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精选(九篇)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第1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报复

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运行14年来,已受理近400个案子,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做出116起裁决,其中,绝大多数裁决得到执行。然而,在少数案例中也出现了不执行问题,并导致诉诸报复。

实际上,在WTO所有法律条文中找不到“报复”这个词。“报复”一词是媒体报道和学术讨论时常用的一个形象说法,其他说法还有“制裁”、“贸易战”等。“报复”在WTO中准确的法律用语是“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SUS―pension of concessions or other obligations)(“争端解决谅解”(DSU)),或“适当的反措施”(印一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补贴协定”)。在讨论之前,不妨先考察一下《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时代报复的历史沿革。

一、GATT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报复

GATT留给WTO的最大的遗产之一,是把报复纳入多边主义的集体控制之下,任何缔约方未经授权不得单方面采取贸易报复。正如《哈瓦那》起草者之一的Clair Wilcox所说:“我们要求世界各国赋予某个国际组织限制这些国家使用报复的权利。我们试图驯服报复,规范报复,通过把报复置于国际控制之下,控制报复的蔓延和泛滥,把这一贸易战的武器,转变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工具。”

GATT对报复的规定较为简单,其第23,2条规定,如缔约方全体认为情况足够严重而有理由采取行动,则可授权某缔约方对其他缔约方中止实施在本协定项下承担的、适当的减让或其他义务。

从1948年至1994年的48年间,GATT历史上只发生过一起获得授权的报复案。1952年,在荷兰乳制品(Netherlands-Di-aryProduct)案中,荷兰作为胜诉方要求缔约方全体授权对美国进行报复。在美国、荷兰均弃权的情况下,缔约方全体通过协商一致,认定美国限制进口荷兰乳制品违反了GATT第11条,情况足够严重,决定授权荷兰对美国进行报复。该项报复授权须每年更新一次。荷兰虽然获得授权,但现实中并没有实施报复。1960年,随着美国放松对荷兰乳制品的进口限制,GATT亦不再更新此项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在欧共体油菜籽(EC-Oilseeds)案中,美国要求GATT理事会授权对欧共体实施报复。由于欧共体的反对,GATT理事会圉于协商一致原则,无法做出授权报复的决定。后来,此案在乌拉圭回合中由美、欧通过协商得到解决。

从上述实践看,GATT时代的报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报复需全体缔约方授权;二是报复案例少且胜诉方实践中并没有实施报复。三是报复授权需得到全体缔约方协商一致通过,在欧共体油菜籽案中,由于败诉方反对,GATT无法做出授权报复的决定。

二、WTO有关报复的法律规定

WTO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报复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和程序,DSU中至少有十几项条款与报复有关。这些规则旨在严格引用报复的纪律,防止滥用报复导致新的贸易壁垒。WTO有关报复的原则和规定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报复的多边控制

DSU第23条和2.1条规定,WTO成员在没有得到DSB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单方面中止针对另一成员的减让。在US―Cer-tainECProducts案中,专家组指出,只有通过WTO法律框架,美国才能获得针对欧共体的报复授权。上诉机构肯定了专家组的裁定,指出任何成员在中止减让前,必须获得DSB的事先授权;这是成员承担的一项WTO义务。

(二)报复是最后手段

DSU第3.7条明确规定了违反WTO义务情况下救济的程序,报复为“最后手段”。整个救济程式可简化为:

协商解决――撤销违法措施――补偿――报复

(三)报复的对等性

DSU第22.4条规定,DSB授权的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的程度应等同于利益丧失或减损的程度。换言之,对于在争端解决诉讼期间包括合理期限到期前所发生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WTO并不提供救济。该原则凸显了WTO法律框架下救济不溯既往的特点,WTO报复既不是惩罚性制裁,也不是侵权法意义上的损害责任,更不是国际公法中的赔偿。

(四)报复的临时性

DSU第3.7、22.1以及22.8条规定,报复只是在未执行裁决期间的临时性措施。上诉机构在欧共体香蕉案中指出,“DSB授权的报复原则上是临时性的,一俟违法措施取消、为丧失或减损已提供解决办法,或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之后,就必须终止”。

(五)报复的选择性

DSU第3.7条规定,WTO中的报复是在歧视性基础上实施的,专门针对败诉方实施,且只有胜诉方有权对败诉方采取报复措施,第三方成员不论是否介入争端,均无权采取报复措施。

(六)交叉报复

DSU首次引入交叉报复,要求报复方首先应在同一部门内实施报复,如不可行或无效,可在同一协定的不同部门实施报复,如仍不可行或无效,且情势足够严重,则可在另一协定下进行报复。

三、WTO中报复的特点

(一)WTO的报复与国际公法中报复之间的差异

WTO争端解决中的报复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与国际公法的报复有所不同。

1 报复的授权。WTO禁止任何成员单方面采取报复措施,报复必须获得多边授权。而在国际公法中,反措施或报复完全由各个国家自行采取,无需国际组织授权。(《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评注特别指出,WTO框架下的报复不适用于该草案所指的反措施。WTO专家组在US―Certain EC Products案中指出,在WTO框架下,由于DSU第23条制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0条在本案中不适用。)

2 报复的范围。WTO的报复仅限于中止WTO相关协定下的减让。而在国际公法中,一国可在一定限度内按照有关协定或习惯国际法中止某些义务。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0条第一款规定,双边条约当事国一方

有重大违约情势时,他方有权援引违约为理由终止该条约,或全部或局部停止其施行。

3 报复的水平。WTO的报复水平必须与损害水平相当。而在国际公法中,违反国际义务的一国不仅被要求终止违法行为,而且还要把情势恢复到损害之前的状态并对违法引起的损害予以补偿。

4 报复的性质。WTO的报复依循“不溯既往”原则,对过去造成的损害不予补偿,仅重新平衡未来的竞争关系。而在国际公法中,反措施必须与所遭受的损害相当,所造成的既往损害和未来的损害需要一并予以补偿。

5 报复的时效。WTO的报复是临时性措施,一俟败诉方执行裁决完毕,胜诉方就必须终止报复措施。而在国际公法中,报复(反措施)是永久性的救济,一旦做出,不必取消。

(二)WTO的报复与GATT的报复之间的差异

与GATT的相关条款相比,WTO中的报复可谓取得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用报复的条件和门槛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授权报复的程序几乎是“准自动”的;三是允许在一个协定下不同部门间或不同协定下进行“交叉报复”;四是建立仲裁机制对报复水平进行确定;五是制定终止报复的“日落条款”,包括对执行裁决方面产生异议进行复审等。

四、上诉机构有关报复的司法解释

自WTO诞生至今,DSB先后在六个案例里授权报复,其中有四个案例实施了报复。另外还有七个案例申请了报复授权,但后来双方和解,DSB未再授权报复。

在上述涉及报复的案例中,WTO专家组、上诉机构做出了许多解释和澄清,这些解释丰富了WTO有关报复问题的理解和实践,但有些解释也引起了争议。此外,学术界有关报复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下面来看一下有关报复的司法解释及学术讨论中出现的若干难点问题:

(一)报复能否替代执行裁决?

有些西方学者始终否定WTO裁决具有约束力,如美国的Judith H.Bello认为,如果成员的法律或措施被WTO裁定违法,该成员拥有三个选择:第一,执行DSB裁决,撤销违法措施。第二,继续维持违法措施,但可提供补偿,恢复减让的平衡。第三,成员可不撤销违法措施,也不提供补偿,只需忍受胜诉方对其采取的报复即可。

针对这种观点,John H.Jack-SOn与Bello等人进行了激烈辩论,指出WTO法律条款和裁决在传统国际法意义上具有约束力,败诉方必须执行裁决。如果成员的唯一义务是保持减让的总体平衡,如果败诉方可以自由选择执行或不执行裁决,甚至宁愿忍受报复也不撤销违法措施,那么,WTO如何获得其合法性?WTG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如何实现?

(二)报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DSU第22.4条规定,DSB授权的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的程度应等于利益丧失或减损的程度。这一原则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成员不滥用这项权利对被报复方的贸易进行不适当的限制。然而,在近年来的一系列有关报复的案例中,上诉机构就此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解释和裁定,引起成员的高度关注。

在欧共体香蕉案中,上诉机构在裁定报复(反措施)水平时指出,报复是败诉方完全执行裁决之前的一项临时措施,这种临时性表明,这项反措施的目的是促使裁决的执行。在涉及补贴协定的案例中,上诉机构在美国海外销售公司案中指出,在考虑反措施的适当性的时候,必须认识到一个事实,即涉案补贴必须予以取消,反措施必须有助于最终实现无延迟地取消禁止性补贴的目的。因此,反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促使败诉方执行裁决。上诉机构的这一解释最终体现在提高报复的水平上,这方面,加拿大飞机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在本案中,加拿大对飞机制造行业进行补贴被判违法。在执行裁决时,加拿大称,由机合同已经签署,加拿大将信守合同承诺,在执行裁决合理期限到期后将继续提供补贴,直到合同履行、补贴发放完毕为止,为此,加拿大不准备执行WTO的裁决。上诉机构在按照DSU第22.6条裁定报复(反措施)水平的仲裁报告中,做出如下分析和解释:

第一,“约定必须信守”(pacta sunt servanda)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国不仅应善意履行其国际条约义务,而且也被期待和有义务履行条约义务。

第二,DSU第22,1条明确规定,无论补偿还是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均是临时性措施,不得替代完全执行裁决,只有执行裁决才符合WTO的有关协定。

第三,正是由于报复是临时性措施,因而报复的目的是促使裁决的执行。在补贴协定项下,补贴协定第4.10条的目的是确保执行裁决,取消补贴措施。而补贴协定第4.7条明确要求无延迟地取消禁止性补贴。

第四,加拿大的声明意味着加拿大不准备取消涉案的违法补贴,而根据补贴协定第4.7条的规定,加拿大必须无延迟地取消违法补贴。

第五,反措施应当有助于终止违法补贴,反措施水平的“适当性”应当反映出反措施这一具体的目的性。

基于上述几点分析,上诉机构决定,反措施的水平应该比补贴水平高一些,具体来说,应在补贴总水平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增量,使之能够有效地促使加拿大改变其维持违法补贴的立场。这一增量相当于补贴总量的20%,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48亿美元,20%的增量相当于4130万美元。这是WTO历史上头一次量化“促使执行裁决”理念。

加拿大对上诉机构关于提高20%反措施水平的决定表示“严重保留”,认为WTO协定中没有任何条款规定,上诉机构可对败诉方不执行裁决施加如此巨大的惩罚措施;WTO成员从来没有同意创造这样一种旨在惩罚成员的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上诉机构显示出来的“司法能动主义”(judi-cial activism)关系到每一个WTO成员,上诉机构未来很可能再次擅自增加成员的义务水平。

在此问题上,美国表示,如果“促使裁决执行”成为一种标准,那就等于没有标准。在任何一个案例中,反措施要达到促使执行裁决的目的,反措施的水平高低则完全掌控在上诉机构手中。按照这一“标准”,反措施的金额完全可以是贸易额的44倍,或者440倍。

(三)WTO义务是不是“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

在美国海外销售公司案中,美国败诉。上诉机构在裁定报复(反措施)水平的仲裁报告中指出,美国每年非法提供了约40亿美元的补贴。这40亿美元中,每一美元都是违法的,每一美元都违反了WTO义务。不能因为贸易效果等其他标准的存在,就说某些美元的违法性会小一些。换言之,不能因为受益于美国补贴的某些产品出口到欧共体以外的其他成员国内,就说美国的补贴

措施不再违法。美国在WTO项下所承担的义务是“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ergaomnes),是对每一个WTO成员所承担的义务。这项义务无法在成员间进行分割。否则,一个成员就可对其他成员仅仅承担部分义务,这与“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背道而驰。因此,不能按照贸易效果,而是应按照实际补贴额对美国采取反措施。

美国认为上诉机构的上述解释存在“严重缺陷”,“令其极为不安”。

首先,上诉机构的法律解释在WTO中找不到任何依据,该解释错误地、不恰当地把“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这一概念引入WTO司法实践。该概念源自国际刑法,指的是一国对所有国家承担的义务。这一概念与WTO和GATT争端解决的双边性质格格不入,WTO争端解决机制所提供的救济,仅限于解决某一特定成员经过谈判享受到的好处丧失或减损,而对所有国家承担义务这一概念与上述WTO理念毫不相干。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任务是解决在方和败诉方之间产生的争端,不应通过引入“对所有国家承担义务”这一概念,导致WTO代表与本案无关的非诉讼方来强制执行WTO义务。

其次,上诉机构根本没有解释“对所有国家承担义务”这一概念或国际公法的其他概念与其分析有何关联。尽管DSU第3.2条规定,WTO争端解决者可以适用国际公法中的条约解释规则,但DSU第1.1条明确限定WTO争端解决者只能解释WTO涵盖的协定。“对所有国家承担义务”这一概念并不包含在国际公法的条约解释规则中,也不包含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和32条中。DSU不允许利用条约解释规则之外的国际公法概念来解释WTO规则。上诉机构引入这一概念作为做出裁定的依据是完全错误的。

(四)交叉报复有效吗?

WTO第一起交叉报复发生在欧共体香蕉案中,欧共体的香蕉进口体制被裁定与WTO规定不符,欧共体未执行裁决。2000年5月18日,WTO授权胜诉方厄瓜多尔对欧共体在货物、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领域进行交叉报复,涉及金额2.016亿美元。

此次交叉报复创造了WTO历史上的两个第一:一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报复;二是第一次授权交叉报复。(厄瓜多尔出于种种因素,最后并没有实施交叉报复。)在此案中,上诉机构做出了若干重要的司法解释:

1 报复是一把双刃剑。报复不仅会影响被报复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施报复的一方,而在争端双方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欧共体的经济实力是厄瓜多尔的400倍)。

2 报复的目的是促使裁决的执行。交叉报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必须有助于促使裁决的执行。

3 报复应对胜诉方损害最小而且能有力地促使裁决的执行。报复方应选择适当的部门或适当的协定进行报复,以使报复对其自身损害最小化。

4 在知识产权协定项下进行交叉报复是合法的,但有副作用。比如对私权会产生影响,这一困难应由厄瓜多尔在实施交叉报复过程中加以克服。

5 交叉报复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操作的。厄瓜多尔所面临的困境是,实际上在任何领域进行报复都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操作的。DSU现有条款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最实际的办法是争议方通过协商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

五、有关报复的改革建议

有关DSU改革的谈判始于1998年,成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多哈谈判进行将近八年,步履维艰,DSU改革的谈判也一拖再拖。就目前各成员所提交有关报复机制的提案内容来看,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渐进式”,基本是“打补丁”,对DSU程序进行“微调”,体现了“规则导向”。另一类是“激进式”,要求对现有DSU体制乃至WTO法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一)“渐进式”的改革建议

1 提前就损害水平进行仲裁,在DSB通过专家组报告后到申请授权报复之前,就损害水平仲裁。

2 严格实施报复的条件,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方可提出报复申请:(1)败诉方向DSB通报其将不执行DSB裁决的意向;(2)败诉方未能及时提交通报说明其业已执行完毕裁决;或(3)DSB已通过复审专家组报告或上诉机构报告,报告裁定败诉方未能执行裁决。

3 缩短授权报复的时限,DSB须在胜诉方提出报复授权申请后15天内召开会议讨论报复申请。

4 缩短仲裁报复水平的时间,从60天缩短到30天。

5 仲裁后对报复的授权,胜诉方须在提交报复申请的同时,提交一份报复产品清单。

6 报复的终止,败诉方只有在取消违法措施后,才能要求DSB取消对报复的授权(即终止报复)等。

(二)“激进式”改革建议

在上述渐进式改革建议之外,WTO成员还提出了一些相当激进的建议。这些建议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涉及报复的主体;第二类涉及报复的权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建议,如用强制性补偿替代报复以及败诉方承担胜诉方的诉讼费用等。

1 关于报复的范围

(1)轮番报复。指的是报复方定期变更报复所涉产品的种类,尽可能多地“打击”败诉方国内产业和产品。2002年3月,欧共体提出一份建议,强调DSU谈判必须解决轮番报复问题。泰国和菲律宾建议,方中止的减让不应超出由仲裁人裁定的清单范围,该清单不得擅自更改。

(2)镜像立法报复。在US1916 Anti-Dumping Act案中,欧共体和日本作为胜诉方建议采取“镜像立法”报复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在各自国内制定法律,在实体和程序上完全照搬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然后“以毒攻毒”专门针对美国进口产品实施。此举遭到其他WTO成员的强烈反对。巴西指出,如果WTO可以“以非法对非法”,授权采取一项违反WTO规则的报复措施,这样不啻于颠覆了WTO体制,扭曲了善意原则和信守规则的理念。

2 报复水平

(1)追溯性报复。2002年11月4日,墨西哥提出建议,要求败诉方补偿诉讼期间由于其违法措施继续实施而产生的损害,此举旨在加大救济力度,促使败诉方尽快执行裁决。墨西哥的建议得到了不少成员的支持,也有一些成员表示怀疑。韩国指出,虽然追溯性救济促使执行裁决,但引入该机制需要对DSU诸多条款进行重大修改。

(2)预防性报复。墨西哥提出一项新建议,如方认为被诉措施正在造成或威胁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该方有权要求专家组指示被诉方中止执行其被诉措施。如果被诉方未按照专家组的决定中止被诉措施,专家组应授权方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这种损害的发生。

3 关于报复权

(1)集体报复。在报复能力上,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在目前DSU改革谈判中,许多发展中成员建议采取“集体责任原则”,类似于联合国规定,所有WTO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有权利也有责任强制执行DSB的裁决。

(2)报复权的转让。墨西哥提出一个更为大胆的建议,应允许成员之间就报复权进行交易。换言之,如果胜诉方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可与第三方经过谈判转让其拥有的报复权,换取某项利益(比如,A方有权报复C方,但可选择通过谈判向B方转让针对C方的报复权,B方向A方提供某种好处,甚至可以采取货币形式。)

六、结语

第2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关于情绪的认知作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本文认为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了情绪的认知观点既可用概念也可用经验表述和检测;解释了认知观点下情绪产生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了情绪的认知评价具有多种形式;支持了评价是情绪产生基础的观点。

关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虽然目前有多种观点,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感状态可以发生于认知评价之前,即有些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鉴于不同研究所用证据和视角不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认知评价是一种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绪产生因素。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没有共同的操作解释所致。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认知观点的概念性和经验性;以认知观点解释情绪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情绪的认知评价有多种形式,但情绪与认知评价不可分离,自动化的、有条件的和恢复的情绪仅仅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一、情绪的内涵

(一)情绪的定义

研究表明,情绪一般具有认知、动机、躯体和主观体验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是情绪含义的表征或者是与人们感知世界的一些情绪性相关方面的个体差异的表征,这些表征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成分涉及了影响个体如何解释世界的倾向,并与现实中的行为相关。躯体成分涉及了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及它们对内脏和骨骼的影响。这个成分的一个特征是以躯体为中心的情绪的改变,但是神经化学和神经解剖的过程使得情绪的产生成为可能。最后,主观体验成分是情绪的所有的“主观感受”部分。假设这些成分在人身上特别精细,常常涉及对情绪的标签,以及对情绪、信念、欲望和身体感觉的整合的意识,为此,当考虑这些成分彼此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时,很难说情绪是什么。

一些研究认为评价理论关于情绪认知成分的类型是无法测量的。例如,将某种情绪的特征定义为“预期到不期望事件时产生的不愉快”,其情绪可称为“恐惧情绪”,其中评价就可视为情绪的成分。这里认为恐惧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把特定结果评价为不期望事件出现的可能,这种观点仅是一种假设。如果除了评价,恐惧的其他所有成分都存在,那么这个关于恐惧的例子则不合适。但这种观点是与日常所言情绪方式相关,与人们的情绪体验一致。另外,对评价进行定义不会使情绪因涉及评价的观点而变得不合理。比如,考虑“疾病”这一概念,疾病被定义为由特殊的病原所导致的症状,没有相关的病原所产生的症状就不是疾病。但是,概念定义仍很有用,部分原因是为衡量疾病的减轻,可以指向病原的概念和引起疾病的病原。通过类似的方式,为衡量情绪痛苦的减轻,可以指向组成情绪的特殊评价方式。

由此,可以认为情绪可以通过评价来定义(概念),也可以通过评价来组成(经验)。而且,类似情绪这种复杂现象的定义要随时根据新的研究证据予以修订。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责备是愤怒定义的一部分,但是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定义的愤怒中没有责备,那么这个定义就是不充分的。对词语的含义可以进行具体定义,但是对现象就不能这样做。一种现象的“含义”要在理论和解释中呈现,而不是在定义中。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针对复杂现象术语含义这种棘手的问题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为此,情绪术语这一复杂现象的含义并不能在定义中充分展现,只能说术语“情绪”仅涉及了情绪理论所围绕的现象。

(二)情绪与非情绪的界限

假如情感状态的认知基础不存在,则定义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例如,沮丧和持续焦虑也许由纯粹的生物化学原因引起,因此沮丧和焦虑的情感没有任何认知评价也能产生。研究认为情感具有关键的认知成分,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情感,而仅针对情绪。

在情绪定义中,情绪是针对某事有目的、有意图的情感(即积极或消极效价)状态,但并非每种情感的出现都构成情绪。例如恐惧程度是直接指向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情绪;而焦虑程度则是无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非情绪。因此,当人恐惧时,恐惧所指向的特定事物是关键;而当人感觉焦虑时,焦虑并不特指任何事物。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恐惧系统的特殊活动是不分情绪、心境的。但从心理学视角而言,两者的区分很重要,因为情绪与应对密切相关,而心境则没有。心境仅是情感状态,它完全由生理原因唤醒。焦虑像恐惧感,但焦虑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关于现实情境的反馈。

然而,认识到心境和其它无目的的情感状态易于转化为情绪很重要。持续的情感焦虑可使无目的的焦虑情感转化为有目的的恐惧情绪,无目的的焦虑情感导致充满威胁的解释和其它模糊的情境。虽然,从认知的观点看,无目的的焦虑和威胁感之间有重要差别,但由这些感知觉所产生的新情感和先于它们的无目的焦虑并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而有目标的新情感既谓之为情绪又可作为情绪起作用。

情感信息假说表明先前存在的情绪可影响评价过程。该假说认为人们倾向于体验情绪反应发生那一刻的情感。因此,判断和决策期间伴随出现的持续性情感可考虑作为目标判断和决策的反馈经历。近期研究发现,冒险评估任务中所经历的焦虑情绪可增加对威胁事件觉察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证明了上述假说。因此,当焦虑情绪被看作是威胁事件即将来临的信息时,焦虑的人可感受到害怕。

因为情绪有目标,所以情绪促使问题指向应对。在适度焦虑的个体中,这可导致形成担忧和谨慎个性风格的倾向,而持续性焦虑或沮丧者去应对因其情感所提供的具有威胁的信息可能是徒劳的。然而,试图控制其情绪感知的失败可导致习得性无助。

总之,正如情绪不可避免要包含现象的各种理论,定义术语也要涉及复杂的现象。因此,尽管有不同意见,但评价理论的原则既是定义性的,也是经验性的。事实上,解释非情绪的情感状态不是情绪认知理论的任务。特别是没有必要担心情感是先于认知评价的情况。与已有情绪研究观点一致,情绪是有目标的情感状态。如果按这种方式从其它情感状态中区分出情绪,那么根据情感信息假说,源于非认知的情感就可为真实情绪评价过程提供信息。

二、情绪评价的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路径:情境分析

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观点,评价模型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且二者相对。自下而上模型系指评价的实现主要依赖人们对源自感知世界信息的整合解释。该观点认为人们要不断地对与其关联的情境进行即时评价,而无论情境是好是坏。例如,一位女性得知她的朋友从其工作的书店中偷取并转售书时很生气。根据自下而上模型分析,当她知道自己朋友的行为违反了重要标准时,她体验到了不赞同的情感。另外,她对事件的叙述也说明她对此事件也感到生气,因为维持其友谊的目标受到了威胁。同样可预期这种知觉会导致生气,因为当不赞成的行为(违反标准)和对事件不愉快的结果(阻碍目标)结合时,会引发类似生气的情绪。

为此,在知觉基础上,存在目标、标准和态度三种价值结构。特别是事件结果的评价是根据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目标和愿望的实现进行的,而标准是与行为评价相关的,不是与事件相关的。评价行为是赞扬还是责备,主要依赖行为是否高于或低于道德、社会和行为标准。最后,态度与偏爱共同为评价目标提供基础。无论什么被视为目标时,人们或体验其为吸引人或体验其为不吸引人,两者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目标与个人喜爱、态度是否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来源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当目标是价值的来源时,个人对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高兴,而对不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不高兴。当标准是价值的来源时,要唤起赞同或不赞同的情感反应取决于行为是否被评价为值得赞扬或值得责备,而当态度或喜爱是价值的来源时,人们喜欢具有吸引力的目标,而不喜欢缺乏吸引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情绪则是这三种情感反应的一个或更多分化的结果。对事情的结果感觉高兴或不高兴的方式包括高兴、悲伤、希望、恐惧、失望、信念、满足和遗憾的情绪。引起哪一种情绪取决于结果是过去的(高兴、悲伤)或是预期的(希望、恐惧),及其关心的自己或他人的结果(满足、遗憾)。

相反,一些情绪是以标准作为基础。骄傲、害羞、羡慕和责备是一个人赞同或不赞同行为的情感反应形式。具体情绪取决于行为是针对自己(骄傲、害羞)还是针对他人(羡慕、责备)。例如,当某人在晚会上饮酒过多失去控制时产生了害羞的情绪。害羞被认为是在公共场所违反社会标准的一种反应。

另一些情绪是以态度或喜好为基础的。像暂时的爱、恨、厌恶等情绪都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反应形式。目前,关于喜好和偏爱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显然,即使在这一领域,认知也起作用。最后,除了以目标标准或态度为基础的情绪,像生气和感恩这样的情绪,包括目标和标准两种价值的组合,一个人的生气程度主要依赖对事情结果的不满程度和相关行为应受责备的程度。

在任何给定情境中,已有的情绪经历会随一个人对结果、行为和所包含目标之间的注意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相同的事情可使人在短暂的时空中感到许多不同的情绪。在这一认知方式中,每种情绪类型都以一个正式的情绪规范作为自己的特征。例如,恐惧类型的情绪涉及对不愉快事件的预期,害羞类型的情绪涉及对自己应责备行为的不赞同,而厌恶情绪涉及对不吸引人目标的不喜欢。令人不愉快或愉快事件的觉察概率是影响恐惧或希望的认知变量之一,而个人觉察有关自己学业成绩低于正常期望的程度影响害羞情绪的程度。

总之,情绪具有认知成分并不意味着情绪自身就是认知事件。有研究认为情绪是元认知的或是元表征的,情绪不仅是对评价过程认知结果的反应,而且是评价的非认知形式,与其说评价导致有关情境的信念,继而引发情绪,不如说评价直接引起作为代表情境重要性的情绪和信念。因此,评价是将未加工的感知觉使其具有情绪意义心理表征的转换,在这一意义上,情绪具有认知成分。然而,情绪是多面性的,它包括生理上、体验上和认知上的情绪意义的同时表征。

(二)自上而下的路径:评价恢复

并不是所有情境都经得起自下而上认知分析的检验。如一个老兵报告在一个温室里工作时被惊慌所击败的事例。显然,温室中的炎热、潮湿和热带树丛引发了他在战争时期感到的创伤性反应。在这样的反应中,目前经历的平凡片段生动地恢复了早期的经历和其所具有的情绪意义。这种反应第一次出现时,确实感觉陌生和奇怪,并且因此对认知理由提出了质疑。

上述情况表明情绪价值存在另一根源,既来自于早期情境先前评价的复原,而不是根据新情境当前目标、标准和态度的即时评价。研究者认为这两种情绪价值的根源都是情绪初始评价所期望的,并且认为人们常常利用过去的类似经验去评价新的情境,正如温室中的老兵一样。

总之,情绪反映关于情绪个体目标和忧虑的认知评价,而且不仅体现在与评价和情绪直接的案例中,还体现在像恐惧老兵类似的案例中。恐惧是对威胁评价的一种反应,老兵对温室具有威胁评价是无意识的,是感伤的错误,是基于目前情境与过去体验过的威胁表面上是否相似决定的。当情境呈现特殊意义时,会唤起特殊情绪。无论情绪唤起是源自过去情境的相似性,还是源自新的分析,引发情绪的是情境意义深层结构的激活。这恰恰使情境具有了产生生气、害怕、害羞或悲伤的特殊意义。但是,这样的意义可能以多种方式出现,而恢复仅是其中之一。

三、评价恢复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意义可追溯其早期经历的起因,因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性情境如何通过联想引发了许多后续的情绪案例,其中包括常在梦中、诗中和幽默中出现的具有明显诗意的、比喻的和象征性的联想。他认为特定的情绪源于童年期所经历的创伤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出生创伤、恋母情节情境等等,而焦虑是对压力刺激的一种过度反应,它可在最初过度压力体验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出生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情感焦虑的根源和原型”。

弗洛伊德假定其它早期情绪同样也会在以后生命中的类似情境中重新产生。例如,对权威父亲的反应可作为后来对其它权威人物反应的一个原型,而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早期的正反情感并存的体验则可迁移到权威、同事、下属、爱人、朋友和英雄等。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情境可以因早期事件与象征性的联系而产生情绪力量。例如,恋爱是最常提及的情绪,恋爱其实是父母的形象和令人兴奋的新人之间无意识联想所引发的早期依恋的恢复。他把有时出现在恋爱关系中的妒忌、敌对和矛盾情绪看作是和父母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证据。为此,心理疗法试图发现这种无意识的关系冲突与象征性权威人物间的矛盾,并尝试加以解决。

研究表明早期生活中的关键性情绪反应是形成后期情绪的基础,特别是恋爱和依恋,这也是婴儿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有研究者主张“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依恋系统如何影响恋爱和选择配偶的过程,就不可能理解浪漫关系的行为”。把损失一利益关系模型与依恋模型相对比,假设婴儿具有与其最主要看护者形成强有力的纽带和依恋的进化倾向,当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时,这一纽带在强烈的情绪反抗中十分明显。

早期依恋模式最主要研究的是“安全”、“回避”和“焦虑”。依目前研究的观点,依恋情绪中的这些个体差异仍保持完整,并随时会在成人浪漫依恋中恢复。由早期依恋情境的重现引发的情绪恢复,实质是浪漫卷入和情绪结合的产物。

关于人们从他们早期经历中学习的观点在恢复论中不突出,但是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所有的早期经历而不是源于早期经历或其所暗示的抽象规则这一思想却十分明确。少数关键性的创伤事件是全部其它情感源泉的思想同样支持了评价恢复的观点。总之,持恢复理论的研究者都预期了基于认知方式的重要性。

四、评价恢复的认知本质

像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早期情绪情境一样,通过早期情绪意义的恢复,情绪能被诱发,而且在某些情境下,人们会对这些情绪的出现感到惊讶,但这不会改变诱发情绪的条件,即基本的认知本质。某些情绪令人惊奇的事实和它们微妙而复杂的结果并不是反对包含认知的证据,这些结果在非情绪领域容易观察到,它们明显出现的地方有认知原因。具有情绪或非情绪性质的激活物可能结构复杂且高度组织化,因此评价复杂结构表征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引发广泛的认知卷入。

研究表明,只要目标仅仅有一点态度倾向就能自动地激发原有的信念,甚至可以以其他方式诱发个体。认知材料自动激发的结果是复杂和令人惊奇的,复杂认知结构所诱发的不仅是潜在的知识,而且是明显的行为。甚至当未意识到加工过程时,记忆中新刺激所激发的材料仍是广泛、复杂的,且能产生令人惊奇的结果,不管是否包含情绪。

像这些结果所显示的,自发发生、惊奇等现象有时归因于情绪的非认知性质的特点是认知加工过程的一般特征,尽管该特征同样具有整合一系列情绪事件的能力。为此,表面没有意义的认知事件会产生令人注意的结果,其原因是当对特殊结构激发所产生的意义与一个特殊种类的情绪诱发条件相匹配时,情绪的诱发是自动的。

人们被自己的情绪蒙蔽的事实使情绪似乎超出了认知解释的范围,但是记忆中非情绪物质激发的结果同样令人惊奇,这种惊奇可归因于记忆中物质的结构化本质,不包含作为陈述性知识代表的程序性知识,以及人们没有意识到每件事情是这些过程结果的事实。因为有情绪意义的知觉和情绪诱发之间的联结是自动的,当一个知觉确实有情绪牵涉时,它也能引发包含情绪状态过程的整个范围。虽然评价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对情绪是唯一的,但评价中发生的认知过程并不是唯一的。

尽管情绪唤醒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在忽视其特殊情况下所涉及的具体方式,情绪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论恐惧或愤怒是来自对环境即刻的估计、条件的改变、他人的模仿,还是来自对特殊物种倾向,恐惧永远是对明显威胁的反应,愤怒永远是对明显侵犯的反应。例如,尽管情感和生理活动并不发生在愤怒的每个案例中,但引发愤怒的所有情境仍然包含所有生气的人涉及生气的所有原因的一般感知觉。一个情境是令人生气而非恐惧或高兴之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愤怒情境的深层结构。一个深层结构可能有许多表象,使情境引起愤怒的不是诱发了愤怒情感、思想、表情、话语、语调或行为,而是诱发了表面一致的愤怒,其意义的深层结构。

总之,评价是情绪的成分,情绪必然反应情境意义的评价。评价是由两个不同过程引发的,但一般认为情绪这两个不同的路径反应了认知过程的本质,因而对情绪不是唯一的。情绪的一些成分在其原因完全意识到之前已被触发的事实并不与认知观点矛盾。对于自动化的、有条件的、模仿的和恢复的情绪来说,所有这些都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五、结论

1.评价是情绪的成分,而且也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定义术语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如同情绪现象拥有各种理论一样。因此,评价理论的原则或是概念的或是经验的,评价既是情绪的成分也是情绪的原因,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经验只能提供限于经验发展起来的那些明确概念。

2.情绪评价有两条路径,分别平行对应于以经验为原型和以理论为基础的两种类型,并可对不同或矛盾的目标进行情绪调整。然而,尽管获得情境的情绪意义有多种途径,但仅需一种途径就可以产生有明确意义的情绪。

第3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关于情绪的认知作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本文认为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了情绪的认知观点既可用概念也可用经验表述和检测;解释了认知观点下情绪产生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了情绪的认知评价具有多种形式;支持了评价是情绪产生基础的观点。

关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虽然目前有多种观点,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感状态可以发生于认知评价之前,即有些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鉴于不同研究所用证据和视角不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认知评价是一种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绪产生因素。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没有共同的操作解释所致。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认知观点的概念性和经验性;以认知观点解释情绪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情绪的认知评价有多种形式,但情绪与认知评价不可分离,自动化的、有条件的和恢复的情绪仅仅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一、情绪的内涵

(一)情绪的定义

研究表明,情绪一般具有认知、动机、躯体和主观体验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是情绪含义的表征或者是与人们感知世界的一些情绪性相关方面的个体差异的表征,这些表征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成分涉及了影响个体如何解释世界的倾向,并与现实中的行为相关。躯体成分涉及了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及它们对内脏和骨骼的影响。这个成分的一个特征是以躯体为中心的情绪的改变,但是神经化学和神经解剖的过程使得情绪的产生成为可能。最后,主观体验成分是情绪的所有的“主观感受”部分。假设这些成分在人身上特别精细,常常涉及对情绪的标签,以及对情绪、信念、欲望和身体感觉的整合的意识,为此,当考虑这些成分彼此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时,很难说情绪是什么。

一些研究认为评价理论关于情绪认知成分的类型是无法测量的。例如,将某种情绪的特征定义为“预期到不期望事件时产生的不愉快”,其情绪可称为“恐惧情绪”,其中评价就可视为情绪的成分。这里认为恐惧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把特定结果评价为不期望事件出现的可能,这种观点仅是一种假设。如果除了评价,恐惧的其他所有成分都存在,那么这个关于恐惧的例子则不合适。但这种观点是与日常所言情绪方式相关,与人们的情绪体验一致。另外,对评价进行定义不会使情绪因涉及评价的观点而变得不合理。比如,考虑“疾病”这一概念,疾病被定义为由特殊的病原所导致的症状,没有相关的病原所产生的症状就不是疾病。但是,概念定义仍很有用,部分原因是为衡量疾病的减轻,可以指向病原的概念和引起疾病的病原。通过类似的方式,为衡量情绪痛苦的减轻,可以指向组成情绪的特殊评价方式。

由此,可以认为情绪可以通过评价来定义(概念),也可以通过评价来组成(经验)。而且,类似情绪这种复杂现象的定义要随时根据新的研究证据予以修订。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责备是愤怒定义的一部分,但是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定义的愤怒中没有责备,那么这个定义就是不充分的。对词语的含义可以进行具体定义,但是对现象就不能这样做。一种现象的“含义”要在理论和解释中呈现,而不是在定义中。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针对复杂现象术语含义这种棘手的问题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为此,情绪术语这一复杂现象的含义并不能在定义中充分展现,只能说术语“情绪”仅涉及了情绪理论所围绕的现象。

(二)情绪与非情绪的界限

假如情感状态的认知基础不存在,则定义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例如,沮丧和持续焦虑也许由纯粹的生物化学原因引起,因此沮丧和焦虑的情感没有任何认知评价也能产生。研究认为情感具有关键的认知成分,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情感,而仅针对情绪。

在情绪定义中,情绪是针对某事有目的、有意图的情感(即积极或消极效价)状态,但并非每种情感的出现都构成情绪。例如恐惧程度是直接指向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情绪;而焦虑程度则是无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非情绪。因此,当人恐惧时,恐惧所指向的特定事物是关键;而当人感觉焦虑时,焦虑并不特指任何事物。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恐惧系统的特殊活动是不分情绪、心境的。但从心理学视角而言,两者的区分很重要,因为情绪与应对密切相关,而心境则没有。心境仅是情感状态,它完全由生理原因唤醒。焦虑像恐惧感,但焦虑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关于现实情境的反馈。

然而,认识到心境和其它无目的的情感状态易于转化为情绪很重要。持续的情感焦虑可使无目的的焦虑情感转化为有目的的恐惧情绪,无目的的焦虑情感导致充满威胁的解释和其它模糊的情境。虽然,从认知的观点看,无目的的焦虑和威胁感之间有重要差别,但由这些感知觉所产生的新情感和先于它们的无目的焦虑并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而有目标的新情感既谓之为情绪又可作为情绪起作用。

情感信息假说表明先前存在的情绪可影响评价过程。该假说认为人们倾向于体验情绪反应发生那一刻的情感。因此,判断和决策期间伴随出现的持续性情感可考虑作为目标判断和决策的反馈经历。近期研究发现,冒险评估任务中所经历的焦虑情绪可增加对威胁事件觉察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证明了上述假说。因此,当焦虑情绪被看作是威胁事件即将来临的信息时,焦虑的人可感受到害怕。

因为情绪有目标,所以情绪促使问题指向应对。在适度焦虑的个体中,这可导致形成担忧和谨慎个性风格的倾向,而持续性焦虑或沮丧者去应对因其情感所提供的具有威胁的信息可能是徒劳的。然而,试图控制其情绪感知的失败可导致习得性无助。

总之,正如情绪不可避免要包含现象的各种理论,定义术语也要涉及复杂的现象。因此,尽管有不同意见,但评价理论的原则既是定义性的,也是经验性的。事实上,解释非情绪的情感状态不是情绪认知理论的任务。特别是没有必要担心情感是先于认知评价的情况。与已有情绪研究观点一致,情绪是有目标的情感状态。如果按这种方式从其它情感状态中区分出情绪,那么根据情感信息假说,源于非认知的情感就可为真实情绪评价过程提供信息。

二、情绪评价的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路径:情境分析

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观点,评价模型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且二者相对。自下而上模型系指评价的实现主要依赖人们对源自感知世界信息的整合解释。该观点认为人们要不断地对与其关联的情境进行即时评价,而无论情境是好是坏。例如,一位女性得知她的朋友从其工作的书店中偷取并转售书时很生气。根据自下而上模型分析,当她知道自己朋友的行为违反了重要标准时,她体验到了不赞同的情感。另外,她对事件的叙述也说明她对此事件也感到生气,因为维持其友谊的目标受到了威胁。同样可预期这种知觉会导致生气,因为当不赞成的行为(违反标准)和对事件不愉快的结果(阻碍目标)结合时,会引发类似生气的情绪。

为此,在知觉基础上,存在目标、标准和态度三种价值结构。特别是事件结果的评价是根据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目标和愿望的实现进行的,而标准是与行为评价相关的,不是与事件相关的。评价行为是赞扬还是责备,主要依赖行为是否高于或低于道德、社会和行为标准。最后,态度与偏爱共同为评价目标提供基础。无论什么被视为目标时,人们或体验其为吸引人或体验其为不吸引人,两者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目标与个人喜爱、态度是否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来源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当目标是价值的来源时,个人对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高兴,而对不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不高兴。当标准是价值的来源时,要唤起赞同或不赞同的情感反应取决于行为是否被评价为值得赞扬或值得责备,而当态度或喜爱是价值的来源时,人们喜欢具有吸引力的目标,而不喜欢缺乏吸引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情绪则是这三种情感反应的一个或更多分化的结果。对事情的结果感觉高兴或不高兴的方式包括高兴、悲伤、希望、恐惧、失望、信念、满足和遗憾的情绪。引起哪一种情绪取决于结果是过去的(高兴、悲伤)或是预期的(希望、恐惧),及其关心的自己或他人的结果(满足、遗憾)。

相反,一些情绪是以标准作为基础。骄傲、害羞、羡慕和责备是一个人赞同或不赞同行为的情感反应形式。具体情绪取决于行为是针对自己(骄傲、害羞)还是针对他人(羡慕、责备)。例如,当某人在晚会上饮酒过多失去控制时产生了害羞的情绪。害羞被认为是在公共场所违标准的一种反应。

另一些情绪是以态度或喜好为基础的。像暂时的爱、恨、厌恶等情绪都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反应形式。目前,关于喜好和偏爱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显然,即使在这一领域,认知也起作用。最后,除了以目标标准或态度为基础的情绪,像生气和感恩这样的情绪,包括目标和标准两种价值的组合,一个人的生气程度主要依赖对事情结果的不满程度和相关行为应受责备的程度。

在任何给定情境中,已有的情绪经历会随一个人对结果、行为和所包含目标之间的注意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相同的事情可使人在短暂的时空中感到许多不同的情绪。在这一认知方式中,每种情绪类型都以一个正式的情绪规范作为自己的特征。例如,恐惧类型的情绪涉及对不愉快事件的预期,害羞类型的情绪涉及对自己应责备行为的不赞同,而厌恶情绪涉及对不吸引人目标的不喜欢。令人不愉快或愉快事件的觉察概率是影响恐惧或希望的认知变量之一,而个人觉察有关自己学业成绩低于正常期望的程度影响害羞情绪的程度。

总之,情绪具有认知成分并不意味着情绪自身就是认知事件。有研究认为情绪是元认知的或是元表征的,情绪不仅是对评价过程认知结果的反应,而且是评价的非认知形式,与其说评价导致有关情境的信念,继而引绪,不如说评价直接引起作为代表情境重要性的情绪和信念。因此,评价是将未加工的感知觉使其具有情绪意义心理表征的转换,在这一意义上,情绪具有认知成分。然而,情绪是多面性的,它包括生理上、体验上和认知上的情绪意义的同时表征。

(二)自上而下的路径:评价恢复

并不是所有情境都经得起自下而上认知分析的检验。如一个老兵报告在一个温室里工作时被惊慌所击败的事例。显然,温室中的炎热、潮湿和热带树丛引发了他在战争时期感到的创伤性反应。在这样的反应中,目前经历的平凡片段生动地恢复了早期的经历和其所具有的情绪意义。这种反应第一次出现时,确实感觉陌生和奇怪,并且因此对认知理由提出了质疑。

上述情况表明情绪价值存在另一根源,既来自于早期情境先前评价的复原,而不是根据新情境当前目标、标准和态度的即时评价。研究者认为这两种情绪价值的根源都是情绪初始评价所期望的,并且认为人们常常利用过去的类似经验去评价新的情境,正如温室中的老兵一样。

总之,情绪反映关于情绪个体目标和忧虑的认知评价,而且不仅体现在与评价和情绪直接的案例中,还体现在像恐惧老兵类似的案例中。恐惧是对威胁评价的一种反应,老兵对温室具有威胁评价是无意识的,是感伤的错误,是基于目前情境与过去体验过的威胁表面上是否相似决定的。当情境呈现特殊意义时,会唤起特殊情绪。无论情绪唤起是源自过去情境的相似性,还是源自新的分析,引绪的是情境意义深层结构的激活。这恰恰使情境具有了产生生气、害怕、害羞或悲伤的特殊意义。但是,这样的意义可能以多种方式出现,而恢复仅是其中之一。

三、评价恢复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意义可追溯其早期经历的起因,因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性情境如何通过联想引发了许多后续的情绪案例,其中包括常在梦中、诗中和幽默中出现的具有明显诗意的、比喻的和象征性的联想。他认为特定的情绪源于童年期所经历的创伤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出生创伤、恋母情节情境等等,而焦虑是对压力刺激的一种过度反应,它可在最初过度压力体验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出生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情感焦虑的根源和原型”。

弗洛伊德假定其它早期情绪同样也会在以后生命中的类似情境中重新产生。例如,对权威父亲的反应可作为后来对其它权威人物反应的一个原型,而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早期的正反情感并存的体验则可迁移到权威、同事、下属、爱人、朋友和英雄等。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情境可以因早期事件与象征性的联系而产生情绪力量。例如,恋爱是最常提及的情绪,恋爱其实是父母的形象和令人兴奋的新人之间无意识联想所引发的早期依恋的恢复。他把有时出现在恋爱关系中的妒忌、敌对和矛盾情绪看作是和父母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证据。为此,心理疗法试图发现这种无意识的关系冲突与象征性权威人物间的矛盾,并尝试加以解决。

研究表明早期生活中的关键性情绪反应是形成后期情绪的基础,特别是恋爱和依恋,这也是婴儿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有研究者主张“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依恋系统如何影响恋爱和选择配偶的过程,就不可能理解浪漫关系的行为”。把损失一利益关系模型与依恋模型相对比,假设婴儿具有与其最主要看护者形成强有力的纽带和依恋的进化倾向,当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时,这一纽带在强烈的情绪反抗中十分明显。

早期依恋模式最主要研究的是“安全”、“回避”和“焦虑”。依目前研究的观点,依恋情绪中的这些个体差异仍保持完整,并随时会在成人浪漫依恋中恢复。由早期依恋情境的重现引发的情绪恢复,实质是浪漫卷入和情绪结合的产物。

关于人们从他们早期经历中学习的观点在恢复论中不突出,但是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所有的早期经历而不是源于早期经历或其所暗示的抽象规则这一思想却十分明确。少数关键性的创伤事件是全部其它情感源泉的思想同样支持了评价恢复的观点。总之,持恢复理论的研究者都预期了基于认知方式的重要性。

四、评价恢复的认知本质

像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早期情绪情境一样,通过早期情绪意义的恢复,情绪能被诱发,而且在某些情境下,人们会对这些情绪的出现感到惊讶,但这不会改变诱绪的条件,即基本的认知本质。某些情绪令人惊奇的事实和它们微妙而复杂的结果并不是反对包含认知的证据,这些结果在非情绪领域容易观察到,它们明显出现的地方有认知原因。具有情绪或非情绪性质的激活物可能结构复杂且高度组织化,因此评价复杂结构表征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引发广泛的认知卷入。

研究表明,只要目标仅仅有一点态度倾向就能自动地激发原有的信念,甚至可以以其他方式诱发个体。认知材料自动激发的结果是复杂和令人惊奇的,复杂认知结构所诱发的不仅是潜在的知识,而且是明显的行为。甚至当未意识到加工过程时,记忆中新刺激所激发的材料仍是广泛、复杂的,且能产生令人惊奇的结果,不管是否包含情绪。

像这些结果所显示的,自发发生、惊奇等现象有时归因于情绪的非认知性质的特点是认知加工过程的一般特征,尽管该特征同样具有整合一系列情绪事件的能力。为此,表面没有意义的认知事件会产生令人注意的结果,其原因是当对特殊结构激发所产生的意义与一个特殊种类的情绪诱发条件相匹配时,情绪的诱发是自动的。

人们被自己的情绪蒙蔽的事实使情绪似乎超出了认知解释的范围,但是记忆中非情绪物质激发的结果同样令人惊奇,这种惊奇可归因于记忆中物质的结构化本质,不包含作为陈述性知识代表的程序性知识,以及人们没有意识到每件事情是这些过程结果的事实。因为有情绪意义的知觉和情绪诱发之间的联结是自动的,当一个知觉确实有情绪牵涉时,它也能引发包含情绪状态过程的整个范围。虽然评价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对情绪是唯一的,但评价中发生的认知过程并不是唯一的。

尽管情绪唤醒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在忽视其特殊情况下所涉及的具体方式,情绪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论恐惧或愤怒是来自对环境即刻的估计、条件的改变、他人的模仿,还是来自对特殊物种倾向,恐惧永远是对明显威胁的反应,愤怒永远是对明显侵犯的反应。例如,尽管情感和生理活动并不发生在愤怒的每个案例中,但引发愤怒的所有情境仍然包含所有生气的人涉及生气的所有原因的一般感知觉。一个情境是令人生气而非恐惧或高兴之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愤怒情境的深层结构。一个深层结构可能有许多表象,使情境引起愤怒的不是诱发了愤怒情感、思想、表情、话语、语调或行为,而是诱发了表面一致的愤怒,其意义的深层结构。

总之,评价是情绪的成分,情绪必然反应情境意义的评价。评价是由两个不同过程引发的,但一般认为情绪这两个不同的路径反应了认知过程的本质,因而对情绪不是唯一的。情绪的一些成分在其原因完全意识到之前已被触发的事实并不与认知观点矛盾。对于自动化的、有条件的、模仿的和恢复的情绪来说,所有这些都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五、结论

1.评价是情绪的成分,而且也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定义术语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如同情绪现象拥有各种理论一样。因此,评价理论的原则或是概念的或是经验的,评价既是情绪的成分也是情绪的原因,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经验只能提供限于经验发展起来的那些明确概念。

2.情绪评价有两条路径,分别平行对应于以经验为原型和以理论为基础的两种类型,并可对不同或矛盾的目标进行情绪调整。然而,尽管获得情境的情绪意义有多种途径,但仅需一种途径就可以产生有明确意义的情绪。

第4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盐的定义并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定义、范围、条件,盐的性质用途。

2、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归纳与延伸,CO32‑的检验方法,简单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生活中盐的作用的认识,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物质鉴别(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方法:讨论归纳,实验探究

药品器材:CuFeHClH­2SO4NaOHCa(OH)2AgNO3BaCl2CuSO4FeCl3试管、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等

教学过程:

过程与步骤

提示与指导

讨论与归纳

探究与深化

看食盐的妙用(资料卡),回忆食盐的相关知识

思路提示:

存在、制取、提纯

食盐存在广:

食盐用途多:

粗盐的提纯方法步骤:

①探究食盐水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

②设计实验除去NaCl中杂质CaCl2

③设计方案用生石灰,纯碱、水等制取NaOH

总结碳酸(氢)盐的性质,归纳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

完成方程:

CaCO3+

Na2CO3+

HCl

NaHCO3+

Ca(HCO3)2+

NaHCO3+

Ca(HCO3)2+

同桌互查

①阴离子含CO32‑(HCO3-)的化合物均能与酸反应放出CO2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②鉴别CO32‑的一般方法:a.取试样;b.加试剂;c.观现象;d.作结论。

①实验:向半试管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变浑)继续吹入(澄清)均分为两试管1份微热,另一份加入稀HCl,试分析其一系列变化。

②应用:

a.仿写:

Na2CO3+H2O+CO2

NaHCO3

b.解释溶洞、钟乳石、石笋的成因

过程与步骤

提示与指导

讨论与归纳

探究与深化

分析反应类型、特点、认识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特点:

1、化合A+BC

多变一

2、分解AB+C

一变多

3、置换A+BCB+AC第三者

4、复分解AB+CDAD+CB调换亲

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

②范围:一般为酸碱盐类物质之间

③条件、、H2O(即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①分析以下反应能否进行,说出理由

KNO3+NaCl

CaCl2+H2CO3

AgCl+NaNO3

Cu(OH)2+NaCl

②练习自写5个以上复分解反应方程,同座交流

理解溶解性表,认识和归纳盐的性质

①看酸碱盐溶解性表,写出表中存在的盐的化学式及名称

②从表的排列方法对盐进行简单分类: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按可溶性分

③回顾与小结盐能与哪几类物质反应?

㈠盐的物理性质

盐大多数为无色(或白色)晶(固)体,大多数能溶于水,

㈡盐的化学性质:

1、跟活泼金属反应Fe+CuSO4=

Cu+AgNO3=

2、跟酸反应

CaCO3+2HCl=

AgNO3+HCl=

3、跟碱反应

NaOH+CuSO4=

Ca(OH)2+Na2CO3=

4、跟盐反应

NaCl+AgNO3=

BaCl2+Na2SO4=

1、盐溶解性表记忆方法总结交流

2、说出下列盐的名称:

FeSO4FeCl2NaHCO3

Ca(HCO3)2Cu2(OH)2CO3

FeSO3NaNO2Na2SO3

KMnO4CuSO45H2O

K2MnO4KAl(SO4)212H2O

3、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写出方程:

①硫酸和硝酸钾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③氯化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④碳酸铵溶液和盐酸⑤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⑥硫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4、有四瓶分别为NaClHClNaOHCa(OH)2无色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5、有三种白色粉未CaCO3Na2CO3NaHCO3,请设计方案区别出来。

附幻灯片:1、盐的妙用,2、实验录像

第5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争端解决;出口和解

中图分类号:D9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8-0059-06

收稿日期:2010-03-17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然而,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风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却并没有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有所减退。由于经济下滑对产业和就业的滞后效应,贸易保护主义在“后危机时代”依然盛行。中国有其特殊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又是全球第三大贸易体、第二大出口国,因而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因此成为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最大受害者。面对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企业通常有两种方式应对,即诉讼与和解。总结以往贸易争端解决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利弊权衡,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中国出口企业应更多以出口和解方式解决争端,以避免诉讼的诸多不利后果。

一、“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

(一)“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当前,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后逐渐复苏。2009年11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年报《国际贸易环境发展情况综述》称,世界贸易和生产受到许多政府特殊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干预的支持,在经过2009年初的大幅萎缩后于2009年第二季度趋于稳定。贸易流在第二季度也走出谷底,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亚洲,贸易增长呈现快速回升现象。经济形势在第三季度继续改善,美国的生产恢复增长,其他大多数国家生产增长则加快。一些国家的贸易增长强劲恢复,特别是中国(World Trade Organization,2009)。2010年1月21日,世界银行(WB)《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GDP在2010年有望增长2.7%,2011年为3.2%(World Bank,2010)。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幅度为3.9%,2011年为4.3%。与2009年10月的《世界经济展望》相比,IMF的最新预测把2010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幅度调高了0.8个百分点(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0)。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已经触底,尽管反弹并不明显,但已呈恢复态势,

“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

(二)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或是维护社会和政治制度安全的需要,或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或是解救经济危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薛荣久,2009)。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出口补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各国赖以仰仗的重要手段(肖冰,2009)。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而减退,相反,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依然强劲。

全球贸易警报网(Global Trade Alert,以下简称GTA)继2009年9月第二次报告之后,2009年12月14日又最新报告,该报告对2009年8月底至11月底期间全球可能影响到外国商业利益的贸易措施作了统计分析。根据最新报告,笔者整理出表1~3(GlobaI Trade Alert,2010)。从表1可见,在2009年8月底至11月底期间,全球共实施可能影响到外国商业利益的措施125个,其中,非歧视措施12个,以邻为壑的歧视措施105个,非歧视措施和歧视措施之比约为1:9,即在此期间,全球实施1个非歧视措施就有9个以邻为壑的歧视措施实施。从表2可见,即使是信誓旦旦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G20,在此期间也实施了63个以邻为壑的贸易歧视措施,而同期实施的非歧视措施为10个,非歧视措施和歧视措施之比约为1:6,每实施一个非歧视措施将伴随着6个歧视措施。作为世界经济支柱、承担全球经济复苏重任的G20尚且言行不一,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更不必说其他经济开放性相对较弱的国家。可见,即使在世界经济已呈复苏态势期间,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

世界银行在《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中警告.尽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最差状况可能已经过去了,但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因为财政刺激措施影响的减弱,201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将减慢(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0)。WTO总干事拉米也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世界经济是否能在2010年走出危机(光明日报社,2010)。对包括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内的许多国家而言,较高的失业率对其造成极大的现实压力。2010年1月29日,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在达沃斯举行的国际商业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声明认为,经济复苏的重点应放在就业上(International LabourOrganization,2010),没有就业的恢复就没有经济的复苏(BBC,2010)。然而,世界劳工组织在其2010年1月26日的报告称,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亿人,预计2010年全球失业率将居高不下。报告预计,2010年全球失业率可能微降至6.5%。其中,北美、欧盟和日本的失业率将升至8.9%(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10)。拉米认为,由于较高的失业率,政府面临着政治压力,导致一些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关闭贸易市场。所以,其对2010年全球贸易风险的最大关切是担心政府屈从于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推行更加严厉的限制贸易的措施(袁雪,2009)。而未来几年内,劳动力市场形势可能会继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将变得更加严重(新华网,2010)。可见,如果应对不当,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将可能愈演愈烈。

二、出口和解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中,尽管一些国家推出了一些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然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手段仍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面对进口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企业通常有两种方法应对,即诉讼与出口和解。诉讼是通过裁决机关的介入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一种争端解决方式,

具有强制性。和解则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快速地解决争端,以灵活性见长。笔者认为,与诉讼相比,无论是站在出口方还是进口方的立场,出口和解都更具优势。

(一)出口企业视角

首先,与出口应诉相比,出口和解费用较低。企业出口应诉费用较高,普通出口应诉案件应诉费用常须数百美元,复杂案件的费用可能高达几千美元。高额应诉费用是企业出口应诉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对许多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个难题。通过出口和解,则可以极大地减少费用支出。

其次,出口救济案件的败诉率较大,出口和解则无绝对的输赢之分。有资料表明,进口国反倾销案件的胜诉率很高,约为2/3(Sarut Wittayarungruangsri,2004)。反之,则为出口企业的败诉率很高,约为2/3。因为提起反倾销诉讼要支付高额的费用,所以,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提起反倾销调查并非易事。但是,如果进口国企业有足够的财力提讼,出口企业则多败诉。避免败诉的一个较好办法为促成出口和解。出口和解是争端各方妥协、让步的结果,没有绝对的输赢之分。

再次,出口和解可以避免案件审理中贸易保护主义因素的介入。众所周知,出口救济案件从来都与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分离,而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气氛主导了案件,案件的处理结果将极大地不利于出口企业。例如,关于中国企业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乔治城大学约翰・H・约翰逊认为,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出于美国的政治考虑。约翰・H・约翰逊还认为,中国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在全球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是美国维持现有法律的重要原因(陈力,2007)。近年来美国在反补贴政策上的变化值得关注。1984年美国商务部通过一项政策,即反补贴法律不适用“非市场经济国家”,该政策于1986年由联邦上诉法庭在乔治敦钢铁案中得到确认,并形成判例。然而,2006年11月21日,美国对中国的铜版纸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并于2007年3月30日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铜版纸征收10.9%-20.35%的临时反补贴税,改变了其23年反补贴法律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贯做法。美国出尔反尔的行为乃利益驱使,但该行为无疑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而能够避免上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办法是尽可能地摆脱外国政府对案件的干涉,出口和解正是这样的一种办法。

最后,出口和解可以避免出口企业因败诉而失去进口国市场的不利局面出现。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出口和解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和解避免被进口国征收高税率税收,维持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相对优势,保留住其产品已经获得的进口国市场。只有在保留住进口国市场的前提下,出口企业才愿意谈判。而一旦出口和解达成,一般意味着出口企业将保留住进口国市场。

(二)进口企业视角

首先,出口和解费用较低是进口国企业愿意和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出口企业一样,进口国企业也面I临着救济费用高的问题。例如,反倾销案件一般历时较长,环节较多,需要持续投入。成本问题是每个提起救济案件的企业都予以重视的问题,出口和解的达成可以减少进口国企业诉讼中的继续投入并能很快地收回成本。

其次,判决胜负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进口国企业某种程度上也愿意通过出口和解方式解决争端。就反倾销而言,尽管总体上而言,反倾销案件约有2/3胜率,但是,具体到某个案件某个企业,案件的胜负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企业在提起反倾销调查时,都没有确定胜诉的把握。适时和解可以避免败诉,并能减少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裁决等阶段的费用投入,如果和解的条件又是可以接受的,进口国企业将愿意接受出口和解。

最后,出口和解可较大程度地满足进口国企业的经济目的。进口国企业之所以提起进口调查案件,经济利益使然。出口和解是争端双方均做出让步以解决争端的方式,为了能达成和解,促使进口国企业撤销案件,出口企业必须付出较大数额的费用,用以补偿进口国企业因其行为所遭受的损害。也只有在出口企业作了较大数额补偿的情况下,进口国企业才有可能放弃进一步请求救济的行为而接受出口和解。如果进口国企业的经济目可以得到较大满足,进口国企业将愿意进行出口和解。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企业优先选择出口和解的正当性基础

IMF总裁卡恩于2010年1月18日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即将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却依然恢复乏力(新华网,2010)。这种经济恢复速度和程度的不平衡将给国际贸易市场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一方面,中国因经济的快速恢复将要求更多的贸易自由,另一方面,美日等经济发达体因经济恢复的疲软以及就业压力的沉重将会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种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中国与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国际贸易交往中。拉米认为,2010年中美贸易争端将升温。但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争端,而在于是否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常雁,2010)。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在“后危机时代”正确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的方式应为优先选择出口和解。

(一)“后危机时代”之贸易保护主义重压下产生的迫切性需求

对中国而言,贸易争端已成为常态。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体、第二大出口国,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早已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靶心。不但发达国家与中国存在贸易利益冲突,一些同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也存在着一定的贸易争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这种贸易争端和冲突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然而,在“后危机时代”,这些贸易争端渗透着贸易保护主义因素,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重压。根据表3,中国是全球已遭受和将要遭受以邻为壑的歧视性贸易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中,已遭受的贸易歧视措施数为146个,将要遭受的贸易歧视措施数为109个。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中国实施的歧视性贸易措施数约占中国已遭受的贸易歧视措施数40%。可见,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仍然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号攻击目标,换言之,中国的出口企业必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最大受害者。

(二)“后危机时代”诉讼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凸显和解方式的合理性

中国对于出口救济案件一贯倡导积极应诉,形成了“重诉讼轻和解”的观念。受此影响,中国企业也多积极响应并参与诉讼。在有的年份中国出口救济案件的应诉率甚至达到了100%。不可否认,与和解相比,以裁判方式决定案件的胜负更有利于强化服从。然而,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层面,由于国家公力的介入必然使得案件的处理过程伴随着国家利益的渗透,也必然使得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利益偏好。由此可见,以诉讼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出口和解因排斥国家公

力的强行介入从而可以避免诉讼的诸多弊端。因而,通过权衡利弊,除非迫不得已而采取诉讼方式,否则,就应当给以灵活性见长的出口和解留存空间。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大潮下,对多数企业而言,出口和解未尝不是一种较好选择。

在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的“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借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等手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仍大行其道。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这些出口应诉案件的败诉可能性激增。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为例,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以下简称“双反”调查)近期已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常规武器。笔者根据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网公布的信息统计,自2006年11月美国对中国的铜版纸产品进行首次“双反”调查至2010年1月底,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24起“双反”调查。其中,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提起“双反”调查11起,占美国对中国产品“双反”调查总数近46%。可见,尽管此阶段全球经济趋于稳定并呈复苏态势,但美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却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与“后危机时代”美国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不无关系。从已决案件的结果看,除了首例“双反”调查,即2006年铜版纸案外,其余案件中国皆败诉。毋庸置疑,“后危机时代”保护主义的盛行为中国企业出口应诉平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胜诉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为保留住进口国市场,避免败诉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达成出口和解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实有必要。

要说明的是,就中国业界当前的观念而言,应当区分应诉与积极应诉。对于外国的贸易救济措施,国内涉案企业只要应诉,就应当认为在态度上是积极的。相反,如果涉案企业不应诉,在态度上就是消极的。所以,有积极的应诉和消极的不应诉之分。如若对积极的应诉做进一步分解,则可以分为积极应诉和消极应诉,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应诉结果追求的不同。积极应诉追求案件结果的胜负,消极应诉则不以案件的胜负为目标,通常通过终裁和诉讼外的其他方式解决争端,其中即包括出口和解。因此,应诉不排斥出口和解,出口和解伴随在应诉的过程中。

(三)“后危机时代”贸易各方仍然窘困的经济状况提高了达成出口和解的现实可能性

第6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牙缺失;心理学

牙齿缺失是口腔修复中常见病,造成的原因一般为龋齿、牙周病、外伤、发育异常等,由于缺牙部位和缺牙数量的不同,主要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牙周组织改变、发音、美观以及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等。本文随机对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齿缺失患者52例修复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52例。女38例,男2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4.8岁,均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口腔修复患者,无其他精神性疾病。

1.1.1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19岁,外伤引起右上侧切牙折断半年。家长反映,患者原来性格外向,喜欢参加社交活动,自缺牙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家经常沉默不语,变的孤僻,易激怒,爱发脾气,入睡困难,在学校也不愿和同学一起玩,拒绝参加一切集体活动,甚至有终止学业的想法。

患者李某,女,63岁,口内多个残根,经检查残根、残冠无法保留,逐步拔除,全口牙列缺失。患者缺牙后,对自己的年龄产生怀疑,认为自己真的老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为此常常出现失眠、胃肠不适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进行牙齿修复治疗前、治疗后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情绪测试,结合临床心理反应进行修复前后评估分析。HAMA>7分者确定为有焦虑情绪, HRSD>17分者确定为有抑郁情绪。

选择治疗前有焦虑、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观察治疗后的情绪变化。

2 结果

52例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RSD)量表测量的结果见表1。总体来说,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治疗后的HAMA平均得分低于7分,HRSD平均得分低于17分;治疗后的HAMA、HRSD平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平均分。

治疗前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孤独、不幸感、自卑感、不能集中注意力、体重减轻、绝望、交往受限、多疑等项目上得分较高。结合修复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后,治疗后HAMA>7分和HRSD>17分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

3 讨论

3.1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的心理分析

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任何一种缺陷及功能障碍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心理美感。由于缺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可使病人出现交往受限、孤僻、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情绪低沉,表现为出门带口罩、与人交谈时用手捂住面部、怕见生人,惟恐别人瞧不起。有资料表明,缺牙患者较同龄人更缺乏自信,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均降低。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的HAMA平均得分高于7分、HRSD平均得分略高于17分,说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和轻微的抑郁情绪。这个结果和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现是一致的。

3.2 结合修复治疗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长期以来,修复学在临床上一直注重修复效果的生理学评估,很少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就导致一些患者在功能上得到改善的同时,并不能在心理上得到完全康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固位、稳定、磨损等问题,也要认真解决。对初戴义齿产生急躁情绪,一时无法接受义齿,稍有问题便认为过去不戴假牙也能吃饭,戴牙问题多,反而太麻烦各种原因牙大部缺失的患者,要配戴活动义齿,需要医生耐心解释,嘱其需要适应,出现问题及时复诊解决。并让患者知道不戴义齿的不良后果。遇到个别患者对义齿期望值过高时,应让其认识义齿的咀嚼功能仅能达到自然牙列的30%~50%。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神经衰弱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应在治疗前给予必要的安慰,仔细向病人解释钻磨牙齿的疼痛程度,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同时注意防止在进行牙体预备时紧张、疼痛、过敏而发生意外。

4 小结

通过心理学知识的临床应用,改善认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笔者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修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修复前明显改善。所以,口腔修复不仅是单纯恢复病人生理功能,而且是可以同时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建议缺牙患者应及时修复,以减少在生理、病理、心理方面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曾剑玉,洪 流.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个性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34(3):184-1861.

第7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尝试从意义的角度对反语进行了分类及例举,并在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grice, levinson及其leech对反语的研究成果浅析了反语的使用与理解。

反语irony,源自希腊语eironeia,解释为"a method of humorous or subtly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sense"。中文可理解为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一般而言,反语有表里两层意义,表面上一层是词语本身固有的,而骨里的一层是由它的特定上下文所赋予的,而作者或说话人真正的表达意图就在骨子里这层意义上。因此反语常被用于讽刺和自嘲,它是一种富有幽默感或精妙的挖苦或自嘲的表达方式。适当地将其运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会话中可以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语言变得更为深刻,富有感染力。

一、反语的意义分类

关于反语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常见的有按意义分类:即反意正说,正意反说;有按功能分类:即褒贬反语、讽刺反语、趣味反语、亲热反语和强调反语;按语言形式分类:有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引语辞反语等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然而,由于本文将从理解句意的角度运用语用学对反语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故我们不妨以意义为分类标准对反语的实际运用做出介绍。

(一)反意正说,即以褒代贬的反语

1.在文学作品中多用于讽刺和嘲弄,借以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队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在这个例子里,鲁迅先生把反动军队对爱国学生无耻卑鄙的屠杀与“伟大,伟绩,武功”等褒义词相提并论,将反语表达方式运用到极致,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作者愤怒淋漓尽致的体现给读者留下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

2.当然这类反语也可以用于一些特定场合, 是一种间接的,避免公开谴责的修饰手法或表达形式.

② mother: how about tom's study?

teacher: well, he is diligent and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

此句中的“diligent”是虽不带讽刺意味,但却是对tom的一种间接批评。

(二)正意反说,即以贬代褒的反语

1.这一类反语多用于表达亲切、喜爱等感情;有时有自谦、解嘲的意味。

③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孙犁《荷花淀》)

disappointed and rather upset, each woman was secretly laying to blame on her heartless brute of a husband.

④ 姚大婶听人夸奖闺女,心都开了花,故意装作厌烦样子,皱着眉说:“罢了,有什么福好享? 有个豆腐,不知哪辈子该下她的,折磨死人了。一个大闺女家,不说在家里学个针头线脑的,天天跟她爹一样去上班。这也罢了,谁知又交上了那个朋友,闹起自由来了。于今时兴这个嘛,咱老脑筋,看不惯也得看。这不是,眼看要出门子了,连针线都拿不起来,还得我给她操劳着赶嫁妆,不对心事还挑眼,累死也不讨好!”(杨朔《三千里河山》)。

2.正意反说的反语在某些情景中也可用于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

⑤ 这个“四十条”去年以来不吃香了,现在又“复辟”了。(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

these forty articles went out of vogue last year but are now staging a “come back”.

“复辟”一般指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反动制度复活,是件坏事,而句子中的“复辟”是指恢复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这可是件好事。这里的“复辟”以贬代褒,把严肃认真的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在微笑中接受谆谆教诲,不禁体会作者的用心良苦。

二、反语的几点语用思考

以上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反语作为一种特殊手段与一般的语言表达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独有的语言特征。无论是反意正说,还是正意反说,对其理解绝非仅限于字面,并且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故我们可以说反语是典型的“利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的语用型修辞手段。为了更好的从深层次阐述反语的本质,了解其语用特点,我们不妨先从句意角度进行分析。grice的语用学区别了句子的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前者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即字面意义;后者是句子在不同语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特定交际功能的意义,指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或意图。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到从意义这一角度来看,反语纯粹表达的是非自然意义,即作者或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完全忽略句子的自然意义,强调的是非自然意义。那么我们不禁能够要问,虽然事实上反语表达的是非自然意义,但句子的自然意义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反语的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关系如何?我们如何从句子的自然意义来确定其非自然意义? 这里需要提及levinson在信息原则中的“常规范型”,“常规范型”指社会集体意识认同的一系列事物,即当我们提及一事物,我们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例如谈及锁就联想到钥匙,谈及白天就想到黑夜,概括地说就是许多事物在人们意识中处于同一范型中,当然包括相对立的事物,比如“白”、“黑”这两个对立概念根据这一理论处于同一范型。听似有些迷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例如一个人不加防护长时间处于冰天雪地,就极易患上雪盲,视力严重受损,最终什么也看不到,一片黑暗。因此在反语中,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实质正是同一语义场的两极。根据levinson的理论,即两者同处一个常规范型之中,相反相成,当用反语谈及“冷”时,自然而然就应确定其真实意图是传达“热”的概念;谈及“勤奋”,实为“懒惰”,谈及“喜欢”,实为“厌恶”等等,而这些反义语义场的共存正是反语赖以生存的基础。

确定反语的非自然意义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反语最大的语言特色是用违背自己真实意图的表达去获取某种特殊艺术效果。那么人们在说“假话”的过程中是否有某种规范原则来确保不会造成交际上的阻碍和误解?为人们在会话交际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保证交际顺利进行,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质的准则、方式准则和关系准则。grice强调了遵守合作原则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同时也谈及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例如反语的使用。为了解释交际一方故意违背合作原则,另一方不得不越出表面意义,通过推理理解对方话语深层含义的现象,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包括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一方明显或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从而迫使另一方推导出话语的含义,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作出的判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反语正是明显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质的准则,因此要推断反语的特殊含义需要特定的语用语境和特定的读者或听众群体。语用语境一般包括语言知识与语言外知识。语言知识包括对双方使用语言及上下文的掌握。语言外知识则包括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及相互知识,而真正能够理解欣赏反语的特定读者或听众群体应以拥有语言知识为前提,而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相应的语言外知识。这里以伟大英国作家jonathan swift脍炙人口的经典讽刺名著“a modest proposal”中的两小段来分析,即真正领略反语的艺术感染力所需要掌握语言外知识的必要性。

“ i have been assured by a very knowing american of my acquaintance in london, that a young healthy child well nursed is at a year old a most delicious, nourishing, and wholesome food, whether stewed, roasted, baked, or boiled; and i make no doubt that it will equally serve in a fricassee or ragout.”

我在伦敦认识一位知识广博的美国人。他使我确信,一个哺育得好的、健康的小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是一种非常鲜美可口,营养价值极高,极有益于健康的卫生食品,或炖,或烘,或煮,无不相宜。我毫不怀疑,切碎煨食或作杂烩也是佳肴。

通读这个“温和的建议”,我们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外知识,立刻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因此要真正理解“delicious,nourishing,wholesome,admirable”的隐藏含义,我们就不得不对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疯狂压榨爱尔兰人民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些残暴的统治阶级不仅逼死吞食了无数穷孩子的父母,还把毒手伸向孩子们。于是作者用看似温和的笔法,委婉的语调向这些残忍的刽子手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而事实上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愤怒和辛辣的讽刺,整篇文章因反语的精妙运用让人过目不忘。正如leech曾指出“反语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讽刺的手段”,而这样的手段在大师鲁迅,萧伯纳,欧·亨利的著作中也多有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针对拥有相应语用语境的读者而言,恰当的使用反语毫无疑问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色彩和艺术价值。

当然,使用反语除了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讽刺嘲弄的感情色彩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反语还有着另外一些语用意义。为了回答“人们为什么在不需要强调讽刺及其他艺术修辞的情况下仍会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让对方拐弯抹角的去意会?”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及与合作原则相益补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由leech提出,它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及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意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正如leech指出,使用反语也要恪守礼貌原则。他说:“如果你必须触犯别人,起码要做到避免同礼貌原则相悖,而应让听话人通过对含义的推导,间接地领会你话语中的触犯点”。正如例3)中的“he is so diligent that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我们可以容易从后半句“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推导出 “tom is very lazy boy”.然而,如果老师直接使用“lazy”这个词就违背·了赞誉准则,对他人进行了贬损,为了挽救父母的面子老师选择了恪守礼貌原则中赞誉准则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这样既让父母通过推导会话含义了解tom的真实学习状况,又能避免父母难堪和正面触犯他人。当然“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我们自小受到“自谦自贬”的文化熏陶,在实际会话交际中更多的为了恪守礼貌原则而使用反语。例如,例5)中的“姚大婶”她事实上听到别人夸奖自己闺女心里乐开了花,如果恪守合作原则,姚大婶就应就事论事把女儿表扬一番,然而不免给别人,尤其是中国人心里落下沾沾自喜、不懂谦逊的不好印象。因此为了遵守谦逊准则,她嘴里不仅否认别人的赞誉,并且还把女儿从头到尾数落一通。当然听话人由于具有一定的语言外知识,了解大婶一直在支持女儿外出上班,争取自由,因此能准确的体会母亲那种贬在嘴里、甜在心里的滋味,从而不会造成对方故意欺骗自己的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反语的语用特点可归纳如下:或者说话人要有言外之意,即有表达自身主观意图。其言外之意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支撑,有一定的语境让其体现。读者或听话人有相应的语言及语言外知识,以便沟通。其中包括有相关的语境知识,懂得对方的表达意图,并且能够体会欣赏对方使用反语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反语,作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修饰手段,它具有的独一无二的语言特色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能读懂欣赏,还应多从语用学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它内在的组织结构,从更深的层次,全方位的去理解它的生成和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它为博大精深的语言增添异彩。

参考文献:

[1]grice, p.h. ,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 in p. cole & j. morgan syntax and semanti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jonathan swift, a modest proposal [a],

[3]leech, g.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83

[4]levinson. s.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up.

[5]何自然,1997, 语用学概要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6]何兆熊,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8]孙犁, 荷花淀

[9]杨春红, 2005, 反语的语用理解,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2期。

第8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教学目标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分析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常重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会,进一步将人们丛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重点的突破方案

(1)通过讲解“人文主义”的英文单词“Humanism”的构词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历史,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意大利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回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成就,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的背景,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一览表》,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更是缺乏了解,因此,较难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思考为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核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指导学生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览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文艺复兴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回答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性质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制作一系列表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问题、点拨和适当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6.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

2.法国的拉伯雷

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探究活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第9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

解放军一五四中心医院神经内科A区,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干扰素-β(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38例)予以干扰素-β-1b(IFN-β1b)250μg行皮下注射,2 d用药1次;小剂量组(38例)予以IFN-β1b50μg行肌肉注射,2 d用药1次;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DSS),记录两组不良用药反应,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持续进展发生率。 结果 大剂量组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瘙痒的发生几率为39.47%、34.21%明显高于小剂量组15.7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治疗48周大剂量组复发率和持续进展率分别为36.84%、18.42%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IFN-β1b能够降低RRMS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持续进展率,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但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

关键词 ] 多发性硬化;复发缓解型;干扰素-β;功能缺损状况评分;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094-02

[作者简介] 张书艳(1985.11-),女,河南信阳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达85%多发性硬化(MS)患者伴随出现复发缓解、持续进展的神经功能损伤,易发展为复发缓解形多发性硬化(RRMS)[1]。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用药剂量内,IFN-β治疗RRMS的效果显著。近年来,国内开始采用IFN-β治疗RRMS,但关于IFN-β的用药剂量、效果及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对此,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剂量和小剂量IFN-β对RRMS患者EDSS评分、不良用药反应、复发率及远期效果的影响,为临床了解IFN-β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RRM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剂量组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为20~57岁,平均(345.27±2.63)岁,病程4~35个月,平均(22.36±2.27)个月。小剂量组38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4.21±2.84)岁,病程3个月~36年,平均(36.21±3.58)个月。两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入组前1个月疾病复发;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免疫缺陷病史;抑郁病史;IFN-β用药禁忌症;入组前6个月取免疫制剂治疗。两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大剂量组予以IFN-β1b(美国 Bayer Schering Pharma AG;S20110024)250 μg行皮下注射,2 d用药1次;小剂量组予以IFN-β1b50 μg行肌肉注射,2 d用药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2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周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DSS),总分为0~10分,分值越低提示伸进功能受损程度越轻;②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用药反应发生率;③用药后随访24周,行MRI检查观察两组复发、持续进展。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文中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率(%)和(x±s)表示,并行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DSS评分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周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用药反应

两组患者中性粒子细胞、抑郁、嗜睡、发热等的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瘙痒的发生几率为39.47%、34.21%明显高于小剂量组15.7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良反应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

2.3 随访情况

治疗48周大剂量组复发率和持续进展率分别为36.84%、18.42%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MS)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青年患者是疾病的高发性人群[2]。RRMS是MS常见的类型,IFN-β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目前,干扰素-β(IFN-β)在美国临床治疗RRMS中已有20多年的应用历史,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抑制其呈进展性发展。有学者指出,早期应用于IFN-β治疗MS能够控制疾病呈进展性发展,改善预后生活质量[3]。

IFN-β治疗MS的作用机制如下:①降低机体IFN-γ水平,减少其诱导的免疫应激反应,改善免疫机制受损状况;②改善Th1、Th1细胞失衡症状,降低促炎因子活性,改善机体炎性反应;③降低巨噬细胞和黏附因子的活性,降低T细胞中MHC-Ⅰ和Ⅱ类反应,降低免疫应答反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IFN-β能够降低MS的复发率,抑制疾病呈进展性发展,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5]。但目前临床关于IFN-β的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用药频次等疾病复发、预后发展、安全性的应用尚存在争议,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该研究探讨了大剂量和小剂量IFN-β1b治疗RRMS的效果,发现两组治疗前至治疗后24周EDSS均无明显差异,治疗48周后大剂量组EDS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短时间内IFN-β1b在改善RRMS患者是神经功能受损中的应用价值有待提,与国内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者认为还可能与EDSS评分的敏感性有关,EDSS评分变往往在IFN-β1b治疗2~3年后才可见明显变化。有学者指出,疾病复发率、持续进展率及MRI新发活动病灶是评估IFN-β治疗RRMS效果的重要指标[6]。治疗48周大剂量组复发率和持续进展率分别为36.84%、18.42%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IFN-β治疗RRMS期间存在剂量依赖性。吴祥等[7]指出大剂量IFN-β能够减低MMRS桓则复发率和延长复发间隔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佘晓岚等[8]分析不同剂量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大剂量IFN-βRRMS的复发率为45.7%,小剂量复发率为60.6%,合并效应RR值为0.79%,两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与该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大剂量IFN-β1b治疗RRMS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抑制疾病呈进展性发展,但不良用药反应相对较多,治疗期间加强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的观察,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提高治疗安全性。

[

参考文献]

[1] 贺电,李娅,徐竹,等.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9):775-788.

[2] 梁军利,吕海东,钱琪,等.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辅助T细胞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4):246-249.

[3] 王秀丽,宋秀娟,李亚,等.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1):47-49.

[4] 曹芳,付锦.对比干扰素β与醋酸格拉默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14(6):419-422.

[5] 陈勇,黄光祥.干扰素-β 1a配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5):67-69.

[6] 徐雁,刘彩燕,张遥,等.中国经典型多发性硬化患者β干扰素-1b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J].协和医学杂志,2012,3(3):282-286.

[7] 吴祥,杨军.甲泼尼龙联合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367-36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