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旅客心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旅客心理学论文

第1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一)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何谈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快乐体验的基础

游客是通过“两求”来实现快乐“三感”。新鲜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新鲜感来自于差异,差异来自于文化与自然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维护景区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是新鲜感的基本保证。亲切感来自于理解、赏识与交流,尤其是平等与相互尊重。这就要求顾客要尊重景区的居民、员工,尊重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与习俗,与他们平等相待。社区居民也以友好的态度接待游客。自豪感产生在成就某项作为、征服某种困难后。高层次的自豪感来自于克服困难为他人造福,或克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游客通过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了社区文化、保护了社区的环境必然产生一种造福他人的自豪感。

(三)共赢是基本的游戏规则

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结合点是游客、社区与环境共赢,这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

四、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对旅游者“环境心理烙印”的应用——留客留“心”

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旅游产品的实质是一种体验,体验的满意度如何,基本取决于游客的主观意向,其情感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旅游者的感性消费需求更为强烈,从而环境心理烙印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过程中克服其消极影响,科学的应用旅游者的“环境心理烙印”。

(一)旅游规划设计——总体与细节的联手“攻心”

1.总体旅游规划。特色地域“文化灵魂”的贯穿应用旅游地的规划设计是其旅游发展计划成败的关键,在进行规划时不仅要摸清“家底”,更要摸清自身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主流文化;对当地人和外域的人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其自身的现在、未来发展趋势与动态的市场需求之间最好的切入点等。

2.详细旅游规划:刺激因子的科学选用。(1)建筑——地方性、独特性。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形成对建筑物的表象主要是识别性、景观可见性、意义以及使用特点和频率这些因素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规划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模仿,要充分体现当地的独特风格,应以有重大意义的建筑为重点;主体建筑应避免被遮盖,强调大可见度;对于使用频率大,且具有独特性的建筑,应以实用性、方便性为主,尤其是厕所,同时要与当地风格氛围互相融合。(2)色彩——对比、协调。相较于周围环境,主体景观如果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适当采用鲜亮明快的色彩会迅速吸引游客的注意,使其注意力迅速集中于此。因此,在涉及色彩的规划设计当中,既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且符合其功能特点,又要能满足游客视觉效果,起到烘托景观的作用。(3)游客容量——科学、舒适。游客容量涉及旅游者的个人空间及其是否令游客觉得被侵犯。旅游道路是否太过狭窄有拥挤感、游客休息处座位的设计是否令人觉得有隐私被侵犯之嫌、厕所是否有隔板等,这些细节都是会对游客产生重大影响的细节。因此,在规划过程当中必须注重科学和舒适性的原则,形成并增强游客对目的地的良好心理烙印。

(二)旅游营销战略——唤起欲

1.市场细分。对旅游企业而言,针对旅游者的环境心理烙印,在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时,应根据自身的实力、市场状况以及对所在地未来旅游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细化,明确自己的市场目标,做到高效、准确的定位,并随时密切注意市场最新的动态信息,随时调整营销战略。

2.营销手段。对于旅游业而言,环境心理烙印的存在,决定了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在以尽可能细的市场细分基础上,要结合多种营销手段,尤其是心理营销和情感营销,以攻心战术为主来制定营销战略的重要性。

3.对外宣传。既要充分发挥原有优势,使其烙印更加深刻;又要引导游客的消费需求,对游客环境心理烙印中的不利方面进行科学引导,并注重与时尚的动态结合;创立优势品牌、树立并强化旅游地形象。

(三)旅游服务——标准化、个性化

环境大背景的影响在服务方面体现在各地特色鲜明的旅游服务要求和服务供给上,游客的环境心理烙印也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加强其有利方面,用新观念引导游客,使其产生新的良好印象。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档次来强化对游客的服务,消除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与游客在时空上的距离,使游客体验到融洽和亲切。

参考文献

[1]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海鹰.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J].辽宁大学学报,2002,(1).

[4]俞国良,等.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薛群慧.论旅游宣传中的心理策略[J].云南大学学报,2000,(4).

第2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主客互动; “自我”; “他者”; 行为方式

0引言

旅游人类学家将“他者”引入旅游行为研究,他们提倡主客融洽互动的“他者”关系(彭兆荣,2004)以及负责任的道德主体概念(杨明华,2009)。主客互动的行为方式受行为主体所持观念的影响,不同的观念催生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的差异则进一步影响主客双方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游客与东道主如何看待“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从而形成特定的旅游行为方式,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给主客双方带来的变化与影响。

1文献回顾

1.1旅游中主客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客互动关系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是西方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颇为丰富。Cohen(1971)针对外国女游客与阿拉伯青年的社会交往、旅游等活动进行研究后认为,在旅游这一机制下,不同地方与不同国家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交互体系,同时指出,这种交往值得引起更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此后Doxey(1975)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创立了“旅游愤怒指数”,以此评估主客关系。根据愤怒指数理论,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与旅游业负面影响的增强,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一般会经历“融洽-冷漠-厌烦-对抗”等阶段。瓦伦・史密斯(1977)《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探讨了旅游业对东道主地区产生的影响以及游客与东道主的主客关系,确定了主客关系这一旅游人类学的核心主题,成为主客关系研究的代表作。Nash则认为,从服务与被服务的角度来看,旅游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他指出,游客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不明智代表,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帝国主义”(瓦伦・史密斯,1977)。Pearce(1982)结合案例讨论了居民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认为,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Browne和Nolan(1989)对“西部印第安保留地旅游发展”研究后指出,旅游开发造成了土著文化和人际交往的异化与扭曲。Evans(1989)与Laxson(1991)的研究表明,短暂的旅游交往加剧了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使主客双方更加坚持自己的世界观。

国内学者对旅游主客互动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国外。张敦福(2007)认为,现代旅游呈现出“麦当劳化”的趋势,旅游中的主客关系也日益理性化、机械化、电子化。谌文(2008)从乡村旅游与主客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和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并构建了乡村旅游中主客关系的研究体系;她指出,主客之间的交往能否顺利进行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多关注主客双方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白凯(2012)基于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视角对伊斯兰旅游的主客互动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伊斯兰教法是伊斯兰旅游的文化约束条件,伊斯兰旅游的主客互动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周春发(2013)以徽村为例,探讨了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权力关系的演化以及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指出,随着旅游的发展,徽村景区的村民与游客之间的利益、文化冲突在滋长并将损害到该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作为跨地区、跨文化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客的接触提供了平台,使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自我”与“他者”相遇的韵味。因而,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讨论,能为我们理解并处理主客互动关系提供良好的分析视角。

1.2自我与他者关系

“自我”(self),主要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所谓“自我”与“他者”,是相对而形成的概念。“他者”(other),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张剑,2011)。西方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探讨经历了从“自我”走向“他者”、从总体性哲学走向伦理他者的过程。

17世纪,笛卡尔(1637)提出“我思故我在”,将“自我”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此后,客体逐渐成了外在于“自我”的“他者”,“自我”具有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支配性地位。“自我”的“主体性”过渡泛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引发了对“他者”问题的关注(黑格尔,1979;海德格尔,1999)。此阶段,对“他者”问题的认识,更多的是“他者是自我的扩展和延伸”,本质上还是一种自我主体性。萨特(1943)的虚无主义终结了所谓的 “自我共生”,而实现了 “变形了的自我”(altered ego)的“他者”;他指出,不是先验“自我”如何给出“他者”,而是“他者”如何给出我的“自我”。通过“他者”对我的注视,“他者”成了主体,我反而成了对象,从而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对“他者”的极端认识,导致了“自我”破碎、“他者”抢位的局面,形成了“他者”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与“他者”中心主义这两个极端的哲学思辨都无法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重重矛盾。如何正确看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成为西方哲学的关注焦点。Levinas(1987)的“他者”理论,明确了“他者”的绝对差异性,强调要使“自我”从“他者”的视角来理解“他者”;他认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操纵与纵的工具性关系,而是一种伦理关系(余以恒,2011)。“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主体的。

对主客关系的探讨隐含着“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旅游人类学家将“他者”引入具有异文化体验意味的旅游行为研究(彭兆荣,2004;杨明华,2009)的重要原因。作为西方哲学命题的“自我”与“他者”关系概念,对我们理解旅游主客关系并形成正确的主客关系观念有重要促进作用。彭兆荣(2004)将“他者”引入旅游行为研究,提倡主客融洽互动的“他者”关系。杨明华(2009)则认为,在旅游发展中应提倡“负责任的道德主体”。此外,“自我”与“他者”的概念多应用于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展演的探讨中。魏美仙(2009)考察了沐村的旅游展演后指出,沐村文化符号是在“他者”凝视与本地人“自我”表征的互动中建构的,并在二者的跨文化共享中被转换成艺术展演;她认为,“他者”的凝视为地方性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动力,也对旅游地文化生活实践产生了影响。阳宁东(2012)以九寨沟旅游表演《藏迷》中藏族表演者为例,探讨了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自我”与“他者”,指出,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与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变化,实质上是对“自我”和“他者”表述的完成。黄河(2013)以k文化为例,探讨了“他者”在消亡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责任,他借鉴“自我”与“他者”的哲学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有用性”和“合理性”的认识建立起消亡民族文化“他者”保护机制;并指出,旅游开发是保护与传承k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综上可知,虽已有相关研究以“自我”“他者”的概念探讨主客关系,但多集中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展演方面,并未形成全面的探讨。基于此,本文以更一般性的视角,从“自我”“他者”关系的角度切入,探讨对二者关系持有不同观念的游客与东道主所表现出来主客互动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主客双方产生的影响。

2旅游中的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

通过文献回顾不难看出,西方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思辨形成了3种倾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中心、“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根据这3种思辨倾向与现实观察,我们尝试归纳出3种“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类型――自我主体性类型、他者主体性类型、伦理他者类型。现实生活中,这3种类型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并非互斥性地存在。在同一个体中可能并存着两种类型或3种类型;在具体社会情境下,其中一种类型凸显出来,进而作为内化的行为准则、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这样的影响在旅游情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东道主社会与旅游客源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引起旅游语境中的“主-客”分野与相互对视,使得这两类群体的互动成为可能,其结果势必造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彼此作用。而在这样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东道主与游客对不同类型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认可反过来影响这两类群体的互动行为(见图1)。

2.1类型一:自我主体性

所谓自我主体性,意指“自我”才是世界的中心,忽视了他者的现实的具体存在。“自我”利用武力、语言、意识形态等手段对“他者”行使霸权,对其进行排挤、支配和控制。从“自我”立场看待“他者”,“他者”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工具。“他者”往往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被边缘化、属下化,失去话语权,产生自卑感。持有自我主体性观念的个体,倾向于忽略甚至贬损“他者”,“自我”优越感极强。自我主体性类型的东道主以不正当手段从游客身上攫取经济利益等,游客则更容易产生道德感弱化、占有意识凸显的倾向。图1中的“他者”采用虚线,表示在这一类型中的“他者”处于被遗忘与被压制境地。

2.2类型二:他者主体性

这种类型以“他者”为中心,“自我”依附于“他者”;“自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他者”的存在,并完全取决于“他者”的观念、话语。如果游客与东道主属于他者主体性类型,则其表现出不当行为方式的可能性更大,如东道主社会不顾生态环境过度开发旅游资源、东道主所代表的文化被游客所代表的异文化侵蚀等。图1中“自我”采用虚线,表示“自我”破碎、“他者”抢位的局面。

2.3类型三:伦理他者

伦理他者观念下的“自我”与“他者”互为中心,不再是操纵与纵的关系,二者是平等的伦理关系(至少在理论上或者说在道德规范上实现平等)。此类型中,“自我”与“他者”相互尊重,互为道德主体,而不是以“自我”意志为中心看待“他者”。在这样的观念下,游客与东道主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共建和谐的主客关系,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图1中采用双向箭号表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3主客互动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

旅游的时空规定性使自我与他者在异地得以短暂相遇,游客与东道主在自身所遵循的“自我”与“他者”关系理念的牵引下,表现出相应的旅游行为方式并对主客双方文化产生不同影响。下文结合案例与游客游记内容,阐述3种不同类型游客与东道主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

3.1类型一:自我主体性

(1) 游客层面。在有限的时间里“自我”无法深入理解“他者”,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将会遵循“自我”以外的一切都源于“自我”、为了“自我”并为“自我”所决定的观念,将“他者”编码为“自我”,而忽略“他者”。游客在短暂的旅游活动中,通常没有机会体验到地方社会中较为完整的事件,他们主要通过各类象征符号对当地进行观察、“组装”、体会和解释。在这样无法深入理解“他者”的情况下,游客更容易忽视东道主社会。与此同时,休闲性特征则加快了“自我”对“他者”的同化进程。休闲性所蕴含的行为与心灵的高度自由,加剧了游客的“唯我性”。在异地性与暂时性的情境下,休闲性特征内隐地赋予旅游者追求愉悦、自由的意义,而这种赋予极易使游客迷失而表现出不恰当的旅游行为。在旅游情境下,旅游者的行为更多地依从于情感原则,因而更容易诱发其行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倾向性,如道德感弱化、责任约束松弛、占有意识凸显、文化影响等问题。可以说,休闲性特征加剧了旅游情境中“自我”对“他者”的操纵与同化。游客自视甚高地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将旅游目的地的人、事、物扭曲地当作为自己服务的工具,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愈演愈烈。

典型的事例是,发达国家(地区)的游客到不发达国家(地区)进行旅游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Turner和Nash(1975)的一项研究表明

不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被发达的工业强国当做了“快乐边缘”,并依附和受制于后者。发达国家的游客则是新的“殖民者”或“游牧部落”,他们带来的异样文化导致接待地的文化被严重同化和破坏甚至消失,环境和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我主体性的游客以强烈的自我优越感对待为其服务的东道主。对游客而言,与东道主形成的社会关系无异于指挥与被指挥的主奴关系,二者关系极具冲突性乃至不少东道主受够了服务员的身份。

(2) 东道主层面。旅游活动的暂时性使东道主与游客的接触机会不多,有时甚至是一次性的。这一特性加剧了东道主对游客感受的忽略,而选择从自身利益出发压制游客的利益诉求。不少东道主将游客当成“金主”,想方设法甚至采取不当手段从游客身上获取经济利益。如下文游记所述,宾馆预订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且态度恶劣;在《黄山上当记》中,当地拉客女为了做成生意,不惜以“这里治安很差的”恐吓游客;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钱,采用欺骗手段将原本不需过路费说成要付过路费等。这样的主客互动,极大地阻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半小时后来到所谓的“宾馆”,其实就是家庭小旅馆,比较破旧,房价惊人,下午订的时候是400元,我们去时要480元了。店里的黑衣MM超级黑,口气强硬,态度较恶劣,看来是吃准我们不会天黑下山了。正如下山时说的,黑天走黑路、进黑店、遇黑人黑价,那个心情真不是一般的黑我的2009国庆遥远贵州游, 2007212 来源:驴友网,作者:Tiger。。

3.2类型二:他者主体性

(1) 游客层面。如前文所言,在短暂的时间里,游客无法充分了解东道主社会的完整事件,而在旅游活动中,东道主社会或多或少会有意识地向游客展示其美好的一面。同时,旅游的休闲性,促使以“他者”为中心的游客对“他者”的全盘接受、迷恋。对“自我”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堆积起来的不满,更容易导致游客的这种倾向,从而容易得出“月亮是外国的圆”的结论。此种情况更容易发生于不发达(发展中)国家(地区)游客到发达国家(地区)进行旅游活动的时候。从下列游记所陈述的内容,不难看出游客对美国文化的喜爱以及对自身客源地某些现象的不满。

美国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广告,比起在国内充斥眼球的“私人官邸”“虎踞豪宅”“欧洲风情”等,更原始,更清晰,也更平易近人。我在国内看到那些豪宅的宣传语总有一阵恐慌,觉得自己不是上面描述的那种精英――没有奢华的生活圈子,没有高雅的生活氛围,也没有那么神秘的生活方式。可是几个月后,会发现这些豪宅中住的大婶也并不比我的层次高出多少。所以我更喜欢这样的销售,哪怕只是一幅画,仅仅就是为了告诉你这里有树、有海。美国很多孩子18岁时会选择驾车横穿美国的东西部,这样一个近乎残忍的行程相当于美国人的成人礼。很遗憾,我的成人礼是在国内举行的。学校把我们集中在操场,穿着一样的运动服,不许说话,不许表达,一脸凝重,听校长台上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一切结束后,我未觉得自己已成人,只觉得能够坐下来真好美国自驾西部22日游记――更新拉斯维加斯――超级大长篇完结 20101213来源:蚂蜂窝,作者:露宿街头的胖子。 。

(2) 东道主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使不少目的地倾向于以游客为主,而忽略了对自身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只是一味开发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出于提高经济收入和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旅游开发。事实上,在破坏东道主社会文化、环境等,自我主体性类型的游客与他者主体性类型的东道主所发挥的作用是相互的,并“默契”地走向同一个方向。源源不断的游客,携带着资本和“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来到旅游目的地,与东道主相遇。东道主为了迎合游客们不断增长的需要,通常或多或少地改变他们的原生状态,甚至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这种改变往往是过度的、非可持续发展的。彭兆荣(2004)在瑶族地区调查时就亲眼目睹,为了适应民族旅游开发,许多地方甚至放弃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境地。

3.3类型三:伦理他者

(1) 游客层面。伦理他者类型认为,异质性“他者”与“自我”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伦理关系,是互为道德主体的存在。因此,相遇时间虽然短暂,但“自我”必须承认“他者”的存在,而不是将“他者”编码或同化。伦理他者类型的游客能尊重东道主社会,包括所遇到的人,所体验到的异地文化、社会习俗等,不试图用自我意志去操纵或改变当地(即使这种情况往往并非蓄意而为而是东道主在游客的凝视中进行自我改造);能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心态去面对,美人之美,各美其美。

(2) 东道主层面。伦理他者类型的东道主不仅能对游客负责,也能对当地负责。对游客负责,体现在尊重游客,不将游客视为金主,也不妄自菲薄,将自己置于仆人地位。对当地负责,包括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禀赋等的可持续开发负责。台湾处理旅游主客关系的做法很好地演绎了伦理他者的理念。随着台湾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台湾,有时甚至超过了台湾的接待能力,主客矛盾显著。此种情况下,台湾总体上能遵循其历来处理旅游主客关系的原则,保持着伦理他者式的待客之道――尊重与包容。如问路时,不管他们的步履多么匆忙,回答总是耐心热情,甚至有的素昧平生却亲自带路;横穿马路时,司机在车内示意行人先走;交通系统工作人员对待乘客彬彬有礼。种种善意的举止,无不彰显着台湾人对待游客的尊重与包容之意,他们把游客当朋友,而非仅能从中获利的金主。尊重、包容是台湾实现融洽的旅游主客关系的基础。

4结语

对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关系处理,持有不同的观念自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结果。3种“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的主客互动会带来不一样的行为表现与影响。显然,自我主体性类型与他者主体性类型的理念容易使旅游行为有失偏颇,不利于主客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也不利于当地旅游的永续发展。更进一步地说,对自我主体性类型的游客与他者主体性类型的东道主而言,他们形成合力,以负面影响的方式共同作用于主客双方,阻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类似的,他者主体性类型的游客与自我主体性类型的东道主在妨碍旅游发展的步伐上是一致的。相反,伦理他者类型所倡导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则有益于游客与东道主的和谐互动,有益于妥善处理好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践行伦理他者理念是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白凯.伊斯兰旅游:以“符合伊斯兰教法”视角的分析[J].思想战线,2012(1):9599.

[2]Cohen E.旅游社会学纵论[M].巫宁,马聪玲,陈立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75295.

[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C].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26.

[4]谌文.主客关系研究:乡村旅游研究新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033.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黄河.消亡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他者”责任――以k文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5):4649.

[8]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9]Pearce L P.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文献和管理说明[A]∥威廉・瑟厄彼德.全球旅游新论[C].张广瑞,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0]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11]瓦伦・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C].张晓萍,何昌邑,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魏美仙.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4347.

[13]杨明华.东道主与游客关系中的中介力量作用探析――以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J].旅游科学,2009(5):814.

[14]阳宁东.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自我”与“他者”――对九寨沟《藏谜》表演者文化身份建构的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12(3):152155.

[15]余以恒.从“同一性自我”到“异质性他者”――谈教师学生观的跃迁[J].教育学术月刊,2011(4):7274.

[16]张敦福.当游玩变成一种消费机器――中国消费社会形式变迁的旅游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430.

[17]张剑.他者[J].外国文学,2011(1):118127.

[18]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主客关系探析――以徽村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4):122126.

[19]Browne R J,Nolan M L(1989).Western Indian Reserv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6(3),360376.

[20]Doxey G V(1975).A Causation Theory of Visitorresident Irritants: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ference[C]∥The Impact of Tourism.Sixth Annu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21]Evans P D(1989).How “THEY” See “US”:Native American Images of Touris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6(1),89105.

[22]Laxson J D(1991).How “WE” See “THEM” :Tourism and Native America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8(3),365391.

第3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环境解说; 游客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国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地中,解说教育尚不被人们普遍接受:对于解说系统是什么、如何进行环境教育,普通大众甚至旅游区的管理者们大多还不理解。解说概念的引入、解说系统的构建和游客教育的实施这些主题,多还停留于学术讨论的层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国民旅游还普遍停留于浅层次的大众观光活动,另一方面是景区缺乏高质量的解说服务软硬件。而同时,国人对游憩活动的参与性正日益增强,渴望在旅游中理解现象、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因此,环境解说成为旅游者(游憩者)理解、欣赏环境的重要途径,并能促进游客管理手段的完善(吴必虎,等,2003),有助于实现造访地管理机构的目标。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概念可追溯至美国野生地区系统(wilderness system)的研究文献,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林业局、国家公园机构和土地管理局为应对游客影响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教育项目(文首文,2008a)。因此,低冲击教育(low impact education)和信息与教育(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也是游客教育的近似概念(李洪光,2007)。在这三组概念中,游客教育突出了游客是环境教育的对象和信息传播的受众;低冲击教育显示了游客教育的目的,即减少访客对游憩资源的影响;信息与教育则表明了游客教育的途径,即通过信息传播对访客产生作用。综合这些概念,游客教育就是通过信息传播的方式,向游客传输有关低影响行为的知识,从而达到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游憩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目的。

游客教育的信息从传播途径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潜在游客在到达某一旅游地前得到的建议(区域信息系统,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二是旅游地提供的信息(地点信息系统,Area Information System)(Jubenville,1978)。这些信息都属于解说信息,由此可见,解说是游客教育的主要手段,解说信息包括事前信息(即区域信息系统)和现场信息(即地点信息系统)。事前解说信息必须在游客考虑游憩活动的选择时就抵达个体,这更多是政府或地区性组织的任务,而不是特定地点管理者的责任。典型的事前游客教育是“不留足迹”项目(LNT,Leave No Trace),它涉及国际层面多个组织、企业、团体、院校间的合作,旨在促进负责任的户外游憩行为。现场解说信息则试图通过正面引导产生理想的现场行为模式和通过更少强迫性的说服方法去提高公众意识(Pigram,Jenkins,2005)。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环境解说和解说系统基本集中在现场解说方面。

2 国内研究的内容和领域

通过对我国主要电子数据库(中国期刊、硕博学位论文、重要会议、重要报纸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的文献搜索和相关文献阅读(截止到2009年7月),笔者发现国内与上述研究范围界定中“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相近的关键词有:环境解说、旅游解说、遗产解说、解说系统、标识系统、旅游环境解译、游客教育、旅游环境教育、生态旅游教育等。其中旅游或环境解说类文献153篇,游客教育或旅游环境教育类文献49篇,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概念

2.1.1 解说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钟林生(1999)较早提议建立周密的环境解译系统,他认为,若要使生态旅游区成为生态旅游者经历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形象的课堂,则必须利用环境解译的各种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培养。王民、蔚东英等(2005)通过归纳西方学者的研究,阐释了环境解说的定义,认为它是非正式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公民。陈晨等(2005)对环境解说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对环境解说的理论基础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包括Tilden模式、“启发内涵”模式、理和计划行为理论、卢卡斯的环境教育模型。厉新建(2004)从消费技术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中推断出:为使旅游者尽可能地以景区管理人员所预想的或景区内各种消费元素所客观要求的方式进行消费,同时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评价,推动旅游景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帮助旅游者改善并提高其特定的消费技术和能力,而改善景区解说设施并加强管理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王民、陈晨等(2005)对环境解说的目的和目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环境解说的目的在于通过听众的理解和参与,使之对已有的对待环境的态度、意识和行为产生反思,进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行为;其具体化的目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环境解说的内容)、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景区的环境问题)、价值观与态度(通过环境解说而改变)、参与(为了更好地改善环境而付出)。

李洪光(2007)通过研究西方文献发现,游客教育是游憩资源管理的手段之一。在最高层面上,它通过向公众提供有关环境价值与伦理的解释性材料,从而改变游客的价值观与态度;在最低层面上,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制作并向公众分发低影响游憩与其它维护游憩资源的技术材料,从而修正游客行为,减少对游憩资源的影响。

2.1.2 解说系统和游客教育的建设内容及其分类

吴必虎等(1999)认为解说系统分为向导式解说系统和自导式解说系统两类;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又将北京市的旅游解说系统的结构区分为交通网络导引解说系统、接待设施解说系统、观光―度假地解说系统、可携性解说系统(出版物)四大类。唐鸣镝(2006)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内涵框架划分为认识对象(信息源)、使用者(接受者)、旅游解说(沟通媒介)三个基本构成要素,试图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人景沟通、功能互补、开放型的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她以自导式解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搭建了包括现场实景展示(牌示标志)、非现场虚拟展示(游客中心)和可分离型展示(印刷品、音像品)三大类展示手段的自导式解说系统框架。刘娅和胡道华(2008)将旅游景区的解说设施分为有声(音像、便携式语音、虚拟游客中心)解说设施和无声(印刷物、标识牌)解说设施两种类型,并比较了两者在解说效果方面的优缺点。文首文(2008b)认为旅游解说系统由交通导引解说系统、接待设施解说系统、景观游览解说系统、游人中心解说系统、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和可携性解说系统六个系统要素组成。唐伽拉(2003)把景区解说物按功能分为五类,即目的诱导型、说明型、环境地图型、警示型和公共设施指示型解说物。

李红翔(2007)认为景区解说系统由(被)解说对象(景区内的事物和现象)、解说内容(信息)、解说方式(负责信息传递的手段,是解说系统结构的核心)、解说受众(信息接受者)和解说组织(实现解说过程的景区管理机构)五元素构成。

李洪光(2007)认为游客教育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信息内容与传送媒介(即教育技术)。信息内容和技术会因游憩地点、游憩活动和使用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李红翔(2007)列出了20种游客教育的方式和信息传送媒介,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宣传册、相关机构人员、地图、标识等。

2.2 解说教育的规划和设计

2.2.1 解说和教育的策划步骤和规划流程

钟林生(1999)首先提出建立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译系统的六个步骤,即:调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文化概况;确定解译对象的数量、特征、行为规律;确定解译目标,包括保护、管理、经营的目标和游客的需求;确定解说内容;选择解译策略,即采用何种方法与媒体;评估与修正,对效果进行监测反馈。纪丽萍(2005)指出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策划的四大原则和五大要素(管理、信息、市场、媒体、技术性细节),将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策划的程序分为六步:组建项目组、确定目标、分析和确定解说对象(包括景区资源、游客和其他限制因素调查)、组织解说内容(包括提炼话题、明确主题和层次、确定有利于游客学习和态度行为改变的具体内容)、解说内容的书写与构成要素(文字、图片、照片等)设计、策划项目实施后的后续工作(包括维护与更新、评价与改进)。唐鸣镝(2006)认为:(1) 对景区解说使用者进行准确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游客的基本信息和游客使用解说的基本情况)是解说系统的基础;(2) 要对认识对象进行调查与分析,确认景区资源系统每一集合单元的典型现象(如地形地质发展及其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不同层面的属性,需要保护、宣传和教育的重点,及游客可能的兴趣点等;(3) 顺畅的沟通媒介是解说发挥效应的关键。罗芬等(2008a)认为主旨式(thematic)解说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解说方式,应当采用“七步法”来进行主旨性解说的规划,其流程为:选取有形解说对象(可能让受众关注的有形地点、物体、人物或事件)、外化解说资源的无形内涵、确定解说的通用概念(通用概念可以向最大范围的受众提供最大量的相关信息,如果环境解说能把有形资源或无形含义与受众所熟悉的通用概念相结合,受众便能从智力与情感上把解说对象与其自身体验相关联,这样的连结效果最佳)、选择解说目标受众、阐述旅游解说主旨(解说主旨是受众与旅游资源产生连结的连结点)、运用恰当解说方式、创造旅游解说机会(使用解说文本来把解说机会组织成一定的序列,用以发展主旨中的相关观点)。

李洪光(2007)提出,一个完整的游客教育计划包含下列步骤:(1) 认清主要问题及引起问题的主要行为,并考虑可能的解决方法;(2) 确定目标游客,了解其各种特征;(3) 制定教育计划,包括确定教育目的、具体目标和要传送的信息内容,选择传送信息的媒介和方式,制定评估方案和具体的行动步骤;(4) 实施与评价。张光生和王燕(2002)建议分三阶段实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战略,即建立教育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和经验交流的网络、以及建立保护区和各部门的密切合作。文首文和吴章文(2009)通过实验法发现,从干预游客生态知识入手进行游憩冲击管理的模式是正确的。

2.2.2 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

国外的旅游解说无论在实践还是研究上都已较为深入,涉及从宏观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到微观的解说媒体和教育技术等各方面。但在我国目前的旅游规划中,旅游解说系统建设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对具体解说手法和设计的探讨较少。由于缺乏对解说系统的全面认识与理解,在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的总体规划中,解说系统还没有被提升到与其它专项规划同等重要的位置(杜伟,宋峰,2007)。目前解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2.2.2.1 游人中心

张华宾(2004)指出游人中心是风景旅游区的概貌展示中心、信息提供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他对游人中心的规划布局与选址、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环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峨眉山、九寨沟两大游人中心的布局选址和建筑设计,认为它们体现了特定环境、时间下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和情感取向。

杜伟等(2007)认为,由于文化差异,我国常用的游人中心概念已不同于西方长期以来的定义。《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游人中心作出了诸多限定,但由于部门职责的特点,后一标准更多的是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将游客中心确立为审定旅游景区等级的指标之一,并未对其规划设计、功能配置等进行详细的规定。他们提出国内游人中心应只承担纯粹的解说功能。

2.2.2.2 自导式解说系统

国内学者对自导式解说系统(即非人员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多以个案调查的形式进行。杨强和杨振之(2004)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指出地方文化要素、主题形象要素、环境景观要素和视觉景观要素等四大设计要素是直接决定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武子宁和路紫(2005)针对遗迹旅游地提议采用空间定位,内容定位,造型、质地、颜色定位的引导方法,并以河北省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自导式解说系统做出了规划设计。施蓓琦和陈能(2008)以上海市为例,提议推进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上海都市旅游隐的力度。具体来看,对国内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可按解说媒体的差异划分成以下两类。

其一为游步道上的标识牌解说系统的设计研究。 钟林生等(2000)把云南碧塔海生态旅游区设置的标牌系统按其内容分为指示性、规定性、说明性、解释性和宣传性等五类,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解译对象与被解译对象的调查;其次明确标牌内容,选定形式;再次要在有关人员中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评估,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必要的修改再施工;最后要加强平日对标牌的管理维护。张建国等(2006)以实地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西湖景区的解说标识系统能与景区的文化蕴涵相融合,大部分解说标识能对游客起到较好的解说与引导作用,但标识内容不完全、不规范、内涵不科学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张立明和胡道华(2006)对旅游景区标识牌的分类、布局、内容设计、制作、安装与维护技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对其旅游解说系统进行了规划与设计。曹吟吟(2008)从微观层面上对旅游解说牌示系统的实际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总结研究,包括信息内容设计、内容布置设计、造型和尺度设计、材料、地点布局和安装这几方面;她还以张家港暨阳湖园区为例,讨论了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章莉锋(2008)研究了在标识系统设计中体现风景区文化特质的设计手法:通过标识造型要素分类,从形态、材质、色彩和图形四个方面归纳风景区标识的视觉元素生成手法;通过对风景区道路空间的分类,分别从入口空间、线性空间、转角空间和交汇空间归纳风景区标识牌布置的手法;并依据不同视觉方式,评判标识牌布置的合理有效性。最后她以华山风景区标识系统为案例,做出了设计构思。钟永德和罗芬(2006)针对目前旅游牌示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给出了解说牌示规划的流程图,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评估与保持四阶段和组建解说队伍、清查解说资源、决定解说目标、选择牌示类型、选择牌示材料、连接对象与文本、确定牌示文本、确定牌示尺度、选择印刷方式、评估解说牌示与保持解说牌示11个步骤。

其二为多媒体电子解说系统的设计研究。目前旅游电子解说系统主要包括多语种无线收发式导游解说系统、游船多语种导游解说系统、多媒体电子解说系统、便携式数码解说系统等类型。和传统解说系统相比,电子解说系统的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发展前景广阔(周可华,等,2006)。张润峰和孙桂茹(2002)详述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的声控自动化产品,解决了多个解说员同时解说、声音相互干扰的问题。詹彤和詹锐(2004)介绍了一种适合会展行业的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及其技术特点,该系统可选择多语种解说和手控或自动的播放控制模式。彭仲和史烽(2008)对旅游景区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媒体触摸屏电子解说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实现方案。

2.2.2.3 向导式解说系统

学者们在剖析我国解说系统的现存问题时(详见2.3),已多次垢病我国的向导式解说(即人员解说),如解说人员素质不高、解说方式单一、解说内容随意等等。陈世斌(2002)对我国自然风景旅游区导游词庸俗化问题进行了解析,从管理者、培训者、从业者、旅游者四方面寻找原因,并指出其危害。

2.3 我国旅游解说和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不同类型旅游地的解说系统及相关个案的研究是我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中数量最集中的一类。这其中包括对湖泊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董文渊,徐斌,等,2007)和遗址旅游解说系统(刘艳红,2009)的构建研究,对古村落(冯淑华,2005)、地质公园(钱小梅,等,2006)、文化遗产景区(何喜刚,高亚芳,2007)等各类旅游地的解说系统规划的探讨。个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景区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构建:(1) 城市,如北京市(吴必虎,等,1999)、辽宁省锦州市(王辉,2005);(2) 自然旅游地,如重庆缙云山(王辉,2004)、安徽黄山(罗芬,等,2005a)、浏阳市道吾山引路松景区(唐伽拉,2003);(3) 人文历史旅游地,如西湖景区(张建国,等,2006)、重庆大足石刻(陈飞,2007);(4) 人造旅游地:如云南民族村(董文渊,郭蔚,等,2007);(5) 城市公园:如合肥逍遥津公园(李东和,等,2006)。

虽然这一领域的文献数量最多,但它们在理论架构上基本没有跳出按解说系统的分类体系进行问题查找和分析的思路,虽然在案例的选取上各有不同,但重复性研究较多,少有创新,泛泛而论居多,深入的细节研究较少;其突出反映是各案例研究对问题的总结和归纳趋于雷同。但李红翔(2007)根据解说对象物的性质,调查研究了标牌、人员、可携式设备等各类解说方式在自然、人文和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景区的适用性及其解说效用,并由此提出了解说方式的发展趋势和对景区管理的建议,有理有例,其提炼概括较具代表性。

另外,在为各旅游地解说系统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多数学者发现我国景区现有解说系统的英译水平堪忧。王淑芳和谷慧敏(2006)以及孙云花(2008)专门著文探讨了英文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如:在翻译中要以读者为中心;根据景点类型特点进行分类,编写出通用专题解说模块;对景区英文翻译实行归口管理等。

从游客教育的角度来看,谌文(2009)指出了我国环境教育的不足和旅游目的地环境教育的缺失。杜颖等(2008)还发现我国游客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很低,也缺乏观察监测数据。他们指出政府管理部门的倡导与支持是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游客教育系统的必要条件。邓冰等(2004)通过对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的分析,反观中国环境解说教育和课程现状,建议进行课程改革,新设环境解说课程,或在原有课程中融入环境解说内容,以适应时代要求。

2.4 解说受众

罗芬等(2005b)认为环境解说应该从资源、技术和受众三个方面着手,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解说的解说人员应了解受众的时间分配、身体状况与现有知识,及各个游客群的独特特征、兴趣与需求、旅行动机、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指出成功的环境解说要照顾游客的兴趣及需要的多样性,以受众和解说对象间的连结为重点。若环境解说能使游客产生一种对自然资源的拥有感,将有助于对资源的保护。唐鸣镝(2006)根据国外文献,将游客划分为信息搜寻者、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信息避让者四大类,并列出了他们对于解说信息使用的选择性和特点。

一些学者从游客需求或满意度角度出发,对现有解说系统做了调查或评价。如江宁和陈建明(2006)从游客对湖南岳麓山解说系统满意度的调查中得出:参观游客的年龄分布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在游道设计展示或解说媒体的内容上也必须因对象而异,例如加强活动式、操作式、自我参与式解说设施,着重多媒体解说方式的设计与组合,开发不同的套装解说服务迎合不同需求游客等。罗芬等(2008b)通过抽样调查,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认为游客对人员解说的偏好高于非人员解说方式,对自然遗产地内的森林、植物、地质地貌等可见性强、感知便利、容易产生关联的资源与内容的解说主题兴趣较高,而对民俗文化、保护意义、创建过程等隐藏性强、感知性差、关联性弱的资源与内容关注度较低。

3 结论

在日益扩张的中国旅游市场中,国内旅游者是绝对的消费主体。我国旅游还处于大众旅游阶段,观光旅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将是我国旅游市场的基本产品(戴斌,蒋依依,2009)。在中国大多数发达城市尚在大力提倡“不随地吐痰”的现阶段,大众旅游者尚欠缺明确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如不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势必导致旅游地环境的恶化。游客环境教育是对一种对由旅游引发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问题作出反应的教育,它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和谐的复合环境系统,通过激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之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而旅游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谌文,2009)。但在我国现有的文献中,很少将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相结合,而是把它们割裂为两条线索开展研究,人为地疏离了两者的关系,造成了目前“旅游解说”、“游客教育”、“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等概念多元分离的状态。在国外,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研究是一体的,因为环境解说以教育游客为目的,解说系统若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将无法被游憩者接受而成为无的之矢;而旅游解说是环境教育的具体手段,若不涉及具体的解说媒体、技术和方法的建设,环境教育只能是空谈。

国内的这种各自为政状况还体现在现有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内容上:旅游、林学、地理、园林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较多,他们多侧重于宏观研究,而很少涉及具体、微观的解说内容构建和解说技术研发问题。我国缺乏教育、心理、体育、卫生、生态、地质、水文、植物、环境、历史、人类学、GIS、电子、语言等诸多专项技术领域的学者介入解说系统的实际规划和理论研究,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更是空白。以游人中心为例,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建筑设计领域,但不重视内部的使用功能的研究,已经脱离了解说教育的本义。而解说系统内部功能的开发绝不是单一学科领域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根据目的地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开展多学科人员的合作。

其次,对国外解说规划理论成果和实际应用层面的可借鉴成果的介绍较为匮乏。尽管有一些学者(吴必虎,等,2003;李洪光,2007;文首文,2008a)对西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也提到了国外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已深入至微观领域,且实践性强,但鲜有作者描述分析国外解说教育建设的方法论或成功案例。而且国内个案研究之间缺乏对比,也没有理论性的提升,如发展出特定的解说技术或框架。因此尽管国内有大量针对单个旅游解说系统的个案研究,但多就地论事,缺乏与先进事物的比照,也没能建立起对实践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有坚实理论根基(如动机理论、沟通理论)的研究较少,能反馈应用到覆盖面较广的实践(而非单个案例)中去者更是寥寥无几。

以上两点原因也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转化成能直接为国内旅游地普遍应用的可操作体系。而西方解说教育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首先来自于解说实践的极大丰富。以该领域研究水平最高的美国为例,统一的解说规划中心(Harpers Ferry Interpretation Center)统领美国所有国家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成为实战和研究的先锋。我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在解说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区域信息系统和解说规划规范化建设方面。我国只有推进旅游目的地解说教育的实践,深化应用性研究,才有可能在理论研究上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Jubenville A.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Philadelphia,PA:Saunders,1978.

[2] Pigram J,Jenkins J.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2nd ed,London:Routledge,2005:305.

[3] 曹吟吟.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以张家港暨阳湖园区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陈晨,王民,蔚东英.环境解说历史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J].环境教育,2005(7):1517.

[5] 陈飞.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初探――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J].决策与信息,2008(8):131.

[6] 陈世斌.自然风景旅游区导游词庸俗化探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2(6):114116.

[7] 谌文.我国旅游目的地环境教育的缺失与补全[N].中国旅游报,20090629(7).

[8] 戴斌,蒋依依.自觉肩负产业责任,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进一步深化认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N].中国旅游报,20090703(11).

[9] 邓平,吴必虎,高向平,等.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浅析[J].比较研究,2004(12):6770.

[10] 董文渊,郭蔚,赵敏燕,等.云南民族村环境解译系统调查与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1):2325,29

[11] 董文渊,徐斌,赵敏燕,等.湖泊生态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的构建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3):109112.

[12] 杜伟,宋峰.基于遗产保护和解说的游人中心[J].中国园林,2007(12):1922.

[13] 冯淑华.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探讨[J].商业研究,2005(8):164166,179.

[14] 何喜刚,高亚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9094.

[15] 纪丽萍.浅谈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策划[J].四川林勘设计,2005(2):1720,36.

[16] 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85587.

[17] 李东和,卢松,赵玉宗.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06(3):3843.

[18] 李红翔.景区解说系统构建及解说方式适用性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 李洪光.游客教育简介[J].河北林业科技,2007(5):3436.

[20] 厉新建.旅游产品特点、消费技术与景区解说系统[J].人文地理,2004(2):4346.

[21] 刘娅,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设施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1):9596.

[22] 刘艳红.遗址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2116.

[23] 罗芬,钟永德,付红军.SMRM模式在环境解说中的应用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b(5):3841,46.

[24] 罗芬,钟永德,李健,等.主旨导向的旅游解说规划“七步法”[J].社会科学家,2008a(4):103105,113.

[25] 罗芬,钟永德,李健,等.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分析[J].旅游科学,2005a(5):3337.

[26] 罗芬,钟永德,吴忠宏,等.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旅游解说需求之研究―以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8b(8):6973.

[27] 彭仲,史烽.旅游景区地理信息系统与多媒体触摸屏电子解说系统设计研发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830.

[28] 钱小梅,赵媛,夏梦.地质公园景区解说系统规划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6239,244.

[29] 施蓓琦,陈能.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3):4852.

[30] 孙云花.旅游解说系统英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356.

[31] 唐伽拉.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3(3):1417.

[32] 唐鸣镝.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6(1):6468.

[33] 王辉.锦州市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3.

[34] 王辉.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以重庆缙云山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658.

[35] 王民,陈晨,蔚东英.环境解说的目的和目标之研究[J].环境教育,2005(7):1719.

[36] 王民,蔚东英,陈晨.通过环境解说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J].环境教育,2005(5):47.

[37] 王淑芳,谷慧敏.景区英文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768

[38] 文首文.国内外游客教育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8a(7):9296.

[39] 文首文.旅游解说系统的空间规划研究[J].特区经济,2008b(11):156157.

[40] 文首文,吴章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768775.

[41]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3):326334.

[42] 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1999(2):2729,64.

[43] 武子宁,路紫.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引导―以泥河湾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094.

[44] 杨强,杨振之.自导式解说系统设计要素研究――以邓小平故居景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3):227228,189.

[45] 詹彤,詹锐.移动交互式语音解说系统的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4749.

[46] 张光生,王燕.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生态经济,2002(12):3335.

[47] 张华宾.风景旅游区游人中心建筑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8] 张建国,潘百红,王燕.杭州西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4):195200.

[49] 张立明,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0] 张润峰,孙桂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J].房材与应用,2002(2):3537.

[51] 章莉锋.体现风景特色的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2] 钟林生,陈劲松,王跃华.碧塔海生态旅游区标牌系统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3):4951.

[53] 钟林生.试论生态旅游者的教育[J].思想战线,1999(6):3942.

[54] 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9599.

[55] 周可华,罗明春,蒋玲俐.旅游景区电子解说系统发展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6(6):120122.

Literature Review on 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and Visitor Education in China

ZHU Xuan

(Shanghai Institute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0234,China)

第4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相对剥夺;综述

旅游发展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游客是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利益主体之一。一个地区旅游业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游客的支持和积极。20世纪 60年代以来,游客满意度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90年代以后更上升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根据国内外已有成果,游客满意度内涵及其测量工具已经较为稳定,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理论工具相对剥夺理论来研究游客满意度,一方面从全新角度研究游客满意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相对剥夺理论的应用范围。

实践已经表明,旅游业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引发甚至加剧了一系列社会不公现象,游客的不满情绪日趋严重,成为阻碍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剥夺理论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研究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及其心理疏导研究中具有相当独到的理论视角,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几近空白。在我国以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旅游地中已经引发了广泛而严重的相对剥夺问题,例如在游客身上主要是同自己以前的旅游经历相比较、同其他旅游者相比较时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因此有必要应用相对剥夺理论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定量研究旅游发展引发的游客身上的相对剥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就如何疏导和消除相对剥夺感、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展望。

一、游客满意度研究现状

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在国际上兴起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截至目前,对游客满意度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即游客满意度就是期望值和实际体验的差异。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匹赞等第一次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这项研究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研究认为游客对一个旅游地的满意度的感知是模糊的。游客满意度是指一个游客在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体验并对该旅游地的心理预期相互作用的旅游结果。如果体验活动与游客的心理预期值相互作用的结果能让游客感到满足,则游客是满意的。

直至20世纪80年代,受到市场营销学领域的服务质量管理和顾客满意度研究的影响,一些管理者和学者等开始重视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概念的研究,对“游客满意度”的研究成为游客管理的一种新兴理念和发展趋势。众多研究结论按出发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从基本性质界定游客满意度,二是从游客主观感受研究游客满意度,三是从游客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关系的反应研究游客满意度。

从基本性质出发的观点认为:游客满意度是建立在游客期望值与实际体验值相比较的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正面的感应,可以划分为非常满意、很满意和满意这3个层次,即使实际体验达不到预期水平,游客也可能是满意的。满意度概念具有多面性,它是游客期望值与游客实际体验值相比较的产物,既反映出期望值与实际绩效的差异,又是一种期望值与旅游地属性的“拟合”。

从主观感受出发的观点认为:满意度是一种情感反应,是游客的反映、认知或情感的一种主观判断,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特别关注的事项的反映(以自身满意为目标),是游客对旅游活动中的特定时刻、有关经历(游客购买前、购买后等)的反应。

从相关关系出发的观点认为:游客在旅游地环境的实际体验,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的融合一致的程度与游客的满意程度成正比例关系,游客满意度的实质是游客对一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特征和旅游服务的本身这三种因素所满足游客需求程度的一种判断。

以上结论可将游客满意度归结为游客的游憩感知状况,如果该感知的测量值比游客期望值小,则表示游客不满意;如果该感知的测量值与游客的期望值相等,则表示游客对此次游玩活动感到满意;如果该感知的测量值比游客期望值小,则表示游客对此次游玩活动十分满意。

国内关于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尽管我们的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有别于国外基础性的研究,国内研究成果主要诞生在应用领域。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动需求、旅游产品质量、游客心理体验,并且就游客的满意度做了详实的函数表达,取得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游客满意度反映的是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期望值和游览中实际所体验的差异,若游客的心理预期值大于实际所体验的感知情况,那游客的满意度就高;反之,游客的满意度就低。实践证明相对剥夺感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由此是否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消除相对剥夺感带来的不利影响,值得我们继续探究。

二、相对剥夺研究现状

(一)相对剥夺理论概述

相对剥夺理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相对剥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其他群体或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比较后而产生的心理失衡现象。“相对剥夺”这一名词首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在其《美国士兵》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的士气和晋升的关系时,发现士兵不是依据绝对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而是根据他们相对于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处于较低的地位,他们就会有“相对剥夺感”。

此后的学者们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参照群体”的概念。认为人们选定的与自己某些社会属性相近的其他个人或群体即参照群体,如果与参照群体相比较,其认为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就会产生剥夺感。由于这种剥夺是经过比较后产生的,因此称为“相对剥夺感”。产生相对剥夺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1)某人没有某物X;(2)他发现别人(或自己以前)拥有某物X;(3)他希望得到某物X;(4)他觉得自己应该而且可以得到某物X。有学者提出可以将人们与其他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形成的相对剥夺称为横向相对剥夺,而与自己过的经历相比较而形成的相对剥夺称为纵向相对剥夺,并且人们自己过去的经历也是产生相对剥夺感的根源之一。

20世纪70年代,古尔进一步发展了相对剥夺理论。他认为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的认知不一致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他将相对剥夺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渴望的剥夺、渐进的剥夺和下降的剥夺。李俊则认为参照群体、过去的生活条件和公平理念是价值期待三个主要来源。也就是说,除了横向相对剥夺和纵向相对剥夺外,还存在基于公平理念的相对剥夺。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均贫和寡传统,且实行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基于公平理念而产生的相对剥夺也更为普遍。

(二)相对剥夺理论应用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对剥夺理论被大量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具体来说,相对剥夺理论在社会不公、政治骚乱、民族运动、贫困、犯罪、移民以及公共健康等问题的研究上应用较多。比如,潘宁关于社会不公和政治不稳定之间关系的研究;季蒙德和塞玛德的关于加拿大魁北克相对剥夺与民族运动问题的研究;斯塔克的关于相对剥夺与移民问题的研究;河内的关于相对剥夺与犯罪问题的研究;克拉森的关于南非贫困、收入不公与相对剥夺关系的研究。

除了定性研究以外,关于相对剥夺感的定量研究开展得也并不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相对剥夺理论的应用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学者尝试用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数来测量某一个体或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强弱。事实上,人们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比上不足时可能会有相对剥夺感,而比下有余时却可能会有相对满足感,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大小应当取决于相对剥夺感和相对满足感的对比。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斯图尔特根据福斯特的贫困指数提出了一个新的相对剥夺计算公式,并用美国1998年的综合社会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以一个群体中的相对剥夺线(不同的参照群体有不同的相对剥夺线,类似于贫困线)为基准,经济收入低于这条线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就强于相对满足感,净相对剥夺感为正;收入高于这条线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就弱于相对满足感,净相对剥夺感为负。

相对国外研究来说,相对剥夺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极其滞后,国内学术界关于相对剥夺理论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学者应用相对剥夺理论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也有学者应用于公司企业员工和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分析。在旅游研究领域,国内外旅游学界对旅游引发的相对剥夺问题关注非常少。尽管有的学者零星地提到了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但关于相对剥夺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极为罕见。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西顿目前是国内外第一位应用相对剥夺理论研究过旅游问题的学者,他以古巴为例,研究了由于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当地居民中引发的三种相对剥夺现象。

在相对剥夺感的定量研究方面,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斯图尔特公式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满意度的高低并不完全是由经济收入的多少来决定的。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况下被访者很难精确估算自己的经济收入。据此,有必要重构相对剥夺指数的计算公式。王剑、彭建独辟蹊径,运用李克特量表,对相对剥夺感的多维特性集中进行三个方面的测量。即与当前其他参考个体和群体的横向比较、与自己过去的生活条件的纵向比较、与公平理念的比较。先通过问卷抽样调查该游客在这三个维度上的相对剥夺感,然后通过综合求和的方式计算相对剥夺的均值,即为综合相对剥夺指数。

(三)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

一个地区开发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不但会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会加速当地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转型。那些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弱势群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实践表明,如果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得不到及时疏导或消除,会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对于旅游发展和研究来说,深入调查和研究相对剥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根据主体的差异,旅游发展引发的相对剥夺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当地居民的相对剥夺。我国旅游的发展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主导,当地居民通常处于弱势地位而缺失话语权,在旅游发展中较容易被边缘化,其相对剥夺问题也尤为突出,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还有基于公平理念的,通常情况下是多种相对剥夺感交织并存。二是旅游者的相对剥夺。旅游者外出旅游,面对旅游服务不满或与旅游经营管理者发生纠纷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倾向于将自己所消费的旅游产品和自己以往的旅游经历相比较,如果觉得自己支付同样甚至更多的费用而没有得到相当或者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和同行的其他旅游者相比较,如果感觉遭受非平等待遇,也比较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总体而论,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旅游领域相对剥夺理论的应用研究还十分薄弱,考虑到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对剥夺现象的普遍性,以及其对旅游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性,加强对相对剥夺理论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语

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凤毛麟角,应用于游客满意度研究更是鲜见,相对剥夺感强烈的游客是否影响其满意度、相对剥夺感如何影响其满意度、如果消除相对剥夺感对满意度的消极影响都有待于进一步实证研究。笔者推想,在常规满意度量表部分加入满意度测量因子加以分析,或许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理论视角,加强旅游领域相对剥夺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深化相对剥夺理论的理论深度,也可以丰富旅游研究的理论视角。然而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还很薄弱,在旅游地对剥夺群体的识别、相对剥夺感的强弱、原因以及疏导机制和应对策略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4):63-68.

第5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游客体验;迪士尼;文化与旅游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262

1 引 言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第四个人类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是服务经济的延伸。文化体验是对文化的感受与体悟,介入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以旅游活动为途径,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行理解、感悟,并获得深刻的内心反响的过程。根据Stambouli S与Skayanni S的定义,“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有一定程序的、顾客需要主动投人时间和精力参与的、追求舒畅而独特感受的旅游方式,它能给游客带来一种新的附加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超越了衣、食、住、行、游、购等传统模式,积极参与到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中,通过旅游项目的互动,将旅游体验转换成一种难忘的旅游经历,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主题公园的出现和流行,正好适应了体验经济的潮流,迪士尼是典型的文化体验型旅游区,以“快乐”为主题,以“体验”为中心,将文化与旅游项目紧密结合,营造快乐的气氛,提高产品情感元素比例,满足游客对自由、休闲、舒适、娱乐、好奇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消除游客疲劳。其快乐文化的实施策略是一个逐步满足顾客不同心理层次需求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快乐文化在不断的、积极的、多层次的对游客的感官、情感、认知、身体、甚至整个生活方式等产生影响。

2 基于迪士尼游客体验的文化体验型主题旅游区分析

2 1 基于游客体验的迪士尼“快乐”体验模式分析

迪士尼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乐园,并以“快乐”体验,成为主题乐园的领军者。迪士尼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旅游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诉求的改变,旅游吸引物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迪士尼的出现,是对传统旅游产品的新的突破。它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以“快乐”文化为主题,以“体验”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深刻体验的体验型的经营发展模式。迪士尼将“生产快乐”、“实现快乐”、“维持快乐”、“提升快乐”作为项目开发基础,开发了由动画影视、公园场景、公园演员(Cast member)和完美服务这四个关键系统。以“快乐”文化为主题,通过动画影视作品,不断地生产快乐故事;然后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动画人物、场景等进行具体化、真实化、逼真化的真实还原,修建相关设施,开发相关项目,让游客除了从视觉外还可以从感官体验上得到快乐;最后通过角色化的互动以及完美的服务,满足游客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整体的对“快乐”的情感体验。这个快乐系统是不断生产快乐、诠释快乐、维持和完善快乐的游客体验动态过程,也是不断满足旅游者个体心理不同层次需求的体验过程,更是迪士尼将品牌文化完美转化成旅游商品获得利润的过程。

2 2 基于游客体验的迪士尼文化与旅游融合定位分析

2 2 1 基于“快乐”文化的主题定位

主题公园依靠清晰明确具有创意性的主题定位来开发和构建相关的旅游产品,所以主题公园对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迪士尼乐园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主题定位,以“快乐”文化为核心,不断的推出以童话故事、科学幻想为主题和背景的卡通形象,包括最初的米老鼠、唐老鸭以及之后推出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卡通形象。真正做到将“快乐”文化,融入到每一个主题、每一项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之中,让游客玩得尽兴,玩得开心,使其触觉、味觉、观感、视觉系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享受,最终走向成功。

2 2 2 基于普世价值的文化定位

迪士尼从成立初期到现在,无论是在其技术的革命、艺术形式的创新还是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的,唯独其核心的理念、美好价值观从未改变。其核心的理念即“快乐”的文化,美好的价值观即“普世价值”,也就是被世界大众所认同、赞美、欣赏、追求的世界性的、共同性的、普世性的价值观。迪士尼通过科技、艺术等手段,将大众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愿望加以创造、复制、传播,使得迪士尼成为游客寻找和体验“快乐”娱乐场所。迪士尼所传播的快乐,真善美和爱,带给人对生活的信心、希望、梦想和激励。

2 2 3 基于亲情文化的娱乐定位

迪士尼乐园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乐园,同样也是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乐园。因为,迪士尼在为孩子提供快乐童年的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怀旧的童年记忆元素,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游玩、交流感情、创造快乐的平台,更深层次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即情感交流、人际和谐等。迪士尼的家庭观念,让人们感受亲情、爱和理解的力量。

2 2 4 基于企业文化的服务定位

迪士尼主题公园娱乐设施的设计遵循人性化设计理念。迪士尼在规划和设计之初都是以让游客感受快乐为旨宗,即便是跳楼机或过山车等刺激性项目也都花了大量心思减少游客身体不适感。迪士尼从建设之初就一直宣言:“要在每个人心中构建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这种目标不仅触及了游客的精神世界,也同时兼顾了游客的主观愿望和心理底线。游客去迪士尼游玩,他们真正体验的是心灵的回归。

2 3 基于游客体验的文化体验型主题旅游景区经营原则分析

2 3 1 人文关怀原则

迪士尼为了满足旅游者对“快乐”的体验,在项目设计上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精神需求。无论是童话人物形象的设计,还好游乐设施的设计,都遵循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即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迎合旅游者的爱好、动机等,让乐园里的娱乐体验作为旅游者一种珍贵的经历和体验。迪士尼不仅是家庭团结、沟通交流感情的地方,也是儿童追求梦幻、成人追忆童年、教师教育学生的地方。迪士尼公园在其主题设计时始终遵循这个人文关怀原则,以“家庭”、“人情味”为主题的核心理念,为主题公园营造了一个人文主义的终极目标。

2 3 2 意境尊崇原则

迪士尼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的快乐。因为迪士尼的设计理念就是,以“快乐”为核心,为每一个来到迪士尼的游客提供快乐的体验。所以,迪士尼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为了让迪士尼的游客忘记忧愁、烦恼、疲惫,迪士尼乐园为游客营造了一种非日常化的意境,即游客既可以在主题公园回顾美国开拓历程,探索神秘的远古文明,也可以体验梦幻的童话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艺术的神奇,沉浸其中体验快乐,忘却烦恼。游客向主题意境的融入是迪士尼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成功――它以“非日常的舞台化世界”为基本特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求趣”的需求,实现主题的意境化与形象化。

2 3 3 互动参与原则

互动参与,即让游客真正的参与到旅游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旅游观光的形式。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立足于游客的兴趣,设计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可参与的旅游产品。娱乐性是参与性的基础,只有旅游产品有足够的娱乐性,就能够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有效性,刺激顾客感官体验的同时满足其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最终形成感召力和亲和力,促进主题公园与旅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迪士尼乐园以游客的参与和互动为基础设计旅游项目。例如大型化高参与度的虚拟现实项目魔幻王国,例如2001 年开业的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迪士尼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离不开现代先进的创新性的科学技术,通过技术的创新,提高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2 3 4 场景“真实性”原则

迪士尼推销的不仅仅是它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信仰,在创作故事和人物形象方面的信仰和理念,然后通过真实的场景,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真实再现,将快乐的理念和积极的信仰传递给游客。场景的设计是迪士尼乐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炫酷的特技画面和逼真的角色扮演一直都令人赞不绝口。场景是迪士尼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了电影、人物和故事,这些元素通过场景再现,被现实化到主题公园。华特・迪士尼说:“只要幻想存在于这个世界,迪士尼乐园就永远不会完工。”和一般的工程师不同,幻想工程师首先要了解迪士尼的电影故事,然后根据电影场景和人物个性等设计具有游客体验的主题项目。” 为了让场景逼真,幻想工程师还要做大量实地考察,例如幻想工程师们去体验了电影中的66号公路,看灯光,听人们讲述路上的故事,根据这些所设计的闪电麦昆、板牙和水箱温泉镇居民的家都变得真实可信。

3 结 论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方式、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改变,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深入挖掘文化的内涵,将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保护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和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和发展,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延伸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迪士尼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性的挖掘文化内涵,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同时也是两个独立的行业,所以在将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时,要明确两个产业的边界、衔接点、整合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因此,纠正人们对产业融合论的错误认识,并对二者的融合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大悟 主题乐园长盛不衰十大要素论析――以美国迪士尼世界为案例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

[2]卢翊鸥 迪士尼乐园的亚洲市场营销战略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第6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摘要: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又受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本文立足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加上多年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实践,深入分析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以及对旅游地发展的实践指导。并提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就是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发展要打破生命周期的“宿命”,必须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及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品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总结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研究中找到旅游地发展“打破宿命”的实用战略。

1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理论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其只是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现象的阐释和归纳。

2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

关于旅游地兴衰的内部机制,学者们已经做了很多探讨。

一些学者从旅游地本身及其环境角度探索旅游地的演进机制。一种观点是旅游地发展悖论,即旅游地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其吸引力的减弱,旅游地走向衰落;也有学者从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其影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周边旅游地的兴起以及替代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地形象的变化、政府的作用等因素,如谢彦君把旅游地的演化归结为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效应因素三个方面的作用。

也有学者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角度探索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如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地的衰落是由旅游者的心理图式决定的:新开发的旅游地,主要吸引多中心型旅游者,当旅游地广为人知后,中间型旅游者成为其主要客源,当旅游发展带来破坏后,中间型旅游者不再光顾,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自我中心型游客,旅游地走向衰落。还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市场是由出游游客、重游游客和潜在游客组成,其衰退是对潜在游客的开发不够导致。

上述几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机理做了解释,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但又存在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认识不足。在“旅游”的概念体系和范畴中,旅游产品是核心概念,正如商品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一样。有关旅游的任何事象都与旅游产品相关,与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得从旅游产品着手。目前,已有学者从旅游产品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显出了轮廓。

这里首先要认识清楚的是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旅游产品是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一切物品和劳务,是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总和。旅游地包括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大部分。旅游资源(或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制造原料”,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旅游地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就如农场与农产品、工厂与工业品的关系一样。农产品与工业品决定着农场与工厂的兴衰,旅游产品同样决定着旅游地的发展,其它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旅游产品起作用。因此,旅游产品的兴衰发展的生命周期也就决定了旅游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演变。

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往往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即产品体系)。每一种旅游产品都有相应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正是其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叠加,也是其旅游产品体系生命周期的综合反映,如图1所示。

因此,旅游地生命周期问题,实质就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旅游地发展走向衰落的问题,实质是旅游产品不为市场接受,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向了衰落阶段。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的宿命,必须延续其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更新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由图1可以看出,旅游地生命周期要突破衰落,可以使通过延续P1、P2、P3等的等生命周期,或更新出如P4…Pn等新的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

3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的应用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旅游地,要突破其发展走向衰落的宿命,必须从其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入手,使其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得以维持或打造出新的旅游产品赢得市场。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与笔者的实践,旅游地要长盛不衰,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有: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深化内涵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对原有产品加工和提升,深化产品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如都江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环境容量超载、旅游产品老化,游客量急剧下滑,沦为成都市郊公园。在本世纪初,都江堰及时地申报世界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加强环境整治,深化并突出了其文化内涵,使其走向了复苏。又如夜景一般用来表现城市风光,但桂林另辟蹊径,用夜光照亮自然山水,创造出漓江夜景,形成仙境般的新景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下滑的桂林旅游走上了复苏之路。桂林自然山水的夜景的创意用于黄果树瀑布,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塑形象战略这种战略顺应地方文脉,扬长避短,避免盲目模仿,发挥隐藏的优势,延展并突出其原有形象,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使旅游地焕发生机。如丹霞山是广东三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及90年初,由于其特色形象弱化,吸引力减小,旅游市场停滞不前,旅游地走向衰落。保继刚先生提出开发阳元石景区,重塑丹霞山(丹霞地貌)形象,带动丹霞山走出困境。

改善环境战略这种战略着眼于旅游地的整体氛围,从核心吸引物(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入手,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的目的。这是一种眼界高远的战略,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落后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旅游地。如乐山大佛,在上世纪末,旅游出现滑坡,主要原因是核心资源遭到严重自然侵蚀,影响了其吸引力和长远发展。于是便开展了修饰保护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规划预防战略这一战略是指在规划旅游地时,打造每一项旅游产品时,预测其生命周期,及时地更新换代。这种战略主要用于人造景观的开发。如深圳华侨城,自1989年以来,相继推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欢乐谷”二期等主打产品,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产品一步一步地由陈列观光型、表演欣赏型向主体参与体验型升级,这使得其发展长盛不衰。而全国各地的各类主题公园却因其主导产品不再为市场接受又没有新的产品推出而走向衰落。昆明世博园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永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远期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构想以及“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在九九年世博会之后,产品周期性的升级换代,把老顾客变成新顾客,长期保持大量的客源和高收入水平,在旅游地衰落之前就克服了衰落。。

产品组合战略这种战略强调以新的产品样式丰富原有的产品,配套组合,克服原产品的弱点,全面提高品味和档次。如贵州舞阳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峡谷风光为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游出现持续下滑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一的乘船观光,产品单调,全程走回头路。金颖若教授提出开发漂流等参与性与娱乐性强的产品,并开发其支流白水河,引入一个新的入口,形成完整的环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指导。又如四川碧峰峡,在1999年打造推出野生动物园,取得了成功。但是,2001年重庆野生动物园开业,2002年成都野生世界开园,新的竞争出现。面对新竞争,碧峰峡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2002年5月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二个大熊猫研究基地;近年,又利用雅安“雨城”的文脉,结合“西蜀漏天”的传说,推出“女娲”文化旅游产品。

事件激活战略这种战略充分利用注意力经济的思想,制造和利用轰动的“外部事件”激活市场。如丹霞山的复苏即利用到了人们对阳元石的讨论与关注,这一事件在丹霞山的旅游复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如现在各地最为通用的方法就是举办相关的节事活动,如重庆茶山竹海,通过举办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突出了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营销推广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激活了中远程旅游市场,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苏。

参考文献:

1.刘泽华等.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初探—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一种机制假说.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

第7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一、游客中心含义的界定

游客中心系指由旅游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指导,以游客为服务对象,为游客提供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旅游咨询、旅游救援、旅游维权、旅游中介、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产品展销等服务的专门场所的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性经营和市场运作的模式运营。

二、研究桂林游客中心项目的意义

探讨游客中心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游客中心对于我国旅游业而言是一种旅游服务的新变化,对游客来讲是一种旅游服务方式的新体验,对旅游主管部门来说是行政管理的新模式。国内外学者对其基本概念还未达成共识,对其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在查阅、调研和研究该领域文献资料后,结合工作中所见所闻和理解,对游客中心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并对基本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总结,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游客中心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旅游学科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二)实践意义

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加快,桂林接待游客数量屡创新高,桂林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起步早、发展快,但其功能不完善,为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能力有限。桂林游客中心的建设,符合国家旅游局战略发展要求,有利于整合和利用旅游公共服务资源,有助于推动和完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促进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境内外游客中心项目发展概况

(一)境外游客中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美国是最早建设游客中心的国家,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游客中心建设均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取得较好的成效。

美国正在大力加强游客中心建设。目前,美国在毗邻州与州交界处均在建设游客中心,在游客中心游客都可以得到直饮水、交通旅游图、景点/宾馆/餐馆宣传单、休息间、问询解答、婴儿护理间等服务。

澳大利亚的每个城市都设有游客信息中心,游客中心外都有“i”字的标志,设置在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游客信息中心为游客免费提供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信息、旅游小册子、旅游地图;为游客解答对城市旅游的疑问,协助游客购买公交车票、预订旅游行程、预订住宿、预订景点门票、预订旅行团和有关旅游的其他服务,澳大利亚游客信息中心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西班牙在主要旅游目的地O置了旅游信息咨询办公室,各个城市和乡镇都设立了游客中心和旅游问询处,免费为游客提供咨询和帮助。

台湾地区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观光咨询、申诉处理、紧急通报、免费WIFI申请办理、当地旅行资料索取、紧急情况协助等免费服务;在大型机场、火车站、捷运站、景点和运输接驳点建设,并在逐步完善。香港在市区设置了5个旅客咨询中心,为到港旅客量身设计旅游线路、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提供预订旅行团服务、售卖香港特色纪念品、现场有香港义工在指定时段内提供地道的旅游信息等服务。

(二)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

1990年,北京成立了游客问讯中心,视为我国最早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1998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成立;2015年,我国首家游客中心――三亚市民游客中心已向游客开放。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游客需求的多样化,旅游集散中心逐渐向功能的多样化的游客中心演变,成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对游客和市民都具有吸引力的综合性游客中心。国家旅游局正在大力推进各地整合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景区游客中心功能的整合,大力推进游客中心的建设。

四、桂林游客中心项目组建策略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桂林游客中心项目进行分析,分析项目的内部条件,区别优势和劣势;分析项目面临的外部环境,区别可能的机会与威胁;为桂林游客中心项目组建提供对策建议。

分析表明,桂林游客中心项目开发的形势利好,环境优越,开发价值巨大,建设的条件成熟,在其四种策略中,应考虑重点采用SO策略和OW策略。桂林组建游客中心项目需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要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到桂林,为该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的客源;二是要大力宣传,使社会各界广泛认识到该项目组建的意义、建设的重要价值、必要性与可行性;三是政府要对该项目进行积极的市场推介,开展项目融资工作,扶持和保障该项目的建设;四是要向境内外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将其趋利避害地运用到桂林游客中心项目的开发中,以避免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五是要明确桂林游客中心的功能设定、布局和选址,突出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和游客中心的空间布局。

第8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渠道

我国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消费,同时还能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优美,天然形成的地理优势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将乡村景区的特色宣传出去在全国闻名,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重点。乡村旅游营销,不仅是景色观光,还体现在乡村特色。例如,农家院、采摘园等,从而去促使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一、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

(一)产品整体概念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考虑产品整体概念理论。对于旅游产品的打造,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从而去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整体概念理论,主要体现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对于旅游景观、景点、辅助项目的建设,需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得消费者可以耳目一新,从而去吸引更多旅游顾客。产品整体概念理论,除了重视旅游景观的打造之外,还需要重视旅游文化的塑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去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体验营销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需要采用体验营销理论。体验营销理论,是通过观赏、品尝、聆听、体验等方式去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去促进消费的过程。通过体验营销理论,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产品的特点,能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结果。若是体验营销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其收益效果会十分明显。体验营销理论,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需要引起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去完成营销的过程。

(三)整合营销理论

整合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景区营销中比较适用,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将有关营销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去达到预期目标。整合营销理论,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广告宣传等方式,去开展营销计划,从而去扩大乡村景区的影响力,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整合营销理论,包括为游客提供售后服务,在游客能够承担的旅游成本上,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去提高服务质量与游客达成共赢的合作关系。

二、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

(一)传统营销策略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从传统营销模式入手,与大型实力强大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共赢协议,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型旅行社能够帮助乡村景区带来更多的顾客,其能够扩大客户群体,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有助于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通过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的营销模式,可以将被动营销转变成主动营销,成为旅行社固定的旅游景区,旅游社会自主向消费者推荐乡村旅游,从而去实现营销的目的。传统营销策略,包括对景区的营销,可以结合乡村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门票打折的营销策略,或者是部分景点免费的营销策略,从而去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渠道。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散客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诸多游客采取自己旅游的方式,而不是跟随旅游团。散客旅游可以随心所欲,具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根据调查可知,散客旅游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50%以上,并且都是通过网络去获取旅游资源。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必不可缺的营销策略之一。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营销渠道,旅游信息与资料图片,通过网络使得消费者可以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色,从而去扩大客户群体,提高知名度。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站,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渠道,为客户提供旅游信息指导平台,设置不同的旅游专栏,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乡村旅游景区网站的建设,包括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文化背景、食宿指南、购物指南等,同时提供电子购物打折券,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票,从而去提高乡村旅游营销的效率。

(三)构建景点推荐点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选择联合经营的方式,建立景点推荐点,从而去提高知名度,拓宽客户渠道。例如,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与各地区的超市、饭店、酒店等进行合作,将自身旅游产品信息布设在合作点,从而去拓宽客户源,提高乡村景区的营销效率。同时可以对旅游信息进行深加工,在合作点售卖旅游产品,增加增值服务,解答顾客的咨询,从而去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旅游景区推荐点,需要选择城市的中心区域,确保交通便利、客流量大,从而去提高营销效率。

(四)充分挖掘游客价值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游客的推荐去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去促进市场营销。游客资源是免费的传播渠道,通过游客可以去挖掘潜在的客户,游客的推荐可以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朋友组团旅游,若是体验效果好,游客会将旅游景点推荐给朋友,从而去帮助乡村旅游业进行营销。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进行介绍,并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传统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构建景点推荐点、充分挖掘游客价值等方面的营销,去拓宽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源,提高乡村旅游业的知名度,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邰鹏飞.山东省部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36(11):161-168.

[2]杨帆.铜梁区乡村旅游市场卷烟营销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33(11):12-14.

第9篇:旅客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俗;民俗旅游;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236—2

项目支持: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项目(2012535)基金资助,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010)成果。

1 延边民俗旅游市场细分

旅游市场细分是指把旅游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分为多个具有相似需求的群体。

旅游市场的细分一般是根据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来进行划分。不同的划分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细分结论。笔者根据林南枝《旅游市场学》中对市场细分的研究方法,结合《延边民俗旅游现状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延边地区民俗旅游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市场细分结论:

1.1 按地理变量进行市场细分

1.2 按人口变量进行市场细分

1.3 按心理变量进行市场细分

客源市场可以具体依据生活方式、社会阶层、个性特征和出游动机进行划分:根据生活方式可划分为高雅型、传统型、新颖性、简朴型、奢侈型和潇洒型,其中奢侈型和高雅型比例略高。根据社会阶层划分为高收入群体和工薪阶层,其中高收入群体比例明显高于工薪阶层。根据个性特征可划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更倾向于参加旅游活动。根据出游动机可划分为观光旅游、民俗文化、度假旅游、商务会议和其他,就目前来看,观光旅游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民俗旅游略次之,但很有发展潜力。

1.4 按行为变量进行市场细分

客源市场可以具体依据游客的购买数量、偏好程度、购买时间、购买次数和购买行为特征进行划分:根据购买数量可划分为散客和团体。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团体游客比例很大,而散客之中又多以短途旅游者为主。根据偏好程度划分为极度偏好、中等程度偏好、摆动偏好和无偏好,其中极度偏好的游客自然对民俗旅游非常感兴趣,是忠诚度最高的游客。具有摆动偏好的游客是应该尽力争取的客源市场。根据购买时间可划分为旅游淡季和旅游旺季。目前延边民俗旅游受长白山旅游季节影响较大,淡旺季明显,旺季游客人数和淡季游客人数相差悬殊。根据购买次数可划分为一次购买和重复购买,多数游客属于一次购买,重复购买的客源市场主要是韩国游客,这受益于长白山观光旅游。根据购买行为特征可划分为理智型、冲动型、积极型、猎奇型和享受型,猎奇型的游客兴趣最大,与享受型的游客一样都很乐于前往他们很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

1.5 延边民俗旅游市场细分研究结论

根据对延边民俗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得出:

第一,青年、中年游客是延边民俗旅游市场消费的主力,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消费能力突出,是其主要的目标市场。

第二,延边民俗旅游的客源市场不在收入因素上存在人员分布差异。但在性别因素上,女性游客所占比例略高。主要得益于特色饮食和韩国进口商品消费。

第三,由于延边旅游业起步较晚,距离高发达的高收入地区地理位置较偏远,所以导致很多国内游客还属于首次旅游者,并且以团队形式为主,所以在营销方面,团队游客仍是重点,散客则是潜力市场。

第四,旺季旅游为主,一次购买游客比例大。

第五,民俗旅游仍是以观赏为主,参与性不强。

2 延边民俗旅游客源市场选择

延边民俗旅游客源市场的选择是基于市场细分研究结论所指出的各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机会市场。这种选择必定是以延边民俗资源本身及其营销特征为根据。

2.1 国内市场

一级市场:吉林省及东北地区;

二级市场:京津、上海、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

三级市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以上三级市场是根据地理区位来划分的。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是距离延边地区最近,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交通便利,营销影响大,旅游形象推广便利,旅游市场相对成熟。二级市场为京津、上海、长三角经济发达的这些地区,距旅游目的地较近,消费能力强,游客文化素质较高,容易对民俗旅游产生兴趣。三级市场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和文化素质不亚于二级市场,但地理位置相较于延边地区偏远。不过由于延吉市内有机场,所以在交通状况方面,东南沿海游客还不至于对延边地区望而却步。

2.2 海外市场

一级市场:韩国;

二级市场:日本、俄罗斯、东南亚;

三级市场:美国、欧洲发达国家。

延边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虽发展势头良好,但结构单一,韩国游客占85%以上。而韩国游客主要是因长白山而来,民俗旅游目前对他们吸引力不大。延边民俗旅游业应发挥主动性,广泛开辟客源市场,减少对韩国市场的依赖。

但在实际营销活动中,韩国仍是延边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是海外营销的重中之重。在保证韩国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二级市场,包括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延边地区较近的地理位置和东方游客侧重求同的旅游心理,都使延边民俗旅游不得不重视这个既有消费能力又有消费可能的非常有潜力的客源市场。俄罗斯出国旅游也日渐兴起,国内东部较少有休闲度假胜地,所以出国到距离较近的延边地区,饱览长白山美景,体验朝鲜族风俗对俄罗斯游客也非常有吸引力。延边旅游对欧美发达国家客源市场的营销起步较晚,营销方式还很滞后,营销能力还属于初级开拓水平。但欧美发达国家这个庞大的客源市场不容小觑,消费能力强,对延边地区经济具有更大的带动作用。

对海外三级客源市场的开发,应本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方针,树立特色旅游形象,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结合旅游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对延边民俗旅游市场细分及民俗旅游客源市场的选择有利于充分认识和深度挖掘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开拓新市场,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制订和调整延边民俗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正斌,王素萍.浅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创新[J].经济问题,2004(03):79—81.

[2] 谭玉杰.关于延边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0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