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精选(九篇)

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

第1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公务卡制度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延伸,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增强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省级单位公务卡改革于2007年启动,到2012年底已在全部省级预算单位中推开。市级公务卡改革从2011年开始试点,到2013年9月底全面推开。省、市要求县区公务卡改革必须在2013年9月底前推行到所有预算单位。区级公务卡改革时间短、任务重,各预算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此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密切协作,确保全区公务卡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二、公务卡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公务卡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公共财政改革方向,充分利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进一步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强化财政动态监控,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公务卡改革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原则。公务卡改革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总体框架内实施,通过实现公务卡制度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机衔接,建立一套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监督有力、操作规范、简便快捷的现代财政国库支付管理制度。

(二)坚持方便预算单位用款的原则。通过银行卡这一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减少传统现金管理方式繁琐的管理使用环节,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三)坚持加强财政财务监控的原则。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手段,实现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对公务卡消费结算信息的监督审核和动态监控,进一步提高公务消费支出透明度,遏制腐败和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区级公务卡改革结合实际,分单位、分批次实施。

三、公务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公务卡制度改革主要通过“银行授信额度、个人(单位)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督”的管理方式,将预算单位原使用现金支付结算的差旅费、会议费、接待费等公务消费支出,改由使用公务卡进行支付结算,减少现金结算,规范预算单位支付业务,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一)公务卡用卡标准。按照中省市有关要求,我区公务卡统一使用银联标准信用卡,卡面统一设计、名称统一规定。公务卡的信用额度由区财政局和人行中心支行按照适度、安全的原则限定,在限额内由预算单位根据业务需要和银行卡管理的有关规定,与发卡行协商设定。

(二)公务卡发卡银行。为了确保公务卡业务与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有效衔接,方便单位办理业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原则上为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银行,发卡银行与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开户银行原则上保持一致。财政部门与公务卡银行要签订委托协议,预算单位要与本单位发卡银行签订服务协议。

(三)公务卡发卡对象和申办程序。公务卡发卡对象为预算单位在编在岗的财政供养人员,具体人员由预算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申办公务卡,按照“职工个人申请,预算单位审批,发卡银行办理(银行与单位及个人签订公务卡服务协议)”的业务流程办理。

(四)公务卡结算范围。凡纳入公务卡强制消费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得再使用现金结算,必须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接待费、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交通费等有关商品和服务的零星购买支出费用。

(五)公务卡支付结算程序。公务卡支付结算报销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一是刷卡消费。持卡人在从事公务活动时,可按规定使用公务卡消费,并取得相应报销凭证和消费交易凭条。二是申请报销。持卡人应在公务卡透支免息期内,凭合规的报销凭证和消费交易凭条,按照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申请报销。三是报销还款。预算单位财务科室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个人申请报销的刷卡消费信息进行查询、审核,确认无误后,按财务审批程序签发支付指令,从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账户,完成报销程序。

(六)公务卡管理系统。统一使用省财政厅开发的公务卡管理系统,发卡银行应将公务卡消费支付信息以及向公务卡划款信息,实时在公务卡管理系统上反馈。

(七)加强预算单位现金管理。实施公务卡改革后,预算单位公务消费要逐步减少现金支出和预借现金。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规范现金借款,加强现金管理。

四、公务卡改革部门(单位)职责

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涉及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及各预算单位和人民银行、发卡银行等多个单位。各部门(单位)要统一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

(一)财政部门职责:会同监察、审计部门和人民银行组织制定公务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和管理预算单位实施公务卡改革工作;制定和规范发卡银行的准入条件,指导和督促发卡银行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做好实施公务卡改革的系统建设、信息传递和资金还款等工作;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对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方式下的公务消费支出和报销事项进行监控管理,对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或组织核查;监督检查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情况,落实公务卡改革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保障良好的公务卡用卡环境。

(二)监察、审计部门职责: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公务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共同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会同财政部门监督检查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情况;查处预算单位公务消费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将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审计范围进行审计监督。

(三)人民银行职责:配合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公务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共同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加强对发卡银行在公务卡应用推广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推动发卡银行不断加强公务卡应用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落实公务卡改革相关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公务卡用卡环境。

(四)预算单位职责:制定本单位公务卡结算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与本单位公务卡发卡银行,签订公务卡服务协议;配合发卡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公务卡,做好公务卡信息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新增、调动、退休等人员的公务卡管理工作;督促本单位持卡人及时办理公务卡项下公务消费支出的财务报销,协助发卡银行向本单位有逾期欠款的持卡人催收欠款;通过公务卡管理系统,审核本单位持卡人提请报销的公务卡消费信息,及时办理公务卡报销还款和资金退回等业务,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工作,并按月与银行就公务卡报销还款情况进行对账;根据公务卡改革要求,完善单位财务内控机制,规范财务管理,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公务卡监督管理等有关工作。

(五)发卡银行职责:加强公务卡管理相关内部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建设,扩大银行卡机具布设范围,完善公务卡用卡服务环境;配合财政部门维护公务卡管理系统,及时传送公务消费支出和资金还款信息,并确保信息传送的准确性和保密性;按照与预算单位签订的公务卡服务协议,为预算单位和持卡人提供及时、便捷、优质、规范的服务;与预算单位协商设定公务卡信用额度,为持卡人提供公务卡使用、挂失、注销等方面的服务,并及时向持卡人反馈资金变动情况和还款提示等重要信息。

五、公务卡改革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3年6月)。利用各种有效载体组织广泛宣传公务卡改革的有关政策,使各预算单位及干部职工熟悉公务卡的基本知识,为推开公务卡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组织筹备阶段(2013年7月)。成立区公务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细化区级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方案,草拟公务卡改革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财政部门确定公务卡发卡银行并签订协议。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公务卡改革培训。区级预算单位根据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及公务卡结算办法,制定本单位公务卡管理及结算细则,并报区财政局备案。各预算单位与发卡银行签订个人公务卡结算服务协议,确认公务卡信用额度及相关事项,开设个人公务卡账户等。在省财政厅统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搭建公务卡运行系统,开展相关技术支持服务,9月底前实现公务卡上线运行。

六、公务卡改革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改革。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涉及到财政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调整,政策性、技术性强,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实效。为切实加强对公务卡改革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全区公务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审定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组织协调改革工作,研究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要按照公务卡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配套完善区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公务卡结算办法等配套制度,对公务卡制度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为推进公务卡改革提供严格规范的制度保障。各预算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及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统一要求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内部公务卡财务管理及结算细则,加强本单位公务卡的内部管理与控制,规范公务卡使用和报销程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安全。

第2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一、自查自纠情况

经自查自纠我院四张加油卡,加油卡由办公室统一交钱,七辆公务用车,无超编车、超标车、违规借车、换车等违规配备车辆情况,无公车私用、“私车公养”、驾驶员在公务用车运维费中违规报销费用等情况。

具体如下:

1、按照规定我院完成公务用车新标识喷涂工作。

2、我院无将购置的公务油卡发至个人供私车用;

3、无单位为个人报销或发放燃油补助;

4、我院无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或将油卡变卖套现;

5、无报销私车维护保养费、装饰费、路桥费、违章罚款等。

二、自查自纠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

  加强公务加油卡和“私车公养”整治,规范领导干部用车行为,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需要,也是维护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及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要求,我院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有关廉洁自律要求的基础上对照通知有关规定,逐一排查“私车公养”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加强管理、严格纪律

  我院领导针对“私车公养”问题研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求全体干警充分认识加强公车管理、执行公务用车规定的重要性,在切实抓好公车管理同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好公车管理制度,为全体干警做好榜样。我院全体干警严格按照规定,不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格执行公车定点停放、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健全完善专人负责、领导审批、统一派车等措施,严格执行车辆派遣、驾驶、检查等规定,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问题。

(三)多措并举,强化检查

  我院不仅对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制定针对性方案,也对公车各项安全措施予以认真落实,绝不允许酒后驾车,不准违章驾驶,不带故障行车,在车辆维修上,履行节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消耗,节省车辆费用开支。

(四)日常监管,举报监督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公务用车,按照相关文件中关于公务用车和“私车公养”的有关规定,我院对公车进行了明确规定,强化日常监督,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一个严谨的监控环境。

第3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为贯彻落实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完成国务院、中央纪委的有关任务要求,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07]63号)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2008年中央预算部门(一级预算单位本级,下同)要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

推行公务卡改革,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消费支出,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对于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各中央预算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落实必要的人员、设备等基础保障,确保2008年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改革任务

2008年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时间紧、任务重,各中央预算单位应当根据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财库[2007]63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在2008年2月底前做好本部门内部宣传工作,为试点实施做好准备。3月底前,完成公务卡业务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正确掌握公务卡使用方法。4月底前,确定好银行,签订有关协议,完成公务卡申办有关工作。5月底前,完成办卡和发卡工作,调试好公务卡支持系统,制定适合本部门财务管理实际需要的内部操作规程。各中央预算部门启动试点的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6月底。对于人数特别多、现金使用量大、情况复杂,不能在6月底前启动试点的部门,要在6月中旬前将不能按时启动试点的理由书面报财政部(国库司)。9月底前,所有中央预算部门都要实施公务卡改革试点。10月底前,各中央预算部门要全面总结本部门推行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并将总结情况(包括所做的准备工作、发卡量和刷卡情况、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及建议等)书面报财政部(国库司)。

三、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做好内部宣传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本部门内部宣传培训工作,确保部门财务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公务卡支持系统办理公务卡报销业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公务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调试好公务卡支持系统。调试好公务卡支持系统是做好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保障。各中央预算部门要与银行一起做好公务卡支持系统调试工作,提供本部门持卡人信息清单并由银行维护进公务卡支持系统。

(三)统一组织办卡发卡。各中央预算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确定好公务卡发卡银行,与发卡银行签署服务协议,同时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正确填写公务卡申领材料,签署工作人员与银行之间的领用协议,并及时将公务卡发放到个人。

四、其他有关事项

(一)各中央预算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所属二级和二级以下基层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具备公务卡改革试点条件的基层预算单位,2008年可以启动试点。

(二)对于应当由实有资金账户报销的公务消费支出,持卡人通过公务卡支付结算的,报销业务可采用双向转账财务POS办理,以方便财务管理和持卡人工作需要。即:中央预算部门可以布设与实有资金账户相连的双向转账财务POS,办理相应的单位卡。报销时,对于应通过零余额账户开支的支出,按照公务卡制度规定,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审核后办理报销手续;对于应通过实有资金账户开支的支出,不再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办理,而应按照原有财务规定审核无误后,通过双向转账财务POS将资金从单位卡直接划至个人公务卡账户。

(三)对于报销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的部门,可以结合本部门财务管理需要,设置公务卡支出辅助账、增设有关过渡会计科目、建立内部管理规程,以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四)中国银联应当按照财库[2007]63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做好公务卡改革试点的基础支持和服务工作,改善公务卡受理环境,维护好公务卡专用BIN号码段,确保公务消费信息安全。对于银行已经申请成功的号码段,要尽快通知到全国各收单机构,确保公务卡刷卡消费畅通。

第4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根据《**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抽查**省贫困县退出反馈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镇认真对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抽查**省贫困县退出反馈问题整改的通知》(云开组办便签〔2021〕10号)反馈问题开展自查,举一反三,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后续帮扶任务比较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用途不当和还款风险;贫困户对政策性收入依赖程度高,需着力提升低收入人群自我增收能力;扶贫特色产业的产业链较短,产业扶贫增收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方面进行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现将排查情况和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及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挂钩村领导、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扶贫办,建立党委领导部门主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镇村互动,相关部门联动,全镇共同行动,以上率下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确保整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整改到位。

二、问题排查和整改措施

2020年12月,原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按20%的比例抽查了我省2020年宣布摘帽的镇雄县和福贡县。2021年 2月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反馈镇雄县和福贡县抽查有关情况,指出**省贫困县退出还存在5个方面问题。现**镇严格对照问题清单,认真逐一排查和整改,确保全面排查清楚、严格整改到位。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镇存在此类情况。

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乡镇,下辖18个行政村均为深度贫困村,识别建档立卡人口14858人,贫困发生率达49.99%;截止2020年10月30日动态调整之后,现有一般脱贫户4027户14649人、脱贫不稳定户371户1277人、边缘易贫户127户416人。其中,2014年脱贫718户2557人,2015年脱贫363户1423人,2016年脱贫66户246人,2017年脱贫663户2556人,2018年脱贫2475户8826人,2019脱贫113户318人,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目前我镇所有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然而,**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依旧面临艰巨挑战,一是我镇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风险消除不彻底,目前我镇还有未消除风险边缘易致贫户16户55人,未消除风险脱贫不稳定户36户134人。二是农户收入结构不合理,在农户收入比例中,产业收入占比不高,政策性补助收入占比较大。

整改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防贫预警机制,制定《**镇农村人口精准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对本镇内的农业户籍(含农转城户籍人员)和农村常住人口实施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全镇共纳入精准防贫监测预警户469户,其中脱贫户357户;一般户112户,根据家庭情况分级预警、分级帮扶。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加大对农村人口的防贫监测预警力度,开展“建救助平台”、“建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建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建扶志扶智机制”的“四个专项行动”。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二是建立健全相对贫困对象监测预警机制,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或略高于5000元的所有农业户籍人口(含农转城)进行防贫预警监测,重点关注兜底脱贫户、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等情况造成大额刚性支出的农户,并逐户核实核准,制定整改方案,确保脱贫质量。

三是着力培育增收产业,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生猪养殖等扶持奖励政策的落实,打造培育一批“能发展、可增收、稳得住、可持续”的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加大产业项目发展;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办法实现**镇产业项目快速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周围农户增收致富,稳定脱贫成效,确保脱贫群众收入达标“稳得住”。

四是严格落实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加大工作调度和督查检查力度,持续压实部门行业责任、帮扶单位社会责任、干部为民责任。

(二)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后续帮扶任务比较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镇存在此类情况。

镇易地扶贫搬迁设置新街村半边街和布卡村老街两个安置点。搬迁人口涉及9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423户155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1户1071人,同步搬迁户132户485人,目前所有搬迁对象均已入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因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搬迁群众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形成难度较大,搬迁群众致富难度大。二是搬迁安置点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改措施: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方式,通过产业和就业促进搬迁群众逐步致富。产业方面:一是通过迁出区土地流转、退耕还林增加群众收入;二是通过发展花椒、芒果等特色种植业促进搬迁群众增收;三是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拓宽搬迁对象的增收渠道。就业方面:按照《**区易地扶贫搬迁“1115”精准就业扶贫行动方案》的通知(东办通〔2019〕16号)要求,采取“送岗(未就业的)、稳岗(已就业的)、跟岗(有意愿的)、引岗(无意愿的)、安岗(有困难的)”等措施,不断推动**镇搬迁群众就业深入开展。

2.加快推进搬迁安置点社区申报工作,加强对搬迁安置点各方面管理。加快搬迁点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开展安置点环境卫生整治,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多措并举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三)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用途不当和还款风险

**镇存在此类情况。

整改措施:

组织镇村干部采取发放宣传册、视频音频、入户讲解等多形式,加强小额信贷资金的用途、放贷要求及贷款流程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使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严格按照群众发展产业的需求,应贷尽贷,同时加强贷款农户后续资金使用的跟踪管理。

(四)贫困户对政策性收入依赖程度高,需着力提升低收入人群自我增收能力。

1.着力培育增收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生猪养殖等扶持奖励政策的落实,打造培育一批“能发展、可增收、稳得住、可持续”的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已补助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15家,流转面积1890.55亩,补助资金31.8万元。近年来,**镇已发展特色种植14230亩,培育了“能发展、可增收、稳得住、可持续”的新型经营主体25家。

二是提升产业组织程度。**镇已发展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2个,即:茶花土鸡养殖、五黑鸡养殖;已有10个村有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2019年有1个村集体经济达到8万元,2个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其余1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2020年底通过光伏扶贫项目投入使用及其它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了10万元。

2.着力促进稳定就业,鼓励务工增收致富。

2020年围绕实现有就业愿意的劳动力家庭“户均培训1人、户均转移就业1人”目标,完成区就业局下达的技能培训任务750人(其中建档立卡560人),引导性培训3000人(其中建档立卡2336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31人(其中建档立卡6600人)。一是抓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根据群众技能需求制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完成引导性培训106人(其中建档立卡75人)。组织召开招聘会两场,宣传就业岗位2000余个,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07人,完成转移就业12988人。

二是抓岗位开发及服务保障。继续结合农村劳动力特点,围绕产业发展及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继续加强送岗上门服务及务工宣传工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准确及时的务工信息,积极为辖区企业、致富带头人与农村劳动力搭建平台,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登记,用工信息查询、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

(五)扶贫特色产业的产业链较短,产业扶贫增收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镇存在此类情况。

1.产业发展方面。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在各项政策的带动下,**镇涌现出了一批上规模、有特色的种养殖业,如新店房村600亩脐橙种植、松坪村2万羽“五黑鸡”养殖、播卡村的5万羽的“茶花土鸡”养殖基地等等。“一村一品”的格局初现雏形。但是我镇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业产业发展。**镇所辖村委会多处二半山区,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基本靠降雨,靠天吃饭的现状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连片土地少,基础设施薄弱,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困难,严重制约**镇产业发展。二是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小散弱现象仍然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虽然**镇在脱贫攻坚期间获得了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产业格局初见雏形,但**镇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的因素仍然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资金主要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规模小、分散、整合程度不高的现象,抗风险能力弱,变数大。三是产业发展“一窝蜂”、同质化等现象突出。产业规划上不够科学合理;很多行政村仍存在等项目的现象,不会主动结合实际,村情,自然条件等科学规划产业项目,落地项目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整改措施:

一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尽最大努力补齐**镇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降低农业生产基本靠降雨的依赖,增加产业抗灾能力。

二是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到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引导上,加大对优质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加入合作社,做大做强各村特色一品,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大产业信息市场资源共享力度,搭上农村电商发展的快车,做到产得出来,卖得出去,解决产品没有渠道的难题。三是结合自身实际,结合上级部门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发掘更多优质产业,打造**镇特色产业品牌,在搞好生态保护的同时,推动**镇种养殖业的向好发展。

2.就业服务方面。2020年**镇实施转移就业1.36万人,组织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3750人。但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益岗位设置不够科学,日常管理考核不到位。二是外出务工就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就业数据不够精准。三是劳动力素质整体有待提高,劳务输出可选择的工作岗位和群众收入有限。

整改措施:

一是制定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完善公岗人员日常工作管理考核,促进公岗人员高效履职。二是加强沟通交流,发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就业扶贫工作队员等与外出务工人员多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务工时间、地点、岗位等情况变化,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就业数据精准到位,做到“帐实相符”。三是加强培训,引导和鼓励务工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保障群众就业和增收。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全镇各站所(部门)、各村要高度重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举一反三,逐一梳理问题,对标对表完成整改。

第5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为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2018年度中央和省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依据新安镇《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方案》,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按照“六看六确保”要求,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为抓手,聚焦反馈问题,坚持三个结合,深入查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以“四确保四不放过”“四个进一步”为要求,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举一反三,全面查改,为2019年打赢翻身仗打牢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推动各类问题整改到位。到7月10日,中央反馈问题和省委专项巡视及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基本完成整改,取得实质性成效;专项巡视整改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强化整改成果运用,通过整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初见成效,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整改措施

(一)关于“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1.主体责任方面

(1)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县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指出,2017年度来安县脱贫攻坚考核全省倒数第二,连续两年被省约谈。

整改措施:一是结合年初制定的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计划,做到逢会必学。二是深入推进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将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用于脱贫攻坚,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情,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三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选好配强村“两委”干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扶贫标准把握不精准”问题

2.识别退出和建档立卡方面

(2)政策、标准把握欠精准。年中督查时发现个别已脱贫户生活条件差,收入主要依靠政策兜底,如某户(2016 年脱贫),居住环境简陋,人畜未分离。少数 2018 年拟脱贫户脱贫较为困难,如某户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其与配偶均无劳动能力,还长期患有慢性病,2018年住院一次,收入不稳定。某户是一个年龄较大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带着一个智障的中年人,以上 2 户均难以达到脱贫标准。省第三方评估时发现少数贫困户脱贫成效比较单一,因病、因灾返贫隐忧仍然存在,防范返贫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 “三无”贫困户缺乏有效措施,资产收益的面较窄。省第一轮暗访时发现,脱贫质量不高,如张玉江户反映后续帮扶措施不多,多以上门慰问为主;侯良成户收入以五保金为主,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督查巡查时发现,新增识别不到位,14年贫困建档立卡以来被巡查的四个村除水东村15年识别2户2人,仰山村15年识别1户1人外 ,其它村多年来均没有新识别贫困户,但存在有新整户纳入低保户的情况。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半塔镇小山村2016年度脱贫资料缺镇公示文本,且公示图片模糊不清;三城镇广大村张布飞户2017年9月25日在国办系统中做户籍变更,张布飞儿子和孙子户内减出,但2017年10月仍然将该2人进行脱贫评议,与实际情况不符。

整改措施:一是严格识别标准与程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识别工作,确保识别精准;认真执行识别程序,将评议公示和数据比对落到实处,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二是实行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常态化管理,对符合识别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符合识别标准的错评户及时予以清退,避免漏评、错评现象发生。三是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摸清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基本情况。四是严格退出标准,有效防范返贫。不符合脱贫退出标准的坚决不得弄虚作假退出。

(3)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核查和动态清理工作不到位

整改措施:一是实行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常态化管理,每季度按照省办要求进行动态管理,坚持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有进有出,对符合识别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财政供养人员或村干部等不符合识别标准的错评户及时予以清退。二是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等情况,并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予以更新、补充和完善。三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信息维护和数据核查,确保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和相关数据准确。

(4)部分扶贫对象基础数据不准不实,信息系统数据错误。在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半塔镇小山村朱兵图户省办系统中显示其子朱星瑞当前在校状况为“无”,实际为小学。水口镇水西村阮天云户扶贫手册中户主身份证号码与信息核查表不一致;三城镇广大村秦继虎户2018年享受危房改造,但扶贫手册未记录。大排查时发现扶贫手册填写不规范:如杨郢乡静波村方正华户危房改造二次补助为15000元,扶贫手册中帮扶成效误填为21000元。如年中督查时发现我县基层基础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村级档案没有按照要求整理归档。扶贫宣传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不熟。部分贫困户未办理慢性病证,用慢性病诊断书代替。低保贫困户低保证件,对贫困户属性无法直接判定。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被抽查村村级档案均未发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材料;一户一档中均缺少人员自然增减表,动态调整情况不能直接反映;贫困户家中扶贫手册均是从2017年10月开始记录,造成不能通过扶贫手册完整了解该户脱贫攻坚情况。省第一轮暗访时发现我县基层基础村级材料有缺失现象。如上蔡村发现贫困户识别材料有所欠缺;扶贫手册填写质量不高,部分贫困户家中扶贫手册更新不及时,一些帮扶措施未体现。第二轮暗访时发现我县贫困户档案资料需要进一步规范。舜山镇炮咀村严运林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册填写不规范,签约服务上墙资料更新不及时。少数贫困户扶贫手册信息更新不及时,帮扶措施对应的帮扶成效填写不够严谨。政策宣传覆盖面不够,大排查时发现我县对非贫困村政策宣传不到位:新安镇七里村一般农户詹志平不熟悉扶贫政策。

整改措施:一是全面核查贫困户基本情况,逐户逐人摸清搞实基础信息。同时,做好数据核实工作,实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扶贫手册填写内容与贫困户实际情况“三个一致”。二是配合做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数据质量管理,切实改正信息系统错误数据,不断提升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扶贫政策进行全面宣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普及扶贫政策知识。

(三)关于“三保障工作不够扎实”问题

3.农村危房改造方面

(5)部分危房改造户面积超标。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户知晓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基本政策;同时,在与农户签订建房协议时明确建房面积,引导农户合理建房,防止攀比建房,防止举债建房。二是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控制危房改造建房面积,1-3人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3人以上户均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三是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管理,加强危房改造信息系统的动态维护和管理。

(6)部分自筹资金负担较重。第三方评估反应有的贫困户危房改造欠债在1万元以上,有的危房改造县里验收后未收到补助资金。

整改措施:一是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控制危房改造面积,引导农户建设经济适用的房屋,防止盲目攀比。二是调动农户积极性,通过投工投劳和互助方式降低改造成本。三是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切实采取妥善措施,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4.饮水安全方面

(7)少数贫困户存在饮水困难,农饮工程进度较慢。如省大排查时发现我县新安镇七里村自来水入户工程管道正在铺设,10月底全部完成,个别贫困户目前只安装水表,自来水未通。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摸清底数。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底数调查和贫困户农村饮水安全“回头看”,重点摸排贫困户饮水困难问题;二是针对摸排出的困难户,逐户分析原因,通过新建部分供水工程或进行改造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用水条件。三加强与水利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贫困户饮水困难得以解决。

5.健康扶贫方面

(8)部分慢性病的医药费难报销。如省第一轮暗访时发现在我县上蔡、六郎2村走访时,都有贫困户反映,部分慢性病所需药物无法在医院买到,无法报销,医药费开销大。

整改措施:一是对因身体原因确需花费大量医药费又无法报销且对基本生活产生严重负担的,符合条件的积极帮助申报社会救助。二是配合做好健康脱贫负面清单方面的政策宣传工作,积极和贫困户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四)关于“政策措施落实有偏差”问题

6.产业扶贫方面

(9)产业扶贫奖补“一发了之”。交叉考核发现,一是发放奖补资金存在“大水漫灌”、“一发了之”的现象。二是给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动部署,把有劳动能力或一定规模的土地、设施、设备等可用生产要素的贫困户在安徽省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中逐户进行标注,因户施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不盲目追求项目覆盖率。二是严格在规定范围内安排产业扶贫项目,对不具备产业扶贫条件的贫困户,原则上不安排产业扶贫项目。

(10)产业帮扶到户工作需要加强。第三方评估了解,从产业到户情况看,抽查的建档立卡户中,有部分脱贫户和贫困户家有劳动力但未获得产业帮扶,部分贫困户依赖自主发展,没有得到任何帮扶措施,部分有帮扶措施的农户表示帮扶仅限于发补贴、发种苗、发化肥等,少数贫困户认为帮扶没有任何成效,存在“一发了之”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三大行动”部署,精准界定具备产业扶贫条件贫困户,因户施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对有发展意愿、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应扶尽扶、应补尽补。二是加大项目到户力度。精准界定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通过外力帮扶和自主发展,积极实施到户产业扶贫项目。

(11)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成效有待提升。在县第三方评估调查时反馈,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产业基地支撑脱贫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一是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对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双向奖补政策,落实带贫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积极性,不断创新完善减贫带贫机制,提高带贫减贫效益。二是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合同签订、加强履约监督,维护和巩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有效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挥更大减贫带贫作用。

(12)产业扶贫存在简单化、难持续现象。一些产业效益不明显,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新型经营主体“四带一自”扶贫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尚未形成规模效益。一些产业补助资金难以起到“造血”作用。如我县在2018年县第一轮暗访时发现上蔡村张后俊户、六郎村桂德祥户、丁邦喜户都反应,养殖牲畜的死亡率很高,收益很少。在第三方评估时发现我县在扶贫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在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半塔镇小山村唐贻书花费1380元养鸡260只,并享受特色养殖补贴2600元,户主口述卖了1000元左右,效益不明显。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动,在产业选择、规模达标、风险防控、合理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和效益。二是科学设置产业项目。常规粮棉油等传统大宗农作物以及高风险、高污染、非适应性、效益不稳的产业不得作为扶贫产业项目。三是确保产业规模达标。申请自种自养产业扶贫项目的规模必须达到《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产业发展标准》(皖农办〔2017〕51 号);入股分红、农业务工项目的预期收益,不得低于项目提升行动的要求。

7.就业扶贫方面

(13)就业帮扶成效仍有空间。存在就业培训走过场现象,部分特困供养农户和60岁以上一、二级残疾人参加培训现象。如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我县技能培训中存在65岁以上老年人和精神残疾人,培训效果不明显。如舜山镇六郎村孙建忠三级智力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刘贻厚年龄75岁、三城镇广大村骆祥精神三级残疾。在县第二轮暗访时发现少数贫困户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如张山村刘翠英户,87岁参加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基础台账。根据贫困劳动者培训需求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脱贫培训,提高培训覆盖面,力争做到“应培尽培”。二是开设技能扶贫政策宣传专栏,加大技能脱贫培训政策宣传,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实施技能脱贫三年行动(2018-2020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为16至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通过其他措施进行帮扶。

(14)部分扶贫车间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调研摸底。5月份,全面对各乡镇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带动就业、补贴资金落实、认定退出机制等情况开展调研摸底,建立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详细台账。二是加强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建设运营指导调度。对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开展清理整顿,加大对就业扶贫驿站(扶贫车间)服务管理力度。

(15)公益性岗位存在变相发钱现象,辅助性岗位吸纳贫困户能力不强。通过公益性岗位获得收入建档立卡户中,部分受益户没有去过和偶尔去过几次但仍然获得收入,存在变相发钱现象。辅助性岗位吸纳贫困户能力不强,如年中督查时发现我县某村有辅助性工作岗位 9 个,均未安排贫困人口就业。

整改措施:一是全面核查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设置和管理情况,发现存在没有劳务行为获得收入的,及时进行纠正。二是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进一步激发受益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报酬的意识,提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不劳而获”现象发生。三是坚持“谁申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防止出现变相发钱等问题。

8.金融扶贫方面

(16)贷款对象不精准。交叉考核发现,存在给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的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配合扶贫小额信贷承办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投放扶贫小额贷款,结合贫困户实际状况给予评级授信,实现有发展生产意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贷尽贷。二是加强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精准落实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获得贷款,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7)贷款用途不合规。年中督查时发现我县少数贫困户反映 2018 年办理的扶贫小额贷款用于“户贷企用”;某户无贷款多方协议。同时在户贷户用方面,存在用途不规范和未及时使用问题,如年中督查时发现我县某户贷款3万元用于生活消费,市际交叉考核时发现个别贫困户小额信贷未及时使用,舜山镇六郎村汪恕兵,扶贫手册显示2018年3月贷款,贫困户口述准备养鸡但未实施,贷款未使用。

整改措施:一是严禁扶贫小额信贷采取“户贷企用”模式,对2017年12月以后“户贷企用”的贷款予以收回。二是坚持“户贷户用户还”方向,结合贫困群众需求和产业扶贫现状,大力推广扶贫小额信贷“一自三合”模式,对有发展生产意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贷尽贷”。三是加大对贷款贫困户的宣传指导。通过明白纸、上门走访等方式详细告知贷款贫困户关于贷款的具体情况,包括贷款金额、期限、时间、用款主体等,确保贷款贫困户全面掌握了解贷款情况,避免“不知晓、不清楚、不了解”的情况发生。

(18)金融扶贫存在贫困户参与度低、个别用款企业经营风险大等问题。不少贫困户对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入股的企业“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连企业名字都不知道,认为“入股分红”就是“到点拿钱”。有的“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模式和“户贷企用”没有实质差别。个别企业使用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后经营不善难分红。如2018年县督查巡查时发现我县部分贫困户不知道小额信贷的来源和用途。在省第二轮暗访时发现我县舜山村杭学锋户对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政策不了解、不知晓,对村扶贫工作的认可度不高。2018年省第二轮暗访时发现,我县小额信贷“户贷企用”存在后期还贷风险。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对贷款贫困户的宣传指导。通过明白纸、上门走访等方式详细告知贷款贫困户关于贷款的具体情况,包括贷款金额、期限、时间、用款主体等,确保贷款贫困户全面掌握了解贷款情况,特别是“户贷企用”模式中的“用款主体”情况和资金流向情况,避免“不知晓、不清楚、不了解”的情况发生。二是坚决杜绝以“一自三合”名义变相“户贷企用”,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加强对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等“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的宣传,确保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正确理解“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强化确保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主体地位。

(五)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有发生”问题

9.问题整改方面

(19)部分问题整改存在形式主义。省督查巡查发现年中督查反馈问题只是点对点整改,未做到全面排查整改。

整改措施:一是坚持从本村做起,领导干部带头整改,坚决防止在整治过程中形成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结合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三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立行立改工作开展“回头看”,全面查找存在问题,确保立行立改、问题见底清零。

(20)整改主体责任没有履行到位。有的整改工作不切实际,整改措施不够精准,财政、审计发现问题边改边犯,常态化监管机制未能有效形成。省督查巡查时发现精准识别、退出及户档、项目等资料还没有完全整改到位。

整改措施:一是根据整改任务,明确责任领人,制定问题清单,实行依单推进、台账管理,建立和规范销号制度,做到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提高整改质量,确保各类问题整改到位。二是严格执行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标准,有效防止漏评、错评、错退、返贫等现象,避免出现“两该两不该”问题。

10.考核监督检查和填表报数会议方面

(21)填表报数仍然过多。重痕迹管理,轻实际效果,基层干部整天忙着填表报数造册,户档资料重复建立,且种类繁多。

整改措施:一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聚焦“三精准”,强化“三落实”,不简单地将建立台账、工作日志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有效遏制“留痕主义”苗头。二是推进信息化和电子化建设。充分用好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基层档案管理和扶贫手册使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切实精简档案资料。

(六)关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

11.资金精准使用和效益发挥方面

(22)部分项目资金使用不精准,与贫困户利益分配和联结机制不健全。省督查巡视时发现我县村级资金项目还存在未及时产生效益和效益不高的情况。如:某村投入140余万元的烘干塔项目,去年9月份已建好,至今没有发包出去,没有产生效益。省第一轮暗访时发现我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差距较大,在暗访两村时发现,两村都开展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但对贫困户进行分红,两村差距较大。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对现有项目库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入库项目审查。二是严格规范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对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目标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需求统筹使用扶贫资金。三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贫困群众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户更多参与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能力提升,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23)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多起涉及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问题,且存在搞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严把项目审核关,坚持现有标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保基本守底线,对“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项目优先纳入,剔除脱离现行脱贫攻坚目标标准、与脱贫攻坚无关以及低效无效项目。二是严格落实扶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投向符合规定范围和用途。三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不贪大求大,不擅自提标。

(24)由于部门间信息沟通不及时,部分清退人员仍然继续享受了县医保中心发提供的健康扶贫待遇。个别乡镇由于工作人员失误,造成少量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的人员享受了健康扶贫待遇。

整改措施:定期交换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加强与医保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对接,实行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定期交换、比对与共享,确保医保信息系统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贫困人口基础信息相一致。

12.补贴补助和项目收益发放方面

(25)部分到户奖补资金支付方式不合规。存在向贫困户发放扶贫产业奖补资金时,直接支付到其非贫困户亲属账户问题,支付方式不严谨,管理不规范。

整改措施:一是严格资金支付程序,加强对资金拨付程序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二是建立“一卡通”资金管理台账,履行审批程序和监督责任,及时核实更新补贴对象身份信息。三是充分发挥公告公示事前监督作用,将补贴资金收益名单及打卡发放情况进行公开,并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对群众来信来电等举报及时予以处置。

(26)由于申报审核和补助发放把关不严,个别村委会等以各种方式多申报了危房改造资金。发放的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超过县定标准,多发放了资金。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情况“回头看”,

完善危房改造台账,发现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的,及时予以纠正,并根据问题性质予以追责。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危房改造户,防止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三是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经核实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主动移送纪检部门严肃查处。

(27)部分地方产业扶贫奖补标准过高。

整改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提升行动部署,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根据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和意愿,按照“有产业、有参与、有收益、有支持”要求,精准安排和实施扶贫项目,进一步提升项目质量。

13.公告公示制度落实不到位方面

(28)公告公示落实效果仍需加强。在2018年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时发现存在部分村镇项目库公示要素不全,缺12317监督举报电话等要素。

整改措施:一是坚持主动公开,全面公开,除法律法规有禁止性规定以外,对涉及扶贫资金项目有关信息内容,全部主动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二是将公告公示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加强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创新村级、村民小组级公告公示方式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公告公示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加大对扶贫资金项目政策的解读和宣传,防止“一贴了之”,确保群众对公告公示看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充分发挥公告公示事前监督作用。

14.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方面

(29)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需进一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时发现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的批复延时,中央735万专项扶贫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时间超过30天。

整改措施:一是全面清理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入库项目审查,进一步强化行业部门作用,健全项目入库前的论证与审查,让专家和群众参与进来,对打着扶贫旗号搞与脱贫攻坚无关的项目、违规违法的项目、盲目提高脱贫标准的项目,坚决清理出库。二是严格规范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对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目标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需求,统筹使用扶贫资金。

15.绩效评价材料质量方面

(30)绩效评价材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改措施:一是指导完善整合资金台账,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二是推进扶贫资金动态监控。从2019年起,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安徽省财政局关于全面加强脱贫攻坚期内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管理的通知》(财农〔2018〕727号)规定的资金范围,在下达资金时,同步录入动态监控系统,加快实现对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的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和流程追溯。

四、整改工作步骤

整改工作从5月上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问题阶段(5月25日—6月5日)。围绕中央巡视、考核、约谈反馈问题以及县、镇反馈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深入查找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

(二)问题整改阶段(6月5日—6月30日)。深刻剖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明确整改任务,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开展整改工作。

第6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经营条件日益复杂,施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资料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业绩评价系统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优良的业绩评价系统能将战略目标具体化,它一方面能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促进组织内部的目标一致,另一方面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目前施工企业在进行业绩评价中大多使用的是财务指标,因为它容易为大多数利益集团所接受,数据搜集也较为方便。但财务指标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不能反映企业现在和未来的业绩水平;企业有些经营活动和管理者的业绩水平难以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财务指标只反映结果,不反映过程,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等等。因此单纯用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平衡计分卡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使企业的业绩评价趋于综合和完善。

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教授率先提出来的。针对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系统,它强调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各有侧重有互相影响方面的业绩评价来沟通目标、战略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关系,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其中,财务是最终目的,顾客是关键,内部经营过程是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是核心。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想永远保持其核心能力,就必须依靠企业的学习与成长,构建一个学习型企业。只要企业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才能持续改善企业内部经营过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从而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目标。平衡计分卡将结果(如财务目标)与原因(如顾客或员工满意)联系在一起,它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系统。因此,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有助于衡量、培植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二、平衡计分卡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为了研究平衡计分卡在我国施工企业的应用,我们选取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们的试点企业。该公司是全国性工程建筑施工大型企业集团,以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码头、水利电力、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等工种施工为主,并涉足储运装卸、机械修制、商业贸易、服务加工等行业,具有工程施工总承包国家一级资质,其年生产能力在50亿元以上。多年来,集团公司获银质奖两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工程五项、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技术进步奖,其中成昆铁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集团公司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建筑功勋奖”,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和“全国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从而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行业排头兵。

近几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施工队伍急速膨胀,国有施工企业任务严重不足,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集团公司及时提出了“立足铁路、面向社会、大中小零结合、铁工水民并举”的经营思想和“立足铁路、拓展沿海、多元经营、打入国际”的经营方针。

2001年3月,我们在该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参加人员主要是该公司的会计师,我们详细讲解了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认识到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组成的平衡计分卡能清楚地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适当地计量,对于企业的改革是个有用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的研究,大家意识到要想获取长远的、出色的经营业绩,就必须创造出受顾客青睐的产品和服务,用以吸引和保持顾客份额。因此我们将该公司的目标定为:让用户满意,做行业领头兵。

在企业总体目标已定的情况下,我们组织了财务小组、顾客小组、内部经营小组、学习与成长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平衡计分卡,在平衡计分卡中,分别设置策略主题、目标、具体指标、指标值、措施。由于资料的保密性,在本文中指标值我们不加以列示。

(一)财务方面。平衡计分卡保留有财务方面的内容,是因为财务指标直接和公司长期目标相衔接,公司的长期目标几乎总是财务性的,而且恰当的财务指标能综合反映公司业绩。在设计该公司的财务指标时,财务小组通过仔细讨论,对以前的财务目标进行了一些调整,最终确定的目标不仅考虑了股东的利益,也考虑到了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致认为下列指标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表 1

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策略策略主题

目 标

指 标

措 施

用超过我们竞争对手的长期回报率来回报我们的利益集团

提高收益

(1)资产收益率

(2)全部资产现金流回收率

(3)总资产周转率

(4)资产负债率

(5)已获利息倍数

(6)资本增殖率

降低支出,增加收益,提高盈利成长性。

增强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提高现金净流量

实施无存货生产,合理配置,注重结构;

提高盈利性,适度分配现金股利,减少负债;

提高盈利水平,为债权人风险着想;

为投资者着想,挖掘内部潜力,减少损失浪费

(二)顾客方面。顾客方面体现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映。只有了解顾客,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经济源泉。实际上,企业对顾客的关注就是对市场及市场战略的关注。毫无疑问,企业市场战略会对财务目标产生影响。通过市场战略对财务目标影响的研究可以诊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顾客小组在综合考虑各有关因素的前提下,认为如下指标能综合反映顾客服务水平。

表2 平衡计分卡的顾客策略

策略主题

目 标

指 标

措 施

使业务容易开展,实现我们的承诺

开拓目标市场

保持现有市场

让顾客高兴

(1)顾客满意率

(2)市场占有率

(3)优质工程率

(4)工程合格率

(5)项目完工走访率

建一座工程,树一块丰碑,按设计和合同工期施工

巩固铁路市场占有率,扩大非铁路市场占有率,拓展中西部的经营网络

树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理念,配备质量监督员。

把好每一道工序,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人员不接;

定点定人,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走访,质量终身制 ;

(三)企业内部经营过程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是指企业从输入原材料和顾客需求到企业制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企业改善其经营业绩的重点,顾客满意、企业价值的实现都要从内部经营过程中获得支持。内部经营过程可以按内部价值链划分为三个过程:创新、经营、售后服务。对于企业创造价值而言,研究开发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以顾客为先导,发现和培养新市场、新顾客,并兼顾现有顾客的目前需要和潜在需要。在此基础上,着手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使新产品和服务打入新市场,满足顾客需要。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是企业向顾客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对顾客灵活、及时、有效、连续地提品或服务。

表3 平衡计分卡的内部经营过程策略

策略主题

目 标

指 标

措 施

建立着重于市场的策略,支持成本效率的研制和开发。

注重效率

着重营销及产品开发,加强经营管理

改善健康、安全及环境

(1)与顾客讨论新项目的时间

(2)投标中标率

(3)设备利用率

(4)事故率

(5)资产损失率

(6)合同执行率

(7)鲁班奖个数

体现顾客需要,与顾客进行无约束交流

严格筛选,精心组织,以最低的标价,提供优质的产品。

快用勤租,按施工组织设计预计时间

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核算和管理,谁损失就追究谁的责任

事前思考,信誉至上,组建合同部

注意企业形象,干好在建,注意沟通。

(四)学习与成长方面。平衡计分卡的第四个方面,学习与成长方面确立了企业必须建立长期的成长和进步的基础结构,顾客方面和内部经营过程方面确立了现在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仅凭今天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企业是不能达到他们的客户和内部经营过程的长期目标的。为了弥补这些差距,企业必须投资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业绩,给员工继续学习和提高提供渠道,为未来的方针提供前提条件。

表4 平衡计分卡的学习和成长策略

策略主题

目标

指标

措施

通过培训雇员,创造一个有很好业绩的企业

战略性再培训

显示交叉功能

授权/创新

(1)员工满意程度

(2)创新项目数

(3)合理化建议条数

(4)劳动生产率

(5)员工保持率

(6)在职员工培训率

加强和员工的沟通,提高员工士气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新并获得成绩者给予重奖

对好的建议给予报道、表扬、奖励,并建立落实反馈制度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大力培训人才,强化继续教育

其中,员工满意程度至关重要。改善企业业务流程和业绩的建议与想法越来越多地来自第一线地员工。他们离企业内部的“顾客”(业务流程)和企业外部的顾客最近。员工本身就是企业内部各生产流程的“顾客”。要使企业外部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企业内部“顾客”满意。企业员工只有“乐业”才能“爱业”、“敬业”。

三、结论

这份平衡计分卡是基于施工企业的特点而设计,除了个别指标以外,绝大部分指标是施工企业常用的指标,它保证了这份平衡计分卡的可操作性;而且这份平衡计分卡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如严格按这些指标执行,将会有效的提高该公司的竞争力。

通过平衡计分卡的设计,该公司的会计师认识到施工企业管理不仅涉及财务管理,同时还涉及其他方面的管理,只有把其他几方面的工作抓好了,形成合力,才能圆满完成企业制订的目标和战略。而且它使每个人明确并理解了从高级财务目标到经营指标的简单的因果联系。在企业中,没有一个人能将一个过程从头做到尾,但是每个人要理解他该做什么,他对于帮助公司达到目标的任务是什么。平衡计分卡给了他们要着重于业绩的指标,同时使他们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看法,把能力

放在改革上。但这份平衡计分卡在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只有会计师参加,而没有其他岗位的人员参加,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实证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当然我们还会密切关注这份平衡计分卡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断的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卡普兰 安东尼.A.阿特尔森 著,吕长江 主译 《高级管理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第7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为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根据邱发﹝2019﹞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xx系列讲话精神,自觉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如期脱贫。

(二)总体要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从2019年起,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任务,绘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目标任务。

从2019年起,贫困人口实现逐年递减。2019年底前,全乡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底前,基本解决群众贫困问题,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分类扶持

(一)精准建档立卡。

在建档立卡“回头看”的基础上,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将贫困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无劳动力户)、低保贫困户、一般贫困户四类,前两类为救济保障对象,后两类为扶贫开发对象,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本扶贫手册、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二)精准动态管理。

认真制定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每年年初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一次调查评估和数据更新,对上年度脱贫和返贫的贫困户按程序核定,严格做到“两公告、一公示”,脱贫出列、返贫入列,落实动态管理。

(三)精准分类扶持。

因地制宜,对贫困村,因村施策,重点解决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对贫困户,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对五保户、低保户,通过社保兜底政策措施,解决贫困问题。

三、实施八大工程,为实现整体脱贫提供强力支撑

(一)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科学制定产业脱贫规划,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结合不同地域农业发展实际,重点推行贫困户自主发展、龙头企业+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等五种扶贫模式,帮扶到户到人,实现抱团发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1.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发展壮大蔬菜、瓜果、花木、竹编、养殖、种植六大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抓农产品“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建设,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对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抢抓“淠河绿色生态经济带”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机遇,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垂钓以及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根据不同类型给予贫困户相应的资金补助。

3.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通过个人自筹+政府补贴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建设光伏电站,优先帮扶无劳动力、无稳定收入的贫困户。

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农村淘宝服务站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和引导利用互联网+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贫困户收入。

(二)实施就业扶贫工程。

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贫困户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能。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鼓励贫困村能人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到贫困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

(三)实施智力扶贫工程。

积极推进教育扶贫。整合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关爱女孩行动、阳光工程等各项扶持资金,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将文化体育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着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工程。

严格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享受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采取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脱贫。

(五)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

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结合省级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合理确定搬迁方案,确保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般尽搬,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积极稳妥做好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优先保障贫困户的基本住房安全。

(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

着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对标准较低、路况较差的县乡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改善;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到2019年基本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实施沟、渠、路、林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八小水利工程”建设,确保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

(七)实施生态保护扶贫工程。

结合“三线三边三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坚持发展与保护并行、产业与生态并举,扶贫与开发并重,加快推进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八)实施社会扶贫工程。

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双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强对选派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日常监管,落实在村工作制度,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做到严格管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实现整体脱贫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

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各驻村点长、村支两委负责人和包村扶贫单位一把手是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村和有关部门是责任单位,要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

(二)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做到公开透明,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三)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

加强乡扶贫工作机构建设,抽调专人设立扶贫工作站,明确分管负责人实行专抓,各村明确一名村干专抓扶贫工作,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扶贫开发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扶贫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选好配强贫困村村支两委人员,鼓励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五)强化脱贫攻坚考核奖惩。

完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提高脱贫攻坚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比重。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对村支两委负责人进行调度,经考核不胜任现职的予以调整。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8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关键词:公务卡结算;原因;改进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07-02

所谓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贷记卡,作为公务活动的新型结算方式,通过“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的流程,满足公务消费的需要。推行公务卡的最核心要求,就是在公务小额支出中全面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利用银行卡支付系统协助财政部门实现对公务小额支付的全程监控,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同时,在预算单位公务支出中引入银行卡管理,通过制度、机制和管理工具的融合创新,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取现金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公务卡交易的电子信息对本单位日常公务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强化财政动态监控,防治源头腐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然而,在公务卡的推行过程却遭到冷遇,还存在诸多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一、公务卡结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1.单位对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存在抵触情绪,短时难以改变传统的现金结算观念,使用公务卡交易的方式尚未被大众所接受,办卡、刷卡率仍旧不高,睡眠卡多、刷卡消费少。

2.公务卡报销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执行把关不严,部分公务支出如大型会议费超过公务卡信用额度,无法使用公务卡结算,单位大额现金支付的情况依然存在。

3.银行对公务卡业务的专项管理不足,开办公务卡手续烦琐,还款流程不畅,后续服务未同步跟进,对公务卡的注销、新办、查询等业务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处理办法等。

4.财政动态监管机制不健全,单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随意性强,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会计人员在报销时,不能完全按照公务卡结算制度规定的还款流程操作,依然使用现金还款。结算方式流于形式。

5.对公务卡使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存在使用公务卡非法套现等违法行为,同时,部分地区POSE机数量有限,布局不合理,管理相对混乱。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公务卡是一种便捷高效、透明度高的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但现代化的工具只有和现代化的制度相结合,才能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实行公务卡制度,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种财务结算工具,重点是要通过规范化的制度设计,使公务卡成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诸多问题的产生,既有公务卡结算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也有使用人、使用环境等外部因素:

1.单位对公务卡结算制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以来,推行进展缓慢,部分部门、单位甚至刚刚起步,一是受传统的交易方式、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对刷卡消费的模式还没有普遍地接受;二是在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认为公务卡的使用限制了公务消费,给公务消费带来日常工作上的不便,其次通过使用公务卡消费,使各类公务消费公开化,减弱了部门单位公务消费的自由度。

2.公务卡推进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使用不方便。公务消费的覆盖面广,涉及多个行业和地区,在部分中小城市、县城周边、乡镇等区域没有相应的配套设备支持。在公务还款时,经常发生预算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难以读取公务消费记录,无法正常还款的现象。而且,受公务卡额度的限制,也不能满足部分大额公务支出的需要,给正常的公务消费带来诸多不便。

3.公务卡报销流程相对复杂。使用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必须依托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造成公务卡结算与现金结算相比,存在环节多、手续复杂、效率低的不足。对公务消费人员来说,必须按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进行公务消费,在规定的还款期将消费小票、发票报财务部门报销;对财务人员来说。必须根据消费小票金额,查询相关的消费记录,根据领导签批,确认报销,然后到国库集中支付银行,打印支票,集中还款,烦琐的报销流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卡的推广使用。

4.财政动态实时监控不到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金管理规定,单位原使用现金支付的日常公务经费支出,原则上必须采用公务卡或其他非现金结算工具进行结算。实行公务卡结算后,预算单位应严格控制现金结算,确因个别特殊情况不能使用公务卡的业务支出,必须经单位领导和财政部门批准,方可采用非公务卡方式结算。同时,财政部门尚不能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单位财务部门及时掌握所有通过公务卡支付的详细信息,并纳入动态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存在监管上的“盲区”。

5.缺乏考核量化指标,公务卡存在使用风险。受单位部门预算不细化影响,单位满足于转账支票和现金结算方式,对改革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缺乏公务卡使用考核量化标准。同时,部分单位为了方便省事,集中办理公务卡,审核把关不严,公章随意加盖,让少部分钻空子,出现利用公务卡套现、恶意透支的现象。

三、有效地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建设

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推广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以及用卡单位会计报销和财务管理方式的改革,又涉及银行服务品种的创新、制度流程的再造和业务系统的改造,既涉及政府各有关部门,又涉及金融机构和特约商户,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强、情况复杂的特点,要加强科学规划,统筹组织推进,确保收到实效。针对公务卡推行不利的原因,提出以下相关的对策和思考。

1.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配合公务卡改革推进的步伐,要加大对公务卡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渠道有补助有组织地宣传公务卡改革,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提高持卡人使用公务卡,商户受理公务卡的积极性,形成广泛共识和舆论氛围。同时,提高预算单位对公务卡使用的认识,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防治腐败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是预算单位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行政成本管理具有重要重义。

2.逐步完善公务卡用卡环境。一方面,加快公务卡受理市场建设,推动各银行加大对用卡环境的投入,要不断完善电子支付系统,扩大POS机的布设范围,尤其在公务消费较多的商场、宾馆、交通售票场所增加机具数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为推行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创造良好的刷卡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采购的行政职能。凡是政府采购的定点商户必须强制安装和使用POS机,否则不予定点,用政府采购政策引导商户配合公务卡的推行。

3.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一是不断完善国库支付系统软件。简化软件操作流程,认真查找软件存在问题,提高支付系统软件财务与其他商业软件的兼容性;二是健全银行管理机制,加强银行的接口系统建设,即时传输公务卡消费信息和公务卡还款信息,确保用款单位的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快捷对账与清算;三是不断加强预算单位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财务管理信息渠道通畅度。

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对支付中心工作人员、银行业务人员和财政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相关政策、知识及软件操作方法,减少操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强化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全面掌握公务卡还款报销流程,及时督提醒用卡进行公务消费的人员,通过报销流程再造,简化报销流程,提高公务人员用卡积极性。

5.规范预算单位财经纪律,严把现金管理关口。建立健全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报销操作程序。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控制现金使用的范围、额度,由财政部门将预算单位授权支付额度的10%设为现金提取上限,超过部分必须转账或使用公务卡结算。对公卡支出占非转账支出(公务卡支出及现金支出之和)比重达不到50%的单位,将现金提取额度调整为授权支付额度的8%,以规范现金管理促进公务卡使用。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符合强制结算目录的支出必须优先使用公务卡,对于应刷未刷事项,财政部门必须予以拒付。

6.加强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强公务卡的日常管理,建立日常在线监测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和纠正。对预算单位公务活动中按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要求应使用公务卡结算而不使用的,财政部门暂停用款计划下达和经费支出报账,同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需提取大额现金的,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二是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细化相关制度,建立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事前监督机制,对财政、人行、银行、用款单位的资金运行轨迹全方位监控,明确责任,健全考核机制。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和疑点,及时核实和纠正,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使用符合预算规定的用途。

总之,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预算管理、规范公共财政支出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对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止腐败工作,将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加强改进公务卡结算制度,对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经济环境经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双庆.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使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18).

[2] 梁丽香.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13,(2).

第9篇:公务卡使用整改措施范文

公务卡作为一种适应现代财政管理改革的新型金融结算工具应运而生。其具有携带方便,使用便利,透明度高的特点,无论从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透明度、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还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务卡制度改革非常重视,早在2007年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在中央预算单位中开始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在公务支出领域推行使用具有“支出留印、消费留痕”的信用卡消费模式,逐步取代现金支付。2012年财政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县乡预算单位年底前也需将改革覆盖到所属各级基层预算单位,标志着公务卡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行。

二、公务卡制度改革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务卡制度改革进展不均衡

从区县及街镇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情况对比分析,改革进展不均衡,街镇在公务卡报销率及现金使用规范程度方面明显低于区县。一是公务卡结算意识不强,使用率不高。由于街镇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相对较晚,部分公务人员对公务卡制度认识不到位,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现金、轻公务卡”的现象,导致公务卡使用率不高,有的甚至成为“休眠卡”;部分人员甚至怀疑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任何消费都受到财政部门的监控,以至于用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POS设备分布不均,公务卡使用环境受限。上海城区金融系统比较发达,刷卡环境较好,但大部分街镇农村地区刷卡消费的商业网点不健全,零星采购办公用品等现金购买情况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商户因考虑利益不愿意设置POS机具,或即使有POS机也不主动配合持卡人刷卡消费,从而影响了公务卡的推广使用。

(二)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范围不广

目前各区县、街镇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主要对象是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财政拨款预算单位,暂未将国有企业及村民委员会纳入改革范围,部分财政性资金使用不规范。大部分区县仅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资金作为公务卡消费支出资金范畴,部分实有资金账户未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普遍存在从实有资金账户大量提取现金,使这些资金游离于公务消费之外,难以有效监管。我国自2007年开始推行的公务卡制度改革主要是以个人公务卡结算为主,暂未推广使用单位公务卡。然而,目前人民银行规定个人公务卡授信额度已明显不能满足预算单位大额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需求。

(三)公务卡结算与内控制度配套不健全

虽然各区县均制定了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实施办法及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等文件,但大部分区县和街镇预算单位尚未结合单位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务卡使用管理办法、报销操作流程以及现金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无法将公务卡使用、报销等纳入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对使用公务卡结算还是现金结算予以明确的界定,超范围、超规定使用现金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公务卡结算作用的正常发挥。

(四)公务卡管理和结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受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局限, 目前对公务卡管理和结算方面的监管机制相对不足, 致使公务卡制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监控效应。首先相关部门未形成对单位公务卡开卡、激活、使用、注销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以致 “休眠卡”、乱用卡等情况依然存在。其次由于公务卡结算监督机制不健全,未能有效解决公务卡强制目录执行不到位、现金使用不规范、虚开发票、收取商家回扣等问题。

三、公务卡制度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公务卡宣传培训力度,改善用卡环境

针对公务卡制度改革进展不均衡现状,应优化公务卡使用环境,加大街镇改革推进力度。一是加大公务卡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卡使用率。要加强对领导的培训,从反腐倡廉的高度宣传推广公务卡的重要意义,明确各单位负责人是深化公务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使领导积极带头使用公务卡,支持公务卡应用推广工作。通过街镇网站、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泛宣传公务卡的用卡知识,使公务人员感受到公务卡消费的便利性,消除对公务卡使用存在的顾虑,从思想上逐步接受公务卡结算。通过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使持卡人了解公务卡的使用方法,熟悉公务卡的报销流程,提高公务卡结算积极性,确保人人都愿用卡、会用卡、用好卡。二是优化公务卡使用环境,提升改革硬实力。制约公务卡制度在街镇推广的主要因素是商户POS设备较少,公务卡受理环境较差。只有公务卡市场受理环境改善,刷卡条件具备,才能更好地推行公务卡结算,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公务卡制度的管理效应。各发卡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公务卡市场受理环境,加大POS机具布设的密度和数量,通过加大宣传、适当让利、提供优质服务等手段,提高商户受理的积极性,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顺畅、便捷的条件。

(二)拓宽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范围,进一步深化公务卡改革

进一步拓展公务卡制度改革对象,逐步将国有企业及村民委员会纳入区县公务卡制度改革。无论是《新预算法》还是《政府会计准则》,都要求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对政府的收支行为,预算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资产属于政府,村民委员会又由乡镇财政全额保障,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因此各区县逐步将国有企业、村委纳入公务卡改革对象,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实施公务卡管理。

进一步拓宽公务卡消费支出资金范畴,逐步实现各类资金全覆盖。随着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专户资金最终将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逐步取消预算单位实有账户,将该部分资金统一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作为公务卡消费支出资金范畴,全面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所有资金的归集纳入,有利于财政及监管部门对全部资金流向的监控,真正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公务卡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进一步丰富公务卡品种,探索推行单位公务卡。目前我国实行的公务卡制度主要是以个人公务卡结算为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个人公务卡已不能完全满足预算单位支付结算管理需要,势必要求探索推出由单位作为承债主体并能满足大额支付需要的单位公务卡。因此,需进一步丰富公务卡品种,健全公务卡制度体系。

(三)健全与公务卡制度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

改革的推行,制度是关键。各预算单位应根据公务卡管理实施办法及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结合单位实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制定公务卡结算财务管理办法,明确公务卡的开立、使用及销户管理,明晰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报销审批程序及风险责任等,使公务卡结算在实际工作中都有章可循,提高公务卡使用刚性要求。二是建立现金管理办法,明确现金使用、规范现金报销审批流程,对于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公务支出,须报经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报销。制定现金结算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限定现金支出范围,规范现金使用管理。三是制定惩治和责任追究制度,针对工作人员违规使用现金、消费记录不实等行为作出记录,并根据不良行为和消费金额对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惩治和责任追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