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流体的力学特征精选(九篇)

流体的力学特征

第1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一、注重高中地理知能的有机联系

地理专题教学遵循“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联系高中地理的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该专题是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及其相关区域地理知识整合而成。学习目标主要掌握河流特征、流域开发自然条件和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知识体系及其迁移应用能力。学习过程需要联系所学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等相关知识以及运用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综合分析思维和对地理问题合理阐释表述等多种能力。

二、注重区域地理知识的典型载体

地理专题教学借助地理区域为载体展开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该专题教学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典型案例分析的流域开发模式,考虑“高于教材”就需要寻求世界(或中国)地理区域的典型河流流域作为案例载体,从研究和运用如刚果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我国长江流域等地理区域案例入手,同时结合这些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的分析与比较,系统地学习流域综合开发系列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高中具体学情的实际分析

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力水平,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与力度。该专题教学立足平时教学中反馈出的问题:学生对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要素的描述、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因素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河流利用方式与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认识均存在许多不足。

四、注重专题教学目标的细化要求

地理专题教学目标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分点细化描述,突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及其13项能力要求的对应项目。该专题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做到:①学会根据与获取图文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②学会调动与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资源综合开发等);③学会依据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素,说明和论证流域综合开发的问题、方向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④学会依据地理问题设置的应答行为要求,“先抓地理要素,再找关联因子”和“分点描述和综合阐释”进行思考、分析与答题。

五、注重专题知识矩阵的合理建构

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关注专题的核心理论及其与之关联的知识点、知识链,构建专题知识矩阵。该专题的核心理论是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主要专题知识矩阵建构如下。

1.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系水文特征、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1)水系特征:源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和湖泊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等;(2)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3)生态环境:植被、土地、河流的水源和水质等。

2.流域的综合开发。主要包括:河流的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河流的利用方式(获取经济效益):①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常年的农田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②养殖——湖泊、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③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防洪抗旱;④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发展;⑤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⑥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①植树保护——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②水源利用——合理分配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污染;③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治理土地生态等。

(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略)

第2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中班幼儿 分类能力 指导策略

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是幼儿智慧的核心,幼儿分类能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分类是幼儿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相似性在思想意识上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过程。幼儿按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的分类是必备的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类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分析、比较、观察、判断,以及大胆交流与表达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因此,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幼儿数学活动中,一般以高结构与低结构的活动形式为主,因此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分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开展。

一、中班低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低结构活动就是指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学具、玩具等各种素材都是独立的、可拆分的,可以供他人自由选择使用。中班的低结构分类活动中要求环境与材料要体现中班分类活动的目标,同时要反映幼儿中班当前的兴趣点和探索点。让中班幼儿自主的探索,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的活动,教师处于低控制状态。针对影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因素的分析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梳理并实践验证以下指导策略。

1.关注——丰富经验,形成概念。

经验的丰富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应抓住每个可以丰富幼儿经验的细节与机会。《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动好动,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一个因素,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这是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前提准备。如:在即将离园时,可经常帮助引导幼儿指认各种事物的名称及功能,让幼儿说说与生活相关事物的名称,总结出其特点,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其功能。例如教师可指着一张闹钟的图片,引导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并与幼儿积极交流。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帮助幼儿了解:“闹钟是用来叫我们起床的,跟家里挂在墙上的挂钟和我们手上戴的手表不同,但都是告诉我们时间用的。”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幼儿了解到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物品的总体“类概念”及在这一类所属的物品中各种物品的不同特征,为观察分析分类材料中的不同特征奠定基础。

2.引发——仔细观察,暗示启发。

引发观察的引导策略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教育策略。《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泼好动,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引发观察的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实物,了解实物的不同特征,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在低结构活动中使用这样的引导策略对幼儿关注分类材料(或具体实物)中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帮助,随着幼儿细致观察经验的积累,也可以逐步提高其分类能力。如:在《小花伞》活动中,幼儿对不同种类的花伞特征的观察停留于表面,对花纹、伞柄的形状等特征还没有发现。教师可通过引导观察,运用暗示启发的方法,将观察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分辨各种雨伞细微的不同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更关注事物的细微特征的观察习惯。

3.比较——对比异同,关注特征。

比较分析的引导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对多种物体找出异同点,并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思考,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教育策略。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间的不同点与相似点,以便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与分析。比较、分析是幼儿形成分类标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引导策略的使用,对于事物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活泼好动,愿意积极动用感官的中班幼儿而言是适宜的。在活动中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有些迷茫时,可先引导幼儿了解一个事物的所有特征,通过与他物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特征,最终确定分类标准。如: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分发夹》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不同形状、颜色、材质、大小等特征不同的发夹,而材料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双因子的特征进行分类。我通过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对比异同,使其关注了材料的特征,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方法,积累了分类的经验。

二、中班高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所谓的高结构数学分类活动是指那些“指向鲜明,有具体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协调者,控制整个数学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活动”。高结构分类活动是一种生命力强盛的教育形式,可促使幼儿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增强,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综合发展。针对高结构集体活动的特点、幼儿分类能力的影响要素等,我们发现较适合运用以下指导策略。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关注特征。

《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中班的数学分类活动也不例外,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热点或是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分类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适宜的情景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励幼儿参与活动,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幼儿。同时有趣的情境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变成情境中的一个角色,努力地“完成任务”或热心帮忙。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心理有暗示的作用,这同时对关注分类材料的特征也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小兔的冷饮店》中,我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进入。接着向他们出示了满头大汗的小兔子图片及请求将这些冷饮帮忙分在两个冰箱里的录音。孩子们为了帮助兔子老板解决“难题”,在观察不同的冰淇淋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各种冰淇淋的特征。借助情境的创设,赋予幼儿在情景中的角色,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积极主动地关注材料的特征。

2.互动讨论——激励分享,确定标准。

互动讨论是指通过幼儿、教师及师幼之间的多种互动,在老师的激励与启发下大胆交流乐意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新探索,在同伴互助、教师指导下引发对材料特征的关注。4~5岁的幼儿善于积极动用感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每个幼儿的分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也影响着幼儿对材料分类标准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可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讨论环境,引导他们间通过生生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思考的有些偏差时会影响整个分类活动的进程,而通过三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互助弥补,通过建议、提示和部分介入等方式给予幼儿支持,加速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进程,在互动中达到积累分类经验的目的。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分小猪》中,有的幼儿对于小猪的细节特征还是忽视的;有的幼儿对按照某一特征的是和否的命名存在问题。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幼儿正确的分类标准指导,而是借助周围能力较强的幼儿善于观察与分析的优势通过讨论让他们能对小猪的不同特征产生共鸣,对分类标准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互助讨论策略使教师在活动中更自然地因势利导,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记录整理——提炼梳理,归类标准。

记录整理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记录的表格(或其他的方式),让幼儿借助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运用一定表征方法加以描绘和记述。数学与一般的社会和自然学习是不同的,它并非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抽象之上,而是一种抽象之上的抽象。4~5岁的幼儿只是相对前阶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中班幼儿的学习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所以在短时间让幼儿将新习得的经验进行内化还存在着一定难度,更何况幼儿的分类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高结构的集体分类活动中我们一般采用表格记录的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将分类方法用简单的表征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为幼儿确定分类的标准,并能提高幼儿的记忆及对分类材料的记录能力。

4.分享交流——理解内化,验证结果。

幼儿数学学习和探究总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归纳提升的。对于幼儿来说,新的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对环境材料的感知和体验,也离不开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中班的分类活动中分享与交流是整个一个集体共同学习和反馈的环节。幼儿在分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既依赖于教师的支持与引导,又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交流分享式指导策略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对认知冲突的思考,同时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交流、模仿与互动学习。在同伴间相互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间通过积极互动与交流,将整个活动中所出现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幼儿在本次分类活动中的分类能力,为日后其他分类能力的发展积累经验。

经过一阶段初步的探索,我们对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将梳理出来的指导策略在分类活动中积极地进行验证使用。随着实践的深入,更多有效的指导策略等待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发现。

参考文献:

[1]陈友庆,阴国恩.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第3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 高考地理试题 区域地理 复习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近年来高考试题有很多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如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6题、卷Ⅱ第36题,广东单科高考第33题,北京文综高考卷第36题,安徽文综高考卷第33题等。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复习中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重视对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中。下面我谈谈在区域地理复习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突出区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

高考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在解答试题中,区域定位往往是解开试题的第一道门槛,在此前提下再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该区域重要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为使学生越过这个门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运用地图,“认识”区域。通过读、填、绘图训练,把地理知识落实在相应图形,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图”。训练中要注意区域定位训练。

1.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理事物而创设的一个球面坐标体系,通过经纬网能十分准确地确定地理区域的位置,从而为正确解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经纬度都记牢,因此掌握几条关键的经纬线和主要区域、国家的经纬度范围再由此推出大致的地理位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1)经线:根据东西半球的界线20°W、160°E就可确定是东半球(亚、非、欧、大洋洲)还是西半球(南、北美洲),除此以外,还需掌握其它几条较具代表性的经线,如0°经线、30°E、60°E、90°E、120°E、150°E、180°、150°W、120°W、90°W、60°W、30°W通过的地形区、国家(行政区)、河流、海洋、城市等地理事物。如30°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东侧)、莫斯科(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主要的气候有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30°N、60°N、30°S纬线通过的地形区、国家(行政区)、河流、海洋、城市等地理事物。如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主要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3)主要区域、国家的经纬度范围:如南亚大致在60°E―90°E附近、10°N―30°N附近,中亚大致在50°E―80°E附近、40°N―50°N附近,日本大致在130°E―145°E附近、30°N―45°N附近,等等。

(4)重要(特殊)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如北京(40°N,116°E)、巴拿马运河(10°N,80°W)、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20°E、0)、秦岭(32°N―34°N附近)。

2.轮廓定位。

包括海陆、行政区、地形区等形状特点来确定相应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行政区域,海陆轮廓、地形单元的形状千差万别,各有特色,对各种类型的轮廓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重要轮廓的鲜明特点就能快速、有效地判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轮廓定位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又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根据轮廓形状判断区域时首先要识别各种行政轮廓,侧重识别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其次要识别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等)、海峡、河流、山脉等也要关注。

3.特征定位。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文字资料、图例、注记等进行区域定位。

二、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复习有规律可循,即通常所说的“地理八股”。区域地理特征往往从自然地理特征到人文地理特征。其中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综合。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如日本:

三、突出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基础。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区域特征首先要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归纳出区域最具特色的特征。如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大陆内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寒的气候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特征,海拔高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欧洲西部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其次要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是地理学科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复习中要弄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如青藏地区的知识网络:

又如复习西亚和北非,有两条主线:①纬度位置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气候特点(高温干旱)农业生产特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②自然资源(石油)石油生产石油运输线路。

一个具体地区形成了其区域特征,而不同的区域之间其特征存在着差异性或相似性。两个不同区域间其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般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区域对比”是目前高考能力考查的一种重要模式。对比分析、抓区域差异还可以提高复习效率与效果,进一步巩固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区域比较的着眼点是区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上,也表现在对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影响上。在复习时进行区域对比应注重以下方面。

1.轮廓相似区域的比较。如智利和越南,非洲和南美洲,巴西和印度,英吉利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2.地表形态相似区域的比较。如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南美洲地形和北美洲地形。

3.气候特征及自然带相似区域的比较。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比较,中亚与撒哈拉沙漠气候的比较。

4.区域综合特征相似区域的比较。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日本与英国的比较等。

5.相邻区域的比较。如日本与蒙古气候的比较。

6.特殊线路连接的两个区域的比较。如亚欧大陆桥东西桥头堡的比较。西气东输起点与终点的比较。

7.区域特征有明显差异的两个区域的比较。如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比较,西欧与北非的比较等。

四、运用高中地理原理,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从近年的地理高考题可以看出,区域地理所占比重较大,但区域地理主要是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口,对于地理事实往往要求利用高中地理的原理加以解释和分析。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首先要在具体的区域地图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因此,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其次要注重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高中地理原理之间的有效结合,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如西北地区的整合。

1.区域定位。

由西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40°N以北和120°E以西),得出西北地区为我国内陆地区。

2.区域特征。

3.区域问题及其原因、危害分析。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要特征,在“干旱”的环境下,加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很容易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再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4.国土整治措施。

根据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以“人地协调”为核心,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等提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会对西北地区的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问题等有全面认识,既能掌握西北地区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又能培养和训练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区域发展

发现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是研究区域地理的目的,也是近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复习中首先要重视区域问题,如南美洲热带雨林的破坏、中东的水资源问题、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北方草原区的草场退化沙化、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作出合理评价,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这是决定区域地理考题得分的关键。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尤其要重视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在熟练掌握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地形、气候、河流、铁路干线、自然资源等知识的基础上,要会分析典型地区如新疆、青藏、东北、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沿海四个工业基地、台湾等区域的区域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等。如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六、精选练习,加强解题训练

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做些与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所选题目应该立意明确,考察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题目的答案准确,表述规范。训练时要以近年典型的高考试题为样本,一要通过实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原理;二要深刻体会命题意图和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时对错误进行诊断和纠正;三要注重审题、信息获取及解读、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规范答题等解题方法训练。

如(2007北京卷36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原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括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属于在既定区域微观图背景下的综合考查,区域识别的难度不大,较为关注区域特征的描述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利用题目提供的地理要素进行设题,解读区域图中显性和隐性信息进行解题,成为高考36题的基本思路。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着力,在描述问题的质量上着眼,关注学习细节和思维品质。

第(1)问:受地形的影响形成山地降水,本题根据图中等值线规律及降水量图例的显示特征,容易对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整体描述(自天山山脉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2)问:说明河流特征和原因,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区域内的河流,很明显是内流区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包括水系、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类型描述),河流短小(长度属于水系特征),流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属于水文特征),有结冰期(水文特征)。然后对河流特征的成因进行逐一分析,形成一一对应,回归区域特征。

第(3)问: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不和谐的一面,荒漠化是西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其成因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过樵、过垦、过牧,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荒漠化产生的人类原因。

第4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一、人本性

声乐艺术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人本性。众所周知,声乐是由人歌唱的音乐,“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在歌唱发声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发音体、共鸣腔、发声动力、语言。人体的声带是发声体;人体的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腔体都是共鸣体;人体发声时呼出的气体是发声动力;人体的唇、齿、舌、喉等咬字吐字器对语言最后形成用人声唱出的‘语言音乐’———声乐。”[1]也就是说,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演奏者。因此,“学习声乐者还有一项较乐器演奏者更为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铸造’自己的乐器……他们需要将人体内部与歌唱发声有关的器官,按照生理机能运动的自然规律,合乎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原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乐器。”由此可见,声乐艺术就是以人体为“乐器”的音乐艺术,其核心审美特征就是以人体为本的人本性。在“以人为本”的21世纪,声乐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更加凸显、更为重要。

二、多元性

声乐艺术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多元性。因为人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所以由人声歌唱的声乐艺术也自然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声乐艺术的这种多元性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许多层面:其一是声部的多元性。由于歌唱者的嗓音条件与特点不同,而划分为许多声部,即声音的部类,总的分为男声、女声、童声三大类。其中男声又细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三类;女声也细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类。而划分的方法,也呈现多元性特征,其中主要有音域划分法(又分自然音域划分法、歌唱音域划分法两种)、声区划分法(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三种)、生理划分法(根据歌唱者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划分声部)等等。其二是声类的多元性。声类即不同嗓音的类型,主要根据歌唱者的音色特点划分。例如女高音分为抒情型(音色明亮、柔美、秀丽、甜润)、戏剧型(音色高亢、深厚、壮阔、有力)、花腔型(音色清脆、纯净、纠巧、灵活);男高音也分为抒情型(音色明亮、清脆、柔和、优美)、戏剧型(音色嘹亮、结实、浑厚、有力)等。其三是声性的多元性。声性即声音的性质,以声带的机能与振动方式划分,分为真声(又称“大嗓”或“大本嗓”)假声(又称“小嗓”)、混合声(真声与假声的有机结合)三种。其四是演唱方式的多元性。声乐演唱方式分为独唱、重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其五是演唱流派的多元性。当下,世界上流行并一致公认的,有三种声乐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三种唱法”实质上是“三大流派”,而这三大流派又分别呈现多元性特征。例如美声流派就分意大利流派、俄罗斯流派、法国流派、西班牙流派、中国流派等等。又如民族流派,“广义地讲应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唱法。但根据人们多年来的习惯称谓,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称为民族唱法。它既是从我国民歌、戏曲、曲艺这些民族传统演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欧洲美声唱法的精髓。”再如通俗流派,也分美国流派、港澳流派、内地的“东北风”、“西北风”等各种小的流派。由此可见,声乐艺术的多元性,是有目共睹、有耳皆闻、有口皆碑。而在多元化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多边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因此,声乐艺术的多元性审美特征,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其发展的一大新趋势。

三、情感性

声乐艺术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情感性。情感是包括声乐在内的所有音乐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对此,古今中外的美学家、音乐家都有明确的认知,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也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我国西汉的《毛诗序》则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强调的更是声乐的抒情性审美特征。可以说,情感表达得优劣成败,是声乐演唱的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从本质上讲,声乐演唱作为一项艺术创造工程,就是一个情感传递与互动过程,即演唱者通过切身真实的情感体验,把词曲作者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情感。然后再通过“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受众(观众、听众),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最终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例证。《列子•汤问》篇说:我国战国时韩国的女歌手韩娥,就以真挚、浓厚的情感化歌唱,打动了受众,留下了“余音绕梁”的典故:“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木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古今中外的所有声乐作品,无一不表现人的情感。例如表现亲情的《烛光里的妈妈》,表现友情的《朋友》,表现爱情的《真爱》,表现爱国情的《我爱你,中国》,表现爱民情的《父老乡亲》……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四、创新性

第5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肺结核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也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1]。肺结核在1997年列入乙类传染病。为掌握全县肺结核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为肺结核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特选取朝阳县1994年~2013年20年间肺结核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朝阳县疫情资料汇编。

1.2方法 对朝阳县1994年~2013年20年间肺结核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结果

2.1流行强度特征 1994年~2013年历年的肺结核流行强度为散在发生,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852例,无死亡病例。20年来总发病率在0.16~56.25/10万波动。2007年达到最高值,之后5年总发病率也都在40~50/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5.46/10万。肺结核涂阳病例1760例,20年来发病率波动在0.17~32.23/10万,平均发病率为15.71/10万。从肺结核涂阳发病率曲线图看,2009年达到最高峰。

2.2流行特征的变化

2.2.1季节分布特征 20年间每月都有报告,没有明显季节性。

2.2.2地区分布特征 28个乡镇均有发病,但各乡镇发病数及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20年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王营子乡,发病例数占总发病例数为6.95%,发病率最低的为北沟门,发病例数占总发病例数为0.96%。

2.2.3性别分布特征 男女性别每年均有报告。男性患病人数与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3.33:1。2.2.4年龄别分布特征 以每10岁组发病例数占总发病例数百分比来看,发病年龄以30~39岁年龄组较高,发患者数占总发患者数的22.35%,40~49岁年龄组其次,发患者数占总发患者数的17.385% 。0~9岁组最低,肺结核发患者数占总发患者数为0.60%。

2.2.5职业别分布特征 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93.65%,学生发病比例占3.19%,占第2位。

3 讨论

调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防护意识逐渐增强,部分人群新生儿的疫苗接种,使得0~9岁组肺结核发病率大幅度降低。而40~49岁组肺结核发病率明显下降,说明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2]。但是,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初高中学生10~19岁组的发病率明显增强,针对县内管辖的初高中每年都出现的散发肺结核病例,所以应针对他们的患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发现和控制措施;人口流动性大的青壮年患者比重较大,青壮年人群仍然是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鉴于我省肺结核流行特征,应做好以下防治对策[3-4]:①加大肺结核疾病防治宣传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知晓度;提倡肺结核疫苗接种,对肺结核患者口痰进行有效管理;②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贫困农村扶贫力度,不断寻求边远农村经济开发点,确保农村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人民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药物对肺结核疾病进行治疗;③深化志愿者的参与程度,鼓励志愿者参与到肺结核预防队伍中,可深入到肺结核病区,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④必须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们文化程度,增强人们肺结核疾病防御及保健意识;⑤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监督其做到不随地吐痰,倡导人们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使人民所生活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个人需要增强体质,并加强锻炼,合理安排饮食,使营养得到均衡,增强身体抗力。此外,还要减少活动聚会的次数;⑥定期对肺部进行健康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肺结核病理,给予及时治疗,进而防治进一步播散。其健康体检应根据每年进行1次体检,而对于农村地区或人口密集的矿区应根据个人病史、痰液检查情况等,对肺部给予全面检查;⑦若遇到有肺结核患者,应对其加以隔离,不应近距离对别人咳嗽、打喷嚏等,若有必要需要采用手巾或手帕掩口鼻,避免将其传染给他人。

参考文献:

[1]罗丹,黄敏莹,刘飞鹰,等.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2-24.

[2]吴莉,乔方圆,李源晖,等.2004-2012年全国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1):19-22.

第6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在《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中所呈现的课堂,正是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我深深感觉到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发生了真正的变革: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而这些,正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下面就听了实验教师的几节课后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可视化学习工具的运用让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实验班课室里学生的课桌都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摆放,一般是8~10人一组。合作学习突出体现在学习新知和制作工具图两个环节。

在数学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教师在简单地复习了相关的知识后,先是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分组学习活动:①阅读课本27~30页,操作和观看电脑里的课件(每个小组有两台供学生操作的电脑,电脑里存放了课件,课件的内容是学生通过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②观察桌面上的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完成填空(填空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因为要完成操作电脑课件和填空的任务,所以都非常认真地阅读教材内容,在操作电脑时,负责操作的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讲原因,有些学生不明白时立刻提出疑问,负责操作的学生不会操作时,会的学生马上说出应该怎样操作,当大家都不会时,他们很自然地在一起讨论探究。活动后教师对填空内容进行了评讲。这次活动,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布置了第二次的分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制作可视化工具图(韦恩图、连接图、从属图),小组内学生们作了分工,2~3人为一组,一组负责完成连接图,连接图主要是让学生梳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组负责完成韦恩图,韦恩图主要是让学生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中找出两者共有的特征,一组负责完成从属图,从属图主要是让学生整理正方体、长方体之间的从属关系。在活动中,学生们为了完成所负责的图,很认真地在填写,遇到疑问便查看教材,查看教材也解答不了的问题,便进行讨论,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同一大组的同学提出,大家再讨论解决。这个过程,我们观察到学生始终非常专注地在写、看书、观察实物、讨论。通过这次制作活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第一次学习活动的了解发展到通过连接图的制作,已经能够梳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韦恩图的制作,已经能够找出两者的异同点;通过从属的制作,已经能够分清两者的从属关系。这两次学习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观察、查阅资料的学习活动和方式真正落到了实处,并且很好地发挥了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共同研究的作用。

这样的合作学习,明显区别于平时课堂那种只有形式,效果甚少甚至没有的小组学习。

可视化学习工具的运用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通过深入到实验班去听课,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确实是在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围绕制作工具图的过程自主、积极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青蛙与蟾蜍的异同》,学生首先汇报了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网络等途径收集的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青蛙与蟾蜍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作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接着学生各自把自己知道的(包括通过课外查找资料获得的)写(讲)出来,制作连接图和韦恩图,整理青蛙与蟾蜍的特点,把青蛙与蟾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最后学生根据小组合作完成的思维工具图、手抄报、倡议书等进行分组交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学生汇报课外资料的收集到分组交流,我们观察到,整个过程,学生全员参与,都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大脑始终跟着学习活动活跃着,无需教师指示学生去干什么。

这样的课堂,明显区别于平时那种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去学习,教师叫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课堂中只是少数尖子生在表演,相当部分的学生在那里无所事事;经常可见学生因为开小差、精神不集中而受到教师教育的课堂。

可视化学习工具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可视化学习工具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相比,特别明显的是有几个方面。

1.倾听、表达的能力

利用可视化工具学习的课堂教学,都有如下的三个环节:一是让学生根据小组合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图、手抄报等在组内和组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介绍自己作品的任务,也都有向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向别人提出建议的机会,同时还要回答同学的问题。二是利用kwl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内容是:我原来知道的、我还想知道的、我学到的。学生在进行自评时,也是进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三是交流学习心得。我们看到学生在交流学习心得的时候,既有本节课所掌握了的知识,也有从其他组同学的介绍中学到的介绍方法,还有组内与同学合作的收获……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这样的课,是学生学习与人交流的很好的平台。

2.比较、综合的能力

下面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课堂中所做出的两幅作品(如图1、图2)。从两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学生做作品的过程,是比较中日饮食文化异同的过程,是对中日饮食文化进行综合的过程。

3.梳理的能力

学生要完成各种可视化学习工具图的制作,必须要对知识进行梳理。例如,要制作如图3所示的思维图,学生必须要梳理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还要在梳理出来的特征中找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地方。又如,制作中日饮食文化异同的韦恩图、蟾蜍与青蛙异同的韦恩图,学生都必须要对本身已有的知识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认真思考知识点间的关系。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梳理的能力一定能不断提高。更主要的是梳理的过程,是学生回忆、归纳、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明确了知识点的关系,内化了所学的知识,记忆应该会相当牢固。

这样的课堂,明显区别于平时学生因为只是在课堂中获得零散的知识,而由于不会梳理和应用,学习的知识以无序的状态存储在大脑中,一段时间后,所学知识就变得模糊或遗忘的课堂;明显区别于平时各学科只注意培养与自己学科有关的能力的课堂。

问题与思考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者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和课堂的教学方式,都会有其长处。但我们也看到,可视化学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如因为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生制作工具图、交流汇报上,所以有时候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会受到影响。又如,现在我们每节课都要用一些卡纸让学生制作工具图,造成浪费和不够环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7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的特征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研究教学中创新的特征能够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提高创新教学能力。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的特征主要有四点。

(一)自主。自主是创新教学的主要特征,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二)合作。合作是音乐教学中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合作学习是当前较为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交流、思考、分享,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参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练习以及交流活跃思维,提升新能力。

(四)创新。创新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特征,通过音乐技能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自主、参与、创新、合作是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的主要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

通过以上的分析基本了解到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特征,因此,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严格遵从这些基本特征,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有效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创新

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实施创新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十分必要,有助于解决传统音乐教学枯燥乏味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第一单元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歌唱祖国》等歌曲,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对经典歌曲有一定的了解。创新教学内容可以在此基础上,融合流行音乐等内容,在课堂是播放学习一些流行歌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流行歌曲有更加专业的认识,如选择《父亲》《问妈妈好吗》《大梦想家》等歌曲,使学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利用流行歌曲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实施德育教育。由此可见,选择学生喜爱的、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内容十分重要,是实现创新音乐教育的前提。

(二)教学思想创新

教学思想创新主要是指转变音乐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思想创新十分重要,是推进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的主要手段之一。实现音乐教师教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展专业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增强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第二,加强经验交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经验,加深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音乐教学思想,实现思想的创新;第三,开展名师讲座,通过名师讲解,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理念,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

(三)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中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探索的重要措施,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法产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较为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那么下面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例,讲解音乐创新教育的推进实施。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第一课《青春舞曲》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此首歌曲,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然后播放相关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练习演唱。教师可以下载一个歌唱评分软件,邀请愿意唱歌的学生演唱青春舞曲这首歌,软件自动评分,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努力练习,提高教育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8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关键词:泥石流;沟谷特征;运动特征;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16)02-0052-05

Abstract:The GuoMu gully debris flow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debris flow, systematically analysis the of the debris flow development and debris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the debris flow; analyses and predicts the trend of their development,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debris flow gullies, research results of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debris flow;gully feature;motion characteristics;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果木沟泥石流位于甘孜县夺多乡果木村,果木沟为达曲河左岸的一级支流。沟口洪积扇上分布有多处建筑。该沟内近年来多次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灾害。从一九八五年至今,发生泥石流的频率和规模有加剧的态势,严重威胁到沟口洪积扇上靠近沟边居住的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前缘坡下的乡镇公路的正常运行。在每年雨季暴雨冲刷下,果木沟沿线发生多处崩塌和小型滑坡,在沟谷堆积了大量的物源,成为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查明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及泥石流沟谷特征,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确定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 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1泥石流自然地质条件

1.1气象水文

研究区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冬长夏短,多年平均气温5.6℃,多年平均降雨量666.81 mm,其中10 min最大降雨量13.2 mm(2001年),30分钟最大降雨量30.9 mm,一日最大降雨量40.9 mm(1995年),属季节性冻土地区,最大冻土层厚度达1.2 m;达曲河从果木沟沟口前缘经过,平均水深1.5 m,最大流量215 m3/s,最低流量5.8 m3/s。

1.2地形地貌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横断山脉的东北翼部分。受青藏川大“歹”字型地质构造活动的严格控制,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区内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出现了丘原、山原、高山、极高山等多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3 500 m以上。夺多乡地貌主要表现为河谷深切,山势陡峻,高差悬殊大。谷底宽约50~150 m,山岭宽度一般仅10 km。河谷深切一般为200~800 m,有的可达1 500 m,坡度一般45°,有的可达60°~70°,海拔多在5 000 m以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类型。

1.3地层岩性

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三叠系杂谷脑组(T2z)和三叠系侏倭组(T3zh)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残坡积层(Q4el+dl)、坡洪积层(Q4dl+a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

(1)三叠系。三叠系杂谷脑组(T2z):灰色薄~厚层变质钙质石英细砂岩,长石石英粉砂~细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与灰色绢云板岩不等厚互层,夹灰色薄~中层生物碎屑灰岩。下部夹锰质结核,灰岩中锰质高。

三叠系侏倭组(T3zh):灰色薄~厚层变质石英粉~细砂岩、长石砂岩与深灰色含钙质绢云板岩韵律式互层,下部夹泥灰岩结核。

(2)第四系。

冲洪积层(Q4al+pl):灰色、灰白色漂卵石夹砂,母岩主要为为板岩、变质砂岩,漂石粒径一般20~30 cm,最大0.8~1.2 m,约占20%~30%,卵石约占50%~60%,砂约占20%,磨圆度较好,多呈圆~亚圆状,结构稍密~中密,分选性较好。主要分布于沟口达曲河两岸一级阶地上。

残坡积层(Q4el+dl):含碎石粉质粘土,区内广泛分布,褐色、灰色、灰白色,碎石粒径一般6~15 cm,少数达15 cm以上,母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呈强风化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分布形态主要以透镜体分布于该层中。残坡积物从下到上有韵律层序,倾角近似于坡角,呈松散至半固结状。

坡洪积层(Q4dl+al):地表形态常呈带状、三角形、扇裙等,物质组分为碎石、少量块石、砾石、砂、泥等,母岩成份主要有变质砂岩、板岩等。块碎石无分选,磨圆度差,呈尖棱角~棱角状,粒度一般在5~15、40~60 cm之间,最大可达2 m,底厚1~6 m之间,最厚可达8m以上,坡洪积物粒度由底部至顶部有变细的趋势,其堆积体表面坡度在25°~45°之间。该层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下游果木沟沟床两侧带状区域内。

泥石流堆积层(Q4sef):杂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砂岩、板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8~20 cm,含少量块石,碎石含量50%~70%,充填物主要为砂,结构松散~稍密。该层主要分布于主沟下游沟床及沟口扇体上。

1.4地质构造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处于青藏滇缅印“歹”字型构造的头部向中部转折部位上,构造形迹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平行排列的北西向褶皱和断裂。

2 泥石流发育特征

根据泥石流沟床纵比降及物源分布特征,将全流域分为形成流通区与堆积区两个区域(见图1)。

2.1 形成流通区特征

果木沟泥石流平面形态呈条带状,无支沟发育,果木沟两侧可见明显分水岭,地形起伏较大。该区最高海拔4 485 m之间,最低海拔3 570 m,相对高差约915 m,汇水面积约5.2k m2,果木沟长约5.0 km。沟谷形态变化较大,主要以“V”字形为主,平均沟床纵比降19%。果木沟源头段200 m范围纵坡比降达42.5%,横向上主要由沟谷堆积、坡积群及高山等地貌组成,纵向上沟谷形态呈折线型,长滩、跌坎发育明显,纵坡比降大,谷底一般宽2~6 m,地形地貌为高山峡谷地貌。根据调查,区内岩土体主要为三叠系杂谷脑组上段灰色薄~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粉砂质绢云板岩、绢云板岩,崩塌、滑坡等作用形成的碎块石及第四系垮塌形成的松散土体。区内岩体较坚硬,抗压强度高,但是浅表部节理裂隙发育;区内各类物源堆积体中碎块石结构一般为稍密~中密,分选性差,棱角分明,透水性强;残坡积土层结构松散,主要分布于缓坡、山脊平台和坡脚地带。区域降雨和植被分带明显,随高程增加,降雨量增加,植被覆盖率也逐渐增加。

2.2 堆积区特征

堆积区位于海拔3 550~3 570 m之间,平面形态呈扇型,为古洪积扇,现代沟谷中水流下切前期古洪积扇体,汇入达曲河。堆积扇前缘直抵达曲河河床左岸水边,堆积扇前缘宽约200~300 m,后缘宽50~80 m,纵向长约150~200 m,纵坡坡度6°~10°,扩散角100°~110°,平面面积约为2.2×104 m2,根据钻探资料,泥石流堆积厚度大于15 m,堆积扇体积大于30×104 m3。物质组成以碎、块石和砂粒堆积为主,碎块石占50%~70%,结构稍密~中密。母岩成分为变质砂岩、板岩,粒径一般在8~25 cm,最大可达300 cm,砂及粉土充填,分选性差。从扇顶至扇体边缘颗粒由粗变细,具有简单分选的特征,扇顶颗粒较粗大,最大粒径200 cm,一般粒径为15~30 cm;中部最大粒径60 cm,一般粒径为9~24 cm;前缘最大块石粒径约40 cm,一般粒径为6~15 cm。

3 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征

3.1 形成条件

果木沟长约5.0 km,最高点海拔4 485 m,最低点入达曲河口处海拔3 550 m,相对高差约935 m,谷坡平均坡度30°~65°,沟床平均纵比降为18.6%,沟谷形态为“VDU”字形。地貌以高山侵蚀地貌为主,地形平面形态呈树叶状,两岸边坡以上山峰林立,岸坡陡峻,沟道窄坡降大,这种地形有利于松散固体物源、雨水及地下水的汇集,同时沟谷地形坡度陡,跌水明显,流域内巨大的谷岭高差、陡峻的岸坡及较大的沟床纵比降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2]。该沟所在的甘孜县在区域地质构造处于青藏滇缅印“歹”字型构造的头部向中部转折部位上,构造形迹比较复杂,断裂发育,岩体破碎较严重,基岩风化带较厚,河流侵蚀强烈,在暴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作用下常常形成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松散物质堆积于沟床及两侧,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固体物源。经常产生强降雨,产生洪流,在狭窄陡深的沟谷中产生强大的动能,为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水动力条件[3-4]。从上述分析来看,果木沟泥石流流域的固体物质、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都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和活动。

3.2 泥石流类型

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对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发生频率、发生地形地貌条件、固体物质提供方式、诱发因素及动力特征等不同指标和总和指标进行分类[5],详述如下:

(1)按流体性质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根据调访,泥石流浆体像稀粥状,其容重在1.6~1.8 g/cm3之间,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

(2)按暴发频率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为高频泥石流

根据调查,果木沟1988年降雨雨强为10~20年一遇,1988年发生泥石流为20年一遇,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发生频率在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为高频泥石流;

(3)按泥石流集水区地貌特征划分,果木沟泥石流主要属于沟谷型泥石流

根据实地调查,泥石流沟发育于山体深切沟谷地带,物质来源为沟两侧的山坡提供及果木沟沟床堆积物提供,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区及堆积区明显;

(4)按照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方式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崩塌及沟床侵蚀型泥石流

泥石流在形成过程中,固体物质主要由崩塌提供,在运动及发展过程中,固体物质主要由沟床堆积物侵蚀提供;

(5)按泥石流激发、触发及诱发因素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暴雨型泥石流 该流域的泥石流主要由于暴雨或特大型暴雨引起;

(6)按照泥石流动力特征分类,果木沟泥石流属于水力类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主要沿较缓的坡面运动,其中土体是靠水体的部分提供推移力引起和维持其运动;

综上所述,果木沟泥石流属于粘性―高频―暴雨―沟谷型泥石流。

3.3泥石流规模

根据果木沟泥石流泥痕和过流断面实测资料,果木沟一次泥石流堆积总量在1×104~3×104 m3,确定果木沟泥石流规模为中型。

4泥石流运动特征与动力学特性

对于泥石流运动特征和动力特征的定性分析,是认识泥石流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基本数据。由于无泥石流发生时的实际观测数据, 对各泥石流沟的分析, 主要根据查访资料,类比利用目前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动力特征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

4.1泥石流流速

果木沟泥石流为粘性泥石流,流体粘性较大,浮托力强,能耗大,流速一般较小,且在不同地段流速有明显的差异,如在形成流通区上游沟床纵坡降大,沟道顺直段的泥石流流速大,而在窄谷、弯道沟段,由于流体动能消耗大,流速明显减缓,进入形成流通区下游后,沟道变宽,流深变浅,流速会明显减小。

因此,根据果木沟泥石流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规范性附录I中的“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改进公式、甘肃武都地区粘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及古乡沟、东川蒋家沟、武都火烧沟的通用公式对其进行计算[5],将计算结果与当地曾经目睹过该沟泥石流暴发的人对泥石流情况的描述相对比佐证,沟口位置泥石流流速的采用值为P=5%频率下的泥石流流速值:VC=3.8 m/s。

4.2 泥石流容重

采用现场泥浆痕迹相似法和泥石流形态调查法比对分析综合确定泥石流流体容重。根据当地村民描述泥石流开始发生和结束时呈稀粥状,流动较快;中间高潮时,泥石流浆体呈稠粥状。因此,综合认为泥石流的密度均应在1.70~2.0 t/m3之间。

4.3泥石流流量

果木沟流域内无实测的洪峰流量资料,不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泥石流峰值流量采用“雨洪法”来进行计算,即假设泥石流与暴雨同频率、且同步发生,计算断面的暴雨洪水设计流量全部转化为泥石流流量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计算方法,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计算设计暴雨[6],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流量(见表1)。

5结论

本文阐述了该泥石流沟的发育情况及沟谷特征,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泥石流流速、流量、一次性冲出量及固体物质总量和冲击力,确定典型泥石流沟的动力学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果木沟泥石流为典型的暴雨崩滑高频粘性沟谷型泥石流,严重威胁到沟口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泥石流沟处于发育壮年期,有继续发育和发展的良好沟道条件、丰富的物源储备和积累、极高的暴发频率、良好的水源条件及触发因素、流域植被覆盖率总体较低、大量的小型滑坡、崩塌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7]。果木沟泥石流实施治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极为紧迫。因此,建议采取“以排为主、拦排结合”方案对泥石流进行治理,并在治理后采取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在泥石流形成物源区采用恢复植被的生物工程措施及固沟稳坡的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必凡.泥石流防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8-200.

[2]费祥俊,舒安平.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2-267.

[3]许强.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J].工程地质学报,2010,18(5):596-608.

[4]许强, 裴向军, 黄润秋.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10-300.

[5]国土资源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T 0220-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58-78 .

第9篇:流体的力学特征范文

注重观察,加深“表象积累”

在认识图形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开课引入环节里,多媒体交替出现已认识的平面图形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立体的建筑物、生活用品等,让学生认真、充分观察,从平面和立体方面去分辨,这样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接着老师抛出问题:关于长方体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在掌握了已有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长方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借助教具演示,给学生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等三个要素,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足准备。整个过程,一直都让学生借助实物去感知,让各种长方体的形象印入学生脑海,形成长方体的表象。

注重操作,强化“概念深知”

学生的操作活动,如摸、数、量、比、画,还包括学生的想象活动等,都是认识图形和图形特征的探索过程必不可少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感知活动,使学生在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中,理解几何图形的表象和几何概念。这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环节中体现非常明显。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 在学生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其在看、摸、数、量、比、想等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且由小组长执笔,收集小组内成员的发现,一条一条地记录在表格里。最后,交流汇报。整个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这些知识的发现并不是由老师告知的,而是学生自主发现的。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四个四个地数。先重点数面,让学生感知有序的数法的好处,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通过面的数法类推到棱和顶点的数法。最后通过学生上台展示、相互补充,完整的梳理出长方体的特征,再让学生利用手中长方体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使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形成完整的认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动手操作,通过观察、交流,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数学的有序观察思想,进而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归纳能力,进而学生对长方体的构建也更有序,更有形了。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实现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和谐发展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在教学“面、棱、顶点”时,在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共同探讨。整个环节通过个体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和教师点评实施教学,并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及时的给予处理和评价,让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实践,也只有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才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提高 操作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活跃的,通过他们自身的观察、触摸、感知,抽象出具体实物的特点。如在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时,老师让学生通过闭眼触摸感知,并让大家想象各个面的方位,组成各面的边,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学习感悟过程,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真正得以锻炼。

注重变换,深化“特征理解”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表征,更要聚焦图形本质,从而有效形成“图形与几何”问题的解决策略。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在“变式”中理解这些概念。在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认识,自己分析、计算出棱长的和,并归纳出计算方法,渗透了数学学习的建模思想。这样的变换活动,才能让几何图形的表象“明”起来。这也最好地诠释了“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从而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总之,该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实物、模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征,然后从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到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再到特殊长方体(即正方体)的特征,借助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表象,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