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卖炭翁原文范文

卖炭翁原文精选(九篇)

第1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1)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的反应是没有什么感觉,从小学阶段的无文言文到初中时每学期的多篇文言,学生感到适应起来太难。没有什么基础,读起来不好停顿,文言文还不同于白话文,难读而且意义晦涩难懂,学生对它的厌恶程度可以与英语匹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低下。

(2)教学目标不明,重难点偏离。初中文言文教学任务很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的读法以及停顿规则,还要让学生学会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用法、通假现象、特殊句式等,这些任务太重了,我们很多教师不得不把文言词语、句式与文言翻译放在重点上,从而忽略了对文本语言、主题意义、材料选择、艺术特色等真实价值的探究,重难点的安排偏离现象严重。

二、有效性措施

(1)注重活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且网络极其发达,我们教师如果还没有什么实质性进步,学生们更不会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了。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妨多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这里找到走进文言的大门。导入阶段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投影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快速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中。如学习《卖炭翁》一文,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卖炭翁的烧炭的过程和辛苦,在学习文本之前,可以投影过去木炭的烧制过程,包括伐木的费力、运送木头的艰辛、烧炭的技术难度以及卖炭艰苦。在配图上趁机留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何图片上的卖炭翁穿的衣服是棉袄?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知道冬天来了之后才可以把木炭卖出去的道理,从而提高了自己对卖炭翁的认识:穷困潦倒的他既希望天气寒冷多卖炭,但衣衫褴褛的他又不想在寒风中等待,此时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又加深了。学习、整理文言词句阶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进行检查,加以整合,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让学生的学习、思考和整理笔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2)重视朗读课文,促进理解文本内涵。文章重在吟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从读中逐渐体会文本的意义。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文本,大声朗读,把文中难读的词句读准确,逐渐达到流畅的程度。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一组朗读,一组指出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在相互评比中达到对文本的熟练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文本的艺术价值,同时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在初读课文时采取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初学文本时就被朗读震撼,理解文本的欲望被迅速激发出来。没有朗读的文言课堂是没有生机的课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意义,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内涵的挖掘。

(3)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小组竞争机制。要想获得更多的文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还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用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因为不仅仅是为自己所学,还要注意小组的竞争名次,所以他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表现。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个好方法。如学习《醉翁亭记》一文,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利用小组竞争机制,让两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互相监督检查,学生很快就没有了阅读障碍,各组成员都读得很好。同样在重点词句的梳理上,我们也让小组讨论并选择自己的对手,随时对另一小组成员点名考查,问倒对方小组就得一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在对文本的鉴赏上,可以探究这样几个问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将醉翁亭呈现出来的,写景顺序是什么,谈谈这样写的好处。醉翁亭命名的原因是什么,说说这样命名的目的。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几个时候的美景,写作顺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宴游之乐”,又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快乐,你是怎样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概括“醉翁之乐”的内涵。对这几组问题我们分组探究,回答对的小组积分,回答不好或不会的采用扣分制,学生为了小组的积分非常积极主动,参与回答的热情高。往常的文言文课堂有的学生会打瞌睡,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不敢再去睡觉了,因为有他们的伙伴监督,教师不用太分心在这里,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第2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我训练学生感知事物务求做到两点:

1、感知事物前蓄情于臆,即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

2、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

(二)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画面”描述法。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

2、绘画或照相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

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

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

卖炭翁因只换回半匹红绡。他不敢回家,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含恨上吊自尽了。

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第3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古诗词矛盾语句艺术效果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当中,作者在作品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诸如象征、对比、托物寓意等,其中有一种前后看似矛盾,甚至违背常理的描写,通过这种手法,能更好地提高语句的表现力,表达情感会更深刻。

一、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遭遇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诗《卖炭翁》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翁形象,他靠烧炭卖炭为生,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这位老翁在“南山中”烧出一车炭,准备上集市去卖时的心理描写,他身上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饥寒交迫。但他不愿天晴,只盼天气更加寒冷,为什么呢?“心忧炭贱愿天寒”,原来他在担忧炭价,只有天气奇寒,一车炭才能卖到一个好价钱,他也就能买到“身上衣裳口中食”了。作者通过对卖炭翁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人民悲惨的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歌《观刈麦》中也有同样写作手法的运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农民踏着烫脚的土地,背上忍受着炎阳的烘烤,汗流浃背,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在“虎口夺粮”。真“不知热”吗?否也。明知酷热难耐,却又“但惜夏日长”,农民只想着能尽快割完小麦,诗人通过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更突出农民夏收的繁忙,心情的焦急,结合后文“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令人心酸的场景描写,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沉重。

二、建功立业又思乡怀人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词《渔家傲》上片写景,下片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复杂的感情,词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和“万里”在数字上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乡愁为何如此浓重?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这句意思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便无从谈起,而要取得胜利,凯旋而归又谈何容易?战争旷日持久,将士离乡背井,戍守边塞,凄苦孤独,这又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呢?爱国激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了词人与守边将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

三、旷达的心胸与热爱生活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篇咏月,上片借月抒写志趣,“我欲乘风归去”写出了词人想乘风飞向月宫的愿望,这种脱离人世的念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更重要的是他对现实的不满。人世间的烦恼,不如意使他产生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的念头,这也是苏轼道家思想的反映,然而这毕竟是一种愿望,词人并未“乘风归去”,而是静心思考。“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月宫虽幽静,但却清寒,并非理想去处,美中仍有不足,这坚定了词人留在人间的决心,于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秋月夜,月光如水,词人翩翩起舞,心情愉快,还是人间好啊!上片写出词人既留恋人世又向往月宫的矛盾心情,但这种心情的矛盾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积极用世的思想。

四、壮志难酬的感慨

同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十句,前九句全是梦境,意境雄奇:有紧张有序的军营生活,也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更有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意气奋发、豪情万丈,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词人盼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但在当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苟安卖国的压制下,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可怜白发生”一句收束全文,全词内容由梦境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是词人一种沉痛的慨叹。正如陆游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样,纵有凌云壮志,无奈“烈士暮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深刻反映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五、闺中的愁思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的五言古体诗《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开篇描写燕、秦两地春天的景物,这是以“兴”开头,由眼前景物入手引出后文内容,“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承前两句而来,当春风姗姗来迟地吹到燕地之际,丈夫终于做起了回归的打算,妻子虽然知道心上人将要回来,她非但不感到宽慰和欣喜,反而觉得伤心欲绝,肝肠寸断。这种反应实是出人意料之外,这“断肠”之感究竟因何而来?原来尽管丈夫归心似箭,且已即将起程,痴情的妻子却早已朝思暮想,盼望着他回来,但她转而一想,丈夫长年守边在外,自己独守春闺,又觉得满腔委屈,所以思妇这时的断肠,是一种饱含相思之苦的等待、盼望、埋怨和表白。思妇在得到丈夫回家的消息之后,理应欣喜才对,而竟“断肠”,这种似乎违背常理的写法,恰恰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之切、爱之深。

正如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古诗词中,归根结底,这种前后看似矛盾的语句描写,都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个人遭遇等密切相关,运用这种反弹琵琶的艺术手法,非但不矛盾,反而能将某种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更有一种奇妙无穷的艺术效果。

(上接第137页)这样会使人们认为生活总是美好的。

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上更需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我们能抓住班级管理的规律,找准班级管理的切入点,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创新教育,因而将“情感管理”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对形成有特色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平.班级管理中批评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1,(4).

第4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关键词 课堂 情境创设 学生 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它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的主要手段。

那么,怎样才能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那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创设导语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一根如意金箍棒,他用这根神通广大、变化莫测的金箍棒,闯入阎罗大王的地府,大闹玉皇大帝的天宫,弄得鬼神不安。还用这根棒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排除了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不知降伏了多少妖魔鬼怪。但是,你们可知道这根“如意金箍棒”是怎样来的呢?这样子将学生的思维就一下子引到了课文上来,教室里如炸开了锅,学生积极地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了。又如,教《标点符号的作用》时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很吝啬的财主,常常找许多理由和许多借口赖掉长工的工钱,长工对此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财主家要请一位塾师。一个聪明而仗义的秀才应聘了。它与财主签了一张契约,结果这张当初使财主满口答应的以为便宜至极的契约到年终结算时却使财主赔了一大笔钱。原来这位先生在标点上做了手脚。这张契约内容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同学们试试看,怎样标点使财主欢喜,怎样标点又使财主赔钱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动手,认真思考。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二、创设媒体情景 渲染学习气氛

创设语文情景,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送元二十安西》这首诗对于从未离家的孩子,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那种滋味,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景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儿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画面、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那种离情别绪,我给学生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并且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一下子融入到诗词所渲染的意境中,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总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三、创设表演情境 洞察文章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九色鹿》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再如《公仪休拒收礼物》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位置。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人物、事物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

四、创设问题情景 挖掘学生潜力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抓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进行情境创设: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共识认为卖炭翁是为了炭能够买个好价钱,心甘情愿自己挨冻。这样,卖炭翁悲苦的矛盾心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全体学生马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激起了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

五、创设争论情境 鼓励发散思维

第5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在想象作文与阅读结合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对原型处理的方式,可以诱发学生想象,畅通作文思路,丰富表达内容。

一、关联式联想。

就是联想。即人们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而回忆起有一事物,由想起某一事物而又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它是想象的初级形态,能把分散的思维片段连接在一个思维链条上。”《语文教学词典》它分拟物想象和引情想象。

在教学中,抓住想象的原型,训练学生联想能力。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先列出课文中联想实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作者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春》中“闭着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由春花想到秋实。接着紧扣课文后面习题进行训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联想。教《荔枝密》后,指出喝好密想到生活都是甜的,由密蜂沸沸扬扬想到建设新生活,是由事想到事。由荔枝蜜的酿造者蜜蜂想到生活的酿造者,是由物想到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有的由粉笔想到知识,有的由书籍想到卫星上天。通过这些拟物联想的训练。使学生拟物联想的能力提高了。讲读《白杨礼赞》一文的四个反问句后,指出作者把白杨与北方农民在精神上、气质上揉为一体,抒发了作者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这是引情联想。

随之引导学生进行引情联想。有的学生由蜡烛、春蚕、春雨想到老师,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有的学生由螺丝刀、铺路石想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学生学会拟物联想和引情联想后,写起文章来,就会有事可叙,有感可发。关联式联想多适用于抒情散文的训练。

二、顺向式想象。

就是运用原型的趋向。顺着作品意向进行想象。如讲读《孔乙已》一文后,按鲁迅先生的结局意图,指导学生,想象孔乙已弥留之际的情景。《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没写明卖炭翁被掠后的情景,留给读者去想象。可以指导学生,描述卖炭翁归途中的凄苦的神态、痛楚的心理,回到家中与老伴一番辛酸的对话以及惨淡的景物。

例如,一位同学这样写到:“太阳快要落山了,老汉呆若木鸡地望着那空荡荡的牛车,脸上隐约可见几滴淡黑色的泪珠。牛车在呼呼的北风中、泥泞的山路上,摇晃着,滚动着,慢慢地消失在远方”。这个结局,学生顺着诗作的趋向,想象老翁归来家途中的情景,于勒既有人物描写,又有景物描写,自然入境,组成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形象生动。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旨,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三、逆反式想象。

就是运用原型的趋向,逆反着作品意向进行想象。《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交代其结局是:于勒沦落为一个衣衫褴褛、满手皱纹的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带着儿女躲开了他。老师讲完这个结局可以设问:假若于勒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归,菲利普夫妇又会怎样呢?这样引导学生运用逆反式想象描述于勒回来的情景,同样生动形象的揭示了课文的主旨。顺向式想象和逆反想象适用于写作训练中的续写。

四、补充式想象。

有些叙事文体,故事性较强,但情节不一定连贯,适用这种想象。如《驿路梨花》,其中有些情节有跳跃,是如何修建小茅屋的,老猎人又是如何照料的,可以引导学生将中间断裂的情节补充完整。再如《木兰诗》中的战斗生活的情节只选择了几个典型截面铺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古代女英雄身经百战、胜利而归的战斗画卷。

这种补充式想象,使学生可借助原型,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其中既有形象思维,能使内容充实,形象丰满;又有逻辑思维,使文章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这种想象适用于写作训练中的扩写或改写。

五、拓展式想象。

第6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知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懂得: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随后,教师提问:“而《背影》这课,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

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况、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

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第7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一字之差,害得商人心有余悸。这位商人识字不多,“赋”与“贼”又字形相似,商人误认之余闹了笑话。不光古人如此,今天也有人常念错别字,如:把“造诣”、“别墅”、“贿赂”等念错,让人贻笑大方。2007年元月9日,凤凰卫视中文台“小莉看世界”节目中,主持人吴小莉把成语“纷至沓来”的“沓”读成了“杳”,就是把“沓”与“杳”弄混了,使个人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见错别字真是害人不浅。我们中学生一定要把消灭错别字认真地当成一件事来做。

错字是写得不成字的字,或添枝加叶,或缺胳膊少腿,或间架结构混乱,或乱写不规范的简化字。

别字是把甲字写成乙字,如把“雏形”写成“雏型”,“型”字虽然有这个字,但用在此处则不对。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我们自己不重视,学习上粗心大意,遇到不会读不会写的字不查字典弄清楚;书写时马马虎虎,草率从事,写得似是而非。有的同学认为现在电脑普及很快,字写得好与坏没多大关系,将来用电脑打字既快速方便又美观,所以也就不以为然了。时间一长,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就难免会出差错。

客观原因就是汉字是表意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有明显的难点:难读、难记、难写、难查。出错率偏高。主、客观原因彼此影响,互为因果。

所以要消灭错别字,首先是学生在主观上重视,要充分认识到正确书写汉字的意义和写错别字的危害。其次是我们要注意汉字的特点,注意区分汉字的音、形、义。

注意字音

形声字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有许多字的古今读音已发生了变化。有些字的部首相同或相似,但读音并不完全相同。如:“毖”和“瑟”,“殄”和“珍”等。

受地方方言影响而导致的错别字。如泰州地区的有些方言与普通话读音相差较大,平时说顺了口,写起来不留神,就容易出错。如把“敷衍塞责”误写成“敷衍塞职”,把“浮光跃金”误写成“湖光跃金”等。

汉字还有许多读音相同或相似而形体、意义均不同的字,有些同学学得不扎实,就会在使用时出错。如:把“精疲力竭”误写成“筋疲力竭”,把“积雪初融”误写成“积雪初溶”等等。

注意字形

汉字中有些字的偏旁部首有细微差别,如:“纶”和“伦”,“崇”和“祟”等等。而有些汉字外形相似,不仔细辨认则难以区别,我们就要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特点,牢记于心。如:“(shù)戍、(xū)戌、(wù)戊、(róng)戎”,它们外形相似,内部有别。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来记忆:点戍横戌戊中空,改成十字是个戎。

再者,要注意不要受社会用字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地方小店的标语牌或路边的小广告。如:“夫皮”、“烧并”等都是错误的。

注意字义

不仅汉字本身是有一定意义的,而且构成词句的汉字的意义,往往同由它构成的词句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分清字义和词义可以防止写错别字。如:“脍炙人口”中“炙”,是用火烤肉的意思;“心忧炭贱愿天寒”是说生活贫穷、衣单受寒的卖炭翁为了指望炭卖个好价钱而违心地希望天气更寒冷一点,知道了卖炭翁的这一矛盾心理就不会把句中的“愿”写成“怨”了。

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错率最高的是那些音形相同、相近的字和音形义都相近的字。如:“烦躁”写成“烦燥”等,这都是不注意字义所造成的后果。还有一些字形近而义异,如“脍”与“烩”、“冠”与“寇”、“菅”与“管”等等,它们的字音字义相差甚远,甚至于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我们能懂得它们的意思,就不至于出错。

第8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一、问题情景式

创设问题情景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才能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下边就语文课文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实践进行讨论。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语文《故乡》一课,在分析典型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典型性格时,由教师结合情节发展,通过讲述人物的语情、行动、心理,进一步展示环境。在“悲凉”基础上作者在典型环境中对人物的描写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分析:作者在《故乡》中写杨二嫂,这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写她有什么意义?通过给学生创设情景,介绍写作背景等进行启发。随后引导学生扣住原文分析,由于当时社会对贫农的多种压迫、剥削化,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变得穷困和麻木,但像杨二嫂这样一个“豆腐西施”的变化,就是“我这一个从小住在她家斜对门”的人,也“愕然”了。杨二嫂不但外貌有变化,而且性格也大不一样了,过去“终日坐着”,现在她尖刻、泼辣,在“我”面前,她敢露出“鄙夷”的神色,“冷笑”地挖苦。杨二嫂自私,贪小便宜,这是由她的小市民身份决定的,也是当时病态社会中一个典型代表。为了生存,她公开向“我”要些破烂木器回去用,走时“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可以说这都是生计所迫。

这样讲述与启发提问归纳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既节省了时间,突出了重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暗示启发式

暗示教学法的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感情的潜意识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是显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是受制于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的。

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显意识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着各种信息,并对显意识时时刻刻施加影响,增加着或消弱着显意识学习的效果。教师的暗示实际上是对潜意识的启发。这种启发就其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宗旨和效果而言。按照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教学不应有紧张气氛,学生应该是在愉快的、轻松的、心理集中的状态下学习。这种感受使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并不感到疲倦,从而导致“教学过程变为自学过程”的转化。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鸟返回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发表如下看法:①怕女婿知道了对婚事不利。②是于勒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是于勒太穷的原因,如果于勒此时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会和他相认。④是菲利普夫妇的原因,他们的头脑中只有钱。⑤是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以上的回答是学生潜意识的表现,我进一步质疑,要求学生学会结合人物性格和当时社会回答,起到了暗示作用。这些不同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大家统一认识,造成此事的直接原因是菲得普夫妇只认钱和于勒穷,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三、情感启发式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还不矛盾吗?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启发式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激者相乐”的小石潭在投影片上,小石潭的方位、概貌、情趣就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像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启发式

第9篇:卖炭翁原文范文

1、鸡

2、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3、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蹋梧桐黄叶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