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突兀的意思范文

突兀的意思精选(九篇)

第1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2、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

3、造极登峰:登峰造极。喻达到极点

4、千峰万壑:犹千岩万壑。

5、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

6、横峰侧岭: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7、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8、跻峰造极:指登上山峰绝顶。

9、奇峰罗列:指各种各样的奇特山峰散开地排列着。

10、危峰兀立:危:高。兀:突起 。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第2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这里离天葬台200米,虽然征得死者家人的同意,我还是选择了在这么远的地方观看,就是为了不惊扰死者的灵魂,同时也表明我对死者以及当地习俗应有的尊重。

天葬台高度适宜,我所在的地方则视野开阔,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小山。平措已经告诉过我,在这种地方燃起桑烟,兀鹫很容易看到。

天葬场有两间简陋的小屋,还有一座用又大又平的石头砌成的半圆形台子。除此之外,整个天葬场空荡荡的。我能看到唯一的一点色彩是一个喇嘛的紫红色袍子,他就坐在其中一个小屋里冥想。听说喇嘛们经常选这样的地方来修行,天葬台能帮助他们克服恐惧,领悟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天色开始发亮时,死者的遗体运到了。两个男人抬着,另有两个跟在后面。他们把遗体放在地上,绕行了3圈,然后就到一间小屋里去休息,喝茶和青稞酒,聊天。过了大约30分钟,他们从小屋里走了出来。其中一人点燃了一堆柏枝和糌粑,浓烟远远飘散出去。平措也拿出了他的工具:好像有一把刀,还有锤子等工具。

死者脸朝下地俯在地上,平措开始动手,把遗体分成块,递给另外一个人。那人则把它们放在石头上,用锤子捣碎。他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是那样平静,丝毫没有传说中那样恐怖,这只不过是一种对尸体的独特处理方式。

突然,我听到有歌声传来,轻快嘹亮,极富节奏。我四处张望,寻找声音的源头。天葬场上的人都背对着我,但歌声肯定从那里传来。这时,一个人转过身来。我立刻明白,是他们在唱!他们唱得兴高采烈,就好像在收庄稼,在盖房子,在修路。在外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面对死者怎么能引吭高歌呢?转念一想,对他们来说,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不过是灵魂和肉体的一次分离。他们现在所做的,正是帮助灵魂走上转世之路。就像格勒博士告诉我的,全世界可能只有藏民族对死亡是如此超脱,没有丝毫畏惧。

他们停手之后,我听见平措大声呼唤:“来——来——”。他抬头望向天空,低沉的声音在空气里回荡。所有人都仰望天空,盼着兀鹫出现。20分钟过去,没有兀鹫出现。平措告诉过我,兀鹫有时要过好长时间才来,这要看天气和风向。他再次呼唤的时候,一只兀鹫出现了。它绕着天葬场盘旋了几圈,伸腿落了下来。

喜马拉雅兀鹫是亚洲最大也是最凶猛的鹫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在了这片世界最高的高原上,在岩石上筑巢。它们的身长超过一米,双翼展开一般达两三米之阔,飞翔时羽毛开成一条直线,没有弧度,显得刚毅、傲慢。因为这种鹫类能够帮助多数藏族人完成此生最后的旅程,把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一同带到天国,所以藏族人把它们视为神鹰。

就在我观察第一只兀鹫时,二三十只兀鹫突然从天而降。它们矩形的翅膀在天空舒展着,从容不迫,然而瞬忽间它们就落到天葬台上,几分钟过去,就已经把骨肉一扫而光。平措和其他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情。平措告诉我,如果兀鹫很快把尸体吃得一干二净,亡灵的转世也会很迅速。

我从望远镜里看到,平措收拾好他的工具,和其他人一起离开了天葬台。兀鹫仍然留在山坡上,来回转悠,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它们拍拍翅膀飞了起来,越飞越远,消失在天际。死者的灵魂是不是也被它们带走了呢?

从天葬台往回走的路上,我赶上了平措,并向他致谢,是平措让我对生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死亡不足为惧,而且是一种善举。平措告诉我:“施舍是藏族人的天性,无论生死。兀鹫只吃死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尸体埋葬或者火葬,兀鹫就会饿肚子,那就太残忍了。”

第3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几番拼搏求索,几度春华秋实。兀术街村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村、省村民自治模范村、铁岭市先进集体、铁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铁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铁岭市美丽乡村和文化广场示范村等10多项荣誉称号。

真抓实干,产业调整走富路

2001年4月,新一届村班子走马上任,时年33岁的刘广一经村民民主选举,挑起了兀术街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重担。面对人多地少的严峻形势,新一届村班子成员一致感到,要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仅靠耕种村里的不足700亩土地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多种经营、发展第三产业的路子。为此他们提出,把村里的耕地集中起来由专人经营,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让更多的村民利用身在煤城中心位置的独特优势,经商办企业,实行两条腿走路,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农民尽快实现增收,“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农户家中征求意见,探询致富门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有限的耕地上大做文章,让少量的耕地产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将580亩耕地全部开发成蔬菜大棚和葡萄园,涌现出很多技术能手和致富能手。在蔬菜种植上积极引进新品种,农户通过黄瓜嫁接和种植葡萄,每年都能够实现高产稳产。村里还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目前,村里已经涌现出付忠联等多个养牛大户。

此外,村“两委”班子还鼓励和引导村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以增加收入,村里涌现出一批经营服装、水果、小食品、建材、交通运输的个体业户,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新班子上任十年来,兀术街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8000元,农民收入比以前增长了近3倍。现在兀术街村集体经济基础雄厚,村民家庭生活富裕。

理清思路,“腾笼换鸟”引项目

近年来,兀术街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对症施治,以盘活集体资产为抓手,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在走过了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年代以后,村里原有的工业小区里出现了一批停产的企业和一些闲置的场地、厂房。这本该成为村干部的一块心病,可村党总支书记刘广一没有紧锁眉头,而是坚定地对班子成员说,想要变“包袱”为财富,变资产优势为经济优势,就必须树立大招商意识。于是,通过学习、讨论、外出考察,村干部终于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利用闲置资产招能人、引项目。几年来,村里先后引进了沈阳文亚煤机配件厂、馨龙源门窗有限公司、调兵山市晨安供热有限公司和矿山机械制造加工等企业,建起了新型工业小区。村里还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选择优秀企业入股,每年分红可达120万元以上。

服务群众,思路开阔善经营

2001年,村党总支书记刘广一上任时,村里的债务高达800万元。上任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利用“母本”经营滚动式发展。于是,在征得村民同意后,他把村部临街的1300平方米的办公楼整体出租给一家私营医院,每年可得承租费20万元。村里另建一幢造价每平方米仅479元的三层楼作为办公用房,为了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在保证村文化室和活动室用房的前提下,按照现有办公人员确定建筑面积。在村委会楼下建了7个车库对外出租,每年可为村里增收4万多元。同时,对现有的20个车库和8个门市房继续出租,选好承租方,租金保持平稳持续增长。几年来,通过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加强资产管理和运营,该村不仅甩掉了积压多年的债务包袱,而且实现了集体积累逐年增加。

真挚奉献,发展不忘保民生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广一常说:“我们是群众投票选出的村干部,就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好事、实事,替村民排忧解难。”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兀术街村“两委”班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倾力实施惠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村里投入惠民资金超过5000万元。2010年投入4700万元,为全村村民办理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已有400多名村民领取了“退休金”,最多的每月超过1500元,广大村民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每年的个人筹资款都由村集体统一支付,仅此一项,村里就累计支出150多万元。村民子女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完全由村里承担。2014年初,村里还拿出3万多元为每名村民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思想统一,党建工作结硕果

为了使每名党员自觉加强学习,增强党性意识,村党总支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每个季度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由党总支书记总结上季度工作和安排下季度工作,同时征求到会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作现场答疑。现有25名党员签订了“党员为民承诺书”,承诺内容包括传授葡萄和蔬菜种植技术、做义务街路保洁员、免费为动迁村民搬家等,村党总支委员会每年为村民承诺办理3件至5件实事,村民都非常满意。兀术街村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没有放松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总支通过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涌现了一大批带动群众致富的模范党员。党员韩秀把自己的果树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无偿传授给村民,使果农增加了收益,提高了收入。每当紧要关头,广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如今,兀术街村干群团结,邻里和睦,乡风文明。

改变村貌,提高文化软环境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村里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商议,最后决定利用闲置的校址建设兀术街农民新村。共建6栋农民新村楼,214户村民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小区道路畅通,环境优美。2003年,兀术街村的村民自由活动广场和灯光健身广场两大文化广场正式竣工,为了丰富和活跃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还定期举办秧歌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受到了村民的欢迎。2004年,兀术街村与市体育局联合举办了调兵山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全市近千名农民参加了农民体育盛会。走在兀术街村,你会有“人在村中走,疑似画中游”的感觉。兀术街村人有信心、有决心将兀术街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健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不断优化提升全村的人居品位,让古镇新村成为辽北一颗最璀璨的新星。

第4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皇家贵族“捺钵”营

“春水秋山”渔猎地

——兼证金兀术渔猎围场、练兵场努

前章已经介绍,辽契丹、皇帝及大臣有“捺钵”习俗。“捺钵”一词本出自契丹语,按汉语可译为“行在营”。著名专家王禹浪先生在《哈尔滨地名含义揭秘》一书中指出:“这里的‘行在’,绝非一般泛指,而是辽、金、元三朝皇帝出行狩猎之专门用语。春天狩猎主要在水边进行,所以称为‘春水捺钵’,秋天的狩猎则在山中进行,则称为‘秋山捺钵’。久而久之‘春水’与‘秋山’合成一词,并形成非常动听词语“春水秋山”。而且经王禹浪考证,在各地出土的许多金代玉佩,均有春水(如天鹅、荷叶、芦苇、海东青鹰、水波为主题),而秋山则是以远山、近树、奔鹿为主题图案。这种至为辽、金、元朝的朝服和达官贵人必佩之物,在金朝服中还绘有“春水秋山”的图案,春水秋山有时分别称为“春水”或“秋山”。据王禹浪先生的考证,“捺钵”之制创始于辽代,金之两朝相袭沿用。实际上,皇家贵族渔猎活动不仅在春秋两季,实际上在一年四季都在进行。所称“四季捺钵”是也。

笔者研究认为,“捺钵”活动初指皇帝之渔猎之行在,但实际上其广义指皇家贵族的渔猎活动。大金在建国前,严格说来,本不该用“捺钵”一词,但实际上自从完颜部族的乌古乃取得节度使一职后,生女真虽归随归辽契丹所属,但实际上“巍然自为一国”,(《金史·百官志一语》),有些行为早以类似国王而居之。连《辽史》也将女真称为“女直国”。因此,可以推论,在金正式建国前,实际上也开始使用“捺钵”一词了。也可以这样说,“捺钵”有时泛指狩猎活动。而渔猎活动之最的民族,当属女真人。女真人以前无耕作,人们的生存来源主要靠打渔和狩猎。大江、大湖以及支岔流域均是女真人捕鱼的佳地。而广阔的山林则是狩猎佳地。在笔者所讨论的范围之内的小兴安岭是当时女真人最大的山林地域。南接松花江,北接黑龙江,东为三江汇合处,西为嫩江,从小兴安岭经过的主流,即是汤旺河(金时叫“土温水”)它发源于小兴安岭北端,又汇集大小无数个支流,流入了松花江。而小兴安岭当属金域最大山脉之一,与长白山齐名,山岭连绵几千里,山林浩瀚,古木参天,皆为天然的原始森林,这里的野生动物、植物在中国北方是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山区,勿须再论,这里是女真人首选的狩猎场,当时这里聚集大量女真人部落,皆因此天然大狩猎场使然。从伊春各地和金山屯区域出土的大量女真人先祖的遗迹证明了这一点。前第三章已谈到,金时女真人核心部落是完颜部,完颜部祖宗各代均在这里狩过猎,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金朝完颜皇家贵族更是将这里作为“四季捺钵”的最佳场所。

不知金史专家们是否注意到,女真人将“士卒”与“围猎”为同一名词。查《金史·兵志》载:“谋克之副曰蒲里眼,士卒之副从曰“阿里喜。”而在《金·国语解》中,阿喜为“围猎也。”可见,金朝将围猎与战斗同为一义去理解,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定义,平日无战时,“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常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即“缓则射猎,急则出战。”女真人从儿童开始就练射箭,阿骨打、粘罕以及兀术从小都是射箭高手。笔者认为女真人的身体特质和群体的战斗能力,主要是从天长日久的狩猎活动中养成的。《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中载:“挹娄(古肃慎人,女真人祖先)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晋书》卷97《肃慎氏》载:其土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夏则巢居,冬则穴处。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楛矢长尺有咫。其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在后来则称为女真人,宋人也记载为:“(女真人)散居山谷间,依旧界外野处……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如飞。济江不用舟,浮马而渡。精射猎,每见野兽之踪,能蹑而追之,得潜伏之所;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麋鹿射而啖之,但存其皮骨。其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复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但历史再向前发展,到了完颜部落称雄生女真时,特别是到了完颜部首位节度使乌古乃后,铁器有了重大发展,无论是辽国契丹人,还是渤海国,还是来流水附近的乌春部善制铁器,还有加古(又写夹谷部锻铁名匠乌不屯)均被完颜部落所扰络,这时,铁刀、铁矛、铁箭头等历史性的用具之革命,使征战活动有了利刃,而使渔猎活动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此时,完颜部族各头领入山狩猎,不仅是他们的习俗,也是生存之必须,更是各类征战之必备。所以,完颜头领在大金建立之前,日常主要活动就是狩猎。包括金朝皇帝、和将帅、大臣均以猎为趣,即使在征战途中,也经常不间断地到深山森林去狩猎,这在金史记载中不计其数。而在金山屯文物发现中,有大量与渔猎有关的文物,如泥网坠、铁箭头、铁矛、兽骨、木炭、六耳鋬铜锅、陶制多孔器等。在山林中,发现的穴坑、灶石、兽骨更是无计其数。所有这些均证明此地是渔猎名山。下面以金山屯遗迹为线索,进行研究分析:

金山屯的原地名不少,其中“大荒沟”、“查拉巴气”、“大宝金山”、“金顶山”、“忽鲁头沟”等比较典型。而在元代,却有金山屯地名另一说法:“阿尔坦·阿布拉·爱拉,”金山屯史志有记,但却翻译为:“蒙语,产金子的山村。”这其实不准,因为小兴安岭几乎无蒙古人居住过,即使在元代亦如此,只不过是为其管辖而已。而此地几千年就是肃慎,后来的女真人的居地,有些地名遗留应与女真语有关。“阿尔坦·阿布拉·爱拉,”其实是女真语的汉字标注。查《满汉语辞典》,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与狩猎有关的词。“阿尔坦”对应的是“拦截”,后词意为“刚好、恰好”;“阿布拉”对应的词是“Abalambi”,“mbi”是动词尾,“打围、打猎”的意思;“爱拉”其实就是“Ala”,“山岗、大阜。”这三个词联在一起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最理想的(恰好、刚好)打猎之山。”或也译成“最理想的打猎黄金圣地。”这里的“黄金”一词是形容此地之美重,而非是产金之意。(当然,金山屯历史曾在白山沟沙过金)这个词组是将女真语以汉字作为音标进行标注的,将这么长的一个女真词组标成金山屯名称,也是很有趣的事。下面再列举几处典型的均与金祖有关联的山名,有的定与大名鼎鼎的“金兀术”有关。

“卧龙鳖河“。此河发源于金山屯北沟之顶,从力林河相汇集,汇入此河,一直流入到现美溪松岭林场,美溪那边称“金沙河”。“卧龙鳖河”,现名则叫“卧龙河”,这是汉人的习惯称法。“卧龙鳖河”一听就知道,它不是我们今人(汉语)的习惯称谓,因此称“卧龙河”,实属自然。依汉语理解和习惯将女真语的多音节词汇改为汉语的,集约式的单音节词汇,在“卧龙鳖河”这个地方,有一个农业队,称为“石猴沟”青年点。我本人曾于1975—1976年在此地的东方红经营所和力林林场任过职,当地人传说,卧龙鳖河有一块“金兀术马蹄印”大石头,本人十分好奇,在当地人指领下,到卧龙鳖河石猴沟段现场去看了一下,在此河边确有一方巨石,半位于水中,石上确有一深深的“马蹄印,”经流水冲刷,仍光滑可见。对这个蹄印,任何人都知道是天然形成,怎可能是马蹄踏之形成的?但当地老乡就如此是说,而且就说是“金兀术之马蹄”留下的。这就怪了,怎么与金兀术挂上了钩呢?当时本人猜测,这里在金代前后可能有某些头领到此来过,或“金兀术”本人亦来此打猎也未可知。由此,留下一些神话性的传说。“卧龙鳖河”,北方深山之涧河,不产“鳖”类,由此断定应为金代前后女真语的遗留之音。笔者经查证,并与金山屯地域大量金代遗迹相联系,证明当完颜贵族等重要头领曾来过到金山屯,这里是天然的野生动物场,这些头领在此狩猎。金史中关于金人“畋猎于土温水”的记载相当多。根据“卧龙鳖河”之发音,可以断定,此乃“斡鲁补”河之意也。“斡鲁补”与“卧龙鳖”谐音,只是女真语音与汉语理解性标记不同而已,即音同而字不同。“斡鲁补”女真名,汉名为“宗望”,乃金朝皇阿骨打第二子、金灭辽攻宋的主帅之一,与粘罕分别为东西两路之帅。在民间评书中,将宗望和粘罕一样,均将二人攻北宋、俘徽钦二帝的战事安在“金兀术”身上,实际是,宗望比金兀术年令大,是兀术一个爹(阿骨打)非一个妈所生。“斡鲁补”是与粘罕以及后来的金兀术一样齐名的金朝大将。斡鲁补酷爱打猎,他一定在“土温水”这个山区打过猎无疑。不然,不会留下这个迹名。(当然,类似“斡鲁补”的金朝将领亦有之,但均为一般小头领,不可能有宗望名声那么大,因此,一个地名只要有大人物就不会以小人物命之)。另外,宗望与粘罕(宗翰)皆为灭辽主帅,二人一同到“土温水”狩猎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他俩一同到此狩猎,宗望据北沟,而粘罕据南沟(横山、丰茂林场一带)。从时间看,估计在阿骨打起兵攻辽之前和灭北宋、俘徽钦二帝后,他俩真乃大功告成,辉煌无限,这时,休息一下,回到“土温水”一带打几圈猎也是非常正常的。而攻辽之前去“土温水”狩猎,主要是“备粮草”(即猎取野物以备攻辽之需)。

“忽鲁头沟”。今人俗称:“葫芦头沟”。在金山屯“南沟”。(另外“北沟”有“大昆仑”、“小昆仑”之名,当初名称之源应与“忽鲁”之音存有关系,后以此音而以汉人的习惯和审美观写成“昆仑了”)笔者经反复分析,现金山屯的“葫芦头沟”,从未产“葫芦”,其地形也不是“葫芦”之形,其实这是女真语“忽鲁头”或“忽鲁”之遗音,今人只能依汉语习惯,写成“葫芦头”沟了。”“忽鲁”是女真语,意为“数部落首领”。《金史·百官志》载:“其部长曰孛堇,统数部者曰忽鲁”。就是说,“忽鲁”是统领数部的头领,“忽鲁”加上汉化的“头”称,(有专家认为“头”与女真语“首秃”或“秃”音相近,而“首秃”或同“秃里”。《金史·金国语释》载曰:“秃里,掌部落词讼、察非违者。”具有管辖处罚权的官职。均为汉语的“头领”之意(李秀莲《金代的民族文化渊源》(辽金史论集第十集)更清楚表明,忽鲁头是“大头领”之意。这个大头领只所以到此地,除了征战就是狩猎了。

现在的问题是,“忽鲁头”含意是一般统称,还是有特指之意,这其实可能两方面的意思都有。如前所述,若一般泛指,就是指女真人统辖数部的大头领到此打猎或征战;若特指某个头领也不能排除。早期最有可能被称为“忽鲁”的应是昭祖石鲁,(这在第三章中有专门分析)他是阿骨打上四辈之祖。本文在第三章中已述,石鲁曾“耀武于青岭、白山”,他在小兴安岭金山屯一带活动过是毫无疑问的,他应当是“忽鲁”之祖。在金建国前后,有忽鲁之称的,首先可能是勃极烈之官称的大官,《金史国语释》之官称:“忽鲁勃极烈,统领官之称。”“忽鲁犹总帅也。”因此,“忽鲁勃极烈”就是“忽鲁头”。查金代前朝有此“忽鲁”之称的勃极烈有:撒改:天辅五年,撒改曾任“国论忽鲁勃极烈,”而在完颜军攻阿疏、钝恩等城时,撒改就“出胡论山”,与“忽鲁山”音一致,只是汉字写法不同,故可推论为今金山屯白山一带。而阿骨打在创立大金国三年后曾诏见“土温水路兵”头领酬斡约:“胡鲁古、迭八合二部来送款,若等先时不无交恶,自今勿相扰”。酬斡乃完颜宗室之后,“土温水路兵”之头领,故“胡鲁古”在“土温水”附近无疑。“胡鲁古”应为今金山屯“忽鲁头沟”至岭东梧桐河一带部落。另外,阿骨打弟完颜杲(斜也)曾为“忽鲁勃极烈”,他是征辽及宋前期的总帅;金朝第二皇帝之子宗磐曾任“国论忽鲁勃极烈”。金代前期的贵族中有“忽鲁”之名的主要是金第二皇帝太宗吴乞买诸子,宗磐,本名蒲鲁虎、音近“忽鲁”,而宗固,本名就是“忽鲁”,宗本本名是“阿鲁”,均音近“忽鲁”。不管“忽鲁头”是代指还是特指某个人,实难以具体确定。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即在当年“土温水”(现金山屯)区域内确有女真人头领特别是女真人核心部落完颜部大头领在此出入,或狩猎或征战,因此才留下这样的地名。

金建国前后,许多宗亲贵族到“土温水”实即今天的小兴安岭广大区域出入,除了获取生活物资——野生动物和江河鱼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采集制做弓箭杆和刀枪木杆。这是笔者的重要见解。关于北方民族采制的弓箭之类,更有将其作为“贡品”奉献中原朝延的早期记载。据说在舜、禹时代就有肃慎人“贡弓矢”的记载。而《国语·鲁语下》曰:“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说明,在周商时期,就有肃慎氏向中原武王贡“楛矢石砮”的情况,还具体记录:“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簇。”女真人祖先就有制造了箭的本领。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掘起之时,已大量采用铁器,石砮早已变成了铁前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到了金建国前后以至于灭辽攻宋之时,仍大量使用弓箭。但当时使用的弓箭,与南方不同,南方的箭弓已使用竹子,而北方无竹,故仍延用历史之习,仍使用木制箭杆,当然作为刀枪之持柄,更是使用北方木材无疑。笔者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又多年在林区从事林业工作,对北方树木比较熟知,故本人认为,当时所使用的“楛矢”之杆主要是“王八骨头”(俗名),学名黄花忍冬;另一种就是一种叫“鬼箭”的树名,学名是“卫矛”。绝非有人所推论的桦木,亦非荆条(即胡枝子)之类。“王八骨头”和“卫矛”,属灌木类,一般树高3-4米,冠散多枝,其木硬度很高。以前林区人将它制作“烟袋”杆,也经常将它做成土箭的木杆。从“王八骨头”这一惯名分析,似为“完颜捺钵楛头木”之意,“完颜”通“王”,“八”与“捺钵”(即狩猎意)相谐音,而“骨头”其实就是“楛头”。这是笔者根据长期在林区生活体验得出的结论。女真人的箭弓也采于北方森林,根据笔者经历认为,箭弓之材由多种木杆做成,主要有山榆、柞木、水曲柳、色木之适宜粗细之完整的木杆,做时需扒掉树皮,但必须保持完整的木杆的韧皮部,以保持弹性,不易折断。而刀枪木柄,也由上述木杆制成,但最有韧劲当属“色木条”,类似南方的“腊木杆”。在阿骨打率众部落攻辽宋之际,可以想象得到,大量需要箭杆和刀枪杆,而这些木材主要产地莫过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但长白山靠近辽国疆界,行动易暴露,而小兴安岭(实际上也应包括张广才岭)则位属金源故地,具有战略后方之隐蔽性,因此推论,在今伊春金山屯等地遗留的大量女真遗迹中,除有当年渔、猎之活动外,也有采集大量“楛矢”和刀枪柄材的活动,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此地有一些物件之遗或名称之遗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在本章中,还要论证一个“金兀术”在这里的活动。前面已提到,在金山屯北沟的卧龙鳖河,为宗望斡鲁补曾狩猎的地方,此河边有“金兀术马蹄印”的传说。笔者认为,如果斡鲁补确实在此狩过猎,那么将他的弟弟金兀术带来是完全可能的。从金史记载中可以看出,金兀术在征辽伊始,就跟着宗望从军,是宗望手下的一员主将。在金山屯林业局南沟大丰河岸边有个“金兀术点将台”,多少年来一直传说金兀术在此点将练兵。笔者数次到此地考察观看,这里只不过有一处天然大石,确实非常壮观,其长近4米,厚近3米,高近5米,这种大石突兀地于大丰河中,实属少见。此处没有任何文字遗留纯属天然之地。但人们就传说是金兀术点将的地方。后经笔者多年反复研究,认为这一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但难以证明是金兀术点将的地方。而与金兀术之父——阿骨打似有联系。(这在六章已有详细分析)。据《金史·世纪》卷中记述完颜部自乌古乃之后的第四任节度使盈歌(景祖乌古乃第五子)与阿骨打征战“土温水”之事,在征战跋忒之后,又征战阿疏,阿疏跑到辽国去告状,正在盈歌与阿骨打等诸军“会陶(土)温水”之时,又发生徒龙古水(今萝北嘟噜河)纥石烈部阿閤版和又一叫石鲁的人阻五国鹰路,执杀辽国使者,辽朝令盈歌讨之,而阿閤版“据险立栅”,极难攻取。“方大寒,乃募善射者操劲弓利矢攻之。数日,入其城。”这证明,是当时的节度使盈歌派阿骨打前去征战阿閤版。时间是“大寒”,即冬季。这几个字太重要了,大寒的冬季,从“土温水”(现金山屯)沿大丰河过岭就是嘟噜河,而当时虽为冬季,但正好山河水面已冻成冰,宛如一条银色的大道,走起来十分方便。而在河边选一处好地方“点将”是合乎事理的。因此,笔者在第六章中认定此点将台是实有其来源的,那就是盈歌派阿骨打出征时的点将台,他所点的将,主要是“善射者”这与数日后到徒笼古水以射箭攻城是一致的。到了后来阿骨打当上大金皇帝,也许再无暇顾及“土温水”,但其太子们回“土温水”去进行“捺钵”或渔猎活动,或去采制弓箭杆、刀枪杆,或到此山区练兵也是合乎事理的。历史上的金兀术与传说中的金兀术有许多差异,有许多事本与金兀术无关,但传说竟安在金兀术头上。因此,后人将阿骨打的“点将台”又安在其子“金兀术”身上,也是可能的。但笔者依据金山屯北沟的“金兀术马蹄印”和南沟“五堵(座)砬子”“金兀术”练兵场、狩猎场、哨鹿场”的传说进行分析,认为金兀术曾到“土温水”大山之中进行渔猎活动、练兵活动是非常正常的。就在“金兀术点将台”的南山坡处,两岭相挟,山石兀立,非常险要,而山下就是涓涓流淌的大丰河,炊饮十分方便。而且,“五堵砬子”之音,似与金兀术本名音相近。查《金史·列传·宗弼》卷曰:“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术,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其本名之音与现在的山名“五堵(座)砬子”的前置音“五堵(座)”当年也可能就叫“兀啜”砬子。砬子乃汉意,女真语可能为“阿鄰(山)”或“哈达(大兀之山)”,这两个词音也与汉音“砬子”相近。从地形山貌看,此处虽惯称“五堵(座)砬子,但在现地看,怎么也看不出只有五堵(座)砬子,只能是女真语音的汉化而已。当地又久有此为金兀术哨鹿场、金兀术练兵场、金兀术点将台这些名称,看来。金兀术一定在此活动过。而“金兀术点将台”,如前所述,当年曾是金兀术之父——阿骨打在当皇帝之前跟随盈歌叔在此征战时点过将的地方,金兀术若来至此山,渔也好、猎也好、练兵也好,一定会到老爹的点将台去看一看,或者极有可能兀术就在此打猎、或练兵、或收集制做箭杆、刀枪杆等。

第5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初中语文知识归纳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一

课文解读

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从作者选材、剪裁的方法看,我们受到了教益。以前写文章只愁没得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入文,哪管什么中心,详略安排,以后应该学着点。

②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等皆可。教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二

课后思考探究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示例: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

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

例如:写下《七子之歌》,痛斥英国驻香港总督唐如德·查理等。

第五题

提示:从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来鉴赏他的作品。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三

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 弹壳;qiào 地壳)

藏(cánɡ 躲藏;zànɡ 宝藏)

行(hánɡ 行列;xínɡ 行动)

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第6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关键词]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符牌制度;八思巴文

[中图分类号]K8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34-02

元朝时期,中国版图空前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①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先后统一蒙古各部,继而东征西讨,通过金戈铁马的赫赫武功,纵横驰骋于欧亚大陆,建立起西抵黑海,几乎包括整个东亚地区的世界性帝国。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但是,如何统治这样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世界帝国,这是蒙元统治者长期以来面临的政治困境和必须要解决的统治难题。而蒙古统治者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的符牌制度成为元朝统治辽阔的疆域的制度保障。

关于元代符牌制度,学术界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专门探讨,如乔今同《元代的牌符》②、李晓菲《新发现元代金牌及元代牌符文献研究》③、陈永志《蒙元时期的牌符》④、齐木德道尔吉《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藏元代蒙古语八思巴文牌符释读及其他》⑤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进行探讨,进而认识和了解元代符牌制度、八思巴文文体和语言。

一、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概况

甘肃省博物馆展柜里陈列着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即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征集于1965 年。符牌外形和文字完全相同,带趺座,通长18厘米,圆径11.7厘米,重249克。周边隆起,趺座末端带一活环,以为佩系。正、反两面都有虎头花纹,虎面正向,神态异常狰狞,尖锐的前爪抱于胸前,虎身隐而不现,正面凸起的是元代朝廷内部通行的官方文字八思巴蒙文,文字和虎纹毛发镀银,字体五行,一正一反,书法端庄秀丽,疏密得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照那斯图先生译释为:“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不从者治罪。”符牌造型设计精巧,纹饰细密流畅。背面以汉字书曰:“公务急速,持此长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又符牌汉字编号曰:“玄字拾号”,上有系绳佩带的圆环。

二、元代符牌制度

《元史》记述符牌种类包括金虎符、金符、银符、海青符等。《元史·兵志》记载:“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千户金符,百户银符。”?譾?訛说明蒙元时期,官员佩带金虎符、金符、银符等有官阶等级划分。趺即“螭首龟符”,是将符座作成伏虎的形状,故名。上述三种符牌都属于长形牌,除此之外,还有圆形、虎头圆牌等类型,甘肃博物馆馆藏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即为虎头圆牌。

圆形牌又称“圆符”,包括金字牌、银字牌两种。《元史·兵志》记载:“遇军事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次之。”⑦又《元史·刑法志》记载:“诸朝廷军情大事,奉旨遣使者,佩以金字圆符给驿。其余小事,止用御宝圣旨。诸王公驸马,亦为军情急务遣使者,佩以银字圆符给驿。其余止用御宝圣旨,若滥给者,从台宪官纠察之。”⑧说明金、银二符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圆形牌与长形牌在用途上有所区别。圆形牌和长形牌的应运虽然都侧重于军务,但是长形牌还可以用于政务以及其他事务,甚至用以表明佩带者身份、地位。而圆形牌的用途则比较单一,几乎完全用于驿站传递军务。根据《元史·兵志》“站赤条”记载:“典瑞院掌金字圆牌及铺马圣旨三百余道。至大四年(1311),凡圣旨皆纳之于翰林院,以金字圆牌不敷,增置五十面。盖圆牌遣使,初为军情大事而设,不宜滥给,自今求给牌面,不经中书省、枢密院者,宜勿与。”⑨对圆形牌的运用情况说得十分清楚。

圆形符牌质地以铁质为多,元朝正史中有关于“制镔铁海青圆符”的记载。圆行符牌种类按等级划分,大体包括海青牌、虎头圆牌、普通金字圆牌、普通银字圆牌四类。

海东青牌,又称“海青符”、“海青圆符”,牌面刻有海东青图样,在圆形符牌中等级最高。海东青属鹰类一种,产自东北地区,性鸷强悍,深受蒙古游牧民族的喜爱。海东青牌仅限于通报紧急军情,持有者往往拥有特别的通行权力。 海东青牌亦有金、银牌之分,至于何时开始区分,史书记载不详。但是根据《元史·世祖本纪》“赐诸王合必赤金银海青符各二”⑩的记载,最迟至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海东青牌已经有了金、银牌区分。

虎头圆牌牌面刻有虎头图案,其作用类似长形虎头牌。

普通金字圆牌牌面没有任何图案,其作用类似素金牌,但是比起长形牌更加突出其军事性特征。根据《元史·仁宗本纪》记载,大德十一年(1307),“敕诸使臣非军务急速者,毋给金字圆牌”。?輥?輯?訛

普通银字圆牌性质与普通金字圆牌相同,但级别相对较低,《元史·顺帝本纪》有“典瑞院给淮南行省银字圆牌三面”?輥?輰?訛的记载。

三、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的价值

蒙元帝国空前统一、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操有不同语言的民族先后汇集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下。当时的蒙元朝廷,除官方语言蒙古语之外,还有突厥语、通古斯语、汉语、藏语等不同语系的语言。与之相对应文字则有畏兀儿字、西夏文字、汉字、契丹字、藏文字等,其中蒙古文字也创造于这一时期,并迅速使用、传播开来。蒙元时期,通行全国的蒙古文字包括蒙古畏兀字、八思巴蒙古字两种,在发展蒙古民族文化、保存蒙元时期丰富的文化遗产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为加强蒙古贵族的统治,决定改变传统刻木记事的方式,创制蒙古文字。蒙古畏兀字以畏兀字母拼写蒙古语言,属于拼音文字的一种,自左向右竖写,创制于成吉思汗统治时期(1206~1227)。1204年,回鹘人塔塔统阿使用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从而创制了回鹘式蒙古文字,之后逐渐在蒙古族中行用。蒙元统治者使用蒙古畏兀字书写诏令文书,并用来译写汉文典籍。八思巴蒙古字颁行后,蒙古畏兀字不再作为官方文字,但仍在民间使用。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为进一步适应和加强中原汉地的统治,在汉族臣僚的协助下,依照中原地区封建制度改造蒙古汗国原有的行政体制,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蒙元帝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庞杂,政令下达十分不便。有鉴于此,元世祖遂以藏传佛教大师萨迦派喇嘛八思巴为国师,并命他重新创制蒙古文字。至元六年(1269) ,八思巴蒙古文字创制完成并正式颁行,为区别称塔塔统阿的蒙古畏兀字,称之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称蒙古国字。从此,八思巴新制蒙古字成为官方法定的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八思巴蒙古字以藏文字母为基础改制而成,字体方体,自上而下直写,自右向左行,共有字母40多个,用以拼写蒙古语,也拼写汉语甚至伊斯兰语等。八思巴蒙古字是蒙元统治者企图以一种通用字母拼写蒙、汉、藏等各民族的语言的一次创造性的尝试,在中国文字史上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八思巴蒙古字通行100多年后,随着元朝政府的覆灭逐渐被废弃。

甘肃博物馆馆藏的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实物表明:八思巴蒙古字创立之后,作为蒙元朝廷官方法定的文字逐渐取代蒙古畏兀字通行于全国各地。作为传递边疆重要军政事务的符牌,牌面刻有蒙元朝廷内部通行的八思巴蒙文十分符合情理,同时在符牌背面以汉字书写,则又反映了蒙元帝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同时,由于八思巴蒙古字晦涩、难懂,只有少数朝廷官员才能掌握,认识它的人极其有限。因此,蒙元朝廷最高行政机构正是利用八思巴蒙古字这一特性,将它巧妙地应用在了军事保密方面。

蒙元朝廷利用各类八思巴文符牌向各级军政机构传达中央政令有着防范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异民族的意图,从而保证了朝廷所下达的军政命令在传递过程中的高度保密性。这种用密语传递军事信息的方法,符合现代军事关于秘密情报战的原理,而在中国元朝时期八思巴文充当着安全传递情报的角色。

四、结语

蒙元时期,中国版图辽阔、民族众多,为巩固政权、稳定疆域,统治者创造、设计并完善了一套包括制造到管理以及使用的完整符牌制度,颇具特色。元代符牌种类很多,包括金虎符、金符、银符、海青符等,其区别在于军情轻重缓急的不同。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枚符牌,属铁质银字虎头圆牌,是诸王公驸马传递军情急务时所用的信物。佩带这种符牌可通行全国各地以及蒙古四大汗国,域跨欧亚,具有国际通行证的作用。

目前,出土和存世的元代八思巴文符牌数量有限,十分稀少。扎什伦布寺藏有一枚历来被作为圣物收藏的铁质镀金牌,黑龙江博物馆收藏有一枚元世祖时期的虎头牌,俄罗斯远东国家博物馆藏有西伯利亚出土的一枚镀银八思巴文圆形牌和一枚上下呈圆形镀金的八思巴文长方形银质牌,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研究所收藏有一枚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发现非常珍贵的纯银制圣旨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元代八思巴文铁质银字符牌保存十分完整,为我们研究元代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领域提供了实物资料。

[注 释]

①明·宋濂:《元史·地理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乔今同:《元代的牌符》,《考古》,1980年第6期。

③李晓菲:《新发现元代金牌及元代牌符文献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2期。

④陈永志:《蒙元时期的牌符》,《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

⑤齐木德道尔吉:《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藏元代蒙古语八思巴文牌符释读及其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

⑥⑦⑨明·宋濂:《元史·兵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⑧明·宋濂:《元史·刑法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⑩明·宋濂:《元史·世祖本纪》,中华书局2000年版。

第7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4)仅有“乱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2.选出诵读下面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C.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

D.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3.试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探讨与思考

4.据报载,浙江省将把举世闻名的钱塘奇观——海宁潮申报“世界遗产”。请想一想,如申报成功,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意见。

拓展练习

大龙湫记

李孝光

大德七年秋八月a,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b,苦雨积日夜c。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d。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e,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f。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g。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h,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i,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上j,渐闻有水声。乃缘石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k,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l。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间转石声,洋洋远去m,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n,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o,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p。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释】

a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大德,元成宗年号。

b老先生:在本文结尾中,作者指明为南山公,即泰不华,蒙古人,好能诗文,官至礼部尚书,出为台州路达鲁花赤。方国珍起兵时被杀。

c苦雨:久下成灾的雨。雨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d心心掉:内心震颤。

e颠:山顶。(hQn yW酣牙):山谷开豁幽深的样子。

f兀兀:紧张、害怕的样子。

g树圭(guU龟):立圭。圭,也写作“”,是一种形状上圆下方的玉器。

h诺讵那庵:罗汉庵。诺讵那,一译“诺讵罗”,为十八罗汉之一。一说,诺讵那为晋代(或说唐代)四川青神县(今眉山县)高僧。他东来雁荡,于大龙湫下抱膝观瀑坐化。后人尊之为雁荡山开山之祖,为之砌塔建亭。

i人相持语:人们互相拉手说话。

j石(gQng刚):石桥。

k勃勃:水汽升腾的样子。

l翠羽凫毛:翠鸟和野鸭的羽毛。

。。m洋洋:舒缓自适的样子。

n扼(qiQn):牵拉。,通“牵”。

o偃木:长势仿佛横卧的树木。

p宛宛:同“宛然”。

5.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内心震颤)

B.行者兀兀不可入(紧张、害怕的样子)

C.东岩趾,有诺讵那庵(十八罗汉之一)

D.人相持语(互相说话)

6.选出诵读下面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选项。( )

A.是日/大风/起西北

B.湫水方/大,入谷

C.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

D.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

7.按要求填空。

文中描写特定环境中人物惊恐的句子是

, ,

, 。

合作交流与能力拓展

8.此文与《观潮》同是描写水势的散文,试比较二者之异同。

第8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种分率、一种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从而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后,出示一幅关于“一堆煤”的线段示意图,并标上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一个表示煤的总吨数,一个表示已经用去了百分之几。然后教师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区别?哪个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个不可以?”学生在回答后一个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虽然教师考虑到了知识点(一般是重要的知识点)的教学,但由于缺乏智慧地去拓展和提炼原有的教材资源,所以只好人为地设计“切中要害”的新素材,以达到“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在整节课(以下称“原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找到一二,这也是当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课后在与大家一起反思交流中,我细细品味,并思考着: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切实感悟教学素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机智地拓展主题资源,丰富百分数的内涵,使学生积极主动、自然平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该努力让数学活动散发自身的魅力,遵循学生渐进渐悟的数学认知活动规律,而不是为了获得结论突兀地设计学生的学习轨道。

基于以上认识,为了对这样的课堂状况做出实际性的回应,于是我有了重上这一课的冲动。

一、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任意选择一个百分数说说它在自己心中表示的意义。然后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引出百分数意义的范例,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再自由说说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这样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来个性化地解读百分数的意义,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印象深刻。而且,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不同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在同样的时间内,丰富学生了解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里,有一个细节教师要予以关注:在小组讨论交流前,经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有了表述百分数意义的范例,说起来就能把握知识的要义,防止学生小组交流时因失去正确的方向而以无果告终。而在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发给学生的练习纸上先提供了一个范例,然后让学生照样子填空,写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因为教师人为地替学生设计好了统一的学习轨道,致使原本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单调乏味、齐整划一。

二、联系现实生活,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在理解主题图中各百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百分数,这会是很多教师不约而同的设计。原课堂教学中也有学生举例的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百分数,从而揭示课题,但它削弱了学生对百分数表示实际意义的理解。对学生自我收集的教材资源这样处理,显然使用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于是,我做了以下调整:“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百分数,现在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时说说这个百分数在你心中表示的含义。”然后请3~4位学生发言,我随机和学生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感悟,因为有了自己收集的素材的加入,他(她)们对百分数意义的感悟更生活化、多元化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学调整,数学交流从原来单调的举例变得内涵丰富,课堂教学于无形中充满了无限的张力和活力。

三、丰富概念内涵,拓展百分数的意义

前面提到,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自由选择百分数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后,进入集体反馈交流阶段。这时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教师不能局限于“就数论数”的解读上,不能停留在说得“对”与“错”、“好”与“不好”的评价上,不能束缚在原先百分数意义范例的方框中,而是要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层层推进,拓展百分数意义的内涵,利于学生对百分数意义全面、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基于对原教材的拓展解读,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变得更丰富、更灵动了。请看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生1:图中的合格率为98%,表示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98%。

师:请你简单评价一下这批产品的质量情况。

生2:质量从整体上说还是不错的,当然还可以更好,因为还有不合格的产品。

师:那么,合格率100%又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100%。

生4:也就是说,各个产品都合格。

师:如果合格率是105%呢?

生5:合格的产品占这批产品的105%。(有个别学生笑出声来,师当作不知)

师(指着其中一位笑的学生):你为什么笑?

生6:合格率最多是100%,不可能超过100%。

师:为什么?

……

四、重视提炼深化,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第9篇:突兀的意思范文

中文提要:“骆驼城之号”、“庄浪恰”和“敖剌气”是申时行《纶扉简牍》中出现明代蒙古语词。笔者考订,骆驼城就是《蒙古源流》记载的Temegetu Hota,也就是榆林城,为陈寅恪先生的研究增添了一条直接证据。“庄浪恰”是朵颜卫左都督长昂,他的恰的称号应该是来自领主万户喀剌沁的封授。敖剌气是宣府马市中专门负责管理入市马匹的蒙古人。

《纶扉简牍》(以下简称《简牍》)是明朝万历前期辅臣申时行的书信集。他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十九年参与主持明朝中央政务长达十四年。在该书序言中他说:“余以戊寅荷上简命,参机密,自承乏首揆,先后十有四年。诸司以故事相闻,四方万里,笺记辐奏。退食之暇,辄有裁答,口占手勒,积几盈箱,多至不可胜校。余既归田之五年,而儿辈刻之以藏于家曰《纶扉》。诸往来通讯,寒暄动定之语皆削不存,所存者特关政事者尔。”[1] 而“特关政事”诸札中给明朝九边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的回信占了相当比重,这些信件中涉及蒙古及明蒙关系的内容非常丰富,成为研究明代蒙古史及明蒙关系史的新的重要的史料。或许是由于申时行的个人志趣使然,亦或是由于他出自江南,对于非汉族社会的名物制度怀有天然的好奇,[2]他在信中多次谈到蒙古史地名物。这些记载无疑加重了《简牍》对明代蒙古史研究的史料价值。本文只是根据《简牍》的三条零散记录所作札记。实际上,对于《简牍》本身的研究和利用《简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一 骆驼城之号

《简牍》卷之一申时行《与戴阅科》的信中说:“三镇中独延绥疲甚,入卫之马还者十无一二,安得不弱?!彼孤悬塞外,薪桂米珠,独以士马健斗,虏中有骆驼城之号,故往时谓之雄镇。”[3] 所谓“三镇”应该是指陕西三镇,包括延绥、宁夏和甘肃。其中,延绥镇初治绥德,成化七年以后徙至榆林,这一点经过陈寅恪先生的考证,已成定谳,无须赘言。[4] 申时行信所说“延绥”是指延绥镇城榆林。

蒙古文史书《蒙古源流》记载:“扯辰吉囊于甲午年三十岁时再次出兵汉地,进至阿喇黑山,榆林城的麻总兵前去追击”[5]云,扯辰吉囊即卜失兔,鄂尔多斯万户的首领。“甲午为明万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94年,与“榆林城”对应的蒙古文原文为Temegetü。陈寅恪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对《蒙古源流》进行研究,连续发表四篇有关《蒙古源流》研究的文章,其中《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通过蒙文本和满文本《蒙古源流》中Temegetü与Iui lin(榆林)的对应关系和对延绥镇总兵麻贵的名称的考订,认定《蒙古源流》记载的Temegetü 就是延绥镇总兵驻在地榆林城。[6] 乌兰女士在汉译《蒙古源流》时径直将Temegetü 译为榆林城,[7] 根据就是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成果。

笔者要讨论的是,“Temege”意指骆驼,“Temegetü”意谓“有骆驼的(地方)”,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没有说明。伯希和(Paul Pelliot)在他的《马可波罗注》中说明了。[8] 而在申时行信札中出现的“骆驼城之号”恰恰是“Temegetü Qota”这一蒙古语地名的直译。“Temegetü”是蒙古人对榆林城的称呼,而“骆驼城”则无疑是这一蒙古语称谓在明朝方面的反映。“骆驼城之号” 的记录证明,明代蒙古人确实将榆林城称为“Temegetü Qota”(“骆驼城”)。恰可与《蒙古源流》的记录直接相互印证,这则史料对于论证榆林城的译名是一条直接证据。

蒙古人为什么将榆林城称为Temegetü Qota,而不冠以其他名称呢?榆林城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骆驼作为“沙漠之舟”在榆林及其周围应该是司空见惯之动物。但是根据申时行的说法,“孤悬塞外”的榆林生活艰苦。面对蒙古方面的挑战,延绥镇施行的是以战为守的进攻性防御,明朝官兵还经常趁蒙古主力不在河套之机,对阿儿秃厮万户进行“捣巢”和“赶马”等行动。这就是申时行所说的“士马健斗”,正是由于榆林镇明朝官兵这种特点使镇城榆林坚挺于塞上,蒙古方面也因此称呼榆林城为“骆驼城”。“戴阅科”给申时行的信件对“骆驼城”描述已经无从查考。可以确定的是,申时行是将延绥镇明朝官兵“士马健斗”的精神与骆驼的坚忍性格相联系,来理解榆林城蒙古语名“骆驼城”之寓意的。

二 庄浪恰

《简牍》卷之六申时行《答许益斋巡抚》说:“不他失礼西部大酋也,声势颇大。今止于青酋部内成婚,而以百人东往,其无他谋可知。惟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常为蓟患也,或以不他至彼,假名窃掠,亦不可知,此则蓟镇当备耳。”[9] 所谓“青酋”即青把都,喀喇沁万户首领老把都之次子。不他失礼是俺答汗与三娘子所生子,后一句的“不他”是对不他失礼的简称。他到喀喇沁部“成婚”的具体时间无从考证。看来,他当时顺便到过喀喇沁属部朵颜卫的牧地。长昂是明代蒙古朵颜卫左都督花当后裔,革兰台嫡孙,影克之子。在隆庆元年(1567)影克死后,长昂袭职为左都督。申时行此信“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一句为我们考订长昂的名称及官职提供了重要依据。

先说庄浪,申时行说他就是长昂。在汉文史料中,长昂之名还写作专难、砖难等,戚继光《蓟镇边防》谓:“夷人名字东西关口各呼唤不同,仅取其语音相似者,仍从其旧,譬如专难即长昂……”。[10]米万春《蓟门考》记朵颜卫左都督“影克隆庆元年导犯界岭口,出义院口,被我官军用快枪打伤,回巢即死。今有伊男专难袭职为首,太平路等边呼为长昂”。 [11]专难就是长昂,“长昂”是明人使用最广泛的译法。《简牍》的记录证明,“庄浪”是长昂的又一种汉译。元明两代,汉译少数民族名物制度的时候,泥母字和来母字是经常相混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他不能”和“倘不浪”,将专难译为庄浪就不足为怪。 “专难”和“庄浪”的译法证明,“长昂”之“长”应读浊音,而影母字“昂”在“太平路等边”是和泥母字相混,读作nang 或 nan的,这种现象在今天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依然存在。至于用鼻音ng翻译闭音收声n更是常见事。长昂的名字在明代蒙古史书中没有记录,根据“庄浪”、“长昂”、和“专难”等不同译法,蒙文原文应该是Jongnan或Jongnun。乌云毕力格的还原Jongnun 应该是正确的。[12]

申时行说“庄浪恰者即属夷长昂”,证明左都督长昂有“恰”的称号。《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谓:“恰,与首领同。”而“首领,是各台吉门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恰(kiy-a)是漠南蒙古各万户各鄂托克领主辖下的行政官员。长昂作为“恰”是哪个万户的行政官员呢?佚名《阿拉坦汗传》:“久为外敌的乌济业特兀鲁斯,以恩克丞相为首的诸诺延,(慕名)举族携带乌各仑哈敦之宫室来降,山阳万户自行降为阿勒巴图之情由如是这般。额尔德尼菩萨土谢图彻辰汗,将恩克丞相赐予其弟昆都楞汗,将其(恩克)弟兄分别占为己有,将其收为阿勒巴图之情如此这般。”[13]所谓“乌济业特兀鲁斯”(Üjiyed ulus)在两《黄金史》中称为“山阳之六千我着”(Ölge-in jirγuγan mingγan Üjiyed)达力扎布和乌兰都认为“泛指整个兀良哈三卫”。[14]乌格仑哈敦(Ögelen Qatun)就是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哈屯。恩克就是长昂父影克,他归降俺答汗时所率领的未必是所有的兀良哈三卫。可以看出《阿勒坦汗传》的作者为了粉饰俺答汗的功绩,作了有意的夸张。“额尔德尼菩萨土谢图彻辰汗”是指俺答汗,“其弟昆都楞汗”就是喀喇沁万户首领老把都。影克主动归降以后,俺答汗将他赐给喀喇沁作了“阿勒巴图”,即属部。汉文史料的记载与《阿勒坦汗传》的记录完全一致,《卢龙塞略·贡酋考》说革兰台长子影克“二妻子三,嫡满都孩子二:长曰长昂,袭都督,二子伯忽乃、伯晕歹。次曰莽吉儿。(影克)又收姨母伯忽,子曰拱难,三支。未分部落。千八百余名,在大宁北境界驻牧,南直界岭口四百余里,西南至喜峰口贡关五百余里。附属西虏把都儿。”[15] “西虏把都儿” 就是前述右翼喀喇沁部首领老把都。朵颜卫左都督一系是“附属”蒙古本部右翼哈喇嗔部的“阿勒巴图”,即属夷。作为喀喇沁的属部朵颜卫的首领,长昂恰一定是服务于喀喇沁万户的行政官员了。他的“恰”的官职始于何时,尚难断定。可以肯定的是,“恰”一定是领主喀喇沁部首领授予的官职。至迟在长昂时期,朵颜卫左都督已经成为喀喇沁万户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了。留金锁推测:“恰的称号似不属于领主阶级,而是授予阿勒巴图阶层的称号”,[16]《简牍》所记“庄浪恰”是一个例证。

《简牍》所谓“庄浪恰即属夷长昂”的记载并非孤证。《万历武功录·长昂列传》说:“是月也……土蛮亦帅三万余骑驰专难他不能营,候青把都、蟒忽大,声欲寇我义院口。于是,胡骑并逐水草,壁大宁城,而青把都及老酋妇政从白彦举儿克迎喜神,亦驰专难恰倘不浪营。”[17]他不能、倘不浪,清译塔布囊(tabun-ong),是明代蒙古对黄金家族的女婿的称呼,《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谓:“倘不浪,是王子家女婿。”[18]十七世纪初喀喇沁部长给满洲黄台吉的信中称朵颜卫各部首领为山阳的官人他不能每(Ölge-in Noyad Tabun-ong‘ud )。[19]长昂娶青把都女东贵为妻,是蒙古本部右翼喀喇沁部的女婿,所以蒙古左、右翼各部称长昂为倘不浪是无可置疑的。那么,“专难恰倘不浪”(Jongnan kiy-a tabun-ong)一定是指长昂无疑。看来,长昂的确以“庄浪恰”闻名于漠南蒙古社会,庄浪恰、专难他不能、专难恰倘不浪都是对长昂的称呼。申时行所谓“庄浪恰”是一则难得的史料,也为点校《万历武功录·长昂列传》提供了一条重要依据。

三 敖剌气

《简牍》卷之五申时行《答许益斋巡抚》说:“承示会保任卒疏领悉,虏中所索敖剌气者予之为当,而门下又默运机宜,绝将来之患,塞夷人之口,尤为远虑。市赏太滥,惟上谷为然,盖缘始事之初,急于招来,于节制,其流遂至于此。”[20] 可以肯定,许守谦和申时行这次通信是在万历十五或十六年宣府马市结束以后。给申时行所谓“虏”,也就是参与宣府马市的蒙古万户应该是蒙古本部右翼的喀剌沁或永谢布万户。这段文字有几个要点:第一,蒙古方面是在借“敖剌气”之名索取市赏,敖剌气本身不是市赏;第二,明朝方面认为,蒙古方面是在马市结束以后额外索取市赏。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是,申时行所说的“敖剌气”究竟是什么?蒙古方面为什么要以“敖剌气”之名索要“市赏”?彭大雅《黑鞑事略》说:“牧者谓之兀剌赤,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徐霆注疏云:“凡马多是四五百匹为群队,只两兀剌赤管,手执鸡心铁挝以当鞭箠,马望之而畏。每遇早晚,兀剌赤各领其所管之马,环立于主人帐房前,少顷,各散去。每饮马时,其井窟止可饮四、五马,各以资次先后于于而自来,饮足而去,次者复至,若有越次者,兀剌赤远挥铁挝,附首驻足,无或敢乱,最为整齐。”[21] 丁国范先生《释“兀剌赤”》一文根据上引这条材料为主要根据,证明“兀剌赤”除了有“管理驿马的人”的意思以外,还可释为“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他说:“上引资料证明:兀剌赤义为‘牧者’。其基本任务是牧放和管理马匹,每两名兀剌赤要负责管理四五百匹为群的马队。因此,我认为兀剌赤另一义可释为‘牧者’,具体说来是‘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而这一解释与‘管理驿马的人’相比,是显然有区别的,因为他们牧放和管理的马匹并非驿马。”[22] 丁先生的研究对于理解“敖剌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简牍》所谓“敖剌气”就是兀剌赤,也就是“牧放和管理马匹的人”,在宣府马市,敖剌气的职能正是管理马匹,而他们所管理的马匹是蒙古输入明朝的马匹。

宣府马市在“俺答封贡”以后,马的交易量逐年攀升,增长迅猛。在明蒙马市贸易中是一个突出的亮点。黄丽生女士对“俺答封贡”以后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马市交易量的统计最为详细,她分析说:“盖三镇之中,宣化交易量成长幅度最大,到万历二年(1574)时,已超过了山西、大同二镇的总和。”[23] 而在四年以后的万历六年(1578),明巡按直隶御史黄应坤惊呼:“以宣镇之大数言之,方互市之初,虏马不及二千匹。今岁已市者三万五六千已,迨及岁终当不下四万。每岁辄增数千匹,夫马以数千计则银以数万计,非小小增益也,且今岁增矣,明岁又增,明岁增矣,又明岁又增,其在于今视始市,不啻二十倍而犹未可以为限也。后将何所底极哉!”[24] 马的交易数量如此庞大,如果没有专职的敖剌赤(兀喇赤)管理马群,维持马市秩序,马市的场面是无法想象的。蒙古方面要求的“敖剌赤”实际上是在为这些“管理马匹的人”索要酬劳。

明蒙马市市场的“敖剌赤”对于生动理解明蒙宣府马市的面貌具有特殊意义。喀喇沁万户和永谢布万户认为蒙古方面的“敖剌气”维持马市的秩序,明朝方面应该付出相应的酬劳。而在明朝方面看来,这是蒙古方面在要求额外的“市赏”。明蒙之间的隔膜和误解于此可见一斑。

[1]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页。北京出版社影印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2000年。

[2] 申时行《赐闲堂集》中青海藏族部落向蒙古输纳贡赋“名曰忝巴”的记录同样体现了申时行这一特点。见《赐闲堂集》卷四十《杂记》。明万历四十四年申用懋刻本。

[3]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12页。承内蒙古大学薄音湖教授教示,“戴阅科”可能是指明朝万历初年刑科戴光启,在此谨致谢意。

[4] 陈寅恪《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金明馆丛稿二编》12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5]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第439页,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6] 前揭陈寅恪文,122-123页。

[7] 前揭乌兰书第432、439、465页。

[8] 伯希和《马可波罗注》Ⅱ,第642页,巴黎,1963年。(Paul Pelliot Notes on Marco Polo Ⅱ Paris,1963)

[9]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37页。许益斋即许守谦,万历十五年二月接替萧大亨巡抚宣府,万历十七年八月离任。

[10] 《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5册,第513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11] 《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5册,第505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12] 乌云毕力格《从十七世纪初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99年第3期,第8页。

[13] 珠荣嘎译注本汉文部分第46-47页,蒙文部分第212-21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森川哲雄《アルタン·ハ—ン传の研究》第23页,福冈,1998年。吉田顺一《アルタン·ハ—ン传の译注》24页,风间书房,1998年。

[14]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第113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前揭乌兰书,第312页。

[15] (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十五《贡酋考》,中国史学丛书三编据万历二十四年王象乾刻本影印。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16] 留金锁编著《蒙古史概要》第212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十三《长昂列传》,第十三册,1172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

[18] (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卷之二《夷语解说》,24a 。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影印本。

[19] 《十七世纪蒙古文文书档案1600—1650》李保文编辑整理转写,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

[20] 《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1册,第217页。

[21] 《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第13册,17a-b,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2] 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一辑,第198页。中华书局,1982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