5).

第5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模因策略;广告;传播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3)04005505

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gene(基因)。Meme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这个词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The Selfish Gene中首先提出来的。作者在描述基因作为复制因子的特征的基础上,构想了存在于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在国内meme有许多种译法,比如“模因”、“密母”、“幂姆”、“谜米”等。关于“模因”的定义也很多,其核心思想是:“复制的文化信息,它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递”[1]172。模因与文化密切相关。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通过模仿将一些思想或意图加以传播,并代代相传。比如,中国人在传播模因的过程中必然带着我们受到陶冶的汉文化烙印;同样,西方人传播模因时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语言使用者都可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交际意图有选择地重复或类推某种语言模因,帮助自己有效达到交际目的。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语体,通过信息的传播,主要目的是达到“劝购”。 本文探讨模因策略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评价,以特仑苏牛奶广告为例,采用解构――建构――重构的结构思维方法[2],通过分析广告语篇中的模因价值、模因策略和传播效果,讨论弱势模因成为强势模因的途径和模因的生成选择。该广告全文如下:

20岁,遇见一包好牛奶,遇见一个心爱的人

(1)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懒惰地坐在咖啡馆门口,晒着太阳,他从阳光下走来,坐在我的对面,看到我面前的咖啡,他说:“牛奶更适合你。”2)他为我点了一包特仑苏。3)品味着纯美的特仑苏,听他讲述这包牛奶的来历:北纬40度,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奶牛,它们快乐地产奶,愉快地生活……幸福因子在我面前这包特仑苏中流淌。听着他的讲述,我沉醉在这包好牛奶中,也沉醉在温暖阳光下他的温柔的目光中。

30岁,爱的表达,特仑苏

4)一个周五个工作日,每天都很忙、很累,甚至忙得没时间告诉我有多爱他。5)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他还没有起床,我会热一包特仑苏放到餐桌上;6)晚上,累了一天的我回到家,他会递给我一包温暖的特仑苏。7)无需言语,我们的爱情就如那包特仑苏,总是一如既往的香醇

40岁,爱从来不间断

8)结婚十几年,爱情似乎远离了我们。9)我的重心是孩子,他的重心是事业。10)那一天,我说胃疼,他只淡淡地应了一句:“别老吃辣的。”然后便去上班了。11)晚上,他回来,又只是淡淡的一句:“胃还疼吗?”我摇摇头,疼的不是胃,而是心。12)洗完澡,准备睡觉,我看到床头放着一包特仑苏。13)他又是淡淡的说:“睡前喝杯牛奶,可以养胃。”14)那一刻,我好感动:爱情从来不曾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把它放在了心的深处。

15)特仑苏,爱到深处味更浓

一、模因价值解构

在广告领域中模因是指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精简、提炼后只保留其精华的一个主意或概念,它可使任何人能在瞬间、毫不费力地理解它的含义。这个主意或概念能够在一两秒内迅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明白你卖什么,为什么要买你的,而不买其他的产品,同时在消费者心中激起一种情感反应,产生购买欲望,那么模因的价值就立即显现出来了。

为了显现这一价值,广告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有创意的构思。在《现代广告学》一书中,胡锐认为“广告作品的内容包括传达内容(应该说什么)、表现构思(应该怎样说)和表现技巧(应该怎样完成)三个因素。”[3]60优秀的广告作品需要在这三个因素中充分注意消费者的心理反应,使其既能表达拟定的主题内容,又能使消费者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受到感染,从而使态度和情感发生变化,激起购买商品的欲望。如样本所示,该语篇主要以文字形式来体现,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该广告语作者有创意的广告构思和表达方式。经过分析,该样本语篇最主要的构思特点是模因策略的运用。这一思维不仅体现在语篇中具体的语言资源,而且也间接地或隐含地体现于语篇的整体篇章结构中。

从整体篇章结构来看,整个样本语篇模因一个叙述文体,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广告以第一人称“我”讲故事的形式。故事是围绕着特仑苏展开叙述,语篇中的“牛奶”成了“我和他”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我们因为特仑苏而相识,也因特仑苏体会到了他对我的深爱,因此“我们”对特仑苏有着特殊情感,可以说它是我们一生的挚爱。广告商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似乎从另一侧面折射出特仑苏产品的优良品质,以此模因隐含“特仑苏”是他们的至爱,也会成为我们的至爱。

从广告整体语篇体裁来看,该样本模因是广告最常用的语篇模式“问题―解决办法”模式,即提出问题,然后给出解决办法。黄国文[4]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分析了这样一个实例:刊登在《羊城晚报》(1996年9月17日第7版)的推销“使你美”女子减肥带的广告中,正文部分的语篇结构也是属于“问题―解决办法”模式。如:情景:“作为天生爱美的女性,身材均匀方可楚楚动人。”问题:“如若稍不留心,苗条的腰肢发展成磨盘模样,而且屡减不下,真正是令人心烦。”解决办法:“对不起,我来晚了!”评估:“使你美女子减肥带开展减肥计划,重点突破。……”。这则广告的目标受众只是“肥胖女性”,它的“解决办法”是人物化了的“使你美”的一句话:“对不起,我来晚了!”

反观该样本语篇采用的语篇模式,我们发现整篇广告分三部分叙述,运用同一模因思维,从整体上推进“问题―解决办法”语篇模式,实现模因价值的建构。如:第一部分,“相识”, 20岁,遇见一包好牛奶,遇见一个心爱的人;第二部分,30岁,爱的表达,特仑苏;第三部分,40岁,爱从来不间断。这三部分围绕着“特仑苏”这个主题各自形成一个“问题―解决办法”模因。而从整体来看,整个语篇实际上又是一个大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模因。具体表现见表1。

如表1所示,样本语篇中每个部分各自独立形成一个“问题―解决办法”模因。如第一部分,情景:在咖啡馆门口听他讲牛奶的来历(句1,3);问题:他要想办法接近她(句1);解决办法:送上一包特仑苏(句2);评估:沉醉在这包好牛奶中,也沉醉在他温柔的目光中(句3)。实际上,整个广告语篇的三个部分都模因了这一体裁,并为整个语篇的总主题“特仑苏,爱到深处味更浓”服务。全篇从总体构思来说就是一个更大的模因,同样也是按照“问题―解决办法”进行,如:

情景:休闲时(咖啡馆)、早晨上班前、晚上睡觉前

问题:很忙、很累、胃疼

解决办法:喝特仑苏可以放松心情/ 传递关心和爱意/喝特仑苏养胃

评估:纯美的特仑苏/香醇的特仑苏/不被污染的特仑苏

可见,从语篇结构来说,该样本语篇存在着两种模因方式:(1)在内容上模因爱情故事的可读性强的特点;(2)体裁上模因广告通用的格式,即“问题―解决办法”,并且这一体裁在整篇中反复使用,说明广告商实际在以一种隐含的方式向读者强化总主题概念。

另外,模因思维还体现在具体的所用的语言资源中。秦秀白[5]在《文体学概论》一书的研究发现,广告大量使用评价性形容词,而且大多是褒义的。下面我们看看这则广告中所使用的评价性词汇(见表2)。

表2中可以看出,该样本语篇中所用的评价性语言资源全都模因了广告语篇中褒义的、评价性形容词。这些褒义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如,幸福的、香醇的等)使用确立了整个语篇积极向上的语篇格调,带给读者一个好心情,激发购买欲望。

二、模因策略建构

我们认为广告商运用模因建构广告,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模仿他人话语使自己的广告成为妇孺皆知,即强势模因,从而达到劝购的目的。所谓的强势模因就是大家熟悉的、经常出现的,如“今年过年送什么,送礼还送脑白金”( 脑白金广告)、“今年20,明年18”(上海百里美容香皂)等,这些都是一定时期内的强势模因。Brodie[6]153认为模因具有转变的特性。它可以由原来的不流行变得流行,也可能流行变成不流行。为此,Brodie[6]154提出的弱势模因变为强势模因的3 种策略:(1)重复策略;(2)认知失谐策略(cognitive dissonance);(3)木马计(Trojan horse)。以下我们看我们的样本语篇是如何选择不同的模因策略来努力使之成为强势模因。

(一)重复策略

广告的目的是引起注意,广告商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然而,作为消费者,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刺激物的刺激而作出反应的,在刺激――反应链中,其主观内部心理因素起着主要的调适作用。因此,在制定广告表现计划时,如何刺激消费者,吸引注意力,让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并作出反应的(包括态度改变和行动改变)就显得至关重要。“广告刺激的不断重复就是影响与提高消费者注意知觉的重要因素”[3]61。这种提高消费者注意知觉就是强势模因策略中的重复策略。即在广告过程中不断重复某个模因,直到它为人们所熟悉并在头脑里内在化。反观该广告,我们发现该广告的关键词“特仑苏”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变异词汇在广告中不断地重复,以达到加强消费者印象和劝说的目的。在短短的556词的广告语中,“特仑苏”出现8次,牛奶4次,奶牛2次,广告的关键词“特仑苏”及其有关牛奶的词汇在全文中共使用12次。另外,语篇结构的三阶段:20岁、30岁、40岁也是模因的重复策略。由此可见,该语篇努力通过重复模因的手段来体现出对主题的强调,达到吸引注意力和产生美感的目的。

(二)认知失谐策略

认知失谐是由Festinger[7]提出的。他认为,人总是无穷尽地追求认知协调或和谐的,实现认知一致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交际中当人们发现彼此信念、态度或行为等方面不一致时,就可能产生强烈的不安感,即认知失谐。Brodie[6]认为,能够引起认知失谐的模因迫使大脑为恢复认知协调对信息进行加工,而这一加工过程会加深大脑对模因本身的记忆。比如该广告中连续使用了三个“他只是淡淡地说…”、“又只淡淡地说…”“还是淡淡地说….”此语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读者对“淡淡地”一词的第一理解是词的本意,“冷淡”即他们之间情感破裂,但结合语境,读者很快就会意识到该广告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处连续重复“淡淡地”还意指“淡淡的”牛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因而反复出现“淡淡”的问候,更体现对方的一种平常心,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

(三)木马计策略

特洛伊木马是传说中的一种中空的木马。据说希腊人藏身在木马内进入了特洛伊城,为希腊军队打开了城门。后来,人们就将这一方法比喻为隐藏于内部机构中的,有颠覆目的的集团或装置。作为一种模因策略,木马计是指新模因或弱势模因借助或依附于成功的强势模因来传播自己,以增强其生命力[1]235。这一点也是广告最常用的办法。实际上,该广告就是借助爱情故事的可读性强,通俗易懂这一强势模因,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乍看起来认为是一则爱情故事,读到最后才发现是一则牛奶广告。在此设计者将真正的目的隐藏于内部,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广告。

可见,整个样本语篇设计者通过重复、认知失谐和木马计等策略的使用十分巧妙地弱势模因转化为强势模因,达到广告的最大化效果。

三、传播效果重构

广告语篇中的模因策略所传递的信息有真实性信息、虚假性信息、模糊性信息、诱惑性信息之分。真实性即那些不假冒、不夸大失实的内容;虚假性即非真实性信息;模糊性虽然其内容是真实的或大部分是真实的,但它容易使人误解;诱惑性侧旨在“诱使”甚至欺骗公众去购买和欣赏某一产品。这种“真实、虚假、模糊和诱惑性信息”可通过语言的情态意义表达出来。如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商业大厦为了促销某一牌子的洗发水,便做广告说“买一送一”。很多人以为实惠霎时可得,便前去购买。原来,“送一”指的是一包“试用装”洗发水。

这里“买一送一”的经济型模因利用了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让人产生错觉,两个“一”的模糊概念传递了错误信息,以此诱导消费者在认知中产生有利可图的情态意义,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可见广告中模因手段的应用产生了特殊的情态意义,也传递了广告效果。

反观样本语篇中的情态意义传递方式。样本语篇中关键词“特仑苏”和“奶牛”不仅以原始形态出现,还有一系列的词汇辐射来修饰说明。如:纯美的特仑苏,温暖的特仑苏,一如既往的香醇,好牛奶。同样,奶牛也有一系列的修饰成分:幸福的,快乐地产奶,愉快地生活,生长于北纬40度。这些形容词或副词全部为褒义词,它们除了着力于修饰和说明被描述对象外,更以潜移默化的姿态给人们带来了对“特仑苏”牛奶的正面评价。特别是广告中强调了奶牛的生产环境在“北纬40度”,即使不明白奶牛生长于与北纬40度有什么关系的人也会感觉出这肯定是有利环境。实际上,北纬40度被认为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产奶带”,汇集了世上最优良的草原。“特仑苏”的中心产地,即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就是依托中温带暖湿季风性气候,享受北纬40度特有的阳光气候,以及海拔1100米之上独有的土壤,为市场提供了稀缺的高品质奶源,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带之一。可以看出,广告商在此以一种十分有说服力的奶牛生长环境的客观事实,迂回地表达了的牛奶的品质有保障的评价。同时,也使得受众相信广告中的品牌比其它品牌品质更好是有根据的,让读者自己去推断出更多的广告信息比直接进行评价更有说服力。

如前文所述,整个语篇是利用模因手段传递着情态意义,如语篇结构的模因、语篇体裁的模因以及描绘性形容词的模因等(如图1)。

图1《特仑苏牛奶》人际意义表达

如图1所示,语篇中在语篇体裁上模因叙事体裁,讲述一个“我和他”的爱情故事;在语言上模因了一些具有好的联想意义的词或短语来影响读者,使读者对广告作出积极的反应。如,如愉快地,快乐地等积极意义词汇的形容词或副词,其最终都是为语篇终旨服务,即“好牛奶,可以放心购买”。

为了优化模因策略,传输更好的广告效果,样本语篇中模因的生成和选择主要有以下三种:认知失谐型模因、情感因素型模因和文化亲近型模因。

1)变异度――认知失谐型模因。即要以顺应人们的感知方式,让人感到一种语言的变异。如前所说的排比的方式出现的连续三个“淡淡的”;再如“疼的不是胃,而是心”,首先让人在认知上感觉“他们俩”情感的破裂,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这种认知的变异让人产生新鲜感、美感和幽默感,增强读者的感知力。这也是大多数广告取得很好效果的原因。

2)驱动力――情感因素型模因。样本语篇中的结束语:“爱到深外味更浓!”,从情感方面激起人们的某种共有情感反应,用Alying[8]的话来说,最强有力的模因是那些能够恰当地激活情感热键的模因。

3)顺应观――文化亲近型模因。这一模因体现了一种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性格特征、审美趣味、风俗习俗等[1]238。

样本语篇从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含蓄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出广告故事中夫妻双方从小事开始用情和爱感动和感染对方。这似乎也在暗示广大的消费者“特仑苏”也将会以真情回馈大家,请放心购买。故事中的特仑苏奶牛的饲养方式、饲养环境、我和他等种种信息都传输了对“特仑苏”的总体评价:好牛奶,可以放心购买。而所有一切的评价信息,广告商都是以故事的形式用模因策略慢慢地渗透给消费者,一种很平常的爱的方式,却显得最为动人,从这一点来说也符合中国人含蓄表达情感的方式。总之,从整个样本语篇中模因手段的运用所产生的整体效果是:特仑苏:可以放心购买。

四、结语

模因与思维密切相关。本研究的解构――建构――重构三部分的组成就是一个模因策略。语言模因不但指语言形式本身,它还包括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东西。这东西可以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预设、概念、意义或思想等,也可以是语言形式使用者透过语言形式意欲表达的预设、概念、意义、思想、信念、欲望或意图等。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模因的海洋,我们的世界被模因包围着;人的一生就是选择、淘汰、学习、积累模因的一生,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习得了各种各样的模因。对广告语篇中模因策略的运用、及其传播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广告所传递信息的真伪、广告语篇模式、模因的生成与选择等方面入手。模因可以加深或改变我们对语言、文化、大脑以及人性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广告语篇中的模因策略和思维可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参考文献:

[1]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席晓青.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38-139

[3]胡锐.现代广告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6-237.

[5]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00.

[6]Brodie R.Virus of the Mind[M].Seattle: Integral Press,1996.

第6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平淡 神奇 文化背景 韵外之致 表现形式

“平淡”与“神奇”是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广泛存在于诗词、书画、建筑等理论和创作实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美学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认识其美学价值,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淡”与“神奇”的文化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平淡”与“神奇”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也不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从他的“无为”学说出发,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看法,“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音希声”(《四十一章》),这是老子对“平淡”的基本阐述,他认为最动听的音乐反而没有多大的声音,这是他的哲学思想、社会美的观点在艺术中的反映。“大音希声”的美学价值,在于他提倡了一种自然而和谐的音乐,反对人为的五音繁会的音乐。他以小孩的哭声为比喻,说孩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五十五章》)。魏源在《老子本义》中解释说:“心动则气伤,气伤则号而哑。今终日号而泰然,是其心不动而气和也。”这种音乐顺应自然之道,能达到最高的和谐。我们舍弃老子艺术观中的消极因素,而汲取其提倡的自然的和谐美,“大巧若拙”(《四十五章》),“信言不美”(《八十一章》)。这种理论对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道家的“自然”、“无味”,叶朗曾这样分析,“无味”也是一种“味”。而且是最高的味。……老子自己也用过“恬淡”这个词,所谓“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认为,如果对“道”加以表述,所给予人的是一种恬淡的趣味。后来晋代的陶潜、唐代的王维在创作中,唐末司空图在理论中,以及宋代梅尧臣、苏轼等人在创作中,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这种思想,从而在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逍遥游》),“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特征的突出表现,“大美”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艺术精神:即淡然无极。寂寞无为的品格:《天道》篇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的“朴素大美”思想对于艺术家的人生境界以及艺术品的创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作品的创作是否应避免人为造作而是更多的强调“妙造自然”,及在作品中如何保持自然赋予的天性,具有朴素特征,作者是否具有崇高生态美的情怀等。在此基础上,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神奇”的概念。在庄子来看,“神奇”是美的特征,“美者神奇”。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徒,类属。此句是说:如果生与死是属于同一类的),吾又何息?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神奇,其所恶者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北游》)。“神奇”在庄子那里并不神秘,人们之所以把美的视为“神奇”,把所厌恶的视为“臭腐”,是因为“神奇”表现为“气”的聚积,表现为人的生命:而“臭腐”表现为“气”的消散,表现为人的衰亡。因此“神奇”向“臭腐”的转化,“臭腐”向“神奇”的转化。关键就在于气的“聚”和“散”。这里,庄子显然是把人的生命力作为“神奇”的尺度,而生命力就是“气”的充足。

“平淡”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极高的境界。中国人往往认为自然、朴素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道家思想之外,儒家思想也有较多表述。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记载:孔子卦得责,意不平,子张问孔子曰,“责,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所以中国人作诗作文,要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六朝四六骈文,讲究华丽词藻的雕饰,但向来被认为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法用“绚烂之极”的形式表达的,只能在形式之外去表现。从这个角度讲,“平淡”和“神奇”是相通的,其美学追求是一致的。“神奇”的美学追求在后世文论、画论、建筑等理论中,同样表现为追求内在的神韵。《淮南子》中论人的美,“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原道训》)。王充论文之感人,在于“诚见其美,欢气发于内也”(《佚文篇》)。曹丕则明确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典论论文》)。顾恺之论画强调“以形写神”(《历代名画记》卷五),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谢赫论画“六法”的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古画品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是全面地论述了艺术创作时“神思”的特征。书法上,李世民提出“神气冲和为妙”的观点:“心合于气,气合于心”,“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张怀瑾认为“深积书者,惟以神彩,不见字形”(《书法要录》卷四)。诗歌创作上,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气贵雄浑,韵贵隽永”(同上,卷一),王国维在气质和神韵的基础上提出了“境界”说。强调以自然景物来表现人心的喜怒哀乐,有真感情,才有真境界。戏剧家李渔说:“一花一石,位置得宜,主人的神情已见乎此矣”(《闲情偶寄・居室部》)等。

显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平淡”和“神奇”的美学追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确认识这一传统艺术的特色。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来说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平淡”与“神奇”的美学特征

“平淡”与“神奇”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韵外之致”,也就是不满足于实有的形象,而追求内在的神韵,达到一种奇妙的境界。因此。“平淡”与“神奇”的基本美学追求,就是要求艺术表现纯朴的自然美,这既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也成为古典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主张。元好问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淳真”的佳句:韦庄云:‘字字清新句句奇”,梅尧臣云:“天然情趣始为佳”等,都是推崇朴素自然。反对藻绘雕饰的。明末的大戏剧家李笠翁更是主张:“全去粉饰露天真。”他打比方说:“譬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他极力强调自然本色的美,把淡雅、天然、本色当成重要的审美原则。司空图在诗歌理论中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观 点,后世很多作家也阐述了这一观点,并且在创作中身体力行。宋代的欧阳修认为,诗歌艺术的最高美学特征,反映在语言风格上就是平淡自然,他在《六一诗话》中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的“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化景物为情思,表现出空灵优美的境界,体现了他“平中见奇”的美学追求。姜夔认为诗篇“善之善者”,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也是强调诗歌的最高境界是“平中见奇”,这样的境界成为唐以来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现代诗人闻一多的“淡到看不见诗”,说诗的境界要如人“大辩若讷,大智若愚”,都在说艺术境界的本真美、自然美。由于诗人的心境极为淡泊、宁静,不含任何杂念,所以平凡、朴素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皆能打动诗人的心,所见的所闻的皆是美之所在,全诗没有刻意的雕琢,形诸于诗,则是空灵清净、平淡之境。“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这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平淡”与“神奇”的表现形式

第7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Bullshit,英语里的一句粗话。有人译为“牛屎”,有人译为“放屁”,有人译为“捣浆糊”,有人则译为“扯淡”。“牛屎”、“放屁”,得其形而未传其神;“捣浆糊”虽得其神,却有地域的局限;还是“扯淡”既传神且为国人普遍理解,虽然若要硬译,并不契合。所以,看到普林斯顿大学哈里・法兰克福教授的《On Bullshit》被译为《论扯淡》时,不由莞尔,并且一口气把它读完。

既然美国的一位名教授25年前在耶鲁大学任教时为此写了专论,25年后出版,依旧引起轰动,并被译成25种文字,那么,“扯淡”一定是一种长期引起全球关注的现象,并非美国国粹,也非唯中国人嗜痂。

在中国,“扯淡”是一句口头语。每当认为一种说法或做法荒诞不经或全不着边儿或全无可能或毫无效果时,便斥之为“扯淡”,粗俗一点的写法是“扯蛋”,还有完整版,叫做“扯蛋”,空扯一通,毫无实惠。但是,中国人没有对它专门研究,鲁迅关注及此,可惜只寥寥数语,没有系统探讨。法兰克福教授不同,虽然在他之前美国也无人对此作深入研究,但他以为“什么是扯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扯淡?扯淡究竟有什么作用?”人们并不清楚,缺少理论,也缺乏认真的评价,也因此到处充斥着扯淡而人们熟视无睹,照扯不误。所以,他为此写了一本书――虽然是薄薄的一本小书。

法兰克福花了很大气力辨别“扯淡”与“说谎”不同,“扯淡”与“糊弄”接近,“虚假”并不是“扯淡”的特性,“胡扯”却包含“扯淡”的特点,等等。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论扯淡》读一读。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扯淡”所作的分析。

“当形势需要人们去讲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话的时候,扯淡即不可避免”――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世界上的学问很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问、明了所有的事情。若是谨言慎行,只说自己确实知道的事、确实懂得的学问,那么他大致不会扯淡。可惜,并非人人都能恪守这个界限。越轨之举,有的是因为有了点名气,有了点学问,有了点口才,便自我膨胀到以为对什么都能发表惊人见解;有的则是为了得到自己还没有的名气,不自量力,信口开河。无论哪一种,都超越了自己的实际能力,这时,“扯淡”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扯淡,若是对照现实,老的少的,有名的没名的,实在不少。

“扯淡”也并非都出于个人原因,有时是环境与体制造成的。譬如在我们的体制下,官员似乎总是万能的。按说,官员应当只做条例允许做的事,但我们的官员却要领导一切,从实际工作到学术研究,从做工种田到意识形态,天上人间,只要把他放在这个位子上,似乎就无所不能。尤其是上级部门来的官员,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来干什么,也不管他对此是否了解,都要被请上台作“指示”,还要“题词”――官越大,指示与题词越多。或许认为盛情难却,或许觉得责任所系,或许只是例行公事,于是或欣然允诺或勉为其难,信口开河,往往言不及义。讲过之后,也许出于尊敬,也许出于讨好,也许出于例行公事,必被当作“重要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其实,谁都心知肚明,学习领会贯彻云云,不过是场面应酬而已。至于“题词”,更是多属客套,哪怕字如涂鸦,别字满纸,题过之后,也要装裱悬挂,甚至镌碑刻铭,结果谬种流传,贻为笑谈。这一套费时费力、劳民伤财、全无实效的把戏,正如法兰克福所说:“当一个人有责任或有机会针对某些话题去发表超过了他对该话题的了解时,他就开始扯淡。”但他忘了补充一句:若把这些扯淡当作正经,更是一种扯淡。

法兰克福更精彩的论述如下:“当今扯淡现象泛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目前各类怀疑主义大行其道,它否认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掌握途径是可信的,认为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相。”他没有举例说明之,所以必须自己来补充事例。譬如学习,这本是求得长进的途径。孔老先生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革命队伍”里,学习也曾是有效的手段,所以一再号召并反复组织学习,人人相信可以藉此提高觉悟,增长才干。但是一场“大革命”令这种信念完全破灭。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成了变相的审判会、反省所。当初领导学习的人都被打倒了,当初要大家学习的思想成了“反革命修正主义”了;某人的讲话昨天还是必须学习的文件,今天几句没头没脑的话又把那文件统统颠覆了;昨天是最好的学生,今天成了罪大恶极的什么“头子”;昨天“人才难得”,今天又“死不改悔”了。这样的翻云覆雨,让人觉得即便天天学习,也不可能“知道真相”。怀疑主义确立,学习便化为扯淡。信念不能重建,一本正经地组织学习,一本正经地坐到一起,一本正经地胡扯一通,然后一本正经地编造心得、写出总结,也一定是一本正经地扯淡。

“毫无节制地扯淡,也就是做任何论断时只想着这场合适合说什么,而毫不在意所说内容的真假,于是,关注真相这样一个人的正常习惯会愈来愈差,甚至消失”。鲁迅当年所说的“乱点古书,重抄笑话,吹拍名士,拉扯趣闻”之类扯淡的事,虽然至今不衰,但还多见于“文摊”,如今的扯淡已堂皇地进入了某类“科学研究”。这种“研究”,同样具备鲁迅所说虽有帮闲之志却无帮闲之才的特征,它并不需要充分占有材料,也无须作科学的分析与判断,更无须有创见,其要义只是“善观气色”。今天刮东风,是东风派;明天刮西风,是西风派。按照风向不断变换观点,而风向的转换,不过是顺从权力的指挥或钱币的指挥,迎合权力的意愿或钱币的意愿。习惯于把“善观气色”当作研究的不二法门,其“研究”便纯属扯淡。权势或财势的实用主义,鼓励并推动着这类伪研究。而扯淡若成了研究的主流,科学便消亡了。

扯淡并不只限于言论,它还会进入实践。这一点法兰克福似乎遗漏了。扯淡一旦进入实践领域,会把一切有效的行为统统化为乌有。招标的有效性是从投标者中选出最优,以求用最合理的价格达到最理想的结果。但若把招标的有效程序变为私下的利益交换和事先的暗箱操作,招标就化为扯淡。政府采购是为了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防止购买环节上的利益流失。但是,政府采购一旦化为扯淡,其有效性便立即消解,成了更大规模的利益交换或利益流失。质量检测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但若检测不按规范,数据随意更改,塞钱就可放行,检测也成为扯淡。扯淡有如瘟疫,流播甚快。一个社会扯淡风行,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想要扭转,十分艰难。因为,正如法兰克福所言:“这种‘反真相’的信条,渐渐蚕食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甚至无法理解‘客观探索’这一概念。”

第8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阅读课堂 教语文 教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23

语文教学必须要实现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潜入文本的核心内容,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形式入手,在全面感悟、深入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而得“意”,从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策略上以得“言”,从而追求言意兼得的教学境界。“教语文”的视角就是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入手,引领学生解开文本语言的密码,撩开遮挡在文本表层的面纱,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熏陶情感,习得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能力。

一、“教语文”就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

文本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但在具体语境下能生发出富有生命的气韵。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感悟文字的弦外之音,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生命质量。教材中,文本的一些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匠心独运。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自身的质感、意蕴进行悉心体悟。如,苏教版教材《半截蜡烛》一文,小女儿最后通过“娇声”的语言成功地将蜡烛转移,保全了情报,让伯纳德夫人一家成功脱险。而“娇声”一词看似普通,然而用在此处却意味十足。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让学生发现了这一词语在表达中效果的:首先,“娇声”一词符合这一年龄段女孩子特有的个性特点,体现出用词的精确性;其次,这个词语的使用打消了德国军官的提防意识,为成功转移蜡烛奠定了基础,体现出用词的贴切性;最后,这一词语的使用与下文中德国军官想起自己的女儿形成了有效的逻辑联系,使语言文字彼此之间产生了联系,体现出用词的衍生性。

二、“教语文”就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及时进行方法的提炼和习得。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构思的框架、段落结构的安排、遣词造句的风格、描写说明的技巧入手;也可以以阅读方法为切入点,提出统领性的问题,理解关键词的表达效度,对主要内容进行提炼概括,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触类旁通。例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和视角解读“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一是逻辑联系法――雪松适时地弯曲,既保全了自己,在赢得生机的同时也获得弹出积雪的能量;二是案例阐释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能复国;三是名句印证法――大丈夫能屈能伸,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对文本的核心语句进行深刻地体悟解读,学生在感知品味的过程更习得学习的方法,可谓一箭双雕。

三、“教语文”就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中,课堂的精彩源自于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该借助教材文本,为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提供有效的历练平台。在教学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内容分析”向“语言能力”的突围。例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设置相应说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的复述、焦点问题的辩论、不同角色的转述等方式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从而为自身的言语积累和表达欲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写的训练,则是在倾听、表述、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言语实践,是学生主体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类和提炼的过程,是最为鲜明直接的言语实践活动。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树立阅读与写作双重本位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会阅读中获取写作的营养,从而将读写有效落实在阅读教学之中。如,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就在总结提升时,进行了以下教学――评一评:你们对九色鹿和调达各有怎样的评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读一读:激情朗读凸显人物形象的典型语句,深化自我的体验感悟;写一写:如果调达能够幡然醒悟,他将会怎样自省,请尝试写一段话。

整个教学,教师寥寥数语,组织串联,点拨评价,可谓简洁,但学生却这样的引导下妙语连珠,课堂精彩纷呈。

第9篇: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法语语法教学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法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传播,一直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在我国,甚至有人把学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的原因归结于语法学得太多,因而也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在法语教学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法教学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法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外语教学史上,围绕该不该教语法以及如何教语法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语法教学受不同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几经兴衰。由于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的影响和交际法的盛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语法教学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法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或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显性法把法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随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这一对立概念的出现,语法教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最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法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语法教学中,法语教师通常依赖于传统的显性教学法,即采用演绎法来教授语法规则。演绎法的教学模式为:规则-例句-练习。尽管演绎法直截了当,省时省力,学生压力较小,但它也会养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他们更多地依赖记忆。在客观上,这就造成法语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状况。其结果是学生讲起语法来头头是道,口头交际的能力却很差。

如今,在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法语教学中,语法不再是教学的出发点,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等级来划分的培养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种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法能力的培养只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语言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法语教师重新认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不要把语法学习当成是简单地记忆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应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论文关键词]法语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 隐性语法教学

[论文摘要]法语语法教学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法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传播,一直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在我国,甚至有人把学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的原因归结于语法学得太多,因而也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在法语教学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法教学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法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外语教学史上,围绕该不该教语法以及如何教语法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语法教学受不同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几经兴衰。由于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的影响和交际法的盛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语法教学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法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或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显性法把法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随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这一对立概念的出现,语法教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最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法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