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关于送别的诗精选(九篇)

第1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第2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论文摘要: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Z,L~L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别号陋轩,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是清初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史载其“与人交,性冷难合”,…因而其交际有限。较之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他一生游历不广,活动范围主要在东台、泰州、扬州之间,最远也只到过南京、镇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吴嘉纪的著作《陋轩诗》中,却有近三分之二为送别、寄怀类诗歌,涉及的人物有五十多人,这说明他非常重视友情,对“两心不觉胶投漆,因诗与我成相知”(卷十五《管鲍篇呈汪舟次》)的友谊十分珍惜。明亡后的十五年间,吴嘉纪蛰居东淘,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王太丹、荚、沈耽开等遗民诗人交流、唱和。“右诸子皆为明儒,萃生于万历年间,同处东淘左右。国变后,隐居不仕,沈冥孤高,与沙鸥海鸟相出入。结社于淘上,有所怀抱.寄托诗文”。由于共同的遭遇,许多遗民结成了比较固定的“遗民小社会”.而遗民诗人之间笃于友谊。歌颂友谊之真挚、热烈,在中国历代诗人中也确乎少见。晚年,悲凉和孤独的共同境遇使得他们更加渴望用友情来相互抚慰,因而友谊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怜朋友少,只是别离多”。(卷十四《送缄子》),朋友分离自然会恋恋不舍.因而怀友、念友诗作频出。综观吴嘉纪的交往对象,大多是不甚出名甚至是无名的人物。因此他们送别诗中也无对奢华酒宴及纷繁歌舞情景的描写,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情却是真挚醇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诗歌中。

一、送别类诗歌

《诗经》云:“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E3]古人送别如此伤感,皆因交通不便,相见甚难。津口渡头~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因此,自古以来,送别、寄怀成了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吴嘉纪送别诗的写作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朋友旅程的描写,或实或虚,或忧或喜,或春光明媚,或愁云惨淡。如其《送乔东湖之吴门》(卷八)云:“出门忽大笑,雪尽见青山。挂席东风来,浦禽鸣关关。草木带行李,春晴无愧颜,前路游趣佳,掉头海岸远……”好友去苏州,诗人牵手相送,两人交谈甚欢。送别路上春光明媚、草木翠绿、小鸟鸣唱.好似诗人正携友游春。送别的苦楚诗中无迹可寻,“挂席东风来”、“前路游趣佳”等句隐含了诗人对朋友游历东吴的欣喜和祝福。再如《送王季鸿之西泠》(卷三):“西湖春二月,桃李争芳妍;观者皆快意,游子独怆然!此乡虽云乐,不如归旧川。”同样是春光明媚的季节,但对于漂泊求食的王季鸿来讲,西湖的美景、桃李的芳香却抵消不了思乡和穷困的悲愁。诗人不禁为老友掬一把同情之泪。同时,诗人还在诗中想象了朋友在旅程中的情境,如《送汪左严北上》(卷三):“村冷鸡早鸣,桥危马暗渡。悚星照童仆,残梦经道路。淮甸隔云望.金台仰面遇。三策献庙廊,知音笑相觑。”诗人仿佛是伴随着汪左严一路北行,其境其景犹如身临其境。对于朋友的离别,吴嘉纪很少流露出如“沾巾”、“涕泪”等儿女情长.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却溢于言表:“看君策斑马,自首搔天涯。”(卷三《送汪左严归新安》)“去者方愉悦,送者忽彷徨。”(卷三《送程翼士》)“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采花带叶故乡路,独倚杖黎看去人。”(卷十《四月一日,送汪梅坡之东亭》)面对老友离别,诗人时常感叹:“酒伴纷纷去,天涯独黯怀。”(卷八《送汪三于鼎归新安》)希望朋友们“别时去我远,记得频回顾”(卷十四《忆老朋》)。吴嘉纪的送别诗虽有离愁别绪之抒发.但没有故意渲染离别的痛苦、无端的哀怨,而是以一种较为平和、自然的情调和坦率的情感,给人一种恬淡、真挚的感受。

吴嘉纪还有一些在清廷做官的友人,特别是诗人晚年,好友汪楫、汪懋麟等都一一出仕,诗人一方面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对朋友们的选择表示理解,在为友人欢喜的同时隐藏的却是自己心酸的泪滴。如卷三《七夕送王阮亭先生》其一:黄河新秋时,凉风吹去舫。帆底宦游人,欲发重惆怅。月高银汉斜.双星默相向。回首望广陵.烟树浮新涨。一鸟失其群,云宵自飘扬。

诗人对王士稹深怀知遇之恩.虽知与王“出处虽不同,吾曹各努力”(卷三《七夕同诸子集禅智寺硕公房,再送王阮亭先生》),但在1665年秋王士稹离扬赴京仍让当时扬州许多遗民文人“耆老泪盈把”。诗人借“鸟”的意象对王阮亭的前程表示祝福对于汪楫、汪左严等人的出仕,诗人既赞扬他们的才能,义能对他们进行善意的忠告。如《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卷八)中对汪楫既有“可怜天下才.逡巡就小官”的惋惜.又有“良骥不好枥.美瑜不恋山”的鼓励,更有“黄鹄已高翔,鸥鸟难随飞”的自励。诗人常对友人提出劝告.如“依然是负米,勉矣宦游人”(卷八《送汪左严之太湖教谕任》)、“爱憎实自致,攀条君寞哀”(卷八《诗四首赠程云家》)、“羊裘懒与轩车近,恐使弹冠薄钓缗”(卷八《正月六日,王于番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可见诗人对朋友的玉洁冰心、真挚感情。

二、寄怀类诗歌

吴嘉纪寄怀诗数量也较多,由于诗人独寓一隅,对远方的朋友思念已久,故情动于衷而发于言。诗歌显得更情深味醇。如《寄吴公调》(卷一):“昔日穷愁里,看余发旧林,悬知游子况,尚在故人心,书去梦魂远,花开离别深,喈喈啼绿树,求友愧作禽。”友人分别后的情况一直为诗人所关心,梦中不由想起昔日读书交游之景.诗人恨不得变成一只禽鸟飞向友人。可见其思念何其之切。诗人惦念友人,更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如:“春风至芜城,曾否苏疚疾?”(卷j三《早春寄汪三韩》)“问君远归来,.啼无衣?”(卷十五《寄吴介兹》)诗人对那些奔赴家乡的友人有“饥雀恋空仓,赢骥怀故轩”(卷四《寄汪虚中》)之理解,安慰他们“荣达事事好,不如老亲傍。人生得终养,短褐庸何伤!”(卷七《寄邓孝威》)。

吴嘉纪重友情。不仅因为其时常感到孤独。更是其内心情感渴望的表现,因而是一种寂寥中更为炽热的情感。诗人有“不得来携手,思君颜色凋”(卷二《寄程浊庵》)的思念之苦,有“同心思离居,白发禁久别”(卷五《寄汤严夫》)的心灵相交,更有“极尽余生乐,朝朝扣尔门”(卷五《秋日怀孙八豹人六首》)的重逢盼望。特别是对于与自己一样漂泊求食的友人,诗人常在诗中为他们的命运呜不平,如他的好友王又旦,诗人以“扬州青铜镜,多年陷泥滓;雕文已半蚀,妙质幸犹在。”(卷五《古意寄王黄湄》)来痛惜其不得重用。同时.诗人还以“悠悠天地间,真赏那易得”(卷四《寄汪虚中》)来劝慰失意的朋友,以“黄金散尽归乡邑,惟有贫交不忘君”(卷十一《寄澄塘吴仁夫》)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贞不渝之情。

吴嘉纪还有一些酬赠诗,多为应酬而作,如《十月六日罗母初度赠诗六首》(卷二)、《程临沧、飞涛两尊人双寿诗》(卷三)、《诗四首为隆阜戴节妇赋》(卷十)等,诗中多为歌德颂节之语,其艺术价值相对较低,故不在此赘述。自古以来,“柳”已作为留别的意象存在于诸多送别诗中,而吴嘉纪的送别、寄怀诗中较少有些意象,出现“柳”字的只有两处,其一为“暮春作客意无赖,况复折柳天一涯”(卷十二《送汪叔定》)。此处“柳”被组合成“折椤”一词,也不过是送别的代称,并无更多的含义。其二为“何日鸣琴重到此?海鸥陧柳最相思”(卷七《送分司汪芾斯先生归钱塘》)。此处“柳”作为景物衬托相思之情,已非蕴含无限凄离别情之“柳”。

吴嘉纪送怀诗中以“酒”为意象是较多的。与友人诗酒话别是历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它既是一种礼俗,又能反映诗人的别愁心理。元人杨载《诗法家薮》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韩愈《知音者诚希》诗有:“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写出了以酒为知音送行,并寄予了某种企盼。嘉纪喜好饮酒,他的好友方文说他:“平生无所好,寓意诗酒中。酒多令人病,诗多令人穷。”吴嘉纪诗中则有“悲歌饮浊酒,醉上黄金台”(卷五《送汪长玉之蓟门》)、“酒当邗水劝,冷傍破衣生”(卷十三《至邗次日,送希文往真州》)、“劝尽村醇人转醒,停杯问汝往何处”(卷七《送吴苍二归新安,兼怀汪虚中、扶晨、于鼎、文治、郑慕倩诸子》)、“后夜酒醒思旧伴,乌啼残月不胜愁”(卷四《送吴仁趾》)等,正是这酒的悲壮,酒的祝愿,酒的醇浓,使虚与委蛇的应酬之气荡然无存.滤出的是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心意。

第3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一、春夏秋冬均可别,春花秋月别韵长

从大的季节来讲,一年四时都可以别离,无论是和煦花开的春、炎热烦闷的夏,还是草木枯黄的秋、冰冷凄寒的冬,人们总会离别。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夏日的美景中洋溢着惜别浓情,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冬日的酷寒中气势磅礴激昂慷慨而又充满着离愁和乡思。可是,古代诗歌中离别的季节更多在春秋。诗人们往往借助春的盎然、秋的凄凉或烘托或渲染传达离别的情意。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离别,让人倍感怅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豪迈奔放的诗仙无限惆怅;“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淡泊洒脱的“诗佛”也感慨万千。当然,离别诗的征候最好最多在秋季,金桂飘香,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秋的冷落寂寥让柳三变潸然落泪;“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送魏二》),橘柚飘香的秋季的风雨使七绝圣手内心凄婉悲凉。

当然,与季节有关特别是与春秋有关的自然意象也是常常出现在离别的诗词里面,“春草”“春水”“东风”“西风”“霜风”“秋雨”“秋霜”,季节的生机盎然与冷落清凉渲染出离别的无奈与依依不舍的真情。

二、十二时辰均可别,暮色苍茫愁思长

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许多多的诗人往往把离别与傍晚、月夜等联系起来,悲凉的环境有助于突出传达离别的伤感孤独。常见的这一类的意象有:“日暮”(黄昏)、“斜阳”“夕阳”“落日”“残照”“晚风”“暮雪”“暮钟”“新月”“弯月”“明月”“残月”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山人的旅途的忧愁苦痛可见一斑;“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送别友人时内心沉重感伤。“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刘长卿描写友人所去之地的自然环境,以表崇敬留恋的心情。“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严维诠释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真挚感情。

三、亭陵道楼作意象,难分难舍真情永

离别地点的安排,古人也很讲究。古代的离别诗,常常出现这样的处所――“离亭”“长亭”“劳劳亭”“谢亭”“北梁”“灞桥”“霸陵”“灞陵亭”“古道”“歧路”“渡头”“阳关”“西楼”(高楼、小楼、危楼)等。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I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的句子。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灞桥”是最富有离情气息的经典意象。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送别习俗。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超过110首。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澹回首伤如何”(《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不一而足。

四、离别水路作意象,江水滔滔别意涨

南方的交通以水路为主,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所以在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相对颇多。“南浦”是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用“南浦”来表达离愁别绪情怀的离别诗作,屡见不鲜。

第4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关键词:杜甫 送别诗 艺术特色

人有悲欢离合,离别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南朝文学家江淹有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送别之时,或依依不舍,或愁肠百结,或勉励劝慰,他们将送别时的万千思绪融入诗歌,使送别诗成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表现题材。文学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人们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注,加之战乱频仍、交通不便等社会原因,促成了送别诗在唐朝时期的兴盛。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余首,其中送别诗130首左右。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研究其送别诗,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也有助于全面认识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下面笔者将从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融合多种表现手法、构思巧妙三个方面对杜甫送别诗的艺术特色展开论述。

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杜甫的送别诗在写法上注重将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他的送别诗往往不是表现朦胧的、一般化的送别情绪,而是带有特定情境下独特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情绪。这种个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情境的个性化,杜甫的送别诗往往清楚交代送别的具体时间、地点、缘由等,营造出具体可感、特定的离别情境;其二是人物的个性化,他善于通过具体描写,对送别对象及自我形象进行塑造。

从杜甫的送别诗中,很容易找到送别的具体信息,如《送元二适江左》,从题目便可得知送别对象是元二,送别目的地是江左,而从诗歌首联“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便可得知送别时是秋深时节,送别情境具体可感,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杜甫注重凸显人物个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中对蔡都尉形象的描写:“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才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诗句极力表现蔡子的精神面貌,描绘出了一个轻健、勇猛、斗志昂扬的勇士形象。《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中,诗人对自我的具体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强梳白发提胡卢,手把路旁摘。”杜甫并未直接述说自己的困窘,而是通过外貌与动作描写,将一个面容憔悴、抱病沧桑的老翁形象体现了出来,烘托离别时的黯然神伤,这种细致的形象描写在唐前送别诗中较为少见。此外,杜甫还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展现送别情境,如《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中,诗人并未直接叙述送别缘由,而是通过相互的对话进行表现:“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州,严程到须早。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此行收遗m,风俗方再造。”临别时的对话中不仅清楚交代了对方草草而别的原因,也使送别情境显得更加真实。

虽然杜甫笔下的送别是极具个性的送别,但杜甫的送别诗并未局限于表现个人离别的伤感情绪,他往往将社会现实与个体的离别结合起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时代特征,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展现出更丰富的情感与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如《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诗歌开篇结合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 焉用穷荒为。”主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必为社会动荡埋下隐患。杜甫大胆针砭时弊,并将对社会的看法融入了送别诗当中。随后,杜甫叙述了高适远行的理由:“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接着用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临别时的嘱咐与劝勉,通过语言描写体现出来。最后,杜甫才回到对个人离别意绪的抒发:“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余力,早寄从军诗。”诗中既有杜甫个人的离愁别绪,又融合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使人感受到诗人的送别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送别,诗人的情感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依的。又如《送韦讽上阆州h事参军》,开篇就叙写时事,描写社会现实:“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勾画出国运艰难之象,使人深受触动。接着,杜甫描写了韦讽的精明干练:“韦生富春秋,洞澈有清识。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在赞颂友人的同时,诗人不忘结合时事,对友人进行劝勉,认为友人在国运衰微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除暴安良。最后,杜甫描写个人离别意绪:“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社会现实时常牵幼哦鸥Φ男模诗人的离情别绪和济世救民的愿望夹杂在一起,情感深沉。

杜甫的送别诗善于深入到特定情境中进行描写,关注具体的人物思想与情感,充分表现出个体性。从杜甫生平经历来看,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饭未尝忘君”,时时念及黎民百姓,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于他的诗歌,包括送别诗当中。他对个体的表现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和生活环境、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也使他送别诗更具思想深度,增强了其社会现实意义,体现了对前代送别诗的创新与突破。

二、融合多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能有效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杜甫的送别诗善于通过对比、象征、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起兴等表现手法抒感,而且在同一首送别诗中,杜甫往往不局限于运用单一的表现手法,而是根据送别情感的需要,恰当选取多种手法进行综合表现,力求更加准确地表达送别时的复杂情绪。如《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歌开头描写了安史之乱的惨状:“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运用比喻手法,以“豺狼”比安史叛军,形象生动。杜甫在送别诗中尤擅长叙事抒情,接着叙述了肃宗力挽狂澜的情势:“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同时描述了樊侍御的智勇过人,以“冰雪”“雷霆”等喻其经世之才:“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朝廷破例用人,重用樊侍御,也足见形势危急。随后,杜甫对送别情景进行描绘:“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独树”“白日”“苍烟”“山门”等意象,正面烘托出送别时的孤独与凄凉,催人泪下。结尾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匡扶社稷的资质:“我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此处运用对比手法,杜甫此时未授官职,正好与樊侍御的受到重用形成鲜明对比,故而引发诗人“聊欲从此逝”的无奈与惆怅。诗歌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对时事的痛心,对友人的期冀、送别的凄凉伤感、未受重用以致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落寞之情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多角度、多侧面抒发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又如《送何侍御归朝》:“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此诗颔联以山花和水鸟起兴,引出颈联和尾联,而灿烂的山花又可比何侍御归朝的欢乐心情,孤飞的水鸟可比诗人自己,异乡作客,孤独穷愁。全诗比中有兴,使诗歌显得意蕴丰富,典雅精致。

杜甫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描写送别,有时哪怕是同一种表现手法,杜甫也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运用,从而增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泛江送客》:“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诗歌颔联与颈联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营造出送别时的伤感情绪。虽都是借景抒情,但颔联运用反衬手法,乐景写哀,以山花烂漫、浪击轻舟这样轻快、明艳的景象,反衬出“频送客”的感伤。颈联亦为借景抒情,但运用正衬手法,以含泪劝酒、笛声增愁等景象,烘托离别氛围,直接抒发送别的伤感情调。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诗歌情感表达更深刻,韵味更悠长。

三、构思巧妙

一首诗的构思方式影响着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体现着诗人的写作特点。杜甫的送别诗常在构思上下功夫,力求通过巧妙的构思更好地展现送别意绪,他常常以叙事的手法将往事、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结构严谨而又意蕴深广。如《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诗歌开篇追忆往事,引出此次送别:“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并以形象的描写表现韦评事的忠勇之气:“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雠。朝廷壮其节,特诏令参谋。”韦评事气节可嘉,自然堪当大任,诗人紧接着便叙述了韦评事此行所赴之地,即同谷:“銮舆驻凤翔,同谷为咽喉。西扼弱水道,南镇⒑壁睢4税畛衅饺眨剽劫吏所羞。况乃胡未灭,控带莽悠悠。”此段写出同谷乃军事重地,朝廷既任命韦评事为同谷防御判官,足见对其倚重。接着,诗人赞扬韦评事叔侄才干,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韦评事前往同谷后的情景:“受词太白脚,走马仇池头。古色沙土裂,积阴云雪稠。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旆愁。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古来无人境,今代横戈矛。”诗人运用一系列冷色调的词汇,使同谷凄凉之景、风土人情,宛在目前。最后,诗人将思绪拉回眼前,抒发临别之情:“伤哉文儒士,愤激驰林丘。中原正格斗,后会何缘由。百年赋命定,岂料沉与浮。且复恋良友,握手步道周。论兵远壑净,亦可纵冥搜。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杜甫与友人送别,既依依不舍,离情缱绻,又激愤填胸,遗憾抱负难以施展。此诗从对往事的追忆引出现实人物及时事,再联想到同谷重地,想象友人到达同谷后的见闻,最后抒发离情别绪,思维环环相扣。全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又开合有度,跌宕起伏,展现出阔大的场面与送别时的多重情感,耐人寻味。

杜甫还善于通过独特构思,增加送别诗的意趣或情感深度。例如《送韦郎司直归成都》一诗,杜甫在梓州送友人归成都,从而想到自己在成都西郭的草堂,诗中杜甫没有直接表达对居所的怀想,而是写道:“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诗人构思独特,将浣花溪边的翠竹赋予生命,增加了诗人与故居的亲近感,使诗歌妙趣横生。《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中,分明送别时依依不舍,颈联却道“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说此时气候正宜出行。而实际上诗人心中十分悲凉,从尾“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便可知晓,颈联之语不过是杜甫的自我安慰罢了。但如此写来,更易触动人的心弦,表达诗人内心的苦楚。

此外,杜甫送别诗中还常常运用巧妙构思将历史典故与现实人物结合起来。如《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中有“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之句,此处切姓用典,以李广比李剑州,表现诗人对李剑州怀才不遇,未得重用的感叹。《奉寄别马巴州》中“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汉朝马援曾被封为伏波将军,此处亦为切姓用典,以马伏波喻马巴州。诸如此类,都是杜甫巧妙构思的体现。

综上所述,杜甫的送别诗在写法上不是偏重于抽象及概念性的描写,而是注重表现送别情境及人物的个性,并将这种个体情感放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展现,达到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融合;杜甫送别诗的表现手法上十分丰富,往往不局限于单一的表现手法,而是善于根据具体情感表达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展现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在构思特点上,杜甫的送别诗结构严谨、章法有度,又善于通过巧妙的构思增强送别诗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邹进先.论杜甫的送别诗[J].北方论丛,2004(2).

第5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关键词:唐诗;离别;意象

自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之言出,抒写离愁别绪便成为文人的永恒主题。离别诗歌中有很多表示离别的意象,比如:杨柳、长亭、孤帆、灞陵等,笔者在这众多的表示离别的意象中选取了几个主要的意象,简要分析其包含的情感内涵,并浅析离别诗歌描写意象的主要表现手法。

一、亭

“亭”又有长亭、短亭、离亭、劳劳亭等多种称谓,在词中几乎成了离人走陆路时最主要的送别的地点。[1]在唐诗中亦是如此。李白《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这首诗中令天下行人伤心地劳劳亭,就是抒发诗人离别心绪的意象。亭作为送别的固定地点,经常进入文人骚客的诗篇中,成为离别诗的固定意象之一。

这在唐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王昌g的《留别郭八》“长亭伫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中长亭似乎已经成为了诗人与朋友间离别愁绪的承载物。又如李白的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是一个有名的送行地点,由于灞陵的特殊地理位置,送行之人来往于灞陵,于此亭中话别,这致使其成为了一个离别之人的伤心地。还有岑参在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中的表述,唐代边塞诗中有很多关于离别的诗歌,岑参这一首可谓是其中的代表,写的是慷慨激昂,代表了离别诗的另一种风格,诗歌中六月的赤亭虽是行人绝,但见证了诗人送友人赴军中取功名的豪情壮志。

二、水

孔子川上咏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最早的写流水意象的诗句。唐代水运发达,在交通不如现在时,水运是人们远行经常选择的一种交通方式。水本无情之物,但在离别的人们眼中,流水意象所传达出的绵绵不绝的神韵与人们心中的离别愁绪相对应。[2]那幽幽的离别之情正如滔滔江水那么多,那么长。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描写流水意象的很多,优秀的诗篇也是层出不穷。

李白的送别诗中所写的流水意象就是其中的典型,《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金陵酒肆留别》这三首离别诗在写流水意象时,虽各有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诗人总是将无形之物化为有形之物,因而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而以写流水意象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意,和这亦是有同工之效。除此之外,唐代其他诗人也有相同之作。比如司空曙与孟浩然也写了和流水相关的送别诗。

三、酒

古人饯行常常要饮酒、作诗,古代交通的不便,致使人们离别时伤感不已,不仅是面对离别“逝去”的瞬间,更是对离别后朝去夕来的痛苦,离别的瞬间因时空的改变而造成心理时空的拉长,让诗人惆怅无比。[3]而酒不仅是饯行宴席上最好的助兴物,更是诗人麻痹自己,逃逸现实的最佳选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这首离别诗可谓是此中的经典,故人远行的伤感消融在一杯杯的酒中,愿这最后的酒保留住彼此的友情的记忆。李白的《送殷淑三首》“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远去的征帆在浩浩的流水中渐行渐远,不忍见朋友离去,心中的伤感达到了情感的顶峰,此时唯有“更进手中杯”来祝福对方,也借酒安慰自己痛苦的心情。又如“ 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这是韦庄的《古别离》。诗人与朋友已是酒半酣,只因为即将远行去江南。当然唐诗中不乏情调激昂之作,如陆龟蒙的《别离》虽是伤感的离别,但却是志在功名的开始,情感的基调上扬,就是离别的饮酒也是杖剑而立,这是多么的阳刚之气。酒在此已经不是离情别意得麻醉剂,而是助兴展望未来的催化剂,这也给离别诗中描写的酒意象增添了新的光彩。

四、月

在唐诗中,月亮也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意象之一。这大概是因为月亮意象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与离人的感情需求相一致,月亮意象的惟一性、共享性使离人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从而获得感情慰藉,此外月亮意象更是离人期待团聚的寄托与象征。[4]这一切都在唐诗中得到了体现。

以孤篇立于世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这类月亮意象的代表,虽然这首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点为背景,但其中当以月为主体,月在诗中情景交融,从“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叩问,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望月感叹离别的悲苦,孤月轮的这一永恒意象的铸造,是情景飞跃的后果,更是诗人离别伤感的体现。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联以月亮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所获得的感情慰藉描写的淋漓尽致,由于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骤然改变了诗中的空间观念,消除了阻隔,变遥远为咫尺,孤寂的心暂时得到了安慰。还有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亮来烘托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茫茫江水中的孤月,正是诗人送别友人后自己贬谪异地的写照。以上种种诗篇中月亮意象的描写,体现了唐代离别诗不同的风格,抒发着浓浓的离情别意。

唐代离别诗中的种种意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特定文化结构体系。无论是柳、亭、水、月还是酒,它们本来只是客观的事物而已,只是因为它们同离别之人的行为和情感产生了交集,从而寄托了这些幽幽的离别愁绪,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也为人们所传唱。

参考文献:

[1]崔柳青.浅析宋词中表示“离别”的主要意象[J].艺术殿堂,2009(7).

[2]卓子文.古典离别诗词意象问题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04).

[3]李晓峰.李白离别诗中水、酒、问 [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一曲寄情深婉的恋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5]刘洁著.唐代文学审美十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第6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关键词:元代;送使安南诗

有元一代,对外交流频繁,其中与安南(安南,古称交趾,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的往来也较为密切,有史记载的,元朝曾有三十七次遣使安南。在出使安南过程中,作为使臣的文人,也留下了诸多记载安南之行的诗作。同时,在出使前,为这些使臣赠诗送行、寄托情意,也成为当时文人赠答唱和的一种方式,故而元代产生了送使安南诗。笔者打算在前人的基础上,试图对元代送使安南诗作一个全面的辨别与梳理工作,为以后元代送使安南诗的研究打下一个基础。

首先,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中篇:元人送使安南及安南人酬唱诗,中收录了元人送使安南诗共52首。其中是安南送使诗且与《全元诗》中重复的有33首;其收录的在《全元诗》中所没有收录的元人送使安南诗有11首;还有8首不算是安南送使诗。其次,周思成的学位论文《诗人、使臣集一身――元代安南纪行诗人群体研究》,在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的基础上增补诗歌5首,其中4首都符合,1首恐误。且存疑1首。最后,翻阅《全元诗》《安南志略》,增补5首。故目前,元代送使安南诗有54首,其中1首存疑。

一、《元代安南诗辑校》辑录情况

(1)《元代安南诗辑校》中确为安南送使诗且与《全元诗》中重复的有33首为:

1.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王盘;2.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侯宗礼;3.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阎复;4.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庾恭;5.送柴尚书辈西南行 胡祗y;6.送柴尚书云南开府三首 胡祗y(三首);7.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王载;8.送柴尚书庄卿出使安南 侯谦;9.送柴尚书庄卿出使安南两首 李清(两首);10.送李两山奉使安南二首 董文用(两首);11.送李两山再使安南 阎复;12.送梁贡父尚书使安南诗并引 姚燧;13.送李萧二君奉使安南 王恽;14.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信世昌;15.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刘岳;16.送则平使安南 臧梦解;17.送萧郎中方奉使安南 董文用 ;18.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陈俨;19.送礼部侍郎乔元朗使安南 程夫;20.送南宫舍人赵期颐奉使安南 王约;21.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宣诏交趾 虞集;22.送赵子期使交趾 陈旅;23.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出使安南 苏天爵;24.送傅汝砺之安南 黄;25.送傅与砺出使安南 宋沂;26.赠刘宗道使安南(《全元诗》中题目为《赠刘宗道使日南》内容一致,且日南也是安南一部分,故判断为同一首诗)(此诗采用《全元诗》版本)李源道;27.送文郎中赴交趾 柳贯;28.安南行(送李景山侍郎出使)袁桷;29.送李景山侍郎使安南 程夫。

(2)《全元诗》中没有收录的但在《元代安南诗辑校》中有提及的元代送使诗,共11首:

1.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李宏;2.送柴椿使安南 王构;3.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王之纲;4.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王希贤;5.送李b使安南 王沂;6.送兵部郎中萧泰登使安南 宋渤(两首);7.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揭菟;8.送傅与砺佐使安南 欧阳玄;9.送傅与砺使安南 倪道原(两首)。

(3)其中不是元代送使诗的8首:

1.夺锦标――送李景山 滕宾;2.满江红――送李景山使交趾 姚燧;3.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 贡师泰;4.送傅与砺广州教授 黄;5.送傅汝砺使安南 谢端;6.送傅与砺使安南 贺方;7.赠傅与砺使安南还 危起;8.赠傅与砺使安南还 张翥。

《夺锦标――送李景山》、《满江红――送李景山使交趾》是词,不是诗歌,汤开建先生将其纳入入《元人送使安南及安南人酬唱诗》的范围内,有不妥之处。贡师泰的《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黄玫摹端透涤腠鹿阒萁淌凇贰⑿欢说摹端透等觏率拱材稀贰⒑胤降摹端透涤腠率拱材稀贰⑽F鸬摹对傅与砺使安南还》、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为傅若金出使安南之后,去广州任职时,各名家的送别之作,不是为其出使安南所作的送别诗,故不能算作元人送使安南诗。贡师泰的《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黄玫摹端透涤腠鹿阒萁淌凇反颖晏饩涂梢耘卸掀湮赴广州时的送别诗。谢端的《送傅汝砺使安南》、贺方的《送傅与砺使安南》虽从标题上看似乎为其出使安南时的送别诗,但在《全元诗》中的标题则分别为《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可见,这两首诗,为傅若金赴广州时友人所作。危起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危起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在《全元诗》中标题也为《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且有注释:“后至元初,傅若金出使安南还朝,授广东路儒学教授,朝野为其送行,危起也以诗相饯”亦可证明其为傅若金赴广州时的送别之作。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在《全元诗》中无对应之作,但也为傅若金出使归来的后续诗作,不在安南送使诗的范围内。

二、周思成论文增补情况

周思成增补的5首诗,其中王恽的《赠孟文伯》、梁曾的《送兵部尚书柴椿使安南》①、陆友《送赵子期使交趾》、刘敏中《送乔元朗奉使交趾》四首,确为送使安南诗;但其中增补的薛玄曦的《送文郎中奉使交趾》,实为柳贯的《送文郎中傅交趾》。周思成增补薛玄曦的《送文郎中奉使交趾》是从《元诗选二集・上卿外史薛玄曦》中辑得,诗原文为“天子龙飞统万邦,玉符封检下殊方。远人尽是雕题僚,奉使唯应粉署郎。翡翠飞时铜柱湿,鹧鸪啼处石门荒。炎风苦雨烦珍重,蒌叶槟榔取次尝。下面注云:“《提要》《正题》俱作柳贯,《待制集》中不载” ②指出,此篇作者可能为柳贯。《安南诗辑校》中此诗被列入柳贯的名下,但也有注云:“作者,《元音》卷7题为‘薛元羲’,待考”,可见作者为薛元羲还是柳贯,不确定。《全元诗》中,薛元曦的诗歌中,没有收录此篇,但柳贯诗作中可见此诗《送文郎中赴交趾》“天子龙飞统万邦,玉苻封检下殊方。远人尽是雕题僚,奉使唯应粉署郎。翡翠飞时铜柱湿,鹧鸪啼处石门荒。炎风苦雨烦珍重,蒌叶槟榔取次尝。”可见,作者,已经将作者考证确认为柳贯。故此诗实为柳贯的作品,周思成的增补有误。另外,他还指出存疑诗歌1首:杨载《送李侍郎使安南》由于诗作没有序言、注解等其他信息,单凭李侍郎难以断定,送别对象,故暂且存疑。

三、据《全元诗》、《安南志略》的增补情况

另外,本人在在翻阅《全元诗》、《安南志略》基础上,也增补3首元代送使安南诗:袁桷的《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长律二十韵》、胡宽的《文子方郎中奉使交趾》、袁桷的《送李景山使交趾》。另外,《安南志略》中收录的黎〉2首诗――《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送文史傅与砺佐天使安南》,也可以算作元代送使安南诗。黎∷湮安南人,但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师人安南,第二年,黎榻等朐,后居汉阳。其送使诗是在居于元朝时所作,可以算作元朝送使安南诗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可以确定元代送使安南诗共有54首,其中1首存疑。(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释:

①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将梁曾的《送兵部尚书柴椿使安南》列入了《元人使安南诗》,恐误。

②(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7:1355.

参考文献:

[1]杨镰编.全元诗 [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第7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论文摘要】何逊和大历十才子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中创作了大量的别诗。本文旨在从二者所作别诗的创作环境、创作内容、诗风等方面分析所存在的异同。他们都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但是相似的社会环境并没有造就相似的创作状况。在内容上存在有无真情实感的差别;在诗风上,二者同中有异;在语言上,二者都讲究精炼。

伟大诗人屈原说过:“悲莫悲兮生离别。”南朝江淹也曾喟然叹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就连一贯豪爽豁达的东坡居士也无限感慨吟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些名句都道出了离别这个主题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胜不衰的事实。伤感离别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

综观魏晋南北朝和唐代宗大历初年至德宗贞元二十多年间这两个阶段的诗歌创作,别诗所占比例较大。通过研读《全唐诗》可知,前阶段的别诗主要集中在何逊手中,后阶段的别诗主要集中在大历十才子笔下。何逊,梁代诗人,据《南史》记载:“逊,何承天曾孙,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南平王引为宾客,掌记室事,后荐之武帝。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何、刘。”[1lwoa又如清人王士稹选古诗中言:“梁代右文,作者尤众。绳以风雅,略其名位,则江淹、何逊足以两雄。”由此可看出何逊当时在诗坛上的地位。按照姚合《极玄集》卷上李端小传中记载:“(端)与卢纶、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淖、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大历十才子大多生长于天、开盛世,经历过安史之乱,而主要创作活动则是在大历、贞元年问。据笔者统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仅何逊一人共作一百一十五首诗,诗题本身有“送”、“送别”、“留别”、“别”、“别离”等字样的作品,实际达十九首,而加上其他表现别情的诗歌共二十八首。而其他诗人所作别诗在数量上不及何逊;而大历十才子的作品主要是别诗,据笔者统计,司空曙的173首诗中别诗就有48首,钱起430首诗中别诗就117首,郎士元73首诗中别诗35首,还有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等人也写了许多别诗。

一、同生活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丹纳《艺术哲学》:“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因此考察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之所以将何逊与大历十才子放在一起来研究其别诗创作的异同,主要由于二者所处社会环境都相对稳定。汉末战乱,三国纷争,直至正始时期,人们心中时刻充满着幻灭感。西晋统一后发生了“八王之乱”,东晋南迁,汉族政权偏于江南一隅,后经历朝代更迭,随之带来诸多争斗。齐末王室内争激烈,社会矛盾加剧,政情险恶。《南史-梁本纪》记载,梁武帝萧衍“制造礼乐,敦崇儒雅”,其诸子都喜欢招揽文士,政治上颇有励精图治的前景。何逊三十六岁人仕时是齐明帝建武三年。萧梁代齐,给何逊等下层士人在政治上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何逊人仕后就发现梁代存有政治黑暗,但相对于前代政治环境而言,其所处社会环境还是较为稳定的。安史之乱的平定让人欣喜若狂,从肃宗朝到德宗朝的社会较为稳定,大历十才子在此时陆续进京任职,开始仕途之路。由此,何逊和大历十才子都生活在经过较长时问战争后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二、各不相同的别诗内容

相似的社会环境并没有造就相似的创作状况。以下从二者别诗的内容、风格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总体来看,何逊的别诗更多的是表达与友人离别时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大历十才子更多的是奉和应制别诗,多涉及政治,几乎没有真情实感可言。何逊的别诗多涉及同僚、友朋之间的伤别,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试看《与胡兴安夜别》:“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诗人抓住饯宴将尽时朋友将离去的时刻,集中抒写惆帐思绪。通过两人分别时欲行又止的动作描写将送行时依依伤别的无限心酸刻画得淋漓尽致。“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将欢笑与分别时的感伤情绪加以对比更加反衬出离别忧愁。后两联描写朋友走后凄清的秋天景色,“寒”和“清”字蕴藏着双方深长的离愁别绪。再看《临行与故游夜别》:“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把酒,何时同促膝?”何逊一生两次赴江州任职,此诗作于天监十六年,抒发与朋友的别情。此时诗人渐近晚年,多年来与朋友朝夕相处,今朝忽然离开他们,远赴江州,再历漂泊,此下一别如流水东注,心里非常伤感和无奈。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后通过“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黯淡的氛围从残灯到屋外的夜雨,心情也延伸到无限苍茫中。“相悲各把酒,何时同促膝?”便将分离时刻离人无语凝噎、黯然神伤的心境刻画得更加悲凉。

大历十才子也创作了大量的别诗,当时“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按指钱起、郎士元——引者)无诗祖饯,时论鄙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综观其别诗虽也有表达离愁的句子,如钱起卷237_66《送时暹避难适荆南》“相思浑若梦,泪眼几时明”等等,但总体而言仍以内容苍白、形式雷同为主。一般开始叙写行色,然后来赞美被送者,再次描写离别时周围的景色,最后多寄予被送者平安或者相思的情感,或者顺序有所调整,多形成套路,几乎无情感可言。

由此,何逊和大历十才子的别诗虽都作于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内容都不涉及政事,不同在于何逊的别诗更多抒发对朋友的真情感,而大历十才子的别诗则更多是应制之气,无真情感可言。

三、同中有异的诗歌风格及语言

在诗歌风格方面,何逊和大历十才子的别诗都存有冲淡和清奇的风格。何逊在齐梁宫体诗盛行之、l}l离并自成一家在自然风景的描写上语言清新、省净。如《与胡兴安夜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相送》“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均体现出《诗品》中“…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如月之曙,如气之秋”的清奇和“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风格。大历十才子的别诗也有冲淡和清奇的风格。高仲武、沈德潜等人在论钱起时日:“清澹、清秀”,都指出其“清”的风格。如“焚香晓更清”(钱起《送元公南游》)“过郢兴弥清”(《送郭秀才之举下第南游》)等等,不难看出,大历十才子所欣赏的“清”是一种风景、境界之清。

当然何逊和大历十才子所作别诗的风格也有不同,即前者带较大程度“沉著”的特色,而后者更多“气骨顿衰”和“纤裱”、“绮丽”的风格。先看前者。《诗品》中“沉著”:“绿林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月明,如有佳话,大河前横。”如《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这是一首留别诗,诗前半写自己的惆怅心绪,后半写凄寒的景色,寓含旅途的艰险,表现出临别时思绪纷然的心理,此诗只抓住即将下雨时光色转暗、江波激荡不平的景象传达心绪,呈现出无迹可寻的整体氛围。通读全诗可深切体会到无论是诗人对景色的描写还是自身情感的表达都表现出《诗品》中“绿林野屋,落日气清……之子远行,所思不远”的沉著风格,不仅包含着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还包含着诗人对朋友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而大历十才子所作别诗的风格可谓“气骨顿衰”和“纤裱”、“绮丽”。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曾多次提及“气骨顿衰”四个字,他说:“降而钱、刘,神情未远,气骨顿衰。”(《诗薮》内编卷三)“唐大历后……钱、刘以降,篇什虽盛,气骨顿衰,景象既殊,音节亦寡。”(《诗数》内编卷四)“中唐钱、刘,虽有风味,气骨顿衰。”(《诗蔽》内编卷六)通读大历十才子的别诗,其风格是“气骨顿衰”的。他们在诗中并没有表现出建功立业和改造社会的热情,而是感叹自己身世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如卷292_35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此诗中诗人想象友人北归、重见故乡的情景,尤其“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更是通过白发来感叹自己的身世之苦。又如“劝君不得学渊明,且策驴车辞五柳”(卷243_ 30《送别郑明府》韩栩)正是当他们理想磨灭时表现出来的带气骨顿衰风格的厌倦人世的情感。正由于大历诗人多是在动乱时期度过自己的青春所以对衰老十分敏感,这里的“相悲各问年”便反映出精神上的孤独和衰老。“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通过孤灯、寒雨、湿竹等黯淡的景物从侧面展示出颓废、无奈的心绪,可见其气骨顿衰的风格。另外,语言还多具纤株和绮丽的风格。唐都所独有的别诗尤其奉和应制别诗极具都城地域特点,体现在语言上以歌功颂德为主,风格纤秩、华丽,普遍存有创作模式化。《诗品》中对“纤秋”说:“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幽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绮丽”中说:“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蹲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弹美襟。”下面诗句表现送别气派的语言绮丽的风格。如卷269ra 3《奉送崔侍御和蕃》耿津:“万里华戎隔,风沙道路秋。新恩明主启,旧好使臣修。族节随边草,关山见戍楼。俗殊人左枉,地远水西流”又如卷238 84《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钱起:“德佐调梅用,忠输击虏年。子房推庙略,汉主托兵权。受命荣中禁,分摩镇左贤。风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始愿文经国,俄看武定边。鬼方尧日远,幕府代云连。汗马将行矣,卢龙已肃然。关防驱使节,花月眷离筵。自吞知音遇,而今感义偏。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族悬。帝念夔能政,时须说济川。劳还应即尔,朝暮玉探前”卷210es 2《奉送杜侍御还京(一作杜中承,一作林中承)》皇甫曾:“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寒生五湖道,春人万年枝。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族摩”中均体现出创作的模式化,“子房推庙略,汉主托兵权”和“新恩明主启,旧好使臣修”等诗句反映出诗人在作品中的歌功颂德。而“朝暮玉探前”和“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等体现出语言的绮丽和纤裱的特点。

何逊和大历十才子所作别诗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精炼。何逊的别诗重视审音炼字、工偶精对,已经初具唐朝诗歌风格。何逊的绝句写得尤为工整,与唐人的绝句放在一起简直能够以假乱真,如《慈姥矶》:“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欣赏夕,暂解去乡忧。野岸平沙和,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已,江山望归舟。”

第8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 学习古诗,懂得诗意,吟诵《送元二使安西》。

2.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和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师:听说你们在三年级就已经把《古诗70首》背熟了,关于送别的诗句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背)

师:同学们,古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朋友之间一分别,就是三五年,甚至是永别。正因此,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常会作诗一首,记录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去见证他和友人的话别。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背诵之前积累的送别诗,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二、 读准字音,理解诗题,了解出使路线

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一读题目。

师:王维要送的这位好友叫什么吗?(元二)

师补充:元二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友人都称呼他元二。

师:那“使”的意思就是(出使)

师:那王维送别元二要去哪里啊?(安西)

师补充:安西,它是当时唐朝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图片)

师:王维送别友人出使安西,你们知道他在哪里送的?(渭城)

师补充:渭城(示红)是古人送行的中转站,唐人送别朋友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

师:(播放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荒无人烟、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板书)

师:这首诗除了安西、渭城,还有一个地名,谁发现了?(阳关)

师补充: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是旅客从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师:(图片)我们已经知道元二出使的路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送别时的场景吧。自己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师: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当它代表不同意思的时候读音也不同,这里读客舍(shè第四声),对了,那客舍的意思就是旅馆、客栈。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读准课题、说课题意思。针对诗中出现的三个地名,教师在讲解时采用借助地图路线的形式,使三地一线的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上简单讲解,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渭城”与“安西”两城之间的路途遥远,也为理解诗人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三、 想象画面,细品诗意,入境悟情

(一) 研读诗歌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

师: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柳色新”读出柳条特别嫩绿。

师:所以“新”指的是……

生:初春时候柳条长出新芽,所以“柳色新”。(读)

师:是呀,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让你想到……(杨柳青青)(板书)

师:除了杨柳青青,你还看到什么呢?自己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从朝雨我看见了蒙蒙细雨。

师:朝的意思就是早晨。

师:所以早晨的雨就是蒙蒙细雨、小雨了吗?为什么不是?

(因为是小雨才能打湿路面的灰尘而不是冲刷)

师:“拧保ㄊ竞欤,看看它的偏旁,再联系诗句,想象画面,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

师:是的,“拧本褪恰按蚴”“湿润”的意思。“拧弊钟玫煤苡蟹执纾蒙蒙细雨落下来刚好打湿路面的灰尘,所以早晨的雨是“蒙蒙细雨”。(副板书)

指名读。

联系这两句诗,除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你还看到了什么?(客舍青青)

师:客舍怎么会是青色的呢?

师:联系上一句中的蒙蒙细雨,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蒙蒙细雨清洗了屋瓦。

生:因为是初春,天又下着蒙蒙细雨,所以屋瓦上长青苔了。

生:路两旁翠绿的柳树将屋瓦映衬得碧绿碧绿的。

师:你们真会读书,真会想象。是呀,青灰色的屋瓦在蒙蒙细雨的清洗下变得更加干净清爽。

师:我们看到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还有客舍青青,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面吗?

生:思考。

师:跟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下。生回答。

师总结:清早的渭城飘着蒙蒙细雨,让送行的道路变得干干净净,它打湿了客栈的瓦片,打湿了两旁的柳树,柳条显得更加清新、嫩绿。

闭上眼睛,深呼吸,正身处渭城的你有怎样的感觉?(心旷神怡)指名读

师:此刻渭城到处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真是(一尘不染)。(板书)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两句诗。

(二) 品读诗歌后两句,强化情感

师:客栈外是这么美的春景,我们把目光转到客栈里面,王维和元二在做什么啊?

自己读一x诗的后两句。

生:喝酒。

师:是呀,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祭祀祖先要用酒,庆祝丰收要用酒,迎宾客送宾客更要用酒。那他们只是喝了一杯酒吗?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

师:是呀,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他们不仅一杯接着一杯喝,还把杯里的酒都喝尽了,喝光了,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是呀,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师:他们肯定不是光喝酒,还要边喝边聊。而且王维还要不停地劝元二喝酒呢。

元二啊,喝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没有我这个老朋友陪伴了。

他可能还会怎样劝元二喝酒呢?

小组合作要求:四人小组,组内小声讨论,组内成员分别作答。

师:同学们,此时你们觉得这还仅仅是一杯酒吗?从这杯酒中你还尝到了什么?

生:担忧,祝福,舍不得。

师:这一杯又一杯酒饱含了王维的担忧、祝福和浓浓的不舍之情。要知道这次分别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分别。从地图上看似短短的距离,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即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方式――骑马,也要足足走上半年多的时间!

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生齐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在精神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三维动图的展示,让学生置身于诗境中,体味文字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

四、 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渭城一别,此生再难相见。

因为有情,这首诗千百年来代代传颂;因为有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播放音乐)

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诵读,感受诗的韵味美,升华情感。】

五、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杨柳青青荒无人烟

第9篇:关于送别的诗范文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上面三首诗的作者都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三首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将出自不同作者之手的相同题材的名篇加以比较,可以较全面地领会诗人构思的苦心,提高我们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并对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首诗都属于送别题材。送别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古人生活密切相关。古代因交通不便,往往一别就是几年,几十年,甚至是终身不能相见,这都属于平常之事。别因很多,但不外觅取功名,擢升,贬谪,赴任、归隐……总之是“别方不定,别理千名”。但不管何种原因,不少送别诗写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然而上面的三首诗则一反前人送别诗的感伤颓废的低沉情调,而是有豁达乐观的气概,这是难能可贵的。

《芙蓉楼送辛渐》这一首诗,作者是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当时就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称。此诗是作者在江宁丞任上写的。原作有二首,本诗为第一首。这首诗前二句写景,通过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来表达朋友间深厚的情谊。首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作者舍弃了从送别当天写起的老例,而是把时间拖长,从送别的前一天,即从“夜入吴”写起。诗人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把送别时的一景一物写得多么真切,多么富有感情!透过这些自然景物,我们体验到了诗人对朋友那种真切的难舍难分的友情。后两句是抒情,是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结束,比喻新鲜,想象丰富,含蓄蕴藉,诗人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地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有不尽的余味。用“冰心”、“玉壶”比喻清廉的节操真是新颖、鲜明、生动。这两句是诗人自表心志,也是与老朋友共勉,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是王诗独特风格。王昌龄极重立意和章法,它曾说:“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也重视入句和落句,认为落句要“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看来这首七绝是体现了王昌龄自己主张的。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入乐,当作送别曲,并将末句反复迭唱,故称《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诗的前两句也从写景入手,一开始就渲染了送别的气氛。早晨的雨下的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驶,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静、清爽。天格外的美,“”字用得极准确,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说明这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周围的景色又是那样“新”,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作者写景从晴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会是一种什么情绪呢?作者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后两句以频频劝酒写离情。“劝”和“更”字饱含了丰富的感情。明知己喝多,但还要劝仿佛唯有最后一杯才能表达出朋友的心意,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达到了顶点。没有直发议论,作者用劝酒来传达依依惜别、此时丰富复杂的感情。这首诗写景上用了反衬法,诗人为了把离别时的感情表达的更深沉强烈,他特地选择了春光明媚的良辰美景来反衬离别带来的伤感,这就收到了“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别董大》这首诗与前两首在风格上迥然不同。《芙》以立意新,构思精,结句奇特令人拍案叫绝;《送》以凝炼含蓄,别情表达得低徊缠绵叫人赞不绝口;这一首却以意境深远,格调高昂语文明快令人五体投地,是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它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和前两首一样,这首诗也从写景开始,与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用了大笔勾勒法。诗人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情,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北国风光有切身的感受,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与北风狂吹中,为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他笔下的景物是雄浑寥落的,与王维的纤巧不同。末两句是抒情,是诗人对董大深情的劝慰,也是热情的鼓励,于慰籍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它变哀愁为开朗,变惆怅为振作,变消极为积极,充分地显示了诗人宽厚的胸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