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试卷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试卷分析报告

第1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 试题情况分析

数学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化,知识面广,接近生活,尤其是个别试题特别灵活,可多种方法操作,适合中上等生。偏难。

二、 错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填空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4,这个数可能是、。”这道题错的特别多。大部分同学不理解题意,不知从何入手。

(2)“把58、79、12、33、95、80从小到大排列。”数字多,括号小,同学们答的乱。

(3)“正方形的四条边,长方形的对边。”同学们看图形能分辨两种图形,但是叙述图形特点不准确。对于这类题不理解,不知怎样表达。

(4)“3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这道题数字多,学生思考不能周全,大部分学生心里糊涂,不知是多少钱了。

第二题,写出钟面表示的时刻。也有很多学生错。有的是学生答题不认真,有的是学生没有答题方法。

第三题,计算。加减混合错的多。大部分学生是马虎,个别学生是基础差,根本就不会算。

第四天,填符号“25角2元6分”由于“分”这个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孩子接触少,有的甚至没有“分”这个概念,不知“分”到底有多大,所以不会比较。“34=81”思维不灵活的学生符号填错。

第五题解决问题,条件,问题对于一年级下等孩子来说给的太多,孩子们的思维还达不到这个清晰度,有的计算出现错误。还有就是提出问题,许多孩子提出问题的语言不准确,没有标点符号。平时训练不到位。

第六题,统计的第5小题错的多,有的学生没读通题,只提问,不解答。

第七题,画一画的第2小题,画四种不同的图形,属于数学问题,对于中下等生来说偏难,不会全面思维。

三、 改进措施

(1) 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 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知识给生活服务。

(3)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从不同角度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4) 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说完整话,书写工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新课标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试卷课件教案作文,右边中间有分享按钮,喜欢本站,请点右边分享到自己的博客空间微博等。

发表于 2011-6-18 23:12:00|只看该作者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共有十二大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参加考试人数:452人。各班平均成绩都达到94分左右,及格率99.5%,优秀率:97.2%。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2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 报告撰写

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结束后,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并为日后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改进建议的书面报告。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能真实反映某地一段时期内的学生学业水平,也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科教学的薄弱之处及改进之法,同时还能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参考。可以说,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学生学业表现的“晴雨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本文以前期监测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撰写报告时的常见问题,归纳出提高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撰写能力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一套清晰的思路是撰写分析报告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这份报告、写给谁看。如果主要读者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报告应偏宏观,侧重于对整体情况的描述与分析,并为工作方向的调整提出建议。如果主要读者是学科教研员或教师,那么报告应偏微观,侧重于对学生学科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并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提出建议。只有先找准了立脚点、有所侧重,才能清楚自己究竟要写些什么。

其次,要明确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总体架构。目前,国内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至少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基本情况概述,用来介绍命题思路、监测内容、试题框架结构、试题质量指标数据(如难度、区分度)等;二是监测结果分析,既有对监测结果总体情况的概述,又有不同群体间的成绩比较(如男生女生、前后三分之一等),还要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客观描述他们的学业表现,具体分析成绩和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寻原因;三是建议部分,即针对监测结果及归因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改进意见。当然,撰写报告并非必须按此行文,只是作为一份完整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这些基本内容不可或缺。

此外,需切忌偏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思路,用过多笔墨来描述某道试题或某套试卷的质量,将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与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相混淆。

二、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是撰写分析报告的技术保障

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验、调查或教学过程中,总难免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更是如此。为科学而准确的处理监测数据,更好地呈现分析结果,撰写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

(一)了解一些常见的监测概念或统计指标

就学业质量监测而言,常见的概念或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平均分、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在运用它们来解释分析数据时,有些问题须加以明确。

第一,试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像信度或效度那样,越大越好。通常,试题难度在0.35―0.8之间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多控制在0.5―0.6之间。但如果要判断某套试卷难度系数是否合宜,还要依测试性质而定。例如挑选学生参加竞赛,具有明显的选拔性,需要难度水平较高的试卷,因此整体难度控制在0.1左右较合适;而高考兼有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和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双重职能,兼具选拔性和基础性,所以试卷难度一般都控制在0.5―0.6之间;若是以反映学生学业水平为监测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并不具备选拔性特征,那么试卷难度比高考难度再低些更为适宜。

第二,信度、效度、标准差等皆由一定公式、经过复杂计算得出,简单的相加或求平均并无实际意义。例如,某次考试两班平均分相差不多,但一班标准差为14.09,二班标准差为25.71,可见一班成绩的差异程度较小,其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大。如果计算出四年级整体的标准差,也可从中看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程度,即标准差越大,说明两极分化越严重。但若只是简单地两班相加求平均,得出的数据并无意义。有些教师还曾计算不同学科间的“平均信度”或“平均效度”,更无科学性可言。

另外,平均分等指标有单位,信度、效度、标准差等指标没有单位,表述时应注意规范。

(二)明确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原则

我们在审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图表。例如,在没有题目的情况下,图中看不出每一柱的指代含义,更不清楚每一柱的具体数值;表格没有明确指出数据代表什么,理解成平均分或得分率都有道理。这种模糊的表述使它们失去了应有的优势。为使统计图表能清楚、明确地展现出统计事项的数量特征,绘制时应注意:图表题目要准确、凝练地概括图表内容,表题写在表的上方中央,图题写在图的下方中央;统计表内数据要填写整齐,统一小数位,并注明单位,暂缺数据用“……”表示,不存在的数据用“―”表示;统计图中必要的数据、单位、图例、文字说明等应清晰明了,并依据数据性质灵活选择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除上述教育统计知识做技术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在众多数据中找到关键数据,并做出合理解释。切忌只提供数据而不做说明,或提供的数据与说明关系甚微,即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或所述问题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总之,在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时,必须坚持一个理念:用数据说话。

三、一种规范的态度可以为分析报告的撰写锦上添花

行文流畅、语句通顺、措词严谨、标点规范、数字序列正确等,都是态度规范的体现,这既是对报告质量的高要求,更是对文章细节的普遍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报告建议切忌假、大、空,一定要源于监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实践改进的“抓手”,这样才算是科学且理想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第3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路;考核改革;自测报告;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29-02

《电路分析基础》(以下简称为“电路”)课程是电子与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集总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目前,我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该课程的考核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近十年的教学经验,就此教学环节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原有考核方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校“电路”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出勤、测评等,占总成绩的10%;实验考核包括实验出勤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学生平时作业抄袭现象(抄参考答案书、抄同学作业)非常严重,教师又不得不批改,这不仅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也不利于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程度;以出勤作为考核形式也欠妥当,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不愿花费时间去考勤,而考勤次数少又不足以反映整个出勤情况;课堂测试的意义不大,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种情况使得平时考核成绩具有不客观性和不真实性。

第二,实验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有关的电子仪器设备、是否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等。我校所有电路实验均在工程实训中心进行,由于受到中心实验平台数量、开放时间、场地大小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够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使得上交的实验报告不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实验考核形式也有待于改革。

第三,期末考核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所授内容出题,试题类型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四种类型)、客观题比重过大、考试内容偏窄、试题答案唯一,这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上,难以形成对本课程知识的系统掌握,难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毕业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措施一:针对平时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法――变交“作业”为交“自测报告”。所谓的“自测报告”是指学生在独立解答习题的基础上分析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自测报告的具体格式可设定为:题目解答总结未掌握的知识点解题机智反思启发或启示。

通过让学生撰写自测报告(可每章交一次),促使其主动地去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思考问题,同时还鼓励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拓展思维,将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也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调整授课进程等。

措施二:在原来实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仿真实验考核,且仿真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学生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最佳的实验方案,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做,从而缩短研究周期,降低研究成本。另外,通过使用仿真技术,不仅结果直观,且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模式;通过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可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提高其对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比如:可在《电路》这门课程原有5个实际操作实验(占10学时)的基础上,增设10个仿真实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做其中的5个。而教师增设的10个仿真实验,只给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选定实验电路,独立撰写实验过程,并完成数据测量和分析总结。

措施三:增加考试新题型。期末试卷在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类新题型――“实践题”和“设计题”。通过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比重,以强调考试的导向功能,使得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更加灵活、实践性更强,这种有意识地向实验分析倾斜,可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改革实施效果问卷调查分析

此项改革持续已实施了两个学期,之后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学生对上交“自测报告”这种作业形式持赞同意见的占85.7%,不赞同的比例是14.3%;对“自测报告”格式了解的学生比例是81%,不太了解的占16%,不了解的占3%。可见,80%以上学生对“自测报告”的格式了解,且认同这种作业形式,因此交“自测报告”的举措值得继续推广。

第二,75%以上的学生对Multisim仿真软件已经基本掌握,其中熟练掌握的占25%左右;约90%的学生认为加入仿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帮助,近一半学生觉得帮助很大,且有82%的学生都感觉仿真环节使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85%以上的学生认为引入仿真环节是必要的,其中23%左右的学生认为是非常必要的。由此可见,措施二的实施也值得继续持续下去。

第三,71%左右的学生认为期末试卷题型设置是合理的;70%左右的学生希望期末考试继续增加“实践题”,约57%的学生希望增加“设计题”;约60%的学生认为“设计题”和“计算题”能够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约70%的学生认为“实践题”可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约20%的学生认为“设计题”可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数据表明,70%以上的学生对增加的新题型持认同态度,认为新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结论

通过在“电路”课程中实施考试改革,提高了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学习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教育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有效地落实和实施。总之,这次改革的效果良好,提出的改革措施在“电路”这门课程中值得继续实施下去,在某些同类课程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倩,李斯伟.《电路分析》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6,(3):37-38.

[2]姜静,刘迪,张大为.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50-51.

[3]张文霞,杨元,郭华.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18-119.

第4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广告心理学 考试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亦日益重要。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广告心理学》的地位不可忽视。调查统计显示,排在广告专业毕业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类”、“媒介”、“广告心理学”、“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以及“案例分析”;排在广告专业在校生认为最应开设课程前五位的则依次是:“影视编辑与多媒体设计”、“广告表现与制作”、“视听语言学习及鉴赏”、“广告心理学”、“媒介”。然而在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其考试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系统梳理并进行改革。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可从生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界定。从生理学上讲,素质即个人先天的生理特点,这些特点经过遗传获得,一般称为遗传素质,即平时所谓的禀赋;从教育学上讲,素质是指个人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本文主要指后者。

“所谓素质教育,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以充分启迪、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个体潜能为手段,以为社会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实践上讲,是指施教者着意营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经过耳濡目染和学习、训练,在德、智、体、美和心理承受、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或削弱考试功能。考试是评价教育管理者管理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评价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必要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目前考试模式

1.广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目标的实践性。“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里规律的学科。”。具体而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机制;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研究所有上述内容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增强广告的实战性。学习、研究心理学方法与规律在广告中的应用策略,就是为了使广告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消费者心理,准确定位,科学策划,大胆创意,对消费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最终促使他们采取购买行动。

(2)内容的综合性。作为一门极具交叉性的学科,广告心理学的内容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不仅涉及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广告效果测量等广告学方面的内容,而且与普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不仅体现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仅要具备广告学、心理学两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要使两者融会贯通,彻底祛除两者都懂却又均不深入的现象。

(3)方法的灵活性。显而易见,教师讲与学生听的陈旧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广告心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鉴于《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只是运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对于技能训练、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却无济于事。因此,应根据《广告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和课程内容的类型,灵活运用讲授法、发现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来锻造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学把握《广告心理学》学科性质,有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改革目前的考试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目前广告心理学的考试模式及其局限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检查评价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反馈调控功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改变评定制度”。作为一种评价行为,考试可以培植、引导和激励学生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的考试模式,“智育惟一”、“以分数论优劣”的弊端依旧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1)考试观念。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未能真正树立起与素质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功能观。他们对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和功能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并将此成绩作为保送、评优、毕业的重要依据,而不关心是否具有专业能力和素质等问题。考试的导向性、指挥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教师以完成试卷批阅为课程结束,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教育管理者无法通过考试深入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2)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二是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在目前的考试内容中,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检测过多,对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过少,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检测基本为零。若考试命题时过分拘泥于教材,学生就会对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最终分数只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衡量,而无法判断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无法使其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3)考试方式。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的测定有100多项指标。而卷面考试中只能测出其中三分之一,其他如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却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做出评价,而这些能力又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目前的《广告心理学》考试中,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期终考试多,平时考试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理论题多,实践题少。题型设置不合理,大多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综合性思考题和分析论述题过少,很难测出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另外,平时成绩大多根据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评定,占学期总成绩的30%,此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片面性,信度很低,对于践行素质教育几无意义。

三、《广告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

1.转变考试观念。考试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素质教育的水平与结果也需要借助考试来衡量与判定。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更要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明确考试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都要体现这一要求。第三,要通过考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指明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增强。

2.丰富考试内容。《广告心理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考试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上。专业性体现在考试内容应涵盖《广告心理学》作为“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完整体系,要求考试范围全面、重点突出。综合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实践性体现在《广告心理学》“术”的基本特征,对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有较好把握。三个层次之间应设置合理比例,形成一定区分度。

(1)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即试题总体上应与教学大纲和教材保持一致,但同时又应有所超越。一方面,要将《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以检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从广告心理的角度分析脑白金争议广告的成功原因与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应允许一些试题“超纲”,教材没有要求,老师没有讲过,也可适当纳入试题。可采用两种方法:①试题中“超纲”内容的10%,考查学生对广告心理研究前沿以及最新热点的了解程度。例如,结合案例分析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广告创作的影响;谈谈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心理问题;分析一下娱乐广告风行的社会心理原因。②教师只讲教材的80%,另外20%留给学生自学,试题中加入自学内容,以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学情况。

(2)考试内容应具有较多选择性,具体方法有:①试卷中除共同题外,可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例如,综合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可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即两个或三个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题。这样既增加了试题的可选性和灵活性,又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致因一题不会而失分过多。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广告心理学》的期末考试中,笔者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中,就实行了“二选一”,一个是英国萨奇兄弟广告公司的经典平面作品“怀孕的男人”,另一个是获嘎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大奖的麦当劳“婴儿摇篮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广告心理相关知识对其创意进行分析。每次考试可用两套试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的掌握情况和简单应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兼顾两者特点再设计第三套试卷。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特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3.改变考试方式。目前考试方式的弊端可用四多四少概括,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考试改革,可采取多样化方法:按考试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按考试成果可分为考试、考查、小论文、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创意方案;按答卷要求可分为开卷、闭卷。

(1)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目前,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一般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一般占70%~80%。以后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30%~40%),同时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平时成绩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出勤情况;(2)完成作业情况;(3)课堂讨论准备的发言提纲和发言情况;(4)平时考试成绩。如果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还应考虑其论文质量。

第5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上述研究以规范研究为主,很少有人从实证角度来分析XBRL在CPA行业的应用。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目前注册会计师对XBRL的认知度,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审计软件的情况进行调查,不但有助于了解XBRL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报告语言,在CPA行业的应用现状还能从侧面了解到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及率。

一、实验设计与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 问卷立足于调查了解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对XBRL

的认知程度。问卷正文部分一共分成三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人员素质、事务所规模、收入规模等);会计师事务所目前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情况;CPA对XBRL的基本了解情况(了解途径,了解程度、认为有无实施XBRL的必要性等)。按照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调查问卷直接发到长沙市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员工手中,然后现场回收。(2010年9月26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89份,回收率达到了74.17%)。

(二)调查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按照两个剔除原则进行筛选:一个是数据缺失严重,大量调查题目未填写的;另外是填答时都填写同一个选项编号的问卷予以剔除。一共剔除了14份试卷,最终用于分析处理的问卷数目是75份。对问卷进行分析之前,采用Cronbachps 克伦巴赫阿尔法系数测试问卷可信度,测试结果显示问卷总的系数是0.78,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较高。有效回收的问卷分析过程和结果为:(1)所有问卷对于是否有独立信息技术部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说明了长沙市会计师事务所都注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2)在调查事务所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程度时,问卷结果只有两种答案:认为本所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用程度很强的占46.67%,认为应用程度一般的占53.33%。(3)在调查CPA最注重审计软件的何种功能时,统计得出有13.33%的被调查对象注重审计软件的抽样能力和查询能力,有26.67%的被调查对象注重汇总计算能力,仅有6.67%的被调查对象注重审计软件的核数能力。对于所有选项都选择的人员占40%。目前,注册会计师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很重视,最看重的是审计软件的抽样能力和汇总计数能力,不太看重审计软件的查询能力和核数能力。(4)在调查中,认为审计软件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人员占80%,其余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使用不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无太大差别的占20%。(5)对于XBRL的应用性调查结果分析: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仅仅有不到20%的人员表示听说过此种形式的财务报告;17%的人员偶尔会阅读这种形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其余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从未接触过此类软件,也从来没有阅读过这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在接触过XBRL的人员中,有26.67%的人表示其功能很强大,看过XBRL形式的财务报告的人员中有1/3的人认为该形式和PDF形式的财务报告没有太大差别。对于那些接触过XBRL的人员的调查问卷进一步统计,有26.67%的人员通过网络了解XBRL的应用的,13.3%的人员通过财经文献和学术期刊了解到相关信息的。(6)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对于XBRL的期待程度统计结果显示:事务所表示成本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很愿意引进相关XBRL系统软件。有1/3从业人员表示很期待引进,1/3的人表示要看市场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还有1/3的人员持无所谓态度。可以看出XBRL在推广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公众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二、XBRL对CPA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时空的变换 从时间上看,传统CPA审计工作具有季节性,大量的报表审计工作都集中在年终。XBRL环境下,企业的每一项交易信息都会在交易发生时自动传输到交易数据库中,而交易数据库中的数据都将输入企业的财务数据库,数据在此被编制成各种账户、报表、档案以及法律记录,对于数据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速度将大大提高,这使得财务报告的实时披露成为可能,报告的内容不仅包含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而且包括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因此CPA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可将业务较均匀地分配到一年当中,做到实时监控。从空间上看,传统CPA审计人员为了收集审计证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通常会采取将工作地点暂时转移到被审计单位的方式,时间长短视项目大小、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等具体因素而定。这种工作方式虽有利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及时沟通,却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化给传统CPA的工作带来很大影响。而当企业采用XBRL技术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CPA可通过浏览被审计单位网站,就可根据审计程序的需要下载XBRL实例文档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或者直接在线检查和利用。

(二)审计风险加大 CPA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风险,而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不足。XBRL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创建XBRL报告时使用的分类标准是恰当的,审计人员需要核查公司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否符合经核准的或认可的分类,核查企业拓展的分类元素是否符合XBRL 规范的要求。而且在使用XBRL编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错误风险不但集中于分类标准的恰当使用,而且会计科目是否能准确映射到对应元素也非常重要。如果映射准则出错了,会计项目可能会被错误地置于会计报表不同的位置。此外,实时审计使得审计频率加快,可能影响审计复核的正确性,这也会导致审计风险加大。

(三)审计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CPA审计大多局限于财务报告的项目,XBRL环境下XBRL财务报告可以包含更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审计软件可根据特定的审计任务,通过Web服务自动联网获取客户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的XBRL标准化文档,并根据预定的内部处理逻辑,深入到企业的不同交易流程,如销售流程、付款流程、生产流程等,并相应设定所需的审计证据,如总分类账、应收账款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等。审计的范围可以扩大至整个信息系统。

(四)审计效率的提高 XBRL数据一经创建及标准化后,无须第二次键入或重新格式化,CPA可以选择包括数字和文字信息在内的所有企业信息,将数据导入电子表格,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处理、计算和格式化财务信息的成本,降低了手工输入或键入数据可能发生的错误率,减少审计人员数据录入和转换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于对被审计单位的分析性复核上,并有利于提高分析性复核的速度和准确性,并最终向审计单位、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交质量更高的审计报告。

三、XBRL环境下CPA应对措施

(一)加强XBRL的宣传和教育 XBRL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几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借助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力量,XBRL国家分类标准,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利用网站宣传、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XBRL的宣传和推广。

(二)培养审计人员操作XBRL软件工具的能力 在连续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应该掌握一般XBRL软件工具的操作,比如,应用XBRL一致性套件检验公司XBRL财务报告与国家的分类标准或证券交易所的标准的差异,对XBRL财务报告元素的可靠性、相关性进行验证。

(三)审计软件开发要协同会计信息系统 传统的审计软件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报表数据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设计。在XBRL分类标准国家化后,如何将国家标准细化至每一个行业甚至企业的每一个供应链将是审计软件新的研究能力方向,新的技术如审计自动化、嵌入式审计模块、集成测试工具、协同审计工具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被审计单位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设计嵌入式审计模块,实现审计软件与原信息系统(如ERP系统的协同)将是审计软件开发的主要方向。

(四)提高审计人员抗风险的能力 XBRL网络环境下要求审计人员不但懂得会计审计知识,还要熟谙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知识,因此,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会计师事务所要招募复合型审计人才,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XBRL知识培训。审计人员在此环境下要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方面的评估,详细地测试防火墙、杀毒软件、授权密码等以减少内部控制的风险;依靠审计软件校验XBRL实例文档以减少人工校对的错误,依靠数字分析软件(如EXCEL)分析复核下载的XBRL实例文档,最大程度降低审计的实质性风险。

参考文献:

第6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主要考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所有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报名。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内容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根据最近一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分析报告来看,专业阶段单科通过率为27.93%左右,根据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考生想要通过考试,至少需要1年,大多数考生需要2-3年。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 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根据最近一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分析报告来看,注会综合阶段单科通过率为83.74%左右。根据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考生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基本只需要一年。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7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考试评价功能;试卷分析;信息反馈效率

1988年至1990年教育部连续颁发了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严格控制小学考试科目与次数的文件。学校一方面要相应教育部号召,减少“考试”次数,另一方面常以“测验”和“考查”的名义给学生出题,监测教育质量。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周考(查)、月考(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继而来。没有足够的考试次数,学校就会坐立不安,似乎足够的考试次数是提高每个科目教学质量百试不爽的方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学防线始终遗留在学校教育中,甚至还有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高分,不惜违章乱规。

1 存在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奇奇英语考试得高分秘诀”:

春节后我去看望表哥,谈道儿子奇奇的学习情况时他说:“我真纳闷,奇奇外语期末考试成绩怎么得了个A?!”我打趣说:“难道你还怀疑他的能力啊?”奇奇在山东泰安某附属学校上小学五年级,从小喜欢看电视,讨厌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饭后我和他玩时,夸奖他英语考得棒,问怎么进步的这么快。他四周看看,小心翼翼地说:“英语老师怕我们学习不好的学生考得差,拉班里的后腿,就让学习好的学生做完试卷后传给我们抄!嘿嘿,我的成绩是抄来的,所以这么高!你千万不要告诉我爸妈啊!他们知道了会打死我的!”……

奇奇的考试秘密让人心痛!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痛定思痛:为什么教师会在小学生期末考试中弄虚作假?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配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2002年底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指出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进步。“受教育者只有通过教育互动真正被要求自己参与其教养过程,他才能在可塑性原则意义上找到自己接受和自发的肉体性、自由性、历史性和语言性的确定性。”一份专业的试卷分析不仅能够诊断教学问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试卷信息反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反馈,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英语教师为了追求高分而不惜让学生考试作弊,除了班上的“优秀学生”成绩属实外,其余的成绩都含有“水分”,因而不能给予每位同学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学生的学习问题又遗留给了下一段教学环节,问题积攒得多了差生一直就是差生,还谈什么利用考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2 原因所在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下发已有6年之久,但是教师的应试教育情结至今难以释怀,不能按照通知的要求转变评价方法,让考试成为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手段,教师们这样归结原因:

教育部规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和尊重学生、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不得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不过,教育机构(包括地方教育局和学校)并没有为教师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规则,如同现行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为教师划定了许多道德高标准,有些标准在对公民都有约束力,没有体现教师的特色;还有些标准高度概括,忘记说明教师的行为底线。学校难以利用这份抽象的文件评价某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到底有多高,比来比去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最能提供客观的教师评价依据。对于某些教学科研能力较弱的教师(如从未发表科研论文、没有在区、市公开课中获奖等),学生成绩更是他们获得较好的教师评价的筹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教师(包括班主任)不惜通过学生考试作弊提高成绩的直接原因。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后教师需要在试卷上写评语。我访谈了临沂、济南、滨州等地的学校,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不懂得如何写出针对性较强的评语。迫于教育评估的压力,他们倾向于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一般性评价,如对考试等级较高的同学常写“该生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显然这个理由无法为学习刻苦,成绩却不好的同学做出解释;对差生就说“希望该生以后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却没有指明学习建议和努力方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通过考试结果看得出问题,但是最多能从所有学生的表现上弥补教学的断点,没有时间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辅导,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另外,学期末教师的工作量繁重,不仅会议多,还要改试卷、写奖状、学期工作小结、教学小结、学生成长档案等,下学期开学又要提前准备教学方案。时间紧张是已经成为制约教师试卷分析,改进教学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3 决策或依据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我们更加明白考试的目的不在于靠投入考试次数提高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在于教师如何通过分析学生试卷,为教学把脉。“考试作为一种学业成就评价,不仅仅在于检验国家课程标准在各地的达成情况,更是为后续的教学、学习、评价与管理提供决策或改进教学的依据”。

3.1 建立具体的教师评价规则,使教师消除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疑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改革教师评价的内容,再次命令禁止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各地教育局、教育督导机构、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可实施的教师评价规则,使教师评价有法可依。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及时发现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只有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确立教师评价的实施纬度,才能打破学生成绩占据教师评价主导地位的格局。当教师从学生学习成绩这座沉重的大山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他们才能不惟学生高分是图,配合素质教育;才能克服各种疑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才能潜心治学,提高自己整体的专业素质。

3.2 培养教师的评价素养,提升试卷分析能力。考试结果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学生的考试表现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采取改进措施。考试结果作为一种材料放在教师面前,构成了必须解释和说明的素材。“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没有在我的预料范围内?”“教学重点部分学生错的题目多不多?”“这个问题我明明强调过几次,为什么考试时仍然有一些同学犯错误?”等等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思考。以“学生得分率比较低的几个题目原因何在?”为例,试卷批阅完后,教师首先要统计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得分率,然后分析得分率比较低的几个题目原因何在。有些问题源于学生本人,有些则属于教学原因,而有些 则是试卷设计出了问题,过于拔高了学生的能力或者偏离了教学重点。

试卷分析本质上依赖于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在思维习惯没有养成之前,面对情景,发现事实,需要作出努力。”让教师养成利用试卷分析,以学带教的思维习惯需要教师培训机构的努力。目前,教师培训在转变教师的学业成就评价理念上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光有理念并不能代表行动的能力。如果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培训侧重于向教师介绍国外先进的课程评价理论,例如认知诊断评价理论,嵌入式校本评价理论(BEAR评价系统),开发、设计实用的考试评价,那么教师的评价素养会确实得以提升,分析试卷,反馈信息、撰写评语的准确性也会越来越高。

3.3 成立学校考试开发与管理的专门机构,充分发挥考试结果的反馈作用。考虑到教师繁重的工作量,总体上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结合国外的学生评价经验,有条件的学校、教研室可以成立考试结果分析委员会,成员由全校集合优秀、严格的教师担任。委员会必须具备服务意识,能够通过考试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诊断,然后撰写考试分析报告。报告包括汇报学生考试结果、学生每一个题目的答题正误和该题全年级、全班的得分率(之所以计算这两个得分率是为了清晰地判断出学生做错这个题目是个人问题、教师问题抑或是试卷设计问题),并且与上次考试相比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最好能用数据表示学生进步变量的发展脉络,然后为学生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要求,为教师指明教学改进的方向,为家长提出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最后把考试分析报告放在学校的网站上,家长只需输入账户和密码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析报告。即使学校教师无法照顾所有孩子的进步,家长可以通过考试分析报告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网络可以弥补单纯依靠学期末的一次家长会而没有时间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家长的弊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能够随时提供个别化咨询,而且保密性比家长会高,可以顾及到学生的个人尊严。

第8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经过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言语理解与表达、沟通、学习研究、分析推理、数据统计、信息处理等能力对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未来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此外,敬业精神、伦理行为、道德操守、人文关怀以及抗压能力、情绪稳定性同样是医疗卫生行业所要求的。其中能够通过笔试加以考查的部分是本次测验的主要内容,而有些部分则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如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等进行综合评估。由此,初步确定本测验的基本测试内容,包括交流理解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医学常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题目类型。交流理解能力: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医疗工作相关资讯,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此外,同患者、同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尤为重要。判断推理能力: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够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进行解决。信息处理能力: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具备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医学难题,进行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创造。医学已不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日益交叉与相互渗透,更强调人本主义的精神。这就要求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具有从生物医学、法学、心理与社会医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角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预防、保健和治疗的能力。此外,还需考虑预测,题目筛选以及最终版本的形成。建立题目库,通过书籍期刊、现实生活和其他相关测验收集素材,力求做到贴近医疗工作实际情境。经过小范围试测,进一步修改题目中的一些措辞,以确保语句表达的严谨,最终确定预测题本共计563道题目。用预测题本对1567名考生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少量存有歧义和不合要求的题目淘汰,对少量题目进行了修改,然后将题目按难度排序,并由专家组从中选出100道题目组成最终测试题本。测试内容与应用情况MAT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测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要素(表略)。目前MAT已经应用到天津市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毕业生考试中,分别在2011和2012年测试过两次,共计近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以下是2012年考试的相关情况:1.基本情况2012年考生人数为3385人,平均成绩60.28分,标准差7.27分。最高81分,最低13分。2.难度整个试卷的平均难度经矫正后为0.49,总体难度适中,短文阅读的难度值为0.69,相对难度较小;而图形推理的难度值为0.28,为难度最大。3.区分度以高低两组的难度差值来表示区分度,分组的标准为试卷总分分布的后27%。经计算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0.32,区分度表现较好(见表3)。4.信度对试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分析,该试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1,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5.效度效度反映各题型间的相关,题型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见表4)。各题型分与总分的相关大于0.40,且均大于各题型之间的相关。表明该试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根据考试数据分析,总的来说,试卷设置是科学合理的,也起到了预期的作用。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充分地了解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的潜能差异,避免选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通过与专业科目测验、面试等评价手段配合使用,可以为更科学的招录工作提供帮助。不足与思考目前MAT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题目区分度还有待提高。美国测量学家伊贝尔(Ebel)于1965年提出了判断试题优劣的项目鉴别度标准:区分度在0.4以上的为“优良”项目,在0.3至0.39之间的为“合格”项目,在0.2至0.29之间的为“尚可,需修改”项目,在0.19以下的为“应淘汰”项目。本测验的总体区分度相对较好,但部分题型(如短文阅读、逻辑判断等)的区分度一般,在区别不同水平的考生上有所欠缺。

测验内容还应更贴近真实情境,目前测验内容素材的选取虽尽可能考虑医学相关性,但与医疗机构工作中所面对的真实信息和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只有更加真实的情境,才能测查我们想要测查的实际能力,这些都需要在测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以完善。特别是随着测验理论、测验技术、测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类似的测验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题型开发题型的开发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国内外诸多能力倾向测验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发现适用于考查医学职业能力的新题型;另一方面需要在已有测验内容基础上,经过适当改造,创设出一些新题型。在内容设置上,应更贴近医学职业工作的现实情境,重视医学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此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测验如果采用计算机测试取代目前的纸笔测试,题目呈现的形式亦会变得更加丰富。2.结果分析结果分析主要是考生作答情况分析和测验题目质量分析。目前的作答情况分析主要是对考生总成绩总体分布情况的简单勾勒,而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对考生的作答情况和特点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诊断性分析报告,更好地体现测验的诊断功能。题目分析现阶段包括题目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在效度分析上由于本测验投入使用的时间还不长,目前只分析了结构效度,还没有对测验的预测效度进行分析。而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收集,在效标效度上会有更多的实证数据,加以分析可对测验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此外,在分析的理论基础方面,目前主要是基于经典测验理论进行的,未来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尝试基于新的测验理论,如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等,以弥补经典测验理论的不足。3.分数报告MAT目前是以报告总分的方式呈现结果,虽然国内较为成熟的测验也是采用这样的报告形式,如用于公务员招录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但事实上这种方式的严谨性仍值得商榷。研究者认为判断相同数据类型的分数能否合成的标准是各个分数之间是否能够互相替代或互相促进,如果可以互相替代,那么就可以合成。那么测验中的不同能力侧面,如交流理解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能不能够互相替代或互相促进?如果不能,我们进行分数合成是不是还有意义,能不能有其他的分数报告方式?如果能,该采用何种方法来合成数据?以上都是未来应考虑和深入研究的问题。4.测试用途现阶段MAT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向的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如果将测试关口前移,在医学院校招生时进行测试,对学生未来职业潜能进行评估,可能会更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学生,提高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国外相关测验也普遍用于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对申请人进行筛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根据我国高考的实际情况,未来也许能够尝试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医学相关专业上引入该项测验。当然这也需要对测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测验对象和用途。

作者:金惠民 曹伟 郑雪

第9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高中阶段教学质量的监测,经研究,决定对全县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进行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分析成绩、统一信息。现将考试实施方案通知于后,请各校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考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各高完中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研室,负责考试具体工作,*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校要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考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校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考试安全工作,制定好安全工作预案,确保考试安全。

二、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

(一)考试科目

高一: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高二: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二)考试范围(见附件一)

(三)考试时间

*

三、考试命题及试卷领送

(一)考试命题

此次考试试卷由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组织命制。

(二)试卷领送及保管

1.各校安排1名领导负责、2—3名工作责任心强、保密意识高的教师组成试卷领送及守护小组,负责试卷领送和保密工作。

2.领卷时间:7月1日上午8:30到教研室领取试卷(领卷人至少2人同行)。试卷领回后即入保密室,24小时专人看护,若出现盗卷、泄密等问题将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3.试卷返送:每科考试结束按高考要求及时装订密封存入保密室(看护同上),7月5日上午8:00前由专人(至少2人同行)送**县三中(学术报告厅)阅卷场。

四、考试筹备信息上报

(一)外派监考教师:各校原则上按师生1:70的比例上报外派监考教师。外派的监考教师必须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熟悉监考工作。各校务必于6月18日前将外派监考教师名单按派往学校分类造册,报送县教研室何成均处,电话:*邮箱:*。全县各校具体外派人员安排如下:

*

(二)评卷教师名单:各校按照县上下*的评卷教师名额,于6月18日前将评卷教师信息表(附件四)报送教研室何成均处。全县各校抽取阅卷教师名额分配见附件三。

五、监考工作安排

(一)考室设置:全县共设8个考点,分布于各高中学校,各考点的考场分文理科设置,每考场35名考生(文理科考生余数在10人以内的,须报教育局同意后,分别编入文理科的尾考场;超过10人的则另设考场),单人单桌,按横5纵7、“S”型排列考号顺序(考场前门口第一个座位为起始号)。

(二)监考人员:外派监考教师由县上统一提供名单,各考场的监考人员由学校具体安排。每考场两名监考员,校内外各一名,本校教师为甲监考员(不能是本年级学科教师)负责学生组织、考室布置、门窗关锁等,乙监考员为外校教师,负责考卷领取;甲、乙监考员共同监考,协作完成试卷收发、装订等工作。

(三)考务工作会议:各校所有考务人员和监考教师务必于7月1日下午2:30在各考点参加考务会,并布置好考场,主考领导逐一检查落实。

(四)费用:外派监考教师的车船费回原校报销,监考费由县上统筹考虑。

(五)县教育局、教研室将安排人员驻校巡视考务工作。

(六)考试规则按《四川省高考考试规则》执行。

六、阅卷工作安排

(一)阅卷教师:抽取各校各学科教师组成学科评卷小组,集中在*县三中统一阅卷。

(二)阅卷时间安排:7月5日上午10:00评卷教师到*县三中学术报告厅报到,10:30召开评卷组长会,11:00召开评卷教师会,7月5日下午1:30至7月7日为阅卷时间。

(三)阅卷要求:阅卷实行层层负责制,分学科设置阅卷组,采取流水作业方式阅卷,学科组长负责各学科的阅卷、成绩录入、试卷分析等。教育股、教研室分别派人协调阅卷场工作。

(四)生活安排:阅卷人员生活统一安排,阅卷费统筹考虑;车船费、住宿费自理,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七、成绩及信息

7月9日前后向学校反馈学生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