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演讲技巧训练精选(九篇)

演讲技巧训练

第1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舞蹈技巧是优秀舞蹈演员必须掌握的训练技巧,在舞蹈教学训练中,舞蹈动作要求做到稳健、流畅。舞蹈技巧运用是构成舞蹈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所以,舞蹈技巧的训练对舞蹈任何形式的表演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舞蹈技巧训练的应用

舞蹈技巧的训练水平,能直观地体现出舞蹈者的专业水准。它包含运动学与医学双方面的技巧,能把人体优美、稳健的动作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体运动一直是科学领域探讨的话题,而舞蹈中不仅包含人体运动学,还包含了运动生理学与心理学。

目前我国的舞蹈教学在科学运用的范围有:关于人体热身方法、身体治疗学、身体各项机能的相关研究及锻炼方法等。这几种舞蹈教学方式应在实际训练中多加运用,当然并不单单是让舞蹈学习者学会更多复杂的身体运动技巧,而是通过对以上舞蹈教学方式的讲解与学习,了解舞蹈教学中身体能体现的各种动作,感受来自舞蹈技巧的魅力,然后才能对学习舞蹈技巧产生热情,表现出稳健、优美、潇洒、委婉的舞蹈魅力。

舞蹈技巧的训练是讲究方法的,只有掌握其精髓,才能表现出更好的舞蹈。这是有一定的学习方式的。第一,对舞蹈这门学科的内容要有全面的了解与自身体会,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技巧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只有熟练掌握舞蹈训练方式,才能在舞蹈训练中更加得心应手,所以,课堂上对于舞蹈技巧的讨论要特别重视,之后才是舞蹈的具体演示。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舞蹈动作的讲解,让学生熟悉前后动作之间的联系与转换技巧。训练时身体的力量与柔韧性是分不开的,这对一些动作有很高的身体要求,所以,基础知识的理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二,舞蹈教学是为了培养舞蹈演员艺术素质的,艺术是具有表达能力的,而舞蹈能更好地锻炼舞者的这种表达能力。在舞蹈训练中,身体动作的流畅与连贯虽然让观赏的人感觉舒适,但这不是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第三,舞蹈教学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舞蹈训练开始前,学生要做到充分热身,使身体活动开,以免在训练中出现身体受伤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热身就已经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使学生真正学习舞蹈技巧的时间很少。但是,舞蹈不是有氧运动,只有优美的动作、充沛的感情才是舞蹈表演的魅力所在,而想要跳出优雅自然的舞姿和充满力量与美感的肢体动作,只有身体伴随呼吸的频率而进行动作,再通过合适的配乐,才能表现出完美的舞姿。

二、身体技巧与舞蹈技巧

舞蹈技巧训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出场、旋子、飞脚、侧空翻、后空翻、小翻等,这是在舞蹈技巧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这些动作能让舞蹈表演张弛有度,具有表现力,也更具观赏性。但是,这些技巧的训练对于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坚持训练,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现代舞蹈不同于旧时代的舞蹈,舞蹈技巧的多变和创新成了现代舞蹈考核的新指标。就目前来看,舞蹈院校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做得不是很好,缺少专门训练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只有通过专业的指导与训练,学生才能参加舞蹈表演,而且在舞蹈演出时,可以很好地确定自己表演的位置,从而配合他人完成表演。舞蹈学习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舞蹈学习者提升对于舞蹈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水平。所以,训练时,专业的训练与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身体技巧的训练主要内容是:力量、柔韧性、持久力、跳跃、速度等方面,这是人体都具备的,也是最基础的素质能力。关于舞蹈专项素质的训练内容,则是对舞蹈技巧与身体各部位配合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就是利用舞蹈技巧中一些高难度动作的反复训练,来锻炼身体技巧。

身体技巧的训练与舞蹈技巧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舞蹈技巧训练中,只有身体素质达标,才能更好地展现舞蹈技巧;而也只有舞蹈技巧完美地展现,才能更好地体现身体素质。专业的训练才能带来专业的效果,舞者只有?过专业训练,才能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

第2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技巧;呼吸;发声;共鸣

1 声乐演唱及技巧的内在关系

声乐是嗓音、曲调、语言的完美融合,它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声乐的探索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日常演唱者的刻苦发声训练逐渐建立其模式化的声乐演唱体系。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声乐演唱在音乐教育中也有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发声的科学化指导,对相关技能的全方位掌握,无论是对声音还是站姿、咬文嚼字都有着系统化的训练模式,从而在声乐演唱训练的基础上使得学生产生音乐的共鸣,达到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效果。

声乐演唱讲求技巧,如何运用正确的姿势,如何保证气息的支持,如何让声音自然圆润,如何更富有渲染力的表达歌曲等等,都要依靠声乐演唱技巧得以实现。声乐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技巧、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共鸣腔使用技巧、咬字技巧等等。发声技巧的关键在于气息的运用,唱歌时,气息畅通无阻,才能将声音似喇叭般高低自由收放,得到圆润、松垮、通畅、宽衡的声音效果。肢体语言表达技巧是指通过肢体动作,配合歌词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演唱者的心声,除此之外,适当的肢体动作也可以确保演唱者畅通的呼吸,使整个演唱过程锦上添花。共鸣腔使用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咽喉、口腔、鼻腔、胸腔,通过四腔的协调一致影响声音的共鸣,从而引导或牵制声音的变化。咬字技巧主要运用在对歌词的阐释,通过掌握每一个字发音的规律及腔调,分析并运用到演唱中去,通过对咬字适当的夸张或缩略来配合不同的曲风,从而加强音乐的感染力。

声乐演唱的过程也是声乐技巧运用的过程,声乐技巧作为声乐演唱的辅助工具,对于音乐的演唱及内在情感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声乐强调的是演唱,演唱即是声和情感的外在表达。为了更好的阐释声和情感在音乐中的融合,需要声乐技巧予以辅助,通过坚持不断地发声练习和肢体表达练习来达到最终的演唱效果。除了互通的内在联系外,声乐演唱及其技巧还有共通之处,即声音的共鸣。歌唱的动力在于气息,气息又贯穿声乐演唱技巧始终,无论是发声练习还是咬字技巧及肢体表达技巧练习,其都为“气息”所服务。在气息提供演唱动力的基础上,气息又帮助演唱者更好地阐释歌曲,表达歌曲。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会充分利用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再由学生的悟性感知声乐,表达声乐。在领悟中,需要学生以积极地心态感知声乐演唱及技巧二者的联系,在技巧的辅助下将音乐完美的表达。

2 呼吸训练

呼吸为声乐演唱提供“支持”,这种支持是一种自然的唱歌状态,即讲求气息的平稳通畅,从而推动声的发生,当然这种自然流畅的气息需要不断的气息训练加以强化,使得声音避免僵死和堵死的情况发生,声音在气息的推动下自然的形成“通”、“松”、“空”的特点。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呼吸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作用。古语说的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训练帮助声音正确的震动,随着不同振动频率、振幅使得声音有高有低,音色各异,在气息的支持下,完成整首歌的演唱。当然气息不仅仅对声音有着支持作用,还有着渲染作用。气息的渲染作用主要表现在“饱满性”上,即随着喉咙的打开,气息的通畅流淌,使得整个上半肢腔体得以扩大,在充足的空间内,产生“共鸣”。因此呼吸训练不仅决定着音色、音调,也决定着共鸣体的渲染作用。打好“气息”的坚实基础是声乐练习的第一步。

3 发声练习

发声训练是声乐演唱训练的基本形式,即提炼出歌曲的基本曲调及动机、乐句,配合母音、音节,根据对不同音域的选择,在一定的音域内做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的练唱。正确的发声往往配合横膈膜控制呼吸法,在喉头的位置确定下,使得声与气息密切配合,无论是低音还是高音,无论是美声还是通俗,在喉部器官稳定的基础上配合声、气的调节都能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发声训练的另一大目的是为了调节共鸣腔体的使用,通过头和胸的控制扩张共鸣腔,在共鸣腔扩张的同时美化发声。训练中,老师往往会帮助学生做声区划分,注重学生呼吸、共鸣腔体的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最高效果。在发声练习中,通常选择a、e、i、o、u五个原音作为基础母音,从最易发声、最自然动听的母音练习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提高声乐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4 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呼吸训练中我们提到过,共鸣使得声音更有渲染力,更具饱满性,没有共鸣,声音失去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共鸣的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共鸣腔包括胸腔、口腔、头腔,在歌唱中,由于曲调的不一,演唱形式的各异,咬文吐字的具体化,使得共鸣腔在演唱中的使用比例不同。通常来说,低音更多的使用胸腔,因此在低音域练习中,会注意胸腔发声练习,胸腔共鸣的关键在于保持声音的松弛,切莫用胸腔共鸣压迫喉咙。中音则适用于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的直接共鸣区域,声音由喉咙发出后、口腔保持自然打开状、下颚自然放下,在需要时可以稍稍后拉,上颚保持上提感,在烟、喉自然松开的情况下,配合牙齿、唇部、舌获得更好地口腔共鸣效果。头腔共鸣主要应用在高音发声,头腔共鸣的最大特点在于声音的明亮、辉煌,富有穿透力。头腔共鸣不仅决定着音色,更决定着音质,练习时,老师通常会教导学生以闭口打哈欠状,双唇微闭,留宽气息通道,从而使得声音上提,以眉心震动为目标,集中声音的明亮,配合呼吸点、共鸣点、发声点,取得丰富,富有光彩的发音效果。

5 歌唱语言及其表达

声乐不仅是对旋律的表达,也是对语言的表达过程。歌唱艺术以唱腔为基础,搭配语言,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爱。如何才能充分表达歌唱语言,首先从咬字说起,歌唱时的咬字不同于说白话时的咬字,讲求呼吸的支持,根据音域和音质的要求达到不同的共鸣。吐字同样以气息为动力,以口腔为发声源,在吐字中我们既要考虑口腔的打开状态,找到共鸣点,又要确保呼吸的支持,咬准字的发音,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保持正确的吐字效果。最后要提的是收尾,恰当的收尾做到承上启下的歌唱作用,不仅为下一句发音打好铺垫,更保障了整首歌的自然流畅的表露。

6 结语

通过对声乐演唱及技巧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声乐技巧为声乐演唱提供了保障,使得声乐演唱更完美、细腻。此外声乐的各个技巧间又相辅相成,穿插其中,无论是共鸣还是发声还是气息支持,都成为声乐演唱艺术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思思.浅谈声乐演唱中呼吸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第3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优秀的培训师在培训中应该扮演好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四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教师

从培训师字面上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培训师首先是老师,因此无论是教授学员如何成功的做人还是教授销售、管理、或者财务技巧,都要具备老师一样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

1、 具备课程的编写能力

培训师的课程应当是系统而明确的,如同老师的教案一样,每个课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就拿营销课程,如果要做成教案估计如同MBA教材一般厚实,因此不可能在一天或几天的培训课中系统的讲解,但是作为培训师应当将课程重点集中在自己擅长的点上,例如专讲市场调研的课程,专讲定价策略的课程等等,或者是针对初级营销人员大致了解营销整体内容的介绍型课程,只谈营销的工作大块划分不涉及细微领域才能让该课程有不同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最忌讳按照培训者主观逻辑拼凑的课程,既没明确主题也不具备课程的完整。

2、 具备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力

应该说培训师大多不是教师出生,没有受过师范学院的课程讲解训练,但是如同教师一样的讲解能力却是培训师必不可缺的能力。讲解需要把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深入浅出的剖析清楚,无论深奥或是浅显都能让学员明了培训师所要阐发的观点意图,例如一个讲财务课程的培训师,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出身,自己做财务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能很好的完成各种财务工作,但是由于财务不象其他岗位那样与人交流的时间较多,加上财务课程本身涉及的数据、理论、方程式等较多,因此这个财务管理培训师在讲解时常常让学员感到似懂非懂。

第二个角色:演员

培训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要让学员接受知识,传授与接受是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就象同在一个课堂学习的学生最后获得知识量完全不同一样,传授只是一个教的过程,而接受是学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员将自己传授的知识理解、记忆并掌握是对培训师的要求。

1、 象演员一样始终吸引受训者的注意力

我曾看过许多培训大师的课程,大多动作幅度较大,表情丰富甚至夸张,如果在生活中估计大多数人断难接受这种的说话方式,可是培训课堂上需要培训师的这种“表演”,此时培训师已经不是课下“某老师”,而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演员,他需要用这种方式始终引领学员的注意,让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课程的理解和体会上来。有培训大师级人物授课时衣着都类似于演出的服饰,在课堂上即兴演唱、形体表演都佐证了培训师的演员角色。

2、 将课程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

同一个课程,有经验的培训师可以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学员的热情,让学员在不知不觉当中投入,而同样内容的课程换成一个经验欠缺的培训师上课时,就无法引起学员的兴趣,甚至感觉内容枯燥,形式做作,形成抵触。

拿企业内训的一些销售课程来说,很多大的企业集团不能说没有销售高手,也不是没有既通晓销售知识,又销售经验同时也能言善辩的人才,但为什么仍然需要借助专业的培训师呢?因为同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不出来,或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给别人的感觉都是两样的。而专业的培训师就象给这些知识加上了华丽的包装,原本一些朴素的知识或道理由不起眼变成了“金玉良言”,通过培训师的演绎,这些知识让受训者感觉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牢牢的记住,这就是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例如,一次销售培训师在讲“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个观点时,举例世界成功销售人员的经历,培训师一边讲这个销售人员如何开始拜访,一次次失败,一边就用自身的形体表演,演绎故事中人物当时的沮丧表情和全身瘫软的感觉,到后来通过不断坚持不懈的拜访工作积累了大量客户获得成功时,培训师又会将故事人物成功时的激动、喜悦、百感交集演绎的淋漓尽致,就象让受训者看到了当时场景的再现,此时培训内容已经深深印在受训者的心里。

第三个角色:教练

培训师包含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功能是教练功能,对学员的培养和训练就体现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例如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是对学员能力的训练。需要培训师对学员进行辅助、引导,让学员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培训项目中来。

1、 体现教练的示范性

在培训课程中除了讲解很多也采用实验教学法,例如教学员的沟通技巧课程,就会让学员分组采用课程的方式进行实验,在实验当中可能暴露出学员在该项技巧运用中的问题,此时培训师就会自己示范,请学员扮演极难沟通的客户故意刁难,然后看培训师如何采用所授技巧予以化解。

2、 体现教练的耐心指导

优秀的培训师对于学员知识的掌握较为负责,如同上文提到模拟实验中有的学员掌握知识较慢,培训师会主动予以指导,一次次辅导学员准确运用技巧,直到每个小组基本通过模拟实验。

3、 体现教练的严格性

教练的严格性在游戏教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在培养学员团队精神的课程当中有个游戏叫“我们是一家人”要求学员互相搭肩膀围成一个圈,然后一边高呼“我们是一家人”的口号,一边同时蹲下或起立,要求一个圈的学员保持绝对的步调一致,很多时候学员来自不同部门甚至不同企业很难做到相互的协调配合,而培训师则要求必须达到动作完全一致才结束当天的课程,否则一直练习下去。这种严格正体现了培训师不单是教授知识更是对学员的一种训练。

第四个角色:咨询顾问

优秀的培训师也是企业的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企业状况提出培训课程及培训重点的建议。培训师大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例如教授销售课程的培训师以前的必然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在销售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所以他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和行销技巧。

1、 具备顾问级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如果说培训师是人云亦云,将其他人所讲的课程复叙出来那一定是表示最优秀的培训师。优秀培训师在应该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对知识、技巧的灵活应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充分阐释,遇到学员的实际问题也能凭丰富经验与知识给予准确的解答。

2、 具备咨询顾问的诊断、咨询功能

第4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关 键 词:基本功 再现音乐 整体性

学校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复合型人才的基地,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各学科、各专业为人才的培养设置了可实施的教学大纲与计划,但如何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具备全面专业素质并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学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综合院校中,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但有些学生出现了重专业、不重其他学科的学习,或专业学习中只重视技术练习、不注意音乐表现的问题等,这都严重干扰着学生成长的进程,影响着学生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的提高,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足够注意。本文就基本功学习与音乐的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功与音乐的关系

每个专业都有它的基本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是讲究科学方法的。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演奏(唱)、独奏(唱)、重奏(唱)、合奏(唱)等表现形式,通过器乐的弹奏、拉奏、拨弹等各种奏法的技术要求及声乐各声种的发声法与各种演唱法的技术手段与要求来实现的,这些要求是非常科学严谨且细致具体的。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练习要符合人的生理构造,能够极大限度地挖掘其技术能力的表现手段,并展示出来。每个专业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各专业都有其特别的专门技能训练方法来提高专业的基本技能,如器乐的各种演奏法(如钢琴、提琴的各种演奏方法)、声乐的各种演唱法(民族与美声唱法)等。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有对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方面的要求:如对音准、节奏、调式、旋律、和声、曲式、体裁、音乐时代风格的把握……一样也不能少,这就是音乐表演对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最起码要求。

音乐的表现(表演)手段可分两类:基本表现手段和整体性表现手段。前者包括音准、节奏、节拍、调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奏(唱)法等,后者则为音乐的主题和主题发展的手法、整体结构和音乐风格。一部音乐作品包含音乐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功与音乐作品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目的都在于直接再现作曲家音乐作品的意图、艺术风格与思想。表现音乐、完整地再现音乐作品是学习基本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系统严格地掌握演奏(唱)的基本专业技巧。为了这一目标,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必须要求技巧与音乐并存,要进行音乐的整体训练。

二、基本功训练应注意音乐与技巧的整体性

音乐的基本要求前面已经提到,缺哪一项都不能构成完美和谐的音乐。因此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将技巧与音乐结合。在以音乐为指导的严格科学的技巧训练基础上,应注意音乐与技术的整体性,从而充分表达音乐,达到完美再现音乐的目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的艺术首先反映在演奏或练习中的发音即音色上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音乐要求。选择哪种音色演奏是判断音乐鉴赏能力的问题,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其演奏(唱)风格也会不同,如果缺乏对音乐的理解,就无法再现音乐,更谈不上对音乐的二度创作。这就是强调要以音乐为指导进行发音的根本所在。我们是在寻求最优美的声音,在不断地探索中追求。

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注意的是将基本功的每一项内容与音乐的单项练习相结合,严格科学规范地训练,并结合音乐作品中的某些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强调单项内容练习的目的性与整体音乐的表现性相一致,使基本功训练有目的性、有音乐性。有了音准、音色及正确的演奏方法,那么从音乐出发,以对音乐的把握来再现技术手段与音乐的要求。例如德沃夏克的幽默曲,bG大调,旋律优美、节奏轻盈、格调高雅,为世界通俗名曲之一。其中含有休止符的附点节奏的准确性、奏法、音色是这首音乐作品风格表现的重要环节。如果附点节奏拖拉就不能演奏出那种轻盈诙谐的风格,因此,基本功与音乐要始终保持一致,即要在音乐表演中运用基本功来体现音乐的作品风格与思想,将两者融为一体。

基本功的训练是因音乐而存在的,所以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首先要注意提高练习者对音乐的理解,从音乐的需要出发,运用好各种基本技能,达到再现音乐的创作要求。我们时常在学生观摩会上、艺术实践和练习中看到或听到一些对音乐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仔细归纳起来还是在基本功练习与音乐紧密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对音乐与技术有机结合的训练还不够重视,把音乐的表现与基本功的技术训练严重分离,影响了整个作品的表达。外国专家来专业院校讲学时,我们的学生演奏了一个协奏曲。专家听后指出学生在演奏中基本功与音乐一致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专家们在讲学过程中很多时间是在讲授作品音乐风格,这使我们看到了专家是如何把以表现音乐为最高目标的基本功练习体现、渗透在对作品的风格、演奏方法及音乐处理上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音乐为指导的基本功训练,强调了音乐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演奏的最终目的是表现音乐,表现音乐不仅依靠基本功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与音乐相结合,把音乐的内涵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就要求自己时刻注意与音乐的结合,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功训练。音乐与技巧同等重要,音乐甚至有时要超过技术的表现。音乐的指导使技巧更富有音乐性,技术练习不再单纯枯燥,这是学习者对于音乐与基本功在观念上的认识。演奏(唱)者要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摆正位置,更好地理解音乐,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作品的演奏(唱)中自觉地运用技巧去表现音乐。

参考文献

第5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关键词:合唱;声乐演唱;训练方法;演唱技巧

合唱,顾名思义是一种集体形式的音乐表演,并且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合唱者要求严格。一位合格的合唱者既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具备合理的训练方式,又要有与其它合唱者合唱的能力。因此在能力比较上,一位合唱者完全不输于独唱者,但是独唱者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合唱者。合唱要求每一位合唱者通过扎实的声乐演唱技巧来展现合唱声乐作品中艺术的魅力。同时还需要合理的训练方法,只有训练的得当才能唱的更加的好。

一、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重要地位

声乐演唱技巧,指的是人们使用高音和变化的音色来表现艺术,诠释歌曲情感的一种方法。在歌唱的过程中,声乐演唱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用演唱出来的声音传达出炙热真实的情感,使用优美的声音打动观众,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声乐演唱技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情感,它是歌唱的重心和灵魂所在。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唱的艺术形象是通过音色的不断转变来形成的,它主要通过虚实声音相杂,快慢节奏交织来增强整个合唱的感染力,抒感。转换音色,声音虚实,节奏快慢的变换这都是声乐的演唱技巧,它贯穿着合唱的整个过程。在合唱中,要注意对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加强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在合唱中加以充分利用,展现出最好的艺术效果。

二、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

一个好的声乐表演者,要想有好的表演状态和结果,那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声乐技巧才可以。声乐技巧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的,这是艺术发展的前提和根基。在声乐训练中,表演者会遇到气息不稳,声音位置连接不上或者是容易散音、走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气和点的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本文针对声乐技巧中得气和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训练方法。

1“气”与“点”的技巧训练辩证关系

声乐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强的音乐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声乐技巧中的气和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制约。在表演者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点中有气,气中有点,这样才可以让声乐技巧得到提高。气是声音通过鼻和口腔,把空气吸入肺中,然后直达肺部,被吸入的空气不能直接呼出,而是应该沉入丹田,然后再从丹田处把气呼出,运用丹田之气来发出声音的一个过程。要想唱出动听的音乐,就必须加强对这个过程的反复练习。人的呼吸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保证喉咙,鼻腔,头腔和胸腔都处于打开的状态,把着力点放在丹田上。这个训练过程复杂而且还是有所局限,因为它没有很多声乐色彩的润色,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点和气融入在一起,提升声乐中的共鸣感。“点”的共鸣需要改变的是声音的干,涩,尖等问题,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是从头腔共鸣所在的区域开始,在气声的带动下,实现声音的流动,唱出好听的声音。共鸣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胸腔和丹田中的气在不断地沉淀输送过程中震动形成的,头腔共鸣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点。共鸣的整体其实也是一种气的综合。在声乐发声环节里,点的音色可以从上到下,伴随着气一起,使点里面的力量更强,实现声乐的统一,发出线条优美愉悦的声音。

2声乐训练中的训练方法

(一)腹式呼吸训练

在声乐训练中,对于气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通过腹式呼吸来达到的。人的腹部比较坚实,声音在腹部的话,很容易产生共鸣。通过腹式呼吸来进行训练的时候,把气从外部通过口腔,胸腔吸进肺部,并且利用身体的控制能力,利用腹部的力量和柔软,让气落入丹田,在丹田处沉积并且留在丹田。唱歌的时候,就可以从丹田处调出这股气,作为支撑力量。让演奏者更好的实现乐句之间的转换和歌唱。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腹部的变化给“点”的共鸣提供了基础。经过腹部沉淀的气比较均匀,也比较流畅,经由声带发声的时候,能够轻抚声带,传达出柔和的声音和气息。与气不同的是,点的共鸣不是在腹部,而是在人的面部。它主要是将丹田的气灌输到眼睛,鼻子等每一个器官和面部的每一个角落,在唱歌的时候,利用这股力量来引起整个面部每一个点的共鸣,保持声乐的不间断,不掉,整个演唱一气呵成。

(二)中低声区训练

想使听众对演唱的歌曲有充分而切实的感知,演唱者就要具备可以游刃有余的表现出歌曲中复杂的情感的技能,而声音的虚实交换和掌握演唱节奏则是重要的环节,其实所谓的虚实交换就是表演者的声音渐弱渐强,表演者在合唱中熟练的掌控中低声区的训练就可以为音乐的表演带来更好的艺术特点。声乐技巧训练中还有基础训练就是中低声区的训练,这也是声乐技巧训练中比较关键的训练。从中低声向高声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练习^程中,必须打好中低声的基础。中低声区的训练主要是以加强气的训练为主,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要静下心来反复训练可以让气更加有力,发声的时候也能更好的控制在点上的作用力。

(三)声区转换训练

声区转换式训练是声乐技巧训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也是初学者在学习中的难点,初学者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在声乐演奏过程中,存在着低音,高音等多种多样的声区,如果是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在演奏过程中就会出现破音、跑调的问题,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不具有美感,容易失去色彩和原有的美感。甚至有很多演唱者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声乐艺术发展道路。我们经过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训练过程中,气和点没有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往往只是单纯地控制了气而忽视了点的共鸣,或者只是注意到了点而忽视了气。为了使声区转换中的这个问题得到缓解与改善,必须用气作为原动力,从点的运行轨道入手进行训练。当气的力量进入面部的各个点之后,演奏者咬字吐字必须是在上口盖之后开始,轨迹是沿着两眼一直向上,不断向上,力求发出混声的效果。

三、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声乐演唱技巧是合唱艺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合唱过程中,对于声乐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能够就能够让歌曲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更好的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艺术形象。鉴于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应用效果巨大,所以如何在合唱中将声乐演唱技巧运用得更好就成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下面,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对合唱中声乐技巧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1在歌曲艺术形象塑造上运用不断变化的音色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感性特质,说白了,就是合唱者的声音特点。在情感表达上不同的音色有着不同的效果,可以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觉。举例来讲,有的合唱者音色可以给人一种空旷嘹亮的感觉,有的合唱者听来确是沉郁顿挫的感觉,这个差异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导致的。对于歌曲的合唱,音色主要作用是用来塑造艺术形象,不用风格、艺术形象的合唱歌曲应采用不同的音色,可以通过音色的不断变化来完成歌曲艺术形象的塑造。

2在艺术美表现上运用声音的虚实变换和快慢交替

虚实变幻的声音就是在演奏过程中,声音逐渐变强变弱的过程,而快慢交替是节奏慢慢变快变慢的过程,不管是声音的虚实变化,还是节奏的快慢,在合唱中,都是直接影响着歌曲情感的抒发,也直接决定着观众对于歌曲情感的认知程度。为了让合唱歌曲更具艺术的美感,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合唱者必须充分控制好声音的虚实变化和节奏的快慢变化,让声音虚实和节奏快慢两者更好地融合,更好的交替在一起,才可以带来良好的合唱效果。合唱歌曲中,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的快慢节凑,节奏变化直接影响着演唱声音的快慢交替。为了让合唱效果达到最佳,将歌曲的艺术美感更好的诠释出来,合唱者将声音的虚实和节奏的快慢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声音快慢交替来传达歌曲情感给观众。合唱过程中如果遇到节奏较快的时候,千万不能慌乱,更不能自乱阵脚,而是要保持应有的旋律感和稳定感;如果是遇到慢的节奏,要注意融入情感,确保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通过歌唱声音的快慢变化,表现出歌曲中情感变化,吸引观众投入到歌曲意境中去。

3在合唱歌曲的开头与结尾处运用声音的强弱进行对比处理

想要在合唱艺术中将作者的情感更好的传达给观众,那么就必须对歌唱的声音强弱尺寸把握得当。在情感表达上,比较高亢,悠扬的声音可以让整首歌曲的情感到达顶峰,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冲击着听者的心灵,而一些舒缓,低沉的声音就如同一个讲故事的人,用轻柔的语调将作者的情感娓娓道来,让观众能够深受感染,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合唱的过程中,如果是可以将这两者应用到开头和结尾处,将歌声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进行对比,那么一开始就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给观众带来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有继续聆听下去的愿望,而在聆听的过程中,观众们就会发现越来越悠扬,越来越能体会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最深层次情感,也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到合唱带来的视听盛宴。

4在歌曲高潮处对高音进行延长处理,用以烘托歌曲的高潮

合唱中包括创造目的,中心思想和高潮。合唱中的高潮部分,一般是在整首歌曲中最高音处,它凝结着整首歌曲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高潮部分处理的好坏,直接代表着合唱效果的好坏。所以在合唱中高潮部分,更要注意声乐技巧的运用,这个时候合唱者既要唱出高音的质量,又要根据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在高潮处稍微延长一下,在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也要安抚观众的情绪,让他们能够领悟到歌曲的实质和精髓,产生最真实最炙热的情感,这样才是合唱真正艺术价值的体现。

总之,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对声乐演唱技巧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合唱艺术中最基本的就是声乐演唱技巧了,这是合唱者在进行合唱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声乐演唱技巧应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合唱是否成功。所以,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要加强对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在合唱的过程中,结合声音虚实和节奏快慢,对所学的这些声乐演唱技巧加以运用,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感受,将合唱艺术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龙玉国.声乐发声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J].艺海,2014(07)

[2] 马安平.声乐合唱中演唱技巧的运用[J].大舞台,2014(03)

[3] 王S娜.浅谈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当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01)

[4] 林海慧.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5] 崔明子.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J].艺海,2013(08)

第6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口才训练技巧:多看多读多交流1.晨读每天早上晨读是很好锻炼口才的方法,清晨起来读一些文章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发音,也可以提升全天的精神状态。

2. 多沟通想要有口才,和别人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需要经常跟身边的人沟通,多多积累说话经验。

3.多反思在跟人沟通的时候,自己去反思自己说话的表达方式,在逐步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说话语气。

4. 敢于和陌生人交流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口才,那么你需要跟更多的陌生人交流,跟陌生人聊天可以检查自己的胆量,以及自己不足,这样才可以改善。

5. 多学习在练习口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跟口才好的朋友交流、学习,看看他们是如果说话的,是如何更有自信的。

6.多看名人演讲看口才牛人说话,可以学习很多技巧,能反思出自己说话时的不足,及时更正、及时提升。

7.多倾听很多人觉得锻炼口才,只要多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想有更多的听众,那么你要先学会倾听,知道大家喜欢听什么,了解大家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表达。

口才训练技巧:三种口才训练方法一、积极心态训练(20分)

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一定要最大胆地发言。一定要最流畅地演讲。一定行!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平常也自我暗示,默念或写出来,至少10遍。10分)

想象自己胜利。5分)2想象训练:至少5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所胜利的演讲。

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5分)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

二、口才锻炼(60分)

一)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10分)锻炼口才。50分)

二)抓住一切机会讲话。

1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10分)

2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至少5分钟。10分)

3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10分)

4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10分)

5注意讲话时的一些技巧。10分)

深吸一口气,

A 讲话前。平静心情,面带微笑,眼神交流一遍后,开始讲话。

声音大一点,

B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速度慢一点,说短句,语句中间不打岔。

停下来有意识地深吸口气,

C当发现紧张卡壳时。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自我抚慰:刚才怎么又紧张了没关系,

D如果表示不好。继续平稳地讲同时,用感觉和行动上的自信战胜恐惧。

可以做放松练习,深呼吸,或尽力握紧拳头,又迅速放松,连续10次。E紧张时。

三、辅助锻炼(20分)

培养自己积极心态,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学习一些技巧。4分)

乐观面对生活,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放松情绪。4分)

培养自信和观察能力。4分)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

要笑得灿烂、笑得真诚,

第7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实际的情况却迥然不同。不管你是代表企业的企业管理者或者是培训组织者,还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营销培训师,都一定受过这样一个问题的困扰,这个困扰也是受训学员的困扰。我们来听听这个困扰吧:

“XX老师,您讲的课很精彩,非常专业!实际上我也听过其他老师的培训课程,觉得也很精彩。可是我觉得老师们讲的这些知识或技巧很难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甚至运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电信行业某公司培训期间一个学员的真实反映)

可以肯定的说,上述的问题不是个别培训学员的困惑,而是目前营销培训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以营销培训中最常见的销售技巧——客户拜访的训练为例,培训师会根据企业的培训要求具体讲解如何做拜访的准备工作、如何通过提问挖掘客户的需求、如何进行积极的倾听、如何根据客户的沟通风格调整自己的沟通风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有经验的培训师也会根据受训学员的行业实际安排些问题的练习。接着上述的问题出现了:在实际的客户拜访中销售人员很难有意识的去运用或有意识的运用了但很难熟练的运用到这些客户拜访的技巧。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受训学员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是有距离的,这也是人们在学习时面临的普遍问题。

如何在营销培训中解决这个问题呢?使用情景“赢”销训练法!

还是以销售技巧——客户拜访的训练为例,培训师在逐个要点如如何通过询问挖掘客户的需求(此环节可以做些提问练习)、如何积极的倾听、如何与客户的沟通风格匹配等之后,可以立刻进行角色模拟的情景训练。训练的简要过程描述如下:

1 培训师根据受训学员的工作实践,事前精心准备一个详细的案例,并对模拟客户的角色特征和表演要求进行相应的描述和规定。

2 在讲授完拜访中的各知识和技能要点后,分发案例,并要求小组讨论如何拜访案例中的客户。

3 模拟前分别对模拟拜访的营销人员和观众提出具体、详细、明确的要求。

4 受训学员在设定的情景中第一次模拟拜访。

5 受训学员中的观众进行点评(这点很重要)。

6 培训师进行点评。在点评中,要特别注意提醒情景模拟的受训人员哪些技巧已经运用了,哪些技巧应该运用却没有用到。通过模拟、点评会将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要点结合起来,不仅对参加情景模拟的受训学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受训的观众也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作用。

7 受训学员在设定的情景中进行第二模拟拜访。

8 受训学员中的观众和培训师针对第二次模拟拜访的情况进行点评。并继续强调先前讲授的各知识和技能要点的结合与运用。在点评中注意多表扬、多提醒、不批评。

9 反复情景模拟,直到在设定的情景中受训学员能够熟练运用讲授到的知识和技巧、改变了受训学员的工作行为。

在上面的例子中,培训师在使用情景“赢”销训练的方法时,可以考虑以下两点建议:

1 可以在讲授如何拜访前就安排一次模拟,主要的目的是把销售人员的真实拜访情况再现在培训现场,因此培训师可以了解销售人员拜访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第8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关键词】长笛;演奏技巧;音色;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99-01

长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时期的“股哨”,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发展和演变成今天的长笛。演奏者在用长笛演奏曲目时,要讲究特殊的技巧和方法,训练时也要把握住主要的演奏声调和音色,找准每一个音谱,从而演奏出优美的长笛音乐。

一、掌握长笛的演奏特点――加强对长笛的音色探索

长笛自古以来都有“穿云裂石”的神韵,令诸多音乐爱好者心驰神往,深受人们的热爱和青睐。长笛音域宽广,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演奏者和学习者应该不断探究长笛的演奏特点和演奏技巧,注重演奏时的情感表现力,学会分辨重音区和高音区,演奏时注意声调和音色,掌握低音区音色朦胧、中音区音色清澈抒情、重音区音色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演奏者要不断探索长笛音色的特点,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

例如,著名长笛乐曲《兰花花叙事曲》,演奏者可以进行欣赏和学习,感受其中的艺术气息和文化韵味,加强对长笛演奏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提高表演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统长笛有六个音孔,低音大笛有七个音孔,演奏者要熟练掌握每一个音孔的位置和音色特点,通过不断训练和探索,利用半孔按压法以及叉口指法来完成高难度的音谱。

二、完善长笛的演奏技巧――提高对长笛的艺术认识

长笛是一种音色优美、演奏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古典乐器,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每一个转音部分和提调音节,掌握熟练的手法和口法,结合音乐知识,根据自身演奏特点和练习规律,决定音调转换和声色部分,从而打造完美的长笛乐曲,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演奏技巧是长笛演奏的核心,演奏者在演奏时,其手法和技巧直接关系到作品的音色和表现力是否优秀,想要让作品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演奏者就要加强训练,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发挥自身音乐天赋,注重长笛演奏技巧,提高自身艺术认识,增强音乐表现力,掌握长笛的演奏特点和方法,不断加以训练,达到炉火纯青的演奏境界。

例如,在吹奏筛銮恳簟la”和“si”时,演奏者应该做到铿锵有力,并熟练转换手指,结合平时训练的技巧和手法,让长笛发出优美而有力气的声调。

在吹奏短促而温柔的声调时,演奏者一方面要将手和口充分协调好,迅速准确地找到音孔,提高乐曲的和声度,加大感染力。另一方面,演奏者要注意口型和手法,减少音孔的漏气和走音,即下唇紧贴上牙,上唇呈现放松状态,发音时一边牢记音谱,一边适当调整吹奏角度,从而发出流畅、清晰的乐声。

三、注重长笛的演奏方法――丰富对长笛的训练内容

长笛演奏者要注意每个音调的和声变化,加强日常训练和自我管理,掌握演奏曲目的音色变化规律,抓住吹奏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练习计划,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演奏出优秀的长笛乐曲。

演奏者要注重乐曲的尾声部分,因为一首优秀的乐曲,收音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音符之间能传达对整首作品的回顾。演奏者要把握正确的收音节奏,结合特殊的指法和口法,加强日常训练,扩充自己的实力和演奏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手部和口部的协调配合能力,强化日常训练内容,从乐谱和音色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长笛的独特优势,创作出优秀的曲目。

在演奏细节和音色特点方面,演奏者也要特别注重。按照日常的训练内容,对曲目所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诠释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长笛的钟情,让聆听者感受到演奏者的思想感情,享受长笛所带来的独特韵味。

总而言之,长笛的演奏和训练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者要用心感悟,努力学习,加强对长笛音色的认识和探索,提高对长笛演奏的训练力度,将情感融入到演奏中,用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技能诠释长笛独特的音乐韵味,并注重日常的训练和学习,不断探索和研究长笛的演奏技巧和方法,提升对长笛演奏的意识和感知力,提高长笛演奏技能。

参考文献:

[1]马莉.长笛乐团的发展与训练及其在我国的基本现状[J].艺术百家,2014,(5):46.

第9篇:演讲技巧训练范文

一、 重技能、轻理论

长期以来,声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实践性的歌唱艺术。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对声乐理论的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往往只注重声音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声乐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发挥理论对技巧的指导作用。此外,对何谓声乐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所谓的声乐理论就是研究歌唱方法的,学习声乐理论的目的就是学会怎样歌唱。然而声乐理论不仅包括歌唱理论,而且还包括声乐艺术、声乐发展史、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社会学以及声乐教育与教学等多种理论。

二、 重技巧、轻情感

歌唱是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歌唱技巧,最终还是为了声情并茂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演唱的情感训练,而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到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上去,结果当学生演唱歌曲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感情投入,使歌唱成为不能触动人们心灵的苍白表现,从而也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和技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情感因素加入到技巧训练中去,才能让演唱技巧得以充分发挥。

三、 重技术、轻文化

声乐不仅是一种发声机制和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艺术。事实上声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声乐文化。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轻文”的倾向。首先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发声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而没有从文化形成方面去阐述歌唱艺术的本质。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但由于缺乏音乐文化方面的修养和其它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制约了他们歌唱技能的提高。事实上,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声乐作品的悟性和理解力,如果底蕴欠佳,就难以很好地表现作品的境界。另外,长期以来由于受声乐技法的困扰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在艺术生源的选择、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评价等方面存在着技巧和文化的对立。而文化知识的贫乏必然会抑制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

四、 重声音、轻语言

声乐是语言的音乐化,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声乐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包括声乐语言在行腔中的表现规律,发音、正音、吐字、引长、归韵、收声等基本技巧训练,声乐语言的高位置念白训练,声乐语言专业敏感性的培养及声乐语言的性格化训练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只注重歌唱呼吸、发声、共鸣等演唱技能与技巧方面的生理技能训练,而对声乐语言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声乐语言的机制和其在声乐艺术中的创造功能的探讨则更少。据了解,目前高师教学计划中很少设置声乐语言课,即便设置了,也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有的院校仅把它看成一般的“正音”课,认为能掌握拼音字母,学会普通话就行了。另外,高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沿用美声唱法的元音训练方法,使演唱者在唱中国声乐作品时,必然与中国语言有不相适应之处。因此,如果没有掌握好中国语言特有的发音吐字规律和其独特的声调、节奏与韵律,即使演唱者有很强的发音能力,也会产生吐字不清、有声无字、音包字等弊端,更谈不上完美地表现歌曲了。

通过以上我们对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师范特点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及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为己任,这就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演唱的技能技巧、理论知识和教学等三方面的能力为发展方向。

二、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师声乐教师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是思想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二是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三是文化素养,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应该了解和熟悉与声乐有关的语言学、文学、美学、生理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 扩展声乐理论教学内涵

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征,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要打破以往声乐教学的单一模式,代之以多元化的新的教学内容。高师声乐理论课应包括声乐理论、声乐心理、声乐表演、声乐语言、声乐美学和声乐教育等课程。

四、 更新声乐教学形式及大纲。

高师声乐教学大纲指出:高师声乐教学应采取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与大班课相结合的形式,以个别课为主。以个别课为主并不意味着个别课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我们需要在以个别课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声乐集体课的学习,把声乐技能与技巧训练、声乐理论知识与教学法的讲授贯穿其中。声乐集体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声乐集体课可以讲授普遍的带有共性的声乐理论知识,也可以解决带有共性的技能问题;其次,声乐集体课可以让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演唱,进行示范讲解与分析,从而可以使学生观摩学习教师上课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高师声乐教材应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要突出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