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精选(九篇)

量子力学唯物主义

第1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 瞿秋白;《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社会科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168-0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同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1923年瞿秋白从苏俄回国,坚持不断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苏俄思想家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布哈林、德波林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解释,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世界观解读为3个主要部分:1.作为关于合乎规律的联系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方法论,是关于运动的普遍规律的抽象的科学。2.自然辩证法(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不同等级的自然界)。3.唯物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中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时,、李达、李汉俊等先驱只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彻底的唯物论。直到大革命时期,瞿秋白借鉴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成果,在上海大学编写了《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和《社会科学概论》(以下简称三讲义)等讲义,不仅深化了彻底的唯物论,还阐述了自觉的辩证法,第一次完整地诠释了马克思的“新的宇宙观”[1] 339。在这种“新的宇宙观”中, “唯物主义的互辩律的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1] 338,从而构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从体系结构看,《现代社会学》的框架是第一章 社会学之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第二章 社会科学之原因论与目的论;第三章 有定论与无定论;第四章 社会现象之互辩律;第五章 社会。《社会哲学概论》理论框架为:哲学中之唯心唯物论,唯物哲学与社会现象,宇宙之起源,生命之发展,细胞――生命之历程,实质与意识,永久的真理――善与恶,平等,自由与必然,互变律,数与质――否定之否定,社会的物质――经济,原始的共产主义及私产之起源,阶级的发生及发展,分工,价值的理论,简单的与复杂的劳动,资本及剩余价值。仔细审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名称上很难辨识,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板块结构已经在瞿秋白体系中初具规模。

二、辩证法原理的第一次阐释

在瞿秋白看来,“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个绝对新的整个的宇宙观,是无产阶级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2] 507。在《现代社会学》中,瞿秋白在中国最早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根据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相关阐述,瞿秋白阐释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并明确表述为:“宇宙的根本是物质的动,动的根本性质是矛盾――是否定之否定,是数量质量的互变。”[1] 357

首先,关于动的根本性质是矛盾。瞿秋白指出:“宇宙现象的根本便是‘物质的动’。动的本身便是矛盾;……这种矛盾之发生又消灭,消灭又发生,便成就所谓‘动’。”[1] 357“所谓‘动’就是斗争,就是矛盾。”“物的矛盾及事的互变便是最根本的原理――没有矛盾互变便没有动;没有动便没有生命及一切现象。”[1] 356“一切变易是起于永久的内部的矛盾,内部的斗争。”[1] 356“宇宙间及社会里一切物质及现象都在动之中。假使我们研究事物于他们的变易及互动之中,我们就能在事物的属性以外,发现许多重要原理。第一便是社会之矛盾性的概念――这是现实的宇宙及社会的‘根本属性’。”[1] 355瞿秋白指出,自然界和社会运动便是矛盾,联系便是矛盾,“无处不是矛盾”。同时,又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即“自性”)。他说:“宇宙现象的根本便是‘物质的动’。动的本身便是矛盾;极简单的机械运动便是矛盾的历程:一个才体,同时在甲处又在乙处,即同时在甲处又不在甲处――这是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之发生又消灭,消灭又发生便成就所谓‘动’。”[1] 355之后他又阐述了生物机制的运动过程,“简单的机械运动既包含有矛盾,则生物机体的动及发展所含有的矛盾更复杂。生命的意义本是――‘物’同时又是自己又是别物(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既如此,生命便是物体及现象里的时生时灭永久不断的矛盾。此种矛盾若完全消灭,不再发生,便是死”[1] 355。在瞿秋白看来,“社会之中常常有许多矛盾――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原动力。各阶级之间、各种职业之间,各种派别之间,各种理想之间,生产与分配之间……无处不是矛盾”[1] 460。

其次,关于数量质量的互变。瞿秋白指出:“自然界和社会里处处都有革命的特变的现象”“数量变易到一定的程度,便能发生质量上的变易。”[1] 462“宇宙及社会里的一切发展――就是数量变更的渐渐积累,然而数量的变,到一定的程度,必定突变为质量的变。”[1] 355他举例:“摄氏寒暑表一百度以下的时候,水是液体――即使热度增加,只要还是一百度以下,水只是滚着。我们只看见温度上数量的增加。可是温度到百度的时候,那水的液体便变成汽体,一退便简直是质量上的变更了。”[1] 461

他认为:“数量变成质量的实例――在日常的事物里随时可以遇着。”[1] 462瞿秋白用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例子加以生动说明数量质量的互变规律,他引述托尔斯泰小说里的故事说:有一个乡下饿汉吃面包,吃了一个还是饿,再吃一个,还是饿,最后又吃了一只环形面包,忽然感觉饱了,于是很后悔地说,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先吃那只环形面包。瞿秋白评论说:“其实是质量上的突变要数量上的渐变做预备:没有以前的那几个面包,单是一个环形面包,一定不会骤然感觉着饱的。”[1] 462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只能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数量变成质量时,是一种突然跳跃的现象――渐进的过程里显露出划分两截的界限。”[1] 462在他看来,事物质变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突变。“水在普通气压之下到摄氏寒暑表零度的时候,便从液体变成固体,到一百度的时候,又从液体变成气体――很简单的温度数量的变竟成了水的质量的变。”[1] 355“水的变成汽并非渐渐变成‘小汽’,再由‘小汽’变成‘大汽’――而是到沸点时突然变成汽体的。”[1] 462这种突变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里与自然界里的一切渐变都必行向突变,一切进化(Evolation )必行向革命(Reyolation )。”[1] 462“社会里与自然界,每次必须经过一种突变,才能开始一种新方向的渐变――往往必须经过一次改造(Reconstraction )方能开始一种新方向的改良(Reform)。”[1] 463“社会里的革命等于自然界里的突变――革命的渐渐成熟,亦等于水的渐沸以至于变成气体。社会里的革命是社会结构的改造。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结构相冲突之时,便不能不发生革命式的突变。”[1] 462瞿秋白把“突变论”贯彻和运用于社会发展,鲜明地体现了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和善于运用理论说明实际问题的才华。

最后,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瞿秋白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关于“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思想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否定之否定原理中,提炼梳理,阐述了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所谓否定之否定,亦就是数量与质量互变的原理。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旧的形式毁灭,新的形式构成,辗转不已,愈演愈复的历程。”[1] 356他认为:“原始的均势――‘正题’(These)” ; “均势之破坏――‘反题’( Antithese)”: “均势之恢复――‘合题’ ( synthese )。”[1] 457他举例指出,种子发芽成长结谷,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一粒种子,假使落在适宜的土壤上,那就因为温湿的作用,种子内部必起变化,长成嫩芽;种子本身就此消灭(种子之否定),如此长成稻。稻又尽着生长(数量之增加),等到重新结谷,茎干便就枯死,始终又要消灭 〔稻之否定),其结果是一粒种子变成二三十粒。种子消灭而成稻,稻又消灭而成种子,这是所谓‘否定之否定’……昆虫的孵化、哺乳动物的胎孕,都是‘否定之否定’――旧的形式毁灭,新的形式构成,转辗不已,愈演愈复的历程。”[1] 457瞿秋白进一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中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各民族的初期文化,大致都是土地公有的原始共产主义。等到农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那土地公有制就足以阻滞生产的发达。这种制度就要否定、消灭,经过种种过渡时期而变成私有制度。然而私有制度之下,生产的发展亦只有一定的限度厂味产品的贸易方法及农具的制造方法,足以使农业组织逐渐改变而其与工业的关系也大有变革――于是私有制度又变成生产发达的障碍――土地的公有制又成了现代的经济要求了。然而土地公有制的现代意义,并不是说回到原始时代的公社制度;恰恰相反:现代的公有制应当在农业技术上是较高的较进步的――适宜于应用化学的肥料及电机的动力制度。”[1] 356这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线式、螺旋式的路线,其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从形式上看,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回归肯定阶段的状态,但实质上是在更高级的形态上的重复和发展。

三、瞿秋白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个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从体系结构上看,“三讲义”受到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戈列夫编写、瞿秋白翻译的《新哲学――唯物论》的影响[3] 22。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1924年,瞿秋白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同后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非常相似的体系。如果仔细检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确立的历史过程,以及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俄国曾经展开的争论和探索,瞿秋白“三讲义”展示出一种难得的远见和思想深度。

瞿秋白体系化马克思主义的努力,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大众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促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实际制订正确的思想、方针和策略,开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瞿秋白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介绍尽管相对简单,但却是在近代中国详尽阐述的第一人。“三讲义”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过分注重历史观的缺陷,对于20世纪20年代寻求中国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调,更是难能可贵。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观,早期对于中国社会的调查和研究都得到瞿秋白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瞿秋白为思想的诞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后,于1950年12月31日特为出版的瞿秋白遗著题词,指出:“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遗著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4]

[参考文献]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第2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在党的领导下开始由自发变为自觉。中国共产党主办了《向导》、《新青年》季刊、《前锋》、《中国青年》等理论刊物,建立了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书店.陆续出版发行了马克思主义丛书,还把上海大学改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培养干部的基地。中国共产党在该校设立社会科学系,许多共产党人担任主讲教师.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在这次高潮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更为全面,不再限于仅仅介绍唯物史观,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传播和理解,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受日本理论界的影响很大。日本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理解并不全面.通常把马克思主义体系概括为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当时中国大多数学者,无论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还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都受到日本理论界这种观点的影响,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较深的李大钊也不例外。李大钊试图用进化论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链条把马克思主义体系整合起来,这同日本理论界三大部分平列的观点相比,要深刻一些,但李大钊的说法毕竟不够准确,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际。瞿秋白精通俄文,在苏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多年,从另外一个渠道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似乎没有受到日本理论界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比李大钊等人更为深刻、更为全面。

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之概念》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互辩律的唯物论,二是历史唯物论,三是经济学说,四是科学社会主义,这四部分不是平列的关系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理论体系。同其他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瞿秋白十分重视互辩律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他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解释宇宙一切现象的方法总论,总合各科学的方法而说明人类知识能量的认识论”。至于唯物史观和经济学说.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结论。总起来说,互辩律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总的宇宙观和统一的方法论,唯物史观和经济学说是其在具体研究领域的展开,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瞿秋白提出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得到对于‘马克思主义’一词的正确概念,不至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就限于唯物史观及其经济学说”。

瞿秋白所说的“互辩律唯物论”(有时他也采用音译“第亚历克蒂”),是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称谓。他不喜欢“辩证唯物主义”这个从日文套用过来的译名。想创立一个新的译名。无奈“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流传开来,成为约定俗成的通用哲学术语.已很难再作变更。因此,瞿秋白的互辩律唯物论的提法,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事实上,瞿秋白的四分说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括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分说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也许是针对中国理论界存在的忽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他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单独突出来。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对于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之统一的观点,统一的方法。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及社会观是统一的呢?因为他对于现实世界里的一切现象,都是以‘现代的’或互辩的(dialectic)——即第亚历克蒂的唯物论观点去解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曜秋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认识,纠正了李大钊三分法的缺陷,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鉴于中国理论界对唯物史观已有所了解,而对辩证唯物主义还不十分熟悉,瞿秋白便担负起了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重担。瞿秋白写了许多讲义、文章,出版了许多译著,堪称是在中国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绍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他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撰写了《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等教材。《社会哲学概论》从“哲学之唯物论唯心论”讲起,论及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化、生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概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现代社会学》更为具体地绍述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并详细论证了“社会科学中的根本方法就是互辩的唯物主义”他翻译了多篇苏联学者介绍唯物辩证法的论文.还翻译了郭列夫著的《新哲学——唯物论》一书。在此书译本的附录中,有瞿秋白撰写的《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一文,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瞿秋白还发表《自由世界和必然世界》、《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等文章,参与“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实用主义、自由意志论等资产阶级的学术观点,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影响。瞿秋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绍述,侧重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二、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是,在瞿秋白以前,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缺乏了解。瞿秋白改变了这种状况,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首次明确地表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他在《社会哲学概论》中指出,最初的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称.“随后知识渐渐分类、综合、组织而成系统,就发生种种科学,——从哲学之中分出;至今所剩的仅仅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科学分工的结果,使哲学仅仅能成为综合一贯的智识,有统率精神物质各方面的智识而求得一整个儿的宇宙观之倾向:更因科学进步而智识系统日益严密,于是,哲学——所谓‘求宇宙根底的功夫’愈益得以深入。然而初民哲学与现代哲学仍旧同样是人对宇宙的认识”。囝他明确地指出,当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人若想哲学问题,——就是他想组合一更稳固的‘宇宙念’(contemplatiodcm0nde)——他立刻就遭到的难题:‘我’与‘非我’的关系,‘认识’与‘实质’以及‘灵魂’与‘自然’的关系。直到如今,这一问题还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凡以客观为出发的,——只要他是一贯的思想家,有这勇气一直推究下去,——他必成唯物论中之一派。而以主观为出发的,——便是唯心论中之一派”这里所说的“我”与“非我”、认识与实质、灵魂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都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

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瞿秋白把各种哲学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他认为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他指出,有的唯心主义者纯粹以个人主观意识的“独在论”(唯我论)为出发点,提出主观唯心主义学说。有的唯心主义者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提出客观唯心主义学说。他们的共同本质都是认为思维或意识为第一性的,而存在或物质为第二性的,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上除了我的意识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客观唯心主义者虽然“超个人意识”,还是把物质世界看成精神的派生物。“超个人的意识之学说,最巩固的就是黑智耳(黑格尔)和塞林(谢林)的学说,他们的‘绝对精神’就是一种超个人的意识,——其中似乎能包含主观与客观、精神与自然界。然而塞林的见解以为宇宙只是这一精神的‘自念’。黑智耳的哲学系统里所谓‘绝对的’逻辑过程很重要,所以宇宙是这一‘绝对精神’的‘自想’——逻辑过程。实际上是一样的”。

瞿秋白还对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作了分析。他认为,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两重原因。其一,历史原因。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形成唯一主义的错误认识。在人类初期。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以为有神灵在支配着世界“既然信仰宇宙为某一神灵所创造,即此便是以主观为出发点的各种哲学系统之基础,而这种信仰本来就不期而然地引导到‘客观之存在受主观的规定’等类的学说。”因此,“凡是与唯物论相对抗的哲学,都是由初民的万物有灵论里出来的”。其二,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生活现象十分复杂,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得求助于神灵的保佑.于是形成唯一fl,主义的错误认识。“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各社会间交通日益繁多,往往骤然暂时归之于神归之于上帝。”“一民族之内的斗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以及通商事务里,常常发现以前所引为不可能的事,而大家所期望的事反不能实行。这种状况更可巩固对于‘天神力量’的信心,而增长依赖天力援助的倾向。”

从上述瞿秋白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绍述可以看出,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把握得比较到位: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他对唯心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某些合理的内核并没有作出具体的分析;对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得也不够深刻。事实上,唯心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因就是把认识上的曲线简化为直线.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加以夸大,导致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瞿秋白特别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的唯物主义立场,着重绍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他指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全宇宙只是统一的物质之种种组织或混和的方式。”整个宇宙就是物质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各种物质并且经常地在变动、转动、变化之中。物质并不消灭,也不发生,只是时常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罢了。这就是物质不灭的原理。”

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瞿秋白对生命和意识或精神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他指出,生命是物质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态,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凡有生命的必有蛋白质体;凡蛋白质体不再溃败的过程中必发现生命。当然还必须其他的化学成分,才有持久的活的机体;然而单为生命之发现,却并不需其他成分:其他成分的需要,只在于变成蛋白质而持续此生命。最低等的生物实在仅仅是蛋白质球,然而他们却已有生命之表现。”至于意识或精神,则是物质长期的、高度的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特别组织的物质”的属性。“精神不能外乎物质而存在;物质却能外乎精神而存在,物质先于精神;精神是特种组织的物质之特别性质。——物质当然是宇宙间一切现象之根本。”“自由人的脑经(一种特别组织的物质)能思想。没有这种物质,便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无论什么样的思想,决不是一个人的创造或想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外物所给的经验得来的,就是纯粹抽象的算术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在瞿秋白之前,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比较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与现实政治斗争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希望从中得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而对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之类抽象的理论问题,则关注不够。瞿秋白纠正了他们的这一不足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抽象、最远离现实生活的内容之一.但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一块基石,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从瞿秋白对这一原理的绍述可以看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已有相当大的提升。瞿秋白还力图把这一原理转换为思想方法,他说:“以物质基础的考察.实际情况的调查,来与我们的理论相较,是非正误立刻便可以明白。因为精神现象发生与物质现象.而物质是可以实际按察的。”在这里,他已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立了基础。

总之.瞿秋白的物质观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总体上突破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基本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概念的原意。但是,他毕竟是第一位绍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领会尚不够深刻。他比较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而没有突出其辩证法性质,没有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外,他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准确志处,例如,他说:“物质不过是‘电’的种种表现而已。电子的各种结构,形成各种元素之原子;各种元素原子互相结合而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构成各种物质之分子。人身大地星球及宇宙,无不是这些原子分子所组成——分子原子之于宇宙,正犹砖瓦之于房屋。”显而易见,他的这种理解,容易混淆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

四、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尽管瞿秋白没有做到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他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还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他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阐发,是中国绍述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的第一人。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瞿秋白指出,其基本意思是说事物的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原理”。他说:“物的矛盾及事的互变便是最根本的原理,——没有矛盾互变便没有动:没有动便没有生命及一切现象。’“所以‘斗争’与‘矛盾’(趋向不同的各种力量互相对抗)——足以规定变动的历程。”可见,他已认识到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在运动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至于矛盾如何相互转化以及如何引起运动发展并且规定运动发展的方向,瞿秋白还未来得及做进一步的论述,这表明他的理解还是初步的。但是,这种理解毕竟突破了朴素辩证法的局限,上升到普遍规律的高度。他把对立统一规律看成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为毛泽东后来将此理解为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提供了思想前提。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瞿秋白看来,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展开。他指出,在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下,事物向前发展有两种形式或状态.一种是数量的变化,一种是质量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结果。“宇宙及社会里的一切发展,——就是数量变更的渐渐积累,而数量的变,到一定程度,必定突变为质量的变。”瞿秋白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多次质变理解为“连环不断的否定”,不过他没有展开论述质量互变规律是如何进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

第3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

在探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科学性这一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明确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观,诸如有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民族国家的杜会主义观、西方社会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等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认识、理解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一般来说,社会主义观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体系,即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又称“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学说”等。由此,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指导下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如何产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终的发展前途怎样;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等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不仅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应包括后来继承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的社会主义观,如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等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不是一个闭合的概念,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整体。

二、哲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产生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多数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分析和解剖,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事物,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演化和发展,只有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由于力学的较高发展,人们似乎以为力学规律是万能的,企图用“力”解释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都简单地归结为机械的运动,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逐渐形成自然科学研究中长达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他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否定了神的第一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潮汐摩擦理论,说明了太阳系不仅有一个起源过程,而且还有一个演变灭亡的过程,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接着是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用地球表面对立的力量解释了地球表面的发展变化即:水成作用和火成作用,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二个缺口。在物理学领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普遍联系;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揭示了物理-化学过程的不可逆性等,这些理论的提出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新缺口。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确立了化学的基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c·r.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神创论和不变论。由此,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了,它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它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环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这种发展演化和循环是永恒不变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正是在这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发展于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在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最早只将它用于对自然界的研究上,后来他们在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引入了人类社会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以暴力的革命推翻暴力的反革命最终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见,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它终将被新的更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种社会制度就是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参加劳动,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在实践中实现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他们还没来得急将其付诸实践就离开了我们。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却没有连同他们离去从此静止不动,而是被继承了下来,还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莱尔发现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这三大物理实验的新发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推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推论。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波尔的量子化原子轨道理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统一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列宁在此基础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做了新发展,论证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夸大数学的作用,不懂得真正的辩证法;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在亚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如何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在冷战后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资本主义有发生了很多新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事业等问题,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与时俱进,最终用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实现了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明义.当代社会主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科学性;哲学解析

abstruct:recentl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ism, there are many changes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ies. previously, k.marx and f.engls think the old capitalist regime was on its last legs, but they are doing well, now. so many people came to suspect the scientific points of socialist theory of the marxism. what is more, they came to deny the whole marxism. so,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scientific points of the socialist theory of the marxism. now, the important problem is how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view of the marxism. this is the real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view of the marxism.

key words:marxism; socialist view; scientific points; philosophic analysis

社会主义观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体系,即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又称“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观,诸如有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观、西方社会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等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认识、理解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观点、学说的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观点、学说而且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即把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都融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范畴之中。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如何产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终的发展前途;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等等。本文是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出发,把它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进行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为其科学性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产生提供了更为成熟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多数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研究方法主要依靠分析和解剖,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事物,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演化和发展,只有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由于力学的较高发展,人们似乎以为力学规律是万能的,企图用“力”解释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都简单地归结为机械的运动,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逐渐形成自然科学研究中长达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他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否定了神的第一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潮汐摩擦理论,说明了太阳系不仅有一个起源过程,而且还有一个演变灭亡的过程,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接着是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用地球表面对立的力量解释了地球表面的发展变化即:水成作用和火成作用,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二个缺口。在物理学领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普遍联系;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揭示了物理—化学过程的不可逆性等,这些理论的提出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新缺口。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确立了化学的基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c.r.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神创论和不变论。由此,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了,它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和运动不仅有量的差别和变化,还有质的差别和变化,是多样性的统一。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它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物质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环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这种发展演化和循环是永恒不变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就是在这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为其科学性奠定了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但他们最早只将其运用于对自然界的研究,后来他们在这种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引入了人类社会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以暴力的革命推翻暴力的反革命最终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见,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它最终必然被新的更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这种社会制度就是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参加劳动,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其科学性奠定了实践基础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他们还没来得及将其付诸实践就离开了我们。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却没有连同他们离去从此静止不动,而是被继承了下来,还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莱尔发现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这三大物理实验的新发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推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推论。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波尔的量子化原子轨道理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统一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又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列宁在此基础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做了新发展,论证了物理学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夸大数学的作用,不懂得真正的辩证法;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在亚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如何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在冷战后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资本主义又发生了很多新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事业等问题。

现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诸如资本主义开始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干预国家经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还运用很多新手段改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使其矛盾或者得到缓和或者用更隐蔽的方式掩盖了起来,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必然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构成挑战,但是由此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就被这些新情况误导了,我们要分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手段与其本质的区别,要看到它们的新变化,看到19世纪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没有也不可能全面地回答今年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如何与时俱进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其是否科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实质,最终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严书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3).

[2]李屏南.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与时俱进[j].社会主义研究,2003,(4).

第5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物理;定律;哲学

物理的核心是定律,本人就物理定律中的哲学谈谈粗浅看法,以飨读者。

力学中牛顿有三个定律都包涵哲学原理:

牛顿最初提出的第二定律,就是动量定理:作用在质点上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动量的增量。其实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律认为:宇宙状态的变化都是其前宇宙状态积累的结果,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是其前运动状态积累(冲量)的结果。其实,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律的定律(理)还有动能定理、功能原理、角动量定理等。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力的运动状态。得到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实质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假设物体受力逐渐减小到0(量变),则物体的运动从变速运动变到匀速运动(质变)。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存在着对立的倾向,但它们又是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这又表现了统一性。

牛顿三个定律都有哲学内涵,万有引力定律又反映了万事万物总是相联系(吸引)的哲学思想,因此,整个力学充满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电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这种思想的体现。静电场真空中的高斯定理表述为:通过任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曲面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除以ε0。

高斯定理反映了曲面上的积分与曲面内的关系。磁场中高斯定理也同样反映这种辩证关系。

电磁场中的高斯定理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其实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另两个定理也同样反映了“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即边界线上(形式)与边界线内(内容)物理量的关系。麦克斯韦方程组概括了电磁学的基本规律,因此,整个电磁学充满了哲学,库仑定律也反映了事物(电荷)间的联系(作用)的哲学思想。

力学和电学定律中有哲学,物理学其他定律中也有哲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反映物质运动不灭性的哲学思维。

第6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熊十力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也是“现代新儒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大师。熊先生的新儒学思想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复杂过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从解放前的“新唯识论”转化为解放后的“新易学”。

新唯识论以“本心”或“仁体”为宇宙本原与本体,是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其特点是受佛学的影响极大,以本体论(“境论”)和认识论(“量论”)为基本框架,而人生论显得相对薄弱。新易学完成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深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因此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关系密切。新易学的突出特点,是把新唯识论的心本体改造为兼含神质二性的复杂本体。这既是过去新唯识论宇宙观内在逻辑的新开展,也是对新唯识论的唯心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进行理论综合的新尝试。新易学放弃“境论—量论”的新唯识论框架,而加强了对人生论的研究,使认识论从属于修养论,体现了中国儒学以人生论为核心的传统特色。

新易学“宗主《易经》,以体用不二立宗”,在宇宙观上强调乾阳潜驱默运于坤阴之中主导并转化坤阴,在人生论上则强调禀于乾阳的仁心对禀于坤阴的形体和习心的主导性,以此建立精进向上、修身以自强的人生哲学。与新唯识论虽讲体用不二却以本体为主不同,新易学的体用不二论以现象为主,只把复杂本体收摄于现象自身并说为现象内部相反相成的内在根源,实际上等于取消了本体;正因为本体被“消蚀”了,才真正体现和贯彻了“体用不二”的基本原则。

在人生论中,体用不二又被表述为天人不二,天蕴藏于人的内部,是含有无限可能性的乾元性海和创造根源。天以自性显发为仁心一点灵明,随在明察、监督、升进和创发,从而成为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现实主体。本体(恒转)内部的辟势是最原始的宇宙精神,它从一开始就潜驱阴帅于翕势和物质之中,随缘作主,唯变所适,从而推动物质世界不断向前进化,而它自己则随着物质的进化而逐渐显发,最终在人类身上大放光焰。人类随顺仁心主体的指引而前进,一方面日损私欲、返己尽性,敦仁以立其大本;一方面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开发智慧,爱智格物以行其达道。德与慧双运,智与情相资,人类禀受于天的性德日益开发弘实,智慧之光照耀全宇,天地万物无不开发利用,则本体含藏的无限可能性逐渐现实化,这就是以人能成就天道。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被看成是宇宙大生命刚健生生、一往无前的辩证运动的逻辑必然和最高现实,修身自强是出于自立的本愿,也是宇宙大生命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自强自立中创造了世界、创造了自己,被看作是宇宙大生命自身逻辑的显现,则人类功德的圆满也就是宇宙大生命的保合太和,所以说天人本不二,亦必不二。

解放以前,熊十力只是一般的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接受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他不仅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具体建议,而且积极进行改造新唯识论和融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工作,努力使自己的新易学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新易学强调本体具有复杂性而精神主导物质,蕴含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立意,是熊十力谋求以新儒学的方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建设)服务的有益尝试,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应该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目录

一、从“新唯识论”到“新易学”

1.从《熊子真心书》到《读经示要》

2.从《新唯识论》(语体本)到《乾坤衍》

二、新易学人生论的哲学基础

1、复杂本体说

2、体用不二论

3、心物不二说

4、生命与心灵不二

三、新易学人生论的修身理论

1、为道日损与默识求仁

2、返己尽性与不违仁

3、爱智格物与致良知

4、天人不二与人能成天

四、新易学人生论的历史地位

1.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言

2.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献策

3.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儒学

一、从“新唯识论”到“新易学”

熊十力先生(1885—1968)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也是“现代新儒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大师。熊十力的新儒学思想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复杂过程,其突出表现是从解放前的“新唯识论”发展为解放后的“新易学”。新唯识论以“本心”或“仁心”为宇宙本体,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范畴;新易学把宇宙本体规定为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具有调和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性质,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关系上看,应划入“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范畴。新唯识论比较重视本体论和宇宙论,而新易学最关心的则是人生论,具有更浓厚的儒家色彩。

1、从《熊子真心书》到《读经示要》:从“由儒入佛”到“出佛入儒”的心路历程

1918年,熊十力的第一部论著《熊子真心书》发表,书中载有“数荆湖过客,濂溪而后我重来”的词句,说明熊十力当时已有开创“现代儒学”之志了。我们知道,周敦颐是宋明新儒学的开创者,其代表作《太极图说》和《通书》都是衍《易》名篇。熊十力后来果然成了现代新儒家的核心人物,而且成为“港台新儒家”的直接启导者。熊十力还是当代颇负盛名的易学大师。他多次声称“余之学宗主《易经》”,晚年直接把自己的新儒学思想命名为“新易学”。

《熊子真心书》的首篇为《船山学自记》,其中说:“忽读《王船山遗书》,得悟道器一元,幽明一物。全道全器,原一诚而无幻;即幽即明,本一贯而何断?天在人,不遗人以同天;道在我,赖有我以凝道。斯乃衡阳之宝筏、洙泗之薪传也。”[1]这段文字对儒学精髓的概括,说到底只是四个字:“体用不二”。这正是熊十力终其一生所坚持和阐发的核心思想。文中所述“即人见天、有我凝道”的思想,也表明熊十力对传统儒学人生论的高度重视。此外,在《答李君》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昔者宣圣盖忧名教,特于《易》言‘精义入神’,孟子以‘集义养浩然之气’,立本焉尔。”[2]这里不仅表现了熊十力对孔孟之道的推崇,而且强调“精义入神”的易理对儒学立本的重要性。后来的熊氏新易学“宗主《易经》,以体用不二立宗”,[3]看来绝非偶然。

1920年,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学佛。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据其义以造论”,以护法吸纳众流,折中为宗,而成《唯识学概论》一书。熊十力刚刚学佛就欲“造论”,不仅表现了很强的哲学创造欲,也说明他对旧有的佛学是不甚满意的。象宋明诸儒一样,熊十力研究佛学,多少带有“出入佛老而汇归于儒”的性质。

1922年,又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入北京大学任教,接替梁漱溟讲授佛学唯识论,所用讲稿即其早已起草的《唯识学概论》。讲着讲着,熊十力逐渐对佛教唯识论的学理发生怀疑,“忽不自安,遂辍讲。”乃悉焚其旧稿,并“融《易》以入佛”,另创《新唯识论》。《新唯识论》直到1932年才定稿出版,它以《心书》中已萌芽的“体用不二”思想为基础,“杂引《易》、老庄、宋明儒之语,虽未显标为宗,迹其义趣,于彼尤近……盖杂引中土儒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遂摭拾唯识师义,用庄严其说,自如凿枘之不相入。”(刘衡如:《破〈新唯识论〉》)[4]从而引起佛教界人士的普遍反对。

其实,熊十力本人如何吐呐百家、自为新说,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他袭用了佛家“唯识论”的招牌,并声称“本书于佛家元属创作”,严然以佛学大师自居,这就不能不引起佛教界人士的关注了。更有甚者,《新唯识论》首章《明宗》开宗明义说:“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其理论对象既不是教界高僧,也不是一般佛教徒,而是学术界的“诸究玄学者”。也就是说,熊十力是以哲学家中的一员用《新唯识论》来与哲学界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这等于把佛家理解为一个以研究本体论和认识论为主的哲学派别,而漠视了其意义和修持实践的价值,这又与当时佛教界的一些学者所谓“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观点相矛盾了。由此导致的理论风波,促使熊十力做更为深入广泛的哲学思考,于是便有了1942年和1943年间《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的出版。

1942年,《新唯识论》语体本上卷出版,熊十力在序言中说:“中卷申明体用,因评判佛家空有二宗大义,而折中于《易》,”[5]明确表示本书只是借评判佛教空有二宗大义来阐发《周易》体用不二思想的哲学著作,而不再是为佛教创作的新论。1943年,《新唯识论》语体本全部印行时,熊十力在《印行记》中写道:“有问:此书非佛家本旨也,而以《新唯识论》名之,何耶?曰:吾先研佛家唯识论,曾有撰述;渐不满旧学,遂毁夙作,而欲自抒所见,乃为《新论》。夫新之云者,明异于旧义也。异旧义者,冥探真迹,而参验之此土儒宗及诸巨子,抉择得失,辩异观同,所谓观会通而握玄珠者也。破门户之私执,契玄同而无碍,此所以异旧义而立新名也。”[6]这就是说,《新唯识论》已不是持门户私执的佛学著作,而是广采博征、自抒所见的哲学论著。

这么一来,熊十力便名正言顺地被佛教界人士剔出了“佛门”。于韬在《世间解》上撰文说:熊十力“不但要以佛释儒,而且还要以佛附儒”,他根本不是什么“新法相宗”,而是“新儒家派”。与此同时,熊十力也受到了哲学界、尤其是儒学界的热烈欢迎。贺麟在《当代中国哲学》中说:熊十力“得朱陆精意而融合儒释”,“为陆王心学精微化最独创之集大成者”。[7]从此,熊十力便算是以“新唯识论”鸣世的“现代新儒家”了。

关于《新唯识论》(语体本)的哲学归趣,熊十力在序言中说:“识者,心之异名。唯者,显其殊特。即万化之原而名之以本心,是最殊特;言其胜用,则宰万物而不为物役,亦足征殊特。《新论》究万物而归一本,要在反之此心,是故以唯识彰名。”[8]以本心为万化根源,以返求本心为立论归要,真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从这一概括亦可看出,《新唯识论》的重心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用熊十力自己的话说,是“境论”,而作为传统儒学核心内容的“人生论”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44年,熊十力又创作了《读经示要》一书,这才是一本典型的新儒学著作,但也可看作是对《新唯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全书共三卷:一、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二、读经应取之态度;三、略说六经大义。熊十力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有些问题须作新的诠释,然其中确有恒常不易的大道在。他说:“夫经学者,旧云圣学,其为道也,以见自性为极,以会物归己为本,以反身而诚、乐无不备为功修之实,以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极乎裁成辅相、参赞化育为功修之盛。圣学广大悉备,未始遗知能,而实超过知能之境。此其所以别于宗教而为哲学之极旨。”[9]这可谓熊十力正式确立其新儒学人生论思想的重要标志。他还说:“孔子之道,内圣外王,其说具在《易》、《春秋》二经,余经皆此二经之羽翼。《易经》备明内圣之道,而外王赅焉;《春秋》备明外王之道,而内圣赅焉。”[10]可见熊十力已把内圣学与《易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其新易学人生论思想已渐趋成熟。总之,《读经示要》概论儒学历史和内圣外王,最终确立了熊十力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牢固地位。

熊十力在四十年代前期创作的《新唯识论》(语体本)和《读经示要》,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直接启导了“港台新儒家”群的崛兴。但熊十力本人的思想却并未就此止步。随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到来,熊十力思想继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2.从《新唯识论》(语体本)到《乾坤衍》:完成从“新唯识论”到“新易学”的转变

与《新唯识论》(文言本)主要招致佛教界的反对不同,《新唯识论》(语体本)的发表引起了整个学术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有来自儒学界内部的称赞,也有来自唯物主义方面的批评。如杜国庠撰文说:“熊先生跟佛家一样,否认物质宇宙的存在,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无’,都是‘乍现’,都是人们的‘妄执’。进一步,连我们认识事物的意识也作为‘妄执的心’,说为空的而加以破斥,因而否定了‘知识’的价值。”[11]周谷城则说:“熊先生所谓本体,是遮拔万有而觅取的;如要返本,则必遮拔科学,使我们的行为赶快退到纯一寂净的空无。”[12]这种尖锐的批评和攻难,又一次激发了熊十力的哲学思维。就象他过去因佛教界的批评而反思和改造《新唯识论》(文言本)一样,熊十力现在也因为唯物主义者的批评,而不得不开始反思和改造《新唯识论》(语体本)的工作。

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熊十力的哲学生涯也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创造阶段。中国历史的巨变又一次引发了熊十力对“古今之变”的沉思,激发起他对儒家《变经》(他喜欢这样称呼《易经》)的强烈兴趣。他说:“余晚而喜《易》,恒潜玩爻象,以求圣人之意。”(1952)[13]又说:“《大易》一经是五经根本。汉宋群儒以易学名家者,无一不是伪学,其遗毒甚深,直令夏族萎蘼莫振,余实痛心。久欲讲明易学,复兴孔子之道,而神经衰弱太甚,未堪述作。新运肇开,余得闲居养性,又重玩五经,深念孔子六经是内圣外王一贯之大道。治《易》而不遍通群经,何可悟《易》乎?”[14]新中国安定的社会局面和火热的建设高潮,为熊十力的哲学创造提供了全新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土壤,使他有可能站在更广泛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进行哲学思考和理论研究。于是,到1952年,《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诞生了。

《新唯识论》语体本原有37万字,经熊十力重新删定后,只剩下18万字。这次删定标志了熊十力思想的又一次飞跃,这个飞跃最集中地表现在作者为本书撰写的《删定记》和《赘语》中。在《赘语》中,熊十力说:“本论谈体用,实推演《易》义。”[15]进一步明确表达了“以《易》为宗”的蕲向。在《删定记》中,熊十力详细考察了夏、商、周“三易”的哲学思想,并指出:“详上所述,孔子力主知周万物,与成物、开物、备物、化裁变通乎万物,何曾有一毫遗物、绝物等弊!但知周万物之知,究是主动,此其首《乾》而不首《坤》也;然首《坤》唯物之精神,固已尽量发挥矣。”[16]于此可见,熊十力接受了唯物主义者先前的批评,并已深受其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之高扬“唯心胜义”,转变为“心物兼顾”了。《删定记》还说:“本体说是物固不可,说是心亦错误。心、物以对待立名,要皆就本体之流行而假说。然于心可以识体,以心不失其本体之德故。《新论》以唯识立名,而释之以‘唯者殊特义,非唯独义。’可知《新论》与一般唯心者截然殊趣。此乃三易相传血脉也。”[17]从原来的主张以本心或仁心为本体,到现在的强调本体非心非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1954?1956年,熊十力又完成了《原儒》一书。此书实际上是在《新唯识论》(删定本)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旧撰《读经示要》的改作。其内容主要有《原学统》、《原内圣》和《原外王》三篇,被公认为熊十力新儒学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把中国文化的起源上溯到伏羲时代,认为“伏羲初画八卦,是为穷理知化,为辩证法之导源,可称为理智派”[18];“尧舜至文武之政权等载籍,足以垂范后世者,可称为实用派”[19],孔子会通这两派,集其大成,而创立内圣与外王兼备的儒家学派。孔子之学又分前后二期:“孔子早年当无革命与民主等思想,他还是承唐虞三代群圣之遗教,而欲得君行道”[20],这是“小康学”;“孔子晚年(学《易》以后)其思想确突变,始作六经,发明首出庶物,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乃至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群龙无首、天下一家,可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1],这是“大同学”。熊十力认为,小康学只是尚处于形成中的孔子,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扶植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是“伪学”;只有大同学才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大道,是真儒学,而他的新儒学正是这种真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这实际上是在为他的新儒学思想“原学统”。在此基础上,熊十力终于确立了其以《周易》为基础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当熊十力在新中国的现实土壤上最终确立其新儒学体系之后,他又感到原来的《新唯识论》已远远不能适应《原儒》体系的要求了。于是,他对原来充当《读经示要》哲学基础的《新唯识论》进行了第三次重大修改,以使它适合《原儒》体系的需要。于是,就有了1958?1959年间《体用论》及其《明心篇》的发表。

熊十力对《新唯识论》的第三次改造,不仅删去了与作为《原儒》哲学基础无关的内容,而且对其余部分也进行了重大修改。首先,熊十力删去了原《新唯识论》中《明宗》、《唯识上》和《唯识下》三章,把全书更名为《体用论》。其次,对于《体用论》中仍保留《佛法上》和《佛法下》二章,熊十力在《赘语》中交待说:“此书佛法上下两章,衡论大乘学,于空宗尤详……余之思想,确受空有二宗启发之益。倘不由二宗入手,将不知自用思,何从悟入《变经》乎?此书于佛法较详,所以自明来历耳。”[22]在《明变》章末尾,熊十力又说:“余之宇宙论,主体用不二,盖由不敢苟同于佛法,乃返而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积渐启悟,遂归宗乎《大易》也。今将论及佛法,实即综括大乘空有二宗性相旨趣,而平章之耳。”[23]这就是说,《体用论》之谈佛法,只是衡论与平章并藉此以明来历而已,并不表示自己仍然苟同或借重于佛法。这实际上等于把《佛法》(上)(下)这两章也“删除”了。这样,《体用论》实际上就只剩下《明变》、《成物》和《明心》三章了。对于这三章,熊十力在原《新唯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创作,分别表达了他晚年定型的本体论、宇宙论和人生论,成为《原儒》体系的重要哲学基础。尤其是单独发行的《明心篇》,不仅篇幅大增,内容得到很大充实,因而成为熊十力晚年加强其新儒学人生论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熊氏新易学人生论的核心所在,是熊十力努力以新儒学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尝试。

在《体用论》(包括单行的《明心篇》)印行时,熊十力特加《赘语》说:“此书实据旧撰《新唯识论》而改作……此书既成,《新论》两本俱毁弃,无保存之必要。”并解释说:“《新论》语体本草于流亡中,太不精简,前所以印存者,则以体用不二之根本义存于其间耳。今得成此小册,故《新论》宜废。余之学宗主《易经》,以体用不二立宗;就用上言,心主动以开物。此乾坤大义也,与佛氏唯识之论根本无相近处。《新论》不须存。”[24]总之,熊十力的哲学思想已不再是“新唯识论”,而是“体用论”了。

1959-1961年,熊十力又完成了《乾坤衍》一书。关于本书的旨趣,熊十力在自序中说:“吾书以《乾坤衍》名,何耶?昔者,孔子托于伏羲氏六十四卦而作《周易》,尝曰:‘乾坤,其《易》之蕴耶?’又曰:‘乾坤,其《易》之门耶?’孔子自述其述作之本怀如此。可见易道在乾坤,学《易》者必通乾坤,而后《易经》全部可通也。衍者,推演开阔之谓,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是谓衍。余学《易》而识乾坤,用功在于衍也,故以名吾书。”[25]本书以衍《易》的形式阐发《原儒》和《体用论》(包括《明心篇》)中的新儒学思想,并最终把它们完全纳入了易学传统的轨道。在本书的末尾,熊十力写道:

有问:“先生之《新易学》,盛张乾道主变导坤之论,其犹有唯心主义之色彩与?”余答之曰:吾子何有是言乎?西学唯心唯物之论,本在宇宙基源处横行割裂,各执一性说为本体。唯心论者坚持将实体的内部所含有之复杂性而割去物质性,乃说唯独有一性,字曰精神,是为本体;唯物论者反对唯心,却将实体的内部所含有之复杂性而割去其精神性,乃说唯独有一性,字曰物质,是为本体。唯心唯物所以分途,其主因在此。孔子之《易》明明无此事,吾子谓吾说《易》有唯心主义色彩,果何所据乎?

余书发明《大易》体用不二义,本以现象为主,此是吾书根柢,须识得此意。(吾书不承认有离开现象而独在的实体,只收摄实体以归藏于现象,说为现象之内在根源,故曰现象为主。)乾为心灵,坤为物质,乾坤皆现象也。现象有心物两方面,而不可拆裂为各各独立之两物。物的方面有力引起心;心的方面有力主动,以符合于物则,而动不失宜。如汝步行市区街道,望见汽车奔跑而来,汝心即于此时主导起来,测定汽车行动之规律,同时指导两足迅速移步道旁,决不乱撞汽车。据此而论,汝心主导于物,即是乾主导坤,事实分明,何可否认!……其可以唯心主义之污名胡乱加于老夫乎?[26]

这里,熊十力不仅高度概括了其新儒学思想的哲学内涵,以示与一般唯心主义体系的区别,而且正式把他的学说取名为“新易学”,标志了熊氏新易学思想的最终完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作“衰年定论”。他在临终前的随笔中还说:“余之学自是归本《大易》,详在《乾坤衍》等书。”[27]

二、新易学人生论的哲学基础

熊氏新易学的人生论,又称为“哲学的心理学”或“儒家心理学”。它虽然借用了现代“心理学”之名,实际上与之有重大区别。所谓哲学的心理学或儒家心理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学,它实际上是熊氏新易学的人生哲学,是传统儒家心性学或性理学的现扬。熊十力说:“追惟孔子传授,有尽心之学,其要旨在究明本心、习心之大别,毋以恶习害其本。易言之,吾人固有良知良能,常与天地万物周流无间,当尽力扩充之,俾其发展无竭。”[28]又说“哲学的心理学,非必以研究与解释精神现象为能事而已。其所努力不敢稍懈者,唯在返己察识内部生活之渊海,是否有知是知非之明几炯然常在,是否有千条万绪之杂染暗然丛集。于此二问,皆得明白正确解决,各明来历。存养本明,转化后起之染垢,人生便上下与天地同流,不至蔽于小已以失其性也。”[29]可见,熊十力所说的心理学,其实是现代的心性学和性理学,也就是熊氏新易学的人生论。

关于新易学人生论的哲学基础,熊十力说:“如哲学上之体用义,是儒家心理学之所依据。”[30]又说:“首申三大义:一曰宇宙实体具有复杂性,非单纯性;二曰体用不二;三曰心物不可分割。此三原理原本《大易》,今兹阐明心理,根据在斯。”[31]综合熊十力晚年著作对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多种论述,下面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释新易学人生论的哲学基础。

1.复杂本体说

熊十力的本体论思想,在解放前与解放后有重大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熊十力的哲学思想基本停留在“新唯识论”的水平上。《新唯识论》和《读经示要》都以本心或仁体为宇宙本原与本体,坚持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新中国成立之后,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熊十力的思想发生了飞跃,逐渐由原来的“新唯识论”转变为“新易学”,基本上放弃了原来的唯心主义观点,建立起圆融唯心与唯物的新哲学。

新易学的本体论,既反对唯心,也反对唯物,主张宇宙本体是某种兼含神质二性的复合物,可称为复杂本体论。1952年,熊十力在《新唯识论删定记》中说:“本体说是物不可,说是心亦错误,心、物以对待立名,要皆就本体之流行而假说。”[32]1956年,熊十力又在《体用论》中说:“精神物质二性,皆实体所固有也。不直言物质而言翕者,从功用立名耳,质非固定的事物,元是实体流行现似凝敛之一方面;不直言精神而言辟者,亦从功用立名,所谓阳明、刚健、向上、开发而不肯化成物之一方面。神质二性,是实体内涵相反之两端,相反所以成,实体以是变成大用也。”[33]1959年,他还在《明心篇》的自序中说:“宇宙实体具有复杂性,非单纯性(哲学家或以为实体唯是单纯的精神性,或以为实体唯是单纯的物质性,皆逞臆成说,与实体不相应也)。”[34]新易学的这种复杂本体论,可以看作是新唯识论的唯心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某种结合,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新唯识论宇宙观内在逻辑的新发展。

新唯识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万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个方面,并主张这二者是一齐产生和共同发展的。熊十力一再强调,物质与精神绝不相似,决不能把精神看成是物质的副产品,因为凡物皆以类相生,如麻种生麻、豆种生豆然,所以沉坠锢闭的物质绝对无法产生出刚健?菝鞯木?窭础0凑照庵致呒??蚓?褚簿?晕薹ú??鲇胱约壕霾幌嗨频奈镏世础D敲矗?恍挛ㄊ堵鄯钗?咎宓谋拘幕蛉侍骞倘豢梢圆??鼍?裣窒螅?伤?趺茨懿??鑫镏氏窒罄茨兀靠杉??挛ㄊ堵凼导噬衔薹ń馐臀镏适澜绲姆⑸?侍狻P乱籽О研挛ㄊ堵鄣娜市谋咎甯脑煳?婧?裰识?缘母丛颖咎澹??谴永砺凵匣??庖幻?艿谋厝唤峁??/P> 不同的本体观,必然引出不同的人生观;或者说,不同的人生论,需要有不同的本体论来支持。新唯识论“即万化之原而名之以本心”,把宇宙本体看成是纯粹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它的人生论也是“究万物而归一本,要在反之此心。”[35]因此招来了唯物主义者这样的批评:“熊先生跟佛家一样,否认物质宇宙的存在。”[36]“熊先生所谓本体,是遮拨万有而觅取的;如要返本,则必遮拨科学,使我们的行为赶快退到纯一寂静的空无”[37]。新易学认为宇宙本体是复杂性,“神质二性是实体内涵相反之两端,相反所以相成,实体以是变成大用也”[38],所以它的人生论也是既要求“返己察识内部生活之渊海,是否有知是知非之明几炯然常在”[39],又要求“发其智于实事实物,通于万有而不隔,行于现实而无系。”[40]熊十力说:“孔子日新之学,敦仁以立其大本,爱智格物以行其达道。”[41]主张道德与科学协调发展,日损之道与日益之学相辅为用。这正是其新易学复杂本体论的必然结果,或者说,这样的人生观必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复杂本体观。

2.体用不二论

熊十力哲学中“体用不二”的思想萌发甚早。早在1918年的《熊子真心书》中,熊十力就认为:“道器一元,幽明一物。全道全器,原一诚而无幻;即幽即明,本一贯而何断。”[42]这种道不离器、幽明不二的观点,实际上就是熊十力后来所说的体用不二原理。基于这样的本体观,便有这样的人生观:“天在人,不遗人以同天;道在我,赖有我以凝道。”[43]这也正是后来被熊十力视为新易学人生论之究竟的天人不二原理。这种被称为“衡阳之宝筏、洙泗之薪传”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是熊十力一生学术追求的核心所在。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毕竟还很模糊、很抽象、很单薄,而且也只是一鳞半爪,不成系统。

三四十年代,随着《新唯识论》文言本和语体本的相继行世,体用不二的思想逐渐展开和丰富,成为熊十力哲学的基本原理。如1942年,熊十力在《论体相》一文中说:“夫体之为名,待用而彰,无用即体不立,无体即用不成。体者,一真绝待之称;用者,万变无穷之目。”[44]《新唯识论》(语体本)说:“体者,对用而得名。但体是举其自身全现为分殊的大用。所以说,他是用的本体,绝不是超脱于用之外而独存的东西。因为体就是用底本体,所以不可离用去觅体。”[45]但就总体而言,新唯识论的体用不二思想还基本上停留在概念思辩的水平上,尚未有力地贯彻到人生论中去。

新唯识论“究万物而归一本,要在返之此心,”固然有强调道德修养的意义,但它强调更多的似乎是认识论而不是修养论。熊十力一直把他的新唯识论体系规划为境论和量论两部分。所谓“量论”,主要应理解为一种认识论,而不是人生论。在传统儒学中,认识论是从属于修养论的,而新唯识论却大有把修养论从属于认识论的倾向。“港台新儒家”谋求与康德、黑格尔的结合,论证所谓智的直觉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倾向的继续和发展。此外,新唯识论固然也讲体须就用上认取,但它的重点还在体上,在很大程度上用只被看作是藉以显体或识体的凭据而已。新唯识论毕竟没有从根本上给予物质世界以应有的位置,这最终导致了内圣修养与外王事功的脱节。“港台新儒家”大讲所谓“道德形上学”,却始终无法解决道德良知与科学民主(所谓“新外王”)的连接问题,这不能不说与新唯识论的片面影响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熊十力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新易学的研究中去。他不仅把理论重点从本体转到了功用上,而且进一步完善了体用不二思想,并把它们贯彻到人生论中去,体现出以人生论为核心的儒家本色。他在《乾坤衍》中说:“余书发明《大易》体用不二义,本以现象为主,此是吾书根柢,须识得此意。(吾书不承认有离开现象而独在的实体,只收摄实体以归藏于现象,说为现象之内在根源,故曰现象为主。)”[46]以现象为主,所以把物质性赋予实体,主张复杂性本体论;以现象为主,所以不再投入精力去完成“量论”,而是把大量时间用于内圣外王和人生哲学的研究中,于是就有了《原儒》、《明心篇》和《乾坤衍》。

1957年,熊十力把《新唯识论》改造为《体用论》,便正式宣布:“余之学宗主《易经》,以体用不二立宗。”这不是以本体为主的体用不二,而是以现象为主的体用不二。他说:“此书之作,专以解决宇宙中之体用问题。”[47]并函告朋友:“昨有一书,平生吃苦所究之一大问题在其中,有此而《新论》可废。”[48]从《新唯识论》到《体用论》,是熊十力体用不二思想最终完成的标志。《新唯识论》的宗旨是“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49]《体用论》的宗旨则变为“本论以体用不二立宗。本原现象不许离而为二,真实变异不许离而为二,绝对相对不许离而为二,心物不许离而为二,质力不许离而不二,天人不许离而为二。种种原理,皆禀《大易》辩证法。”[50]

不管熊十力自己怎么说,《新唯识论》把本体看成是反求实证的非知识的内心境界,终究有体用分离之嫌。《体用论》否定了仁心本体,而代之以兼含神质二性的复杂本体,并把这种复杂性收摄于现象之中,说为现象内部所含“相反所以相成”的“两端相反之几”,才是真正的体用不二。把体用不二论彻底贯穿于人生哲学,便有了《明心篇》中的“儒家心理学”,也就是熊氏新易学的人生论。《体用论》及其《明心篇》的完成,是熊氏新易学特别是其人生论臻于完善的重要标志。

3.心物不二说

基于上述体用不二论,熊十力认为宇宙万象不妨概括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类,但不可把它们看成是各各独立的东西,心和物只是同一本体之两面,而不是两体。用熊十力本人的话说:“心物本不二,而亦有分;虽分,而心为物主,究不二。”[51]心物不二的观点,可以说是熊氏新易学宇宙观的必然结论。

熊十力曾说,新易学的宇宙论“以翕辟成变为枢要。”这一理论主要解决宇宙运动的根源及其发展变化问题。对此,熊十力主张,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本隐之显”和“相反相成”。所谓本隐之显,是说本体是隐微无形的,现象则有相可循,宇宙万象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要到隐微无形的本体中去寻找,因为有形的事物必然是从无形的事物中逐渐产生的。“否则,显可睹而隐难知,如不推显至隐,将任意见以宰割宇宙,吾未知其可也。”[52]所谓相反相成,是说运动必然是由矛盾引起的。“因为说到变化,必是有对。易言之,即由实体内部含有两端相反之几,乃得以成变,而遂其发展。发展绝不是单纯的事情,单纯哪得有变化?然若两端对峙,惟互相反而无和同,即令此伸彼屈,而此之独伸亦成乎亢穷,则造化将熄矣。所以说,变化决定要率循相反相成的法则。”[53]那么,这隐微无形的本体中所含的两端相反之几究竟是什么呢?熊十力认为是翕和辟。

熊氏新易学认为,本体是一种每时每刻都处于生灭灭生、变化密移中的东西,因而可以称之为恒转。“恒字是非断的意思,转字是非常的意思。非常非断、刹那刹那、生灭灭生,故名恒转。此乃即用显体,以立斯名。”[54]恒转至无而善动,刹刹相续而不已。“此种不已之动,自不是单纯的势用,每一动恒有摄聚之一方面,”[55]那就是翕。翕的结果是产生无数“小莫能破”的微细质点,称为小一。小一和集而成群,小一群再经若干次和集,便成为物质宇宙。“然而当翕势方起,却有另一方面的势用反乎翕而与翕同时俱起(二势非异体,更无先后次第,故说同时俱起)……此一方面的势用是刚健自胜而不肯物化,正与翕相反”,[56]这就是辟。辟势是恒转的自性显发,故能运于翕之中而自为主宰,因以显其至健,并最终转化翕而使之与己俱升,其结果便使物质现象从一开始就同时具有了精神性的一面。物质与精神和同而为一体,而心在物中主导并转化物,这就是《周易》所谓“保和太和乃利贞”的状态。这样,熊十力就通过恒转内部翕势和辟势这两端相反之几的矛盾运动,说明了宇宙万象的运动根源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发生及其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产生以后,又是如何发展和进化的呢?熊十力仍然用翕势和辟势的相反相成来说明。按照熊十力的理论,翕势和辟势是同时俱起并达到保合太和的,所以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应该是同时产生的。但就实际情况看,由小一和集而成的物质现象毕竟先呈现出来,而心灵现象则直到生物出现之后才逐渐有所表露。对此,熊十力解释说:“夫心作用未出现,只是隐而未显,不可说无。隐显与有无,是截然不同之两义,万不可以隐而未显便谓之无。”[57]他指出,宇宙泰初,蒙然大荒,连物质现象也未呈现,何况心灵呢。翕势与辟势同时俱起,物质与精神便同时产生。此后,物质现象不断演化,精神现象也与时俱进。而且,物质的演化和精神的创进其实是同一过程,正因为精神潜驱默运于物质中并不断地主导和转化之,才导致了现象世界的进化。

随着物质的进化,精神有了日益精密的资具,也就渐渐地显发了出来。他指出,生机体经过三大改造,不断趋于完善,这种进化绝非偶然。“既非偶然,则不能不承认宇宙泰始以来,物质与精神是浑然为一之洪流,不能不承认精神对物质方面本有主动作用。”[58]当无数小一未凝成各种实物时,物质只以潜能的形式轻微流动于太空中,这时物且未著见,精神未有凭藉,无从显发。小一和集成各种实物后,渐失其轻微流动之本然而趋于凝滞,所以一切无机物皆有锢闭与沉坠性,精神也不能马上从中显发出来。但精神毕竟时刻都潜移阴帅于物质中,随缘作主,唯变所适,物质必然从之俱化。到一定时候,精神的主动力终将显发出来,引导物质之构造,并改易其形式,从而使无机物发展为生机体。生物出现后,又不断进化,其机体构造日益完善,则精神的发展也日益便利。至高等动物乃至人类出现,精神有了良好的资具,终于吐出盛大光焰,如旭日方升,而光芒万丈。

从实体内部翕势和辟势同时俱起而辟主导转化翕,到精神与物质同时产生、共同发展而精神主导转化物质,再到人类崛兴而心灵主导转化肉体,乃至人类精神生活内部本心主导转化习心,始终贯穿着一条对立双方矛盾运动而主体统御客体的基本原理,这就是熊氏新易学“乾道主变导坤”的易理法则。这一法则不仅与“心物不二”的新易学原理密不可分,而且直接为强调觉性主宰的新易学人生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4.生命与心灵不二

熊氏新易学把宇宙万象划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方面,在此基础上又把物质现象分为物质和能力两方面,而把精神现象分为生命和心灵两方面。与此同时又认为物质与能力不二,生命与心灵不二,然后总括为心物不二,以全宇宙为一个心物互含而心主导物的大生命。在此基础上,根据体用不二原理,又提出“吾人生命与宇宙大生命本来不二”,并且主张“宇宙论与人生论不可判而为二”,要求“尽己性以尽物性”,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圣学境界。[59]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在吾人生命和宇宙大生命中,物质和能力如何不二?生命与心灵如何不二?以及后者如何能主导转化前者而达到“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圣学境界?

关于物质和能力不二,熊十力说:“近取诸身,自吾有生之始,以迄少壮老衰,日常吸收动植诸物质,经胃力消化,即变成种种能力,此等能力复新生吾之体质,此则质可变为力、力可变为质之明证也。外取诸物,水为流质,受阳光之热则变为蒸气上升,即由质变为力;及遇冷气,则凝成雨点下坠,力复变为质也。此等事例不可胜举,若质力是二物,何可互变?《易大传》曰‘坤以简能’,又曰‘坤化成物’。按《大传》云物者,即物质之省称;其云能者,即能力之省称。据此,则《易》以坤为质力,是其不以质力为二物之主张已极明白。”[60]在他看来,物质和能力皆属物质现象,其基本性质是阴暗、沉坠、锢闭、趋于凝滞,是宇宙间基本矛盾的消极和被动方面,是人的习染、知识、私欲、恶念等的宇宙论依托,是宇宙大生命和人生运动中被主导、被转化的客体方面。

关于生命与心灵不二,熊十力说:“余所体会,生命与心灵殆无性质上的区别。惟生命未发展到高级,即心灵不能显发盛大;亦可说,心灵不曾发展到高度,即是生命发达之条件犹未具备故。如生机体之组织未完善,则生命、心灵皆不获发达也。余以为生命、心灵不妨分作两方面来说,而实无异性,实非两体。《大易》以乾为心,而赞其曰‘大生’,曰‘大明’。先圣烛理入微,从切实体察得来也……离生命而言心灵,心灵其为空洞的镜子乎?离心灵而言生命,生命其为佛氏所谓迷暗势力乎?”[61]又说:“生命、心灵本来不二,而有两名:特举其生生不已之德而言,则曰生命;特举其?菝魑薨抵?露?裕?蛟恍牧椤C?洳灰唬??渌?改空叻橇教逡病!?62]总之,所谓生命与心灵不二,其实是用生命的生生健动义充实心灵,以强化心灵的创生性质;同时,也是用心灵的?菝鞲战≈?骞娣渡???郧炕???暮侠硇院椭辽菩浴I??胄牧楹弦唬??战》芊ⅰ⒒???『统缟欣硇灾髟椎男乱籽?松?厶峁┝擞辛Φ?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21_1.shtml>哲学依据。

第7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化学 辩证唯物主义 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60-02

唯物辩证法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各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化学理论知识、还是化学实验以及生产实际都渗透着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乃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名化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一、世界是物质的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这就决定了化学与整个世界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存在着的,只有首先承认物质的存在,才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大量的化学实验证明: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许许多多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及离子组成的,微观粒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及电子三种基本微粒组成的,大到宇宙中的天体,小到微观粒子无一不是这样。这就说明世界上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没有虚无缥缈的鬼神。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质量互变规律

自然界中,质量互变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始,量变的积累必然产生质变的飞跃。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引起元素性质变化的飞跃。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品质的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时不良习惯行为养成的,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以英雄人物为楷模学习他们的思想和事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看待事物,自觉杜绝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加强学习不断纠正不良意识和行为,用知识丰富头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不断推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在化学上常把物质进行分类,每种物质都具有同类物质的通性,由于不同物质间有着质的区别,因而又都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HN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它具有酸的通性,但HNO3又有不同于其它酸类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如浓HNO3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硝酸不论与活泼金属或不活泼金属(除Au,Pt外)都能反应,且反应都不放出氢气.而Fe,Al在冷浓HNO3中能钝化可用Al,Fe容器盛放冷浓HNO3,这又是HNO3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运用对统一观点分析HNO3性质的通性和特性,大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全面地看待和分析事物 ,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避免走向极端。

四、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有机化学的反应中,常出现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或同一条件作用于不同结构的物质身上又会有不同的反应产物的事例.例如,乙醇在浓H2SO4的作用下加热到1700C,发生的是分子水反应,生成乙烯;而当加热到1400C时却发生的是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乙醚因此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条件变了,反应产物也就变了,但物质本身必须具备能够发生此反应的内部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变化的依据.再如,1-丙醇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氧化成丙醛,而2-丙醇相同条件下却氧化成丙酮,但2-甲基-2-丙醇在相同条件下却不能氧化,由此说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虽然条件相同,由于伯醇、仲醇、叔醇的结构不同所以结果不同.再者,外部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事物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中性介质中水解的情况就渗透着这一观点.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关系教育我们一个人的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因素是否努力,不在于是否拥有客观优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一个人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为社会所用,而不是依靠优越的外界条件想欲非非所达到目的。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在相同的老师教育下,但成绩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各有不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于可逆的化学反应:N2 + 3H2 2NH3 达到平衡时就是这样的体系:①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表观上反应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微观上反应并没有停止而是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③这个平衡状态是暂时的相对的,是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至新的平衡状态,即这个平衡体系是动态可变的平衡体系。这种化学现象所折射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教育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事物,而不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做好差生思想的转化工作,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表现好坏都是思想与行为处在暂时相对平衡的状态,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找出其产生思想与行为的根源,做好思想的转化工作,打破这个平衡并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以至到达新的平衡。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法是不对的,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人的表现,是与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相违背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纠正,否者将会断送那些所谓差生的前途,成为历史的罪人。

六、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才能有效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为一名高校化学教师必须使学生懂得(1)只有努力掌握好化学及相关知识,才能利用化学知识合成出我们需要的物质造福人类,如:治疗各种癌症的新药、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及高效环保的新能源等。从古代(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观的提出——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分子——原子论的提出——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对电子的发现——现代科学对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证明,使人们对物质结构逐步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确切的认识,进而为以后的新元素、新物质材料的发现和合成创造了条件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哲学的认识论同样是能动的革命的认识论.(2)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他聪明与否及外界条件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他个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认真、刻苦,方仲永的实例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中心位置,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的最高概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认识、分析化学现象,同时又要运用化学现象中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教书育人”。充分运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化学问题,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化学和化学教学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于化学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教出版社,2004

第8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王星拱(1887~1949),字抚五,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曾任北京大学化学教授、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校长等职。他既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又是一位哲学家。作为自然科学家,他有着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有待于我们去概括和提高;作为哲学家,他又深受第二代实证主义代表人物马赫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之争”中,站在“科学派”一边,反对“玄学派”,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相对立,有待于我们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分析 和评价。而王星拱在哲学 理论 思维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自然科学 研究 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科学研究的基本 方法 是观察和实验。故而自然科学的根本精神是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一致的,并由此决定了自然科学家大多是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和辩证法者。王星拱也不例外,而且具有典型性。

首先,在自然观方面,王星拱赞成实在论者,亦即唯实家的物质实在观。他说:“依唯实家说来,桌子有二观:其一,是由观察点而定的,叫做心理观;其二,是不由观察点而定的,叫做物理观,桌子的物理观,是可以离精神而独立的”。〔1 〕这是自然科学家根据 现代 科学的成就,对实在概念作出的解释。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 〕同样,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客观实在,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无”。正因为如此,王星拱在当时认识到,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既有“由观察点而定”,依赖于观察过程的一面,又有“可以离精神而独立”的一面,确是难能可贵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王星拱分析了物质与现象、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他说:“现象界是什么呢?就是物质改换能力表现所生出的。物质、能力两样东西,是不能分开的,物质籍能力而改换,能力依物质而表现。……这些不同的物质,改换不息,这些不同的能力,表现不息。所以在这个无限的时间空间之中,生出这种不同的现象”。〔3〕在此, 王星拱坚持和 发展 了严复提出的“质力相推”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所有现象都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而能量(能力)则是物质的表现。这在当时盛行“物质消灭了”的说法和普遍提倡唯能论的情况下,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基于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王星拱尤其强调,物质总是处在永恒的发展、变迁之中。他说:“自放射化学和火云之分光镜的分析发明之后,我们都知道原质也是进化而变迁的。”〔4〕由此看来,“无时无处没有现象,因为无时无处没有物质改换、没有能力表现,换个名词来说,就是无时无处无有变迁。现象就是变迁,无变迁就不能有现象。”〔5〕在这里, 王星拱认识到了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王星拱还认为,运动着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大千物质世界是受一定的内在 规律 支配的。他说:“天然界中的异,简直是无穷的。在这个无穷的异之中,我们要找出各现象的彼此一定的关系,然后制定出定律来管理他。于是,在理论方面,才能用过去预测将来;在 应用 的方面,才能使万物归用于我。总括一句说:我们遵守天然界的定律来统辖天然界。”〔6〕他特别笃信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 认为即使发现了象镭那样的放射性物质,也不能使它有丝毫的改变。他明确指出:“鲁滂物质消灭之说,并无科学的根据。……此不过一空浮无着之玄想,非科学家所承认之定论也。”〔7〕

总之,由于王星拱有比较坚实的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所以他比较好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且使他的自然观带有现代自然科学的色彩和若干辩证法的因素。

其次,王星拱在以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系统地探讨了认识论的 问题 。

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王星拱认为,人们的器官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触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他说:“知识最初的起源,都由于器官的感触,但是在这些感触的时候,有一个智慧的我在里边认识他。”〔8 〕往往是,“心理的情境,各人不同,对于无机界之鉴别,已经可以生出不同的意见,至于对于有机界—— 社会 问题之研究,更可以生出不同的意见了。”〔9〕王星拱强调,作为认识基础的原始资料的“张本”, 必须是真实的。为了获取真实的“张本”,“得确切的结果,不能有主观的偏见。”〔10〕在此,王星拱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同时,注意到了认识主体的状况对认识过程的影响,是正确的,也是很不容易的,体现了他在探讨认识问题时严肃认真的态度。

在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上,王星拱认为,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不可能有完全掌握了客观真实的一天。人们“不能把真实完完全全地表托出来,然而可以和真实相逼近。”〔11〕其原由在于,就整个人类认识的 历史 来看,“现象无限,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能有几何?况且宇宙间不同的原素,又可以联合换合而生出新现象,我们哪里能观察得尽呢?”〔12〕由此,王星拱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人类的知识“无论如何进步,终不能达到完全真实之所在。……真实是无穷的,我们永远在这条无穷的路上前进前进。”〔13〕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王星拱非常重视试验或行的作用。他说:“真实之最后的判断,还要靠着试验。……从前的人说,知而不行,知是无益的;现在我们说,知而不行,并且知也不能算作知啊。”〔14〕在这里,王星拱指出,人们的认识是不是真实的,最根本的一条是要通过试验去检验,认为离开行不可能有真知,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深刻的见解。

第三,王星拱下大功夫,全身心地致力于方法论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写成了《科学方法论》一书。

在该书中,王星拱把寻求客观世界各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确定为科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并为此而阐述了一系列能更好揭示客观因果关系的方法。他说:“科学最注重因果律——科学之成立就是靠因果律作脊椎,当然承认宇宙是有定的。”〔15〕从而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这即使在他接受了马赫主义的错误观点以后,也还仍然坚持这一点,说:“同因必生同果。假使没有这个原理,则宇宙之间只有千千万万一点一滴的事实,我们很难寻觅因果关系出来,那么,科学也就无从构造了。”〔16〕为了更好地揭示事物及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他认为:①要搜集尽可能多的证据,进行多方面地考求。“因为根据不同的证据之数,和‘错误同一方向’之或然数成反比例;换一句话说,证样越多,则‘错误同一方向’之或然数愈小,而可逼近于真实。”〔17〕②要注意从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去寻求事物的内在规律。因为“天然界既是一个渐变的连续,凡不同的物,都有过渡物介乎其中,各物之性质又多。”〔18〕所以,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也必须适应这个状况,注意事物的变动和变动中产生的中介。

王星拱还系统地探讨了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问题。他认为,为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除了要有充分的材料,注意从变化发展中去寻求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外,还要运用一系列正确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假定、比较、推理等等。王星拱比较多地研究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关于分析,王星拱很重视典型分析的作用。他说:“我们解剖植物,每类……之中,分个之数,可谓为无穷的,我们只能取出一二可为表式(即典型)的而解剖之。又如我们分析有机化合物,每类……之中,分个之多,也是不胜数的,我们只能取出一二可为表式者而分析之。即如研究一国一 时代 之思潮,也须取一二有势力的学说以为表式,为研究之门径。”〔19〕至于综合,他认为,综合是归纳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一种推理的方法,主要地就是“从分个推论到共总,”〔20〕即在分析事物各别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事物的共性和内在规律。因此,综合意味着认识的深化。“不然,森罗万象,异不胜异,若将分个记录起来,那就劳而无功了。……所以每次综合,都在科学进步上加一个头衔。”〔21〕

除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以外,王星拱在《科学方法论》一书中,还特辟专章具体地论述了“假定”的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都不乏辩证法的因素。

总之,王星拱以上有关方法论的论述,特别是他的《科学方法论》一书,是当时这个领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他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星拱既是自然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作为哲学家的王星拱,深受第二代实证主义代表人物马赫所鼓吹的马赫主义的影响。特别是从他1921年10月发表《物和我》一文开始,他起劲地宣扬马赫主义的感觉论,并且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站在“科学派”的立场上,参与了1923~1924年间所发生的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的辩论(亦即“科玄之争”)。

王星拱所宣扬的马赫主义,主要表现在他在“科玄之争”中所写的《科学与人生观》一文和尔后于1930年出版的《科学概论》一书中。具体来说:

首先,从王星拱的哲学路线,从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看,他的哲学思想既因袭贩卖了西方的马赫主义,又与

而且,因为 中国 的马赫主义者毕竟晚出,故而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例如,在中国马赫主义者的西方祖师爷那里,感觉只是单个人的感觉。所以,他们认为世界的存在,是源于个人感觉的存在,而导致了公开的唯我论,认为整个世界只剩下一个大写特写的“我”是实在的、万能的。而中国的马赫主义者则从“感觉”(或经验)是唯一的实在出发,竟连他们自己的客观实在性,也统统否定掉了。王星拱在《 科学 概论》中就说:“所谓形式的‘我’,乃是随经验分子之增加而变迁的。经验变迁不息,‘我’亦变迁不息,如果经验大致相同,则其所构成的‘我’,也是大致相同,经验是器官的感触,‘我’就是这些感触之集合,并不是另外有一个形而上的‘我’,可以脱离经验而存在。”中国的马赫主义者王星拱在这里颠倒了人与其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把自己的客观实在性也完全彻底地否定掉了。

最后,中国的马赫主义者同其西方祖师爷一样,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在所谓“科学”的旗号下,谈论 哲学 。

众所周知,所谓科学,就是指对客观世界及其 规律 的正确反映;而所谓规律性的认识,则是要揭示客观过程和事物现象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给科学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但是,在中国的马赫主义者那里,“科学”则不然。王星拱就说:“现在的科学把许多向来所承认为客观的存体,例如时间、空间,都简约为器官的感触。即如物质、能力,也都是从我们所观察的性质(即感触),用逻辑 方法 构造起来,并不是客观的实在。外而物是如此看待的,内而我又何曾不可以如此看待呢?将这些形而上的存体一概取消,也是合乎奥康刀的规则的。”〔28〕在此,他显然是利用 现代 科学的高度抽象性来否认客观实体及其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反科学的。

学术界一般认为,王星拱在1921年10月发表的题为《物和我》的文章,标志着王星拱的哲学思想由 自然 科学的唯物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化。因为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明确否定主观的我与客观的物之间的界限,宣扬了马赫主义的观点。他说:物的“形式、颜色、光泽,都不过是视觉器官的神经所供给的感触……若是不幸把针刺到指头上,指头上又有一束神经供给我们一种感触……试问除实用的方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前引的感触,推到假定的针之实体上去,而说它是物;把后引的感触,却留在假定的心之实体上去,而说它是我呢?所以罗素说:宇宙之间,心也不是真的,物也不是真的,另外还有一件东西是真的。这个另外的东西就是感触。”〔29〕而实际上,王星拱的哲学思想中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内在矛盾。是这种内在矛盾和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弱点,驱使着王星拱的哲学思想由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化。只不过,在他1921年前后接受了马赫主义的感觉复合论后,加速了这种转化而已。当然,由于他的哲学思想始终存在着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内在矛盾,又使得他即使在接受了马赫主义的感觉复合论以后,也仍然保留了若干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王星拱哲学思想中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第一,王星拱在坚持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同时,也有不少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倾向(特别是他的物质观)。

首先,他的物质概念中虽有若干辩证因素,但这仅是他的物质观中的个别成分而已。在一些带根本性的观点上,他却表现得迟疑、含混而不敢将自己的正确的观点坚持到底,甚至陷入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例如,关于世界的本原,他曾作如下的回答:“我们推求宇宙的原始,有人以为万众之多,是由少生出来的,少是由一生出来的,一是由无生出来的;……我们在这个两难的两只角上,我们都不能得结论的。”〔30〕这里,说“一”是由“无”生出来的,显然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

其次,他的物质观虽然具有一些辩证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来,他并不懂得事物进化 发展 的源泉。他说:“生物有机,矿物无机。无机物之消长由于外,有机物之消长由于内。二者之消长,皆受物理的定例之管束;此近今科学进步中最要之点也”〔31〕这个论断,在正确肯定整个物质世界必然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同时,却不了解“近今科学进步”已经证明了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无机物也不例外。王星拱的这一对物质的理解,明显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以上这些缺陷,使他的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显得很不彻底,是他的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最终倒向主观唯心主义的内在原因。

第二,王星拱过分看重直觉,甚至把直觉神秘化。

王星拱曾经把知识分为经验的、理解的、证实的、引伸的这四大类。他认为,其中的所谓理解的或理性的知识是由经验的知识发展而来的,而这个过程必须运用 分析 和综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他对整个认识过程缺乏深刻和完整的理解,不能解决证实了的知识为什么不是经验的或理解的知识,这样,他就只好抬高和扩大直觉的作用,把直觉神秘化。他说:在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时,“这综合一层,若是靠智慧理性,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能靠直觉去选择。但是既靠直觉,就不是方法所能范围的了。”〔32〕在这里,他把直觉说成是与理性和智慧相对立的,不是属于科学方法范围的东西,这样的直觉就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他认为,在运用综合方法时,不能靠智慧理性,而只能靠那种神秘的直觉。这就违背了他前面所说的“从分个推论到共总,叫做综合”,把综合作为一种推理方法的正确说法。

应当指出的是,王星拱对直觉以及直觉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作如此神秘的理解,便使得认识在由感性经验向更高阶段的理性思维发展时,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有可能令人怀疑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后的可靠性,在认识论 问题 上留下一个缺口,成为他在哲学上的一个失足之处。

第三,王星拱不加分析地肯定马赫的思维 经济 原则,从而跌入马赫主义的感觉复合论的泥坑。

王星拱在对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总的说来是正确的。但是,为了使人们的认识在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以尽快地把科学推向前进,他就不加分析地肯定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认为经过推论等思维抽象活动形成的认识都是烦琐无聊的,都不能反映客观实在,只有靠感觉直接得来的印象,才是最经济的东西和最可靠的实在。他说:“拿各人的眼光看起来,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桌子存在,可见桌子的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所能存在的,只不过是许多硬度、颜色、形式等性质集合而成的一种现象罢了。这些性质,是直接由感触得来的桌子的本体,也是由感触的张本(原始材料)推论出来的。凡由推论而来的,都不能算作实在。纵令我拿头和墙碰一碰,所得的结果,仍不过是一定痛感,并不能证实墙之物质的本体。”〔33〕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他认为“凡由推论而来的,都不能算作实在。”这是由于他对认识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把认识的深化过程仅仅了解为使思维经济或简化,只相信直觉,不相信推理所造成的。

事实上,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首先接触各种各样的现象,形成多种多样的感觉,然后通过大脑对这些感觉或信息进行处理或加工,才形成对事物的比较完整的认识。从逻辑思维的过程来看,这是对各种具体现象进行抽象的过程,推论就是这个过程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这个过程虽然“烦难”一点,但经过这样一番抽象思维和反复认识过程,却能更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更符合客观实在的状况。而王星拱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就使他由此而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滑向主观唯心主义。

第四,王星拱不能全面、正确地对待科学发展和进步,在科学新成就面前感到迷惘。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整个世界从宏观到微观都处在不断变动和紧密相联系的状态中,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在认识论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这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给王星拱带来积极的 影响 ,使他的物质观具有辩证因素。即使到了1930年,他还仍然一再指出:“近来放射化学及 电子 论,发现了原质可变之事实,于是物质之可变之观念,自原质以上的范围,移入原质以下的范围了。”〔34〕他甚至认为,由于电子论的进展,“各原质之原子皆由于电子之集合,故物质一元论,至此而集其大成。”〔35〕在此,他既承认物质一元论,又看到物质处于永恒的变动中。这样的物质观,可以说是达到了辩证唯物论的高度的。但是,另一方面,面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他又感到迷感不解,而宣扬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他从包括人的躯体在内的各种物质是不断互相转化的科学知识出发,指出:“野蛮人所看做的物和我之界线——他的一张皮——若用分子的眼光看起来,实在是内外 交通 ,一点儿障碍也没有。”〔36〕从而得出物和我是没有根本差别的结论,认为心也不是实在的,物也不是实在的,只有感触是实在的。

综上所述,王星拱哲学思想中积极与消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混杂状态,说明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道理,这就是: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科学的进展要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不能完整地接受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必然会通过种种途径走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邪路上去。王星拱尽管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学者,在有些问题上自发地接近辩证唯物主义,但由于没有完整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仍然抗拒不了马赫主义的侵袭,滑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所以,自然科学家虽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但若要始终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则必须把自发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

注:

〔1〕王星拱:《环境改造之哲学观》,载《哲学》第二期, 1921年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5〕、〔6〕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17页,23页,18页,23页,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4月出版。

〔7〕王星拱:《答莫等》,载《新青年》第5卷6 号通信《鬼相之 研究 》。

〔8〕王星拱:《什么是科学方法?》,载《新青年》第7卷5号。

〔9〕〔10〕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139页。

〔11〕王星拱:《科学的起源和效果》,载《新青年》第7卷1号。

〔12〕、〔13〕、〔14〕、〔15 〕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154页、第243页、第318页、第313页。

〔16〕王星拱:《科学与人生观》, 载《晨报副刊》第177 号,1923年7月出版。

〔17〕、〔18〕、〔19〕、〔20〕、〔21〕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133页,284页,291页,244页,258页。

〔22〕王星拱:《科学概论》第256页,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23〕马赫《力学及其发展的 历史 批判概论》, (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列宁选集》第2卷第35页)。

〔24〕、〔2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37页,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

〔26〕、〔27〕、〔28〕王星拱:《科学概论》第270页,272页,277页。

〔29〕王星拱:《物和我》,载《新潮》第3卷1号。

〔30〕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18页。

〔31〕王星拱:《未有人类以前之生物》载《新青年》第6卷1号。

〔32〕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第316页。

第9篇:量子力学唯物主义范文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方法论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掌握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显然无法达到学习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感到物理难学。怎样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笔者以为,在教学中适当贯彻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一、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人们只有对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这一认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后才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而对于只有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来讲,理解掌握这一认识规律显然是很困难的。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已经观察认识了一些物理现象,这种经验的直觉思维往往影响他们正确认识科学的物理规律。凭“想当然”看问题,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一种原因。

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比如在讲授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一物理规律时,首先让学生跟我一起做个小实验:把尺子平放在食指,使它静止不动,让学生分析尺子的受力情况,并观察尺子掉下的现象。然后摆出平衡的三条假设及思考题,最后设计了下列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完成了感性到理性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识发展的两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只是完成了认识过程的一半,重要的是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我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检验了自己所得出的两力平衡的条件,从而牢固地掌握了这一知识,并能正确应用。

又例如在讲授“阿基米德定律”这一物理规律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讲述得出定律”的模式,变演示实验为探索实验。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已有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1)压力差法:F =F -F ;(2)实验法:F =G-G′]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到用实验研究计算任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普遍规律的方法。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器材和步骤自己动手做实验,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对每一个概念、规律我都不断地、有意地让学生搜集事实、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作出结论、验证结论。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组织教学,学生容易于潜移默化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辩证法的规律可归纳为:1.量与质的互相转化的规律;2.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知识和辩证法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教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因素,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1.量与质互相转化规律的渗透

在讲初中物理第一册弹簧秤的原理时,我启发学生认识到,由于弹簧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性质,所以弹簧秤可测力。同时给学生做一个拉力过大超过弹簧的限度而损坏弹簧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解,像这种弹簧秤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大,引起弹簧秤质的变化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量变到质变规律的具体体现。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物体由无限远靠近凸透镜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像的质的变化。而二倍焦距就是像的性质由缩小到放大的关节点。焦点则是使像由实变虚,由倒变正,由与物分处凸透镜两侧而变为同侧,由能用光屏显示和不能再用光屏显示的关节点。

通过这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奠定了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质互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向前发展的。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入了门,教师教也轻松。师生始终处于一种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气氛中,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对立统一规律的渗透

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方面。一分是二是观察事物的一个根本方法。例如我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到摩擦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利和害是矛盾的、对立的,然而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不仅摩擦问题如此,其它问题也符合这个规律。

在热膨胀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一般物体都是温度升高时膨胀,温度降低时收缩。教师这时提出问题:“热膨胀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吗?”这时一个学生回答:“热膨胀对人们是有利的,比如一次我的乒乓球瘪了一块,把它放在开水里一烫,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使球重新鼓起来了。”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道:“老师,难道热膨胀只有利而无害吗?”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感到高兴,这说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已初步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他们看问题有辩证的思想。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发学生讨论,举例说明采取那些办法来防止热胀冷缩受阻时产生的力的破坏作用,同时教学内容“热胀冷缩在技术上的意义”很快被学生掌握了。

实践证明:在学生如饥似渴地接受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与知识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教育因素真实可信、自然亲切地被学生接受了。和追求新知识一样,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思想教育,其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就这样,德育如潺潺春雨,丝丝缕缕潜入学生的心田,为学生由衷地接受。

物理知识的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有极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材料。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阐述教学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在分析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