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王力宏龙的传人精选(九篇)

第1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王力宏出生在美国纽约一户富裕的华人家庭,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哥哥,9岁时妈妈又给他添了一个弟弟,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像其他美国孩子一样,力宏从9岁开始就靠打工挣零花钱。那时候,他以为纽约就是宇宙的中心,每天骑着脚踏车去送报纸,觉得好像跨越了无数海洋,而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吃妈妈做的甜馅饼,则是他一天中最开心的事。

力宏6岁开始学小提琴,8岁学钢琴,别的孩子都愿意选择看电视和玩游戏,力宏却可以连续拉琴3个小时,教琴的老师常夸他有天赋、有毅力。一次,力宏在院子里练小提琴,突然下起了雨,雨都溅到了琴上,力宏却闭着眼睛浑然不觉。看着儿子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音乐中,妈妈也被深深地打动了。

一天,妈妈去学校接9岁的力宏,教他小提琴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对音乐的感觉和表现力很强,他应该放弃其他活动,每天保证4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坚持下去,他有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

妈妈点点头,没有回答老师,她想起从前学提琴的朋友从小不敢打网球,不敢滑雪,也不能参加体育活动,都是因为害怕手会受伤,妈妈觉得孩子快乐比做音乐神童更重要。可是力宏对妈妈说:“妈妈,我最喜欢音乐,我还是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音乐上!”妈妈大吃一惊,她觉得这话像是从儿子心底说出来的。既然儿子天生就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做妈妈的更应该尊重儿子的选择。

妈妈为力宏请了专门的音乐老师,力宏也自觉地放弃了许多“外事”活动,一心一意练习钢琴、小提琴。13岁时,力宏写出了他的第一首歌,受到了亲朋好友的一致好评。

离家出走,只为圆一个歌星梦

高中毕业时,王力宏寄到台湾一家唱片公司的录音带被看中,唱片公司给他打电话,极力邀他加盟,还承诺要给他出专辑。热血沸腾的力宏向父母提出想进演艺圈发展,谁知家中就此爆发了超级大战。

力宏的父亲是个传统守旧的人,在他心中,好好学习考个名校,将来找个高尚的职业才是正道。力宏的哥哥已经考上耶鲁大学医学院,给弟弟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成绩同样优秀的力宏怎么能放弃这光明大道呢?父亲生气地对力宏说:“你看看,在美国搞摇滚的不是染上毒瘾就是性格怪异,举止像个疯子,你怎么能和那些流氓混在一起?”父亲还丢给力宏一句话:“如果你不上大学去搞音乐,就断绝父子关系!”连一向最支持他搞音乐的妈妈也站出来反对:“你远渡重洋去台湾发展,可你连衣服都不会洗,离开家的日子,你能过得惯吗!”

家人的强烈反对让力宏烦躁不安。晚上,力宏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胡乱地看电视,这时一档音乐节目吸引了他,电视里正在放庾澄庆和林志炫的歌。力宏被这两位台湾歌手镇住了,他觉得自己的喉咙在发痒,他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力宏没有再提去台湾唱歌的事,家人都以为他回心转意了,大家没想到,17岁的他还另有“阴谋”。

1994年暑假的一天早晨,力宏背上简单的行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温暖的家。在飞机上,他忍不住落泪了。到了台北,力宏往家里打了个电话,他听见妈妈哽咽的声音,就在那一刻,力宏想还是回去算了,结束这场叛逆的旅行,不要再让妈妈伤心了。谁知电话那边的妈妈对他说:“你一向好乖的,我知道你一定是为了实现你的音乐梦想,偷跑到台湾去的。我已经拜托了你的表叔李建复,他在台北做音乐,你要好好听他的话!”

力宏心里乐开了花,妈妈最终没有责怪他的叛逆举动。力宏很快联系上表叔李建复,出了第一张专辑。李建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龙的传人》的首唱歌手,他十分喜欢自己这个为了音乐梦想离家出走的外甥,把他引荐给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寿全。

但力宏的父亲无法原谅儿子的举动,他断了儿子的经济供给。力宏带到台湾的钱很快用完了,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靠吃快餐面“混”日子,人变得非常清瘦。

暑假过完了,力宏如愿以偿收到了大学通知书,他回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大学音乐系学习音乐,又进入伯克利音乐学院研究所学习。

王力宏用自己出歌碟挣来的钱交了学费,生活基本可以自足,父亲的经济制裁没有威胁到他。但他还是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人,虽然大家在爸爸的“禁令”下不敢理他,但是一有空,他还是会忍不住往家里跑,希望能与家人和解。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逐渐原谅了儿子,一家人重新恢复了和睦。然而,父亲对力宏搞音乐提出了一个条件:一定不能荒废学业,而且要拿到学位。力宏自信地说:“没问题!”

龙的传人,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力宏的中文远远没有英文好,这是在美国第二代华人的普遍现象。投身演艺圈后,力宏往返于台湾与纽约之间,有时候还要到国内许多城市开演唱会,由于中文不够好,他闹了很多笑话。

有一次,力宏参加MUCHTV的录影时,制作单位为了突出偶像歌手与众不同的一面,把力宏抓到靶场打靶。在25米距离实弹射击部分,力宏五发全中,在不定向飞靶射击中,他也打出了75%的命中率。力宏正得意的时候,教练让他清枪(缴械入库之前的验枪活动),谁知力宏当即把枪举起来用力地亲了一下。看到力宏滑稽的举动,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哈哈大笑起来。

力宏受到了刺激,回到纽约后,在他的要求下,母亲专门为他请了中文老师,苦练中文。妈妈给他的功课之一居然是背字典,就像当年学习小提琴一样,力宏除了吃饭就是念中文,他的梦话居然也渐渐从英文变成了中文。

妈妈还让力宏多交朋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普通话。力宏常常与著名歌词创作人何启弘在咖啡厅里交流,每次力宏有想法无法表达,被何启弘一语道中时,力宏就会大叫:“又被你搔到痒处了!”何启弘看到力宏的中文一天天进步,他的同行们都赞扬力宏刻苦认真。力宏创作的新歌中有一句“四周风景变化如此快速,让一只笔都无法记录”,这句话令何启弘非常欣赏,大赞这是丰富想象力与文字天衣无缝的结合。

第2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王瑞云女士对她服务的地方满怀感情,她爱宏景花园,她爱这里的居民,她柔软的内心所升腾起的对居民的关爱,让人如沐春风一般。她用细緻、亲力亲为地将宏景花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这里被一片和谐舒适的气氛笼罩。当这里的居民倍添归属感,令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便是她最大的满足和骄傲。

王瑞云女士的事业人生是以打工开始的。1968年,她从製衣出口行业起步,直到1981年,她开始从商製衣配额。事业,在王瑞云女士的身上如蜻蜓点水一般,而她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对服务的那一股热情,信任和肯定,仿佛永远不会消减一般。早在1988年,她已经开始做业主立案法团的工作,只是那时,她不是在现在的宏景花园,而是在官塘区。服务,由来已久。而服务的经验,也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起来。1999年,从事业上退下来的王瑞云女士一心一意地做着法团的服务工作。

2001年,宏景花园业主立案法团起初由王瑞云女士筹备成立,拥有丰富法团管理经验和服务热情的她被推选为主席。众所周知,做法团,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工作完美,才能被认可,而一旦出现瑕疵,批评声将如潮水一般湧来。

宏景花园共有六座大厦,上万居民在这里居住。这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摩擦总是难免。回忆最初的那几年,王瑞云女士说:“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对法团的反对声,法团工作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彼此间也曾有过爭执。”既然选择,王瑞云女士暗下决心,定要将其做好,並为之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当时的王瑞云女士一门心思为居民,即使偶尔居民故意刁难、考验,她亦通过真诚和努力,一一将其化解。王瑞云女士一向坚守的宗旨是凡事亲力亲为,处事公开、公平、公正,尽己所能做好屋苑的工作,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做到坦诚相待。他们每做一件事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将其公布,让居民心里有数。这样的举措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居民的点头称讚,最终换来了彼此间的友好相处,而各项活动的举行也顺畅了许多。

法团是业主回应的重要伙伴,作为主席的王瑞云女士和同仁一起认真听取业主不同的意见及投诉,不断做出改善,力求达至精益求精,並在“环保”、“慈善”等方面屡创佳绩。

他们拆除了旧有的“保安更庭”,装置了新款八达通闸机系统,令闸口位置车辆出入更加顺畅;增加了长者运动设施,如脚踏单车款、手拉筋款式、太极款式等;更换了受损坏的冲厕水泵;更换大堂分体式冷气机,並定期清洗;更换停车场八楼运动场里受损坏的篮球板;更换保安室数码化闭路电视系统;修补大厦外墙爆裂纸皮石;为各座大厦大堂定时打蜡等,让整个屋苑焕然一新,並荣获了多项环保处颁发的环保类大奖及合作夥伴大奖。

为了让宏景花园的居民们有更深的凝聚感,每一年,王瑞云女士和业主立案法团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们都会组织一次旅行,主题琳琅满目,有“庆祝三八妇女节三水东莞遊”、“春季亲子海鲜餐一天遊”、“庆祝母亲节——龙母庙遊”等等,每每此时,居民都十分雀跃,爭先报名参与,人数少时可坐满两三辆车,人数多时需要九辆车。中秋节,他们有千多人欢聚庆中秋汇演;母亲节,他们会浓浓爱意地献花给屋苑内的母亲;端午节,他们粽香阵阵赠长者;社区长者多,敬老活动每年必不可少,派福袋,暖人心。每一个活动都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同和参与,使居民倍添归属感,大家在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的同时,彼此间的心也随之又近了一步。此外,为了丰富居民的生活,他们举办了太极班、气功班等,並不时举办太极表演、跆拳道表演、歌唱表演等,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的因素。

他们心中有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亦从来不曾懈怠,每年,宏景花园参与了“欢乐满华东”慈善筹款活动,2010年,更是筹得善款12万2千8百多元,在参赛的全港89个屋苑中获当日最高筹款亚军奖及全港屋苑筹款比赛第四名,其爱心成绩,让人肃然起敬。

今年,是王瑞云女士做宏景花园业主立案法团主席的第十一年,十一年的磨合,十一年的相处,十一年的付出,十一年的成绩,有目共睹,立案法团在她的带领下,已经走向轨道,他们从正规的佳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聘请了保安,为屋苑的良好治安提供了保障,让屋苑的居民安心。王瑞云女士爱宏景花园,她爱这里的居民,她柔软的内心所升腾起的对居民的关爱和责任感,让人如沐春风一般,她用心将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居民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也许,每个人的初衷都有一份简约的追求,不求闻达於世,但终究还是希望可以留下点什麽。王瑞云女士也如此,她不渴望在屋苑里创下丰功伟业,只希望自己的心和屋苑都充满爱,温暖自己,亦温暖别人。

只求无愧於心

王瑞云女士身兼诸多社会公职,如九龙东潮人联会常务会董、九龙社团联会理事、东九龙居民委员会执行委员、黄大仙地区事务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九龙社团联会黄大仙地区委员会委员、香港气功太极社名誉顾问、工联会辖下文职及专业人员协会会员等。她所参加的所有社团都是爱国爱港的社团,因为她自己正是一位爱国爱港的人士。

王瑞云女士参加各个社团工作,虽有着不同的职务,卻有着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义工的身份。服务,是一份只问付出,不求收获的工作,王瑞云女士选择了它,便选择了无私。他们举办医疗方面的活动,举办优惠流感注射,她常说:“付出了,能帮助到他人,就好,尽己所能,能做多少便做多少。”在这个忙碌追逐的社会,一些人甘愿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抛卻个人的利益得失,只为温暖他人,如此,这个社会便和谐了许多,可爱了许多。“接下来的工作,依旧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为屋苑增加设施,维修损坏的设施。”王瑞云女士说。她的服务工作如桂树上小花,星星点点,掛满枝头,虽不如荷花红艳硕大,其香味卻比荷花更浓郁,更持久。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服务几乎佔据了王瑞云女士的所有时间,王瑞云女士说:“我已经退休了,没有什麽事情做,就付出一些时间,服务一下法团。我所做的事,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只求无愧於心。”她的心从来都是这样朴实无华,卻处处透露出她的真诚。她说:“能服务这里的居民,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家人的支持、居民的支持亦给了王瑞云女士无穷的动力,她自豪地说:“居民们都很支持我,他们都直接授权给我,让我代表这个屋苑。”或许,大家的肯定就是她最大的骄傲和最珍贵的收获。

第3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山羊胎期肺的组织发生张涌 郑月茂 (6)

醇溶蛋白酸性电泳及其在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刘香利 李玉红 等 (11)

ABA和PEG对胡萝卜体细胞胚诱导和调控的影响高述民 (13)

山羊胚胎心肌细胞分化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张涌 侯玲玲 (21)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催产素的免疫组化定位卿素珠 沈霞芬 等 (25)

ND—EDS—76异源二联油苗的研制贾英科 崔学艺 等 (29)

牛与小鼠胚胎在分化抑制培养系统中的行为比较杨奇 安立龙 等 (33)

IFN—γ在大鼠胸段脊髓内的分布胡格 欧阳五庆 等 (3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γ—干扰素在大鼠室管膜中的定位分布孙志宏 欧阳五庆 等 (41)

猪萎缩性鼻炎的微生物学诊断与防制张耀相 仇建华 等 (44)

多元回归估计关中黑猪胴体瘦肉量的研究张慧林 刘小林 (47)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李根前 黄宝龙 等 (5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调查研究吴重华 王吉忍 等 (56)

雷公藤总生物碱分离及杀虫活性研究罗都强 冯俊涛 等 (61)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食品加工特性研究”课题通过鉴定申云霞 (64)

56种植物抑菌活性筛选试验冯俊涛 石勇强 等 (65)

3种杀虫剂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郭明 张小萍 等 (69)

植物病虫害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胡小平 梁承华 等 (73)

苦皮藤素V引起粘虫失水的作用机理初探杨润亚 王金丽 等 (77)

新疆北疆棉蚜抗药性测定及发展动态分析马志卿 江志利 等 (80)

松黄叶蜂的种群动态研究李新岗 周书俭 (83)

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崔灵周 马俊杰 等 (86)

旱作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底墒与产量关系韩思明 王虎全 (91)

恒电荷土壤胶体的电导特性杨亚提 张一平 等 (95)

陕西省典型农区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究杨学云 黎青慧 等 (99)

杏不同品种花芽分化的解剖学观察李利红 马锋旺 (105)

变温贮藏对黑琥珀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孙秀兰 张华云 等 (109)

切花月季修剪反应研究宋军阳 张继澍 等 (114)

图形的参数与可视化管理库的研究尉朝闻 (117)

合金元素对钎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王宏斌 吴希绣 等 (121)

S195柴油机燃用菜籽油的试验陈军 师帅兵 等 (125)

含MDV gB CTL表位与鸡HSP108融和蛋白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邱亚峰 葛菲菲 曹瑞兵 周斌 马志永 陈溥言 (1)

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2基因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徐彦召 张彦明 何雷 唐青海 代晨 王静 杨小云 (7)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P58亚单位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黄增荣 王建华 兰春慧 (12)

猪圆环病毒2型ORF5编码非结构蛋白的表达李增魁 李英 (17)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BLs基因型的检测及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作用张春辉 张晓根 张晓风 王建华 (24)

基因工程蛋白金葡菌α-溶血素的纯化及活性检测张海燕 马卫明 杨宏军 王长法 何洪彬 曹永芝 (29)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郭莉莉 欧阳五庆 张文娟 李向辉 (34)

牦牛IGF2内含子8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王丁科 梁春年 阎萍 曾玉峰 裴杰 (39)

郏县红牛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HinfⅠ、AluⅠ和PstⅠ位点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邱国宇 陈宏 潘传英 王居强 牛晖 (43)

外源5′-尿苷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杨玉芬 周世业 乔建国 (49)

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罗定媛 杨凤霞 张利敏 姚军虎 史宝军 周镇锋 王耀杰 (53)

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5~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黎观红 瞿明仁 赵艳平 游金明 (59)

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文昌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赵东伟 钱凯 吴旭 李慧芳 陈宽维 汤青萍 (64)

串叶松香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及其绵羊瘤胃降解动态研究聂芙蓉 刘太宇 李梦云 李超平 郭孝 (69)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钴的需要量袁丹宁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太亮 丁俊仁 冷向军 (74)

干旱对不同冬小麦旗叶光合产物供应能力的影响王征宏 邓西平 刘立生 赵紫平 (81)

过度剪穗对小麦功能叶片同化产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苗芳 白龙 吕淑芳 曹翠兰 张嵩午 (89)

小麦大穗材料西农9814外源物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闫林 王辉 武军 孙道杰 李学军 冯毅 闵东红 (94)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研究邰书静 张仁和 史俊通 薛吉全 马国胜 路海东 张兴华 (99)

陕西主要荞麦品种的淀粉理化特性分析张国权 师学文 罗勤贵 (105)

多枝柽柳的开花动态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姬慧娟 尹林克 严成 康晓珊 (114)

七叶树溃疡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别余仲东 张振 贺伟 (119)

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席佳 赵荣军 费本华 吕建雄 (124)

蓝田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田石磊 廖超英 王小翠 甄丽莎 (133)

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宁峰 朱晓莹 殷丽华 左豫虎 单卫星 (139)

伽师甜瓜猝倒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赵娟 薛泉宏 唐明 (144)

陕西关中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毛岚 宋培玲 杨家荣 (149)

苄嘧磺隆降解菌BP-H-01的分离及降解特性彭星星 罗建军 刘承兰 周静韵 钟国华 (155)

葡萄松散型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其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崔兴华 李兴林 周鑫 丹 (161)

春甘蓝腋芽叶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张高翔 张恩慧 许忠民 程永安 (166)

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李轶冰 白洁瑞 杨改河 李勇 郭欧燕 任广鑫 (171)

旱塬地区不同耕作模式小麦田土壤CO2释放通量的变异特征焦彩强 权 刘军 宋小燕 赵加瑞 徐海 (178)

拟南芥次生生长相关NAC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分析陈莹 孙霞 胡尚连 曹颖 卢学琴 (185)

达乌里胡枝子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吴洪新 单昌辉 王育青 戴雅婷 (195)

香桃木叶非精油组分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研究方献平 陈季武 肖露萍 高秋月 李海燕 肖洋炯 姚雷 (201)

菌根伴生真菌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及其中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陈桂梅 李守萍 张海涵 高瑞霞 徐辉 唐明 (206)

入侵杂草五爪金龙有性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朱慧 马瑞君 (211)

苜蓿幼苗芽、根器官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王文斌 金润熙 邓西平 郭尚洙 王征宏 赵紫平 (217)

浅埋黄土隧洞施工过程数值模拟金学洋 李宗利 (224)

水果自动计量装箱设备减震处理装置的试验研究谢焕雄 吴峰 胡志超 田立佳 胡良龙 张会娟 (229)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化疗骨髓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郭卫华 杨鸣琦 张伟 李锡杰 戴卉敏 (1)

小鼠Rig-Ⅰ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制备陈磊 李成洋 奚绪光 (6)

含FMDV 2A序列PRRSV GP5和M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云涛 倪征 余斌 陈柳 华炯钢 王根荣 张彦明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16S rRNA序列鉴定 张洪波 杨宏军 何洪彬 杨少华 王长法 高运东 仲跻峰 (19)

山羊血清中CD58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高纪振 周丽梅 王爱华 靳亚平 宋毓民 吴庆侠 (25)

利用PCR-SSCP检测荷斯坦奶牛瓜氨酸血症魏玉春 刘丑生 王新庄 王志刚 孙秀柱 韩旭 (31)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许信刚 童德文 (36)

生长激素与奥曲肽对肥胖小鼠SOCS转录表达的影响彭永佳 孙超 堵斌 谢亮 解芸菲 (43)

草鱼eIF-5A的克隆、组织表达和进化分析王军花 陈琼 马梅生 王丽坤 胡成钰 (48)

微卫星DNA标记在大口黑鲈亲权鉴定中的应用何小燕 白俊杰 刘小林 樊佳佳 何小平 李胜杰 叶星 (55)

饲料大豆蛋白对鲤鱼消化酶活力和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吴莉芳 秦贵信 刘春力 孙泽威 孙玲 王洪鹤 (63)

日粮系酸力水平对羔羊消化道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王永军 卢宁 杨靖宇 田秀娥 (70)

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贮存期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闫峻 高玉鹏 王文杰 穆淑琴 (75)

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育性转换期间幼穗和叶片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 (81)

水稻Os-miR390前体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及转化鲁玉柱 封振 边黎颖 梁建生 (87)

暗间断对光周期敏感玉米CML288生长发育的影响韦小敏 李先芳 陈晓 陈彦惠 (92)

纳米涂料在烤烟密集烘烤中的应用宋朝鹏 彭万师 杨超 马啸 张卫建 宫长荣 (97)

主要气象因子与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的关系王朝晖 钟林光 李景龙 (101)

水分胁迫对5个树种苗木根系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徐彩霞 赵忠 陈明涛 (109)

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及类型划分岁立云 刘晓敏 李周岐 肖斌 (115)

施磷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吸氮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杜红霞 吴普特 王百群 冯浩 马军勇 (121)

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春玉米连作体系氮素平衡研究高强 蔡红光 黄立华 汪涓涓 (127)

渭北旱原夏闲期麦田不同耕作措施的土壤贮水效应王蕾 李军 贾志宽 于亚军 赵红利 (133)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刘京 常庆瑞 陈涛 (139)

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研究毛飞 任三学 孙涵 郭安红 刘庚山 (145)

基于基本竞争型神经网络的TM影像分类研究王璐 刘艳华 刘振华 徐剑波 严会超 (154)

遥感技术在区域农田蒸散研究中的应用李星敏 卢玲 杨文峰 黄春林 (161)

结球甘蓝F1、F2、双交种及其亲本的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分析杨安平 张恩慧 尚丽荣 朱守亮 李宏伟2 许忠民 白延红 (171)

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吴燕 梁银丽 朱娟娟 陈晨 彭强 (177)

不同水分处理对地黄光合特性的影响贾媛媛 何玉杰 梁宗锁 董芳 房林 (182)

不同温度型小麦胚乳细胞增殖和籽粒生长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苗芳 吕淑芳 谢志萍 刘萍 丁虹茹 崔宏安 张嵩午 (187)

短额负蝗与中华蚱蜢胃盲囊形态结构的比较(直翅目:蝗总科)刘晓明 何慧 奚耕思 (191)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43种植物繁殖体质量和形状的比较王慧春 周华坤 王文颖 赵新全 (195)

慈竹4CL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胡尚连 曹颖 黄胜雄 孙霞 卢学琴 蒋瑶 (204)

葡萄酒香气成分萃取中固相微萃取纤维的选择陶永胜 李华 (211)

选择效率世代指数研究曹钻 张银霞 袁志发 郭满才 (217)

基于混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的洪水预测研究张建龙 解建仓 韩宇平 申瑜 (221)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研究杨晓萍 段先锋 田录林 (228)

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表达的影响司丽芳 范光丽 赵瑾 朱灿鑫 雷林滨 (1)

突触素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的分布 王根辈 徐永平 赵慧英 张艳 逢国梁 蔡青青 马翔 (6)

整合素β1和β2亚基胞内区的原核高效表达及纯化王刚 张彦明 郭抗抗 王晶钰 (11)

国产麻保沙星的毒性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张玲玲 潘安 郭宽 范春霞 赵杰 季辉 周天政 (16)

短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研究刘洪明 周灵芝 姜晓明 黄介鑫 齐雪峰 赵献军 (23)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张晓东 陶玲 王汉中 格日勒图 (28)

亚硒酸钠在雏鸭血液和组织中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武瑞 王建发 康世良 (33)

猪胴体GP与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关系李梦云 陈代文 张克英 (39)

内蒙古绒山羊SRY基因HMG-box的分子特征分析 白文林 马芳 尹荣焕 曹亮 罗光彬 尹荣兰 刘畅 (44)

大豆花叶病(SMV)新抗性基因的初步鉴定李得孝 Chen P Alloatti J 陈耀锋 (51)

短芒大麦DREB1转录因子的克隆与特性分析王呈玉 万牲 翟凤艳 张明哲 吕世友 李彦舫 (59)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对关中地区主要气象因素变化量的敏感性分析李天军 曹红霞 (68)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生长更新状况及群落结构王梅 张文辉 (75)

旱后复水对刺槐苗木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的影响薛设 王进鑫 吉增宝 李继文 张慕黎 (81)

基于VML技术的森林资源分布图更新方法研究李吉平 赵鹏祥 马廷刚 燕辉 (86)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崔琳霞 雷逢进 (91)

水分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影响张志新 邹志荣 张春梅 王云冰 杨建军 燕飞 (97)

大蒜植株超声波浸提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王春会 程智慧 牛青 梁静娜 薛书浩 (103)

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发酵条件的优化刘永齐 刘慧平 张姝 韩巨才 刘慧芹 (110)

甘蓝化学杀雄剂GS-1的杀雄效果研究李宏伟 张恩慧 许忠民 张高翔 朱守亮 刘辉 (115)

朱顶红若干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闫芳 牛立新 原雅玲 张延龙 (122)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魏艳霞 王飞 吕俊辉 姚春潮 刘利花 胡英建 (129)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陕西省苹果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苏哲斌 (135)

响应面法优化Xenorhabdus nematophila发酵培养基的研究王永宏 张强 张兴 (140)

松油烯-4-醇酯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马志卿 黑育荣 陈根强 蔡崇林 张兴 (147)

不同生防放线菌组合防治枯、黄萎病研究朱海霞 马永强 卢蒙 唐彩乐 宗兆锋 (152)

杜仲茎点霉SP-16F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营养条件的优化刘超 师俊玲 王维 周小娟 (157)

扩展青霉拮抗放线菌CCTCC M207210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朱从会 师俊玲 孙卉 (165)

一氯苯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王聪颖 和文祥 刘海轮 来航线 邓小成 (171)

青海高寒地区油菜地土壤中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研究赵邑尘 薛泉宏 白霜 同延安 陈占全 李月梅 曹书苗 (176)

新疆棉区不同含盐土壤棉花健株与黄萎病株根区放线菌研究白霜 薛泉宏 赵邑尘 曹书苗 同延安 王晓辉 徐万里 (183)

水杨酸对蚕豆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质膜内向K^+电流的影响李凤玲 何金环 (191)

6种兰科植物菌根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研究伍建榕 吕梅 刘婷婷 刘丽 马焕成 (199)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冬季夜栖地选择的研究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208)

棉秆重组材热压传热的研究宋孝周 (213)

单轴卧式全混日粮混合机加工性能试验研究刘江涛 张志杰 (218)

第4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关键词]袁宏道;晚明公安派;泰州王学;李贽 

晚明,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颇具革新意义的时代。阳明殁后,其弟子王艮开创泰州学派,鼓倡平民儒学。王艮后学颜山农、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更推扬师说,提出了许多富有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主张。受此影响,文学界有公安派崛起,倡导文学革新运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而这公安派的重要领军人物,就是袁宏道。宏道(1568一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公安县人。他虽仅活了四十三岁,正式从事文学活动的时间只不过十余年,但他追求“本色独造”,强调“心灵”的作用,主张写“自己胸臆流出”的诗文。袁宏道的文学主张及其文学创作实践打破了复古派的统治,改变当时文坛停滞的状态,使整个文学空气活跃了起来。袁宏道在《又答梅客生》中谓:“当代可掩前古者,惟阳明一派良知学问而已。”他不仅与泰州后学有广泛交游,而且更受其、特别是李贽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泰州王学催生出了袁宏道及共领军的公安派所鼓倡的文学革新运动,故而笔者特撰本文,着重分析袁宏道与泰州王学的关系,以期加深对宏道思想的了解和认识。

                                 

一、

明代中后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阶层的兴起,加以王阳明心学思潮的激荡,儒学呈露出由庙堂返民间,由经院之学而向大众化、通俗化方向发展的迹象,以至产生了同官方儒学、经典儒学迥然有别的平民儒学。其突出标志就是王艮(1483—1541)所开创的泰州学派崛起于民间,并在社会各阶层产生广泛影响。在绵绵数百年泰州学派的传承过程中,影响最大并因之而引起时人及后世史家高度关注的是徐樾——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一系泰州后学。他们鼓倡平民儒学,并提出了许多富有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主张。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自有其特色。笔者曾对此举出六端:其一,抛开传注,任意解释经典;其二,打破封建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强调学术的平民性,将文化与学术社会化、普及化,从而使儒学真正深入民间,渗透到普通民众日用生活之中;其三,以平民利益为出发点阐发自己的思想主张;其四,启迪大众,使之“乐学”向善;其五,以伦理道德为主建构其思想体系;其六,无论是思想内容,或者是传道方式,都有明显的宗教色彩。(1)

泰州学派学者中,与袁宏道交往颇密,且相互间有一定影响的,主要为管志道、陶望龄、潘士藻、汤显祖、焦竑、李贽诸人。关于袁宏道与李贽的交往及其所受卓吾影响容后再论,兹先略述宏道同管、陶、潘、汤、焦的交往及其相互影响的情况。

管志道(1536一1608年),字登之,号东溟,江苏太仓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南京兵部主事,改刑部,因反对张居正专政而被谪盐课司提举。外计,以老疾改仕。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撮论管氏之学云:

东溟受业于耿天台,著书数十万言,大抵鸠合儒、释,浩汗而不可方坳。谓:“乾元无首之旨,与《华严》性海浑无差别,《易》道与天地准,故不期与佛、老之祖合而自合。孔教与二教峙,故不期佛、老之徒争而自争。教理不得不圆,教体不得不方,以仲尼之圆,圆宋儒之方,而使儒不碍释、释不碍儒;以仲尼之方,方近儒之圆,而使儒不滥释、释不滥儒。唐、宋以来,儒者不主孔奴释,则崇释卑孔,皆於乾元性海中自起藩篱,故以乾元统天,一案两破之也。”其为孔子阐幽十事,言:“孔子任文统,不任道统,一也。居臣道,不居君道,二也。删述《六经》,从游七十二子,非孔子定局,三也。与夷、惠易地,则为夷、惠,四也。孔子知天命,不专以理,兼通气运,五也。一贯尚属悟门,实之必以行门,六也。敦化通於性海,川流通於行海,七也。孔子曾师老聃,八也。孔子从先进,是黄帝以上,九也。孔子得位,必用桓、文做法,十也。”按东溟所言,亦只是三教肤廓之论。平生尤喜谈鬼神梦寐,其学不见道可知也。泰州张皇见龙,东溟辟之,然泱儒释之波澜,终是其澜下人也。

由这段话来看,管志道乃耿定向(天台)的学生,在其时儒、释、道“三教合一”之论成为主潮的时代背景下,他虽欲辨儒、释,严守儒者立场,却又不能不受时代潮流左右,致使其学“大抵鸠会儒、释”而已,这其实也是泰州后学共具的特征。在泰州王门后学中,管志管思辨力并不甚强,所言“亦只是三教肤廓之论”,当然算不上一流思想家,但他也还是敢于说出诸如“孔子任文统,不任道统”之类具有思想解放意义的话,故而黄宗羲尽诋其学,严斥“其学不见道”,似乎太过苛刻。倒是今人嵇文甫先生在《左派王学》中的评论很值得注意:嵇氏称管志道“打破儒术一尊的局面,极力抬高佛的地位。他把孔子看的很圆活,可以为夷惠,可以为黄老,可以为桓文。道德、刑名、权谋、术数,兼容并包,可算是思想上一大解放。”

袁宏道大约主要是他在吴县做官而东溟则已致仕家居时与管志道交往的,究竟交往了多长时期或有多少次往来接触,这已难以考实。今查袁宏道诗文集,见有其与管志道书信三封,其一曰:

天台去书,议论妙甚。但以圆判见地,以方判教体,未免意圆语滞。何也?若见定圆,则圆亦是方。此一个圆字,便是千劫万仞之系驴橛矣,可不慎与?若教定方,则历代圣贤各自一手眼,而皆能垂手为人,何与?见若定圆,见必不深;教若定方,教必不神:非道之至者。夫见即教、教即见,非二物也。公试思之。见即教,《金刚》以无我相灭度众生;教即见,《楞严》以一微尘转大法轮。写至此,葛藤满纸,幸有以复我。(2)

细玩书中语义,全为东溟“教理不得不圆,教体不得不方”之说而发,宏道似不赞成志管之见,而相较起来,宏道“历代圣贤各自一手眼”的说法更为活脱。当然,宏道借用《金刚》、《愣严》证成己说,佛学意味亦更浓厚,而与儒学传统的疏离自较志道更甚。其二谓:

寄吴两载,相知相爱,不尽无人,但其道义相与,倾肝吐胆者,惟足下一人。初意欲俟乱绳少解,铅刀稍闲,便欲追随,究竟儒佛之旨,商略生死之旨。而猜嫌忽至,谤议遂成。足下深居避影,不肖亦望岫息心。积衷万料,一语未吐,岂尽人事,殆亦天意焉!£3)

这是袁宏道将离吴时写给管志道的辞行信。中郎不仅视东溟视为相知相爱且肝胆相照的唯一知己,而且更“欲追随”东溟“究竟儒佛之奥、商略生死之旨”,但他们二人的这种学术性接触交往,居然遭来“猜嫌”,惹起时人的一些“谤议”,未审何故?第三封信乃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袁宏道解官游东南诸山水时写给管志道的,其中有论到东溟作品的话:“《求正牍》刻成,遂为后生津梁,获益不浅。《谦嘿箴》可谓警切,生犯此病久矣,当佩之以为弦韦。”(4)从这三封信来看,袁宏道与管志道的关系当属师友之间,尽管也有意见分歧,但总体说来,中郎是颇为敬赏东溟之学的。

陶望龄(?一1609年),字周望,号石篑,浙江会嵇人。万历十七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三。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官终国子监祭酒。以讲学名,有《歇庵集》行世。黄宗羲《明儒学案》论其学“多得之海门(周汝登),而泛滥于方外。以为(程)明道、(王)阳明之於佛氏,阳抑而阴扶。盖得其弥近理者,而不究夫毫厘之辨也”。袁宏道早在万历十七年(1589)即已因其兄伯望的绍介而得以结识陶望龄了。后来,宏道为吴令,望龄曾两次过吴;及宏道解官后,他们又曾一道畅游东南诸山水。可见,中郎与石篑交望颇为密切。

在中郎集中,与石篑书极多,有论学的,有论文的,难以一一举述。大体说来,在“泛滥于方外”方面,袁宏道堪称陶望龄的同志。但陶氏执持道事一元论,反对割裂道事为二元:“事事则道妨事,道道则事妨道。不知事者道之事,道者事之道。道之外必无事,事之外必无道,不可二也……皆心而已。良知者,心之图绘也,犹不识火而曰炙也、不识水而曰泾也。体用内外,理事道器,精粗微显,皆举之矣。”(5)他的这种道德形上学对宏道似未有所感染,相反地,他却自认折服于宏道的天分和才气:“袁中郎以禅废诗,复以律废谈禅,仆二事皆不及,而亦效之。于诗,甘取新代;于禅,甘取小乘。”(6)“袁中郎比部天才秀出,早年参究,深契宗旨,近复退就平实,复履精严。然不知者或指目为怪罔,而疑仆不宜与游。夫仆何人而敢与中郎游乎?门下不以为疑,又亟称之,有以仰见旷识玄览,高出于夫人。今兹而后,仆且有援籍以信其至愚矣。”(7)石篑在与别人的书信中以如此口吻称许中郎,绝非仅仅是对中郎的泛泛推扬,而是实有真心称服之意的。此外,中郎与石篑又都共同深受李贽的影响,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当然,既然袁、陶交往颇深,中郎自难免不受切磋之益。且据陶望龄《徐文长传》说:

徐渭“性绝警敏……年十余,仿(杨)雄《解嘲》作《释毁》。……为人猜而拓,……于行书尤精奇伟杰,尝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文长殁数载,有楚人袁宏道中郎者来会嵇,於望龄斋中见所刻‘初集’,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闻者骇之。若中郎者,其亦渭之桓谭乎!”(8)据此,中郎因与石篑的交往而接触、了解到徐谓的作品,虽未能得以与之相识相交,却从此激赏文长并受其影响。在中篑看来,中郎之激赏文长恰似汉代桓谭之赞誉杨雄,而差别则只在袁未能见徐,恒、杨则是知己。袁宏道与徐谓的这番因缘,似亦可说是其间接地得益于石篑者。

藩士藻(1539一1602年),字去华,号雪松,婺源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温州推官,擢御史,巡视北诚,执法不徇,为东厂太监张鲸所恶。会火灾修省,士藻上奏曰:“今天下之患,莫大于君臣之意不通,宜仿祖制及近时平台暖阁召对故事,面议所当施罢,撤大工以俟丰岁,蠲织造烧造以昭俭德,免金花银外征以佐军食。且时召讲读诸臣,问以经史,对贤人君子之时多,自能以敬易肆,以义夺欲,修省之实莫过于此。”被谪广东布政司照磨。寻擢南京吏部主事,再迁尚宝卿。《明儒学案》卷三十五谓:“先生学于天台(耿定向)、卓吾(李贽)。……出京师别天台,天台曰:‘至准谒王敬所。入安丰访王东崖,此老颇奇,即戏语亦须记。过金陵再叩焦弱侯。只此便是博学之。’先生一一如教,始觉宇宙之无穷,从前真陷井之龟也。”去华与三袁兄弟文学同道,友谊至交。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郎由真州赴京,官顺天府教授时,与长兄伯修及陶望龄、黄辉诸友结“蒲桃社”于城西崇国寺,士葆亦预其事。

袁宏道尝从藩士藻学《易》,其《答梅客生书》云:

近日听潘雪松说《易》,甚快。仆于《易》学不甚邃,骤闻其说,如聆天乐,出世入世之理具此矣。如羲、文、周、孔者,真震旦国古佛也。(9)

至于藩士藻对宏道则极其倾服。据袁小修《潘去华尚宝传》(10)说,尝有人问中郎如何?士藻即答曰:“若斯人者,可止人言天人之际矣。”后来听说中郎著书,遂去信谓:“有所见,不必拈弄笔砚,且自蕴而藏之,见定心间,不得已而言可也。”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抚州)人。他一生“性气乖时,游宦不达”(11),并无多少事功可以称道,但他汲取了广博的学术营养,“《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山诸书”,兼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渠、墨、兵、神经怪牒”(12),又与当时知识界有广泛交往。这既使他形成颇为驳杂的学术基础,又使他同各种社会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并由此而显示出自身的思想特色。汤显祖是罗汝芳的学生。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曾受学于颜钧,并终身以颜钧为圣人。颜钧(1504—1596),字子和,号山农,又号耕樵,后因避万历帝讳而更名铎,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尝师事贵溪徐樾,复由樾荐至泰州王艮门下,受传“大成仁道”(即大成学),成为著名的平民儒者(13)。据此,汤显祖同泰州学派有着师承关系。他尽管未曾像其师罗汝芳期望的那样成长为学说思想家,但他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仍然通过罗汝芳而深受泰州学派鼓倡的平民儒学思潮的影响。(14)

从文学角度看,汤显祖的诗文主张与袁宏道领军的公安派相接近,都力反前后七子所倡的文学复古论,这成为中郎与义仍相互交往并有诸多共同语言的基础。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云:“自王(士祯)、李(东阳)之兴,百有余年,义仍当雾  充塞之时,穿穴其间,力为解脱。”袁宏道对汤显祖的诗才很是赞赏,他以显祖与徐渭并称,誉其诗“凌厉有佳句”(15)。又,中郎之兄伯修评显祖“如《世说》所刊,文学、豪爽、言语盖总具之”“16”;弟小修称显祖“才大识高,直写胸臆”(17)。至于汤显祖,则自称“极服楚才,以为不可当”,又谓中郎得力李贽,“都将吞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并称许袁宏道《锦帆集》诸作乃“案头明月珠子,的杰江靡”(18)。凡此皆可见中郎与义仍彼此之契合。汤显祖曾有书致袁:

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吾家兄弟五六人相亲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已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汝稷)相过,应与深谭。(19)

袁宏道亦有书致汤: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愧耳。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雕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瓢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己教我。(20)

从他们这往还书信的字里行间,亦可生动见其是何等莫逆而又默契。

焦竑(1540一1619年),字弱候,又字从吾、叔度,号漪园,又号澹园,著文亦常自署漪南生、澹园子、澹园居士、澹园老人、太史氏、秘石渠旧史等,南京人。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博学者、思想家与文章家,一生勤勉写作,汲汲于著述、编刻书稿,故而著作甚多,尤以《澹园集》(又名《欣赏斋集》)、《焦氏笔乘》、《焦弱侯向答》、《老子翼》、《庄子翼》、《易筌》、《献征录》等最能反映其学说思想。从学术师承及所受影响来看,焦竑首先由耿定向、史惺堂(名桂芳,字景实,以号行)导入明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系统。其次,焦竑以王畿(龙溪)、罗汝芳(近溪)为师,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此外,焦竑更与李贽(卓吾)为莫逆之交,受卓吾思想最为深刻。焦竑的儒学思想,最值得注意的是倡言“孔孟之学,尽性至命之学也”,主张“尽扫古人之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取一片乾坤”,认为“释氏佛典一通,孔孟之言立悟”。大体说来,他继承、发扬了泰州王学传统而又有着自身思想特色,堪称泰州王学后劲。(21)

虽然焦竑中进士时间比袁宏道之兄伯修晚,但他闻道甚早,故而赢得伯修由衷敬服,并就之问学。袁宏道之结识焦竑,应是经伯修介绍,时间则大体在弱侯成进士而伯修就之向学之后或同时。今查弱侯《澹园集》中并无给公安三袁的书札,而中郎集中与弱侯的书札仅有两通,并均无关乎学。尽管如此,焦竑提出的“学道者当尽扫古人之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取一片乾坤,方成真受用,何至甘心死人脚下”(22)的思想对袁宏道还是有相当影响的。中郎及以其为领军的公安派文士追求“本色独造”,强调“心灵”的作用,主张写“自己胸臆流出”的诗文,除深受李贽影响之外,恐亦受启于焦竑。况且,焦竑笃信李贽,而中郎等之往拜卓吾并从此深受其学影响,大约应与弱侯有关。这对中郎思想的发展是有重大关系的。

 二、

李贽(1527一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他著作甚丰,最重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初谭集》等。李贽曾师事王艮之子襞,实得泰州之传。他对泰州后学罗汝芳、何心隐都很敬服,又推许王畿为“圣代儒宗,人无法眼;白玉无暇,黄金百炼。” (23)李贽自居“异端”,公开表明对正宗儒学传统的叛逆态度,并对儒家正宗文化进行批判。经过他的批判,儒家经典、圣贤“道统”、名懦硕学、道学义理,尽皆黯然失色,再无往昔光彩,这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强烈影响。

 三袁所居之公安,与李贽寓居之龙湖,相距仅数百公里,但他们此前似乎并不相识。直到万历十七年,年已半百的焦竑状元及第,与比他早一年的会元袁宗道同官翰林,才为三袁了解李贽其人其学,并进而往访卓吾,接受其影响提供了机缘。当时,焦竑虽刚入仕,但闻道甚早的弱侯名气很大,邹元标说此时“弱侯以文行为士林祭酒者二十余年”(24),故宗道对他心仪已久,一旦结识,便就之问学。而焦竑乃李贽挚交,对卓吾之心最为信服,尝称许其为圣人。时或有人不同意他对李贽的如此盛赞,焦竑则必为之辨护,如据朱国桢《涌潼小品》记:“焦弱侯推尊卓吾,无所不圣。谈及,余每不应。一日,弱侯问曰:‘兄有所不足耶?即未必是圣人,可肩一狂字,可坐圣门第二席!’”拳拳服膺卓吾之学而又逢人即予推扬的焦竑,自然要向前来就学的伯修大力推介李贽。伯修与其弟中郎、小修即因之而知道卓吾,其后又数度至龙湖向卓吾问学(25),并一见倾心,对卓吾敬服不已。如伯修明谓:“翁(李贽)明年正七十,学道诸友共举一帛为贺。盖翁年岁愈大,造诣转玄,此可贺者一。多在世一时,则多为世作一日津梁,此可贺者二。翁幸一笑而纳之,勿孤诸公供养之心可也。”(26)小修曰:“追思少年浪游海内,所交者皆一时之英雄豪杰,而年皆长于我,最长者为李龙湖、梅客生、潘雪松诸公,次之则为黄慎轩、伯修诸公,又次之则为中郎及曾、雷诸公。”(27)他在《李温陵传》中盛赞李贽“为士居官,清节凛凛”;“深入至道,见其大者”;“直气劲节,不为人屈”。中郎则有诗句说:“自笑两家为弟子,空于湖海望仙舟。”(28)对卓吾的《藏书》、《焚书》等著作,三袁称颂不已,如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十五《李卓吾》云:“不佞读他人文字觉懑懑,读翁片言只语,辄精神百倍,岂因宿世耳根惯熟乎?”宏道在见之于《锦帆集》的《与李宏甫书》中也说:

幸床头有《焚书》一部,愁可以破颜,病可以健脾,昏可以醒眼,甚得力。

可见,三袁对卓吾的人格与学说思想均甚敬服,一致把李贽敬奉为精神领袖、思想导师的。卓吾亦很赏识三袁,尤对中郎颇为嘉许,初识中郎即赠诗有“诵君玉屑句,执鞭亦欣慕”之句,后更坦言:“世道由来不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29)不仅将中郎当作弟子,而且视为可承其道而继其业者。三袁数度过访卓吾,尤以万历二士一年那次为时最久,他们前后从卓吾问学三月有余,宗道有《柞林纪谭》详载他们这次向卓吾问学的经历,可见其对与李贽交往的高度重视。正由于了解、认识并深切体悟了卓吾之学思,三袁学问才有所大进,为其后开创一度文学新风作了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小修《中郎先生行状》谓:“先生既见龙湖,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焉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壑。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言语,一一从胸襟流出,盖天盖地,如像截急流,雷开蛰户,浸浸乎其未有涯也。”(30)

 袁宗道所受李贽的思想影响是多方面而又相当深刻的。而最为重要的则在于卓吾力主做学问贵在独立,要有自我。李贽《答耿中丞书》云: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学孔子,何以颜渊问仁,而曰“为仁由己”而不由人也欤哉!何以曰“古之学者为己”,又曰“君子求诸己”也欤哉!惟其由己,故诸子自不必问仁于孔子;惟其为己,故孔子自无学术以授门人:是无人无己之学也。……由此观之,孔子亦何尝教人之学孔子也哉?夫孔子未学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虽公亦必以为真可笑哉。(31)

他认为古代的学者之所以能够卓然有所树立,并不在于展尺寸寸之学前人,倘真能完成自我,虽在形迹上与前人不侔,却也一样可以追配前人,开辟出自己的世界。他曾借评论泰州王学前辈而述自己的看法道:

精则一,一则不二,不二则平;一则精,精则不疏,不疏则实。如渠老所见甚的确,非虚也,正真实地位也;所造甚平易,非高也,正平等境界也。盖亲得赵老之传者。虽其东西南北,终身驰逐于外,不免遗弃之病,非其迹耳。独不有所以迹者乎?迹则人人殊,有如面然;面则千万其人,亦千万其面矣。人果有千万者乎?渠惟知其人之无千万也,是以谓之知本也,是以谓之至一也,是以谓之大同也。如其迹,则渠老之不同于大老,亦犹大老之不同于心老,心老之不同于阳明老也。若其人,则安有数老之别哉?知数老之不容分别,此数老之学所以能继千圣之绝,而同归于“一以贯之”之旨也。若概其面之同而遂疑其人之有异,因疑其人之有疑而遂疑其学之不同,则过矣!(32)

因此,李贽最瞧不起那些追人脚跟、求人庇护的人们,讥之曰:“今之人皆受庇于人者也,初不知有庇人事也。居家则庇荫于父母,居官则庇荫于官长;立朝则求庇荫于宰臣,为边帅则求底荫于中官,为圣贤则求庇荫于孔、孟,为文章则求庇荫于班、马。种种自视,莫不皆自视为男儿,而其实则皆孩子而不知也。豪杰、凡民之分,只从庇人与庇荫于人处识取。”(33)而他自己为学则既不愿舍己就人,亦不愿强人从我,充分显露出卓然自立的精神。这对袁宏道的影响最大最深。他在《与潘去华书》中云:“夫今之为阁部大臣子者,大则荫卿贰,小亦二千石而上,可谓荣且遇矣。然而有志之士宁求一举,宁作一秀才,虽公车屡讪,不以此而易彼,何也?以男儿各有出身之路也。今明明一尊大佛,不自招认,而必欲借庇荫于他人,丈或别有授记耶?抑欲借此以觉悟愚索耶?若尔,则真大慈大悲之用心,非不肖所能窥测也。桃源盛事,不肖深信之,然不肖终要自己寻一头,或仙、或佛,决不敢从他人问路。”(34)又在《与张幼子书》中曰:“昔老子欲死圣人,庄生讥毁孔子,然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何者?见从己出,不曾依停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不然,粪里嚼查,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35)惟其在性命之学上要自寻出路,故而极自然地最鄙薄那些道学家,指责他们是“依凭古人之式样,取润圣贤之馀沫,妄自尊大,欺己欺人,……此乃孔门之优孟,衣冠之盗贼”(36)!基于这种思想,袁宏道在文学上力反王、李,严斥复古派,讥刺其“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37)?在袁宏道看来,文学是随着时代变迁的,他指出:

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38)

文之不能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骚》之不袭《雅》也,《雅》之体穷于怨,不《雅》不足以寄也。后之人有拟而为之者,终不肖也。何也?彼直求《骚》于《骚》之中也。(39)

他还认识到文学本身也是一条顷刻不停之流,它一方面要随着社会洪潮而一道前进,另方面又要在自身内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弃旧图新,即所谓“法因于弊而过于过”。他在《雪涛阁集序》中说:

夫法因于弊而成于过者也,矫六朝骈俪飣餖之习者,以流丽胜。飣餖者,固流丽之因也,然其过在纤巧。盛唐诸人以阔大矫之。已阔矣,又因阔而生莽,是故续盛唐者以猜实矫之。已实矣,又因实而生俚,是故续中唐者以奇僻矫之。然则其境必狭而僻,则务为不根以相胜,故诗之道至晚唐而益小。首宋欧、苏辈出,大变晚习,于物无所不收,于法无所不有,于情无所不畅,于境无所不取,滔滔莽莽,有若江湖。今之人徒见宋之不唐法,而不知宋因唐而有法者也。如淡非浓,而浓实因于淡。然其弊至以文为诗,流而为理学,流而为歌决,流而为偈诵,诗之弊又有不可胜言者矣。(40)

这虽具体谈论的是诗歌发展运动的情况,但实际上整个文学莫不如此,每个时期的新文学都是在克服前此时期旧文学弊病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新文学的这种产生过程实际就是文学不断向前进步发展的过程。他依据其文学进化观而反对复古派把秦汉文、盛唐诗捧上天,而把汉以后文、唐以后诗捺入地的绝对化论调,谓:“弟近日始遍阅宋人诗文。宋人诗长于格而短于韵,而其为文密于持论而疏于用裁。然其中实有起秦汉而绝盛唐者。……夫诗文之道至晚唐而益小,欧、苏矫之,不得不为巨涛大海。至其不为汉唐文,盖有能之而不为者,未可以妄妇之恒态责丈夫也。”(41)“宏近日始读李唐及赵宋诸大家诗文,如元、白、欧、苏与李、杜、班、马,真是雁行,坡公尤不可及,宏谬谓前无作者。而学语之士乃以诗不唐、文不汉病之,何异责南威以脂粉,而唾西施之不能效  也?宏胸中有怀,不敢不吐,自以为世道隘矣。”(42)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文学复古派的同时,袁宏道又正面提出要写从“自己胸臆流出”的诗文的文学主张。他揭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帜,并以之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旨在破除一切清规戒律,充分表现作家主体个牲的文学创作论。他说:

(中道)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合,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滔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43)

在这里,所谓“性灵”就是“胸臆”,而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性,不要拘泥于已有的格局套数,不事“粉饰蹈袭”而应“从自己胸臆流出”。只要“本色独造”、个牲鲜明,即有“疵处”亦属可喜。毋庸多析,袁宏道与复古派相对垒的文学主张实际是由发挥李贽思想而来的。或者换言之,中郎及其领军的公安派所推展的文学革新运功实际是卓吾之学在文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袁宏道既是李贽的学生,又是李贽的知己和同志。李贽在黄安、麻城曾三度遭地方官驱逐迫害。袁宏道对此极为关注,他十分担忧李贽的安危,在给友人的信函中说:

弟谓老卓南中既相宜,不必撺掇去湖上也。亭州人虽多,有相知如弱候老师者乎?山水有如栖霞、牛首者乎?房舍有如天界、报恩者乎?一郡巾簪势不相容,老年人岂能堪此?愿公为此老计长久,幸勿造次。(44)

细味语气,不难感受到中郎对迫害卓吾者的强烈愤怒和对卓吾处境深切关注的双重心情。万历二十九年,卓吾遭迫害被捕,以至自吻于狱。这对中郎震动很大,他尝为文道:

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若逞才华、求名誉,此正道之所忌。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张,去将安所?此才士之通患,学者尤宜痛戒。(45)

此文作于卓吾死后两年,虽未提卓吾之名,然显系痛定思痛之言。关于卓吾惨剧对三袁兄弟心态的影响及因之而造成的一些处世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小修之言更为明晰:“天下多事,有锋颖者先受其祸,吾辈惟嘿惟谦,可以有容。繁华气微,山林趣重,终当伴中郎于村落间耳。前往拜李长者坟,泫然欲涕。龙不隐鳞,凤不戢羽,何言哉?”(46)小修在于卓吾坟前所作诗亦反映了同样情况:“威风不潜羽,咬龙罢隐鳞。网罗躭躭至,何处可藏身。”(47)尽管如此,公安三袁不仅对卓吾敬仰之情从未有丝毫改易,而且始终认为卓吾思想自有其任何因素、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深刻独到之处,如小修《与梅衡湘》曰:“自颓翁去后,绝无可与言者。近日京师有志者都向事理上理会,所谓入微取证一脉殆终绝矣。……悔往者亲遇至人,不能细心窥其机用之妙,用世、出世都成当面蹉过,良可叹也!”(48)赞卓吾为“至人”,叹长者已长逝,悔当年未尽学其学,凡此均可见卓吾在三袁心弟心目中的地位。就此来看,说李贽始终是袁宏道及其领军的公安派的思想导师和精神领袖,当不为过。                           

 

三、

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袁宏道及其领军的公安派文士何以会深泰州王学、尤其是李贽的深刻影响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兹试从下列三方面予以论析:

首先从偶然性因素方面来看,中郎之兄伯修一向身体欠佳,故其就焦弱侯问学时,弱侯以禅宗顿悟之旨接引,并向他介绍正在麻城究心于追求解脱的性命之学的李卓吾。这成为伯修、中郎、小修兄弟欣然往访李贽,开始接触并愈益了解、认识、体悟卓吾之学的偶然机缘。像这种因为求自我解脱而在偶然性因素作用下接受泰州王学思想影响的情形,不仅仅发生于公安三袁之于焦、李,在前此的罗汝芳之遇颜山农时即已发生过(49)。看来,这貌似偶然机缘的背后当亦有其更加深刻的必然性原因。限于篇幅,本文对此暂不展开讨论。

其次,再从李贽的个性特征、人格风范及其独具特色的学说思想对袁宏道兄弟的吸引力方面来看,这无疑是导致他们自觉接受李贽思想影响的很重要的原因。李贽本是一位个性与人格特征均极鲜明的奇人,他的学说思想亦体现出独特风貌。如其孤高耿介,愤世嫉俗;以圣自期,独立特行;随缘任性,自我超越;直心而动,潇洒做人。凡此对当时学者文士、尤其是青年才俊均有极大吸引力。公安三袁甫识卓吾之时,未必就能对卓吾其人其学有全面、深刻地体认,但他们无疑为异于常人的卓吾个性特征、人格风范、学说思想所打动,并且,他们所认识到的卓吾的个性特征、人格风范和学说思想又与其自身的人生价值追求取向、治学旨趣及思维方式等相契合,故而越来越乐于自觉接受卓吾的思想影响,将卓吾引为老师,乃至敬奉为精神领袖。三袁皆认卓吾为李耳(老子)式的人物,如伯修在《柞林纪谭》中出口便评卓吾为“李耳”;中郎亦谓:

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远似古西周。(50)

小修亦有“先生,今之李耳”(51)之言。他们的这种感受是有道理的。李耳就是被李贽誉为三教大圣人之一的老子。在世人眼中,老子乃一世外高人隐士,故司马迁称“其学以自隐无急为务”;但老子同时又是为著过五千道德真言的圣者,具有超越世俗的高洁与合于大道的玄德,故司马迁复引孔子之言赞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龙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52)李贽一生追求超脱出世,又著书以求传世,且情高性傲而不近世俗,故亦尝以老子自居,《柞林纪谭》即载其言曰:“释迦不论智愚贤否,只要他了生死。老子则有无为之学问矣。释迦不可及矣,吾庶几者其老子乎?”对此,三袁无疑是一致认同的。当然,三袁中的长兄伯修在接触李贽前即已“《蒙庄》不离手,卓有出尘志”(53),故其对卓吾超越世俗而又不离世俗之随缘任性的人格个性更感兴趣,从而在卓吾的接引与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他自己自然无为而又平实稳妥的个性。据《柞林纪谭》,中郎除视卓吾为“今李耳”外,还强调“公似李膺”。李膺乃东汉名士,生性简亢,不与俗士交接。友人袁爽惧其在动荡政局中罹祸,故劝其屈节全身,与世抑扬,而膺不肯,后终因谋诛权阉失贩而死狱中。当其遭捕前,人劝逃离,膺却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五十,死生有余,去将安之?”(54)尽管李贽没有李膺那样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在简傲高洁上颇与其相似,且尝自言:“我骨气也像李膺,然李膺事,我却有极不肯做的。”(55)故而卓吾欣然接受中郎对他的“似李膺”的品评,并报之以“中郎依鲁国男子”(56)。此“鲁国男子”显指三国孔融。融为鲁国人,自幼聪颖过人,曾深得简重自居的李膺的赏识。成年后,孔融放达不羁,尝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终因秃巾微行,跌荡放言而被曹操借故杀害。(57)卓吾视中郎为孔融,实乃取其聪明英特而言。小修《中郎先生行状》说:

李子语人,谓伯也稳实,仲也英特,皆天下名士也。然至于入微一路,则谆谆望之先生,盖谓其识力胆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担荷此一事耳!(58)

高傲狂放、自我高视之气质,乃是卓吾与中郎相互认同的最主要之处,故而中郎有诗曰:“老子本将龙作性,楚人元以凤为歌。”(59)关于伯修、中郎所认同的卓吾个性与人格侧重点有所不同,以及二人在卓吾影响下所形成的人生态度上的差异,小修曾明谓:

伯修则谓居人间,当敛其锋锷,与世抑扬,万石周慎,为安亲保身之道。而先生(中郎)则谓凤凰不与凡鸟共巢,麒麟不与凡马伏枥,大丈夫当独往独来,自舒其逸耳,岂可逐世啼笑,听人穿鼻络首?(60)

至于小修,本“慷概为人,却有些侠气”(61),故其最重卓吾的豪侠精神,说:“我有兄弟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62)并且,也正是受卓吾此种精神影响,小修“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豪杰为友。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63)总之,尽管体认角度有所不同,公安三袁都为李贽的个性特征、人格风范及其独具特色的学说思想深深吸引,并在卓吾的影响下形成起伯修之超然通脱,中郎之高傲潇洒,小修之狂放任侠。他们兄弟三人既各得卓吾之一面,而又在追求自我解脱、重视自我价值上具有共同特性。(64)

最后也是最为主要的当从晚明社会思潮角度来考察袁宏道接受泰州后学、尤其是李贽思想影响的必然性。譬如,晚明时期,无论是儒林,或者是文苑,都涌现出一批有着“狂者胸次”的学者文士。由他们鼓荡而成的狂放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狂者胸次”,最早是由王阳明明确标示出来的。据《传心录下》载: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学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诸友请问。先生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尚谦出,曰:“信得此处,方是圣人的真血脉。”(65)

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三点:其一,王阳明承认其经历过由“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到“更不着些子覆藏”、“行不掩言”的“狂者”的发展过程。其二,王阳明自谓其所以能够“做得个狂者的胸次”,及是因其“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其三,王阳明所谓“狂者的胸次”甫一提出,便激起很大反响,被称之为“信得此处,方是圣人的真血脉”。就王阳明而论,他是凭藉着对“良知真是真非”的绝对自信,方才完全摆脱“些子乡愿的意思”,达到“狂者的胸次”境地。他又依据着这“狂者胸次”,以“良知”为衡估学说思想是非的标准,敢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出于孔子者乎!”(66)又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67)显然,王阳明在这里流露出的乃是高扬个性、倡导自由的思想倾向。他所推崇的,正是以此为内核的“狂者胸次”。这“狂者胸次”影响、造就了几代学者文士,成为晚明时期狂放思潮的理论基础。阳明后学中,泰州一脉学者,自信自立,勇于承当,多具狂豪之气。王艮初入阳明之门,即被阳明称赞曰:“此真学圣人者”,“吾党今得一狂者!”(68)颜钧主张放开思想,顺应自然,倡言:“顶天立地丈夫身,不淫不屈不移真。世界高超姑舍是,直期上与古人盟。”(69)李贽更称颂富于进取、独创精神的狂者道:“盖狂者下视古人,高视一身,以为古人虽高,其迹往矣,何必践彼迹为也,是谓志大。以故放言高论,凡其身之所不能为,与其所不敢为者,亦率意妄言之,是谓大言。固宜其行不掩耳。何也?其情其势自不能相掩故也。……渠见世之桎梏已甚,卑鄙可厌,益以肆其狂言。”(70)

袁宏道及其领军的公安派深受这种思潮影响。公安派多有以狂者自居的文士,其中尤以袁宏道最为著名。公安派的狂士“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每每阐发出振聋发聩之声,石破天惊之论,这自然激起封建卫道士的攻击,而袁宏道却旗帜鲜明地为之张目,称狂者“以横吹之声刺空容之响也”,其论乃“南冈之新垒”,明确反对“以圣斥狂”,“以古折今”。他本人即具狂傲之性,曾眼空一世地说:

世人眼如豆,见如盲,一切是非议论如瓮中语日月,冢中语天,龚担上语中书堂里事,便胜得他,也只如胜得个促织;就输些便宜与他,也只当撇块骨头与蚁子而已。焉有堂堂丈夫,与之计较长短哉?(71)

在他看来,“除却袁中郎,天下尽儿戏!”(72)宏道又力反以文化专制主义为基础理论的奴性,反复提倡学者文士应有“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的气慨(73)。他以“顶天立地”的精神,指责“句比字拟,务必索合”,貌似“雅道”的文学复古主义,致使“有才者诎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严重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74)。他又揭橥“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之帜,主张学者冲破传统囚缚,做真人、作真文、发真声,指出:“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曰不工,质不至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75)这种思想引起了当世文坛的普遍回应,迅即凝聚成由其领军的公安派,并致力于文学革新实践活动。总之,自袁宏道以“狂者”精神挺立于世,文学复古主义雾霾为之一扫,天下人始知“疏沦性灵,披剔慧性”,文坛遂出现“芽甲一新,精彩八面,丽雅新声,络绎奔会”的清新局面。 

[注释]

(1)参阅拙作《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5期。拙著《中国文化史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亦有专节论析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可资参阅。

(2)此信见之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今见载于钱伯峻《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23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此信见之于袁宏道《锦帆集之四》。今见载于钱伯峻《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292页。

(4)此信见之于袁宏道《解脱集之四》。今见载于钱伯峻《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509一510页。

(5)《论学语》引《勋贤祠记》,见《明儒学案》卷三十六。

(6)《歇庵集》卷十六《与新安某君书》。

(7)上书卷十五《与友人书》。

(8)见《徐渭集》附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此信见之于袁宏道《瓶花斋集之九》,今见载于钱伯峻《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747页。

(10)见袁中道《珂雪斋近集》下册,上海书店1982年印本。

(11)《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七《上马映台先生》。

(12)《汤显祖诗文集》附录,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

(13)罗汝芳的著作,今有《近溪子文集》等存世,颜钧著作,今有黄宣民点校本《颜钧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关于汤显祖其人其学,请参阅拙作《汤显祖与晚明社会思潮》,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5)《袁宏道集笺校》卷九《喜逢梅季豹》。 

(16)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十五《汤义仍》。

(17)袁中道:《珂雪斋近集》卷三《答王天根》。

(18)见汤显祖:《玉茗堂诗》十七《读<锦帆集>怀李卓老》、《玉茗堂尺牍》三《答袁中郎铨部》。

(19)此信见《玉茗堂尺牍》二。

(20)此信见《锦帆集之三》,今见载于钱伯峻《袁宏道集笺校》上册,第215一216页。

(21)请详参拙作《泰州王学后劲焦竑的儒学思想》,收载于周琪主编《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2)《焦氏笔乘·续集》卷三《支谈上》。

(23)《焚书》卷三《王龙溪先生祭文》)。

(24)《邹子愿学集》卷四《焦弱侯太史七十序》。

(25)关于三袁访卓吾之次数,学术界有两次、三次之说,而左东岭在所著《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则考证为起码有五次。

(26)《白苏斋类集》卷十六《李宏甫》。

(27)《珂雪斋集》卷二十四《寄长孺》。

(28)《袁宏道集笺校》卷一《送焦弱侯老师使楚,因之楚访李宏甫先生》。按:焦竑为袁宏道会试考官,故而宏道理所当然地要称竑为师,而以“先生”称宏甫,则纯系自觉地人思想上认同李贽为师。

(29)李贽:《焚书》卷六《九日至极乐寺闻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30)《珂雪斋集》卷十八。

(31)《焚书》卷一。

(32)同上《又答石阳太守》。

(33)上书卷二《别刘肖川书》。

(34)《袁宏道集笺校》卷五。

(35)《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

(36)《袁宏道集笺校》卷五。

(37)《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

(38)同上。

(39)《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八。

(40)同上。

(41)《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一《答陶石篑》。

(42)《袁宏道集笺校》卷二二《与冯琢庵师》。

(43)《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

(44)《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一《寄杨乌枢》。

(45)《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十四《德山麈谈》。

(46)《珂雪斋集》卷二十三《与丘长孺》。

(47)上书卷三《入都过颓翁墓》。

(48)上书卷二十三。

(49)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中对此事有所记述,请参阅。

(50)《袁宏道集笺校》卷二《戏题壁上》。

(51)《珂雪斋集》卷二十三《寄李龙湖》。

(52)《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53)《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六《途中怀大兄诗》。

(54)《后汉书》卷六十七《李膺传》。

(55)《柞林纪谭》。

(56)同上。

(57)《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

(58)《珂雪斋集》卷十八。

(59)《袁宏道集笺校》卷二《怀龙湖》。

(60)《珂雪斋集》卷十八《中郎先生行状》。

(61)《柞林纪谭》。

(62)《珂雪斋集》卷一《武昌坐李龙潭邸中赠答》。

(63)《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

(64)参阅左东峻《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第262一26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5)见吴光等编《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66)上书第76页。

(67)上书第78页。

(68)据《心斋先生全集》卷二《年谱》,卷五欧阳德《奠文》。

(69)《颜钧集》卷八《自吟》。

(70)《焚书》卷二《与友人书》。

(71)《情史序》。

(72)《广笑府序》。

(73)参《袁宏道集·张幼于》。

第5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梅之于荣宏君,仿佛是《英雄》之于贝多芬。

它赋予他精神,他赋予它生命。

梅之荣宏君是东方的,醇厚 ,深邃,悠远,如玉温润;《英雄》之贝多芬是西方的,悲怆,激越,雄浑,如钻光芒。

“倘若命运这古老沉寂的山岩,不横亘于前,心灵的波涛,断不会迸涌得浪花四溅,凝聚为精神呈现。”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很多年前站在西方星空下的咏叹,穿越百年时空,击打着一位游弋在东方传统文化的青年人心中。关乎心灵肌理的凝望,其实,从无中西之分。

命运常常会有这样的安排,它在人们身上试炼打击,如果你能经受得住,当下每一次挫折都会成为日后的勋章;它在人们的前行路上设置迷障,如果你能保持初心一路坚持,那迷障里的荆棘,都会成为以后正确道路的启示。荣宏君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际遇,仿佛都是关乎命运的注解。

如梅傲雪,严寒中绽放清幽

1973年出生于鲁西南一个僻远农村的荣宏君,宁静,古朴,纯厚的乡情构建了他幼年的全部世界。他所在的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荣楼村,是一个保持古老宗祠传统较为完整的地方。他出生于医者世家,曾祖父荣清廉、祖父荣品一都是中医,他们医术精湛,恤贫好施,方圆百里都留有荣氏行医的足迹,留嘉名于乡野。幼时的荣宏君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讲述曾祖父清廉公与清末举人菏泽李经野共同主持点主的事,中国人慎终追远、视死如生,家中老人去世后最讲究的祭祀入祠,每每都是他曾祖父清廉公与李经野一起,一人写字,一人蘸朱砂点主,完成这宗祠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传统文化的烙印,就这样悄悄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童年时的文学启蒙,则主要源自村中活跃的说书人。在那个现代设施匮乏的年代,听说书人讲述稗官野史、上古传奇是乡村夜晚主要的休闲方式。入夜,聚集在村中那简陋牛棚中,一盏油灯如豆般的微光照耀着乡村少年朦胧的梦想。《三侠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等仁义、忠信、重诺的故事就以说书传唱的方式引入了少年荣宏君的内心。他犹记得,夜晚,前来听故事的人中常常只有他一个小孩儿。有一次,父亲拎起他的耳朵要把他赶出去,因父亲觉得这是大人才能听得懂的故事,少年却会在第二天依旧找个角落,在史书传说中寻找知音。某一天,说书的人因为生病来不了,聚集在牛棚里的人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打发这漫漫长夜。有个人举着一本书,问,谁识得字,给咱读读也行。小小宏君走到油灯前,拿起书,磕磕巴巴地开始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情节倒也完整。全村的大人安静地坐在少年身边听那书里的铅字变成故事,直到说书人痊愈归来。那两三晚的经历,如斑驳的灯影,投射在他内心——原来文学能带给人如此大的抚慰,从此,他有了一个关于文学的梦。那一年,他读小学二年级。

另外一个重要的启蒙人是同族的兄长荣世彬。“这是一个传奇人物!”时至今日,走南闯北,见过很多赫赫人物经过无数风浪的荣宏君提及荣世彬先生依旧会如此感叹。他目不识丁,却过耳不忘。他常将他听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而更让人敬重的是,他的故事中常常蕴含着朴素的做人道理与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年方弱冠后的荣宏君有一年返乡,特意拜访这位同族哥哥,日夜长谈记录,笔记记了满满本。荣宏君期待有一天能将这位传奇人物肚子里的故事写出来,奈何有一年搬家,笔记尽数全丢,这也成为荣宏君的一大憾事。

如果说长夜里说书人渲染的哒哒马蹄声与同族兄长满腹经纶给予荣宏君的美学启蒙是有形的,那么齐鲁大地那乡间的虫鸣,浓密的泡桐,随风摇曳的芦苇,春日黄土地翻滚的麦浪……带给他的则是温暖丰厚的无形。当然,还有山东鲁地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一切,无处不在地丰沛着少年的心。也因而,他可以在此后多遭变故,命运多舛,坎坷飘零之时,内心深处始终充盈着爱与坚韧——因为他有温厚泥土打底的童年,与深厚儒家传统的熏染,还有一道如虹般的文学梦。

熟读古诗文,吟诵背诗,临帖写柳体是自小就练就的童子功,书法功底渐渐被村里人认识,不满十岁,每到春节,就忙碌着为同村的人写对联,心里是满满的欢喜。也喜欢画画,家里满墙都是他的涂鸦。

快乐甘醇的童年在他十岁那年,没有任何预告,过早地结束了。那一年,他的父亲因病离世。他是家中的老大,底下还有三个年幼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像大山一样倾轧下来,他分明听到了命运的狞笑,懵懂少年早早地就懂得了其他人直到成年才认识到的一点:责任。

温和而坚韧的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孩子在生活里打拼。对知识的向往让荣宏君在学业上不敢有一丝松懈。上学时,作文一直是他的长项,从初中到高中,几乎他的每篇文章都会被老师选作范文朗读,这一份份知遇之恩,他至今念念不忘。

二十岁那年,因高考失利,他只身来到北京一所私立大学,想学好日语去日本留学,终因家境贫寒,学费无以为继只好辍学,又无颜回老家,于是只身一人开始了在北京的北漂生涯。长安居,大不易,在温饱生存线上的挣扎,基本上是一部北漂血泪辛酸史,倒卖过车票,贩卖过旧书刊,开过饭馆,都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他不是做生意的人,心中所念所想,还是文化,站在冷风中,卖旧书刊,他只管拿了一本先读,开饭店在圆明园画家村,交给妹妹打理,他却只记得在家写字画画,落魄画家来吃饭,没钱签字先欠着,如此,赔得连桌椅都不剩。

骨子里还是文化人,家徒四壁,冷风刺骨时,他站在桌边临帖,人生得意王羲之,失意就临张猛龙。有一年冬天,饥肠辘辘的他正挥毫临帖,片儿警推门而进,是来查暂住证的,两人相看怔怔,片儿警看到简陋的房间,书却四面林立,不问暂住证的事情了,转而开始与他讨论起字帖来,后来,他和这位警察成了朋友。

没有收入来源,荣宏君四处借住,每一次飘零,也就有一重收获。借住在中国人民大学高中同学那里时,日日在紫竹院的竹影下,吟诵古诗词,在诗词中寻找失学的慰藉也寻找古意情怀;借住在圆明园内一所民办学校的宿舍内,日日与残存文物作伴,抚触着一个个瓷片,似乎是与历史交谈,他深厚的文物鉴定知识,就源自于此;也借住过西山附近的一座落寞院子里,距离黄叶村曹雪芹故居不远,萧瑟冬日,卧佛寺中那株腊梅的清幽,每每鼓励着他。也偶尔起念,能深潜在红楼梦的文化中,也是幸福。但身为家中的长子,肩负着养家重任,怎能做到在生活中任性?

命运有故意设置的迷宫,不管从哪个入口进去,出口处总是那割舍不掉的文化。几番飘零沦落,终究还是舍不掉对绘画对文学的热爱。而那些北漂的困苦与艰辛,都成为笔下的精魂。机缘巧合间,他结识了一位大姐,成立了羽车书画社,想要扩大影响,贸贸然打电话到北京晚报,认识了文艺部的刘建伟先生,这些在他困顿中给予他帮助的人,他一一感念在心。身在北京,还在飘零,但心已经安定,他立誓,这辈子要在书画文学,在传统文化中安顿自己的心灵。

访古问贤 与大师向学交谊

喜好传统文化,爱画画,爱读书的荣宏君,在北京经过五六年的摔打磨练之后,脚下的路逐渐明晰。他画画儿,花鸟虫鱼,清新怡人。他写诗歌,每每在北京文艺台朗诵;他写文章,在北京晚报等报纸上发表。生活依旧贫穷,但已经没有了初来北京的惶恐。

人们常说,你是谁,决定着你会遇到谁。1998年,在一位好心大姐的引荐下,他得以拜见来北京办展览的国画大师关山月先生,关老建议:术业有专攻,你应该主攻一项。如醍醐灌顶,关老的一句话点醒了还在绘画迷宫里行走的荣宏君,选什么呢?当然是梅花!梅之风骨,梅之坚韧,梅花与寒冷斗艳争奇,不也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吗?

从此,以梅为主要绘画题材的荣宏君开始了在艺术道路上的踽踽独行。他从关梅入手,上溯元代王冕、明代陈淳、徐渭、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荣宏君如鱼得水,刻苦研习,日渐成为京城画界以梅擅长的青年画家。

是谁说的呢?唯有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负责,人才能勇敢地决定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的崎岖艰辛,都没能阻止他追求艺术的脚步,还有什么能难倒他呢?

在传统文化中行走愈深,愈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好学的荣宏君开始访古问贤。在名山大川中开拓胸襟,在人文古迹中追寻古意,更宝贵的学习则是与文史大家们的对话与交流。

“我似乎是与老先生们有缘。”荣宏君说:“与老先生们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每每与他们对谈,就如同读了很多本书,获益匪浅。”

荣宏君与老先生们的缘分,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自关山月关老之后,荣宏君又先后与史树青,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黄苗子,王世襄,华君武,张仃,罗哲文……等等大师交谊颇深。

与史树青多年相交,一直让荣宏君感念,每每提及史老,荣宏君总是以“恩师”尊称。他是在一次文物鉴定会场上第一次见到史树青先生的,当时很多人拿着东西围着让史老鉴定,只有他,是带着问题求教的。第一次见面,史树青对好学的荣宏君就有了很好的印象。此后,荣宏君每每带着问题登门拜访史老,相熟之后,史树青先生开始给荣宏君开书单,于是,荣宏君的文物鉴定从自我摸索开始走向系统学习。为答谢史老知遇之恩,荣宏君始终尊称史老为“恩师”,“先生却引坡和黄庭坚故例,谦称我们的关系是‘师友之间’。”荣宏君感慨到:“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史老仙逝后,荣宏君写了数篇文章回忆与老师共处的时光,近日,一本浸润他多年心血的作品《文博大家史树青》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刊行。

与季羡林老先生的交往,始于季老对他画作的提点。因与季先生在佛学上相谈甚深,2008年,他向季老约稿,由老先生挑选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高僧大德的偈语或诗句,并以毛笔书法形式书录,在老先生逝世之前,完成了35篇。之后,荣宏君特地花费一年时间,深入研读高僧传略和佛学典籍,参悟佛法义理,经历重重艰辛,终于完成《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一书。

还有任继愈的菏泽牡丹缘,去拜访王世襄老先生,兜里揣着不久前刚从垃圾站收回来的王世襄抄家清单,却遵从文化老人黄苗子嘱咐,万不可在老先生面前再提起这伤心事……与著名古建大师罗哲文先生一起策划保护齐长城等活动……在与老先生们交谊的日子中,每一粒空气中都饱满着知识的晶莹,而更为重要的收益是老先生们的谆谆教诲与语重心长的嘱托。

“写文章,一定要考据详实,写一千字的文字至少要查一万字的资料”——史树青先生对荣宏君说。

“要好好读书,认真地读!”任继愈老先生对荣宏君说。

……

老人们句句教诲,荣宏君一一纳入心头。这一份份来自文化大家的肺腑之言,也让他心头涌起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责任,老一辈大家们很多已经离世作古,中国文化的博大灿烂壮阔由谁来传承?中青年文化工作者要当仁不让地挑起这个责任。文化担当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潜心研究 在艺术史中寻找文脉

近年来,荣宏君的梅花在收藏市场上广受好评,北京、辽宁、山东、广西等地都留下了他画展盛况。他的作品《白梅》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他的画作也频频成为中外友谊的见证,有的被当做国礼赠与国外领导人,有的被国外藏家收藏。2008年10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德国时,他的大幅作品《梅》在德国总统府当着数百名中德青年代表的面,被赠送给德国总统默克尔。2009年,荣宏君的画作再次被当作礼物赠送给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2011年,他的作品又被企业家代表团带到宝岛台湾,赠与荣誉主席连战。今年10月4日至6日,“中韩友好节之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荣宏君画展又在美丽的韩国济州岛民俗自然史博物馆开幕……一株梅承载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漂洋过海,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更多人得以了解梅的文化乃至中国五千年文明。

史树青先生曾评价荣宏君的画作:“宏君写梅,远溯宋元明,近取吴昌硕、关山月,得诸人之妙,成一家之风。其长锋直写,运笔如飞,浓淡飞白处见梅干苍劲,且喜用淡墨圈点白花。又以大红朱砂点花,浓郁鲜亮,此一法门,则为近代诸家之长。梅之入画,以其品性寒傲、色泽冷艳,一如士子之孤傲幽独、高格清标。观宏君之梅,枝条峭拔,蕊朵昂然,斗艳争奇,堪可称道。”可谓推崇。荣宏君的作品笔墨含蓄,苍润醇厚。他在博取各家之长的同时,重视自己内在的感受,以笔写意传志。他的作品中一股浓浓的苍古之意盎然笔墨外,可谓入古出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与他长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无关系。

近几年来,荣宏君在有关文史的学术研究上也收获颇丰。籍由自己多年收藏的信札,作为史料楔子,如同拿着一根细若游丝的金线,在近代文化史的宫殿中探步前行。他深记恩师史树青的教诲,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有出处,写一千个字,要查一万乃至十万字的资料。因而,在写作时,力求做到史料支持,资料互证。他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地捋,一线线地串,将散落在文化沙滩里的粒粒珍珠缀成一条条美丽的项链,使其成为一个个完整的文化地标,而不是青烟一缕溃散于历史的长河。

荣宏君泡图书馆,检索资料,为了验证某个说法或者细节,可能会坐着火车千里迢迢去采访经历的当事人。一切的努力,只是想用来试图还原一个还未曾远去,但已经模糊的历史背影,“人不能忘记历史。”荣宏君常常如是说。对历史的敬畏,对已经远去的文化大师们的追忆,对文化担当的责任感,都是促使荣宏君投入完成这一项项费力工作的动力。那些幽谷回音里的璀璨,那些逝去岁月里的苍凉,烙印在他的内心,也铸刻在他的笔墨中。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徐悲鸿与刘海粟》(增订版)等诸多文史专著,为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他的专著《文博大家史树青》也即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由于他在写作上的勤奋,在2012年,他被吸纳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少年时代萌生于牛棚之中的那个美丽文学梦,终于得以实现。

我中有梅,梅中有我

现在,荣宏君身上的身份很多,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是全国青联文化艺术界别副秘书长和北京朔源文物鉴定中心主任。前面两个是对他多年艺术领域耕耘的肯定,后面两个是他的社会活动职务。在全国青联的活动中,荣宏君常常是最为活跃者之一,他热心公益,自十余年前刚刚卖画小有收入时,便开始了捐资助学的慈善活动,打工子弟学校的贫寒学子们,因病失学的学生们,都曾是他救助的对象,因他深知,失学而向往学堂的那种巨痛。

长锋直写,运笔如飞画梅的是荣宏君;埋首书斋,潜心学术的是荣宏君;热心公益,豪爽交友的亦是荣宏君。他常组织策划活动,曾经策划过徒步走齐长城保护古建筑的活动,那次得到了罗哲文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也因此与罗老有了一段交谊。他还参与策划过邀请欧阳中石、韩美林等24位书法家写《民生》长卷,为共和国六十周年庆献礼,表达他家国天下的情怀。他并非只是埋首书斋的学者,他知道,还有很多文化领域与可待挖掘的文化线索,那里蕴含的大美与神奇,等待着他去发现。

他经著名词作家王平久介绍结识了国际巨星成龙。成龙私下里也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是一个深具民族情结的艺术大师。2013年初,成龙向新加坡一所国际大学捐赠古民居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扬扬,初次见面“饱受争议”的成龙向荣宏君详细地叙述了在收藏保护捐赠古民居的种种艰辛,荣宏君边听边唏嘘:“这里的故事曲折得像是一部电影了。”他向成龙先生提议,可以将他收藏古民居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鼓与呼。这一提议得到了成龙的俯允。如今,荣宏君已经着手准备撰写成龙收藏古民居的故事,书名暂定为《成龙与中国古建》。当年,与中国著名的建筑学者罗哲文交谊,曾经学习到了不少古民居的知识,想不到,有一天,在这本新书的创作中,能够用到。人生就是如此。只要坚实地向前走,并且坚持,坚持,再坚持,生活总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命运曾经无情地对待过荣宏君,而他却一直张开热气腾腾的胸襟迎纳每一重生命的体验,直到,将撞击变为厚礼,成为人生中深厚的积淀。在他笔下,经年绽放着一株梅,傲雪的梅,迎春的梅,孤独的梅,盛放的梅,每一枝梅的蕊中,都满蓄着他对生命中某种情感的表达。梅之世界,自有乾坤。如果说,他与梅,是知交;勿宁说,他与梅,已经是“我中有梅,梅中有我”。

对至纯生命的追求,对忠信仁厚的敬畏,对艺术大美的向往,让荣宏君在与命运的撞击中,始终葆有凌寒之梅的傲岸与清风入怀的悲悯。他与梅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而他已经在命运这支交响曲中奏出了自己的强音!

对话荣宏君:

艺术之道 德行为先

《中华儿女》:绘画是您的主业,但是您又在文史研究方面用力尤勤,是什么动力让您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笔耕勤奋?您又从中收获了什么?

荣宏君:绘画是源自心灵的意象。单纯以技法看绘画就会是一个匠人。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相信,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会通过我的作品和笔墨传递出去,通过文史资料的整理,也是走入那段历史,在前辈身上寻找艺术之路的启迪与文化的熏陶,既丰富了知识结构,也感受到了那一时代的气息,而这些也会在我的绘画作品中得以展现,当然,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我的内心。

《中华儿女》:访古问贤,与名家巨擘交往,在他们身上您学到了什么?

荣宏君:十分有幸,能在我的青年岁月中与那么多优秀的文化大师们相遇,在他们浩瀚的生命中,我能沾得吉光片羽,是多么幸运。我也很惋惜,随着他们的逝去,他们带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光芒和记忆。他们的知识学养令人赞叹,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种处世精神更让人钦敬。比如说,我记得拜会王世襄老先生时,看到一个经历过那么多世事变迁而依旧对生活抱有巨大热情的老人,再想想我们遭遇的那一点点磨难,算什么呢?当年他在五七干校时,看到一朵小油菜花儿在车轴的碾压下,弯下又挺起,写了一首诗:“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中华儿女》:担当,这个词今年被频频提及,您在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让您成为文化担当者中的一份子,对此,您如何看?作为文化担当者,需要做到哪些,方不负使命?

荣宏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到当下,我们这一代文化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将这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在当下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在各种现代设施,以及现念下,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文明似乎“没落”了,作为一个对文化传承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将传统文化的美传递给大家。作为我个人来说,画出更好的画,整理出更好的书,做好当下。

《中华儿女》:您的老师史树青老先生曾经撰文评论您的画道:绘事一道,技者“器”也。以“器”载“道”,贯天地人,终需境界。宏君深明此理,故博览群书,充盈画心,以画贯道,开卷可感。对于道与器之间的关系,您自己作何理解?

荣宏君:我始终坚信,艺品如人品,只有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有好的作品。我始终记得刘炳森先生赠予我的话:艺术之道 德行为先。赤子登巅,竖子登肩。画技是器,人品为道,技近乎道,方能成家。

《中华儿女》:除了画画,您在社会中也担任诸多职务,这些职务又带给您哪些成长?

荣宏君:在全国青联这个组织中,很幸运能与那么多优秀的同龄人在一起。一个人,在他个人的领域再精通,他的眼界总是有限的,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交往,可以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扩大知识面,这些收获是无形的,但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又是影响深远的。

第6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哈尔滨市档案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周元库

贯彻执行《条例》提高执法水平 朱文宽

学习《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有奖知识问答活动通知

认真贯彻《条例》各区组建档案机构 葛宏宇

东宁要塞群发现始末 韩茂才

把地籍档案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 张东滨,吕伟,耿艳辉

档案检索体系论纲 戴璞

论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维护 张莉

档案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问题例证与分析 辛连喜,马润川,季健

档案工作应跟上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康志仁,高慧娟,杨洪波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搞好提供利用工作 舒爽,赵丽娜

档案工作为旅游业的启动和发展服务 王芳,曹丽华

强化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档案工作为企业创一流提供有效服务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双鸭山市档案工作在『九五期间取得优异成绩 路照荣

重基础抓管理档案综合管理跃上新台阶 凌岩

发扬兰台精神献身档案事业 王志宏

档案室装具应该"减负" 李丽红,矫钟钢

政府上网后的档案工作 赵金波,邹琳,陈霞

网络化与高校档案工作 王永平,张宁,尹孝江

农业科技档案的特点及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王蕴良,孙玉恒,李继红

企业档案利用和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周慧,袁伟

飞跃后仍要促进创新发展 祖艳华,王丽华

科技档案进入市场浅探 裴凤化,任玲,吉庆梅

要适应城建档案管理的转变 周凌凌,李海艳

房地产工程档案的特点和管理 任春芝

建立自己的新闻档案资料库 黄凤茹,任永华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应淡化『身份 赵玉梅,佟笑菊

搞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赵玉梅,孙滨

开发利用法院档案资源 秦磊,赵丽影,于德泉

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 王红梅,魏秀云

荣誉档案的开发利用 梁晓艳,佘丽艳

仲氏谱志进馆前后及其史料价值 中言,马维森,杨淑荣

岁月·硝烟·英雄——记西满革命烈士陵园 关继民

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回归45周年侧记 关维

工作动态

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顺义,庆书

开发档案信息服务党的建设——省档案局(馆)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服务

试论网络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黄达,黄晓丽,王淑英

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努力实现档案工作新突破 陶长江,史纯燕

档案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大局 吴景海,冯春艳,赵伟霞

档案工作者要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柳晓絮,耿金玲

档案信息的商品化趋势 王荣莲,尹孝江

建立系统模块管理档案 李冬梅,李亚清

档案缩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海军,姜秀荣

档案法制建设与档案管理机制建设要同步运行 董文杰,张忠祥,崔连华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馆的知识、信息服务 王利群

世纪科怡2000档案管理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吴函伟

应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吴宏志,王莹

企业产品档案应用光盘技术的特点及有效途径 谷乐乐,苏晓丹

应重视微机联网中的技术衔接问题 孙云鹏,张冬梅,韩宏

在开展"村务公开"中推动农村档案工作 孙运才,李树会

工作动态

发挥乡镇经管站作用,抓好村级建档工作 高宏

促进乡企档案工作与乡企协调发展 田饶,吴庆华,季健

国有企业转制档案应规范管理 夏青燕,牟维芬,史建英

认清企业档案工作的走势 赵玉梅,刘艳英

城建规划管理档案的利用 裴晓芳

高校要加强设备档案收集工作 李萍

如何加强高等院校档案的综合管理 徐莉,齐晓兰

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档案工作 刘红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贾书梅

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张宇玲

街道档案的作用及管理 何伟若,张轶辉

采取措施,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王金莉,周桂玲

卫生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朱萍,所英芳

加强企业档案人员经济素质的培养 佟笑菊,孙红涛

提高档案馆专业人员素质 韩宏,林晓红

机关公文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姚桂华,肖梅

中国农民运动领袖彭湃 刘胜红

庙山古今纪事 侯德泉,任永华

歌唱党——献给党的八十岁生日 庞庆元

关于齐齐哈尔市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大庆市企业档案工作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档案学会2003年论文评选综述 辛连喜

黑龙江省档案学会2003年档案优秀论文评选结果通报

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扩展与转移 胡魁海

加强对撤并村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 秦铁军,王景军

档案展览的意义、内容、形式和发展趋势 李文彬

浅谈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 谭晓梅,郑秀玲,慈云力

探索建立信用档案的有效途径 王洪伟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创新档案服务 王俊艳,马丽敏

正确认识形势强化五种意识 吴玉杰,高峻松

县(市)级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丛国华

档案员应协调好三种关系 宋静,王杰,迟晓云

不断完善依法治档的科学实践 姚勉

档案信息管理的新趋势 刘晓春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 周丽波,徐春艳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金红霞,曲晓琳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 程玲,于向东

做好学籍档案管理确保利用需求 曹金秀

科学合理地管理婚姻档案 李权,王敏

加强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何伟,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赵希华

积极建立并利用客户档案 郝爽

关于数字化档案馆的几点思考 苏月英

数字档案馆的含义、特征及构建 杨瑛,罗艳丽

认真对待数字化时代的档案利用工作 李文满,孙秀华

为大局服务为发展服务--从档案工作职能看服务中心的能动作用 王笑更,冯翠芝,张治国

提高档案干部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阎先泉,崔连华

档案人员要注重完善自我 王凤荣,李俐华

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支撑 姜澎,田小明

谈档案干部职业精神 汤奎杰,葛宏宇

数字水印技术及在档案利用工作中的应用 雷晓蓉,刘婉欣

第7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2.基于声波测速的充填体完整性检测邓代强,高永涛,吴顺川,朱伟亚,杜子建,DENGDai-qiang,GAOYong-tao,WUShun-chuan,ZHUWei-ya,DUZi-jian

3.齐大山铁尾矿粉磨特性黄晓燕,倪文,祝丽萍,王中杰,HUANGXiao-yan,NIWen,ZHULi-ping,WANGZhong-jie

4.焙烧温度对高铁提钒尾渣煤基直接还原效果的影响杨慧芬,王静静,景丽丽,党春阁,YANGHui-fen,WANGJing-jing,JINGLi-li,DANGChun-ge

5.静磁场下气泡在板坯连铸结晶器内运动行为的物理模拟张浩斌,雷作胜,金小礼,任忠鸣,邓康,钟云波,ZHANGHao-bin,LEIZuo-sheng,JINXiao-li,RENZhong-ming,DENGKang,ZHONGYun-bo

6.氧含量对易切削钢中硫化物生成行为的影响夏云进,王福明,王金龙,赵晶,XIAYun-jin,WANGFu-ming,WANGJin-long,ZHAOJing

7.430铁素体不锈钢中Ti2O3+TiN复合核心形成的热力学研究施晓芳,成国光,赵沛,SHIXiao-fang,CHENGGuo-guang,ZHAOPei

8.SCM435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吴晋彬,刘国权,王浩,韩永珍,WUJin-bin,LIUGuo-quan,WANGHao,HANYong-zhen

9.超高强度冷轧双相钢组织与性能赵征志,牛枫,唐荻,赵爱民,金光灿,ZHAOZheng-zhi,NIUFeng,TANGDi,ZHAOAi-min,JINGuang-can

10.螺旋高翅片管孔型斜轧的轴向延伸机理张琳,韩静涛,刘靖,钟敏,ZHANGLin,HANJing-tao,LIUJing,ZHONGMin

11.大直径单晶铜棒材的连续定向凝固制备袁宝龙,王自东,吴春京,张鸿,YUANBao-long,WANGZi-dong,WUChun-jing,ZHANGHong

12.大厚度紫铜搅拌摩擦焊接贺地求,邬红光,罗维,HEDi-qiu,WUHong-guang,LUOWei

13.氢促进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50Mn30Ga20的纳米压痕蠕变与压痕回复沈连成,宿彦京,何健英,李金许,褚武扬,乔利杰,SHENLian-cheng,SUYan-jing,HEJian-ying,LIJin-xu,CHUWu-yang,QIAOLi-jie

14.反应合成AgCuO复合材料中CuO的长大动力学分析周晓龙,曹建春,陈敬超,黎敬涛,于杰,张昆华,杜焰,吴大平,ZHOUXiao-long,CAOJian-chun,CHENJing-chao,LIJing-tao,YUJie,ZHANGKun-hua,DUYan,WUDa-ping

15.新型复合稀土掺杂ZnO-Bi2O3基压敏陶瓷徐东,程晓农,赵国平,徐红星,范日娥,施利毅,XUDong,CHENGXiao-nong,ZHAOGuo-ping,XUHong-xing,FANYue-e,SHILi-yi

16.地热水环境中PTFE/PPS复合涂层表面CaCO3垢成核行为吴坤湖,李卫平,刘慧丛,朱立群,WUKun-hu,LIWei-ping,LIUHui-cong,ZHULi-qun

17.高炉圆周方向焦炭非均-消耗条件下固体流研究范正赟,张建良,蒋海冰,杨天钧,有山达郎,王传琳,FANZheng-yun,ZHANGJian-liang,JIANGHai-bing,YANGTian-jun,ARIYAMATatsuro,WANGChuan-lin

18.漩涡撞击法烧结脱硫烟气流场仿真研究张洪祥,黄重国,袁清华,庞建平,ZHANGHong-xiang,HUANGZhong-guo,YUANQing-hua,PANGJian-ping

19.UCM冷连轧机硅钢边降控制技术孙文权,杨荃,邵健,何安瑞,李明喜,SUNWen-quan,YANGQuan,SHAOJian,HEAn-rui,LIMing-xi

20.柔性关节臂式测量机的误差仿真分析黄奎,莫健华,钟凯,余立华,史玉升,王从军,HUANGKui,MOJian-hua,ZHONGKai,YULi-hua,SHIYu-sheng,WANGCong-jun

21.热连轧液压活套系统非线性多变量建模及控制李壮举,石馨,刘贺平,杨卫东,LIZhuang-ju,SHIXin,LIUHe-ping,YANGWei-dong

22.基于IAGA的冷连轧机预防打滑的规程优化设计车海军,韩欣艳,杨景明,杨志芬,CHEHai-jun,HANXin-yan,YANGJing-ming,YANGZhi-fen

23.惯性特征系统最速特征模型PID控制参数辨识孟庆波,尹怡欣,乔桂玲,MENGQing-bo,YINYi-xin,QIAOGui-ling

24.具有时变时滞耦合的两个不同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王健安,刘贺平,石馨,WANGJian-an,LIUHe-ping,SHIXin

1.基于罗森-拉姆勒分布函数的粉尘分散度分析刘建,姚海飞,金龙哲,欧盛南,魏传光,LIUJian,YAOHai-fei,JINLong-zhe,OUSheng-nan,WEIChuan-guang

2.多金属矿床边际品位优化与应用李国清,胡乃联,宋鑫,LIGuo-qing,HUNai-lian,SONGXin

3.黄铁矿强化生物浸出低品位磷矿杨均流,温建康,陈勃伟,刘兴宇,林大泽,YANGJun-liu,WENJian-kang,CHENBo-wei,LIUXing-yu,LINDa-ze

4.低品位复杂红土镍矿微波干燥及矿相分析张钰婷,张昭,袁熙志,游贤贵,刘中清,ZHANGYu-ting,ZHANGZhao,YUANXi-zhi,YOUXian-gui,LIUZhong-qing

5.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跨尺度能量集成理论研究郁健,李士琦,朱荣,孙开明,王惠斌,YUJian,LIShi-qi,ZHURong,SUNKai-ming,WANGHui-bin

6.注流方式对大方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动与温度状态影响孙海波,韩占光,钱宏智,张家泉,SUNHai-bo,HANZhan-guang,QIANHong-zhi,ZHANGJia-quan

7.超低氧车轮钢中TiN夹杂析出的热力学分析及控制杨俊,王新华,龚志翔,姜敏,汪国才,黄福祥,YANGJun,WANGXin-hua,GONGZhi-xiang,JIANGMin,WANGGuo-cai,HUANGFu-xiang

8.高级别X80/X100管线钢的包辛格效应牛涛,康永林,顾宏伟,尹雨群,谯明亮,姜金星,NIUTao,KANGYong-lin,GUHong-wei,YINYu-qun,QIAOMing-liang,JIANGJin-xing

9.回火温度对1500MPa级直接淬火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王立军,蔡庆伍,武会宾,余伟,WANGLi-jun,CAIQing-wu,WUHui-bin,YUWei

10.取向硅钢中高斯晶粒异常长大选择崔凤娥,杨平,毛卫民,CUIFeng-e,YANGPing,MAOWei-min

11.CSP工艺含钛耐候钢中的纳米磷化物娄艳芝,柳得橹,LOUYan-zhi,LIUDe-lu

12.扫描Kelvin探针研究缺陷涂层的膜下腐蚀电化学行为李迎超,高瑾,李晓刚,董超芳,肖葵,LIYing-chao,GAOJin,LIXiao-gang,DONGChao-fang,XIAOKui

13.环缝式电磁搅拌工艺对A357铝合金组织的影响陈兴润,张志峰,梁博,白月龙,徐骏,CHENXing-run,ZHANGZhi-feng,LIANGBo,BAIYue-long,XUJun

14.粉末冶金TiAl基合金高温变形行为路新,王述超,朱鸿民,曲选辉,LUXin,WANGShu-chao,ZHUHong-min,QUXuan-hui

15.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杯形件高温反挤压成形曾莉,任学平,卢尚文,崔岩,ZENGLi,RENXue-ping,LUShang-wen,CUIYan

16.时效态Mg-10Gd-3Y-0.6Zr合金的拉伸断裂行为林丹,王磊,孟凡强,崔建忠,乐启炽,LINDan,WANGLei,MENGFan-qiang,CUIJian-zhong,LEQi-chi

17.脉冲放电制备链枝状非晶态Ni-P合金粉体的晶化行为赵海军,俞宏英,曹瑜琦,孟惠民,孙冬柏,ZHAOHai-jun,YUHong-ying,CAOYu-qi,MENGHui-min,SUNDong-bai

18.用于光谱分析的高纯铱基体的研制侯晓川,高丛堦,肖连生,张树峰,刘会基,郭金良,HOUXiao-chuan,GAOCong-jie,XIAOLian-sheng,ZHANGShu-feng,LIUHui-ji,GUOJin-liang

19.HastelloyG3管材热挤压模具磨损有限元分析王宝顺,林奔,张麦仓,董建新,WANGBao-shun,LINBen,ZHANGMai-cang,DONGJian-xin

20.双锥度辊辊形参数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杨静,唐荻,苏岚,江海涛,杨荃,YANGJing,TANGDi,SULan,JIANGHai-tao,YANGQuan

21.电梯导轨矫直压弯挠度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尹敏,王宝雨,YINMin,WANGBao-yu

22.高炉炉衬侵蚀微观机理祁成林,张建良,蒋海冰,孔德文,杨阳,王筱留,QICheng-lin,ZHANGJian-liang,JIANGHai-bing,KONGDe-wen,YANGYang,WANGXiao-liu

23.应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炼钢连铸生产调度问题汪红兵,徐安军,姚琳,田乃媛,杜曦,WANGHong-bing,XUAn-jun,YAOLin,TIANNai-yuan,DUXi

24.模糊数学和有限状态机矩阵形式描述的人工情绪模型史雪飞,王志良,张琼,SHIXue-fei,WANGZhi-liang,ZHANGQiong

1.长压短抽式通风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杜翠凤,王辉,蒋仲安,何宗礼,胡国勇,DUCui-feng,WANGHui,JIANGZhong-an,HEZong-li,HUGuo-yong

2.矿井密闭空间中人体呼吸商计算栗婧,金龙哲,汪声,朱军,LIJing,JINLong-zhe,WANGSheng,ZHUJun

3.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焙烧同步脱磷机理杨大伟,孙体昌,杨慧芬,徐承焱,祁超英,李志祥,YANGDa-wei,SUNTi-chang,YANGHui-fen,XUCheng-yan,QIChao-ying,LIZhi-xiang

4.金川镍弃渣铁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倪文,贾岩,郑斐,王中杰,郑美娟,NIWen,JIAYan,ZHENGFei,WANGZhong-jie,ZHENGMei-juan

5.钒渣生产V2O5尾渣全钒含量与相关工艺指标的函数关系康人木,刘国权,吴文东,帅兴国,谢建国,黄斌,浦年文,KANGRen-mu,LIUGuo-quan,WUWen-dong,SHUAIXing-guo,XIEJian-guo,HUANGBin,PUNian-weng

6.烧结过程布料均匀性状态的在线识别方法张宗旺,周卫,赵晓骏,李庆洋,周凡,吴胜利,ZHANGZong-wang,ZHOUWei,ZHAOXiao-jun,LIQing-yang,ZHOUFan,WUSheng-li

7.硅锰合金电阻法定硅曾世林,储少军,李婧,陈佩仙,健,ZENGShi-lin,CHUShao-jun,LIJing,CHENPei-xian,CHENZhong-jian

8.退火时间对含铌高强细晶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乔立峰,刘振宇,王国栋,张红梅,QIAOLi-feng,LIUZhen-yu,WANGGuo-dong,ZHANGHong-mei

9.NVE36船板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及动力学回归模型余万华,徐绿婷,冯光宏,吴春京,王会凤,YUWan-hua,XULü-ting,FENGGuang-hong,WUChun-jing,WANGHui-feng

10.非晶态Ni-P合金粉体的脉冲放电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赵海军,俞宏英,曹瑜琦,孙冬柏,孟惠民,ZHAOHai-jun,YUHong-ying,CAOYu-qi,SUNDong-bai,MENGHui-min

11.异速比对异步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织构的影响李振,蔡庆伍,江海涛,孟强,LIZhen,CAIQing-wu,JIANGHai-tao,MENGQiang

12.采用开尔文扫描探针技术研究镁合金偶接铜合金的电偶腐蚀规律肖葵,董超芳,李晓刚,魏丹,XIAOKui,DONGChao-fang,LIXiao-gang,WEIDan

13.不同次要相体积分数的亚共晶层-棒转变的多相场模拟杨玉娟,严彪,YANGYu-juan,YANBiao

14.氧化铝基耐火材料的高温耐磨性彭西高,王晓利,吴学真,孙加林,PENGXi-gao,WANGXiao-li,WUXue-zhen,SUNJia-lin

15.BiFe1-xTxO3(T=Co和Ni)的晶体结构和磁性马禹,张玉洁,张红国,阴津华,张宏伟,王凤平,王文全,吴光恒,MAYu,ZHANGYu-jie,ZHANGHong-guo,YINJin-hua,ZHANGHong-wei,WANGFeng-ping,WANGWen-quan,WUGuang-heng

16.响应曲面法优化超细氧化亚铜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左君,严丽君,杨秀琴,程跃,ZUOJun,YANLi-jun,YANGXiu-qin,CHENGYue

17.霍戈文内燃式热风炉传输现象胡祖瑞,程树森,张福明,HUZu-rui,CHENGShu-sen,ZHANGFu-ming

18.高炉开铁口机铰链磨损问题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姚瑞娟,于晓红,朱允言,霍元明,YAORui-juan,YUXiao-hong,ZHUYun-yan,HUOYuan-ming

19.喷嘴布置方式对中厚板坯连铸二次冷却效果的影响王先勇,刘青,胡志刚,卿家胜,王欣,李玉盘,赵彦华,孙玉虎,李金波,WANGXian-yong,LIUQing,HUZhi-gang,QINGJia-sheng,WANGXin,LIYu-pan,ZHAOYan-hua,SUNYu-hu,LIJin-bo

20.张力计的辊高差对板形检测精度的影响王向丽,李谋渭,张少军,陈工,边新孝,WANGXiang-li,LIMou-wei,ZHANGShao-jun,CHENGong,BIANXin-xiao

21.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冶金企业备件供应商选择多属性决策鲍新中,孙莹,BAOXin-zhong,SUNYing

22.分类属性高维数据基于集合差异度的聚类算法武森,魏桂英,白尘,张桂琼,WUSen,WEIGui-ying,BAIChen,ZHANGGui-qiong

23.时滞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一种积分等式方法张志强,赵立英,刘贺平,ZHANGZhi-qiang,ZHAOLi-ying,LIUHe-ping

24.大型反应器加劲薄钢板结构屈曲性能宋波,王利,罗晓玲,孙北东,许晓慧,SONGBo,WANGLi,LUOXiao-ling,SUNBei-dong,XUXiao-hui

1.深埋隧道白云岩试样岩爆模拟实验研究高永涛,周兴国,吴顺川,韩晓强,王艳辉,GAOYong-tao,ZHOUXing-guo,WUShun-chuan,HANXiao-qiang,WANGYan-hui

2.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模拟实验尹光志,李晓泉,蒋长宝,李高帅,蔡波,YINGuang-zhi,LIXiao-quan,JIANGChang-bao,LIGao-shuai,CAIBo

3.新型加固煤体防突注浆材料黄志安,李毅飞,张英华,高玉坤,陈升国,HUANGZhi-an,LIYi-fei,ZHANGYing-hua,GAOYu-kun,CHENSheng-guo

4.赤泥-矿渣-水泥基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祝丽萍,倪文,张旭芳,黄晓燕,ZHULi-ping,NIWen,ZHANGXu-fang,HUANGXiao-yan

5.连铸结晶器物理模拟中吹气量的相似转换徐海伦,文光华,唐萍,XUHai-lun,WENGuang-hua,TANGPing

6.中间包下挡墙溢流卷渣行为刘金刚,郝宁,姜中行,麻庆申,LIUJin-gang,HAONing,JIANGZhong-hang,MAQing-shen

7.超声与吹氩处理对钢液中夹杂物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申永刚,陈伟庆,马新建,SHENYong-gang,CHENWei-qing,MAXin-jian

8.超低氧车轮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转变杨俊,王新华,王万军,龚志翔,汪国才,唐宇,YANGJun,WANGXin-hua,WANGWan-jun,GONGZhi-xiang,WANGGuo-cai,TANGYu

9.帘线钢中Ti夹杂物研究刘宏玉,郑建强,李玉华,林国强,薛正良,王洪利,LIUHong-yu,ZHENGJian-qiang,LIYu-hua,LINGuo-qiang,XUEZheng-liang,WANGHong-li

10.不同脱氧程度锰钢耐点蚀性能比较曹国良,李国明,陈珊,常万顺,陈学群,CAOGuo-liang,LIGuo-ming,CHENShan,CHANGWan-shun,CHENXue-qun

11.650℃长期时效过程中Super304H耐热不锈钢组织的演变于鸿垚,迟成宇,董建新,谢锡善,崔正强,陈孝方,YUHong-yao,CHICheng-yu,DONGJian-xin,XIEXi-shan,CUIZheng-qiang,CHENXiao-fang

12.冰冻/解冻对低合金耐候钢大气腐蚀的影响张文华,杨善武,郭佳,刘志勇,贺信莱,ZHANGWen-hua,YANGShan-wu,GUOJia,LIUZhi-yong,HEXin-lai

13.连铸大方坯轻压下过程的变形行为罗森,朱苗勇,祭程,杨跃标,杨吉林,LUOSen,ZHUMiao-yong,JICheng,YANGYue-biao,YANGJi-lin

14.螺旋高翅片管孔型斜轧几何学分析张琳,韩静涛,刘靖,郝凤涛,ZHANGLin,HANJing-tao,LIUJing,HAOFeng-tao

15.非接触式熔融还原法连续制备铁镍合金孙长余,郭兴敏,SUNChang-yu,GUOXing-min

16.铁精粉氧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司新国,鲁雄刚,李传维,郭曙强,丁伟中,SIXin-guo,LUXiong-gang,LIChuan-wei,GUOShu-qiang,DINGWei-zhong

17.长支链聚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苏峰华,黄汉雄,SUFeng-hua,HUANGHan-xiong

18.高炉热风炉用高发射率涂料的节能效果及机理分析白皓,王苗,苍大强,周惠敏,BAIHao,WANGMiao,CANGDa-qiang,ZHOUHui-min

19.热轧HVC工作辊热变形王连生,杨荃,何安瑞,杨春彦,WANGLian-sheng,YANGQuan,HEAn-rui,YANGChun-yan

20.新型输液90°弯头结构流固耦合特性王艳林,吴兰鹰,王自东,WANGYan-lin,WULan-ying,WANGZi-dong

21.鱼雷罐的运行控制黄帮福,贺东风,田乃媛,徐安军,HUANGBang-fu,HEDong-feng,TIANNai-yuan,XUAn-jun

22.基于CPN炼钢连铸制造流程的建模与最优调度求解汪红兵,徐安军,姚琳,田乃媛,WANGHong-bing,XUAn-jun,YAOLin,TIANNai-yuan

第8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19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考古研究者发现了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所创造的农业文化,并命名为t山文化。它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t山文化的出现,将中国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千余年,在这个文化区域内,出土了大量的玉龙与陶器。80年代初期在辽宁的牛河梁和东山嘴相继发现了祭坛,证明这是上古时期一个最为宏大的部落联盟,具有国的雏形。

《t山•龙》便讲述了在t山时期这片荒蛮苍凉的大地上上演的一场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交织在一起的爱、恨、情、仇!它通过对当时人类生活状态的演绎以及对各部落图腾崇拜的推想,来解读先人的人文理念,表现先人对文明、和谐和真挚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它运用动画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出那段久已逝去的过往,用艺术之笔诠释中国文化之精粹,揭开华夏文明的神秘面纱。

王伟老师在导演阐述中说:作为一个艺术作品,《t山•龙》的文化特质不仅限于t山一个地域的文化,而应该解释为,是放眼在中国版图内所有文明的集合之大成,《t山•龙》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或者说是一种“中国精神”。

让远古文化在现代焕发生命力

面对这样宏大的概念设定,我不可不为之惊叹,但我的疑虑也随之诞生,那就是:t山文化毕竟是一种地域文化和小众文化,除了考古学家,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和了解它,那么如何把它变成一种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化产品或者文化商品,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做到让遥远的t山文化在影片中只是充当一个新奇的世界观,让其与现代观众的文化距离成为促使我们去观看它的理由,而不是阻碍我们去观看它的理由?

张莹老师表示,他们在创作《t山•龙》之前,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市场调查,问问年轻人最想看到什么样的情节。他们会把这些市场回馈反映到影片的剧本创作中去。《t山•龙》绝不会是照本宣科地讲解t山文化,而是要在不违背t山文化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增加冒险、动作、爱情等大众文化元素,努力让t山文化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同时成为现代的一种时尚。

或许,《t山•龙》制作团队的国际性将会让“讲一个大众愿意听的故事”――这一困扰中国动画电影很久的难题得到解决。据悉,《t山•龙》将会邀请《指环王》首席概念艺术家约翰•豪、参与过《花木兰》等众多迪士尼影片创作的美籍华裔艺术家范新林担任艺术指导。他们将会为这部影片的创作提供难能可贵的国际经验。

用现代意识包装的远古文化,产业价值很大

在被问及《t山•龙》在衍生品开发方面有什么设想的时候,王伟教授随即拿出两块“t山•龙”的玉饰,告诉我这是当时的t山人在不借助任何现代工具的情况下,用砂石经过许久打磨而成的。它代表了当时人们一种朴素的审美,而这种审美在今天看仍然是先进的,甚至是时尚的。

其实,远古文化的产业价值很大。尤其当远古文化的元素用现代意识包装之后,用现代艺术展现之后,借助现代媒体传播之后,它所蕴藏的商业价值绝不亚于任何一种流行文化。

王伟教授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起了《t山•龙》将会在内蒙古建立一个原创园的构想。原创园中将设立一个“t山小镇”,把影片中的奇幻场景和丰富的人物呈现在大家面前。凡是和t山文化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融入其中,比如一些可以与游客互动的陶器作坊、刺绣作坊等等,再比如,还可以围绕“t山•龙”的题材,开发一种“象棋”,棋子都是马、牛、象等等。

整个原创园的主题就是“走过5000年”,这个主题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时尚。就像问一个年轻人,你看过《阿凡达》么?如果没看过,那可能就有点脱离时代了。将来或许也可以问,你“走过5000年”了么?如果你考上大学、出国留学甚至结婚成家,都没走过5000年,或许也是一种遗憾。

编者按:

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如何把中国传统元素与动画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以及把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王伟教授将在15年内力图打造的《t山•龙》三部曲,或许将会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这一时间跨度也有利于《t山•龙》品牌的建立和延续。

第9篇:王力宏龙的传人范文

探寻瓷器起源,挖掘瓷器历史

叶宏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刚来不久就接到总理布置的“恢复龙泉青瓷,让国宝复活”的任务,从此,开始了他与中国瓷器解不开的半世之缘。在这期间,他在复活我国国宝级瓷器的烧制方法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我国瓷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他在参与编写《中国陶瓷史》时,不禁想到如今中外陶瓷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瓷器到底发明于何时何地?他下决心要把这个学术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再也不能为后人留下悬案。

对于瓷器的起源民间有很多争议,有人断定是起源于北方,有人则认为起源于南方,在南方起源地问题上又有两说:一说是江西景德镇,另一说是在绍兴或温州。悠悠历史,千古之谜。而当上虞卫生陶瓷厂在建厂时发掘出两条6米长的商代龙窑时,使得叶宏明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认真分析了这两条商代龙窑,认为这种龙窑长度只有6米,火焰不能很好停留,因此,达不到形成瓷器所需要的1250℃以上的温度,这只是原始的龙窑。于是他继续在上虞深山中“探宝”,并陆续发现汉代古窑址20多处,而且大多数出土的东汉瓷片釉表面玻化良好,釉和胎结合牢固,釉胎的中间层处有放射状和条束状晶体,釉面无裂纹,烧成温度均在1250℃以上,吸水率则在0.5%以下。这些因素都是真正瓷器产生所具备的条件。

叶宏明根据大量的事实、分析数据,结合原料、成形工艺、施釉技术、烧成工艺四大因素得出了结论:我国在汉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真正的瓷器发源时间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发源地是现在上虞市的小仙坛和帐子山一带。随后他在《文物》杂志上第一个向世人公布了这一结论,第一个刊登了瓷器的实物照片,第一个提供了陶与瓷的鉴别表,很快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这一重大发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硅酸盐学会授予其荣誉证书,中国轻工总会授予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发现对我国瓷文化的历史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缘起“雪拉同”,复苏龙泉瓷

“雪拉同”是外国人对中国青瓷的一种称呼,叶宏明的故事就是从“雪拉同”开始的。1957年底,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前苏联专家回国前想要一件仰慕已久的“雪拉同”作纪念。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要一件瓷器还不好办吗?于是,工作人员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这位专家寻找“雪拉同”,结果遍寻不见,只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看到一件。于是,这位专家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中国。这时工作人员才知道龙泉青瓷原来是中国的国宝。1958年此事传到了那里,总理立即指示:一定要恢复龙泉青瓷,让国宝复活。总理的指示传到杭州时,叶宏明也刚好分配到浙江省轻工业厅。为了落实的指示,当时浙江省轻工业厅的厅长翟翕武带上叶宏明一头钻进了龙泉市的崇山峻岭之中。

在这期间,叶宏明了解到龙泉青瓷以哥窑和弟窑最为著名。哥窑在1279年随着南宋王朝覆亡而失传。弟窑在元明两代仍继续生产,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也落得窑废烟灭,中断生产的结局。为了查找龙泉窑的配方,他们翻越了一座座山岭,寻访了一个个山村,挖掘故窑址,遍访老窑人。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终于在那些废窑址上找到了古瓷碎片。他把找到的古瓷片拿到北京、上海测试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之后,又研究出多种配方。

研究出配方后,叶宏明等人马不停蹄的回到龙泉试烧。烧一窑大件需要48个小时,为了防止火候偏差影响质量,几个人轮流守候在窑旁,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可是烧了一窑又一窑,只只产品不合格,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在中国科学院的周仁、轻工业部的李国桢和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邓白等人的热情参与指导下,他慢慢找出了规律,调准了配方。1959年国庆前夕,在翟翕武厅长的组织和领导下,在龙泉市委市政府和龙泉瓷厂广大职工的支持下,终于烧成了接近古瓷水平的龙泉弟窑粉青、梅子青的青瓷成品。接着又将成功烧制出的100多套龙泉青瓷茶具、200件青瓷花瓶,全部送到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在国庆招待会上,就是用这些龙泉瓷茶具招待外宾,失传300年的弟窑复活了。

随后,叶宏明等对弟窑的配方、烧制工艺又进一步地研究、总结、完善,1960年研制成功青瓷开光和1.5米太花瓶。弟窑试制成功,对他鼓舞极大。接着他便着手恢复哥窑。

哥窑黑胎厚釉,釉面有纹片,质地比弟窑更讲究,烧制难度也更大。当时,叶宏明没有任何关于哥窑制作和原料配方的文字资料,他们只好从古瓷片入手,通过化验揣摩配方进行试烧。故宫陶瓷专家陈万里忍痛割爱,将自己收藏的一件宋瓷贡献出来,让他们用于试验。经历过无数次试烧、无数次失败后,1963年4月,“哥窑”――这个失传700多年的国宝被复活了。重新烧制成功的哥窑青瓷古朴典雅,晶莹滋润,釉色、纹片、造型与故宫藏品完全相同。根据对龙泉青瓷的研究成果,叶宏明等人整理出《龙泉青瓷研究》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对龙泉青瓷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书,为我国的青瓷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色似碧波官窑复活,美如白玉的秘色瓷问世

将我国瓷文化发扬光大,叶宏明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弟窑、哥窑的成功恢复,让叶宏明充满信心,他把眼光瞄向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官窑。官窑产品只供皇宫显贵,烧制数量严格控制,如今世上最多存有100件上下,价值连城。为了恢复官窑,叶宏明研究了大量古瓷典籍,经过对古瓷片进行化学、光谱、电子等一系列理化分析,并根据掌握的胎釉成分、显微结构、烧成温度等技术参数进行试烧。然而迎接他的还是失败。

到底原因在哪里呢?经过反复对照研究,叶宏明发现,官窑所用原料土十分考究,他从一部古书中发现这样一句话,官窑“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不同产地的瓷土,其物理化学性能也不同,反应结果也不一样,原来烧制官窑瓷器关键是“紫金土”。于是他带着铁锹、锄头来到了位于杭州南部的万松岭和乌龟山,这里就是当年南宋皇帝建造官窑的地方,当时全国最好的工匠都被集中到这里烧制瓷器。然而紫金土的寻找却历经艰辛,因为没有人知道这里到底有没有紫金土。也许是上天眷顾叶宏明,一场突降的暴雨冲出了紫金土,让他如获至宝。

有了紫金土,叶宏明和叶国珍等专家经过几千个数据的筛选,70多道工序的烧制,1978年,完全保持了南宋官窑“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官窑仿制品灰青釉和月白釉瓷器问世了。此后五年,经过100多次对复方的修改,他们还烧出了粉青釉、莹青金丝纹叶锚等官窑中的上乘珍品。经故宫博物院鉴定,新烧制的官窑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是真正的国宝。

唐代诗人陆龟蒙一首名为《秘色越器》的诗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的是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叫秘色瓷。秘色瓷产自越窑,是越窑中的精品。根据宋代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国王钱谬命令在今天浙江余姚一带的上林湖窑场烧制一种成色极好的青釉瓷器,专供宫廷使用,并入贡中原朝廷。这也是官瓷和官窑的前身。

秘色瓷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1年,陕西省挟风县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在这个1000多年前的唐代皇家寺庙宝塔的地宫里,人们不仅发现了佛教圣物佛骨舍利,而且还发现了一块石刻的供奉物帐碑。碑上明确刻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加上另一件放于地宫后室的八棱瓶,法门寺地宫共发现14件秘色瓷器物!这在瓷器研究界无异于石破天惊!

作为瓷器界的专家,叶宏明更是坐不住了,经过潜心研究,2012年5月,叶老首次向外界公布,上千年来一度成谜的秘色瓷已被成功解密。他与上虞陈鹏飞大师合作,参照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已试制出四种秘色瓷器物,并首次向公众展示。当时适值“御富永藏――叶宏明古陶瓷工作室”开放之际,可谓“双喜临门”。

瓷器烧制,每一道冰裂纹如何产生,釉色中氧化铁的含量多少,烧成的温度,冷却的时间……化泥为玉!叶老早已成竹在胸。但成如容易却艰辛。每过一关,都经历了千回百转的考验。

创新传承,将国宝发扬光大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来历一直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叶宏明曾在西双版纳作过试验。不仅掌握了烧制的方法,对烧制温度也研究透彻,他表示兵马俑烧成温度在800℃左右。

除了将失传的国宝复活,叶老还懂得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他与浙江大学杨辉教授及浙江萧山宋代名瓷研究所叶国珍所长等合作,将纳米高新技术与传统古瓷工艺结合,进行了“纳米氧化铝改性官哥窑青瓷及抗胎裂研究”,在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的坯体材料中引入纳米氧化铝超细粉末,采用特殊配方和工艺,使官哥窑薄胎厚釉青瓷产品的烧成合格率从10%提高到80%,使传统名瓷焕发了新光彩。此成果获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叶老还与叶国珍一起发明了在可见光范围内,用不同的光线照射能立即呈现红、橙、绿、青、蓝或紫色变化的“变色釉瓷”,突破了两千年来瓷器不能自动变色的历史。这一发明创造,在1979年和1982年就获得了部级和省级科技成果奖。目前,瓷器的二次烧成、抛光、掌握火候、精制原料等技术,国外都向中国学,让世界都为我国的瓷器文化而瞩目。

叶老是目前为止全国陶瓷界获科技奖最多、获奖等级最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第八届、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过一系列有影响的议案和建议。凭借着对祖国瓷文化做出的贡献,他先后获3项国家科技成果奖、2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际和国家金银质产品奖。199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96年被评为世界名人。2002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并合影留念。2003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是建国以来浙江省首次重奖50万元的三个科技人员之一,并受到接见并合影留念。

叶老这一生最为自豪的成绩是恢复了龙泉青瓷、南宋官窑和秘色瓷的烧制工艺,以及揭开了瓷器起源,破解了秦代兵马俑的烧制方法,同时,他还不断创新,进行新产品开发,是中国恢复历史名瓷的奠基人和古陶瓷学科的带头人之一。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