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有形资产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有形资产管理制度

第1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无形资产管理;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制度

1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内涵和特点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与无形资产审计有着显著的区别。无形资产审计属于财务收支审计范畴,而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属管理审计范畴,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效益实现途径、开发利用和发挥程度以及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和方向。目的是审查和评价企业无形资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件,努力揭示企业在无形资产开发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含会计核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情报信息管理、质量诸方面现已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无形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达到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效率、增进无形资产效益的目的。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对象是企业的各种无形资产经营管理活动即受托无形资产管理责任,而不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职能是咨询性、建设性的,而不是执行性的,审计要把受托人的注意力转向无形资产利用的最优化,审计既不代替管理,也不减轻受托人对决策和控制的责任,审计的直接作用在于为受托人的决策提供及时、相关的信息;无形资产管理审计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企业预警系统之一。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高层次审计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审查对象从无形资产审计单纯的财务信息扩大到了企业的整个无形资产管理信息,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无形资产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一种更高级的审计形式。

12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素质的审计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着眼于提高整体功能,从系统整体的高度,优化整体结构,从根本上改进组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为企业实施挖掘无形资产;潜力、提高效益的各种方案创造条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3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测试、评价无形资产管理活动的审计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不具有无形资产管理职能,它只是对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组织、职能和管理部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活动进行测试和评价,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而不足代替企业管理部门的任何工作,部门也为不是其他任何部门的补充。

2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内容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直接以被审计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活动为其审查和评价对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职能的审查和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审查三个方面。

21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审查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对无形资产管理就无章可循。因此,对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价,是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及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效益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一般包括:无形资产开发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权益(权益取得、维护、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对外许可、转让、合作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奖惩管理制度,无形资产产投入产出考核制度,无形资产融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监控制度,无形资产审计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信息管理制度等。

22无形资产管理职能的审查

无形资产管理职能是无形资产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功能,一般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等基本职能。对无形资产管理职能的审查也就是对上述基本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审查。

221与决策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以及所属部门有无明确的无形资产管理目标,目标可否计量和考核,能否为职工及管理人员所理解;企业的无形资产经营和开发目标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条件,是否切实可行;企业或所属部门的无形资产管理目标是否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企业的无形资产短期目标或具体目标是否与长期目标或总体目标相一致等。

222与计划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已经结束的各项无形资产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执行结果,找出其缺陷与不足,为未来的计划编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计划的编制是否与企业的目标相适应,是否建立在对历史资料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计划的完成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每项具体计划是否具有计量其业绩的标准和方法等。

223与组织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和职责是否明确,上下左右关系是否协调;企业对各机构的授权是否充分,债权关系是否明确;企业最高领导层与各个机构之间、各机构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否充分等。

224与领导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企业各级领导者的无形资产管理才能和责任感;领导层对下级的无形资产管理各项指标是否简明易行,对问题的处理是否及时;各级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是否正常;管理人员是否掌握了无形资产知识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与技能,是否具有开拓精神等。

225与控制职能相关的审计内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的分工是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适应本单位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怎样;内部控制制度对偏离正常轨道的差异是否及时加以纠正等。

226对激励机能的审计内容:企业是否有鼓励员工开发、创新、保护无形资产的政策和措施;员工无形资产开发、创新、保护的意识是否强烈:无形资产经营和开发计划、目标的制定是否切实可行;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领导层对职工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成绩能否客观公正的评价,奖惩是否合理等。

23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的审查

包括无形资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系统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是否具有广博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知识和相关的社会学、技术科学基础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循调能力;是否具有敏捷的洞察、分析能力,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发现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问题;是否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具有开拓能力,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最大限度地扩张、繁衍、增值等。

3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方法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使用的方法除了经常用查询法了解被审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情况和用观察法到现场观察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外,还应有选择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调查表法

调查表法是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事先拟好需要了解的问题,设计好调查表格,发给有关人员征求意见的方法。这是管理审计搜集审计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用于调查有关内部控制系统的健个性、有效性;调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创新及转化利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调查交易活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例如,调查如何利用企业品牌进行品牌经营,如何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加无形资产积累等。调查表一般设计成问题式,所以又叫问题式调查表。设计调查表时应注意它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和艺术性。调查表可以发给相关人员,也可以发给全体职工;填表人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填表时可以由审计人员现场填写,也可由被调查人填写。具体情况应根据工作需要而定。

32流程图法

即用各种符号将某一种业务程序绘制成一张工作流程图的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反映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联系和程序。可以采用调查内部控制的流程图符号绘制,也可创意其他符号。但是,一个审计机构所采用的符号必须一致,以便于我们正确识别。

33组织系统图法

即将被审单位的各级无形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绘制成一张图,用以反映被审单位从上到下和各部门机构间的领导关系。这是审查被审单位无形资产管理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的主要方法。

34金额法

金额法是将无形资产管理得失数量化,用货币数量来表达的一种方法,它是计算无形资产管理得失的一种算账法。如:计算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由于计划不当而造成的窝工浪费损失,由于领导层意见分歧而造成的损失等可用金额法计算。由于某项计划、组织、决策得当而避免了多少损失,获得了多少收益等,也可以用金额法表达。

35评分法

评分法是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素质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评定分数,并计算总分,据以评价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素质优劣的方法。它是传统考核方法和科学考核方法的结合。运用评分法时,要将被审项目根据其特性划分为若干部分,制订出各部分的评分标准,邀请若干职工代表逐一评分,最后再将各部分得分相加得出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或管理人员的最后得分,并据以作出审计评价。作到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客观公正。

36审计调查

即根据审计目标,就无形资产管理中某一专门问题向被审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询问、查档、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专门报告的一种审计方法。进行审计调查,应先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的、内容,选定调查对象,并拟出详细调查提纲。然后,审计人员进行分工调查,做好记录,重要的应取得书面材料作为审计证据;最后将所获取的各项资料加以综合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写出审计调查报告,报送决策者参考。

4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41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21世纪经济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资源能否保值增值,能否依靠无形资产有长足发展,能否靠无形资产创造长经济效益,很大成分取决于有无较高质量的无形资产管理。目前无形资产的管理在我国企业多数还是空白,无形资产流失严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严重滞后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市场竞争能力弱,综合素质低下的企业多数是因为无形资产管理混乱,对无形资产管理失控所致。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了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要让无形资产管理得到强化,得到有效实施和个断完善,就需要内部审计的支撑。在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能部门中,内部审计地位超脱,最适合担任这一角色。所以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管理当局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42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内部审计发展初级阶段是财务审计。财务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计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矛盾不那么突出了,此时,虽然财务审计仍要进行,但其在管理当局的关注点中逐渐淡化,相应地,内部审计如仍止步不前,其在管理当局眼中的地位和价值也就低了。在探讨应对21世纪的挑战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主席安东尼瑞德里曾指出:“我们(内部审计)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我们的业务与其他管理组织相比正逐日增加。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这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职业”,否则“下世纪将没有我们的位置”。这就是说内部审计要立足于21世纪,就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就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向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倾斜,积极主动地向无形资产管理审计进军。

5开展管理审计的难点与问题

必须承认,现阶段开展管理审计业务有其客观的难处,主要表现在:

第一,无形资产管理和管理审计作为新生事物,对其认识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更不用提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对无形资产管理实施监督了。

第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提高。由于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审计人员需要与多部门、多层次的员工接触,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开展传统的审阅、核对等检查、验证工作,还需要掌握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与企业各级人员交流。

第三,现有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使得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主要的困难在于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范围过于宽泛,有些具体审查内容的法律依据不足,容易引发被审对象的抵触情绪。

第四,缺乏科学的审计标准。无形资产管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艺术性,对无形资产管理难以用精确的定量指标衡量,审计人员需要采用更多的定性指标。而无形资产管理发展较晚,与无形资产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也不够成熟,对无形资产管理进行审计尚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无形资产管理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6如何搞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工作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它的要求高、范围广、情况复杂,搞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对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也是当前审计人员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61提高对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认识

通过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企业可以发现自身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使无形资产得到更好地利用,效率得到更好地发挥。近几年来,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审计同行们的重视,一些现代化的企业已经将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纳入到经营管理之中并发挥厂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对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工作要不要开展和如何开展心存疑虑。只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作用、企业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审计工作的迫切性后,才有可能在企业中更好地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审计。

62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查账复核,已发展到对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评价,由监督职能发展为监督、服务、评价等职能。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知识,还需掌握法律、管理、经济数学、经济评价等知识,要了解企业经营涉及到的生产、采购、营销、经营、资产管理等各部门、各领域的企业管理知识。审计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综合、分析、总结的能力。

63形成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

在实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时,尽量要以财务审计所取得的数据和证据作为对被审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活动的评价依据,这样,才会使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评价更具说服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才会信服,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整体建立并有效运行企业治理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完善各项监控及评价措施并实现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在内部各种机制之间形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64提高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审计认知度

要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者对实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认知程度,使他们认识到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必要性,使无形资产管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由于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概念对于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还比较新,他们对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无形资产管理审计的效果,不利于提高企业改善无形资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无形资产管理审计作用的认知程度就显得既重要、又迫切。

审计人员在实施无形资产管理审计时,一定要有充分的审计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一定要有足够的审计证据。要想做到这些,审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要看法律法规是否有明确的规定;②要了解其上级单位是否有相应的具体要求;③要看被审计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规章制度;④要看审计的内容是否可以准确地计量等。

[参考文献]

[1]张占耕。无形资产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于玉林,蔡吉祥。无形资产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王光远。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第2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资产管理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05-02

一、引言

国有资产管理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工作,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确保了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远非尽善尽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与学校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还比较突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本文就这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笔者的建议。

二、几个突出问题

问题一:财务工作与资产管理工作脱节。在高校的内部管理职能部门之间,业务上关联度最高的恐怕就是财务处与资产处了。在办理业务的流程上就是上下游关系,比如固定资产采购业务,财务处下达了预算指标后,资产处负责办理采购手续,采购完毕后在资产处办理固定资a报增手续,再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整个流程基本上是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走完。可见财务处与资产处业务的关联度有多高。但是如果两个部门之间的步调不一致,问题就来了,互相扯皮推诿,埋怨指责,严重影响办事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很多高校干脆就把财务处与资产处合二为一,成立了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比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成本,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效果立竿见影。比较普遍的现象恰好是很多高校的财务处与资产处工作关系并不顺畅,甚至还产生很多问题,造成了财务工作与资产管理工作脱节。

问题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高校的国有资产除了有它的实物形态(当然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还有它的价值形态。高校的国有资产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类似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常见的分工是财务处负责高校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资产处负责实物资产的管理,二者各行其是。这样往往就会造成财务系统上的资产数与资产系统上的数字不相符。在财务系统上的国有资产是它的价值形态,按照会计科目的分类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资产系统上的国有资产一般只包括固定资产,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分类,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很多高校的资产系统上的国有资产除了这六类以外没有其他类型的资产。即便如此,财务系统上的固定资产金额与资产系统上的固定资产金额也难以一一对应。这种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现象在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问题三:重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无论是财务系统还是资产系统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很不一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六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入账,主要是高等学校对无形资产计量的依据不足,难以进行评估入账。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高校干脆就不确认无形资产。这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是相悖的。在高等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比较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无形资产不太重视,实际上造成了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总量被严重低估。

问题四:资产清查后账务调整比较随意。《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照规定处理。”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学校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审计部门进行的专项检查也要求高等学校要进行彻底的资产清查。清查的结果出来以后就要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账务调整。这本属于一项正常的业务处理,但是一些高校的调账很随意,每年在财务决算发现账目不平衡时就任意对固定资产账目进行调整,比如对图书、家具的调整就比较频繁,并且调整的金额很大。这种为了平衡账表而作的账务调整既不严谨,也不严肃。

问题五:固定资产折旧难以落到实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主管部门制定计提折旧的具体办法。”可见,《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是要计提折旧的,除了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以外,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但是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什么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来计算折旧额呢?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和各省财政部门也没有专门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专门下发文件。无形资产的摊销也存在类似情况。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中资产价值被高估。

三、原因剖析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自身能够解决的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只能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来解决。实际上,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人为地把他们的职能进行分割,必然会导致行政成本和协调成本增加,造成内耗。一些学校现有的机构设置还是按照十几年前的制度设计的,目前已经不能满足高等学校现实的资产管理要求。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曾指出:“资金管理是价值形态的管理,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财政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历来都包括资产管理的内容。”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第八条规定:“高校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第四条指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第一次对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法规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从一系列的政策规定来看,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已然是一种趋势。并且高等学校既要重视资产的价值管理也要重视资产的实物管理;既要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也要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从高等学校自身出发,把财务处的职能和资产处的职能合在一起,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率等问题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

四、几点建议

1.为了减少行政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建议高校应尽可能将财务处与资产处整合在一起。《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第八条规定:“高校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现在很多高校把财务处与资产处合并调整为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还有的高校行“大部制”,如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了财务部,包括了原来的财务处、资产处和招标办等职能部门。应该说这是一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很多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会比较容易解决,这也更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深度结合。

2.建立和完善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信息报告工作。”第四十七条规定:“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的财务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无法互联互通,导致两个系统的信息不能共享。这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需求还有相当距离。

3.要对高校资产管理进行建章立制。高校资产管理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要管好这个系统必须要建章立制。从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与竣工)、使用(含有偿使用)、盘点、处置到报废等环节,都要用制度管起来。《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也对此作了相关的规定。

4.狠抓内部控制建设。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是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条规定:“单位应当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第四十四条规定:“单位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设特别强调对资产要实施归口管理,要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建立资产台账,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可以说,如果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做好了,就可以为学校规避很多风险。

五、结束语

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把这个大系统管理好。学校管理层应以战略的眼光统筹谋划,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融合在一起,强化制度管理和内部控制,通过信息化平台把资产管理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张少春.齐心协力扎实进取开创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新局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7(6):13

[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新法规月刊,2006(9)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财务处 广东广州 510635)

第3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无形资产经营管理

【Abstract】Howtomanageanddeveloptheinvisibleassets,aretheimportanttopicforpromotingtheefficiencyandcompetitivestrengthofthehospital,asthetechnologyintensivemodelvocationwithhyperbaricinvisibleassets.authortriestorevealthecompositionandcharacterandeffectsforhospitalvalueinventionofthehospitalinvisibleassets,explaintheinvestment-profitandcost-controlandmanagementsystemset-upofinvisibleassets.Itwouldbeprovidedthereferenceforthereformofthehospitalpropertyrightandrunmode.

【Keywords】hospitalinvisibleassetsmanagement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日益显现,世界经济正从后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即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时代,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医院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高,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医院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认识和重视医院无形资产的存在和价值;运用产业经济的思路,对医院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开发经营,是实现医院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所在,更对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

1医院无形资产的构成及特征

1.1医院无形资产的内容构成

1.1.1标识信誉类无形资产如科室称谓,政府的荣誉命名,正式获批的医药产品商标、品牌,以及可以从事某些特殊诊疗工作的权利等:(1)冠名权:医院名称是一种特定标记,未经许可,任何医疗机构或其他机构无权使用该医院名称及其相关的冠名,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2)特许权:医院所拥有的新技术新药剂开发运用的特许证及政府荣誉称号所享有的特殊优惠政策;(3)医誉:由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德医风、服务态度、院容院貌、建院史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在同行业中的声誉地位,体现出公众对医院的反应性、满意度、忠诚度,是决定医疗需方市场分配的主导因素。

1.1.2技术知识类无形资产是由高度密集的知识、智力、技术和技巧组合而成的能带来高附加值的资产:(1)医院专有技术:涉及医疗、药剂、医技等各个部门的专有技术,成为医院所特有的医疗服务链,这是医院医、教、研长期投入和医院人技术智慧共同形成的结晶;(2)专利权:包括医院与职工共同享有的职务发明专利和医院人独有的发明专利;(3)团队技术配置:例如一些重点学科或领先专科,正是由掌握不同分支技术的医院人构成了最佳的技术组合,这种团队配置包括技术互补、人员协作等,是由医院这一平台所提供的,因此不同医院团队技术配置不同。

1.1.3信息类无形资产指非人们通常普遍了解或容易获得的医院内部信息:(1)病案:内含巨大的医疗技术科研价值和潜在的医疗服务信息,是医院开发医疗服务市场的源泉;(2)版权:包括医院独有的各种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人员技术培训方案等的正式出版物以及医院人员的技术专著;(3)网络:医院长期形成的社会医疗关系网络、科研教学协作网络、科技情报信息网络等。

1.2医院无形资产的特征

1.2.1形态的非实体性以知识形态存在,没有有形损耗,是一种非实物性的医院经济资源。

1.2.2产权的独占性医院无形资产的产权受到保护,往往由医院独立占有,不容他人肆意侵犯和冒用。

1.2.3价值的难估量性医院无形资产的价值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由诸多因素如法律认可的先后、社会认同的程度、个人付出多少等综合形成,难以比较;且多为医院人脑力劳动创造的非实物型财富,难以用有形商品的市场价值体系来评估;无形资产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所产生的价值不同,这决定了其价值的可变;以上因素造成无形资产价值的难估量性。

2无形资产对医院价值创造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2.1无形资产成为价值创造主要动力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策略

2.1.1形成背景以资本密集型和纵向一体化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表现为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相对于有形资产和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作用非常有限。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开放的背景下,规模经济已达到极限,有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趋同于社会平均报酬率,难以继续成为增长的主导。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无形资产逐渐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主要动力。

2.1.2基本策略首先,在组织上进行彻底的纵向解构(业务外包),这意味着网络经济代替规模经济,并直接导致大量有形资产被无形资产(主要是组织资本)所代替。其次,战略上强调创新,创新过程主要是通过无形资产投资实现的;且强调创新凸显了人力资本的重要,而后者的稳定性和创造性正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2.2无形资产对医院价值创造的作用作为商品社会的经营实体,医院的价值创造必须置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即以无形资产为主要价值创造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外医院的发展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以输出管理体系、技术支撑、核心团队等知识型资源,通过托管、联盟、集团连锁、技术参股等形式实现增值。国内近年来启动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激活医疗市场和改善资源配置方面已初见成效,大量民营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的出现,使医院整体规模较快扩大,硬件设施得到提升,“就医难”得到缓解。但在有形资产扩大的同时,也形成各种“大而全”、“小而全”医院,大量有形资源搁置、组织庞大、医院运转无力,严重了整个医疗卫生改革的健康发展。于是随着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资本化运作逐渐成为主导医院经营成败的关键。其中无形资产的产业化经营既是优化医院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院价值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又是加快提升国内医院品牌实力的有效策略,从而在加入WTO后同国际化医院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预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医院经营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迅速跨过只追求规模扩大的工业经济时代,直接融入无形资产的主要价值创造的知识经济时代。

2.3无形资产对医院价值创造的实现方式

2.3.1独占使用医院自己使用无形资产,一定时期或地域内形成对市场的控制权,获取收益。如:特许、专利技术与药剂的开发,专有技术的临床运用,特色重点学科的专业权威性等。

2.3.2对外转让医院自己不独占使用,将部分无形资产商品化,对外转让获取收益。如临床长期运用的自主研制的配方,通过转让,使之成为商品,实现价值。

2.3.3特许经营医院将部分无形资产要素整合,特许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经营,可以收取加盟费和按使用无形资产的多少从营业收入中提成,如:专业品牌,专家诊治,管理模式等。

2.3.4投资参股医院将部分无形资产资本化,对外组建新的经济实体,获取投资分红。这种股份制方式在当今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中将大显身手。

3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特征和成本控制

3.1投资收益特征主要表现为非竞争性和效应,分别构成了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两个基本内在因素。

3.1.1非竞争性绝大多数无形资产可以同时配置于不同的场合,可以重复使用,且不其效用,因此是非竞争性资产。它的机会成本可忽略不计。往往具有较高的固定或沉淀成本和可忽略的变动或增量成本。例如,医药的开发要有很高的初始投资,但生产成本却可忽略。因此,与有形资产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特征不同,无形资产投资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特征,表现出更强的规模效应。医院可以用非竞争性的无形资产替代竞争性资产,来实现收益的增加或成本的下降,从而构成其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

3.1.2网络效应特征一:核心是一类思想、产品和控制三位一体的无形资产,即以某一创新思想为起点,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最终形成由专利、商标或强大品牌保护的知识产权或所有权。医院管理体系、特色医疗服务等,就是这类由无形资产推动的网络化市场的典型。特征二:是若干医疗机构联盟和合作所构成的无形资产,其作用在于推动网络核心部分的技术,维护相应的知识产权,或保持该项技术的不断进化。显然,网络效应意味着成功会导致新的更大的成功。这种正反馈效应进一步加强了非竞争性无形资产投资的规模效应,从而成为价值创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3.2成本控制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和网络效应构成了其价值创造的两大基本因素,并直接反映在无形资产投资的规模效应上。但实践中,无形资产并非完全取代有形资产,其作用与增长常受到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来自其特殊的成本特征,即部分排他性、内在风险性和非交易性,它们是限制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基本因素。如何针对性地做好成本控制是资产管理的重要课题。

3.2.1部分排他性无形资产投资无法排除相应的收益由他人免费使用并由此获利的可能性。因此不具备完全排他性。例如,专业骨干跳槽,医院对其培训方面的巨大投资,其收益极有可能被其他医院分享。即使是某项专利技术或特许服务得到保护,但实践中很难防止被侵权,从而产生所谓的溢出效应。部分排他性引发无形资产权模糊,导致无形资产管理不。控制手段:部分排他性要求医院管理者具有管理知识的能力,既要确保从自己的投入中得到最大收益;又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从他人的创造中获得好处。

3.2.2内在风险性与创新过程的风险特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创新最初阶段,由于创新的成果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应的风险最高。例如科研项目的开展,医院投入是否能给医院带来有形或无形的收益难以确认。控制手段:内在风险性要求在创新管理中分散和减少无形资产投资风险,如建立研发联盟,或采取创新项目的分散化组合策略等。

3.2.3非交易性表现为缺少有组织和竞争性的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给无形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非交易性造成无法直接测量无形资产投资(如科研、继续投入)的市场价值,难寻参照,导致无形资产投资的评价包含许多不确定性和随机因素;其次,也导致大多数无形资产在医院财务报表中无法作为资产确认;再次,导致无形资产缺乏流动性,极大限制了风险分担的机会。控制手段:构建一套认可的便于本行业操作的医院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可能是实现无形资产交易市场化,降低投资风险,促进无形资产增值的切入点。

4建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体系

无形资产管理是无形资产经营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无形资产的经营,才能实现其增值。

4.1确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概念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是对无形资产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使之发挥最佳效益。它涉及经济、技术、法律、人力资源诸方面,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为中心,通过无形资产管理带动医院其他生产力要素的管理。

4.2强化法制化管理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管理讲的是方针政策,对法的概念淡薄。不仅对卫生事业管理涉及的种种法律知之甚少,对于诸如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更是事不关己、置之度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早已规定服务商标受到保护。医院冠名权、商标权是医院质量、形象和信誉的象征,它们理应受到保护,但过去极少被医院重视。因此学法懂法、强化法制化观念对医院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十分迫切。

4.3建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医院无形资产涉及范围广,且属于知识与精神性产品,易于在人员流动、协作、对外交流和一些“权利异化/变公为私”中流失。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是防止无形资产流失的门锁。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一般涉及新新技术的研发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对外技术合作、情报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若干领域。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应包括:无形资产开发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权益(权益取得、维护、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对外许可、转让、合作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奖惩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投入产出考核制度,无形资产融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监控制度,无形资产审计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国际权益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信息管理制度等。

第4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引言

资产作为医院经营发展的基本保障以及物质基础,对于确保医院社会公益服务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实施之后,更是对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医院资产管理,确保医院资产安全,充分发挥医院资产的效能,提高医院资产的利用率已经成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医院资产分类概述

(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医院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物质形态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0元,专业设备价值超过1500元,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非货币性质的资产。对于部分单位价值不足标准,但是使用时间较长的大批同类物资,同样也属于医院固定资产的范畴。根据医院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类资产、专业设备类资产、一般设备类资产、图书类资产以及其他固定资产。

(2)流动资产。医院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医院在一年或者是医院的单位经营周期内能够耗用或者是将其随时可变现的资产。流动资产的形态具有变动性,数量具有波动性而且资产的循环周期与医院经营活动收入周期一致。医院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医院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短期投资、药品、卫生耗材及办公耗材等内容。

(3)无形资产。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并非实物形态也并非货币形态的长期性资产,主要是指为了医疗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而提供服务的特殊资产。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医院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医院的商标权、医院的著作权、医院土地使用权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等内容。

(4)递延资产。递延资产主要是指医院内部不能计入当年损益,需要在医院经营发展的部分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递延资产主要包括医院的开办费、医院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部分、需要在一年以上分期摊销的非固定资产长期费用等内容。

二、当前我国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权责不清晰。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部分医院管理者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没有在医院内部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因而导致在医院资产管理上缺乏原则性的指导,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与权力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导致医院资产管理陷入混乱,医院各种资产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2)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由于医院在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环节的力度不足,因而导致在资产管理上账目与实物不对应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且由于对于医院的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的论证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因而导致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以及资产利用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药品、器械以及耗材的库存管理不当,应收账款以及预付款项回收困难,流动资产有效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也较为严重。

(3)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要求,设立了详细的资产管理账目,总账以及明细账的记录较为细致,这对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部分医院忽视了对于医院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因而导致在管理上无法形成对于固定资产准确的盘点,对于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具体状况也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判断,制约了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医院资产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1)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医院高层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资产管理对于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完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医院的资产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医院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制度,资产的清查管理制度、资产的处置核销制度,重点针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医院的各个科室以及相应部门的具体岗位责任人,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医院的资产管理水平。

(2)完善医院资产的清查盘点。在资产管理方面医院还应该结合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及时的组织资产管理责任人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各种类型的资产进行细致的清查。通过盘点清查明确医院资产的实际状况,并同时处理医院资产的盘盈、盘亏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及时准确的掌握医院资产动态,并为医院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资料。

(3)健全医院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协助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首先针对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资产账目明细,重点包括资产的总账、明细账、科室卡片,确保医院资产的账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其次,应该重点建立健全医院的资产变更监督管理,例如在资产的购置、转移或者是报废处理上,做好资产清查以及账册处理工作,避免医院资产的流失。通过这些措施,对医院的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全面的监督管理,确保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在资产管理上应该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开展资产管理工作。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用品、卫生耗材以及医院的后勤物资等各类资产信息进行录入管理,动态的反映医院资产的波动变化情况,进而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调整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医院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

结语

医院资产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医院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以及落实责任管理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76-0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2012年修订的,该项制度在2013年实行,该项制度形式是原有制度形式的升级版本,对固定资产项目和无形资产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固定资产金额不断地扩大,对管理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存在效率低以及制度规范性差的现象,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以新制度为基础,落实会计核算形式。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核算机制不健全

在原有制度体系的要求下,固定资产无需进行再次处理,简化了累计折扣的形式,购买固定资产阶段,将所有的资产都作为当期列支,因此,在后续固定资产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不断地消耗和磨损无法计量的现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合。此外在原有的制度体系中,尚未竣工的固定资产是不入账的,只有竣工结束后才能计入应用,在改扩建阶段,忽视了资本化,导致偿还处理机制不合理[1]。

1.2 管理职责不明确

从现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各项管理责任都是不同的所属部门负责的。但是多数事业单位没有设定固定的管理机构,甚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各个部门协调性不足,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的阶段,存在人为操作不当的现象,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导致资产闲置和流失现象频发。

1.3 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意识对资产的后续核算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管理人员意识差的现象,在职位调整的过程中,没有对固定资产做出明确的规定,进而出现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单位财务人员的基础知识比较淡薄,导致固定资产账目和实际账目存在不符合的现象。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业务形式进行调整,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直接对后续管理造成影响[2]。

2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优势

针对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特殊性,新的制度形式发挥了重要的约束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以下将对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优势进行分析。

2.1 重新阶段固定资产的范围

固定资产按照范围和内容形式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房屋构建物、专用设备以及相关陈列品等,在新制度形式的要求下,对各类设备有了明确的规定,取消了其他固定资产,增设了动植物、家具和相关用具等。此外新制度形式对构成的硬件采用新型软件管理的形式,能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情况,对固定资产范围进行划分。

2.2 简化了整个处理流程

新制度的规范条例比较特殊,内容也很多,包括:对外采购、改扩建、融资和租赁等,核算方式上取消了原有的固定资金的应用项目,增加了非流动资金项目,能对项目进行有效地处理。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长时间磨损和消耗的现象,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会出现差距,如果不进行折扣处理,会导致固定资产的总量增加,在旧制度核算形式的影响下,无法随时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总值,会导致成本核算信息不完善,无法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需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度比较高,采用新制度形式能对流程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3]。

2.3 创新引进固定资产折旧

在新制度形式的要求下,按照财务规范标准的整体要求,需要及时对财务内容进行处理。

折旧指的是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按照现有方式的要求,对金额进行有效地处理。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比例的要求,要提前规定折旧金额,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置资产”科目,按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考虑到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在固定资产处理的阶段,要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累积数。

3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针对新制度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以制度形式为基础,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以下将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3.1 强化固定资产核算体系

在新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基础的物质形态,对于单位价值没有超过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产品,可以将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标准对资产项目进行审核。对于同类制度形式的变化,考虑到单位价值的具体要求,对于没有超过同类标准的商品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此外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和改扩建项目也有明确的要求,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无偿调入和入账处理。事业单位发展涉及到经济业务,需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护理都建立在全责发生制基础上。

3.2 确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

事业单位要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各项权限都需要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保证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单位领导直接管理的,因此,在处理中需要做好登记账目的管理,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现存状态。相关负责人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财务部门也要对固定资产的账务进行处理,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以新旧制度为衡量标准,在使用固定资产前要各个机构提出申请,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业务部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各个部门都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以制度形式为标准,满足会计核算的整体要求[4]。

3.3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在设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可以采用竞聘上岗的形式,具备责任心,根据财经制度形式的要求,对账目进行规范化处理。在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上,要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的管理账目,完善信息资料。业务处理流程比较特殊,每月都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进行确认,建立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处理制度。采用新制度后,可以处理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领导和职工需要实现资源共享,节约资源,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当前管理的关键所在,能减少资产的流失,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关系到固定资产的后续发展和管理,在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阶段,必须对财务管理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到应用价值的属性,要对资产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按照使用程度和企业当前管理的结构的具体变化,实现管理和监督的有序结合,进而为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3,20(14):155,163.

[2] 李彦颖.试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13):17-18.

第6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二十一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无形资产已成为政府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许多企业生产经营主要是依靠无形资产,如柯达、微软等公司,无形资产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有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热切关注的重要内容。每个国家管理和企业经营都需要与现实需求相适应,保护和运用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经营战略的运用管理,确保民族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一、加强无形资产战略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组织管理的重心从有形资产管理转向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其中知识产权是指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无形的财产权,包括由发现权、发明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工业产权和著作权。而人力资源是无形资产的源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知识的管理。无形资产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经营管理才能获得长久发展。著名战略学家波特认为,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长期保持的优势,实质上是企业某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现代企业能否具有这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长期优势,则取决于企业在相应的环节上是否占有独特的无形资产。如1964年成立的美国耐克运动鞋公司基于举世闻名的品牌和优秀的设计人员才能的这两项无形资产;控制产品设计和广告营销两个战略环节。而把生产制造环节则委托给其他公司。“耐克”迅速发展为世界最著名的跨国公司,就归功于其长期投资于无形资产、培养竞争优势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资源的组织比以前更高效,使市场变化和波动性加大。原来管理是根据市场变化后的跟随反应管理,永远落后于市场变化,无形资产战略管理即对预前的策划管理则成为时展的客观需要。

探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无形资产战略管理问题,国家、部门、地区和企业、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管理战略进行研究,并作出决策及其实施,无疑具有许多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提倡开拓创新,能激励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无形资产管理战略研究,有助于国家和企业调整管理方向和确定策略重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为推动文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营造健康有利的条件,能保障文教体育事业的发展;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安定有序的环境,对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无形资产管理战略研究,还能对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和发展发挥很强的指导作用。可见,加强无形资产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管理者适应知识经济和实施知识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运作过程

战略管理是指对事关企业兴衰成败的重大紧急事务的谋略及其实施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无形资产战略是指对无形资产的形成、利用、开发、效益和保护等作出的决定全局的、重大的筹划和对策,包括提出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方针、方法和步骤等。无形资产战略管理是为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根据总体发展需要,对无形资产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及评价和控制进行管理的行为过程。

无形资产战略管理基本过程可分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评估与控制这四个阶段。(见下图)对组织未来最重要的四个战略因素是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swot)。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过程中包含反馈与学习,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经常修改或调整原先决策。

(一)环境分析,是从外部与内部环境中监测、评估与提取信息。外部环境分析的核心目的是寻找无形资产管

理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变量,从中了解无形资产管理的产业环境、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内部环境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寻找出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变量。

(二)战略规划,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管理无形资产运营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根据自身优劣势制订的长期行动方案。战略预测是制定无形资产战略规划的第一阶段,要做好大量调查研究工作,选择发展目标,提出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的初步预测方案。战略决策是第二阶段,要依照无形资产的多种预测方案,从不同角度对比思考各种方案利弊,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最优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导。

(三)战略实施,是要推行发展目标,通过行动计划将决定的无形资产战略与政策落实在行动之中。在战略实施阶段,要确定实施的方针、方法、措施和步骤。组织制订的无形资产管理战略,关键在落实、制订实施规划。

(四)评估与控制,就是在无形资产管理过程中监测组织活动与业绩结果,其目的是通过必要的反馈比较实际业绩与期望业绩。其过程包括决定评测对象、建立业绩标准、测评实际业绩、对比实际业绩和标准、检查实施过程

和采取纠正措施等。

三、当前我国无形资产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管理者对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的漠视,管理和技术层人力资本含量低,人才流动十分严重,造成无形资产大量流失。主要表现如下:

(一)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观念滞后、意识薄弱。多数管理者沉溺于日常事务中,轻视或曲解管理现象相当普遍。无形资产的无形性和管理中过分关注稳健性,导致人们长期缺乏无形资产管理观念。主要表现在:商标注册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弱;技术保密和专利保护观念不强。我国到1998年,共受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1.59万项,而自1985年起的14年里,我国向国外申请的专利不足3000项,我国14年里将11.3万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外国。有的企业轻视通过广告等营销手段提高无形资产价值,外国广告的强大攻势造成国内商标、商誉等不少无形资产间接流失。

(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科学依据不足,经营决策未能着眼长远战略发展。在无形资产投资预测和决策中,对经营无形资产缺乏明确的目标。单位无形资产信息尚无完整记载,更缺少全国范围内的无形资产信息网。无形资产经营只顾眼前利益,没能从战略高度考虑企业长远发展。一些国外品牌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市场,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国内品牌等激烈竞争,迅速占领原国内品牌占领的市场。如中国传统知名企业上海家化生产的“美加净”系列产品广受喜爱,商标曾被外资企业高价收购,为“露美庄臣”所代,致使企业利益长久蒙受莫大损失,最后企业权衡利弊以惨重代价购回。

(三)国内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的研究力度和深度上还非常欠缺。目前无形资产战略管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不多,仅有少数研究部门、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进行个别研究,而缺少特定研究机构对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进行专门研究。对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体会不深,不清楚无形资产管理战略研究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和社会等都有重大意义。在现有无形资产管理的研究中,仅仅对无形资产管理中的某类无形资产经营的近期研究,而没有远期的战略管理研究。

(四)无形资产管理战略法律制度、方法和理论亟待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护无形资产方面已制定出许多法规政策,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企业为有形资产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却没有无形资产战略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我国目前人力资本现状令人担忧。据1997年10多个城市40余家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状况调查表明,30%企业只是象征性拨点教育培训费,年人均10元以下。一些管理者因顾及当期利润而减少研究和开发活动,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四、推行无形资产管理的战略方法

鉴于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无形资产战略研究存在的问题,要重视对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树立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观念,强调无形资产的形成、利用、开发、效益和保护,重视商标注册。在wto国际竞争机制下,必须强化无形资产经营战略管理;加强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认定与申报工作,提升我国名牌、商标知名度,增强我国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借助各种媒介宣传和教育,增强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切实树立起创新观、名牌观、人才观等战略观念,构建以无形资产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无形资产战略管理,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此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设置管理无形资产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发展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生产,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使研发成果受到法律的保护,用专利产品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要积极推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近来美国福特、杜邦等传统企业提出打破平衡管理新思维、改革企业机制,建立企业任用、奖励和股权激励机制,使它们雄居世界500强企业前列。要建立健全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四个系统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和发展无形资产战略,以增强我国竞争力。

(三)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为促进无形资产战略的实施,要健全无形资产的法律保障体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制定立法规划;规范无形资产的立法程序。建立健全我国无形资产法律机制,借鉴和启用无形资产的民事保护方法,尽快出台《无形资产流失责任处罚条例》。规范政府行为,克服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无形资产经营外部监督体系,整顿现有资产评估机构,规范和保护产权交易及无形资产评估。应制定《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不断制定和完善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制度,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开展理论方法研究,加快无形资产评估人才培训,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评估专业人才队伍。

(四)制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战略,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人才作为信息社会的财富象征,关系到企业成败存亡。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加大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力度。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人才观念,建立人才招聘、培养、任用、激励、考评一体化机制,重视对员工培训教育。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每年用于员工教育经费达7亿美元。大力培养引进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信任、关心、支持、照顾他们,使其内心真正愿意贡献聪明才智,以保持企业长盛不衰。重视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把好人才流动关,严防人才流动所造成的无形资产流失。强化激励和约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五)实施品牌战略管理,铸造组织文化,塑造良好形象。开发企业品牌、商誉等形象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要加强品牌保护,开发形象资源,树立长期竞争优势。将品牌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思想中,加强与传媒大众多方沟通。企业文化作为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此要深入理解与确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具体制度中去;沟通和统一员工思想,以永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标战、品牌战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如娃哈哈、四通、雅戈尔等企业相继导入cis,使无形资产大幅增值,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为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要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品牌经理制。实施cis战略,即“企业识别系统”,通过重新设计企业理念、活动和视觉三大识别系统,塑造全新形象。

第7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医院无形资产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提高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效用,才能真正提升医院的整体效益。本文就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实施策略,以推动我国医疗事业更长远发展。

关键词:

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现状;核算;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需要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采取合适的无形资产管理措施,才能更好的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需求,最终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快速提升[1]。

1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院面临的发展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给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意识方面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没有具体的形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效益,致使其在医院管理中得不到高度重视,最终导致医院无形资产出现管理意识不够强的问题。根据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可知,无形资产已经设置有专门的科目,但很多医院的无形资产科目显示都有为零,而部分医院只是在会计报表中体现无形资产,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给医院无形资产有效管理带来影响。

(二)无形资产投入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和购买,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高度重视无形资产投入,才能真正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医院并没有对无形资产投入、开发、管理等给予高度重视,也没有加强优秀人才、高校技术的培训与应用,致使医院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的计划性、协调性等较差,必须提高医院对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视,并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才能真正推动医院更长远发展。

(三)无形资产流失方面由于医疗服务的密集度、科技含量要求等都比较高,尤其是大型的医院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更大,需要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提高医院无形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等,才能更好的促进医院不断发展[2]。但是,医院没有对科研成果保护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落实不到位,并且,人力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导致医院出现无形资产流失非常严重的问题,给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提升造成极大阻碍。

(四)无形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在受到时效性、不确定性较强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无形资产可能被贬值,同时,医院管理者制定的决策可行性较差,也可能造成无形资产贬值。在实践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一般不会考虑各种决策给无形资产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会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最终导致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3]。所以,医院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才能真正实现医院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和优化配置。

(五)无形资产管理方法方面根据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情况来看,其并没有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得到体现,致使医院无形资产出现管理方法不恰当、不合理和不科学等问题。与此同时,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无形资产管理方法不能快速适应医院发展,并且,无形资产的计价难度较大,大大降低医院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评估技术的科学性与多样性,给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造成了极大阻碍。

2医院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相关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等中,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核算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没有针对医院无形资产制定可行的核算方法、操作步骤等,致使医院无形资产在医院财务报表中始终处于表面化形式,最终医院无形资产具备的价值根本得不到真实反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必须规范化,并且,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披露,才能真正保证医院无形资产核算的完整性、科学性[4]。因此,在国家不断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力度的情况下,医疗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并采取科学、科学的方法进行医院无形资产的评估,才能真正体现医院无形资产的价值,最终为医院管理人员制定各种决策提供可靠、真实的参考信息。

3医院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实施策略

提高认识,优化无形资产管理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医院全体员工对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认识,才能确保其可以得到高度重视,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策略,从而促进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环境不断优化。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设备更新、项目投资和研发等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保障医院无形资产管理目标可以顺利实现,最终促进医院市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医院无形资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需要对项目投资与资本结构、投资报酬率与风险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大大降低医院管理人员的投资风险和决策风险等,对于重点和热点问题[2]。我院通过有效实施医患之间的沟通,从内部流程上保证了患者为中心[3],让各医护人员更加和患者贴近,及时按照患者状况或意见进行调整,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设身处地的对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和诊治,从根本上将患者满意度提高[4]。让医患两者之间的沟通加强,不仅可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本次治疗过程中安全性的认识,可使双方因交流较少出现纠纷等可能性降低[5]。本文所列举的两个阶段280例患者,并进行满意度评分,从结果上来看,实施有效医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比未实施前阶段的满意度评分状况明显要优(P<0.05)。综上所述,经多次证实,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和良好性可使医患人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有所增加,让患者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良好的医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博,王彩霞,王海臣,等.论科学健康观在现代医患沟通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540-542.

[2]陆琳,何琳,陈玮,等.《医患沟通》课程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4):360-363.

[3]徐燚,陈红,周庆环,等.基于社区环境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67-69.

[4]周璿,周源,王左敏,等.医患沟通技巧课程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4,15(9):70-71.

第8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高职院校因其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其资产管理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一直难以的到有效解决。随着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其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等内容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促进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实现科学化管理,本文对当前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高职院校近千余所,国家所投入的资产数额高达数万亿元,并且每年都在增加。虽然,高职院校都需要国有资产的维持和保障,但对于这些资产的管理却缺乏重视,管理中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基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加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有资产的保障,因此资产管理工作也就早已存在。国有资产为高职院校正常办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是国家财政开支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高职院校有对国有资产合理使用负责的义务。高职院校的重要资金来源就是国家财政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国有资产的使用负责,进行管理自然不言而喻。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决定了高职院校既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权利,同时也应对其负责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得以有效利用。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国家有关部门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提出有关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是法律所要求的,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其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有效渠道。近年来,由于面临强大的办学压力,各大高职院校都希望能够通过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来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而国有资产的强化管理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节约大量的办学成本,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彰显院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从而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大高职院校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便对高职院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观念落后

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是我国高职院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通病。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育,相比高水平的升学率与就业率,资产管理工作不值一提。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常常是应付了事,不够深入。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前期采购上面,对于后期的管理却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每年都会出现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有些在资产管理上做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它们在管理中通常也会将重点放在资产的使用以及监督上,对如何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及减少资产亏损少有过问,管理观念缺乏全面和创新。

(二)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多头管理造成资产流失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前身多半都是中专学校或成人学校,由于办学规模一般都不大,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往往也比较随意,不够健全。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的上千所高职院校当中,设立专门资产管理部门的仅占不到10%。现实中,后勤部门都充当了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由于缺乏明确的思路,将管理工作分派给多个部门来负责,存在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高职院校存在多头管理的实际案例就是,国有资产的申领、分配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全部交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工作内容的交叉重复,谁都想叉手但出现问题又无从追责,个个极力撇清关系。长期管理过程中,还会存在旧账不更新、新账不备案的情况,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的具体表现。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讲,一直以来都不太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管理中存在明显的应付现象,资产管理制度化水平较低。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中还比较先进,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案,但是制度内容却存在明显的东拼西凑现象,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高职院校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中,不仅缺乏较为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不高。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转变与革新。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因为缺少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设备一直比较缺乏,管理流程不够清晰、管理信息缺乏实时性、人工管理仍占主体地位等现象仍然存在,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四)资产配置不合理,无形资产重视不够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资产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有形资产占据多数,无形资产相对较少。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其资产来源集中在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在资产的使用上往往缺乏合理性,一味的追求效益而占用大量的国家资产,资产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在资产的配置方面,高职院校所关注的通常是效益,而不是成本。为了提升院校的名气,总是倾向于利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更大规模的校区、引进更加一流的教学设备等等,而不去关注这些国有资产到底有多少真正得以有效利用,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现象尤为突出,最终造成有形资产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实际利用率却极低。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著作权、科研成果等一系列财产权利。无形资产只有得以补偿有形资产,才能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并取得回报,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一直不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院校知名度较低。

三、加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创新资产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中,管理意识的强弱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增强管理意识,首先应该从增强高职院校一把手的责任意识,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到人,一旦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以及院校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管理的科学化意识。不仅要具备足够的管理意识,高职院校还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力求不断创新,摒弃落后的管理方式,结合管理工作的变化情况制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质量。

(二)健全资产管理机制,提升资产管理队伍素质

在高职院校进行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机制建设不容忽视。健全资产管理机制,首先应该设立分工明确、层级分明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应该避免职责的交叉,力求实现效率最大化。其次,健全资产管理机制还应该为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化的人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和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因为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胜任相关管理工作。由此看来,在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中,管理者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非常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资产管理队伍,强化对管理队伍的培训与日常管理,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建立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力制度化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能够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要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一般要经历科学的论证以及反复的实践。资产管理制度通常要包括资产购置制度、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制度以及资产记账制度等内容。其中,资产购置制度应力求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资产的浪费与损失;资产使用管理管理制度应确保资产的有效利用,既不浪费也不过度使用;资产处置制度主要是针对那些无法继续正常使用的资产而言,确保这部分资产能够及时收回,降低损失;资产记账制度则主要是对资产全部使用的流程和细节进行记录,做好相关信息的登记和备份工作。

(四)强化预算管理,提高无形资产重视度

强化预算管理,要求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在资产使用之前就要完成较为细致的预算方案,对于必须进行购置和采购的资产使用部门应该明确使用的金额,对于存在不确定性的资产使用部分应该预留足够的空间,保证资产可以足够使用。无形资产因为具有有形资产所缺少的独特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提高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只有同时实现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科学规范管理,才能真正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因此,无形资产也应得到高职院校的有效保护和使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国有资产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存在很多普遍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这些资产管理问题的长期存在,已经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前提之下,应从思想观念、人员队伍建设、资产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并且寻求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国南.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128-129.

[2]孙丽萍.加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提高资源投资效益[J].经营管理者,2013,31:252-253.

[3]林祥昊.完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途径探析[J].海峡科学,2013,10:56-57.

[4]史晓仙.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探[J].职教通讯,2014,08:32-33+63.

[5]石维才.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63-65.

[6]王时群,郑志清.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08:164-165.

[7]魏平峰.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06:58-59.

第9篇:有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文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类别与核算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类别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大体上可以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高校固定资产来源渠道较多,但不管其形成的形式如何,都应当纳入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如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拨款购置、预算外资金购置、社会捐赠、上级部门调入及用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

高校资产核算的目的,一是便于学校领导及国有资产相关管部门及时了解高校资产的真实价值;二是便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正确核算教育成本,进一步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益;三是为了客观反映高校资产的占用形式及结构,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强化管理重点。因此,固定资产核算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二、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很大一部分资产都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若干有碍整个高校管理与发展的问题,如权责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账实不符,以及使用效率不高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

(一)管理体制没理顺,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学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导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由于管理中的这些漏洞,“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成了学校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中又一严重问题,导致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系统管理水平低下。因而,各个环节、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财产损失浪费现象,而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来正确、规范“如何管”的问题。

(二)资产利用效率低,清查管理工作不及时

高校的固定资产因其开展业务的差异性质而导致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缺少完善的评价制度,更没有相关有效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因此资产利用效率低,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学校内部各部门,资源共享的意识并没有真正完好地落实到具体行动过程中,结果导致资产的多次重购。同时,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工作并没有做到实时到位的落实。譬如,固定资产的报废、有偿调出、捐赠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但是许多学校固定资产报废随意性很大,科室、部门或个人报废时根本没有履行必要的报批程序,会出现一些价值大而远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提前报废,造成极大的损失。另外,许多学校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没有正常开展,年末不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盘点。即便有盘点,也是流于形式。对于清查结果,财务部门未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与入账。

(三)核算不规范,资产及其效益反映不真实

首先,会计预算管理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粗放。其次,已投入使用的资产不及时结转或不完全结转固定资产,在“在建工程”和“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项目没有经过批准,没有项目建设计划,手续不健全,无法结转资产入账;二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超计划、超预算,致使部分资产不能入账;三是由于核算不规范,部分费用没有进行合理的摊销,形成挂账。最后,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不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在其下属企业和后勤管理部门核算,这是高校目前国有资产使用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形成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后勤机构庞大。

三、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为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其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便能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针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以下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学校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增强广大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有效的管理,必须要靠流程制度来管理。学校要想管理好国有资产,就必须有一套科学性强、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将制度落实到位,也就是说要责任到具体岗位人。学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校长、分管校长、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各科室负责人和国有资产专兼职管理员等若干层级的责任制。一级管理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财经法规,制定出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既有总的管理要求,又有分类管理的细则。一般说来,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国有资产购置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

(三)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提高全程动态管理

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学校固定资产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定期分析,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同时,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提高全程动态管理。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各自履行好职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总目标,利用最新固定资产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这样,各部门间统计数据、统计报表“资源共享”,核对极其方便,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更全面详细地反映资产信息。这种全程动态管理方式,除了需要注重系统安全性外,还需要工作人员整体高水准的业务素质。

(四)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

建立详细的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便于相关人员随时了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状况,使管理和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