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塑料污染与治理精选(九篇)

塑料污染与治理

第1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论文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第2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Abstract: To wipe out white pollution and form environment awareness, the society should limite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implementation"limiting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is to cultivat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ake actions in their daily life. It is believed thatthe "white pollution" will disappear from our life and the days that the white pollution is wiped out should not be too far away.

关键词: 限塑;根治;时日

Key words: limiting the use of plastic bags;wipe out;time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39-02

0引言

面对大量的日益递增的“白色污染”问题,中国政府于2008年6月1日下达了“限塑令”。至今,长达二年余时间的限塑令,已经极大地减少了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使用,并对人们改变环境意识做出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但是,“限塑令”实行后的生活中带给人们的思考,仍然是多层面的,仍有“白色污染”的隐忧。符合“限塑”标准的塑料袋一定环保吗?“限塑”究竟限住了多少“白色污染”?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和转变?身边还有哪些“白色污染”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笔者在“限塑令”实行后,一直关注着这一问题,并对某市多个农贸、小商品集市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刚实行时,由于政府查处力度大,各集市执行情况还是很有力度,商贩们都不敢明目张胆使用和提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超薄型塑料袋,因为查处后罚款是一回事,舆论的渲染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营销收入,对于小摊贩们也就着这股强劲东风为节省下几只塑料袋的小钱而振振有辞了。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多数市民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塑料工业蓬勃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方便,而并非是不愿花几角钱去购买一只环保塑料袋或购物袋。因而在执行“限塑令”一阶段后,各路商贩们为招揽生意的需要,各色超薄型一次性塑料袋又卷土重来,大有与环保型塑料、购物袋一争半壁江山之势。

在日常生活中,废弃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十分惊人。其中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巷尾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用具等。我国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全年消耗量就达四亿至七亿个,塑料袋的使用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1“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主要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街头、风景旅游景点、水体河道、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刺激人们的视觉,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其次,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在焚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如(HCl、HF、NOX、SO2等),而且在燃烧含氯有机物时易产生二呃英(dioxin)毒性很强,对于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其质量问题,给回收利用造成很大的难度。

就目前人们的思维定式而言,主要还是“视觉污染”问题,对于那些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2面对“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措施及其态度

面对大量 “白色污染”的困扰,世界各国在抵制中都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和行动。在欧洲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手段应对“白色污染”问题,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美国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使用。官方采取的这一立法举措,应对“白色污染”收效显著。如果商家不想被处以经济罚款,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该市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和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垃圾填埋问题。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从2007年4月开始举办每月的首个星期三“自备购物袋日”活动。

世界上其它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用于制止“白色污染”的问题。如法国政府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实施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的实施,则是从2008年底前开始执行的。

在我国,自2008年6月1日颁布“限塑令”以来,针对如何治理“白色污染”问题,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及措施:①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已有章可循,广大群众也希望尽早根治。②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轻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③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④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⑤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强调再生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3全民行动,根治污染

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治理污染没有局外人。随着对白色污染根治力度的加大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有待于科技挖潜。而采用淀粉基降解塑料,在降解后残余的碎片中,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如上海市曾对一次性废塑料袋有偿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响应号召,明令禁止厂家生产厚度在0.025mm以下的超薄型塑料袋,从源头抓起,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采取政府与民众共同监管(生产―市场―消费)这一环节,抵制“白色污染”,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第三继续倡导3R运动,对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中国政府在下达“禁塑令”后,同时要求各超市不得再向购物者免费提供塑料袋的这一举措,深受“绿色和平组织”“守望地球组织”以及其它环保组织的欢迎,借此之机,全国上下打一场根治“白色污染”的人民战争。

拒绝白色污染任重而道远。一只塑料袋值不了几个钱,当人们习惯于花小钱得方便后,塑料袋的使用率就很难降低。因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关键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限塑”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环保理念,把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白色污染”就会从我们身边消失,根治时日将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04).

第3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关键词:白色污染 危害 防治 宣传 收购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2.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3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2.4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 “白色污染”的防治 

    鹤岗市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鹤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在深入区街综合检查现场办公时,就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环卫处对白色垃圾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 定向收购:收购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所送的垃圾袋。“社会人”捡拾的垃圾袋不与收购。原因是:以捡拾垃圾为生的人,在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可回收垃圾(罐类、纸壳)时捎带捡塑料袋,势必要打开盛装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装物裸露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围,裸露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传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飘浮、飞落,一方面加大运输车辆的容积,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环境,相对增加保洁难度;另外“社会人”从垃圾点捡拾垃圾袋,袋中纸类轻体物将随风飘逸,污染街巷卫生,就失去了捡拾垃圾袋意义。再则,常年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回收物的“社会人”,若把捡来的垃圾袋返送至环卫收购点,势必造成垃圾处置反复,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 捡拾指导:在回收工作中,鼓励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捡拾白色垃圾,增强责任心。要求捡拾的垃圾袋来源于街巷,不要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垃圾袋。环卫保洁员工作时行走在设置有垃圾点、箱、斗、公厕的街巷道路中,顺便捡拾白色垃圾,收集起来,不但减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时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不鼓励从垃圾点、箱、斗内捡拾垃圾袋,对从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将给予批评等处罚。 

    3.3 收购价格:暂定垃圾袋回收价格为每公斤3元。 

    由于废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颗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场小、价格低,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差,所以现有的废品收购点,很少有收购废塑料袋的,个别废品收购点收购价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间,导致“社会人”捡拾白色垃圾少。

    环卫部门本着化害为利,造福市民的原则,在回收过程中,提高捡拾白色垃圾劳动力价值,调动捡拾积极性。确定收购价每公斤3元。迅速激发了保洁员的积极性。过去被清扫后扔进垃圾箱,被风吹到街上、树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叠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环卫处。市环卫处对回收塑料袋全部运到外地进行集中销售,回收了部分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收购废弃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环卫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减少了,废旧塑料袋变废为宝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4 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5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 25页. 

第4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第5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不是卫生填埋或焚烧回收热能,而是垃圾搬家,由市内运到郊外露天堆置或浅埋,一遇大风,重量轻、体积大的塑料废弃物,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则随风四处流散,漫天飞扬(戏称为“群膜乱舞”),或悬挂在枝头或电线杆上,被形象地比喻为线杆上的“万国旗”,或随流水漫延到江河湖泊、排灌沟渠等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弃塑料袋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各种食品包装袋,或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这些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被称为视觉污染。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袋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分解而带来的长期的环境问题。其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土壤中大面积积聚的塑料袋(主要是农用塑料地膜)残留物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⑵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袋,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死亡。

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不易分解。混有塑料袋的生活垃圾也不适合堆积起来做化肥。现在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是视觉污染,而对于塑料袋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数据查询、计算、分析等

调查数据:杨帅家一周使用塑料袋34个,胥瀚文家一周使用塑料袋25个,李林倩家一周使用塑料袋100个,罗涵家使用塑料袋70个,彭思涵家使用塑料袋68个,薛世杰家一周使用塑料袋74个,经统计全组成员一周共使用塑料袋371个。小组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53个。小组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污染31800平方厘米的土地,合为3.18平方米,约等于3平方米。学校操场总面积约为1.8公顷,合18000平方米,假设每个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小组每天丢弃的塑料袋6000天,即16年零160天,便可将整个操场污染。

网络查询数据: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包装塑料近400万吨(包括自我配套用的在内),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以30%计,则每年产生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产量40多万吨,其废弃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较难回收利用,通常农民把它们捞到地头烧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约40多万吨,综合上述各项,塑料垃圾年产量达200多万吨。

近十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计算,约占3-10%,按体积计占20-30%。

到 2000年 ,由于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约为 5 00 万t。而今后 10年累计污染量将达 35 00万~ 4000万t,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近年,我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0亿元,其中生态破坏1000亿元。据对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抽样调查 ,塑料包装袋 18~ 25亿个 ,人均每日 1个 ;农用薄膜每年约 675万平方米及几亿个饮料瓶。这些品种总重量全年在 5~ 6万吨 ,是城市固体废弃物 (垃圾 )总重量的 7%~ 10% 。

对环境的危害:导致酸雨的产生,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为老鼠,蚊蝇,细菌提供了繁殖场所。塑料制品大都含有PVC和丙烯晴等有害物质,当其燃烧时会产生HCL,HCL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泡沫塑料过程中使用氯氟碳化合物(CFC)和氟利昂,导致紫外线过量照射,使温室效应加剧,破坏大气生态平衡。料垃圾还会释放出很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如二恶英。特别是其中的二恶英,会使人消瘦,肝功能紊乱,神经损伤,诱发癌症。由于废弃塑料包装物上的残留物质 ,如快餐盒的食物残渣、饮料瓶中的糖份等都会给蚊蝇和细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温床 ,尤其是春夏季 ,一些常见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八叠球菌属、旧球菌属等都可以在城市堆放或散落的塑料包装物上快速繁殖生长 ,同时也可引起大量蚊蝇孳生 ,危害城市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环境卫生。在多风季节 ,随风飞舞的塑料袋可缠绕到架空供电线上造成短路事故。

有效的治理措施:据悉,国内已有许多城市禁止使用此类产品。北京,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0.01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西安,1999年11月1日严禁在市区内生产、 销售和使用厚度在0.02毫米以下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天津,自2000年10月1日 禁止生产和使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大同,自2001年5月1日禁止生产和使 用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袋。成都市目前还没有相关禁令。

治理办法:治理白色污染可以借鉴国外3R1D,即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对策,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措施。

因为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替代品如纸质、纸浆模塑、植物纤维、全淀粉等餐饮具。它们虽是采用天然材料为原料,比较易腐烂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剂,又增加了腐烂降,而且其降解快解和回收利用的难度,实践证明它们在用后回归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慢又相当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

事实上,白色污染不是塑料的悲哀,而是人们自身的悲哀。白色污染的源头其实并非物质或用品本身,而是人们的行为习惯。在我们调查中就发现,为了图方便,几乎人人都在用塑料袋装物品,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塑料包装物对环境的危害。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共同的环保职责: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

参与政策建议,选择绿色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的绿色生活方式(5R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评价,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让我们牢记:人类尊重自然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附件一:  数 据 计 算 结 果

1、小组一周使用塑料袋总数:

34+25+100+70+68+74

=59+170+142

=371个

2、小组成员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个数(得数保留整数):

371÷7≈53个

3、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污染土地面积(假设每个塑料袋污染600平方厘米土地,得数保留整数):

600×53=31800平方厘米

=318平方分米

≈3平方米

4、本小组使用的塑料袋污染与学校操场同样大的土地所需时间(操场1.8公顷):

1.8公顷=18000平方米

18000÷3=6000天

第6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关键词: 薄膜覆盖技术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Q3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塑料薄膜覆盖技术的产生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我国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的塑料薄膜覆盖技术,后来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不仅塑料薄膜使用量排在首位,而且塑料农膜产品也居于第一。随着塑料薄的生产和使用,也随之出现塑料薄膜对土壤产生污染的现象,需要对其进行防治。

一、塑料薄膜覆盖技术发展现状

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将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塑料地膜覆盖技术,但却后来居上,取得了塑料农膜产量和使用量两个世界第一,大致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6倍。农用塑料薄膜主要是棚膜和地膜,另外还包括遮阳网、防虫网、饲草用膜以及农用无纺布等。塑料薄膜广泛用作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各种塑料小拱棚的覆盖材料。目前,我国各种棚膜年使用量约150万吨,年更新需求量约70万吨。其中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平均每年增长66.67万公顷左右,目前地膜覆盖面积已达1300多万公顷以上,每年地膜的实际消费量约45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适宜推广地膜覆盖的农田面积约3700万公顷。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地膜覆盖面积将扩大到3.1亿亩,推广普及率将达到41.3%。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地膜的需求量仍会继续增长。随着农用薄膜用量的不断增加,农用薄膜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二、对土壤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目前多数农用薄膜为聚乙烯成分组成,这种材料的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其光解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残膜仍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据农业部组织的地膜残留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地膜残留污染较重的地区,其残留量在90~135 kg/ hm2,高者达270 kg/hm2。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据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6个县市中,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kg/ hm2,其中最严重的地块达268.5 kg/ hm2,由于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还有数据表明,1998年农膜用量达120.1万t,其中地膜68.84万t,覆盖面积967.4万hm2,是1982年的80余倍。当土壤中含废旧农膜过多时,耕作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孔隙减少,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降低,影响了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传输,使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力受到抑制。同时,也阻碍了农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据黑龙江农垦环保部门测定,当土壤中残膜含量为每亩3.9 kg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0%~16.0%,蔬菜减产14.6%~59.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0团测定,连续覆膜3~5年的土壤,种小麦产量下降2%~3%,种玉米产量下降10%,种棉花下降10%~23%。连续覆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越大,连续使用15年以后,耕地将颗粒无收。由此可知农用薄膜对土壤的污染已相当严重。

与国外农用薄膜污染相比较,我国农膜污染更加严重。除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外,其主要原因是:农膜质量不佳、农用薄膜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和可降解性塑料研制的不尽完善。

1、农用薄膜质量问题

国产农膜强度低,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其主要原因是农膜的熔融指数(MI)偏高。如国外制做棚模的树脂MI仅为0.5-lg/l0分,而国内用料大多为2.6-3.4g/l0分,甚至有的高达7g/10分,一些不宜用作农膜的树脂(如耐老化性差的高密度聚乙烯)也被用作农膜原料,其用量占农膜用量的1/5。这些劣质农膜易破碎,不易清除,这是造成残膜污染的重要原因。

2、残膜的环境管理薄弱

1)、残膜清除率低残膜清除率低的原因,除农膜质量问题外还有人为的因素。由于残膜收购价格太低,调动不起农民的积极性,人们只注意清理大张的残膜,而忽视了小块的只捡地表的,而不翻挖土里的。另外,清膜方式主要采用清除率低的人工方法,而未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残膜率高达50%。

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膜环境方面的法规及农膜土壤残留标准,土壤残膜污染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日本法律明确规定,不论使用何种农膜,农作物收割后不许有农膜存在,否则将罚款同时,日本也积极开展回收业务,使残膜得以再生和再利用。

三、 农用薄膜污染的防治对策

1、开发应用优质农膜

农膜的强度和耐老化性主要与树脂性能、农膜厚度以及是否加入抗氧化剂等老化助剂有关。田间试验表明,农膜树脂耐老化性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因此,要提高现有基础树脂的质量,必须开发生产农膜专用料和耐老化助剂另外,耐老化农膜的厚度必须在0.0l2mm以上,才能保证农膜使用后仍可大块

2、推广可降解农膜

降解农膜主要有以下三类: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一生物降解。

农膜的光降解是将铁盐等光敏剂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聚合物中,在光照的作用下,一般三个月左右能自动解体,使其较大的分子量降解到5000以下,并可被土壤微生物进一步降解。光降解受地理、气候制约大,很难达到较准的时空性,且不完全降解,因此应完善光降解类型,提高技术指标。

3、以天然纤维制品代替塑料农膜

利用天然产物和农副产品的秸秆类纤维生产农用薄膜,可部分取代农用塑料,这是一种根治残膜污染的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4、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制定奖惩政策

大力宣传农田残膜危害土壤,污染环境的严重性,深化农村广大群众对残膜危害的认识,真正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实施奖惩政策,把清除农田残膜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5、注重残膜的回收和加工利用

第7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一.选择题1.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要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 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B.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C.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废弃塑料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状况;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 A、根据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B、根据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分析;C、根据化肥、农药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分析;D、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分析.解答: 解: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正确;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故正确;C、由于多施化肥、农药,会造成对水土污染,故错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 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解答时所选答案要与题目总要求相符.2.近年来我区各盟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 就地焚烧农庄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C. 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 观光电瓶车充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A、根据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解答;B、根据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解答;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D、根据能量的转化解答.解答: 解:A、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不能为了增加产量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错误;B、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不同,正确;D、电瓶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3.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B.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C. “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D. 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根据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错误;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都是水中营养元素过量引起的,错误;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4.以下是生活常见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 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B. 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C. 在室内放盆水能防止CO中毒D.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不能把它投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考点: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根据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B、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D、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品,能把它投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大量使用农药的危害、水体污染的来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考点: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A、可结合电池的成份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B、根据羊毛中含有蛋白质解答;C、根据“低碳生活”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碳解答;D、根据可结合白色污染的防治方法作答.解答: 解:A、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所以应该回收减少污染,同时又可以节约资源,所以正确.B、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点燃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棉花和羊毛,所以正确.C、“低碳生活”是指少排放二氧化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错误.D、减少白色污染可从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塑料、提高技术生产可降解性塑料等方法.所以正确.答案:C点评: 化学与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化学知识去了解人的健康与化学物质的关系,用化学知识与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6.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B. 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C.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根据回收金属资源的意义解答;B、根据节约的原则解答;C、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解答;D、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解答: 解: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正确;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可以节约能源,正确;C、化石燃料是目前的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错误;D、浇菜的水浇花能节约用水,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考点: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解答: 解: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二.解答题1.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内 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   性溶液来吸收.(填“酸”或“碱”)(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   (任写一点)(4)SO2是形成   的主要物质(填“白色污染”或“酸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 环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2)根据烟气的成分来分析;(3)氢气具有可燃性,热值高,生成物只有水;(4)从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角度来分析;(5)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以及亚铁易被氧化来分析;(6)根据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来分析.解答: 解:(1)垃圾焚烧会放出热量,实际上是内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内;(2)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所以应该用碱性溶液来吸收;故填:碱;(3)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故填:是一种清洁能源;(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故答案为:酸雨、使土壤酸化.(5)分离硫酸亚铁晶体与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因为:+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利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来做保护气;故填:过滤;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6)对生活垃圾要分离回收,合理利用,既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约资源,故填:分类回收重新利用.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2.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资料二: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 2CaSO4.请回答:(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酸雨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 0.32 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可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 化学与生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 (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2)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碘溶液中碘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3)由二氧化硫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即可. 解答: 解:(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酸雨;(2)设1m3工业 废气中含有SO2的质量为xSO2+2H2O+I2H2SO4+2HI64 254x 1.27mg=解之得:x=0.32mg(3)设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x,2CaO+2SO2+O22CaSO4112 12880%x 128g=解之得:x=140g答: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的质量为140g.点评: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主要是利用已知量求未知量的基础性计算,难度不大.3.“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100%,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1)人畜的代谢废物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人体内肾单位的工作模型,最终排出人体外尿液的成分与图中 ④ (选填序号)内的液体一致.(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证明 实验方案酸性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金属锌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方案一和方案三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BC (选填序号)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考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1)尿液在肾小管内形成;(2)①根据反应是否有明显的现象分析;②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角度分析.解答: 解:(1)尿液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含量是的.在④肾小管中形成尿液.(2)①方案一: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冒充,方法合理;方案二: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现象不明显,不适合证明“洁厕灵”呈酸性;方案三: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有明显的现象,方法合理.②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能够节约用水,合理;B.“洁厕灵”中含有酸性物质,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是正确的;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可节约用水,合理.故选:ABC.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物和化学相结合题目,需要同学们做到各科知识融会贯通.4.钢铁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我国冶炖钢铁的铁矿石大量从国外迸口,钢铁年产量为11亿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45%.我国钢铁的年使用量约为8.4亿吨,出口1000多万吨,进口300多万吨.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1) 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2) 浪费资源和能源 ;(3) 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 .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根据我国钢铁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钢铁工业是一个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之间的时长相距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数据上看,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目前钢铁产能过剩的三点弊端主要是:(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故答案为:(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产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第8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 农药 秸杆焚烧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农用地膜污染和秸杆焚烧造成的污染等[1, 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遏止这种形势的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很多,主要有农药、化肥、规模化养殖场、秸杆焚烧等。

2.1化肥面源污染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粮食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结果一方面归功于作物品种的改良和生产体制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化肥、农药高投入的结果。大量化肥的使用,一方面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板结,接着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就增大化肥的用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土壤的肥力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化肥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流失的肥料的污染。

2.2农药面源污染

农药在防治有害病虫、减少农业损失、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国农药的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是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 大部分被浪费, 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 水质恶化。同时农药的不当使用造成对农业有益动物和植物的危害,如飞禽类、昆虫类、土壤动物类、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家禽、家畜的农药中毒死亡,容易造成对农业生态环境中生物食物链的破坏。

2.3 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

我国的的畜禽养殖业近20 年来发展迅速, 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

从养殖场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以及氮、磷等。畜禽排泄物中的COD在40000~80000mg/l,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随每天冲洗的污水流入河道、湖泊,造成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河水变臭,鱼类大量死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畜禽粪便年生产量接近20亿吨,据调查,我国的畜禽粪便利用率仅为49%,一些地方的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已占到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35%,并且成为地表水域污染的重要来源。

2.4 农业秸杆的不合理利用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沼气富民工程的实施,农村燃烧逐渐由液化气、沼气、煤占主要地位,秸秆直接用于生活用薪材不断减少。在收获季节,大量的秸杆被就地焚烧掉,不但浪费了燃料,而且焚烧秸杆所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造成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烟尘随风扩散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影响交通运输。

焚烧秸杆的危害主要包括下面几点: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二、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三、浪费资源。四、形成火灾隐患。五、降低空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甚至影响航空安全。

2.5 塑料农膜污染

塑料农膜主要分为塑料棚膜、塑料地膜和农产品包装储存用塑料膜。近些年以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在农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近20 年来,我国的农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在塑料农膜中,棚膜比较容易回收,但是地膜的回收就比较困难。农膜残片积留在农田中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土壤中农膜的残留量逐年增加,对土壤的物理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造成隔水、隔肥等现象,影响到作物根系的生长及其对上壤养分的吸收,最后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影响农作物根系的伸展, 容易造成作物倒伏、死苗、弱苗和减产;另一方面,农膜残片容易随作物秸秆进入饲料,造成农畜误食农膜残片而死亡。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3.1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施肥方面,应做到推广成热的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测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物的需肥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 确定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及施用方法,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因作物施肥、平衡施肥、深施等。

对于农药和化肥污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在不减少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做到科学合理施肥,使用农药。

3.2规范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发展现代农业

对于养殖场污染物,要做到所有的排泄物都要做到无害化处理以后再排放到环境中。对于养殖场产生的畜禽排泄物的处理,现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干燥处理、堆肥化处理、燃烧处理、沼气发酵等[3]。

3.3 加强秸杆的综合利用,减少塑料农膜的污染

农业秸杆的利用形式主要有秸杆还田、用作饲料、食用菌生产基质、秸杆用作工业原料、秸杆制气等途径。其目的是提高秸杆的利用率,减少秸杆焚烧所造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

通过机械化作业直接把作物桔杆粉碎还田是培肥地力、减少污染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另外秸秆是很多食草动物的食物,它是很好的饲料,目前用于畜牧业饲料占秸秆产量的25%左右。

塑料农膜污染的治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减少塑料农膜的使用、推广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采用经济手段减少塑料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

降解农膜主要有以下三类: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生物降解塑料[4]。

另外,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加强回收的塑料的处理,刺激农民从农田中回收使用过的塑料农膜,减少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

3.4政策方面

加强政策引导,面源污染涉及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的千家万户,产生的空间和时间难以确定,控制起来难度大。但是, 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基础研究工作非常细致, 并已用于指导实践。

国外的农业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 BMPS)在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的一种农业面源管理和控制措施。最佳管理措施是指在获得最大的粮食、纤维生产的同时能科学的使农业生产的负影响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和管理策略的总称。最佳管理措施在美国诞生以来 , 在英美及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几个实行最佳管理措施 ( BMPs) 的地区 , 流域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5]。

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保工作者在关注和研究各类水体的面源污染 , 在面源污染负荷模型计算与评价、GIS 技术模拟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看 , 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 特别是在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方面 ,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小结

总的来说,我国面源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的种类多,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同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 - 60% ,其文化素质低,公众环保意识淡漠,缺乏参与渠道,并且设施、设备落后。因此,控制我国面源污染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任务。这个过程需要综合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黄晶晶, 林超文, 陈一兵, et al.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12).

[2] 张绍冰.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08).

[3] 卞有生, 金冬霞.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技术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04(03).

第9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辐射技术;环境污染;电子束;污泥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

辐射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辐射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例如电脑、手机以及微波炉等。上述电器所发射出的辐射属于低能辐射,这些辐射虽然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但无法被有效地收集和利用,而辐射技术主要应用高能射线,主要由伽玛射线、电子束、射线等组成,并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也十分具体,主要被应用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当中,环境污染包括光学污染、空气污染、固体污染以及工业废水污染等,辐射技术在上述污染的治理当中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工业污染当中,以二氧化硫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为主,此类污染不单影响环境,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非常大的危害,通过辐射技术对上述污染进行治理,能够极大地改善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应用价值极高。

1辐射技术概念与应用概述

1.1辐射技术的定义

辐射技术来源于辐射化学,辐射化学的主要原理是将辐射源放置在流动的水源当中,使辐射源所发射出的射线或粒子能够改变水源的水质,从而使受到污染的水水质得到改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将辐射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当中,使其成为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辐射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或射线,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进行辐射,使污染物自身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降低污染物当中的有毒物质或污染物质,使其被分解为不具有污染的物质或容易被处理的物质,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辐射技术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加工、卫生医疗、饮水处理等领域当中,主要由x射线、r射线等组成。目前我国常用的辐射技术主要包括加速电子和γ射线两种。

1.2辐射技术的应用现状探究

目前辐射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当中应用非常广泛,且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辐射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下应用,操作便捷且利用效果好,能够在短期内对环境污染产生较为良好的治理效果,能够保证并对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各级部门、各行业也对该技术开始重视。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应用了辐射技术,对我国的工业生产污染治理带来了新的道路与发展方向。

2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电子束的应用

电子束技术是辐射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技术之一,电子束有高速的特点,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且开关灵活,能够有效地观察到受照射物品的特性、情况以及是否出现问题。例如在船舶制造业当中,高速电子束能够有效检测出生产出的船舶是否出现空隙,并通过高速电子束确定船舶当中钢板空隙的位置,如果船舶的船体钢板中具有漏点和空隙,则该船舶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甚至是造成出现不合格的产品,无法在水中正常航行。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降低金属资源等资源的浪费。

2.2污泥的处理作用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当中,污泥是包含了工业废水废料以及泥沙等工业废物的污染物。污泥当中包含大量的细菌、寄生虫以及污染物,如果未经过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对周围土地、居民以及牲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地区由于污泥污染无法适应人畜生活,造成耕地荒废,不但增加了该地区的环境压力,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利用辐射技术能够杀灭污泥中的细菌、寄生虫,使工业排出物的污染性降低,一些污泥经过辐射技术的处理不但清除了污染物,并且对该地区的土壤有一定的增肥效果,辐射技术中主要以核辐射对污泥治理的效果好,核辐射能够减少污泥的粘性,提高污泥的脱水能力和沉降能力。

2.3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除了工业废物排放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产生许多固体垃圾,这些都可归类于固体废弃物当中,尤其是建筑垃圾以及塑料制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通过辐射技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辐照,能够有效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并且将分解后的垃圾作为动植物饲料或肥料进行使用。

2.4等离子照射技术的应用

等离子照射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较多,其应用效率高、运营成本低、效益好等优势是等离子照射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等离子照射技术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和应用。等离子照射技术主要是通过气体放电、燃烧等方法使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将污染物中的有毒物质分解,并将上述物质重新形成为无污染的物质,使有毒污染物能够得到再利用。

3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3.1辐射技术在水污染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污水,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其中苯环、甲氯农药、多氯联苯、氯酚等。上述污染物使得污水具有非常强的脂溶性和毒性,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毒素通过水体进入到动物、植物和人体内,最终导致人体受到巨大的损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在于会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即使通过污水处理也无法达到正常的水质,而传统化学物理方法进行污水处理时,仅仅能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分离后会出现污泥,污泥的污染性更强,依旧需要进行处理。辐射技术能够使水出现电离反应,放入水中的氢原子、过氧化氢等具有高氧化性的物质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氯联苯、氯酚化合物等降解程度难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彻底减少或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治理污水的目的。

3.2辐射技术在废气污染中的应用

除了污水外工业生产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当中包括废气污染,废气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造成大气污染。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中主要包含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上述两种气体均具有非常强的毒性,经过研究发现将一氧化氮与人体血液进行实验,发现人体血液中的血色素能够与一氧化氮相结合,在人体内反映出亚硝基血色素,该成分会使人体中毒。除此之外,二氧化硫也是威胁人体健康,导致植物损伤的主要气体,可见工业生产废气治理的重要性。传统的废气污染治理方法是碱淋洗法、双碱法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通过辐射技术进行废气污染治理效果显著,辐射技术能够有效地使一氧化氮得到充分的降解,其原理是通过电子束进行照射,所发射的能量与大气中的水、氮以及二氧化碳吸收,产生出大量的自由基与废气污染中的一氧化氮反应。辐射技术对于一氧化氮的降解效果很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业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3.3辐射技术在固体废弃物治理中的应用

目前最难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为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的分解难度极高,通过自然分解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分解过程,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如果通过高温燃烧进行塑料制品的处理,则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其他污染。辐射技术在固体废弃物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极高,主要应用等离子辐照技术,例如日本采用г射线将塑料制品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粉碎,其治理效果较好。除塑料制品外,废纸、木屑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也通过辐射技术得到有效的治理,例如美国将加酸处理和辐射技术结合应用,将上述废弃物中的葡萄糖有效回收,并且将剩余物质作为牲畜饲料应用,其治理效果较好。

4结语

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当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在水污染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的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十分成熟,尤其在污泥、塑料、工业废气的处理当中,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对环境无二次影响等优势,具有非常大应用效果的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能够结合现有的污染处理方法,将污染物更加高效、环保的处理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不断进步,辐射技术的使用设备也逐步改良,一方面提高了辐射技术的试用效果;另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辐射技术的使用成本,可见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辐射技术能够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减少污染物中有毒物质的排放,并且与传统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是,辐射技术不会在治理此类污染的同时,产生其他种类的污染,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许多污染物在治理过程中或治理完成后,能够产生具有环境保护功能或提高环境清洁能力的物质,例如在水污染、污泥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过程中,均能够产生如土壤肥料、清洁自由基等物质,在减少自然污染的同时,提升了环境自身的抗污染能力。虽然辐射技术具有极强的污染处理能力,但该技术尚未完全开发,具有一定的不足和缺点,所以无法大面积地推广使用,且辐射技术虽然能够治理污染,但依旧无法通过单一的手段进行治理,需要与其他环保技术进行结合,以保证污染治理的彻底性和有效性。可见辐射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进行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并与其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在环境保护当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窦利军.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4,21(8).

[2]关丽辉,于静.环境保护中辐射技术的应用解析[J].吉林农业,2014,23(24).