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净沙翻译范文

天净沙翻译精选(九篇)

天净沙翻译

第1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言】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著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第2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第3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英译本 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Sunny Sand -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 “Sand and Sky” -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l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 - Autumn Thoughts: A crow, at dusk, 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 A bridge o’er th’creek, 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 A horse so weak, against west wind, en route with sigh; The sun sinking, 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 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4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层次理论;三美论;《天净沙・秋思》

中国诗词讲究格律、行韵,语言精练,字里行间含蓄唯美。许教授是有史以来将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不但英译的诗词让人赏心悦目,也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三美论”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伽登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论的影响,许教授在此基础上结合诗词的行文特点总结而来。

一、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理论和三美论之间的关系

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 1893-1970),波兰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将文学作品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

(一) 语音层次,具体意义的承载体,是词语能表达其意义的外部结构。在作品构建中,语音的选择决定了文本的节奏。

(二) 意义单元层次,为整个作品提供框架。英伽登将“所有和语词发音有联系并且和它一起创造了‘语词’的东西”[1]称为意义。“语词意义是一个具有适应结构的心理经验的意向构成。”[2]文学作品的属性由句子所构成的意群决定,即意义单元;意义由“语词”构成的句子展现。

(三) 图示化观相层次,任何作品只能用有限的语句表现有限空间内事物的某些方面,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进行系统组合与填充。

(四) 再现的客体层次,“再现的对象只具有实在的外观,并不是真正地在于实在的时间和空间中”。[3]读者通过意义层看到的形象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对象,读者通过意识活动以图示化形式“再现”。

这种分层是对作品内部结构的描述与剖析。在此基础上,许教授结合诗歌文体特点提出了“三美”翻译理论[4]。关于“三美”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一旦译文不能传递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翻译就偏离了初衷。这也是许教授将“意美”放在首位的缘由,“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是首要目的和必要条件,“音美”和“形美”是手段和前提,为“意美”创造条件。

语音层次指译文借用译语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或音近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表达原文的音律和节奏,尽可能使译文达到音乐美感,即“音美”。

有些作品描述了实在的对象,即第三层次“图示观想”。还有些文学作品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的界面,即第四层次“再现客体”,即纯粹意向性的文学主题。这两个层次为读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预留了空间,否则就不会有再现的图像或与之相关的审美对象。许教授将两个层次合为“形”,只有将诗歌的句式、长短、对仗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形似才算“形美”。

二、许译《天净沙・秋思》中“意、音、形”结合的实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佳作,脍炙人口。小令以秋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引发共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共两句,以众多排列的意象寄寓诗人思想的艺术形象。第一句九个名词排列,无任何连词,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由远,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三组从远方到眼前,古驿道、道上瘦马,“西风”从触觉上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又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枯”“老”“昏”“瘦”使浓郁的秋色中蕴含游子无限凄凉悲苦的情怀。寥寥几笔却勾勒丰富而幽深的意境,是这首小令的魅力所在。许教授摆脱原诗的形式,将原诗拆开重构:[5]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Ma Zhiyuan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从意义层次看,许教授采用了意译的方法,“wreathed”意为“to be covered in sth”,用动词过去分词表明 “trees”和“vines”之间的所属关系。用小屋“cot”,代指抽象名词“人家”。补译介词“Over”、“Under”、“beside”、“on”和“in”,明确描述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增译谓语“fly”,“flow”,“go”,说明了事物间的主谓关系,使前九个原本模糊的意象都或多或少地具体化了,也给原诗并列静态的景物增加了动感,不仅准确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还表现出“意美”。动词“decline”英语有“become gradually worse in quality”之意,译文词义贴切对应不仅仅译出了“西下”,还使读者产生联想,由深秋的景色衬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最后 “far”一词的重复,突出了原诗的主题,把在外漂泊的旅人那黯然神伤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读者回味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

语音层次上,译文语句流畅通顺,韵律和谐自然。原诗“鸦”“马”和“涯”押尾韵/a/,“家”和“下”押/ia/韵,译文在处理时拆开重组,“昏鸦”译为“fly crows”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将“a stream”置于句尾并增译“flows ”,“horse”后增译“goes”是为了和“crows”押尾韵/z/。同样“夕阳”和“断肠人”皆置于词尾为了押尾韵/?n /,且“人”用代词“one”也是从韵律角度考虑,从而达到“音美”使译文符合英诗“aaabb”的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图示观相层上,译文增译冠词“a”并明确了名词的单复数“trees”“vines”“crows”刻画了: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行在古道上,看到了古藤缠绕的老树、盘旋天际即将回巢的乌鸦,站在小桥上听着潺潺流水,西风吹来更觉凄凉。题目增译“tune”指明是曲牌名。其次,译文根据英语句法规则、表达习惯,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一改原诗顺序。原诗中三组独立的事物组合被译为三个逻辑完整有主语、谓语和状语的句子,且事物间紧密联系由静变动。“bridge”“cot”前加上介词限制,译为状语成份,而“a stream”成为主语,动词“flows”使读者身临其境――看到了小桥,旁边是小屋,似乎还听到了桥下潺潺的溪流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画面再现的客体更为生动,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诗人在深秋黄昏是何心境?译文皆用倒装句式流畅自然,第一四五行全部倒装,第二三行部分倒装,如此的“形美”句式使译诗语言符合英诗表达习惯,更生动形象地传递出原曲凄凉的意境,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结语

许教授通过增译使译文符合英诗的文体表达习惯,采用押尾韵和倒装手法,进行文字雕琢。并灵活运用英伽登的“结构层次说”,从意义、语音、图示观想、再现客体层上,即“意、音、形”协调作用下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原诗的秋景,由景烘托出意境;四个层次的自身审美价值,即“意美、音美、形美”共同作用达到“复调和谐”的整体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 张振辉译.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3.

[2] 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陈燕谷、晓未译.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22-23.

[3] 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 56.

第5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目的论 唐诗英译 诗歌翻译

唐诗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语言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痴迷于其魅力。但是中西交流中,由于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本身所存在的差别,唐诗自身的魅力并不能完全未国外读者所领会。不同的翻译策略会导致信息传递的程度不同。本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译本的得与失会给我们已启发,以进一步促进英译唐诗的完善。

一、目的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由来已久,其中德国的功能学派的观点是:反对翻译是纯语言间的转化,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不再只是关注译文的语言交换,而是更多的关注译文,译文读者以及译文预期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密尔,贾斯塔·霍次·曼塔里。弗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总的而言,目的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次·曼塔里(Justa HolzManttari)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翻译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1]

目的论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这三条法则的关系是: 忠实法则服从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二者又服从于目的法则。[2]

功能派为西方从语言学派为主流的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研究道路。它独树一帜,旗帜鲜明,明确阐释光靠语言学不能解决问题。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可以说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翻译标准多元化使功能更贴近实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译者所遇到的翻译工作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翻译标准是不能囊括一切的。

二、唐诗英译简介

唐诗英译在国外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开始汉诗还是处于边缘的地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汉诗翻译方面不懈努力,这一状况已经得以改变,国外也渐渐地掀起了唐诗热。在英国和美国都有杰出的文人在汉诗英译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Arther Walley, Ezra Pound, James Legge 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古诗中包含很多意象。这给英译唐诗造成了很多困难。西方诗学概念Image常被翻译为汉语词语“意象”。中西诗学关于意象概念的基本认识是共同的。[3]关于这一方面的翻译有很多争论和策略。除此之外,对于汉诗整体的可译性也有许多争论,有人认为唐诗这样赋予中国色彩的诗歌是不可译的,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诗本生的形式美以及内在美会丢失,一来汉语和英语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所有特色不可能一一传递,二来对于文化环境不一样的外国读者而言,译诗不一定会被很容易地接受,理解。但是也有人反驳这种看法,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翻译汉诗,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的诗歌美,在文化传递方面上,他们做出了不少贡献。

三、对唐诗不同译本的探讨

(一) 对王唯的《鹿柴》的不同英译本评述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唯,字摩洁,他的诗明镜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苏轼称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唐诗山水田园派的著名代表诗人。这首诗的大意是: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人的声音。落日的余晖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译文一:

Deer-Park Hermitage

There seems to be no one on the empty mountain…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 moss.

——Witter Bynner & Kiang Kand-hu, 1929

这个译本传递出了诗歌大意,但是在细微处的品味还是有些瑕疵。王唯在作此诗时是以一个局外人或旁观者的姿态描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所以作者的口吻是那种轻描淡写类的,但是于此同时,读者立刻就被带进了那个美妙的意境当中。但是英译时很明显地用了第一人称I,就感觉是I 主动带着读者来游荡这里的美景,原文中飘逸的感觉在此有所逊色。

译文二:

Deer Forest Hermitage

Through the deep wood, the slanting sunlight

Casts motley patterns on the jade- green mosses.

No glimpse of man in this lonely mountain,

Yet faint voices drift on the air.

-Chang Yin-nan & Lewis C. Walmsley, 1958

该译文中将原有的顺序做了调整,这对原来的内容及景物描写几乎没有影响。另外,空山译成empty mountain 要比译成 longly mountain 更能表现出空灵的感觉,而且longly 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孤寂感,这里用来形容山似乎有些勉强。Motley pattern 和 jade-green mosses 都是具体化的物象,规定死了的画面,虽然美,但是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况且,原诗的作者王唯不是仅仅想要表现这个意象吧?drift 在英语中的解释是:to move along smoothly and slowly in water or air. 作者想要描写的人语声不会是在空气中弥漫的那种,那样反而不会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美景。所以,drift 似乎不太恰当。所以在意义,意境的传递方面不是很贴切。

(二)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不同英译本评述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这首曲的大意是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栖乌的意象似乎特别适合表现深秋萧瑟的景色[4])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译文一: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Cyril Birch

这个译本通篇没有一个动词,12个由前置或后置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辅就,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组画,类似于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推崇的“意象叠加”和“意象并置”的写作手法。但是东西方人对于west wind 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在ode to the west wind 中,西风是称颂的对象,因为它吹散了残枝落叶,将种子播撒,这样春天的时候种子就可以发芽,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是马致远的西风是断肠人独自走在古道上的凄凉瑟瑟寒风,将旅人的心境吹的更加孤寂,落寞。所以在翻译这首诗时有必要对此做额外的解释。不过,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读者会慢慢接受我们的理解方式。总的而言,这个译本还是很简洁,明了地译出了原诗中的主要景物,传达出了其中的意象。

译文二:

Tian Jing Sha

Withering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 译

这个译文与上一个译文相比较而言增添了许多修饰性的内容,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是为了能更好,更细致地诠释原诗的内容,希望以此能更加拉近译语读者与原诗的距离。在具体的用词方面,比如说houses 与 cottage 相比,少有逊色,cottage 给人的感觉更加饱满,更能突显出旅人和有家之人的心境之巨大反差。此外,lovesick 表达出的情愫没有heart-broken,heart-worn之类的词能给读者留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Heart-broken会使读者联想到这种惆怅的心境有思家,思乡,思人等等各种可能,lovesick 显然把空间缩小了。虽然这个译本并没有按照原诗的结构框架进行翻译,但是传达出的意境还是很美,很细腻。

四、总结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不仅仅要译出原语的字面意思和基本意思,还要考虑到原作传达出的感彩。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不同译者的风格,从而提升了译者的地位。实际上,即便是本国语的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势必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成分,以期能把原作的精髓更好地传递给译语读者。通过分析以上几首诗的译本,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说那个译本好,那个译本不好,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目的论可以被当作是实现翻译目的的理论基础,但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这样才能更真实,贴切地反应原文。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

[2]陈勋.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

第6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 键 词】归化 异化 宗教词语

一、译本比较

《红楼梦》在传入西方不久就被译为了英文,其后又被译成法文、德文等23种世界文字。最有影响的英译本有两部,分别为英国的大卫·霍克斯先生和我国的杨宪益夫妇。

霍克斯先生版的译本作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翻译了《红楼梦》的前80回,由于在翻译“红楼梦”时,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霍克斯先生译本的着重点是在于使西方读者得到阅读乐趣的同时而又介绍了东方古国的文化。因此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更多的采用了“归化”(domestication)的翻译手段,即在西方读者的认知观点上尽量用通顺自然的英语书写译文。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译本晚于霍克斯两年,在翻译时他们希望能够把原作中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的部分在译文中得到传达,并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杨氏夫妇更多地用了“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策略,基本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

二、归化和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他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尽可能的是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foreignness),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读者的阅读目的也包括想了解异国文化,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

三、《红楼梦》两英译本中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

本章从《红楼梦》两译本中摘出关于佛教文化的翻译,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分析了他们翻译的不同倾向。

1.王夫人因说道:“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第三回)

杨译本:

Your uncle’s observing a fast today…

霍译本:

Your uncle is in a retreat today…

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天主教也有斋戒的规定。但就跟佛教中的意思相去甚远。它为天主教教义及伦理理由而行的禁食,是赎罪及牺牲的表示。有大斋戒、小斋戒之分。

在这里杨译本将此词译成了“fast”,既准确又保留了其佛教色彩。而“retreat”一词,意思为一段时间内停止自己的日常活动去祷告或者静思,并不包含“斋戒”一词所代表的文化含义,霍译本如此处理“斋戒”一词,同样是为了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译文。

2.刘姥姥说: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第六回)

杨译本:

Buddha be praised!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sister!

霍译本:

Bless you,my dear,for being such a help!

“阿弥陀佛”又称无量清净佛、无量光佛,是梵文“amitbhabuddha”的音译,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佛教用语。由于佛教文化对人们语言和社会心理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世俗之人经常将“阿弥陀佛”作为口头禅。《红楼梦》共用了40个“阿弥陀佛”,且每个人物每次念佛时的心理状态和原因也各有不同。两位译者在翻译时做的处理也是不同的。为了忠实与原文,如实的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和宗教色彩,杨译本多采用异化这样处理感谢、称快、赞同等言语行为,多用Buddha be praised,一般人或信佛者的口头语多用Amida Buddha,体现文化特征,也表现发语词传递的言语行为。而霍译本则多采用归化译法,将“阿弥陀佛”译成Holy Name, Thank the Lord, Bless You, Bless us and Save Us等西方基督教词语,尽管霍译本消除了英语读者的理解障碍,但是却抹杀了原文的文化差异,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当时的中国人也是信奉基督教的。

3.凤姐悄悄道:“放尊重些,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第十二回)

杨译:

“Take care,”she whispered.“What will the maids think" He drew back instantly as if obeying an Imperial decree or a man date from Buddha.

霍译:

‘Take care’said Xifeng in a low tone.‘The servants might see you!’Obedient to his goddess s command,Jia Rui quickly? drew back again.

“菩萨”(Bodhisattva)和“佛”(Buddha)是佛教中的两个形象,代表着慈悲和善良,因此,汉语中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和“我佛慈悲”的习惯说法。杨译时用异化方法保留了这两个中国宗教形象,从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传达了中国佛教文化。而霍译则采取了归化方法,为了使译语读者易于理解,霍克斯先生放弃了原有的宗教形象只译出了比喻意义,便于理解。

4.“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人也。”(十五回)

杨译本:

The decreased has become an immortal and…

霍译本:

The Departed is now in paradise…

佛教认为行善的人死后会升天成仙,而恶人死后则会下地狱。杨译本将“登仙界”译成“become an immortal”保持了对原文的忠实。而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们认为人死后是要去天堂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霍译本将其译成“in paradise”。

5.把这几个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第三十三回)

杨译本:

I’ll shave off those few remaining hairs and retire to a monastery.

霍译本:

I shall cut off my few remaining hairs (those that worry and wretchedness have left me) and look for some clean and decent spot to end my days in.

“干净去处”佛教称“佛国”为净土,因为那里没有“五浊(劫、见、烦恼、众生、命)”尘垢的污染而得名。所以贾政说寻个干净去处,即为出家的意思。“烦恼”这里也为佛教用语,为扰乱身心的意思。此句,杨译本体现了贾政要出家的意思,而霍译本则没有译出这层意思。

6.湘云拍手笑道:“阿弥多佛,真真好签!”(第六十三回)

杨译本:Xiangyun clapped her hands. “Amida Buddha!” she cried.“This is really a lucky dip!”

霍译本:‘Holy name!’said Xiang-yun,clapping her hands delightedly,‘What a kind,thoughtful card!’

杨译本采取异化手法,将“阿弥多佛“处理成Amida Buddha,这个英译名实际是梵文amitbhabuddha的音译,等于汉语的“阿弥陀佛”。而霍译本采用归化手法,Holy Name源于习语Bless the Holy Name of Jesus(耶稣的圣名),英美女人在表示惊讶时常用Holy Name!相当于汉语中的“天哪!”或“我的天哪!”这里,霍译本不仅表达出了主人公的惊讶之情,也表现出了主人公的性别特征。

四、结语

本文从《红楼梦》中的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词汇和短语上面着重探讨了杨译本和霍译本因翻译目的和读者群取向的不同,而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所带来的差异,同时使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优缺点。不同的地区文化会阻碍读者对该地区的认识,译者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清除这些障碍,但同时又不能忽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一个称职的译者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源文的原汁原味,又能充分地考虑到读者的口味,将文化和翻译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最大限度的读懂作者的原意。

参考文献:

[1]李根亮.红楼梦与宗教[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刘士聪.红楼译评[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4]王炳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6]刘士聪.红楼译评[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8]王炳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9]Yang Xianyi&C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10]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Stone[M].NewYork:Penguin Group,1973.

[11]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1.

第7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 目的论 商品说明书 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翻译人员面临许多实用文体的翻译,如广告、旅游宣传资料、说明书的翻译等。其中,说明书的翻译质量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高质量的商品说明书译文能以高质量的文字直接触及顾客的消费心理,引起其对该商品的兴趣,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本文将依据目的论,从文本功能目的等方面入手,探讨商品说明书如何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翻译的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功能派的奠基理论,对翻译界影响最大。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及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直译以显示源语的结构特点)。目的论认为,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性原则(Skopos theory),它是一切翻译都应遵守的原则,其它原则处于次要地位。

目的论给应用翻译带来很大的启示,对实用文体的翻译实践的确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下面作者将从文本功能目的和重视性原则出发,分析商品说明书的翻译。

2.商品说明书的文本功能及翻译目的

商品说明书是指提供商品所有信息和如何使用商品的说明性文件。商品说明书的作用是向消费者详细介绍产品的成分、特点和用途。在介绍中还兼有广告的成分,用艺术性的语言激发起人们选择和购买产品的欲望。一份良好的商品说明书不仅能提供有关商品的信息,还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和促进商品的销售,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商品说明书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划分的语言的六大类功能,在商品说明书的翻译中,译文应达到原文所具备的以下几种功能:(1)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译文如实地传达产品说明书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亦即准确介绍产品的成分、特点、用途及使用方法;(2)美学功能(aesthetic function):读者从译文的文字描述中获得美的享受,产生愉悦的感觉并想象出和感受到产品本身的美好;(3)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通过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呼唤功能,使消费者做出原文所期待的反应,受到说明书的激励,采取消费行动。

3.目的论对商品说明书翻译的启示

商品说明书是关于商品的构造、性能、规格、用途、使用方法、维修保养等的文字说明,目的读者是消费者。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商品说明书有着其特殊性,在传达产品信息的同时,还兼有广告成分。商品说明书在明确传达产品信息的同时,更要求语言简练精美,以消费者为中心,投消费者之所好,供消费者之所需,以促成其购买活动。因此,此类翻译有必要寻找自身的理论依据,制定符合自身的翻译标准和原则,译文功能理论的目的性原则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根据目的性原则,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因此,成功地移植原文的各种功能,使译语文化中的受众能收到译文的感召和吸引,最终采取消费行动,达到商家促销的目的是商品说明书翻译的首要原则。

例l:Walch Body Wash contains cleansing extract from plants which is 100% natural to strengthen your skin while cleansing.Contains pure botanicals to cleanse your body gently;while classic fragrance to make you charming and fascinating.

译文:威露士沐浴露含植物洁净素,天然不刺激,令肌肤卫生更健康。蕴含美丽香熏成分,舒缓压力,令你时刻保持精神焕发,魅力过人。

此例虽短小,却具备较强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于祈使功能,而译文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功能。第一,信息功能。产品的配方和用途及特点都在译文中有所体现。如:“cleansing extract from plants”,“botanical”,翻译为“含植物洁净素”,“天然不刺激”等,表明此沐浴露是纯天然的,从植物中萃取而来。其次,产品的用途也得到了从分体现,说明该产品的特点是天然不刺激,并舒缓压力,时刻保持精神焕发,作用是令肌肤卫生更健康。第二,美感功能。在翻译中的词语选择上,译者为了表达同样的美感效果,使用了具有美好意蕴的四字词组,如:精神焕发,魅力过人。这种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的四字词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音节优美,韵律协调,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使用恰当,则既能保存原作的丰姿,又使译文大为生色。第三,祈使功能。通过对商品的艺术化的描述,使消费者心中已经对该商品产生了购买的兴趣,从而促成了购买行为。根据目的性法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它的交际功能为标准。如上分析,此则翻译是完全按照目的论的指导原则来完成的,是一则成功的说明书翻译。

商品说明书中对产品的介绍是消费者了解该产品最直观的方法。贴切、达意的介绍译文,有利于外国消费者获得最准确的商品信息。而不知所云的译文会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如果错误连连,则会影响其产品形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其销售。以长城干红葡萄酒的说明翻译为例:

例2:该产品是精选中国著名葡萄产区沙城地区(怀琢盆地)长城公司葡萄园栽培的国际酿酒名种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原料,严格依照国际葡萄酒AOC(产地命名酒)标准,采用法国陈酿酒专用酵母橡皮桶发酵,陈酿八年以上等先进工艺精酿而成的鉴赏型高档感红葡糖酒。该葡萄酒呈棕红色,酒体澄清,果香,酒香沉馥优雅,橡木香细腻,酒体丰满,具干红葡萄酒独特风味。

译文:This five star dry red wine is made from the famous Cabernet Sauvignon variety,cultivated in our wine estate in Shangcheng producing regions(Huailai Zhuolu Basin),a well-known China’s wine producing region.The wine is aged in oak barrels beyond 8 years,in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OC standards.This brown-colored wine has developed a very distinctive bouquet as a result of many years of aging.It is a full bodied wet structured wine of great character and elegance with a rich,long smooth finish.

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在做此类翻译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这种合并法在此则翻译的最后一句话体现得尤为明显,译者把“酒香沉馥优雅,橡木香细腻,酒体丰满,具干红葡萄酒独特风味”这一若干个短句译为“...great character and elegance with a rich,long smooth finish”的译法,简单明了,符合英美人阅读的习惯。所以,笔者认为,在做产品说明汉译英的翻译时,译者不妨多查找英语国家相关产品说明以参照固定说法,防止硬译、乱译导致产品说明说而不明。

4.结语

目的论的创立拓展了翻译工作者的眼界和思维,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论是实用性很强的理论,其文本的功能目的和忠实性原则很适合于指导商品说明书的翻译,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从目的论来看,商品说明书的翻译过程,应较好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呼唤功能,达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目的,同时还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最终使异语文化中的消费者获得准确信息并受到译文的吸引和感染,从而购买和使用该产品,这才是优秀的译文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仲伟合,钟任.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第8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新版《西游记》的播出,又引起一番对比热,老版《西游记》,着实绚烂了很多人的童年旧梦。在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中,那个胆小又懦弱的唐僧,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成为许多影视剧中改编的人物经典。而在历史现实中,这位小说人物的原型――玄奘,却并非如小说描写的那样,并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们保驾护航,他从大唐出发,一路西行取经,披星戴月十余载,是否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沿途见闻、佛家经典,是否还有一种精神?

玄奘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充满磨难的童年:中期历经千险的漫漫求学路;后期东归大唐翻译佛经。他的一生,传奇绚烂,功绩显赫。最主要的西行之举,自兰州-凉州-瓜州-莫贺延碛-高昌-焉耆国-龟兹-撒马尔罕-伽毗罗卫,长途跋涉,历经千险。今日,我们可以根据《大唐西域记》(由玄奘本人口述,弟子辩机笔受而成,详细的记录了他西行的历程和见闻)和《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慧立和彦惊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的一生)的记载,回望西行之路,探寻玄奘一生。

陈家有子初长成

公元6世纪,偃师缑氏县(现缑氏镇凤凰河谷谷东的陈河村),一陈户人家诞下一男婴,取名陈。

在当时,陈家属于名门望族,陈的祖父陈康因为学业优秀,出仕北齐,官至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相当于国立大学的副校长或教务长),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官员。他的父亲陈慧,也是一个学业非常出众的人,曾经被举孝廉,当过江陵陈留的县令,但当时隋朝政治腐败,遂辞官在家,讲授儒家经典,教育陈。令父亲欣慰的是,小陈总能显示出非凡的智慧。而今,陈神不仅光宗耀祖,他的的法名――玄奘,更是享誉中外,达千年之久。

根据史料记载,玄奘走上学佛之路,是因为他的二哥――长捷法师的影响。玄奘十岁左右时,父母双亡,他便跟着哥哥,来到洛阳的净土寺,从此踏入佛门。

在他十三岁的那一年,隋帝国选拨僧人,当时整个洛阳只有珍贵的十四个名额,且有年龄限制,十三岁的玄奘,按理来说,并不够资格。然而,小玄奘以其姣好的相貌、独一无二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被破格剃度。据说,当时玄奘用“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回答出家的缘由,语出惊人,令主考官刮目相看,认为“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遂破格录取。就这样,玄奘终“剃去三千烦恼丝,了却凡尘入佛门”。

十九岁以前,少年玄奘一直在洛阳修习佛经,在浓厚的佛学氛围中,仅仅五六年的时间,他的才华就传遍了整个洛阳。但由于当时佛典缺失、翻译混乱、众说纷纭,导致他越钻研越困惑。为寻求经典、解除疑惑,在贞观初年,玄奘决定,取道西域,前往印度那烂陀求学。

倔僧人爱玩大冒险

西行路上,困难重重,而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玄奘都以其精神感化之,收获一个完满的结局。

说到自然赋予的磨难,不得不提莫贺延碛,它古代叫做沙河,位于瓜州和西域小国伊吾之间,也是今天的甘肃瓜州和新疆哈密之间,这条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千年之前,面对凶险的莫贺延碛,倔强的玄奘,牵着他的老瘦赤马,备足干粮,毅然前行。现实总比想象猖狂得多,走了一百多里,玄奘就陷入困境,他不仅迷了路,还打翻了皮囊里的水。面对茫茫沙海,他由煎熬、迟疑,转向绝望,这也许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唯一的一次回头路,然而走出十多里后,玄奘停下了东归的脚步,他决定“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沙漠中的玄奘,渺小又脆弱,没有水,没了体力,佛经,成了支撑他前进的唯一力量。根据史料推断,玄奘至少四天五夜滴水未进,几次陷入半昏迷状态。也许,是他执着的精神,对佛法坚定的信念,感动苍天,在生命即将燃尽,一片水草,映入眼帘。就这样,在莫贺延碛,玄奘在八百里沙漠中,第一次经受了生死考验。经过这次磨练,玄奘西行的意也志更加坚定。

在此之后,玄奘带领他日后壮大起来的队伍,翻越了葱岭,这座今天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葱岭北边的凌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玄奘一行走了七天才下山。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在凌山,牛马死之更多。

相比自然而言,人有时候要更可怕。在神圣的恒河岸边,玄奘就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被一群强盗劫持。这群信奉突伽天神的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不料即将行凶之时,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暴徒以为冒犯天神,慌忙放弃祭祀,玄奘难以置信地逃过了一劫。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

当然,在玄奘西行的路上,不只有磨难,还有志同道合者的帮助。玄奘西行一路,受到各国帝王尊崇,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这一半要归功于佛教的伟大,另一半要归功于玄奘的个人魅力。

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时,凉州都督强令他返回长安,而玄奘坚定的信仰,舍身求法的精神,感动了凉州的佛教领袖――慧威法师。出于对玄奘宏愿的敬重,慧威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掩护玄奘,昼伏夜行,终于秘密离开凉州,到达瓜州。在瓜州,州吏李昌推崇玄奘的宏愿,又撕毁捉拿公文,催促玄奘前行。就这样,玄奘匆忙的走过西行的前几站。

在众多君王中,高昌王属于另类,因为他的固执,与玄奘不相上下。

穿越大漠后,西行求法的玄奘来到了高昌(位于今新疆吐鲁番盆地)。同为汉人的高昌王麴文泰,崇信佛法,将佛教尊为国教,他对来自大唐的僧人玄奘,充满了尊重和崇拜,如获至宝,他希望留下玄奘,作为高昌的宗教领袖,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很明确,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坚持要西行,不能留下。如此三番,麴文泰无计可施,挽留变成了威胁。对此,玄奘采取了绝食抗议,三天滴水不沾。这可吓坏了麴文泰,他也终于明白,玄奘不只比自己倔强,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告别前,他为玄奘剃度了4个徒弟,30匹马,25个侠役,并给沿途24位国王写了公文,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关照玄奘,为玄奘西行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而更戏剧的是,这两个固执的人,在佛祖前结拜了兄弟。

译经写书 终成弥勒

经历了17个春秋,已是佛学大师的玄奘,携带梵文经书357部,踏上国土。西行结束了,但是对佛教事业的贡献,还在继续。

东归大唐后,玄奘立刻于弘福寺、慈恩寺,开始翻译佛经。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共译书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了匡正心中的佛法,呕心沥血。在玄奘的努力下,佛教在大唐开始复苏。为保存印度的经书和佛像,著名的大雁塔建立起来,建塔的时候,玄奘还亲自搬运砖石。

晚年的玄奘,选择了优雅清静的玉华寺(今陕西省铜川市附近的山谷)。他时常担心翻译不能完成,因此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译经。当庞大的大般若经终于完成,玄奘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安详地离开人世。冥冥之中,他听到佛的召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玄奘相信,他能够成佛。

第9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回到外交部没多久,我就接到通知:为中共中央最高领袖做翻译。

那是1965年10月22日,接见来访的刚果(布拉柴维尔)总统马桑巴-代巴的夫人。此前一年,中国与刚果(布)建交,中国一直在财力物力上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两国友好往来频繁。

那天,我陪外宾从钓鱼台来到中南海,进的是新华门。那时我还年轻,只有26岁,又是第一次给中国人民最敬爱的领袖当翻译,内心一个劲儿地念叨:不要太激动,要镇静,要好好翻译。但当出现在会见厅时,我还是感觉很激动、紧张,心怦怦直跳。

好在我在布达佩斯时有过不少在国际会议上做翻译的历练,而且这次会面是礼节性的,内容不太多,难度也不大,所以这次的翻译还算成功。我记得身材魁梧,脸色很好,他说话时湖南口音很重,但我基本上听懂了。

后来,我又间或与见了几次面。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问我:“你姓什么啊?”我说我姓吴。问:“姓吴?”我说:“口天吴。”“你这个国家早亡了,”哈哈一笑,“吴国嘛 !”

我第二次给做翻译是1967年10月,会见刚果(布)的总理努马扎莱。这一年,我国驻刚果(布)使馆的代办举行国庆招待会,在同刚果(布)政府打交道的时候颐指气使、很傲慢,瞧不起刚果(布),引起了刚果(布)领导人和政府的不满。这件事情后来被知道了,他很生气。在会见努马扎莱时向对方表示了歉意,并严厉批评了中国代办的大国主义做法。说:“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大国主义深恶痛绝,我终生难忘。

还有几次会见外宾,由齐宗华翻译,我见习。在几次与的接触中,我感觉他神思飘逸,语言特别生动。他常常寓庄于谐地说出一些意味深长富含哲理的话。

在见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一个一个取得独立的时候非常高兴,坚决支持他们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认为非洲很有希望。他在会见非洲朋友时很开心,对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看到他们黑黝黝的皮肤说是“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比普通金属更稀有贵重。

:“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新中国成立后,兼任了很长时间的外交部长。他非常懂外交,是中国当代外交之父。1965年至1971年间,我曾若干次在接待外宾的场合担任翻译工作,与他有过不少接触。尊重对方、平等待人的观念和态度让人印象深刻。他曾经说过:“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尊重是相互的。”话不长,讲得多好啊!

外宾来的时候,会到门口迎接;外宾走的时候,他又一直送到门口。这个门口有的时候不是会见厅的门口,而是人民大会堂的门口。

会见外宾的衣服就那么几套,但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的。有几次,我们到了接见外宾的现场,明明看见来了,可眨眼间又不见了。原来,他到旁边的小屋子里刮胡子去了。这样稍微整理一番,再出来时他整个人就更精神了。

我第一次给当翻译,是他会见非洲一个国家的代表团。那天我们到后,外宾还没有来,也许是为了让我能放松一些,主动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听我回答说是南京人,他说:“哎哟,又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外交部里的干部祖籍江浙一带的比较多。

和在一起,有些人经常会感到紧张,因为他有时会突然提一些问题。一次,他突然问:“诺曼底登陆是哪月哪号啊?”当时在座的人都答不出准确日子。问我,我也答不上来。当时礼宾司副司长韩叙在场,他立即打电话去问别人,随之得到答案:“是1944年6月6日。”立刻表扬了他,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不知道的就要问。”

非常讨厌大国沙文主义,发现国内的同志稍有此种倾向,就会立即指出。

比如,我们去非洲,有的同事嫌脏,不吃那里的东西。知道了就狠狠批评:“人家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再比如,与外国人会面,礼宾司的同志来通报,说我们中方的人都到齐了,是不是叫外宾哪?一听,眼睛马上就瞪起来了:“什么叫,请!”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字之差,大有文章,我是后来才慢慢懂得的。尊重人家,特别是小国,所以他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不是偶然的。

我最难忘的一次是在1968年10月,会见刚果(布)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乌尔。那是我第一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谈中为做翻译,也是翻译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晚上11点一直翻到第二天凌晨5点,整整6个小时。

谈话结束后,像往常一样把客人送到人民大会堂门口。门一开,一阵晨风吹来,我感到丝丝凉意。那一晚一翻译就是6个小时,很辛苦,但我完全被深邃的见解和有说服力的言谈所感染,竟然越翻译越精神,中间一次厕所也没上,一直翻译了下来。送走外宾后,依然不知疲倦、神采奕奕,还在电梯里亲切地夸奖我:“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你这个人很精干!”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召开,这是联合国成立29年来第一次举行专门会议,讨论反对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亲点邓小平率团出席,并在联大发言。

此前一年邓小平刚刚复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到联合国的那些日子,就下榻在林肯汽车旅馆改造的中国代表团住地,住在第10层。我每天早晨有晨练的习惯,发现邓小平喜欢早晨起床后散步。因为不能随便外出,他便在楼道里来来回回地走。

有一次,中国代表团请来参加大会的阿尔巴尼亚外交部长吃午饭,我当翻译。餐桌上,我觉得邓小平的言谈很风趣。饭吃到最后,邓小平对阿尔巴尼亚人说:“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没有虐待你们吧?”阿外长马上说:“没有,没有,非常好。”我当时有点愣,不知道邓小平为什么要这么说。过了很多年以后,我了解了更多中阿关系的情况,这才知道,当时两国关系已经出现一些裂痕,对中国不能满足其无限制的援助要求,阿领导人已经开始抱怨。

邓小平在联合国时主持开过几次会,我只参加过一两次,一个很深的印象是邓小平主持开会效率很高。他不喜欢听车轱辘话,不喜欢拖泥带水,会开到一定时候,就说:“好,今天就这样吧!”

特别联大会议前后开了3周,邓小平在纽约只停留了1周多,日程排得很满,先后与四五十位外长会面晤谈。4月13日是个星期六,没有会,大家征求邓小平的意见,到纽约的什么地方去看看?邓小平脱口而出:“去华尔街。”“周末的华尔街没有人啊!”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美国通”唐明照提醒道。“没有人也可以看看嘛!”邓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