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精选(九篇)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

第1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日里诺夫斯基认为:苏联的解体对他,也像对大多数俄罗斯人一样,引起了精神上深深的痛楚。从那些对国家来说是悲剧性的日子起,他就很不平静。祖国的命运,伟大俄罗斯的复兴之路经常让他忧心忡忡。如何预防那时已经是俄罗斯联邦的进一步解体?如何把支离破碎的国家合为一体?为了不再流血,为了不再爆发共和国之间的战争,为了不再燃起民族间、种族间新的内战,应该做些什么呢?他经常需要听到既来自选民,又来自国内公民的这些和那些类似的问题。

经常有人给他提这样的问题:苏联的分裂是历史的必然吗?他总是引证俄罗斯东正教国家,需要经常击退敌人侵犯的千年史来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大海,还是高山,都不能使我们分离,同样也不能保护我们不受潜在敌人的侵犯。我们广阔而富饶的土地,我们森林的财富、湖泊和矿产诱惑着形形的侵略者。我们受到过东方野蛮人的侵犯,西欧国家对我们进行了无休止的战争。从16世纪起,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为此,它需要原料,需要大量的原料。而在欧洲几乎没有原料。但在俄罗斯,矿物资源储量却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企图奴役俄罗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苏联的解体有利于美国,有利于西欧国家和他们的走卒――在俄罗斯的“第五纵队”。为此目的,他们执行了破坏我们国家的、有针对性的政策。

苏联解体的原因也应该从有缺陷的、存在着民族区域实体(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中去寻找,从布尔什维克们硬造出来的、确切地说是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派造出来的民族区域实体(共和国)中去寻找。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俄罗斯境内非法地建立了一系列十月革命前从未存在过的共和国(国家)。授予它们自决权也是非法的。与此同时,俄罗斯民族自身的民族权力和领土权力被粗暴地践踏,它们的自决权,也就是保护自己统一国家的权力,有意不被理会。这样就奠定了伟大国家被破坏的基础。

许多现在的国家是在十月革命后,被布尔什维克们和民族分离分子们人为地组成为民族共和国的,比如,根据布尔什维克们的决定,建立起来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从1917年起,非法从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转让给乌克兰许多土地(最初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包括旧俄帝国的全部领土)。

但主要的不在于此,而在于,乌克兰国家和乌克兰民族本身从来就不存在过。乌克兰是俄罗斯的一分子,是俄罗斯国家的一部分。乌克兰人是由于塔塔尔――蒙古人、土耳其人、波兰――立陶宛人和其他侵略者侵略俄罗斯而离散数百年的、全俄民族的南俄分支。正由于此,发生了南俄居民(边疆居民――乌克兰人)与中心区域俄罗斯居民(大俄罗斯居民)的分离和其部分居民的波兰化,特别是表现在不同的方言中。

顺便指出,根据这个理由,自由派批评家――作家B・别林斯基还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指出,在小俄罗斯(乌克兰)普及的不是某种特别的“乌克兰语”,而是小俄罗斯区域方言,类似的有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其他俄国的方言。20世纪初的另外一位自由派人士П・斯特鲁威也持同样的意见,他认为,乌克兰人不是独立的民族,而仅仅是统一的全俄罗斯民族的一个分支。

他为什么要提示所有这些东西呢?为的是弄明白把俄罗斯分离成许多独立区域的致命危害。但愿谁也别抱怨,谁也别感到受屈,相反,乌克兰人也好,白俄罗斯人也好,也像俄罗斯人一样应该为属于统一、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而自豪。革命前全部俄罗斯居民被称为俄国人,像全部美国居民永远被称为美国人一样。甚至在苏维埃时代,在外国,继续称我国为俄国,称他的全部居民为俄国人。迁居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在那儿仍被称为俄国人。俄国人,还是俄罗斯人,――这就成了所有俄罗斯公民的共同称呼,从它脱离出去的人民将来还要回归它。

俄国在旧边界内复兴的道路问题成为许多争论、刊登的对象,成为政治、社会组织在会上讨论的对象。这里也有许多分歧。他认为,尽管困难是明显的,再度一体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在脱离了关系的共和国里,居民们忧郁地想起他们作为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的那个时代,那时生活在各共和国里的人们其物质生活要好得多。现在人们明白,过去他们的福利直接依赖于和俄罗斯的联盟。他们也许想重新回归它。比如,白俄罗斯公民的投票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在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乌克兰,承诺采取与俄罗斯重新一体化方针的那些力量取得了政权。另外,它们中的某些国家正在食言。正是在俄罗斯联邦,许多人在集会上一字一句地喊着“苏联”的口号,把自己复兴统一俄国的追求灌注在这一字一句中。因此,从俄罗斯脱离出来的地区应先按照人民自己认为是合宜的模式重新实现统一。

第2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经济;中国东北

中图分类号:F752.7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1-0005-04

东北地区特别是绥芬河,沿边开放取得很大成就。今后沿边开放的进展,离不开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中俄关系的总体走势。

一、俄罗斯政局

(一)梅普组合是否会分裂?

梅普二人不仅在言论和风格上不同,政见上也有差异。梅批评卢日科夫在应对莫斯科森林火灾和酷暑方面无所作为,暗示卢应该下台(2010年9月17日《新消息报》刊登民调,71%认为卢早该下台),普京却表扬卢为应对大火提前结束休假,最后梅在上海签署了卢解职令;梅激烈批评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普京主张俄罗斯成为“能源超级大国”;梅主张俄尽快加入世贸组织,普京主张俄白哈三国以海关同盟形式整体加入;梅对美国提出的俄美共同反导很有兴趣,普京警惕,而且主张与中国共同搞反导;梅主张把西方“主流民主国家”作为俄外交第一优先,普京不反对把德法等欧盟国家作为外交第一优先,但对美国始终不放松警惕;梅多次强调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必须实现政治民主化,普京继续推崇他的“2020计划”,婉拒“政治民主化”。梅普二人行动上保持一致,更没有发生公开竞争。拥护普京的是既得利益的权贵,而亲西方派和知识界精英更看好梅德韦杰夫,希望改变普京路线。梅普各自的班子、“拥梅派”和“拥普派”,客观上会推动梅普矛盾。

(二)普京2012年会否再任总统?

2010年9月6日,普京在宴请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成员时,回答了外国学者的提问,他没有暗示是否将于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他说,罗斯福四次连任总统,并没有违背美国宪法,他和梅德韦杰夫也不会违背以民主程序通过的俄罗斯宪法。普京说,他确实关注2012年大选问题,和梅讨论过多次,“届时我们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国民的意愿作出决定”,但不希望这一问题变成导火索。

虽然2010年9月4-5日的舆情调查表明,俄罗斯民众对梅德韦杰夫的信任率为57%,与对普京信任率(66%)的差距日益缩小。但是,两人中究竟谁将被提名为2012年总统候选人,实际上是普京说了算。

俄罗斯政治学家普遍认为,普京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的可能性比前时期更大。有人甚至认为,按目前的趋势,普京回归总统职位的可能性接近百分之百。就目前而言,不管普京2012年能否重返总统宝座,他都将是俄罗斯的主政者。

(三)俄不会搞“政治民主化”

普京9月6日在索契宴请瓦尔代俱乐部外国成员时,我提了关于俄是否需要搞“政治民主化”的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以中国为例,婉转而巧妙地否定了俄某些政治家和学者关于“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主张。他说,中国依然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原先的国家政治结构并不影响中国发展。中国把市场经济与集中政治相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神奇的速度。梅德韦杰夫9月份在公开言论中,也多次否定西方式的议会民主。

二、俄罗斯经济

(一)经济前景不乐观

10月6日,普京在俄罗斯投资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说:联邦预算收入的基准油价为每桶75美元,预算开支的基准油价为70美元,现在实际油价超过82美元。预计2015年可恢复预算平衡。2010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4%,今后几年在降低通胀率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也可达4%左右。

地区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认为,2011-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基本预测为3.9%~4.5%,悲观预测为3%~3.5%,如果油气价格低迷,可能降到2%。俄经济比1998年更取决于国际市场行情,油价波动10美元,经济增长率就会波动0.4%~0.5%。经济增长缺乏外部动因:今后几年外资纯流入为200亿~300亿美元,随后可能下降。经济增长将取决于现代化进展和效率提高。唯一能刺激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因是国家对现代化的投资。但政府出于政治原因,不得不保证消灭赤字和增加社会福利,因而没有余钱增加投资。因此,3%左右的增长率,将会使俄罗斯在新兴经济体中失去竞争力。

俄经济部门官员寄希望于2013年后。库德林认为,如果能在三四年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后经济增长率就可能达7%~8%。为补预算漏洞,2011年税收将比2010年增长2.3%,2013年前,企业税负将增长3.6%。

俄资本化程度和吸收外资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尤科斯事件重演。

(二)俄中实力差距继续扩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大幅衰退。即使在经济实力最强的2008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只有22994亿美元,仅占全世界的3.25%,人均16116美元,而发达国家这三个数据分别为377901亿美元、54.22%和38220美元。

再同中国相比。从经济总量看,1993年中俄相当。到2008年,中国已经是俄罗斯的3倍。再从质上看,中国逐步形成现代化的生产能力,俄罗斯吃苏联老本,仍然依赖能源和资源经济。

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保八”,俄下降7.9%,预计2012年才能恢复到2008年水平。这就是说,经济危机使俄罗斯白白丢失四年。

据美国全国情报委员会9月的预测,组合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技术发展和军事实力等因素,2025年各国综合实力排序为:美国、中国、欧盟、印度、日本、俄罗斯、巴西。

俄中实力差距将继续扩大,俄罗斯的失落感会越来越严重。这会影响对华合作的积极性,俄将变得更加挑剔,更激进地维护本国利益。

(三)经济创新停留于愿望和口号

梅德韦杰夫虽然提出了以创新和科技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但是除了建立斯科尔科沃高新技术区外,无甚进展。一是由于现在打造“俄版硅谷”已经过时;二是由于在普京统治下靠能源经济得利的官员和企业家,以及境遇略有改善的社会基层,对“经济创新”没有积极性。普京9月6日在宴请瓦尔代成员时,把梅的“创新经济”说成是对自己“2020年计划”的补充。

未来可见,俄罗斯经济增长缺乏内外刺激因素。一是近期投资增长无望;二是政府采取压缩内需的措施:把提高退休金的幅度控制在通胀率以下、提高退休年龄、放弃此前提出的统一全国社会福利标准的目标、对国家社会福利开支设定上限等;三是只要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料价格低迷,俄经济增长就缺乏外部刺激。因此,在未来的几年

中,俄难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在引进资本、实用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方面,特别是在远东地区,依然离不开对华合作。

三、俄罗斯外交

(一)俄调整外交方针,但不会倒向西方

俄罗斯调整外交方针,把欧美作为外交第一优先,想借助西方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现代化,成为与美中欧并列的世界力量中心。但是,只要普京继续主导梅普组合,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不会大变。

早就有俄罗斯学者提出,对俄罗斯的现代化来说,中国的重要性不如日本,甚至不如韩国和新加坡。这一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调整后的俄罗斯对外政策中。这会使中国在俄罗斯战略天平上的分量下降。

美国希望拉俄罗斯遏制中国。但是,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难以出现“二对一”的格局。最大的可能是在任何两方对抗时,第三方保持中立,不为他人“火中取栗”。中俄依然互为战略依托,在应对东、南和西南的挑战时,中国在北方暂无后顾之忧。

同时,俄罗斯对中国的警惕从未松懈。七军区和五舰队改组为四大战略司令部,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对付西方的西部司令部和应对远东的东部司令部。

(二)俄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上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挑战增多,特别是来自海洋的挑战趋于严重。只有北部(中俄和中蒙)和西北部(我与中亚国家)边界相对稳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存在外敌从北部和西北部侵害我国利益的危险。

日本与我在岛屿、大陆架资源和通道方面之争越来越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俄日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互不妥协,梅德韦杰夫访华后要视察南千岛群岛,高调宣示,客观上形成中俄共同反制日本领土野心的局面,有利于俄在远东经济发展和东北亚安全问题上加强对我倚重,也有利于我反制日本的领土野心。

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六方会谈中,中俄利益和立场最为相近。

对我国领土完整造成最大损害的印度,占领我藏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印度有借美制华的意图。我可以利用与俄良好关系和俄对美警惕,让俄对印度陈明向美国一边倒的危害。

俄罗斯在稳定中亚形势、打击“三股邪恶势力”领域,与我有广泛共同利益。

(三)俄官方重视对华关系

9月6日,普京在回答中国学者冯绍雷有关远东地区经济多样化问题时说,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是俄优先任务之一,远东可以与中国合作,可以建设科技园和大学城。远东拥有世界级储量的油气、煤炭和黄金,中国会感兴趣。西伯利亚油管支线通中国,中国参与俄油田开发,俄进入中国石油加工和销售领域,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能源出口,而是多层次的能源合作了。

在谈到“关于中国对俄移民威胁”的问题时,普京神色严峻地说,别用中国吓唬我,不必暗示我什么中国威胁,什么远东地广人稀、中国东北有一亿人没处去!我们与中国相处了千年,有过艰辛时期,但我们相互非常了解,尊重对方利益,互不抵触。

俄中在解决许多问题上是天然伙伴。边界问题过去吵了40年,现在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签了条约,彻底解决。俄中都明白,通过合作,而不是通过竞争或恶化关系,更能得到好处。中国无须通过输出移民或占领远东,就能从远东获得所需的自然资源,只有通过改善两国关系才能更好实现。

在谈到有关俄外交转向西方是否会损害对华关系的问题时,素来重视欧美的拉夫罗夫外长说,俄想利用外力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仅着眼美欧,亚太也是重要资源,发展对华合作是重要任务。对中国来说,俄罗斯不仅是油气和木材的来源,而且将是高技术产品的来源。俄希望与中国在能源、节能、飞机和船舶制造业开展互利合作,共同提高经济竞争力。俄发展与美欧的合作,同利用中国、印度和亚太的现代化资源,互不矛盾。俄外交是全方位的,与所有国家都合作。中国伙伴不必担心。

此前,俄罗斯内外的不少人得出俄罗斯外交转变方向、彻底亲西方的结论。看来,这一结论并不符合实际。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2009年达成“贷款换石油”协议及东北和远东开发合作协议后,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中国”重又抬头。俄罗斯现在担心的不是“移民”和“经济扩张威胁”等具体“威胁”,而是中国的整体实力和中国这一庞大的经济体,担心远东经济命脉受中国控制,担心俄从总体上沦为中国的“小伙伴”。

俄官方迄今为止在远东开发中依然重视中国的作用。9月普京在远东说,与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为邻不是坏事,俄罗斯如果能真切做好自己的工作,只会获益。俄罗斯没有必要在生产普通消费品方面跟中国竞争,在这方面俄罗斯不太可能超越中国。俄罗斯的优势在高技术产品。

在能源问题上,俄罗斯现在也有求于中国。欧洲开发替代能源,寻找俄罗斯外的油气来源,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份额从2009年的28.4%,下降到2010年初的26%。根据长期合同,欧盟到2009年底应进口1450亿立方米俄气,实际进口1400亿,但须按1450亿立方米付款。

四、对俄合作的几点建议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并非成为西方的一部分,而是借西方之力,助推本国现代化,让俄罗斯成为世界一极。这一理念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理念相似。俄罗斯改善同西方关系,有利于缓和国际局势,对延长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并无不利。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把中国看做外交第一优先,更没有把中国看成实现现代化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要:

(一)心平气和地看待俄罗斯外交调整,甚至可以公开表示支持,同时以中国的实例说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依靠本国力量,中国是俄罗斯最可靠的伙伴。

(二)安排好中美俄三边关系,努力使中俄关系和中美关系的水平高于俄美关系。

(三)使中俄经济交融,产业链相接,实现利益交换,参与俄在远东的经济项目。

(四)发挥各自优势,在高铁等项目启动双边高技术合作。

(五)在亚洲事务方面,特别是在对日政策和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加强同俄磋商,促俄做印度和越南工作,防止它们过分倒向美国。

(六)引导我国媒体客观报道俄外交方针转变,不要炒作或挖苦。

中俄双方要发挥两国关系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协调,推动务实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我们最重视的是六个领域的合作:

一是扩大经贸投资合作,改善贸易结构,保持双边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双方要认真落实两国投资合作规划纲要,扩大相互投资规模。

二是深化能源合作。双方要确保中俄原油管道安全正常运营,早日达到设计供油能力,继续推进石油上下游、煤炭、天然气、核电等领域的合作。

三是拓宽金融合作。中方支持俄方提出的人民币和卢布在两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交易。

四是推进地方合作。两国政府要积极支持毗邻地区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在大项目上的协调配合,统筹落实两国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促进两国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加强高科技和创新合作。双方要积极引导两国科技人才加强交流,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中方愿与俄方加强在节能、环保及防灾救灾领域的合作。

六是扩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办好两国文化中心,开展更多经常性为两国民众所欢迎的交流活动。

2007年以来,绥芬河借助俄罗斯远东港口,利用陆海联运大通道,将货物转运到上海、宁波和广州,“货物出境不出国”。我们还可以尝试多边合作,消除俄罗斯对“中国独占远东”的担心(中俄韩三方合作建设纳霍德卡国际物流集散港即将启动运行),同时,利用俄白哈三国海关同盟,借道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向俄罗斯出口。

俄罗斯人在金融危机后收入减少,改变消费理念,要“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货”。中国鞋类生产商调整产品品种,一鞋多用,增强鞋的耐用度,增加款式,以质而不是以量取胜。

与俄罗斯合作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我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受美国转基因大豆冲击。我国优质大豆品种世界公认,其中蛋白质含量超过43%、油脂含量超过20%、亩产2000斤以上的品种上百个,有的单产超过转基因大豆。

第3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白俄罗斯;边防部队;边界;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D851.1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1-0027-06

一、白俄罗斯国家边界概况

独立后的白俄罗斯在继承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行政疆域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国家签订边界条约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领土和疆界。国土东西长650公里,南北约560公里,面积207600平方公里。国界线总长3617多公里。东与俄罗斯接壤,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上述国界中既有历史继承边界,又有双重性质的国家边界(即一方面是与毗邻国家间的边界,同时又属于与欧盟的边界,这种情况存在于与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三国的边界),同时,除与乌克兰边界尚未完成实地勘界立碑工作外,其余边界均已勘定。各段边界具体情况如下:

(一)白俄边界

该边界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原有行政疆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界线长约1283公里。1998年底,白俄两国正式建立国家联盟,宣称两国将实现超国家的联合,两国关系步入实质联盟阶段。目前,白俄两国实施开放的边界政策,取消了两国间的边境口岸通行检查和边境控制,两国民众可以自由往来并在对方国家寻找工作。2011年4月1日两国实施关税联盟后,对外贸易方面的边境检查和管制也随之取消。

(二)白拉边界

该边界根据1994年2月21日与拉脱维亚共和国签订的《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之间的边界协议》划定。北起与立陶宛边界三国交界点向东北延伸到与俄罗斯三国交界点,总长约172.912公里。2006年10月两国完成边界的实地勘界立碑工作,共设界标417个。目前,白拉边界获批的国家边境口岸有7个,包括铁路通行口岸1个、公路通行口岸2个、简易检查点4个。

(三)自立边界

该边界是在原苏联时期两国行政疆界的基础上,根据1995年2月6日与立陶宛共和国签订的《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国家有关边界的协议》划定并于2006年底完成全部勘界立碑工作。西南起与波兰边界三国交界处向北延伸到与拉脱维亚的三国交界点,总长约678.819公里,共竖立1957个边界界标;目前该段边界的国家边境口岸有18个,包括铁路通行口岸2个、公路通行口岸4个、简易检查点12个。

(四)白波边界

该边界是在继承1945年8月16日《苏波边界协议》的基础上划定的。北起与立陶宛边界三国接合部,向南延伸到与乌克兰边界三国的结合部,全长约398.624公里。该段边界多以河为界,主要河流(自北到南)有黑甘恰河、沃尔古申卡河、斯维斯洛奇河、纳雷夫河和西布格河等。目前,该段边界批准开放的边境对外口岸有12个,其中铁路口岸4个、公路口岸6个、简易检查点2个。

(五)白乌边界

该边界以1990年12月12日两国公认的行政疆界条约和1993年6月11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决议为基础由1997年5月12日签署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国家边界的协议》进行划定。西起与波兰的三国交界点向东延伸至与俄罗斯三国的交界点止,长为1084公里。因资金短缺,两国至今尚未完成实地勘界过程。目前,该段边界批准开放的边境对外口岸有35个,其中铁路口岸6个、公路口岸13个、简易检查点16个。

二、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一)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沿革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之后。1991年9月20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接管其境内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所有边防军,并着手在其基础上组建本国的边防军。1992年1月15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根据宣言成立边防总局,边防总局下设布列斯特市和格罗德诺市2个边防支队、1个边防检查支队、1个独立边防检查站、29个边防哨所、18个边防检查大队和16个边境通行口岸(公路口岸6个、铁路口岸7个、航空港3个)。为了保卫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间的边界,1992年9月15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62号决议,增设波洛茨克、斯莫尔贡边防支队。1992年11月5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第十次会议通过《白俄罗斯国界法》和《白俄罗斯边防军法》,明确了边防军的法律地位和任务;12月28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第562号令,在斯莫尔贡成立第一边防教导中队。1993年8月19日,白俄罗斯部长委员会通过《关于建立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第564号决议;10月5日通过第667号决议,组建了独立航空大队。2000年4月,白俄罗斯在洛耶夫城成立了边防巡逻艇分队,开始对界河第聂伯河、索日河实施保卫;2003年3月31日,总统颁布第130号令,在第聂伯河、索日河、西德文纳河、涅曼河、果累恩河部署边防巡逻艇分队。

(二)现行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领导体制

白俄罗斯国家边防部队实行垂直领导、分级指挥、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该体系中最高领导权属于国家总统,并由总统授权的国家边防委员会具体负责指导全国边防部队机关开展各项边防业务工作;在各主要边境方向及边境州、对外开放口岸依层级体系设立相应的边防部集群、边防支队、边防检查站以及独立边防空军、边防巡逻艇分队,除此之外,还设有后勤、医疗、边防院校等直属机构。

(三)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职责、法律基础

国家边防委员会具体指导全国的边防工作,并会同国家各部委及相关部门制定国家边防法律、法规和边防政策性规定。边防部队机关作为国家安全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执行国家边防政策、维护国家边界安全、履行国家执法机构职能的作用。其基本任务包括贯彻执行国家边防政策、确保国家边境安全、保卫国家边界、协调和组织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边境地区维护国家边境政策和边境安全、依据国家法律预防、侦察和制止威胁边境安全的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活动、依据国家的立法规定在职权范围内对出入国家边境的白俄罗斯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员、物品及交通运输工具,实施边防管制和检查以及依国家的立法法案规定的其他任务。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活动的法律基础,即执法依据是《白俄罗斯国家边防部队机构法》。该法规定,边防部队机关执法的法律基础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国家宪法、现行的法律、条例和总统令等。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992年11月4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共和国国界法》、1993年6月2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公民出入白俄罗斯国境规则》、1993年6月3日通过的《白俄罗斯外国人法律地位法》、1995年2月22日通过的《难民法》、1998年12月29日通过的《移民法》、1999年7月9日通过的《业务侦察法》、2003年6月26日通过的《公民参与维护法律秩序法》、2006年7月20日通过的《反贪法》、1996年6月6日通过的《告公民书》以及其他由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机关颁布实施的命令、部长委员会的决议、国家边防委员会的决议及国家边防委员会的命令等。二是白俄罗斯共和国加入和缔结的双边、国际条约中的法律规定以及现行国际法体系中的一般性规则。

(四)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任务

目前,白俄罗斯边防军有兵力约1.1万人,由现役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组成,分为陆地边防部队机关、独立边防航空大队和边防巡逻艇分队。

陆地边防部队机关由总统授权下的国家边防委员会统一指导,设有布列斯特、斯莫尔贡、格罗德诺州、戈梅利州4个边境集团,利达、平斯基、波洛茨克3个边防支队及明斯克独立边防检查队。白俄罗斯在全国4个边境州(29个边境地区的1421个行政村)划定了边境地区,并在与除白俄边境外的其余四国边界设立了72个边境对外开放口岸(包括13个铁路口岸、25个公路口岸和30个简易过境检查点)、7个机场检查站、3个内河港口检查点。另有3支战斗保障部队、4支后勤保障部队(包括2所医院)、1所边防部队学院和6支教学分队。陆地边防部队的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在国界上的利益;保卫国家边界;遵守国家关于国界及国界制度的法律和国际条约;组织并实施保护国界的侦察活动和其他业务活动;承担领土防卫任务;参加划界、标界工作;协助执法机关、自然保护机关和检验检疫机关保护公民、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等。

独立边防航空大队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侦察、巡逻任务,搜寻偷越国界的犯罪分子,协助边防部队和边防值勤小组搜捕偷渡分子,空降边防执勤小组和分队,完成搜救,空运物资,运载人员、货物等工作。驻地在维捷普州的波斯塔维市,主要装备为米-8T直升机。

边防巡逻艇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对界河、界湖及其他水体的军用、民用船只的航行、停靠、水上作业、航行秩序、生产活动进行管理,查处、搜捕偷渡人员,查处、搜捕破坏第聂伯界河、索日界河白俄罗斯段边防制度人员;综合运用人工和技术手段对白俄罗斯及邻国的水面、空中及河岸进行观察、监督;对进出白俄罗斯内河和港口的外国军用民用船只进行检查;协助边境地区的国家授权机关监督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环境污染;检查船只遵守边境制度情况,监督所有船只遵守航行制度情况;向在值勤地区遇险的人员、船只和直升机提供帮助。目前,边防巡逻艇分队的装备主要是巡逻艇和现代非军用水陆两用汽垫艇。

三、白俄罗斯边界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基于白俄罗斯国家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威胁源以及国家安全的定义,白俄罗斯国家边境安全是指依据《白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第19条第7款的规定:白俄罗斯边境神圣不容侵犯,进一步加强边防部队的改革以适应其性质和任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全面维护国家边境的稳定。

近年来,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最大战果主要体现在与周边国家国界以双边条约的形式加以明确和勘定,边防法制建设、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边界防控能力特别是应对非传统领域内的跨境贩毒、走私、非法移民防控效果明显提升,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欧盟边防机构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果,边防部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维护国家边境安全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与此同时,影响和威胁国家边境安全的各种因素仍然对国家边境安全构成严重的挑战和威胁。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东扩和“”的威胁以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跨境非法移民、人口贩卖、贩毒、武器弹药和涉税物品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动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执法活动中暴力抗法情况增多,给边防部队维护国家边境安全增加了很大压力。

(一)严厉打击以中转过境移民为主体的非法移民活动

随着边界的开放,非法移民和有组织偷渡日渐成为威胁边境安全的重要因素。

非法过境白俄罗斯的违法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亚非地区经白俄罗斯前往西欧的非法过境中转移民活动持续不断。这些非法中转过境移民大多由亚洲、非洲、独联体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经欧洲东部前往西欧国家。二是无证或使用伪造证件过境的外国公民数量呈增加趋势。三是临时及长期非法滞留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外国人成为引发传染病流行,诱发犯罪活动、恐怖活动和极端活动扩散的主体。四是从“绿色”边界来到通行口岸的非法移民较多,企图使用高质量的伪证件越界的人数不断增加。五是利用非法移民渠道,国际恐怖组织成员偷渡到西欧国家,非法转移用于恐怖和破坏活动的物资,如核材料、放射性材料和有毒物质等。

为打击非法中转过境移民,白俄罗斯依据国家所面临的非法移民形势及特点,在其境内及边界构筑了打击非法移民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白俄罗斯西部的白俄罗斯内部区域,由白俄罗斯内务部负责;第二道防线设置于白俄罗斯靠近边界的边境地区,由国家边防委员会和内务部共同负责;第三道防线设置于白俄罗斯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及边界区域,由国家边界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和部队负责。

自2006年该项措施实施以来,白俄罗斯边防边境地区非法移民活动得到有效防控,偷渡犯罪活动包括企图借道白俄罗斯潜往西欧各国的非法中转移民有所减少。这一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还与边防部队与执法机构不断加强和完善刑法、移民法、行政法方面的有效合作,采取预防措施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持续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波罗的海方向划界活动的完成有关。上述措施得到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和俄罗斯、乌克兰边防部门的认可。

在防控非法移民斗争中,边界防控成本过大是制约白俄罗斯边防部门的最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与欧盟国家边界线每月25美分/米相比,白俄罗斯的边界防控费用要达到4美元/米,如此计算,仅白俄罗斯与欧盟1250公里的边界线每年的防控成本就高达700万美元,而东部与独联体国家间2334公里的边界线,防控成本将高达1.25亿美元。

(二)联合打击跨境贩卖人口犯罪

白俄罗斯边防部门采取许多有效措施打击贩卖人口犯罪活动,在通行口岸采取措施查处贩卖人口和参与贩卖活动的犯罪分子。2010年白俄罗斯国家边防委员会和内务部与英国警方采取联合行动,破获一起跨国贩卖妇女案件,在伦敦抓捕两名犯罪嫌疑人,解救了多名被拐卖妇女。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属立陶宛籍和哈萨克斯坦籍,面临多项指控。目前,白俄罗斯正在通缉这一犯罪团伙的其他成员,并着手确认被拐卖妇女身份。

(三)严厉查缉跨境走私、贩毒活动

由于特殊的地缘环境,白俄罗斯边境地区走私、贩毒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白俄罗斯注册吸毒人数已高达1.45万人,有关专家保守估计该国实际吸毒人数可能为4.7万~5.2万人。为减轻危害,白俄罗斯边防部队一方面在国家与联合国禁毒署及周边国家合作框架下加强缉毒国际和双边合作,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执法部门的合作与配合,全力投入边境反走私和缉毒斗争。2011年全国边防部队共破获走私案件3200起,案值总计超过79亿卢布,缴获各类枪支160支、子弹3500发、炸药18公斤;查获85起案件,缴获约132.4公斤品和,较2010年(94.4公斤)增加了40.3%,铲除原植物9.4万平方米,约26吨。2012年7月13日,白俄罗斯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及类似物法》,进一步肯定了国家边防委员会及其所属边防部队与其他国家机关在防控和打击犯罪领域享有同等权力。但与此同时,一些走私、贩毒分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经常铤而走险,有时甚至暴力抗法,给边防部队缉私、缉毒工作带来了很大危险。

四、几点启示

(一)边防部队建设和国家边境安全问题关系国家安全

白俄罗斯自独立以来,一直将国家边防部队建设和边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予以重点关注。这主要表现在组建之初的边防机构建设、此后的边防体制改组和边防法律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将边防部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以及有关边防安全问题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均纳入国家最高层的管理之中,国家总统、经总统授权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均直接参与边防安全问题的讨论及相关边防政策的制定。

(二)注重边防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白俄罗斯边防部队的对外合作和交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框架内的合作与交流。参加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的多边合作对白俄罗斯边防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制订和签署独联体边防军司令委员会及欧亚经济共同体边防委员会框架内的文件时,国家边防委员会考虑到与俄罗斯国界是开放的,且南部边界边防设施不足,对打击贩卖和、打击贩卖枪支弹药、打击非法中转移民领域的合作尤其感兴趣。在这一框架下协调合作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制订边防合作的条约法律,统一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在保卫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外部边界领域的法律;与邻国边防机关共同采取措施更好地保卫国界、巩固边防制度、维护边界局势的稳定;积极参加国际条约及边界代表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关系。在这个层面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强与俄罗斯边防部门的合作。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在边防方面的合作始于1994年3月15日,当时两国边防部门签署了《边防问题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开展边防合作,采取应有的措施保证双方外部边界的安全,完善、统一执法依据,两国边防部门在互换情报、保护国家秘密、科技合作等领域开展边防合作。此后,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又于1995年2月21日签署了《关于共同保卫白俄罗斯国界的条约》。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1997年4月2日成立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联盟边防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联盟国家边防委员会),开始在联盟国家边防委员会框架内制定有关两国边防合作的法律规范《联盟国家外部边界建设纲要》,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白俄罗斯加强了波罗的海沿岸区域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层次是与独联体之外的国家边防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这个层次中的合作有双方的,也有多方的。白俄罗斯与非独联体邻国间边防部门的合作目的是,巩固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围绕白俄罗斯形成一个“友邻带”,提高国界保卫效率,完善合作机制,实施情报互换。第三个层次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相关机构的边防合作。为了建设并保卫国界、提高边防军人培训的专业水平,国家边防委员会从1997年开始与许多国际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在这一层次中与国际移民组织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国界上的移民流,自愿遣返、驱逐非法中转移民,打击人口贩卖活动,对边防军人进行语言培训;与联合国国际难民署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难民法,促进移民、难民情报体系的发展,提高管理移民、难民的边防人员培训水平,完善移民监控体系和移民、难民安置条件,就移民、难民问题交换情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越过国界,在边防口岸对核材料和放射源进行检查并予以查处,保证边防军和地方居民免受辐射,在边防口岸查处并制止走私核材料和放射性材料。

(三)及时通过法律形式规范边防部队的职责和权限

白俄罗斯独立后就着手进行关于边防武装力量的立法工作,于1992年制定了《白俄罗斯边防军法》,明确了边防军的法律地位和任务。之后,又针对形势的发展和部队执法的需要,于1996年、1999年两次对该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国家边界安全,于1992年制定了《白俄罗斯国界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边境地区的范围、地位,并制定了严格的边境管理制度法律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白俄罗斯根据国家边境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于2008年11月11日制定了新的用于规范边防武装力量的《白俄罗斯边防部队机构法》。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明确边防部队活动法律基础、加强国家对边防武装力量的领导和管理、规范边防武装力量活动的职责和权限、提升国家对边防武装力量的保障、加快边防部队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国家边防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边防体制改革

白俄罗斯在继承和接收原苏联边防武装力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如1993年6月16日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白俄罗斯共和国增加边防部队数量的决议》。此后,为加强边防部队管理、适应部队执法特性,对边防部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精简机构,以适应国家边界安全防卫的“足够原则”需求为主,这一点在理念上与《白俄罗斯国家军事学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精简现役人员、增设文职、加强边防部队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干部在职业务技能培训等措施,提升边防部队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维护国家边界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的战斗力。

(五)构建本国特色边防部队教育培训体系

白俄罗斯边防教育体系最早依托俄罗斯,但自独立以来,在构建本国特色边防部队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方面经过多年探索,现已拥有自己独特的边防军事教育模式,即在本国原有国防军事教育体系之外、在整合各地区边防专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边防部队专业岗位需求的边防教育和培训实体单位边防部队学院。

2010年5月5日,白俄罗斯总统下令成立直属于国家边防委员会的白俄罗斯边防学院,学院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身为明斯克高级政治军事学校边防系。学院设有边防部队指挥、边防管理、进修与培训等3大系,下设10个教研室、7个专业,共开设课程30多门。其中除进修与培训系学制为2年外,其他系学制均为5年,其中前3年统一学习普通大学公共基础科目,后两年分专业实施教学。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边防部门所属的边防哨所、口岸、边防检查站、边防支队、边防集群工作。入学考试科目主要有俄语或白俄罗斯语、数学、历史等。

第4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白俄罗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缩写为ЛКСМБ,以下简称白列宁共青团)成立于1920年9月24日,重建于1992年2月1日,目前是白俄罗斯最大的青年共产主义组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白列宁共青团的命运大转折时期。1991年“8·19”事件后,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暂停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白俄罗斯列宁共青团活动的决定》。白列宁共青团所有办公场所或被查封或处于监管状态。后来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1991年10月2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恢复共青团活动的决定》。[1]

在苏联剧变的大背景下,删除各类名称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字眼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关于组织更名问题,早在1990年召开的白列宁共青团第二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便有过此类的提案。1991年12月,在白列宁共青团第三十次代表大会上组织更名的“愿望”得以现实。大会将白俄罗斯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更名为“白俄罗斯青年联盟”,从名称中删除了“列宁”和“共产主义”字样。大会确定更名后组织的基本目标为:为青年的全面发展发挥潜能、自我实现等创造条件,促进建立以爱国主义和精神道德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显然,更名后的青年组织已不具有共产主义性质,但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白俄罗斯的终结。共青团的“掘墓人”并没有高兴多长时间。[2]

白列宁共青团第三十次代表大会后不久,即1992年初,一些原白列宁共青团团员成立了“恢复白列宁共青团共和国委员会”,由32岁的白俄罗斯陆军少校谢尔盖·沃兹尼亚克担任领导。该委员会经过两个月的筹备,成功召开了白列宁共青团第三十一次代表大会。1992年2月1日,在明斯克市的一个小村庄,召开了处于半地下状态的白列宁共青团第三十一次代表大会,即重建大会,宣布恢复团的活动、重建团的组织。大会宣布重建后的共青团组织是1991年之前的苏联列宁共青团白俄罗斯共和国组织的思想继承者。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在其中白列宁共青团对自己的定位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将那些忠诚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前景的青年团结起来的共和国社会组织。[3]

以后便将1992年2月1日——白列宁共青团第三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定为白列宁共青团的重建日。同年7月2日,白列宁共青团在国家司法部门正式注册,成为合法的共和国青年社会组织。

1993年5月6日,白列宁共青团召开第三十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强调,在努力继承苏联时期共青团优良传统和品质的同时,要认清苏联时期共青团也有缺点和不足。明确指出,苏联时期共青团未能成功摆脱那些同时也击垮了苏联共产党和整个苏维埃国家的消极现象:教条主义、因循守旧、、背离经典社会主义的原则。[4]

1996年白列宁共青团正式宣布自己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反对派。1996年卢卡申科宣布,将以限制议会权力,将国家权力集中到总统手中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正案提交全民公决。在同年年底召开的第三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白列宁共青团正式宣布自己是卢卡申科的反对派。白列宁共青团认为,修改宪法的目的是重新分配国家权力,将原本已经是资产阶级民主议会制的共和国进一步变成独裁的总统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这与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概念完全相对立,必须坚决反对。[5]

截止到2012年,白列宁共青团又召开过九次代表大会。会上分别听取团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结合国内外形势研究决定今后的工作任务,改选团中央领导人。白列宁共青团重建至今共产生过三位领袖,他们分别是:谢尔盖·沃兹尼亚克,任期1992—1997年;尤里·沃斯克列先斯基,任期1997—1999年;德米特里·亚年科,任期1999年至今。

白列宁共青团有自己的可靠盟友。白列宁共青团始终视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为自己的政治盟友。认为该党是白俄罗斯唯一坚持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主义政党。2009年,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改名为“公正世界”白俄罗斯左翼党,在现实生活中,白列宁共青团经常同该党联合开展社会活动。

到2012年6月,白列宁共青团总人数超过1000,在白俄罗斯各州均有自己的组织。团员平均年龄23.5岁。青年男女的比例约为2∶1。白列宁共青团有自己的中央机关报,作为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或“公正世界”白俄罗斯左翼党《同志报》的增刊,每个季度出版两次。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

二、政策主张

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和青年组织政策,白列宁共青团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态度主张。

1.摇摇欲坠的“经济奇迹”

白列宁共青团认为,白俄罗斯的确长时间是前苏联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小岛”。其中,两个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第一个因素,卢卡申科获得了良好的执政基础。苏联解体之初,时任总理克比奇实施了谨慎的改革政策,当时确定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是最终建立“有保障的市场经济”。在白俄罗斯没有实施像俄罗斯经历过的大规模、激进的私有化。因此,1994年卢卡申科执政之时获得了完全稳定、未被破坏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第二个因素,俄罗斯直接的资金注入和能源补助。苏联解体使大多数俄罗斯居民产生了统一斯拉夫民族的渴望。叶利钦感悟到这种情结,想顺势促成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更加紧密的盟友关系,以雪自己在苏联解体历史上之耻,摇身变为统一斯拉夫民族的人物。卢卡申科很好地利用了俄罗斯领袖的心理情结,利用了俄罗斯人民相信或许有一天白俄罗斯将和俄罗斯结成统一国家的美好夙愿。俄罗斯为这样的情结和夙愿甘心支付美元。从1996年开始,克里姆林宫给卢卡申科每年60—80亿美元的“资金支援”。长期以来,白俄罗斯按照世界上最低廉的价格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到2006年白俄罗斯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唯一一个按低于每立方千米50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国家,几乎与俄罗斯国内的价格一致,当年欧洲市场平均供应价格为每立方千米230美元。1996—2010年白俄罗斯以低价买进,高价售出的办法,从东欧邻国赚得500亿美元。所谓卢卡申科“经济天才”创造了白俄罗斯“经济奇迹”的秘密仅在于此。白列宁共青团对普京另有揣测,认为普京执掌政权以后逐渐确信,卢卡申科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联盟国家”和“统一国家”。独立国家的总统,不可能希望屈居于莫斯科的州长。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感性的政治需求过渡到理性的经济层面。俄罗斯政府施舍和补助的力度均开始缩减。2007年卢卡申科实际上废除了在国内从苏联时期延续下来的社会优惠:学生和退休者的乘车优惠、药品优惠、“切尔诺贝利受害者”补贴等,这些均是俄罗斯部分断奶使白俄罗斯“经济奇迹”开始摇摇欲坠的征兆。[6]

2.急需改革的政治体制

1996年通过的《白俄罗斯宪法》规定,白俄罗斯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立法权由议会行使,行政权由政府行使,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总统作为国家元首负责平衡各级权力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核心。

在白列宁共青团看来,白俄罗斯政治体制有两大弊端:总统独裁和立法权、司法权依附于行政权。只有更替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民主化,其他社会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将以实现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同以提高公民福利为重任的经济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保障宪法和法律在调节经济、社会各种关系中的绝对最高权威地位;限制个人独断专行的政权;在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形成实在权力、独立权力及其权力制衡关系;为进行自由、民主的选举创造条件;保护宪法赋予公民和社会团体的权利和自由。

白列宁共青团将卢卡申科的独裁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所带来的灾难相提并论,称之为白俄罗斯社会的“两大不幸”。国家权力集中在总统卢卡申科个人手中,由他任命官员,这些官员又得不到人民的监督,这是白俄罗斯政治体制的严重缺陷。卢卡申科的独裁体制从各个方面压制着白俄罗斯社会。在白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总统确定,地区选举委员会成员或经总统批准建立的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确定。国家层次的法官和检察官都由总统任命,形成了国家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里的“垂直管理体系”。所以他们认为,在政治领域中的首要任务是,罢免卢卡申科、进行宪法改革、实现白俄罗斯从专制国家向民主共和国转变。[7]

3.不公平的青年组织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白俄罗斯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与社会团体活动特别是与青年社会团体相关的法律法规。1994年10月通过的《社会团体法》,1997年7月通过的《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青年政策的总则》,1999年10月通过的《国家支持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和儿童社会团体法》。而白列宁共青团却认为,虽然白官方声称青年运动具有特殊意义,是国家实施青年政策主要资源。好像给青少年社会团体造就了宽松的社会活动环境,但事实并非如此。政府时常无端干预持不同意见的青少年活动,2006年5月白俄罗斯最高法院暂时停止白列宁共青团两个月的活动,理由是白列宁共青团缺少与法律注册相一致的活动地址,显然有悖于上述法令的精神实质。[8]白列宁共青团称此为政府有意打压反对派青年组织的突出例证。

关于《白俄罗斯青年共和国纲领》的实施,白列宁共青团认为尤其不平等。自1996年起,白俄罗斯开始通过和实施《白俄罗斯青年共和国纲领》,这是集中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和完善青年及青年家庭合法权益的综合性纲领。先后颁布了1996—1999年、2000—2003年、2004—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白俄罗斯青年共和国纲领》。在纲领的指引下实施国家一系列的青年政策和重大活动,然而纲领却明确规定,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①是官方指定的共和国青年纲领的主要参与者,负责开展纲领中规定的大部分活动。白列宁共青团抱怨,在白俄罗斯众多青年社会团体中,实际上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是国家青年纲领的唯一受益者,其他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实施国家青年纲领的权利被剥夺了。

三、社会活动

白列宁共青团独立或与其他组织合作,定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扩大了自己在白俄罗斯青年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影响。

1.选举活动

白列宁共青团积极参加白俄罗斯总统、议会和地方苏维埃选举。在选举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展活动,是政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彰显实力的重要表现。

第一,总统大选。1994年3月15日,白俄罗斯颁布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根据新宪法开始实行总统制。时年40岁的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任期5年。1996年11月白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将他的总统任期延长至2001年11月。2001年总统大选期间,白列宁共青团支持反对派唯一候选人卢卡申科的竞争对手弗拉基米尔·贡恰里科。白列宁共青团认为,弗拉基米尔·贡恰里科的竞选纲领符合大多数白俄罗斯人,尤其是青年的利益,提出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帮助,保障教育、医疗的可享受性,解除白俄罗斯的国际隔绝,帮助青年家庭,同吸毒和犯罪作斗争。[9]

第二,议会选举。2004年议会选举期间,5大反对党联合公民党、白俄罗斯人民战线党、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白俄罗斯劳动党、白俄罗斯社会民主大会党结成“5+”人民联盟,联合参加2004年议会选举。

为支持“5+”人民联盟,白列宁共青团同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白俄罗斯社会民主大会青年组织、白俄罗斯青年大会等结成“选择-2004”青年组织联盟。了《关于创建“选择-2004”青年联盟的宣言》,在其中规定了联盟的任务:为白俄罗斯的民主化积聚青年组织的力量;鼎力支持“5+”人民联盟;在“选择-2004”青年联盟范围内,各青年组织联合采取行动。竞选纲领包括:废除学校毕业后强制分配的规定;为青年家庭提供真正的购房优惠贷款;在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推行全权的大学生自治;在“5+”人民联盟和“选择-2004”青年联盟范围内推举议员候选人等。[10]

第三,地方苏维埃选举。2006年10月29日,白列宁共青团召开了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积极参加2007年地方苏维埃选举的决议。指出,尽管选举将不公正、公开、自由、民主地举行,但是白列宁共青团也要积极接近选民,尤其是青年选民,宣传自己组织的任务、目标和社会主张。对共青团员而言,参加选举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强调除了支持自己的候选人,白列宁共青团要全力支持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候选人,在没有白俄罗斯共产党人党候选人的选区,支持团结民主反对派力量的代表。“白列宁共青团永远捍卫自由、民主、国家独立的思想。因此,我们参加选举为的是在白俄罗斯形成真正的人民政权,而不是官员政权。”[11]

2.抗议活动

2004年底,白俄罗斯议会着手修改《教育法》,包括计划将公费大学生在国家统一分配岗位上的服务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白列宁共青团对此表示强烈反对,随即开始征集准备提交给议会的反对者的签名。2005年1月,白列宁共青团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组织共和国抗议活动“青年反对奴役”的决议》,规定了抗议活动的时间是2005年1月至3月。大会认为,联合国《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每个人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白政府欲使“青年陷入5年劳役中”的打算明显是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抵触的。强调白政府此举未必能解决农村地区人才缺乏问题,解决此问题不能指望强制分配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应该依靠发展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吸引青年到偏远地区工作的刺激性因素。

2007年4月中旬,白俄罗斯议会研究制定废除大学生和残疾儿童优惠乘车的法案。白列宁共青团连同白俄罗斯人民战线党的青年组织立即发表了抗议声明指出,政权再一次尝试将手伸进弱势公民的口袋里企图拿走他们应有的社会保障。市政(公共事业)服务费用和日用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提高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成本,一旦废除乘车优惠,势必进一步加重其经济负担。号召组织群众抗议、大学生罢课或示威静坐等。白列宁委员会第一书记德米特里·亚年科强调,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活动,而不是一个组织的活动。要积极、全力组织这次活动,大学生的命运牵动着白列宁共青团。[12]

3.其他社会活动

第一,宣传活动。在青年中宣传白列宁共青团的任务和目标。白列宁共青团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在白俄罗斯建成以共产主义、民主、自由、社会公正、社会进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原则为基础的社会。白列宁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表达、捍卫和实现青年的权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二,公益活动。白列宁共青团积极分子筹备和开展了大量公益活动。例如为孤儿院的孩子募集图书、照顾孤寡老人、清扫公共场所等等。

第三,纪念活动。每年的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29日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纪念日、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等,白列宁共青团均组织青年开展相关主题的纪念活动,包括每年组织沿卫国战争时期共青团战斗荣誉地的传统行军活动、苏联经典歌曲大赛等等。唤醒白俄罗斯公民对苏联的记忆,尤其是希望青年牢记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共青团员的英雄主义精神、战后的成绩和集体主义精神等。

第四,国际活动。白列宁共青团是白俄罗斯青年组织中唯一加入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青年组织。其积极参与欧洲青年论坛、民主青年世界联合会等国际青年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同兄弟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等国共青团组织的相互关系。

注 释

① 2002年9月,在白俄罗斯官方的直接参与下,当时国内的两大青年组织——白俄罗斯青年联盟、白俄罗斯青年爱国主义联盟合并成统一的青年组织,即白俄罗斯共和国青年联盟。当前是白俄罗斯最大的青年组织。截止到2009年8月,成员总数超过49万,约占全国青年总人数的19%。

参考文献

[1] История-90славных лет(1918-2008)[EB/OL].http://minsk-brsm.sml.by/2008-07-11.

[2] Генезис и ренессанс белорусского комсомола[EB/OL].http://lksmb.fatal.ru/1999-02-10.

[3] Улица 50 лет ЛКСМБ[EB/OL].http://dyatlovo.info/content/2010-07-27.

[4] Комсомолъцы бывают разные[EB/OL].http://expressnews.by/2008-10-16.

[5] Мы стремимся избавить Белоруссию от несчастья под названием Лукашенко[EB/OL].http://golosbel.ru/2010-06-10.

[6][7] Мы стремимся избавить Белоруссию от несчастья под названием Лукашенко[EB/OL].http://golosbel.ru/2010-06-23.

[8] Верховный суд приостановил на два месяца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Ленинского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союза молодежи Беларуси[EB/OL].http://news.tut.by/2006-05-16.

[9] Гончарика поддержали дажекомсомольцы[EB/OL].http:/// 2001-09-03-10.

[10] Завление о создании молодежной коалиции[EB/OL].http:///2004-05-04.

第5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新孤立主义中亚观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就出现了民族孤立主义,它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一个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伊・索尔仁尼琴。这些民族孤立主义者认为,俄罗斯人为苏联其他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助,特别是对中亚人和高加索人。这种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重新复活,是谓新孤立主义。新孤立主义者呼吁在俄罗斯实行“国有化”,取消其联邦性质,认为联邦制导致各共和国损害俄罗斯的地方利益,主张给俄罗斯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此外,新孤立主义还以强烈仇视伊斯兰教而闻名。他们认为,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影响俄罗斯人生存的主要文化和地缘政治威胁之一。因此,新孤立主义者主张俄罗斯禁止中亚移民入境。

在20世纪90年代,新孤立主义者是以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党为代表的,如以亚历山大・伊凡诺夫为首的“人民民族党”和以阿列克谢・弗多温、康斯坦丁・卡西莫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民族联盟”。“俄罗斯民族团结党”也可归为新孤立主义者,因为其领导人亚历山大・巴尔卡绍夫由于与针对中亚和高加索移民的犯罪活动有关而受到谴责。2000年以来,新孤立主义者的主要活动以分离主义团体“俄罗斯共和国”、德米特里・鲁缅采夫的“民族社会主义党”、种族主义和新异教团体(如亚历山大・谢瓦斯季亚诺夫领导的团体)为代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反对非法移民的“别洛夫运动”,其主张诡辩地把中亚、恐怖主义、黑手党和伊斯兰教杂糅在一起。一些“光头党”派别也属于孤立主义范畴,其政治观点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论”,甚至可以说是“种族主义论”。他们认为,中亚移民是俄罗斯人的首要敌人,其次是吉普赛人、无家可归者和犹太人。根据“COBA”中心的统计,2007年在俄罗斯至少发生种族袭击事件634起,其中67起为重大案件;2008年,种族袭击案件的受害人数为525人,其中97人死亡,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然而,这种激进民族主义观点并非仅来自于上述边缘化的党派和团体,更多的来自于享有很高知名度、受到尊敬的知识分子。原苏联科学院研究员、现俄罗斯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克谢尼娅・米娅洛・格利戈里耶夫娜(Kcerirm Mano rpHropbeBaa)就是提倡俄罗斯对中亚采取孤立主义政策的支持者之一。在1996出版的《欧亚主义的诱惑》(EBpa3macKrra coonaZH)一书中,她批评欧亚主义是从意识形态角度为突厥一穆斯林分裂主义辩护,承认伊斯兰教要比东正教优越,抹杀了俄罗斯人对中亚产生的胜于土耳其和西方列强的历史作用。米娅洛以及其他一些民族主义者,如著名的民族主义文学家瓦季姆・科日诺夫(BamnM KOKHHOB)认为,俄罗斯根本就不应该考虑其在中亚的使命,因为西方的恐俄病就是把俄罗斯看作一个亚洲国家才产生的。

维护中亚俄罗斯人利益观

第二类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中亚观主张维护中亚俄罗斯人的利益。这类观点强调保护俄罗斯人和所有自称为俄罗斯人的利益高于一切,鼓吹莫斯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留在中亚的话语权。不同于漠视中亚的激进主义,这类观点不主张俄罗斯采取任何孤立主义政策,反而呼吁俄罗斯不要放弃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从而保持其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它希望与散居在中亚国家的俄罗斯人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但不主张与中亚建立超国家的经济或政治机构。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所谓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影响是以强大的俄罗斯与弱小的中亚国家之间不对称的双边关系为基础的,而不是建立在集体结构下平等的多边规则之上。

维护中亚俄罗斯人利益观在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一些小型右翼团体如由尼古拉・李森科创建的“俄罗斯民族共和党”支持此类观点。在苏联解体之后不久,“俄罗斯民族共和党”就建立了“俄罗斯民族团”,向德涅斯特附近地区和南奥塞梯等冲突地区派遣民兵。爱德华・李默诺夫创建的“民族布尔什维克党”,由于其在拉脱维亚、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采取的激进行动而颇受瞩目。2005年,“民族布尔什维克党”抗议俄哈签订《边界勘定条约》,因为它认为条约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乌拉尔斯克、库斯塔奈、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等)及阿尔泰和里海北岸地区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维护中亚俄罗斯人利益观的支持者并不限于上述两个小党。除此之外,在莫斯科还有两个颇具影响力的团体。一个与祖国联盟(BnoK“PO~HHa”)有关,另一个来自于俄罗斯流散与整合研究所(HHCTHTyT zaacnopb~H HHTerpaHHH)。俄罗斯流散与整合研究所由俄罗斯外交部、莫斯科市政府与科学院联合于1996年4月成立,康斯坦丁・扎图林担任所长,工作人员包括哈萨克斯坦的共和国斯拉夫运动前领导人亚历山德拉・多库恰耶娃前克里木自治共和国总统尤里・梅什科夫(IOpat MemKOB)等20名研究人员和政治家。该所组织了多次有关“俄罗斯侨胞”问题的研讨会,并与杜马的独联体事务和侨胞联络委员会、移民组织论坛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000年3月,该所开始发行一份涉及俄罗斯侨胞的半月刊,并开设了专门网站。

康斯坦丁・扎图林是主张俄罗斯对中亚施加影响力的主要代表之一。自苏联解体以来,他几乎参与了所有涉及中亚俄罗斯人问题的机构:1993-1995年间他主持独联体事务和侨胞联络委员会;在1995年的议会选举中,他站在德米特里・罗戈津和亚历山大・列别德一边,然后被任命为侨胞委员会主席和负责境外侨胞事务的议会委员会委员;1998年,他加入了俄罗斯前副总统鲁茨科伊创建的“大国党”;2001年“祖国党”与支持普京的联盟合并,他成为“统一俄罗斯”的成员,并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从莫斯科选区被选人国家杜马;从2005年起,他与尤里・卢日科夫建立联系,并成为这位市长的亲密顾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莫斯科市政当局对境外俄罗斯人问题的立场。

在涉及境外俄罗斯人问题上,我们还应注意到德米特里・罗戈津以及他的“祖国党”。作为一个议会联盟,“祖国党”是一个不同民族主义团体的大杂烩,其中有主张保护俄罗斯侨胞的说客、怀念苏联的政治家、反对俄罗斯共产党的左翼激进分子、东正教派成员(如娜塔丽娅‘纳洛奇尼茨卡娅)以及谢尔盖・巴布林的“人民意志党”的党员。2006年10月,“祖国党”与“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合并成立以谢尔盖・米罗诺夫为首的“公正俄罗斯党”。2007年3月11日,在俄罗斯14个联邦主体举行的地方立法会议选举中,“公正俄罗斯党”获得超过俄共的席位。2008年的俄罗斯地方选举在克麦罗沃州和车臣共和国进行,“公正俄罗斯党”再次击败俄共,位居“统一俄罗斯”之后名列第二。显然,如果“公正俄罗斯党”没有政府资源是不大可能获得 如此多的席位的。在很多人看来,“公正俄罗斯党”是支持克里姆林宫的左翼政党与极端恐外潮结合的产物。罗戈津本人政治生涯的变迁也与俄罗斯民族主义密切相关。1992年2月,他当选为俄罗斯议会常设委员会委员;随后他加入“俄罗斯复兴联盟”,在1993年10月他成为主席;90年代后半期,在列别德的特别帮助下他成功地与决策圈和俄罗斯左翼建立了联系;1997年,他作为民选议员进入地方议会,后被任命为杜马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席;1999年杜马选举时,他加入人民党的议会派,领导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2003年他成为新组成的“祖国党”选举联盟的领袖;2008年1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驻北约代表。

扎图林在理论界和罗戈津在政界的成就证明,维护中亚俄罗斯人利益观正在进入制度化的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起,这类观点的支持者设法逐渐进入国家统治层,继而发展与总统机构的联系。这种发展不仅因为维护中亚俄罗斯人利益观者逐渐让公众接受其观点,而且他们不断加以调整使之成为官方言论的一部分。他们吸纳所有能使其对中亚决策发挥真正影响力的关系网,例如扎图林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罗戈津及其同仁步入杜马。但是俄罗斯对中亚的重视程度仍然远低于对其西面邻国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深受泛斯拉夫主义和东正教的影响,导致其更多关注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波罗的海国家和巴尔干地区,从而忽视了俄罗斯南面的穆斯林国家。

俄罗斯统治中亚观

俄罗斯统治中亚观主张俄罗斯在中亚甚至整个后苏联空间确立领导地位,认为掌握欧亚影响力是俄罗斯重获大国地位的唯一途径。目前,这类观点内部还存在许多矛盾的政治概念,大致可分为三派:第一派是主张恢复苏联的极少数派;第二派人数较多,主张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建立新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体,其模式可参照1996年的俄白联盟,从而推动双方关系的发展;第三派也有很高支持率,其观点是不支持建立新的联合体,而是主张确立一种专门以经济高压为基础的、有利于俄罗斯控制中亚的、适应现代需要的模式。他们认为,控制中亚国家的自然资源远比俄罗斯对中亚的文化影响,或者说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国家之间保留象征性或制度上的联系重要。第三派的支持者有久加诺夫、日里诺夫斯基和所有新欧亚主义者,其中包括俄罗斯学者杜金。

俄共提倡加强俄罗斯与中亚的关系,相信中亚地带是俄罗斯力量必须维护的首要空间。2001年,久加诺夫曾严厉批评普京认可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军事基地的行为,指责其是向华盛顿“投降”。此外,俄共多次公开抨击诸如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GUAM)等区域性组织的反俄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久加诺夫一直强烈批评乌兹别克斯坦的亲美政策,2005年后乌兹别克斯坦对外政策的转向让他欢欣鼓舞。他认为,2005年3月在吉尔吉斯发生的和同年5月的“安集延事件”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活动的产物。他指出,美国妄图搅乱俄罗斯周边环境,以实现打击俄罗斯的目的。现在,鉴于中亚已经再次被控制在俄罗斯手中,久加诺夫的批评开始集中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问题上。

俄罗斯自由的中亚观与俄共有着相近之处。日里诺夫斯基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1993年他出版了一本畅销自传《日里诺夫斯基自传――向南方的最后冲击》。在书中,日里诺夫斯基谴责中亚的民族主义和不公平的民族政策,但是他却从未提出过真正关于中亚的主张。和俄共一样,日里诺夫斯基也批评在后苏联空间的西方影响,谴责“”,希望莫斯科重申其在中亚的权力。俄罗斯自由的中亚政策目标远没有俄共的清晰,俄共不期望一个统一政府的出现,认为只要俄罗斯在中亚确立了控制权就算达到了目的。

俄罗斯统治中亚观的支持者中还有一些俄罗斯软实力派。以控制中亚能源为基础的软实力论正是当今俄罗斯官方立场的主流观点,并与克里姆林宫的对外政策取向不谋而合。持这种观点的好几位政府官员都有研究东方问题的教育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此派的代表人物首当其冲的是叶甫盖尼・普里马科夫,其次是国家顾问谢尔盖・斯坦科维奇。他们主张俄罗斯实行务实的平衡外交,即俄罗斯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与此同时保持与欧洲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毫无疑问,北约东扩是刺激俄罗斯开始重视亚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亚国家成为俄罗斯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能在俄中关系中发挥作用,而且在俄罗斯发展同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平衡外交中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杜金在中亚的活动

在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杜金是主张寻求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立联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在中亚积极培育其新欧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

在哈萨克斯坦,欧亚主义与纳扎尔巴耶夫政权息息相关。纳扎尔巴耶夫一直在寻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1994年他就提议建立欧亚国家联盟。此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几个经济和海关条约,但是对于纳扎尔巴耶夫来说,最大的胜利是2000年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创建。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官方的欧亚主义还是不能被解释为专门有利于保持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俄罗斯关系的一种外交战略和现实主义经济学说。哈萨克斯坦的欧亚主义也涉及民族问题。俄罗斯人的庞大数量(约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30%)和哈萨克斯坦社会对乌兹别克斯坦人的漠视迫使纳扎尔巴耶夫强调哈萨克斯坦民族的“文化融合”,以及重视与北方的关系而不是与南方的关系。纳扎尔巴耶夫定期在阿斯塔纳的古米廖夫国立欧亚大学③发表有关欧亚主义的演说,他致力于把欧亚主义制度化从而成为哈萨克斯坦的官方意识形态。

在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哈萨克斯坦欧亚主义者反对俄罗斯中心论的新欧亚主义观,其中一些人把它称为“苏联的欧亚主义”,一些理论期刊甚至谴责新欧亚主义是“俄罗斯东正教和帝国主义的复活”。但是从2002年开始,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迅速的转变。随着新欧亚主义代表人物杜金在俄罗斯的公众支持率不断上升,他对哈萨克斯坦特色的、务实经济的欧亚主义的支持似乎也促进了与哈萨克斯坦欧亚主义者的调和。2004年,杜金在《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欧亚使命》一书中盛赞纳扎尔巴耶夫,从而成功地利用其神秘的传统主义者观点吸引了哈萨克斯坦政府,突出了欧亚主义作为后苏联一体化经济模式的观点。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官方文件还是推崇纳扎尔巴耶夫的欧亚主义,指出纳扎尔巴耶夫的欧亚主义是欧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最后阶段。

在塔吉克斯坦,杜金最主要的联系渠道是拉希姆・马索夫。拉希姆・玛索夫是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以其鲜明的亲俄排乌观点而闻名。杜金的新欧亚主义影响还通过以帕维尔・扎里富林为首的青年欧亚主义联盟得到传播。虽然扎里夫林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其次是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但是联盟现在已经分别在阿拉木图和杜尚别设立了办事处。杜金常常引用两位中亚著名作家即哈萨克斯坦作家奥尔扎斯・苏莱曼诺夫和吉尔吉斯作家钦吉兹・艾特马托夫的言论。杜金称他们两人是其新欧亚主义的前辈,但是这种说法并非确切。这两位作家主张的欧亚主义更多是建立在文化和精神信念而非政治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的理论与杜金的学说有着很大的差异。

第6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伊犁河啊,你的面庞明如镜,你的身姿美如仙,比世界上最美的多瑙河还要美……”

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一些俄罗斯人很早以前就来到了伊犁,组成了新疆13个主体民族之一――俄罗斯族。

走在伊宁市街头,时不时会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人和你擦肩而过,又渐去渐远。

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和经历,值得我们了解或惊叹、唏嘘或赞美?

历史往昔

俄罗斯族是最后一个移居伊犁的外来民族。据伊犁文史研究专家赖洪波考证,俄罗斯族人从16世纪逐步东进,进入中亚,至19世纪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万人。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伊犁俄罗斯族人的数量在中国都是最多的。俄罗斯人散居在伊犁州直、塔城、阿勒泰,其中伊犁河谷最多。上世纪60年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罗斯,后来又有一些人陆续迁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据了解,目前,全疆有俄罗斯人800余人,在伊犁的有650多人。

在历史上,俄罗斯族人大规模迁入伊犁有两次。先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翌年,沙俄首任领事扎哈罗夫驻伊犁惠远城。惠远城西门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贸易圈,当年有13队俄国商贩来伊犁开展贸易,贩来的货物有喀拉洋布等,后来有86个俄商留在了伊犁。这是俄罗斯族人来伊犁居住最早的记录,但这―时期俄罗斯族人还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俄罗斯族人开始移居伊犁。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大批的白军将领被赶到了中亚,有一些人就进入了新疆境内的伊犁。据民国28年(1939年)伊犁区行政长官公署的统计,伊犁区有俄罗斯人9008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2%,仅次于维吾尔、哈萨克、汉、回族,居第5位。

俄罗斯族人当时多数居住在伊犁城镇近郊或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伊宁市的艾林巴克,尼勒克县的乌宗布拉克、则库,新源县的阿拉托别,巩留县的莫乎尔、吉尔格朗,昭苏县的阿克达拉,霍城县的大西沟、芦草沟、果子沟,伊宁县的吉里于孜、托乎拉克等地。

俄罗斯移民虽迁入较晚,但其文化影响十分广泛深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伊犁。伊犁上岁数的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当时俄语作为通用语言之一,被当地各民族居民广泛使用,在汉语中也引入了大量的俄语借词;俄国商品、俄文书籍、俄语电影随处可见;街上跑着俄式四轮马车,俄式建筑是伊宁市特别的风景,就连各机关会计使用的也是十进位的俄式算盘。不少俄罗斯族人在政府任要职,就连伊犁军区司令和市公安局长也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族人性格热情奔放,入夜,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弹起吉他,又跳又唱,原伊犁军区俱乐部有个大舞台,可容纳1万人,俄罗斯族人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演出活动。

勤劳快乐

当年,这群手捧圣母玛莉亚像,穿着西装裙子的“白俄”来到伊犁时,几乎一无所有。

但是,俄罗斯族人的勤劳和智慧使他们很快走出了困境。解放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等。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大多是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他们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在接近牧区的地方,从事畜牧业生产。

1933年,亚历山大・扎祖林的爷爷来到伊犁,后来,他的父亲出生在新源县,母亲出生在巩留县。亚历山大・扎祖林的父母共生了16个孩子,亚历山大是老四,他的父母早上开荒种土豆,晚上拉手风琴、跳舞,在辛苦中养大了这些孩子。

如今,46岁的亚历山大・扎祖林开着手风琴修理铺,凭着精湛的手艺养活一家人。

亚历山大・扎祖林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对音乐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和悟性,他的手风琴演奏水平使专业的手风琴演奏家都感到惊异。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只要他的手风琴一响,气氛马上就会活跃起来。

在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路边的那间8平方米左右的铺子里,可以看到铺架上密密地摆放着150多架手风琴,前苏联、意大利、波兰、奥地利……18世纪初到现在,不同年代的各国手风琴都有,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手风琴展览馆。

亚历山大・扎祖林告诉我,小时候,家里子女多,生活很困难,父亲买了个旧手风琴,干完一天的活儿后,晚上就拉手风琴娱乐。亚历山大太小,父亲怕他把手风琴折腾坏了,拉完后就把琴锁起来,不让亚历山大碰。看着3个哥哥跟着父亲学拉琴,他急得直跳。

不让学,他就偷偷地学,看哥哥拉琴时,不懂就问,默记在心。父亲拉过的曲子他听几遍就能记住,仅仅学一个星期就赶上哥哥们学三四个月的水平,父亲发现后又惊又喜,再也不锁琴了。

但是,家里的琴毕竟难得摸上一次,为了拉上心爱的手风琴,他整夜不睡觉,到伊犁河去捕鱼,只要捕上一条大鱼,就连忙送到有琴的人家里去,换别人的琴拉几天。亚历山大・扎祖林说:“手风琴是我的第二生命,如果一天不拉琴,我就吃不下、睡不着。”

亚历山大・扎祖林不但拉一手好琴,而且会自己作词、谱曲,他在自己谱写的《伊犁河波浪》里写道:“伊犁河啊,你的面庞明如镜,你的身姿美如仙,比世界上最美的多瑙河还要美……”

因为天性散淡,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亚历山大・扎祖林放弃了进入专业歌舞团的机会。他这小小的手风琴修理铺成了音乐爱好者们的沙龙,俄罗斯、塔塔尔、锡伯、维吾尔、汉族等民族的音乐爱好者们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悠扬的手风琴声和欢乐的笑声在小屋中回荡。

与手风琴店一墙之隔的就是在伊宁市很有名气的俄罗斯列巴店,这个小店也很不起眼,低矮的土坯房缩在路边上,一个小小的招牌很容易被树荫遮蔽,睁大眼睛找也容易错过。

这是一个里外套间,外间大约有8平方米,柜台上摆着当天凌晨才出炉的俄罗斯大列巴、杏酱面包和小面包。柜台里有一张木床,后间的小屋里是做面包的地方,有土制的烤炉、案板。由于采光不好,屋里显得很暗。

“这个店由5户俄罗斯族人合伙经营,生意不错。”头发灰白、满面沧桑的店主弗拉基米尔・克斯汀说,他负责经营,揉面是他的专项。他说,这家专营俄罗斯面包的店铺1988年开张,十几年来,他们坚持用祖传的手艺加工制作传统的面点,从不用机器做面包,而且也不用发酵粉,坚持用自制的啤酒花发酵,保持了传统风味。

在伊犁的俄罗斯族人和各民族通婚,一般都能讲好几种语言。托妮亚在店里负责卖面包,她的丈夫是个在本地开公共汽车的汉族小伙子。弗拉基米尔・克斯汀的侄媳妇兰琳也是汉族人,16年前,兰琳和爱人自由恋爱结婚,当时,有海外关系的人都受到了冲击,兰琳的家人更是不同意,但他们还是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到了一起,如今,女儿已14岁,在伊宁市六中上学。

1985年,在当地俄罗斯族居民的要求下,伊宁市办起我国目前惟一的俄罗斯学校,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现在担任着学校校长的职务。俄罗斯学校大约有100个孩子,大多数是汉族,还有一些维吾尔族,只有10%是俄罗斯族。俄罗斯族孩子先上小学,然后上六中,同学中各种民族的人都有。

薇拉是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的妻子,也是亚历山大・扎祖林的妹妹。她是一位典型的俄罗斯美女,有雪白的皮肤、细高的鼻梁、亚麻色的头发、灰蓝色的眼睛,和母亲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凭着精湛的俄语水平,带了几个学生,加上业余时间做翻译,生活得还不错。我看到他家3间砖混结构的平房里,陈设简单而随意。

幽静深处

很多伊犁人都不知道,在伊宁市闹市区,有一片古老的俄罗斯墓地。

近一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族人有的来了,有的走了,那些去世了的人,就长眠在这块坟地上,他们就是伊犁河畔的俄罗斯之根。

1964年,原来看坟的一家俄罗斯族人回了苏联,从此,亚历山大・扎祖林的父母就成了看坟人。

几十年过去了,亚历山大・扎祖林一家已发展成5户几十口人,他们居住在这里,保持着浓郁的俄罗斯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

在落日的余晖里,墓地破旧的尖顶建筑与周围气派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年的建筑已破败,只留下了门楼和角楼的一部分。透过大门外榆树的浓荫,可以看到拱形的大门历经百年风雨已朽破。破旧的大门上,用木条钉着一个黄色的东正教标志。大门紧锁,我们从右下方的一扇低矮的小门进去。推开门,3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俄罗斯小姑娘站在面前:她们穿着旧连衣裙,梳着两条金色的发辫,就像从安徒生童话中走来的灰姑娘一样。梁刚说,这是几个表姐妹,最大的叫丽达,12岁,柳达9岁,托尼娅8岁,她们都在伊宁市俄罗斯学校读书。这些小姑娘笑着用流利的汉语向我们问好,而和她们的父母说话时,却又是一口纯正的俄语。

亚历山大・扎祖林说,按俄罗斯族人的传统风俗,女人都要会女工。亚历山大・扎祖林的妻子阿拉平日主要做家务、做针线活儿、照顾孩子。女儿们从学校放学后,也要帮着做女工。亚历山大・扎祖林懂哈萨克、维吾尔语言,汉语虽说不好,但大部分可以听懂。结婚几十年,他有了4个女儿,1个儿子。

这个坟地有20亩的样子,踩着两尺高的杂草往坟地里走,野蒿子上的刺扎得人腿生疼。在正午的阳光下,这里一片死寂,像荒芜了百年的野地,真难以置信,墙外,就是生气勃勃、五颜六色的世界,而这里是属于往昔,属于另一个世界。

走在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坟地里,我看到有的坟堆已经平了,只剩下一个长方形、微微隆起的小土包,有的墓碑倒在地上,有的已断成了几截。据亚历山大・扎祖林说,时,墓地也遭到了破坏,很多墓碑都被砸毁,成了盖房子的石料。在一些石碑上,我看到有1941年、1918年沙皇时代出生的人,但仅能模糊辨认出生辰年月,名字已无法辨认。墓地里也有考究的墓,我看到一些花岗石做的墓碑,墓四周还有铁栅栏,其中的一个墓前还放着刚枯萎的鲜花,表明他们的后代刚刚离去。

俄罗斯族人非常热爱大自然,喜欢小动物,亚历山大・扎祖林家的院中种着各种花草和大树。我在园中走时,一黄一白两只小哈巴狗―――格拉莎和别里卡一直友好地跟在我身后,而一只拴在树上的大狗却很凶,不断发出威胁的咆哮声。木尔嘎是一只温顺的大黄猫,托尼娅非常喜欢它,一直抱在怀里。

亚历山大・扎祖林家不但养小动物,还照料墓地里的野鸟,他们专门在树上搭了小木窝让小鸟住,每天清晨亚历山大都要在地上撒麦粒喂它们,百灵、麻雀都飞下树来抢着吃,人、鸟和谐相处,一派其乐融融。

第7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当经济走在下行路上,普京祭出了爱国主义的执政战略。民调数字显示这一策略效果不凡――尽管经济自2009年来以首次陷入衰退,但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这也意味着中短期内俄罗斯难有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的计划。

向西方向遇阻,俄罗斯明显提速起“向东”的发展。2013年被普京定义为“俄罗斯在21世纪的国家优先方向”的远东开发项目在2014年纷纷落地。在远东,主政者们开始反思,为何自然禀赋十分优良,发展之路却如此荆棘,简化行政手续和改善基础设施是他们开出的药方。

在远东之外的地方,类似的尝试也在进行着。公平、开放的市场,是俄罗斯能够走出经济怪圈的唯一抓手,毕竟有不少投资者难以割舍这块市场。不过,机会窗口是不会永远敞开的。

――编者

1∶60!在7月的最后一周,卢布兑美元汇率创下了过去四个月以来的新低。一个月之后,卢布汇率更逼近1∶70的心理关口。伴随着伊朗原油出口或在下半年解禁的预期,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将不可避免。

警报再次拉响之际,俄罗斯经济还在制裁中苦苦挣扎。

此轮经济危机阻击战始于2014年12月中旬。卢布币值在两天内急跌25%,俄罗斯央行连夜将关键利率提升至17%。

从2015年3月开始,卢布汇率逐渐企稳,并在50卢布兑换1美元的水平维持了近四个月,但弱势的卢布不足以扭转经济的一路下滑。二季度俄罗斯GDP同比下降4.6%,预计到年底,GDP将缩减3.7%。

这一幕仿佛2008年经济危机的倒带。当年8月发生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油价从147美元高点暴跌三分之一,卢布汇率在其后四个月内累计贬值约20%,央行动用了2000亿美元――约占俄当时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向国内银行注入流动性,仍无力阻止整个经济体陷入衰退。接下来的一年,俄罗斯GDP从增长7%-8%转为负增长。

历史的重复再次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也宣告了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刺激下俄罗斯政府又一次的经济转型努力未见显著成效。

在外部制裁的政治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短期想要走出泥潭,只有祈祷油价回升。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驻北京首席代表高罗德宾娜・尼娜对《财经》记者说,除了习惯性地高估自身的资金储备和行政支配能力,政府始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计划。克里姆林宫给俄罗斯经济开出的药方就像止疼片,只能缓解一时的疼痛感。

夭折的转型尝试

2015 年1月28日,俄罗斯政府通过涉及金额达2.34万亿卢布(约350亿美元)的反危机计划。这笔巨款约三分之二用于救助国有银行和主要大型国企,近十分之一用于支持养老金。除支持国防和农业外,其余各项公共开支将缩减10%。

政府还设定了中长期目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促进非资源类和高科技类产品出口、保护中小企业、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等。这些远大的目标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中。

2008年2月,普京提出《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包括趋动严重依赖能源和原材料的经济转向科技创新。俄罗斯主流意见认为,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的潜力在于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应该在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有所作为。

两年后,克里姆林宫耗资40亿美元在莫斯科市郊打造了斯科尔科沃创新产业园区。

起初,初创企业蜂拥而至。2011年时,有332家企业进驻,2012年793家,2013年又有超过1000家企业入园,包括早已成名的Yandex和Mail.ru这样俄罗斯本土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前来开发项目。

Dauria是一家在斯科尔科沃成立的微型卫星设计和生产商,它的负责人之一对《财经》记者说:“最开始的那几年,在这里确实能够呼吸到一些自由的空气,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内是非常难得的。”

俄罗斯政府为斯科尔科沃园区制定的五大重点发展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空间技术以及核技术。优惠政策包括:园区的优先发展项目可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创新企业可享受长期的税收和海关优惠政策,只注册未在园区实际办公的企业,也可享受由俄联邦《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法》所保障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外国专家入园工作手续也得到简化。

然而,2012年普京重新竞选总统,俄罗斯街头出现大规模反普京游行,“自由的空气”渐渐消散了。

普京感受到俄罗斯新出现的一些精英阶层对政权稳定的威胁。

反腐调查人员在2013年4月突袭了斯科尔科沃,斯科尔科沃基金会的若干工作人员被指控非法挪用资金。这个曾号称“俄罗斯硅谷”的产业园区最终跌出了政府优先发展的关照名单。

如今,仍在斯科尔科沃坚守的企业几近减半,只剩下1000家左右。随着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发酵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恶化,许多风险投资资本放弃了对俄罗斯科技公司的投资。

另有媒体报道,2013年到2014年,申请到美国绿卡的俄罗斯人数量增加近一倍。

《财经》记者在2015年一个寻常工作日的中午探访斯科尔科沃,整个园区空空荡荡,显露萧条之色,偌大的休息区内只有几个人在用餐。在政府反危机紧缩的趋势下,园区的经费又被削减20%-40%。

斯科尔科沃创新产业园区从兴起到式微是俄罗斯多年来经济转型努力的一个缩影。

中小企业难敌寡头

时至今日,油气资源和其他原材料出口依然占据俄罗斯总出口额的70%以上,机械、食品、化工产品等商品不同程度依赖进口。

这也是俄罗斯经济的老问题:产业之间的不平衡,根源是由寡头掌控的大型国企和集团公司与中小型民营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在欧洲国家,作为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中小企业对各国GDP的平均贡献率能达到40%,但在俄罗斯只有15%。

2008年到2012年期间,私营部门减少了3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期国有部门增加了110万名员工。不论是在世界500强名单上,还是在俄罗斯本国,几乎没有能够叫得响的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的概念出现于苏联解体之前一年,但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基于之前高油价时期的财富积累和民心稳定,俄罗斯才真正着手进行经济现代化,首次提出积极吸收私人资本到国有部门。

1991年7月,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发展和扶持小企业的措施》的法令,将人数在200人以下,年营业额在1000万卢布以下的企业界定为小企业。

1995年6月,通过《俄罗斯小企业促进法》进一步规定小企业为私营企业,并明确规定在注册法人制小企业时,各种国有成分的投资份额不能超过25%。

对私有经济和中小企业概念逐渐厘清后,俄罗斯政府陆续出台过多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叶利钦时期,先后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支持小企业经营的主要措施》、《1996年-1997年国家支持小企业经营的联邦纲要》等政府文件。

普京上任后,亲自委托政府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使中小企业产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让它们成为俄罗斯的纳税主体。

在法律层面,还通过了《反垄断法》、《俄罗斯联邦行政法》、《进行国家和地方自治机关检查(监督)时保护法人和个体企业利的法案》等,作为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

此外,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多种资金支持渠道,包括国家预算拨款、银行信贷、担保优惠政策、创新发展基金等。

然而这些支持性的政策,仍然无法力敌寡头经济的威胁。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情形是:一个有潜力但没有好后台的初创企业,很可能遭遇各种幕后势力的干扰。

一家私营企业的合伙人介绍了如下案例。Integra是一家为油田提供配套服务的私营企业,在五年之内都无法从国有石油公司接到任何一张订单,最终被迫将公司出售,但它在被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收购一年后,市值就飙升到10亿美元。

Rosneft是俄罗斯最大的国有股份制石油公司,现任总裁为伊戈尔・谢钦。谢钦在普京首次担任总统之前就开始一直担任普京办公室主任,普京之后任总理时,谢钦被任命为主管能源的副总理,兼任Rosneft董事会主席,成为俄罗斯能源的“一把手”。在更早的2003年针对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其麾下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调查中,谢钦被认为是主导者之一。

Mostovic,是一家参与过索契冬奥会工程建设的建筑公司,因遭遇政府故意拖欠工程款项申请破产。

这两家公司的遭遇并非个案,由于幕后人物大都与政府和司法部门有各种关系渠道,当事人也无可奈何。

普京上任初期,对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和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寡头的打击一度被认为是对寡头经济的整肃行动。但很快,俄罗斯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寡头。

俄罗斯亿万富豪和寡头的人数在2008年时超过了100位,比叶利钦时代增长10倍之多。他们大大扩展了对俄罗斯经济的控制,从传统的能源、矿产、银行、传媒等领域延伸到汽车、医药、电信、房地产等诸多行业。

俄罗斯的中小型企业仍然大多集中于投资规模较小、能快速得到收益的贸易和餐饮服务行业,而在制造、建筑、运输、通信等行业,鲜有成功的私人创业项目。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俄罗斯留学的一位中国学者对《财经》记者说,今天的俄罗斯人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快速致富,“但很难找到完全凭借个人能力创造财富的榜样”。

经济危机期间,许多富豪的企业最先从政府救助计划中获得支持,原因是它们“事关国家的系统性稳定”,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在本次危机中,俄罗斯央行为稳定卢布币值在很长时间内将关键利率维持在15%左右,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20%,然而并非每家企业都要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

记者从俄罗斯几家大型国有银行了解到,政府向各主要银行提供了一份清单,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业的企业可以以优惠利率得到贷款。“主要是国企和那些与政府有关系的人能分到蛋糕,嗷嗷待哺的私营中小企业很少有机会得到利率补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罗斯前银行家告诉《财经》记者。

不少经济学者认为,2015版的反危机计划缺乏新意,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扶植中小企业、刺激创新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化等目标,都曾出现在彼时的经济危机计划中。但五年后,高度依赖油价、缺乏创新性人才和技术、腐败丛生的政府管理部门等顽疾依旧。

不过,将国家财富集中在小范围的圈子里帮助稳固了普京的执政地位,政府权力也随之加强。

国家控制的资源

对于俄罗斯经济最大的支柱――油气产业,普京上台后否定了叶利钦时期能源生产部门的“民营化”成果,教训不听话的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收购了私人所有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得到克里姆林宫支持的新国有集团――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快速崛起。政府还立法限制外国资本进入石油等战略领域。

这体现了普京的执政理念:国家必须控制这些资源。

1997年,还在圣彼得堡矿业大学攻读副博士学位(注:副博士学位级别比硕士学位高,低于俄式学制的全博士学位)的普京在论文中提出几个论点:一、俄罗斯拥有蕴藏量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将是不可回避的使命;二、国家必须掌控这些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进出口贸易必须置于国家的严格管理之下;三、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掌控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际政治利益。

在2000年-2008年的国际油价上涨周期,油气出口为俄罗斯总共带来约3万亿美元的收入。

油气赚取的钱越多,财政支出也水涨船高。一位俄罗斯问题观察家告诉《财经》记者,俄罗斯庞大的行政体系,无论是从公共财政中领取工资的人口数量,还是总体的财政支出规模,都超过前苏联后期。研究显示,俄罗斯约65%的人需要依赖“来自中央的资金”,包括退休人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从政府部门退出后到国有机构继续挂职的人员,也包括一些靠补贴的地区或者依赖国家订货的企业。

从普京开始执政一直到2012年第三次当选总统,依靠原材料价格上涨周期所带来的强劲经济增长是他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但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这一基础已经不再扎实,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从2012年起降速,2013年仅增长1.3%,当时,国际油价还维持在100美元/桶左右的水平。

而且,由于缺乏长期投资和私人资本积极参与,油气产业的红利正在收窄。曾担任俄罗斯财政部长达11年之久的库德林在2011年离职时说:“石油工业曾经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如今却成了减速伞。”

在苏联解体后的25年内,俄罗斯一直沿用苏联时期遗留的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在老油田上生产石油。但现代石油工业要求开发埋藏更深、温度更高、压力更大、酸性更强,或者地质构造更为复杂的油田,寻找和开发新油藏的成本因此急剧攀升。

欧美针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制裁措施中,尤其加紧了对俄罗斯北极油田、深海油田以及页岩油开发过程中的投资限制和技术转让,俄罗斯更难获得石油增产。

远东地区靠近北极圈附近的几个大油田区块目前正面临开采许可证到期而缺乏投资者进入的困境。

庞大的离岸经济

世界银行的2014年营商环境指数排行中,被纳入的189个经济体中,俄罗斯位列第92,这一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了19位,但与普京希望达到的前20位目标还是相去甚远。

来自欧洲的不少投资者表示对俄罗斯缺乏长期信心。一些在俄经营多年的欧洲企业家对《财经》记者表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生意人和银行家,很难做长期规划,即便做了也是徒劳,“在俄罗斯,能预测到三五年之后什么样就了不起了”。

对私有产权缺乏安全感的人们,纷纷将挣到的钱快速转移到国外,俄罗斯庞大的离岸经济由此产生。

根据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许文鸿博士的研究,从1994年俄罗斯央行开始追踪本国资本流向以来,俄罗斯从未出现过年度资本净流入。

总部在华盛顿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估算,影子经济规模达到俄罗斯经济的46%之多。根据俄罗斯官方信息,“影子经济”解决的就业人数达2000万之多,而进入官方统计的俄罗斯经济体系中的就业人数也不过4800万。

庞大的离岸经济一方面使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联邦政府无法准确统计有效的经济数据,也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幅减弱;另一方面,不受监管的资本进出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的震荡。

不过,俄罗斯倒是坚信完全开放资本市场是经济自由化的重要成果,尽管经历数次动荡,但政府并无计划对资本市场进行管制。

为迎战危机,普京在俄罗斯中小企业的全权代表鲍里斯・季托夫(Boris Titov)开出了吸引离岸资本回国投资、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药方。

此前因涉嫌洗钱而遭到软禁的俄罗斯最大私企之一“系统”公司董事长叶夫图申科夫在去年12月卢布危机后获释,并被普京邀请参加企业家座谈会。3月下旬,在莫斯科举办的年度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盟大会上,普京再一次苦劝俄罗斯的企业家们将资金调回国内,同时保证不对这些资金的来源予以追究并保障回国后的安全。

纽约大学研究跨国犯罪的马克・加莱奥蒂(Mark Galeotti)教授说,在俄罗斯低税率的环境下每年仍然有大量资本出逃,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体制不够信任,总统的单方面保证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新爱国主义执政战略

俄罗斯经济在继续滑向深渊。2015年6月经济同比下滑4.2%。由于俄罗斯反制西方制裁,禁止从西方国家进口食品,国内的食品价格普遍上涨了20%以上,俄罗斯居民偏爱的肉类和奶制品类等涨幅更为明显。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很多国家,民众不满是难以避免的。但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点。

民调机构Levada Centre调查显示,普京6月在俄罗斯民众中的支持率达到89%,是他2000年上台以来的最高点;70%的俄罗斯人认为普京政府应该坚持当前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只有20%的人认为俄罗斯需要做出一些让步以取消制裁。

俄罗斯后工业化研究中心的教授伊诺泽姆采夫 (Vladislav Inozemtsev)对《财经》记者说,“这是俄罗斯人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政治权利受到侵害时,俄罗斯人会将矛头指向本国政府,但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大多数人会选择默默承受,不会认为是政府的问题。”

在经济下行时,能维持如此高的支持率,与普京的新爱国主义执政战略关系紧密。

在2014年发表国情咨文时,普京用近一半的时间阐述这一新战略。“对部分欧洲国家来说,民族自豪感是已经被忘却的概念,但对俄罗斯来说,真正的国家是它存在的绝对必要前提。俄罗斯要么作为国家存在,要么就融化,从这个世界上消亡。”

从基辅的独立广场革命到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领土,从乌克兰东部爆发内战到欧美轮番升级制裁,普京的国内支持率一路攀升。

Levada Centre的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6%的受访俄罗斯民众相信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旨在羞辱和削弱俄罗斯,只有5%的人认为制裁是为了终止乌克兰的。

在与欧美的对峙中,普京表现越强硬,就越能为其“爱国主义”战略加分。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由此判断,中短期内俄罗斯不会有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的计划。各方甚至都没有开始考虑制定一个着眼于危机后的长期外交战略,而是困于细枝末节。

在俄罗斯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痛苦的转型期,爱国主义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然而,充斥当下的反美、反欧洲因子,却未必能建立起能获得人们长期认同的俄罗斯价值观。科尔图诺夫不无担心地说:“我们不能排除在经济情况迅速恶化的背景下,俄罗斯人很快又会回到冷漠和犬儒的状态之中。”

俄罗斯一度把整合前苏联空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作为抵消欧洲影响的一种尝试。

由俄白哈三国在2010年1月1日成立的关税同盟在五年后正式升级为欧亚经济联盟,并纳入了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

按规划,经济联盟将在2016年之前建立统一的药品市场,在2019年和2025年前整合建成统一的电力市场和石油、天然气市场,2025年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通。

但这一尝试面临困难,俄罗斯因为自身财政紧张难以维持对小兄弟们的慷慨支持。

白俄罗斯有将近一半的产品(主要是卡车、拖拉机和工业机械等)出口到俄罗斯市场,但由于卢布汇率在去年12月剧烈震荡,白俄罗斯已经要求俄方使用美元或者欧元进行出口结算,本来就外汇紧缺的俄罗斯又增加了负担。为了维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忠诚,俄罗斯出口至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仅收取155美元/千立方米的友情价,是欧洲价格的4折。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没有公开与普京翻脸,但是普京在一次青年论坛上失言称哈萨克斯坦这块土地上“之前不曾有过国家”,着实让纳扎尔巴耶夫心惊肉跳。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俄罗斯,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不得已的选择。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重要的产油国,但国内石油加工产业薄弱,许多石油产品仍然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国内发展所需的工业设备、汽车、食品等消费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俄罗斯的进口。

尽管如此,在纳扎尔巴耶夫眼中,欧亚联盟仅仅是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的场合之一。

2014年的10月,纳扎尔巴耶夫访问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与欧盟签署了关于完成《扩大合作伙伴关系新协议》谈判的文件。

而且,在俄罗斯宣布禁止从欧盟国家进口食品的反制裁措施之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同时宣布不参与俄罗斯的单方面行为。一些白俄罗斯商家还趁机做起了转手贸易的生意,将欧洲食品从白俄罗斯境内转运至俄罗斯,这又迫使卢卡申科站出来宣布白俄罗斯将防止被禁食品流入到俄罗斯。

欧亚经济联盟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联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的贸易额在2015年一季度下降了31.4%,俄白哈三国之间的贸易额也同比下降了30.5%。在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卢布币值的剧烈波动下,欧亚经济联盟的脆弱显露无疑。

欧洲与远东

“在未来的10年-20年内,我们会把怎样的一个国家留给后代们?是否应该摆脱一直以来‘固守堡垒’的思维定式,去想想如何创造我们的明天?”科尔图诺夫说,现在更需要的是对俄罗斯的长期外交战略和国家建设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事实上,对于俄罗斯来讲,西方世界,尤其欧洲,是一个不喜欢但又离不开的“对手”。

欧洲有30%的进口油气来自俄罗斯,这经常被用来印证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但与此同时,俄罗斯80%的油气出口是运往欧洲的。要知道,俄罗斯一半的财政收入依赖于油气资源出口,三分之二的外汇收入来自于油气领域(主要是石油出口)。

虽然亚太地区已经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但在绝对消费当量上,欧盟国家仍然占据着全球油气消费中心的地位(约为全球的四分之一)。俄罗斯与中国于2014年签订的天然气远期供应合同并不意味着俄罗斯逐渐放弃欧洲市场而转向亚太。相反,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只会增强俄罗斯在欧洲市场的议价能力。

除市场之外,俄罗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也主要依靠欧洲。

在欧盟通过对俄罗斯的能源技术和资本市场制裁方案后,大部分美欧能源公司暂停了在能源开采领域对俄罗斯的新项目投资,因此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在2015年2月底向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申请将其在北极地区的12块海上油田的开采许可证延期两年,其他几家获得在北极开采资格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包括Vedomosti、Gazprom Neft、Bashneft等等,也纷纷效仿。

欧洲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领先的技术,规范的法律框架、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合作形式的多样化,甚至俄罗斯裔的居民,都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自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以来,俄罗斯一再表明它也是个亚太国家,并在战略上开始向东转。

从普京2012年第三次当选总统以来,来自西方的政治压力显著增强,同时期俄罗斯明显加快了开发远东地区的规划脚步。当年6月,俄罗斯在地区发展部之外成立了远东发展部;11月,俄罗斯将APEC峰会举办地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联邦政府动用超过200亿美元打造这座远东的前哨城市;2013年,联邦政府公布了《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规划》;去年4月,远东发展部又决定在远东地区的9个联邦主体内成立14个经济特区,以吸引外部投资。

不过,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沃斯克列森斯基在今年2月向《财经》记者坦承,由于人口数量的制约和投资条件不完善,目前在这些经济特区的外国投资项目屈指可数。

略显混乱的机构设置也导致远东开发计划进展迟缓。2011年,国有的外经银行(VEB)设立远东发展基金,专门为远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然而,“钱袋子”与另外两个负责远东开发的政策机构――远东联邦区总统代表、远东发展部――之间一直缺乏协调,直到2014年底,三个机构之间才正式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

“离真正实现联邦政府规划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远东开发基金CEO Alexei Chekunkov向《财经》记者解释。

俄罗斯在远东开发的问题上倒是对西方表示出友好姿态。沃斯克列森斯基说,“我们不只欢迎亚太地区的资本前来远东地区投资,同样不会排斥美国和西方的资本,问题在于他们的政府是否允许他们前来。”

“我们正在努力搞清楚,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发展。”俄罗斯副总理兼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告诉《财经》记者。

针对此疑问做出的回应是,通过新法案,将行政程序给企业造成的不便减到最小。在远东之外的地方,类似的尝试也在进行着。

普京的中小企业全权代表季托夫倡议成立了专门保护在俄经营的中小企业利益的“实业俄罗斯”组织,在85个联邦主体内建立分支机构,专门协助调查政府权力部门侵犯企业经营活动的案件。目前该组织已经成立反腐调查中心,很快还将成立金融和贸易仲裁领域的调查中心。季托夫称他得到了普京的全力支持。

在这个组织的努力下,1.2万件投诉中的9000多家企业已经得到协助,俄罗斯检察院下属的跨部门调查机构中有45人因此被免职。

“实业俄罗斯”还计划争取更多的立法授权,以期能作为被授权机构参与行政机构对企业的调查,同时允许该机构能在法庭上出面替企业辩护和维权。

在俄欧洲企业商会的农业分会主席、德国CLAAS农机公司的俄罗斯总代表迪尔克・希利格(Dirk Seelig)告诉《财经》记者,CLAAS在俄罗斯市场所销售的农用机械有半数左右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而且附加值都在50%以上。

欧美的制裁并不是这家德国企业继续扩大在俄罗斯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他们在州一级的地方投资建厂能否得到融资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2015年2月初时,俄罗斯的借贷利率普遍在20%到25%之间,因此当地政府能否拿出补贴方案对于CLAAS的商业决策至关重要。

第8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打造世界头号洲际导弹

虽然俄官方透露的新型导弹信息少得可怜,但西方防务评论界对这种战略导弹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纷纷作出预测。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试射的新型导弹是“白杨-M”导弹的最新改进型。

“白杨-M”是白杨导弹的改进型,从外型和发射重量对比,“白杨-M”导弹的总体设计与白杨导弹没有显著区别,但在推进、弹头、制导等分系统上应用了成熟的新技术成果,使“白杨-M”导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大大改进,投掷重量和命中精度均明显提高,并具有独特的突防反拦截能力,是目前国外技术性能最先进的单弹头战略弹道导弹,也是俄罗斯战略打击武器家族中的“超一流选手”。该型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弹长22.7米,弹径1.95米,起飞重量47.2吨,投掷重量1200公斤,爆炸当量55万吨TNT,最大射程10500千米,命中精度小于90米。部署方式为地下井或公路机动。俄军方多次宣称其技术性能和作战效能要比美国现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领先5-8年,可穿透现有任何一种反导弹防御系统。西方军事专家评估,目前世界上没有能与之相媲美的导弹。

俄方最初研制“白杨-M”时考虑了东西方关系缓和因素以及相关军控协议的限制,将其设计成一种单弹头导弹,但预留了分导式多弹头接口。事实上,即使不加装多弹头,“白杨-M”现有的一些技术己足够让美国的反导系统研发人员头疼不己。例如,“白杨-M”导弹的变轨能力极强,不易追踪;新型发动机技术可以让“白杨-M”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让敌方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任何一种拦截系统要想在“白杨-M”高速而飘忽不定的飞行中拦截到它都是非常困难的。

据西方军事专家推测,此次试射的“白杨-M”最新改进型是分导式多弹头型,它最多能搭载10枚分导式弹头,这10枚核弹头可分别攻击长500千米、宽200千米范围内的10个不同目标。它采用了更加奇特的火箭技术,可进行变轨飞行,并释放诱饵,能够巧妙地突破导弹防御系统。可以说俄罗斯试射的“白杨-M”最新型导弹对美国在欧洲乃至本土的反导系统来说更是当头一击。因为分导式多弹头在发起攻击时沿不同轨道攻击不同目标,防守方的拦截弹往往消耗巨大且无所适从。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攻击导弹携带的多弹头数量超过5枚,各国现有拦截导弹基本上无法有效拦截。为此俄军高层自信的认为,俄罗斯即将装备的最新型战略导弹可以确保未来29年内处于世界核武器的霸主地位。

锻造世界一流导弹部队

在“白杨”部队服役的都是超一流军官。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相当于副博士。培养导弹部队一名中级专家需要10~12年时间,其中5年在大学学习,5~7年在部队“磨练”,驾驶员都是从唯一的一所战略火箭兵士官学校毕业的,经过了3年专门培训,他们的月薪都在6000~7000卢布间。对导弹部队军官来说,最主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够胜任核打击任务的心理素质。“白杨”团军官每次战斗值勤时间为3-4昼夜或者更多(在进行演习的情况下)。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每6小时换一次班。团军官的月薪9000卢布,比俄罗斯人均收入水平高50%。但与他们重大的责任相比,这点钱实在是微不足道。每一次战斗值勤都使军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疲惫不堪。在每一次换班前,毫无例外,每一个战斗小组都要与心理专家谈话,接受上岗测试。军医也要检查他们整体的自我感觉,测量血压、脉搏。每个战斗小组都由两个人组成,据萨利科夫介绍,有些事情是战斗小组绝对不能做的――如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不能在秘密战斗岗位上擅自行动。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发射的情况,战略火箭军中制定了多层保护机制,在战斗命令到按下发射按钮之前,需要完成一系列“技术措施”。

根据核安全双边协议,美国监察员每年要来这个基地四次。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如何对导弹进行保卫?军人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他们之中是否有心理变态者和酗酒者?就在不久前,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两个电视摄制组来到了基地。时至今日,在美国还有一些人希望能在俄罗斯的核基地见到嗜酒如命的军官、生锈的导弹和吸毒的士兵。但现实显然让这些人失望了。

刺向敌方心脏的匕首

“白杨-M”是俄罗斯在苏联1991年解体后服役的唯一一种地基战略导弹,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之一。其弹头采用吸收雷达波和降低红外特征的材料,实现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一体化,且具有机动再入能力,可以在巡航阶段改变轨道,飞向真正的攻击目标。目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通过太空军事卫星和远程预警机来侦察、测算敌方战略导弹的发射轨迹,判断其攻击方向,从而引导系统进行拦截。但洲际导弹的太空巡航阶段,是美国侦察系统的“盲区”,即使导弹防御系统在发射阶段发现了“白杨-M”,也将在这个时候失去对它的跟踪。不过,据说整个俄罗斯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这些导弹指向哪里。由于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核武器条约依然有效,“白杨”只装有单弹头战斗部,重量约1吨,核装药当量达55万吨TNT,即便如此,它的威力也足以让任何敌人都为之胆寒。俄军强调,“白杨-M”导弹部队的任务不是向一些独立的目标发动攻击,而是向一个整体区域发动地毯式的攻击,一次导弹齐射不只是消灭一个城市的人群,而是完全消灭一块大陆的生物!

更令人敬畏的是,俄军己装备威力更大的“白杨-M”公路机动型导弹。按照俄军的说法,现役的“白杨”导弹穿透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概率至少是70%,而未来“白杨-M”改进型则达到87%。有报道说,俄战略火箭兵从2010年将拥有270枚“白杨-M”及升级到该规格的“白杨”导弹,取代俄军现有超期或即将服役期满的6种洲际导弹,使之成为俄罗斯核打击力量的中坚。用俄火箭兵的话来说,只有他们的“白杨”才是俄罗斯的真正卫士。可以说,“白杨-M”是一种可以突破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防御系统的尖端武器。俄罗斯将其作为陆基战略导弹的主要力量,有深层的战略原因。

四两拨千斤的妙招

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加强自己的

防御力量,美国发展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直逼俄罗斯的门户,使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越来越小。

今年年初,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伊万诺夫在国家杜马发言时就透露,俄将加快《2007~2015装备计划》实施,在未来8年中部署50枚机动型和34枚井射型“白杨-M”导弹。这意味着,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将在2016年前全部换装“白杨-M”导弹。

俄罗斯究竟为什么会将原本庞大多样的陆基战略核力量改成单一的“白杨-M”导弹呢?

对此,俄罗斯《导报》直接了当的回答说:“俄罗斯把“白杨-M”改进为多弹头型导弹,这是解决俄罗斯削减导弹数量与保留弹头数量两不误问题最省钱的手段。”

过去10余年间,俄罗斯依靠苏联解体带来的武器红利,在几乎没有新投入的情况下保证了俄罗斯外部战略安全环境稳定,但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继承的苏联军事遗产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从最近瑞典《斯德哥尔摩军备控制年鉴》公布的最新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情况来看,俄罗斯目前装备中的60%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将不得不退役,这将使俄罗斯核弹头总数减少48%,其中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将会减少86%,轰炸机部队的弹头数将减少17%。特别是,如果俄罗斯再继续遵守《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只部署单弹头“白杨-M”导弹,陆基导弹弹头数到2020年只有254枚,总弹头数为1726枚,比2007年的3340余枚减少一半,俄战略核打击能力将严重下降。

第9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

长期以来,白俄罗斯一直以政治上的忠诚来换取俄罗斯的优惠能源。而此次“斗气”事件,已是俄白3年来第二次为天然气产生冲突。

6月21日,俄罗斯总统下令开始逐步减少对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理由是白俄罗斯拒绝支付拖欠的近2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白俄罗斯也成继乌克兰之后,第二个和俄罗斯发生天然气费用争执的国家。

好在这次事件不像俄罗斯和乌克兰之争那样旷日持久,双方还是表达出了尽快解决问题的意愿。仅过了3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就给正在美国访问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打电话汇报说,白俄罗斯已偿还了今年1月至4月拖欠的近2亿美元债务,公司于当天上午开始恢复向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白俄罗斯方而也作出友好回应,随即恢复了对欧盟的天气过境运输。此外,俄罗斯也于同日按合同向白方转账支付了2.28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运输费。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均未公布这次“天然气之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很多观察家认为,事件对俄白联盟造成的“心灵创伤”,并不是用金钱就能量化的。那么,到底是谁赢了呢?东欧天然气分析中心主任米哈伊尔・科尔切姆金认为,这一次,“显然是卢卡申科赢了”。

长期以来,白俄罗斯一直以政治上的忠诚来换取俄罗斯的优惠能源。而此次“斗气”事件,已是俄白近3年来第二次为天然气“面红耳赤”了。这对号称“亲兄弟”的国家为何为区区2亿美元而吵闹呢?明眼人称,这不是钱的事情,问题在于俄白之间的系统性危机。

俄白同属东斯拉夫民族,都信奉东正教,两国的文化、语言和习俗也相同或接近。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仍奉行与俄结盟的方针。在独联体国家中,只有俄白之间没有设立海关和边检。但近年来,俄白两国分歧逐渐增加,建立联盟国家的脚步也放慢。在过去一年里,俄白关系因奶制品出口和贷款问题而恶化,明斯克竟成了令克里姆林宫头疼的“麻烦制造者”。

首先,俄一直希望白俄罗斯能够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但白俄罗斯却总给俄以“出尔反尔”之感,至今都没给俄罗斯一个明确回答。不仅如此,卢卡申科还时不时对俄说上两句风凉话,比如他今年2月在接受西方记者访问时曾称:“俄罗斯的政策越来越像美国,出现了某些帝国主义派头。”

其次,今年4月初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后,卢卡申科“大义凛然”地收容了被迫离家出走的巴基耶夫,并表示坚决不交给吉临时政府。卢卡申科还毫不客气地说:“我要收留巴基耶夫。这是我作为国家元首的决定,我有权作出该决定。不论别人谴责与否,我觉得出卖他人才是最可耻的。”他甚至说,“我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游戏’是由所谓的吉国临时政府和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引导的,我还怀疑美国也牵扯其中。”无疑,口无遮拦的卢卡申科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相关国家感到了不舒服。

再次,白俄罗斯最近一直在俄力主的俄、白、哈统一关税同盟一事上闹别扭,要求俄按“兄弟价”向白俄罗斯出口天然气和石油。白俄罗斯干脆与乌克兰攀比说,俄因为在乌克兰境内的塞瓦斯托波尔军事基地而对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打七折,但俄却没有因在自俄罗斯境内的两个军事基地向其“支付哪怕是1卢布或1戈比的租金”。这种“不把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令自俄罗斯方面心理失衡。

此外,白俄罗斯专家以为,俄“大举逼债”做法背后有着浓重的政治因素,与明年初举行的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不无关系。卢卡申科指出,俄罗斯引发此次天然气纠纷,目的是促使白俄罗斯放弃战略资产控制权,并提高能源价格。分析人士指出,莫斯科其实并不希望白俄罗斯更迭政权,俄也担心白俄罗斯国内局势失控,“但莫斯科对个性倔强的卢卡申科越来越缺乏耐心,希望让卢卡申科变得顺从一些”。

对此,白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布拉莫娃认为,曾被高调宣传的俄白联盟关系,实际已出现了结构性危机。这次“斗气”事件表明,在很大程度上,俄白两国的利益其实并不一致,俄白联盟双方又都在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早晚都会使俄白最终分道扬镳。

再见,拉里・金

“拉里・金现场秀”保持着世界范围内由同一个主持人掌舵时间最久的电视节目纪录,但它也寿终正寝了。

拉里・金是确定要告别美国观众了,这个CNN史上最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已经决定在今年退休,”拉里・金现场秀’将彻底成为历史。

1985年,拉里・金跑到亚特兰大寻找工作,加入了CNN,那时有线电视新闻网还不成气候,CNN只是一个观众稀少的电视台。但25年后,拉里・金和CNN一起飞黄腾达,在美国国内,虽然后者的风头逐渐被后起之秀福克斯新闻网超过,但在世界范围内仍旧是专业新闻频道的标杆,而拉里・金的年薪也从25年前的12万美元飞涨到了700万美元,由福特开始,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接受过他访问:拉里・金访问过的名人红星有4万人之多,平均每晚的观众人数都超过120万。

老派的黑框眼镜、背带裤、手肘撑在桌上、语气平和而问题尖锐,这就是拉里・金的招牌形象。自1987年首次穿背带裤开始,背带已成为拉里的标记,“那时我前妻说我戒烟后瘦了,要换换形象,因此我便穿了背带裤,结果当晚控制室就告诉我有观众打电话来说我帅得冒泡,自此我便每天都穿”。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拉里・金现场秀”是同一个主持人主持最久的电视节目。他在6月30日的节目中正式宣布离开。“人生的这一章已经落幕了,我期待着未来带给生活的惊喜。但是现在,我得把背带裤脱下来了。”他说。主持人的退出并不意味着CNN要取消这档访谈,该台主席克莱思表示将继续做下去。有望接过主持棒的包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女主播凯蒂・库里克和全美收视冠军《美国偶像》的主持人瑞安・西克里斯特。

媒体报道称,“拉里・金现场秀”结束的根本原因是收视率过低。如今,访谈节目越来越多,金很难再找到突破口。自从2008年美国大选落幕后,该节目的收视率每况愈下,在美国几大电视台推出的同类节目中,拉里・金的收视率一直落后于美国福克斯新闻台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CNN为了挽救节目也想过一些奇招,比如让拉里・金在ABC的热门剧集《波士顿法律》中客串演出,扮演自己,但效果不如预期中的理想。

在最近一期采访Lady Gaga的节目中,拉里・金被指状态不佳。甚至有人质疑这位76岁的老人能否顺利地与一位比他小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年轻明星交流。拉里・金在告别声明中也提到:“我无法再保持巅峰状态。对于这份夜间播出的苦差事,我感到累了。”此言不虚,从1998年起,拉里・金就没有休过一个长假。即使在短期休假期间,他每天早上也要阅读10份报纸。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