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对插花的评价精选(九篇)

对插花的评价

第1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插花艺术》;应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32-02

《插花艺术》是高等教育中园林、园艺、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是植物学、花卉学、设计初步、植物造景等课程的后续开设课程,此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插花艺术课程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想象力,能掌握插花的基本技能和造型原理,掌握各类材料的修剪与造型技巧,并且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学完该课程,学生进入相关行业工作,能做到应对市场制作出产品,或者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1 插花艺术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分为2个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训,实训通常安排在课程后期。这样的教学安排存在以下问题:插花是一门有生命力的、非常强调动手的课程,因此前期过多的理论教学显得生硬和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期的理论教学和演示与后期学生实训运用脱节,学生只是重复模仿,缺乏创新;学生不了解市场,课程讲授介绍大量花材、配件及工具,但实际上由于季节和地域限制,市场上的花材和配件都是有限的,造成学生设计很理想却无法适应市场进行产品制作;设计时学生往往不能把握实际尺寸,实训时教师准备的材料常跟学生预想的不一样;实训时间短,学生针对插花的动手时间往往就在几天内,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花材的艺术性如花材的风韵、姿态表现、光线角度等需要学生在大自然中亲近、了解,因此亲手触摸和长时间观察体会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很难在仅仅几天的后期课程实训中做到。以上情况说明,《插花艺术》课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

项目教学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有的也称作“任务驱动教学法”。该方法可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旨在让学生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积极、有目标地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与技巧训练。项目教学法体现个性化和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按个性走上主动发展的道路[1]。

在《插花艺术》的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要求学生通过市场调查,设定一个项目目标,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最后能依靠一定的理论知识制作出适合市场定位的作品,并且能对所有开销完成账目核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产品的市场检验。项目结束后,学生能对各组作品和组内成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做出评价,以此锻炼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3 具体教学过程

3.1 确定项目任务

插花艺术是一门可操作性的生活艺术,市场应用广泛,因此项目的确定并不是由指导教师来提出的。提出项目之前,要求学生先对其可见的花卉艺术资料进行搜集、生活观察、图书馆查阅、网络学习及市场调查,该过程实际上是对插花分类知识的学习,并且由于观赏大量的作品,使学生对插花艺术的兴趣有了极大地提高。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组内自主推荐项目,1名组长担任信息汇总、组织和主要汇报工作。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由小组讨论自主提出最有兴趣、最希望做出的作品类型,由指导教师结合典型性、可行性和每组的区别性,与各小组讨论后做出项目任务的最后审定,如传统东方式插花、礼仪花束、现代花艺、家居装饰性插花等。

3.2 项目过程设计及方案制定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之处在于学生能把握学习过程和内容,边学边做。因此在项目任务确定以后,教师结合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指导各小组有针对性地设计几大主要的项目模块,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学习和创作。如按照插花创作的步骤安排项目模块:立意—选材—造型插制—评价[2]。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知识系统,学生在每个模块的研究和讨论中,不知不觉地将研究内容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且由于每一个模块都是为实践服务,学生表面看来是在构思完善创作作品,而实际是学习了传统教学中的各大理论,完成了项目过程的理解。在主要的项目模块确定后,需要指导教师与各小组讨论,针对每个模块的难易度来进行时间规划,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实践实施方案,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各小组按时完成各阶段学习、实践任务及汇报工作。

每个大型的项目模块只是提出了一个知识系统,各个分支需要指导老师能够熟练地把握,表现在大模块中包括许多小模块,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并解决,完成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但知识点的遗漏需要指导教师及时进行补充。比如“选材”模块中,包括花材选择、花器选择、配件选择、工具选择等内容,其中花材选择还细分为花材形状选择、大小选择、色彩选择等。学生要成功设计并制作出插花作品,一定要学习和应用好这些知识分支,因此项目教学法是考验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样也是考验教师对整个知识系统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力。

3.3 项目实施

由指导教师进行第1次的综合讲解,对于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及范畴等知识需要学生能完全理解,然后按照指导教师提出的项目大模块开始进行任务安排。项目组长要针对每个组员的特点来分配任务,锻炼各自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立意”模块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生活观察,确定不同目标作品类型的用途、摆放位置和表现情趣等内容。项目组长安排成员通过分头拍照或绘图等方式进行调查,汇总后进行小组讨论,确定作品的基本构思。

“选材”模块是较大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掌握花材形态及运用、市场上常用切花的花语及价格、花器材料和质感与插花类型的搭配、工具及配件选择等。指导教师要注意一些交叉学科知识的巩固,比如鲜切花的选购和保鲜是《花卉学》的内容。此时学生可通过大量的市场走访选择1~2个花器,若有制作礼仪插花的小组也可选购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练习。鲜切花因生命期短耗损太大,因此指导教师提议学生在校园中采摘一些植物性材料进行插花工具的操作练习。学生根据作品构思和市场走访选择合适的花材,由小组讨论后汇总花材种类、数量、颜色、大概价格等资料,做出表格后提交给指导教师。

“造型插制”模块是插花艺术的核心,包括材料修剪整形和插花造型。材料修剪整形在第2模块时可先用校园植物性材料训练,鼓励学生创新技能手法,熟练后可购买一定的鲜切花进行比例关系确定,练习修剪、固定和弯曲等技能。小组可通过练习基本花型进行插花技能的练习。此时学生容易进入一个迷区,就是可以模仿基本花型,但自己设计出的作品总会很别扭,且不知该如何修改。因此,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造型法则的学习,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强调重心、焦点、稳定感等构图要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设计走向成熟。

“评价模块”首先要求各项目小组互相参观,学习把握作品的观赏部位和角度,尝试领会制作者的意图,品味特别的制作设计手法,并且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出意见。然后由指导教师带领所有学生进行插花作品的欣赏,进行综合评比。有条件的也可以由市场做出评价,将作品摆放在校园内或校门口进行调查,问卷、投票或拍卖售卖等形式都是可行的。

“结算”模块是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市场,插花艺术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同样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带来经济效益。从项目开始就要求每个小组专门设置1名人员进行账目的记录,将所有材料费、路费、资料费等都详细记入账目,使账目分门别类、清晰明了,培养学生整理账目的能力。依照作品材料费用及过程损耗,小组核算并提交作品的成本费和建议市场售价,并由各小组讨论其合理性;若有作品拍卖或售卖,小组需另计利润,进一步讨论作品的市场推广价值及改进。

每个模块完成后要求项目小组提交报告1份,汇报模块实施期间学习到的内容和项目进展情况,并提出遇到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各组间相互交流问题和解决方法。

3.4 项目评估总结

项目进行结束以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进行过程总结,包括学生的个人总结、组员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形式。学生学习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在创设出的真实职业情境下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提高[3]。每个学生对待问题时给出的方案与策略不同,使得每项任务的判断标准并不是唯一,而是多样化的,因此指导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协调交流能力,在组内起到的积极作用等个人素质;二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等方面,且应注意针对项目对全过程做出综合评价,或分阶段分别评价。对于进步快、技能熟练、创新等方面较强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优秀学生和作品发放奖状或奖品进行鼓励。

除此之外,指导教师对全过程进行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操作和自评等过程,指导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各种问题,加以研究分析,以此来改善将来的教学过程和方法[4]。

4 结语

此次项目教学法在《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项目教学法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高于传统教学,既要区别于讲授,又要把握住适当的引导;知识系统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要求很高;因为需要观察学生每一步研究的方向,所以时间花费更多。对学生来讲,动手操作并不难,最大难度在于要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因此项目起始阶段怎样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需要指导老师认真地进行研究。另外,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售卖等活动时较腼腆,难以进入角色,讨论时部分同学不善于表达观点,这些都需要更多的锻炼,也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插花艺术》课程中的运用与实践,基本解决了该课程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脱节现象,使学生的自主构建知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协调交流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为职业教育的实现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43-44.

[2] 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第2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中的《插花艺术》一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课时为1课时。本课教学以讨论、总结等形式,培养学生发表自己对插花艺术探究过程的感受和体会,并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共同设计精美的插花作品,来陶冶情操,学会感恩,热爱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依据本课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花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和陶冶心灵情操,体会插花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插花表达主题和赠送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础知识。2.插花作品设计制作与作品完善。

(三)教学难点

1.插花制作过程。2.插花作品主题的体现。

二、教法运用

1.情境导入法。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用精美的插画作品及图片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引导法。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习过程设置“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思一思、做一做、评一评”,小标题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3.直观演示法。巧妙运用多媒体展示插花造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插花的常见造型。通过大屏幕演示插花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便于学生产生兴趣。

4.体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调动学生积极动脑进行创作。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完成插花作品,加深知识的应用。

5.观察讨论法。教师设计讨论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研究插花原则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加深知识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花泥、叶、盆、彩纸、泡沫及自然植物(芦苇等)。

2.学生准备:话、花器、叶、自然植物(野草、芦苇等)、彩纸、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摆放制作好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插花上。

媒体设置:播放视频;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定向目标

教师活动: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生活动:学习本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媒体设置:PPT展示。

(三)亲身感受,体验新知

1.教师活动

(1)先欣赏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在哪些场合见过插花作品?它起到什么作用?(2)讨论:结合欣赏过的插花作品讨论插花的种类?(依据用途分类: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依据材料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插花、混合插花。)(3)学习插花作用。

2.学生活动

(1)积极回答问题。(2)学习领会新知识。

3.媒体设置

(1)PPT展示问题。(2)多媒体展示不同场合的插花。

4.设计意图

(1)通过回答,使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引入新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设疑解疑

1.教师活动

(1)插花用具主要有哪些?(花器、花卉、花泥等)(2)常见插花有哪些造型?(三角形、垂直型、L型、椭圆形等)(3)教师示范插花制作过程。(4)展示专业技师制作插花作品过程。

2.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2)进行小组讨论分析。(3)学生观察插花制作过程和要点。

3.媒体设置

(1)展示问题。(2)展示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请学生分析其造型特征。(3)运用影片展示主题插花的制作过程。

4.设计意图:(1)总结插花艺术基础知识。(2)让学生系统而准确的了解知识。(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讨论的能力,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五)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

(1)分组实践。4~6人一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以“母亲生日快乐”或“祝老师工作顺利”为主题)。(2)由科代表宣布本课的练习方式。(3)教师组织各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2.学生活动

(1)学生开始实践练习。(2)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自评、互评。

3.媒体设置

播放优美乐曲。

4.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2)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3)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后拓展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鼓励将插花艺术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

学生活动:谈自己的感受。将作品送给母亲或老师。

设计意图:进行情感的交流,学会物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简单的一节美术课,让我感触颇深,其中成功的就是充分利用这45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表现的欲望,本来我有所顾虑,生怕学生上讲台胆怯或无话可讲,可实践下来,效果得好。平时胆子较小,不怎么爱表现的同学,这时候都勇敢地走上讲台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讲了,他们的一些观点要比教师还分析得新颖、透彻,也大大满足了一些学生的表现欲望。

第3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 劳动技术 劳技课课程 教学建议

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学大纲》指出:“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劳动技术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通过劳动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打造教育强市夯实基础。由此,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各校教师资源及地方特点开设劳技课课程

各校的师资状况不同,专业配比不一定合理,不完全具备专业的劳技教师,各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劳技课课程。如我校由于农大毕业教师多,在课程安排上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如物理教师多的可适当安排家电维修等;音美教师多的可以剪纸插花为主等。各校的地理环境、位置不同,人文状况也不同,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作为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如将口镇有唐代的唐窖遗址,水吉镇有宋朝的建窖遗址,可安排陶艺课、古陶瓷欣赏课,学生既接受了历史人文的教育,又感受了家乡的辉煌;又如小湖乡有水仙茶,漳墩镇有白茶,可选茶叶栽培和茶叶制作及茶艺为课程内容;再如潭城镇有橘柚,考亭村有葡萄,黄坑镇有竹林,可设果树栽培和毛竹栽培及竹艺等课程。这样利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资源作教材,还可请当地的师傅、农民、专家讲课,便于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满足学生乐于参与、乐于研究、乐于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各校或相关部门组织相关的人员、专家编写教材。如目前由我区建盏收藏爱好者及建盏传承人篇写的《建盏百问》就是不错的教材,再到古窑址和当地的建盏作坊走访,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学生是否产生对劳技学习的兴趣,是能否主动参与劳技学习的关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组织好劳技教学的前提。劳技课既不能像文化课那样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又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而应该注重形式,激发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知识技能不一定全面专业,这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在《插花艺术》的教学中,老师首先让学生观看艺术插花的视频录像,给学生直观的感觉,使学生知道艺术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能设计各种造型,然后根据视频录像,同学们自己设计插花方案,教师予以指导。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的插花作品令老师、家长赞叹不已,更可喜的是部分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劳技课的学习中显现出技高一筹,找回了自尊,尝试了成功,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三、构建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扩大学生的个性空间。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的思想火花,用意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肢体语言,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愉快的心理体验。如八年级(2)班的周扬同学,平时上课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不好,各种制作作品也不出众,但平时有一些奇思怪想。一次在学习“插花艺术”课时,他把自喝的牛奶当水倒入花泥。问其原因,说是牛奶比水有营养,可延长插花寿命,虽然此举不妥,但其意应当表扬。于是对他的想法表示肯定,顺势引导,如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啤酒作为营养即可延长插花寿命。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在以后几次插花活动中,他都表现出了很新的创意,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学生评价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激励评价的方式有课堂上口头表扬、通报家长、学生大会表彰、作品展示、评选小能手、物质奖励等形式,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与创造欲望。

四、颁发劳技学科结业证

用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学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校劳技课程可分设选修和必修两种,选修课程以学生自学为主,由相关教师进行辅导。选修和必修各设相应学分,学分的分配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辅,学生毕业前课程(含选修课程)的考核积分达到要求就发给《劳技学科结业证书》,以此作为拿到本校毕业证的前提条件。这样,教师重视,学生重视,家长也重视,不愁搞不好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成立“五・一”劳技节

与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一样,劳技节主要属于活动课程。把每年的“五・一”节作为劳技节,劳技节可以按艺术节的形式组织,进行征文竞赛、作品展评、作品拍卖(陶艺、根艺作品),以及现场操作(插花比赛)、制作竞赛等,并评出团体(班级)与个人的名次,颁发奖品与奖状。劳技节的成立,便于展示劳技教育教学的成果,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推动劳技教育教学的发展。

总之,要进一步加强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方面要完善,如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心诸育的有机结合,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教学与社会生活、科研相结合等;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会正确地使用劳动工具及掌握相应的工具保管常识;联系当地当时生产的急需、季节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等,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劳技课所带来的乐趣和实惠,即学有所乐,学有所用。

第4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1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精炼理论教学,合理恰当地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地区特点和实用性,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美学理论进行插花与盆景作品的制作,以及运用美学理论进行盆景与插花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掌握盆景与插花作品的基本养护管理措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将来从事花卉园艺工作奠定基础。

2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盆景用的材料,实验所需的鲜切花、花泥、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均是消耗品,实验经费开支很大。由于教学经费有限,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实验成本,并不断推陈出新,采取灵活措施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课时间集中安排,尤其插花部分实践,以此减少鲜花用量,控制单个实验内容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组织实验内容,尽量重复使用鲜切花。如:首先练习插花花材的识别及整理造型;其次练习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练习现代花卉装饰类型,造型顺序上,先练习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椭圆型插花半圆型插花胸花花环,这样不仅节省了花材的用量,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标;采用接枝法和金属丝缠绕法等,延长花茎;花朵的切割、粘贴造型等方法应充分利用花材,节省开支。实践课的安排尽量避开节假日,到节假日时鲜切花供不应求,各种鲜切花的价格都比平时贵,因此,尽量避开在节假日前后实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常手忙脚乱,不能将课堂上学的造型原则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一些学生不善于观察,只专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轻,没有厚度,缺乏立体感,在插制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训时最好2人一组,这样旁观的同学,可以及时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7∶3改为1∶1,即理论考试占50%,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占50%,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70%。考试题覆盖面广,题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小考、阅读报告和专题讨论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插花艺术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和职业,农业部职业技能工种里早已设有插花员这一工种,插花员职业共设4个等级,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方可以从事本职业工作。据农业部统计数据,到2011年花卉业从业人员达467699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180人,花卉园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插花员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为学生就业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并推荐学生到花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提高了插花技能,学习了花店的经营模式,这些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第5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插塑活动;教育价值;教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2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价值。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由于满足了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心理需求,更容易被幼儿所喜欢,好像结构游戏,平时幼儿就特别喜欢搭积木,插塑积木在幼儿园随处可见,雪花片就是常见的一种,教师们经常利用零星的时间让孩子们搭建,但由于这个内容并没有真正归入到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教师们在指导孩子进行活动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仅仅将其当成是孩子的玩具,根本没有系统的教学,每次活动前说句“今天玩雪花片!”接下来的时间就让孩子自由发挥,说是在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并没有将其当成一个活动来看待,素不知插塑积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插塑活动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因此在幼儿期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幼儿动作操作能力的培养。雪花插塑是靠积木间的相互插接完成各种造型的,需要两手的配合,手指插接是的力量也决定了造型的牢固性,因此雪花插塑是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一种游戏材料。

(二)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在摆弄雪花插塑、构建造型时,既体现了一个认知构造的过程,又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再现。在插接的过程中,孩子在进行造型的拼搭、构建时可以促进孩子空间知觉的发展,知道上下、里外等的概念,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

(三)促进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帕普拉和罗斯对游戏材料作了大量研究。认为游戏材料有辐合型和发散型之分。辐合型的游戏材料只有一种玩法和结果,发散型的游戏材料则可有不同的玩法和结果。它对培养发散性思维有积极的作用。而插塑游戏中的任何一种游戏材料均符合后者的特点。在插塑活动中幼儿利用材料按自己的愿望和想像去进行构造,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为幼儿提供创造想象的广阔天地。

(四)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插塑积木色彩多样、鲜艳,可以让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颜色,在插接的过程中学习色彩的搭配,在塑造美观、牢固的造型中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在搭配的过程中还能引导孩子进行色彩的分类、排序等方面的练习,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五)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积木的拼搭是一项细致的活动,插接一个造型需要几十片的甚至更多的积木,这需要幼儿耐心、细致、坚持。有时搭建一个主题需要许多同伴的帮助,在与同伴的相互协作中学习协商、等待、谦让等的品德,培养协作精神,训练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别人、服从指挥等,从而也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在插塑活动中的指导

介于以上插塑活动对于幼儿的作用而言,可见在幼儿园开展插塑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我们教师该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插塑活动呢?就以雪花插塑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插塑活动。

(一)抓住年龄特点,传授插接的技能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持续比较短暂,他们的兴趣往往受到周围的环境、事物及自己情绪等的影响,如果单单靠简单的说教幼儿并不会太引起孩子的关注,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孩子插接的技能,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抓住孩子“万物有灵、万物有情”即把周围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物体都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将雪花片比喻成了有生命的东西。我们可以拿起两片雪花片对孩子说:“雪花片宝宝要来找朋友,看看它们是怎么找的。”接着将雪花片一片横着,一片竖着,说:“两个好朋友,一个站着,一个躺着,对准小嘴巴亲一亲,永远不分离。”将雪花片口对口插好,告诉幼儿要插地紧,这样好朋友就不会分离了。这种拟人化的儿歌式的教学方法,将插雪花片的技巧浅显、生动地教给了孩子,让孩子很快就能理解插接雪花插塑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孩子随意插雪花片,看看谁的雪花片的朋友最多?让孩子反复练习插的技能,插好后除了比比谁的朋友多外,还让孩子看看自己搭的、同伴搭的积木像什么?因为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模仿他人,再加上他们的思维大多由行动引起,一般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通过教师的表扬鼓励,完成作品后与同伴思维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认知规律,提升插塑经验

孩子们已经会插雪花片了,这时我们就要教他们如何搭造型,我们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的规律,一步步地教学。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练习搭各种简单的图形,如教孩子搭直条,接着搭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继而过渡到搭圆形等。当然这些内容都要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不是老师说:“今天我们搭三角形;今天我们搭长方形。”就可以了,这样太抽象,要利用孩子们经常见的东西让孩子学习搭建。如刚开始让孩子搭孙悟空的金箍棒,搭筷子;接着让孩子给小鸡搭把雨伞,这是三角形的练习;接着搭电视机、搭围墙,这些都是对正方形、三角形的练习;继而到搭花、搭碗,搭手链等,这些都是搭圆的内容,同样都是让孩子练习图形的搭法,但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却不同,让孩子又新鲜感。

慢慢地孩子都掌握了简单的技能,教师又可以对孩子进行更高的要求了。先让孩子搭建比较平面的东西,接着过渡到一些立体感强的造型,从原本一个人的作品到两个人、小组、甚至到全班共同完成的作品,提高孩子与人协商,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让孩子随意拿雪花片搭建到根据颜色进行配搭等等,一步步递进,提升孩子的经验。

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为幼儿自己搭建打下基础。

(三)利用同伴资源,互帮互学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对于插塑活动的内容我们不能单单局限在教师为孩子设计的内容上,还可以有许多方式:比如在平时自由搭建过程中有的孩子会搭出与众不同的造型,如果教师觉得这个内容符合本班孩子,又有一定的挑战性,那么就可以拿它来教学,在下个活动时让这些孩子来做小老师教给其他孩子,教师在旁适时地指导,这种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孩子想学、想创作的兴趣。

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搭建经验,教师有时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让孩子进行搭建,充分利用原有的经验进行重构,或者让他们与同伴一起在协商、分配、合作的情况下完成教师设立的主题。孩子们在与同伴的合作中社会交往能力、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也得到了提高。

(四)适时启发、评价,梳理经验

第6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新课改;课堂插嘴

我国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总是将课堂插嘴行为定为胡乱插话,扰乱课堂纪律,于是学生一旦出现插嘴行为,教师立即产生不满,并加以斥责以规范课堂纪律。此时的课堂似乎纪律严明,学生安安静静的听课,需要回答问题时再通过举手――教师点名的方式发表见解,甚至有时教师讲错了知识内容,学生也不敢当面指出。而教师也喜欢这样“乖巧”的学生,即上课时“规规矩矩、专心听讲、不随便说话”。殊不知,这静悄悄的课堂,这乖巧的学生背后呈现的却是创新思维的缺失,儿童的天性被扼杀了。这其实是一种师生不平衡的课堂氛围。

当然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渐渐开始接受“活力四射”的课堂,但对学生的课堂插嘴行为似乎多数还是不能忍受,还是将其归为违纪行为,常常用打压的方式将其“扼杀”。我觉得这样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不应该提倡,而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

一、插嘴现象――学生的选择,教师的无耐

(一)、课堂插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彰显,是学生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的体现

学生插嘴时,常常会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这是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的体现,应该予以鼓励。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讲到:“青蛙坐在井底下,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即有一学生抢白:“不对,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它不敢跳出来。”老师很惊讶,但没有压制他,反而鼓励他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说给大家听。”他大声地说:“如今,有很多人爱吃青蛙。因此,有人千方百计地四处捕捉青蛙,青蛙一定是害怕跳出井外后遇到危险。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尽管它知道井外的世界很精彩,但还是不敢跳出来。”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列的掌声,教师与同学们都由衷地为这些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喝彩。

个性是人的本色,创造是人的天性。“插嘴”本是不大得体的行为,但是发生在心理未趋成熟、自控能力有待完善的儿童身上情有可原,“插嘴”中甚至还有智慧的火花,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如果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们将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独特又新颖的见解。

(二)、学生通过插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插嘴,除极个别学生是故意捣乱外,多数学生都是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课堂的欲望,作为从事教学活动主要场所的课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教师平等地交流,应该是很平常、很普通甚至是很好的事。插嘴行为是课堂“生成”的一个表现,学生的这种非预设生成能引起教师的“意外生成”,师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能点燃师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教育并不是要研究如何使学生不插嘴,而是要研究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插嘴,并将其进行二度开发,利用其“闪光点”为教学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

二,课堂插嘴――需要老师的善待

(一)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善待学生插嘴

教师必须与学生围绕课堂目标一同前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与协作,对话与交流,质疑、导疑与探究,应始终将学生置于主置上。

看这样两则案例:

某公开课上,当老师把精心准备的抄上生字词和拼音的小黑板拿出来,向同学讲解生字的音、形、义时,突然,一男生在下面猛地冒了一句:“错了!老师您写错了!”原来老师将“解释”的“释”写错了,左边部分写成了“采”,多么细致的观察!顿时,课堂像炸开了的锅,议论声此起彼伏,老师显然有些恼怒了:“什么‘错了’!在课堂上,老师讲时,大家就该认真听;老师让大家讨论,大家才能议论,插什么嘴?”顿时,全班鸦雀无声,而那位插嘴的同学则低下头,红着脸憋了一堂课。

还有一例:某特级教师正在范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刚读完,有学生插嘴道:“作者真会吹牛,这笑声怎能‘一起伴随我回到住地’?有这么长的笑吗?”说罢,全场哗然,纷纷“是啊是啊”应和着。但另有学生插到:“不对,笑声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这里指无形的笑声”,老师表扬了这两位插嘴的学生,并引导同学们体会,不一会儿,一个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陆续亮相,“作者深深地记着老人的笑,一路上一直想着那爽朗的笑声”。“作者被老人的精神打动,把老人的笑记到了心里”……学生们精彩的回答也引发了老师的灵感,“作者说的笑,仅仅是是老人爽朗的笑声吗?”学生思考了一会,马上给出答案:“还有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性格,甘做奉献的精神”。整堂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两则案例形成鲜明对比,从中我觉得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有以下启示:构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坚持“以生为本”,“还学于生”。

(二),要对学生的插嘴进行发展性评价。

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进一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准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插嘴作出评价,置之不理,或粗暴压制只会让课堂丧失和谐氛围,比如:“想法很好”“有创意”“想得很深入,再完整地说说”……通过这些人性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欣喜,扬长避短,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以适度原则进行调控,鼓励学生“站起来插嘴”

陶行知曾提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毕竟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规则的年龄阶段,控制力较差,需要教师的调控,一味的放任自流,不利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一定程度上两全课堂纪律与“课堂插嘴”,我想可以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即“站起来插嘴”,由于站起来“插嘴”必须很显眼地面对大家,所以,它首先会让学生对“插嘴”的内容有所思考,而不会像坐着那样有时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其次,它能正面锻炼学生面对“大众”的表达能力和胆量;再次,它能让“插嘴”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讲给全体学生听,真正促进“插嘴”学生同全班学生的交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展示学生个性”和“遵守课堂纪律”的冲突。

第7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插花艺术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28-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精神需求就被更强烈地渴望。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花朵,植物所代表的自然美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被其他形式的美替代的。插花是以自然生态为范本,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境界的艺术,其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深刻感染着每一个热爱插花的人。

一 插花艺术概述

插花艺术,是指将植物可供观赏的枝、叶、花、果等器官剪切下来,作为素材,在一定艺术构思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修剪、整枝、弯曲等技术加工,搭配上一些以表现作品形象与寓意的其他辅助材料和适当容器,造型出一件用来表达意图或哲理,传递感情或意趣,并能体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这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文化艺术,可用来美化环境、表达感情、调剂生活、放松心情。传统的东方式插花源于中国,《诗经》《楚辞》等书中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民间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可见,插花艺术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美貌华丽,更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意识情趣和思想感情。美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插花艺术是一种蕴含文化元素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学习插花,有利于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进行艺术的熏陶,美化心灵,修身养性。艺术的熏陶也是决定个人素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学会了插花,可以在家中进行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使自己身心愉悦。专心投入到插花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物我两忘,物我合一。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总会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的人越多就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 插花艺术课程探索

1.插花艺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第一,插花艺术文化内涵不被重视。插花是将植物的枝、叶、花、果,经过一定的艺术构思,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作品。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更多人将插花作为一种商品,更着重插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所含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在短期花艺培训班里的学生,学习插花是看中了这一行业的利润,为自己赢得一些利益。因此,许多学生最初接触插花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偏移,他们要学的不是如何将插花作品创造成一个艺术品,而是如何将插花作品快速地变成一件商品并如何提高其商业价值。他们更愿意将插花作品放到商业产业链中发挥它们的商品价值,而仅用少量的文化内涵也只是作为推销商品的噱头,这种情况下做出的插花作品自然缺少插花作品本身所应包含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将插花作品放入商业链中增加其商业价值也是一种有利于插花艺术发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插花艺术被更多人接受,走进更多人的家庭中。但过分地开发其商业价值,一味地追求其经济效益,就会有违于插花艺术其本真的价值,导致插花者的艺术素养不高和插花作品的文化内涵不够。

第二,插花课程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学员技能的熟练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国插花艺术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理论教学、教师操作示范和学员实践操作训练三个环节。理论教学占据大多数的教学课时,而学生的实际训练则由于材料、资金、具有操作难度等一些原因使课时量非常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像这样单调的教学手段和严重不足的实践训练很难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插花艺术人才。

第三,插花教育者水平良莠不齐。插花艺术看似只是简单地进行插花创作,实际上它包含了大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它是一门融合植物学、绘画、书法、文学、盆景、音乐、雕塑、建筑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在插花艺术的活动中必然会反映出作者对自然、艺术、人生及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插花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而是“取其形、求其意、悟其道”,花能传情达意。因此,它要求插花教育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只有拥有过硬职业能力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然而现在的插花教育者中,多数都不具备这些条件。他们多数是相关专业出身或只懂浅显的插花花艺,更有的只是开过几年花店或刚进行完短期花艺培训,根本无法将插花艺术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 郑州地方高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批项目“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ZZJGC6004);课题组成员:闫、刘铃玉、杨玉珍;通讯作者:刘若瓦

2.插花艺术课程实践的改进

第一,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插花者艺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插花作品水平的高低。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插花作品和与插花相关的艺术作品,并进行适当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对插花的形态和色彩进行一定的感知,建立起一定的审美观。让学生熟知自然生长环境下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植物的自然美,思考如何在插花过程中保持甚至放大、凝练这种美。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多加练习、创作,才能熟练掌握相应的插花技巧,激发创作欲望和创作思维。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单个技巧的多次练习,让学生感知同一插花技巧对于不同花材的拿捏程度和注意事项;然后当学生对插花技艺熟练以后,可以让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练习,实际感受插花作品的构造并巩固常用的插花技能;最后可以在学生已具有创新能力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学生间的互评和赏析。学生经过作品的构思、器皿的选择、花材的造型、搭配等一系列课程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设计思想、开拓意识、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插花技巧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厌倦,尤其是在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教师现场示范的方式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是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欣赏大量的优秀插花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建立一定的审美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往届学生所做的插花作品,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在学完这门课后会完成同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的插花作品。在讲到插花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示范,用实物和现场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跟着示范一起动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插花技巧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比赛。在最初进行基础技巧练习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在进行模仿练习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的模仿作品更加精致;最后在进行主题创作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的作品更符合主题,哪个组的作品更有新意,哪个组的作品更受欢迎。通过小组比赛,让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竞争、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插花是一门融合了植物学、绘画、书法、文学、盆景、音乐、雕塑、建筑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插花作品,更加确切地表达插花者的思想感情,使插花作品更具文化内涵,能与展示环境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插花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因此,在培养优秀插花者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插花有关的其他艺术文化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对插花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如让学生欣赏书法、绘画或其他艺术作品,甚至进行模仿练习,感受其中不同的艺术之美,并与插花艺术进行结合,这样就不难创作出优秀的插花作品。

第五,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插花课教师除了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插花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植物种类的识别、植物的生长习性的了解等。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优秀程度。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插花艺术学员,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至关重要。首先,要对从事插花教育人员的教学资格严格把关,提高从业门槛才能使插花教师的基础水平得以提高,才能吸纳更多更优秀的插花教师。其次,可以请一些插花界的大师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促进能力的提升。最后,可以组织插花教师进行插花比赛,进行相互切磋。花艺大赛是镜子,是新的起跑线。通过比赛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分析、研究与借鉴优秀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升教师水平。

三 关于插花艺术的未来展望

插花可以美化环境,美化心灵。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花朵来装饰他们的房间、他们的窗景、他们的商铺,装饰每一个角落。插花艺术将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被需要,是平日走亲访友,节日庆典礼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插花,愿意学习插花,使插花像绘画、音乐一样作为一种才艺被欣赏,并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有更多正规的专业插花培训机构,将插花艺术传授给那些爱花惜花的人。

1.专业的插花教育机构

随着插花艺术被广泛应用,插花行业得以崛起,与之相关的行业,如鲜切花产业、花器制造业、各种包装业等,都会相应地得到推动发展。这些行业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输入。这时,就需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地方,即花艺学院。如荷兰农业大学的斯特尔花艺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古伦堡花艺学院等,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都有各自的公办或民营的插花教育体系,他们培养出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专业人才。中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花艺学院,以一流的花艺教学环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插花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崛起,遮挡住了蓝天白云,一条条宽阔川流不息的马路代替了幽静的绿荫小道,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看不到任何生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难免容易感到急躁,这时就需要鲜花这种生活的调味品来平息急躁的心情。用鲜花来点缀城市,点缀心情,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美好的心情、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不仅能提升幸福指数,还能降低城市犯罪率。

插花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极为丰富。学习插花,可以美化心灵、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插花艺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专心地投入其中,深入地学习插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可以从前辈甚至先人那里学到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品质

和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我国传统插花在2008年6月14日进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再一次证明了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插花,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使自己身心愉悦,还可以以花会友,结交爱好相投、品质高尚的朋友。更可以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推向国际,与国外的插花爱好者进行交流,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插花技巧和对插花艺术的不同见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86~187

[3]钱锦、马玲.《插花与花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3~76

[6]李福东.现代插花及其审美教育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7~90

[7]吴丽君.《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4):184~185

第8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一、关注学生行文字数——以行量分

聂闻说道:“给学生日记打分,以行量分,一行打10分……学生可以胡编乱造,提高学生的兴趣……”此举在于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肯定学生的付出。

记得上周的作文课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写了三张,应该多得一颗星!”

抬头一看,是一个平时调皮,懒于笔头表达,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是是是!你写了这么长的作文,加分!”我紧接着回答。此时的他脸上乐开了花。从那以后,他每次练笔都比别人长,字迹端正,作文质量也不断提高!近日还获得班级“小作家”的美名呢!

还有一次下课了,我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个学生闪到我面前:“老师,再给我一颗星吧!”我一愣,还没等我回答,他却红着脸跑开了。

他上课爱插嘴。语文课上,他不是插嘴就是捣乱,老师们很少给过他笑容和好话,一般都是打压政策。“老师,给我一颗星吧!我写这么长呢!”一句话让我反省。我反复细想,原来他是渴望得到老师的激励和赞赏。试试看吧,我这样想。于是以后上课“你写得好认真”“你写得真不错,比上一次长多了”等评价我也毫不吝啬地用在他身上。过了一段时间,他还真变了,上课认真了,也爱写作文了呢!

二、作文本里要真心留言

“一节评改课40分钟,教师不可能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作文一一评价。怎么办呢?”“带回去一一批呗……”怎么批?为什么批?价值取向是什么?仅仅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吗?大家议论纷纷。老师为学生做的每个细节应该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有用呀!语文老师那么辛苦地眉批、总批,不累吗?可是累得有价值呀!如果你利用这块芳草地,开辟语文老师的真心留言地,不是能使得你的文字熠熠生辉,既能起到肯定、指导评价学生作文的功能,又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吗?

记得我班的一个后进生,在父母、其他老师眼里,她对文字敏感度特低……期中考试,写人的作文,写了几个字《小鸭子》,单元测验从不写作文。怎么办?一个孩子对于班级来说是三十几分之一,而对于家庭来说却是全部呀!耐下心来吧!就从一句话开始吧!本学期的第一单元作文是写一处景物。我就坐在她身边,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看,我们多幸福啊,在这么美的校园里学习、活动!你说,我们的校园里什么最美?”她眼睛一亮,笑眯眯地说:“花坛。”“是吗?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了不起。那你这次作文就写校园里的花坛好吗?”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拿到她的作文本翻开一看,题目是《我们的校园》,我的评语是:“呵呵,你写的是校园里的花坛哦,改。”文中她写着:“我们的校园里花坛很美,有……有……我可喜欢了。”总共37个字,错别字8个。我的评语是:“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了不起!校园里的花坛确实很美,要是你仔细去观察,用你的心去发现,修改好的作文一定能使大家惊喜!”

当我把作文本发到她的手里时,她在认真地读我的“真心留言”。读完后她的脸泛红,从未有过的自信在她脸蛋上洋溢着……第二天,她拿着修改好的作文本给我。我翻开一看,啊!整整150个字,基本能把校园门口的花坛写出个样儿来,只有5个错别字!从那以后,我用“真心留言”使她渐渐地不再惧怕作文了。她还跟我说:“我有点喜欢作文了!”哈哈,多美啊!

第9篇:对插花的评价范文

一、全面关注,溯源寻因

1.察言观色,练就一双慧眼

一般而言,学生在公开课上都是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神情是一本正经的。这时,碰到学生很突兀的回答,可能就是其独特的感受。比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我深情地总结全文:“天鹅们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是多么伟大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对吗?”期待着孩子们那肯定的回答时,我却听见了一个不同的声音:“我觉得中国人更伟大!”看着他那认真的表情,我觉得他有话要说。“为什么这样说?”“老师,今天是5月5日,距5・12大地震,马上要整整一年了。回想汶川地震后,我们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低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我觉得咱们中国人更伟大!”面对这样的回答,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神情激动地和全班同学一起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所以,教师练就一双慧眼,能更准确地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生成精彩。

2.用心聆听,塑造一颗慧心

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现象】《我不是最弱小》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在你们的家里,谁比谁弱小呢?

生1:妈妈比爸爸弱小。

生2:我比妈妈弱小。

“妈妈比我弱小!”突然有个学生一本正经地插话进来。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大笑声。见此情景,教师严肃地说:“大家别笑,听听他这样说的理由。”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老师,别看妈妈的年纪比我大,个子比我高,可是她身体不好,前阵子还开了刀,躺在床上不能下来。爸爸说,妈妈身子太弱了,是我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我也应该照顾她。妈妈是不是比我更弱小呢?

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让我们向他翘起大姆指,对他说声,“你不是最弱小的!”

可见,教者应该带着一颗慧心,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再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把握精彩。

3.仔细思考,铸就一个慧脑

“慧脑”指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决策有力的头脑。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教育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我们教育行动的高度。面对学生的“插话”,老师们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评价也会截然不同,这就是“善于思考”和“不善思考”之间的距离。

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让学生谈谈对普罗米修斯的感受,他们都能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亚星突然发问:“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真的吧,明摆着欺骗,说假的吧,课文的情感基础架空了,普罗米修斯的“伟大”马上犹如纸做的老虎,不堪一击。我说:“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希腊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但是故事中有一样是真的,是什么你能发现吗?”“故事中的精神是真的,含着的意思是真的。”有个孩子回答。“是的,你很会思考。”我肯定了那个学生,继续说:“读故事,我们一般不去关注故事的真假,而是关注故事令人感动或精彩的地方。神话故事最让我们关注的是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我又问亚星:“这样回答你满意吗?”他点点头,满意地坐了下去。

二、巧妙点评,智慧引领

1.深入解读,点石成金

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然而智慧引领的前提是什么?毫无疑问,必须是对教材文本的精确把握和深入解读,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哪怕是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等等,都要做到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当碰到学生的“节外生枝”时,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而是能自如地把握和引领了。

2.巧用幽默,出奇制胜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遇到有意插话时,幽默更是显出别具一格的力量,它不仅能委婉地劝诫,避免激化师生矛盾,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使课堂气氛更为和谐。

3.因势利导,借力打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突兀的插话往往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牛头不对马嘴,如若处理不当,难免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或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可同时,这一现象又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充满了张力。若教师能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的插话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也许会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的效果。

4.义正词严,刚柔并济

《论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指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都应如此。面对学生的插话,有时就要“义正词严”。当然,在义正词严的教育之后,我们仍要给学生希望,仍要激励学生。我在教学《蚁国英雄》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老师提问:“蚁团冲进了河流里,向对岸滚去,想象一下结果会怎样呢?”“一定是烧焦了,变成了烤蚂蚁丸子了!”陈响笑嘻嘻地说。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我严肃地说:“别笑。同学们,小小的蚂蚁在这生死关头,能这样团结、奉献,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感动吗?学习是一桩很严肃、很认真的事情,老师相信陈响同学的内心一定不是这样想的,能重新说一遍吗?”他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外层的蚂蚁肯定是牺牲了,而包在里层的蚂蚁们一定还会活着,它们滚到对岸后,会在那里筑巢安家,重新生活。”“为他的这次发言,掌声!”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5.委婉搁置,迂回突破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面对学生的插话,教师有时需要懂得及时地抛弃或转化,从这一层面上说,面对孩子与众不同的见解,应首先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搁置生成,寻求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因此,插话生成有时需要搁置,需要委婉拒绝。

当然对于游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偏离了价值的插话,教师不能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倾向的中立者,不能强行压制学生的思维,或者对学生进行呵斥,而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课堂中解决不掉的问题放到课外去探究,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必将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

插话,就是教学旅途中一次快乐的意外,是思维河流里一朵可爱的浪花,教师唯有善于捕捉这种动态的生成,溯源寻因、智慧引领、恰当评价,才能让这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催生出无比鲜活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2008(3).

[2]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6).

[3]小学教学设计:语思版,2004(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