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冬至有什么讲究精选(九篇)

冬至有什么讲究

第1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其实,古时候不称之为“馄饨”,而称之为“饼”。例如《广雅》里云:“馄饨,饼也。”再例如,《北户录》里亦云:“浑馄饼”。对这种面食,其形状说似“耳朵”,但古人崔龟图注:“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所谓“夏至”面,就是每年一到“夏至”这天,人们讲究吃面条。生活中这种食物“面条”,从我国的情形来看,始于汉代。但那时候人们不称为“面条”,而是统称为“饼”。为什么?因为早期的“面条”,是“片状”或“条状”的,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饼似的下锅煮制而成,故统称为“汤饼”,或曰“汤条”等。

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记载,所谓“水引”,就是将筷子般粗细的“面条”,给压制做成韭叶形状;而所谓“餺飥”,则是人们制作成的相当薄的“面片”。上述这两种“面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肉汁调味而成,美味可口。

到了宋元时期,面条食物的品种更多了。例如,南宋临安市上,就经营各种各样的“面条”,如有猪羊庵生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笋泼肉面、炒鸡面等等。

发展演变到明清两代时,“面条”的品种就更多了,热面、凉面、五香面、炒面、八珍面、刀削面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然而,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其饮食文化内涵,就全国来说,首都北京的生活习俗,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例如,在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 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传自正统已巳之变,此礼顿废。然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夏至 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尚曾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京俗无论生辰节候,婚丧喜祭宴享,早饭俱食过水面。省妥爽便,莫此为甚。

民间人们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而官方——封建朝廷相当重视和讲究:“长至南郊大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

那么,不论民间百姓,还是封建帝王,究竟为什么这样重视“冬至”和“夏至”呢?其由来大体上是这样的。

第2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呢?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冬吃什么食物,欢迎大家阅读!

立冬是什么意思最开始的时候“立冬”并非就是冬天开始的意思。寻根究底。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然而“冬”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人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全面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

到了立冬,太阳继续向南移动,地处北半球的我国,日照时数逐渐减少,日照强度也比以前降低,气温下降幅度增大,冷空气或寒潮南下次数开始增多。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出现冰冻,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衅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也有可能降到零度左右。

立冬吃什么食物古人有“入冬日补冬”的习俗,但与秋季的温补不同,冬季食补更侧重高热量。比如在福建地区,在立冬讲究用四物八珍等药材炖肉,主要材料就是狗肉、羊肉,也有用猪排的。浙江地区把立冬称为“养冬”,在浙江洞头,立冬这天就要杀鸡或鸭给家人炖了补身体,而且还有特定的进食时间,必须在辰时(早七点到九点)吃。冬季手脚易冻伤,有的地方在这天会专门炖猪蹄吃来以形补形。因为饺子与交子谐音,所以在季节交汇,新旧相交之际,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往往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此外,立冬时节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性习俗。比如在湖南的醴[lǐ]陵,人们有在立冬制作“醴陵焙肉”的习俗。醴陵焙肉是一种熏肉,将肉放在炉灶上用松枝木慢慢熏制,其香味甚是浓郁。又如绍兴黄酒最为著名,在立冬这天是重要的酿酒的日子,同时酒坊还要向酒神祭祀,祈祷福祉。

立冬天气特点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第3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肖军:新媒体的诞生,给厂商提供了更多传递这种核心信息的手段。新媒体营销就是善于利用新的媒体平台,创新性地表达广告主最想表达的核心信息,剩下的都是手段创新。新媒体比拼的是什么?一方面比的是网站的影响力,另外,就是跟我们这样的服务公司配合、跟厂商的市场部配合,利用好自己的平台,帮助厂商去表达他最想表达的核心信息。

蒋卫东:谈到新媒体,就得谈消费者变化。现在,消费者在使用一个媒体的时候,同时也在使用很多媒体。结果,每一个媒体的效率都在降低。与此同时,消费者除了受到广告影响,更多地接受一些来自消费者之间的影响力。大家彼此之间更多地分享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等等。这两点是消费者行为的很大变化。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认为新媒体在所谓的严冬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机会,这值得我们这些营销人好好地思考。

王宏鹏:我对于2009年的预估有三点:

第一点是在作业层面,因为遇到了成本的下压,或者是客户保守的市场营销策略,实际上我们在广告商的营销层面要讲究一些效益,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带来效果。

第二个是我们的思维。我们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作业方式。比如说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即使是在新媒体上,要从Web1.0向Web2.0上转变,即使是在W eb2.0上,我们如何让它更Web2.0一点。

第三个是在呈现上,我们要给客户呈现你的花费或者是品牌达成了什么样的效果。

陈剑峰:实际上营销的座谈就像解决一个病。打个比方,奥美就是专业的医生,微软的同志有病了,他找到奥美希望把产品卖出去,奥美给出方子帮微软治病:新浪两钱、和讯五钱、土豆一钱。至于药方到底好不好,还有监测机构,监测到底那个药方行不行。

现在寒冬来了,我们首要考虑的是不能砍什么费用。就像治病,钱越少的时候,越要找到可靠的医生。

第4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我怎么这么怕冷呢

我们知道,女性在一生中,导致血虚的机会特别的多,经、带、胎、产,任何阶段都会导致血虚,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妇女,就是生完孩子以后,就变得血虚了。

这种朋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很多女性说,我怎么这么怕冷呢?为什么总比别人多穿很多衣服呢?我一看她之前调理的方子,中医都给她温阳了,这就错了,因为虽然阳虚也怕冷,但是这种妇女很多人并不是阳虚,是血虚,血液不足了,血液就不能温养四肢,导致的怕冷。我们看她的舌头就会发现,她的舌质淡白,这也不是阳虚,这是血虚,血液不能濡养舌体了。

有的人,虽然是阳虚,同时也有血虚,所以单单温阳是不可以的,还要注重养血。

前几天,一位老家的好朋友,介绍一个妇女来找我,她说她身体不好,希望我给看看,我看了舌头,一看,舌质淡白,我说您是血亏啊,应该是生孩子的时候,血液损失过多吧?她吃惊地说:“是啊,当时大出血,从此身体垮掉了。”

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但是,如果大家不注意妇女的这种特殊的状态,见到舌质淡、怕冷,就认为是阳虚,用温热的药物来补阳,就会有问题了。

那么,这样的情况怎么调理呢?

在中医里面,方法很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服用阿胶。

阿胶的诸多讲究

阿胶,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药物之一了,在中医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里面,就记载着阿胶,说它“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现在我们认为,阿胶入肺、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疗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为什么说山东东阿产的阿胶是最好的呢?因为东阿阿胶的整个制作过程是很讲究的,根据古代各种文献记载,山东东阿这儿的驴是吃狮耳山上的上百种草药,喝狼溪河的水长大的。当地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民谣:“小黑驴儿,白肚皮儿,粉鼻子粉眼小黑蹄儿。琉璃井旁走三遭,黄家坊里去打滚。冬至宰杀取其皮,熬胶得用东阿水。”

东阿阿胶效用最好,不仅是因为那里的驴皮比别处好,东阿阿胶的整个制作过程也是非常讲究的。就如上面那首民谣所唱的那样,连杀驴的时间都要选择固定的日期“冬至”,为什么要在冬至这一天杀驴呢?一方面是因为驴在这时候长得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冬天在中医的阴阳五行里对应的是肾,而阿胶是有补肾的功能的;同时,因为阿胶是用来滋阴血的,而中医认为,在冬至这天,是一年里面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驴皮的药性也最好。总之说法很多,这也是山东东阿的阿胶文化之一。

服用阿胶的秘方

那么,如果阿胶用来养血,该怎么服用呢?

其实服用的方法非常的多,古代的方子里面有很多用到阿胶的,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单独的服用方法。

前些天,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栏目中,介绍了一位老奶奶,她九十来岁了,居然满头黑发,让所有的人都惊奇不已,那么她有什么养发秘方呢?

原来,她就是吃阿胶,原因是她在中年的时候,生了孩子,然后身体垮掉了,非常的怕冷,夏天要穿很多衣服,最后一个老中医告诉她一个服用阿胶的方法,她就一直开始服用,一直坚持了五十三年,不但身体好了,到九十岁头发还是全部都是黑的,让人惊奇。

这就是阿胶神奇的功效,因为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如果血足了,头发才会好。

【罗博士手把手】

那么,这位老奶奶到底是怎么服用阿胶的呢?其实,这个方法是中医界都知道的,我现在教给大家。

先买一盒阿胶,打开,里面有很多块,我们把包装去掉,把阿胶放在一个大瓷碗里面,这个瓷碗要非常大,越大越好,要能够装下一瓶黄酒。然后用一瓶黄酒(注意,不是料酒,料酒里面有花椒大料等),倒入阿胶里面,泡二十四小时,再看阿胶,虽然没有化开,但是有些软了。然后,把盛有阿胶和黄酒的大碗,放入锅里面蒸,小火蒸三个小时,此时,阿胶开始化开了,稍微搅拌,再蒸一个小时左右,直到全部化开,此时,再打开锅,可以看到碗中气泡翻滚,阿胶已经全部化开。

把碗取出来,放冷,此时阿胶就会变得膏状,上面用保鲜膜覆盖,放入冰箱,很快阿胶就会变成像皮冻一样的东西。服用的时候,舀出一羹匙,放入碗里面,用开水冲进去,阿胶在三十秒内会全部化开,每日服用两次,一次一羹匙。

如果单独服用阿胶,会有滞腻的弊端,但是,我们加入黄酒炮制之后,黄酒的流通之性会解决这个问题,黄酒在加热后,酒性基本消失,但是通络之性还在,这就是中医的妙处,这样服用阿胶,绝对不会出问题。

第5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漫话“补”

说起“补”,无须商业广告指引,人们无师自通地会想到人参、鹿茸、阿胶、燕窝及各种补膏、补酒……

“虚者补之”――《黄帝内经》开宗明义地说得很明白。不过,“补”本身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中医学常用的8种治疗方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里就有“补”法,对经常感冒、拉肚子、内脏功能减退的人,只要是虚证,均可进补,但必须根据阴阳、虚实、脏腑所属不同而进行辨证施补,不能随意吃补益药。此外,还有“虚不受补”及某些情况下不能进补,以免“养痈贻患”等多种讲究。

过去,“进补”似乎与帝王和生活优裕的富贵人家关系最为密切。人们一向认为进补能够益身健体,延年增寿。那么,大富大贵的人其体质和寿命是否超过凡夫俗子呢?由于人文学的资料贫乏,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不过,如认真查一下历史,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个规律:辛辛苦苦打天下的“马上皇帝”的寿命往往较长。举几个例子:东汉光武帝刘秀活到63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长寿了;三国的刘备活到63岁,孙权活到71岁,曹操活到66岁,而曹操的儿子、孙子都很短命:明朝的朱元璋没有像养尊处优坐江山的子孙们有那么多时间来研究“房中术”,却当了30年皇帝,活到71岁。

进补何必选“冬令”

进补选择在冬至节气,其根据是“冬藏”。

我国的大部分国土处于北温带,大自然有一年四季之分,庄稼的生长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在寒冷的冬天,深居简出,人们胃口好、吸收好,正是这个道理,才把进补选择在冬令季节。可是人并不是庄稼,不必也并不可能“冬藏”,而是每月每日每时都不停地在进行生理活动和进行新陈代谢,把植物生长的规律作为人体活动的规律,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

寒冬腊月,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胃肠道供血丰富,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人确实易产生饥饿感,但这不等于是索食的信号。国外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在冬季和夏季所需的能量相差并不大,由于不少人在冬季进食增多而活动量减少,便在这段时间里长胖。

超重和肥胖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因而是西方人所担心的事。他们找到了两个对付的办法,一是在冬季适当控制饮食的量,二是进行体育锻炼。研究表明,在20℃的环境中呼吸1小时,热量损失33.49焦耳;在-40℃环境中,热量损失66.94焦耳。所以,西方国家的人在冬天并不进补,医学家们也提倡进行室外锻炼。

中国人的营养状况

我国的营养学家对不同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过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中国人的营养状况并不理想,不少人缺乏多种营养要素,约有半数的人缺乏优质蛋白质,缺铁也很突出,缺钙的人则更多。由于上述多种重要营养素的缺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素质,由此可以导致发生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为不同年龄组的人制订了营养标准,根据国人的营养现状,要求人们应该注意吃鱼、肉、禽、蛋、乳、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

人是否要进补

“虚者补之”。“补”者,补其缺也;缺什么,补什么。气虚的病人吃能大补元气的人参显然是对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当然应该补充铁,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此认识是统一的。没有虚证的健康人并无进补的必要,“补法”不适用于没有虚证的人,正像没有患贫血的人不需服铁制剂一样。一个体内什么也不缺的人,如长期盲目地吃“补品”,少吃普通食品,反而会人为地引起营养不良。对虚证的人.则一年四季皆可进补,不必拘泥于“冬令”,正像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不必捱到冬天,道理是一样的。

提到食补,人们总是首先想到羊肉。如认真查阅一下食物成分表,不难得知羊肉的营养价值与猪肉、牛肉相差无几。其实,羊肉是一种很平常的食品,有些人一年四季都吃羊肉,并不是等到冬天“藏”在家里吃。如果爱吃羊肉,任何季节都可以品尝,硬与食补联系在一起并无什么科学根据。

警惕“富贵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白领阶层”的扩大,随着“吃饭局”的人群增多,随着有车族的增多,在我国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也年复一年地增高。饮食不合理,多吃少动,热量难免在体内堆积为脂肪。长期人大于出,必然受到“富贵病”的困扰。这类人更应该懂得冬季是通过锻炼来减肥的最佳时机.如因感到身倦乏力,偏偏又在冬季而错误“进补”,实在是陷入了误区。常听到“冬天进补,春天打虎”这个谚语,殊不知,在漫长的冬季进补,腰围增大了,再想减肥已难,还能“打虎”吗?大谈特谈“冬令进补”,使人丧失了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的精神,并给某些人戴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曲解了“虚则补之”的原意;二是旧的习惯势力;三是受了商家和某些垃圾广告的影响:四是缺乏营养学知识;五是对人体在冬季易出现的饥饿感这一生理现象有误解。

进补和锻炼并不矛盾

“冬令进补”和“冬季锻炼”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也可加以统一。举冠心病为例,如辨证属于气虚,在吃人参的同时,更不可忽视科学的生活方式,要合理饮食,注意膳食平衡;并不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冬季锻炼,这样可增强人体的体质和耐寒力,对改善心功能、心肌缺血可能更有好处,对保健益寿将更有裨益。

第6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师 设问 思维

广受社会关注和热议的"钱学森之问",使社会各界对中国目前的教育痛定思痛:中国教育为什么难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精英人才?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陶行知先生说:"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头等大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首要在于教师是否"会问"。

教师的"问",应是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因而一定要创设使学生感到"惊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不如不问。教师的"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某一个具体知识的问题,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善教者,必善问"。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善问呢?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精彩的问题情景,会使学生如临其境,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下面举两例说明:

案例1在教授"椭圆的几何性质"时,恰好是冬至,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情景:

今天是冬至,谚语"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说的就是北半球在冬至之后白天时间将变长。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冬至这一天具有什么特点那?如图1,太阳位于椭圆的焦点F,地球位于点P,你能给出P点得大致位置吗?

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纷发言,认为冬至的位置在近日点前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近日点时地球离太阳最近,即|PF|最小,此时P点应该在那个位置?为什么?"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最右边,但是又说不出为什么,思维处于欲言又止的状态。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关键时机,顺势引出课题,由于学生非常想知道答案,势必兴趣盎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走进数学天堂的兴趣,这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

案例2在讲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情景:

擂台比武:甲队选手诸葛亮,乙队选手是臭皮匠三人组合,比赛规则:各位选手独立解题,不得商量,团队中只要有一人解出即为获胜。已知诸葛亮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老大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5,老二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45,老三独自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4,问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吗?

第7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何为“春捂”

所谓的“春捂”,其实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其含义就是说立春以后,先不要着急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还要把厚厚的冬装再穿上一阵。那么春天为什么不要急于脱掉冬衣呢?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人们在漫长的冬季里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与冬季的温度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之后,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相对较大。如果此时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人体就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各种病菌乘虚袭击身体,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捂”到什么时候才好

春捂并不是指一味地捂着厚衣服。通常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上10到15天左右。因为立春虽然代表春天的到来,但冬季的低温天气并不会马上结束,还至少需要10到15天的过渡。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如果过早地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这些部位在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中,都会因为无法迅速适应而受寒,从而引发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南北方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也有所差异。一般南方春天来得早,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可以适当提前“春捂”的时间。而北方譬如新疆、东北等地区,春天通常来得很迟,甚至还有下雪的可能,这样的地区还是要多“捂”几天为好。

如何判断是否还需“捂”

首先看温度变化。一般来说,15摄氏度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临界值。高于这个温度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脱下部分衣物了。

其次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大家的耐寒程度自然也不尽相同。如果“捂”的时候感觉口干舌燥,身体有微微出汗的迹象,就可以考虑换上轻便的服装。反之,如果“捂”着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那么大可不必急着换衣。

最后是注意昼夜温差情况。早春时节,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在掌握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增减衣物。尤其是当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到10摄氏度时,就应该小心防寒了,以免身体突受冷空气刺激而引发疾病。

需要重点“捂”的部位

1、手腕

春捂的第一关键部位是手腕处的神门穴,这个穴位可以强化脏腑的功能,通过输送气血来起到温暖全身的作用。

2、腰眼

肾脏是人体阳气的根源所在,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常出现腰酸软、怕冷、尿频或容易困倦疲乏的症状。温暖腰部,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3、肚脐

肚脐又被称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4、小腿

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

第8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的确,这些疑虑都有道理,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人和大自然保持同样的节律,如此才能顺应自然,健康长寿。那么,冬季如何保养,才算得上“闭藏”呢?让我们看看《黄帝内经》里是怎么说的吧――“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大家看到了吧,冬季养生有很重要的两点:去寒就温和无泄皮肤。为什么要特别注意这两点呢?因为冬季是致病“六淫”里“寒邪”肆虐的季节,稍不留意就容易被寒邪侵犯到,轻则感冒发烧,关节冷痛;重则血运凝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所以,冬季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是一道很难迈的“坎”。

既然要“去寒就温”,当然就要注意保暖,家里要有暖气,出门要捂严实。可是这一烧暖气,问题又来了。北方的朋友可能都深有同感,没来暖气时,天瓦蓝瓦蓝的,可一来暖气,外面马上变得乌突突、灰蒙蒙的了。那怎么才能既享受温暖,又避免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呢?其实最好的对策就一句话:去海南啊!

第9篇:冬至有什么讲究范文

最近几年,一些据称是利用冬虫夏草为原料制成的口服含片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其中一个叫极草的品牌更是引人瞩目。这个产品的广告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黄金时段、高端写字楼、机场航站楼,很多人或许没有吃过这种价格昂贵的含片,但对这个品牌都很熟悉。

“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如同人类找到了火种,我们找到了冬虫夏草极致吸收的方法。”这些颇具震撼力的解说词,不断出现在一些主流媒体。类似科技专题片的广告,让人们认识了这种被称为极草的“高科技新品”。广告称,“青海春天,历时1700个日夜、80万公里征程、3800多次试验……数十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技术,终于带领我们走出一个个误区,破译了科学服用冬虫夏草的密码……”“发明冬虫夏草纯粉片。”“五大专利――开创冬虫夏草高效利用时代。”似乎,“青海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科技新时代。

极草:难以界定的身份

在形形的保健品中,极草可算得上登峰造极的产品,其起步之高端,运作手笔之大,都令人震惊。它的销售网点大都设在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档场所和装修考究的专卖店。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消费,因为极草的价格高得离谱。高档场所销售的极草分为4种,至尊含片29888元(81片/盒),经典含片12639元(60片/盒),佳兑(虫草粉)4829元/盒,如意棒(虫草粉)3885元/盒。据测算,每公斤极草的价格高于100万人民币,超过黄金价格数倍。由于厂家的立体广告轰炸效应,不少高消费人群趋之若鹜,极草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元。

在一家极草旗舰店,销售人员热情宣传极草的作用,“抗癌,防癌”、“缓解高血压”、“提高男士”、“解酒护肝”……他们更表示这种产品可以治病,“可以提高免疫力,小毛病例如普通的感冒,吃吃就好了。”

在极草的宣传手册中,赫然写着:补肾壮阳、滋阴,对癌症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对肝病、肺病、肾病、血液病等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效用如此神奇的极草,其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销售人员回答很谨慎:“不是保健品,不是药品,不是食品……”保健品应该有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极草没有;药品应该有药品许可证批号,极草也没有;而如果是食品,应该有QS卫生许可,极草还是没有。

对于极草的身份,似乎从其诞生之初就一直难以界定。

2008年,极草以食品类产品许可证上市,当时产品外包装上显示为“青卫食证字(2008)第630000-400025号”。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冬虫夏草目前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青海省卫生监督所在2011年4月公告,撤销了极草的食品批号。随后,极草摇身一变,变成中药饮品。极草产品许可证号变更为“青20100041”。对于这个既不是“食”字头,也不是“药”字头,亦非“健”字头的批号,青海省食药监局解释是,依照2010年的《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极草属于中药饮片。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两次发文,否定了极草的中药饮片身份。2012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冬虫夏草粉碎及压制成片不属于中药饮片炮制范畴。

极草的身份确认成了难题。

2014年7月18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口,称极草为“试点产品”。理由是,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利用青海省冬虫夏草优势资源,研究开发出的冬虫夏草纯粉片等创新产品,是青海省出产的冬虫夏草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为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

针对大众和媒体质疑,2014年12月8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度公告称:极草产品应作为滋补类特殊产品进行管理。

专业人士指出,这种说法实在有点牵强,我们国家没有“试点产品”,“特殊产品”可以上市经销之说。这个在各种“高档”媒体上进行地毯式轰炸的产品,既不是食品、也不是药品和保健品,既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更没有药品资格,连保健品的资格也没有――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非法产品。它的功效也从来没有科学论据支撑,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不支持。

极草含片未检出虫草素

就在不久前,著名打假人王海购买了青海春天生产的极草至尊含片 (规格为0.35克/片,81片/瓶),价格为29888元,打开包装后发现该产品并无相关的保健品、药品批号,也没有普通食品生产许可的标志。王海随后又购买了价值6483元且没有开封的极草经典含片(规格为0.25克/片,30片/瓶),送到北京一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极草的重要成分“虫草素”。检测报告显示,并未检测出含有虫草素。而虫草素正是极草的卖点之一。为此,王海分别以“销售不安全食品”、“夸大宣传”、“生产不安全食品”为由,向北京、青海两地执法部门举报。

王海和极草经销商产生分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虫草素。虫草素又是什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李增智坦陈,其实冬虫夏草里不含虫草素。“很多研究都证明,虫草素含量最多的是蛹虫草,少数的虫草里也发现有,但在冬虫夏草里就没有,宣传冬虫夏草有虫草素是不对的,不科学的。”而对于极草产品宣传的至尊含片、破壁口服等形式,李增智认为,成分从本质上来讲没有变化。“这其实是在玩概念,从成分来讲,含片和原来形态的成分没有本质变化,过分的宣传也是故弄玄虚。”

冬虫夏草并不神奇

虫草中含有虫草多糖、虫草酸、多种氨基酸、脂肪、生物碱和一些微量元素,服用后能够缓解虚弱症状。但一位长期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透露,某些厂商声称冬虫夏草(即菌虫复合体)含有虫草素,极可能是因为天然采集的冬虫夏草为混合物,比如混有蛹虫草菌。该专家称,目前的科学研究证实冬虫夏草中已知的有效成分没有什么是冬虫夏草独有的,也没有哪一成分被证实有特殊的临床功效。称冬虫夏草具有保健功能或能治病,更多的是基于经验之说,而不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冬虫夏草价格高昂,是因为不能人工培养而过度采集所导致的“物以稀为贵”。另外,冬虫夏草里还存在未知成分,这些未知成分的鉴定及功效还有待科学研究证实。

就极草而言,在那些关注养生并充满渴望的人眼里,能在各种“高档媒体”上大砸广告,又如此符合他们的心理期望,还如此昂贵的产品,自然就是“有效”的――任何安慰剂产品,“有效”的程度往往跟价格密切相关,因为“人不识货钱识货”。公众的非理性需求,加上厂商的无节操营销,让骗局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