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火把节的传说精选(九篇)

火把节的传说

第1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由来传说: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2022云南火把节是7月24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虽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过这个节日,但是最隆重的还要属彝族同胞。

2022火把节放假几天

云南省楚雄州2022年火把节是在7月24日,届时放假安排是7月22日24日,总共放假3天,而因为7月24日刚好是在星期日,因此2022年火把节将会与周末连休3天。

彝族火把节介绍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火把节节日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习俗

1.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2.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3.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4.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5.选美: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

第3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关于元宵:三种传说与一个故事

元宵节来历传说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来历传说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双语版)

Story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A long, long time ago, wild beasts and ferocious (凶猛的) birds were a great threat to people's lives. So people always went out to hunt these beasts and birds. But one day, they accidentally (偶然地) killed a bird that was actually a magical bird that fell to the human world and lost its way. What's more, the bird was the favorite pet of the Heavenly Emperor (天帝). The Heavenly emperor was furious. As a revenge (报复), he ordered his soldiers to set fire on the human world on the 15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正月十五), and burn down everything.

But the Heavenly Emperor's daughter was very kind. She sneaked out (偷偷溜出来) from heaven and told people of the bad news. People were of course extremely scared. They didn't know what they could do to avoid their doom. Then one wise old man said: "There's something we can try. We can hang up bright lanterns, paint the front of our homes red, set off fireworks (放鞭炮) and build bonfires (篝火) on that day. This way, maybe the Heavenly Emperor would think that the fire has burnt down everything."

People were not sure whether this would work. But they followed the wise man's idea anyway. On the night of January15th, the Emperor looked down from Heaven and saw red light and fire everywhere, accompanied with loud bangs. He thought that his order had already been carried out, and so happily returned to his palace.

So of course, people survived.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is lucky escape, every year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they would light up lanterns and set off fireworks. That's the story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第4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燃灯节

藏语称“葛登阿曲”,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这天圆寂。这天晚上,寺院和俗家屋顶均要点亮无数盏灯,转经队仁川流不息,信徒们纷纷反手持的桑枝投入大昭寺前的香炉,祈祝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来年风调雨顺。

春播节

又叫播种节、试种节,是给第一次学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试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个吉祥日举行。

在春播节前三四天,各家要酿造青稞酒并给牲畜准备好装饰品。到春播节那天日出之时,由一个当年属相的妇女和几个老农民,穿上节日盛装,将准备好的茶酒、经幡、香炉带到破土耕地之处祭祀土地神、农业神,然后回村寨。

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牵着耕畜一起来到准备开耕的那块耕地上。大家欢欢乐乐地分成几摊子,喝茶饮酒。茶酒之后,由几个男人在开耕之处烧香、竖经幡、高唱颂词、祭祀神灵,准备试耕。一般说来,每户带来一对耕牛,由该户主妇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脑门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当年属相的妇女撒出吉祥种子,然后开始翻耕。敬神仪式之后,还要举行跑步、角力等娱乐活动。

阿坝藏区新年

阿坝藏区地处四川省与自治区交界的横断山脉,现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由于此地地处交通要道,多民族杂居于此,因此阿坝藏区的新年呈现出多种文化的格局。

阿坝的藏族,可分为草地藏族和嘉绒藏族,其年节以这两地藏族最为典型。

草地藏民节 草地藏民节,当地又叫藏历年,是阿坝草地藏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节日前,每家每户都要打扫卫生,并按照当地的习惯,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将污水、脏物一律往西边倒掉,表示让一切不吉利、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东西随日落而消失。然后各家酿青稞就,做油饼、奶饼,准备血肠、肉肠、鲜和手抓肉等节日食品。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必须在天刚亮时起床,带上水桶到河边、井池背水,背回来的水,要放一些鲜,用这种水给全家人洗脸洗手。梳洗完毕,大家兴致勃勃地玩“龙灯”,烧柏香,祝愿当年水草丰茂,牲畜肥壮,接着全家聚餐。饭前,每人必须先吃点糌粑面,表示自己是吃糌粑的人,不忘祖宗。

此地新年的头三天,村塞里的人一般不外出,大家聚集在一起观看“跳神”。“跳神”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舞蹈,参加者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铙、钹鼓、锣、海镙等乐器伴奏下,跳一阵,休息一阵,直到将神灵鬼怪的种种情节跳完。另外,男女青年则欢天喜地地随着锣鼓、笛子、二胡等乐器的节拍歌舞。三天后,人们扶老携幼,走村串寨,彼此登门拜年祝贺。

按照当地传统习惯,节日间,姑娘们和大嫂经常结伴“抢”男子的东西吃,男人们不得表示任何不满和反抗。有的村寨的青壮年还展开“奔牛”活动,比赛时,两人相距两米左右,抬一条牦牛绳;中间作一个标记,谁将对方拉过标线为胜。夜间,村寨男女多聚集在村外,欢歌喜跳。

嘉绒藏区年节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自称嘉绒哇。并且依地区不同而称呼各异如汶川原瓦寺土司所属嘉绒藏族,自称为德布利,四土的则自称为“垄巴”或“垄巴布”,理县五屯的则自称为喜卡布等等,因而在嘉绒藏族中,年节文化也各放异彩。

在嘉绒藏族聚居的土司区,每年的十月十三和冬月十三要过糌粑年。早晨吃糌粑茶、肉,休息一天。第二天用荞面包糌粑肉包。第三天,也吃糌粑(平时不吃);熬茶,一般没有酥油。并且还吃冷烧麦面饼。第四五天,送羊,熏烟祭坟。

党坝十一月十三也过年,敬奉“阿美日各”神,据说此神是一男一女。

小金藏族冬月十三也过年。据说古时恶鬼(期仑布)吃人,有一老妇生有一子,三天后能吃能说。后来吃得多了,养不起,就送到山林中去捕食野兽。此孩长大后,力大无比,打死了恶鬼,群众要选他为王,国王也让位给他,他不肯,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平民,为百姓除害造福。

因此每月十二日晚,二三日晚,家家以面做羊头,家里有几人就做几个,十二日晚打扫厨房卫生后供在厨房内,另以面印日月星形,放置酒内。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各家在房顶熏烟祭奠这位英雄。在嘉绒的宅垄、汗牛、丹巴等地,都在冬月十三过年,纪念他,并且,在纪念时还专门念一种经文。

白马山寨火把节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节不仅盛况家前,而且被视为新年的开始。白马藏族与彝族、羌族等民族相处一地,因此其节日文化中的火把节独具一格,被视为藏族年节中的重要一支。

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长龙,一路高呼着,弯弯曲曲地穿过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们要用火把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和幸福。在白马山寨,点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讲究,要依照农历年号属相,推举最年长的阿尼(爷爷――白马藏语)承担。届时,老阿尼最先点燃火把紧跟着。众人一边跑,一边高喊着:“喔一把”。若是两寨相邻,两队火把往往向中间靠拢,并行揉杂,然后旋成一圈儿,人们就在中间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冕宁藏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冕宁藏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据称他们正月不过新年,真正的过年节是六月的火把节。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据当地传说:以前有个人六月中旬变成逆龙,并要把四山环绕之地变成大海。为了保地,大家就从早晨开始追赶逆龙,赶到天黑时就打着火把赶,最后把逆龙赶到了灌县,并把它栓在二王庙下,因怕它再作怪,便决定每年赶一次,而且一定要杀牲见血。这样年复一年,演变成现今的火把节。

火把节期间,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羊祭祀火神。入夜全寨的人都将自己准备的火把点燃,扔到村寨中心的晒场上,霎时间,火光冲天,十分壮观。年轻人把节前收集筛选好的朽木粉末撒到火把堆上,玩起“耍火把”的游戏。青年男女在火把节之夜对歌,跳舞,娱乐狂欢,通宵达旦。

据说最早的火把节是人们点起火把庄稼地转悠,烧死庄稼地里的虫害,使来年农业得到好的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火把节便成了人们的火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直到现在,点火把灭虫和蚊子,仍然是冕宁藏族防治农业病虫害和预防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藏族“六月六”歌舞会

“六月六”歌舞会藏语称“周格勒柔”,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歌舞为主的文艺盛会。有的地方尚称“周格麻则”,意为六月练兵。因为“六月六”歌舞会起源于吐蕃军队的六月练兵。据传,吐蕃时期,吐蕃军队长期驻扎在甘肃、青海,因高原上气候寒冷,就利用每年夏季的最佳时节――藏历六月进行训练军队。主要进行射箭、赛马、武术等项目,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事过境迁,这一练兵活动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以致成为今天所进行的“六月六”歌舞会。

每逢藏历六月,草原上牧草茂盛,牛羊肥壮,此时便举行一年一度的“六月六”歌舞会。“六月六”歌舞会一般在藏历六月六日举行,有时早几日,有时迟几日,视情况而定。歌舞会原则上进行一天,但现在一般进行两三天不等。

每当“六月六”歌舞会临近,人们就习惯地来到风景秀丽,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或选在葱郁茂盛的树林里,各自选择满意的地点,下帐房,挖锅灶,宰牛羊,安营扎寨。

歌舞会正式开始这天,男女老少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赶到会场。大家身着素日舍不得穿的镶有水獭皮边,用各色绸缎做面子的藏袍,妇女们还戴着插有各色小花的大礼帽,腰系彩色腰带,佩带着金银饰口。顿时,整个歌舞会场成了藏族服装展览会。整个会场歌声四起,一个个男女歌手无不亮亮歌喉,即使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和八九岁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小商贩临时搭起的商店、饭馆、小摊,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也大显身手。素日字根表的草地或寂寞的树林顿时变成了繁荣的闹市:人欢马叫,人流纵横,到处是歌声和笑声。

雪顿节

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的节日。随着历史发展,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

那曲赛马会

在所有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以赛马和比武的方式选拔领袖,在征战频繁的远古年代是屡见不鲜的。生活在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中的人们,行动离不开马匹,从事艰苦的征战更离不开马匹,由此藏族人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对马的浓郁情感,把马神圣化、神灵化,认为马能决定部族命运和部族领袖。建立在对马的浓郁信仰之上,藏区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赛马节,其中那曲赛马节规模最为盛大。那曲赛马节,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八月一日举。节日期间,赛马场子上彩旗飘动。比赛开始时,骑手们牵马进入赛场,绕场一周后,再牵到指定地点。到达起点,骑手们便上马整装待命,发令声一响,他们扬鞭策马,疾驰狂奔,冲向终点。这一传统节日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赛马、射箭和马术表演等传统项目外,增加了举重、拔河、说唱格萨尔等活动,同时还举行大型物资交流会。

望果节

这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是“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这个节日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农区,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举行。望果节,迄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丰产的仪式,一般是以村落为单位绕本村土地转圈,前有苯教巫师领队作法以收“地气”。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带有宁玛派色彩,须念咒语以祈佑丰产。14世纪始,格鲁派渐居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透了格鲁派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举佛像,背经文。从那时起,“望果”活动成为藏族固定的传统节日,逐渐增加了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现在过望果节,男女老少身着新装,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田边地头转圈。这天,人们不仅赛马、射箭、唱戏、歌舞,而且还进行丰盛的郊宴。

第5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国家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版权所有耶稣的时刻。

《圣经》记载,玛丽娅和木匠约瑟夫订了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圣诞老人的传说

圣诞老人是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早出现的。北欧神话中传说,有一个融智慧与一体的奥丁神,在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身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了寒冷。传说后来的圣诞老人就是奥丁神的后裔。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在德国,传说圣诞老人乘座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会得到一鞭子。后来家长们纷纷用这种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由于圣诞节规模大大超过了新年,所以逐渐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11世纪末来自意大利的宗教士兵将圣诞老人的遗物带回意大利,并建造了一座教堂来纪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纷至沓来朝圣这位圣诞老人。这些朝圣者将圣诞老人的故事带回他们的本土,所以有关圣诞老人的传说在各个国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纪欧洲出现了圣诞老人的纪念日,以互赠礼物和慈善活动为主。德国、法国、荷兰等地方在纪念日里给孩子和穷人们赠送礼物。

荷兰殖民者来到美洲时,将他们的圣诞老人也带了去,圣诞老人身着红袈裟,骑着一匹白马。圣诞老人在美国的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快乐的老精灵。19世纪60年代卡通制作者画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圣诞老人。这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开始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民的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老人的形象传回欧洲,传到南美洲,传遍世界各地。

圣诞树的传说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习俗

圣诞party:

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种歌样party。一种友情,亲情,爱情聚会的好时光。戴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说说大家的圣诞愿望。

圣诞帽

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版权所有无论你去到那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有的还有帽尖发亮的,有的是金光闪闪的。

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多大都可以,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礼。

圣诞卡

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的祝愿的话。

报佳音

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报佳音的人称为christmaswaits,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人数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大街小巷满城尽是歌声。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少年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少年儿童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圣诞节吃什么

圣诞的传统食品———火鸡。在各大超市或饭店花上一二百元就能购得一只烤制的火鸡,还包括小洋白菜、土豆泥、面团、腌苹果等传统配菜,红酒汁、蓝梅汁是必备的调料,有的地方还附带提供鸡肝汁、芥茉汁、香草汁和水果汁。这种火鸡美妙的味道难以形容,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所感受。而在西方享用圣诞美餐,各国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

为了这个节日,西方许多家庭一进入12月份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节日用品和圣诞食物及礼品等。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餐就算不上是圣诞晚餐。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礼拜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糖果点心等。

澳大利亚人最爱吃喝,傍晚时分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一起到餐馆去吃圣诞晚餐。因为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腊鸡、火鸡、猪腿、美酒、点心等。在美国,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则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醉度圣诞。英国人、德国人都喜欢畅饮啤酒。英国人除开怀痛饮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举家团聚。

火鸡的传说

第6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这个地方叫乌木龙,在山半腰,与陡峭的山峰相比略显平坦的地方,一间间青石板作屋顶的民居房顺着山的南北走向铺开,村子的身后是紫红色的土地。六月,玉米早已拨节,而更多需要种植苦荞的山地,俐米人仍然繁忙。劳作的俐米男人着一身黑衣,把牛吆喝得十分听话,除了青草牛曲是耕牛最好的食粮,但喜欢听牛曲的还有那些跟在男人身后躬着身子把一粒粒苦荞点种到地上的俐米女子。这是一幅很著名的油画的一个现实主义版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会停下来欣赏:红土红得耀眼,天蓝得沉淀得了心中许多浮燥,揭蛋的小鸟栖落在牛的肩头,跟着老牛一趟趟赶路的小牛犊不时来个花哨的动作。 俐米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着劳动着,他们唱歌,每一位会说话的人都能唱出祖先留下的古老谣曲,他们跳舞,每一位会走路的人都能跳出欢乐的气氛。

俐米人有许多节日,但都与火有关,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集中体现着俐米人的火崇拜与火文化。火是神明是吉祥是生活的必须,火燃烧在俐米人艰难曲折的生活中,因此,俐米人的火把节也过得很热闹。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居住的乌木龙的俐袢硕家停下手里的农活,提前三天呆在家里准备火把节的一切。狩猎的男人也不再进山,那怕猎物已经来到村头的玉米地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赶着回来,那怕你在遥远的广东浙江,也要搭乘回乡的班车,一程一站地往家里赶。这一天,寨子里的人都将汇集在村头的一个宽敞的草坪上,开展一些体育竟技项目。比如摔跤,一仅男的要摔,女的也要摔,胜者有奖,男的是一壶乌木龙自产老白干,女的则是一件绣花围腰;比如赛马,也一样有男女骑手参战,现在马很少了,俐米头人就商量着让驴代替,驴的速度自然差多了,但正是这驴,让人感受到一种时下都市无法享受到的慢生活情调;比如射箭,靶分两种,如果你是男的,正在失恋,那就射画有妖艳美女的靶吧,那叫万箭穿心,如果你是一个正在恋爱的男人,那么也射女靶,那是爱的利箭,射箭运动几乎没有女人参加,据说,她们不想射男靶也不想射女靶。这些活动来源于一个有关天神战胜魔王的传说,传说中这位天神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变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夜幕降临后,身着节日盛装的俐袢朔追桌吹交鹑甲呕鸢训墓愠 9愠≈醒胍鸭芎靡欢迅吒叩乃墒髦Γ广场一端放置着桌椅,桌上摆着用葫芦盛着的米酒,桌前有头人端坐。另一端也放置着桌椅,不同的是桌子放着的是芦笙、三弦和松木制成火把。桌子前坐着的是几个中年男子,他们代表着各个村寨的村民。如果说白天的活动是火把节的花絮,那么夜晚的点火仪式则是火把节的正文。火把节里的第一把火,是头人点燃的,在向上苍许了很多愿,在向大地磕了许多头之后,才让从神树下检来的石头与铁擦拭后点燃火草。火草冒出丝丝缕缕的青烟,头人对着青烟又是祈祷又是诵颂,之后才把火草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火把上。这火是神圣的,每家每户都要派人引火,将火引到自己家里的火塘,这一年的生活才能红红火火。接下来,才是火把节的开场仪式。头人手里的火把插在村子外面的广场,象奥运会的圣火,是不能熄灭的,而且这火有专人负责看守,不时添些松香之类的燃料,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燃烧得热烈的火把。这时,头人的每一项指令都是用歌的形式表达的,这歌时而忧伤时而欢快,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歌声在夜色中缓缓地流动,乌木龙的山与水、天与地都笼罩在一派静穆与神圣之中。此刻,或坐或蹲的俐袢硕荚诰簿驳却长老给乐器赐福。

火把节就是以火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头人是火把节最高的长官,当他把第一把火把点燃之后,所有人都要点燃手里的火把,按自然村组织,顺着山谷向神山走去,神无处不在,火把无处不在,这时乌木龙的一座座山峦,被火把装点成独特的风景。持着火把,老人们跪在山神面前,祈求风调雨顺,年轻人则寻找着自己的心爱,当一把把火合二为一,相依相伴。接下来是洒火把,每个人都带着事先准备好沉木香面,对着火把洒出去,沉木香遇上火把刹那间暴出一团团烈焰,在漆黑的夜色里绽放成美艳无比的花朵。洒火把其实是驱蚊逐蝇,现在则成为一种仪式,一份祝福。

第7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傈傈族刀杆节的渊源

傈傈族刀杆节,傈傈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云南省怒江傈傈族的传统节日。解放前举行刀杆节有两个日期:农历正月十五或者在二月初八,举办的初衷是祈求神灵保佑村寨或农户消灾避邪。改革开放后,刀杆节剔除封建迷信思想,被列为民族体育项目,成了云南傈傈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关于刀杆节的来历传说是: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到云南边陲傈傈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占的土地,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他带领傈傈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王骥。傈僳人民即以过“刀杆节”的方式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如今,这一起源于一群人对一个人的特殊纪念方式的“上刀山,下火海”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融入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担重任的国之魂魄之中。

刀杆节是傈傈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结晶,最主要的习俗表演是“上刀山,下火海”(亦称“爬刀杆”“踩火塘”),“上刀山,下火海”包括点花、点刀、耍刀、迎花、设坛、祭刀杆、竖杆、祭龙、上刀、折刀、下火海等步骤,其间有一套严格的仪式,其中的上刀山和下火海环节是仪式中最为惊心动魄的。

为了一睹“上刀山,下火海”的神奇技法,在农历二月初七清晨,我与几个朋友一同驱车赶往怒江州泸水县下面的一个傈傈族村寨。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马缨花像天际的彩虹满山遍岭,当北国的冰雪刚刚开始消融的时候,这里已经是花团锦簇。

火海中的舞蹈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到了村寨已是夜幕降临。只见寨子里出来一群穿着各种节日盛装的傈傈族群众,手提火把不约而同地向村寨东边的山坡走去。看到这一情形,我们的旅途疲劳消除大半,下车加入了行进的人流中,一路欢声笑语。人们在山坡中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燃起了篝火。冲天的火焰映红了一张张笑脸,从人群中传出了豪迈粗犷的歌声。向导老李告诉我们,这就是傈傈族的刀杆节,领唱的是“香通”们中的“戛头”,“香通”就是指“上刀山,下火海”的勇士们,只见一排身着传统的傈傈族节日盛装的青年壮汉跟着唱,边唱边踩着整齐的步子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舞蹈,歌声雄浑激扬,舞姿刚健有力,在大地上叩击出欢乐的节拍。等木柴烧成通红的炭火后,一位节日的祭司用竹竿将木炭打碎压平,并用耙子将木炭整成一条长5米多、宽1米多、厚约50厘米的“火路”。观看的人们用自制的大扇将火炭扇旺,老李告诉我们,即将表演的节目就是我们神往已久的“下火海”。

老李说,“香通”们在“下火海”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他们会把蒿子涂擦在脸上和脚上,把粉状的树皮做的木香香灰涂在脚底和腿上,并把蒿子叶咀嚼吃掉,据说蒿子消毒。腰间和头顶扎一种古老的符咒,叫甲马,传说可以为佩带者带来神奇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还要喝从山上请来的“龙水”(山泉水),并口念“封火咒”,手指在碗内画符,画毕含碗中“圣水”往火炭上喷,冒出一股白烟,这就标志火已被“封”。

在鞭炮声中,只见八位身着黄巾黄衣黄裤的“香通”手持小旗鱼贯出场,他们赤脚围着火塘跑了几圈,随后踏着锣声鼓点,以跨步、踏跳、捧火洗脸、火中打滚等花样踏进火海,顿时,火花四溅,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同时也提心吊胆。火光把他们全身映得通红,旁边有人不断地将有驱邪除魔之效的艾香末撒入火塘,火星飞溅,更加壮观。这也是下火海在夜晚举办的原因。当“香通”们从火塘里出来后,都会把脚底板展示给观众看,确定没有一丝一毫的损伤后,整个下火海才算圆满完成。

刀山上的勇士

“火海”表演结束后,村寨的年轻男女围着火堆通宵“跳戛”、对歌。因为明天就要上刀山,所以今天晚上傈傈族村民还需要扎刀杆。据老李说,每年临近刀杆节时,傈僳族村民们就会选一个吉日,到附近的阳山上去砍两棵长约15米的笔直栗树做刀杆,在砍伐前要祭山神,祭品一般是一只公鸡、一只小猪仔和若干香火、纸钱以及水酒。并用鸡血涂抹树干,随后将树砍倒,削去树皮、晾干,半月左右由男士肩扛回村寨,此期间女同胞不能跨越树杆。为了不遗漏节日的一丁点儿精彩,我们一直看着傈傈族乡亲们扎刀杆到东方发白,丝毫没有倦意。村民告诉我们,根据“小年三十六,大年七十二”的刀把数确定刀杆的长短,还有下杠头、中杠头、上杠头,上杠头主要代表死去的人们,下杠头主要代表活着的人们,一把刀象征一道难关,翻越过去象征渡过难关。

二月八日早晨,橙黄色的太阳在雾海里浮游一阵后,终于爬上了东面湛蓝的苍穹,将万道光芒洒满南疆的山山水水。昨晚“下火海”的山坡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变成了人的海洋。

在扎刀前“香通”要试刀,只见一群彪悍的傈傈族小伙子拿来36把约0.6米的铮亮长刀,随后又拿来几根酒杯粗的树枝,一位小伙子挥刀砍向树枝,一道寒光,树枝断为两截,人们惊叹不已。老李说,按照节日规定,刀刃一定要锋利,要吹毛断发。随后,20多个小伙子抬来之前已经预备好的那两棵笔直栗树开始扎扎刀,扎刀时,刀刃朝上,三道横档处,要用两把刀交叉扎成双刃刀,寓意人生历程中要经历的关口。再用三条金竹篾片捆扎在刀杆上,每把刀相距尺许,刀杆顶端扎一道彩门(半圆型),彩门上披上一条红绸带,用一根铁链系住,两头用锁锁住(叫天锁)。黄、白、红、绿、蓝五色纸扎成的鲜花镶在刀梯两旁。紧接着就是挖坑竖刀杆,“香通”及吹鼓手身穿民族服装,敲锣打鼓,用公鸡冠血和蒿枝水祭点刀杆,然后在神坛“香通”的号令下,众人齐心协力,把一个银光闪闪的刀梯屹立在场中,并用葛藤绳拉成八字,固定住刀杆,不让它左右摇晃。接着在竖立好的刀杆下举行供刀神仪式,刀杆脚下供一猪一鸡,四方固定刀杆的木桩旁各供一只鸡。由祭司主祭,祭语可拜念、歌念或舞念。主要内容是:“火有火神,刀有刀神,祭刀求神灵,保平安生存。”

上刀杆是节日的高潮。在唢呐及锣鼓声中,“香通”们包着红头,穿着红衣,腰间别着鞭炮和麦穗,在刀杆下面围成一圈,边跳边唱道:“父老乡亲客人们,还请大家看分明。傈傈儿郎上刀杆,练就一身硬本领。怕死鬼手抖脚软心又惊,勇敢人胆壮气豪能到顶。”唱罢,“香通”们镇定自若地光脚踩刀,双手握刀口,陆续向刀杆顶端攀登,刀杆下,山坡上,成千上万的群众屏声静气,瞪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正在往上爬的勇士们。锋利的长刀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炙眼的寒光。刀杆上下的整个空间似乎凝固了。我的心好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不知道是激动还是紧张,两个手掌心汗淋淋的。

当第一位“香通”率先到达杆顶时,就燃放鞭炮祝捷,鞭炮的响声在群山中回荡,在云霄天穹远播长荡,好似炸开了刚才那凝固了的空气,漫山遍野的人群欢声雷动。这位“香通”放完鞭炮之后,双手握住刀杆最顶端的那把长刀,并脚收腹,身体慢慢倒立,最后,双脚向上,人海中又掀起了一阵欢呼的声浪。随后“香通”打开了天锁,取出五谷、钱币、米粑和鲜花撒向沸腾的人群,然后取下彩门上的红绸带披在自己身上,唱起古老的祈祷歌。唱毕,从刀山的另一面顺着刀刃往下走下来,并逐一将刀子撤下来。下到最后一台时,两个壮汉肩并肩,手握双刀,刀刃朝上,“香通”脚踩刀刃,手扶在二人肩头,在祭师带领下绕场一周,同时前后都有人为他舞刀开路,以示胜利归来。之后“香通”会把脚底亮给周围的人群看,确定安然无恙,毫发无损,才是一次完整成功的上刀山。

第8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研究溯源

旅游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灵魂,在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二者同样得到学界及业界的关注。旅游节庆作为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有旅游管理体制下,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出现生态退化与生态发展两种结果。纵观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旅游节庆、体育、村寨等生态发展产业路径的个案研究,且停留在定义、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对策性建议层面,而对民族文化生态价值内涵、系统内发展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更是浅尝辄止。本文结合实践调研结果,运用民族、生态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促成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价值内涵

彝族旅游火把节是凉山州最隆重、最典型的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是起源于对火、火神及火节的崇拜,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驱鬼除邪为民俗内容的节目。目前凉山州旅游火把节采用“双轨制”①作为其办节模式,旅游实践中火把节将以商品形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中,因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

主体使用价值。旅游社会实践中,民族文化可定义成一系列生存机制、一套维系社会存在的人文信息系统,主体使用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根本与前提。由于民族文化具有习得性的特点,导致彝族民众在面对主流文化及旅游经济利益诱惑时对本族火把节传承与保护态度漠然,所谓保护工作只能陷入“美女与面包”的选择怪圈。调研显示青少年对火把节的重要标志性地位认识不足、中年彝族同胞更热衷参与旅游活动获得经济利益。正如现已过世的彝族老人子尔拉格谈及旅游负面效应说“市场运作后,不同文化被认识被学习,现在关键是教育新一代并让他们的传承意识增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客体交换价值。民族文化在工业化后期文化产业发展中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新源泉,归根到底属于生产力范畴,客体交换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要求彝族火把节在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同时,必须增加文化造血功能,维系并提高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生存能力。彝族旅游火把节成为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品牌。

在旅游经济影响下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机理分析

彝族火把节作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其交换价值已被各级地方政府挖掘整理并广泛运用于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客观上对彝族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结构等火把节生境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火把节生境系统中社会与经济子系统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那么如何理清、挖掘各子系统相互作用通道及机理内容,通过人工控制环节的设置与监控以促成民族文化生境系统的动态演进与升级,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与课题(见图1)。

图1 旅游实践中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示意图

为避免民族文化生态退化后果的出现,旅游相关决策的科学与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关键就在于各级管理部门对火把节生态循环发展机理的认识与过程执行效果的好坏,即生境(original)—生境(adjusting)—生境(new)三个机理过程执行效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西昌市多年的旅游实践证明,其相关决策行为客观上遵循了“解构-重构-验证-更新”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内容,价值取向已由工具理性进入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的发展阶段(见表1)。首先,在对火把节价值体系科学理解基础上应树立积极、科学的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观;其次,面对节日生境内容被解构的事实,应依托科学发展观重构新生境系统内容,以保持节日文化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即生境(o)-生境(ax)),因节日文化具有周期性的反复、渐进特点,如彝族火把节管理模式经历了四次嬗变;最后应对重构的生境内容进行反复地验证、调整、更新等人工监控与修复工作,以辅助生境自组织能力的形成(即生境(ax)-生境(n)),继而进入下一个生态循环发展轮次。2006年凉山州“一办三创”②活动成功举办,正式确立了“政府、企业、市场、社区居民”多元立体管理模式和“双轨制”的办节模式,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阶段及特点

资料来源:由西昌市旅游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访谈内容整理所得。

对策与建议

火把节价值体系再认识。由于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制约,凉山彝族文化的封闭性与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旅游场域中相辅相成,旅游实践要解决社会公共属性与民族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难题。彝族火把节作为成功的旅游品牌已为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主体使用价值的村寨火把节重要性及执行效果有待提高,表现在西昌市与村寨旅游火把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均衡上,导致火把节发源地村寨居民对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火把节保护与传承面临“香火断流”的危险。

公共产品属性的管理体制创新。凉山彝族火把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管理机制来实现其活态传承。尽管西昌市政府从操作层面确立了“双轨制”运作模式,但由于政府与企业往往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决策行为容易将社会第三部门,特别社区居民的管理权、监督权悬置,这是导致火把节生态发展问题根源所在。所以应加大村寨社区居民获益权的范围及力度,通过建立彝族青年志愿者、毕摩、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使其积极参与到相关决策、监督、评价机制当中以促进彝族火把节的可续发展。

第9篇:火把节的传说范文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说起春节,有这么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除夕夜,顾名思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除夕夜,则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在这个除旧部新、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中,人们的讲究特别多:首先,贴春联、门神、福字。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而福字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然后,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吃饺子或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饺子: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古人说的好:“爆竹声中一岁除”,诗中的爆竹,指的就是鞭炮。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那么爆竹怎样来的呢?这就是一本书中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在这个晚上,人们彻夜不眠,守候着新一年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相信这特殊、而别有意义的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还会流传下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