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精选(九篇)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1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应用

据统计,我国森林蓄积量年均递增2.25亿m3,但同时每年因病虫害减少的林木材积平均达0.17亿m3。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火灾”,实际上因其而造成的损失远超过了森林火灾,我国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的214倍,而且还以年均25%的速率递增。可见,林业病虫害已成为林业发展的大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1 当前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巨大,而树木品种也有很大差别,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不尽相同,本文以广东地区一些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为例进行说明。

1.1 虫害

1.1.1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广东每年繁殖3~4代。幼虫以松针叶为食,常蚕食大片松林,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林木大量枯死,并且还招引其他害虫入侵,是南方地区重要的害虫。

1.1.2 桉树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幼虫行动时身体屈伸如拱桥,休息时身体伸出若树枝,较容易辨识。主要取食桉树叶,大量繁殖时桉树叶被吃光,对桉树危害很大。

1.1.3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蛀害树干和主根,成虫咬食树枝和树叶。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危害苦楝树、柑桔等。

1.1.4 松突圆蚧属同翅目、盾蚧科,由国外传入,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等,严重影响松树生长,甚至可造成松树枯死。

此外,竹蝗、木蠹蛾、地老虎、云南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萧氏松茎象等害虫危害也很大。

1.2 病害

1.2.1 桉树青枯病,病原为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中,主要危害巨尾桉、尾叶桉等桉树树种。

1.2.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松树寄生虫,它以天牛作为传播媒介。受到感染的松树会迅速死亡,而且治理难度较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

此外,叶斑病、叶枯病、根腐病等也是较为常见的林业病害。

1.3 有害植物

1.3.1 薇甘菊为菊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繁殖很快,虽初期生长缓慢,但随苗龄增长生长极为迅速,由于攀附林木并导致林木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而死亡,所以对林木生长危害很大。

1.3.2 桑寄生害为寄生小灌丛,主要危害阔叶乔木、灌木的生长。

2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与主要技术手段应用

2.1 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

病虫害防治是“防”与“治”的结合,故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的原则,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兼顾短期见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控制策略,树立健康森林、森林保健的生态理念。

2.2 生态防治技术

以生态学观点,森林、病虫害与天敌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它们之间协调发展时,这个生态系统就能维持平衡,不会造成病虫孽生发展。为了达到生态防治效果,就应在营林方式上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高人工林防控病虫害的能力。并应推广混交造林技术,以母树自然繁衍方式实现天然更新。培养优良抗病树种,选择健康、抗病虫害强的树苗造林。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蓄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森林植物检疫和预防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最佳时机治理病虫害。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关系调节有害病虫种群密度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抑制、有害生物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有:各种生物活体,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适宜营林方式,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而利于保护天敌的生物环境;通过生物技术选育抗虫品种;病虫害自毁技术,如雄性不育、遗传防治等;生物抗生素、生物毒素、激素等[3]。下面介绍几种生物防治方法。

松毛虫赤眼蜂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马尾松毛虫、桉树尺蠖、地老虎等。在害虫产卵期放蜂,通过在害虫卵块内产卵寄生,使害虫卵无法孵化而死亡。每亩放蜂5~10万头可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繁殖。

管氏肿腿蜂可防治天牛类害虫,如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星天牛等。肿腿蜂为体外寄生蜂,通过取食、产卵于害虫体内而起到防治作用。要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应控制放蜂期和放蜂量,时间以10时~15时较好,放蜂量为20头/株或虫蜂比1:3~6为宜。

白僵菌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一般以4龄前为宜。如菌粉用30℃水浸泡2~3h,再稀释至1~5亿孢子/mL,喷至树冠上即可。防治马尾松毛虫每亩可用菌粉0.5kg。

“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对控制害虫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因此仍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常见的有杜鹃、大山雀、啄木鸟等20多种。它们大多数捕食害虫,对降低害虫虫口密度、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益处。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通过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病虫害。农药类型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等。化学防治由于防效高、见效快,是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引发更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应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对症下药、适时施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农药使用应朝着高效、低毒、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施药形式主要有树干注射、喷雾、热烟雾等。其中树干注射可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延长药效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手段。按容量分,喷雾技术分高、中、低、超低容量;按喷雾机具和动力分,喷雾技术分手动、机动、飞机和果园等方法。常规喷雾技术药剂浪费很大,药效难以充分发挥,所以静电喷雾技术、精确施药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

2.5 物理防治技术

人工捕杀,对于昆虫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种类,如果暴发成灾,可动员周围居民进行人工捕捉进行防治以配合其它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可达到成本低,见效快的效果。如银杏大蚕蛾与松毛虫的幼虫与茧的人工捕杀;栗山天牛灯诱捕捉;青杨天牛的人工剪除虫瘿等都是人工捕杀的实例。

隔离法对于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快,扩散蔓延迅速的害虫,为防止和限制其进一步传播蔓延,达到保护未发生地森林资源安全的的目的,可在病虫害的发生地与被保护地之间建立一定宽度和长度的无寄主隔离带,阻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由于物理防治技术无污染、效果直接又容易操作,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通过短期突击方式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病虫害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森林、天敌相生相克,只有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通过检疫、监测、预防和治理等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才能使林业生产获得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病虫害 树种养护 防治 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98-01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树种的病虫害率逐年升高,病虫害问题显得十分严重,人们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相关部门也并未对此提高关注,我国林业产业的病害率也日渐低下,由此导致我国每年林业损失数亿元。本文从科学理论出发,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理论和经验,就我国林业病害虫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中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二、林业树种感染病虫害的原因探讨

我国林业树种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1)人们预防知识淡薄,林业树种病虫害预防观念相对落后。在人工造林时使用单一的树种或是单一系号进行造林,出现纯林现象,这样的选取树种的方式造成在物种结构上植物群落比较简单,生物的多样性自然也降低,从而使人工造林系统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降低。

(2)引进新树种时的考虑欠缺。如果在引进树种时,树种如果在当地不适宜生存或是种植,就很容易产生林叶树种病虫害问题。

(3)政府缺少对林业树种的集中性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慢慢认识到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然林的保护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政策和技术规定的很多地方理解不够彻底深入,使得在执行时会出现误解和偏差,更甚者对于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活动完全抛弃了,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森林卫生健康状况发生恶化,病虫害也随之而来。

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我国病虫害的种类复杂不一,其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介绍了我国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病,并对其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3.1根腐病

根腐病,是由于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一般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5月进入发病盛期。根腐病绝大部分发生在林业树木的新生的根部。刚开始发病时颜色显浅褐色,随着树木的逐渐长大,树木的颜色也会逐渐加深,林业树木的皮层组织也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这类病害在幼苗初期并不会发现有很明显的患病现象,在最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林业树木的死亡或是树叶的脱落,很大或者是很粗的树木得了这种病以后,患病的位置虽然很挺拔,但是树干上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树脂类的物质。反而很小的树得了这种病以后,开始皮层组织会先慢慢变得很软,然后开始慢慢腐烂,也有可能出现树木枯萎现象。对于这种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3.2蚜虫病

蚜虫病腹部有管状突起,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蚜虫病最常发生在一年之中的春天,一年最早的事发生在三月初或是三月中旬,蚜虫病最严重的时候应该在每年的4、5月份,这时候蚜虫就会把自己的卵留在树木的树梢上面或是新芽处,发生这种病以后逐渐会导致树木枯黄,有时候严重的时候会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病的预防方法一般是:①、在冬天把带有卵的枝叶剪掉;②、也可以在新芽处喷射一定量吡虫啉类的药剂。

3.3叶斑病

叶斑病一般是一种寄生关系,叶斑病的病菌常常会在寄主的升上过冬,这种病最容易在气温特别高的环境下发生,而且在多雨的季节会加重这种病的发病率或是病情。这种病的病发初期其颜色常是褐色的一点一点的斑点,随着病情的严重,逐渐扩展成红褐色的圆斑点,然后植物的色斑周围的颜色会逐渐退却。最终导致植物枯黄或是死亡。对于这种病的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定期用剪刀减去带病的植株或是枝叶,并且要学会常常喷洒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3.4叶枯病

叶枯病,这种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植株的叶面会有一些黄绿色的小斑点,随着植株叶枯病的严重,斑点逐渐增大,进而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呈现紫色状,最后会发展成为黑色的小点。对于这种病的防治方法是:①、树种的选择性要明确,即选择抗病性比较强的树种;②、用药物在植株幼小时进行预防治疗;③、随时要用剪刀减去带病的植株或是枝叶。

3.5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2--3次左右,在不通风或是阳光透射度不好的地方最容易发生介壳虫病,这种病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面,发生这种病以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的状态不良,长势越长越不明显。最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树木死亡。这种病的一般防治方法是:①、平常对树木的保护程度;②、通过提高通风情况和改善透光程度来治疗预防;③、利用人工剪切或是药物喷洒来预防。

四、 多样性病虫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包括和涉及了林业树种生长的各个阶段。以下是就多样性病虫害提出的几点防治措施:

(1)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林业树种病虫害防治方针。充分利用城市植被的多样化来保护和增殖天敌,抑制病虫害。

(2)国家或个人在引进和输出种苗,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和有关规章制度和体系。

(3)应该按时准确的做好林业树种病虫害的记录,积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制定长期加短期的病虫害防治计划。

(4)努力提高社会公民对林业树种病虫害的认识度和关注度,如果发现危害严重,且大面积发生的,公民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或是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加强林业种植和养护管理,夏、秋生长季节应适量控制氮肥,不宜过多,反而应该增施磷、钾肥等必须行元素,做好废弃残枝的回收,摘除有病害虫枝,挡风、遮光的长枝;对病叶、病枝、病根、病株应及时集中销毁。

参考文献

[1] 吴德平,卞黎霞,龚宁等.崇明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2):119-126.

第3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油松;病虫害特点;防治技术;综合防治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具有很多优良的特点,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并且具备很多的药用、观赏、工业价值。病虫害的发生为油松的生长带来了消极影响,不仅影响了油松的正常生长,也妨碍了其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在种植油松的时候要提前对其常见病虫害进行防治,当出现病虫害危害的时候及时扑灭灾害,以促进油松的生长。下面我们将对油松主要病虫害的特点与防治方法进行讨论。

1 油松生长习性分析

中国劳动人民栽培油松历史悠久。油松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油松为阳性树,幼树耐侧阴,抗寒能力强,喜微酸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为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垂直深入地下;侧根也很发达,向四周水平伸展,多集中于土壤表层。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要求并不严格,但要求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故在松质土壤里生长较好。

油松分布广,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油松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在山区生长的油松,多在阴坡、半阴坡,土壤湿润和较肥沃的地方。

2 常见油松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2.1 松大蚜 松大蚜又名油松大蚜,属同翅目大蚜科,国内分布于北京、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和华南等地。松大蚜病虫害出现时,以成、若虫刺吸干、枝汁液。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在松大蚜的为害下,松针上密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密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松树可得煤污病,影响松树生长。

对松大蚜的防治方式,应采用抚育管理,尤其幼龄林,冬季剪除着卵叶,集中烧毁,消灭虫源。病虫害一旦对油松产生危害,就应采用农药治疗的方法,喷洒5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用50%久效磷乳油、5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射或刮去老皮在树干上涂5-10cm宽的药环,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蚧壳虫 蚧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危害油松生长的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蚧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营固定生活,即形成蚧壳虫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为虫害高发期。

对蚧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检疫、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三种方法。

2.2.1 植物检疫 在自然情况下,蚧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2.2.2 人工防治 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蚧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2.2.3 药物防治 根据蚧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2.3 纵坑切梢小蠹 纵坑切梢小蠹主要取食寄主的干部韧皮组织和梢头的髓部组织,切断树内水分和养分供应,造成树叶枯黄调落,树木枯死。该虫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部分省、市发生、危害极为严重,该虫的整个生活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枝干内部,隐蔽性极强,在云南,年均温度14-20℃ ,月均温度8-23℃ 的范围内均适合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生长发育。该虫有效侵入孔数量与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在气候干旱的情况下,月平均气温高,该虫有效侵入孔增加,虫口数量大,危害严重。该虫靠成虫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可作短距离的自然传播;人为调运带虫原木、伐桩,以及带皮松木则可以造成远距离传播。

对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要及时清理蠹害木并及时进行更新造林或补植补造,努力营造多树种针阔混交林,增加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和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其次,要加强对从疫区外运原木、枝桠、薪柴的检疫,对外运的原木、枝桠、薪柴可用40%氧化乐果乳液50-1000液进行处理;此外外运原木、小径材必须剥皮或采用熏蒸硫酰氟、溴甲烷20-40克/立方米处理1-2天;磷化铝30-40克/立方米处理4-6天,有水源的地方也可将被害木水浸一个月以上进行处理;最后,对风景林、行道树、水源林等一些高价值林分中的受害木,有保护价值的稀疏林地中的受害木或林区中呈单株及零星分布枝梢受害木,每年可在小蠹虫梢转梢期间使用孔机注射树虫净防治;对发生的中幼林使用川宝一号粉剂防治,用药量 15kg /h平方米,也可用吡虫啉粉剂防治,用药量 15kg /h平方米。

3 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对油松病虫害进行预防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油松病虫害进行防治,就需要加强对油松的综合管理。对油松的综合管理主要从选种管理和田间管理入手:

3.1 选种管理 油松的选种主要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降水量来进行品种的选择。在选择品种之后,要对种子的品质进行挑选,去除一些变质、有瑕疵等无法成功种植的种子,并且将一些非油松种子进行摒弃,将合格的油松种子进行晾晒之后,加入农药搅拌(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病虫害,使油松种子的成长率达到百分之百)。在准备好油松种子和种植机械之后,要选择温度和湿度适当的季节进行播种,按照油松的品种选择播种的密度和深度,并且投放适度的肥料,以满足油松成长的需求。

3.2 田间管理 当油松投入种植之后,要对种植期间的病虫害、杂草、自然灾害等进行预测和排除,避免油松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在油松生长一段时间后,应喷洒具有除杂草目的的农药,并以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喷淋处理土壤。当油松出现病虫害迹象的时候,应及时采用人工或药物防治的方法,从根源上将病虫害铲除,防治产生更大的病虫害隐患。

参考文献

[1] 刘凤祥,陈霞,徐丽欣,王丽,钱欣. 油松幼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中国西部科技,2011,36:55-56.

[2] 单积文,吴生斌. 园林绿化树种油松的病虫害防治[J].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8:112+193.

[3] 曹建平. 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园艺,2013,18:76.

[4] 郭玉清. 油松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

第4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松树;常见病虫害;类型;防治措施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林业行业的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而建筑行业与林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松树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之一,如何保证其健康生长,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实现突破,已经成为当代林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也在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虽然小有成就,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1松树常见病虫害类型

通过近年来对松树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因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不同的病虫害现象,若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松毛虫病、松干介壳虫病、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蚜虫病、松针褐斑病、松树赤枯病、松疱锈病等。病虫害类型众多不仅对松树产生影响,也对病虫防治工作方面带来了困难,本文仅针对上述松树常见病虫害的几种类型进行介绍,并将防治措施进行阐述[1]。

2松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1松毛虫

森林害虫种类多不胜数,而松毛虫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种,其繁殖能力强、生存能力强,因此其往往会遍及各个地区,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松树患上此病的周期较长,除秋季外任何季节均有可能染上此病,而一旦松树被松毛虫侵害,不仅会使松树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更有可能导致松树的死亡。另外,松毛虫自身带有毒性,其不仅会对松树造成伤害,也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如若松毛虫刺伤人类的皮肤,即会立刻引起皮肤红肿。

防治方法:在此方面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在春季时利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的功效,将益鸟吸引到松树上或松毛幼虫上进行捕杀;二,松毛成虫对光有一定的向往性,因此可以利用黑灯光的优势将虫吸引到同一个地方,进行集中处理;三,冬末春秋时,在松树主要的枝干上涂抹药物,主要以菊酯为主,如此一来当幼虫碰触到药物时即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四,营造防护林,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松树的抗细菌能力,通过对林木的抚育和改造来杜绝病虫害的侵袭[2]。

2.2松干介壳虫

松干介壳虫的出现会对松树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树梢方面,其会造成松树树干的弯曲,也会使针叶逐渐变得枯黄,此种病虫害往往会在春秋季大范围发病,并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很有可能导致老树的死亡,虽然幼虫通常较为活跃,但其不会对松树造成过多伤害,而成虫后则不然,其会对松树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在防治时应尽量在幼虫时期将其消灭。

防治方法:最佳的防治时期是幼虫的发育期,防治方式多以化学方式为主,可以将相关的药物以喷洒的形式来消灭害虫,也可以将其涂抹在松树的枝干上。50%的杀螟松溶液,或是40¥氧化乐果等均能够在此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若在发育期没能及时将介壳虫消灭,也可以选择在繁衍期进行捕杀,如用50%的杀螟松乳油200-300倍进行喷洒。

2.3松材线虫病

该种病害是所有病害中威力最强的一种,甚至可以说其带有毁灭性,因一旦有松树感染此种病症,即会在40-50天内死亡,亦带有传播性质,因此当松树感染此病枯死后,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检疫。此种病害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松褐天牛在此方面即带有了一定的传播功能,另外,如今建筑行业对松树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对松树进行运输也是常见的事情,而在运输中也有可能会将带有病菌的树木与其他树木有所接触,从而导致病害的传播[3]。

防治方法:在松树生长过程中不断提升其抗细菌能力,并且大范围种植松树,式害虫没有可乘之机,同时要对已经枯死的树木进行处理,伐桩工具要进行集中消毒,避免其中沾染病害细菌,在砍伐其他树木时将虫害传播。另外,对松褐天牛进行捕杀也是此方面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松褐天牛消失殆尽也就意味着此病虫害的传播方式少了一种,在此方面往往会利用诱捕器,或是引诱剂等。

2.4松针褐斑病

此病症在发病时极容易被发现,因此其也是防治最为及时、方便快捷的虫害类型之一,如其在发病初期会导致松叶的颜色发生变化,也会在松叶中出现褐色的斑点,而当虫害逐渐严重时,会导致松叶表面出现大范围的病害斑纹,且颜色较为冗杂。通过对该虫害的研究可以发现,能够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降雨方面,一旦遭遇大幅度降雨天气后,该病症的潜伏期即会缩小,发病频率大大幅度增加[4]。

防治措施:此方面的防治可以从根本入手,即在进行松树的选苗、种植时加强检测,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或是抗水能力强的树种,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在培育期发生感染。另外,也可以利用混交林的方式斫行防治,此种方式具有多种优势,如见效快、成本低等,若已经发现松树感染此病,则需要利用化学方式来进行遏制,如使用百菌清药物,或使用退菌物药物等,如此一来可以很好的遏制病害蔓延。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松树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松树的生长,也关系到整个林业、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使松树的生长得到更好地保障,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松树的病虫害种类较多,而不同的类型其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防治措施方面也会存在差异,若无法在此方面选择更为合适的防治方式,极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影响松树的生长,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韦雪刚.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2)05:118.

[2]祁永利. 松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4,(02)02:79.

[3]吴仲勇. 松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2016,(06)12:100.

[4]石龙彪. 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J]. 吉林农业,2011,(11)08:87-88.

第5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 杨树; 病害; 防治;天牛; 食叶害虫

中图分类号:S763.7

在工业文明发展的今天,人们一度遭遇植被被破坏等环境问题。植被常常破坏起来容易,但恢复起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人们需要一种树种,这种树种能够迅速恢复植被,缓解生态问题,并且能够迅速种植形成人工林,解决木材问题。而杨树正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树种。因为杨树具备早期速生、无性繁殖容易这两大特点。此外,杨树其木材广泛被用作民用建筑、家具、火柴梗、锯材等方面;同时杨树也被当作人造板及纤维用材的材料;而杨树叶则被当成良好的饲料。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中,杨树更是功不可没。所以了解杨树的几种常见病虫害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杨树枝干方面的病害

( 一 )造成杨树枝干方面的病害的种类:

1 、杨水泡型溃疡病:杨水泡型溃疡病Botryophaeria ribis (Tode) Grossenb et Buggar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可分为三类。一个是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l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一个是在粗皮杨树品种上,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另外一个是当在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 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生长衰弱均易发病。

2 、杨大斑型溃疡病:杨大斑型溃疡病Dothichiza populea Sacc. et Briard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一般4月中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病势减缓,9月又可见新的病斑出现,10月以后停止扩展。一般光皮树种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树种,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树干阳面的病斑数多于阴面。杨树在生长衰弱或土壤干旱、树体含水量低的情况下感病重。

3、杨腐烂型溃疡病:杨腐烂型溃疡病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的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会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住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

( 二 ) 防治方法

1、真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

A. 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

B. 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及时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小时以上。

C. 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涂药后再涂以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D. 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 50-80 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

2、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

(1 )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g/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小时 。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消毒。

(2 )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预防感染。

(3 )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树木防冻保护剂,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

二、杨树天牛方面的虫害

( 一 ) 造成杨树虫害的天牛种类:

1、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黑色带有光泽,20-35mm长,7-12mm宽;触角11节,基部蓝黑色;每个覆翅有约20个白斑。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2、云斑天牛:云斑天牛,又名多斑白条天牛,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农林业害虫。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3、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隧道内无粪屑,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 二 )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2、化学防治。

此外,保持林内卫生,及时清除衰弱木、风倒木、雪压木;利用天牛厌食的树种与杨树混交造林,阻隔害虫传播;利用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啄木鸟等都可以进行防治。

三、杨树食叶虫方面的虫害

( 一 ) 造成杨树病害的食叶虫种类及防治方法:

1.主要种类

①杨扇舟蛾:杨扇舟蛾,又名杨树天社蛾,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杨树柳树叶片,严重时在短期内将叶吃光,影响树木生长,整年都危害,无越冬现象。②杨小舟蛾:昆虫名,为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影响植株叶片光合作用。③柳毒蛾:昆虫名,为鳞翅目,毒蛾科。寄主于棉花、茶树、杨、柳、栎树、栗、樱桃、梨、梅、杏、桃等。危害棉花、茶树叶片。低龄幼虫只啃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2.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树势,秋末冬初,清除落叶,将其烧毁,减少虫害,初春深翻土壤,将越冬蛹杀灭。②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为2~4毫升/10厘米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③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舟蛾赤眼蜂、黑卵蜂、毛虫追寄蝇、小茧蜂、大腿蜂、灰椋鸟等天敌。

第6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杉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林树种之一。它不仅可在山区生长,而且也可在丘陵地区茁壮成才,杉木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抗虫耐腐,容易加工。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器具、造船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伴随着杉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杉木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

(一)细菌性叶枯病

1、症状及危害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杉木针叶和嫩梢。开始时在新针叶上生针头状小褐点,周围有淡黄色晕圈,尔后病斑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淡黄色水渍状,使针叶进一步成段变褐,两端有黄褐色晕圈。嫩枝上病斑呈梭形,病斑相连后,嫩梢变褐枯死。由于杉木枝叶交错,能相互剌伤,故林缘、道旁和风口处常较严重。在多雨月份有利于病害流行。

2、防治方法

(1)科学造林。选择土壤疏松湿润,土层肥沃,受风小的山坡、山洼地造林。可与松树、栎类等进行混交,使林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降低病害的流行。

(2)加强抚育管理。对发病较轻的林分,结合施肥、培土等措施,促进杉木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对于发病严重,尤其对长势较差的林分进行改造,换种其它适生的树种。

(3)进行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000单位的盐酸四环素、兽用土霉素钙盐500倍液;喷施70%代森锰锌500倍液、70%百菌清600倍液。

(二)炭疽病

1、症状及危害

杉木炭疽病通常在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内的部分发病,形成颈枯。主要危害新老针叶和嫩梢。顶梢以下1~3轮枝梢最易感病。开始叶尖变褐或生不规则形斑点,逐渐向下扩展,使全部针叶变褐枯死,并可延及嫩梢,使嫩梢变褐枯死。浅山丘陵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粘重板结、透水不良或低洼积水等,杉木树势下降最易感染炭疽病。

2、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增强其抗病能力。主要采取施肥、压青等措施,促使幼林健壮生长。

(2)对黄化的杉木幼林,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在晚秋和早春病菌侵染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175克兑水40~60千克喷雾防治。

(3)杉木幼树已郁闭成林,在傍晚静风条件下,可施放五氯酚钠等杀菌烟剂防治。

(三)黄化病

1、症状与危害

黄化病影响成林成材,是当前杉木林基地建设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杉木黄化病分为黄化型和黄化枯死型两种。黄化型:最初的嫩针叶及茎退绿变黄,相继出现淡褐色花斑,严重植株最后整株针叶发黄、紫红或红褐色,生长受到抑制。在林间,这一类型因地形和土壤状况的不同呈较大面积的分布。黄化枯死型:杉木树势明显衰退,枯叶从树冠下向上,从冠里向外渐渐退绿变黄,失去光泽,渐渐变为红褐色枯死。

2、防治方法

(1)杉木要求深厚、疏松、湿润和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长良好,因此,正确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抚育管理,是控制杉木黄化病的有效途径。

(2)丘陵红壤虽然土层深厚,但营养贫乏、结构不好、透水保水力差,应采取林粮间作、套种绿肥、压青等技术措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结构,防止杉木黄化病的发生。

(3)改换造林树种。在同片造林地内,已发生黄化病枯死林地,应因地制宜改种其他树种;对于心土粘重紧实地段杉木黄化,应采取深翻增施植物桔杆、压青和清理排水沟等方法来解决。

二、常见虫害及防治

(一)白蚁

1、症状及危害

白蚁有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两种。黑翅土白蚁:有翅成虫头顶背面及胸、腹部背面黑褐色,头部和腹部腹面棕黄色,翅黑褐色,全身被密毛;黄翅大白蚁:有大兵蚁和小兵蚁。有翅成虫头、胸、腹暗红棕色,足棕黄色。这两种白蚁均筑巢于地下,黑翅土白蚁的巢一般离地面1~3米,黄翅大白蚁的则约1米。每年4~10月出巢为害。

2、防治方法

(2)在分飞孔上施灭蚁灵粉剂以便守卫分飞孔的兵蚁带入蚁巢,传及全巢所有个体。

(二)杉梢小卷蛾

1、特征及危害

幼虫蛀入杉树嫩梢顶部或顶芽为害,造成枯梢,以幼树受害较重。成虫为小蛾,体暗褐色。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覆盖着胶汁。老熟幼虫头部和前胸背板棕褐色,胴部乳白色,各节相联处有一紫红色环带。蛹有臀剌8根。

2、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如与枫杨混交可使主梢被害率由60%降低为10%左右。

(2)保护天敌,蛹期天敌大腿蜂寄生率达37%左右,应注意保护。

第7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一、天牛虫害防治法

青杨天牛以幼虫蛀食幼干或枝梢后,被害部位形成纺锤状瘤(即虫瘿),这是最明显的危害症状。

1、预防措施:要严格履行苗木检疫,在造林购苗时发现有虫瘿的苗木要及时选出、杀死越冬幼虫,杜绝其传播蔓延。

2、防治方法:秋冬季剪除有越冬幼虫的枝条,集中烧毁消灭虫源。在5月中旬成虫出现初期,喷洒绿色威雷药剂100~150倍液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涂白: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盐0.2份、牛胶(预气热水融化)0.2份,水30~40份,加敌百虫0.2份,凋成涂门剂。涂在树干下部离地2米范围内,不涂漏。

二、黄刺蛾虫害防治法

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食性较杂,七月中旬幼虫出现,小幼虫只吃叶肉,4龄幼虫取食全叶,严重时仅剩叶柄和主脉。

1、预防措施:造林要选择无病虫害苗木和良种壮苗,购苗造林时发现有带虫茧的苗木,及时将虫茧摘掉击碎,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2、防治方法:黄刺蛾以虫茧越冬,越冬期长达7个月,根据越冬时间长的生活习性,可采取利用秋冬季采虫茧深埋或现场击碎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虫口密度,在幼虫期(七月下旬)可使用1.2%苦,烟乳油稀释800~1000倍喷雾防治。

三、黑绒金龟等食叶害虫防治法

杨树截干苗秋季造林是目前林业生产中效果较好的要领,但是由于正在春季萌芽期受黑绒金龟等食叶害虫为害,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防治要领:正在春季苗木萌动前4月上旬左右,用东西把新植苗相近培土撤失,露出2厘米左右的根部,把预制的长14厘米、径7厘米左右的塑料袋套上,袋口覆土压实。待相近草木变绿时,害虫可取食动物添加,杨树幼树长出2~3片叶子后,及时撤去套袋。这种要领基本上可以躲过害虫集中危害。

四、病害防治法

1、发生原因

近几年,周边地区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严重,成活率较低,有的地块甚至全军覆灭。通过对近20余个苗圃近10万株杨树苗和部分新造林的调查发现,造成杨树新造林发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密度过大。绝大多数农户没有按标准化育苗操作规程育苗。由于近几年杨树苗木价格持高不下,一些苗圃和育苗户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加大育苗密度,扦插密度超过规定标准的2倍以上,达9.0~10.5万株/hm2,有的甚至还多,造成苗木抗病性降低。

(2)未选择优良种条。大部分苗户没有按照要求选择良种壮苗作为种条来繁殖苗木,而是采用留床苗和买剩下的瘦弱苗,以及平茬剪下的插条作为种条来培育苗木;再加上苗圃管理粗放,没有按照育苗技术要求进行科学施肥、灌水、除草、治病除虫等,使苗圃内病原菌微生物长期积累、存活,这样一旦苗木的抵抗性降低,极易发生病害。

2、防治对策

(1)最好在冬季将圃地深翻晾晒,春季育苗前(2月份)施土杂肥75m3/hm2、甲拌磷120kg/hm2、硫酸亚铁150~225kg/hm2,整地作床后育苗。

(2)避免重茬。对同-苗圃地最好不要连年培育同一品种的树苗,将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每隔2年相互轮作1次。

(3)应选择优良粗壮的插条作为种条,避免使用瘦弱苗、带病虫种苗作为种条来培育苗木,这样可以培育出健壮的苗木,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4)苗木密度要合理,培育苗木技术要规范。

(5)插穗在扦插前,要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40%拌种双1 000倍液浸泡2h后再行扦插。在生长季节从6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5d喷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退菌特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连喷3遍,可起到防病、治病效果。

3、例: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法

青杨叶锈病5tnU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感病杨叶背面产生半球形橘黄色小疱,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晚夏以后,在叶面长出稍隆起的不规则斑,初为铁锈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病重的叶片冬孢子堆连结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面。

第8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1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

1.1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害种类

红松人工林的病害主要以红松疤锈病、红松烂皮病、红松落针病最为常见。其中红松疤锈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列为国内外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主要危害红松幼苗和20a生以下的红松幼树枝干的皮部,树龄越小受害越重。该病害在吉林的安图、浑河、敦化,辽宁的抚顺、本溪,黑龙江的牡丹江、伊春等地较为常见。发病初期,皮部略肿变软,后病部逐渐扩大,开始产生裂纹,出现病菌性乳日色的袍子蜜涕,后呈桔黄色,干后可见血迹状斑痕。红松烂皮病是一种枝干溃疡病,主要危害长势较弱的红松幼树的枝干皮部,发病初,感病部位会长满球状的疹状物,其松针呈黄绿色,后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

受害枝干由于失水而开始收缩起皱,针叶脱落处逐渐膨大,后迅速干枯死亡,病皮表面呈黑色粗状物。侧枝发病时,枝干向下弯曲,针叶由绿变成红褐色,后枯黄脱落。红松落针病主要危害红松针叶,发病初期,感病针叶呈灰绿色,部分叶片上会产生很小的黄绿色斑点,后迅速变为黄褐色,远望似火烧状,至晚秋后全叶逐渐枯黄脱落,针叶落地后,树木枝梢光秃,影响红松休木的生长。

1.2 红松人工林主要虫害种类

红松人工林的虫害以松梢斑螟类、红松小蠹类、松梢象甲、红松球果虫蝇等较为常见。其中松梢斑螟类害虫以幼虫钻蛀取食为危害,以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松小梢斑螟、微红梢斑螟虫为常见,多危害红松嫩梢和球果,特别是对2a生球果为害最严重,为害程度随幼虫生长发育不断加重。红松小蠹类害虫为次期性害虫,根据树木的高度和部位,又可分为树冠、干部、枝茎和根部类小蠹害虫,在为害的红松小蠹中,纵坑切梢小蠹、多毛切梢小蠹、中穴星坑小蠢是最为典型的树冠小蠹类害虫,纵坑切梢小蠢在吉林省主要危害红松、樟子松、油松等的松梢和衰弱立木,易造成被侵害切断的侧梢枯黄下垂,是红松枝干害虫的优势种。

2 红松人工林病虫害的营林治理技术

2.1 加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营造和培育,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指以红松为主,混生多种阔叶树种的植物生态群落类型。由于过量采伐利用,不恰当的培育方法,使得东北红松阔叶混交林面积不断减少,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红松病虫害危害急剧加重,影响了红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因此,有必要加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营造和培育,要根据营造林技术规程,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林分结构特点以及树种生长习性,适地适树地合理配置红松阔叶混交林树种,通常以红松为主,配以适量的水曲柳、胡桃揪、蒙古栋、黄菠萝、紫锻等珍贵树种,通过栽针萌阔、抚育留阔的方式,人工促进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并适时地对人工苗进行除草、松土和培土抚育,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2.2 重视抚育间伐,合理采伐,有效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抚育间伐是指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内,定期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抚育间伐,有助于确保树种的优良,提高林木品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森林防护能力。因此,在对红松人工林进行营造治理时,要重视抚育间伐,合理采伐,以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抑制红松病虫害的滋生,保证林木的稳定、优质和速生高产。一般情况下,当红松人工林的林龄达到11-13a时,要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生长规律,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及时割除影响树木生长态势的藤本、灌木、草本植物,清除劣质林木,风倒木、枯立木以及病腐木等,扩大林木的营养空间,促进林木健壮生长。之后可每4-6a定期对林木进行一次抚育间伐和修枝,修枝时间最好选在树液停止流动的季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林木品质。

2.3 做好红松球果的采摘工作,有效处理果实加工剩余物

近年来,红松球果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发生趋势与果实采摘密切相关。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不少地区,由于采摘红松球果不及时,在球果未完全成熟时进行采摘,使得林木主梢被折断,权干形成,引起梢斑螟、切梢小蠹、松梢象甲等害虫的滋生。红松球果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这时期果实已完全成熟,采摘后,应及时将折断的树梢拾出林内,以控制林内越冬害虫密度,减少害虫的越冬数量。同时,加工红松球果时,要选择远离红松人工林的场所进行,加工后,要合理处红松球果加工剩余物,通常以掩埋或烧毁的方式予以处理,这样可防止球果螟等越冬害虫的滋生。

红松病虫害的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性重,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对红松人工林主要病害和虫害的种类、病害症状、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应该对影响红松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深入的了解,做到用药合理、措施得当、防治及时。

红松人工林大部分在全光条件下更容易受某些病虫危害,应从它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规律入手。营造混交林或采用"人天混"的方式造林,适光抚育适当保留阔叶树。

参考文献

[1]陈万怀.浅议红松树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08:110.

[2]肖鹏.浅谈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83.

[3]邱月.浅析东北珍稀树木红松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09:146.

第9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

关键词:杨树;病害;虫害;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2.061

作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杨树生产的关键在于对苗木质量的把握。尤其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对绿色生产的倡导,更要求做好苗木管理以使造林质量得以提高。但杨树整个生长过程中,若忽视日常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极易使苗木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与管理成为当前杨树种植中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1 杨树常见病害与防治

1.1 溃疡病的表现特征与防治

溃疡病多在树皮内存在,且带有一定的感染性。通常杨树生长中很难发现此病症,直至寄主生长呈衰弱态势下才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从病症特征看,一般在18℃~25℃温度下,杨树茎部有皮孔、死芽或伤口的存在,形成的坏死病斑表现出黑褐色且以不规则形状存在,一旦病症持续一周且在枝条或树干中都有所存在,树苗很可能发生枯梢甚至死亡的现象。对此病症,晚秋或早春应尤为注意,树皮可能有水泡状病斑或水渍状病斑。假使发现苗木上部出现枯死情况,可判断此时病斑内部存在大范围坏死情况,且树干被病斑包围。即使溃疡病不严重,在病症发生第二年也可看到大量散生小黑点在树皮中出现。另外,在防治方面,要求做到适地适树,对于起苗或栽植等都应避免对树干造成创伤。当完成栽植过程应做好浇水工作,使其成活率得以提高。栽植前还需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及时对病枝干进行清除。若需引入药物防治方法,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做到春秋防治结合,可将3度Be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100倍液进行喷施,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

1.2 黑斑病的判断与防治

黑斑病是杨树生长中危险性较大的病害之一,其又被称为褐斑病,如典型的小黑杨、西加杨极易感染此病害。对其判断过程中,可发现有褐色病斑在病叶中存在,若病斑持续5天左右,将有乳白色小点包围整个叶片,当病斑逐范围逐渐扩大后可能以圆形的形式存在,此时叶片将以黑色的形态存在,出现脱落现象。对此种病害的防治首先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做好有机肥的施撒工作,并及时进行积水与落叶排除,使病原菌得以消灭。同时要求配合药物防治方式,如在感染初期可选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但要求喷施过程应在雨季前开展且连续喷3次。若在雨季进行药物防治,需要将0.3%明胶融入药物中,可避免雨水将药物冲掉[2]。

1.3 烂皮病的判断与防治

烂皮病产生的原因多由于树苗存在病原真菌,其会对整个林木进行感染,通常除杨树外,其他树种如槐树或榆树等也易感染此病症,往往被称为出疹子或腐烂病。其在发病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其中一种为枯梢型病症,无论大树、幼苗或苗木一旦出现烂皮病,枝条处表现为枯死症状,通常由初期暗灰色逐渐扩展,持续一周后使枝条逐渐枯死。另外一种为干腐型症状,多集中在分叉或主干等方面。病症初期主要以肿胀、水渍病斑的形式存在,在失水后往往存在下陷可能。病症后期多表现出黑色小突起,加上气候条件的配合会使病斑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扩展,严重情况下皮层将呈现剥离与腐烂等情况,病症持续一周左右,树梢处可枯死。对其在防治过程中要求做好壮苗与大苗的培育,若需利用苗圃栽培应注重苗木具备较好的排灌条件且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且在起苗或运苗中避免对根茎产生伤害。在药物防治下,可利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施,确保苗木病菌得以及时消除,若苗木病菌极为严重且存在病虫可直接采取销毁措施[3]。

2 杨树常见虫害与防治

2.1 蝼蛄虫害的防治

杨树蝼蛄虫害多表现在东方蝼蛄方面,其属于杂食性害虫,对许多树木幼苗或一般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危害。通常在土壤中活动的若虫、成虫极易直接咬断幼苗或取食种子,使苗木根部以乱麻状的形态存在。对其在防治过程中,若危害程度较低,可引入毒饵法,将拌和后的毒饵在苗床中进行1.5~2.5公斤的喷撒。若危害性较大便需直接采取药剂喷洒方式,可通过辛硫磷颗粒剂的使用,将其掺入少量细土,在此基础上向地面进行播撒。另外,杨树管理中对于害虫的杀灭也可直接引入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其防治效果也较为明显[4]。

2.2 蛴螬虫害的防治

该类型虫害多以腐食性种类为主,通常在杨树中造成为害的多体现在如大黑鳃金龟等,为害性极为严重。其能够在幼苗下对根系或根茎进行咬食,若苗木出现伤口很可能有病菌侵入其中,引起病害现象。通常蛴螬虫害出现后,苗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轻拔便可使苗木拔出,且苗木根部以整齐切口的形式存在。对此在防治过程中主要以药剂喷洒方式为主,如用25%异丙磷乳油等可直接进行喷洒,或在5月、11月采取开沟灌水的方式,可使蛴螬数量得以减少。

2.3 地老虎虫害防治

杨树地老虎虫害多表现在小地老虎方面,一般在幼苗叶面或叶径中可发现群集的幼虫。而一般在3龄以上幼虫方面,多在夜间对幼苗进行侵害,直接将其拖入土中进行取食,破坏幼苗的健康生长。对其可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对幼虫采取诱杀的方式,如将敌百虫适量拌入杂草中并在苗圃中放置,能够对幼虫进行诱杀;二是对于成虫,通常需利用拌制好的糖醋液,对于成虫可进行诱杀;三是利用药剂形式。防治中用于杨树地老虎虫害防治的药剂除敌百虫外,也可选择75%辛硫酸乳油1000倍液,既可直接在幼苗周边喷洒,也可在幼苗上进行喷洒,或直接将药剂灌入土中,对幼虫消灭具有良好的效果[5]。

3 杨树日常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从灌溉角度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于日常的有效管理。在灌溉方面,通常对于杨树浇灌时间上,多以萌动阶段、干旱或落叶时期为主。对于生林杨树,干旱季节5~7月份一般为最佳浇灌时期,原因在于此时光照条件较好,在浇灌配合下可使林木生长更为茂盛。而在秋旱情况下,若判定土壤含水量不足70%,也需进行浇灌。另外在浇灌方法选择上,对于杨树生长常用的主要以畦灌为主,浇灌中可根据土壤实际情况进行水量的控制。

3.2 从施肥角度

施肥除具备一定的防病虫害功效外,也可使树木生长速度得以加快。根据相关实验研究分析,杨树生长中合理施肥可使其速度提升至32.2%。但需注意实际施肥过程中通常以冬季作为基肥的施撒,而追肥一般在春夏季节中开展。在施肥方法上大多以沟施方式为主,可以树冠边缘投影为依据进行深度为30厘米、宽度为20厘米、长度为8厘米的沟槽开挖,使肥料均匀施撒。需注意,一般在追肥过程中应将浇灌工作同时进行,这样可使肥效充分发挥出来。

3.3 从除草修枝角度

对于杨树生长中的除草,其旨在使土壤水分与养分得以保障,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除草还可达到松土的效果,对提高土壤透水与通气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杨树修枝方面,最佳季节多以早夏或中夏为主,可根据树龄进行修枝强度的选择,如幼龄林修枝一般为1~2年,而中龄林在修剪时间上多以2~3年为主。修剪过程中应注意避开虫害产卵期,且防治修枝留桩现象的存在,其对于主干材质都可能造成影响[6]。

4 结语

杨树的有效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是提供树木产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实际管理过程中应选用正确的识别病虫害方式,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标。同时在管理中应做好灌溉、除草、修枝以及施肥等工作,确保杨树能够健康生长,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福余.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102,120.

[2]王勋.浅谈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5,(14):86.

[3]张玉君,任宣百,陆志民,李玉萍,张玉波.杨树苗圃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4,(18):55-56.

[4]赵亮,韩清华.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4,(33):96-97.

[5]田晓平.杨树育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绿色科技,2010,(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