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精选(九篇)

海西教育学习体会

第1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关键词】涉海专业 海洋经济 钦州学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56-03

广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比较匮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日益严峻。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无疑是广西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基本生产要素,而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替代的自然物质条件。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生产要素海洋人才资源,却十分匮乏,海洋高等教育滞后成为了广西发展海洋经济的“瓶颈”。一直以来,广西没有高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分析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时,指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海洋科研能力薄弱,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几乎是空白”,从而提出要“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广西高等院校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在此情形下,钦州学院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开设、发展涉海学科专业“既是广西高等教育适应广西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广西高等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钦州师专的基础上改建钦州学院后,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努力培养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试以钦州学院为例,对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进行研究。具体说来,广西高校开设涉海专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强化基础建设,保障涉海专业办学条件

涉海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尤其是航海类专业,其专业的特殊性、成本的高额性、行业管理的法规化和国际化,不是随便可以办成的。它不仅要舍得投入,解决实践教学环节多、实践性强,需要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多的问题,还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钦州学院虽然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开设海洋相关学科专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地缘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等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办学基础薄弱,要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培养海洋人才,必须强化涉海专业基础建设,保障办学条件。为此,钦州学院切实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办学软硬件的建设,以保障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满足专业的教育教学和持续发展需要。

一是建设与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把涉海学科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作为首要的任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内培外引,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培养涉海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成长;实行优厚待遇引进涉海学科人才,加强涉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如市校结合对引进的教授给予合计45万元的安家费和科研费;对引进的船长给予教授的待遇。开设涉海专业以来,共引进涉海类专业的高学历(博士)、高职称的教师14人,甲类船长3人,甲类大副3人,甲类大管轮2人。

二是建设与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对涉海专业实行重点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和完善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搭建涉海学科专业的公共教学平台。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特色学科专业品牌的目标,融合多学科优势,建成了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近几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涉海学科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并不断提高轮机实验实训中心、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海洋科学等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保障了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

三是建立以保障涉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机制。开设航海类专业后,学校认真建立和严格实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顺利了通过国家海事局对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许可的现场核验和质量体系审核。以建立船员教育体系为契机,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加强涉海学科专业制度建设,建立了一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改革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制度。以“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形成了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

四是建立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的科研教学平台。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为实现打造海洋办学特色的目标,以科研促教学,有效服务涉海学科专业发展,融合多学科资源,建成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和广西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利用意大利政府1000万欧元贷款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购置仪器设备,建立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实验平台。这些科研教学平台的构建,为涉海学科专业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内涵外延建设并举,努力满足海洋经济发展需要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仅靠一两个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是无法满足广西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的。广西要实施“海洋强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构建为海洋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科专业群和相配套的研究平台。钦州学院为此不懈努力地探索实践着,强化内涵建设与适当扩大外延并举地发展涉海学科专业。

2010年9月钦州学院正式成立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学校以此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优化步伐,检查总结原有涉海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办学中的问题,制定完善涉海专业设置、建设的各项管理办法,根据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专业调整优化,创造条件开设新的涉海专业,积极稳妥地在条件较好的专业增设涉海专业方向。经过重点建设与积极发展,从2007年到2012年的几年间,学校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了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一批海洋专业,还积极稳妥地增设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方向,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加“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方向”,在“物流管理”专业增加“港口物流方向”,在“海洋科学”专业增加“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制药”等方向,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增设了“港口机械方向”等等,使开设的涉海专业(专业方向)达到了11个。初步形成了具有办学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海洋交通运输学科专业群”、“海洋科学学科专业群”。

满足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仅要有相应数量的学科专业,还必须有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钦州学院围绕海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涉海专业的建设,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外,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的中期检查、评估验收工作;同时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成立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事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工作,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践、社会调查、学科竞赛活动、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方式,促进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经过努力建设,一批学科专业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建设项目,如“北部湾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科被确定为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海洋科学”被确定为广西紧缺人才专业;“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港口物流”被确定为广西急需人才专业;“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港口物流”等课程被确定为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特色课程;“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确认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钦州学院还围绕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让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争取教学质量与海洋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钦州学院开设涉海学科专业以来,与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先后开展了“钦州湾生态环境本底数据调查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数学模型及其在钦州湾海洋生态及资源管理的应用”、“大蚝抗癌活性成分分离及其产品的开发”、“海洋星虫活性成分研究”、“北部湾红树林种群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茅尾海近江牡蛎环境效应评价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等一批各级涉海类科研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共承担各级各类涉海科研项目43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0项、其他科研项目23项;共获得科研经费777.85万元;承担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6项,获得研究经费75.8万元。学校还派遣研究人员参加了意大利国际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国际海洋鲸类考察培训研讨”项目活动;参加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外交部合作发展司、2010上海世博会意大利政府代表团举办的“保护区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国际研讨会,承担了广西海洋局委托项目《中国海洋文化・广西卷》的撰写工作;承办了“2010年广西船员论坛会议”、“中国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会暨航海教育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究会”。学校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涉海学科专业与海洋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在不断增强。

三、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能力

钦州学院的办学资源尤其是涉海人才培养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学校领导在办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更好地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校地、校企合作,增强涉海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为了办好涉海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的海洋专业人才,钦州学院加强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融合,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把海洋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与广西的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如为培养广西航海人才,钦州学院与广西海事局签署实施“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 强化相关涉海专业的建设,共建轮机航海实训中心。钦州学院按照航海学科专业的要求搞好教学硬件建设,组织好教学和船员培训;海事局在航海教育资质许可、建立船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咨询指导,推荐和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提供便利。又如,钦州学院与钦州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活动;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项目,开展“钦州港口集团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建构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至今,钦州学院建成了“船员培训中心”,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船员培训许可证》,成为广西首家培养、培训高级船员的机构;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已建立校外涉海学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8个,提高了涉海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产业、职业、专业、学业、就业和产业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组织文化、质量标准和组织形态上的整合,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推进教育方式与生产方式融合,建立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培养目标,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工作,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钦州学院下力气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充分利用涉海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实践教学条件,不仅增加了教育资源、增强了人才培养能力,而且为实现学校与社会、专业与职业的良好有效对接铺造了道路。

面对新的形势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钦州学院坚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和先于其他高校开设涉海学科专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专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群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力度,不断推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人文的协调发展;以海洋特色创品牌、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使海洋高等教育在为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同时,获得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建立起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努力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建设、海洋科学研究、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作为,彰显海洋办学特色,为广西的海洋科教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家庆,银建军.新形势下广西沿海高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2]黄家庆,黄孙庆.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探索――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3]陈超英.教育支撑滨学海新区开发开放发展战略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208

[4]林年冬.在创新中促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2011JGZD020)

第2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关键词:西部;小学教育;对策

教育的发展往往与国家和地区的兴衰紧密相关。西部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教育作为西部发展的推动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与优先发展。

一、西部小学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20年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三、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多方力量集中的结果,促进西部教育发展需要东西部的协同合作。西部高校在提高自身师范生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吸收东部地区人才。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中东部教育人才望而却步。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应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向西部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借鉴经验;其次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如江苏省对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研究生支教行动已取得较好效益,建议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从中东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骨干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2005(12):18.

[2]冯建军.关于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而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1):37.

第3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关键词: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军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54-03

清朝自入关以来至鸦片战争时,在军事上奉行“以骑射为根本”的原则,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上沿袭着明朝的武举制度,在教育上则只注重军人的弓马骑射技能,而忽视对军官的理论教育[1]13-14。随着承平日久,八旗、绿营日渐废弛、锐气尽失,无论是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还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都惨遭失败。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启用汉族官员,组建团练,引进西方武器,改良装备,采用西式方法训练士兵,开启了军事近代化的历程。军事教育的变革,是晚清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它始于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期间迅速发展,直至清朝政权被时仍在进行,并对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

从时间上来看,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这是军事教育变革的开端和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这一阶段晚清军事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军事教育体系,大规模地派遣军事留学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

(一)洋务运动:军事教育变革的早期发展

晚清军事变革始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淮军大批引进西式枪炮装备军队,逐渐取代八旗、绿营成为主力。见识到西方强国“坚船利炮”的威力后,湘淮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期,利用自身担任地方督抚的优势,创立兵工厂、造船厂,开启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军事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前期的主要目标,军事教育变革作为军事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实施。

1.清代海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认为外来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制造新式舰船、创建新式水师,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这一点洋务派领袖曾国藩说得很清楚:“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2]748“况今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3]1603巩固海防是当时清政府的共识,这一方面以左宗棠成绩最为显著。担任闽浙总督后,左宗棠创办了福建船政局,制造新式轮船。为解决人才问题,1866年,左宗棠奏请创办了船政学堂,分前堂和后堂,前者W习制造,后者学习驾驶,分别以法语和英语授课,招收精通语言的幼童入学[4]19。1877年1月,李鸿章提议由福州船政学堂派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经李鸿章与丁日昌、沈葆桢商议,挑选30名学生分别赴英、法留学[5]1125。此后,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三期共百余人赴英法留学,极大地推动了清朝海军的建设。

洋务运动时期海军领域的军事教育变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知识,二是派遣留学生,学习欧洲强国的舰船制造与舰船驾驶、海军指挥技能。这一时期,清政府共创办了水师学堂近十所,除福州船政学堂外,天津水师学堂等也培养了一批当时的海军人才。这些海军人才都受到了重用,尤其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北洋舰队当时的管带均由此处毕业。由于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破坏,这些早期的新式海军学堂都毁于一旦。待甲午以后重新建立时,均被命名为海军学堂,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近代陆军教育变革的开端

相对于海军学堂的成立,以及海军留学生的大量派遣,洋务派在陆军教育改革方面的步伐要小得多。虽然,在引进西方枪炮,采用西方训练方面,湘军、淮军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即已开始,但在军事教学和军事留学生派遣领域则到了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187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选派7名淮军军官前往德国学习,开中国近代军事留学事业之先河[6]65-68。从此到甲午战争的近二十年内,清政府陆军派遣留学生的规模也不可与海军相较高下。

洋务派第一所近代陆军学堂系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于1885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又称北洋武备学堂)。由于传统武举的存在,陆军近代化早期仅限于武器装备的改良,而军队编制、教育等方面则进展缓慢,这也是陆军新式学堂成立晚的原因。和海军学堂毕业生受到重用不同,陆军学堂毕业生在军队仅从事训练工作,大多担任下级军官,不受重视。甲午战争的失败,一度使武备学堂陷入停顿之中。此外,与同期的海军教育相比,由各地督抚自行创办的陆军武备学堂标准不一、学制不一,学时短、学识浅,毕业生素质不可于海军相比。但无论如何,这些武备学堂的成立,大大地推动了晚清时期的陆军近代化进程[4]27。

(二)清末“新政”:军事教育变革的迅速推进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大量军舰、海军人才的丧失,陆军的连续惨败,也意味着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变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清政府军事落后的现状。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到1901年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军事教育变革均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军事变革的重心由海军开始向陆移,且变革的幅度之大、影响之大,远远超洋务运动时期。

1.举国划一的陆军四级学堂体系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华极大地震动了清政府,作为新政重要内容的军事变革迅速启动。1901年,武举考试被废止。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考察督练全国军队,开始了建立36镇新军的计划。军事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练兵处以日本军事教育为蓝本,制定了《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设立四级三类军事教育体制,最终统一了全国的军事教育体系[7]74,用以支撑其建立36镇新军的庞大计划。陆军四级学堂系统即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陆军小学堂在全国各省省会或驻防之地设立,中学堂在武昌、西安、南京和北京设立四所,兵官学堂和陆军大学堂各一所。陆军学堂的计划非常成功,截止到1911年,共培养学生一万多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都加入了新军,成为军官。

2.大规模赴日军事留学生的派遣

新政时期,军事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赴日学习军事成为热潮。与先前的留学欧洲相比,日本在地理、文化习俗方面的便利条件,再加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力提升,使留学日本成为当时政府和国民共同的选择。从1898年赴日留学开始,到1911年,赴日留学军事的总人数已达1 000人以上。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上,它不仅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军事干部基础,而且造就了一大批民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将领及军事教育家、理论家[8]85。

纵观这一时期的军事教育变革,不仅规模上远超洋务运动时期,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极大变动,不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技艺,对于教育体制等方面也开始调整,变革更加深入。与先前的以欧洲为师不同,这次变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日为师。

二、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

回顾晚清时期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军事教育变革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到迅速推进的过程,特别是清末最后十年,是其军事教育变革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总体而言,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师夷长技”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魏源便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很快成为洋务派指导实践的重要思想。曾国藩等人认为,西方的优势在于武器先进,而武器先进在于工业发达。因此,开办工厂,培养人才是关键。在洋务派创办陆海军学堂中,学习西方的技艺是主要的,即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在新政时期,无论是举国划一的陆军教学体系,还是新军编练,学习西方的不再仅仅是器物层面,在体制方面也开始深入,即开始了制度层面的近代化。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征,“师夷长技”是这种特征在军事层面的具体体现。随着清政府与外界接触日益深入,不足之处暴露的也日益明显,因此,学习的内容从技术到制度层层深入。

(二)“中体西用”

与向西方学习同步的是,清政府及其主要官员对于自身封建文化价值观的维护。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在对待留学生问题上,就提出学问应“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留洋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艺之学”必须同时“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1898年,洋务派后期领袖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末军事教育变革中起到重要影响的袁世凯同样如此。他命令各营设随营学堂或者讲堂,定期给士兵进行“圣谕广训”“忠孝经”“军人精神”等教育。在军事教育上,他们始终把封建伦理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禁止进步思想学说的传播,用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晚清军事教育变革从一开始就是清政府在面对内外压力,试图维护其统治的措施。在学习的内容上,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的学习延续到后期制度层面的学习,均是这种被动应对的表现,它是清政府的被动适应和调整。同时,在具体的学习对象上,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如陆军方面,从1870―1894年“以德为师”,学习德军的枪炮和训练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而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以日为师”则是其教育变革的重点内容。

三、结论与启示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晚清军事教育变革,从维护清政府统治的目的出发,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原则,奉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方针,革新了晚清军事教育。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衰亡,其培养的军官甚至成为推动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意义仍然重大。首先,它奠定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格局,同时也形成了现代军事教育的源头。在近代军事教育时期的许多教育形式和做法,对后来的军事教育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许多做法还沿用至今。同时,它还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军事和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军事教育培养的部分军官,后来成为军阀,导致内战连连,一些人甚至投靠了日本成为汉奸,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回顾晚清军事教育变革的历程,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国防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国防建设必须以受过系统先进军事教育的人才为基础。中国历史上军官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武举和战场来发现人才,到了近代,这种形式已经完全落后,晚清创办新式学堂,尤其是清末十年的系统军事教育体系的建成,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国打败侵略者的重要军事人才。在今天,受到系统教育的人才对国防建设更加重要,加强国防建设,人才始终是根本。

其次,军事教育必须符合国情、实际,不能盲目扩张。清末十年,全国建立军事小学堂近30所,中学堂四所,培养了1万多学生,而当时的全国军队总数为60万人,新军仅为其中的一半,清末广西著名的“驱蔡风波”就与军校毕业生无法安排有关。军事人才的过剩,以军事求功名的人过多,势必会对社会安定产生影响。因此,根据本国军队规模和需求,合理成立军事院校,招收学生,成为军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以信息化樘卣鞯牡贝军事中,军官的养成来源日益多元化,专门性的军官学校不再是军事人才来源的唯一要素,着眼于国防现代化,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军事人才。目前,地方院校国防生的培养,成为军官的重要来源,这也是军事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半世雄图:晚清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4.

[3]曾国藩全集・奏稿[M].长沙:岳麓书社,1994.

[4]朱建新.中国近代军事学校[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5]罗琨,张永山.晚清后期军事史:下册[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6]王红.近代中国的首次军事留学[J].军事历史,2010(6).

第4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贡献。

一、广设盲人学校,确保盲人平等受教育的权益

傅兰雅在中国数年,目睹了中国盲人的艰苦生活,他在柏克莱所做的演讲《中国的盲人教育》(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Blind)中提到,虽然中华民族非常博爱,但是贫穷的盲人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往往被视为乞讨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时也有少数慈善机构为盲人设立栖留所或住所,但“为数既不多,而其设置供备尤不适当,甚至无益而有害。盲人身体上之苦痛或能略为减免,至于心理及精神上之苦痛,则从未有加意及之者”[1]。傅兰雅认为对盲人的帮助更应该关注其心理与精神层面,因此他认为帮助盲人最好的做法是广设盲童学校“惟赖仁人用心,设法怜救,始可少减其苦。此各处训瞽学堂之所应急设也”[2]。

傅兰雅一直牵念创办盲人学校,1911年他捐献13亩临近江湾的土地及钱财,于1912年在上海正式开办盲童学校,由其子傅布兰在中国代为管理,傅兰雅希望能够将上海盲童学校不断扩大,从而帮助更多的盲人,达成他们的心愿。随后其又在汉口建立一所盲童学校。傅兰雅积极提倡要通过广设盲人学校确保盲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一词在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平等”体现在盲人像普通人一样有学可上。“不独寻常儿童应受教育,即此等可怜无告之同胞,亦当施以相当之教养。”[3]盲人有权接受初等教育,还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接受中、高等教育,傅兰雅提到,“中国若施盲童教育,亦当效法吾美,不特幼稚初高小之教育,同得享受且可使之受中等高等之教育”[4];其二,“平等”还体现在盲人有尊严的上学。傅兰雅认为欧洲等国实施盲人教育多有“加惠之心”,将其视为一种慈善事业,学校性质更像是善堂,他认为在此环境下,盲人不能享受与常人一样的权利,更多的被视为可怜的对象,所以真正的对盲人平等的教育应该是建立在对盲人的尊重基础之上的。

二、推广布莱叶盲文,促进盲人的学习与交流

开启盲人智慧之门钥匙的盲文,最早出现在欧洲大地上,是由西班牙人弗兰西斯格・路克斯于1517年发明创造的[5]。之后,盲文几经发展,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叶受到查理・巴比埃“夜文”的启发,创造了6点制盲文,由于其方便易学,广为流传,成为近代盲文的基础。

中国最早的汉语盲文是“康熙盲文”,该设计是根据布莱叶的六点盲字符型和《康熙字典》的音韵,以北京语音为基准,整理代表中国北方常用单字的408个字音,这套系统有很强的规律性[6]。后来,随着中国盲人教育的开展,康熙盲文逐渐显现出难以学习、不利于在南方推广等缺点。于是,又出现“大卫・希尔法”盲文、以“穆恩体”为基础的盲文等多种盲文认读体系,造成中国各地之间盲人无法沟通交流,盲文书籍也无法普及,于是当时中国急需一种全国可统一适用的新盲文体系。

傅兰雅认为布莱叶盲文容易学习与运用,对布莱叶盲文体系赞赏有加,极为推崇。他曾致信给他侄女埃塞尔,嘱托埃塞尔购买点字版和点字书,学习布莱叶盲文,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盲人沟通,傅兰雅还在信中提到,穆恩法无法与点字法相提并论,对点字法赞誉有加。1913年12月,“大英圣公会”(The 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和“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联合邀请有关方面在上海商讨制定标准的汉语盲文体系,最终确定根据布莱叶盲文和中国官话形成一种新盲文体系,命名为“心目克明”[7]。即“心目克明”是布莱叶盲文与中国汉语的另一种结合形式。由于傅兰雅的推崇与支持,上海盲童学校采用“心目克明”盲文教学,该校的课本即是将商务印书馆的实用国文教科书,印成凸字符号,教授并鼓励学生学习“心目克明”法。

傅兰雅不仅希望中国盲人能够采用统一的、易学的盲文体系,从而促进中国盲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迫切希望有丰富的盲文书籍方便盲人学习与阅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傅兰雅一方面想要通过自己写书,向中国盲人传递知识。他曾提到自己要用中文点字法,为中国盲人编写一系列的学习阅读的盲书,丰富中国盲人学习的材料。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更多的布莱叶盲文书籍的出版。傅兰雅曾与伦敦的一个机构联系,希望机构能帮助出版所需的布莱叶盲文书籍。傅兰雅还曾捐献可以印刷布莱叶盲文的铅板印刷机,在上海盲童学校开设一间印刷所,专印盲人所用之点字书籍,如教科书、道学书、文学等,并发行《灯塔》月刊和《礼拜》周刊,赠予全国凡可阅读点字符号的

盲人[8]。

三、训练生存技能,培养盲人独立生活能力

在那个年代,中国盲人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受教育机会,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尊严可言。“很多中国人把盲人看作救济的对象,认为这些人毫无用处,是只能靠正常人养活的累赘……一直以来中国人都认为教盲人照顾自己、学习谋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荒唐可笑的……盲人的智力和精神状况从未得到过重视,也从未有过任何措施教他们谋生而过上美好的独立自尊的生活。”[9]傅兰雅希望能够通过盲人教育,帮助盲人改善这一生活状况,希望盲人能过上“俾能自食其力”的生活。

傅兰雅提倡训练学生的生存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他在创办的上海盲童学校中实施“教之知读,知写,并传以家中或场内工艺之事”[10]充分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传以家中之事即重视家政课的教学,“该校所有男女学生,都住在校内。宿舍里面,洒扫清洁,布置整齐;尤其是女生宿舍,更为整洁。一切工作,都由学生担任,从这一点看来,谁敢说盲人无用呢?”[11]家政课的教学取得很大成效,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得到外界的认可。传以场内之事即教授盲童一些手工技能,“则见手工成绩,盈案满架,检其种类,有折纸组纸(与普通小学初步制作相同),藤篮短褂(堂中有缝纫科)草帽缏线带等”[12],这些技能为盲童提供了毕业之后的谋生之法。上海盲童学校开办印刷所后,教授学生印刷之法,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印刷所工作谋生。生存不同于生活,生活是在生存之上对生命价值的升华,上海盲童学校不仅重视手工技能的传授,学校还会教授学生声乐、器乐、对弈等才能,深度挖掘学生潜能,陶冶学生之情操,增强学生自信心。才能兴趣的培养与开发有利于盲童重新认识自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发展,迎接新的生活。

四、学习国外经验,重视盲教育师资的培养

傅兰雅在办学方面,特别注重学习国外的经验。“余三年前,……以谋建筑校舍,尚有童子会员前往美国考察盲童学校之况,以为来华筹备之张本。”[13]在上海盲童学校开设之初,傅兰雅使其子傅布兰赴美学习盲人教育的方法。傅布兰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盲哑学校实习6个月,又赴阿弗不罗克地方盲人学校继续见习5个月,后再赴波士顿城帕金斯盲人学校考察3个星期。“我要在这里代表上海盲童学校向伯里特先生、艾伦先生和其他美国盲人教育家们表示特别感谢,我儿子在奥弗布鲁克的6个月中得到他们的帮助和热情款待。他在那里学习管理盲人学校的最好最新的方法。他在上海取得的很多成就都归功于3年前在那里接受的训练。”[14]傅兰雅还请他的侄女埃塞尔文帮他调查英国是如何帮助盲人的。上海盲童学校迅速发展与傅兰雅重视学习国外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在当时的中国,盲童教育尚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谋求发展。傅兰雅将欧美等国先进的盲人教育思想与实践传入中国,为中国探索盲童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引领。

国外的盲人教育,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并有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傅兰雅十分重视中国盲校的师资问题。中国人口基数众多,盲人数量较之其他国家也会相应较多。解决这么多盲人的教育问题,首先需要有了解盲人教育的教师作为基础,对此,傅兰雅提倡各省都应建立培养盲人教师的师范院校,完善盲人教师培养体系,并且希望上海盲童学校能发展成第一所这样的学校。1918年以后,上海盲童学校陆续有毕业生加入盲人教育师资队伍。后来,上海盲童学校设立师范部:专为养成盲哑教育师资而设,不拘盲人与非盲人,凡有志研究盲哑师范教育而将来服务于盲哑学校者,均为招生对象[15]。这些重要的举措,为解决我国盲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问题做出了贡献。

五、倡导多元合作,推动盲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当时的中国,许多地方的盲人学校是当地的慈善之士或是西方传教士出资建立的,他们奠定了中国盲人教育的基础。傅兰雅积极倡导仁爱之众关爱盲人教育,同时认识到社会慈善之士的捐赠与帮助力量有限,只能满足少数盲人的需求。必须倡导政府部门发挥作用“国家自可多拨公款,于各大城镇,广设瞽院。嘉惠群盲,皆属当尽之义务。并非寻常之善举,所可等量奇观也”[16]。发展盲人教育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傅兰雅大力宣传防盲、治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世界上有六百万盲人,中国有一百万,这是人类的大牺牲,盲人中有好多不应该盲的,大多为目疾不治所形成,据调查,几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在美国,从前有百分之三十三,后来经注意减少到百分之七”[17]。在傅兰雅编写的《教育瞽人理法论》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免瞽会,即由盲人、医师、律师等人士组成的一个机构,宣传如何避免婴儿患目炎之害。他倡议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盲人,成立类似组织,宣传防盲以及治盲的方法。傅兰雅期望并积极倡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盲人教育的联动机制,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保障盲人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傅兰雅积极从多个角度倡导保障盲人的公平受教育权利,这是其盲人教育思想最为闪亮之处。他主张盲人学校的创办目的是培育盲人而不是收养盲人,是致力于帮助盲人达到独立生活的完美状态。他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介绍国外的盲人学校概况以及盲人教育的实施办法,推广布莱叶盲文,重视师资的培养,为中国的盲人教育发展提供了活力。

参考文献:

[1]朱怡华.上海盲童学校历史调查简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2):47.

[2][10][16]傅兰雅.教育瞽人理法论[M].上海:时中书局, 1911.

[3][4][13][17]傅兰雅.盲童学校校长傅兰雅先生对于本会听讲员之演说(演说题盲童教育)[J].教育研究,1914(17):2-4.

[5]滕伟民,李伟洪.中国盲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

[6]郭卫东.北京瞽叟通文馆与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J].北京社会科学,2005(3):99-103.

[7]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近代史研究,2006(2):110-124.

[8][15]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05.

[9][14]戴吉礼.傅兰雅档案(第三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1-350.

[11]魏志澄.上海盲童学校(纪事)[J].儿童世界(上海1922).1937,38(2):23-30.

第5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西场中学位于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是一所农村学校。早在2002年,该校就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一级A类普通高中。2003年,又顺利通过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近年来,该校通过强化管理,积极培养优秀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在教育教学、特色办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上级教管部门的肯定。

强化管理

西场中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质量。该校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强化制度建设,在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分析,采取保留一批、废除一批、完善一批、修订一批、制订一批等做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目前,该校修订和完善了《西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西场中学出勤管理制度》《班主任月考核制度》《红旗班评比制度》《优秀班级、年级评比制度》《西场中学初中编教师考核方案》《西场中学感动西中集体、个人评选方案》等。

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该校注重管理实效,构建起了“五线”(“政教线”“教学线”“后勤线”“团委线”“年级线”)管理模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纵横交叉,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管理网络。同时推行“三到位”制度和全天候值班制度。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年级长坚持每天早、中、晚“三到位”,深入到班级、宿舍等进行检查。特别是晚上12点以后,学生们都睡下了,负责巡逻的老师们还要继续工作。有一次晚上,天气特别炎热,在巡查宿舍的过程中,宿舍管理员陈艺文发现某班有3名学生的床位是空的,在对同宿舍的同学进行询问后,得知这3名学生极有可能是爬围墙出去上网了。陈艺文马上把情况汇报给了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又把情况汇报给了校长陈延宏。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值班的老师们找遍了镇上的网吧,最后终于在某处网吧外的空地上找到了这3名学生,随后将3人带回了学校。等到这3名学生回到宿舍睡下,已经是凌晨3点了。

为了有一个安定的教学环境,西场中学成立了安全小组,专门负责校园安全巡逻。目前总共有14个小组,每天24小时对校园进行巡查。这些安全小组及时处理了不少突发事件。有一次,全体学生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有几名学生受到一些社会闲杂人员的威胁,双方还发生了言语冲突,极有可能酿成斗殴事件。这时值班领导苏平副校长,陆朝森、庞海生主任及时获知情况,马上通知派出所前来处理该事件。后来还安排校车把被威胁的几名学生送到家中,以防他们在路上再次受到威胁和报复。

西场中学实行“每周工作汇报制”,要求值班领导、年级长、班主任每周以书面形式汇报每周的工作情况。星期日晚上是例会时间,各成员对上周的值周工作进行小结和汇报,最后由校长提出评价意见并对下周工作提出要求,使班子成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策略。

此外,西场中学还开展“周红旗班”“优秀班级”“优秀年级”“学雷锋先进班”等评比活动,尤其是精心组织“感动西中集体”“感动西中人物”“感动西中十佳班主任”“西中十大师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和学风的转变。

培养优秀教师

黄健玲老师2010年毕业后到西场中学任教。她在老教师的帮助和指点下,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曾连续两年荣获校级比赛一等奖和班主任论坛二等奖,2011年,她参加北海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

像黄健玲这样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还有不少。近年来,西场中学把“培养优秀教师”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一是积极开展优质课、研究课和说课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该校成功举办了“创先争优,追求卓越”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和以“如何转化潜力生”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二是实施“青蓝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压担子”等方式提高教师素养,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必须与同学科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师徒教学帮扶对子,要求青年教师多听师傅的课,多上汇报课,多邀请师傅及其他教师听课指导。学期结束时,徒弟总结反思,师傅点评,学校再从中选出典型加以推广。

该校以教研组和年级为单位,开学一周内制订好各科组和个人的教学计划,并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西场中学各学科作业、测验及作文量》等文件规定的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把责任具体落实到科组和个人。教导处、科研处不定期检查各科组和个人的教案和作业批改量等情况,检查结果与《西场中学奖惩条例》和《西场中学绩效工资》挂钩,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等方式,在保“量”的基础上获得“质”的提升。

该校的语文组结合学科特点,全组教师注重语文修养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语文教学骨干。以苏小燕、黄健玲为代表的年轻教师朝气蓬勃,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培养学科代表,加强早晚读,所教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

该校的政史组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探讨学生的心理动向,积极协助班主任对“潜力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锻炼,政治老师陈海燕于今年荣获北海德育先进工作者,历史老师文祖琛执教的初09(4)班荣获今年北海市先进集体。

该校的体艺组每学期都要选出5名教师承担1次研究课任务。其中苏平、许恒东,庞海生,裴家明,郑伟忠,裴小松等老师于2002年参与自治区级课题《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模式研究》的研究,并于2006年顺利结题。2002年,庞海生、蒋全心老师参加县市优秀课比赛获三等奖,蒋全心老师的论文参加县优秀论文评比获二等奖。2008年8月,裴家明老师撰写的《浅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及对策》发表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上,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体育报》和《北海日报》上。

另外还有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等,都发挥了科组的优势作用,为提高本组教师的专业水平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该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王大珍老师2011年参加北海市教育局举办的数学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2012年参加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数学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包莲德老师2011年荣获北海市教育局举办的生物说课比赛一等奖;梁江老师在生物说课比赛中荣获2011年北海市二等奖……这些优秀的教师,已经成为西场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力量。

关注学生的成长

远强(化名)是西场中学的“潜力生”,成绩不好,纪律性差,却喜好摆弄电器,同学们手中的电器都被他“肢解”过。中考在即,远强深知自己中考无望,无心复习,甚至萌生放弃中考的想法。班主任劳斌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为其分析自身的优势。在劳老师的鼓励下,远强稳定了情绪,认真参与了最后阶段的复习并参加了中考,后来选择了一所职业学校学习电器修理。毕业后,远强在合浦县城开了一间电器修理店,凭借对电器的天生敏感,加上在学校学来的技术,现在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次遇见劳老师,他总是感激地说:“如果没有您的教育与鼓励,就没有我的今天。”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生源质量并不好的情况下,西场中学格外注重用“养成教育”来转化“潜力生”,要求教师联合家长,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校长陈延宏认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他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养成教育”,西场中学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10年,候宝财同学高考成绩优异,被武汉大学录取,2011年,谭其松同学考上厦门大学,2012年金亮同学以601分考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西场中学还利用农村学校独特的封闭式管理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都通过举办“五四晚会”“元旦晚会”“田径运动会”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2010年第20届体育艺术节上,该校的学生表演了自编自导的节目,有唱歌、跳舞、武术、奏乐等,种类大大超过了往届,吸引了不少周边的群众前来观看并获得好评。尤其是一些“潜力生”,通过体育锻炼和艺术的训练,使他们对体育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学生在提前批高考中成绩突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第6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一、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4所、辅读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校4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特殊幼儿园1所、学前教育点28个、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上海市管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采取市、区双重管理的办法,区负责学校党务和人事工作,市教委教研室特教部负责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业务管理,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检查和考核。

 

该市整合了原本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里的残疾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为特殊教育决策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共同建设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教育平台,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市、区县均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加强合作,研究与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各部门协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2004年上海市启动了“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2006年命名了7所首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特殊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一)从制度上保障特殊教育稳健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上海市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计划》《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发现、诊断与安置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班)办学条件的几点意见》《关于上海市盲、聋特殊教育机构与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合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特殊教育文件与法规。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后,上海又及时制订印发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制度上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二)办学经费对特殊教育大幅度倾斜

 

仅2009~2011年,上海市的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约4.5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1.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约2.87亿元,全市共迁建、扩建、改建特殊教育校舍约15万平方米,25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规定标准,35个学前特殊教育点改善了办学条件,99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建立了116个资源教室,17所学校配备了电梯,特殊教育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上海市能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医教结合、设施设备配备经费,并纳入年度特殊教育经费预算。2012年起,上海市调整了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7800元的标准拨付。上海市的免费特殊教育已覆盖学前到高中。

 

(三)率先实施“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早在1997年发文明确提出在上海市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文件规定自1997年7月起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经考核合格者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自1998年9月起,取得“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者方可在上海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上海市为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和引进国外专家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上海市教育、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修订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工作需要。当前,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4,学生在200人以下的按200人核编。学前特教班每班配备3名专任教师。

 

(四)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是“医教结合”,即做到教育队伍与医学队伍结合、教育教学与康复医学结合、医院康复与学校康复结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医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估机制,做到科学选择教育方式、科学制定教学与康复方案、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生涯规划,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借助“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上海市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记录其接受随访、康复、教育等各种医教结合服务的过程。目前,上海市已构建了特殊教育机构、医教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医教结合专业服务体系和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系统,全市实现了医教结合服务全覆盖。

 

三、上海市特殊教育经验对发展广西特殊教育的启示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广西后,广西各地一批新(改)建的特殊教育学校陆续投入使用,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广西特殊教育总体状况与其他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的重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并落实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举措,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特殊教育学校也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宣传和弘扬特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主动走出去,争取社会支持,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普通学校来说要大得多。虽然各地在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上已经采取了倾斜政策,但离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发展需要还有较大缺口。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制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3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总体上还比较低,广西应及时逐步上调现行经费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财政教育经费预算,要实施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确保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创新特殊教育管理方式

 

近年来,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当前,各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在业务的管理和指导方面还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广西可以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党务和人事仍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业务方面由自治区或者各市教研室负责,统一开展特殊教育业务活动。

 

这样,既便于集中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也有利于各特殊教育学校间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提高。各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残障程度、智力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评价,要设置不同的技能课程,学习、训练不同的技能内容,切实使每一个学生学有进步、学有所长。广西还应整合资源,扶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或高级中学,扩大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探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有能力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

 

正在规划或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要执行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并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当前,广西各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压力很大,各地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指导中心,建立资源教室,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指导作用,扩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和增设随班就读点的规模,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广西还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建立广西特殊教育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部门分工合作,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学生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并且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为残疾儿童、学生提供自发现开始的医教结合跟踪服务。

 

(三)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广西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教师资队伍。当前,广西特教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数量方面,要争取编制、人社部门的支持,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教职工,并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心理、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质量方面,要以教师的特殊教育、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发培训内容,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广西可以整合区内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作用,或者可以考虑在每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单列开班,凸显特殊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四)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医教结合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上海市是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施最早、最有成效的地区,广西可以借鉴其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8所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也在其中。广西要发挥南宁市培智学校的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地特教学校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学校康复服务水平,推进广西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带动广西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7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1.促进海派体育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文化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具有活力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可以极大地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上海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海派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海派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塑造具有国际一流、上海特色的城市体育文化.

2.大力提升上海市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就是来自于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要.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要,让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从而更加满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是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定的环境创造出特定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交叉、融合,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亚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追求体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道德,形成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念,达到精神、理想、道德、知识、人格、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构建现代化、海派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能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促进青少年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就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又或者是指个人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个体民族特性的形成过程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中华民族特性是在接受、学习、运用、认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文化创新,发展体育文化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样式、新手段,让人们更好地欣赏、接受、认同中国体育文化,促进人们对中国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增强上海青少年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满足和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

4.促进上海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同台竞技,多样性是全球体育文化生态的典型特征,人们对文化的选择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喜好.发展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尽管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体育文化强国如美国相比,体育文化的竞争力仍然薄弱,我国很多体育竞技项目已经站上世界最高水平,但中小学生的喜好度、参与水平并不高,青少年竞技运动人才培养基础薄弱,这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上海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上海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青少年运动竞技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路径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中的人群对其自身的文化来历、形成过程的历史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和发展的趋势等能作出认真的思考和反省.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差异有理性清醒的判断,对西方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加工改造,有选择性的吸收,与我国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的文化结构和价值体系互为补充,构建本土化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育文化.

1.国际化———融合外来优秀学校体育文化成果整合西方体育文化,就要继续学习、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其本土化.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工业文明,在体育价值取向上,以“竞争”和“超越”为基础,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力量、获胜,西方体育文化创新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创造出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竞赛文化的雏形,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源头活水.17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欧洲体育文明复兴,英国的户外运动、德国、瑞典等国的体操等项目进一步成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回归欧洲.20世纪初至60年代,现代体育的项目文化、运动竞赛组织文化越来越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西方体育文化崇尚竞争,重视娱乐价值和观赏性,得益于商业化的内在驱动力,具有全球输出、扩张的本能冲动,对发展中国家的体育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18世纪中叶,西方体育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中西体育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碰撞,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陷入空前的危机,但这也是我国了解、学习、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开端,尽管这种文化互动的方式是极为被动的.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体育手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两者的融合交流,有助于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利于中国体育文化在体育手段、功能结构上吸收和借鉴世界体育文化的有益经验,创造新的体育文化样式.19世纪中叶,西方体育文化传入上海,各种现代体育项目如田径、足球、篮球、网球等纷纷兴起,再经上海辐射向全国其他地区.追寻上海体育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国际化、开放性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因.有效增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需要有效借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理念的有益经验和知识成果,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课程资源,积极推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走向国际化.

2.现代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变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量异质体育文化的涌入,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日本古老的相扑运动在国内受到欢迎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年轻人对这个项目越来越缺乏兴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我国的农业文明持续的时间十分漫长,生产力较为落后,社会变迁的速度较为缓慢,人们的观念较为保守,更新较慢,比较容易安于现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天人合一、身心一元”观为哲理基础,强调内修、外练紧密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肉体的统一,追求体育活动的健身性、自娱性、安全性和伦理道德[7].在全球化、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外来体育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在消退,人们的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变得淡漠,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者有减少的趋势.很多青少年更愿意选择学习、接受外来体育文化,而对传统体育文化不感兴趣.因此传统体育文化如武术等要不断的创新,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在观念、内容、规则上进行有效的变革,主动适应全球化、商业化的世界趋势.如此,传统体育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展现独特的魅力,保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3.本土化———促进海派体育文化的原始创新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我国的体育文化仍然处于弱势.在价值理念、竞赛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西方体育文化均处于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早,生产力较为发达,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坚实的社会基础条件.尽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文化创新较为迟缓,但随着我国快速步入工业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体育运动水平和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海派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正进一步积累,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原始创新,可积极挖掘和整理上海地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梳理新兴体育项目文化,使之进入课堂,充分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兴趣.

三、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体育文化格局的现实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占据着强势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陆续进入我国,与中华体育文化融合交流,焕发了我国体育文化的生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正变得越来越强文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还是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文化创新同样如此.西方体育文化创新为何能持续不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现代化的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娱乐目标的追求.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文明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难以产生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因此体育文化变迁的速度较慢.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的升级,市民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环境日益优化,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正变得越来越强.

2.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奥运会项目绝大多数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项目如武术至今还没有能够成为可称为世界文化盛典的“奥运会”的正式项目.真正从中国诞生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除了武术之外,为数甚少.西方体育文化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初随着工业文明的兴盛所发展起来的汽车、摩托车、赛车、摩托艇、航空等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风靡世界的极限运动更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运动手段的魅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较为单一,人们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主要还是以学习、借鉴、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为主,运动项目文化创新大多与武术项目保持内在的联系.而且即使是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瑰宝———武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也有待提高,因为全球化趋势下人们的文化选择更具有多样性,运动项目文化由于不断创新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体育领域如运动手段、活动方式等已经显露出体育文化创新的萌芽.

3.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机制将会越来越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自我调节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西方体育文化而言,社会化、商业化的机制是推动其发展的主导机制.相对于我国来说,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都是社会自主发展的结果,如奥运会、NBA、英超等,政府往往不会过多介入.而我国在体育领域主要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尽管也提出了社会化发展的目标,但是社会化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商业化的机制仍未成熟,观众严重流失.尽管体育文化具有世界性,观众被英超足球赛、NBA篮球赛所吸引无可厚非,但如果我国的运动竞赛文化缺乏创新,失去竞争力,将会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但更应该是适应中小学生自主发展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的自然渐进的过程.

四、体育教师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中小学体育教师从来都是海派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为了有力推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就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作用,培育和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化机制,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创造热情和智慧.广大上海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较强,职业认同感较高,他们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模式、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将新颖、独到和有价值的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发现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产生推动上海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学研究成果,从而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在上海,目前为数不少的中小学都在积极开发和推行适合本校、体现学校特色并且与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相结合的校本课程,这些体育教学活动为上海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集聚能量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上海学校体育改革深入发展.

五、结束语

第8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14-02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陈晓桦(1964-),女,广东潮州人,副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口语教材教法研究。

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汉语热和中华文化探究

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国外有 两种比较流行的理解。(一)全球市场一体化。这是丹尼•罗德里克在《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的界定。(二)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将全球化看作一种进化的过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以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使用的定义为典 型代表。沃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社会过程,其中对社会安排和文化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沃特斯从三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经 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化,但没有赋予某个领域以首要地位。不过,沃特斯认 为,由于各种象征和符号具有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到处移动的能力,因此研究全球化的注 意力应集中于文化领域。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交流更为密切和频繁,世界经济呈现趋同发展的态势。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实际交往的需要,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英文和中文会是未来世界上两种主要的语言,会是未来世界上文化的 最重要的载体”。与汉语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的同时,出现了进一步研究东方文化的现象,世界 怀着浓厚的兴趣要探究中华文化的奥秘,挖掘其长盛的精髓,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在目前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清点自己的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动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谐共处。

二、全球化条件下审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应该本着“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它,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特点,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认识它,使之发扬光大。

(一)从外部来看,一是西方以东方为参照系来认识自己,二是华文教育中的文 化教学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提出了互动认知的现象学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认知”不应只是主体强加于客体的单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客体自身单方面存在的“自在的”特点,而应是二者沟通后产生的新知,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西方文化崇尚“民主”与“科学”,重视个人的价值而忽视群体的价值,重视发挥人的独立性、批判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它在创造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严重的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解释和解决时,西方开始反思,开始面向东方,以东方为参照,去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动认知思维方式促使东西方在经历许多世纪的相互无知之后开始对话,这对我们在全球背景下,对比东西方文化,了解他人,认识自己,探求自身文化的精髓是十分有益的。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环境来审视自己,往往会产生顿悟,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实质,从而形成文化互补、价值互补。

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地位同等重要。文化内涵较其语言更为深远厚重,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华文教育中,‘文化 教学’决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也不仅仅是‘交际文化’的问题,它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层的文化内容的教学。”

综观华文教育的历史,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是华文教育秉承不移的明确宗旨。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以儒家仁爱学说的价值观为核心,重视群体的价值,重视人伦和秩序,讲求中庸和谐、天人合一,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使海外华人的子孙后代在文化上认同祖国的根,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华裔,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学习汉字来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汉字具有与欧洲文字完全不同的价值――其表达功能不在是否有效地记录语言,而在是否有效地传达概念,其表意特性直接与概念相联系。汉字是独立于口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它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简单明了,信息量大,能够克服时空障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稳定中介,具有凝聚国内各民族及海外华人的作用。

(二)从内部来看,具体分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据说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而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文化既未泯灭过,也未中断过,是一脉相传至今的罕见文化 ,人们一般从内容上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属于第一个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第二个层次,观念文化属于最高、最深的层次。

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中国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的,所以我们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和与人为善,重视自我道德 的完善和自身修养,强调仁爱、诚信、节俭、勤奋、坚韧、进取等美德。同时,崇尚中庸,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和谐 相处。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中的儒学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传统美德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时展,正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 价值观念。中国人学习外国是自动的、必需的;欧美人学中国是自动的,但似乎不是必需的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学,所以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立足于时代,采取主动的态度,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三、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文化传承的特点及方式

(一)华文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特点

被称为“海外的希望工程”的华文教育,是维系祖国和华侨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加大文化传承的力度,加重中华 文化精华的比例,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必须看到,现在在海外学习华文的大都是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代华人,他们的父辈已经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中文教育,家庭中的中国因素 越来越少,文化传统的熏陶日益式微;同时,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都渴望融入寄居国的主流社会,有意识地接受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事实上,他们始终还是边缘人,存在着民族虚无感,也缺少作为主人的那种安全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的经济价 值和实用价值都已显现出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便是明证。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急需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多种语言,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文化特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上述种种情况,使我们看到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意识到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特点:主动出击,有的放矢

过去四百年来,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左右着整个世界,而中国、东方、非欧美的很多东西被忽略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文化有了接触和融合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学习和吸收别人的东西,而要主动出击,把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传播出去。

土生土长的新一代海外华人,由于对祖籍国文化茫然不知或了解不深,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淡漠, 帮助他们 实现文化突围的途径就是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从一些可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其次要用“扬弃”的辩证方法看待传统文化,以使中华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再次要注意文化传承的时代性,结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固有的文化,不断补充丰富中华文化;结合海外华人的当地文化,既强调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根,也要尊重本地文化,互相吸收合理成分,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三)文化传承的方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及网络的出现,必将引发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革命。所以,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远程的网络教学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常人们认为,只有学好华文,才能有效地吸收中华文化。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多数还是通过自己的母语而实现的,所以要为学习者提供多语种的语言和文化资料,提供更多渗透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把中国的精典文化翻译成外文,以使更多的华语水平 较低的海外华人有可能接触和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社会环境中认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另一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寄居国还是在祖籍国都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让学习者接触社会,亲身感受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华特质的社会现象、风土人情,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情感。

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指出: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有心理内因(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中华文化有多大的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和心理外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不论华族后裔的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 ,华人属于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他们与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头永远有一个中国结,华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全球化的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结紧这个中国结。

参考文献:

[1]金宁.关于华裔学生文化教学的若干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4(3):116-117.

[2]张亚群.文化传承问题辨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7-13.

[3]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J].教育研究,1996( 6).

[4]金宁.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J].华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7(3):37-40.

[5]贾益民.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 .

[6]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69-74.

[7]李善邦.文语兼顾 育教并重[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63-67.

[8]唐燕儿,李坚.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 1(2):150.

[9]董鹏程.历史会为华文教育的贡献作见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 3(4):1-4.

[10]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开放时代,2003(4):147-151.

[11]许渊冲.中国文化与全球化[A].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演录[C].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3.

第9篇:海西教育学习体会范文

共识,促成“激情牵手”

究竟能不能在工厂中开办院校或者在院校中开办工厂,使学生(职工)在“做中学”“学中做”,系统破解企业技能人才招聘难问题?几年来,北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园区企业和部分院校围绕产业人才支撑力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一直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2014年,北海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携手北海职业学院、北海景光电子公司,经过广泛调研和周密评估,明确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由政府扶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共同创建北海工业园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两年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一个占地41亩、建筑面积达2.55万平方米,有着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等大学“标配”,可同时容纳2000人在校学习、实训和生活的“厂中校”赫然屹立在北海工业@区。

包容,托举“比翼齐飞”

办学有办学的规律,办厂有办厂的遵循。如何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运行机制?这需要校企双方充分包容。为此,校企双方围绕职业教育面临的实习实训难、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专业服务产业化难等问题,制定了“动态性”教学方案,提供了各方满意的教学体系,生产线成为实习实训岗位,生产设备也是教学设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升格为“双师型”教师。

从两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北海工业园区产教一体合作平台仍然充分保持着学校本色,严格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不同的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资助;学生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得生活费,以支持自身完成学业,最终取得中职、高职学历。另外,该平台还引进不同院校设立函授点,面向园区企业符合条件的在职员工开设成人中职班、成人大专班和本科班,为技能人才“升级晋档”提供支持。两年间,园区已有近200名员工通过合作平台走上在职学历教育之路。

在这段“姻缘”中,作为主体之一的企业,不仅向实习生直接提供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技能竞赛,而且在职业规划、自我管理、创业创新甚至心理疏导等方面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服务,使学生一毕业即具备良好的就业创业基础。显然,企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且直接生产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也率先享受到人才“红利”。

责任,孕育“大国工匠”

通过两年的发展,北海工业园区“校中厂”“厂中校”的风格逐渐清晰起来,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放大,服务范围已拓展到整个广西。目前,通过北海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北海职业学院的共同协调,这个合作平台已与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广西轻工技师学院、南宁第三职业技术学校、贺州学院、防城港理工职业学校等20余所院校开展合作,接收28批次近4000名学生参加学习和实训。该平台同时面向社会开展人力资源师、应急救护员、安全管理员、叉车培训、电工培训等30项技能培训项目,并承接部分技术工种、职业资格考级认定任务……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