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短期投资的优缺点

第1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筹资;方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8日

一、筹资方式的类别及其优缺点

在我们分析筹资方式优缺点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企业的筹资方式。根据国内经济界对企业筹资方式的定义来看,企业筹资方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筹集资本的具体形式;二是筹资工具。这两方面内容明确表明了资本属性(资本债券或股权性质)及其期限。筹资方式按期限的不同又可分为短期筹资方式和长期筹资方式。依据内容不同,筹资方式的划分也不同,但大体有如下几类:

(一)利用留存收益。就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这种筹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以公积金形式所筹集的资金是永久性资本,没有时间约束,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留存收益所筹措的资本是股权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地位,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又可以避免使企业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受到削弱;没有固定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负担;不存在筹资费用,在转增资本之前也不存在支付股利的义务,因而资金成本低。但这种方式筹资范围小,筹资额有限,资金用途受国家规定的制约,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

(二)发行股票。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筹措自有资本的基本方式之一。股票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1、优点。发行股票筹措资本不需归还;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较小;发行普通股筹集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实力,可作为其他方式筹资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2、缺点。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较高: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所冒的风险大,因此要求的投资回报也就高。另外,股利应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无抵税作用;发行股票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此外,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发股价的下跌。

(三)发行债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凭证。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发行公司债券,它属于负债性质的筹资方式。

1、优点。债券的发行费用比发行股票低,债券的利息在所得税前支付,发行公司实际享受了扣减所得税的优惠;发行债券,只需支付给债券持有人固定的利息。无论公司盈利有多少,都不必在规定的利息上多支付一分钱;债券持有人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因而不会减弱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股权。

2、缺点。债券筹资有固定的到期日,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因而财务风险较高;筹资额有限:发行债券筹资,其数额大小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扩张。

(四)银行借款。就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它是目前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

1、优点。筹资速度快,采用向银行借款方式,相对来讲借款程序较为简单,只要符合贷款条件,不需花费太多时间,能够满足公司及时的资金需要;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企业与银行的借贷关系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因此也减少了交易成本,无需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面谈,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因而借款弹性好。

2、缺点。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有一定的上限;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较大。

(五)商业信用。就是指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是所谓的“自发性筹资”,它是一种短期资金筹措方式。

1、优点。商业信用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事先不必正式规划,方便灵活;筹资成本低,甚至不发生筹资成本,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则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会发生筹资成本;商业信用没有复杂的手续和各种附加条件,也不需抵押担保。

2、缺点。所筹资金利用时间较短,如果企业取得现金折扣,则时间会更短,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则要付出较高的资金成本;存在一定的风险。付款方如果到期不支付货款,长时间拖欠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信誉,造成今后筹资的困难;收款方如果在较长时期内不能收回货款,势必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造成公司生产经营的困难。

(六)吸收直接投资。就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1、优点。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吸收投资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所以财务风险较小。

2、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因为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是根据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寡来计算的;采用吸收投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一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量相适应的经营控制权,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甚至会对企业实行完全控制。

(七)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因承租人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资产,但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自行购买,由出租人出资购买该项资产,然后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能够解决公司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所以也可看作是资本租赁。

1、优点。租赁是筹资与设备购置同时进行,筹资速度快,可以缩短设备的购进、安装时间,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尽快占领市场,打开销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设备过时的风险较大,而利用租赁集资可减少这一风险。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不用到期归还大量本金,租赁则把这种风险在整个租期内分摊,可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的风险;租金作为一种费用,可在税前扣除,具有抵减所得税的效用;而且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中,租入的设备并不在表内的资产及负债方列示,并不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一方面使公司未来举债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又使公司保持在目前的信用状况上。

2、缺点。一般来说,其租金要比举借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所负担的利息高得多,这是因为在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中,不仅包括租赁设备的各项成本,而且包括出租方应获取的利润;虽然出租人将设备出租,但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当租赁期满时,除非承租人购买该项资产,否则资产残值应归出租人所有,因而损失了资产残值。

二、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筹资方式也必然会日益多样化和具体化,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努力树立筹资的效率和风险观念,力争在广阔的资本市场中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一般而言,企业在选择具体筹资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筹资数量。根据企业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集数量。

(二)筹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一般情况下,银行借款的资金筹集费用很少,因此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发行债券要发生一定的筹资费用,利率也比银行借款稍高一些,企业债券的资金成本较银行借款稍高。发行股票不仅要发生很大的筹资费用,如广告费、宣传费、资产评估费、发行手续费、印刷费等,而且投资者还要求支付的股利应高于或相当于银行存款的收益,所以股票筹资成本最高。

(三)筹资风险。一般来讲,吸收直接投资、联营筹资由于都是一种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关系,因此投资各方的结合相对比较紧密,税后利润分配也可灵活掌握,故筹资风险较小。股票投资由于期限长或无期限,因而还本付息的风险较小。对于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这两种筹资方式,如果企业违约、不按规定支付贷款或租金,出资人就会采取一系列的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如以后不提供信用或附加限制性条件等,但不会导致企业破产,因而风险不大。而银行借款、信托筹资和发行债券则不同。如果企业违约,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债权人可能依法抽走资金,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所以风险较大。

(四)筹资时效。指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时间灵活性如何。即需要资金时,能否立即筹措;不需要时,能否即时还款。通常期限越长,手续越复杂的筹款方式,其筹款时效越差。

(五)筹资结构。在多种筹资方式中选取合适的比例就是所谓的筹资结构。其合理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短期与长期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长期或者短期筹资结构的调配主要取决于所筹资金的用途。若是要求资产能够保持较快的运转速度,金额比较小,且周期短易于变现,比如用于流动资产,就应选用短期筹资方式。如果用于需求资金数额比较大,占用时间比较长的投资,比如长期投资,无形资产抑或购买固定资产,比较适合选用长期筹资方式;(2)股权与负债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如果负债筹资比重增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下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若是股权筹资增加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筹资风险会降低,且举债能力会增强。但是,如果负债比例过高会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增加,所以一定要选取一个合适的负债比例,这个比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降低风险,并且最大限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多方面因素。据长期经验,中小企业负债比例适于控制在40%~60%。

以上几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对筹资方式的选择。而在实际筹资过程中,企业还将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企业规模、资本结构、资信等级、企业类型、行业经济、社会关系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前三者。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包括税收因素在内的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筹资方式。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经营模式以及重大经营决策的选择,因而要求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骅.我国企业现行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9.4.

[2]许天成.我国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

第2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三五计划期间,国家决策层面需要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功能,在发展完善货币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其功能的重塑来缓解日益严重的资产短缺现象,在满足民众理财需要的同时,解决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需要。这是在资产短缺阶段破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提质增效等难题的标本兼治之策。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稳增长”的主要难题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增长失速、产能过剩、债务高筑、房价过高、货币泛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结构的失衡不是产业结构失衡,也不是空间结构失衡,更不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失衡,而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即“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

“实体经济不实”,一是指现在很多企业不愿做实业或者比较浮躁,更愿意进入泡沫经济领域获取短期高利润;二是指一方面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是另一方面,国内很多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却要依靠大量的进口来满足;三是指产业创新能力差,许多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是顶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帽子”,做的却是传统产业的活。四是指产业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因为无法抵消不断上涨的生产要素成本的压力,很多实体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虚拟经济太虚”,主要表现在“四个高”:一是真实利率高。不断上升的利率加上不断趋降的物价水平,已经使真实利率水平脱离了实体经济可以承受的极限,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二是汇率高。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和持续大幅度攀升,直接导致出口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倒闭。三是资产价格高。过去是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资产价格不断地拉高M2(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的重要指标)水平和利率水平,不仅抑制了民众消费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而且是使制造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是股票资产价格高估,既定的社会融资总量中,被过度地吸收到对有限交易的市场中,引起新的经济泡沫和市场风险。四是债务率高。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呈现为“堰塞湖”,其严重性不是体现在债务规模和水平,而是表现在债务结构上,即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负债,负债的资产构成中很多是回报率倒挂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负债的抵押物主要是价格虚高的土地资产。这种负债结构极有可能诱发局部金融危机。

我国现存的经济风险因素,也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有直接关系。例如,尽管我国迅速增长的M2已达120多万亿,M2/GDP的比例也雄冠全球,但是却对应着通货紧缩趋势,迫使国家不断地释放流动性,不断地降准、降息。流动性都去哪儿了?因为虚拟经济过于泡沫化,货币资金现在更多地被用于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维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影子银行经营、推高房地产价格以及支付不断上涨的利率。超发的货币其实并没有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也没有用于真实的财富创造。

近些年来,虚实经济之间的失衡现象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引诱实体企业放弃继续从事实体经济活动,转而“一窝蜂”地去从事股票等虚拟经济业态。二是虽然政府进行了许多调控,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资金就是进不了实体经济,而是在虚拟经济领域中“空转”。三是实体企业因为微利或严重亏损,不仅无力进行创新,而且更有可能是被迫放弃实业,或破产倒闭。

二、资产短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针对我国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的现象,有些人认为原因在于,现阶段金融业发展过度了,股票市场发展过火了,导致企业更愿意赚“快钱”,因而心态浮躁,无心专注于实业活动。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矛盾,不是因为金融发展过度了,而恰恰是因为现代金融业发展不足,是长期存在的“资产短缺”现象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资本的实物产出能力很强,但金融资产的创造能力却严重不足。这一方面表现为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不断走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供给短缺,即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稀少,投资者投资渠道单一,结果导致有限的优质金融资产被过多的货币所追逐,从而形成严重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严重的泡沫经济必然诱使或者迫使企业轻视或放弃实业活动,从而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天敌。

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已经告别了“商品短缺”阶段,开始进入到“资产短缺”阶段。进入新世纪之后,全面的资产短缺伴随的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这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市场总体上交易低迷,上市公司股价严重低估,从而股市基本丧失融资功能;另一方面,又驱使大量的家庭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把其作为投资和投机的最好标的。因此,过去是资本市场漫漫熊市随着炒翻了天的房地产市场。而现在,这一现象正在翻转过来,被冷落的房地产市场面对着被炒得令人胆战心惊的股票市场。因此,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资产,才能吸收投资进入资本市场,才能挤压资产泡沫,尤其是创业板泡沫和房地产泡沫。

第二,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长期累积的结构矛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正常解决,尤其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不能进行市场化调整,无法发动以收购兼并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调整进程。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迄今为止,已经至少出现过六次以上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浪潮,它是产业结构偏差的清除机制。而我国工业化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却没有出现过一次像样的兼并收购高潮,故投资活动所累积的存量误差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失衡将成为干扰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力量。

第三,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发展进程严重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投资一直主要依靠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长期化使用,主要依靠土地资产作为抵押。这使得很多长期投资项目负债率过高。现在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接近60%,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已经很危险的信号,蕴藏了巨大的风险。其实中国并不缺短期资金,缺的是稳定的长期资金。因此,未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中,增加长期投资资金的供应,特别是增加股权性资金和债券资金供应,就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和战略议题。

第四,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面临货币超发的压力。存量资产无法盘活,增量资产也无法优化,导致经济体系存在着一方面不断吸收新增资源和流动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沉淀资源和货币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货币超发的内在压力所在。因此,优质金融资产供应短缺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严重非均衡,从而有可能首先引发商业银行支付危机,并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缓解资产短缺:以制度创新重塑增长动力结构

在资产短缺背景下,正常的资本市场的调节机制,将至少会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金融资产需求和价格上涨预期的推动下,金融资产泡沫价值增加,金融资产供应上升;二是金融资产超额需求的存在,将会造成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由此导致通货紧缩发生,物价下降,实际金融资产供应增加。

我国自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正式进入资产短缺阶段后,经济运行中的金融资产泡沫、产能过剩、通货紧缩和CPI降低都发生了,但是金融资产供应的速度却没有跟上,由此引发了上述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效应。这是中国实体经济陷入下行压力的深层次根源,也是现在“稳增长”的最大难处所在。因此如何千方百计地大幅度地增加优质资产供给,也即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重塑,而且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首先,在完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同时,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2012年以来相继兴起壮大了“新三板”与上海股交中心、深圳前海股交中心等多达30余家的股权交易市场。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各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地位不对等;二是除“新三板”外,其余性质均定位为“区域性市场”,束缚了市场发展的空间功能;三是市场监管制度对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功能限制太多,使其交易活跃度、市场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四是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布局重复,在我国场外市场建设过程中,同类市场已达30多个,有的省甚至在多个城市建设股权交易市场。

第二,尽快推进商业银行在风险隔离前提下的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是当今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利用现有的金融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在打破资本市场进入限制的过程中,只让民营、外资进入资本市场业务,不允许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只不过是对该市场利益的再分配优先倾斜前者而已,并不能由此改善融资效率。应该允许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进行拓宽。为此建议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它们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证券交易、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以及从事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这意味着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地位的重新上升。

第三,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重点,是资产证券化和相应的债券类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西方国家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一般要比间接融资高3―5倍,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比例又要大大地高于股票融资。我国未来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要优先发展债券市场。为此可以通过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速度来进行。这也是盘活货币存量、化解金融风险、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资产、提升股市信心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形成的基建资产项目,收益有保障的部分优质资产,应该强令其限期变现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收益一般的,可以由省和中央财政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使其形成底层资产的正回报率,并设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财政补贴、货币发行等增量货币盘活资产存量。

第四,应该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转社会保障基金的比例,并允许社保基金把这些资本的收益投入到金融市场运作。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的比例,也应该从要求的2020年达到30%提高到50%,并允许其在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之前,可以投入资本市场运作。

第3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分散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92―0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以其对生存环境的应变能力,向人们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占用少、投资省、见效快,而且具有经济类型复杂、产品品种繁多、企业数量庞大和分布领域广泛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均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会计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很多金融机构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以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使得银行对其贷款不够热心,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第四,缺乏财务管理战略。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造成这一局面的成因,一是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视。由于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的中小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存在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了解甚少,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机构,或一些单位虽有财务机构,但岗位职责不分,忽视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会计人员素质低、能力差。由于中小企业性质的特殊性,企业为了减少用人,财务人员多数是业主的家属、亲戚,仅能单纯完成记账、报账任务,无法实现内部牵制,财务控制环节薄弱。主要问题有:一是资金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轻物,资产流失严重。五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大自身规模。六是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其成因:一是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致使大量现金未参加周转,有的是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片面考虑到季节价格波动,过量购置不动产,而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2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总之,企业领导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科学性,在思想上没有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真谛。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中相当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其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者集权化、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有些企业管理者尽管在开始把企业带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同步提高。由于企业管理者受自身学识的限制,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或缺乏专业性,管理思想相对落后,未能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二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其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大部分企业没有或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外,多数企业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四)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

过度负债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因此,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组织放大效应由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的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也十分明显:一方面,母、子公司都会从各自立场出发追求数量扩张;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通渠道外,还可能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或资金。这一业务和融资放大效应很容易使企业负债过度,最终成为财务危机的“始作俑者”。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最常见的就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负债到期过分集中的结构与现金流量错位,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的银行结构单一,资产和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等。企业将短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的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旦银行收紧银根,企业将会进退两难。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缺陷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优化价值链和供应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一)投资要面向市场,正确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应以对内投资为主: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另外,中小企业在资本积累达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以分散投资风险。当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

(二)企业要建立有效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产控制

第一,企业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体系。投资体制改革后,从无偿投资变为靠贷款或集资搞基建,需还本付息,风险大。因此,投资决策一定要科学、慎重,事先请行家参与论证,预测比较,合理确定投资方向、投资顺序和投资强度,避免失误。

第二,企业要建立合理的流动资金管理体系。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靠银行贷款,有的还是高息集资,成本很高。因此,统筹安排,严格管理,加快周转,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十分重要。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都应按照节约的原则,实行预算或定额管理责任制并与奖惩挂钩;大笔资金划汇应严格审批;内部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应有偿有序;逐步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优化成本结构等。

第三,企业要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最终效益。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应从基础工作做起,完善物料消耗定额和劳动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制,推行车间和班组成本核算,努力节约商流费用和销售费用。

第四,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有经济活动就有财务收支和资金往来发生,就得开户建账,按规核算,才能提供信息,纠错防偏,堵漏除弊。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会计法》和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会计核算,反映真实财务信息。要坚持账、钱、物三分管、银行印鉴分管和审批用钱与办理划拨人分开的原则,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促进管理的改善及责任的加强。再者,中小企业还应强化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制度。企业应编制年、季度财务计划,建立主要财务经济指标的考核体系,用于统驭全局,考核实绩;要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综合性或专题财务分析会,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进行纵横对比剖析,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探讨对策,推动增产节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

“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第一,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利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中小企业受企业规模的限制,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尤为重要。

第二,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企业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即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此外,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各地经济、金融形势和汇率的变化情况,调整贷款的银行结构和币种结构,尽可能避免过分集中向某一国家或区域的金融机构融资或以单一货币进行借贷或业务结算,以预防和降低借贷和汇率风险。

第三,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第四,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如研究开发、企业品牌等)和流动资产投资,直接投资(项目)和间接(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

(四)转变观念,苦练内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关键在领导。企业领导班子要转变观念,真正重视财务工作,苦练内功,既勤于开拓发展,又善于管家理财,向管理要效益。大型企业要逐步配置总会计(财务)师,中小型企业配置管财会工作的经理(厂长),并健全财会职能机构,配齐合适的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支持他们履行职责,大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财会部门要树立服务改革、促进发展的观点,从过去习惯的事后算账报账的单纯业务观点,转到事前预测和参与决策、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发展服务上来;同时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要从单靠专业部门管理核算转到开展群众核算、依靠全员管理上来,使每个专业部门和员工在参与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时都有强烈的效益观念、成本观念和资金观念,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4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税收法定主义;中国

一、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由于内在的制度缺陷及其所体现的政策导向的偏差,现行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这些内在缺陷主要体现在:

1.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两套税制,致使税收优惠内外有别,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内外两套税制,对外资企业所提供的税收优惠待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内资企业,内资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远远重于外资企业。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外资企业在国内许多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地位,这种税收歧视也使得内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严重亏损、被兼并甚至破产倒闭。某些内资企业为获得和三资企业一致的待遇,改头换面钻法律空子,以“三资企业”的名义进行工商登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国家税款流失。

2.税收优惠层次过多,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同时期,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开放地区的先后顺序,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的,缺乏总体的规划设计和宏观控制。税收优惠层次过多、政出多门,导致地方与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税收优惠措施相互冲突和效用抵消,不利于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人为地造成了外资在全国各地的不平衡分布。

3.税收优惠方法单一。现行的外资税收优惠主要以直接减免税额、降低税率为主,具体措施有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免二减三”征收所得税,或返还一定比例的已纳税额等。这些税收优惠只能使一部分企业受惠,如“免二减三”的办法对投资小、经营期限短的项目有利,而对于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则难以奏效,甚至与短期项目比还有不利影响。再如,直接减免型税收优惠对于生产型,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有利,而对于无形资产或设备投资比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不利。由于税收优惠存在时限因素,部分外商还可以采取重新登记或变更登记的办法规避税法,延长享受优惠待遇的时间。因此,单一的税收优惠方法在实践中会因其过于简单而使其作用大打折扣,从而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4.税收优惠以地区性优惠为主,与国家产业政策不协调。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偏重于地区性(主要是沿海开放地区)优惠,对结构性运用不够。税收优惠制度对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视不够,产业引导力不够。如设在经济特区的外资企业,不分产业性质都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这种税收优惠政策使外资不分资本规模、技术层次密集投向沿海地区,在经济特区,不少企业只是普通的制造或服务企业,真正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较少。再如,对投资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其税收优惠待遇只提供给国务院批准的特定地区,弱化了外资税收政策的产业调节效果,导致外资大量涌入规模小、技术质量低的行业,而现阶段面临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换代、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局面,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悖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有悖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二、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是:逐步取消外资企业在税收优惠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实行内外完全一致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实现内外资企业平等的税收待遇,使内外资企业在平等的起点上公平竞争。

1.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明确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的根本原则,是一个国家税收法治程度的衡量标准和前进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wto原则对税法的最高要求。只有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才能保证各种税法措施(包括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确定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税收法定主义要求征税主体、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等税法要素必须由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不能在课税要素中留下空白并委托行政机关立法决定,否则就会影响税收法律的效力。因为税收优惠无论形式如何,如税率减免、税额扣除等,都是对原有税法要素的改变,地方各级政府都无权行使税收优惠的立法权,即使是授权税务行政机关立法,授权事项也只能限于个别具体的和辅助性的细节。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税收优惠立法权的主体必须只能是最高立法机关,税收优惠立法权通过最高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方式行使,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规章及行政机关的内部规范性文件等都无权涉及税收优惠立法权的行使。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税收法定主义所代表的税收法治在我国短期内是不能实现的。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由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这些优惠措施的适用进行解释和补充,但不能对课税要素作出变更或修改,除此之外的地方各级政府(包括经济特区政府)和地方税务部门都无权制定新的税收优惠措施,从而维护和保障税收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2.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统一税收优惠,保障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我国应按照国际惯例,逐步统一税法,对征税对象一致的税种制定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税法,取消境内纳税人在法定适用上的区别待遇。首先,从与企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所得税人手,制定境内所有企业统一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

其次,对征税对象一致的其他税种也要制定统一的税法。如:将适用于内资企业的房产税法和适用于外资企业的城市房地产税法加以调整、合并、完善,制定出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房产税法;制定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车船使用税法等;此外,在城市建设维护税方面,应取消外资企业不用缴纳该税的规定,使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成为同样的纳税人。

在统一税法的目标实现后,应在消除税收优惠差别待遇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种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无疑仍需坚持,但应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取消外资企业不合理的、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待遇上,逐步实现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内外统一,完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必须由国家统一部署,根据国家产业调整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境内的企业,不分其资本来源、产权归属,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就可以享受与之相对应的税收优惠待遇。这一举措也是wto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3.调整税收优惠的实施范围,使之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调整税收优惠范围,使其偏重于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社会效益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要改变地区性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适应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地区性税收优惠的结构。在东南沿海地区,税收优惠应偏重于投资规模大、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对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再给与优惠;税收优惠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在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要给与大量的税收优惠,只要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市场前景的企业,即使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也可享受税收优惠。

从整体上看,税收优惠范围也应紧密结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发展的需要,加入产业性、技术性税收优惠的内容,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优惠力度,同时,外资税收优惠不能仅面向外商直接投资,还应给与外商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形式吸引的外商间接投资也可以享受优惠待遇。为此,应考虑对境外个人从中国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和特许权使用费等降低预提税率,以鼓励间接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于投资农业、开垦荒山荒地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过批准,可以延长一定年限的免税期。

4.建立多种优惠方式并存的税收优惠模式,丰富税收优惠的形式和内容。我国应将现行的税收优惠调整为“间接减免为主,直接减免为辅;过程优惠为主,结果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模式。优惠模式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由直接减免为主转变为间接减免为主,充分发挥间接减免方式在税收优惠中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产业和地区特点,灵活采用跨期结转、项目扣除、缩短折旧年限、延长减免税期限等办法将税收减免的重点转向间接减免。根据产业调整的需要,对资本投入较大、时间长、短期内经济效果不明显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前期资本投入大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准予加大项目扣除额,对于投资绿色环保型农业的外资企业给与较长的免税减税年限;对前期投资较大、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至会短期亏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延长亏损抵补期限;增加关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优惠,用以鼓励外商投资于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环保产业和节能产业,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第二,由结果减免为主转变为过程减免为主。首先应改革增值税制,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扣除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他流转税优惠由结果优惠转向过程优惠,特别是对于投资规模大、短期经济效果不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应采取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允许抵扣资本购进项目的全部增值税税额、允许扣除技术开发费用、允许扣除无形资产投入等过程减免措施,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于技术转让和科技成果转让的所得应予以免税或减税。

第5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摘 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工业化进程起点,当其发展到面临劳动成本上升而导致比较优势丧失的阶段,就可能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拐点。通过对珠三角地区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换情况,探讨民工缺失的深层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不足导致对民工大量需求和民工劳动力产权缺失意识增强等导致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作用,导致了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民工短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劳动力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缺工现象,且逐步由珠三角向全国扩散,时至今日,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民工短缺导致企业生产难以正常运行。来自官方的统计显示,2010年广州求人倍率达到1.36,一个求职者有1.36个岗位可选,为5年来最高。作为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民工短缺已经不能作为一个暂时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短缺的延续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不仅仅是增长过程中的短期问题,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的体现。

二、民工短缺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理论分析

按照产业结构演化理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将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升级,将呈现生产结构软化,工业内部也呈现重化工化、高加工度化和资本技术密集化的特征,主导产业部门也将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更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关键,承担着为承担着积累资本和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历史使命;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定程度时,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等问题,进而导致该产业比较优势丧失,劳动力短缺及由此引发的工资成本上升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奏。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升级将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一般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空间较小,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时间,压低工人工资获得利润,不具备对较高工资水平的承担能力;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但对数量则有很强的需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特征是“低素质、大数量”。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端,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拥有较强的工资支付能力,能够承担较高的工资水平;同时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对重视员工的培训,并有意愿和能力承担培训成本,而对低技能的普通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是“少而精”。因此,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产业主导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升级过程中,会增加对熟练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相对减弱对低技能的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关系是:若产业结构升级顺利,则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形成旺盛需求,在前期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的现象;若产业结构升级力度不足,结构转换滞留在低层次的数量扩张层面上,将会对普通劳动力保持旺盛需求,在劳动力供给情况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同时,人力资源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质量是企业技术进步类型选择面临的最主要约束,也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普通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丧失,迫使产业结构尽快向高级化推进,而技术工人的短缺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制约性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升级与民工缺失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指出:“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种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①。”市场交换到底还是产权的交换,产权界定不清,使人们对其经济行为的后果形不成合理的预期,就会阻碍任何交易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将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产权可以流动,有限的资源才能流向对其评价最高的地方,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来看,劳动者应该拥有社会意义上的劳动力所有权,唯有如此,劳动者才会同劳动力的需求者处于平等的谈判地位,才会经过协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必然引伸出劳动者的收益权,这个收益权还包括部分剩余索取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同样有着就劳动报酬进行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平等的讨价还价,才会有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才会有劳动力市场。

当前,产业结构升级不足的结果是,产业结构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对低素质的普通劳动力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缺陷和民工权益的缺失的情况必然导致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

1.民工劳动力产权的缺失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价格也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10左右,但是民工工资10年间几乎没有增长,其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民工工资水平的8.5%。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低段,利润空间较小,只能依靠压低工人工资、延长劳动时间获得利润,工资成本的承担能力较弱,无力支付较高的工资,使得民工出让劳动力使用权的那部分报酬都无法得到保障,更使得民工对自己劳动力所有权而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更是不能够得到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工缺失就必然出现。

2.民工维权意识的提高

目前,民工的主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0年代后的“第二代”民工,与第一代民工相比,他们的代际特征是年轻、有文化、追求人格平等、深怀强烈的成功梦想。他们不但希望在城市谋生,更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即他们不仅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思想意识上已经逐渐摆脱“打工谋生”的初级意识,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更希望融入城市,且维权意识增强,在用工需求中心多元化,打工选择地点增多的情况下,不愿意再到工资低水平、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开始“用脚投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民工缺失现象出现。

3.民工外出务工的交易费用增加

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显示,东部地区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为1455元,西部地区为1382元,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仅高5%。在简单的利益比较面前,很多仅能够提供简单劳动而收益不高的人,选择了风险小,能够常与家人团聚的地点就近务工。费茨罗和穆勒建立的经典模型认为,一种要素的流动程度由以下两种因素来衡量:一是现有职业与新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二是交换职业间的净交易费用。企业无法完成其应有的职能,外出打工的收益常年得不到改善,打工还要承担很多潜在的风险,并且常常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预期收益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必然出现偏向回流农村或能够获得更高收益地区的理性选择。

四、对策建议

1.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性地调整产业结构

沿海地区在与其它地区的比较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如果一味地坚持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可能会导致恶性的低技术陷阱。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环境承载力日渐饱和的条件下,原有的外向型、低成本、高投入、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己逐渐走到了尽头,民工短缺提醒我们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转向集约型、环保型的发展战略,对各产业采取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通过产业转移、升级和重组,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减少对外来普工的过度依赖,提升沿海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2.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新增工业劳动力的75%是由中小企业安排。造成目前产业升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企业规模偏小,即使处于高技术领域,也无法获得所需的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就更加难以进行技术发开和产品开发,因而就难以提高产业内对所需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因此,要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积极的条件。从美国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制度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但是我国法律对这种组织形式存在许多的限制,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法律进行支持。

3.深化相关制度改革,降低劳动力市场运行成本

针对劳工短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产业转移、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外,还应重视民工短缺的“制度缺陷”因素影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合理流动,降低了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最终影响了民工产业工人化、农民居民化、农村城镇化,最终也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和规模。因此,破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及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统一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类似民工短缺等特殊经济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才能预防民工短缺等类似现象的出现和造成的冲击,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人力资源准备,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注释:

①马克思.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104.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工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黎煦.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贾有姣.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增刊).

[4]刘铮.V与M博弈的启示――"民工荒"彰显和谐社会的制度缺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第6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1.忽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既定的投资项目,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项目管理意识。为了节省成本,大多数企业不会用专业人员进行项目监督,只是任意派两三个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由于企业派出的人员非专业,缺乏项目管理素养与整体项目规划思路,导致项目建设的安排不合理,出现不该有的延误与延期,从而增加了项目的后期投资,使项目成本进一步增加,项目建设质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投资风险大对任何企业来说,投资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威胁,即不可分散性风险;公司风险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决策错误等造成的利益损失,即可分散性风险。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人员素质有限、资金有限、投资较随意等一系列管理缺陷,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对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其比大企业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投资问题解决对策

1.企业投资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意识是投资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需要进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行业环境分析。SWO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工具。通过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分析,构建SWOT战略分析矩阵,通过对相互影响各个因素间的关系的比较分析,找出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扬长避短,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进而形成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

2.重视项目投资的管理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全面收集项目投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方案,尽可能使投资决策程序规范化,做好投资可行性分析工作,并聘请专家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获得最佳投资方案,做好投资风险的前期控制;在投资实施阶段,把握最佳的投资机会,加快实施投资计划,尽快进入投资回收阶段;在投资回收阶段,重点做好整个投资的监理工作,集中精力关注投资相关信息的反馈,及时进行投资方案的改进;在投资收尾阶段,主要抓好残值变现和项目经验总结两个工作,为新一轮投资做准备。

3.重视投资风险管理中小企业本身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比较复杂,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又有限,导致其面临的市场风险与公司风险都比较大。因此,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在维持一定的投资收益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损失。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重点做中短期投资,尽量减少长期投资的风险;二是投资决策方式简单化,主要使用简单易行的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三是通过投资风险预测小组的建立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三、结语

第7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一、我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是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基本国情和特定背景

我国新时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基本国情和特定背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利用市场机制有效地克服了私人产品短缺的状况,相当多的私人产品由短缺走向过剩,我国已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

1. 随着公共产品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凸显。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S3000一6000美元之间,与人的自身发展相关的公共产品需求会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势头。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特定时期,随着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老百姓上学贵、看病贵、养老无保障、就业难、住房无保障等公共产品短缺问题,成为城乡居民普遍面临的生活难题。

2. 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投入偏低。2009年,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项公共产品上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合计只有28.73%,与2007年人均GDF在3000美元以下的国家和人均GDP在3000一6000美元之间的国家相比,分别低近14和25个百分点。以公共教育为例,2008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约为3.4%,而发达国家在4%—6%之间,巴西、墨西哥、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在4%以上。

3. 公共产品存在制度性短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解决私人产品短缺上很成功,但在解决公共产品短缺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定义,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的社会产品。从这个标准看,我国相当多的社会产品,在制度安排上,都难以符合公共产品性质。在多数国家被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养老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在我国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因户籍、居住地、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公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很大的差异。

二、“十二五”时期以増加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改革发展思路。但从现实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多方面对有效克服公共产品短缺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公共产品短缺的局面不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将很难实现。未来五年,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增加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上,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1. 有利于使多数人的实际福利随着经济增长同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最本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多数人的实际福利水平提高并不快。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共产品短缺。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也很快,但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上的支出费用增长速度更快。以医疗保健为例,1990—2008年的18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21%和15%,比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分别高出7和4个百分点。3]也就是说,对多数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满足公共产品消费需要。增加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实际福利水平。

2. 有利于提高消费预期,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由中上收入阶段顺利迈向高收入阶段,一个重要条件是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这样才能克服国内生产过剩的矛盾,有效化解国际经济再平衡带来的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但由于公共产品短缺,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对未来养老、住房等预期不稳定,不敢多消费;另一方面许多公共产品是付费的,挤压了私人产品消费。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消费率呈逐步下降趋势,2000年为62.3%,2009年急剧降至48.C%,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金砖四国”中巴西、印度和俄罗斯联邦2008年80.9%、67.1%和63.7%的水平。如果政府能够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将为我国形成消费主导的新格局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3. 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个特定阶段,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需要收益高于工业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工业化中期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化所造成的大量人口到城市居住,给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载体。正是因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的大发展。我国的问题是,由于公共产品短缺,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形成了特有的“半城市化”格局,严重制约了服务业发展。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7.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9.5%)也远低于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72.5%)。服务业的世界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我国长期徘徊在40%左右。提高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将有条件使城市化水平超过50%,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超过50%形成服务业主导的新格局。

4. 有利于实现由物质资本主导向人力资本主导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需要实现物质资本主导向人力资本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化中后期,还有一个客观趋势是,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逐步递减,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逐步递增。只有大幅度增加与人力资本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个国家才有条件由中等收入国家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短缺,使得政府难以在推动人力资本投资中扮演应有的角色,从而制约了人力资本主导新格局的形成。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体为35%,而发达国家的比率大体为75%。[4提高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将大大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为形成人力资本主导的新格局创造有利条件。

三、増加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需要通盘整合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我国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高,主要不在于可供利用的公共资源过少。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整个收入占GDF的比重是偏高的。按照周天勇的估算,2009年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68476.9亿元,加上预算外表内收费和表外收费、社会保险金、土地出让金等,共计114885.04亿元,占当年GDP37313.4亿元的34.06%,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匕重为18%—25%的范围。5]问题在于,公共资源配置过于分散,没有被政府整合起来集中用于公共产品供给。要增加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需要通盘整合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1.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大大快于GDP增长速度,但财政资源用于公共产品领域的比例过低。1994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0.83%,2010年这一比重增加到20.88%。2002-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9%,增速是GDF的两倍以上。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仍实现11.7%的增长。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合理,财政资源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比例过大,而且行政成本支出居高不下,导致财政资源用于公共产品领域的比例过低。从现实情况看,“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削减经济建设支出,压缩行政成本,将更多的财政资源配置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具有积极带动作用的公共产品领域,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空间。为此,应明确公共产品投入增长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并确定各类公共产品财政投入的约束性指标。通过5—10年的努力,使财政在公共产品投入上的比重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2.  土地增值收益大量向地方政府集中,但这些公共资源多数在财政预算之外,并未在增加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中发挥作用。2001—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收入近6000亿元;2009年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一些县市的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有些甚至占80%以上。大量的土地出让金依靠公共权力获得,属于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土地出让金却在财政预算之外,其使用方向并不规范,也缺乏应有的监督,造成公共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十二五”时期,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条例,尽快将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接受财政预算监督。规范土地出让金支出方向,将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运用于公共产品领域的投入。

3. 国有资产扩张速度也快于GDP增长速度,但国有资本并未在公益性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例如,2005—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25.4万亿元增加到53.5万亿元,年均增长20.5%,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左右。有资料显示,银行信贷资金大约有80%左右贷给了国有企业。例如,2009年近10万亿信贷资源90%流向了国有企业,提供90%就业的中小企业只获得了10%左右。6]国有企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公共部门,其存在服务于国家的整体战略安排。我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一方面,老百姓急需的公共产品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社会保障出现巨大缺口,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资本却配置在与民争利的领域。“十二五”时期,如果能够在国有垄断行业改革上有重要突破,将更多的国有资本配置在公益性领域,将大大增强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四、确立公共部门整体改革的新思路,实现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联动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已进行了六轮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整体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上未有实质性突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国有企业资本、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各自为政,主要是部门改革,没有把这些公共部门的资源有效地统筹起来、整合起来,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需要。因此,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确立公共部门整体改革的新思路,制定总体方案,统一部署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领域的改革。

1. 在公共部门整体改革中把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十^一五”时期的改革实践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孤军深入”的话,很难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上有所作为。“十二五”时期,应当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心放在强化公共产品供给职能上。与中央地方财税关系改革联动,建立中央地方公共产品分工体制,有效地激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把大部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部门,在大部门内部实现公共服务决策、执行和监管分开,与事业单位改革联动起来,实现事业机构的“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这样,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上有重要突破。

2. 在公共部门整体改革中把握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已提出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但从改革实践看,财政体制改革同样不是孤立的,如果不同其它公共部门联动起来,同样难以实现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既然整个公共部门改革的取向是增强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财政体制改革就应当把重点放在增强公共支出能力上。可以考虑将包括土地出让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国有资本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全口径的财政预算体制。各级政府要向同级人大报告,提请同级人大审议年度财政预算和财政资金使用去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降低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降低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速度快于财政收入和GDPf长速度,并将此作为各级政府的约束性指标。

第8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回顾:耐心防御 积极调研 审慎投资

2011年度策略《积极防御》报告,2011年A股市场面临着通胀复杂性、政策复杂性、海外复杂性的环境,需积极防御。但有春季攻势,反弹时机。

3月18日《敦刻尔克大撤退》前瞻性提醒在4月中旬之前是春季攻势的撤退阶段,边走边撤,可以从容撤退,优选金融、地产等低估值白马。

3月27日《撤退或是进攻?都向白马靠》重申了存量财富再配置的逻辑,提出二季度货币政策难松、当心4月中旬之后数量型紧缩的冲击,继续强调低估值白马。

4月8日《维持白马配置》指出当前蓝筹股赚钱效应PK货币政策紧缩,财富再配置面对抉择期,短期,低估值白马股的赚钱效应仍在延续,继续优选低估值白马。

4月19日《除了白马防御,还考虑仓位调整》,不只是要白马防御,还要考虑将过重的仓位进行调整,至少可以调到攻防兼备的适中仓位。快跌之后短期或有争夺,趁反弹可降低仓位、获利落袋。继续配置金融(特别是大银行、保险等)、交运、电力等优于现金等价物的行业低估值龙头。

5月2日《调整仓位保存实力》,短期如有反弹也是泄气皮球;中期仍不乐观,盈利和估值双杀。

5月8日《控制仓位,勿急于抄底》,控制仓位,守“铢”待“兔”,基于普林格经济周期,现在正处于第六阶段的初期,应当增加现金和债券的配置比例。

5月22日《耐心防御,积极调研,审慎投资》,继续建议控制仓位,尽量以保守型的仓位防御。立足于防御,维持大型银行股、交运等现金等价物优先配置;逢低适度增持食品饮料、商业、医药等非周期性消费服务的低估值白马股。

展望:短期博弈性反弹难操作 维持行情震荡向下判断

短期博弈性反弹难操作

近期上证指数快速调整至2700点一线,个股大面积跌停现象出现,短期资金价格回落、6月初流动性尚可、2700点附近技术性支撑使得股指短期内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然而,下跌途中的超跌反弹,无异于刀口舔血,操作难度相当大,我们建议在行情逻辑发生改善的因素尚未出现前,依然对市场保持谨慎,远离K线图的诱惑,积极调研,审慎投资。

“经济增长预期下滑+通胀预期反复”的糟糕组合延续

经济增长预期下滑。5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回落幅度超市场预期,库存调整尚未完成。投资者预期波动往往大于经济实际波动。从前期一致预期的“软着陆”,有相当一部分转变为目前看“硬着陆”或是“滞胀”,我们重申经济短期无法证伪,这个重大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制约行情的发展。电荒已经有从“软缺电”向结构性“硬缺电”恶化的趋势。“电荒”在夏季的进一步延续,将严重制约工业生产。专家分析今年夏季高峰期用电缺口将在3000万千瓦左右。根据兴业宏观团队测算,中性情景下,3000万千瓦的工业用电缺口将拖累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拖累全年GDP约0.4个百分点。

通胀预期反复。食品CPI的反弹将加剧通胀预期的反复,近期多家卖方机构将5、6月份CPI数值上调至5.5%以上。南方50年一遇的旱灾引发蔬菜价格飙升,而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超预期,主要是由于猪周期和成本推动的共同影响。

“电荒”之下,拉闸限电优先保障民生、保障重化工业的大项目,受冲击较大的是生活资料生产厂商,从而导致通胀预期出现反复。当前生活资料价格季调环比趋势折年均位于历史高位,一旦上述判断成立,价格反弹压力很大。

流动性偏紧环境延续

基于上述对经济的分析,目前仍处于“经济刚开始回落+通胀仍高位徘徊”的阶段,紧缩政策仍将按部就班。

考虑国内信贷与外汇占款,4月份的流动性总供给增速继续回落至16.53%,创2006年2月以来的新低,货币剩余快速回落趋势短期难以扭转假设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500亿元,存量信贷季调环比趋势折年维持低位走平,内生性放松尚未看到,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三驾马车季调环比趋势折年均维持在历史均值上方,目前经济增速的回落仍在政府可容忍范围内,与此同时,CPI季调环比趋势折年处于不低的平台上,放松过早易引发通胀反弹。

从资产价格的角度,通常情况下,股票与债券因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风险偏好,走势上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只有在流动性宽松或者紧张情况下才会出现走势上的同步,5月中旬以来股票和债券同时经历了调整,印证了流动性紧张的环境。

不要急于依据相对估值来抄底

量化紧缩仍在持续,导致估值下压的趋势短期难以看到拐点,而依据所谓“历史估值底”而抄底的,就有很大风险。

市场整体估值看似合理的背后,却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的银行业盈利增长掩盖了其余行业的疲软,2011年剔除银行后的业绩增长仅为14%,而静态估值仍有22倍,并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

圈钱再融资猛于虎,股市定位为“做贡献的”。截止5月27日,今年A股融资总额高于去年同期10%,不考虑国际板,今年IPO+增发+增发总额也将达到去年8500亿左右的规模,股市的定位是“做贡献的”。

持续量化紧缩引发资金争夺战升温,推高了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存量财富再配置的方向仍然不利股市,民间资金链持续紧张,银行存贷比考核更加严格,衍生出民间拆借、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持续对股市形成资金的争夺。

投资策略:又见“磨、忍”耐心防御

首先,继续强调严格控制仓位,尽量以保守型的仓位防御,增加现金、债券以及“类债券性质”白马股的配置比例。

第9篇:短期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问题;零运营资金管理;途径

作者简介:安亚人(1955-),男,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务。

中图分类号:FF27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7-02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界定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营运资金(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无论哪个角度,营运资金都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总和,这里的“总和”不是单纯数字的加总,而是二者之间关系的反应。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营运资金在一个公司的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形态易变等特点。所以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想正常的运转下去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并且从财务管理实践看,外国学者经过调查发现,企业的财务经理把工作时间的60%都用在了营运资金的管理上,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要想管理好公司的营运资金就要解决两个问题: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即对现金、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流动负债的管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二)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以及营运能力较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最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经营失败,探究其原因,除了管理效率低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

现阶段我国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存货资金积压严重。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它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和采购费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利条件。然而,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会占用大量资金,存货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持有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在这二者之间权衡利弊,找到最佳组合。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一些企业的的应收账款很难及时收回,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不得不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之外,赊销也是企业扩大销售的相当重要的手段。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量必定大于现金销货的销量。货币信用政策为企业带来竞争上的有力条件,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大量应收账款。除此之外,全民信用意识不够普及也是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原因。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这是由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与信用管理的不健全所造成的。三是短期负债管理水平低下。流动负债是公司筹资的主要来源,它在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管理中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短期负债的比重非常高,由于缺乏对负债资金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商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的到期负债有可能导致破产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成本低的优势,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使流动负债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高居不下,从而使企业一直处于比较高的财务风险中。因此,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流动负债比例与规模,使其能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最高限额。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即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主要为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1]。“零营运资金管理”不是要求营运资金数值上真的为零,而是使其趋于最小的一种极限式管理。“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高风险的管理决策方法,但同时它也会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即所谓的高风险、高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较高的收益。我们知道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因为流动资产虽是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并不具备盈利性质,流动资产是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短期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长期投资的盈利能力,对债权人而言,短期负债偿还的日期短、风险低,所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务人的成本就是债权人的利率,所以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2]。企业应该把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到最低限度,把原本投资在货币资金和短期有价证券的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在降低存货成本、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益。大量短期负债可以弥补流动资产短缺,降低资金成本,并且弹性大、难度小。同时由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投资减少能够加速资金的周转,进一步获得更多盈利。第二,潜在的风险。流动资产的风险性小于固定资产的风险性。因为流动资产更容易变现,当然固定资产也可以通过变卖转换为现金,但是企业不会轻易出售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除了特殊情况外(如企业濒临破产等)情况外,企业是不会出售固定资产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小。另外,企业若利用过多的短期负债必然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通常从风险角度看,短期筹资要大于长期筹资。这是因为短期负债的到期日比较近,比较容易出现不能及时偿还的风险。如果使用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企业可以明确知道整个期间的用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也要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两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流动资产投资金额,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而言,则要有一个畅通的短期融资通道,来满足企业日常的运作需要,但同时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问题。[3]

1、减少流动资产的投放量,加速资金周转

通过对货币资金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合理预测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支付现金购买物资到投入生产形成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货币资金;其他一些产品通过信用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一定过程才能转变为货币资金。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现金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要想缩短周期,真正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要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3个方面入手。在存货管理方面,一边要加强销售力度,增加销售以减少存货周转期;一边还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使存货占用的资金尽可能的减少。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销售只有货币资金的收回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要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使客户尽量提前交付货款,实现资金回笼,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同时要权衡好信用政策带来的利润与它预计负担的成本二者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企业拖延付款虽然可以加强企业对资金的有效利用,但是也同时带来信誉损失的风险,所以企业应权衡利弊找到最佳方案。

2、合理利用流动负债,降低短期资金成本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大量举借短期负债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以求最终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2]这种短期筹资占许多企业流动负债总额的40%,是许多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它有很多优点,它属于一种自然性筹资,因此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企业可根据一定时期所需资金量的多少灵活掌握,具有弹性;使用商业信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筹资成本。同时,商业信用也有期限较短,不利于对资金的统筹运用的缺陷。并且若法制不健全,信誉不好的公司之间相互拖欠资金的状况比较容易出现,会对企业经营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于短期银行借款。因为银行实力雄厚、资金充足,许多信誉好的大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因此短期银行借款具有简单方便并且弹性大的优点。但是短期银行借款也有资金成本较高、限制较多的缺点。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不仅有商业信用以及短期银行借款,还有短期融资债券、应付工资、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各有利弊。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一定要在仔细分析比较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的筹资组合,在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保证企业良好信誉的前提下,尽量多的使用流动负债,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程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