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

第1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第2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创新审计方法。实行分级管理,以市、县两级工会为重点,各司其职,逐步把审查审计延伸到基层;开展分类审计,根据行业、企业,经济、经费的实际,分门别类,探索审计方法;推进分步实施,坚持对县级工会“两年轮审”,对市直大系统、大行业工会制订分年度审计计划。加强预算管理审计。市总经审办要完成好对本级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编制的审查审议,严把年初预算安排审查、年中预算运行审查、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三个关”。同时,开展对县级工会此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下级工会经费收支审计。2013年,安排对县、诸暨市、越城区3个县级工会和若干市直系统工会审计,以及对直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加强专项资金审计。高度关注专项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专项资金的分配、发放、使用实施监督审查,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公务经费支出审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规定,关注和分析公务经费支出的渠道和结构,加强对各项公务经费支出的监督。加强审计整改。认真落实全总《工会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高度重视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反馈、督查、回访等制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促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

抓好工会经审组织建设。按照“三同时”原则,以新建工会组织为重点,配齐配好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和工会经审干部。认真落实《条例》和省总《实施办法》,推动县级工会经审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梳理、修订完善经审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务实的经审制度体系。2013年,争取出台《市工会审计操作规程》。抓好台账化管理工作。加大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推行台账化管理力度,全年新增800家,健全工会审查审计档案,促进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典型培育和选树工作。注重分类指导、总结经验,着力培育和发掘经审工作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好全市经审工作“十佳实例”评选。强化目标考核。完善对县级工会经审工作年度考核标准和机制,突出基础工作、审查审计和机构队伍建设,加大考核力度。配合省总做好制订《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相关工作。

第3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为基础,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训为重点,全面落实审计署“人、法、技”建设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审计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点高、针对性强、形式多样、讲究实效、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审计干部成长规律、充满活力的审计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精湛审计技术、作风优良、与时俱进的审计干部队伍,为上海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工作目标

*年至*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期间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上级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不同岗位对审计干部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领导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实行分类分层施训,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业务技能、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本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期间本市审计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突出重点,加强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后备干部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管理能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符合新时期审计工作需要的、与上海国际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级审计人才队伍;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法,逐步建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考培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切实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审计干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审计机关,提高全市审计机关干部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适应新时期审计人才培养需要,加速建立审计培训师资库和教材库,改善教育培训设施和条件。

三、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对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统筹规划,按照分类、分级、分层、分工的原则组织实施。市审计局重点抓好处级干部培训、业务骨干培训和全员岗位培训,各区县审计局根据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本机关干部的培训。

(二)着眼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教育培训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和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要求,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理论学习与总结经验、研讨问题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审计干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培训管理,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

(三)突出重点,考培结合,因材施教。在全面推行审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实行“以骨干带全员,以重点带一般,以考试促培训”的方法,突出处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专业和法律、计算机、外语的培训,并把审计业务培训和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其他培训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和在职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

(四)学用结合,完善机制,正确引导。教育培训要学以致用,要把干部参加培训和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倡导形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鼓励审计干部参加较高学历、第二学历或与审计相关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资质)的学习考试,引导审计干部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主要任务

(一)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围绕“*”期间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总体要求,组织各级审计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腐倡廉、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和革命传统等教育,坚持和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着力提高各级审计干部思想政治水平。

(二)处级领导干部教育。要有计划、分期分批的选送处级干部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学习培训。“*”期间安排处级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遍。与此同时,结合审计工作重点,适时组织开展处级领导干部集中专题培训或研讨,培训内容突出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领导科学知识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开发的有关知识,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把学习培训和工作研究结合起来,围绕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研究,促进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优秀审计人才培训。在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重点加强对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和高级审计人才培训,选拔培养一批知识面广、精通业务、意识超前、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审计及科研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每年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选送优秀青年审计干部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鼓励审计干部参加ACCA、CIA、IT审计师等资格考试。要建立优秀审计人才库,完善审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把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优秀审计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四)全员培训。

1.全员岗位资格培训。根据审计署有关规定,“*”期间全市审计机关全员培训以参加审计署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为主。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的内容为审计干部岗位知识丛书,即《审计干部审计知识读本》、《审计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经济知识读本》、《审计干部现代科技知识读本》四本教材。第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到2002年结束。从2003年开始,根据审计署安排开展新一轮全员岗位资格培训与考试。

2.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有关文件要求,“*”期间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培训与WTO基本知识培训。依法行政培训内容主要有通用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两大部分。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以、人事部、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为基本教材,以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为补充教材,专门法律知识主要是与公务员岗位、职位有关的专门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WTO基本知识培训以人事部组织编写的《公务员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为基本教材。依法行政与WTO知识培训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中辅导。处级领导干部分期分批参加由市委党校组织的专题学习班,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科以下干部培训由审计机关自行组织,并参加全市统一考试。

3.普通话培训。根据市有关部门规定,自2004年起,本市实行国家公务员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按照以上要求,2002年年底前市局70%以上的干部要通过市普通话等级测试,2003年基本实现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五)公务员培训。

1.初任培训。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必须接受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任培训和审计机关组织的岗前培训。

2.任职培训。晋升处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必须在一年内接受任职培训。处级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由市行政学院组织实施。各区县审计局晋升科、处级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任职培训由各区县人事局统一组织实施。

(六)审计业务技能培训。

1.审计业务知识培训。要结合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审计工作的特点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以审计准则、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操作规范和审计相关领域的其他专业知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2.计算机能力培训。在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审计软件应用培训、计算机审计技能强化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培训,着重培养计算机审计领域的中级、高级人才,力争在5年内使本市审计机关总人数的15%达到计算机应用中级水平,并培养出5至10名计算机审计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

3.外语培训。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审计工作的挑战,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学习外语,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外语培训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外语水平。根据审计署要求,组织开展外语达标考试。

4.综合能力培训。在加强审计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努力培养审计人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文字表达和工作创新能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七)学历教育。本着改善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审计干部参加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历教育,鼓励审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期间,争取将研究生学历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干部提高25个百分点。继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参加MBA、MPA等学习深造。要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行没有规定学历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的制度。

(八)国(境)外审计业务培训和考察。根据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继续组织市局处级干部、区县审计局领导及业务骨干赴国(境)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全市审计机关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经常研究,增强做好新世纪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本市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市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审定教育培训的目标计划、主要措施和有关重大教育培训事项;市局人事处负责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考核办法的制定和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估以及处级干部的培训;市局机关党委、法规处、信息中心、科培中心等承担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计算机技能培训和其他专业知识培训的相应任务;各业务处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组织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各区县审计局负责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要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制定干部培训年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培训任务。要把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实行教育培训时间累计制,切实保证必要的教育培训时间。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全面记录干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的出勤情况、培训内容和考试考核结果,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要按照考培结合、学用结合、以考促学的原则,严格考试和考核。干部学习鉴定和考试考核成绩要记入个人学习档案,考试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选先进和出国学习考察等挂钩。要把经过培训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没有参加过规定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不予提拔,如因工作急需而被提拔的,必须要在近期内安排培训。

(三)建立健全师资库和教材库。要广泛吸纳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在职审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兼职为主、相对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要紧密结合审计工作的发展,吸收国内外审计、财经领域的先进成果,在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加强电子教材、网上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教材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意识,确保教材质量,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有梯次的审计干部教材库。

(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重视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培训设施和条件。要加快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电化教育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审计系统局域网开展网上培训,拓展教育培训的空间,有效利用多种教育培训资源和手段。要提倡联合办学,建立开放高效的干部培训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加强教学培训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培训后勤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培训任务,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能力和效率。

第4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优化; 能力; 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会计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经济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会计本科高级人才输送的主要基地,其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大量的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会计人才,同时会计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说明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和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脱节。众多事实表明,会计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要么设计老套,几十年不变;要么课程太多、太杂、太乱,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许多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是盲目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或课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重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反而使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多,学生厌烦,失去了对专业的兴趣。笔者认为,会计本科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从课程教学的源头上进行考虑和探索,进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改革。而检验是否优化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满意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许萍和曲晓辉(2005)对我国市场所需的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进行了调查研究,将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包括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外语、价值管理、经济学、行为学、统计学、国际商务等;第二部分为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第三部分为职业价值,包括遵循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诚信、客观、保密、社会责任、终身学习能力、政策水平等。

阎达五(1998年)指出:21世纪的会计本科人才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具有宽广的经济、财会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性知识。

孟焰,李玲(2007)通过业内人士调查指出,能适应新市场环境的会计人员应当是在掌握经济基础知识、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解决异常问题的能力,并强调会计人员应重视自学进取的能力。只有善于接受和运用新知识,才能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环境下更好地生存。

邵瑞庆,刘睿洁等(2008)从探讨会计人才素质的角度也提出了会计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的要求:职业道德、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是会计职业界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知识素质包括一般性知识,组织和商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是指从事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

综上所述,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目前适应社会环境的会计本科人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高尚的品德、宽厚的基础、较强的能力。其中,品德包括正直、诚实、仔细、严谨、勤奋、敬业几个方面,良好的品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宽厚的基础是指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相关学科等知识;强能力是指建立在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系统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运用、发挥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

三、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一)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原则: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创新性

科学性是指会计本科课程设计是经过市场调查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与社会发展和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要求一致,是经过论证和考察过的,不是盲目随意设计的。

合理性是要考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具体指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比例合理;专业课和相关课程的挑选合理;课时分配合理。既要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兼顾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或政治理论的学习,使整个课程体系相互协调形成相互统一的知识理论和实务框架。

层次性不仅是指专业课程,也指其他经济管理类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计要有梯度、在安排上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各门学科各自为政。即使都是公共课程,也应选择对以后专业学习和思维判断、开阔视野有所帮助的;如果都是专业课程,也应该考虑先学习哪些课程、达到什么目的,后学哪些课程、达到什么效果,哪些课程是为哪些课程作铺垫的,在课程设计时这些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创新性是指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体现最新信息和最新学科的要求。学科要具有前沿性,要能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

(二)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第一,重视思想品德,加强文科、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在课程设计比例上,增加非专业课程的比例,减少专业课的比例。许多学者提出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其他课程设置过少:过窄的专业教育会导致基础知识不宽,在处理各种现实复杂问题时经常被相关学科知识所困扰,形成片面的思维定势,导致人的某一方面能力的片面发展。可见,奠定牢固而宽泛的理论基础,可以使学生从专业课的情景中走出来,从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学科的角度,更深更广地理解并运用本学科,改变其狭隘的思维定势,夯实全面基础。

第二,减少会计专业的划分。实现学生就业的多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多元化需要。目前很多学校将会计专业设置了不同的方向如注册会计师方向、企业管理方向、涉外会计方向、电算化方向等,学生一进校门就归到不同方向组成的班级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这样的专业方向划分本身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划分专业方向过细、课程设置过窄,造成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就越单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层次高能力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和现代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议专业方向不必太多,最多可划分为会计方向、审计方向和公司理财三个方向即可,并且在大三上或下期时开始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长进行选择。

第三,体现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将会计课程设置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建立基本知识体系阶段和拓展知识体系阶段。逐步由低到高达到能力的提升,第一阶段为大学一、二年级和三年级上的会计本科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即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通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洞察力、基本操作能力。这一阶段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配套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方向选修和非专业方向选修)。基本素质课程设置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职业道德与责任,行为科学、人文社科等学科教育;会计专业基本理论课程为会计史、会计原理;专业主干课程为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选修课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主,其中基本素质课程占35%-40%,专业课程占35%-40%,方向选修课占5%左右,非方向选修课占5%左右,配套实践课程占20%左右。目的在于构建较为宽泛的知识结构基础上专业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狭隘的思维模式。

第二个阶段为会计专业拓展知识体系阶段。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讨,也可划分专业方向,根据个人发展方向和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注重学生应用、分析、判断、应变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主要是针对大三下、大四学生的要求。这一阶段的课程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学生除学习必修的专业课程外,还可更多地选择非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如会计方向可设置高级会计、国际会计准则、财税法规专题、会计制度设计;审计方向可设置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案例研究;公司理财方向课设置国际财务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税收筹划等课程。课程比例为基本素质课程占25%-30%,专业课程占25%-30%,方向选修课占10%左右,非方向选修课占10%左右,配套实践、实践课程占30%。这一阶段明显增加了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其中必修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密切联系性,门数不会像第一阶段的课程那么多,因而可适当减少所占课程比例,增加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以选修课的选择来补充知识结构的不足,通过实践课程的训练来提升、拓展能力,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训。第一阶段能力测试可主要通过试卷考试方式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第二阶段能力测试可以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命题论文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进行检验。

第四,在实践课的设计上,可安排单项实践和综合实践,分别与两个阶段的学习配套,单项实践可以安排在一、二年级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1至2周的实践,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包括审计)中对做账、记账、登账、成本核算基本处理程序、审计实施程序和方法的要求,熟悉各种凭证,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即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要求。综合实践是在基本专业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大约2-4周的集中实践,安排在大三下、大四完成,实践内容可以整个企业完整的经营周期为背景,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如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案例分析等,也可进行专题讨论。综合实践所运用的知识面较宽,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可以起到提升能力、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扎实的作用。实践课程的这两种实践与会计理论课程的两个培养层次相匹配,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反过来又会促进理论课程的自主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每门实践课的内容,要求,主要训练、提高学生哪几方面的能力,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什么目的一定要明确下来,统一要求,对实践课的内容资料要由专业课教师集体筛选,教研室主任严格审查,把关,年级越高,实践课的要求就应越高。

第五,注意对课程进行整合、精简。如基础会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有较多重复的内容,可以整合为会计学。基础审计、审计学、独立审计可以整合为审计学等,对内容少、重点不突出的或内容重复的可以精简,如行业会计,不必作为必修课开设。相信学生在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和会计准则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自学这些课程,又可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图书馆查资料或看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和视野,反过来促进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深入地学习。

通过以上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措施,既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又使学生有自我发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使教和学有机结合,产生互动,培养出具有高品德、厚基础、强能力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王化成.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数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会计研究,1998,(9).

[2] 邵瑞庆,刘睿洁,等.我国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8,(10).

[3] 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数据[J].会计研究,2007,(3).

第5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基础教育;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84-02

一、引言

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于2011年启动实施,确立了一批试点县(市、区)和试点学校。为及时、全面、分层监控项目实施情况,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有必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建设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对项目需求的各项基本数据进行网络化采集,提供对学生发展信息、教师自评信息、校级评价信息、县级评价信息和区级评价信息的实时监测,对上述各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能力发展状况以及各试点学校的学生发展状态,实现各类项目数据的网络化采集、统计汇总、数据分析、公开等,促进试点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试点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分析试点项目成效提供可量化的佐证数据与支撑资料。

二、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1]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2]。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3]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4]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

三、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分为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两大部分,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基本数据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活动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学生发展状态监测、站内通知邮件、在线论坛、前台门户管理七个模块。前台门户网站对外宣传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告、文件、活动、成效等。

根据试点项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系统采取省级、县区、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操作用户相应分为省级部门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县区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学校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实验教师和项目专家等四大类。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访问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面向公众用户开放。

四、功能模块设计

1.基础管理。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和设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员利用模块管理,可以对后台系统的菜单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禁用,指定模块标示和ASPX页面,动态维护后台系统的菜单结构。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层级多,用户人员广。有鉴于此,该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RBAC的基本思想是:定义一组用户集和角色集,在特定的环境里,权限被赋予角色,而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5]。

2.项目信息管理。该模块对参加试点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试点县区管理、试点学校管理、实验班级管理、实验教师管理、项目专家管理等子模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导出和打印,以图表方式查阅统计结果,及时掌握试点学校、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其中,数据图表采用Javascript Charts实现。

3.项目活动管理。该模块用于对各级部门、各类项目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的整个周期进行管理,便于上级部门监控下级部门的项目工作状态,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开展项目的佐证性材料,实现项目知识的获取与存储。(1)活动计划管理,包括上报活动计划、审核活动计划、查阅活动计划统计。每级部门均可上报本级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表需要填写活动内容、起止时间、参加对象人员、活动地点、活动类型、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信息等。其中,活动类型包括考察学习类、会议研讨类、培训训练类、展示观摩类、实验研究类、评比竞赛类、检查评估类等。下级单位的上报活动计划为待审状态,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即进入已审核待实施状态。(2)活动实施管理,包括实施活动、填写活动报名表、审核学员报名。活动计划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后,可以向下级单位活动通知,将活动添加到活动实施表,后的活动进入“正在实施”状态,纳入进程监督和考核验收的范围,活动承担部门需要定期上报活动完成的比率。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所属地市、试验县区、活动实施状态等字段,筛选监控活动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可以对完成率进行排序比对。活动参加人员名单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经授予权限,实验人员和非实验人员可以填报活动回执进行报名。活动承担部门能够对报名名单进行审核,并导出活动人员名单用于会务工作。(3)活动总结与存档,包括填报活动总结、审阅和浏览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教师撰写教师个人总结,活动承担部门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存档。活动总结的主要属性有:活动效果评级(1~5级)、审阅状态(不存档、存档)、分享范围(不共享、本级部门内共享、后台共享、前台共享)、上传附件(活动的文档资料、视频、图片等)。

4.教师能力状态监测。该模块包括掌握进度监测和能力档案监测,用于对教师参加项目所需能力的掌握进度进行监测,对教师参加项目的教案、获奖、参加活动情况及总结报告等各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利用一个基于系统设定的、包含二级项目的评价量规,由教师本人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个人自评、学校评价、县区评价、自治区级评价等四级评价。评价量规中的每个评分项目由未知、知道、理解、掌握、精通五级(用1~5分表示)构成。定期评价教师能力状态,及时更新教师得分。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按教师、学校、县区三个层面,对教师掌握能力情况的得分进行查询和统计。

5.学生发展状态监测。该模块用于对实验学校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进行监测,包括上报监测数据、学生发展状态分析等子模块。

6.站内邮件通知。该模块用于项目人员传阅文件和交流信息,包括邮件管理和通知管理。站内邮件是面向用户、部门或某一类角色发送信息和文件的工具。站内通知是部门管理员文件和信息的工具。邮件管理和通知管理在字段上基本相似,区别是:邮件管理用于非公开的一对一、一对多方式传递信息,发件人可以是个人或部门管理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非正式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系统内人员的非正式交流,促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通知管理则一般是一对多,人一般是部门管理员,并且可以在前台页面予以公布,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严肃性。

通知类型分为普通通知和任务通知。普通通知用于普通的通知下发和查阅,相比而言,任务通知用于下发要求收阅人完成一定的任务(例如,要求下属单位提交工作计划或方案文档)的通知,人可以指定收阅人完成的截止时间,监控收阅人的查阅时间和状态,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状态,可以集中收取材料附件。与传统的邮件或QQ收取材料相比,任务通知具有较强的状态监控功能。

参考文献:

[1]阿肖克.贾夏帕克.知识管理:一种集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黄颢,陈天阁,张道武,等.SECI模型在网络化组织中的拓展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3):16-21.

[3]李锦兰.知识管理在K部门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第6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 

第7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环境法实务》应以实务中的案例为教学核心,通过收集、讨论、分析、模拟审判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训练,让学生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法律责任等知识点。环境法律规定以够用为度,对环境法律的分析、应用以会用为目标,教学内容对应岗位分模块和分层次进行设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环境法实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环境法实务中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法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思路,将环境法知识进行整合,做到够用为度,以能力培养为主。根据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求,强化多层次、多角度、反复训练的实训设计思路。以上实训内容不仅要贯穿在教师的主讲课当中,而且每一模块讲授结束后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再训练,最后再在模拟审判模块中进行综合训练。对法律事务专业环境法方向的学生即环境法学专业学生,还要在毕业实习中安排调查或顶岗实习,进行知识巩固和能力拓展的训练。具体综合能力实训设计举例如图4。

2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需要调研《环境法实务》对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要求具有的工作能力,确定学生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目标,进而推导出课程对应的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清单,最后确定出课程模块(归类的知识单元)。各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必需与够用”为度,避免重复,并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每一模块都设置帮助学生获得“环境法应用能力”的实训,而且模块的知识要对应不同岗位。课程内容则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知识描述+工作任务+知识拓展+实务练习”。把《环境法实务》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环境法应用能力、行政环境执法能力、环境维权能力、环境诉讼技能等应用环境法的职场业务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教、学、练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的数量在整个法制建设中是增长最快的,仅单行立法就30余项,教师用来教学的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来教学时间不够,二来在有关环境基本制度的规定上会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因而,《环境法实务》教师首先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大动刀斧,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做好论证,整合《环境法实务》教学体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其转变为以职场实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使学生在处理和解决具体环境法实务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关环境法理论知识体系,提高环境法律服务的职业能力,学会如何掌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实际本领。环境类专业,包括环境法学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环境监察专业等,其对口就业的岗位主要分为企业、政府、环保组织三类,对应需要掌握的环境法应用能力主要为企业环境法应用能力、环境执法能力、环境维权能力以及三类岗位都需要掌握的环境诉讼技能四个方面。

模块一———环境法基础,主要是提炼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责任等内容,突出基础性,统摄后面四个模块的基本知识。

模块二———企业环境守法实务,以“企业环境守法理论、企业环境行为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四个二级模块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在“企业环境行为规范”这个二级模块中,不仅要学习与企业相关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还要学习主要污染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生产工艺、工程分析、产业政策等行业性污染防治知识,体现并突出环境法的技术性特征。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这个二级模块中要学习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清洁生产审核的知识,学习深度根据专业要求和开设的其他课程确定。

模块三———环境执法实务,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真实案件为载体,以虚拟执法现场为依托,以完整执法过程为行动体系”,将现行教材中环境执法的内容分为“环境执法基础理论、环境执法主体、环境执法行为、环境执法程序、环境执法救济”五个二级模块,确立“环境案件办理程序与措施”、“环境执法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和“环境执法文书制作与使用”等学习情境,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的重构。

模块四———环境维权实务,以“环境权益、环境侵权行为、环境权行政救济、环境权司法救济、环境公众维权”五个二级模块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站在公众角度,讲授环境维权方法与路径,促进公众参与,为学生在环境法律服务、民间环保组织领域就业奠定基础。模块五———环境案例与模拟审判,以前四个模块为基础,突出环境诉讼技能的培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学法与教法的模块化构建

环境法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还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靠灌输来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更难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因此在《环境法实务》的学习与教学中,始终贯穿教学互动的理念、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互动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环境法实践和运用自如的环境法应用能力以及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反复训练。教学过程的互动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课程应在环境法知识讲授中与学生互动,在每个知识模块结束后集中讨论、练习,在整个知识模块结束后再进行模拟审判并尝试教师带学生做真案。但环境案件模拟审判是重点,应占安排的实训课时一半以上。环境案件模拟审判模拟的是整个诉讼过程,需要丰富的材料,提高学生兴趣,以能力提升为目标。

4成绩评定的模块化构建

4.1分模块考核

本课程有四个模块,采取取消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考试要求。每个模块分值为25分,共100分。每一模块达到15分为通过,有一个模块的成绩没有通过,则该课程成绩不通过。补考时亦只补考没有通过的模块。这种考核体系既检验了学生每一模块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减轻了学生集中应付考试的负担。

4.2学生参与考核

学生参与考核只涉及面试部分。针对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学生评价表进行打分。如在讨论、模拟审判等过程中,由该次未讨论或旁听的学生在评分表上打分,教师收取后统计平均成绩作为评分的一部分,学生评分占分值的40%。学生评分的优点在于学生要认真地听和思考才能打出分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缺点是个别学生不能客观公正地打分,掺杂个人看法。

4.3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

第8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审计;科研;中心

近年来,我国的审计事业发展很快,向现代审计转型的任务很重,需要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和创新的课题很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审计科研工作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全省审计部门和审计科研工作者,要站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审计科研工作,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审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必须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

始终坚持“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审计实践”的宗旨,紧紧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在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审计实践服务、为审计中心工作服务”是审计科研的基本方针,是审计科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审计科研必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落脚于应用,以服务为己任,以应用为动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为审计事业发展谋划方案、研究对策、破解难题、探索思路,为各级政府和审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与智力支持。

什么是审计科研工作的大局?从中长期看,就是要按照审计署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科研所、审计学会相关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总体要求,认真总结审计发展规律,着力深化审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和审计实践需要,进一步突出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着力解决审计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深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财政、金融、企业、投资、民生、资源环境等主要被审计对象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拓展审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世界审计组织和主要国家审计的跟踪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审计有益做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

从当前看,各级审计机关应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和加强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强做好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不断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促进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我省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仅为审计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审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省各级审计部门要围绕这些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从各地经济和审计的发展实际出发,选准科研课题,组织力量攻关,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实现审计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多做实证性、前瞻性研究,为推进审计工作出好谋、划好策。

二、必须牢牢抓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个基础环节

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发现不了问题,科研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要不断加强对审计领域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上下功夫。在组织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活动中,务必把调查研究与总结经验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握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审计发展规律,要坚持应用理论重于基础理论的原则。当前要重点加强审计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要深入审计实践,深入审计第一线,了解审计理论研究的需求,克服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研究,特别是要解决当前理论和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组织重点课题的攻关,认真组织重点课题招投标,严格结项标准,确保课题质量。

从事审计科研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信息渠道,但一定要坚持深入基层,求真务实,调查研究,要坚持“一竿子插到底”,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加工提炼,形成真知灼见。否则,审计科研必然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要做细、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工作,审计科研一定会切中矛盾要害,一定会形成真正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审计科研工作,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审计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当前国内外财经形势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给审计科研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加快更新知识。一是要加强审计理论学习,提高学术专业水平。“生有涯,而学无涯,知也无涯”。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人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和认识还不深、不透,还有很多陌生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对现代财经理论的学习,要进一步刻苦钻研审计理论,只有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我们才能够做到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我们的审计科研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前瞻性。二是注重相关领域知识的积累和整合,融会贯通。围绕审计中心工作开展科研是基本要求,扩大视野,避免就审计论审计的狭隘倾向,要进行“换位思考”,不断寻找分析和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新视野。优秀的审计科研人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专业上要“精”,知识上要“博”。要广闻博览,厚积薄发。要注重专业整合,要把相关知识形成网络,互为支撑,要能够“揉沙成团”、“撒豆成兵”,通过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见解、认识、认知的提升和裂变,通过多个知识点的有机整合,作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理性判断。三是要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审计科研的研究成果最终都必须通过文字、文章表达出来。作为审计科研,其成果的评价固然不在于是否词藻华丽,也不在于篇幅长短,关键在于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用于实践,这是检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真知灼见若没有好的表达,就有可能被埋没。好的文章不是要故作高深、卖弄玄虚。审计科研文章说明情况必须简洁明了,分析问题必须一针见血,提出建议必须直奔主题。如果我们的审计科研在主题上能围绕大局,在方法上能深入调研,在建议上能切实可行,在文章形式上能通俗易懂,这样的审计科研成果最有可能得到决策层的关注、认可,最能够被采纳转化为政策和措施。

四、必须建立完善有利于审计科研工作的体制机制

各级审计部门要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审计科研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是要加强审计科研工作的领导。以科研为先导,推动审计工作发展是新时期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审计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审计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在研究上大力支持,在工作上统筹协调,切实把审计科研工作作为事关审计事业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特色。要在管理制度、工作职责、人员和经费安排等方面抓好落实,为审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科研,增强调查研究意识,带头深入基层,多搞一些调查研究,多写一点调研文章,以此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目前除省厅设有专职从事审计科研的机构,各地科研工作以兼职队伍为主。今后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审计科研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审计科研人才,鼓励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具备一定文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干部开展科研工作。通过加强审计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培养,制定培养规划和措施,保证必要的培训时间、经费和质量,促使审计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开拓思路、开阔视野,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三是要搞活审计科研工作。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有关业务处室围绕各地重点工作,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为各级审计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效果十分明显。要继续发挥业务处室熟悉审计业务情况的优势,促进处室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市县审计部门的作用,围绕全省重大问题,通过省市县之间协作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在审计研究中反映基层的实际情况。积极充分协调社会力量,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税务、金融、经济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协力开展审计科研。最终要加强审计科研成果转化,要通过文件转化、调研报告、座谈会、汇报会和简报等形式,推动课题成果为审计工作服务。四是要不断改进审计科研的工作作风。审计干部要形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上。通过抓好审计内部管理,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工作合力,使审计部门成为富有激情、富有效率、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更积极有效地开展审计科研。

审计科研和学会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中提供着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审计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审计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培养研究兴趣,提高工作乐趣,做到脑子动起来、笔头动起来、交流动出来、运用动出来,将审计实务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善于思考审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事关审计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性课题,为提升审计理论研究层次和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中级审计理论基础知识范文

1课程的地位与教学目标

11课程的地位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审专业及各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论述会计核算的基础原理、核算方式和掌握最基础的技能。学好该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

12教学最终目标

对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技能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借助借贷记账法在企业的具体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在处理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掌握,同时要熟悉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技能,会计账簿的类型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中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其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导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意对会计基本原理的解释,对会计核算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最终目标。

13教学目的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及该课程在整个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的重要作用。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理论教学,希望学生对两部分知识进行掌握:其中一部分是会计的理论基础、核算方式和简单的操作技巧;另一部分是组织会计核算的工作、规范会计的基本工作。“基础会计”课程为进一步学习更深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为今后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其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系统科学地讲解会计的理论基础与核算方法,以会计对象、要素、科目为主线以会计核算方式为辅线,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组织程序,重点反映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登记会计账户的基本操作,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奠定基础,进一步为学生今后踏上会计岗位奠定基础。

2讲授该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是财会审专业及各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程,在所学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遇到了入门难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没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1教与学相脱离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辅助(学校或老师自行选择),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讲授,教师先完成会计理论教学,然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突出以理论知识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以会计核算方法为框架。过多突出理论知识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这种会计教?W方法使教与学相脱离、教学实践与德育工作相脱离,没能把教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自主性、合作性等。不利于广西独立院校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22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大多数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忽视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许多高等院校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般主要采用以教材为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从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以理论课程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概括地把课程中出现的重点及难点记录下来,以应对期末考试。

3“基础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一门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好多人一直关注该课程的改革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社会对财会审专业学生需求主要反映在“四强”:应用性强、实践性强、核算性强、管理型强,所以“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不断在进行中,但其本身也存在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基础会计”是财会审专业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课程,目前好多高等院校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创新点,学生们在传统模式下学习,感觉太过死板、乏味、单调,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倦感,不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教育,使学生们缺乏自主能力、实践能力。

4改革教学方案

在基础会计授课中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把主导地位让给学生,自己作为辅导地位,从中指引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