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精选(九篇)

初高中历史的区别

第1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初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应遵循初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

第2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乡土历史资源;乡土史;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对刚刚正式接触历史课程的学生进行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当今快节奏的初中教育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使许多中学忽视了在历史教育中有效地结合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这使得初中生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知之甚少,在情感上难以与家乡文化产生共鸣,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山东省德州市自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有着丰富的历史乡土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初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中国历史的热情和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怀,同时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一、德州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特殊意义

1、德州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材的补充

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在谈及当代历史教科书的诸多缺点时指出:“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 。诚然,中国悠久的历史仅靠简单的几本初中历史教材难以囊括,这使得教材对于历史知识的描述只能做到点到为止。如果能够将德州乡土历史资源有效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历史教材在内容方面上的不足。由于近些年来命题趋势的悄然改变,加之上述资源保存完好且极具代表性,笔者在初中中国历史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将书法鉴赏作为七年级下学期的一节历史活动课,这堂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明清书法艺术的印象,还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学生对中国书法的认识更加系统化。

2、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科学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在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受民间野史和演义的影响较大,很难以科学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例如,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的领袖及其故事,初中历史教科书基于严谨的教学要求,仅作了非常简要的描述。然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该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可能变得更加模糊。诚然,上古时期的中国历史虽然多为神话传说,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神话传说和史实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学生自身建立正确的史观很有必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的禹城禹王亭历史久远。虽关于大禹是否确有其人,史学界尚存争议,然而禹城当地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禹的故事,既有《禹王锁蛟龙》等神话,也有《后稷借壤兴农耕》等描述大禹务实治水的传说,还有《曾九皋重修禹王亭》等后人效仿大禹为民谋利的故事 。实际上,大禹作为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传说人物,虽然不一定确有其人,然而民间有关他的传说却是上古时期生活的部分写照。关于此,著名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导论・自序》中提出:“吾人证夏以上古史传说之出于神话,非谓古帝王尽为神而非人也。盖古史传说固有多出于神话,而神话之来源有纯出幻想者,亦有真实历史之背景者” 。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德州的情怀,教育学生尊重历史

乡土历史资源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具体,亲切自然,学生们耳熟能详。将其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易于对于学生们产生很大的感染力;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既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又能用联系的观点思考该问题由古至今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如,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国力强盛和薄来厚往外交政策的有力证明,在此影响下,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菲律宾古苏禄国三王及随从三百余人浮海朝贡明王朝,受到永乐皇帝的盛情款待。不幸的是,三王在回国途中,东王巴都葛叭答剌在山东德州突然病逝。永乐皇帝闻讯后随即派遣官员赐祭,并以亲王之礼将东王葬于德州。此后数百年中,历届中国政府对苏禄王墓的修缮始终没有停止,苏禄王国在中菲两国两脉后裔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也由此不断加强。围绕苏禄王陵墓形成的德州北营村已有55户222人,而在全国范围内,苏禄王后裔已经达到3700人 。在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课时,笔者将该本地史料引入课堂,并鼓励学生讨论。由于对苏禄王的故事非常熟悉,大家讨论热烈,最后得出了许多结论:1、苏禄王的归国路线说明德州“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绝非虚指,德州是当时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2、苏禄王墓作为中菲友好交往的象征,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了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对外交往。3、尽管菲律宾国内一小撮政治势力极力鼓吹所谓“中菲领土争端”,但中菲友谊是两国交往的主流,那些无视历史、别有用心的小丑终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等等。可见,家乡的古迹不但能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引起他们对这些古迹由来的思考和其未来的展望,有效地培养了他们学习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德州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认清教材和乡土历史资源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德州乡土资源丰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巨大,但它仅可作历史教材的补充,不能取代教材。因此,在运用德州乡土资源时,必须仔细斟酌挑选的资源是否有必要,所选资源的各个方面在授课时应如何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解等问题。虽然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浓厚,然而如果教师不假思索地将乡土资源全盘照搬,不但会挤占讲解重点知识的时间,还容易模糊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反而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2、认清“国”与“家”的区别和联系

第3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体育史;区域体育史;全球体育史;体育史叙事;中国

21世纪以来,国内体育史学研究长足进步,成果丰硕。作为中国大陆体育史学学术进展和整体水平的集中展示,先后出版了3部较有影响力的普通高等教育《体育史》教科书,主编依次为郝勤、谭华和熊晓正。尽管书名一样,但内容却各具特色。3个作者团队,基于各自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观察角度和修辞手法,对人类体育历史现象进行了各有侧重的选择、剪裁、编排、表述与解释,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当代中国体育史学叙事,最终对“什么是体育史”做出了见仁见智的回答。这些回答,本身就构成了一部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学术史。

“时间”与“空间”是这3部《体育史》共同面对的叙事问题。基于高等教育教科书对于知识谱系完整性的要求,3部《w育史》教科书首先不约而同地冠以这样两个限定词:“古今”与“中外”。它们既要展现人类体育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趋向,又要叙述人类体育在空间的多样形态。人类体育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复杂现象,必须巧妙交织于体育史的叙事框架中,这是对编撰者智慧的极大挑战。写出一部“古今中外”的体育史,要成功处置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矛盾。3部《体育史》在解决这一问题所展现的学术智慧,勾勒出一条从“区域体育史”到“全球体育史”的叙事转向轨迹,见证了中国体育史学者对于体育史学科属性与时俱进的探索历程。

1国别叙事:“区域体育史”的实践

郝勤2006年出版的《体育史》,系在1989年由我国老一辈体育史学者周西宽主编的同名教科书基础上修订而成。这部《体育史》继承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所积淀的体育史学优良传统,又反映了21世纪初新一代体育史学者对于体育史编撰体例问题的最初探索。

郝著《体育史》采用了典型的国别史叙事结构:上编“外国体育史”,下编“中国体育史”。展阅该书目录,第一印象就是国别清晰,中外分明。显然,作者首先将人类的体育史作为一种地域现象理解,其编写的预设前提是:中国与外国,世界各地域上的体育历史演进,无论在历史分期还是在总体特征上,都存在着鲜明的差别。

1.1国别叙事的优长

这种体育史叙事有一个鲜明的优点,就是便于重点展示中国体育史的独特价值。虽然号称为一部“世界体育史”,但在这个世界中,中国与外国各占半壁江山。对于初次接触体育史的大学生而言,“中详外略”的内容分配,优先让他们充分了解祖国悠久而丰富的体育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中国近代体育道路的独特历程。“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体育文化。”“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体育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努力维护自身民族文化尊严和地位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书中诸如此类的话语,让具有浓烈家国情怀的中国体育教师与学生,从这部《体育史》中体验到了中国人的“体育自信”。在3部教材中,郝著《体育史》分配给“中国体育史”的叙事空间最多,也是唯一一部连续展现中国体育“通史”风貌的教科书。中国人应当优先了解中国史。如果从这一价值判断出发,这部体育史无疑是我们最为详尽和最为完整了解中国体育史的首选。

1.2区域体育史的框架局限

国别体育史叙事在凸显区域体育史特色方面展现了自身长处,但却为再现区域之间的体育交往及由此逐渐产生的体育全球化趋势,设置了框架性的障碍。由分而合是世界体育史的发展大势,过于强调地域体育独特道路的国别叙事,无法充分展现世界体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客观历程。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跨区域体育交往,是区域体育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仅以亚欧大陆为例,在13世纪蒙古西征以前,存在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的西亚一北非一南欧体育文化交往圈,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基督教一东正教一伊斯兰教体育文化交往圈,以中亚为走廊的农耕民族与游牧世界体育文化交往圈,以中国为中心的辐射周边的东亚体育文化交往圈和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横贯亚欧东西方的体育文化交往圈。该书仅在中国古代体育史的若干篇幅中,零星提及“外国体育项目在唐代和元代的传人”。如果想要掌握与中国各朝代同处一个时段的异域,在体育历史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就需要忽前忽后,在上下两编的跳跃式阅读中,寻找中外体育历史阶段性特征的蛛丝马迹。到底应当以谁,以哪个地域为主体来叙述那些双边或多方参与,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地域,空间边界模糊的体育现象?这个问题在人类体育的晚近时代特别突出。比如,怎样以国别史或区域史的方式叙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郝著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这一主题的叙事,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分作“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作为大型国际赛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大众体育运动”以及“新中国争取国际奥委会合法地位”“在奥运赛场上取得辉煌成绩”等。我们越是想一气呵成地读完奥林匹克的完整故事,就越觉得国别型叙事所造成的片段化的奥林匹克运动史,似乎无法满足这一阅读期待。

2时序叙事:“全球体育史”的萌芽

谭华教授2009年初版的《体育史》,采用了“以编统章”的总体框架。但却一改“中外分明”的国别型叙事,以时序线索将全球体育的历史演进划分为3个阶段:上编“古代体育”叙述体育的起源及各古代文明体育的发展与特点,尤重“轴心时代”的希腊体育与中国体育;中编“现代体育”叙述现代体育在欧洲的兴起及其国际传播,中国传统体育的危机及其初步现代化;下编“当代体育”介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体育的新趋向及当代中国体育道路的探索。

由“空间二分法”到“时序三阶段”,中国体育史领军学者尝试了两种思路的体育史叙事。与分区叙史相比,谭的时序体育史,给人以更为直观的历史感。历史本是关于时间的学问。历时性考察是职业历史学家的看家本领:排比历史现象的发生先后,追根溯源,理清来龙去脉,分析因果关联,进而概括历史演进的长时段趋势。谭的《体育史》站在人类体育起源的时间点上,以探源溯本的眼界,尽展作为整体世界体育的全程历史流变。

2.1“全球体育史”理论的提出

时序叙事的创新,源于体育史理论的指引。谭华教授为该书所作的“绪论”,标志着新生代体育史学者的理论自觉。这是一种前提性的反思:我们到底要编撰一部什么样的“体育史”?作者主张:体育史的第1个维度是纵向的历史发展。人类的体育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两次重大转型而经历了3种形态的递变。体育史的第2个维度是横向的区域交往――这是笔者尤为关注的理论表态,因为其中蕴含了比较明确的“全球体育史”观念:

在15世纪末以前,各民族和国家的体育文化基本上沿着各自传统的道路向前发展,因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地域性特征。相对隔绝的孤立的体育史转变为统一的世界体育史的过程,发生在工业文明兴起之时。此时,各种体育文化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先后走上了体育现代化即科学化、全球化的道路。

作者在阐明这一观点时,还特意援引了马克思论“世界历史”形成的两段经典语录。笔者揣度,这是风行当代史学界的“全球史观”,在体育史编撰实践中的尝试。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学家吴于廑就提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国外,则有巴勒克拉夫、威廉・麦克尼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全球史的开拓者,以及晚近的杰里・本特利、费尔南德兹・阿迈托斯等新全球史干将。什么是全球史?简而言之:全球史以全球视野考察人类由区域分散走向世界整体的过程。全球史不是外国史,也不是国别史之和,就是中国学者早新成所概括的:全球史的关键词是“互动”,人类自古以来的跨区域、跨种族、跨文化和跨国家在各个领域的“互动”,正是“互动”促进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

2.2“全球体育史”的编撰实验

将全球史理论引入体育史叙事,会形成许多新的研究主题。体育的交往,正是人类区域之间文化交往的组成部分,亦是促进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之一。若隐若现于谭著《体育史》“现代与当代体育”部分的一根叙事线索,就是体育的全球化。受国别叙事限制而无法完整呈现的跨区域体育史现象,如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时序型的全球体育史框架中获得了较充足的叙事舒展空间。

全球体育史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体育史叙事问题,但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若以强调“全球背景”和“地域互动”为核心的全球体育史观念来衡量,谭著绪论中宣示:“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全球体育史”的理论,在编撰实践中似乎并未贯彻实现。翻看该书上编的“古代体育”,其框架同郝著上编中的“外国上古与中古体育”并无二致,这一部分对于古代区域体育“强烈地域特征”的描述很给力,但就是依然缺少“古代跨区域体育交往”的叙事――而这正是考验作者是否能将全球体育史理论成功运用于古代体育研究的“标志性动作”。分述古代中国、希腊、罗马和中古西欧、阿拉伯等区域古代体育历史的叙事手法,依然是典型的国别型叙事。该书现代与当代体育的叙事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书中同时包含着“现代体育的国际传播”“西方冲击下的中国传统体育危机”等典型的全球体育史叙事,亦夹杂着“中国体育的初步现代化”等比较纯粹的国别性体育话题。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体育概括”的书写,依然侧重于区域体育史的思路,若更多地设置于全球史的语境中,这一部分⒖赡艹氏殖鲂碌男鹗旅婷病

总之,谭著《体育史》不是一部纯粹的全球体育史,而是区域体育史与全球体育史的拼合。在此要特别强调,笔者绝无意无限抬高全球史观,以全球史观的外在标准对谭著的叙事选择任加评判。本研究的判断是:谭著《体育史》借鉴了全球史观,初步提出了全球体育史的理论设想,将其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部分内容的体育史编撰实践。比照地域型叙事,时序型叙事更便于容纳跨地域的体育史内容,有利于落实全球体育史的书写。这种混合叙事,可视为由区域体育史到全球体育史的过渡。

3专题叙事:“全球体育史”的发展

熊晓正教授2014年初版的《体育史》,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体育史”。如果说谭著《体育史》通过局部叙事的方式进行了全球体育史的初步编撰实验,那么,熊著《体育史》则开宗明义地亮出了全球体育史的编撰主旨,并且在叙事实践中进行了一以贯之的落实,从而开创了有别于区域体育史的新型体育史叙事范式。

3.1超越传统时空框架的专题叙事

时间与空间是熊著《体育史》必须解决的问题。到底以空间为基本书写单位,还是以时间为第一叙事总轴?目录中作为一级标题的“编”,到底依地域划分,还是按时序展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体育史叙事的基本框架。郝著《体育史》以国别史呈现了体育空间中的时间,首先区分中、外,然后分述各地域的体育发展历程;谭著《体育史》将“空间优先”转向“时间优先”,以时序梳理了体育时间中的空间类型,首先划定由古至今的3个时段,然后依次叙述了各个时段的区域体育及其相互交往。熊著《体育史》郾则展现了超越传统叙事时间节奏与空间单位的努力,试图“改变以国别为空间单位,以朝代为时间的叙事体例”,转而“以社会空间或文化空间为主要叙事单位,以引起世界体育历史走向的‘整体运动’为时间叙事单位”。为突破传统时空框架的局限,该书干脆抛下了前两部《体育史》惯用的以“编”切割全书的大模块结构,直截了当地以专题化的“章节”串联全书主线。专题叙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避免区域体育史叙事对时序主线的随意打断,自始至终地保持“全球体育演进历程”这一主干叙事的连贾陛。

3.2“全球体育史”的史实取舍

为实现“勾画世界体育历史演进的主要轨迹”这一根本编撰目标,熊著《体育史》对传统体育史叙事惯常使用的史实进行了颠覆性的选择和结构重组,对各时段、各区域的体育史资料进行了取舍。在区域体育史叙事中占据大半篇幅的“中国体育史”,在熊著《体育史》中大幅压缩,除“中国古代体育的演进”这一节外,目录中再无“中国”字样。以全球史观过滤和剪裁后的“现当代中国体育”,几乎淹没于当代体育全球化主流叙事的大海中。“中国”和其他“体育大国”在教科书中的“隐形”,是以长时段观察取代地域框架所不可避免付出的代价。大胆的文字雕琢就是为了凸显一个专一的叙事主线:展现人类体育整体的历史演进趋势。缩减国别体育史文字规模所腾出的叙事空间,由“区域性体育交往”等内容填充,全球体育史叙事一直呼唤“古代体育的国际交流”终于以单独一节的规模,编列于全球体育史的逻辑谱系之中。

这种大胆的取舍不是随意为之,作者对于取舍的原则与目标早有明确的预判。熊晓正在全书“引论”中坦言:“我们无力重现世界体育历史的全貌”,“作为一本教材也无此必要”,必须通过对纷繁史实的选择、取舍与调整,通过主题专一的叙事为体育历史现象带来“秩序”,即再现人类体育发展的历程和走向。书中全球体育史的理论表态及其编写的内容再一次提示我们注意区分《体育史》与“体育史”:前者是对后者的选择性认识,没有明确的史观指引,就无法成功完成自圆其说的历史叙事。

3.3“全球体育史”的叙事扩张空间

当然,熊著《体育史》的全球体育史思路,并非全球体育史叙事的标准化套路。基于对全球史观的不同理解,该书框架中的某些环节仍有值得商榷的必要。在古代体育部分,书中的区域体育史并非痕迹全无,但作者有言在先:有些虽不免继续冠以国别,但不是以国家立论,而是为了服务于“由分散走向整体”的立论主题。对世界早期体育“发支”与“殊途”的铺垫,正是为了呼应晚近以来世界体育的“同归”之势。在全球体育史的古代部分出现区域体育的叙事,本无可厚非,但w量不宜太重。全球体育史的主题,赋予世界古代部分的体育史叙事以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比较世界早期多元体育传统的异同,再现丰富多样的区域体育文化交流,展现全球体育最初多元迈进的总体趋向。这亦是全球史观念对于世界古代史研究的独特期待。全球史观不等于全球化,作为一种方法的全球史同样适用于当前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研究。如若熊著《体育史》能再压缩和整合古代世界区域体育的地方性知识,将节省出来的篇幅用于古代体育的区域比较与交往再现,尽管叙事困难陡增,但绝对有益于进一步凸显全书的全球史叙事风格。

在现代体育部分,能够彰显全球体育史主题的叙事工作仍可挖掘:欧洲体育的率先转型是否为一个超越欧洲的世界历史现象?英国的户外运动与欧陆体操在欧洲和全球展开了怎样的博弈?为什么是英国人率先赢得了世界体育?西方体育向全球强势扩张之际,非西方的传统体育经历了怎样的反抗?现代世界多元一体的体育面貌,是如何在西方与非西方的体育碰撞与互动中得以塑造的?世界体育怎样由局部全球化发展到整体全球化,直到今日的“一体”与“多元”并存的“反全球化”或“后全球化”阶段?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全球史意识的读者所期待求解的。如果能够增设这些专题,必将更为清晰地展现现代全球体育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连续性。

4“区域”与“全球”:关于“体育史”的反思

4.1“区域体育史”与“全球体育史”的辨证

“理论是灰色的”,它只是视角和预设,代替不了历史叙事的实践,更非本来的历史。在复杂的历史实证中,任何理论都会有视而不见或触之不及的认识盲区。全球史观亦非万能公式。区域体育史和全球体育史各有所短:以地域为单位的国别型体育史叙事,牺牲了奥林匹克运动等全球化历史的完整性;以时段为单位的时序型体育史叙事,将中国体育通史割裂成若干片段。同样,二者亦各具所长,需要相互借鉴。交往是区域主体间的交往,离开区域谈区域交往与全球一体是无根的空谈。理解当代世界体育渐趋一体化的总趋势,需要在古代体育史部分对各区域体育的独特性做充分的铺垫;现代世界体育缘于欧洲的主导,尤其是英国户外运动的率先转型,这同样需要在国别史范畴内详解“区域内部体育转型”的细节。总之,优秀的体育史叙事,应当同时展现各区域体育的独立演进特征与全球体育的互动趋势,故而当兼收区域与全球两种体育史叙事策略的精髓。

4.2中国话语的“全球体育史”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作为区域的中国,为世界体育的多样性贡献了自己的独特历史创造,亦通过参与世界体育交往为体育全球化注入了动力。如何在全球体育史的叙事中恰当地书写中国?郝著《体育史》中对于中国体育通史淋漓尽致的完整呈现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知识普及型的大学教材,不可忽视国史的分量。以凸显全球交往的借口淡化甚至取消中国体育史的独立叙事地位,应是全球体育史值得注意和努力克服的倾向。全球史不是全球通用的历史,全球史不应囿于区域所限,但全球史撰写应该立足于特定的国族立场。全球史学科没有国界,但全球史学者有祖国。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全球体育史,理所应当地用中国话语反映中国在古代体育不同发展途径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在当地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探索。全球体育史的叙事,当然绕不开发源于欧美的体育近代转型。但现代体育的发展,又绝非欧美体育扩张的结果。我们既要承认欧美体育在现代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但同时亦应避免陷入“西方体育中心论”。在倡导世界体育多元主体互动合理的全球体育史话语体系中,中国体育史的叙事不可缺席。

第4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阶段;历史学困生;成因对策

全国实行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课程的授课主要就是以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而展开。每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在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体现“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每堂课的评价中都要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基调。在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县区教育部门关于初中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承认和尊重初中生的个体性差异,深入了解学困生、走入他们的心理世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点燃学习的热情,一手抓智力因素的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必须好好考虑,力所能及给初中学困生以更多的帮助,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够在历史的学习道路上快乐学习、寓教于乐,体会到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和喜悦。历史老师要从小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打好基础,从而逐步改变初中阶段历史质量相对不好的窘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浮山地区初中阶段历史学困生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总是付出多倍的时间精力,学习上却收获甚微。自己对历史系统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具体,无法用自己的思路读懂历史试题,经常混淆历史里面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教师讲的历史知识点只会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不懂得在试题中灵活运用;他们在上课时很少积极思考,遇到学习上困难消极处理,总喜欢躲避;课下不自学不完成作业;解历史题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没有逻辑,我们通常有上述表现的初中生统称为初中历史学困生。

二、浮山地区初中历史“学困生”产生原因

本人从事教学工作三年,通过长期对初中历史成绩较差的学生观察、家访、走访、了解,总体上发现造成浮山地区初中阶段历史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家庭环境的因素浮山地区大部分初中生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学历相应普遍不高。日常生活中每日忙于种田,经商,自己本身对学习根本不重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而导致孩子对教育也不重视,不爱学习。家长们一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与家长无关。家长的这种错误思想长期难以扭转,很多学生也就忽视了自己的学习,学习上没有了动力,自身的上进心也会慢慢消亡,逐渐就变成了学困生。(二)社会环境的影响浮山的初中学校一般都存在所在地的中心地区,周围存在的大量的娱乐场所、网吧等游戏场所,初中生自控能力差,这些场所对初中生的吸引力很强,他们往往禁受不住消极因素的诱惑,分散自己在学习上的精力、注意力,有一些学生经常逃课、逃学、装病去玩耍,慢慢的自己的成绩就下降了。(三)小学老师的因素我国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完小学教育后,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直接升入当地初中。然而在小学教学阶段,小学老师很多都是代课人员,他们自身知识储备较低,教学能力欠缺。一些小学临时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小学和初中的生理、心理转换过程,学期阶段散养式教学,致使他们的基础很差,历史思维没能得到很好发展。(四)初中历史教师的因素初中阶段,课时多,任务重,一些历史教师为了加快进度,上课时学安排,授课的进度、强度超过了学困生的接受范围,被动迫使一些中等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逐步变成学困生。现在,一部分历史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尖子生”身上,对班里的学困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缺乏管理,致使学困生一蹶不振。

三、解决初中历史“学困生”的出路

(一)让学生充满自信由于受到家庭不好、社会环境差、学校老师重视不够等方面的原因,学困生往往自身缺乏信心,对自己就不认同,自我自卑感很强,常常否定自己总喜欢低头做事。基于此,我们首先要走入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源泉。我认为:要重树学困生的自信。首先教师就要从心理上尊重他们、看得起他们。通过不断给他们加油鼓励,慢慢的让学生逐步找回学习的自信,让学生相信“勤定能补拙”。(二)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舞台初中学困生在历史课堂上通常表现为默不作声、对任何课堂事情都不感兴趣,从不关心课堂的教学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他们长期被老师忽视、冷落造成的。历史教师必须让他们动静结合,学习上动起来。如老师在安排预习的情况下,就可以针对性地找一些相对容易的题来让学困生去做。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创造一些能够完成任务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得到认可、获得自我成就感。老师在课后的批改历史作业中,给学困生多附加些鼓励性正面的评语,帮他们找回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求知欲、表现欲。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与老师对他的感情有着密切的相关。初中生普遍认为教师对他好,他就好好学习这门课。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跟他们聊生活谈学习说人生,让他们觉得老师是我的好朋友、大姐姐,这样你的课他也就爱听,你的劝告他也会记住。我们只有对学生倾注慈母般的关爱,才能使他们那棵枯萎的受伤的心复苏。在工作中,老师应研究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寻找出相应对策,这样学困生的历史成绩一定能得以提高,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叶新红.浅谈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特点[J].教师,2010(71).

第5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差异性;教学创新性;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98-01

现在高中各必修、选修模块在内容编排上,与初中历史课本的编排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初中历史还是按通史编排的,而高中历史则是按专题的形式编排的,有轻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比较注重多层面地展开历史。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如此大的差异,以至于不少高一新生在高一新学期学习了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所以我觉得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相比,不仅是教科书的变化,更是课堂教学的更新。如果说初中教学是依据课本讲课,“照本宣科”, 那么高中教学则是依托课本讲课,能力拔高。从“据”到“托”,才能将高中历史教学的“高度”显示出来。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课本与讲课相对应,但不是同一的,用意在于变换观察历史的角度,引发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与评价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既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历史也由以前和语数英同等重要的学科“沦落”到二线学科了。虽然如此,但众多的历史教师仍然在认真教学,并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探讨,当然也包括我。一谈到历史教学,我就会想起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先生曾作过的一个对由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学该怎样提高的形象比喻,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一条线,高中是个面,大学则是立体的。”这里所谓的“面”,指的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揭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评价,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里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唯有如此,大学历史教学才有可能拓宽和加深。下面是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十几年来得出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像灯塔一样起着指引方向作用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自己必须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给别人一滴水,你就要有一碗水;给别人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必需知识丰富,思维有深度。而对于达到一定深度这一点的直观体现应该是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的过程。如在讲必修一第七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就应先明确“西方民主政治”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最后向学生讲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共性。这样讲课会使学生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一种整体的概念,在把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用一种全局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把上述内容向外作一些延伸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这很好理解,因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能更好的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抓住“线”与“面”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要抓住“线”,通过“线”来带动“面”,而在把“面”系统地学习完以后,往往又会促进学生对“线”的理解与记忆。这里所说的“线”,是指能够把一课、一个专题、甚至一本书都能“串”起来的东西,即线索,而“面”则是由这条“线”牵扯出来的一整套的知识。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抓住某一个线索,在先细致的作出说明的同时,不妨把思维扩大,把眼光放远,把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亦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事情结合起来,在比较中记忆,在记忆时又不忘作比较。如此以来,在达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6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20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20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第7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具有看待事物采取发展的观念去对待,这样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在研究历史时其学习兴趣必然会陡增不少,因为只有在历史分析中看到了新旧事物发展的规律,其学习才会更加有趣,比如采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新旧事物原理,即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是以旧事物的灭亡为基础的,并且在面对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史的发展过多或少是伴随着一些人物的牺牲或者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和人物的产生去改变该时期的历史进程。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

1、学生的历史学习只是停留在了解历史问题的阶段

历史学习的首要问题是要了解某一阶段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以及基本意义等几个基本要素,而要完全去理解这类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分析一些孤立的事件是很难去理解对应历史事件的基本意义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不可能突然就会冒出一些不想干法历史事件。但是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只是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典型事件的发生事件和基本经过并没有教会学生去分析这些历史问题,因此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很显然只是停留在基础阶段,也不可能尝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因为历史的学习最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是了解问题,但没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历史的学习缺少正确的分析方法

历史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基本法历史问题分析方法,特别是良好的历史发现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历史发展观的运用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看清某些历史问题的本质,并且学生还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发展中找到特定区域的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变迁的基本规律,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局限在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历史问题,然后去应付考试法要求,或者让学生将历史课本中的一些概念去针对抄录学习,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付诸必要的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差,因此在初中阶段,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时期必须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技巧。

二、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1、在学习中要有联动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

历史的学习看似枯燥无味,但是如果看到了历史发展当中的基本脉络,并且在分析一些历史问题时注重将一些小事件联系起来去看待,就会看到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这样历史学习的兴趣点就会被找到,学生按照基本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历史朝代更迭的基本规律,还可以在后续的分析看待问题上更加全面而且个人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增长,这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必然会被调动起来。比如在学习我国第一个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主义王朝秦朝的历史时,虽然该朝代只有十四年但是,它存在的意义却十分巨大,像车同轨、书同文加速了我国的大一统,但是由于统治者在修长城和陵墓的工程中征收了大量的劳役使得民众怨声载道,最终造加速了灭亡的步伐,分析这种类型的事件时,学生可以将大泽乡起义和项羽、刘邦的起义联系起来,将起义的发生背景以及经过联系起来看待,并且结合秦朝灭亡所发生的关键战役,最后得出秦朝历史短暂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只需要注重将每一个时期的历史时间联动起来去看待就会发现更多的其实,秦朝灭亡后,汉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数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样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的时间里都会得到恢复,在汉朝的中期社会财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问题时需要结合这些社会背景去分析,包括西汉初期爆发的藩王叛乱都是由于王权与地方权力不平均导致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看待这些问题必须将西汉初期的政治政策以及社会状况联合起来去看待才能明白事件发生的原因。其实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主要是要让学生去克服分析历史问题的局限性也就是看待问题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采取发展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学生找到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原有的枯燥态度就会得到缓解,教师长期去培养这样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高涨起来。

2、分析历史问题时注重对每个时间节点进行控制

我国的古代历史根据时间顺序主要有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时期的历史首先需要对特定阶段进行时间节点的控制,比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将唐朝分为盛唐、中唐、晚唐几个时期,大致的时间大概是7世纪初期到8世纪中期,中唐为8实际中期到9世纪中期晚期,晚唐则为9世纪中期到10世纪初,每一个阶段的政治制度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盛唐时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中晚唐则是募兵制,这就造成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王朝的瓦解和衰落,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注重将这些规律很好地把握住,就需要看到每个时期政治制度下所影响的社会文化发展,比如唐朝的科举制度将诗词作为考察的重要标准,因此那时候吟诗十分流行,故而唐诗十分流行,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必须在研究学习中国找到基本的关注点,比如对唐诗的关注自然就会找到唐诗所记录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是诗人坎坷的一生亦或是整个唐王朝的兴衰史,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因此历史学习的兴趣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培养。

总体来看,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从学生看待分析某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规律去进行的,学生在分析这类类型的历史事件时不能孤立地区看待这些问题,而是要将若干个历史问题联动起来去分析,这样学生当初所觉得的苦衷单一的历史问题就会变得连贯而富有生命,学生学习历史自然就会觉得非常有趣,这就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去注重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学海.高中历史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第8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文字史料;运用;误区

一、文字史料的教学作用

史料是人们编纂历史和研究历史所采用的材料。史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将史料分为“文字记录的史料”和“在文字记录以外者”两种,共十二类;陈恭禄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中将史料分为“正史”“公文档案”等五种。就通常的分类来看,可以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文字史料是文献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史料。

1.补充教材遗漏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资源,但并不是唯一资源。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限制,许多史实都写得比较简略,如果教师仅用历史教材进行教学,不仅教师会感到困难,学生也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有效地运用史料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文字史料的运用有效地补充了教材的缺漏,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阿拉伯帝国”谈及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时,教材中仅用一句“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1]来说明,但到底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教材中都没有说明。那么学生如何去理解呢?因此,教师适当地运用史料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文字史料的运用可有效弥补教材遗漏。

2.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的运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文字史料的运用更是如此。文字史料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由于文字史料存在的历史时期不同,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字史料以及外文史料。前者在新文化之前基本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这就对学生阅读史料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如《论语》《史记》等历史著作;后者便是以外文记载的史料,如《全球通史》。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两种文字史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同时也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此循环,最终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

二、文字史料的运用

1.以课程目标为根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师备课的根。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布并执行的国家性文件,是全国初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遵守的。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初高中的历史课程目标,如初中的“三维目标”、高中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汇集了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史料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来运用,紧扣教学的难点。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洋务运动”一课,课程要求“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依据上述要求,我们可知本课的重点是创办的企业,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那么在选择史料时就应该把重心放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上,这点是教师最需要补充也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因此,依据课程目标来选取和运用史料是教师备课的必备事项。

2.以教材为依托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工具。但是历史教材有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由于教材篇幅所限,许多史实叙述不够详细,因此教师应当深挖教材,补充学生应该了解但教材中却没有的内容。比如“洋务运动”这一课,讲到洋务派中央代表恭亲王,教师就必须展示文字史料和相应的图片史料来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完善自身历史知识结构。文字史料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应该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其补充和深化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学习。

3.以学情为基础

随着历史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那么在准备文字史料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析,包括其知识基础、能力、智力、心理等多方面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例如,在面对初一的学生时,要了解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任何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在运用文字史料时就应该选择简单易懂的材料。如果不考虑学情,单凭教师想象任意使用,教学效果反而会下降。因此,文字史料的运用必须要以学情为基础,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

三、文字史料运用的误区

1.鉴别史料真伪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保证是科学正确的。那么在运用文字史料时便有一个最大问题:所运用的文字史料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教师鉴别史料的真伪。史料按性质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之分,一手史料的来源就是历史本身,如档案、自传、日记等,这些史料直接反映历史,没有经过改造,可靠性比较高,但是也不能完全断定就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作者当时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被迫写出不符合事实的“史实”。历史教师在面对这种一手史料时就应当寻找同时代的文献史料进行互证,以辨别其真伪。二手史料就是根据第一手史料编写的记述,它的材料来源可以有所追寻。二手材料比一手史料更加难以保证其真实性,再加上二手史料的编者有时也会掺杂进自己的情感思想以及错误理解等,使得二手史料的来源更加值得推敲辨别。那么,教师在面对二手史料时就更应该寻找其来源即一手史料,或者寻找多种二手史料进行互证,做到“以史为证,论从史出”。

第9篇:初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坚持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

要求全区历史教师了解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扎实学习领会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自身的师德和素养、执教能力和人格魅力。着眼新课改,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深入研究,学习《初中历史新课标》,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深化推广 “三步导学”创建高效课堂

强化xx区中小学教师常规质量要求落实,加大 “三步导学”课堂模式推广力度。认真学习 “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按要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历史课,以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利用好听课笔记本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价和研究,努力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课堂的效益和容量,践行“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一言堂”“独角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开展有效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按要求做好有关课题的研究,积极引导历史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结合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深化小课题研究,加强立足课堂的小课题、真问题的研究,特别突出教学行为有效性和“减负增效”的研究;开展课堂案例研究和课堂观察,分析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从无效到有效再到高效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4.优化“联片教研”强化集体备课

综合分析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历史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能,寻找差距和不足发挥牵头学校的带动辐射作用,智慧互补,成果共享,积累教研资源,实现联片教研活动的态化、规范化,推进区域教学均衡发展,确实把“每月一活动”落到实处,每次活动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有主持、有考核、有资料,使联片教研活动深入优化开展起来。学校对集体备课要加强指导、管理和考核,遵循 “三备”、“四定”、“五统一”的精神。“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历史学科备课组保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实行“中心发言人”的集体备课制,并展开小组讨论,每次主讲教师及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促进备课组整体教学实力的增强。

5.转变教研方式推广“网络教研”

全区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在学校和历史学科中心组指导下尽快建立自己博客工作室并与学科中心组互联,学会上传资源、发表文章、参与评论、分享成果,要定期上传,真实原创,使网络教研得以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在今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研活动如专题评论、网上评课、教学反思、博客大赛等打磨“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全区历史教师群体成长。

5.关心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为历史教师成长和展示才华搭建平台

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引领作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从备课、上课到课下指导方面加强交流与学习,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局面,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发现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利用研讨会、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作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创造机会,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以弥补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相对薄弱,骨干力量相对缺乏的现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