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智能时代范文

新智能时代精选(九篇)

新智能时代

第1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这次的中国软交会以“智能改变未来”为主题,共有66个国家30多个行业超过2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其中国内外业界著名企业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约500余人就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度诠释,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安全、通信、存储、能源、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本届软交会得到了国内外政府领导、企业高管及媒体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中国国家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领导或莅临指导或挂帅参加。法国,印度,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及行业协会高官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英特尔、微软、IBM、NTT、维布络、文思海辉、浙大网、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的大批IT领军人物成为会上的座上宾。另外,国内外百余家权威媒体300多位记者齐聚大连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中国软交会期间,媒体稿件千余篇,现场直播20多场次。

大会共吸引了806家中外厂商参与,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参会企业里,中国国内企业再现“软实力”。除了百强企业中的30余家软件企业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外,近百家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各种软件园齐聚展馆。在这次的参展团中,新面孔处处显见。据统计,本届中国软交会参展参会省市团组数量达到45个,其中北京、上海、辽宁等25个省市设立了展台。

同时,展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香港馆、日本馆和韩国馆,各展馆举行了各具特色的开馆仪式。同期,展览馆里的各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活动58场,包括1场高峰论坛、8场主题论坛、42场行业应用会议和专业技术会议及7场中外区域合作对接会,以及英特尔等企业举办的技术讲座和专题会议,对会议的主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此外,这次组委会还开通了网上交易平台,为中外企业商务配对进行网上预约洽谈服务。还在现场专门搭建了洽谈区和服务区,进行现场配对交易为展商和客商交流提供便利。

第2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以数字化智能手机为依托的移动互联技术,成为当前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它不仅为互联网业提供了新的产业模式,同时也给报业等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平台。

英国报业登陆智能手机平台

最近英国报业的经营状况实在难以令人乐观。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人口只有5700万的英国,报纸读者就减少了500多万”,①面对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报业巨头们纷纷登场,在智能手机这块蛋糕上铆足了劲,要做出新文章。

英国报业登陆智能手机经历了数年的探索。2009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雄心勃勃地宣布启动对于其注册用户开放苹果应用程序下载功能,然而由于苹果对其应用程序开发商苛刻的“30%”佣金的争议,使得《金融时报》2011年8月31日宣称永久退出苹果应用程序系统。

2009年12月14日,《卫报》登陆苹果手机,为苹果手机用户提供收费的新闻服务。随后各大报纸纷纷在智能手机亮相,《泰晤士报》推出了iPhone版本;美国《华尔街日报》也于2010年8月13日登陆英国的苹果应用商店;英国《每日电讯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之后,终于在2010年9月推出其iPhone免费应用程序;两家免费报纸《伦敦旗帜报》、《地铁报》以及另一家大报《独立报》,也都先后登陆了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可供免费下载。

扬长避短的纸媒突围战

近十年来英国报人在不断的电子化尝试后,获得了一个基本的启示――仅仅办个网络版,已经无法挽救报业的颓势。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更提醒报业,只有借助新兴的电子媒介平台,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借助受众的社会关系、本地信息需求及其所占有的移动互联技术,报业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利用智能手机平台,报纸必须进行革新,避短扬长,开发崭新的形态。

“纸张只能承载文字、图片和其他静止符号,但iPad可以在此外增加动画、声音、影片及其他多媒体效果”,②其实智能手机上的新闻也是如此。通过更多动态的新闻呈现形式,手机报纸新闻也在重新建构读者的想象空间。在手机上,还可以享受其所提供的点击的感受,并可以直接将自己喜欢的页面通过电子邮件、推特等方式转发给好友,有时还可以享受其当日所提供的视频和音频等。借助于传播符号及分享方式的多样化,智能手机的新闻读者和传统纸媒的读者在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上有了质的区别。

传统报业的新革命

智能手机时代的报纸,与传统报纸相比,其变化可谓革命性的。

第一,报纸新闻的时效性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传统报纸需要经历印刷和发行流程,因此每天最多提供两个版本;但是智能手机报可以随时提供最新动态消息。这一点,似乎智能手机报与网络报并无不同,但实际上,智能手机报有一个网络报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推送”功能,及时把新消息传递给用户,提醒他们查看。以《泰晤士报》为例,它在2012年3月23日下午7点53分推送了一条新消息给用户:“廉价酒精导致城镇中心陷入混乱――特蕾莎・梅如是说”,用户点击后即可查看。一般而言,《泰晤士报》每天向用户推送的次数接近十次。

第二,报纸内容的把关和选择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移。通常,纸质媒体根据其编辑方针及记者供稿的情况,实现对报纸内容的把关,这种把关往往是编辑部“潜网”的结果,对受众趣味的重视是间接的。而智能手机报则更像是一个内容的“仓库”,经过把关的内容可以交由读者进行二次选择。再以《泰晤士报》智能手机版为例,其首页呈现各个板块(新闻、观点、商业、财富、体育、生活、艺术)头条及其他重要内容,下方还有各个板块的列表,读者只需轻轻点击即可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板块,比翻阅大堆纸质报纸要方便得多。在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更多”的按钮,点击即可设置自己喜欢的栏目,而后将根据读者的习惯来推送新闻头条。由于推送功能的使用,其新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

第三,报纸的版面编排适应新的平台,有了更多变化。智能手机由于屏幕大小及形状的限制,形成了与纸质版截然不同的排版方式。传统报纸在版面编排上,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而在以读图、个性定制、混媒、动态为特点的智能手机上,报纸就必须突破原有排版规则,适应新平台的特性。一般而言,智能手机报的首页排版有三个特点:(1)功能按钮固定不动,内容导航灵活呈现;(2)图文混排,仅呈现标题且标题文字精炼;(3)多向滑动浏览内容,适时加入音频视频。在智能手机上,英国报纸的版面安排呈现更加凸显实时推送、个性选择、多媒体以及触屏化的特点,可以更多地根据读者的兴趣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信息。

图2 :《卫报》iPhone版首页

第四,智能手机报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更新。传统报纸在阅读体验上基本以报纸的版面设计为主导,读者在选择上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性。而智能手机由于其多媒体应用的特性,在为读者提供的阅读体验上更加丰富多彩。首先,在读者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上,智能手机可以根据读者的位置、阅读兴趣等,直接为读者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而这一点是传统纸媒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其次,在互动性和读者的反馈环节上,只要读者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注册,便可以轻松地留言,表达自己对新闻的感受和看法,或者转发到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上,与自己的好友分享阅读体验,不需要耗费复杂的时间和劳动成本;同时,读者完全可以将阅读过的内容轻松地保存下来,以便以后随时翻阅,这只需要占用很小的内存,而读者要保存读过的报纸则可能需要经过剪裁、粘贴、分类等复杂的环节,而且占用一定的实际空间。

智能互联时代报业的未来

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报业重整旗鼓、走出经营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透过目前英国报纸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情况,可以为未来报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提供启示。

如今,利用智能手机成为报业竞争的利器。从苹果等智能手机被报业的精英们发掘出价值的那一刻起,报业发行和争夺受众的新竞争便开始了。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智能手机,无论是在信息推送的速度上、符号形式的丰富上,还是互动沟通的便捷上,无疑为纸媒的突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利用智能手机平台,需要报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原有的优势,探索新的经营和收入途径,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应当更加深入地发挥其阅读的“纸”的特性,还是迎合电子媒介的特点,开拓报纸在电子媒介上更加突出的特色?或者是在两者之间实现更好的结合?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的探索已经发现,良好的编排不仅不会消解报纸“纸”的特点,而是透过新形态更好地发挥了“纸”在版面形态、报道内容、信息价值、功能和阅读空间上的特性。③报业通过合理的整合与经营,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

同时,智能手机报也可能改变报业的经营方式。收费阅读或许为纸媒的生存提供新的前景。新闻大亨默多克一直坚信和践行其报业应当收费的观点,其旗下的报纸《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球瞩目的收费纸媒,及其《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都已经成功实现从收费阅读中获利的目标。④借助智能手机的应用平台,报业可能找到新的盈利途径,从而实现订阅、发行、广告等收入来源多元化,不断开辟新的收入路径。

当然,利用智能手机在英国报界蔚然成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英国报界和英国智能手机报纸的读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伦敦人流量最为集中、也是报纸阅读最重要阵地的地铁中,是没有手机信号以及3G网络的,失去网络的智能手机犹如折翼之鸟。中国的华为公司曾经提出愿意协助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伦敦在地铁里安装通信发射设备,却遭到婉拒。英国人认为,乘坐地铁是难得的安静时刻,可以静静读一会报纸,何必让扰人的手机铃声打扰?既然英国的绅士们坚持安静的地铁不应被嘈杂的现代电子设备所扰乱,他们也就不得不忍受这样一种现实:在匆匆步入地铁通道前,他们必须先停下来等待报纸下载的滚动条渐渐充满。

注释:

①吴巧平:《求变图存的英国报业》,《新闻导刊》[J],2007年第4期

②张磊:《新形态和新经济:iPad上的英国报纸与杂志》,《青年记者》,2011年12月上

③余婷:《iPad来了,它能否拯救世界报业――从〈华尔街日报〉iPad版说开去》,《新闻实践》,2010年第7期

第3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客厅卧室全智能

 

厨房面临新革命

 

根据孙万红经理的介绍,客厅必备的家具已经统统可以实现智能化了。智能沙发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更可以对应颈部、背部、腰部、臀部等部位设置按摩功能;茶几也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的使用局限,除了基本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变身成为大型平板电脑,手指轻轻触动即可玩游戏、查资料、看新闻。对于智能家居来说,现在是微型投影仪家庭影院的时代。它所独具CMMB功能和接机顶盒直接看电视的功能。加上内置存储,不仅可以下载网络最新电影和歌曲,同时还配备多媒体音乐系统3D环绕立体声。这样,既满足了营造电影院效果的目的,还能有效减少电视机带来的功耗和辐射。

 

智能家居系统在卧室中通过设置各种模式让生活更加舒适、惬意,颠覆了传统的家居生活理念,并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作为私人空间,理想的卧室需要考虑灯光、温度、气氛等每一样因素。智能家居系统会为人们实现睡醒后自动开启窗帘,白天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同时,恒温系统将确保温度适中,空气流通。比如睡眠模式会为入睡提供需要的氛围;起夜模式隐藏的地灯会跟随脚步柔和亮起,点亮一条从床头到卫生间的路,不用担心惊醒枕边人;早安模式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自动拉开窗帘,奏起舒心的音乐。除此之外,空气是也是智能家居所关注的。卧室里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会在空气稍有不好时自动净化空气,根据室温调节空调的温度。

 

智能化的不仅仅是客厅卧室,还有厨房。根据孙万红经理的介绍,现代厨房不仅仅是单一的烹饪空间,已慢慢成为重要的家居空间,成为人们的第二客厅。为了让厨房更简单、更有乐趣,告别烟熏火燎,连橱柜都是自动升降的。

 

自动升降厨柜常采用智能升降控制,柜体高度可以上下移动,柜门轻触即可自动开启,用手轻轻触碰就能打开抽屉,用脚轻轻一踩柜子下面的脚踏就能轻松把垃圾放入垃圾桶。还可以在厨房边煮饭边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更可以根据需要在厨房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上查找各种菜谱。同时,厨房还配有燃气感应装置。当煤气泄漏或忘记关阀门时,报警装置会发出预警,并自动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和窗户,以此化解危险。

 

智能安防保护儿童安全

 

智慧空间让老人安度晚年

 

据了解,智能家居还专门为有小孩的家庭设计了安全保障功能。为了保证小孩子们调皮时误闯误撞的安全,物联网技术在这个时候就显示了它强大的功能性,开创了物联天下的智慧安防系统。智能安防包括智能门锁、安防监控报警、燃气监测报警等功能。从保障孩子安全方面来说,可视智能门锁是孩子安全保障的第一屏障,同时它在窗户和门附近安装了红外报警感应器,当有人非法闯入就会发出报警。厨房也安装了燃气探测仪与自来水探测仪,一旦检测到家里燃气泄漏或者自来水泄漏,就会第一时间报警,并且自动关闭燃气与自来水的阀门。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活动区划定在卧室、客厅、卫生间,在这些敏感区域安装可以联网的监控系统,只要孩子接近这些地方,手机就可以接收到信息提示。

 

看似高深的智能家居在居家养老方面大有用武之地,覆盖远程的智慧医疗、紧急呼叫、智慧安防、社区家政等内容,让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愿望触手可及。理想的智能家居养老系统由多媒体智能网关、各种水晶控制面板、感应器和探测器、安防监控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控制检测,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需求。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光照、温度、气体浓度以及预设的老年人习惯等情况来自动实现开关窗帘、开关空调、开关窗户;根据老年人医疗护理的需要轻松实现室内情况监控、网络视频传输、一键报警以及远程操控保障等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喜好满足其点餐、送水、购物、娱乐等基本生活要求。在这样的全智能化环境中生活,老人不仅能够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还能充分享受到生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安全优越好处多

 

高科技实现生活便捷

 

据了解,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在一起,构建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理论上来说,智能家居的智能化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和优越感,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根据孙万红经理的介绍,智能家居是一套全方位的立体式智能生活方式,使我们居住的整个生活空间都变成智能化,包括客厅、厨房、卧室、洗手间。任何家居生活空间都能够通过现代科技便捷起来。 .

第4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产业,被视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增长引擎。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随之增加,而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迫使电力经营者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今年“两会”上,智能电网建设问题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并且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在各地竞相发展这一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产业的热潮中,江苏如何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值得探索。建设智能电网,对于经济大省、能源消费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江苏而言,不仅必要,而且迫切。目前,江苏已将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设备制造一起,列为加快培育的三大新能源重点产业之一。

2010年,江苏宣布正式拉开智能电网建设的序幕,智能电网的“蓝图”正加速绘制。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支撑智能电网信息化第一批项目已经启动,江苏省电力公司参与了首批21个项目中6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其中2个项目负责试点牵头组织实施。去年12月27日,由南瑞集团等负责实施,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在南京奠基,该基地将为我国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南瑞集团牵头进行的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等技术导则的制定,也已基本完成。备受关注的南瑞电气谷,将依托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网及工业自动化板块、继电保护板块、发电及水利自动化板块、信息通信板块、新能源新技术板块、一次设备板块等六大板块,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200-300家。今年4月,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内四家智能电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南京市1000多亩智能电网与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开工建设。同期,扬州“智谷”暨智能电网展示中心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打造集研发、示范、展示、交易、创业孵化、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智能电网产业科技园。扬州规划了计划总投资25亿元、总面积6000亩的智能电网产业园区,专业园区集群成“片”,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邮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仪征太阳能光伏照明产业园、宝胜工业园、高邮湖西等新能源、输配电产业集群效应彰显。淮安2010年也将投13亿元建智能电网。

围绕智能电网建设,江苏电网规划年内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着手实施苏州、无锡、扬州等地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推进苏州、无锡智能变电站工程,提高输变电自动化监测与处理水平,使电网更加坚强、高效。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千万千瓦级风电输电规划,确保100万千瓦风电机组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可靠并入电网,提高绿色能源在我省电网中的比重。年内,在南京、扬州等地安装10万台智能电表,力争实现居民小区水、电、气“三表”的数据集中采集。实现配电网负荷信息和用电终端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系统,这样,居家用电故障不等用户报修,信息通过电表传输到电网,就可自动诊断修复。

第5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关键词:传统手表;智能时代;创新设计;趋势

“可以预见一场席卷传统制表业的冰河世纪正在形成。”Swatch联合创始人ElmarMoke在苹果Apple Watch时表示。智能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熟知的传统产品或多或少地贴上了智能标签,手表也不例外,手表被植入了健康管理、社交管理、娱乐管理等众多智能应用的要素,让手表在时间展示的基础上赋予了更多增强用户体验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功能,亩备受大众的青睐。积累数百年文化价值的传统手表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象征着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的传统手表设计如何在智能时代创新突破?传统手表是否会像曾经经历日本电子表和石英表巨大冲击一样,历经跌宕起伏后得以保全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1传统手表的“智能功能”融合设计

计算机芯片的小型化为人、物与环境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变得更加便利和智能。人类渴望并逐渐接受着新兴的智能科技产品,智能手表的推出迅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传统手表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的追求也愈加强烈。但是人们的手臂只能佩带一个穿戴产品的限制导致智能手表和传统手表只能二选一的矛盾出现。传统手表在保留高贵特质的同时增加部分需求较大的智能功能成为了一种设计方向。如Swatch公司2016年初推出的一款Bellamy智能手表,其内置NFC芯片,可以解决人们移动支付、交通刷卡等功能痛点。

智能元素的功能植入并不意味着将每个智能的功能都填满在传统手表中。屏幕、电能储备的限制使得传统手表不可能像智能手表一样能满足人们所有的功能。但是传统手表可以在保持基本的价值特色、基本的计时结构的同时根据自身目标人群的需求、使用手表的场景或传统手表的主题,添加功能组件来达到特定的智能功能。例如运动主题的传统手表,可以加入GPS、陀螺仪等设备芯片配合着智能手机的显示功能,告知登山者目前所处的高度、登山轨迹等运动情况。

2传统手表历史价值传承

20世纪末期,传统手表在经历日本电子表和石英表巨大冲击后,凭借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保持着良好的销量和收益。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移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手表的装饰功能和文化价值,消费者懂得欣赏手表机芯的精细打磨、机械设计的巧妙、表盘装饰的恰到好处,像追求艺术品和奢饰品一样表达着对手表的喜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功能要素的增加而放弃对手表艺术属性和设计美感的追逐。传统手表的设计和制造仍需要传承已发展百余年的文化价值。(1)注重手表的艺术价值,传统手表机械设计、机芯打磨、表盘装饰诠释着手表制作的“工匠精神”,也使得手表成为了极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而备受推崇,如江诗丹顿登峰造极的制表工艺、卡地亚的珠宝装饰都受到人们的青睐;(2)注重手表的设计美感;造型的设计、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决定着不同人群对不同手表的喜爱,美感是人们选择手表的重要要素,如DW手表以多彩的尼龙表带,轻薄的表身而备受追求时尚的消费者的喜爱;(3)注重手表的品牌故事,品牌是消费者在精神上对企业高度认同,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鲜明的品牌定位能带来手表产品稳定地迭展和消费群体的有效积累。如斯沃琪“带着手表上的时装”的品牌定位促进着产品的不断创新而饱受年轻群体的推崇。

3用户需求的挖掘与满足

智能时代的产品设计注重“以人为中心”,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人,围绕着人的需求和人的心理感受的设计才能符合消费着的心理预期,满足用户的购买偏好。传统手表的产品设计往往是企业战略、市场环境、上层意志所决定的,产品的设计并没有紧跟市场格局的变化而变化,往往反应较为迟钝,设计思维同样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从生产到制作整个流程基本都是剥离用户的,并没有从用户的自身需求出发。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常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导致市场销量的不好、产品设计的失败。特别是中低端手表,这类手表更多是面对普通大众人群,价格的限制让这些手表无法追求材料上的优势、工艺上的精湛,而设计与制作通常体现着设计师或者企业自身的意志,但却忽视了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手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应不断挖掘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来满足用户。通过用户调研了解需求、用户的参与式设计满足需求、用户评价反馈需求、用户的使用跟踪修正需求来保持产品的迭代式发展,以此适应用户习惯和时代潮流的更新。

第6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移动医疗的发展正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来。

 

依托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通过在传统医疗行业中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互动的同时更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快速互通——医生可以通过此类服务更好地获得同业和市场的信息,将自身的服务进一步提升,而病人则可以通过移动医疗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然而对于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而言,这种“泛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

 

现今,医疗服务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网上预约挂号、建立电子病历档案、远程问诊、远程监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春雨医生、好大夫、丁香园等APP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趋势更是将医疗推上了智能科技移动服务的大舞台,快捷方便的轻问诊模式迅速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但是,在轻问诊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泛大众化的服务模式,患者在软件一端进行简单的病症叙述或检查资料的上传,在另一端的医生在几分钟内即可给出初步诊断,这看似简单而美好的结果,在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左)和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文辉(右)。

 

曾有一位医疗机构的市场人员(无医生执业资格)在某个知名线上移动医疗APP上进行了医生身份的尝试性注册 ,迅速的注册通过通知让他颇感意外,然而更意外的是在随后的五分钟内他接到了一个患者的常见疾病的问诊需求,他通过百度搜索出了解决办法,然后复制、粘贴,发送给了患者,为此他甚至还得到了五块钱的问诊费。在迅速扩张,圈用户的移动医疗市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在2015年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网络医疗尚存疑虑,对网上的医生缺乏信任,担忧“医生资质难核实”的网友高达57.1%,认为网络医疗“难以替代面诊”的患者达到了58.2%。

 

移动医疗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一个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和咨询的平台,而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隐私医疗,以及让真正的医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实现服务。“移动医疗不能沦为百度的搬运工,更不能成为庸医甚至是非医人士的赚钱平台,移动医疗的本质终究还是医疗,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要做实,做透,医生资质的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一对一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和后期跟进等等,这些都需要系统性的纵向深入,迅速的商业扩张和融资违背医疗的专业服务初衷,这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思维,不是医疗的思维”,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先生如是说。

 

移动智能私人医生为健康而生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基层和区域医疗薄弱,患者健康意识普遍不足,分级诊疗举步维艰,医学信息化薄弱,医院效率整体偏低,医疗成本上升比GDP和就业还快,慢性病负担已经超日赶美,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不可能靠扩建医院,扩招医生来解决问题。移动互联网遇上医疗就像是干柴遇到烈火,移动医疗的高效、低廉、广覆盖、信息流、超体验等优势,非常契合国情。

 

然而,面对如此红火的市场,很多人却断言移动医疗90%的项目最终都会死,对此杜明伦表示,“这与先天导向有很大关系,一是移动医疗大多是技术创业导向,硬件技术没问题,但是缺乏医疗行业的操作经验,很容易导致后期服务跟不上,或者变质成为一个医疗电商平台;二是医疗应该是健康为导向,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负责,这需要配置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长期的医疗跟踪服务,创业型的公司很难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做,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地用户积累量来对投资方有个交代;三是庞大的医生资源是对用户的核心吸引点,线上注册制相比于线下的推荐制能更迅速地积累医生资源库,但是却无法对在线注册医师进行身份的准确核实,这些是移动医疗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地方。”

 

如今,在传统医疗行业沉淀10年之久的德恒门诊带着自己的强大医疗团队和资源将服务延伸到了移动医疗领域——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

 

据杜明伦介绍,这款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并不是手机APP,而是与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强强合作,在“小鱼在家”(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的终端平台上接入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入口,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依靠小鱼在家平台的音视频功能实现医生与患者的直接视频沟通,避免了“百度文字搬运工”现象和其他一些不信任问题的出现,实现了医生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和面对面的沟通;二是依靠德恒10年积累的数千位的国内和国际专家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服务医生资料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三是以健康为导向,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服务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采取的年度服务模式,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深度跟踪,每个医生需要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任。

 

不同于其他移动医疗APP,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可谓是一款由医疗机构做主导的“先天发育充足”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

 

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到来

 

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采用私人医生的模式,即一对一私人医生定制健康咨询指导,多对一专家围诊、三甲医院权威专家综合会诊的三级医疗支持系统,以家庭为单位,层层把关健康。联合三甲医院、涉外医院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开设专家门诊,为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率就医开通世界顶级医疗资源绿色通道。

 

这个曾经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健康的守门人”的家庭私人医生高端服务,其实早就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因其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令很多中国家庭望而却步。如今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以平民的价格出现在了线上,它通过客户端和医生端的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为客户及其家庭进行私密、细致、耐心、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时,杜明伦表示,家庭是中国人的根,医疗的核心是个人,更是家庭,现代人生活节奏非常快,陪伴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就医和孩子健康问题突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就医、总是排不到的专家号、异地就医困难重重……这些问题让家庭陪伴和医疗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小鱼在家是一款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由摄像头、主屏幕和机体组成,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小鱼帮帮忙’, 通过德恒智能私人医生的接口,足不出户即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呼叫私人医生,预约专家医生,而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孩子父母也可以通过相连接的手机端APP进行远程操作,实现三方或多方视频连线,参与医生诊疗方案的沟通和制定过程。”小鱼儿科技董事长袁文辉介绍说。

 

目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和小鱼在家终端机已经进入市场,反响强烈。在2015年12月的温州白麓城楼盘销售期,搭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的楼盘被抢购一空,国人对于家庭健康的需求可见一斑。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放在前面可见其重要性,放到现在来讲,修身、齐家还代表着个人身体和家庭的健康稳定状态,健康并不仅仅是治病的过程,它还包括我们生活中的食、睡、身、心、性、息六大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对于饮食的调理、睡眠质量的跟进、身体状态的调整、心理情况的干预等等。科学的对生活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健康负责,这是私人医生跟其他治病医师的根本区别,所以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除了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外,还将对家庭成员的饮食、睡眠、心理等情况进行关注、指导和评估,使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实现由医生到家庭成员的转化,进一个家,爱一个家。”杜明伦说。

 

未来,智能私人医生或许不再仅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存在,作为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平台,它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比如健康管理师制定家庭健康计划、运动指导师为每个成员制定运动规划、营养搭配师从吃开始调理家庭饮食健康……一个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正在到来。

第7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智能化打印,应用需求决定科技走向

对于企业来说,每位员工都有大量文印输出,而公司不可能为每位员工配备一台打印机,为了节约成本,集中打印成了企业的绝佳选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打印机的连接和共享变得越来越简单,大家可通过局域网共享一台打印机,内容输出直接可以通过网络打印机提交打印,同时减少了企业配置,更利于商务办公的便捷。

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应用改变,尤其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迎合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这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目的。而笔者在实际使用中也减少了不少麻烦。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经常在电脑关机之后,却发现需要打印一份资料,以前必须重新开启电脑才可以,但如今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连接邮箱下载打印的资料,直接连接打印机就OK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资料传递,在需要打印呈现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手机一键搞定,这就是智能化发展带来的进步。

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家用市场,打印机依然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打印机价格的平民化,智能化的高度集中,打印技术的进步,这些都催生家用打印机市场的需求。此外,教育成本的投入,比如给孩子打印资料,打印一些题库等,甚至在提交一些材料的时候,也需要打印出来。

我们在关注打印机市场的变化时,能够明显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用户需求的转换,移动、智能、彩色、定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在移动化方面,有调查显示66%用户表示愿意牺牲一部分的收入来换取更多的办公灵活性,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已经足以说明移动打印机的重要性;在智能化方面,产品在设计中不断将智能化技术融入打印设备,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粘性;而彩色办公是趋势,不少大企业已经提前步入全彩办公领域,厂商也在大力宣传彩色办公产品;定制化成每个企业的个性需求。

智能移动打印给企业带来新商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都离不开移动化了,这里不仅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企业的需求。因此迎合这种需求就成为科技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打印机市场而言,智能移动就成为企业需求的一种源动力。

于是我们看到包括惠普、三星等传统的打印机巨头都开始在打印机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来迎合这种需求。而三星依托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方面的优势,成为最先以NFC与WIFI技术创新打印融合的企业。

事实上,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到全民交互、开放式合作的3.0时代时,移动打印3.0时代也来了,其最大的改变在于:移动打印不再是一个既有的应用程序,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端口,随着不断的扩展,将会拥有更丰富、更前沿的行业应用功能,以及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

据三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星的移动打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兼容并蓄的系统平台,把软件程序开发权及相应的利益让渡给其它合作者,打印机就成为像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企业,都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创造更多商机。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家医院,在医生给病人诊断时候,医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终端直接将诊断数据传递给其他科室打印出诊断书,这不仅使得医院科室之间可以协同工作,而且让每个病人治疗过程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

有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约为7.29亿,较2013年增长11.8%,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4G的到来,职场人士移动办公需求也愈演愈烈。未来我们可以预知的是,“移动打印”或将变成一种特殊的增值服务,成为教育、医疗、银行等场所差异化经营的特殊应用。

智能打印机将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在智能打印机市场,惠普、三星,包括佳能、爱普生等厂商依然在做着自己的努力,甚至还出现了微信打印机,便携性打印机,当制造进入到工业4.0时代之后,原有的一些制造能力变得开始扑朔迷离了许多,科技和技术进步正在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在打印机市场,惠普的市场影响力很大,在打印机市场的占有率也不低,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惠普打印机是无可挑剔的。如今,无线打印方式几乎已经成为智能打印的标配,用户不管使用何种移动终端,都可以使用无线打印输出。此外,云计算的应用,云打印操作也几乎成为一种标配,用户只需要配置独立的邮件地址,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要发送电子邮件至打印机,就可以完成打印。

而另一个巨头就是三星公司了,众所周知,三星的技术和产业供应链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在电子消费市场的优势也是如此。三星智能数码复合机MX4系列是全球首个基于安卓系统的打印设备,除了打印、复印、扫描/发送、邮箱、计数器、工作创建、通讯簿等预装的应用程序外,还具有极其便捷的功能扩展性。特别是三星SMART UX(智能操作界面)中心和三星Smart UX SDK开放式接口技术在智能打印机行业绝对是首屈一指,是其它厂商打印机都不具备的独有技术。通过它们用户可以添加各类打印办公新功能,不再需要复杂的定制工序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即可自行加载多种APP应用程序。

第8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去年,我们是到桦南县大八浪去催芽,来回奔波很是不便。县农委去年争取省财政投资250万元在这里建起了智能催芽车间,当年建设当年完工,今年第一次投入使用,全村稻种全部采用智能催芽技术,目前已经完成来自2乡11村的13万斤稻种催芽,生产能力绝对可以满足2乡的全部水稻催芽。”

跟着七台河市农委工作人员走进智能催芽车间里,电子操控机组前面是分列两排的XL柜调温水箱,环境异常洁净温暖,闻不到一丝泥土气息。据介绍,这种智能化程控设备主要由加温、调温、浸种催芽、给回水等系统组成。浸种催芽的过程就是利用水作为导热介质,对种子进行升温、降温、控温、保温。浸种催芽箱里金黄的稻种浸在浅橙色温水里,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却蕴藏着种子顶壳、破胸、出芽等剧烈进程,一根嫩黄色的温度计挺出水面,向人展示着水下生命萌动的信息。另一侧的调控箱里,码放着成袋的发芽稻种,透明丝袋用黑笔标注着各农户姓名与水稻品种,“这是已经完成催芽后,沥出水在这里晾芽降温,为下一步播种做准备。”

“好苗八成粮,催好芽是关键。”七台河市农委专家介绍,与温室催芽、保湿催芽、土坑温床催芽等传统方法相比,智能化程控浸种催芽技术优势明显,芽种出芽率高,出芽速度快,成苗率高,可达到“快、齐、匀、壮”的理想质量,更有利于通过统供芽种,实现水稻催芽的标准化、工厂化和规模化,保证了在最佳农时范围内完成插秧任务。

第9篇:新智能时代范文

Probe into the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Wisdom Age

LI Zheng-ya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Library,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sdom er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age o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probes into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and establishes the service mode of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Key words】Wisdom era;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自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新理念后,“智慧”的战略式序幕正式拉开,各种和智慧相关的战略部署应运而生并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例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银行、智慧教育等。近年来,国内高校也掀起了“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等热潮,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慧图书馆,已然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正逐步走进全新的智慧时代。在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服务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但其未来的发展、服务方向应突显“智慧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高新、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进行改革和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是当今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重点课题。

1 智慧时代的特征

智慧时代是将数字化、物联化和智能化科技整合到实现人类社会中,人类能够以更精确、更动态的方式来管理生产、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的生活状态,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生机、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智慧时代应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特征之一,智能。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为主要支撑技术,同时还需要数据挖掘、社交网络等诸多技术的支持。智能化、互联化和物联化三方面必将成为智能性特征的集中体现,且能够逐步实现全方位互联、立体感应和智能全融合。

特征之二,创新。智慧时代下的创新性服务是以新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知识服务创新,是以由“创造者为中心”逐渐向“使用者为中心”的角色转变,是以大众创新、协作创新和开放性创新的用户参与为主要特征,强调知识服务创新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特征之三,空间。智慧时代下智能空间,是将物理、信息、时间等空间进行延伸和相互融合,让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各种方式方便、快捷地体验到最满意的服务。

特征之四,用户。智慧时代极其重视个人自身的价值,尊重用户的需要,注重用户的?⒂耄?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社会运转及顶层设计。传统时代与智慧时代的服务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服务是向公众、社区开放,满足大多数人的一般需求。但智慧时代是尊重个体选择的时代,根据个人需求,提供有创意性个性化需求服务,重视用户的体验效果,与用户一起,完善服务内容与服务创新。

特征之五:活力性。 智慧时代是创新、涌现、融合、协作、开放、自由、活力和向上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它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特征之六:持续发展性。智能时代与传统时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实现了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智能融合,为新时代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和可持续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智慧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其功能实现的关键,智能、便捷、优质服务是智慧时代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及新信息环境的不断更新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第一,从服务的空间方面来看,传统高校图书馆馆藏主要以印本资源为主,以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为主。智慧时代,图书馆空间将向多元化发展,如物理空间、服务空间、创客空间等,更加强化“第三空间”的服务价值,拓宽学术图书馆功能。[2]

第二,从服务方式方面来看,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主要依赖于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借还、检索和咨询等系列简单的服务。智慧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在原有的集成系统基础上融合Web3.0、物联、云等智能技术实现“自助借还服务”“推送、推介服务””“集群服务”和“移动服务””,诸如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掌上移动服务,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人工智能(咨询机器人)服务,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高校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推送服务。

第三,从服务内容方面来看,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借阅检索和基本参考咨询等服务上。智慧时代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建设上找突破口,从单一服务内容逐步向多样化、集成化、个性化、共享化、深层次发展。资源供给方式向知识服务创新方向发展,咨询服务也由简单的基础性咨询逐渐向深层次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方向过渡。基于物理空间的服务正逐渐被智能空间、创客空间等多元空间所替代。

第四,从服务理念方面来看,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主要是以图书馆为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服务理念、形式较传统、封闭和被动。智慧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将传统图书馆“被动使用、等待使用”的服务理念主动向“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感受,方便用户使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创新观念转变。纵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创新实践,例如:IC信息共享共建空间、学科服务的建设和“智慧图书馆”工程的建设等都是服务理念转变方面很好的例子。

第五,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的范围是包括企事业单位人员在内的各种社会团体,用户群体范围扩大,用户信息素质不断加强、自助意识不断增加,隐藏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大,要求提供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提供的信息知知范围越来越宽,这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下如何满足更多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给用户即时、互动、全面、便捷地提供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

3 智慧时代过渡期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改变,由原来单一的借、阅、咨询等,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专深化、集成化和交互化的发展,也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着力向智慧图书馆发展,在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为智慧时代下服务创新实践起步较晚,仍有许多不足,与真正意义下的智慧图书馆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参差不齐,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地方图书馆间的实践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智慧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大量资金,这与国家和地方部门政策支持力度密切相关。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优势明显,经费、设备设施、人才到位,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较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更重视创新和发展,思想先进,接受、吸取国外成功、先进、开放的办学理念更快,吸纳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资金保障更有力,加之国家、地方的扶持力度大,发展速度快。普通高校图书馆如何能申请到充分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不要让资金成为“智慧”路上的拦路虎,是各高校图书馆应该提前规划解决的问题。

第二,服务内容缺乏深层次性。尽管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在逐渐向智慧图书馆靠近,但具体的服务内容纵向深度挖掘不够,服务形式相对简单,大多只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的迁移和延伸。例如移动服务建设中只有少量的高校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流媒体等开展服务,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短消息服务、馆藏查询、资源查找、新书推荐等基础性服务上,服务内容单一、死板,只是对传统的信息服务进行加工集成,专业信息服务能力达不到智慧的要求,馆员的知识储备跟不上学科服务建设的要求,仅停留在学科馆员层面,不能更好、更深入、更充分的挖掘服务内容,缺乏深入研究读者的隐性需求;而基于RFID的服务建设,大多也只是应用了用户自助借还、打印等服务内容,欠缺挖掘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第三,服务内容板块分散,欠缺有效的集成。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内容板块较分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集成密度小,诸如在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块中,仅仅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迁移融合,将知识、云服务、虚拟空间信息共享、联合参考咨询等业务组合在一起,模块与模块间缺乏有效的集成,其实质未得到有效的体现,使用效率低。

第四,用户体验服务没有达到期望值,幸福感指数不高。现有高校图书馆使用的集成管理系统,大部分只是实现了馆藏联机公共书录查询,仍不能做到用户查询的所有相关资源一站式检索,过程繁琐、冗余。如读者需要搜索某一文献资源时,除了利用书目联机检索系?y查找相关相关信息外,还需要通过馆内不同数据库的相应搜索引擎,经过几次检索才能获取相关文献资源的整个信息。

4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构建

面对“智慧”的大潮,高校图书馆应思考如何顺应时代的需要,构建智慧服务模式,为其读者提供最大、最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第一,构建以“智慧技术”为依托的支撑体系,拓展与升级高校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突破单馆应用范围的局限,实现馆内一站式知识检索、整合,实现高校图书馆联盟间的统一服务和共建共知共享,以网络通信为基础,运用无线局域网络、传感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以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实现图书馆的多网融合立体型基础网络架构,实现泛在互联,对各种资源的进行智能化管理、服务内容进行个性化创新、服务方式更加智能化(异构终端使用、异构网络接入、基于位置和情境的个性化服务)、辅助事务管理更加人性化(安全门、智能监控系统等),以致于达到空间、资源、服务、技术的智能化全覆盖。

第二,在“智慧技术”的基础上,学习马云的无人超市经验,重点构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物联网系统。高校图书馆通过物联网、室内导航、信息技术模式识别、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等深度融合,创造出三维、智能化、信息化的集成应用环境。物联网技术被用于解决图书的系统感知和精准定位,以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连接与整合,扩大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促进无所不在的网络网的形成。在机器人上运用室内导航技术,可使机器人自由在图书馆内穿梭。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技术可以使机器人能够更流畅、自由地掌握、传输、避免障碍物和用户进行交互,这就形成了从图书入库、图书借还以及盘点、核对等工作皆由机器人、智能书架与相应的物联网图书管理系统相融合,实现传统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物联网机器人作为智慧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体现的创新突破口,实现理念创新、业务能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服务载体创新为一体的融合创新,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且给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有效的思维框架和发展方向,势必成为引领高校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迈进的重要引擎。

第三,构建完善的信息资源标准,明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原则。基于用户行?榈闹腔鄯?务模式,需要对图书馆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资源中的每一条单元信息,赋予特殊的信息标识,类似唯一标识符系统,以方便用户进行统一检索。[3]搭建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服务平台和存储中心,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从数据库走向数据海,在各个文献信息机构、各类文献之间建立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库网转换互通、跨媒体深度融合、跨馆际物流速递,[4]利用智慧的云服务,对用户使用资源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向用户开展个性化服务,达到“私人定制”效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四,构建用户信息大数据,做好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高校图书馆应收集用户个人行为信息,掌握用户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和阅读爱好等基本信息,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手段,即时运用推荐算法、社会网络,获取分析数据,最大限度挖掘符合用户需求的各方面的网络信息资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用户阅读行为进行预判,为用户“私人定制”专业化、个性化专享服务。

第五,构建学习交流、信息共享的复合型智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各种资源高度集中,制图、设计、扫描、打印、多媒体图文信息等软件设备一一具备,彻底打破资源的载体限制,融入先进移动信息技术,在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无线泛在的空间,使得任何读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从而形成无张泛在、就近一体和个性互动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读者带来实惠,从而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人体理念。[5]

第六,培养智慧馆员,适应智慧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来源和关键在于图书馆馆员智慧。一个智慧的高校图书馆应该要具有智慧型的馆员,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图情专业知识,具备服务理念,还应掌握智慧化的技术应用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