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蒹葭全文朗读精选(九篇)

蒹葭全文朗读

第1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文学作品中叠音词的魅力研究分析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叠音,又叫重言、叠字,指的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起来使用,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词。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强调指出,叠音词的使用是形象描写客体,反映主观情感的需要。所以,最简单的叠音词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作者写起来酣畅,读者读起来痛快。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

我国从古到今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擅长运用叠音词,叠音词运用的频率很高。了解叠音词的词义和词性,以及在修辞上的作用,对于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是很重要的。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叠音词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增加音乐美

由于叠音将音、形、义相同的字词紧紧相连,有助于形成声调上的循环往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容易调制出余味深长的音乐美感。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特别爱用叠音结构来描绘景物,使作品的语言绘声绘色,优美动人,表现出清新柔美的风格,叠音词在他的散文里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从而表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音词的使用,把月下荷塘的美展现得一览无余,使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塘,也欣赏了朱自清优美的文笔。试想一想,如果把这里的叠音词全部删除或更改,朗读的语感如何呢?如“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在这里,原作的那种舒缓深情的语气几乎荡然无存,朗读起来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唤醒读者的情感呢?

二、增强情感色彩

巧妙地使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听起来悦耳,而且对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叠音词,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最适应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非常熟悉叠音词的魅力,在她那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中,一连用了14个叠音词,大胆新奇,前无古人,而且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既将胸中的凄惨心情喷薄而出,又对这种心情进行了极有层次的渲染,把缠绵悱恻的离情愁绪抒写得淋漓尽致,三者用“情”贯穿一起。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于叠音形容词朗读起来节奏舒缓鲜明,能造成一种特定的语气,因此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写景,很容易唤起读者对景物的情感,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者读之,自会心中涌起一股对草原之辽阔的赞叹之情,而且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对草原之景的想象,想象草原的苍茫无际、辽阔无边。

再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段文字里,朱自清用了许多的叠音词来突出景物的特征,来强化抒情性,同时由于叠音词的连缀使用,大大强化了舒缓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这种语气对读者的情感的唤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营造意境,引发联想

叠音词不仅构造了和谐的韵律,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经常营造画面的美感。这一点在《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一致的。《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情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的结合,作者的急切追求与可望不可及的结合,作者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与萧瑟秋景的结合,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与兼葭露白、秋水澄明的结合都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回味无穷。

四、摹声摹形,突出形象

古人使用叠音词有其精妙之处。为了对某种事物的形态、性状,描绘得传神,往往使用一个叠音词来描写或形容,使人感到生动、形象。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意思,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把它显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若用一个特定的叠音词,就不费力气地使其落到实处。叠词通过摹声摹形往往会达到意外的效果。以声音刻画人物,是叠字摹声词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它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悲叹声,渲染了一种悲愁气氛。织布房中竟不闻机杼声,原因是“可汗大点兵”,木兰因父老又在应征之列,其弟又小,故忘记织布而叹息不已,仅用“唧唧复唧唧”一句就写出了花木兰忧国忧民忠孝两全的高尚品格。

摹形就是用语言把人物的行为变化、事物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第2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关键词:《髹饰录》;《图说》;特色;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

《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器工艺专著,是漆器工艺史上划时代的经典著作。它诞生于我国古代漆器的集大成时期,全面完整地记录了明中晚期千文万华的漆器装饰。遗憾的是,明代原作者黄成所著文字极为简略;稍晚,明人扬明为之作注,仍然文字艰深;以后,寿碌堂主人离开工艺,引经论典,加以眉批、案语和增补,更令今人读来难如天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峡两岸索予明先生、王世襄先生分别为《髹饰录》作解说。王先生沿用了寿碌堂主人研究《髹饰录》的方法,引经据典,并以现存文物加以举证。《髹饰录》不是一本文物鉴赏书,也不是一本经书,而是一本工艺书。以解经的方法、以现存文物来反溯工艺,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憾。

有鉴于此,山东画报出版社约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张燕教授(笔名长北)校勘、注释、解说的《髹饰录图说》,刚刚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作为《〈髹饰录〉图说》的责任编辑,编辑过程中,将《〈髹饰录〉图说》与上世纪出版的两本《〈髹饰录〉解说》反复对照阅读,我认为《〈髹饰录〉图说》特色有六:

一、全书的体例。全书将黄成原文、扬明原注衬以黄地,每段下设“注释”、“译文”和“补说”。“译文”概括浅显,主要面向漆工;“注释”则校勘版本,校核引文,解析经史,主要面向学者,同时,将寿碌堂主人增补文字单列于注释,确保正文眉目清楚,紧扣髹饰;将原钞本目次原样排列,黄成正文条首编号,文字作粗体,以便读者查检。古、今文字分排,浅、深文字分排,目的是使全书内容明晰,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各能一目了然,漆工、学子、学者各能从《图说》正文和注释中,读出一本符合自身专业需求的《髹饰录》。

二、用图说文。漆器工艺流程必须借助形象资料解说。《图说》文内,插入工具、设备、操作流程图106幅、不同装饰工艺的漆器作品照130幅,又图案、名款等多幅,将漆器工艺流程和漆器装饰之美详细地顺序展现了出来。书内又插入蒹葭堂钞本《髹饰录》书影9幅,使读者认识《髹饰录》传世唯一抄本的庐山面目。

三、翻译和补说。对《髹饰录》,以往学者只加解说,未加翻译,文化程度不高的漆工仍然难以卒读。《图说》对艰深的黄文、扬注,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加以整体意译;“补说”则伸展开来,分析其要点,言明其得失,对著者和注者意见相左之处予以评价,并以各地流行的髹饰工艺加以补说,使《〈髹饰录〉图说》同时成为实用的髹饰工艺手册。

四、版本选择和校勘。日本蒹葭堂钞本曾经长期是《髹饰录》传世的唯一钞本,目前传世的《髹饰录》中文版本,都从蒹葭堂钞本所出或转出。《图说》以蒹葭堂本《髹饰录》为底本,对各版本脱字、换字、错字一一校勘,从、舍理由言明于注释;对蒹葭堂本舛误之处也仔细剔出,更正理由言明于注释。校勘共得各本舛误之处144条。长北教授还核查《礼记》、《三礼图》、《南史》、《乐府杂录》、《琴经》、《辍耕录》、《格古要论》、《听雨纪谈》、《遵生八笺》、《清秘藏》、《钦定工部则例》、《十三经注疏》等古籍,找出寿笺、阚笺引文并《〈髹饰录〉解说》引文不准处计46条,使《〈髹饰录〉图说》具备了严谨的学术性格。

五、对两种《解说》进行辨正。由于《髹饰录》的经典性格,漆艺界对王世襄先生《〈髹饰录〉解说》时有讨论。何豪亮先生把王先生失解的地方逐条写下寄给王先生,并由此生发,写出《读后记》。是否把与前辈的学术异议公诸于世?长北教授反复权衡。为了对读者负责,《图说》对两种《解说》辨误共得90条。

六、书后索引。出版社出于成本的考虑,不同意索引上书。长北教授据理力争乃至拒寄校样,终于使出版社让步。读者根据“漆工术语索引”查找到页码,将本条目的相关页码对照参看,就可以查明这一漆工术语的定义,进而详尽地了解有关工艺。手工编写索引难度极大,长北教授以辛苦劳动换来读者方便,使《图说》兼有了漆艺词典的功用。

以上六大特色,得益于张燕教授特殊的经历和学术功力。她能既贴近工艺本身,又从理论研究层面,对《髹饰录》进行解说,细致讲解漆器工艺的每一道流程,以穷黄成、扬明之原意。之所以具备研究这样冷门典籍的学术功力,是与长北教授从小落难漆器工厂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长北教授对我说,“没有这样一段经历,我不会对漆艺这样深的感情和这么多的注意力。进而说,如果陷在流水线上而没有当工厂宣教干事和调入研究所的经历,我不可能在扬州漆器繁多的装饰工艺之间走来串去,详细解剖扬州漆器工艺;如果没有对扬州漆器的仔细钻研和研究成果,我不会被调动编辑全国漆艺专业刊物;如果没有编辑漆艺专业刊物的便利,我不可能深入全国一个又一个漆器产地,解剖一个又一个麻雀;如果没有中文系学习打下的文字功底,没有美术、美术理论的专业训练,没有在东南大学校勘、译注和通解中国古代艺术论著(主要是古代工艺论著)十余年的经历,我更难有基本功校勘、译注和通解《髹饰录》”。

第3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一、导语设计要恰如其分

导语要短小精悍,直入主题。根据课的要求,是诗情画意的导入,还是优美的图片导入,要看实际情况。如在学习《桥之美》时,优美桥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加上诗情画意导入语,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学习《蒹葭》时,优美的水中蒹葭图片,加上动听的音乐《在水一方》,学生很快进入优美的诗歌意境中;学习《愚公移山》时,听《愚公移山》这首歌曲,并对歌词内容进行解释,自然过渡到《愚公移山》的学习。

二、多朗读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吃透文本。课文应在读中学,读中悟,只有多读才能让学生理解字义,词义;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才能把冰冷的文字化为自己独到的感悟。今天的语文教学特别提倡“以读为本”,更充分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让朗读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读代替老师的讲,使他们在读中求理解,在理解中去朗读,去体会语言的美。在学习《观沧海》时,我先范读,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疏通字词后,让学生齐读.然后女生读,男生听;接着男生读,女生听。找个别学生读,读出感情,激情澎湃之处,学生自然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再分小组朗诵展示,把本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达到背诵要求。巩固深化环节,问学生哪句最能表达作者博大的胸襟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朗读是我国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既然朗读有这么多的好处,教师就要把读还给学生,让人人都有美读的机会。

三、创建民主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的教学应是润物细无声。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的习惯,从而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学《紫藤萝瀑布》时,先让学生欣赏紫藤萝花的图片,感受它们的勃勃生机,畅谈欣赏图片时的心理感受;至于对优美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只要回答的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听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便会以更大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各抒已见,群情激扬,互相启发,始终处于快乐的思和学之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困生有表述的见解和质疑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到探索新知识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主动思索;小组成员的自主合作,畅所欲言,学生的个性张扬等无不彰显教师的机智和幽默。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

第4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一、《诗经》的韵律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除《周颂》中有8篇属于无韵诗歌外,其余作品在创作的时候都遵从了特定的押韵规则,每首诗都用韵字来整合韵律。韵律,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二指语言和物体运动的节奏规律。《诗经》的韵律主要通过四言句式中两个音顿[1]的反复来体现。

《诗经》的一个四言句式之所以划分为两个双音顿,主要是因为《诗经》的绝大多数四言句式由两个双音词组或者双音词构成,而次要句式如三言、五言、七言等,一般也以双音顿为主,兼以单音顿或是三音顿。比如说《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羽”字和句末两个“兮”便是单音顿。再如《幽风・七月》:“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如果慢读以上三音顿“一之日”的话,就还可以分为两个音顿,即“一之/日”。《诗经》中的非四言句式还不是稳定的,其中包含的节奏单位的数量以及构成形式也是有不同划分的。

从原始古歌到《诗经》,大多是由双音节构成“二言”,其句式的加长往往通过两字顿或者是二拍子奏的组合来体现,但是其节律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如果“顿”的时间延长,那么其音律节奏就会被“逗”为两个二言句。比如《国风・周南・关雎》,松浦友久称这种节奏型为“二音一拍”的拍节节奏。四言诗因其二拍节奏,被灌为以汉语所形成的诗型里最单纯、安定的节奏结构。

二、《诗经》的句式特点

(一)句式短小、音顿单一

四言句式是《诗经》的基本句式,其特点是短小精湛。四言句式的短小由句式的言数和顿数偏少造成,它表现为节奏形式的单一。从音顿节奏来看,二顿四言句式内有两个双音顿的反复,这是构成一句诗的句式的基本条件。如果一句诗中只有两个音顿的反复,就一句诗而言,其韵律节奏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在《诗经》中,短小的句式也通过奇偶句[2]形式、畸零句[3]形式来体现,这些句式都可以增强其韵律节奏感。

奇偶句指意思上紧密相关、节奏上相称即具有相同的顿数和言数的两个相邻的诗句,在节奏形式上有这样的特点:奇句末尾的语调微微上扬,顿歇相对较小;偶句末尾的语调下降,顿歇相对较大。由于这一特点,一首诗中的奇偶句式就能构成一种不同的节奏感。如《国风・周南・汉广》中的汉之、江之,泳思、泳矣,在一句诗中出现了两个音顿的反复,这就构成了一重节奏感;一节诗中有八个诗句的反复,这就构成了另一重节奏感;这八个诗句的反复又可以分成四对奇偶句组的反复,于是又有了另外一重节奏感。畸零句则是指《诗经》中不能与上下诗句构成奇偶句形式的一种句式,它可以在一节诗或者一首诗的开头或者中间,如《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前四句为两对奇偶句,末句为畸零句。

《诗经》除了句式短小之外,就四言诗而言,其音顿也是单一的。由于四言句式的两个音顿都是双音顿,没有奇数音顿和偶数音顿的变化,且两个音顿占有相同的时间,音顿后停顿得久差别就不明显,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呆板和僵硬。

(二)词句重复、节奏鲜明

《诗经》中存在较多相同字音的反复,统称为重复。在《诗经》里,这样的重复形式有很多种,在这里只谈及与节奏有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以及句的重复。在《诗经》中,单音词的重复有很多种,比如《国风・{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这句话便重复了“载”字;再比如《国风・邶风・谷风》里“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像这样的单音词的重复由于是同一音响的反复,在句式的音顿反复的基础上,能够相对独立出来,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感,从而使得句式基本的音顿节奏更加丰富、和谐。但是,有一种单音词的重复不是间隔的,而是连续的,这就是叠字。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还有其他诗句中的“采采”、“灼灼”、“嘤嘤”等等,这些在《诗经》中比比皆是。这种叠词,由于是连接反复,中间的间歇几乎感觉不到,所以只能产生音韵美而没有太多的节奏感。但是,当叠字不止一个地出现在一个或者是相邻的诗句时,便可以产生节奏了。比如《国风・王风・蜀黎》:“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靡靡”、“摇摇”的重复便构成了一种节奏。由于是同音的反复,所以是韵节奏,其位置在末句,所以是脚韵节奏。这种双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比一般单音重复的脚韵节奏更鲜明、更强烈。

除此之外,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也不少,这种重复往往也是音顿的重复,比如《国风・周南・葛覃》里的经典句子“宣告/师氏,宣告/言归”。这样由同一词组“宣告”构成的两个音顿的间隔重复,便可以显示出一种不同的节奏。

在《诗经》中,不仅有双音的词或词组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也显得更加明显。句子的重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一节之内的重复,比如说《国风・王风・葛》里的“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之所以称之为一节之内的重复是因为这四个句子中,在八个音顿的反复所造成的基本的音顿节奏的基础上,这两个字音完全相同的句子的连接反复又自成一种节奏。除此之外就是节与节之间的重复,这里就不再一一举出。

三、《诗经》的情感表达

《诗・周南・关雎序》中曾提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吟诵在古代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人们借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在《诗经》的所有篇目中,直接描写爱情的有50多篇,《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是心之间的交流、情之间的碰撞,里面描述的爱情朴实、真诚,给后世留下了文学史上美好的篇章。

(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序》文一开始就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经》作为早期的中国古典诗歌,经常用重章叠唱来表现一种悠然的心境,它的出现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劳动与爱情、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方方面面。如《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就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采桑女子忙忙碌碌的情态,前后两句在格式上是一致的,句与句之间只替换了个别字,大多数字的重复使用,使得明快的节奏感在咏唱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觉到在方圆十亩的桑园中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静谧的环境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意境,表现了采桑女子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欢悦的心情。

(二)表达对爱情的执著

在《诗经》中,重章叠唱表现手法还有一种是通过章法和结构的层层递进,表现一种深长持久的优患意识或一段持续不断的痛苦的情感历程,而暗合时令季节的变化。这种哀怨忧伤的情感通过诗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节奏而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使诗的情感效果更胜一筹。如著名的《秦风・蒹葭》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这三章虽然只有少数名词和形容词变动,但是暗含了时间流程和季节变化,一是寻找的过程,给人从朝到暮的感觉,有朝露中的迷茫和夜来临的忧郁,二是追寻者的心情,有最美好季节早已消逝的无奈和秋深冬近的焦虑。一唱三叹将“伊人”的不坐实、飘浮不定、幻象丛生的朦胧的意境凸显得十分充分,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同时又让人无限惆怅、心驰神往。

三、《诗经》的吟诵教学

吟诵[3]是古典诗歌的声音形态,即吟咏诵读。宋代真德秀在其《西山读书记》中曾提到,学者必须要知道读书的简要真诀,通过吟、咏、讽、诵来读诗可以表现其委曲折旋之意。从这里,足以知晓学习诗词的重要方式便是吟诵,读者通过吟诵能够“因声入境”,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和无穷意境。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奇伟的高峰,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更富有音乐性,那么,如何来吟诵这样一部经典就成了一门艺术。这里,以中学课本里的《蒹葭》和《关雎》为例。

(一)一唱三叹,体会语言美

一唱三叹是《国风・周南・蒹葭》这首诗的主要风格,这里的一唱三叹并非机械地重复,伴随的而是景物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以及感情的深化。吟诵这首诗时,除了在节奏上的把握之外,要着力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追求“伊人”的执着。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要用凄楚的语调;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要用坚毅的语调,表现追求的艰难和坚定;读“宛在水中央”时,要把主人公看到“伊人”若隐若现,神秘莫测,却又不可及带来的失望和惋惜表达出来。最后,要在回环往复中加强语气,升华感情。

(二)注意押韵,感受音韵美

《国风・周南・关雎》是一首恋歌,是绝妙的抒情诗,描写的是爱情追求中的苦和乐。在结构上,用单章与重调的交替形式,第一、三章为单章,二、四、五为重调,错杂开来,有回环往复的感觉。重章层层推进,表达急切追求的心情,增添欢愉喜悦的气氛;单章近乎散文句法,使得写景抒情清朗明白,给人以心灵的动感。在吟诵的过程中要注意这首诗的两点押韵,首先,有些韵脚字在现代普通话中不押韵,只是在古音中押韵,如第三章“得”、“服”、“侧”,他们的古音是“入声字”,属于“职部”。在吟诵的时候,我们虽然可以用今音去读,但是要注意押韵。其次,有些韵脚字不在句尾,而在句子的倒数第二个字,如第四章“采”、“友”,古音儆凇爸”部;第五章“d”、“乐”,古音分别属于“宵部”、“觉部”,这两部可以“通韵”。诵读时要注意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将这些韵脚字读得响一些、拖得长一些。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美

王国维曾经提到:“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6]因此,在《诗经》的教学中对其意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如《国风・周南・蒹葭》,由于这首诗给人以苍茫之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带领学生曼声长吟,才能够帮助他们感悟这样一幅唯美的画面。首章押ang韵,给人以深沉、高亢、壮阔之感,诗人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在浩淼宽广的天地中显得渺小孤寂,“伊人”的身影也显得飘渺模糊。第二章的韵由开口音变为细口音,情感也随之变化,给人以若即若离之感。第三章不仅押细口音的韵,连声调都变成了仄声,更添焦急绝望之感。三章兴句,将诗人追求“伊人”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三幅深秋早晨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描绘了等待“伊人”的迫切心情。在吟诵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结合文本的意境,使得情感流露更加真实。

总而言之,吟诵方法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确实有助于提高古典诗文教学的趣味,同时也逐渐收到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完善和不断更新。

注释: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3]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葛晓音.关于诗型与节奏的研究――松浦友久教授访谈录[J].文学遗产,2002,(4).

[4]孔颖达.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9.

第5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关键词: 中国 法国 爱情诗歌 表达方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诗人运用语言把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美的印象、情感与思想,以一定的艺术表达形式写出来的文学作品。诗人之所以写诗歌,就是想把最好的思想、最深的情感、最善的爱心,运用最美的语言表达,与读者分享。诗歌是人的内心的沉思,直面人生的喜怒哀乐,是凝铸感性与智慧的最完美的文学体裁。它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抒发出诗人内心深处最炙热的情感。尤其是纯美的爱情诗歌,提升出智慧的灵性,演绎着令人陶醉的人类情感的乐章,激发出我们浓厚的兴趣。

无论中外,诗人以不同的内容、形式、风格饱含深情地抒发出获得爱情后的喜悦或是与恋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中西方诗人对爱情的表述大部分是以抒情的方式来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却韵味各异。在西方各国爱情诗歌中,我认为,法国爱情诗最具代表性。

中国爱情诗歌大都是间接抒情。有时是借景或借物抒情,多以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为抒情的对象;有时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蒹葭》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评价:“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诗人在这首抒情诗中着力抒发恋人之间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典型情感,寓情于景,借芦荻、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展示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有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背景。而清秋景物特有的那种萧瑟的色彩,则为全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此外,诗人对于一些具体细节,则做了模糊、省略的处理。这更使得这首诗带上某种凄迷而朦胧的魅力。这种朦胧化的表现手法,就给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的主观参与留下了丰富的余地,使读者能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加以理解和体验。诗中情感细腻而缠绵,诗人把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放在清秋景物的特定环境中来表现。同时,诗人将主人公那种惆怅婉转的细腻情思表现得十分真切而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具体细节的朦胧与典型情感的真切,使之能在更多的读者心中产生联想与共鸣,极大地增强了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再比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摇?摇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唐・白居易,《长相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摇?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洲!(唐・温庭筠,《望江南》)

诗人并不对自己所爱恋的人直接表述自己有多么爱她,多么想她,多么依恋她;他们的爱恋有多么浓烈,自己的感情是多么的炽烈,只是淡淡地寓情于景地抒发出自己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中国的爱情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这和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大多形式短小、讲究格律,这就要求用最经济的手法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国诗人聪明地选择了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这种表达雅致深远的语言魅力,于是逐渐有意识地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含蓄地表情达意成为中国人内敛而厚实的整体性格的外在表达方式。

西方爱情诗歌,尤以法国诗歌为最。法国爱情诗歌直抒胸臆,不要任何“附着物”,直接表明爱憎的态度。比如纪尧姆・德・马肖的回旋曲《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上人啊,就算作为报酬;

既然你不肖填补其空虚,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死更好,否则短叹长吁,

既没有欢乐,又不肯罢休。

请让我这颗心骤然死去,

心上人啊,就算作为报酬。

法国诗人比埃尔・德・龙萨是法国最早用本民族的语言,而不是用拉丁文写诗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在欧洲各大国的宫廷中传诵一时。他曾经和友人及门生组织“七星诗社”,提倡以法国民族语言写诗,被称为爱情诗的圣手。

《宝贝,咱们去看玫瑰吧》这首“颂歌”是献给意大利银行家的女儿卡桑德拉的。诗人20岁左右在布卢瓦和这位13岁的姑娘初次相遇,三天后分别,但美妙的回忆成为诗人不绝的灵感。

小亲亲,我们两去看看,

今天清早,当阳光灿烂,

玫瑰展开紫红的裙袍,

可今天傍晚,是否已经

掉落花袍的点点红英?

褪尽和你一般的花貌?

唉!不要忘记韶光易逝,

小亲亲,玫瑰已在花枝,

唉!何处再觅自己风韵?

哎呀!大自然真是后娘,

这朵花开得又美又香,

从早到晚,已香销玉殒。

所以,请相信我,小亲亲,

当你的芳龄如花似锦,

当你的芳龄含苞吐蕊,

采撷吧,采撷你的青春,

人到暮年,如花到黄昏,

鲜花枯萎,而美人憔悴。

这首诗以爱情主题,极力讴歌爱情的美好、温馨和可贵,主张热烈地享受生命,追求欢乐,倾诉恋人内心之人的追求和细微变化,珍惜爱情,拥抱“此时此地”,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呼吁情人投身于爱河之中。

这首诗将青春比作玫瑰,它只能鲜艳一天,因此,诗人呼吁少女珍惜自己的美丽,接受爱情,投身爱情,否则衰老会很快来临。鲜花与大自然相连,人就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样,既然获得了生命,就应该充分享受它,而不是加以束缚,这是对禁欲主义的冲击。

法国的爱情诗歌,极力提倡为爱献身,认为为了爱要敢于行动,就是许诺来世也是值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与被追求者之间是平等的,对方不是高不可攀的仙女,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恋人。诗人同意中人可直接对话,以自己心中的火花去点燃恋人心中的火花。诗歌给读者的感染力更强烈。比如让-安东・德・巴依夫《弗朗西娜情诗集》中的十四行诗:

千秋万代,要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岁月悠悠,我一定全身心为你效劳,

这是我一颗真心,虽然这心意很小,

我怕你我人一走,此情再无人提起。

我要给你我身上最为美好的东西:

我有才智很美好,我有声音更美妙,

借助爱神的火炬在漫漫长夜照耀,

让你的芳名能在我死前流芳百世。

如果,我没有及时动手,并抖擞精神,

为你竭尽我全力,偏偏是造化弄人,

先把你对我藏起,你比我先行一步:

我将如同是香客,心中充满了虔诚,

纵然起身已嫌晚,仍然要踏上旅途,

他必须抓紧时间,急匆匆日夜兼程。

法国的爱情诗多是直抒告白,奔放狂热,充满激情的。法国诗人用最热烈的情感感染所爱之人,渴望接受爱情,直抒胸臆。“请你再吻我,再吻我,吻了再吻”(路易斯・拉贝,《十四行诗集》)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想追求,却又望而却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幽幽情思所系伊人,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有人认为,中国的爱情诗朦朦胧胧,更多的像是道不清的友情,并没有表达出男女的爱情。于是,就有人下了这样的断言:中国缺乏爱情诗创作传统。我却不这么认为。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爱情诗,它们都是很浪漫的。只在于诗歌表达方式不同,而这取决于他们审美取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如果说中国爱情诗是细柳扶风的婉约派的活,那么法国诗就是大江东去的豪放派。

中国的爱情诗大都是悲彩较为浓重,往往隐忍而不发,含情脉脉,像涓涓溪流,借景、借物慢慢道出其细腻的情感。这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以自给自足家庭式的自然经济为基础,造成了其文化的静态模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纲常、道德观念的束缚:束缚人身,束缚思想,束缚爱情,束缚婚姻,对于爱情永远只能是坚韧的等待,“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兰西民族,很早就是一个多民族共融的国家。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国与其他各国家的联系,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使得版图不断扩大,多元文化不断涌入,文化趋向动态模式,注重个人价值取向。法国的爱情诗讲究写实,追求情感上的涌动,“心儿,马上去接这个吻,由我的娇娘为你献上”。对于爱情,他们始终是敢说敢做的行动派,热烈表白,勇于追求。

参考文献:

[1]程曾厚译.法国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

[2]郑克鲁编著.法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职语文;渗透;人才

调查表明,如今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原因是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学校的教学课程设计大多为专业课程,导致教师和学生以专业课为主,以文化课为辅的结果。还有一个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中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见中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中文化水平相对较弱的,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思想逐渐成熟化的阶段,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较弱以及中职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不重视,不利于中职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因此,应重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中职学生处于向成熟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强,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情感。当代青少年崇尚美,追求美,但是他们对美的具体概念不清楚而盲目接受,中职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感情,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鉴赏美的能力,寓教于乐,进而激发、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对学生高雅审美意识的培养,使中职学生心理趋于完善,得到全面发展,成长为合格人才。

二、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主要方法

(1)丰富语文教学中关于美的素材。在知识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仅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和知识已经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重视语文这一文化课的前提下,做到平时阅读广泛,注意知识信息的积累,掌握的知识要多要全,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美的素材,达到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诗经·秦风·蒹葭》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流行一时的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以及这首歌曲的演唱,然后进行讲解,由于歌词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不仅吸引学生学习《诗经·秦风·蒹葭》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美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受学生关注且具有健康意义的著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其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健康积极的娱乐刊物,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2)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在初中毕业后选择进行中职教育的,中职学生的阅历较浅,缺少艰难困苦的磨砺,此时正是接受能力较强,逐渐形成人生观的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消除消极因素,树立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正确的审美观,就是从事物美好的一面出发,积极对待问题,尤其是面对艰难困苦,不要消极,用良好的心态看到事物积极、美好的一面。语文课本内容丰富,蕴含许多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资源,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辩证性地看待问题,看到事物积极、美好的一面,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当学生审美观念错误时,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利用语文课本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3)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不只是简单地完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语文课本里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带给学生美的感觉,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带来心灵上的启迪。

中职语文教材上不乏文质兼优、图文并茂的经典文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自然景观的不同特点的美,敏锐地捕捉美的形象并对其进行生动优美地分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关于自然美景的文章、诗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环节,仅仅单纯地提供学生美文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创设作品所表现出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完成由感知形象外在美到感知形象内在美的过渡,步步深入,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意境中,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效果。

总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注重渗透审美教育,创造积极活跃的语文教学氛围,不仅能改善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美,而且让学生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能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高玉杰.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J].中学课

程辅导,2013(16).

第7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关键词:诗歌;个性;诗意;回归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教师的如何教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才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特有的教学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让学生从感受中思考,从思考中感悟,从感悟中享受诗歌的美。因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是诗意的回归。

一、多种读法渐次体味诗情

好的诵读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其他同学的纠正。对学生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初读――读准音:读准字音,粗通文意。初读,能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意思。再读――读出意:读准节奏,把握基调。再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的示范下,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品读――读出情:个性诵读,解读诗情。品读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诵读中,或高亢,或重复,或低吟……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诵读,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诵读中与诗人达到感情上的共鸣。相对于只有教师讲解的诗歌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有着更好的效果。教学《理想》(流沙河)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也让学生多念念优美的诗句,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曾深情地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们正可以借诵读来让学生一步步的触摸诗歌的韵律,感受到古文化的隽美,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诗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展开想象,感悟诗歌意义

诗言志。诗人往往运用寄物于情的写法,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上说:“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一个具有强烈生活意识,善于体验、感悟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他必然会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感悟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是否含蕴涵着意义。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文章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在“断肠人”眼中,老树、昏鸦等都带上了悲凉的气氛。一番联想后,学生会觉得诗歌中别有情趣。在教学《次北固山下》(王湾)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使学生运用再造想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又如在教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家乡的春天,再联系诗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比较体验初春美不胜收的景象。或者,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诗人笔下的景象,这样诗歌就可以很好地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诗歌中的意境和现实碰撞出诗意的火花。

三、多种写法探究诗歌意境

读诗、悟诗至激情处,必定有许多感受。为师者,不能让这正被点燃的激情慢慢熄灭,而应趁热打铁,让还在学生心中回荡的诗情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诗歌教学中,也可以用续写和改写的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有一定的效果。在引导学生时,不仅要尽可能地保持诗歌的“原味”,忠实于原诗的构思和基本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诗歌韵律美的特点。如学习《诗经・蒹葭》时,让学生品读后翻译第一节,然后出示教学参考书上余冠英先生翻译的《蒹葭》,接着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思考:用诗歌翻译古代诗歌要注意什么?找出规律后,再让同学们交流补充经过想象进行补白后的译诗。经过补充,大家明白了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经过合作、交流后,学生跃跃欲试改写译诗,学生在改写与比较中品味着远古诗歌中,痴心的人儿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美好理想的超越。

第8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赵伶俐教授认为好的备课要准确、有效、有美感,这与孙绍振教授认为的文本解读要展示独特视角,给人美的享受的观点不谋而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为什么是哈姆莱特而不是林黛玉?研读不同文本应有不同的方法,而且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颖的文本研读方法。孙绍振、钱理群等教授非常重视文本研读方法的研究,他们身体力行,对中学语文经典课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解读,为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做出了榜样。

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妙点举要。如分析的《七律・长征》时,我们能感到全诗的美妙绝伦:首联语势豪迈,总领全诗;颔联写山,气势磅礴;颈联绘水,欢快冷峻;尾联抒情,升华主旨。《关雎》《蒹葭》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比兴手法,意味深长。诗歌艺术的手法一脉相传,绵绵不绝,教学审美化、艺术化,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四、文本研读要注重引感共鸣

教师一定要多读、细读文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整合教学资源,教学时才能激发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孔乙己》时,笔者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去读: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何在?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还是揭示一般群众的冷酷和麻木?笔者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的对比手法,通过分析叙述视角――小伙计的心灵变化理解小说抒发的感情。同学们对文中所抒发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变得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了。学生情感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他们研读文本的能力就会越强。

《乡愁》是一首优美深情的诗歌,了解余光中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对理解本诗所蕴含的情感格外重要。笔者通过让学生读了余光中的《左手的掌纹》了解到这位抒情诗人离开故土已有半个多世纪,作者的思乡之情格外浓郁深沉。再引导同学们读他的其他诗作,如《白玉苦瓜》等,学生对于他的《乡愁》理解得就更深了。教学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体会余光中的思乡爱国之情作为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才会让学生受到感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能不断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大师进行生命对话,心灵就会被深深震撼。如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凸现的是蔑视权势的朗朗硬骨;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其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以国家为己任的凌云壮志;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勇斗群鲨,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硬汉精神……这些一定能让学生更尊重生命,培养出其特立独行的人格和健全的体魄。

总之,如果我们能全面关注学生文本研读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文本研读,就能使学生从实际出发,积累丰富情感。我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亲近母语,关注文体,在文本研读中展示独特视角,引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整合课程资源,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教会学生认真倾听,准确表达。当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时,才能在教学上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能用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和情真意切的朗读,就能真正打动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简洁明快地研读文本,进行充分的语言迁移,就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第9篇: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情境教学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sion of College Chinese Situational Teaching

LING Y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nation and function of college Chinese situational teaching at first, then discuss the achieving way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situational teaching; function; achieving ways

学习是学生主动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所谓情境教学,是指为了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语文情境教学充满美感、诗意和智慧,能够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感悟和体验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1 大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大学语文现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传播人文知识的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作用。具体有以下作用: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讲解《冯谖客孟尝君》一课,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上台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在表演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自创动作,改编对白。在表演中,学生为了表演好各自的角色,积极思考。如此一来,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如此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何求知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无意中形成内在的动力,学习就会变得更为主动。

1.3 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大学语文是门人文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情境教学渗透着教育者的思想、智慧和情操,极具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或文本产生真实的情感和鲜明的态度,进而由情感体验、情感共鸣进入情感升华阶段。如此,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灵。

1.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艺术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另外还可以采用图画的形式,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形象化。

2 实施大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

2.1 巧设导语,将学生引入情境中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端,起着统领课堂的作用。若导语设计成功,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导语设计拙劣,不仅于教学无补,而且还会起反面作用。在众多的导语设计方法中,笔者觉得情境法最为可取。因为此法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强烈的共鸣。具体说来巧设导语情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音乐渲染氛围。与正面的讲解相比,音乐显得更为间接。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更能渗入人的灵魂深处,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若能利用好音乐为课堂服务,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想效果。如讲《蒹葭》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根据《蒹葭》改编而成的,所以在意境方面两者很相近。优美的旋律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震撼。此时老师开始讲解《蒹葭》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设置悬念。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索,在导语中设置悬念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如讲解《冯谖客孟尝君》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这样设置悬念:有个人去找工作,雇主问他会做什么,他回答什么也不会做。你们想想此人为何如此回答雇主?雇主又会聘任他吗?如此一来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文,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情绪。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如讲解《边城》的时候,可以先讲沈从文的生平,把学生带进他的世界,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边城》,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巧设问题,让学生融入情境中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主,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似乎是配角。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真正参与教学,只是很被动地接受知识。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用巧设问题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法。在这一教学法中,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具体应该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觉得在正式讲解课文前,老师可根据课文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接着在讲解课文的过程,老师可提一些跟课文有关联同时具有深度的问题。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并获得超出课本的知识。

2.3 巧设结语,令学生领悟于情境中

导语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对于结束语,从目前来看,大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某些老师还认为可有可无。结束语是一节课的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结束语能够深化课堂内容,带给学生余音绕梁之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结语方式:

(1)留下悬念,让学生揣摩。这种结语方式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承接上文,对上文进行总结,可加深学生印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此种方式可以开启下文,令学生回味无穷。如我们讲陆游的《沈园二首》的时候,收尾的时候可以先总结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即表达作者对往日爱人的思念之情。然后提示学生宋朝有位著名的女词人也写了一些词以表达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女词人为什么对丈夫的感情如此真挚?期间遭遇了什么吗?

(2)纵横联系,拓展内容。这种结语方式是指课文讲完后,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此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我们讲完课文《容忍与自由》后,可在课堂上联系社会现实补充一下老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3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为内容所陶醉,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融洽的情感会使师生产生微妙的碰撞及强烈的共鸣,奏出和谐的乐章。此外,这种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无穷的能量,辐射到课外。总之,在课堂教学情境的熏陶下,学生语言得以丰富,思维得以激发,能力得以提高,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兆娟.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情境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

[2] 刘玉青,方沁.语文网络情境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