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孙权劝学译文精选(九篇)

孙权劝学译文

第1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关键词】《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并运用成语,顺畅翻译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抓住具体的描法,揣摩人物生动的形象,在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中分析文章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悟文章中小故事蕴含的深刻大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想象揣摩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以及心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形象;难点是鉴赏详略得当、侧面衬托以及即事说理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注重以对话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范本。文章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进长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即事说理,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读书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感受到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常常认识问题还不够全面,又侧重于感性认识。所以还需进一步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翻译好课文,并通过朗读、质疑探究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与心理,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以培养认知感悟和理解鉴赏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趣感知

师: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这样评价过一个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也曾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那你们知道这位备受众人称赞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孙权。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霸气的一面,那么他在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

(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成诵,文从字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并板书文中认为难读的字音,大家齐动手解决。

学生板书: 卿(qīng) 岂(qǐ) 邪(yé)

遂(suì) 孰(shú)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预习课文时应养成查找工具书和看课文注释的习惯。)

2.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师生齐读。

3.落实翻译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的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先把自己认为不好翻译的词句小组讨论解决。如果小组内还不能解决,请做好记录,一会儿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生合作解疑)

(幻灯片明确)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注意通假字。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注意一词多义。

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注意语气助词。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注意成语的解释。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借助注释第一招,古今词义需比较;一词多义细选择,语境推断最重要。(生齐读,强化记忆,掌握方法)

(三)质疑解惑,理解课文

假设你把同学们当作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你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教一下他们。

生:(1)司马光先生,您写的是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赞学呢?

明确:(抓住文章主题,重在一个“劝”字。孙权劝学的描写详细具体,看似鲁肃赞学多余。其实写鲁肃的赞学,有着多重作用。一方面,文章如只到“蒙乃始就学”,何以见吕蒙的长进,进而体现吕蒙的善学以及孙权的善劝呢?这是侧面衬托的作用。另一方面,鲁肃赞学还使得文章故事更加完整,摇曳生姿,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给人启迪。)

(2)您为什么不具体地写吕蒙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呢?

明确:(写鲁肃赞学已经体现了故事的完整性,如果还要写吕蒙是何等的勤奋好学,未免重复多余,而且使得故事流于俗套,没有趣味性。只寥寥一笔,不仅承上启下,更显得详略得当,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

(3)您为什么结尾又写了鲁肃拜见蒙母并与吕蒙结友呢?

明确:(写鲁肃拜见蒙母,不仅体现吕蒙因为读书变化很大,说明孙权劝学的成功,还能表现出鲁肃的敬才和爱才的美好品德。具有教育启迪意义:读书可以改变自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敬重。)

……

(四)情景再现,分析形象

1.设计独白,情景再现

再次深入文本,仔细琢磨人物见面时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内心独白设计画外音,即兴表演,再现故事情景。

(1)分小组讨论。

(2)师点拨指导。

读出语气和感情: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既关心又严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

……

(3)小组代表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师:你们表演得真精彩,给自己点掌声吧。可见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者描法多样化运用的结果。

2.隔空送话,分析形象

师:之前问了司马光那么多的问题,文中的人物该生气了,我们也来说说他们吧,结合文中他们的对话,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他们。

生:(1)孙权你真是一个好学,爱才的好君主。

(2)吕蒙你真是个勤学、虚心的好青年。

(3)鲁肃你真是个爱才、敬才的好将领。

……

(师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五)小结全文,感悟启迪

师:吕蒙由开始的“吴下阿蒙”到后来鲁肃对他的“刮目相待”这一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吕蒙一样,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有一天让别人也都对你“刮目相待”。这是司马光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练笔:联系《伤仲永》一文,对比阅读,你有什么感悟呢?

附: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第2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一、消除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学生总认为文言文很难理解,难把握朗读节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先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有信心和有兴趣来应对文言文。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选取简单的材料,名人的故事以及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的短篇文章,如:《孔融让梨》、《两小儿辩日》、《凿壁借光》等,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既简单易懂又趣味无穷,不必有任何惧怕心理,这样就会慢慢喜欢文言文教学。

二、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讲述经典故事导入情节,如教《孙权劝学》时,由三国故事导入,用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歇后语导入,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继而进入本文的《孙权劝学》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明白: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孙权怎样劝学的?分了哪几步?

3.劝学前后有什么变化?(刮目相看)

三、指导趣味性地朗读

1.默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习字词,学生轻声讨论2-3分钟。

2.范读。教师范读重点段落,边读边想象里面的画面及相关情节,让学生初步划出文言文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

3.小组齐读。大家齐读,要读出情感、节奏,教师也可及时点拨、纠正读音、节奏及文中的语气,并体会情感。

4.学生竞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在竞争中相互提高,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选取经典段落,并学会边读边做简单的批注,绝不去死记硬背。

四、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课堂,并学会用表演方式渗入文章内容,深入文章情节,体会文章的主题

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力求多变创新,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嚼,学生咽,老师抄,学生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教《孙权劝学》让学生表演孙权三劝时的不同语气和神态,从而了解孙权的劝学能力。继而承接文章的情节来点拨,为什么会判若两人,了解经典句子――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五、难中取易而点拨,初步积累并指导背诵

尽量抓住文中易把握的内容去点拨,如:教《三峡》,写水抓住水急、猛等词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学生了解三峡夏季水的特点,冬季特点抓住重点诗句(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了解秋、冬季三峡的凄美,并抓住后半部分的优美词句“林寒涧啸”,指导学生背诵,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

六、拓展延伸,练习巩固与知识发散

1.知识点。教《桃花源记》时,重点识记古今异义词。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

教学中将采取难中取易,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如文言虚词和一词多义:

之:(1.两狼之并驱如故。不译,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花之君子者也。的;3.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虫争斗)

名(1.有仙则名,出名;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或(1.或者,表示选择;2.或王命急宣,有时)

2.主题拓展。如教《桃花源记》

(1)桃花源人为什么听了渔人的故事后皆叹惋?

(2)他们为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地方?

(3)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5)你认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第3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情景再现

一、巧设问题,百花齐放

马老师正在上都德的《最后一课》,这节课马老师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找出主人公,理清文章的线索。老师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找出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这个问题学生很快找到: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接着老师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你觉得小弗郎和韩麦尔先生谁是主人公?理由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如一块石头抛入湖中,激起学生的阵阵涟漪。

生甲:我认为应该是韩麦尔先生,因为他在下课时举动充分表现他很爱国。

生乙:我不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觉得小弗郎士是文章的主人公。

生丙:小弗郎士只是一个叙述者,以他的口吻来写作的目的是突出韩麦尔先生。

生乙:小弗郎士称普鲁士士兵是坏家伙,当得知自己是上最后一课时心里那样难过后悔,这不也说明他爱国吗?

……

学生争论激烈,这时老师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只是告诉学生:“同学们,其实判断一个人物是否是主人公其标准在于这个人物能否体现文章主旨,下面,同学们再来结合这一标准看看好吗?”

学生再次读书,合作讨论中达成一致。甲:韩麦尔是主人公,乙:小弗郎士是线索,本文抓住韩麦尔这位老师在最后一课的表现来体现法国人民爱国的主旨。

“理不争不明”学生在争辩中,各种想法层出不穷如百花齐放,读书体悟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很理想。

二、小小辩论,收获颇丰

让我们再来看看陆老师的一节文言文课,本节课要教授《孙权劝学》,主要设想是在学生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孙权的善劝以及开卷有益的道理。

陆老师很快便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读后借助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随后,学生齐背课文,陆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孙权,你将如何劝说一个靠带兵打仗获得升迁的武将去读书?吕蒙又将如何反驳呢?”学生分成AB两组分别阅读课文,开展辩论。

A组:你现在当权应该多读书,对你很有好处。

B组:我不想读书,我现在军中事务太繁忙,没时间。

A组:读书可以了解兵法,了解布阵,你不需要太多时间,只要粗略阅读即可。

B组:出谋划策,我有军师。

A组:作为一名将军要有勇有谋,才能有更大的建树。

B组:赵括读了很多书,也只是纸上谈兵!

学生辩论空前激烈,老师未言明胜负,只是微笑着说;“那本文中吕蒙有没有接受意见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齐答:“接受了,从‘蒙乃始就学’看出的!”老师接着说:“你觉得吕蒙最终愿意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甲:“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

生乙:人家孙权是东吴最高的领导者,都常读书,都觉得有用,你吕蒙一介武夫,又是臣子,更应该读书。

生丙:论国事繁忙,你也比不上孙权?这样吕蒙就哑口无言了,心悦诚服接受了意见!

课堂教学在一阵阵读书声、辩论声中继续进行,观课者也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的思考]

其一便是紧紧围绕学生,树立在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马老师还是陆老师,他们两位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极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让学生自主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在争论中明白道理。老师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角色定位为“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

其二,问题设计精当,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精心设计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阅读课文。两位老师精心了准备一到两个贯穿始终的问题,并在阅读课教学中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来执行。在以上两个情境中马老师在《最后一课》中先提出“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初步思考,然后又让学生说出理由,这就需要学生去仔细阅读课文,并且深入思考来回答了。陆老师呢,为了让学生明白孙权的善劝,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孙权如何劝吕蒙,吕蒙如何拒绝?”另一个是“吕蒙最终为何愿读书”,这两个问题。一个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色出发体会孙权和吕蒙各自的心理。另一个问题则在于让学生明白孙权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可谓善劝!两位老师的做法都达到目的。

第4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一、家庭结构和家族观念

 

家庭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中国封建家庭关系以亲子血缘与夫妻婚姻关系为基本结构,血缘是构成家族关系的首要因素。大家族常常聚合多个个体家庭,祖孙三代、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家族内部实行严格的家长制,家庭成员之间等级差别明显。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男尊女卑、父亲地位高于子女、长兄地位高于其他人。婚姻关系是构成家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父权和夫权是掌握家族财产和支配家族其他成员的绝对权力,家长具有绝对的尊严。具体体现在:娶妻关乎全族血缘世系的纯洁性,必须得到家族长辈的认可以及全族人的同意;女性必须受制于长辈、丈夫和子女;同一家族的女性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婆婆地位高于媳妇,嫡长子之妻地位高于庶子之妻地位。

 

基于以上家庭结构,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有血缘观念、门第观念和孝悌观念。血缘关系维系家族血缘的纯洁性,门第决定家族的阶级等级和高低贵贱。孝悌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长辈。

 

二、中国家族伦理道德范式

 

经过历代统治阶级及其士人的改造,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有意识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期左右着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血亲即六亲,父子、兄弟、夫妇,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而孝亲是家族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中国家族中心主义的灵魂。孝要求人们对活着的长辈毕恭毕敬,对死去的列祖列宗也要尽孝道。中国家族伦理道德有如下范式:

 

1.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中国古代家族伦理道德对妇女的特殊要求,体现了妇女在整个家族中的低下地位及不平等。

 

2.辈分、长幼、尊卑有序 在封建大家庭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嫡长子地位高于庶子,丈夫地位高于妻子,嫂子地位高于弟媳。

 

3.亲属称谓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成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体现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系脉分明、宗族有别的特点。汉语亲属称谓可以分为父系和母系两大系统。父系包括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儿子、孙子(女)、重孙子(女)、曾孙子(女)、玄孙(女) 九族。母系包括外祖父母、舅父母、姑表兄弟姐妹、姨父母、姨表兄弟姐妹等。这些亲属称谓能够体现性别关系、父系、母系年龄长幼、姻亲、宗族等关系。

 

(1)族长、祠堂与义学 族长是家族火宗族的头人,通常由族中本分较高、年纪较大的有权有势的人担任。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让族人祭祀的地方,也是族人团体活动或族长施政的场所。义学也叫义塾,是由宗族、地方的公益收入捐赠兴办的免费学校,供族人、亲友子弟入学读书。古代大家族创办的义学,族中的贫穷子弟以及族中子弟的亲戚都可以接受塾师的训课。

 

(2)取名与称谓 同一家族的同一代人按照一定的排行,遵循一定的规律取名,这种取名有一定的含义,体现家族对未来的共同期许。

 

三、家族文化的汉英翻译技巧

 

1.直译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After tea had been served three times, Yuanchun descended from the throne and the music ceased while she went into a side chamber to change her clothes. Meanwhile, a carriage had been prepared to drive her out of the Garden to visit her parents. First she wet to the Lady Dowager’s reception room to pay her respect as a grand-daughter of the house; but before she could do so her grandmother and the others knelt to prevent h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中国传统习俗规定家中晚辈拜见长辈时行跪礼,元春拜见贾母当然也不例外。译者把欲行家礼译为pay her respects as a grand-daughter of the house, 可谓达意传神。

 

2.意译 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The other day,out of town, I ran into the fourth son of your third uncle riding on a donkey with five carts behind him, taking forty or fifty novices to your family temple. His head is screwed on the right way, to get such a job. (杨宪益、戴乃迭译)中国传统家族大多追求多子多福,男人被按照在家中所处的辈分称作几房几房。译者从贾芸的角度称呼贾芹的父亲为三叔,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3.释义翻译 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他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宝钗忙劝道:“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How can I compare with Baoyu? Whined Jiahuan. “You keep in with him because you’re afraid of him, but you bully me because I’m a concubine’s son.”He started to snivel. “Don’t talk like that, dear cousin, or people will laugh at you.”Baochai advised him.(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中国古时,大太太的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姨太太的孩子。译者把“我不是太太养的。”翻译为“I’m a concubine’s son.”非常达意。

 

作者简介:

第5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数日不厌                       厌:讨厌、厌恶

    B、军既相距                         距:通“拒”,相距对峙

    C、吾始与公子欢                     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                   怪:感到奇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攻其军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A、                                 B、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能徙者予五十金

尽破之以归秦

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                   (    )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3)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雅敏)

参考答案

1、A(厌:满足)2、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3、C(①句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4、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恐吓他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

5、(1)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2)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3)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以图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景监说:“您用什么道理说中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大王非常高兴。”卫鞅回答说:“我劝说大王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但大王说:‘太遥远了,我不能等待。况且一般贤能的君王,都希望自己在位时能名扬天下,怎么能愁闷不堪地等待几十上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大王,大王就非常高兴了。”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

    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

    卫鞅劝说孝公攻打魏国,孝公认为说得对,派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兵迎击。两军相距对峙,卫鞅给魏将公子卬写信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好,如今你我成为敌我双方的主将,不忍相互残杀,可以与公子相见面谈,订立盟约,欢宴后各自罢兵,以安定两国的局势。”魏公子卬认为卫鞅说得对。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第6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关键词:暗引典故 《晋书全译》 误解

古诗文中经常引用典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典故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1]《汉语大词典》对典故的解释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2]引用典故有明引,有暗引。明引是指出古事或指明古语的出处,人们容易看得出来。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荀子《劝学》)

暗引则不指明出处,讲究剪截融化。所谓剪截融化就是裁取古事古语并加以改易,使之适合作者自己的本意和对仗严切等方面的需要。如: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或者如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说的“有时候甚至把典故只融化成一个词或词组,表面上就更看不出有什么出典,但是作者却是有意识地在用典”[3]。如:

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王勃《滕王阁序》)

意思是遥望太阳下的长安,手指云中的吴会。但这里其实是用了典故。《晋书・陆云传》记载,陆云与荀隐相遇,互通姓名,陆云自称“云间陆士龙”(陆云是云间人,即现在的上海市松江区,古属“吴会”),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荀隐是西晋首都洛阳附近的人,“日”隐喻首都洛阳)。这里就是不知道典故的出处,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也是可以的。但有些时候,如果不知道这些词语实际上是浓缩了的典故,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容易误解文意。如:《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吾荷国恩,年宦已极,启足归泉,无所复恨。”《二十四史全译》翻译为:“我蒙受国家之恩,年龄和官职已经极高,现在迈步往黄泉路上走,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把“启足”翻译为“迈步”,显然没有认识到“启足”是用了典故。“启足”是开启衣被查看手足,后世指善终,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朱熹《四书集注》:“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4]

我们用《二十四史全译・晋书・第三册》里面的误译来说明准确识别和理解暗用典故的重要性。《二十四史全译》是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绝大部分译文准确、流畅。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晋书》包含大量的章表奏启,多用骈文,文字艰深,经常暗用典故。这些地方的翻译容易出错。举例如下:

1.《卷六十二・列传三十二》(1429页)

(原文)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

(译文)如果一定要按月品评人物,那么颜回俸食少,不免贪得卑下;盗跖任官时短,则成了清廉之士。

这里没有认识到“颜回食埃”和“盗跖引少”用了典故。“月旦”泛指评论。应译作:如果一定要加以评论,那么颜回吃沾有尘埃的食物,不免被认为贪得卑下;盗跖分赃时拿得少,则成了清廉之士。《孔子家语・卷五・在厄》记载颜回吃掉孔子沾染了尘埃的饭食,子路发现了,误认为颜回贪而不廉。“盗跖引少”出自《庄子・外篇・l箧》,即所谓“盗亦有道”,盗窃时勇敢而分得少,才能成为大盗。

2.《卷六十四・列传三十四》(1454页)

(原文)故华元厚葬,君子谓之不臣;嬴博至俭,仲尼称其合礼。

(译文)因此华元厚葬,君子认为不合身份;嬴博极俭,仲尼称赞他符合礼仪。

这里没有认识到“华元厚葬”和“赢博至俭”都用了典故。应译作:因此华元厚葬其君,君子认为华元没有尽到臣子的规谏的道义;季札把儿子葬在嬴博之间,仲尼称赞他符合礼仪。《史记・宋微子世家》:“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讥华元不臣矣。”《说苑・卷十九》记载楚国的贤人季札到齐国出使,其子死于齐国的嬴博之间,就葬在那里,葬礼简单合礼,“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

3.《卷六十七・列传三十七》(1508页)

(原文)敦大逆,宜加斫棺之戮,受崔杼之刑。

(译文)王敦大逆不道,应该掘棺戮尸,依崔杼那样处理。

这里没有认识到“受崔杼之刑”用了典故。应译作:王敦大逆不道,应该掘棺戮尸,像春秋时齐人对待崔杼那样。“戮尸”就是挖坟开棺,将尸体枭首示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春秋时齐国权臣崔杼杀害齐庄公,后崔杼被齐人戮尸。

4.《卷七十・列传四十》(1590页)

(原文)乃崎岖寇难,契阔艰虞,匪石为心,寒松比操。

(译文)在外患内乱中崎岖前行,在艰险中历尽离散,心比石坚,操比寒松。

这里没有认识到“匪石为心”用了典故,应译作:具有不像石头那样可以转动的坚定不移的心。《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孔颖达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

5.《卷七十一・列传四十一》(1594页)

(原文)昔宋杀无畏,庄王奋袂而起,衣冠相追于道,军成于宋城之下。

(译文)以前宋杀无畏,庄王拍案而起,士族士绅相追于道,在宋城之下排列好军阵。

“衣冠相追于道”是“剑及屦及”(又作“剑及履及”)的改写,非“士族士绅相追于道”。《左传・宣公十四年》记载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者无畏,“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言楚王急欲出兵为使者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之路,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

6.《卷七十四・列传四十四》(1645页)

(原文)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世人方之许、郭。

(译文)善于品评鉴别人才,选材取士有的出自默默无闻的平常之家,有的在幼年就得到赏识,当时的人们把桓彝与许迈、郭璞相提并论。

“许、郭”应指许劭和郭太。二人均善于鉴识人才。《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郭太传》:“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许迈和郭璞都是西、东晋之交的人,都喜欢寻山访道,追求长生,不以“有人伦识鉴”出名。

7.《卷七十八・列传四十八》(1751页)

(原文)圣上宽明,宰辅含弘,虽射钩之隙,赏之故行,雍齿之恨,侯之列国。

(译文)圣上宽弘明达,宰辅胸襟博大,即使有射中带钩的仇隙,奖赏照样赐予,有雍齿那样的怨恨,照样封为列侯。

这里没有认识到“雍齿之恨”用了典故。“雍齿之恨,侯之列国”应译作:即使像刘邦对雍齿有切齿痛恨,也照样把仇人封为列侯。《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功臣们争功,疑惧不安,张良劝说刘邦急封多次反叛窘辱刘邦而后归附刘邦的雍齿为侯以安众心。

8.《卷七十九・列传四十九》(1792页)

(原文)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

(译文)虽然种植的情趣不很高远,但还是要教育子孙有淳厚退让之风。有时因为狂放,或许让他们举鞭策马,与万石的风度相似。

这里没有认识到“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用了典故。后半句应译作:有时子孙轻薄,希望让他们学习万石君石奋的儿子石庆举起马鞭数马的数量后才告诉皇帝马的数量的谨慎的作风。“万石”指西汉万石君石奋,与其四子均官至二千石,故以万石为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非“举鞭策马”。

9.《卷八十七・列传五十七》(1943页)

(原文)景、亳垂统,本吞燕之开基。

(译文)景、亳承袭帝位,靠的是兼并的开创之业。

原文标点应作:景亳垂统,本吞燕之开基。应译作:商朝帝王把帝业传到后代,靠的是先祖高辛氏与简狄所生之子契开创的基业。景亳是地名,为商都,在今山东曹县。传说简狄吞吃了燕子遗下的蛋而生了契,契即殷商的始祖。

10.《卷八十八・列传五十八》(1960页)

(原文)殷若复尔,恐招华士之诛,故不敢不至也。

(译文)刘殷如果再像以前那样,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所以不敢不来。

“恐招华士之诛”非“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应译作:恐怕要招致像太公望对华士一样的诛杀。《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齐国隐士华士自己耕种而食,织布而衣,不出仕,隐居山林,姜太公望认为他无益于国,把他杀了。

11.《卷八十九・列传五十九》(1971页)

(原文)愿明公思高祖纳娄敬之策,悟张良履足之谋,远临深之危,保泰山之安。

(译文)愿明公思考高祖接纳娄敬的计策,领悟张良为人穿鞋的谋略,远离面临深谷的危险,确保泰山般的安稳。

前两句应译作:愿明公思考汉高祖接纳娄敬迁都的计策,迁移都城;领悟张良踩刘邦的脚示意封韩信为齐王的谋略,封赏成都王濉#ㄒ蛭当时成都王迨屏很大,威胁朝廷。)汉高祖六年,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劝说刘邦“都关中”,刘邦“即日驾,西都关中”(《史记・留侯世家》)。本文非用张良为圯下老人穿鞋的典故,为老人穿鞋,算什么谋略呢?《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平定齐地后,派人请求汉王刘邦封自己为临时的齐王,刘邦正要生气,张良“蹑汉王足”,示意刘邦当时控制不住韩信,于是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12.《卷九十・列传六十》(1989页)

(原文)元帝比少康之隆,处仲为梗,海西微昌邑之罪,元子乱常。

(译文)元帝追求少康的兴盛,处仲从中作梗,海西察办昌邑的罪行,元子扰乱纲常。

应译作:晋元帝司马睿像夏朝的少康中兴夏朝一样中兴晋朝,但王敦叛逆;海西公没有西汉昌邑王一样的罪过,但是桓温废掉海西公,立简文帝。王敦字处仲,晚年叛逆。桓温字元子,为东晋权臣。西汉霍光废掉昏乱的昌邑王,立汉宣帝。桓温伐燕失败,为树立权威,效法霍光,废无罪的海西公,立简文帝。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90页。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二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版,第114页。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68页。

第7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1898年4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183-184.

[2]马治国.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20-23.

[3]王瑞.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教育时空,2009:176.

第8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摘 要 题】戊戌变法

【关 键 词】传教士/广学会/戊戌变法

【正 文】

对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教育文化方面的影响,很少涉及他们参与中国政治改革层面的研究,且评价也有欠公允。事实上从洋务运动开始,西方传教士就在舆论工具和私人关系两个层面上参与到中国的改革当中。作为旧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教士的活动对中国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试图以戊戌变法为切入点,探讨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参与及影响,并对其活动作一客观的评价。

一、广学会和西学的传播

早在戊戌变法前,传教士就开展了西学的宣传,广学会是当时传教士传播西学的重要机构。它于1887年11月在上海成立,初名同文书会,1892年改称广学会,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实为该会发起创办之第一人。广学会的创立有其特定的目的:会中本旨,期取各国至善之法,以及国势盛衰之所系,著书立说,明告中国官吏绅士:“特别注意感劝一般有学有位的人,早行改革,而谋维新。”[1](P235)

1890年,韦廉臣死后,英人赫德推举本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任督办,掌管整个会务。此后李一直担任此职,直到1916年辞职,长达25年之久。

广学会在李提摩太的主持下,翻译出版了很多西学书籍,具体来说分为如下几类:[2](P452—453)

1.史志,有艾约瑟:《欧洲史略》、《希腊志略》、《罗马志略》;慕维廉:《大英国志》;林乐知:《中东战纪本末》、《东方交涉志》、《列国岁计政要》;裨治文:《联邦志略》;李提摩太:《泰西新史揽要》、《天下五洲各大国志要》、《列国变通兴盛记》、《欧洲八大帝王传》等。

2.学校,有花之安:《西国学校》;林乐知:《文学兴国策》、《七国兴学备要》等。

3.法律,有丁韪良:《万国公法》等。

4.农政,有李提摩太:《农政新法》等。

5.矿政,有傅芝雅:《开煤新法》、《冶金录》等。

6.商政,有丁韪良:《富国策》;艾约瑟:《富国养民策》等。

7.报章,有《中西教会报》、《万国公报》、《中西闻见录》、《西国近事汇编》等。

8.西人议论之书,有花之安:《自西徂来》;韦廉臣:《治国要务》;李提摩太:《新政策》等。

其中影响较大的书籍有2本,即《泰西新史揽要》和《中东战纪本末》。前者“述百年以来欧美各国变法自强之迹,西史中最佳之书也”。[2](P455) 后者“命意所在实欲中国之行新法,学西学以克自振拔,为自强而借日本以自镜”,“其有益于中国非浅矣”。[3](P398—399)

广学会的书籍在当时很受中国开明绅士和官员及一般知识分子的欢迎。一个自称为古吴居士的人对传教士的书大为赞扬,说:“中国之为政者读之,可晓然于治国临民之本,以宏其帝德王道之新模;中国之为师者读之,可恍然于辅世育德之源,以扩其守先待后之新学;中国之为士者读之,可穆然于尽人合天之诣,以求其黜伪崇真之新道;中国之为民者读之,可洞然于经营制造之端,以得其农工商贾之新法,其裨益于吾华之国计民生者,岂浅鲜哉?”[4](P215) 有资料显示其书销售额:1893年收书价洋银800余圆;1895年收书价洋银2000余圆;1896年收书价洋银5000余圆;1897年收书价洋银12000余圆;1898年收书价洋银18000余圆。[1](P217) 短短的5年,售书之收入增加近23倍左右,其书籍影响之深和中国追求改革人数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甲午战后,盗印传教士编译的书籍之风愈演愈烈,虽经清政府干预禁止,也无济于事,几乎“每一本有价值的书现在都在被人非法翻印”。[5](P632) 前文提及的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和林乐知的《中华战纪本末》尤为突出。据记载:本会(广学会)各书屡遭书贾之翻刻,他省不及察,所察而知者,四川一省翻版至十有九种,虽属大干功令,而人多喜阅,实为信而有徵。[1](P217) 盗印之风的盛行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广学会的书籍深受国人喜爱。

为了扩大西学的传播,传教士还进行了大量的无偿赠书活动。赠书一般选择于科举考试之时,在考场外分发。书中内容大多接近于考试的时务策论,偶尔也会带有宗教宣传品。

对于政府官员,“广学会不时赠送书刊给他们,部分高级官员如李鸿章、张之洞,及总署大臣等均常收到广学会出版的名著……总署并以之《进呈御览》”;“甚至华亭知县葛培义,亦曾接到西士步君赠送李提摩太的《西铎》”。[6](P113)

据统计,戊戌变法前后赠书大致情况如下表:[3](P404)

年份 书报册数 小册子和单张册数

1988 2000

10000

1889 2204

10000

1892 5000

1000

1893 62000

不详

1894 3000

20000

1897 121950

不详

1899 30847

不详

广学会的这种工作得到了清政府部分官员的支持,如1894年张之洞捐助1600元,山东的聂道台也捐助银两,招商轮船局的职员,购去泰西新史揽要百部,分赠他的朋友。[1](P236) 1895年张之洞曾赠银1000两请广学会译一部西国通史。成书后,又赠银两3000两为印刷之费用。[1](P237)

广学会还主办了不少报刊:如《万国公报》、《中西教会报》、《大同报》和《女铎报》等。其中《万国公报》影响最大。《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闻》,1868年9月在上海创刊,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1883年因故停刊,1889年作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再次复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担任主编。它起初只印1000份,直到1894年因刊载甲午战争的消息和评论才引起士大夫们和上层官吏的重视,销售量陡增至4000份,1897年发行量增至5000份。到1898年维新运动高涨时激增至38400份,达到空前高峰。[7](P161) “当时光绪帝也阅读《万国公报》,还向广学会订购了八十九种书籍(书目刊载在一八九八年《广学会年报》附录内),可见广学会在当时的名声和影响之广了。[7](P162)

传教士在出版物上宣传普及西学,客观上培养了有利于改革的气氛。尤其是《万国公报》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媒工具,“销行最广,感力伟大,中国维新份子受这报的鼓动者,不在少数”。[1](P235) 它大大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和变法阶层的崛起。范文澜先生指出:“变法成为一个运动,《万国公报》是有力的推动者。”[8](P296)

二、鼓吹变法,结交权贵和维新派

戊戌变法前后,传教士提出了许多改革中国的主张。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新政策》中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中国有四事焉,皆应亟行改革者:一日教民之法,二曰养民之法,三曰安民之法,四曰新民之法。具体而言,养民之法分为立报馆、译西书、建医院、增科目;养民之法有十:通道路、捷信音、开矿产、垦荒田、劝工作、造机器、开银行、铸银元、保商贾、刻报单;安民之法包括和外即通好立和约、建立万国太平会、联交。保内即化偏私、筹款项、修武备、劝新法:新民之法有多见西人,素谙洋务之员、阅已译之西书、阅日报、派学生出洋、派使臣、给京师同文馆增添专精学科。[4](P233—239)

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的《上中朝政府书》中认为:一曰养民有要,二曰教民知本,三曰和睦有序,四曰武备亟讲,五曰养民教民和睦武备诸大端各宜变通新法。养民有要即讲农政、尚工艺、通商贾;教民知本即畏天命、正人心、端学术:和睦有序即和上下、睦邻封;武备亟讲即有备无患之意。[4](P249—250) 另外他在《改政急便条议》中提出:一曰重农以奠民食;二曰建学以储人才;三曰取人才以获实用;四曰专任以定趋向;五曰制禄以劝官吏;六曰设法以励操守;七曰举善法以公仕路;八曰经武以备不虞。[4](P252—254) 在用人方面,李佳白认为“宜用西国大有声名中外推服之人、专家之学、通达之士、正直之人、诚挚之人。”[4](P257—258)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其著作《文学兴国策》中提出五条建议:一曰内外政事,决于公论;二曰上下一心,以谋富强;三曰文武并重,各遂其志;四曰一洗旧习,而归正道;五曰广求智慧,不分中外。[4](P261)

传教士除了间接地发表言论,鼓吹变法外,还直接结交朝中权贵,劝说变法。早在1876年,李提摩太在山东赈灾时,他就向巡抚丁宝桢提议:“由朝鲜、日本及满洲运粮赈济,同时劝他建铁路、开矿、以养民富国。”[6](P27) 1882年,张之洞出任山西抚巡,曾要求李提摩太放弃传教工作,参与清政府改革事业,遭其拒绝。1880、1886年李提摩太两次会见李鸿章,建议政府出资100万元进行试验教育改革。1884年,李提摩太在上山西按察使的一文《富晋新规》中提出,改革应先从统治者着手,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6](P29) 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败迹之象渐露,他曾向张之洞和李鸿章等人游说,速和日本,早行变法。

1895年帝师翁同龢邀请李提摩太面会,李陈述了中国改革的条陈,“中国急需的改革,有四大要端,一曰教育维新,二曰经济改良,三曰平息内乱并辑睦邦交,四曰道德复兴”。同时提出七点具体建议:(一)朝廷当聘两位西人为顾问;(二)设议政部,满汉人员四位,另聘四位西人,熟于政治学识者为陪员;(三)币制改良,有确实的金位,不滥发纸币,使经济破产;(四)筑路开矿举办实业;(五)改良教育,多设各级大中学校,仿行西法;(六)扩充新闻报纸,以开民智,聘西人辅助,中人为主撰;(七)整顿海军陆军,使收实用,可以平内乱而御外侮。[1](P232) 翁极力推崇,并转奏光绪帝。翁同龢在日记中这样评价李提摩太:“豪杰也,说客也。”[2](P513) 1896年,李提摩太离华回国前,翁同龢亲自到其寓所送行,李特别感动,“没想到首相是亲来送行,已到大门之外。这是特别致敬的大礼,从来不曾有一次首相亲为教士送行的。谈一点多钟,多论及宗教当任人自由信仰,政治当及时改革”。[1](P232) 由此可知,翁李二人交情超乎寻常。

李提摩太与孙家鼐也有很深的交往。一次,李提摩太拜访孙家鼐,孙告诉李说:他曾把李翻译的马垦西著的《泰西新史揽要》每天同皇帝阅读,已经有两个月了”。这次交往,李对孙的印象特别好,把他看作是“中国官吏中文化最高,并且最温和的一个人。”[4](P557) 强学会被封后,改为官书局,孙家鼐奉旨管理。当时李离京返沪,即将回国,孙家鼐“传电上海黄道台,敦聘先生(李提摩太)入都襄办局事,如必欲回国,请开示章程。先生即得电音,穷日夜之力,酌拟草稿……酌改大定,至香港而再缮发。”[4](P387)

多年后李对他这份与清廷要员的情谊还津津乐道:“他(翁同龢)告别不久就送来四片绸缎,八盒点心,给我送行,这些连同孙家鼐的瓶子,我很珍贵它,因为这表示了他们的友谊。”[4](P559)

另外李提摩太还会见了张荫桓等人,甚至连顽固派重要人物刚毅,李也去游说。在与刚毅的会见中,刚毅急于想让李提摩太知道:“阻碍分子是汉人官吏,而不是满洲人,汉人是怙恶不悛地排斥外国。”[4](P558) 李事后回忆:“虽然他(刚毅)有反对外人的感情,刚毅的友好态度和其他满洲人行为,是显然相反的。”[4](P558) 由此李乐观地认为顽固派所注重的只是手中的权力而已,并不反对变法。

李提摩太在京游说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他“日以新学之益,遍告达官贵人,诸君皆乐与之游,聆其议论,靡不倾到。而京师名下士,及外僚之入觐者,如王爵棠方伯之春,程从周军门文炳,龙觐臣军门殿扬诸公,簪裾盛会,无虑百数。”[4](P386) 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来中国不辞辛劳地宣传变法,并取得了显著绩效,应当给予正面的肯定。

传教士在结交朝中显贵的同时,也加强了与维新派的联系。1895年7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强学会,李提摩太和李佳白等传教士加入此会,“中国士大夫与西人通,自此会始也”。[4](P134) 为了增强彼此间的感情,维新派人士常邀请他们吃饭,传教士也回请维新派。在每次宴会上,他们互相讨论如何改革中国,并请传教士指导他们的工作。当时李提摩太在京要聘一位临时的中文秘书,梁启超自愿前去服务,大受李的欢迎。1895年10月,康有为遭守旧派攻击,被迫离京南下。康在离京前,拜访李提摩太,李后来回忆:“在客厅里我看到这位著名学者穿着黄色丝制的袍子,他在明天离此回南之前,带着一本自己的著作送给我。他告诉我,他相信我们出版物里所说的上帝的慈爱及国家间的友爱,并且他希望与我们合作来改造中国。”[4](P554) 通过这次会面,李惊奇地发现:“几乎我以前所作的种种建议,全都概括和凝聚在他那份具体而微的计划中了。无怪乎他来访问我时,我们有那么多共同之处。”[7](P180) 随着变法的进展,康有为对传教士越来越来信任,以至于后来,康有为打算请李提摩太去做皇帝的顾问。[4](P563) 因后来政变发生,计划未能成功。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时,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紧急会见李提摩太,商讨营救光绪帝的办法。“我们决定了容闳去见美国公使,因为他是美国籍民,梁启超去见日本公使,而我(李提摩太)自己去见英国公使,使他们立刻设法去保护皇帝。但是不幸得很,美国公使已去西山,而英国公使在北戴河。”[4](P565) 故营救计划无法实施而告终。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传教士鼓吹变法,四处游说,其宣传的重点已不再是以前的普通民众,而是上层同情变法的高级官吏和立志改革中国的维新人士。这种方式的转变,再加上传教士的孜孜努力,对戊戌变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客观上促进了变法的迅速开展。

三、怎样看待和评价传教士的作用

传教士的活动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传教士参与戊戌变法看作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一种表现,片面地夸大了其消极作用,忽视了积极的一面,值得商榷。

我们知道,思想的启蒙是变法兴起的前提条件,戊戌变法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的清政府虽然早在鸦片战争后就被迫打开国门,但中国主流阶层的思想仍徘徊于传统儒学的怪圈内。全国上下,西学知识普遍缺乏,甚至视西学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竟然不能敌蕞尔小国日本,再加上战后巨额的赔款及割地,深深地刺激了国内士大夫阶层。中国人逐渐苏醒过来,寻求变革之心日益高涨。如何变革,怎样变革,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必将跨越以前设定的门槛,由器的层面转化到道的层面。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中国人对西学不明其真谛。而传教士的出现,却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首先,英美传教士有较高的学历,适合于传播西学;其次,传教士来华经过差会的严格遴选,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任何缺乏责任心或有过其品德受到怀疑纪录的人都是不合格的。如果他们参与传教活动,将是传教事业的耻辱。他的名声必须达到如下程度:当他被选为传教士的时候,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会一致认为他是最适合的人选。[3](P14) 因而英美传教士如李提摩太、林乐知和李佳白等人“其在华也,久则四五十年,少亦一二十年,不独通晓中国语言文字,且能洞悉中国政教之本末,风俗之纯疵,民间之利弊,其殷殷为中国求益之心,有求华人之所不能求者,其劝劝为中国剔弊之意,有剔华人之所不能剔者。”[4](P215) 从这种意义上说,在中国维新思想兴起的早期过程中,英美传教士扮演了思想启蒙者的角色,是毫不夸张的。当然这种启蒙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传教士向中国兜售宗教救国论,试图改变中国人的信仰,用基督教作为中国改革的精神动力等等。这与传教士自身的特殊身份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一概加以文化侵略的罪名,从而抹杀英美传教士对戊戌变法的贡献。

总体而言,传教士在戊戌变法中的积极作用可归纳为:传播西学,批评时政,诱发了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意识,即“基督教传教士在最初唤醒中国人使之感到需要变法这一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据说康有为在1898年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和林乐知的著作);此外,他们还帮助形成了改革派的自己的方法、思想和甚至世界观”。[5](P632—633) 最后英美传教士如李提摩太、林乐知、李佳白等人间接或直接地卷入了戊戌变法,提出了种种主张和建议,不但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展,而且为维新派的改革蓝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照模式。

费正清先生对传教士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十九世纪时,商人们来中国谋求利益。外交官和军人来到中国则谋求特权和让步。外国人中间唯有基督教传教士到中国来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要给予利益;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至少在表面上是为中国人的利益效劳。”[5](P584) 这样评价传教士,虽然也带有一些溢美成份,但也算较为公允之辞。

综上所述,西方传教士成立广学会传播西学,鼓吹变法,结交权贵和维新派,一方面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变法的深入。他们的努力是值得肯定赞扬的。在肯定英美教士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对其消极作用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2]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3]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导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4]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Z].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5]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95.

[6] 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M].上海:上海书店,1998.

[7]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第9篇:孙权劝学译文范文

摘要 巴赫金说过“说话人及其话语,最能体现小说体裁的特色”。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描写最为生动形象的人物之一,她的语言也独具特色。本文就《红楼梦》翻译中对王熙凤语言特色把握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英译本和中国学者杨宪益夫妇的英文全译本为主。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学中语义分析知识和翻译理论,分析原作,评价译文得失。探讨该问题有几层意义:1、可以深入了解翻译与语言的关系,尤其是人物语言特色翻译的问题。2、撇开印象式的翻译批评,把评论建立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3、检讨《红楼梦》英译得失,从中吸取翻译经验。

关键词:王熙凤 语义分析 句法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共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王熙凤是作者塑造得最为丰满生动的一个艺术典型,其中八十六回有王熙凤出场。凡是有王熙凤出场的地方,作者都将她的语言做了精彩而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形象和语言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内容和文学艺术上的成就。王熙凤的语言也具有高度的生活真实性与典型性。

本文仅以王熙凤言语的翻译为视点,借助语言学中的语义分析,对比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英译本和中国学者杨宪益夫妇的英文全译本中,对王熙凤出场白的翻译,以就正于师长同仁。

在《红楼梦》中,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是在第三回。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到:“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近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而在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志,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备自己不该招引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言语,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正如作者借贾母之口指出,是个“泼辣货”。

为黛玉接风的“果茶上来,凤姐亲自布让”;黛玉进府来的第一餐饭是在贾母的后院吃的,桌上凤姐亲自安箸,并亲手把黛玉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待黛玉以上宾礼;而且在黛玉进府之前,王熙凤连给黛玉做衣裳的布料都事先准备好了。从这一系列的事实看来,谁能说王熙凤对林黛玉这位远客的迎接,不是满腔热情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凤姐的出场白分为五个小节。第一小节以“天下真有”开头,描述了凤姐对黛玉的美丽的赞叹。第二节由“况且”引导,通过赞扬黛玉的风度而间接的奉承贾母。第三节由“只可怜”开始,凤姐为黛玉母亲(也是贾母的女儿)的早逝而哭泣。第四节由“正是呢”引导,凤姐应贾母的要求转悲为喜,并向贾母道歉。最后一节有几个排比问句组成,再次关怀黛玉,表明她对黛玉的喜爱和欢迎。前三节主要是围绕黛玉而赞叹,第四节转向贾母,第五节又回到黛玉,形成了有张有弛的节奏感。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现在我们分析下上段话的句子结构。凤姐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形成并列结构,相互呼应。句子的重心是名词,且前面都有修饰语。这样的结构使得王熙凤的话语,连贯又有渲染力。动词在句中处于次要地位,多用单音节词,如“见”,“象”等。也就是说,在这段话中,王熙凤主要是通过名词及其前置修饰语之间的搭配,来表达其感受,从而显示出她对黛玉的热情和见风使舵的非凡口才。

大多数使用的名词都是指代家庭成员,如老祖宗,妹妹。大多数形容词如“标致”,“嫡亲的”都是用来指黛玉。这些形容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处于突出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强调。

下一步我们从宏观到微观,运用词义分析来研究一下句中的关键词“标致的人物”、“老祖宗”、“嫡亲”。由于篇幅限制,语义分析的步骤就不赘述了。

首先看汉语“标致的人物”,其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相貌、姿态美丽,言行正派的女子。”杨译的“ravishing beauty”的核心词义是“beautiful,delightful woman”,即“美丽,令人愉悦的女子”,该词在词义和文体上几乎和“标志的人物”完全吻合。霍译的“beautiful creature”的核心词义是“a person, viewed with pity, exciting aesthetic pleasure”,即“令人怜悯的美丽人物”。王熙凤在这里并没有表达怜悯的意思,而且“beautiful creature”是口头用语,在文体上也与原文不符。

王熙凤大肆称赞黛玉的主要目的是讨好贾母,如在并列句“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中,凤姐就间接的奉承了老太太风度好。当着贾母的面,熙凤叫她“老祖宗”,而其他人都称贾母为“老太太”。在贾府中,叫贾母做“老祖宗”是凤姐的特权。那么“老祖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是比较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骂道:“她是你哪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由此可见“老祖宗”是比老奶奶,老祖母更值得人尊敬的老一辈。除字面意思外,“老祖宗”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贾府是一个封建官宦之家。在贾府,长辈有着无上的权威。贾母是贾府中年纪最长的,也是最受尊敬的一位。所以只要贾母一出场,她便是全场关注的焦点。为了讨好贾府中最有权威的贾母,凤姐“只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第43回)。

在出场白中,王熙凤对黛玉的不幸身世感到伤心,见面时,悲从中来,因而“用帕拭泪”,这本来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黛玉是远客,第一次见面,王熙凤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黛玉身上,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此时老祖宗又在场,一切都必须以老祖宗为中心;老祖宗这时候不要悲,而要喜。王熙凤便立即把自己悲伤感情的潮水堵住,迫使它纳入老祖宗所指定的轨道,马上做出了戏剧性表演:“忙转悲为喜。”

综上所述,“老祖宗”应是指由权威,比老太太更值得尊敬的意思。在翻译中,霍译为“grannie dear”。根据牛津辞典,“Grannie”是自17世纪以来对“奶奶”的口头称呼。“Dear”也是口语中用于称呼家庭成员,主要是女性的词。那么,“grannie dear”的回译应是“老祖母”,“亲奶奶”的意思,和“老祖宗”不是一回事。其实,不难发现,“老祖宗”更接近于“ancestor”或“ancestress”。所以应译为“our ancestress”。

再看“嫡亲”的含义。据我国汉族封建家庭的传统,“嫡亲”指自己儿子的子女,嫡亲的孙女儿要比外孙女儿(自己女儿的子女)亲。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儿,本不如嫡亲的孙女儿亲,但他刚到贾府时很受贾母的宠爱。

凤姐这番话分明是讨好老祖宗,而绝无贬损她史家的意思。霍译似没有理解到这一层,直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直接提出“your side”,在效果上就多少贬了老祖宗,不甚可取。杨译却理解到这层意思,译时绕了一个弯,该从黛玉的父亲着笔,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避免了冒犯老祖宗,真是巧心妙笔,略胜一筹。

通过以上分析,我综合杨,霍两家的译文,试图得到一个更为合适的译文,以求指正。

"Well,"she cried with a laugh, "If I hadn"t set eyes on her today, I shouldn"t have believed that such a ravishing beauty could exist! And everything about her so distingue!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is more like a Jia. No wonder our Old Ancestress couldn"t put you out of her mind and was for ever talking or thinking about you. But poor little cousin, losing your mother so young !" and she dabbed at her eyes with a handkerchief.

"Yes, of course. It was just that seeing my little cousin here put everything else out of my mind. It made me want to laugh and cry all at the same time. I quite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I deserve to be caned, don"t I?" she grabbed Dai-yu by the hand. "How old are you dear? Have you begun school yet? What medicine are you taking? You mustn"t feel homesick here. If there"s anything you want to eat or anything you want to play with, just come and tell me. And you must tell me if any of the maids or the old nannies are nasty to you."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

[2] 王朝闻:《论凤姐》,百花出版社,1980年。

[3] 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

[4] 周汝昌主编:《红楼梦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5] Hawkes, David and Minford, Joh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M] London: Penguin Books,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