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

第1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读《家长建议书》有感

当了30年的"孩子王",在现在的宁夏彭阳县红河镇何塬小学任教,我除了先后担任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少先大队辅导员外,可以说年年都是任课教师,相继任教过语文、数学、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和综合实践等课,可想责任有多少,苦、难、冤不言而喻。如今还是三年级39名学生的语文老师。

去年,即2015年6月28日下午课外活动时,我把三年级的39名学生叫到我的办公室门前,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张16k大的纸,让学生下午放学后拿回家中,晚上吃过饭后,递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并解释说明情况,要求他(她)们向我这个班主任写一份《意见或建议书》,我这样布置了,家长就这样做了,而且都相当做的很好。

第二天一大早,在早自习课上,我在班里向学生一一索收其家长写的《意见或建议书》,结果收到的,看题目,全是《建议书》,先不说他们写的内容、质量如何,单从数量,一数共有33份,我装订成册,打印上封皮,命名为《家长建议书》。之后,我一个不漏地全认真看过了,有的还不止一次地看,觉得大多数家长文笔还很强,写得中肯、实际、到位。不难看出,还有6名家长没有给我写来《意见或建议书》,经询问学生,找了一下具体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家里父母都是文盲,不识字,不会写。

二是家里父亲虽有文化,可在外打工没回家,母亲又是文盲,没人写。

三是家里父母都不是文盲,可又都在外打工,长期不回家,孩子让其爷奶看护,属隔代生活,又没人写。

四是其他原因,我只能想象,他们因各种想法不愿写。

没有写来《意见或建议书》的,大致就是以上四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写来的《建议书》中,可以看出,有的是孩子的爸爸写的,有的是孩子的妈妈写的,有的是他们读过书的姐姐或哥哥写的。内容不拘一格,大同小异,大同的是都是要我多多严加管教他家孩子,必要时要惩罚,既要他们从小学会做人,又要他们的学习天天有进步,在考试中又能考出好成绩。小异的是反映的情况都不同,内容有详有略,有长有短;字迹有大有小,有美有丑。他们各表高见,众说纷纭。其中,有两份写给我的《建议书》,语言浅近,思想精深。读后,使我深受感触,颇得启发,使我难忘。在此,我把它奉献给大家,与大家同时咀嚼,共享其味。原文照搬即:

建议书(一)

尊敬的高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马佩文在您的关心教导下成长了两个年头,三个学期了。首先我向您说声:"谢谢!"

再说孩子的学习吧!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可以的,也就是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尤其是孩子年小,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任务来完,所以造成字迹潦草的毛病,这点对我们做家长的来说是有一定的责任,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多重视。因此,从今开始,我们家长会和学校、高老师及其他任课老师好好配合,争取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高老师,您为了下一代,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这种伟大精神,使我们的家长非常、非常的感激、敬佩。

最后,希望高老师在工作的同时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吧!

家长:马志有

2015年10月28日

建议书(二)

尊敬的高老师:

您好!近来,您的学生景娅婷的学习还可以,但总体来说还并不理想,成绩也有所下降,特别贪玩、调皮,粗心大意。我建议和希望高老师对她严加教育,如有啥事,请与我联系:15825397731,希望在双方严格的监控和共同教育下,取得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以求在以后的做人和学习上打好基础。

家长:王海莲

2015年10月28日

从中知道,我们的家长,再不是八十年代的家长,再不是20世纪的家长,他们大多数都能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敢于面对,敢于挑战。还知道,他们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都觉得给孩子智力投资是应该的,有百利而无一害,是真正划得来的事情;还知道,现在普遍素质都提高了,头脑都灵活了,思想都觉悟了,观念都更新了;还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每门功课都能有个好老师来教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健康的育人环境中愉快成长,健康成长,将来都能有出息或考上好的大学。

第2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习心得1

  先生送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一直搁着没看,待到听完曹鸿飞老师的讲座,才将此书拿出来翻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苏霍姆林斯基,他堪称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个性的和谐发展。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深深感动了我,震撼了我,也指引了我。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成功源于他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他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是的,他正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有一个女孩为了给病中的祖母带去欢乐和宽慰,在学校的暖房里采摘了那朵为全校师生极为钟爱的蓝色菊花,她决定让祖母看后就还给学校。当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后大为吃惊,但了解情况后,他感动地说:“孩子,你再采三朵吧!一朵送给你自己,为了你这颗善良的心;两朵送给你父母,为了他们培育出一个善良的人。”这个本该受到批评的孩子竟然得到了赞赏,这就源于他对善心的呵护,对自尊的维护。一个生命,无论是强大的、弱小的、高贵的、平凡的、聪明的、愚笨的,作为人的尊严,永远是无价的。我们说,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塑造美好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树立却基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却是在尊重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心得体会《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总之,没有尊重,就没有德育;不懂尊重的老师,是决计培养不出道德高尚的学生的。给学生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更多的宽容,更多的赏识,那么我们将收获的是教育的奇迹。这位教育大师,用他对孩子的信任和关爱重塑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他眼里,每一颗心灵都是可以趋于真、善、美的。而且他总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比如对待“后进生”,绝不言弃,耐心、深入地研究,制定恰当的方法,期待孩子们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班上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对于数学有严重障碍。针对这个孩子,他撷取生活中的故事作为题目让费佳思考,还给他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100本书和册子,可供三到七年级。后来这孩子成了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在回忆中说自己从来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只是教给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我去年调到现在的学校,接任的是全校公认的垃圾班,学习成绩姑且不提,单就行为习惯就很是叫人头疼,纪律就是一大问题。我刚接手,打架事件应接不暇,任课老师的告状接连不断,作业不做屡见不鲜······怎么办?每天忙得交头烂额,过得提心吊胆。在翻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习心得2

  这本书是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的体验、感悟,为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专为教师们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0年前,我读过这本书,去年又从新读了一下,感觉就是近年来为了素质教育才写的,根本不像是上个世纪写的书,在他的书中处处透着智慧、思考,处处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建议。

  最近细读了第49条建议—《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给我的感触很深,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析到:我们每天都说要学生掌握知识,可是知识这个概念的含义很广泛,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果要学生去背诵知识是很困难的,通过研究学生,我们就会知道,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我被他的分析深深地吸引着,我迫不及待的往下看,接着苏霍姆林斯基批评到,某些教师没有注意到有些学生的学习工具已经折断,还不顾一切的把一批批新材料不断地对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我看到这里就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确实也犯有这样的错误,常常对学生个体的实际缺少分析,总是认为学生在偷懒。怎么办?我接着往下寻找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形象的说,什么是工具?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表达。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学习,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能力。最好教育家用很多实例分析了这个工具的重要性,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这5种技能是缺一不可的,小学教师一定要注重教会学生使用这个装有“5把刀”的工具,就拿我教的数学来说,“阅读”一样是重要的,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不能自觉的领会教材,他就无法解答数学中的应用题,因为他无法流利的、理解的把题目读出来,“观察”在数学中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空间与图形领域是最需要观察能力的,没有观察能力就无从学会这些知识。

  可见,在小学阶段,不管是那个科目,都要重视读、写、算、观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小学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装有“5把刀”的这个工具,这个工具用好了,其他的问题才迎刃而解。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习心得3

  捧读此书,不由自主的有一种感觉,一位慈祥,睿智的长者,坐在你的面前与你聊天,他的丰厚学养,他的理论,他的实践,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满慢滋养者你的心灵,提升你的智慧。这时候,大师的形象依然模糊,但是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的具体。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实际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智育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及论述教师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法。注重用书籍去影响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鲜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现在用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不合适的运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经验证明:讲课当中过分地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得过度兴奋,这时教师不得不提高声音,压倒学生的喧闹声,学生就会更加兴奋。其次,教师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及在头脑中的保持,同时也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的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一个比喻,把课堂的教学活动比作是师生建立的一座高楼,当教师将新的知识这块砖递到学生手上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放在哪个位置,并且它还应该站在远一点看看,这块砖与上一块以及整个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他才能将这块砖(新的知识)放好。要将已学过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一个工具。

  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

  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第3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自打上了大学后,每天都被各种有的没的活动或被观众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我就再没有像高中那样拾起一本书在某个角落细细品味的习惯,总感觉生活上缺少了什么,直到老师用作业的形式要求我们看书,我才又重新奔返在图书馆里,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开始在书海里遨游的生活,弥补我空虚的心灵。

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既和教育学有关也和心理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一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条不絮地向我们讲述不一样的内容,环环相扣,让人看的过程中深思,联系,受益匪浅。书本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强调了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素质的重要性。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目标这四个方面拉开本书的序幕。第二章引古据今,概述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思想、论述的研究。第三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当前少年儿童的一些主要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第五章讲到了习惯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第六章:习惯养成要符合自身特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七章,环境对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第八第九章为结论章,论述了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和习惯与发展的四队关系。第十章为实践建议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几章。详细了向我们讲述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的12个方法,感觉都很实用和切合实际。第十一章,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17条建议值得父母们好好接纳。第十二章,是与我们教育学最密切相关的一章,因为它列出了给教师的11条建议,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公正、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学会互相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良好的环境等等。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则是从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讨论和小结。全书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爱去培养才能健长。习惯的重要性是巨大的,习惯是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进步的动力源泉,不良习惯会禁锢人的进步,甚至使其受害一生。所以儿童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拓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出色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而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本书中对每一个观点都会列举适当的例子说明,使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变得更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想我的外甥,今年5岁了,因为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玩,所以一有空跟他玩的时候为了使他开心,父母们都会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他的纵容和娇惯使得孩子现在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满意就会发脾气,让人很是头疼。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中爱每一个孩子,也要从自身做好榜样作用,保持言行的一致性,奖罚分明,和孩子打成一片也要树立该有的威信。

第4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沟通;家校联系;平等;换位思考

其实每个班主任都清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记得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也知道要了解学生,一定要和家长多联系。因为每个学生其性格习惯,很多都是和家长本身,及家庭环境有关。所以,一接手班级时,就积极的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那我是怎么和家长联系呢?主要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访。但是我们沟通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我发现我们沟通的内容基本:你的孩子有什么什么问题了,爱说话了,爱玩手机了,不爱学习了,和谁谁又在谈恋爱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告状。我发现我是多么积极的和家长联系,但效果不怎么好。家长当面是说会配合,会教育孩子。可是我发现实际很多问题都没解决。所以我当时就想,一定是家长不配合我们老师的工作。

这学期,我又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我带的是一个平行班,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一些品性习惯也出现很多问题。想想,如果要像以前一味的告状的话,估计课时不用上了,每天安排打电话,约访时间就排满了。那怎么办了?还有和家长告状有效果吗?

接下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班虽然是平行班,但我们的科任老师和实验班的老师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他们上完实验班再来上我们班时,觉得很不习惯,很郁闷,觉得我们班的学生根本就没在读书,抱怨很多。一开始,他们对我抱怨,我都马上反馈。当他们说我们班谁谁在说话了,我就冲到班级把他们抓出来,批评批评。可时间久了,我发现,科任老师很郁闷,我也很无奈,有时候对他们相同的抱怨,也就只好听听过去。这时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家长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

其实,学生身上的问题并不是突然才出现的,实际是较长的时间养成的。家长不清楚他们的情况吗?知道,每个父母实际是知道的,很清楚的。但主要的问题就是,不知怎么办。

像我,其实我现在最需要的是科任老师建设性的提议,比如说,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点子。我想,家长需要的可能也是一些建设性的提议。而不是一些批评。而且说实在的,你老是在家长面前说他们孩子的缺点,作为家长经常也会把这种信息过滤掉。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有优点的。

所以,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并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找方法,找措施。后再和家长联系。

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中,我是怎么来开的呢?我花了一星期,做了个一个课件。课件内容主要是:我们班的老师情况,学生情况和一些建议。

科任老师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加强家长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教他们孩子的老师是优秀的,是有责任心的。这样,他们也才能有信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因为家长如果不认可老师的话,那配合工作就不用进行了。而且让他们了解科任老师的联系方法,也会让他们比较有针对性的去和老师联系,而不用什么事都来问班主任。比如他们小孩的问题是出现在数学上,而我这教生物的能提出的建议就比较有局限,直接和当任老师联系,会更加清楚。所以,我也一直鼓励家长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和科任老师经常联系。

学生情况的话,我花了较大的篇幅在于表扬上,比如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谁获得了什么奖项。这会让家长们觉得,他们的孩子是有在进步,有在成长。而对一些不好的地方,就是提一下,对事不对人,不对号入座,更不点名批评。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当然,如果不得不提出的问题,也就是会后个别交谈。

在建议方面,主要在学习,品行习惯和生活惯提出一些建议。并且向家长们推荐了几本关于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书。实际上,很多家长还是很迫切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常常都是比较迷茫,不知如何,所以,推荐一些好书给家长们,多他们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我们老师这边能提出的建议也是很有限的,让家长自己去学习会更有效果。

这学期。我电话联系家长的次数可以说比以前少了。因为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出现问题记忙打电话。我想我应该自己先想办法,尽量在学校和学生交流好,如需要家长参与的,才打电话会去。而电话的内容不再是你孩子怎么怎么了,而是,你的孩子最近在哪些方面有进步了,就是在什么方面在努力一下,家长帮助一下,就更好了。所以,我发现我现在我电话给家长时,他们第一句话不会都是我们孩子又怎么了?

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进行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的,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长对他们孩子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所以,经常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每个学生,这才能和家长沟通起来。家长不需要告状,他们要的是好的建议,和好的方法以及对他们孩子的肯定。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愿意配合你老师,称为你教育好学生的最有力助手。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龄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家长特别要加强联系。因为孩子们的似一张白纸,学习是启蒙,思想是朦胧,但这一学龄阶段是孩子们的奠基阶段,需要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采用科学、优良的教育方法,让株株幼苗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是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知识、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都处于重任在肩的时刻。不管教师的工作再忙,家长的地位再高,都要做到相互尊重、主动联系、沟通孩子们的情况。无论是教师做得好,还是家长做错了,都应开诚布公、实事求是,正确的方法和育人经验要肯定和发扬,不足的、甚至错误的东西要坦诚指出,互相沟通,不能迁就不良的、错误的做法,以致学生受损、受害。

总的来说教师和学生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教师要想出色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联系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家长。由此,尊重家长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重要准绳。

参考文献:

第5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一、校园议事,我的校园我做主

学校发展的快慢、好坏,学生参与的“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发展中来,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我们成立了学生议事会,学生议事会有一套详细的管理章程,在民主选举方面也有其一套流程。如,每个班级我们通过竞选方式,孩子民主推荐3~5名学生,成立班级议事会,各个年级在班级基础上推举校议事会成员候选人,最后经候选人竞选演说,全体学生自行投票选举议事会成员,由大队辅导员对议事会成员进行如何开展活动培训。

我们的学生议事会采取项目负责制,一般每月一个议题,议题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生关心的话题,诸如作业量的多少、捐献旧衣物、中餐质量、校园活动。二是来自学校的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中国式接送、校门口家长乱停车、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对议题讨论,学生议事会结合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形成报告,提交学校。

我校学生}义事会成立后做的第一项工作是调查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满意程度。学生征询了部分家长的意见,自己讨论设计了问卷,调查实施非常顺利,学生会与家长、教师共同讨论后形成了正式报告,提交学校后其中三项建议被学校决策部门采纳:一是校长与学生定期共进午餐,二是让家长成立检查组定期检查食堂工作,三是食堂的两个厨师不能固定,一个为教师服务,另一个为学生服务,要一星期定期轮岗一次。落实学生的提议后,学生家长对食堂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议事会第一个项目获得成功后,信心更足了,接下来,他们讨论的第二个议题是为贵州遵义余庆县龙家小学的学生捐衣物,这个议题来自一个学生,这个孩子在2012年7月去过余庆龙家小学,与龙家小学的孩子同吃同住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他感触很深,那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生活还是比较困难,很多孩子上学要走两三公里的山路。而我们这里的孩子生活很富裕,衣服买来穿不了几次,由于长个快就太小了,扔掉又可惜,所以他提议是否可以给贵州的孩子捐衣物,并筹建一个希望书屋。

这个议题得到议事会所有成员的积极响应,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们完成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将在今年“六一”前夕送到贵州。

到目前为止,学生议事会还完成了更换校服款式、学生的校园幸福指数、学生课外作业量是否存在超标现象三个项目的调研,并得到学校校长室的同意,学生议事会的意见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和学生要团结一心,通过学生议事会这个渠道,及时地把他们心中的“喜悦、烦恼”向学校和老师倾诉,学校对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沟通,帮助孩子们解除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小疙瘩,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教师与大家心连心,他们也是学校的小主人。

二、班级建设,我的班级我做主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在班级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1.星级学生——促进学生自治

在德育过程中,一贯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我们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我们适时推出星级学生评比制度,根据评选的标准,分为一星高实好少年、二星高实好少年、三星高实好少年……依此类推。每学期末,由学生个人根据考核时间内的表现,向班主任老师索要高实好少年申请表,自我推荐;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自荐情况,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班级候选人的确定和推荐;各班将推荐人的申请表上交学校高实好少年评选小组;学校高实好少年评选小组的成员进行评选。

除此以外,还推出了星级班级的评选,我们要求各班多设一些岗位,尽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事做,实现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要求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不少班级还推出了如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学校也推出一日校长助理制。

2.自定班规——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规的制定我们通过底层设计,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每学期在学校一日常规的基础上,结合各班实际,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几上几下,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级公约,不少班级还发动学生设计了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了班级的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认可并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也是最能叩击学生心灵的,其效果远远超过了我们教师空洞的说教。每周一次的班级的主题班队会也从学生中征集主题,由学生自行策划主持,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德育作业——氓使学生自省

我校设计并制作德育作业本“生活喜事本”,坚持每日“生活喜事”回忆练习,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培育积极阳光心态,做快乐幸福少年。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业及时了解孩子们思想动态,与他们进行心贴心的沟通。每个班针对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都成为学生在德育作业中进行思考的内容。此外,在期末评选“全能小先锋”时,我们采取孩子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四结合的方式,在公正、公开的评价过程中,让孩子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省与反思。

4.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我们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放飞梦想而努力,学校设计并制作了自我人生设计卡,上面写着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人生格言、闪光点和要克服的缺点等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的活动。这小小的人生设计卡就像一面镜子,学生随时可以拿出来对照反思、激励自己,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三、社会实践,我的成长我做主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活动不应是散乱的、随性的。它应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过程、有特色的整体构思。我们学校在常规德育管理的基础上,整合形成了“畅想童年”“珍爱生命”“走进自然”“热爱科学”“感恩社会”等五大德育主题系列活动,丰富了学校德育内涵,但这些活动都是学校设计,学生、家长主动参与的比较少,所以效果总是打点折扣,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如何让孩子、家长自主地参与学校德育活动?一次家委会会议让我们找到了答案。

记得有一次家委会会议,有个家长提议说,家委会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在不同领域享有不同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给孩子更多的课外学习体验实践的机会,应该能为学生成长带来一些帮助。这个倡议得到与会家长和学校的积极响应,家长们纷纷结合家长们的社会资源经过充分调度、积极整合后,有法律工作背景的家长给孩子们上法制宣传课,有医院工作背景的家长给孩子们上救护知识讲座,有的带着学生调查城市垃圾问题,有的带着学生走访知名学者……

例如,家委会成员中宋莅宁的妈妈,她英语口语非常好,有好几个老外朋友,在她的牵线搭桥下,成立了英语角,利用双休日,每周一次开展活动,通过与老外的交流,孩子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年举行的全国希望之星风采大赛中,宁波选送到省里的31名小学A组和B组的选手中,我校占了6位,是宁波地区选手最多的学校。在浙江赛区总决赛中,502班的窦慧宁获得了冠军,陈嘉鑫、俞思凡获得一等奖,王若一、林芊骅获得了二等奖,宋莅宁获得了三等奖,林芊骅还获得了最佳才艺奖。我校也被评为先进集体。

我们有个家长具有机械制作经验,他和学校老师一起,带领孩子参加OM(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他们设计并制作的月球车一举获得了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小学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并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小学生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还有个家长是宁波义工“狮子会”的成员,他就组织孩子体验参与一些公益事业,让孩子们体验奉献服务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第6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1 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一,幼儿的受挫能力低。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一切事情都唯孩子独尊,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许多小朋友在幼儿园内做集体游戏时往往表现出不敢接受失败,或者一点失败就会低头离开或者选择别的游戏。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受挫能力影响很大,不但不能让其战胜失败,而且连正常面对失败的勇气都没有,非常的不合理。

第二,幼儿的自控能力有限,抢东西的现象严重。对于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明抢或者边商量边抢,这主要是因为家长经常对孩子拿东西后进行身体教育所至。这样不但约束了孩子玩东西的思维,也起到了教育不当的结果。限制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道德意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正常的交往技巧和行为规范。

第三,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许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过早的让幼儿承受符号学习的负担,学习竞争等压力必定会给许多孩子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此外,一些幼儿园仍然存在着课程知识细化的问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单一化。对一个问题经常是从一个渠道达到一个结果,而没有启发孩子从各个渠道,运用各个方法去达到多种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教师本身不知道这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而盲目的教导孩子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实际上,对幼儿教育来说,没有任何方法是错的,只要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思考就是正确的。

第四,家长和教师之家沟通不够。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大多是家长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则按照本身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放学后则是简单和家长描述当天的表现和成绩。没有能够做到家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合理沟通,没有对孩子应有的潜能进行开发和培养,这样,就会让孩子的一些潜能被埋没,许多个性在家里和幼儿园里都受到相应的束缚,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第五,开放式的特色教育少。当前的许多幼儿园虽然标榜自己拥有诸如双语、舞蹈、琴棋书画等特色,然而真正入园后才发现,这些特色都是每周一次或者几次的安排,而且是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限制。而不是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随时可以去培养某些兴趣和爱好,有时候孩子想上这门特色课时却课程结束了,当孩子不想上时却硬性的开课,这样就会是孩子的兴趣不能得到合理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思维。

第六,过于重视英语学习,而忽略中文。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幼儿英语教学的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不仅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幼儿园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2 对当前幼儿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赏识、挫折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和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幼儿的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这样既有利于增进孩子的自信心又能激发其主动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延迟满足,则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先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则会在遇到压力时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培养一个人的这方面的能力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此外还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挫折磨练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丰富孩子的挫折经验,提高其战胜挫折的能力。

第二,对孩子开展一些道德教育的课程。当孩子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则应该对孩子说明白,别人的东西如果要动就先争得别人同意,如果人家不同意就不能动。如果你实在太想要这个玩具,可以用你手里的玩具跟他交换等等!其实这个过程是一个孩子学习社交的一个过程。让孩子学习用成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学会感受对方的感受,激发他尊重别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个也要求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才行。比如,争得孩子同意才动孩子的东西等等。

第三,建立弹性课程策略。富于弹性的课程对幼儿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包含各种成分的课程,按照儿童不同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而且可以适应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儿童,使其多方面的去接触,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和转变,最终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孩子的动手学习过程,老师不断发现其兴趣爱好和特征,进而启发其进一步的创作和创新思维,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童年生活中最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四,建立家长学校合作策略。家庭和幼儿园结合起来,对孩子的性格和接受的各种教育达成一致的认识和理解,共同采取对策解决孩子可能遇见的问题,并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听取家长的意见,改变以往封闭教学的模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此外家长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多参与幼儿的教学过程,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五,办理特色幼儿园教育。在总体上要满足治园方略、办园观念、办园思路上的特色,教学上要满足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的特色,管理上要满足制度科学、机制先进、手段创新的特色。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最终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第六,重视中文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适当减少英语课程的学习,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

第7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流动儿童思想教育的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务工人员常常频繁变更居住地,他们的子女也不得不跟随着变换就学地点。他们因为忙于生计,少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这就使得这些流动儿童出现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连贯性。

家庭教育缺乏引导性。流动儿童的家长因为忙于生计,往往较少关注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天还没亮就要开门做生意。早上,他们早早地就把孩子“甩”在校门口,下午放学再去接回。假期里,他们或者把孩子送进补习班,或者让孩子帮自己干活,或者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这些家庭中家长们通常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往往忽视了与孩子的相处和思想交流,从而造成这些流动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缺乏连贯性。由于工作和家庭生计等原因,那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不得不因父母工作的变动而变换求学地点,由于经常变动就学班级或学校,从而造成他们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学生因为变动频繁,他们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环境、新老师和新同学,不断地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常常让他们感觉到身心疲惫。

家庭和学校配合 教育管理流动儿童

由于种种原因,流动学生常常出现监护状况不乐观、学习积极性不高、性格孤僻、内向敏感等问题,有时伴有极端行为等问题。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教育。

家庭要注重孩子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好坏,将对孩子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家庭生计等原因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家长应该为子女的前途着想,在子女读书时,合理安排家庭事务,尽量留出一个家长来教育和管理孩子,既辅导好孩子的学习,又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我们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相处,多和孩子交流谈心,成为孩子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并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完整的家庭关爱,促进孩子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8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感触一:

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单一的管理,轻人格的培养,轻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处罚,简单粗暴,不做细微的工作,不能形式多样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也只是少数人在表演,多数人在陪练。

建议:

开展丰富多才、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远足和磨难教育培养学生的耐力;利用墙壁、板报、橱窗;评选文明标兵;利用重大节日或活动;通过媒体、电视、电影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明礼貌、廉耻礼仪、知恩感恩等方面的教育。

感触二:

社会转型、时代变迁,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抵消了学校的德育教育。

建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聘请当地有名望的道德模范或成功人士到校做报告;家长、老师不要再孩子面前大谈社会的不公或者是社会的阴暗面,家长、老师要关注自己的嘴,让学生对世界充满希望。

感触三:

当教师是幸福的,没有当班主任的老师是遗憾的。要当班主任就应该用心去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有爱心的、有“计谋”的,很温情的,有时很“强势”的,对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或事是不屑一顾的。

建议:

适时召开班主任培训会,进行典型发言,案例剖析,成功案例介绍;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评选“名班主任”;给班主任学习和互动的平台等促进班主任成长。

感触四:

在假期,特别是寒假暑假,要和社会“争学生”。现在的学生双休日、长假、短假,都是满世界的疯玩,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一到假期人满为患。以前有个说法,中国的父母从来对孩子是养而不教,富人家的孩子在家里转,穷人家的孩子在街上转,长大以后一起昏天地黑在社会上转。

建议:

为避免5+2=0的现象,长假过后孩子“失调”的现象,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布置科学的、适当的、学生乐做的、对孩子长远发展有益的任务,让学生假期有事做,不要让一个假期毁了一批孩子。学年内的由班主任负责;暑假的由学校负责,或者提前分班,假期学生就责任到班、责任到班级的科任教师,学校对完成的好的班级给予适当的奖励。

感触五:

虽然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有多少心理脆弱的孩子,在老师不经意的一顿批评下,心理扭曲、极度叛逆、偏执、走极端、精神分裂等。

建议:

思想通,百事通。思想工作不能直线做,要曲线做,要用圆的方式做,圆融——圆可以融化一切矛盾,包括心理矛盾。老师也应该做到有个安全的心理状态,要做到不急不躁,给别人一点关爱,自己收获自信和快乐。老师和家长在没有百分百把握一个学生心理状态时,不要轻易使用过激的言语批评孩子(包括冷暴力);不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也要注意,不能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感触六: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需要等待。

建议:

教育也就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世上本无垃圾,只是金子放错了位置。但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原因,造成一些家长不明事理,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进而造成一些特不能协调发展的学生,那就需要等待,等待学生自己明白,等待学生家长明白。这里不是消极的对待,而是无奈之举。对待这些孩子,让他们多在学校呆一天,就是社会的福分。

感触七:

用爱去融化孩子,对学生进行悲悯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感恩心,让学生明白大爱的道理。

建议:

教师要用爱的渴望调动学生,用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爱的微笑面对学生,用爱的细节感染学生,用爱的胸怀包容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假如你的学生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是不是学生缺少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你要扪心自问:我对学生爱的目光足够吗?

感触八:

深深明白:师范的含义,学高为师,品正为范。一少部分教师没有赢得学生的尊敬,尽管他很辛苦,都与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关。

建议:

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实践,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现代育人观;教师更要多读书,拓宽视野,做“万金油”,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每位教师的最高学位。若干年后,老师所教的知识,学生可能不能记起,但一定能记住老师的品行。

感触九:

不同行业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及生存状态等,造成教师队伍中出现职业倦怠和教师心态失衡、对社会不满的现象。它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不稳定,工作懈怠,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种现象已成为每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

魏书生有关《学校管理》的谈话中,对如何平衡教师心态,如何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如何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等,有很好的指导和解决。它甚至对不同岗位的社会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审时度势,对教师以正面的引导。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成长等,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感触十:

教师要认真学习基础心理学。如理解运用“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客观的心理分析,正确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

感触十一:

学校管理实行捆绑,团队协作,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层树立服务意识,打好情感战,用心灵交换心灵,真诚辉映真诚,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

感触十二:

直击假备课、假作业、假上课。

建议:

结合学校实情,进行教师的常规管理,只要合情、合理、合规定,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都可以大胆改革创新。

感触十三:

学校政教处不能成为“法院”,不能成为“消防队”,不能只简单的成为处理违纪学生的一个机构,应该成为培育学生德性的机构,不应该是整天说规章制度,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塑造”,而不是“改造”。

第9篇: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学态度

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来,我品读过一些优秀的教育书籍。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我深受启发,感慨颇多。

在认真品读过程中,我禁不住被他大师级深邃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教学态度,创新的教育探索和实践而深深折服。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我在探寻着一个答案:是什么令他能够持之以恒的探求实践?是什么令他在别人认为枯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鱼得水,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是什么让他具备了一双魔术师般的妙手,使一个个本来平庸的孩子化腐朽为神奇?

慢慢地,答案逐渐浮现——那就是一颗对学生真正关爱的心。书中费加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这和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认定的差生、后进生十分相似。想想我们平时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除了训斥、冷眼外还有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深深的震撼了我:他给费加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专技术学校;后来,费加成了一名优秀的机床调整技师,真是不可思议啊!费加碰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位老师真是她的幸运!我们与他相比缺少的是什么呢?一点耐心、恒心、爱心和责任心,而多出来的却是浮躁的急功近利之心!

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大师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对待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后进生与优等生是平等的,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一样需要关爱,爱心可以感化学生,可以创造教育教学奇迹,这让我想起以前当班主任时的一个成功案例。

那是刚接班的第二天,班上就有一位女同学不请假没来上学,打电话联系家长后得知,这个孩子在假期中偶然认识了一位外地男青年,单纯幼稚的她便决定辍学并跟着私奔。想到刚接班又不是学校的原因,不管也罢,但看到家长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的悲苦和绝望,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的沉沦给这个家庭造成了多大的打击。再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一点社会经验,遇到这样的事情又是多么的危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和家庭。从她父亲那里我得到了她的手机号码,知道她不接家里的电话,我便不停地用短信与她沟通。开始时短信如石沉大海,但我没有灰心懈怠,仍然一条条的发送,终于收到她的一条短信:“老师我知道你是真心关心我、帮助我,我有时也在后悔,也想回去,但回去后老师、同学会怎样看我?”我对她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错误,是知错就改还是一错再错?”通过一个个的短信,解开了她的心结,使她鼓起了改正错误、面对现实的勇气,最终又重新回到班级,走上了正确的人生轨道。这个学生后来在我班一直表现很好,当我推荐她到高职就读的时候,她不打折扣的答应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相信我,知道我是真心关心她,后来,她在高职发展得也不错。细想:是什么创造了奇迹?答案是: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

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更加增强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学校每一个学生只不过是不起眼的一份子,在社会更化作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但在家里呢?却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承载着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是沉甸甸的一份责任。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去浇灌!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大师,因为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正是这颗爱心赋予了教育以灵魂,创造了教育教学奇迹。《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更为深刻的明白: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是行尸走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文霞.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集体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成人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