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偶然徐志摩范文

偶然徐志摩精选(九篇)

第1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关键词】偶然;阴性美;淡淡忧愁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典型代表,虽然仅仅走过三十五年的短暂人生,但却在三十五年内绽放出最浪漫的光芒,为后世留下不朽的著作和永恒的思想。有学者认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主要体现在理想主义浪漫情怀,浪漫主义人生观和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彷徨。本文主要以徐志摩先生的小诗《偶然》为例,全方位阐释徐志摩的浪漫主义遐思。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诗不在长,有美则灵。诗歌中,偏爱短诗;短诗中,尤爱《偶然》。正如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也许这首《偶然》并不像《雨巷》那边凄美忧怅,不像《致橡树》那般的自信坚强。也许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她的声音。但这首《偶然》却如他的名字一样,让很多人偶然遇见,却注定一见便注定深深爱恋。《偶然》在结构方面,分上下两节,长短不一却不零乱,是错落有致的。短长短长长短长,十句的字数分别是9、9、5、5、9、10、10、5、5、10。十行诗67个字如珍珠般分布在各句之中,串起了整首诗的完整结构,具有鲜明的建筑美。在《读雪莱诗后》一文中,诗人特别强调:“诗人的高超,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在那里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的奏着音乐”。 [1]

在本诗中,主要通过诗的节奏和用韵来实现音乐美的。 节奏轻缓得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舒缓进入,“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突然转换节奏,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继续紧锣密鼓地紧张着,最后是“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互时互放的光亮”舒缓结尾,照应开头。“云”与“心”;“异”与“喜”;“上”“向”“亮”;“好”与“掉”,分别押了尾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委婉顿挫。关于绘画美,闻一多先生曾把它定义为词藻, 主要指象形文字在视觉中给人带来的外在美感。[2]白色云与银色的波心,黑夜的海上再加上光亮。四色构成一幅夜月海上景象。犹如一幅具有现代美感的画作,简单朴实、搭配得当又不失色调。和谐又富有节奏感的音符炫动出的节奏,一段音乐美就此而生。

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熔铸了诗人思想感情的体现,是诗人想像并创造出来的可感的形象,是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徐志摩善于捕捉、运用意象并用意象创造意境进而表达思想感情。“一片云”、“波心”、“黑夜的海上”、“光亮”这几个意象既轻飘清新又充满动感。分别象征着“我”的一片痴情、“你”的心、残酷的现实状况、“你我”存在的的爱情火苗。这首诗是诗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从英国完成学业,再次热烈追求林徽因,却得知心爱的女子与未婚夫梁思成即将远赴留学的消息后创作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是自由自在,可以追求自己所爱的、独立的,不受约束的云。这在他的老师梁启超企图劝说徒弟对未过门儿媳妇的热烈追求却遭到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义正言辞的拒绝可见一斑。受过国外自由思想教育的诗人是忠实于内心情感,不愿因传统的师徒情分而放弃追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林对徐情感的回应由此可推测,并没有全盘接受也没有完全拒绝,在年轻的心中是引起了定震动的。至少在诗人心中是这么认为的。即使是一片深情“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我是天空漂流、浮动的云,会“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特别是“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早就许配给其他人了,我也是结过婚、有过小孩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我都有既定的道路要独自行走。我们由远及近再由近到远,期间交互时互放的光亮“最好你忘掉”吧!现实的爱情生活给了诗人“蜜甜的忧愁” [4]但即使在“忧愁”中诗人还不忘记曾经的甜蜜,散发着淡淡的忧愁,还有些许孩子气般的倔强与嘴硬“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可看成正话反说“你忘掉也好,最好你记得”,像我一样记得我们曾今的悸动。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他为爱疯狂、为浪漫不惜一切之后依旧会选择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又有一种淡淡的平静。可能跟他骨子里的绅士风度与老庄思想有关。他捕捉到的意象总是让人惊叹,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能把自己的感情与客观事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胡适在《追忆志摩》一文中说他要求“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到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徐志摩自小接受新式教育,国外求学的经历更是让他的思想开阔,思绪畅游。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自由与爱的精神。《偶然》除了可以当做徐志摩对林徽因爱情追求的暂告一段落的交代,从中还可解读出人生不可避免的一种无奈状态和积极调节的心态,比如友情和亲情。有些同学、朋友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就像是那天空的一片云,来的时候是悄无声息的,在岁月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一起嬉笑、打闹,从假装矜持到无话不谈。可是要不分班、要不毕业、要不工作场所的变动,大家都有各自的方向与梦想。曾经的记忆、曾经走过的青春就像那交互时互放的光亮,闪耀却也短暂,动人却也难免感伤。唯有保持一种“只管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心态去面对它才能继续微笑按方向前行。亲情也是如此,家人的情分最多最好也只是今生,终究要面临生老病死和生死离别,在黑夜的海上,在自然规律的面前,人类都是渺小的。家人间的情分、缘分犹如光亮一样,有过即是幸福,轮回、来世的期许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也有很多破碎、不够完美的家庭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只能偶尔体会到一点点亲情,既然完美的亲情终究也是要结束的,珍惜现有的亲情也是一种幸福。意识到分离的不可避免,虽然难过,即使忧愁,仍需保有积极的心态,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豁达。

我国著名美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此处所谓的“造境“,指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意思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这首《偶然》正是就凝聚着和谐的音乐节奏、美丽清新的意境讲述着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带着读者一步步的走近诗人为读者建构的浪漫之圣地,一点点的体会着主人公的温馨愉悦之情。

【参考文献】

[1]韩石山.徐志摩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2]高文翔.无辜的爱幸运的诗[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3).

第2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关键词:新月社;“五四”时期;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92-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52

1 . 新月社成员的诗歌翻译实践活动

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上,新月社差不多是成员最为庞杂而且不断发生变动聚散的一个文人团体②,它大致由这样三拨人构成:政客、学者和艺术家,其三度聚合间汇集了梁启超、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余上沉等政界、学界、实业界、军界、社交界人士。它以自由和独立为标志、以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团体的身份跻身于当时文坛,其主将及骨干成员几乎都亲身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洗涤,大部分成员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型文人③,并且大多是创作与翻译兼顾,身兼二任。

“五四”时期,正值中国新诗的实验期,新月社诗人既不满意散漫的草创的白话自由诗,也不满足学习借鉴而来的西方式的诗作,而希望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形式。为了促进诗歌向现代化转型,他们自觉反抗僵化的文学传统,借鉴外来文学的积极因素,大胆探索和尝试全新的诗歌表现形式,因而成为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他们对诗歌翻译情有独钟,并且在诗歌翻译中他们完全背离了当时诗歌翻译流行的句式、诗体和语言规范,引入异族文化模式,引发了审美心理结构、想象定势和美学原则的革命。

由于处在新诗的形成和发展时代,新月社诗人积极寻求诗歌的新格律形式,通过译诗的奥秘不仅将源语文本的韵律翻译到目的语文本,而且还将自由诗、散文诗、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格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新奇的诗歌形式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感知过程,使他们感受到文本的异域性。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国古体诗和新格律诗的诗歌格律形式与原诗中的英语诗歌形式相杂合,制造新奇的诗歌效果。受西方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他们努力将西方文化观念与本民族文化观念相融合,并在这种融合中加以选择,提出“纳西方诗于艺术之轨”④。受当时主流诗学的影响,被译的外国诗歌,都具有整饬的形式和良好的音乐性。当无法用文言结构来表达原诗中的思想内容时,他们中的部分诗人就改用白话来翻译这类诗,并告诫大家不要用文言文来写诗。如闻一多曾试译安诺得(Arnold)⑤的诗《渡飞矶》(Dover Beach),起初他用五言诗将原诗锁在很整齐严格的形式内,但到了第三段,原文由两句是对自己心爱的人发出的心声:Ah, Love, let us be true / To one another!(啊,爱人啊!让我们保留彼此一心的坚贞……)⑥这两句闻一多无法用古文来翻译,只好另觅他法。因此当时大多数新月社诗人用以翻译的语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即中国白话词汇和欧化句法的结合体。

2 . 诗歌翻译对其创作的总体影响

在中西诗学的撞击与融合中,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存在和发展。五四时期的新诗发展正是如此。一批又一批诗人在探索、借鉴、吸收和调整中将新诗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从中探索着新诗现代化的艺术途径。他们在诗歌翻译中都反对因袭,主张大胆探索和创新,翻译与创作始终交织在一起,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新月社诗人们的翻译为其创作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资源。诗歌创作没有纯粹的无源之作,介绍和翻译外国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月社诗人自己文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翻译工作中,他们从来不是单纯的译者,而是不懈地从翻译过程中获得经验、从翻译作品中借鉴创作灵感的作家,他们的译介工作对于自身创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诗歌创作,而且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体系。他们把名著当作模本、范例,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运用于个体的创作实践。他们大量地译介外国特别是英美诗歌,不断受到“大家”思想的熏陶和艺术的陶冶,因此他们创作的不少诗歌的情绪里都带有外国诗人的特征。其中有情绪的感染,也有艺术的仿效与模仿。

由于新月社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上借鉴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经验,而大量模仿和译介英美诗歌,于是出现了英美诗歌的翻译潮。研究英美诗歌并翻译给中国读者的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品位。对他们自己而言,译介翻译外来诗歌,给自己的创作实践也带来不少益处。

2 . 1 在翻译中体悟诗理

翻译外来诗歌,给了他们仔细推敲诗理的实践机遇。译介外国诗歌促进了他们对诗理的关注和诗歌的创作。以徐志摩为例:“谁不曾见过野外的草花,但何以华滋华斯的《野水仙》独传不朽?谁不曾听过空中的鸟鸣,但何以雪莱的《云雀歌》独享盛名?”⑦徐志摩从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分析里,窥探着诗的秘密。他探讨了诗美的根源,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等诗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关系问题,也探讨了诗的构思、创作灵感等创作过程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就徐志摩而言,他对这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是和他诗歌创作及翻译实践同步进行的。

2 . 2 在翻译中警悟到诗歌语言美的重要性

在译诗过程中,他们警悟到了语言之于诗的重要性。如徐志摩曾坦言:“爱文艺之诸君,曾经相识与否,破费一点功夫做一点更认真的译诗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为什么,譬如苏曼殊的拜伦译不如郭沫若的神韵节奏?”⑧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高度凝练集中,徐志摩从这个特征出发,努力发掘汉文字的表现力,尤其是白话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他诗歌里清丽、优雅、柔美、准确的文字,得益于他的译诗追求,也是他长期追求诗歌语言美的结果。另外他所译的哈代(Thomas Hardy)《分离》(The Division)一诗⑨:

Rain on the windows, creaking doors,

急雨打着窗,震响的门枢,

With blasts that besom the green,

大风呼呼的,狂扫过青草地。

And I am here, and you are there,

在这里的我,在那里的你,

And a hundred miles between!

中间隔离着途程百里!

O were it but the weather, Dear,

假使我们的离异,我爱,

O were it but the miles

只是这深夜的风与雨。

That summed up all our severance,

只是这间隔着的百余里,

There might be room for smiles.

我心中许还有微笑的生机。

But that thwart thing between us twain,

但在你我间的那个离异,我爱,

Which nothing cleaves or clears,

不比那可以短缩的距离,

Is more than distance, Dear, or rain,

不比那可以消歇的风雨,

And longer than the years.

更比那不尽的光阴:窈远无期!

第一节作者用了摹声词“呼呼”,又分别在第二和第三节里重复使用程度副词“只是”和“不比”,把原诗译得准确贴切。对比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译者还用了“微笑的生机”等拟人比喻,明显是在发掘白话汉字特有的表现力,译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段,几乎成了译者基本的诗美追求。

2 . 3 在创作中借鉴外国诗歌

在翻译中,新月社诗人学到了外国诗歌精湛的技艺并丰富了自己的诗歌表现技巧。他们翻译的外国诗,诗体多样,有长诗,有短句,不少是知名诗人的杰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然而,所有诗歌技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经过自身的反复玩味、领会理解,并进而融会贯通,否则,诗人难以确切地译出它们的诗意。同时,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会程度不同地看到,他们借鉴运用了外国诗歌的丰富的表现技巧与手段。以徐志摩翻译哈代诗歌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为例:徐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以下试比较徐创作的诗歌《灰色的人生》和他所译的哈代的《致人生》(To Life)。

灰色的人生

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

致人生

O life with the sad seared face,

人生你满脸的忧愁与干枯,

I weary of seeing thee,

我不耐烦看着你,

And thy draggled cloak, and thy hobbing pace,还有你的泥污的衣,你的踉跄的步

And thy too-forced pleasantry!

你的过于装作的滑稽!

…⑩

可见徐志摩在《灰》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受哈代的《致人生》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影响,徐的《灰色的人生》也描绘了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另外哈代在《对月》(To the Moon)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亲手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哈代对徐志摩人生观的单纯信仰“爱、自由、美”有深刻影响,对译文内容和创作主题的选择上也起了很大作用。

2 . 4 翻译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

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特点强调音乐美,这与西方诗歌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英诗的音乐性通过节奏和韵律表现。英语诗格的音韵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是构成诗歌的音乐美和艺术情趣的重要元素。例如,C. 罗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的《歌》(Song)译文结构严谨、形式美观,既有缠绵的节奏,又有清亮优美的音韵,是一首很好的译诗。徐志摩创作的《落叶小唱》,其节奏是英语诗式的,不能不说是受到《歌》的影响。又如对音乐美的追求,在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诗中的“夕阳”与“新娘”,是“行中韵”(头韵和腹韵);“新娘”与“波光”是“蝉联韵”;“新娘”与“荡漾”是“尾韵”。“夕阳”―“新娘”―“波光”―“荡漾”,四个词语在音韵上遥遥相应,突出地表现了音节的“波动性”。

2 . 5 翻译带来的欧化句式成就了一些经典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所以成为诗中的经典,除音乐美外,还有欧化句式的使用。徐志摩的名篇却得益于正确运用欧化句式。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是英文“Quietly I went away.”。按现代汉语当是“我轻轻地走了”。又如“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借用的是英文的倒装句法,是把表语提前的结构,其英文结构为“Silent is tonight’s Cambridge.”。

3 . 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与创作

说到新月社,不能不提徐志摩。徐志摩,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更有人称之为“现代诗仙”,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另有新月社文人陈西滢晚年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新月社代表徐志摩,也可以说新月社就是徐志摩。”

徐一生译诗约80首,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娴熟的汉语驾驭能力,凭借自身诗学观念,成功地译出了这些诗,译出了这些诗的个性神韵。为了实验中国新诗在格律上的发展,引鉴外国诗歌的创作形式,徐翻译了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浪漫派诗人罗氏兄妹的几首较为自由的诗,如C. 罗塞蒂的《歌》和《新坟与旧鬼》(The Hour and The Ghost)与D. 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图下的老江》(John of Tours Old French)。稍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徐的译作无论是精神和风格,还是内容和技巧,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例如,徐志摩的抒情小诗《偶然》明显有借鉴《歌》的痕迹。首先,《偶然》的情思非常接近《歌》,它们都是表现离别前“我”对“你”的恳求。“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人生比如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这是《歌》的结尾:“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也许我忘记”。再看《偶然》的结尾:“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运用了《歌》的创造手法,抒情诗人通过与相爱的“她”的离别抒发绵绵的情意。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相似,艺术形式上也非常接近。

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晚期,他还翻译了前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布莱克(W. Blake)的一首名诗《猛虎》(Tiger),这也是徐志摩最得意的一首译诗。徐志摩不仅翻译了布莱克的诗,还将自己的后期代表诗集以《猛虎集》命名。可见,徐志摩的许多创作和其译作都有直接联系的地方,如果从徐志摩广泛阅读的外国作家的作品与创作的联系着手,我们就会发现有大量创作作品可以找到其译作的影子。翻译诗歌,徐志摩有他自己真诚而独到的见解。从他见解的阐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翻译给徐诗创作带来的益处,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翻译给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的某些重要艺术契机。他的独特的诗人气质,通过翻译诗歌对“诗味”的品味,不同的诗体写作实践及对各种诗体审美功能的把握,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4 . 结语

新月社同人生活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白话新诗的滥觞时期,他们通过翻译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诗歌创作形式,因此他们的诗歌翻译就自觉地参与了本体“文化身份的塑造”和新文学的建设。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翻译经历了语言和诗体的探索,成功地实现了语言和新诗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同时促进中国新诗体的诞生,实现了中国诗体的现代化,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翻译的文化交流的本质。总的说来,他们以翻译为媒介,通过借鉴和引用外国诗歌的形式,为探索完美的中国新诗的体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他们的译诗不仅为自身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范,而且这些译诗本身也成为中国模仿、翻译和创作的代表。

参考文献

Hardy, T.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omas Hardy[M]. Gibson, James ed. London: Macmillan, 1976.

戴拥军、张德让.“五四”文化语境与徐志摩的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刘介民、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刘群.新月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

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99(6).

矛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2年2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散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征译诗启[J].小说月报,1924(3).

印晓红.文学社团之翻译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第3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原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此话表达了追求爱情和知己的决心,意思是得到了是我的幸运,得不到是命里注定,不过如此而已。

徐志摩介绍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第4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关键词]徐志摩 翻译 创作

一、引言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新诗坛上一颗闪烁的巨星。他不仅在五四新文学史上是“新月社”的巨擎、“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月诗歌的创作上所发射的光芒,更是如日中天。久而不晦。他的诗歌形式优美,韵致妩媚,词藻华丽。这不仅取决于他先天的诗人的气质,更离不开他后天的文学修养。徐志摩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很会准确的捕捉瞬间感觉,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大趣和色彩。加上徐志摩在剑桥游学时,博览群书,广泛接触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政治和文学艺术,也建立了他的人生社会理想。他追随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哈代、曼斯菲尔德,甚至托尔斯泰、泰戈尔,都是他膜拜的对象。徐志摩研究他们的诗,翻译他们的诗给中国读者。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的诗歌创作地位。要弄清20世纪初发生的徐志摩现象,必须从他与英国文学的血肉关系中寻求解释,必须找到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翻译活动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二、浪漫主义情怀

在徐志摩的诗集中,大部分的诗歌都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在英国开始流行。这种浪漫的诗风立刻诱发了徐志摩的激情创作,与他天性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本性一拍即合。因此这段时期,他的诗歌中往往浸透着华兹华斯的抒情的田园的风格。像华兹华斯的歌颂自然和谐一样,徐志摩也将自然的靓丽,恬静的情感写入自己的诗里。像《云游》、《康桥西野暮色》等,与华氏喜爱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完全一致。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写水。如《再别康桥》,写花,如《残春》;写鸟,如《杜鹃》,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纯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花》、《布谷鸟》、《露西》等。在谈华兹华斯的创作方而与徐志摩的特殊关系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徐志摩笔下的《朝雾里的小草花》几乎是华氏的《我们是七个》的翻版。两首诗都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和怜悯。徐志摩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创作题材等的重要性中得到启发,认为诗的内容既要解释出自然和生活的诗意美。也要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不入诗”的事物。因此,他借鉴了华氏的朴实的语言,和炙热的情感,写出了“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你轻含着鲜露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

他与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共同兴趣如此接近,不能不说他是接受了华兹华斯的启发和影响。他把自己的诗歌中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都融入了大自然的景物和气象中间,正体现了华兹华斯的“人类的感情与自然的美好景象是想联合的”自然观。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徐志摩,他们的自然诗歌带个人们的是“人造社会”所没有的真正乐趣。

他崇拜华兹华斯,模仿华兹华斯,把华氏的诗歌视为“不朽的诗歌”,往往都是一颗颗希有的珍珠,真情真理的凝品。

在诗歌的节奏方面。徐志摩也极力效仿英国诗人济慈。除了在诗的构思、想象、意境、形式上模仿济慈,在诗的节奏上也得益于济慈。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中,节奏基础就是英语诗式的,实际上就是借用了济慈的《无情女郎》。而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海韵》也再造了《无情女郎》的意境。《海韵》的每段九行,大体上前四行诗诗人对女郎说话,接着是女郎回答,最后是叙述。这种结构,包括《落叶小唱》都是受济慈慢节奏诗行的影响。正如洗利尔・白之说:“徐诗的幻象比起济慈来更为直接,更为印象主义,没有济慈那种复杂的魔镜。但我认为徐诗的文学渊源在这首诗的开头部分已经很清楚:全诗首段与《无情女郎》极为相似,诗的形式也足以佐证。”当然,徐志摩从英语诗中借来的形式节奏,并没有完全把他的诗歌变成“英语式汉诗”,而是构筑了“汉语式”的节奏,用律读法来划分音步,追求了汉语式节奏的效果。

三、维多利亚的浸染

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文学领域里的诗人们对当时的局势是非常敏锐的。徐志摩接触到一些社会批评家,如狄更生、布莱克等,于是在接受了他们的思想之后,也开始关注和欣赏那些反映和关心社会问题的诗人,效仿揭示个人品性和心灵的维多利亚诗人。如丁尼生、勃朗宁夫妇等。他赞美一切美的事物,爱女性,歌颂情爱,表现甜蜜的感伤和内心的冲突。

丁尼生的《磨坊主的女儿》中,诗人赞美女性,想象自己变成一串项链,挂在姑娘芬芳的胸前,“整日的起伏不定一伴随她欢笑或悲叹。”。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想象自己是一片晶莹的雪花,娟娟地飘洒,它不去冷漠的幽谷,凄清的山麓或惆怅的荒街,它认明了方向,飞往清幽的花园,等到她清香的身肢一旦出现,便盈盈地沾住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在那里消融。两首诗的构思是一样的,无论是项链还是雪花,无论是挂上还是飘进,都是投向姑娘起伏的胸房,足以见出它们的相似处。

徐志摩十分的敬佩勃朗宁夫妇,两位诗人的一段情史诗一叶熏香的恋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徐志摩更着迷的是勃朗宁夫人那温柔谈摔倒性格和他商籁体诗,并用散文形式译介勃朗宁夫人的商籁体诗,还写了两首较长的有代表性的情诗《爱的灵感》和《冷翡翠的一夜》。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追求超脱,自然,远离社会人生的倾向,注重表现内在心灵,同时追求外在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倾向,从总体文学的角度看,也直接影响了徐志摩的文风。在徐志摩的后期作品中也体现了走向远离现实,苛求艺术的创作路子,这也反映了他接受了英国作家的思想,留下了维多利亚诗风渗透的痕迹。

四、崇尚唯美主义

徐志摩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技巧上受哈代影响最大。这里引用塞缪尔・海因斯对哈代技巧所作的评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用在徐身上也同样恰如其分:哈代的优秀诗作中几乎没有两首诗的格律是相同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在格律方面进行探索。他之所以找不到合适的格律,一方面固然应归咎于他所受的教育,那种极不稳定,又不完整的教育使他在技巧运用方面显得幼嫩天真,胆怯羞涩。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那时传统正日益瓦解,哈代作为一个英国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诗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敏锐地感受到这个变化。象他同时代的诗人一样,哈代缺少一辆合适的运载诗意的车辆,他毕生奋斗,企图以旧零件组装一辆新 车。在他的《诗选》中,就堆放着一些无法装配的思想废铁。

在教育方面,志摩从小受过良好的古文训练,至少他形成了一种普遍为人称道的古典散文风格。但是,他受的这种教育已被英语、数学和化学日益蚕食。一九一一年之后又遭受各种历史事件的严重干扰。不过,任何教育都未能使他轻易地摆脱汉诗传统土崩瓦解的困境。对于文学革命,志摩的反应是一在这点上,他从哈代的榜样中吸取了巨大的力量一不停歇地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他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他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尽管生命短暂,但他也象哈代一样,“至终仍在进行摸索。”

徐志摩译的哈代的《致人生》和徐志摩的创作《灰色的人生》都描写了文学的本质,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也就是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徐志摩说:“人生是苦的”,他认为深沉的悲哀与苦楚深深地盘伏在人生的底里,他相信生的质是苦而不是乐,是悲哀而不是幸福,是拘束而不是自由。所以他在诗歌中吟唱:

我想一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一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唱的“灰色的人生”!

再看哈代的《致人生》

人生带着个凄凉的面孔,

我不想看到你的尊容,

你的肮脏外套,跛脚走动,

你那过于做作的轻松。

关于死、时辰、命运,

你能谈的我都懂一

懂之已久。懂之已熟,

熟悉它对我的作用。

可见徐志摩在《灰色的人生》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哈代的《死后》、《生与死在太阳升起时》等诗,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也是人生的悲剧。徐志摩更欣赏《对月》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

五、结语

第5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论文关键词:伊是清涟独映我心,徐志摩,林徽因

 

徐志摩、林徽因的爱情,想来大家是非常熟稔的,但知道这结局的,是否有跟我相似的,就仿佛曾目睹过一件举世无双的玉器但又亲眼见着它破碎了一样的心情。正是心里总是被这种心情所纠缠,我忍不住把卷也轻吐一语。

观徐志摩的照片,品他的诗和信笺,想他的举止为人,不禁让人觉得他就像一尊古希腊时期的俊朗的雕像,不是让人直眼相看,而是用心去赏。上天赋予了他绝美的品质,他是天上的一片云:轻灵、缱绻、飘逸;他的天作之合,当是林徽因,她有着水的韵致:柔婉、静幽、深沉。他俩的邂逅,有着童话一般的唯美浪漫。那时十六岁的林徽因,姣好如初春之花,令这位多情细敏的诗人只觉得“一道神异的光亮”在眼前扫过,他觉得“幸福”,深深感到他那“飘零的生命”找着了归宿。我们看资料文献,徐志摩的发妻不可谓不端庄贤慧、知书达理,但在浪漫诗人的心里,这“小脚与西服”的结合是不合适也不合意的。所以他们的这偶然的一遇,使诗人坚信他在茫茫人海中访寻到了“唯一灵魂之伴侣”,这就注定他的心要追逐这一池清涟,为这“爱、自由、美”的化身终其一生。

林徽因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奇女子论文网,面对诗人的爱的波澜,她既没有被世俗的虚荣所淹没,更没有迷失在少女懵懂的情愫里,她纯真而且自尊,对爱,她不能容忍丝毫的瑕疵。她惶惑,母亲的命运,是她生命中无法挥遣的阴影。她理性,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被“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爱的对象,所以,面对诗人的火热、痴迷,她用“沉静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仍然》)”。康桥的不辞而别,乃至后来的执手他人,让曾“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徐志摩蓦地承受着“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读徐志摩的传记,当我们悲悯地体味诗人那漂泊无依、孤苦无告的怅惘时,上述所分析的或许可以让我们探究出当年林的真实心境吧。

但徐志摩毕竟有着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充满诗意的灵魂、孩童般纯净的天真、对艺术的痴迷、对理想的热忱,特别是他是林徽因步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林徽因对徐志摩是感佩敬仰有加的。许多人常常会问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其实她的心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据费慰梅的叙述可知,林徽因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徐志摩对她的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 所以林徽因才会“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林徽因《仍然》)”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林徽因的心里没有一丝被爱的柔风吹皱的涟漪,像林徽因坦承的那样,在英伦那段孤独的岁月里,“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 毋庸置疑,那时的林徽因对爱情是渴望而憧憬的,徐志摩的到来,犹如灿烂的阳光冲破了英伦阴霾的天空,洒在少女的心田,孕育了爱的奇葩。这一点也在她的《山中》得到了印证:“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只是明月如旧,清风依然,两个人最后还是定了各自的方向与生活的模样。(林徽因《那一晚》)

只有到了美国,林徽因才慢慢咀嚼出徐志摩对自己的真情与深情。这就像再去听从前的一首歌,原以为喧闹,现在却觉得热烈;去观从前的一幅画,原以为缭乱,现在却觉得繁富;去品原来的一壶酒,原以为辛辣,现在却觉得甘醇。如果说原来的徐志摩是匆匆被林徽因囫囵吞了下去,那么现在,林徽因是想从新把他含在嘴里,去细品他的人、他的情。1927年在致胡适的信中她说现在“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

只是这份想了解、想悟透的心不能不说已经迟了,罐里的清泉已经淋湿了指尖,再如何能捧起?林徽音最终要和梁思成携手已是不能更易的结局,而1926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缔结连理,这对璧人真正分开了。此时的林徽因论文网,应该也是怅然若失的。可是人在这一世的命途当中有多少次能了悟命运,能把握住自己呢?对于林徽因而言,她只能很沉定地说“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她选择了把这份深情埋藏心底。

“永远纪念着”,对徐志摩又何尝不是呢?虽然在林徽因远赴重洋后,他迎娶了陆小曼,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铭心!再看他写给林徽因的《你去》,不就将自己始终不变的真情热切而坦荡地呼唤出么?他宁愿目送着她远去,直到消失了她的踪迹,他忍受着寒风荆棘,但终无惧怕终无悔意,因为支撑他的是全部的信仰“我爱你”!这真像洪亮的交响乐冲击着我们的耳膜,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这种痴情的眷恋一直到1931年的深秋,徐志摩的意外遇难。没人能再现当时的场景了,但没有人不作这样的联想,他的心该是蓄满了几多期待朝着那梦想的天空飞去……

徐志摩的死,对所有爱他的朋友来说,是巨大的悲痛,但我却愿将这位爱美、爱自由的诗人的归去带上些许童话的色彩。“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徐志摩《想飞》)这童真的道白应验了,上天真让志摩的灵魂在他的肉体消殒以后找着了他期待的归宿,他的痴情在这池清涟中投影下永恒的光晕。

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依然活着,他和林徽因将还会一直做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性灵上的朋友。虽然林徽因以前曾深深伤害过他,但随着时间的逝去,这种歉疚感会慢慢减弱乃至消失。可徐志摩的突然离去,就使得林徽因隐隐的伤口急剧地撕开,由歉疚、懊悔而汇聚的痛苦的大海也随之将她淹没。所以应当说在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才重新真正面对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总结或是反思他们“太是匆匆”的相爱(《给秋天》)。这时候她不再是冷静地审视周遭的世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深夜里听到乐声》)”而是要勇敢地“应和”那一直萦绕耳边的凄凉的弦声!林徽音回复到一个易感的诗人。她写了许多诗追忆过去,这些诗或隐或显,凄婉是它们的主调,但有一点是确证的:徐志摩活在她的诗里,在她的心里被“永远纪念着”!

确然如此。当诗人“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展缓》)时,思绪的潮水滚滚而来。这里有往事如烟的凄喟,“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不着痕迹,谁都/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记忆》)”;有触景伤情、无人倾诉的凄苦,“梅花你这些残了后的枝条,是你无法诉说的哀愁!(《对残枝》)”;有咬啮灵魂的痛苦自责,“我苛刻的咒诅自己/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除却严冬铁样长脸/阴雾中,偶然一见(《给秋天》)”论文网,以及对当年抉择的默默悔悟,“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展缓》)” 而更为激荡人心的,则是她发自肺腑的声声呼唤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别丢掉》)”这是林徽因对爱的最好的回应,她让已在天国的徐志摩坚信他们的灵魂相拥!

我还要特别说一下,那就是林徽因做了一件让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在徐志摩死后,她一直将徐失事飞机的残骸碎片悬于卧室,直到生命的尽头!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我感佩的是,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如此透明、坦荡而又深沉,从而将世俗的鄙薄和浅陋击得粉碎!

1955年,林徽因,这位在文学殿堂中款款信步、吟哦穿行的女诗人在北京仙逝。让我穿过时空隧道,在她的弥留之际,停在她的身旁,做一诗相送:

这一池静水

微风过,

涟漪点点。

看头顶上响晴的蓝,

白云舒卷。

只一朵缓缓的,依洄

向我,

笑靥依然。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世情缘,引得多少人感慨万千。美不管以怎样的故事结

尾,它都会长存心间。

第6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情分未必是爱情煅烧出来的,有感情也可以,比如那一种模糊了界线的,相知相惜的情感。

最近看了一本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的回忆录。就文字来看,张幼仪并不太怨恨陆小曼,却始终对林徽因耿耿于怀。张幼仪恨林徽因并非因为徐志摩爱她而与自己离婚,而是林徽因既然爱了徐志摩,后来却没勇气和他结婚,而是嫁了梁思成,这让徐志摩的感情一度很幻灭很受伤。

如今很多人理解了林徽因的选择,并认为徐志摩能有个不为结婚而交往的红颜知己实在是他的造化,但张幼仪却对林徽因的“世故”不以为然。张幼仪比徐志摩小两岁,却像他的姐姐,处处都是为他考虑的,离了婚,她还是一生牵挂他。不发怨言,沉默而坚强地度过她孤独的岁月。直到儿子结了婚,直到把徐父送了终,才再婚,那时她已五十多岁了。结了婚,她还在为徐志摩的事操心,徐志摩全集就是在她的操持下在台湾出版的。

徐志摩从未爱过张幼仪,甚至鄙弃她,但离婚后两人倒成了朋友,徐志摩逐渐发现了她的好,很敬重她。但于一个女人而言,“敬重”是空的,它吃不得用不得,完全没有体温,没有欲望,意味着冷冰冰的距离。也许只能说,一个勇敢干练、缺乏诗意、却对生活兢兢业业尽责的女子,和一个浪漫热情、才情横溢,对梦境孜孜以求的诗人,注定是走不到一起的。

关于爱,一生低调的张幼仪在垂暮之年只说过一句,“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如果关怀志摩和他的家人,是爱的话,我想我是最爱他的。”

这话让我想到了两个字:情分。

“情分”是个比较严重的词。它是某些情感经过了岁月,经过了在1200度的火炉里的反复煅烧,经过了伤害与体谅,最后出来的物质,有一种不灭的、往生的味道。

往往爱情淡了,情分还很浓。爱情如火如荼时,却不见得有什么情分。

当然情分也未必是爱情煅烧出来的,有一种感情也可以,比如那一种模糊了界线的,相知相惜的情感。

小A和她的旧恋人有段近10年的宿缘,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有前因,没有结果。与他分开后,曾有一度,小A不敢去他们过去常去的那些地方,怕被记忆中的温存触痛。她删除了他的电话,却无法忘记那串号码。

有些梦,准会随时间而死去。那一刻,只能挥手作别。一年后,她终于解开了心里的结,和另一个男人恋爱,走向婚姻。尽管旧恋人当时已经能够给她婚姻并恳求她回来,但她已决意未来的路与他无关。

小A和老公的相爱颇有传奇色彩,爱得不不知晨昏。婚后很快有了孩子。但她总觉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哪点不对,因为她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旧恋人宽厚大度的样子。这早已无涉男女之情,只是关于他的记忆已经伴随着她的成长、成熟刻在了她的脑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离开。

“花还未开,树怎能死,你还未嫁,我怎敢老。”她时常想起他的话。她惟有幸福,才能告慰爱的过去式,对得起爱的现在式。

婚后,小A和旧恋人偶有来往。他始终单身。彼此心里总有惦念,往事不会再提。

有许多女性不可避免的把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留在了旧恋人身上。以后不管身在何方,不管情路幸或不幸,总觉得旧恋人才是她们精神的原乡,那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摄持了她们的灵魂。而在现实领域,她们恋爱,结婚,生子,享受爱和被爱,忠于婚姻家庭,履行世俗责任。

因缘分而来的东西,总有缘尽而止的那一刻,也不必太悲伤。倒是有一种力量,不怕心碎,不会全身而退,充满了质感,会绵延,会流传,情长路更长。

第7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男人不喜欢完美的女子,不一定是没有缘分,或者是他们天性风流,而是因为,完美女子们实在是没有情趣,如画中美人,美则美矣,却全无个性灵魂,缺少了真实情趣。

对于表哥坚决要和女朋友分手这件事,全家人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他这个女朋友简直是完美女朋友的典型:模样甜美,性格温和,名牌大学毕业,家世也不错,每次来家里,她都会给未来的公婆买许多礼物,甚至还抢着做家务。

表哥说,我承认她好,可是,也许正是因为她太完美了,让我觉得好像是和一个老师生活在一起。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你不喜欢完美的女人吗?一家人轮番对表哥“威逼利诱”,劝他回心转意,这么好的女孩在当今社会可打着灯笼都难找。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表哥的感受,当一个女子太完美,她自己就成了神,只能对她膜拜,却无法激起一个男人的爱情,而男人的爱,多半是从怜惜开始的。

薛宝钗就是个完美的女子,美貌,而且才华了得,玲珑八面,顾全大局。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她会迎合老太君的意思,专门点热闹的戏文;只不过向厨房要一盘油盐炒的枸杞芽儿,她也大方地给500文钱;遭到宝玉的奚落,她做出波澜不惊的样子,以免大家尴尬;金钏死后,她马上拿出新做的衣裳……所以,一进贾家的门,她就赢得了贾府上下的喜欢,在人缘口碑上,将与她一样寄居的黛玉比了下去。可宝玉却不喜欢她,哪怕为了家族利益,无奈迎娶,最后也是出家了事。

如果说宝钗是横插在黛玉和宝玉之间才得此结果,有些命定的话,那么另一个完美的女子,就赢得了太多的同情和赞誉,她就是张幼仪――徐志摩的结发妻子。

张幼仪出身巨富之家,容貌清秀,品行端正,是个很好的少奶奶人选。嫁到徐家后,她凭着贤惠淑德,很快赢得了一家人的喜爱和尊敬。可是,徐志摩不喜欢她。张幼仪怀孕两个月,徐志摩就提出离婚。张幼仪没有哭天抹泪抱怨,而是毅然签字――她是个被礼教熏陶过的压抑的女子,一日夫妻也认定徐是终生。虽遭背弃,她却继续尽为人媳的责任,侍奉徐志摩双亲至终。

晚年再婚,张幼仪曾写信给儿子征求意见,说: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虽然女人那个时候以“三从”为德行,但,这样的信,让人看了必然不爽,这也是张幼仪性格的写照:一切不能逾理,规矩为上,完全没有自我。生性感性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就算没有林徽因,没有陆小曼,八成也不会爱上她!

过于完美的女子,身上的气场太强硬,完全失去了水般的温柔。比如宝钗偶尔真情流露,在花园里扑五彩蝴蝶玩,为了怕丫环发现她的不“端庄”之处,便间接陷害了黛玉。徐志摩的父母晚年宁可将家产全部遗赠给张幼仪,也不分给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个人。过于完美,便无意中将别人陷入不堪。

陆小曼任性的时候,就要徐志摩背着自己上楼,而张幼仪大着肚子却毅然同意离婚!

宝钗管理大观园,头头是道;张幼仪遭到抛弃没有萎靡,而是奋起充实自己,最终成功赢得世人尊敬,她们是如此可敬。这样的女子,注定会赢得长辈的喜爱,朋友家人的认同,却很少能得到闺阁情爱。不是男人风流无救,是她们不懂风月,或者说是不屑风月。

她们的人生,是以社会约定俗成的完美女人为标本的,大气、能干、坚强……但和她们交往,深入不到灵魂。宝钗到宝玉的屋子里去,会做一回针线,便劝一回要他上进。宝钗几乎完美,却只关心宝玉的前程。只有黛玉,随时哭闹,却会关心宝玉的思想,来到他的屋子,会翻翻最近看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她是深入到灵魂相交的。

第8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王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名将爱哦《陆小曼传》的书,拿起随便翻了几页,但黎明的语言共和故事一下就吸引你了我。了解一代历史名流的轶事也是很有趣的。读完后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其中人物纠葛盘根错节,人物性格鲜明,情感多样,再加上后人评说纷纭,在令人感慨万千之余,实感有趣。以陆小曼为主线,牵出许多与她关系较密切的人物网,道出了一个个引人眼球的精彩轶事。徐志摩,林徽因,胡适,翁瑞午,梁思成,张幼仪,张歆海,凌叔华,梁启超,还有她那可怜的前夫—王赓,等等,这些人之间的故事似乎讲都讲不完……

陆小曼,出生于上海孔家弄的一个官宦家庭,母亲吴曼华多才多艺,接受过早期教育,父亲陆定毕业于帝国大学,后任赋税司长多年。小曼是他们夫妻众多孩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一个,但也体弱多病,常年服药。父母对她甚是溺爱,因此也养成了她挥霍无度,任性放恣的坏习惯。

陆小曼从小就娇媚可人,聪明伶俐。由于父亲就职于北京,六岁时小曼就随母亲从上海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精彩生活。当时社会风气已经相当开化,有钱人家都将子女送入最好的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小曼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她先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女中,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读书,认识了许多上流社会的公子小姐,自己也被培养成一个淑女名媛。她追求自由,但又举止优雅,于是在圣心学堂里就如一颗明星般冉冉升起,鹤立鸡群。十六七岁时她就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受到许多公子哥的巴结讨好。一时间,陆小曼在北京上流社会芳名远播。可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不谙男女之事的小曼被包办了婚姻,与一位颇有前途的将军—王赓结为夫妻。在小曼的父母看来,王赓年轻有为,身居高职,定会为女儿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没想到,婚后没多久,小曼就开始感到厌烦。丈夫常年疲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她的爱好与兴趣,更没有空陪她出去游玩找乐。如果是一般的女人,倒会引以为傲,认为丈夫积极工作,前途无量,会欣慰无比,可小曼是一个追求自由与无拘无束的不平凡生活的新思想女人,她爱热闹,享受那种被人围绕,捧在手心的感觉。她怎能满足于这种无聊的现状?

直到她在一次交际舞会上遇到了徐志摩。他们俩一见倾心,共同起舞。当时徐沉浸于苦追林徽因无果的悲伤中,而陆则痛恨丈夫的呆滞木讷不浪漫,于是两个年轻人毫无忌讳的爱上了,她们冲破重重阻力,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在一起了。陆小曼与前夫离婚,而徐志摩早在追求林徽因时就与前妻张幼仪离婚。这样叛逆的行为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甚至连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也不看好这段婚姻,断定他们的婚姻不会幸福。

的确,随着婚姻中琐碎的事情接踵而来,两个人的矛盾也逐渐浮现,小曼爱热闹,排场大,挥霍无度,被断绝经济支援的徐志摩只是一介书生,没有那么多钱给小曼浪费,于是他劝解小曼改掉不良习惯,却遭到小曼的冷落。于是志摩失望了,他又想到了心目中的女神林徽因,加上要兼课贴补家用,他从上海的家又来到北京,在胡适的帮助下开始在北大等大学兼课,甚至为多赚钱不惜做房地产的掮客。郁闷时,也难免到林徽因处诉说一番,却使得陆小曼 吃醋撒泼。

第9篇:偶然徐志摩范文

她,是婉约一阕词,清丽典雅,令深沉睿智的学界泰斗念念不忘,守望一生。

她,是淡雅一幅画,曼妙脱俗,令稳重儒雅的建筑大师百看不厌,钟爱一生。

她,旷世美丽,才华绝代。她的美,穿越无数岁月风尘,依然无人可及,她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才女,她的名字——林徽因。

(一)

1920年的10月,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来英国伦敦圣玛莉学院学习,而此时,徐志摩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

一个秀外慧中、风华绝代的才女,一个浪漫多情、才华横溢的诗人。偶然相遇注定一世情缘。

也许,她才是诗人心中那朵娇羞的水莲花,最是那一低首的温柔,沉醉了诗人浪漫温润的心。

也许,她才是夕阳中河畔的金柳,清风吹拂,婀娜美丽的身影久久地在诗人心头荡漾、荡漾……

徐志摩深情地写下一首诗:“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 ”

然而,他们的相遇有着美丽的时差,彼时,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也许,正如他诗中所说:“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诗人那颗浪漫温情的心被思念和爱慕浸润着,为了她,他甘愿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林徽因是理智的,也是善良的,她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选择了放弃。

可是,林徽因的光芒无人能遮挡,她永远都是诗人心中最美最亮的星星。诗人坦然说:“于茫茫人海中访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日后,徐志摩做了梁林的朋友,成了他们家文化沙龙的常客。

有时候,爱只能是水月镜花。也许,正是因为错过,成就了一生的牵挂。

1931年深秋,徐志摩乘飞机赶赴北平,就是为了到协和小礼堂听林徽因演讲,不幸的是,飞机失事,机毁人亡……

(二)

如果说徐志摩的爱烂漫如花,那么金岳霖的爱则温润如玉。

金岳霖爱林徽因,他的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爱就是爱,就是付出感情和关爱的历程,不为占有,不求回报。

他爱林徽因,别的女人无法挤进他的心里,他终身未娶。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金岳霖总是毗邻而居。他的爱,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每天能看到她对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每天能看到她微笑,看到她幸福,于他,便是心满意足。这才是真正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梁婚后,金岳霖送给他们一幅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既是祝福,又是赞誉,也不失幽默和洒脱。这固然是金岳霖的胸襟宽广,可若不是最深沉、最真挚的爱,又怎会如此超然?

金岳霖对林徽因别具一格的爱,穿透岁月浮尘;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

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的眼泪没有停过。她永远都是他心中的花仙子,他怎么舍得他的花仙子香消玉殒呢?

金岳霖饱蘸深情,写下一幅挽联。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她,永远都是他心中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神情黯然地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她的生日,他有生之年,从来都不曾忘记。

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确实,如此深厚而纯情的爱,岂是一般男人能做到的?又岂是寻常女子能拥有?

(三)

林徽因最终选择的是梁思成,林梁两家是世交,可谓门当户对。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珠联璧合,建筑佳偶。他们都喜欢建筑,志趣相投的两人经常到北海公园的松坡图书馆和快雪堂读书、游览。

婚前,梁思成曾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在梁思成眼里,林徽因是无与伦比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样,谦谦君子,亦是淑女好逑。梁思成对林徽因真正做到了一生的呵护。

他们之间没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的誓言,而是把信任、包容和关爱都融入到生活的小河中,让真爱在婚姻中涓涓流淌。

爱,不是自私,不是狭隘,梁思成愿意给林徽因自由呼吸的空间,给她心灵留一方青草地。曾与林徽因有感情纠葛的徐志摩、金岳霖,依旧是她的至交,是他们夫妻的至交。这一点,一个狭隘的男人是做不到的;而做到这一点,也正是源于深沉的爱。

(四)

林徽因,美成了书中的一个剪影。她的美,成为了一个传奇,迄今无人能及。

三个优秀的男人对她深情款款,为她魂牵梦绕。也只有她——芳华绝代的林徽因能够做到。

林徽因,若单单长得漂亮,至多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花瓶,不足以令人仰望。于她而言,弥足珍贵的,是她的修养,她的聪慧,她的才情。

林徽因曾旅英留美,英文水平极佳,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

民国才女中,林徽因与冰心、张爱玲、石评梅、庐隐、萧红齐名,但比她们的才情更全面。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于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都有很深的修养。她曾参与改造传统工艺景泰蓝、参与国徽设计、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工作中,林徽因吃苦耐劳,态度严谨。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

林徽因美丽,但依靠的不是美貌, 而是她的学识和智慧。她无人可及的才情营造了一种明丽而坚实的“精神魅力”。

林徽因,气质如兰,才倾天下,芳华绝代。

林徽因——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